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论智慧人生

2024-08-20

叔本华论智慧人生(共9篇)

篇1:叔本华论智慧人生

一、一个具有深远和高贵思想的人不应该允许自己的精神思想完全被私人琐事和低级烦恼所占据,以致无法进行深远、高贵的思考,因为这样做确实是“为了生活而毁坏了生活的目的”。 ・我们关心的只是如何使一个人以本性的内容和特质所允许的方式发挥他的本性,既不应该希望改变、也不可以干脆谴责别人的本性。 ・真正伟大的思想者,就像雄鹰一样,把自己的巢穴建筑在孤独的高处。

二、我们可将财富比做海水,喝的愈多,愈是口渴,名声亦复如此。

三、这个世界沉浸在罪恶之中:野蛮人互相吞食对方,文明人互相欺骗对方。这就是所谓的世道方式。 明智的人在取暖的时候懂得与火保持一段距离,而不会像傻瓜那样太过靠近火堆;后者在灼伤自己以后,就一头扎进寒冷的孤独之中,大声地抱怨那灼人的火苗。

四、精神迟钝的后果就是内在的空虚。 这种空虚烙在了无数人的脸上。并且,人们对于外在世界发生的各种事情――甚至最微不足道的事情――所表现出的一刻不停的、强烈的关注,也暴露出他们的这种内在的空虚。人的内在空虚就是无聊的真正根源,内心空虚之人无时无刻不在寻求外在刺激,试图借助某事某物使他们的精神和情绪活动起来。

五、闲暇是人生的精华,除此之外,人的整个一生就只是辛苦和劳作而已。……凡夫俗子只关心如何打发时间,而略具才华的人却考虑如何利用时间。头脑思想狭隘的人容易受到无聊的侵袭,其原因就是他们的智力纯粹服务于他们的意欲,是意欲的工具。

六、一个人所能得到的属于他的快乐,从一开始就已经由这个人的个性规定了。 痛苦和无聊是人类幸福的两个死敌。当我们感到快活,在我们远离上述一个使我们免于这种痛苦的时候,我们也就接近了另一个敌人,反之亦然。 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满足就无聊,人生如同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摆动。 财富就像海水:饮得越多,渴得越厉害。

 

篇2:叔本华论智慧人生

八、常人在这一方面跟小孩相似:如果我们娇惯他们,他们就 会变得淘气、顽皮。所以,我们不能太过迁就和顺从任何人。 一般来说,假如我们拒绝借钱给一个朋友,那我们不会失去这 个朋友;但如果借钱给他,那我们反倒很容易失去了他。同样, 如果我们对朋友保持一定的傲气和疏忽、大咧的态度,那我们 不会轻易失去他们;但如果我们表现出太多的礼貌和周到,我 们反而有可能失去这些朋友,因为我们的礼貌和殷勤会使朋友 变得傲慢、令人难以容忍。

九、朋友都说自己是真诚的,其实,敌人才是真诚的。所以,我们应该把敌人的抨击、指责作为苦口良药,以此更多地了解自己。患难之交真的那么稀有吗?恰恰相反,我们一旦和某人交上了朋友,他就开始患难了,就向我们借钱了。

十、睡觉是向死亡的借贷,睡得越多越长,那么还款期也越长。

十一、针对别人的行为动怒就跟像一块我们前进路上的石头大发脾气同等的愚蠢。对于许多人, 我们最聪明的想法就是:“我不准备改变他们,我要利用他们。”

十二、“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 ・缺乏痛苦的程度是衡量一个人生活是否幸福的标准。 ・“如果你失去一个世界,不要为此悲伤,因为这是微不足道的;如果得到一个世界,不要为此高兴,因为这是微不足道的;苦乐得失都会过去 都会离开这个世界,因为这都是微不足道的。

十三、我们无论要做或者不做什么事情,我们首要考虑的几乎就是别人的看法。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出,我们所经历过的担忧和害怕,半数以上来自这方面的忧虑。它是我们那容易受伤的自尊心――因为它有着病态般的敏感――和所有虚荣、自负、炫耀、排场的基础。

十四、社交聚会要求人们做出牺牲,而一个人越具备独特的个性,那他就越难做出这样的牺牲。因此,一个人逃避、忍受抑或喜爱独处是和这一个人自身具备的价值恰成比例。因为在独处的时候,一个可怜虫就会感受到自己的全部可怜之处,而一个具有丰富思想的人只会感觉到自己丰富的思想。

篇3:叔本华的人生哲学浅议

一、关于快乐

叔本华认为快乐是痛苦的否定。

快乐是具有否定性质的,其本身并不存在,是人类幻想出来的虚无。因此,人若想要获得快乐与幸福,并不是执着的追求,不懈的奋斗,那样只是为自己铺设了一条充满苦痛的道路,并且不一定能达到预期幸福的目标。

正由于快乐是痛苦的否定,亚里斯多德命令我们不要把获得生活得舒适愉快作为追求的对象,而要尽量避免生活中的不幸,直驱我们的真正目标。“幸福地生活”仅仅意味着“少一点不幸地生活”——亦即过着一种坚韧的生活。

叔本华关于快乐的诠释带给我全新的启示,由此解开了从前许多的纠结,其结症在于选择道路的根本错误。如果充分的理解快乐的否定性质,认清能做的不是追求快乐而是避免痛苦,势必将会免遭许多苦难。生活中许多的苦痛往往是伴随在前期的享乐之后,而人类总是义无反顾的选择欢乐却在灾难苦痛降临时备受煎熬。不要痛苦的方式是同时拒绝快乐。犬儒学派的一贯做法。只可惜世人常常被幸福的纱蒙住眼睛,看不进下面深埋的苦痛。应该是但后悔无益,这与叔本华提倡享受每个此刻的思想相悖。

人生中是不存在快乐的,对快乐本身的追求就是一场对虚幻猎物的追捕。只有痛苦是真实存在的,而人类生活要做的只是逃避痛苦,享受摆脱痛苦的折磨,没有令人厌烦的事的平缓精神状态。没有快乐,唯一的方式和应该做的只是摆脱痛苦。这个世界具有彻头彻尾的虚伪性,若认不清,只会被愚弄,到头一场空。因为快乐本身并不存在,对虚幻的追逐徒增痛苦。

二、关于痛苦

叔本华的“痛苦论”具体内容包含了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意志本身意味着欲求和渴望,欲望本身就是欠缺,欠缺带来痛苦与烦恼.愿望不能得到满足是痛苦,愿望满足、实现了也是痛苦。因为愿望的实现只是满足了眼前的利益,摆脱了短暂的痛苦,但随之而来的是无聊和空虚,使人更加痛苦。他在其代表作《意志与观念世界》中说“假若世界真是被意志所驱策,那必定是一个痛苦的世界。第一个理由,因为意志本身即是欲望,而所欲常超过其所能达到之范围。满足了一个欲望之后,留下来的是十个未满足的欲望。欲望无穷,满足却有限。只要我们听任我们的意愿驱驶,我们就永不能享有永恒的幸福或安宁。”

在叔本华看来,意志本身是向前挣扎的,这是生命意志的本质.这个意志没有一个最后的目标,只要遇到障碍,生命意志才停止下来。如,自然现象中的重力下降,如果没有遇到障碍,就会向前挣扎。若是遇到阻碍,就会产生痛苦,达到目标,就是幸福,而幸福从本质上说,只是短暂的,唯有痛苦才是永存的。因为达成目的,只是获得了短暂的幸福。因为你总是趋向前,你的内心总是对自我不满。这样,贪得无厌的人类就只能是在满足了愿望痛苦,愿望得不到满足更痛苦的苦海里沉浮。

显然,叔本华的这种认识,这种对生活的评价是纯粹主观的。在这里,他混淆了“痛苦”与“幸福”的界限。如果说愿望不能满足实现,会有‘痛苦”的体验。那么,愿望的实现,目标的达到,也会使我们获得成功喜悦的体验。可在悲观主义者叔本华那里,人生却无幸福可言。因为他不仅认为痛苦是痛苦,就是幸福也是痛苦。其实在奋斗的过程中,即使没有获得最后的成功。甚至是失败了,可只要是付出了辛劳的汗水,努力奋斗了,那么在他前进的实践中,也会有自豪的体验和奋斗的幸福。而叔本华却要人们把成功与幸福当作痛苦与无聊来嚼尝。

第二、他提出人是最痛苦的。人越是发展完善就愈痛苦。他说:“意志现象愈完全,痛苦也就愈显著。植物没有感觉,所以也没有痛苦。最低等动物的生命中经验到最小程度的痛苦……并且智力愈发达,感觉痛苦的程度也愈高……所以一个人知道得愈清楚一一他愈聪明一一他的痛苦也愈多。”在叔本华看来,低等动物的痛苦少,人的痛苦多,知识分子的痛苦最多。他认为知识越多的人,越深思熟虑,越祀人忧天;知识发达的人往往不是为现实而痛苦,而是为过去或将来而痛苦。

不可否认,作为有着丰富知觉、感情的人类,在其漫漫人生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不幸与痛苦,但這绝不与个体知识的多寡成正比。丰富的知识,主要在完善我们的人格,增长我们的才能。它可以提高人感受痛苦的敏锐度,也可以促人找到迅速摆脱痛苦的途径,但绝不是造成痛苦的原因。理性的思考只能使我们的认识更深刻而非使我们的意志更痛苦。况且,就以一个仅具有一般理性和情感的普通人来说,多数仍以生之快乐为慰藉。正是如此,他们才始终憧憬和追求着更为美好的明天。

而叔本华的“痛苦论”却渗透了生活的各个角落、各个方面:生存的痛苦、失败的痛苦、婚恋的痛苦,成功后仍是百无聊赖的痛苦。总之人的一生,简直就是一个“痛苦的世界”。叔本华从其悲观的“痛苦论”出发,必使其解决痛苦的方法也是消极、悲观的。他说:“疯狂是避免痛苦回忆的一种手段。”这是他开的第一个药方。还有其他三个药方:自杀、放弃对人生的追求;或是干脆变更生命的状态,达到无欲无求,即佛的超越。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叔本华对待“痛苦”的方法更表现出其哲学的消极性。哲学本是以寻求人生的意义为使命,结果却被叔本华用来全然否定人生。“疯狂与自杀”,会立即断送人的生命价值,轮回涅祭,是教诲人去消极承受现世的痛苦,这些都不符合积极进取的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世界观、人生观。更违背了现实中大多数人的生命意志。它只能是少数意志薄弱者面对失败时或想采取的“饮鸽止渴”的解脱方法。实质上这些主张解脱人生痛苦的途径完全是一种宗教的欺骗。

篇4:叔本华经典语录关于人生智慧

2. 性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3. 一个有真知灼见的人和那些受到愚弄.欺骗的大众在一起就类似这种情形:他的手表指示的时间是正确的,但全城钟塔指示的都是错误的时间,而只有他自己才知道正确的时间。但这又有什么用呢?所有人都听任错误钟塔的指示,甚至包括那些知道这个人的手表指示了唯一正确的时间的人。 《人生的智慧》

4. 精神迟钝的后果就是内在的空虚。 这种空虚烙在了无数人的脸上。并且,人们对于外在世界发生的各种事情——甚至最微不足道的事情——所表现出的一刻不停的.强烈的关注,也暴露出他们的这种内在的空虚。人大内在空虚就是无聊的真正恩怨,内心空虚之人无时无刻不在寻求外在刺激,试图借助某事某物使他们的精神和情绪活动起来。 ——叔本 华 《人生的 智慧》

5. 抱怨卑贱的目的毫无用处,因为无论人们说什么,都是他们支配着整个世界,我们用不着抱怨世俗目的的低下 《叔本华人生哲学》

6. 谦虚是美德——这一句话是蠢人的一项聪明的发明;因为根据这一说法每个人都要把自己说成像一个傻瓜似的,这就巧妙地把所有人都拉到同一个水平线上。 《人生的智慧》

7. 值得骄傲的事都是难做的事。

8. 聪明的人首要发奋争取的无过于免于痛苦和烦恼的自由,求得安静和闲暇,以过平静和节俭的生活,减少与他人的接触,因此,智者在他和同胞相处了极短的时刻后,就会退隐;若他有极高的智慧,他更会选取独居。

9. 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孙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齐,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

10. 普通人耗神於如何打发时刻;精干的人却耗神於如何有效利用时刻。

11. 老年时最大的安慰莫过于意识到,已把全部青春的力量献给了永不衰老的事业

12. 劣书是损害咱们精神思想的毒药。

13. 书呆子学究就是阅读书本的人,但思想家.天才.照亮这一世界和推动人类进步的人却是直接阅读实事人生这一部大书。 《叔本华美学随笔》

14. 读书越多,留存在脑中的东西越少,两者适成反比。读书多,他的脑海就像一块密密麻麻重重叠叠涂抹的黑板一样。

15. “A man can be himself only so long as he is alone; and if he does not love solitude, he will not love freedom; for it is only when he is alone that he is really free. 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爱独处,那他就不爱自由,因为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是真正自由的。 ”

16. 伟大的心灵,在这个世界更喜欢独白,自己与自己说话。

17. 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18. 一种人总担忧和烦恼着事情可能转坏,即使结果是好的,他们也快活不起来。另一种人,却不担心结果,如果结果是好的,他们便很愉悦。这就好比两个人,一个人在十次事业里成功了九次,还是不愉悦,始终懊恼那失败的一次;另一人只成功了一次,却在这次的成功里得到安慰和愉悦。

19. 如果生是梦.死是醒,那麼我把自己看成是——从两者之外被个别划分出来的存在。事实上,这也不外乎是梦幻。

20. 第二种是满足“体力”而得到的愉悦,此种愉悦能够自散步,奔跑,角力,舞蹈,击剑,骑马以及类似的田径和户外中得到,有时,甚至能够在军旅生涯和战争里消耗过剩的体力。

篇5:读叔本华《人生的智慧》有感

1.对待健康:叔本华认为人的幸福来自于“健康的身体加上健康的心灵”。保持健康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人的健康远远压倒了一切外在的好处……,一个健康、良好的体魄和由此带来的宁静和愉快的脾性,以及活跃、清晰、深刻、能够正确无误地把握事物的理解力,还有温和、节制有度的意欲及由此产生的清白良心——所有这些好处都是财富和地位所不能替代大”。

那么看看哲学家给出的健康方法:避免一切纵欲放荡行为、烦心和剧烈的情绪动荡、长时间的精神紧张;每天至少2个小时的户外活动;勤洗冷水澡;节制饮食等。看来跟门口乘凉的大叔大妈给出的建议一样啊,果不然贴近咱老百姓。

大叔的生活确实极有规律:早上7点到8点起床,洗完冷水澡后喝上一杯咖啡。然后埋头写作一直到中午,这段时间禁止任何人打扰。之后吹笛半个小时娱乐,午饭后阅读到4点,然后不管天阴下雨,铁定出门快速散步,身后跟着他的卷毛狗“小叔本华”。晚上准时去图书馆,之后去剧院或音乐会。晚上9到10点回家,躺在床上看古印度的《吠陀》几页后睡觉。当然他活了72岁,也不算很长寿。

即使哲学家们不说,我们也知道健康的重要,但真正坚持下来的人并不多。所以需要时时提醒注意健康,建议爱坛也开设“健康养生”栏目,督促大家保健。

2.对待物质财富:物质财富除了能满足人的真正、自然的需求外,对于我们真正的幸福没有多大影响。相反,它还会打扰我们悠闲自由的生活。

大叔说:“我们看到很多人像蚂蚁似的辛勤劳作,从早到晚盘算着如何增加他们的财富。一旦脱离了那狭窄的挣钱领域,他们就一无所知。他们的精神空白一片,对挣钱以外的一切事情毫无感知”。

3.对待别人的看法:不要太过于看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否则它会导致虚荣和奢侈。我们的忧心、烦恼、操劳、愤怒和恐惧也与此相关。

“几乎所以的人毕生不息地奋斗,历经千难万险,最终的目标就是让别人对自己刮目相看”。为什么不用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是由于“人们头脑里面的见解和认识,绝大部分往往是黑白颠倒和虚假荒唐的,这些见解不值得我们重视”。只要抛弃对名誉的最求,我们的生活才会宁静,就像隐居的人一样,他们不用生活在别人的视线里。

4.对待生活:大叔认为生活是痛苦的而非幸福的。“快乐只不过是一场幻梦,但痛苦却是真实存在的”,他认为幸福是带有否定意义的、暂时的,而只有痛苦才是肯定的、永恒的。

“我们不要把目光盯着追求生活的快感和乐趣上,而是尽可能地注意逃避生活中数不胜数的祸害”,“这个世界所能给予我们的最好东西,不外乎就是一种没有痛苦的、宁静和可以让我们勉强活下来;我们必须限制对这个世界的期望和要求,这样,我们才能更有把握实现它们

".其实,想幸福很容易,“谁要是摆脱了过分的期待,除了自己已经拥有的以外,不再奢望更多,那么,他就能够安然无恙地生活下去。”, 要避免很不幸福额最保险的办法,就是不要要求很幸福。

那么我什么时候是幸福的呢?大叔给出的回答是 “如果微不足道的烦恼都让我们感受得到,那就意味着我们正处于安逸、舒适的状态了——在很不幸的时候,我们是不会感觉的这些小事情的”

篇6:叔本华的人生智慧及名言(组图)

亚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德国著名哲学家。意志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在人生观上,持悲观主义的观点,主张禁欲忘我。叔本华出生于德国但泽(今属波兰,更名为格但斯克)的一个银行家家庭,自幼性情孤僻。父亲海因里希·弗洛里斯·叔本华(Heinrich Floris Schopenhauer)是非常成功的商人,后因肺炎恶化去世。母亲约翰娜·叔本华(Johanna Schopenhauer)是当时颇有名气的作家,与歌德等文豪有交往。他和母亲的关系一直不好,隔阂非常深,最后关系破裂。但由于他继承了他父亲的财产,结果使他一生过着富裕的生活。叔本华死后,将所有财产捐献给了慈善事业。

叔本华故居

撤离儿童雕塑

在法兰克福的叔本华雕像

自由之路 防御者纪念碑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年)是一位德国哲学家,代表作是《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这本书出版于1819年,叔本华才30岁出头。遗憾的是,这本“自费出版的名著”当时很少有人问津,更甭提给作者带来任何声誉了。

可是,叔本华并未因此沉沦,而是在孤独中默默耕耘。又过了30多年后的1851年,叔本华又出版了一本著作,名为《附录与补遗》。这本书是叔本华的封笔之作,是用来补充说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但谁也没料到,这本书却使已经63岁的叔本华一夜成名,享誉欧洲。后来,王国维把他介绍到中国,叔本华的名字在中国也变得响当当了。知足常乐的智慧

1859年,去世的前一年,风光得意了8年的叔本华已经70多岁。这一年,《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了第3版,轰动一时。叔本华在该版序言中写道:“当这本书第1版问世时,我才30岁,看到第3版时却不能早于72岁。但我总算在彼德拉克(意大利诗人)的名句中找到了安慰,‘谁要是走了一整天,傍晚走到了,那也该满足了’。”

少年得志的中国女作家张爱玲曾说:“大器晚成,幸福减半。”但大器晚成总比一辈子不成器好,叔本华深知这一点,所以他感到很幸福。这就是叔本华知足常乐的智慧。《附录与补遗》是一部用格言体写成的著作。其中的一部分,是写普通人的人生感悟的,可以单独成册。2001年,韦启昌将这一部分翻译成中文,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取名《人生的智慧》。

叔本华在这书中说,人生的智慧就是如何尽量幸福、愉快地度过一生的艺术。关于这方面的教诲,在哲学上可称之为“幸福论”。

但泽还是格但斯克

叔本华出生的地方很特殊,波兰语为Gdańsk,译成汉语为格但斯克;而德语是Danzig,译成汉语是但泽。

格但斯克是公元980年由波兰国王下令兴建的,起初只是个防御性城堡。叔本华1788年出生时,该地由波兰立陶宛联邦管辖。但该地的绝大多数居民为德意志人(叔本华也是),而且1793年~1945年的绝大多数时间又属于普鲁士王国和德意志帝国管辖。

根据《雅尔塔协议》,这个地方1945年才被重新划归波兰。而且,这里的主体民族德意志人被强迫迁走,迁来的则全是波兰人。从此,格但斯克重新变成名副其实的波兰城市。叔本华的祖上一直在但泽经商,是当地的知名富商。1716年,俄罗斯沙皇彼得大帝和皇后访问格但斯克,据说就是在叔本华祖父家过的夜。

回顾这段历史,至少一个问题弄清楚了:为什么格但斯克现在是波兰的城市,而出生在这里的叔本华却是德国哲学家。但随着历史的变迁,特别是1945年德意志人被强行逐出后,叔本华家族在格但斯克留下的痕迹已经很少了。如果你现在去这里旅游,而且还想寻访叔本华遗迹的话,你恐怕只能看到这所红砖砌成的5层建筑,这就是叔本华故居。二战和东欧剧变关键词

若是徜徉在格但斯克市中心,教堂、集市等古建筑比比皆是。但来到这座城市,最吸引我的,还是那些与二战和东欧剧变有关的地点。

1939年,但泽是一座自由市,行政上不属于德国,也不属于波兰,而属于一战后成立的国际联盟,但外交和国防事务属于波兰。9月1日,佯装访问该市的纳粹德国军舰突然向波兰守军开火,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站在格但斯克街头,随便问一位当地居民:“我有两个小时时间,应该去格但斯克的什么地方?”你很可能得到的答复是:“西盘(Westerplatte)。”

西盘是一个半岛,揭开二战序幕的战斗就在这里打响。沿着狭长的半岛漫步,一座座防御工事残骸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好像在静静地诉说着当年的惨烈战况。在半岛尽头,为了纪念抵抗纳粹而献身的英雄们,一座高耸入云的防御者纪念碑拔地而起,又像是死亡者在集体呐喊:“战争再也不要发生了”。在位于市中心的格但斯克火车站站前广场,一组铜雕塑吸引着往来旅客驻足观看。这组雕塑是为5位儿童塑造的。在纳粹德国侵占格但斯克前,希特勒对犹太人的残酷迫害已在欧洲引起了恐慌。为保护犹太儿童,波兰慈善组织没来得及告知其父母,便将这5个孩子送上火车,帮助他们逃到英国伦敦。

从火车站正前方穿过一条宽阔的主马路,紧接着再左拐穿过另两条不宽的马路,你的双脚会踏上一条用各种文字写成的“自由之路”。沿着“自由之路”前行几百米,跃入眼帘的是工人运动纪念碑和格但斯克造船厂。

在苏联对东欧各国极具影响力的时期,这家造船厂叫“格但斯克列宁造船厂”,非常有名,几乎成了格但斯克的代名词。1980年,船厂工人瓦文萨领导成立了当年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第一个独立工会,名为“团结工会”。上世纪80年代,“团结工会”领导了一系列工人运动,最终导致波兰和其他东欧国家共产党政权的垮台。瓦文萨因此当上了波兰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统。喜欢是幸福的源泉

一位西方哲人曾说过,在某种程度上,人人都是生活哲学家。从现实生活出发,人人都有对幸福生活的感悟。在一定程度上,这些感悟可能并不比叔本华差多少。

作为《中国好声音》的粉丝,我想用歌手汪峰做个例子。平心而论,在看《中国好声音》第二季之前,4位导师中的那英、张惠妹和哈林我都知道,唯独不知道的是汪峰。一天,女儿对我说:“汪峰自己作词,自己谱曲,自己演唱,是位不错的实力派歌手。”所以,我认真倾听了一下,觉得他唱歌声情并茂,感染力强;歌词朴实动人,听者容易产生共鸣。不禁内心也嘀咕了一句:“汪峰真不错。”

又一天,我在网上“闲逛”,偶然看到杨澜访谈汪峰的一段视频。汪峰大意上说了这么一段话:年轻未成名时,他可以买几瓶啤酒坐在北京木樨地的街边上,一边喝酒一边看路上的人流和车流,那时是自由幸福的。但后来物质条件改善了,生活中有了24小时热水,每年出场费还要涨个五万十万的;名声越来越大了,某年获得了所有演唱奖项,照片还不止一次地登在了著名杂志的封面上。但这时,他却感到痛苦不幸福了。因为在这种环境下,他没有创作出一首打动人心的歌曲。

“这时,我特瞧不起自己。”汪峰真诚地说。他的意思很明白,艺术创作是他最喜欢的,是他欢乐幸福与否的决定性因素,而不是物质和声誉等外在的东西。

汪峰说出了一个朴素的哲学道理:喜欢是幸福的源泉。知足常乐与欲壑难填

汪峰说的是个人感受,既真诚又智慧。如果把他的这些话推而广之,从一个一个的个人联想到由一个一个的个人组成的全体,个人感悟也就变成适合更多人的普遍性道理,那可就有点哲学的味道了。

从哲学的角度思考,幸福和快乐就是能长久地干自己喜欢的事。否则,就是个人的不幸,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不幸。

自从诺贝尔奖1901年颁发以来,100多年中竟然很少有中国人获奖,以至于有人调侃,如果诺贝尔奖3000多年前设立就好了,获奖者肯定大多数是中国人。

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迂回地解释了中国人难获诺奖的原因。他说,他认识很多获诺贝尔奖的朋友,这些人给他的最深印象之一是,“他们都是长期默默无闻地潜心研究,得一个诺贝尔奖可能要用毕生的精力,三四十年如一日,淡泊名利,投身科研”。

叔本华曾说:“对于绝大数学者来说,他们的知识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这解释了为什么这些人永远不会在他们的知识领域里取得非凡成就,因为要有所建树的话,那他们所做的学问或者学问就必须是他们的目的,而非其他别的一切,甚至他们的存在本身,也只是手段而已。能够获得新颖、伟大的基本观点的人,也只是把求知视为自己学习的直接目的,而对此外别的目的无动于衷的人。”

这就是哲学语言的生命力。它适合于150多年前的德国,也适合于21世纪的中国。叔本华说了无数如何获得幸福的名言警句,其中关于财富对幸福的影响颇具现实意义。他说过,穷人不会因为得不到巨大财富而焦躁不安,而富人却会因为赚钱计划落空而忧心忡忡;他也说过,财富犹如海水,一个人喝的越多,他就会越渴;他还说过,欲望是人痛苦的根源,因为欲望不会永远得到满足。在开口谈经济增长、闭口讲增加人民收入的今天,财富似乎变成多数人的唯一追求。但事实证明,财富和幸福并不是一回事儿。

循着叔本华的思路,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幸福公式:幸福=效用/欲望。等式中的效用,在经济学上表示从消费物品中得到的主观享受或满足。道理说得很简单,幸福和效用成正比,与欲望成反比。如果拿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来解释,就是“知足常乐,欲壑难填”。1860年,叔本华在德国法兰克福去世。去世前,他捐献了自己的全部财产。根据叔本华的遗言,他的墓碑上只简单地刻上了自己的名字,没有其他文字。

叔本华似乎在利用自己的最后一次机会警示世人:财产再多死后也带不走,简简单单才是幸福人生。

叔本华名言

人生实如钟摆,在痛苦与倦怠之间徘徊。人类幸福的两大敌人是痛苦和无聊。

没有人生活在过去,也没有人生活在未来,是生命确实占有的唯一形态。

普通人只想到如何度过时间,有才能的人设法利用时间。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孙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

老年时最大的安慰莫过于意识到,已把全部青春的力量都献给了永不衰老的事业。

读书越多,留存在脑中的东西越少,两者造成反比。读书多,他的脑海就像一块密密麻麻重重叠叠涂抹的黑板一样。一种纯粹靠读书学来的真理,与我们的关系,就像假肢、假牙、蜡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

我们读书时,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犹如儿童启蒙习字时,用笔按照教师以铅笔所写的笔画依样画葫芦一般。我们的思想活动在读书时被免除了一大部分。因此,我们暂不自行思索而拿书来读时,会觉得很轻松,然而在读书时,我们的头脑实际上成为别人思想的运动场了。所以,读书愈多,或整天沉浸读书的人,虽然可借以休养精神,但他的思维能力必将渐次丧失,此犹如时常骑马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较差,道理相同。从根本上说,只有我们独立自主的思索,才真正具有真理和生命。因为,惟有它们才是我们反复领悟的东西。他人的思想就像夹别人食桌上的残羹,就像陌生客人脱下的旧衣衫。人的面孔要比人的嘴巴说出来的东西更多,更有趣,因为嘴巴说出的只是人的思想,而面孔说出的是思想的本质。财富就像海水,饮得越多,渴得越厉害;名望实际上也是如此。

具有伟大心灵的人,相对于他的心灵来说,永远是王。人只有按照自然所启录的经验来生活。

愚昧无知如果伴随着富豪巨贾,那就更加降低了其人的身价。

人类所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1] 事物本身是不变的,变的只是人的感觉!做学问是目的不是手段。

世上的每一朵玫瑰花都是有刺,如果因为怕刺扎手,就此舍之,那么你永远也不能得到玫瑰的芬芳。[1] 我们的不幸往往由于我们对于幸福的追求!我们做事之初喜欢抱着一种信念:我们一定能在世间找到某种幸福。智者,总是享受着自己的生命,享受着自己的闲暇时间;而那些愚不可耐的人总是害怕空闲,害怕空闲带给自己的无聊,所以总是给自己找些低级趣味的游戏,给自己一点暂时的快感。幸福是存在于心灵的平和以及满足中的。健康的乞丐比病笃的国王更幸福。

篇7: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

【关键词】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

一、叔本华的人生背景

叔本华于出生于法国大革命和欧洲战争的年代,这样一个动乱的时代对叔本华影响很深。他反对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对人间的苦难极为敏感,所以他的人生观中带有强烈的悲观主义色彩。欧洲各国战乱后的萧条让他产生了极端悲观的情绪,他深深感受到了生灵涂炭的大灾大难,陷入毁灭感而不能自拔。叔本华开始用非理性主义和悲观主义去挑战理性主义和乐观主义,对人类充满敌意的狂言,甚至对人性的恶毒攻击,这与构建人类和谐的初衷背道而驰。

二、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基本内容

1.人是痛苦的人。叔本华把意志看作人的本质和内在内容,生存意志体现为欲望和本能冲动,一个人之所以有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欲望和冲动,就是因为还没有得到满足,是想得到又没有得到,因此,欲望和冲动只能是痛苦。

2.人生是痛苦的人生。按叔本华的说法,分裂性的矛盾伴随着人的一生,因为一个人总是一种欲望得到满足,另一种欲望会随之产生,人生俨如钟摆一样,总是在一种欲望和另一种欲望之间摆来摆去,由于人人都无法逃脱这种分裂性的矛盾,所以人生不可能有什么欢乐和幸福。

3.人生是无价值可言的。叔本华认为,一个人死了,也就没有了“我的意志”,所以是世界末日;而在这个人生前,世界只会是这个人的意志,因此也只是“无”;叔本华说,“人生没有任何价值,只是由‘需求和‘迷幻所支使活动。这种活动一旦停止,生存绝对荒芜和空虚便表现出来。”即是说,除了在“需求”和“迷幻”下的活动外,人生哪有什么真实性的价值,世界本来是绝对荒芜和空虚,人的活动哪有什么意义可言。

4.解脱痛苦人生的两种途径,其一是博爱,当你爱一切人,把世界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的时候,就可以避免痛苦,其二就是禁欲,保持意志的否定,默认命运决定的痛苦。“一个人不仅可从自由意志的探索而认识世界的痛苦,亦可因自己切身的过度痛苦的经验,而获得解脱。”

三、辩证地看待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

叔本华人生哲学的基本情感色调是悲观主义。在他的视野中,世界是虚幻的,人生是痛苦的。生活的世界是无穷的痛苦与无尽的磨难。但是,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这种悲观主义呢?

1.洗涤意志来分清理想与欲望。他说:“一个人能做他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想要的。”在人的一生中,每个人想要去拥有的,比如:健康、幸福、生命等是最难如愿以偿得到的。因此,我们要洗涤意志,正确看待自己的追求。他说:“欲望是人的痛苦根源,因为欲望永不能被满足。我们离理想越远,自然就会离欲望越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迷失在理想与欲望之中,将欲望的东西当作理想,这是因为它们有时实在太近,近到只有一线之隔,或者说欲望是感性的,而理想是理性的”,所以要分清理想与欲望,清楚人之所以以一种苦痛的生存方式度日,之所以会苦、会痛,是因为人们有欲望,但是这种痛苦要是以理想为目标,比如人们是以为提高生活质量、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能够诗意化地生存为目标,这样的痛苦就可以转化为获得成功时的喜悦。因而,我们必须学会分清感性的欲望与理性的理想,才不会迷失了人生的方向。

2.学会珍惜现在的每一刻。叔本华说:“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刻可以忍受的现在,包括最平凡无奇的,我们无动于衷地听任其逝去,甚至迫不及待地要打发掉的日子。我们应该时刻记住:此刻时光匆匆消逝化作神奇的往昔,从此以后,它就存留在我们的记忆里,照射出不朽之光芒,在将来,尤其到了糟糕恶劣的日子,我们的记忆就会拉起帷幕:此刻时光已经变成了我们内心眷恋和思念的对象。”然而,就算是现在的我,还是经常会抱怨日子的重复性,发狂地催促着时间,还急不可耐催促那漫长的日日夜夜,为的是希望能快点考完试,快点毕业,快点找到一份工作,那样我就可以摆脱现在的虚无的状态。我从来不可惜、也丝毫没有意识到时间的流逝,仿佛在前面我将获得无限的幸福,而眼前的生活,每一天都过得那样缓慢,那样不切实,那样的重复……只是我现在懂得,一个人之所以得到真正的幸福,就因为她或他从出生到最终消隐于永恒里的这段经历中,每天都在人世间的生活中不断的克服不可知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盲目性,从中体验到快乐,总之,我们得到的最珍贵的礼物———生命,它的每一瞬间都是一去不复返,一定要好好珍惜。

叔本华为我们解读了一个悲观的世界,但这个世界并不是消极的。尤其对于我们这些被称为“幸福的一代”的年轻人,对他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深思使我们能更加冷静、客观地对待我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邱君国.浅论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J].改革与开放,2011,(6):196-197.

[2]吕宁.浅析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J].品牌,2015,(2):290.

篇8:叔本华感悟人生名言

2. 名誉是表现在外的良心;良心是隐藏在内的名誉。

3. 结婚就意味着平分个人权益,承担双份义务。

4. 事物本身是不变的,变的只是人的感觉!

5. 劣书是损害我们精神思想的毒药。

6. 具有伟大心灵的人,相对于他的心灵来说,永远是王。

7. 人只有按照自然所启录的经验来生活。

8. 愚昧无知如果伴随着富豪巨贾,那就更加降低了其人的身价。

9. 人类所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

10. 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11. 一个众人和万物都不曾在他眼里时时显得仅仅是幻象或幻影的人,是没有哲学才能的。

12. 没有人生活在过去/也没有人生活在未来,现在是生命确实占有的惟一形态。

13. 不加思考地滥读或无休止地读书,所读过的东西无法刻骨铭心,其大部分终将消失殆尽。

14. 人生最初的四十年会给我们教科书,而后的三十年是对教科书给予注解。

15. 宗教如萤火虫,为了发亮,非要有黑暗不可。

16. 天才能够洞察眼前的世界,进而发现到另一面世界。

17. 挫折可增长经验,经验能丰富智慧。

18. 礼貌是一枚假币,舍不得花它表明智力的贫乏。

19. 人类所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

20. 人生最初的四十年得益于教科书,以后的三十年是注释教科书的内容。

21. 为了解人生有多么短暂,一个人必须走过漫长的生活道路。

22. 唯有对自己卓越的才能和独特的价值有坚定、不可动摇之确信的人才被称为骄傲。

23.平庸的人关心怎样耗费时间,有才能的人竭力利用时间。

24. 青年与老年之间的基本差别在于:前者前途无量,后者濒临死亡。

25. 即使最无足轻重的今天和最无足轻重的昨天相比,也具有现实性这一优势。

26. 愚昧无知如果伴随着富豪巨贾,那就更加降低了其人的身价。

27. 当一个人绝对粗鲁时,就好像他脱光了衣服赤裸裸地站在我们面前。

28. 庸人费心将是消磨时光,能人费尽心机利用时光。(名人名言)

29. 谦虚对才华无奇的人来说只是一种诚实,对才华绝顶的人来说,是一种虚伪。

篇9:叔本华的人生哲学

目录

一、人生的智慧

1.生命本质 2.人格,或人是什么 3.财富,或人有些什么 4.地位,或他人眼中的位置

① 名誉 ② 骄傲 ③ 官位 ④ 荣誉 ⑤ 名声

5.人的本性

二、劝诫与格言

1.人生基本规则 2.了解自己 3.了解他人

三、爱与生的苦恼

1.生存意志的核心——性欲 2.恋爱的激情 3.爱与恨 4.结婚 5.谈谈禁欲

① 禁欲的礼赞 ② 圣人们 ③ 基督教道德观 ④ 印度人道德观 ⑤ 心灵的境界 ⑥ 痛苦的解脱

6.论女人 7.生命的理念 8.素质与遗传 9.人生的空虚与烦恼 10.求生意志的肯定 11.死亡

四、意志与表象的世界

1.世界是我的表象 2.理性 3.人类的意志 4.生命因意志而在 5.意志的自由 6.意志之火 7.普通所谓的幸福

一、人生的智慧

1.生命性质

亚里士多德将人生的幸福分成三类,那就是自外界得来的幸福,自心灵得来的幸福和自肉体得来的幸福。这种划分除数目外没有指出什么。据我所观察人的命运中根本不同点,可以分文不同的三类:

一、什么是人:从人格一词的广泛意义来说,人就是人格;其中包括健康与精力、美与才性、道德品性、智慧和教育等等。

二、人有些什么:人有财富和他可能占有的事物。

三、如何面对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也就是大家所知道的他人把你看成什么样子,或更严格一点来说,他人对你的观感如何。这可以从别人对你的意见看出来;别人对你的意见又是从你的荣誉、名声和身份表现出来的。

上面第一类的差异是自然本身赐给人的;正由于是自然本身赐给人的,它们对人生快乐与否影响之大和深刻远超过后两类对人的影响。后面两类只是由人安排的结果。所有具有特权身份或出生在特权世家的人士,即使他是出生在帝王之家,比起那些具有伟大心灵的人士来说,只不过是为王时方为王而已,而具有伟大心灵的人,相对于他的心灵来说,永远是王。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最早的弟子麦阙多鲁斯也说:“从我们内心得来的快乐,远超过自外界得来的快乐。”生命幸福的主要因素,我们存在的整个过程,在乎我们内在的生命性质是什么,这是天经地义和人人都可以体验到的事实。人的内在生命性质是使我们心灵满足的直接源泉,我们整个感性、欲望和思想使我们不满足,直接的源泉也是因为我们内在生命的性质。另一方面来说,环境只不过是对我们产生一种间接的影响而已。这就是为什么外界的事件或环境对两个人的影响各不相同。即使环境完全相同,每一个人的心灵也并不全合乎他周围的环境,各人都活在他自己的心灵世界中。一个人能直接体悟的,也就是自己的观念、感受和意欲;外在世界的影响也不过促使我们体悟自己的观念、感受和意欲。我们所处的世界如何,主要在我们以什么方式来看我们所处的世界。正因为如此,世界相同,各人却大异其趣; 有的觉得枯燥乏味,了无生趣,有的人又觉得生趣盎然,极具意义。听到别人在人生经验历程中颇有兴味的事件,人人也都想经历那种事件,在描述那些事件时,把自己的心灵落在那些事件所具有的浮泛意义中。某些事件对天才来说是一种极具意义的冒险,但对凡夫来说却单调乏味,毫无意义。在歌德和拜伦的诗中,有许多地方是化腐朽为神奇,化平凡为伟大的。愚痴的读者嫉妒诗人有那么多令人愉快的事物,他们除了嫉妒外,不想想诗人莫大的想象力可把极平凡的经验变得美丽和有情趣。

同样的,对一个乐观的人来说,某种情景只不过是一种令人可笑的冲突,忧郁的人却把它当作悲剧,但在恬淡的人看来又毫无意义。所有这些都必须依赖一种事实,那就是要了解和欣赏任何事件,必须具有主体和客观两种因素;主体和客观关系的密切必然联结在一起,就像水中的氢与氧关系的密切必然联结在一起一样。在一种经验中客观或外界因素一样,但主体和个人对它的欣赏却因人而异,每一个人对相同的客观看法甚为不同。愚痴的人认为世间最美好的事物微不足道,这就好像在阴霾的天气中看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一样,以为并不值得流连忘返,或者就像在不太好的影画镜中看画,影画镜固然不好,影出来的画未必不好。明白一点说,每一个人都受自己意识的限定,我们并不能直接的超出自己意识的限定而变成另一个人,因此,外界的帮助对我们并没有多大的用处。同在一个舞台上,有的人是帝王,有的人是臣子,有的人是将军、士兵或仆人和其他等等,他们彼此的不同只不过是外在的不同而已,但各种角色内层核心的实在性却是相同的,大家都是可怜的演员,对自己的命运充满着渴望和焦虑。在人类的生命中就正是这种情况。各人依身份和财富的不同而扮演不同的角色,但这决不意味大家内在生命的快乐与欢愉有什么差异;我们都是集忧患困厄于一身,可怜兮兮的活到死而已——每个人展示生命内容的原因当然不同,但生命形式的基本性质却是一样的。各人的生命强度也因人而异,但生命强度的差异绝不是要符合各人所应扮演的角色,或者要符合地位和财富的有无。因为事物的存在或发生,仅存于我们的意识中,且只是为意识而存在,人的意识素质是人的最重要的事物。在大部分的情况中,意识素质的重要性远超过形成意识内容的外在环境。世界上一切的骄傲和快乐,对蠢子的迟钝心灵来说,当然微不足道。蠢子的迟钝心灵决不能与塞万提斯在悲惨的监牢中写唐•吉诃德时的想象相比。生命的实在客观的一半是在命运中,在不同的情况中采取不同的形式。另一半的主观却属于我们自身,生命自始至终就是这种情况。因此无论外在的环境如何不同,每个人的生命终其一生都是具有相同的性质。生命就像在一个题目上发挥不同的内容而已。任何人决不能超出他的个性。一种动物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总狭小的限定在自然所赋予他的那种不可更改的性质中。我们努力使自己所“宠爱的对象”快乐,必须就着那个对象的性质,限定在它所能感受的范围内。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所能获得的快乐,事先就由我们的个性决定了。人的心性能力更是这种情况,人的心性决定了我们是否能觅取较高生命精神价值享受的能力。心性能力如果不高,又不加以外在努力,别人或者财富是不能把他提升到人的一般快乐和幸福以上的,虽然人也具有一半动物性,但如果心性高的化,是可以提升自己的。心性不高的人幸福和快乐的唯一源泉是他的感官嗜好,充其量过一种舒适的家庭生活,与低级的伴侣在一起俗不可耐的消磨时光。教育对这类凡夫俗子也不能扩大他的精神价值。人的最高、永恒和丰富的快乐实是他的心灵,虽然我们在青年时不了解这一点,事实上却是如此,心灵的快乐主要又在依赖我们心灵的能力。很明显的是,我们的幸福大半依赖我们的本性是什么,我们的个性是什么,所谓命运一般是指我们有些什么,或者我们的名声如何。就这一点来说,我们当然可以促进我们的命运;但是,如果我们内在的生命富有的话,我们就不会多求我们有些什么了。另一方面是愚人终其一生还是愚人,即使在乐园中被美女包围,他也难于脱离愚人的个性。

通常的经验指出生命中的主体因素之重要性对人生的快乐和幸福来说,远超过客观因素,这从饥者不择食、少年和成年不能相与为伍到天才和圣人生活均可看出来。在一切幸福中,人的健康胜过任何其他幸福,我们真可以说一个身体健康的乞丐要比疾病缠身的国王幸福得多。一种平静欢愉的气质,快快乐乐的享受非常健全的体格,理知清明,生命活泼,洞彻事理,意欲温和,心地善良,这些都不是身份和财富所能促成或代替的。因为人最重要的在于他自己是什么,当我们独处的时候,也还是自己伴随自己,上面这些美好的性质既没有人能给你,也没有人能拿走,这些性质比我们所能占有任何其他事物重要,甚至比别人看我们如何来得重要。一个具有理智的人在完全孤独的时候沉浸于自己的思想与遐思中,其乐也无穷。然而世俗的快乐,剧场、游览、娱乐并不能使愚人免掉烦恼。一个良好、温和优雅性格的人,就是在贫乏的环境中也能怡然自得,而一个贪婪、充满嫉妒和怨恨的人,即使他是世界上最富有分人,他的生命也是悲惨的。具有常乐的特殊个性人士,他拥有高度的理知,别人所追求的那些快乐,对他来说是多余的,甚至是一种负担和困扰。当苏格拉底看到许多奢侈品在贩卖的时候,他不禁说道:“这个世界有多少东西是我不需要的啊!”

因此,我们生命快乐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因素是我们的人格,如果没有其他原因的话,人格是在任何环境中活动的一个不变因素。人格不像在此文中另两类所描述的幸福一样,并不是命运可以支配的,也不是人为可以扭曲的。正因为这样,人格比之另两类所描述的幸福相比,就更具有绝对价值性。这样一来,从外在把握人就比一般人所想象的要困难的多。在此,时间又进入到我们的生命中而发挥其无限的作用,我们受时间的影响,肉体和精神的种种便利将消失,惟有道德的品性才不受时间的影响。就时间所造成的毁灭性结果看,在此中另两类所指的幸福,因不受时间的直接左右,在事实上就似乎优于第一类。由这两类所得的幸福尚有其他的益处,那就是由于它们极具客观和外在的性质,要得到它们是不难的,至少每个人都可能占有它们。但是,所谓主体性就不是随时可以得到的,主体性是与生俱来的一种神妙的权利,主体性是不变的,是不可让与得,这对人生的命运来说是注定不变的。一个人的命运自生开始是如何的不能改变,如何的只能在已注定的生命活动线上开展自己,我们的生命如何像行星一样,在什么样的位置就在什么样的位置。请看古代的女巫和先知们如何断言人不能逃脱自己生命的道路,也不能藉时间的任何力量改变自己生命的道路。

在我们生命力量所惟一能成就的事物,只不过是尽力的发挥我们可能具有的个人品质,且只有依我们的意志的作用来跟随这些追求,寻求一种完满性,承认可以使我们完满的事物,和避免那些使我们不完满的事物。这样一来,我们便选择那些最适合我们发展的职位、职业以及生活方式。

我们可以想象一位具有极大体力的人士,他由于环境被迫干一种固定的职业,从事某种手工的精细工作,或者研究某种需要其他能力的心灵工作,恰好他又没有这种能力。处在这种环境下的人是一生都不会感到快乐的。更为不幸的一种人是他具有非常高的理知能力,却未得到高的发挥和被人雇用,而干一种体力不能胜任的劳动。我们是应该注意这种情形的,特别是青年时,应避免站在能力所不能胜任的悬崖上,或施出多余的能力。

因为在人格项目下所描述的幸福,大大的超过其他项目所描述的,维护健康和培育心灵,就比只知聚集财富要聪明的多,但这绝不是说我们可疏忽生活获得必需的供给。就健康一词的严格意义来说,只是脑满肠肥,是对我们的快乐没有什么帮助的。许多富人常感不快乐,只因他们缺少真正的精神文化或知识,结果就没有理知活动的客观兴趣。因为人除了某些实在的和自然性的必需满足外,一切财富的占用,对幸福一词的适当意义来说,影响是较小的。事实上有时财富反而妨碍幸福,因为保存财富常令人带来许多不可避免的悬念。然而人乐于自己富有是远超乎获得文化的兴趣,虽然人的文化对幸福的影响远超过财富对幸福的影响,人还是不断的追求财富。我们看到许多人像蚂蚁一样,整天劳劳碌碌,忙着不停以聚集财产,除了只知搞钱外,其他便一无所知。这种人的心灵空白一片,结果是对任何其他事物的影响便麻木不仁。他们对理智的高度幸福无能为力,就只有沉迷在声色犬马中,任意挥霍,求得片刻的感官享受。如果幸运的话,他奋斗的结果,得到了巨大的财富,死后留给继承人,或乱花一通。像这种人的人生,看来虽然煞有其事和颇具重要感,实际上就和许多其他许多蠢子一样,愚昧的度其一生而已。

因此,人自身所具有的是什么,主要的因素是存在于他的幸福中。因为这是一种规则,大部分人尽一切力量与贫穷奋斗,那是很难获得幸福的。这种人的心灵是空虚的,想象是迟钝的,精神是贫乏的,物以类聚,他就只有和他一样的人混在一起,放浪形骸,纵情纵欲。富有家庭的年少子弟继承了大量的财产后,就尽情挥霍,究其原因,无非是心灵空虚,对自己的生存感到厌倦。他来到这个世界外表是富有的,内在却是贫穷的,他惟一无望的努力便是用自己外在的财富来弥补内在的贫穷,企图从外界来获得一切事物,就像一个老人一样,努力的要使自己成为大卫王。结果是,一个内在贫穷的人到头来外在也变得贫穷。

前面所说的构成幸福的另两类因素的重要性是勿需我再强调的。今天的广告就一再宣称具有这两类因素的价值。至于第三类与第二类比较起来,因为只是存在于别人的意见中,在性质上就较不重要了。然而每个人仍在追求名誉。另一方面,官位只有让服务政府的人去追求,而名声却是由少数人所追求的。在任何情况中,名誉被视为一种无价的财宝,而名声是一个人所能获得最宝贵的事物。只有愚蠢的人才取爵位而舍财富。这二类和第三类是一种相互关联的因果关系。使别人喜欢自己,不论出于什么方式,其目的还是在想得到我们所需要的。

2.人格,或人是什么

在前一章中我们已指出,一般来说,人是什么比他有些什么和他人对他的评价是什么更影响他的幸福。因为个性随时随地伴随着人并且影响他所有的经验,所以人格——也就是人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质——是我们应首先考虑的问题。能自各种享乐里得到多少快乐是因人而异的。当我们用英文里的句子——to enjoy oneself(好好享受自己)时,这话实在是太明白不过了,因为我们不说:“他享受巴黎”。却说:“他在巴黎享受‘自己’”。一个性格不好的人把所有的德快乐都看成不快乐,好比美酒到充满胆汁的口中也回变苦一样。因此生命的幸福和困厄,不在于降临的事情本身是苦是乐,而要视我们如何面对这些事情,我们感受性的强度如何。人是什么,人是什么,他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质是什么,用一个词来说,就是人格。人格所具备的一切特质是人的幸福与快乐最根本和直接的影响因素。其他因素都是间接的,媒介性的,所以它们的影响力也可以消除、破灭,但人格因素的影响却是不可消除的。这就说明为什么人的根深蒂固嫉妒心性难以消除,不但如此,人常小心翼翼的掩饰自己的嫉妒心性。

在所有我们所做和所受的经历当中,我们的意识素质总占着一个经久不变的地位;一切其他的其他的影响都依赖机遇,机遇都是过往云烟,稍纵即逝,且变动不已;惟独个性在我们生命的每一刻里不停的工作。所以亚里士多德说:“持久不变的并不是财富而是人的品格。”我们对完全来自外界的厄运还可以容忍,但由自己的个性导致的苦难却无法承受;只因运道可能改变,个性却难以改变。人自身的福祉,如高贵的天性,精明的头脑,乐观的气质,爽朗的精神,健康完善的体魄,简言之,是幸福的第一要素;所以我们应尽心尽力去促进和保存这类使人生幸福的特质,莫孜孜于外界的功名和利禄。

在这些内在的品格里,最能给人到来直接快乐的莫过于“愉悦健全的精神”,因为美好的品格自身便是一种幸福。愉快而喜悦的人是幸福的,而他之所以如此,只因其个人的本性就是愉快而喜悦的。这种美好的品格可以弥补因其他一切幸福的丧失所生的缺憾。例如若有一人年轻、英俊、富有而受人尊敬,你想知道他是否幸福只须问他是不是欢愉?假若他是欢愉的,则年轻、年老、背直、背弯,有钱无钱,对他的幸福又有什么关系呢,总之,他是幸福的。早年我曾在一本古书中发现了下面两句话:“如果你常常笑,你就是幸福的;如果你常常哭,你就不幸福”;这是很简单的几个字,而且几近于老生常谈,也就因为它简单使我一直无法忘记。因此当愉快的敲你的心扉时,你就该大大的开放你的心,让愉快与你同在。因为他的到来总是好的。但人们却常常踌躇着不愿自己太快活,惟恐乐极生悲,带来灾祸。事实上,“愉快”的本身便是直接的收获——它不是银行里的支票,却是换取幸福的现金;因为它可以使我们立刻获得快乐,是我们人类所能得到的最大幸事,因为就我们的存在对当前来说,我们只不过是介于生与死两个永恒之间极短暂的一瞬而已。我们追求幸福的最高目标就是如何保障和促进这种愉快的心情。

能够促进愉快心情的不是财富,而是健康。我们不是常在下层阶级——劳动阶级,特别是工作在野外的人们脸上找到愉快满足的表情吗?而那些富有的上层阶级人士不常是忧容满面。满怀苦恼和忧愁吗?所以我们当尽力维护健康,惟有健康方能绽放愉悦的花朵。至于如何维护健康实在也无需我来指明——避免任何种类的过度放纵自己和激烈不愉快的情绪,也不要太压抑自己,经常做户外运动,冷水浴以及遵守卫生守则。没有适度的日常运动,便不可能永远的健康,生命过程便是依赖体内各种器官的不停操作,操作的结果不仅影响到有关身体各部门也影响了全身。亚里士多德说:“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也的确是生命的本质。有机体的所有部门都一刻不停的迅速运作着。比如说,心脏在一收一张间有力而不息地跳动着;每跳二十八次他便把所有的血液由动脉运到静脉再分布到身体各处的微细血管中,肺像个蒸汽引擎无休止的收缩、膨胀;内脏也总在蠕动工作着;各种腺体不断的吸收养分再分泌激素;甚至于脑也随着脉搏的跳动和我们的呼吸而运动着。世上有无数的人注定要从事坐办公室的工作,他们无法经常运动,体内的骚动和体外的静止无法调和,必然产生显著的对比。本来体内的运动也需要适度的体外运动来平衡,否则就会产生情绪的困扰。大树要繁荣茂盛也须风来吹动。人的体外运动与体内运动平衡就用不着说了。

幸福基于人的精神,精神的好坏又与健康息息相关,这只要我们对同样的外界环境和事件,在健康强壮时和缠绵病榻时的看法及感受如何不同,既可看出来。使我们幸福或不幸福的,并非客观事件,而是那些事件给予我们的影响,和我们对它的看法。就像伊辟泰特斯所说的:“人们不受事物的影响,却受他们对事物的想法的影响”。一般说来,人的幸福十之八九有赖健康的身心。有了健康每件事都是令人快乐的;失掉健康就失掉了快乐;即使其人具有如此伟大的心灵,快活乐观的气质,也会因健康的丧失而黯然失色,甚至变质。所以当两人见面时,我们首先便问候对方的健康情形,相互祝祷福体泰康,原来健康是成就人类幸福最重要的成分。只有最愚昧的人才会为了其他的幸福牺牲健康,不管其他的幸福是功、名、利、禄、学识,还是过往云烟似的感官享受,世间没有任何事物比健康,还来得重要。

愉快的精神是获得幸福的要素,健康有助于精神愉悦,但要精神愉快仅是身体健康还不够;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可能终日愁眉苦脸,悒郁不堪。忧郁根源于更为内在的体质上,此种体质是无法改变的,他系于一个人的敏感性和他的体力、生命力的一般关系中。不正常的敏感性会导致精神的不平衡,例如忧郁的人总是比较敏感的,过度忧郁的患者都会爆发周期性的无法快活。天才通常是精神力即敏感性很充沛的人;亚里士多德就观察到此特点,他说:“所有在哲学、政治、诗或艺术上有杰出成就的人士都具备忧郁的气质。”无疑的,西塞罗也有这种想法。

柏拉图也把人分成两类,那就是性格随和的人,以及脾气蹩扭得人。他指出对于快乐和痛苦的印象,不同的人有不同强度的受容性,所以同样的事情可以令某人痛苦绝望,另一人却一笑置之。大概对不快乐的印象受容性愈强的人对快乐的印象的受容性愈弱,反之亦然。每件事情的结果不是好就是坏。一种人总担忧和烦恼着事情可能转坏,即使结果是好的他们也快活不起来。另一种人,却不担心结果,如果结果是好的,他们便很快乐。这就好比两个人,一个人在十次事业里成功了九次,还是不快乐,始终懊恼那失败的一次;另一个人只成功了一次,却在这次的成功力得到安慰和快乐。世上有利事也就有其弊,有弊的事亦必有其利,阴悒而充满忧郁个性的人所遭遇和必须克服的困厄苦难多半是想象的,而欢乐又漫不经心的人所遭受的困苦都是实在的;因此凡事往坏处想的人不容易受失望的打击,反之,凡事只见光明一面的人却又常常不能如愿。

内心本有忧郁倾向的人若又得精神病或消化器官不良症,那么因为长期的身体的不舒适,忧郁便转成对生命的厌倦。一些小小的不如意事便令自己自杀,更糟的是,即使没有特殊的原因也会自杀。这种人因长久的不幸福而想自杀,会变得冷静而坚定的执行他的决定。如果我们观察这样一个受苦者,因厌倦生命到极点时,便可发现他确实没有一丝战栗,挣扎和畏缩,只焦急的等待着他人不注意时,便立刻自杀,自杀几乎成了最自然和最受欢迎的解脱工具。世上即使最健康和愉快的人也可能自杀,只要他对外在的困难和不可避免的厄运的恐惧超过了他对死亡的恐惧,就自然会走上自杀的路。对快活的人而言,惟有高度的苦难才会导致他的自杀。对原本悒郁的人来说,只要微微的苦难就会使他自杀的。二者差别就在受苦的程度。愈是忧郁的人所需之程度愈低,最后甚至低到零度。但一个健康又愉快的人,非高度的受苦不足以使他结束自己。因内在病态悒郁情绪的加强可以导致自杀,因外在绝大的苦难也会事人结束自己,在这纯粹的内在到纯粹外在的肇因极端之间,当然还有不同的程度。美也是健康的事务之一,虽然美只是个人的一种优点,与幸福不构成直接的关系,但却间接给予他人一种幸福的印象。所以即使对男人来说,美也有它的重要性。美可说是一封打开了的介绍信,它使每个见到这封信的人都对持这封信的人由生欢喜心。荷马说得好:“美是神的赐予,不可轻言的抛掷。”

只要稍微考察一下就知道,人类幸福有两种敌人,痛苦和厌倦。进一步说,即使我们幸运的远离了痛苦,我们便靠近厌倦;若远离了厌倦,我们便又会靠近痛苦。生命呈现着两种状态,那就是外在或客观,内在或主观,痛苦和厌倦在二状态里都是对立的,所以生命本身可说是剧烈地在痛苦和厌倦两端中摆动。贫穷和困乏到来痛苦,太得意时,人又生厌。所以,当下阶层无休止地与困乏也就是痛苦挣扎时,上流社会却和“厌倦”大持久战。在内在或主观的状态中,对立的起因,是由于人的受容性与心理能力成正比,而个人对痛苦的受容性,又与厌倦的受容性成反比。现解释如下:根据迟钝性的定义,所谓迟钝是指神经不受刺激,气质不觉痛苦或焦虑,无论后者多么巨大,知识的迟钝是心灵空虚的主要原因,惟有经常兴致勃勃的注意观察外界的细微事物,方能除去许多人在脸上所流露的空虚。心灵的空虚是厌倦的根源,这就好比兴奋过后的喘息,人们需要寻找某些事物,来填补空下来的心灵。而所寻求的事物又大多类似,试看人们依赖的消遣方式,他们的社交娱乐和谈话的内容,不都是千篇一律吗?再看有多少人在阶前闲聊,在窗前凝望屋外。由于内在的空洞,人们寻求社交、娱乐和各种享受,因此就产生奢侈浪费和灾祸。人要避免灾祸的最好办法,莫如增加自己的心灵财富,人的心灵财富愈多,厌倦所占的地位就愈小。那永不竭尽的思考活动在错综复杂的自我和包罗万象的自然里,寻找材料新的,从事新的组合,我们如此不断鼓舞心灵,除了休闲时刻以外,就再不会让厌倦趁虚而入。

但是,自另方面来看,高度的才智根植于高度的受容性,强大的意志力和强烈的感情上。这三者的结合体,易动感情,对各种肉体和精神痛苦的敏感性增高,不耐阻碍,厌恶挫折——这些性质又因高度想象力的作用,更为增强,使整个思潮(其中包括不愉快的思潮),都好似真实存在一样。以上所言的人性特质,适用于任何一种人——自最笨的人到空前的大天才都是如此。所以,无论在主观或客观两方面,一个人接近了痛苦便远离厌倦,反之亦然。人的天赋气质决定他受苦的种类,客观环境也受主观倾向的影响,人所采用的手段总是对付他所一手的苦难,因此客观事件有些对他有特殊意义,有些就没有什么特殊意义,这是由天赋气质来决定的。聪明的人首要努力争取的无过于免于痛苦和烦恼的自由,求得安静和闲暇,以过平静和节俭的生活,减少与他人的接触,所以,智者在他和同胞相处极短的时间后,就会隐退;若他有极高的智慧,他更会选择独居。一个人内在所具有的愈多,求之于他人的愈少——他人能给自己的也愈少。所以人,智慧益高,益不合群。

然而那些经常受苦的人,一旦脱离了困乏的苦痛,便立即不顾一切地求得娱乐消遣和社交,惟恐与自己独处,与任何人一拍即合。只因孤独时,人须委身于自己,他内在的财富的多寡便显著出来;愚蠢的人,在此虽然身着华衣,也会为了他有卑下的性格呻吟,这原是他无法脱弃的包袱,然而才华横溢之士,虽身处荒原,亦不会感到寂寞。色勒卡说:“愚蠢是生命的包袱,”这话实是至理名言。他还说:愚人的生活比地狱还糟。人的合群性大概和他知识的贫乏,以及俗气成正比。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人只有独居和附俗两种选择。据说黑人是顶爱群居的,在智力的比例尺上,他们也居于最底层。有次我曾在一张法国报纸上看到,北美的黑人,不论自由人还是奴隶,都喜欢一大堆人挤在小屋里,因为他们彼此不能忍受,拥挤使他们看不到对方的鼻子。

脑——可以视作有机体的寄生物,它就像一个住在人体内接受养老金的人,而闲暇——个人的意识及其个性自由活动的时刻,却是体内其余部分的产品,是它们辛苦、劳累的成果。然而大部分人在闲暇时刻里,得到些什么呢?除了感官享受和浪费外,便只是厌倦和无聊了。这样度过的闲暇真是毫无价值。亚里士多德说:无知人的闲暇时多么可悲啊!而如何享受闲暇实是现代人的最大问题。平常人仅思如何去“消磨”时光,有才华的人却“利用”时光。世上才智有限的人易生厌倦,因为他们的才智不是独立,仅用来做施行意志力的工具,以满足自己的动机;他们若没有特殊动机,则意志无所求,才智便也休息了,因为才智与意志都须外物来发动。如此,闲暇的结果会造成各种能力可怕的停滞,那就是厌倦。为了消除这种可悲的感觉,人们求助于仅可取悦一时的琐事,图自各种无聊的琐事中得到刺激,好发动起自己的意志,又因意志尚需才智的帮追才能达到目的,所以借此得以唤醒停滞的才智。但这些人造的动机与真正的、自然地动机比起来,就好像假钱和真钱一样,假钱只能在牌戏中玩玩,是派不上真用场的。所以这种人一旦无事可做,宁可玩手指,敲桌子,抽雪茄,也懒得动脑筋,因为他们原无脑筋可动。所以,当今世上,社交界里最主要的职务是玩牌,我认为玩牌不仅没有价值,而且是思想破产的象征。因在玩牌时,人们不事思考,只想去赢别人的钱。这是何等愚蠢的人啊!但是为了公平起见,我们录下支持玩牌者的意见。他们认为玩牌可作为进入社会和商界的准备工作,因为人可以在玩牌里学到:如何灵活的运用一些偶然形成又不可改变的情况(如,手中分到的牌)并且得到最好的效果;如何假装,在情况恶劣时摆出一副笑脸,这些是人在社会里必备的手腕。但是,我认为,就因牌戏是教人如何运用伎俩,阴谋去赢取他人的东西,所以他是败坏道德的。这种由牌桌上学来得习惯,一旦生了根,便会推进到现实生活中,将日常事件和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都视同牌戏,只要在法律之内,人人都无所不用其极。这种例子在商业界中,真是比比皆是。闲暇时存在必然和果实和花朵,它使人面对自己,所以内心拥有真实财富的人,才真正知道欢度闲暇。然而,大多数人的闲暇又是什么呢?一般人把闲暇总当作一无是处似的,他们对闲暇显得非常厌倦,当成沉重的负担一样。这时他的个性,成为自己最大的负担。

进一步来说,所需很少,输入愈少的国土是富足的;所以拥有足够内在财富的人,他向外界的寻求就很少,甚至一无所求,这种人是何等的幸福啊!输入的代价是昂贵的,它显示了该国家尚不能独立自主,它可能引起危险,肇生麻烦,总之,它是比不上本国自产的。这样说来,任何人都不应向他人、或外界所求太多。我们要知道每人能为他人所做的事情,本来有限,到头来,任何人都是孤立的,要紧的是,知道那孤立的不是别人,却是自己。这个道理便是歌德在《诗与真理》一书的第三章所表明的,那便是说,在任何事情当中,人最后必须,也仅能求助的还是自己。葛史密斯在《旅游者》不也曾说过: “行行复行行,能觅原为己”

人所能作为和成就的最高极限,不会超过自己。人愈能做到这一点,愈能发现自己原是一切快乐的源泉,就愈能使自己幸福。这便是亚里士多德所揭示的伟大真理:“幸福就是自足”。所有其他幸福的来源,本质上都是不确定和不稳定的,它们都是如过往云烟,随机缘而定;也都是经常无法把握,所以在极得意的情况下,也可能轻易消失,这原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事情。当年迈老大,这些幸福之源也就必然耗竭:到这时候所谓爱情、才智、旅行欲,爱马狂,甚至社交能力都会舍弃我们了;那可怕的死亡更夺走我们的朋友和亲戚。当这样的时刻,自己是惟一纯正和持久幸福的源泉。在充满悲惨与痛苦的世界中,我们究竟能求得什么呢?每个人到头来除了自己外原来都是一无所得啊!;一旦想逃避悲惨和痛苦,又难免落入到“厌倦”的魔掌中。况且在这世界里,又常是恶人得势,愚声震天。各人的命运是残酷的,而整个的人类也原是可怜悯的。世界既然如此,也惟有内在丰富的人才是幸福的,这就好比圣诞节时,我们是在一间明亮、温暖、充满笑声的屋子里一样;缺乏内在生命的人,其悲惨就好比在暮冬深夜的冰雪中。所以,世上命运好的人,无疑地,是指那些具备天赋才情,有丰富个性的人,这种人的生活,虽然不一定是光辉灿烂的生活,但是最幸福的生活。年轻的瑞典皇后克里斯蒂娜才十九岁,除了听别人的谈论外,她对笛卡儿的了解仅限于一篇短文,因为那时后者已在荷兰独自隐居了二十年。她说:“笛卡儿先生是最幸福的人,我认为他的隐居生涯很令人羡慕。”当然,也需要有利的环境,才能使笛卡儿得偿所愿,成为自己生命和幸福的主宰;就像在《圣职》一书中,我们读到的智慧只有对具有丰厚遗产的人才是好的,对活在光明里的人才是有利的,为自然和命运赋予智慧的人,必急于小心的打开自己内在幸福的源泉,这样他就需要充分的独立自主和闲暇。人要获得独立自主和闲暇,必须自愿节制欲望,随时养神养性。更须不受世俗喜好和外在世界的束缚,这样的人就不致为了功名利禄,或为了博取同胞的喜爱和欢呼,而牺牲了自己来屈就世俗低下的欲望和趣味;有智慧的人是绝不会如此做的,而必然会听从何瑞思的训示。何瑞思在给马赛纳思的书信中说:“世上最大的傻子,是为了外在而牺牲内在,以及为了光彩、地位、壮观、头衔和荣誉而付出全部或大部分闲暇和自己的独立。歌德不幸如此做了,我却侥幸的没有这样。”

我在此所要坚持的真理,在于人类的幸福主要根植于内在,这是与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中的某些精确观察相互印证的,亚氏以为,幸福预设了某种活动及某些能力的运用,没有这些,幸福就不能存在。斯多巴斯在注解逍遥学派的哲学时,对亚里士多德以为人类幸福在于能自由发挥各种天赋才能的极限主张,作了如下解释:“能够有力而成功的从事所有你的工作,才是幸福。”所谓有力,便是“精通”任何事情。人类生而具有与四周之困难搏斗的力量,一旦困难消失,搏斗也就终止,这些力量便无处使用,力量反而变成生命的一种负担;这时,为了免受厌倦的痛苦,人还需发动自己的力量,同时运用自己的力量。有钱的上层阶级人士是“厌倦”的最大被害者。古代的卢克利特斯,曾在诗里描述陷于“厌倦”的富人的可怜景象,他诗中所描写的仍可见于今日每个大都市中——那里富人很少呆在自己的家里,因为那儿令他厌烦,但他在外面也不好受,所以仍不得不回到家里;或者会急如星火的想奔赴郊外,好似他在那儿的别墅着火了一般;一旦到了郊外,他却又立刻厌烦起来,不是匆匆入睡,好使自己忘怀一切,便是再忙着起程回到都市中。

像这种人在年青时代,多是体力和生命力过剩,肉体和心灵不能对称,无法长久保持体力和生命力;到了晚年,他们不是没有丝毫心灵力,便是缺乏培植心灵力的工具,致使自己陷入悲惨凄凉的境况中。意志,是惟一不会耗竭的力量,也是人人具备的力量;为了保持高度活力的意志,他们便从事各种高赌注的危险游戏,无疑的这是一种堕落。一般来说,人若发觉自己无事可做,必然会替那剩余的精力,寻找一种适当的娱乐,诸如保龄球、下棋、打猎、绘画、赛马、音乐、牌戏、诗词、刻印、哲学或其他嗜好,对于每种的娱乐他都不甚精通,止于喜欢而已。我们可以将此种嗜好,规则的分为三类,分别代表三种基本规则,也就是合成人类生理组织的三种要素;不管它指向的目的,我们可以考究这些力量的本身,如何发现三种幸福的源泉,每人依其剩余精力的种类选择一种,好使自己快乐。

上一篇:物流信息化建设案例下一篇:植树节社会宣传标语横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