《沁园春·长沙》知识点教学

2024-07-06

《沁园春·长沙》知识点教学(通用14篇)

篇1:《沁园春·长沙》知识点教学

相关文体常识

1、词:词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曲子、曲子词、乐府,或长短句。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依据字数来划分。小令 58字,中调 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2、词牌则是一首词的词调。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规格。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的声韵。

3、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整体感知

以诗人的活动为主体,找出表现全词线索的动词 上阕:立、看、怅、问(写景) 下阕:忆、记 (叙事)

品读上阕

思考1:如何理解起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正常语序为:寒秋,(诗人)独立(于)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 为何要倒装?

诗歌语言常用变序,这里将“独立”置前,增强了表现力。它用一个“特写”镜头把人物从景中推出,凸现出主人公的形象。

思考2:“独立”写出了什么样的形象?

“独”字让我们似乎看到了特立独行的诗人在深秋的季节里,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望着向北奔流不息的江水,忧思万千!

思考3: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

意象:山 林 江 舸 鹰 鱼 如何描写这些景物【角度、手法】

看 远眺 山上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近观 江中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色彩绚丽、生机勃勃】

仰视 天空 鹰击长空,

俯视 水底 鱼翔浅底,

思考4:这几句中哪些词表现力特别强?

TIPS:分析写景的语言,也就是分析精妙的词的用法。对于景物描写中的静景我们往往要注意形容词和副词;对于动景我们往往要注意动词。

“万”字写出了山之多

“遍”字写出了红之广

“染”化静为动,写出了变红的动态过程 “漫”字写出了江水溢满之状 “透”字写出了水之清

“争”字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 “击”,准确的`表现了鹰的矫健身姿,有气势 “翔”,精当的描绘出游鱼在水中像鸟一样盘旋的状态,轻快自在。 “竞”字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思考5:“秋天”在诗词中常常充满了肃杀、感伤的情调,本诗为什么没有? 这与一个人的气度、胸襟、性格、身份有关。他不是一介普通书生,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杰出的政治家。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的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所以他的诗词充满豪情壮志。

品读下阕

倒装句: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曾携百侣来游 理解:这一句承上启下,由写景到叙事。上阕是“独立”,而这里是“百侣”,由“独”到“百”不仅引发了对往昔战斗生活的回忆,对战友的回忆,而且表明了虽“独立”但不“孤单”,因为作者有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思考:这几句话塑造了一群怎样的青年人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塑造了一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风华正茂、奋发有为、胸怀天下、无私无畏、敢于斗争的青年人形象。

2、抒发了作者不受羁绊、风流大度、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豪情。

如何理解“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里既是实写,也是虚指,实写作者和同学搏击风浪,虚指革命的决心和斗志。表现了当年他们激流勇进、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和乐观向上的豪情壮志,也是对一切有志献身革命的志士仁人的号召动员。含蓄地回答了上片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

全词总结

内容 上阕:记今游、独游,写景为主,描绘湘江绚烂多彩的秋色图 下阕则忆昔游、群游,叙事为主,抒发凌云壮志、革命豪情。

艺术手法

上阙——景中寓情

下阙——叙事抒情,情中显志

篇2:《沁园春·长沙》知识点教学

1.结合欣赏毛泽东手迹展开诵读

毛泽东手书的《沁园春·长沙》有一种气韵贯注的流动美,风格潇洒豪放。可以将诵读与欣赏结合起来。

2.抓住关键词语,理清思路,熟读成诵

要抓住“独”“立”“洲”等点明人物、时间和地点的词语,把握“看”和“忆”等起贯穿全词作用的词语,展开联想和想像,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领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全篇。

二整体感知

1.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期间,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据《湖南全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日刊》载:“毛泽东先生……去岁回湘养疴,曾于湘潭衡山一带,从事农民运动……后为赵恒惕所知,谋置先生于死地。先生闻讯,间道入粤。”

2.内容大意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大意是:在深秋的季节,我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望着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大意是:远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林点染如画;近看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船只争相行驶。仰视,雄鹰在天空中展翅高飞;俯看,鱼儿在江水中轻快地畅游。宇宙中的万物都在秋天里生气勃勃地自由舒展、蓬勃生长。诗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这七句,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诗人思绪万端,不禁问道: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消长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这一问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

上片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大意是:就在这橘子洲上,曾经和许多革命战友聚会、游赏,度过了一段不平凡而有意义的岁月。诗人从上片的独往旧地重游,自然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大意是:那时候,同学们正当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才华横溢,激情奔放,敢说敢做,革命斗志十分旺盛。面对祖国大好河山,指点评论,经常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把主宰一方的军阀统治者看得如粪土一般。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中流”,江水中间。“击水”,作者曾自注:“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见《毛泽东诗词鉴赏辞典》)遏,遏止,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认为是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把飞快行驶的船只都阻挡住了;一种认为“浪遏飞舟”是“到中流击水”的条件。如果按照后一种理解,这三句大意是:还记得吗?当年我们一同到江心游泳,尽管风浪巨大,连船只行进也很困难,但我们这些人却以同汹涌的急流拼搏为乐。这里以设问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

下片回忆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三鉴赏要点

1.写壮景,抒豪情

这首词写的是寒秋景物,却毫无过去一般旧诗词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诗人笔下的秋景是活泼、美好、壮丽的。原因在于越是写山河的壮丽,就越能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诗人正是从这种不一致中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当然,这里面也含有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

2.对比手法的运用

词中含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鲜明。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于明处对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被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含的对比。

3.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本词用语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漫”字写出了江水溢满之状,“争”字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表现了鹰的矫健身姿;用“翔”而不用“游”,精当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神态。

三鉴赏要点

这首词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恢弘开阔的艺术境界。诗人从大处着眼,从人生感悟落笔,摆脱了个人的荣辱得失,站在历史的、宇宙的、人类的高度抒发一个革命者的壮志豪情。酝词用字都非常大气,比如,“寥廓江天万里霜”,一个“霜”字就包含了丰富多彩的画景,它既指“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霜叶,也指“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霜天。这样的秋景比起“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树生花,群莺乱飞”来,实在是别有风致。

解题指导

一这道题主要是提醒学生鉴赏诗词一定要朗读。诗词的朗读背诵可以通过抓住关键词语,理清思路的方法,加强记忆。如《沁园春·长沙》中的“立、看、怅、问、忆、记”这些动词具有贯穿全词线索的作用:通过“立”“看”等词写出江山的壮丽和万物的自由自在,这些是明写;通过“怅”“问”等词暗写出国内外反动派的飞扬跋扈,广大人民的灾难深重。再由此回忆起曾一起并肩战斗的战友,激起了革命者的历史责任感。抓住这些词语后再背诵全词就容易多了。这两首词都是通过描写秋天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改造旧世界的壮志豪情。

二这道题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抓住诗歌的主要意象来把握内容大意。上片通过寒秋、霜天(气候),万山(层林尽染),湘江(碧透、百舸争流),飞鹰、游鱼(万类竞自由)等意象,形象地表现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当时革命形势的深切感受。下片写了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同学少年,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同学少年,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同学少年;表现了诗人和他的战友们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革命战斗精神。

三诗歌欣赏是一种个性化行为,读者对诗歌的理解多有不同,喜爱它的原因也不同。这道题主要是调动学生个性化的生活体验,帮助他们欣赏诗歌。答案可以各不相同,但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古今中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在参照对比中提高鉴赏能力。答案参见“课文鉴赏说明”。

四秋天,在许多古代文人笔下都出现过,而且大多是以凄清、萧条、落寞的情态出现,“悲秋”是常见的感情基调。这道题主要意图是,一方面让学生搜集与秋天有关的古代文学作品,增加阅读量,开阔视野;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对比,理解毛泽东诗词的艺术特点。学生可以读写结合,自由发挥。

教学建议

一本单元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欣赏、品味新诗,进而能对诗歌作出正确的评价。这一课的教学也不例外。毛泽东的诗词内容是现代的,但形式却是传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时要注意。

二做好预习。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准字音,并把字面的意思读懂,在课堂欣赏时应该不再有文字障碍。

三介绍创作背景。通过创作背景的介绍,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的主旨,体会作者的革命精神。但欣赏中不必搞字字对照,句句落实。如“粪土当年万户侯”,在当时有许多事件可以印证,如19袁世凯称帝,毛泽东曾印发反袁小册子,开展斗争;19直接组织和领导了驱逐军阀张敬尧出湖南的运动等。不必给学生一一比照,理解要宽泛些。

四诗歌教学要注重形象性,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展开教学内容,还可以让学生欣赏毛泽东手书的《沁园春·长沙》《采桑子·重阳》。要组织学生反复诵读,把握住关键词语,迅速熟读成诵,在吟诵中体味词的意境。

篇3:《沁园春·长沙》知识点教学

过程与方法:揣摩字句, 举象造境, 结合情境分析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伟人成长的心路历程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

(一) 通过感受意境, 分析毛泽东崇高博大又不失细腻浪漫的词作风格。

(二) 探讨两首词的艺术、思想价值。

【教学难点】

在历史背景中俯瞰文学, 表达对《沁园春·长沙》的独立见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他是共和国的缔造者, 为人民谋幸福;他更是诗人, 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梅花瑞雪, 战地黄花;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是今朝风流人物, 他就是伟人毛泽东。他一生写过一百多首诗词, 同学们会背哪些?读毛泽东诗词, 感受又是什么?今天, 我们要学习的《沁园春·长沙》, 正是其中最优秀的篇目之一。

二、整体感知, 披文入长沙

(一) 结合欣赏毛泽东手书《沁园春·长沙》书法作品, 听朗读录音。

(二) 学生结合注释自由朗读。理清诗歌整体思路。

诵读指导:

上片“看”、下片“恰”都是“领字”, 两字适当延音, 领字后要稍停顿, 突出引领作用。“看”字所领七句要读得抑扬顿挫, 充满兴奋喜悦, “万类霜天竞自由”要读出彻悟、慨叹之情。“恰”字所领七句要读得激昂慷慨, 飞扬自信, 语速稍快;抓住富有表现力的词句重读。

(三) 请学生交流朗诵, 全诗一共描写了几幅画面?给每幅图画起个名字。

明确: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

三、分析意境, 秋意染长沙

作品脉络清晰, 上阕写景, 寓情于景;下阕抒怀, 情景交融。

(一) 意境分析

诗人是怎样变换视角, 写出一派大好秋色的?

播放音乐:背景轻音乐中, 有秋叶的飒飒之声、江流微滚的水声、鸟鸣声。学生闭上眼睛静静聆听。交流他们在脑中出现了什么样的情境。学生通过具体描述画面、解读重点字词等方法分析意境创设, 力求细腻生动, 展现文采。

明确:描绘出一幅立体的寥廓万里、绚丽多彩的江南秋景。与另一首《沁园春·雪》所描绘的“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 均是古典诗词中前所未有的雄奇伟丽的全景式风景画。

(二) 毛泽东《沁园春》的写作手法及风格

引导学生重读“毛诗双绝”中的《沁园春·雪》。

明确:存在高度一致性。这不仅与诗人的写作习惯有关, 而且在极致刻画大好江山的同时, 显露一种大气磅礴的伟人情怀。

四、精读内涵, 飞雪映长沙

(一) 景中人

“毛泽东诗词以其前无古人的崇高优美的革命感情、遒劲伟美的创造力量、超越奇美的艺术思想、豪华精美的韵调辞采, 形成了中国悠久的诗史上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 这种瑰奇的诗美熔铸了毛泽东的思想和实践、人格和个性。”——《长沙》, 写于毛泽东的青年时期, 和他中年时所写就的《沁园春·雪》有什么不同和相通之处?

下发相关历史资料, 学生结合历史背景, 探讨两首词的心境变化和原因。

明确:词人在不同时期的心境不同, 作品思想也会发生变化。《沁园春·长沙》透着书生意气, 是摩拳擦掌欲展宏图, 是学子对一生理想的抒怀;《沁园春·雪》凸显王者霸气, 曾经沧海难为水, 是百炼成钢胸有成竹, 是奋斗中的英雄对天下的情怀。

(二) 史中词

根据之前学过的“起兴”的手法, 北国的雪景和湘江的秋景, 是否也与他抒发的感情有着密切的联系?

讨论后明确:整首词充满了崇高美, 表现于外在方面, 体现为高大辽阔、巍峨宏伟的壮丽景象。这种宏大的自然意象, 是进行豪迈抒情的外在条件。一些带有历史痕迹的景象, 实际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内涵:“红”字, 代表了青春、革命和鲜血;“竞”“争”二字, 隐喻共产党人争相在天地间寻求自身的价值和昂扬向上的精神;“冰封”“顿失”“唯余”等词, 暗指当时的革命形势;“试比高”则代表了革命党人的坚定、自信;“分外妖娆”, 又可以看作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 思中行

A. 十一年后, 《长沙》中的“遏”“粪土”“指点”“激扬”, 到了《沁园春·雪》中, 成了“惜”“略输”“稍逊”“只识”“俱往矣”。能看到诗人不同的样子吗?请写出来交流。

明确:前者表现青年诗人的浪漫与细腻, 后者表现中年诗人的雄浑与厚重。《沁园春·长沙》表明诗人在深思中发问, 回头看寻找前进的勇气。此时的诗人, 青春, 意气蓬勃, 在橘子洲的小路上正背着手, 抽着烟, 踱着步, 沉思着。《沁园春·雪》的表明诗人在憧憬中号召, 向前看增强着前进的动力。也许他正站在黄土高原的山头上, 一只手叉在腰间, 一只手高高扬起, 挥舞、谈笑, 周围的山川河流见证着他的成长。这一“回头看”与“向前看”比较起来, 革命的历练使诗人进一步成熟, 每走一步, 步履都更加自信坚定。

B.“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可以从《沁园春·雪》中找到答案吗?

明确:“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风流人物”指才华出众, 品格超群, 对历史发展有巨大影响的杰出人物、英雄豪杰。《沁园春·长沙》中包括词人在内的“同学少年”正是这样的人物, 他们意气风发, 风华正茂, 关心国家命运, 富有斗争精神, 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中流砥柱”。年轻时气冲霄汉的发问, 终于在盛年得到了答案。

(四) 品中读

总结:说到今日, 他从不肯假装恭逊, 心中的主角, 永远是那群人——或风华正茂、跃马横刀;或老骥伏枥;雄风不减。自古多情的山川河流并不寂寞, 在她们的见证中, 一个民族正不可遏制地成长。

学生酝酿感情, 相互朗读自己喜欢的诗句。

五、结课

配以屏幕上播放的相关画面, 师生合作朗诵《领袖》, 为其配音:

师:你用平平仄仄的枪声, 写诗。

生:二万五千里是最长一行。

师:常于马背上构思, 便具有了战略家的目光。

生:战地黄花, 如血残阳, 成了最美的意象。

生:有时潇洒地抽烟, 抬头望断南飞雁, 宽阔的脑际却有大江流淌;雪天更善畅想, 神思飞扬起来, 飘成梅花漫天的北国风光。

齐:相信你, 是最严肃的诗人, 屈指数算, 一首气势磅礴的诗, 调动了半个世纪的酝酿。轻易不朗诵。天安门城楼上只那一句, 便成了世界的诗眼, 嘹亮了东方!

六、布置作业

(一) 整理自己喜欢的毛泽东诗词。

(二) 尝试填写《沁园春》上阕。

【教学反思】

曹明海教授在语用学基础上, 提出“真语文”观点, 再次强调将“语言文字运用”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立足点, 把训练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技能和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素养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 为我们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思考的空间。基于此, 在这篇教学设计中, 每个环节都体现了语文教育的语用观和多层次解读的理论思想。

“导入”环节, 初谈印象练语用。一方面利于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将头脑中零散的感受、体验以流畅完整的语言文字形式外化, 以交流的形式运用;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做大致把握。

“整体感知, 披文入长沙”环节, 形式层面练语用。主要以“读”的语用训练推进, 在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大致诗意的基础上, 保护“诗”作为一种“完型”的存在。诵读, 保护了这种“完型”中内部的起伏、韵律、声势、张力, 配以毛泽东的书法作品、湘江秋景的盛况, 为全诗概括画面, 披文入情, 有利于学生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

“分析意境, 秋意染长沙”环节, 再现层面练语用。让学生看到文字背后种种的景象、心境, 看到丰富的形象和内涵。通过“听”音乐去“想”画面, 意境都来自学生的体验和还原。因此, 他们很容易将文本的文字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体现了语文的活学活用。

“精读内涵, 飞雪映长沙”环节, 表义层面练语用。将《沁园春·雪》和本诗横纵打通, 借其传承之势, 深入历史中的文学。通过“景中人”“史中词”“思中行”“品中读”四个步骤, 引领学生从文本解读的“再现层”沉入“表义层”, 以“心境的变化”适时激疑, 下发相关历史资料, 鼓励学生讨论探究, 不仅能从历史角度对伟人的成长经历做完整清晰的关照, 也在无形中推动着学生思维情感的跃进, 完成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学习目标。

篇4:《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教学策略:以加里培林的智力技能按阶段形成的理论为基础,以诵读为贯穿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基本线索,切实把教与学结合起来,切实发挥教师主导下的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器材:多媒体教学系统。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略)

读准字音: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准字音,接下来学生自己读,注意读准字音,最后作检测练习,以求巩固。这个过程概括为:范读——正字——学生自读——检测练习。

(出示幻灯)朗读下列词语,给加点字注音:

百舸(gě) 寥(liáo)廓 阻遏(è) 遒劲(qiú)(jìng)

读出节奏:这个环节可概括为:领读——提读——自由读。领读时“看”“恰”等重点字要做较长时间停顿,为下一环节埋下伏笔。提读和自由读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发现并解决问题。领读示例: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

读懂意思:以上读准字音和读出节奏两个环节大体上属于加里培林所认为的出声的外部语言阶段。而读懂意思是向内部语言活动阶段(鉴赏评价)过渡的关键环节。这一环节的内容力求给学生解释得清晰、简洁、明了。最好通过串讲或“散绎”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读懂意思,声音也同样是从口中发出来,读出来的字音与第一遍一样,读出来的节奏与第二遍一样,但在读的时候,语句的意思在头脑中流动。因而,要求学生:①仔细阅读课下注解,理解重点字句意思;②注意诗歌语言的特殊性,最常见的情况是省略、改变词性和改变词的位置;③把诗歌内容转化成散文式的语言来表达,以“散绎”的方式理解诗歌。

读出形象:要求学生集中精力,全神贯注,缓慢齐读。在读的时候要善于把文字转化成图画,把自身置于图画之中。这是培养学生运用形象思维评价鉴赏诗歌的重要环节。课堂上鼓励学生根据上阕内容画成简笔画,画题可定为《湘江秋色图》。

读出意境:如何读出意境?这需要学生对诗歌有较全面、较深刻的把握和理解。可用以下讲解来引导学生,力求达到加里培林所说的内部语言的活动阶段,最终形成智力技能。以下便是笔者对相关内容的阐述。

一提起秋,人们往往产生萧瑟凄凉的感觉。魏文帝曹子桓说:“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宋代词人吴文英说:“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秋上心头,便凝成了万般愁思。

毛泽东的品格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仁人志士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光辉典范。毛泽东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之大无畏气概,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之气魄与胆量,以其集理论、战略、思想、主义于一体的毛泽东思想,以其出神入化、灵活高超的军事谋略,以行文流水、文采飞扬又雅俗共赏的论著华章,一举横扫中外一切敌人,定都北京,开启新国。台湾李敖将毛泽东精神集中概括为中华男子汉在任何情况下,不畏强暴,敢于胜利,善于胜利,压倒一切敌人,勇敢向前的大无畏气概与胆量。美国记者艾格妮丝·史沫特莱说,毛泽东的笔端凝聚着千军万马。

同样是秋天,郁达夫看到的是槐树,看到的是“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感到一种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而毛泽东看到的是什么?他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是“万类霜天竞自由”。这两种意境格调有明显区别。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毛泽东给《诗刊》题词:“诗言志。”而他本人也正是这条创作原则的实践者。他的《沁园春·雪》于1945年在重庆传抄的时候,柳亚子评价“寄意遥深”。简而言之,正是因为作者胸怀理想,以天下为己任,所以才能睥睨万物,笼络宇宙。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自有一种风流洒脱,而伟人的这一首《沁园春·长沙》更多了一层英雄气概。

毛泽东很多政论文明确指出中国的未来和出路,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应当担当起来的伟大历史责任,如《论持久战》、《论联合政府》等,但那属于政论文,不是诗歌。诗歌的特点是什么?诗歌的内容是怎样展开的?具体到这首诗歌,先是站在江边看风景,看到的有山、林、船、鹰、鱼,看到的有种种事物,“万类霜天竞自由”。在这里所描写的这些事物就叫做形象。通过这些形象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经过我们的感知和分析,表达的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情怀。这种通过形象进行思考分析的方法就可以称之为形象思维。运用形象思维评价鉴赏诗歌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篇5:《沁园春·长沙》知识全解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作于1925年12月。当时的毛泽东时年33岁。一月党的“四大”在上海召开,八月从韶山到长沙,九月毛泽东在广州参与KMT“二大” 的筹备工作,十月被推选为KMT代理宣传部长。在长沙逗留期间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便以“长沙”为题写下了这首《沁园春·长沙》。

一九二五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工农运动形势高涨,革命的发展势头异常迅猛,震惊世界的“五卅运动” 和省港大罢工也遍及十几个省,各种形式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正风起云涌地开展着。这时候,一方面是工农革命运动在蓬勃发展,另一方面是反动势力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对革命力量进行疯狂的镇压。那么中华民族的命运将走向何方,是继续维护黑暗衰退的反动统治,还是冲垮黑暗统治走向兴盛进步,谁将成为主宰发展方向的力量,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

【寒秋】

即深秋,秋深已有寒意。

【湘江】

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南的海洋山,长817公里,流经长沙,向北流入洞庭湖。

【橘子洲】

又名水陆洲。在长沙西面湘江中。

【万山】

指湘江西岸岳麓山和附近许多山峰。万,表示很多。

【红遍】

指岳麓山区枫林茂密,秋来经霜,山山变红。

【层林尽染】

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变红,像染过一样。

【漫江】

满江。

【碧透】

江水碧绿,清澈见底。透,极,与“遍”互文,都是副词。

【百舸】

许多船。舸,大船。

【争淹】

争着行驶。

【击】

搏击,这里形容飞得矫健有力。

【长空】

广阔的天空。

【翔】

本指鸟盘旋地飞,这里形容鱼游得轻快自由。

【浅底】

水清澈见底,显得浅,不是真的浅。

【万类】

万物。

【霜天】

秋天。

【竞】

争着。

【怅】

原意是失意,这时用来表达由深思而激昂慷慨的心绪。

【廖廊】

指宇宙的广阔。

【苍茫】

旷远迷茫。

【主】

主宰。

【沉浮】

同“升沉(上升和没落)”意思相近。这里指盛衰。

【携】

来:携,同。来,助词。

【百侣】

很多的伴侣。这里指战友。

【峥嵘】

原是形容山势高峻,这里是不平凡,不寻常的意思。

【稠】

多。

【恰】

正当,正值。

【风华正茂】

风采才华正盛。

【意气】

1、意志和气概;意气风发,文中即此意。

2、志趣和性格:意气相投。

3、由于主观或偏激而产生的情绪:意气用事。

【挥斥】

奔放。

【遒】

强劲有力。

【指点】

这里是评论的意思。

【江山】

一般代称国家,这里指国家大事。

【激扬】

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善良的。

【粪土】

用作动词,视……如粪土。

【万户侯】

汉代封建统治者设置的一种高级爵位。万户,指诸侯封地内的户口,他们要向受封者交租税,为他们服劳役。这里指大军阀,大官僚。

【中流】

江心水深急流的地方。

【击水】

游泳。

【遏】

阻止。

【飞舟】

篇6:沁园春长沙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山水诗(代表人王维)

边塞诗(代表人岑参)

此外还有讽喻诗、打油诗等。

②按内容可分:叙事诗、抒情诗、史诗、哲理诗等

③按形成可分:格律诗、民歌体、自由诗、散文诗等

篇7:沁园春长沙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②忆秦娥(3、7)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③念奴娇(4、3)

大江东去,浪淘尽。

④沁园春(4、4)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

⑤清平乐(4、5)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⑥永遇乐(4、8)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⑦水调歌头(5、5)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⑧西江月(6、6)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⑨蝶恋花(7、4)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

⑩浣溪沙(7、7)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

篇8:《沁园春·长沙》说课设计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篇课文是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试用教材《语文》第一册第十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是一篇重点讲读课文。第十二单元是“鉴赏中国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 上承第十一单元的中国古代诗歌单元, 是诗歌教学的重要单元之一。我认为讲授本单元应处理好与前面单元的联系, 使学生能以时间为序将诗歌的有关知识连贯起来, 以期条理化、系统化。通过讲授本篇课文, 使学生掌握阅读诗歌的方法,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2、教材的处理和分析

既要理解作者所抒发的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革命者的豪情壮志, 又要从抓住诗歌意象的角度,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鉴赏能力。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也是难点。

诗歌本身具有无穷的想象性, 能“纵横万里, 思接千载”, 只有让学生最大限度发挥各自的想象力, 才能真正领会诗歌的美丽, 所以讲这课我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沁园春·长沙》是用古典词的形式写成的现代诗歌, 我准备从三个方面来突出它的“伟大”:1、屏幕显示毛泽东手迹《沁园春·长沙》, 让同学们直接与毛泽东遒劲有力的书法发生审美碰撞, 奠定审美基调 (豪壮美) 。2、将毛泽东笔下的秋景秋意与文人墨客笔下的秋景秋意相对比, 突出毛泽东笔下秋景的绚丽多姿, 秋意的生机勃勃;3。让同学们着意体会毛泽东笔下人物的精神状态, 突出早期共产主义者的豪情壮志。

3、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知识目标:了解写作背景, 结合对作品内容的体会, 正确理解作者的创作情感;品味文中精练的、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领略作者为达到情景交融所采用的写作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 即朗读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诗歌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为推进素质教育, 增强学生文学艺术的修养,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处世态度。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 根据学生的审美基础, 语文知识水平, 理解能力等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说教法

1、讲授法和提问法

讲本篇课文必须用到讲授法, 例如上下阕各有一个关键点必须讲清, 如上阕看着眼前的绚丽秋景, 毛泽东一下想到“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先向学生提问“面对如此绚丽的秋景, 你们会联想些什么”。接着将学生的回答与毛泽东的联想作对比, 再趁势讲授毛泽东的联想与伟人的胸襟、境界、志向相关, 鼓励学生以乐观的态度积极处世, 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志。

讲下阕的内容时, 先提问:对上阕提出的“谁主沉浮”下阕怎样作回答呢?同学们一般知道是作了回答的。因为不是直接的回答, 这里有必要讲授诗歌语言的含蓄性, 讲诗歌是借助意象来表达, 而不是直白地作答。

这两个位置是必须讲清楚的。此外, 在理解全文时, 将学生有疑问的地方进行疏通讲解, 如“湘江北去, 谁主沉浮, 挥斥方遒, 书生意气”。

2、想象训练法

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 黑格尔说“想象是杰出的艺术本领”, 所以我在本课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训练的内容:对毛泽东笔下的秋景进行再造性的想象。提示分四步完成:一、画轮廓 (山、林、江、舸、鹰、鱼) ;二、点颜色 (红、碧) ;三、激活画面 (红遍、染、碧透、争流、击、翔) ;四、来特写 (染、击、翔) 。

检验手段, 让同学们按提示将自己逐步想象到的内容表达出来。

3、比较阅读法

为了更好地领会毛泽东笔下的秋景秋意, 可与一般文人墨客笔下的秋景秋意相比, 突出毛泽东笔下秋景的绚丽多姿, 秋意的生机勃勃。首先, 打出字幕:

(1)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2) 树树秋声, 山山寒色。

(3) 自古逢秋多寂寥。

(4) 枫叶荻花秋瑟瑟。

(5) 落叶西风时候, 人共青山都瘦。

接着, 让学生概括一般文人墨客笔下秋景秋意 (萧瑟, 清冷, 惨淡) , 然后, 和毛泽东笔下的秋景秋意 (绚丽多姿, 生机盎然) 作对比, 让学生结合写作背景分析, 为什么毛泽东身处险境还能写出绚丽多姿、生机盎然的秋景秋意, 引导学生学习毛泽东积极乐观的处世态度, 伟大的胸襟, 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 从而体会本文体现出来的革命者的豪情壮志。

三、学法

1、朗读法:

本文是文学精品, 学生要建构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 有必要多读多背, 积累语言素材。同时这不是一般的文学作品, 是时歌, 具有音乐美和节奏感, 读起来朗朗上口, 比较适合多读多背, 另外, 诗歌的语言比较含蓄, 必须多读, 只有多读, 才能达到“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的效果。

2、表演法:

运用表演法尊重学生的个性, 让学生身历其境, 与诗中景、诗中物、诗中人沟通, 真正做审美活动的主体。表演内容:将诗人独立橘子洲头, 饱览大好秋色时的神情动作连起来表演一下。意在让大家在表演过程中揣摩写景的顺序和视角变化。

3、练习法:

老师示范了鉴赏方法和途径之后, 有必要对学生是否掌握这种方法当堂验收。通过练习引导学生由“学会”到“会学”。

练习内容 (1) :柳宗元在政治革命失败之后, 被贬为永州司马写下《江雪》。试比较柳宗元“独钓寒江”与毛泽东“独立寒秋”意境有何不同。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见解, 可以讨论, (柳———孤独落寞;毛泽东———坦荡、从容、砥柱中流) 此题不注重答案, 只注重思考分析过程中学会鉴赏方法。

练习内容 (2) :“百侣”书中注解“革命战友”, 作者和他的革命战友是怎样的一群人呢?请同学们就文中下阕所含的内容做适当的描述。这个练习重在让同学们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 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只要说出与有能力、有才华、有责任心、有气魄等相关的词语都可以, 着意引导学生结交良师益友。

四、教学程序

鉴于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学方法的确定, 本文安排两课时。教学程序可设置为:

1、导入新课。 (导语、背景、毛泽东手迹、录音)

2、疏通字词、理解全文。

(1) 上阕:写绚丽多姿的秋景。

下阕:抒革命者的豪情壮志。

(2) 上下阕各有一个“领字”, 请找出来。

(3) 全文的诗眼是什么?

(4) 按上下阕顺序进行想象训练、比较阅读、课内练习。

3、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上阕:写绚丽多姿的秋景。

看山、林

江、舸、

鹰谁主沉浮

下阕:写早期共产主义者的豪情壮志。

忆战斗岁月

年龄

精神状态能主沉浮

篇9:《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1.幻灯片展示青年毛泽东的照片一桢。

2.请同学说一说你心中的毛泽东。(学生主要了解其军事、政治上的成就)

3.师补充: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领袖,人民心中的“红太阳”,而且是个优秀的书法家、诗人。他的“毛体”书法,气韵生动,豪气冲天(出示《沁园春·长沙》手迹)。他的诗句更是脍炙人口。我来说上句,请同学们对下句。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以上这些诗词,让我们对毛泽东的风格有一个整体认识,就是豪放。毛泽东自己也说过:“我的兴趣偏于豪放。”今天我们来学习《沁园春·长沙》,更具体深入地感受一下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说明]第一,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强调了预习的重要性;第二,导入设计比较活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三,使学生对作者及其作品有个感性的认识和初步的感受。

(二)诵读

学生先自由诵读《沁园春·长沙》,再请2生个别朗读,充分演绎自己对本词情感的体会。最后听录音朗读。

[说明]自由朗读可解决词意,个别朗读可展示个人风采,调动积极性,录音朗读后让生对比己之不足,师可相机指导诵读。

(三)整体把握《沁园春·长沙》

1.《沁园春·长沙》描写抒情主人公的活动,主要用了哪几个动词?

明确:立、看、怅、问、忆、记。

2.从内容上看,一个“看”字,引出景物,一个“忆”字,引出叙事,一个“问”字,引出抒情。请具体说说所“看”之景,所“忆”之事,所“抒”之情是什么?(生品读思考后个别回答)

明确:(1)所“看”之景是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景。

生个别回答,同时马上追问:你由哪些内容得出“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等特点?生会以诗句“看万山红遍……万类霜天竞自由”来作答。再追问:你可否将这几句具体品赏一番?生会渐次品赏各句意象所表现的生机与气势,如点出“万山、层林、漫江”等意象的宏伟壮阔,“红遍、尽染、碧透”的色彩绚烂、生机盎然,“击” 的搏击长空、矫健有力,“翔”的自由自在、任意遨游等等各处。此生若有疏漏,可由其他学生补充或师生共同补充。

由此引入本段所写秋景和古人笔下秋景不同情调的对比,使学生了解毛泽东博大的胸怀和昂扬的革命精神: 古人有“悲哉,秋之为气也”、“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的秋景描写,萧瑟惨淡,情调悲凉低沉。毛泽东笔下的秋景则生机盎然。“景语皆情语”,作者笔下的秋景,实乃作者博大的心胸,昂扬乐观的革命精神的体现。

(2)所“抒”之情是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

可先让生试译“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句,可知此句是问谁来主宰国家民族的命运,稍作引申即可得出结论。师再问“谁来主沉浮,本词中有无回答”,引出学生对所忆之事中“同学少年”的注意。

(3)所“忆”之事是正当青春年少的同学少年以天下为己任、忙碌积极的战斗生活。

可让生概括此处同学少年的行动特点,如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等。此处幻灯出示毛泽东青年时期在长沙求学时的相关事迹:在长沙第一师范学习和工作时,常与蔡和森、何叔衡等立志救国的知识青年一道积极从事革命活动。他们在长沙组织了“新民学会”,创办了《湘江评论》;1915年5月,袁世凯接受了日本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毛泽东印发了反袁文章;1919年至1920年,毛泽东和何叔衡等领导了湖南人民驱逐反动军阀张敬尧的斗争,接着又向湖南军阀谭延闿、赵恒惕展开英勇斗争……

师点拨:正是这样的同学少年可主苍茫大地之沉浮,非常含蓄地回答了上阙的问题。

由上可知,本词写景、叙事、抒情浑然一体、水乳交融。

生齐读,体会特点。(教师诵读指导:上阙“看”字和下阙“恰”字都是领字,两字后要稍顿,突出领字作用。“看”字所控7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万类霜天竞自由”要读出彻悟、慨叹之情。“恰”字所控7句要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语速稍快)

[说明]第一,这些动词具有贯穿全词线索的作用。通过内容讲述,使学生大体上能理解本词内容。第二,上阕与下阕分别以写景与叙述为主,同时又融抒情,第二问有助于学生提高概括能力,把握诗歌思路和诗歌主旨,并通过教师的追问使学生把握由多个意象组合而营造的意境,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四)赏析意境

1.什么是意境?

幻灯展示两段文字:

(1)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辞海》1999缩印本第2453页)

(2)什么是意境?……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景。(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由此可见,意境形成有两个基本条件:

(1)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意象、画面、场景。

(2)我们能从这个意象、画面、场景中感受到有一种情绪感受在弥漫。

2.幻灯展示写秋景的诗句:

(1)霜叶红于二月花;

(2)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同桌互相讨论,试以一例进行说明。

明确:

如“霜叶红于二月花”句。每个季节都有最美的景色。如春花、夏荷、秋月、冬雪。如李后主“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句充分地表达了惜花的情。杜牧诗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染红的秋叶,比春花更红、更艳、更美的秋叶,由此我们可感受到诗人对秋叶的喜爱。景物里充满着诗人的情趣,而诗人的情感也在景物上得到了体现。

如“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段。“多情自古伤别离,更哪堪冷落清秋节。”在往十里长亭的路上,莺莺怀着伤感看着一路风景,唱出这支动人心弦的曲子[端正好]。“碧云天”,是说天高云淡,寥廓苍茫,令人无端生出孤独渺小之感。“黄花地”,满地菊堆,写出了无心摘花的郁闷,借此透露了惜别的情怀。“西风紧”,西风瑟瑟,使人感到一阵寒意和凄凉。“北雁南飞”,每逢秋季,雁就从北方飞向南方避寒过冬,而张生就要北上。这种对比,更衬托了莺莺的离愁。“霜林醉”,满川红叶,不失为一种美景,杜牧就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赞词,可是当莺莺面对那一片霜林,生出怎样的感受呢?在她看来,红红的枫林是她伤心的血泪染红的。这就是移情于景。在[端正好]里,秋日的天空、秋花、秋风、秋雁、秋林,每一个意象都充分地表现了愁绪,五个意象就像电影蒙太奇一样拼合在一起,就更加有力的表现了令人黯然的离愁别绪,更强烈地渲染了阔远萧瑟的悲凉意境,秋景瑟瑟,离情依依,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3.赏析《沁园春·长沙》 的意境。要求:

(1)描述呈现的秋景

同学们以“我看见……”为开头,描述秋景。

(2)概括:景物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沁园春·长沙》通过山红水绿等静景的色彩美和动态的雄壮美反映了色彩绚丽、生机勃勃的秋景。

(3)结合背景,体味情绪

明确:《沁园春·长沙》描画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与毛泽东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立意契合。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期间,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有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胸怀和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所以他的诗词充满豪情壮志,笔下的秋景也绚烂多彩,充满生机。

[说明]第一,由景到情,情景交融,使学生掌握毛泽东词意境的特点和赏析意境的方法;第二,通过创作背景的介绍,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的主旨,体会作者的革命精神;第三,让学生通过比较,理解毛泽东诗词的艺术特点。

(五)课堂总结

1.请同学们以“《沁园春·长沙》赏析”为副标题,给它拟一个正标题。

2.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题目,可以进行比较。

3.布置作业:以所拟的标题为题,写一篇短小评论。

[说明]第一,可以反馈教学目标实现的情况;第二,比较学生的答案可形成交流互动;第三,每人都为课外作文确定一个主题。

篇10:《沁园春·长沙》知识点教学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诗词,作于1925年。形象地指出主宰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

1.字词

百舸(gě)橘(jú)子洲廖(liáo)廓

峥嵘(zhēng

róng)挥斥方遒(qiú)遏(è)

2.背景与主题

《沁园春·长沙》创作于1925年秋。这年2月,毛泽东同志从上海回韶山从事革命活动。军阀赵恒惕要逮捕毛泽东同志。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同志秘密离开韶山,到达长沙,并独自去了橘子洲头。词人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3.伟人与词作

《沁园春·长沙》不是普通词人的词作,它体现着一代伟人的博大胸襟和气魄。在具有诗人气质的革命领袖的笔下,自然之景注入了伟人强烈而浓厚的主观色彩。

词的上阙写景。作者旧地重游,先描绘了一幅“湘江秋景图”:深秋时节,独立橘子洲头,望着滚滚湘江水不停息地奔流着。火红的枫林,重重叠叠,碧透明澈的江面上,无数船只争相竞驶,鱼儿在水中自由地游动,雄鹰在长空中奋力搏击。随着视角的变化,动景与静景结合,远景与近景交替,思路开阔,面对寒秋严霜万物生机盎然、勃发的场面,词人思绪万端,由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引出了“谁主沉浮”,表现出诗人豪迈的气概及博大的胸怀。

万人皆悲的秋景,在革命家毛泽东的眼中却呈现出一种色彩斑斓、生机勃发的美,一种催人奋进,给人力量的美。

词的下阙由景抒情,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并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下阙集中描写了主宰大地命运的青年革命家群像,正值青春年少,风采焕发,有火一样的革命热情,有敢于藐视一切反动派的气魄。正是他们,主宰而且能够主宰这个世界。他们有雄心,有才干,是民族的未来与希望。“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激情洋溢。

王国维曾经说过:“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伟人赋自然之景以深刻的哲理,在“万类霜天竞自由”中揭示了在斗争中求生存的自然规律。面对壮阔的景色,联想现实,由“怅”到“问”引导人们从大自然的主宰进而思索人类的主宰,含蓄、深刻且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4.词中“看”和“忆”的作用

“看”和“忆”是领字。“看”字领起了上阕美丽壮观的湘江秋景。“忆”字领起往昔充满革命激情的学习、斗争生活。

领字,又叫一字逗,是词学中的专用名词。它只有一个字,常冠于一句或数句之上而又不断开,诵读时只作语音上的小小停顿,它主要由副词和动词充当。“一字逗”以下的几句要一气贯通,形成一个整体。

5.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这首词的语言,用词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层”字表现出树林的重重叠叠,“染”字则活画出岳麓山一带的枫林,仿佛人工染成一样的壮美景色。“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写的是近景,“漫”字写出了江水溢满之状,“透”字表现出江水碧绿清澈,“百”字写舸之多,而一个“争”字,则给碧绿无尘的江面增加了昂扬奋进的气氛,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鹰击长空”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形容了雄鹰展翅迅猛有力地拍打的矫健勇猛的雄姿。“鱼翔浅底”用“翔”而不用“游”,精当地把鸟不扇动翅膀地盘旋回飞的状态,用来描写游鱼在水中自如轻快的神态,形象生动。

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40分)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10分)

沁园春()

峥嵘()

百舸争流()

携()

百侣曾游()

橘子洲()

挥斥方遒()

浪遏飞舟()

怅寥廓()

2.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5分)

A.谁主沉浮(主宰)

漫江碧透(表程度,极)

B.峥嵘岁月稠(不平凡)

怅寥廓(怅惘,失意的样子)

C.浪遏飞舟(阻止)

激扬文字(抨击、褒扬;激浊扬清)

D.挥斥方遒(强健有力)

粪土当年万户侯(以……为粪土,意动用法)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5分)

A.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C.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D.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4.对下面的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5分)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A.强大的反动势力试图阻止革命航船的前进,但它终将螳臂当车,可笑不自量。

B.结尾的定格造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表现了革命者决心扭转乾坤的壮志豪情。

C.回顾往昔,以问句收束,即是激励,更是前瞻,气势雄阔而豪迈。

D.虚实相映,激人想象,以游水搏浪之实来写人生奋斗之虚,颇有双关之妙。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

A.诗歌在形式上以行为单位,分行的主要依据是节奏,而不是内容。

B.《沁园春•长沙》,“沁园春”是词牌名,它从形式上规定了词的字数、平仄等,与内容无关;“长沙”是标题,揭示了有关内容。

C.词是我国古代一种可以配乐歌唱、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等,它始于唐盛于宋。

D.古人按字数把词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但无论多少字,都分为上下两阕。

二、课内阅读(35分)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解释下列词的意思。(10分)

漫江:

击:

翔:

霜天:

2.“看”字引出的意象有、、、、、、。

(7分)

3.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

。(6分)

4.“怅”的原意是,这里用来表达

。(6分)

5.“沉浮”同

意思相近,这里指

。(6分)

三、课外拓展(25分)

(二)忆秦娥

忆秦娥•娄山关

李白

毛泽东

萧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从头□,苍山如海,残阳如□。

1.从下面列举的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填入《忆秦娥•娄山关》中的空格处。(5分)

2.两首诗词都通过景物描写渲染气氛,但所渲染的气氛并不相同,请加以概括说明。(10分)

3.两首词的结尾都通过写景来抒情,气象宏大,但所抒发的感情不同。请概述其感情的不同之处。(10分)

篇11:沁园春长沙教学反思

今天上完了《沁园春 长沙》,在备课的时候我把意象及情与景的关系作为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何突破重点和难点,我在设计上想了很多的办法,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写情,我从作者的写作思路上切入的,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抓住文中线索性的词,根据线索词的变化,理清作者写作思路,如“立”、“看”、“怅”、“忆”、“记”。

上片重点讲看的部分,写作者看到了什么,作者抓住哪些典型事物,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学生回答“山”、“林”、“江”……,由此引出意象,指自然事物,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为了更好的理解意象,以初中学过的《天净沙 秋思》为例,加强学生对意象的理解。作者写了这些意象,有什么样的特征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呢?这首小令学生很容易理解。从而和古典的诗歌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另外注意写景诗的写景角度,描写手法

写这些意象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呢?注意观察角度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这些意象组成的一幅什么的图景,这样的景色下引起作者深深的思考,发出了谁主沉浮的感叹。进而过渡到下片,那上片主要是写景,下片呢?抒情,写景是为抒情做铺垫的。

下片注重抒情,这就和作者的经历、精神气质有关,和知人论世结合起来,在这样的壮阔的背景下,作者所抒发的是革命豪情。

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看,学生根据板书能够分析出来,很容易想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中显志。

从讲的效果来看,学生分析的很到位,但从整体来看,教学过程有一点乱,对课堂的把握度不够灵活。

为了巩固学生对意象的理解,我又找一些题进行跟踪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毛泽东诗词的特点。

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在诗中作者写了哪几种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征?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寺 幽寂、寒冷

2、通过对意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意象描写,写出了羁旅者的孤独寂寥、愁绪满怀的情感。卜算子•咏梅 陆游(南宋)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这两首词都写到了梅花的生存环境,这些描写对表现梅花具有 重要作用。从词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毛词:(飞雪、悬崖、百丈冰),表现梅花(坚强不屈、以苦为乐)的特点。

陆词:(驿外、断桥边、黄昏、风和雨),表现梅花(孤独、寂寞)的特点。

2、最能显示出两位诗人思想境界的词句分别是: 毛词: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陆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3这两首词各自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毛词:乐观自信 胸襟博大 陆词:寂寞 孤独苦闷

4、下列对两词理解不正确的是()A“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明写梅花,实则点明作者的心境。这个“愁”字,包含了作者几多失意,几多愁苦!B“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在作者,固然有“孤芳自赏” 之嫌,然而作者却以极生动的拨动了读者的心弦。

C毛词好一个“俏”字!一般来说,“俏”字略显浮躁,此处却是个 例外,“俏”字不仅体现梅凌寒独自开的气质,更是盎然生机的反映。D毛词好一个“笑”字。“笑”是梅花唤醒 百花齐放的自豪一笑,兼 有牡丹笑之艳丽,桃花笑之沉醉,荷花笑之清傲。

为了提高学生对词语的鉴赏力,我把前面写景的句子改写成了一道仿写题,学生对这道题非常感兴趣,而且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

根据提供的语境,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语句。

生活中,我们需要崇高。有了它,我们就会摆脱平庸和空虚,甚至麻木。而且一旦你有了这种认识,你就会发现崇高就在你的身边:

它可能是一座山,让你感受巍峨;它可能是______,______。它可能是______,______。它可能是______,______。

它甚至可能就是一个人,让你理解伟大的纯粹。学生根据沁园春中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进行联想,做出的答案 是

它可能是一湖水,让你领略至柔。它可能是一线天,让你体味寥廓。它可能是一片地,让你感悟苍茫。

从学生做是的句子中看出,学生对语言的领悟能力是非常强的,把所学的知识进行了运用。

另外他们还想出了很多

它可能是一片海,让你体会辽阔。它可能是一缕阳光,让你享受温暖。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对语文很感兴趣。

篇12:沁园春长沙教学反思

实验高中高一语文组杨海敏

今天师生共同学习了《沁园春长沙》。在本次课堂上,我们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师生共读一首诗歌,采用教师抛出问题学生寻找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读、问、讨论、思考等多种方式,将这首诗读嗨读透。在板书上,我认为构图更能给学生直观的冲击,非常符合现在心理学所倡导的记忆术。而且,和我们定点滴滴的分析互为补充,无论是表现手法、炼字或者表达的情感,都能有一个明朗的思路和直观的记忆,我喜欢,学生更喜欢。

篇13:《沁园春·长沙》知识点教学

瑞士文学家赫尔曼·黑塞说:“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部著作, 每一位诗人的每一个诗篇, 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了的面貌, 都将得到新的理解, 在他的心中唤起新的共鸣。”﹙《黑塞说书》﹚今天我们重读伟大诗篇《沁园春·长沙》也会有一番更丰富的理解。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作为词的开端部分, 我们习惯理解为作者用了一个倒装句, 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写景抒情的独特环境。它可以翻译为“深秋季节, 诗人独自站立在橘子洲头, 望着湘江水奔流不息, 滔滔向北。”“独立”二字被简单理解为“独自站立”, 就好比醇酒脱去了酒精, 只剩下淡乎寡味的白开水了, 虽然无可厚非, 但失去了无穷的神韵, 读来味同嚼蜡, 干巴巴的了。

“读其书想见其为人” (司马迁) 。1925年, 33岁的毛泽东已经是一位独具人格和思想的青年革命家。1918年, 创立了新民学会, 五四期间, 组织了长沙学生和市民的爱国运动, 主编了《湘江评论》, 发表了一系列反映他革命思想的论文, 随后又领导了驱逐旧军阀张敬尧的斗争。中国共产党诞生后, 他组建了湘区委, 接着到各地宣传革命, 指导农民运动。可以说。他此时不再是一位“同学少年”, 只会“激扬文字, 指点江山, 粪土当年万户侯”了。他的思想闪耀着走自己的路, 走前人不曾走过的路的耀眼光辉, 已经引起全国进步人士的重视, 他的行动已经深入到了社会底层。同年秋, 毛泽东自家乡韶山去广州续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 重游了橘子洲、岳麓山。因湖南省长赵恒惕的派兵逮捕, “今游”已不可能“携百侣”, 而只能是“独立寒秋”。这里的“独立”, 与其理解为实指作者孤身一人, 还不如理解为虚指作者独立的人格和思想;与其空言他昂然独立的革命家的形象, 还不如理解为傲视天下, 雄视六合的大无畏气概;与其理解为交待了当时词人情思勃发的时间地点环境等情形, 还不如理解为因为“独立”而产生了浮想联翩、心游万仞的蓬勃思绪。所以“独立”二字在形式上还领起全篇。

其实, 自古以来, 许多诗人用“独”来表情达意。在古代众多的诗文中, “独立”则因不同人的表现而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境界和意蕴, 可谓是“几多别样‘独立’, 尽显况味人生”。我们按头制帽,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形。

独立是一种个体生命的惆怅。南唐词人冯延巳的“独立小桥风满袖, 平林新月人归后”, 写的是个体生命中长存永在的惆怅哀愁, 充满了独自担当的孤寂之感, 让人顿感生命之重。北宋词人晏几道的“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归”, 则直接表达了一种具体的相思之情。这样的“独立”, 虽不关天下, 却也引人唏嘘不已。

“独立”是一种孤独无依。如贬谪边地, 孤标傲世的柳宗元, 于孤舟之上, “独钓寒江雪”, 写出了他内心的隐痛。

独立是超脱淡泊。北宋“拗相公”王安石, 则借梅自喻, 哪怕退至墙角, 也要“凌寒独自开”!

独立是一种遗世而独立。如诗仙李白浪漫多情, 却处处碰壁, 竟然突发奇想, 与天上明月和月下清影共酌, 期望摆脱人间的孤独。

独立是一种孤愤难平。如徘徊江边, 百思郁结的屈子老先生, 面对浩荡江水, 发出“世人皆醉, 我独醒”的喟叹, 道出了他的愤世嫉俗。

独立是一种“操危虑深”。如诗圣杜甫《独立》诗:“天机近人事, 独立万端忧。”明末清初的金圣叹在《解杜诗》中说:“操危虑深, 故云‘独立’。”杜甫一生颠沛流离, 却忧国忧民, “百年多病独登台”, 眺望的又何止是自己的故乡呢?

以上种种“独立”的情怀里或哀怨, 或淡泊, 或忧愤, 或悲痛, 甚至带着些许狂傲。尽管他们的“独立”情怀有着不一样的意蕴, 但他们的独立人格都闪烁着异样的光彩。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襟和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更为他们的“独立”增添了厚度, 令人心生敬意。即便是心已皈依佛门的王维, “独坐幽篁里”, 也还是“弹琴复长啸”, 外表淡然, 内心却是哀然的。他们因历史的局限, 思想深处总弥漫着深沉的忧患意识。他们“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 他们“侧身天地便怀君, 独立苍茫自忧民”, 他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像钟摆一样, 奔命于君民之间, 一生忧愤。

只有毛泽东的独立, 既有所秉承, 又有所超越, 真正超越了“小我”, 上升到“大我”的最高境界, 心怀的是国家和民族, 思虑的是人民和社稷。正因为这样, 才能在革命形势越来越险恶、个人处境越来越危险, 很多人看不到革命的前途的情况下, 面对茫茫秋色, 一扫萧瑟低沉之气, 字字句句透露出豪迈的革命气概。毛泽东身处世界格局变化之际, 拥有新的世界观, 从“独立寒秋”中, 我们体会更多的是“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主人翁意识和改天换地, 扭转乾坤的豪迈自信。

《易·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 遁世无闷。”孔颖达疏:“君子于哀难之时, 卓尔独立, 不有畏惧。”诵读全词, 我们会发现作者根本就没有去想个人的安危, 没有畏惧敌人的追捕, 更没有因此而受打击, 寻思“遁世”。反而一门心思地于“苍茫大地”上追问“谁主沉浮”?国家兴亡, 社会盛衰到底该由谁来主宰?对此, 作者没有直接回答, 却高明地用“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这样一幅颇有象征意味的画面间接地进行了回答。一问一答之间, 作者就明确传达了他的思想:我们青年人应该是时代、国家和民族的主人。我们要在时代的大潮里, 鼓桨前进, 乘风破浪, 振兴中华!先进的思想因其“独立”而更具魅力, 透露出一种不惧, 一种壮怀, 一种乐观。

篇14:《沁园春·长沙》教学随笔三则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中,浙江省普通高中使用苏教版的语文教材,于是本人今年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该套教材。因为对新课改的惶恐,促使自身更多地进行教学反思。《沁园春·长沙》是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一”的第一篇文章,现记录一点教学感受,期望自己今后能够做得更好些,也在此就教于方家。

只能听到一种声音,绝对是件坏事

看了一些教学设计,听了一些课,发现《沁园春·长沙》课堂教学的导语似乎都是“青春”。我在想,大家都是一样的处理办法是不是有点夸张,“向青春举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因为有些人尽管只是喝了一点点酒也是要醉的,有些人对酒更是一闻就要醉而碰不得的。谈这个情况,我要表明的是,虽然教材安排的话题为“向青春举杯”,但是我们在教学处理中完全不必“时时课课”都要说“青春”。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是不是可以认为被教材和编写者牵着鼻子走?文学作品的内涵是丰富的,当读者解读的时候,作品就变的更有魅力,会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比如本文的“同学少年”在不同读者心目中的形象是不同。

因为教材安排是“青春”,教师当然要讲“青春”,但是并不是要求每一篇文章都要直接讲“青春”,并不是每一课时都要进行青春教育。如果真的这样去理解去处理,我们就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背道而驰了。

新课程改革要走教材内容组织多样性、生动性的路子,从而有利于学生探究,有利于学生发展。现在使用的教材虽然是“必修”,但是它还只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道具,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对它顶礼膜拜跪在其前而直不起身抬不起头。现实不允许教师自己另外找一种教材甚至自己编一套教材提供给学生,但是教师完全应该自主创新地使用教材,而不是我所看到所听到的那样——《沁园春·长沙》课堂教学的导语都是“青春”。

只能看见一种色彩,绝对是个可怕的世界。只能听到一种声音,绝对是件坏事。

整合的知识能促进高层次的学习

联系以往的知识与经验进行学习,能够帮助你学习取得更大的成效。教师需要向学生说明白这一点,提醒学生予以注意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使用它。

《沁园春·长沙》是教材编写者的“爱篇”,在不同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我似乎都发现它的存在。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我设计的一项内容是让两位学生上黑板分别默写《沁园春·长沙》和《沁园春·雪》,设计本环节的意图是想增加学生在“词”这一文学样式方面的感性认识。结果,两个班级的学生都没有能够很好地完成任务,暴露出很多的问题,比如错别字比较多,标点符号没有意识,等等。我知道,《沁园春·长沙》是中考的基本篇目,但是过了没有几个月,成绩出类拔萃的初中学生(中考分数最高的学生)就把它丢掉了。这是值得教师思考和注意的。

对于中考,我了解不多,也不想多谈。我以为,学生预习该课时候而没有回顾《沁园春·雪》,是一种意识的缺失,是一种方法的丧失。认知学习理论下的建构主义说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对知识意义的自主建构过程。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知与编码,从而获得对知识意义的理解。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意义的建构不能够离开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和经验。

中国的教学者也一再的告诫求学人:温故而知新。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是学习,我把新旧知识的结合体称之为整合的知识,整合的知识能促进高层次的学习。

联系以往的知识与经验进行学习,既是学习的方式,也是学习的方法。

“know what” and “know how to”

开学之初,听新进学校的四位老师讲《沁园春·长沙》,我发现,在课堂处理中,她们都关注“词”的有关知识。这种处理当然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人文性与重视工具性并不是矛盾的,相反,现在浙江省采用苏教版教材,对教师处理好语文教学中人文性与工具性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语文教学才有鲜活的内容和巨大的成效,才有旺盛的生命力。

教师在课堂上一讲到底的现象已经大受批评,教师于是逐渐改变课堂教学中处理知识的方式,最为明显的特征是学生发言多了起来,课堂也是热闹的。这样是否就该大加赞扬呢?举一个以前听课获得的例子,学习《词七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三册),引入课题后教师也向学生讲"词"的知识,只不过使用的方法是让学生介绍有关知识点,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在学习具体的篇目之前“大规模”介绍“词”的知识,即便有关“词”的知识是由学生来陈述的,我觉得,也是不够恰当的,那种课堂虽然热闹非常,但是效果未必佳,因为学生不是被动的客体,不是管辖的对象,不是贮藏知识的容器。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结果,而不是被动的接收或吸收,学生建构知识是由内部到外部的人、事、物所建立的一种构成或领悟。所以,我以为这类处理方法还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现代许多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如杜威、安德森等,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类。知识不仅包括“知什么(know what)”,而且包括“知如何(know how to)”,即不仅包括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所得的认识结果——陈述性知识,而且包括知道怎样去操作、行动——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需要经过认知、联系和自动化三阶段,并且不断地修正认知,不断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最终达到相当熟练的自动化。我国学校的传统教学中,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一枝独秀,而不大注重学生程序性知识的形成,许多学生心智操作中暴露了相当大的缺陷,“高分低能”批评声中指责最多的就是这一个方面。对于中学生来说,陈述性知识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从小形成且终身起作用的东西,如正确的思维方式等。

做课题“古代诗词作家专题——研究性阅读的研究”的时候,我曾经消耗比较多的时间去研究阅读策略,从研究中认识到语文阅读学习中的程序性知识主要是作为认知策略的阅读方法,当学生把习得的有效阅读方法应用于另一种相近的学习情境,那就是一种认知策略的迁移,对学习必然产生积极的影响,并且最终达成语文阅读方法的掌握和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

教学《沁园春·长沙》的时候,我也讲“词”的有关知识,不过我是放在最后一个环节去完成的。我采用的方法:学习探究《沁园春·长沙》;组织《沁园春·长沙》与《沁园春·雪》的比较阅读;布置学生课后搜集“毛泽东的词”和以前学习的“词”并组织诵读等形式的交流活动;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词”的有关文体知识;布置学生课后去找一些古代诗词进行阅读来巩固“词”的有关知识。这种处理的直接目的是让学生获得“词”的陈述性知识,同时又告诉学生程序性知识——积累感性认识进行思考总结,注重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一思维过程。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教与学都要追求一种和谐,处理好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和谐。

上一篇:父亲节作文100字下一篇:初中阶段语文课外阅读推荐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