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六年级教学案例及教后反思教学评析

2024-07-29

《比例尺》六年级教学案例及教后反思教学评析(共6篇)

篇1:《比例尺》六年级教学案例及教后反思教学评析

《比例尺》六年级教学案例及教后反思教学评析

刘伟

指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本节课我努力实践着新课标的这些理念,力图使学生经历、感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现数学思维过程,使学生知道学习数学的用处。

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六年级下册的《比例尺》。它是学生学完“比”、“正反比例关系”及“图形的放缩”后安排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有关地图、工程图纸的计算的基础。比例尺在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学好它也很有现实意义。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现行教材中,没有比例和解比例,所以有关计算不能用解比例的方法,另外,本节课暂不涉及放大图形的比例尺。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下学期的学生,对于各种图形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讲解有关比例尺的知识,学生有感性认识,同时也会饶有兴趣的。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比例尺、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

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法选择:对于意义理解部分主要采用尝试法。

对于运用比例尺进行相关计算时,主要用引导发现法。

学法选择: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大胆设想、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必要时进行合作交流。

媒体选择:世界、中国地图、房屋设计图纸等,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提问: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相邻的进率是多少? 2、什么叫做比? 3、化简下面各比。

10厘米:100厘米 2米:140厘米

二、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比例尺。

师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比例尺?请你们拿出课前

准备好的资料查看。(地图、建筑平面图、机器零件图纸等)教师也打开课件展示给学生看。

问:这些图形是怎样画成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地图或其他平面图都是把实际距离缩小或放大一定的倍数画面的。这就确定了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这个比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比例尺。

三、新课探究

1.学习比例尺的意义。(1)出示例4(电脑出示),设计一座厂房,在平面图上用10厘米的距离表示地上10米的距离。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a.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什么意思?长度单位相同吗?单位不同怎么办?

b.学生试做。

(2)学生边口答,师边板书如下: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0厘米:10米 =10:1000=1:100(3)归纳总结:根据例4,说说什么叫比例尺?怎样求比例尺?谁是前项?谁是后项?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4)拿出学生收集到的不同图纸,让学生同桌互相说出它的比例尺。表示什么意思。

师总结:a.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倍数关系,是一个比,它不带计量单位。

b.求比例尺时图上距离和实际一定要先化成同级单位后再化简。c.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比。如例4的比例尺应写成1:100或。注意有时放大的比例尺后项为1。

2、练习。(课件出示)

(1)下面这段话中的各比,哪些是比例尺,哪些不是?为什么? a.把一块长50米,宽10米的长方形地,画在一幅平面图上,长画25厘米,宽画5厘米。那么图上长和实际长的比是200/1。

b.图上宽与实际宽的比是200/1。c.图上周长与实际周长的比是200:1。d.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是40000/1。e.实际宽与实际长的比是5/1。f.实际长与图上长的比是200 :1。

(2)课本第6页的“做一做”练习后讲评。

3、教学例5。(课件出示)(1)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南京到北京的距离是15厘米。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已知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怎样得用比例尺的关系式来解答?可用多种方法解答。

学生尝试练习后,对照课本检查。有意识地指名两位学生分别用方程和算术方法板演后,讲解。

(2)练习:课本第7页的“做一做”,练后教师讲评。

四、巩固练习

1、填空:

(1)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2)比例尺表示()和()的比。

(3)一幅地图,图上2厘米表示100千米的实际距离,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4)在比例尺是4:1的图纸上量得零件长8厘米,零件的实际长度是()。

2、完成课本第9页的1、2、3题。

3、四人小组拿出一份地图,根据比例尺,随意测量两地间的图上距离,并计算两地间的实际距离。

五、全课总结

六、实践应用:

1、量出教室或你的房间的长与宽,用1:100的比例尺画出平面图。

2、在比例尺是1:2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的距离是10厘米,如果画在1:2500000的地图上,两地的相距多少米?

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本节课我努力实践着新课标的这些理念,力图使学生经历、感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现数学思维过程,使学生知道学习数学的用处。综观这节课,认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实施全方位课程目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

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健康的人格,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学生来说有时比学习数学知识更重要。整堂课,我努力构造师生间朋友式、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努力营造和谐、平等、民主、轻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处于开放的活动状态中,学习是投入的,态度是积极的。当然课堂中有的学生会随意发问,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不清楚的问题会自由讨论,课堂上会较吵些。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是处于较自由、热烈的状态中的,他们的记忆会更深刻。

2、创设具体情境,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新课程提出:数学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本课中,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课前,让学生收集地图和图纸,激活学生对看地图或图纸的兴趣,初步感知比例尺在地图和图纸中的重要作用;课中,创设操作情境,理解比例尺的含义,把已有认知与经验结合起来,通过课堂练习,同桌互相说出多种比例尺的含义,运用比例尺如何将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互相转化,进而加深学生对比例尺的直观认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课后,进行实践操作,测量教室的长宽,在规定的比例尺中画出图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也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以动静相结合为主线,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真情互动与共同发展 的过程。本课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分析图上和实际距离的关系,发现比例尺的含义,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而且还让学生亲自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学习活动中加深了对比例尺的理解和认识,体验到比例尺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与成功,这样的教学留给学生的印象是长久的,理解也是深刻的。

4、充分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

本节课我根据《比例尺》与生活间密切联系的特点采用从生活实例导入,再将所学应用到生活中去,这样有助于激起学生学习的内需。如利用媒体的教学手段,课件展示的旅游地图、建筑平面图、零件图等生活素材,让学生倍感亲切、熟悉,也深深地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的道理。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相互配合,相得益彰。教师、学生、媒体有机融合、相互补充,优化了课堂结构,提高了课堂效率。

篇2:《比例尺》六年级教学案例及教后反思教学评析

及教后反思

教学目标

1.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心。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初步学习分辨事物和联想。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幽静”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三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包含着的意思,体会贝多芬在即兴创作《月光曲》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

2.分辨课文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自学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义。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扫除文字障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也许你们听说过《月光曲》这一钢琴曲的名字,你们想知道这首曲子是谁谱写的吗?你们想知道这首曲子是怎样谱写成的吗?那么,我们就先来听一听《月光曲》,然后再带着问题学习课文吧!(教师放《月光曲》请学生欣赏。)

(二)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1.请学生默读课文,画下不认识的生字和词。

(1)读准字音 qùn券

这个字的声母是“q”,不是“j”,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2)记住字形。

生字中,有两个字的字形容易写错,我们可以这样指导学生。

“券”,下半部分是“刀”,我们可以这样记:

“盲”,上半部是死亡的“亡”字,“亡”是丢失的意思,眼睛丢失了,不就瞎了,成了盲人了吗?所以“亡”不要写成“云”。

(3)理解字义。

课文中有的词语,学生理解起来不容易,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让学生记忆。

例如:

①通过查资料或查字典记住词语。

莱茵河:西欧最大的河流,发源于阿尔卑斯山北麓,流经奥、德、法、荷等国,全长1320公里,流域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

②用比较法理解词语。

幽静、恬静、安静

这三个词语都有静的意思。但是,“幽静”比“安静”更静,多用于形容环境、夜色等。如:清晨,校园十分幽静。

恬静:安静、宁静。

安静: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③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

入场券:就是我们用来进入场地的票据。

④抓住重点字理解。

入场券:抓住“券”,“券”就是票据或作凭证的纸片。那么“入场券”,本课就是指听贝多芬演奏作入场凭证的纸片。

⑤有的词可以采用拆合法理解。

水天相接:先解释“相接”,即“连接起来”。水天,就是水和天。把拆开的两个词合起来解释,就是水和天连接起来。

微波粼粼:粼粼,水清澈的样子。微波,微小的波浪。合起来解释为微小的波浪闪闪发光。

2.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

3.请学生再读课文,看一看刚学过的生字记住了没有。

4.出一个小小的练习,给学生做。

(1)给下列带点的字注音。

()

()

()

纯熟

波涛汹涌

(2)组词

谱()

旅()

券()

普()

旋()

卷()

芬()

盲()

纯()

粉()

育()

吨()

汹()

涌()

陶()

凶()

通()

淘()

(三)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自由读文,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可能一时还说不清楚,但是,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围绕题目,扩展内容说清:课文主要记叙了关于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

2.引导学生分段。

我们看看课文主要记叙了关于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那么请同学默读课文,看一看哪几个自然段介绍的是《月光曲》的谱写经过呢?画下来。

那么,这篇课文怎么分段呢?

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第2自然段至结尾。

3.学生按分好的段读文,读熟。

(四)布置作业。

1.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3.思考课后思考·练习题。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心。

(二)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初步学习分辨事物和联想。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初步学习分辨所写的事实和联想。

三、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即第1自然段)。

1.自由读第1自然段,思考:

从这一段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①贝多芬是德国音乐家,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

②有一首曲子叫《月光曲》。

③下面一段将介绍有关《月光曲》的传说。

④这是一种倒叙的开头写法。

2.练习朗读。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即第2自然段至结尾)。

1.这一段,可以用学生提问的方法来学习。

学生可能提出下面的问题,我们以学生的问题贯穿整个段落的学习中。

(1)贝多芬为什么会给一位盲姑娘弹曲子?(我们引导学生看书,从书中找答案。)

请同学默读2、3自然段,从中找到答案。

(学生默读后,要找同学分别读这两段。怎么理解的,就怎样读出来;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①贝多芬虽然是个音乐家,但是他并没有脱离群众。他能在演出的间歇到小镇上走一走,正是有这样的行动,才能与兄妹俩相识。

②贝多芬听到了兄妹俩的对话,这使得他一定要走进茅屋,为兄妹俩弹琴。

A.理解:“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到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

住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贝多芬的曲子肯定难弹,这位姑娘也弹不好。上文已交待了“茅屋里传来断断续续的钢琴声”。

盲姑娘很喜欢贝多芬的曲子,只要能听一听贝多芬的演奏就是很高兴、很满足的事情;同时,也说明她很喜欢音乐。

B.理解:在姑娘说话以后,哥哥的态度怎样?

哥哥很清楚妹妹的心情,但是由于家庭条件的影响,不能满足妹妹的要求。他很愧疚,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他内心很矛盾。

C.姑娘的话,是什么意思:

(可出示投影片,请学生选择。)

“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意思是:

a.哥哥,我和你说着玩的。()

b.哥哥,你不要伤心,这音乐会对我来说可听,可不听,你别在意。()

c.姑娘在安慰哥哥,不想让哥哥着急,其实,她很想听音乐会。()

正是由于兄妹间的谈话,使得贝多芬深受感动,为了哥哥的矛盾心情,为了了却姑娘的心愿,为了这位懂事的姑娘,他决定进去为姑娘弹曲子。

(2)为什么贝多芬弹了一曲还要再弹一曲给姑娘听?

请学生读姑娘的话,体会。

“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①这段话,标点很重要,先连用了两个叹号,说明姑娘说话时的语气很坚定,而且感情非常激动。

②“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可看出,姑娘在听过曲子之后,马上做出了判断,而且心情是异常的激动。

③姑娘说“多纯熟啊!”“多深哪!”说明姑娘很懂音乐,很爱贝多芬的曲子,因为只有贝多芬本人,才能把自己创作的曲子表现得淋漓尽致,姑娘虽然看不到贝多芬,但她可以用心去感受,这对于一个家境贫穷的小镇上的人来说是很难得的。

正是由于姑娘对音乐的热爱与理解,使贝多芬感到找到了知音。他很激动,所以要再弹一曲给盲姑娘听。

(3)为什么文章在叙述过程中,几次对环境进行了描写?

(可以请学生把写环境的语句画下来,分句体会。)

①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

这里提到了“幽静”的小路。“幽静”就是非常的安静。

正是由于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正在散步的贝多芬才能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如果是喧闹的小镇,这不大的琴声是不可能引起贝多芬的注意的。

作者这样写,是为下文做了一个铺垫。这就是特定环境的描写。它会收到很好的写作效果,我们不妨在我们的作文中试一试。

②“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窗前有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

瞎了。”

这是对兄妹俩的家庭环境的描写。

这是一个气氛非常和谐的家庭,哥哥在做鞋,姑娘在弹一架旧钢琴。这说明他们家的确很穷,这与前面介绍的兄妹两个人的对话是一致的。

③“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这是作者特设的环境。我们说创作是要有灵感的。

贝多芬深为兄妹俩的情而感动,又为找到了这样一位知音而感到兴奋。这又是一个和谐、幽静的夜晚,茅屋的一切是那样的打动人,月光是那样的轻柔,这一切的一切,怎能不激起贝多芬的创作灵感呢?贝多芬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即兴创作了《月光曲》。

(4)《月光曲》的内容是什么?

请学生仔细读下面这段话,让学生体会哪些是皮鞋匠看到的,哪些是他想到的。请用“——”和“ ”分别表示出来。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着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学生可以分清“皮鞋匠静静地听着”和“皮鞋匠看着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是在描写实在事物。其余部分是哥哥听着琴声而产生的联想。

请同学们读哥哥联想的内容,想一想哥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为什么说哥哥“知道妹妹也”仿佛看到了她从未见到过的景色。

引导学生体会出:

①贝多芬这位著名的音乐家,弹奏出来的曲子是一流的,而且这首曲子是贝多芬即兴创作的,是带着感情创作的,有很大的感染力。

②哥哥在静心地听贝多芬的演奏,被他的演奏深深地吸引,而且是在那样一个月光柔和、清幽的夜晚。他看着月光,听着乐曲展开了联想。

③当哥哥看到妹妹听得那样入神,那么投入,他知道妹妹也仿佛看到大海那美妙的、神奇的变化。

哥哥很清楚妹妹酷爱音乐,懂音乐。又在自己清贫的家中迎来了著名的音乐家是多么的兴奋,她一定会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的。哥哥非常了解自己的妹妹,看到妹妹那样专注地听,就知道了妹妹已听懂了音乐的内容,已被这音乐所感染,妹妹是在用心去体会,去感受。

2.练习朗读。

(三)老师小结:

同学们,我们已对课文有了一定的理解,你们通过自己提问,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学习了全文,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下面,我们就带着感情,把你的理解读出来。

——指导学生朗读。

第一处: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在读兄妹俩的对话时要注意,哥哥的话要带有痛楚的心情读,因为妹妹那么爱音乐,而自己却满足不了她,这该是多么难过的事情,所以读的时候要略低沉些,慢些。

妹妹的话,虽然说得不在意,很轻松,但是,要把妹妹那种乖巧、懂事的意思读出来。因为妹妹懂得哥哥的心,她为自己说的一句话而引来了哥哥的痛苦而感到不安,但为了安慰哥哥,她说只不过随便说说。这个地方要带着一种不安的心情,读得轻松一些。

第二处: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这句话,是在贝多芬听了兄妹俩的谈话后走进茅屋时说的。贝多芬被兄妹俩的对话所深深感动,他很诚恳地,心甘情愿地为兄妹俩弹琴,所以读的时候要诚恳,语调坚定、肯定,降下来。

第三处: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吧?”

因为姑娘说话时很激动,她没有想到贝多芬会来到她家,更没有想到贝多芬会给自己弹琴,所以语调要高昂一些。

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 就是贝多芬吧? ”

第四处:她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这一段是借作者的联想,记叙《月光曲》的内容,我们在朗读时,要读出曲子的变化。海面平静时,我们要读得舒缓些;海面上刮起大风,巨浪涌来时,要读得快些,声调高些。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练习字词。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总结全文,体会作者的高尚情操。

(二)复习生字词,练习用“幽静”造句。

(三)练习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总结全文,体会作者的高尚情操。

三、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

1.请学生读文,思考以下问题。

(1)通过学习文章,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这部分内容的?

(2)自由读文,想一想贝多芬是怎样一个人?文章的中心是什

么?

①复习归纳中心意思的方法。

②学生练习归纳中心思想。

③教师订正。

(贝多芬是一位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复习字词,练习用“幽静”造句。

1.听写字词。

2.指导用“幽静”造句。

要想用词造句,就必须做到:

(1)理解词义。

幽静:幽深寂静。

(2)弄清是什么性质的词,常作句子什么成分。“幽静”是形容词,一般可作谓语或定语。例如:这里的环境很幽静。

我们需要生活在幽静的环境中。

(3)明确所造句子要表达什么意思。

3.学生造句。

(三)指导背诵。

学生已对课文有了深刻的了解,我们可采用打投影片、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背诵。另外可让学生先背喜欢的句子,然后再背其它句子。或者采用小组互助的形式背诵。

(四)布置作业。

做课后作业题第4、5题。

【板书设计】

课堂实录

一、导入

师:关于描写月光的词语你知道几个?

生1:月光融融

生2:月光皎洁

生3:月光如水

生4:《静夜思》这首诗中也写到了月光,“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师板书课题。

师:知道的真不少,今天咱们要学的这篇文章也和月光有关。请同学们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贝多芬曾经这样说:“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这篇文章写的就是他与一对穷兄妺之间的故事,描述了他创作《月光曲》的经过。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学习这篇文章,要着重思考什么问题?

生1:文章写了他与穷兄妺俩的一件什么事?

生2:是什么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生3:贝多芬在这首曲子里要表达自己的什么感受?

生4:他的这种感受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产生的?

生5: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教师与学生是课程共同的开发者,教学更注重学生的自我建构。学生是充满好奇的,教师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让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创设问题情境,符合以学定教的新理念。教师角色的改变,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必定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二、整体感知,畅谈所得

师:同学们很善于动脑筋,下面请大家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心体会,看看自己能体会到什么,有什么疑问?

生自由读。

师:读了文章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谁来谈一谈?

生1:姑娘很喜欢贝多芬的曲子,很崇拜他。

生2:盲姑娘家很穷,她买不起音乐会的入场券。

生3:贝多芬是一位很善良的人,他对穷人有同情心。

生4:贝多芬演奏的曲子太好了,兄妺俩都陶醉了。

生5:我有个问题:“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为什么不回答姑娘的话,而却要再为她弹一曲呀?

师:问得好,真会动脑筋!

生6:我也有个问题,贝多芬为什么连招呼也不打,就飞奔回客店连夜把刚才弹的曲子记录下来?

[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前提下,关注学生的自我感受和体验,这体现了对学生生命的尊重。生命的价值在于自我主体的发挥以及得到他人的赏识。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感受与理解是多元的,多角度的,具有个性化的,教师要在情感上给予支持,精神上给予鼓舞]

生7:老师,我知道为什么?

师:请讲。

生7:这首曲子是他刚才想出来的,师:这叫即兴创作。

生7:对,他即兴创作,害怕忘了,所以才飞奔回客店连夜把刚才弹的曲子记录下来。

生8:他为什么能够即兴创作?

师:也就是说是什么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呢?问得太好了,抓住了最关键的问题。现在咱们就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阅读是教师、文本、学生的对话。这种生命与生命的交流、情感与情感的沟通,知识与知识的互补,凸现了现代课程的新理念--在互动合作中学习。问题是教学的生命,只有学生不断的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才构成了有生命的教学。]

三、分节细读,探究贝多芬创作灵感的产生

师:请同学们先读一读文章的第二小节,仔细体会一下贝多芬的

心情。

生读。

师:从“幽静”一词能想像到什么?

生:光线不明亮,只有淡淡的月光,周围很安静。

师:对,这样的环境就叫“幽静”。能体会到贝多芬的心情吗?

生1: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他肯定很愉快。

生2:听到有人弹他的曲子,他肯定很惊讶,很好奇,这么一个小镇上有人在弹我的曲子,他是谁呀?

生3:弹得断断续续的,肯定不熟悉,有没有人教他?

师:体会得好,所以他就——

生:走近茅屋。

师:接下去读第三小节,继续体会他的感情。

生读。

师:从兄妺俩的对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生1:姑娘渴望能亲耳听一听贝多芬是怎么弹的。

生2:兄妺俩相互体贴。从哥哥的话中我体会到他很伤心,因为他不能满足妺妺的心愿。妺妺感觉到了,就连忙安慰他,说自己不过是随便说说罢罢了,实际上她非常渴望能听到贝多芬的演奏。

生3:盲姑娘很善良。

[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教材,挖掘教材的内涵,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关键是教师如何把问题呈现出来,教学的艺术就在于时机的把握,顺其学生的心理需求,“画龙点睛”式的一问,促进了学生对文

本的深入探究。]

师:假如你是贝多芬,听了他们的对话你会有什么感受?你会为他们做些什么?

[换位思考,注重人文的情怀--生命的弘扬]

生:很激动,我会进去为他们弹奏一曲。

师:贝多芬说“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姑娘善良的品质和她对音乐的热爱,让贝多芬为之激动,正你们所想,他推门进去要为这位盲姑娘弹奏一曲,满足她的心愿。请同学们读课文第四、五、六三个小节。

生读。

师:“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从盲姑娘的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生1:盲姑娘觉得只有贝多芬才能弹得这么好。

生2:从两个叹号可以看出盲姑娘听到贝多芬演奏的音乐太激动了。

师:理解得好!贝多芬是著名的音乐家,他的演奏不只是凭技巧,而是凭感情。盲姑娘深深地感受到了他赋予乐曲的感情。在这么一个小镇上,在一所茅屋里,贝多芬遇到了一个能够凭借音乐与他进行感情交流的人,他此时的心情一定——

生:很激动

师:此时对贝多芬来说,告诉对方自己是谁并不重要,他只想——

生:为姑娘再弹奏一曲。

师:是的,他想为姑娘再弹奏一曲,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就在他要再弹一曲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情况呢?请读课文第八小节。

生读。

[此环节,教师牵引的成分多一些,不要完全以自己的理解和体验来设计教学进程,要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哪怕是脱离的文本的内容与价值,教师也不必紧张。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必要求是程序性的,他们有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学导向是先顺其发展,再策略的迂回,这样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

四、体会月光曲的内容

师:借着这清幽的月光,心情激动的贝多芬开始即兴弹奏了,他的琴声带给这对穷兄妹什么感受呢?练习读课文的第九小节。

生读。

师:请同学们再重点练习读一读皮鞋匠所联想到的,体会怎样读才能读出景物的变化。

生练读,指名读,师范读,生再读。

师:同学们读这几句话,语气由轻而重,由缓而急,你能想像到乐曲的旋律吗?

生:乐曲的旋律也应当由轻而重,由缓而急。

[以读为主,是阅读教学遵循的规律。要体会出情感,带着情感读。读要有指导,要读出问题,读出语感。]

师:能由乐曲的旋律想像到贝多芬弹奏时的表情和动作的变化

吗?谁来表演表演。

生表演,开始动作优雅舒展,面带微笑,后来动作迅速而有力,整个身体都晃动起来。(众笑)

师:演得好。能由此领会到贝多芬赋予乐曲的情感吗?

生:老师,我明白了,贝多芬表达的正是自己见到盲姑娘前后的感情。

师:真聪明!结合贝多芬见到盲姑娘前后的情感变化再来读一读皮鞋匠所联想到的。

生再读。

五、巧设情境,说写训练

师:月光曲多美啊!请同学们读最后一小节。

(生读)

师:联系上下文想一想“陶醉”是什么意思。

生:从“苏醒”一词我觉得“陶醉”是说兄妹俩被月光曲迷住了,忘记了周围的一切,连贝多芬走都没有发觉。

师:真会动脑筋。等他们醒来之后,兄妹俩会交谈些什么?前后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一会儿给大家表演表演。

(生讨论)

表演过程略

[表演也是体验的一种形式。学生把抽象的文字形象化,通过情态、动作把内心的感受流淌出来,达到了心智的升华。如果这种体验

是学生自发的行为就更好了。]

六:作业:

1、搜集《月光曲》,认真地欣赏欣赏。

2、练习背诵最后三个自然段。

3、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贝多芬传》

[联系课文内容,延伸到课外,注重了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我们教学不仅仅让学生学到课本知识,还要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目的是促进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课外的拓展要注意与课文建立密切的联系,不要任意增加阅读内容。]

板书设计:

(好奇)听到琴声————走近茅屋

海上升明月——轻柔、舒展

(感动)兄妹对话————进屋演奏

月下海啸图——急促、剧烈

(激动)巧遇知音————再弹一曲

教后反思:

《月光曲》一文,叙述了德国著名的作曲家贝多芬在一所茅屋里遇到穷兄妹俩后,感情由同情到激动,再到兴奋,即而创作出了《月光

曲》。全文的主线非常清楚,那就是以贝多芬的情感贯穿全文。我在教学这一课时就抓住这一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探索生活的真理和人生的真谛。

一、以创设情境来显情

音乐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它往往比语言来得更直接,更贴切,更能激发人的感情。因此,上课之前,我便打开音乐让学生欣赏《月光曲》。伴随着和谐优美的曲子,很快把学生带入愉悦其耳目,激动其心灵,开发其智力,感受其情趣的境界,他们完全沉浸在音乐的熏陶之中。接下来,我问:“刚才的音乐好听吗?”学生异口同声答到:“好听!”我接着问:“你们知道这是谁的曲子?”学生告诉我是贝多芬创作的《月光曲》。我故作神秘地说:“关于《月光曲》的创作还有一段传说呢,你们想了解吗?”生动激情的语言一下子就把学生从静态的课堂拉向了课文中的情境。

课文的重点与精华是第九自然段,这是《月光曲》的内容,也体现了贝多芬感情的变化,要引导学生重点掌握,把握感情。我再次把《月光曲》音乐的高潮放给学生听,让他们闭目欣赏,用心感受。学生们很快便感受到音乐的节奏由轻柔到加速再到高昂,他们也体会出了贝多芬感情的逐步加深。在这个基础上,我利用多媒体展现出月亮从海面上升起的画面,大海忽然由微波粼粼变得波涛汹涌的情景。

二、以指导朗读来导情

当学生的感情被调动起来后,就很容易引导他们进入课文的意境,读起书来也一定是饱含感情。《月光曲》这篇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是兄妹俩的谈话,从谈话中可看出他们家非常穷,这便是一个很好的朗读素材,首先我让同桌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兄妹俩的谈话,然后再指名一男一女两位同学读。他们读得非常投入,我不失时机地问道:“你们刚才读的时候声音非常低沉,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告诉我兄妹俩家太穷了,妹妹渴望听贝多芬弹曲子,却买不起音乐会的入场券。哥哥满足不了妹妹的愿望,心里非常难过。通过老师语气、语速上的指导,学生们以自己的感情朗读,体会出了兄妹俩的感情,也了解了贝多芬此刻的心情,知道他很同情兄妹俩。

课文第五——七自然段是贝多芬与兄妹俩的谈话。这也是一段能很好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内容。我引导学生进行了填词朗读。我将每个人物说话的前面加上一些表示感情的词语,如皮鞋匠看见进来个陌生人,站起来(惊讶地)问,贝多芬(诚恳、热情地)说,盲姑娘听了贝多芬的曲子,(惊喜、赞美地)说。读的时候,我读前面的旁白部分,学生读说话的内容。这样,学生的感情很容易被调动起来,也更好地体会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第九自然段我采用了欣赏朗读的方法。一开始我让学生欣赏音乐,在音乐的熏陶中再让他们自由朗读课文,指名读,从景物的描写中,他们明白了《月光曲》的丰富内容。在读中他们也体会出了贝多芬感情的变化,接着我配上大海、月光、浪涛的画面让学生跟着读。学生们在画面的感染下,再加上自己所体会出的感情,读起来情绪激昂,形成让人心弦震颤的节奏美感。

三、以求异畅想来抒情

篇3:《水》教学实录及教后反思

师:同学们,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水》这篇课文, (板书:水) 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场景?你对哪个场景印象特别深刻?

生:这篇文章先写人们到远处去挑水, 接着写孩子和大人在雨天洗澡, 最后写母亲舀一勺水给四兄弟冲凉。

师:老师把这三个场景写下来 (放慢速度, 与学生一起说) , 第一个场景是远处挑水, 第二个场景是雨天洗澡, 第三个场景是舀水冲凉, 这样说就更整齐了 (边说边板书:远处挑水、雨中洗澡、舀水冲凉) 。

二、学习“挑水”, 体会“珍贵”

师:作者描写“远处挑水”这一场景花的笔墨并不多, 我数了一下一共才99个字。这99个字中, 出现得最多的是哪类文字?

生:是表示数量的词语。

师:我请一位同学朗读第1自然段, 其他同学边听边找表示数量的词语, 想想你从每一个数量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从“一村子人”体会到需要喝水的人很多。

生:我从“十公里之外”体会到取水的路程很远。

生:我从“一处很小泉眼”体会到水源很少。

生:我从“一个小时”体会到排队的时间很长。

生:我从“才可以挑上一担”体会到取水很难。

师:谁知道作者通过这一连串表示数量的词语, 想要集中表达一个什么意思?

生:作者要告诉我们, 他生长在一个缺水的地方。

生:作者要告诉我们, 水是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师:除了这些表示数量的词语, 你还从什么地方体会到水是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生:“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这句话说明水是很稀缺的、珍贵的。一瓶酒的价钱远远高于一瓶水, 而人们宁愿选择喝水也不要喝酒, 可以看出人们对水的渴望。

师:作者在文中用了两个“最”字:“最珍贵的”“说得最多的”。大家想想, 对人的生活来说, 重要的东西还有哪些?从两个“最”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衣食住行都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样样都很重要。可是人们谈论得最多的是水, 说明这里的人们最缺水, 在他们看来水最重要。

生:衣食住行都是人们在物质方面的需求, 除此之外, 人们还有文化娱乐方面的需求。可是村里的人们已经无法顾及这些方面, 说明缺水之严重, 对他们来说水太珍贵了! (师板书:珍贵)

师:同学们体会得非常深刻。在第1自然段中, 作者通过具体的数字和村民说得最多的话, 简洁而又具体地表达了水的珍贵。哪位同学愿意朗读第1自然段, 大家听听他有没有将村里人“请喝酒不如请喝水”的感受表达出来。

(一生朗读第1自然段)

师:其实朗读是代作者说话, 代文中的人物说话。如果现在由作者马朝虎向大家讲述远处挑水这个故事, 他会用怎样的语气呢?自己试着练读。

(生练读第1自然段)

师:文中的我已经长大了, 他在回忆以前的事情, 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讲述?

生:应该用回忆的口吻来讲。

生:应该用深情的语气来讲。

师:说得好!假如你现在就是作者, 谁愿意再来试着讲述这段故事?

(一生用深情回忆的口吻朗读)

师:我觉得这位同学就是作者。现在大家知道朗读是怎么回事了吧。

三、学习“洗澡”, 体会“痛快”

师:刚才有同学对“雨天洗澡”这一场景印象特别深刻,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写雨天洗澡的情景的。哪位同学先来朗读描写雨天洗澡的句子?其他同学将描写孩子们洗澡时表现的词语画出来。

(一生读第2自然段的第4、第5句)

师:大家找到了哪些词语?

生:我找的是“光溜溜”“奔跑跳跃”“大呼小叫”。

生:我找的是“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的水”。

师:请你抓住其中的一个词语谈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生:我从“光溜溜”这个词语体会到:难得下雨, 孩子们顾不上害羞, 希望全身浸泡在雨水之中, 尽情享受雨水的抚摸和清凉。

生:我从“奔跑跳跃”“大呼小叫”两个词语体会到:难得下雨, 孩子们像得到了最心爱的宝贝似的, 沉浸在兴奋快乐之中。

生:我从“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的水”体会到:长期缺水使得孩子们像享用山珍海味那样情不自禁地去接受水的滋润, 品尝水的滋味。这些词语同时也表达了孩子们无比兴奋、喜悦的心情。

师:孩子们在雨中是这样的表现, 大人们在雨中又有怎样的表现呢?

生:从课文中的“只是”看出, 大人们除了没有像孩子们那样无遮无挡, 其他的表现与孩子们一模一样。

师:谁能用一个词语概括孩子们和大人们在雨中的感受?

生:非常痛快。 (师板书:痛快遇水之乐)

生:非常惬意。

生:非常美好。

生:我觉得应该用“痛痛快快”才能表达人们的感受。

师:是啊!对于长期缺水的孩子们来说, 淋雨的感觉是那样的痛快, 那样的美好, 他们已经顾不上遮羞, 顾不上文雅, 顾不上累和脏。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样的 痛快 , 这样的美好———

师:只有在下雨的日子里, 孩子们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

生:先是像我们这样的孩子, 全身脱得光溜溜的……去吃来自天空的水。

师:只有在下雨的日子里, 大人们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

生:大人们也加入到了洗澡的行列里来, 只是他们远没有我们这样的无遮无挡……女人们则穿着长衣长裤。

师:只有在下雨的日子里, 人们才可以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

生:先是像我们这样的孩子, 全身脱得光溜溜的……去吃来自天空的水。然后大人们也加入到了洗澡的行列里来, 只是他们远没有我们这样的无遮无挡……女人们则穿着长衣长裤。

师:这一自然段的第3句话中有一个关联词语“只有……才……”, 大家想想, 能不能将它改 成“只要 ……就……”?

生:不能。因为用“只有……才……”表达的是那里的人们难得遇上下雨的时候, 表达了人们缺水之苦。如果用“只要……就……”, 就不能表达这样的意思。再说, 只要是下雨天就会有雨水, 就能够在雨中洗澡, 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讲这样的话就没有意思了。

师:说得好!作者淋漓尽致地描写人们在洗澡时的痛快与美好, 目的就是要衬托人们在无水时的痛苦。 (板书:缺水之苦)

四、学习“冲凉”, 体会“舒服”

师:课文第5自然段讲了一勺水从头顶流到脚板的过程。请一位同学朗读这一自然段, 大家数一下共有几句话, 想想这几句话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

生:这一自然段共有3句话, 写出了四兄弟冲凉时周身舒服的感觉。 (板书:舒服)

师:请大家默读每一句话, 用笔画出你认为特别生动、特别精彩的句子或词语, 想想这样写的好处。

生:作者一连用了三个“滑过”, 非常特别。

师:你不觉得这样写显得重复和啰嗦了吗?

生:这不是啰嗦, 而是写得特别细腻。

生:作者写水滑过我们的脸, 滑过我们的胸和背, 滑过我们的大腿和膝盖, 这是只有那些缺水的孩子才会有的真切感受, 充分表达了水的珍贵和有水的快乐。

生:母亲用一勺水给四兄弟冲凉, 她能给每个孩子的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水在每一个孩子身上停留的时间实在是太短太短了。对晒得像狗尾巴草似的孩子们来说, 他们多么希望水在自己的身上停留得长些, 再长些, 能让自己美美地享受这水的清凉。一连三个“滑过”, 正充分表达这一丁点儿水的滑动给他们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舒服感、满足感。

(生鼓掌)

师:请你代四兄弟表达这样的舒适感、满足感。

(一生用缓慢的语调朗读, 读后全场鼓掌。)

生:我觉得第2句的“听得到每个毛孔张开嘴巴的吸吮声”和“血管里血的流动在加快”写得特别细腻生动。

师:日常生活中, 我们在什么时候会用到“吸吮”这个词语?

生:婴儿需要吸吮母亲的奶水。

生:禾苗需要吸吮大自然的甘霖。

师:婴儿什么时候需要吸吮母亲的奶水, 禾苗什么时候需要吸吮大自然的甘霖?

生:婴儿饿的时候、渴的时候需要吸吮母亲的奶水, 禾苗遇上干旱的时候需要吸吮大自然的甘霖。

师:吸吮母亲的奶汁时会有什么感受?

生:很甜蜜, 很舒适, 很美好。四兄弟冲凉时, 他们身上的每个毛孔就像饿极了的、渴极了的婴儿吸吮乳汁一样吸吮着水。

生:这样写, 生动地表达了四兄弟沉浸在母爱般的温暖和冲凉的舒适之中。

师:那谁来说说, 血管里的血的流动什么时候会加快起来?

生:运动的时候。

生:兴奋的时候。

生:激动的时候。

生:紧张的时候。

师:你从“血的流动在加快”这一句中读到了什么?

生:我读到了四兄弟因为对水的渴望得到满足而兴奋激动。

生:我读到了四兄弟因为担心水流得太快而感到紧张害怕。

生:我读到了水仿佛流进了我的血管, 流进了我的心田。

师:这一句话, 作者通过形象的语言, 把四兄弟兴奋激动的心情和舒服的感受表达得丰富而奇妙, 令人拍案叫绝。请你代四兄弟表达这兴奋激动的心情和舒服的感受!

(一生朗读)

师:还有谁要继续交流?

生:我觉得第3句中的“抚摸”一词用得特别细腻传神。

师:有谁抚摸过你?

生:妈妈抚摸过我的脸。

生:老师抚摸过我的头。

师:说说他们抚摸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生:感到特别温暖。

生:感到特别舒服。

生:感到格外亲切。

生:感到特别温馨。

师:那作者写水的滑动好像在抚摸我的皮肤, 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四兄弟难得有水的滋润, 内心充满了喜悦和舒服。

生:这样写表达了他们对水的渴望, 以及冲凉时舒服的感受。

师:刚才我们体会到了第1句话中的三个“滑过”用得好, 这里的“抚摸”是否也能换成“滑过”?

生:我觉得不能换。前面的“滑过”突出了水的稀缺和洗澡机会的难得, 同时也表达了舒适的感受。这里的“抚摸”是把水当作人来写, 与“滑过”相比, 更能表达四兄弟舒适的感受, 这种感受更加真切, 更加强烈, 更加富有感情色彩。

师:大家体会得真好!这一段文字, 像一组特写的慢镜头:三个“滑过”将水流动的过程拉长了, 舒服的感觉表达得真切了;一个“毛孔张开嘴巴的吸吮声”, 一个“血的流动在加快”, 一个“水的抚摸”, 又让周身舒服的感觉细腻丰富了起来。整段文字生动形象, 将浑身舒服的奇妙感觉表达得淋漓尽致。谁再来表达兴奋激动的心情和周身舒服的感受?

(一生朗读第5自然段, 读得很平淡。)

师:他是在享受水给人们带来的舒适感吗? (生直摇头) 谁来享受一下?

(一生娓娓读来, 其他学生不禁鼓掌。)

师:谢谢大家的掌声, 相信大家懂得了怎样才能表达内心的享受。我们一起来体验这种美妙的感觉。

(生齐读第5自然段)

五、回归整体, 提升境界

师:同学们, 文中的“我”出生在一个缺水的地方, 在这样一个连生活用水都十分困难的地方, 人们的生活一定极其艰难。但是, 作者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描述了村里的人们在雨天洗澡和舀水冲凉时的痛快和舒服、快乐与幸福。请你再次默读全文, 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生:作者以有水之乐衬托缺水之苦。 (师板书:反衬)

生: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师:是啊, 在全村人看来, 雨天洗澡就是他们痛快而美好的日子;在孩子们看来, 舀水冲凉的那一刻, 就是他们舒服而幸福的时刻。但是这样美好的日子毕竟太少, 这样幸福的时刻实在太短。对他们来说———

生: (读) 水, 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师:同学们, 作者马朝虎自幼爱好文学, 中学毕业后到一家工厂当了机修工。业余时间他把所有精力和兴趣集中在刻苦攻读和挑灯创作上, 在文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其中一篇就是我们今天学的这篇课文, 《美丽的裙子》被选为高中教材, 小说《丑娘》不知道打动了多少人的心。请大家回去读一读, 你的心灵一定会受到震撼。

下课。

(整理:江苏常熟市实验小学冯洁)

【教后反思】

2011年版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致力”就是集中力量从事某项工作。语文课程要把力量集中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上。

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这里的“理解”除了指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 最主要、最关键的是理解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依据这样的认识, 我在执教《水》一课时, 紧紧围绕“作者如何遣词造句”展开教学, 努力将理解语言内容和理解语言形式统一起来, 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第1自然段, 我除了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通过一连串数量词和村民说得最多的话, 简洁而又具体生动地写出了水的珍贵, 还特别引导学生对两个“最”字作了一番探究, 理解“最”字所表达的丰富的意义和这一副词运用的贴切。在学习第2自然段时, 我不仅引导学生关注孩子们和大人近乎放肆的行为, 体会他们顾不上遮羞、顾不上文雅、顾不上累和脏, 尽情享受雨水带来的痛快, 而且抓住“只是”“只有……才……”等词语, 揣摩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当。尤其是在第5自然段的教学中, 我着力引导学生通过对“滑过”“吸吮声”“血的流动在加快”“抚摸”等词句的揣摩, 让他们感受到每一个词语和句子的细腻、生动和无可增减更动, 感受文本语言的独特魅力。

篇4:专题《叶》的教学案例及教后反思

一、看自然的落叶

(1)教师导语:(屏幕展示叶的生命旅程图片、配乐、学生欣赏)春风拂面,叶带着对阳光的向往,舒展在枝头;初夏时节,鸣蝉唱响,一片葱茏;秋风乍起,黄叶飘零,叶舞动着身姿,奔向了大地。

(2)学生观三幅落叶图片,揭示课题。

师:请同学们用上一两句话,说一说看了这样的画面心里想着什么?

叶的世界令人心旷神怡,叶的世界让人感慨万千。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叶的非凡本领,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叶落归根”这个话题。

二、赏文学的落叶

师:“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古往今来,“落叶”曾深深打动过无数文人墨客的心,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耐人寻味的诗文。我们先一起来欣赏这首《登高》。

学生自主朗读《登高》——合作交流,理解诗歌——学生归纳自己采用的诗歌赏析方法,教师强调落叶的形象和意义。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是杜甫大历二年秋在夔州所写)

提问:1.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抓住了哪些词?2.创造性描叙诗歌所描述的画面。哪些词帮助你发挥了想象?3.你觉得颔联在全诗中有何作用?4.这使你又想起了杜甫的哪首诗?(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师:布置学习任务——

(1)浏览有关作品。(2)选择的对象与数量。(3)介绍赏析的一般方法。

(阅读文学作品。我们都有自己的喜好方法。在专题学习网站上,老师提供了与落叶有关的诗歌和散文,同学们可以先快速浏览,然后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体裁、活题或作者的作品,择其一二,加以赏析。在网站上,老师还提供了诗歌和散文的一般赏析方法,供同学们参考。大家也可以借助专题学习网站上的“站外搜集”工具,到互联网上寻找更合适的方法。特别提示:在赏析时,同学们最好能联系生活中的人、事或阅读过的作品,通过在论坛上以回复帖子的形式发表评价,或在纸上写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与感悟。15分钟后,开始交流。)

(指名学生阐述完成步骤:明确目标(落叶)——浏览——选择——赏析)

3.学生自主赏析关于落叶的诗文,教师查看学生留言或评论,巡视指导学生学习情况,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屏幕监控”功能将学生的操作情况在大屏幕上展示。

4.学生利用网站交流,并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要求:交流中,先介绍自己赏析的作品。其他同学快速打开发言同学所赏析的作品。)

三、思学习之感悟

播放《绿叶对根的情谊》音乐:“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学生欣赏动画。

师:同学们欣赏到的是小提琴曲《绿叶对根的情意》,通过今天这节课的感受,你能用简洁而充满诗意的语言为这首音乐写两句歌词吗?

师:今天,我们通过浏览、赏析有关“叶”的诗文,体验到了人们对自然的情感,也感受到了“叶落归根”的感人情怀。走出教室,叶正在枝头展露着风姿,落叶美,绿叶更美。课后,同学们搜集关于绿叶的诗文,写下自己对绿叶的情感与思考,来充实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继续漫游叶的世界。

教学反思

1.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前景。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教学科学的艺术化与教学艺术的科学化的完美融合。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将起到以简驭繁的作用。可见,它是语文教学面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2.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对语文教师的要求。 “整合”的关键在教师。教师不仅要熟悉多媒体信息技术,还要熟悉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语文课堂才会变得更加精彩纷呈。因此,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探究有效教学的策略,立足于现在,着眼于将来,追求完美的教学,让学生“学有所获”,甚至是有“喜出望外”的收获。这样,学生在感受人性之美、科学之美的同时,去感受人类灵魂的博大与深邃,感受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的灿烂与辉煌。

3.操作过程的目标意识。专题学习网站以其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刺激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然而,由于呈现的内容各有千秋,有时也会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形成一定的干扰。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每一步操作都必须有明确的指向,能够在纷繁的材料中,迅速搜集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4.教学语言的简约与诗化。当学生面对丰富的网络世界,学生的知识视野开阔了,教学参考资料的作用越来越苍白了。这时候,教师的组织更要严谨,语言更要简约,富有启发性,富有情感性,富有诗意性。这样,才能让学生不至于停留在欣赏的浅层面上。

5.“整合”的精彩在于恰当运用。这堂整合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学们在讨论版中写下的对“叶落归根”的认识和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便是明证,之所以产生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和网站使用的时效性,是因为“整合”得恰到好处。可见,“整合”的精彩在于恰当运用。如果生搬硬套,那么势必削弱“整合”的功能。所以,我们在提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同时,要避免机械照搬,更要回避作秀点缀。

篇5:《比例尺》六年级教学案例及教后反思教学评析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表现刘伯承为“军神”的重点语句,进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内在精神。

3、感悟刘伯承坚忍不拔的意志,学习他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教学重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体会和感悟。

2、理解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及情绪变化的句子,体会“军神”惊人的毅力、钢铁般的意志。教学难点:

理解沃克先生称赞刘伯承的话。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课前的这几分钟,我们随便来聊聊,生活中你最敬佩哪些人?为什么?

生:我最敬佩医生,因为他们能救死扶生,为人们解除病痛。

生:我最敬佩我的语文老师,因为他的知识很渊博,总能把课上得生动有趣。

生:我最敬佩我们班的某某同学,因为她不但学习好,而且还有特长。

„„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谈,并要说明理由)

师:刚才同学们谈了自己所敬佩的人,有的同学谈到敬佩军人,敬佩他们的勇敢。上节课我们就认识了一位令人敬佩的军人,他的名字叫――(刘伯承)。

一、复习导入,引出中心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军神》(生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是谁把刘伯承称为军神?(生:沃克医生)当刘伯承重伤去就诊时,沃克医生从他的镇定中一下子就识别了他的军人身份。接着课文就具体描述了沃克医生给刘伯承动手术的经过,这段课文是分三部分来写的,谁还记得是哪三部分?(板书:术前、术中、术后)当他为刘伯承动完手术后,是怎样称赞他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沃克医生是怎么说的?把它画下来。开始。

3、把你找到的句子读一读。

(媒体出示: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

你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让我们一起读读。

5、引导质疑:会读书更要会思考,此时你最想弄明白什么?(学生问题预设:沃克医生为什么会惊呆了?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为什么称他为军神?为什么连用三个感叹号?„„)

4、引导学生自主解疑: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值得我们去探究,其实这些“为什么”的答案就在课文之中,只要我们用心地去读课文,去体会,你一定会从文中找到答案。生自由读课文。

二、品味语言,感悟文本。

(一)、导读“术前”部分

1、手术前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他是一个军神?(出示文本2)指名答(板书:不用麻醉药)

2、师:你说麻醉药有什么作用?(生答)

老师以前鼻子里长息肉了,医生说要动手术把息肉摘除,动手术的时候,虽然用了麻醉药,可我觉得还是很疼,眼泪直往下流。

3、刘伯承要动手术的地方可是我们人身上最敏感的地方眼睛呀,小朋友们以前有过被灰尘迷了眼或眼睛进沙子的吗?有什么感觉?

一粒小小的沙子就能让我们这么难受,而今天,刘伯承是要把眼睛里的息肉和烂肉一刀一刀地割掉,他动手术时不用麻醉药会怎样?

4、是呀,那不是一般的疼,那是揪心的疼痛,那是难以忍受的疼痛啊,可刘伯承却(引说:坚决不愿意使用麻醉药),为什么?

生:因为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使用麻醉药会损伤脑神经。

5、对,他还需要清醒的大脑带兵打仗。让我们来看提示语,他是怎么对沃克医生说这一句话的。

生:他恳切地对医生说。

师:恳切什么意思?你能给它换个词语而句子的意思不变吗?(真诚、恳切)

师:那你也来恳切地读一读。(指名评读)齐读

6、听了刘伯承恳切的话语,沃克医生(愣住了),他为什么会愣住?

是啊,作为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沃克医生做了无数个手术,他还是第一次遇见有人动手术时,会自己提出不用麻醉药,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所以,沃克医生——愣住了

7、现在,你们就把自己当作沃克医生,来读一读他说的话。

生:你,你能忍受得了吗?

(多指名读)齐读

师:这时,年轻的刘伯承是怎么回答的?

生:年轻人平静地回答:能。

师:现在我就是沃克医生,你们是刘伯承,我来问你们。(师生问答读)

(我听出了你们平静的语气,可刘伯承平静的口气中透露的是坚决不用麻醉药的决心。再来一次。)

师:平静而又坚决。男同学问,女同学答。

师:动手术的地方可是眼睛啊!刘伯承却说得这么平静。从这平静的口气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生答。

(刘伯承没有想自己的疼痛,他心里想的是军队,人民,国家。)所以,沃克医生这样夸他——(生齐读沃克医生的话)

是啊!一个简简单单的“能”字,体现出刘伯承内心的沉着镇定,折射出他坚强的意志,多么令人感动啊!

(二)精读“术中”部分

1、手术中的情形又是怎样的呢?(出示文本3、4)请大家自由朗读3、4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当时情景,用上刚才的方法,抓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关键词句去体会,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出自己的感受。

2、生自由朗读

3、读完后把你的阅读感受与小组的同学交流,可以读给组员听,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也可以互相评一评。(小组交流讨论)

4、集体交流(通过朗读评价引导学生交流)同学们一定想把自己读书的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哪个小组先派个代表来谈谈你的感受。?(其他组员也可以补充;开了个好头,很成功)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闪红字:一向镇定、微微颤抖、一声不吭、紧紧抓住、汗如雨下、抓破)随机生成:抓住关键词适时指导朗读。(1)、生:读句子。我从汗如雨下,可以看得出刘伯承很痛 生:因为汗如雨下是汗很多的意思,如果不痛的话哪来的汗啊

师:真了不起,从你的朗读中能体会到他的疼痛,这是剧烈的疼痛,痛得浑身直冒冷汗。(2)生:我从“紧紧抓住”这个词中,感受到刘伯承一定在忍着剧痛。读读看。在疼痛的后面,你又感受到了什么?(生:坚强勇敢的精神/毅力)(3)、生:读句子。我从一声不吭体会到刘伯承很坚强(板书:一声不吭)

师:一声不吭什么意思?

生活中你要是哪里疼了,会怎样?

师:三个小时的手术在拒绝使用麻醉的情况下,要把息肉一刀刀割掉,难道他就不疼吗?而他却(一声不吭),由此可以看出刘伯承非常

(生说)

(4)、生:我从“手术结束,崭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体会到刘伯承很疼。

师:一条崭新的床单让你们撕能撕得掉吗?没想到居然被刘伯承(抓破),这说明?

(生说)读、评。

师:这么痛,这么的难以忍受,那他为什么不叫出声来?(生说)

4、师:是啊,刘伯承忍受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痛苦,多么坚强、多么勇敢啊!谁再来把这段话读读。

师:注意稍微读慢点,让我们感觉到你在疼,你在忍。谁再来读一遍。

(指名评读)有感情/能读出当时的心情/能够感受到刘伯承的疼痛„„

5、(播放录像)让我们一起来看图想象当时的情景。

师:此时此刻你想说点什么吗?

6、师:就让我们把对刘伯承将军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吧!自由放声读。现在谁再来读一读这一段,把大家带入刚才的情境?请你推荐一名。生推荐学生。生读。

师:你的朗读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手术台上的一幕幕,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

7、师:为了让医生顺利地动完手术,刘伯承凭着钢铁般的意志强忍住剧烈的疼痛,他的坚强表现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可敬的刘将军,我想由衷的对您说:(生齐读沃克医生的话)

(三)、感悟“术后”部分

1、最令沃克医生感到吃惊的就是刘伯承在手术的同时还在干什么?生:数刀数。师:多少刀? 生:七十二刀。(板书:数刀数)下面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手术后这部分内容。(出示文本5)

2、读书不仅要读表面的文字,还要读懂文字背后的内容。谁来说说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生:体会到了刘伯承的坚强。师:还有吗? 生:常人会晕倒,而刘伯承在数刀数。

3、师:你们平时有被小刀割破的经历吗?

生:谈自己的经历:疼/像被针刺/过好几天才会好,有时候破了还会向父母撒娇。

4、师:可是摘除眼球息肉的手术比平时疼上千倍,更何况是在拒绝麻醉的情况下。那是在眼眶中,一刀一刀血淋淋地割呀,请大家闭上眼睛,想像一下手术台上那惊心动魄的场面!师描述:手术室里,不用麻醉药的手术开始了,沃克医生拿起了手术刀,第一刀,第2刀,鲜血涌了出来„„手术室静得令人窒息,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的双手在颤抖,额上汗珠滚滚„„70刀,71刀,72刀,整整三个小时过去了,在这漫长的极其痛苦的200多分钟里,病人始终在数着刀数,撕心裂肺的疼痛终于结束了。

5、师:说说你们的感受,好吗?

师:是啊,刘伯承没有因为不能承受手术的痛苦而终止手术,他没有失声大叫,也没有昏过去,在痛苦的煎熬下,他还冷静地数着刀数。他的坚强让我们震惊。

6、你们知道“失声”是什么意思吗?为什么他会情不自禁地喊道?(引导生说:刚开始手术时,沃克医生还担心他会晕过去,没想到他竟然一直在数着刀数,更让沃克医生震惊的是他居然准确地说出了刀数。)

难怪,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___(生齐读沃克医生的话)

7、总结板书,导读最后一段

是啊!年轻人手术前坚决不用麻醉药;手术中强忍剧痛,一声不吭;手术后又能准确地数出刀数,他有着(板书:坚强的意志)。沃克医生打心眼里佩服这个年轻人,知道他肯定不是普通的人,于是——(出示文本6)齐读

三、感情升华,提炼主题。

1、让我们牢牢地记住,这样一个光辉而灿烂的名字吧!——刘伯承——共和国的元帅——我们心中永远的军神!

课文学到这里,你提出的问题现在明白了吗?如果现在再来读课题,你会怎么读? 生:我会怀着敬佩的心情读 师:请你读一读。生:我会学习他坚强的精神/ 师:请你读一读。„„ 师:就让我们怀着对刘伯承的崇敬,怀着敬佩再来读课题。齐读课题。

2、师:身经百战、戎马一身的刘伯承无愧于“军神”的称号,被传为美谈。请看,这就是——刘伯承

出示刘伯承像。

师:全体起立,向我们心目中的“军神”敬礼,礼毕

师:用我们的声音,用我们的感情,把对刘伯承将军无限崇敬心情读出来吧!

(生再次齐读沃克医生的话)

3、(出示小诗)赞军神

英雄壮举泣鬼神,铁骨钢筋铸军魂。七十二刀生死痛,胜似昔日刮骨人。

同学们一定听说过三国时候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被人们传为了美谈。老师这儿也有一首赞扬刘爷爷的小诗,范读,自由读一读,配乐齐读。四、积累延伸,运用拓展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用心地走进了课文,刘伯承的坚强意志不仅征服了沃克医生,也征服了我们每一个人。

如果想更深入地了解这位共和国的元帅,建议大家读一读《刘伯承传》

2、有兴趣的也可以和你的同学一起演演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术前

拒绝麻醉

术中

一声不吭

意志坚强

术后

篇6:《棉花姑娘》教学片段及教后反思

《棉花姑娘》是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身边的科学”。《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叙述了棉花姑娘请求啄木鸟、燕子、青蛙等为自己治病的故事,通过这个童话故事,让孩子们了解燕子、青蛙、七星瓢虫、啄木鸟的本领,了解他们消灭害虫的不同本领。

一、《棉花姑娘》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知道最后是谁帮棉花姑娘治好了病?

生(齐声回答):七星瓢虫

师:你从哪一段知道的?(第五段)

师:对。在课文的第5自然段就告诉我们这个答案,棉花姑娘认识七星瓢虫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读后回答:惊奇

师:请大家自由练习,读出棉花姑娘惊奇的语气(出示这句话)

生读

师出示图片,说:“谁能用上课文中的话介绍一下七星瓢虫?”

生找并回答,集体读。

师:七星瓢虫们,你们消灭了蚜虫,帮助棉花姑娘治好了病,现在你们心情怎样啊?用喜悦自豪的语气读。

师:棉花姑娘们,现在你们一定很轻松吧,身体恢复了健康,你们有什么话想对七星瓢虫说吗?

生:七星瓢虫,你们真是我们的恩人哪!

生:谢谢你们七星瓢虫!我们永远会记得你们的恩情。

生:七星瓢虫,你们是蚜虫的天敌,而我们最怕这些可恶的蚜虫了,我们交朋友吧,有你们守着我们,我们的生活会更幸福的。

师:七星瓢虫的本领可真大啊,你瞧老师编了一首儿歌夸夸七星瓢虫,

生:读儿歌。

师:七星瓢虫帮助棉花姑娘治好了病,瞧!(看课件)棉花姑娘笑得多开心啊,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棉花姑娘的心情吧(朗读最后一段)

师:学了第五段,大家想不想当一当小演员,把这段话表演出来呢?

出示课件第五自然段

师:这段话里,有多少个角色?

生:三个。棉花姑娘、七星瓢虫、还有一个旁白。

师:我们学习小组有六人,三个人一组来一次表演,怎么样?

生:好

师:请三人小组长分配角色,赶紧演一演吧! (学生三人一组分配好角色,有的演棉花姑娘,有的演七星瓢虫,有的读叙述部分)

师:哪一组想上台来演一演? (三人上台)

下面的小朋友要认真听,注意看,如果他们演得确实很好,请给点掌声;如果你觉得还得改进的话,请你来当导演指导一下该怎么演。待会儿我们要评选最佳演员和最佳评委。

生表演后,台下学生有的鼓掌。

师:老师看到有的小朋友为他们鼓掌了,他们到底演得怎么样呀?

生1:我觉得七星瓢虫飞的时候还要拍者翅膀,不能停下来。

生2:我觉得棉花姑娘演得好,她在问七星瓢虫的时候很惊奇。

师:你是说她脸上有惊奇的表情吧?

生2:是的。还有,导演那个“圆圆的”读得不够圆。

师:那,你觉得应该要怎么读?

生2:“忽然,一群圆——圆——的小虫飞来了……”

师:(对着七星瓢虫):导演,能接受吗?

生(点头):能。

生3:导演读“飞来了”读得太快了,表演的人不能一下子飞那么快。

生4:七星瓢虫应该从远处飞来。

生5:七星瓢虫在问棉花姑娘的时候要边飞,要不回掉下去的。

师:小演员们,你们能改进吗?

生:能。

(三人再次表演,全班掌声)

老师(小结):今天的最佳演员应该是谁呢?

学生:应该评给棉花姑娘,应该评给导演。

老师:老师要给这两位最佳演员戴上小红花,我们的七星瓢虫还要加把劲呀!最佳评委应该评给谁呢?

二、《棉花姑娘》教后随笔

在教学《棉花姑娘》时,主要凸现“以读为本”,加强读书实践。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科书的对话过程。”这种过程首先是读书实践,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充分的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为帮助学生理解,我采用创设故事情景的方式带孩子们走入文本,让学生通过说话训练、图文结合、合作表演来理解,通过找一找的方法了解七星瓢虫的.特点,重点理解“很快”、“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星星”;通过动作演示,理解“惊奇”一词。并通过师生分角色朗读来训练本段课文的对话朗读。促进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先在小组中分角色表演,又让学生对表演进行评议。把读、演、评融为一体,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其对课文的理解更深,学习效果更好。学生在欢乐的课堂氛围中唤起了学习的情感,既发展了语言,学会了倾听、评价、欣赏,又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老师关注了学生的发展,真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中,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

1、一节课安排下来,时间稍显不足,以致于草草收尾,延伸拓展不够。可以加入更多的关于益虫、害虫的相关资料和数据。

2、课堂调控能力还不够。一遇到动手或者表演等,孩子们就显露出自己的天性,如何在课堂活动中调控好纪律也成了我们所要思考的问题。

3、思考:在学生还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前,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应该先统一学法,重点指导学法,可以每堂课主要用一种方法学习,等学生掌握了较多的学习方法后,再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

上一篇:申报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试讲题目下一篇:静电现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