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行政管理体制

2024-07-06

浅析高校行政管理体制(通用6篇)

篇1:浅析高校行政管理体制

摘要:为了促使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对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解决路径,以逐步提升高校内部行政管理能力。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进步,传统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暴露出诸多弊端,影响和制约高校的健康持续发展。研究和改革现行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已成为当下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高校行政管理是指高等学校依凭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发挥学校现有资源,有效完成学校各项工作任务,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它是高校发挥教学、科研与服务三大社会职能的基础,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高效、科学的行政管理,大学所追求的各项社会职能就难以实现。

一、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行政权力泛化,挤占学术权力

行政权力的泛化导致学术权力的缩减,具体表现在一线教师的业务诉求无法得到满足,或者学术专家的合理意见无法有效被采纳。学术研究是高校永恒的主题内容,学术管理权力的独立性与自治性是必要而不可侵占的。而在目前的高校教育管理中,行政权力挤占学术权力的现象比较普遍和严重,影响与阻碍了学术的创新与发展。无权独立自由地开展学术研究,就会思想僵化、思维偏狭,从而也使高校教育失去创造力。因此,高校行政应还权于学术,并且还要建立可行的机制以保障学术权力。

2.两级管理责权划分不均,院系主体内生力不足

高校在实行管理权力下移,扩大二级院系管理权限的同时,学校层面控制了全校的主要的决策和管理权限,二级院系许多事务的决策权、经费分配与使用权、人事调整权等多种权力都由学校决定,二级院系只能根据学校的决定执行。这种权限的缺失与其所承担的责任及任务极不相称,造成了学校校部机关和二级院系之间的责任、权利义务划分不清,大大影响了二级院系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二级院系抱怨在其位,不谋其政;校部机关只发文件,传达指示,不能真正了解二级院系的实际问题。这对高校健康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导致其决策形式化、管理模式单一化。

3.服务职能缺失,严重影响高校行政管理效率

国家是高等教育的办学主体,教育行政机关管理人员普遍拥有着社会地位优越感,他们只需对上级部门负责,而不用对下级部门负责。伴随着我国教育的市场化,受教育者通过支付费用来购买教育的服务质量,这就要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树立服务意识,树立以受教育者为中心的理念,关注消费者的服务要求,以提高服务质量为目标。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职能主要包括高校行政机关为教学科研服务、为教职工服务、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为单位基层服务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态度。但在当前我国高校的行政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机构臃肿、管理方式手段单一、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效率低下等现象,从此也可略见高校行政服务状况。

4.严格的过程控制,抑制了高校教师积极性

高校是集教育、科研和传播新知识的场所,要求高校教师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创新和探索未知的要求,这决定了对高校教师的管理如果按照一般社会组织的科层化管理原则来进行具体化和计量化的管理是行不通的。然而高校为了能对教师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能对教师工作量有一个量化的计算方法,建立了一套复杂的约束规制和评价体系,从而约束了所有教师的行为规则和活动空间。调研发现,大多数高校对教师的评价指标可以包含教学、科研、育人、社会服务等体系,如规定教师每年在不同级别的刊物上发表几篇论文,每年必须在教学上必须完成多少工作量,在育人上必须担任班主任、学生导师等。如果教师不能完成学校规定的科研、教学、育人等方面的量化指标,教师的工资奖金、职称聘任、个人晋升等将会受到严重影响。这将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和独立性的发挥,也容易造成急功近利的短时效应,客观上导致了粗制滥造和“学术腐败”问题。

5.高校后勤社会化、市场化改革程度不高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广大教师员工对后勤管理和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原先的后勤设施、管理队伍和运行机制等都已无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解决这一系列的后勤问题,除了政府、高校的投入外,必须加大力度实行后勤社会化改革,打破制约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后勤“瓶颈”。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高校后勤服务体系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大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给高校后勤服务对象提供了更多的自由选择机会,高校后勤面临着社会上质量好、价格低的产品和服务的巨大冲击,迫使后勤服务必须按照经济的运行规律,逐步融入社会第三产业,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因此传统的高校后勤必须实现社会化改革,才能继续生存、发展。

二、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它是高等教育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必然要求

随着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不断加强,合作办学不断深入以及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提高,给高等教育新一轮改革和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国际间竞争的不断加剧,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结合我国人口大国国情及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要求高等学校培养大批量的高素质人才。此外,据权威专家统计,未来十年各高校将面临生源短缺、招生竞争加剧的局面,这都将给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巨大的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唯有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才能健康持续发展。而现行的高校管理体制,特别是高校行政管理主要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特征,已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影响和阻碍高等教育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社会发展形势迫切要求高校进行政管理改革。

2.它是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与高校社会职能发挥相适应的必然要求

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已从依靠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张转向办学质量的提升阶段,各高校纷纷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人才培养特色的构建,从而提高学校办学竞争力。课程改革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课程改革对高校管理提出了校本化、研究性和开放式的挑战,迫切要求高校行政管理能较好解决这些重要难题。高校为了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行政管理的改革。

3.它是解决高校行政管理发展过程中面临问题的重要途径

当前,在高校行政管理过程中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管理理念滞后,管理机构臃肿,管理目标不明确,管理水平不高,管理人员素质低下,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缺乏,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已影响了高校行政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高。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方式就是对现行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进行适当改革,实现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求效益、向管理要人才的良性运行机制。

三、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解决路径

1.完善二级院系管理工作机制,加大办学自主管理力度

首先要推进校院两级管理,实现高校管理重心下移,二级院系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规章制度,重点推进民主决策制度和程序、经费管理制度改革。要完善二级教代会制度,推进学院民主管理,凡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等重大问题,都应纳入二级教代会审议或审定范围;要成立二级院系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等工作机构,充分发挥其在二级院系学科专业建设、教学科研活动等学术事务中的咨询、决策、协调作用。加大二级院系自主管理力度,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学生管理和自有资源等方面具有相应的管理与决策权。其次,管理重心下移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财务管理权的下移。学校主要负责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财经政策、法规制度,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中核算”的管理体制,核定各学院的年度经费,监督、指导、考核学院经费的使用执行情况,并实行审计制度,通过专项经费对学院的发展进行调控。学院主要负责在遵守国家财经政策和学校财务管理制度的前提下,按照学校两级理财的有关规定,结合二级院系情况制定学院级执行学校财务管理制度的实施细则、经费使用管理方法、内部经济分配制度等,统筹本学院经费,编制学院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和业务经费支出预算方案。

2.实行绩效考核,加强监督协调

推行两级管理,实行高校管理权限下移后,加强对二级院系的绩效考核、监督和管理显得非常重要。学校考评二级院系的工作主要考核其是否完成或超额实现既定目标,至于二级院系如何实现这个目标,除了少部分重大项目外,学校一般不得加以干涉。学校或校部机关的主要职能要转变到对二级院系的考核、监督和协调上,加强对二级院系的服务,调动二级院系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但同时,二级院系的职权扩大也并不意味无所不能,有些学校层面的事情,尤其是在涉外的事务上,还是需要与学校协调,由学校出面。

3.营造宽松的制度环境,促进高校教师自主创新

大学是知识型员工汇集的场所,其员工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拥有知识资本,具有与其他人力资源有着不同的劳动特征。一是独立性,高校教师希望拥有一个灵活、自主的工作场所和工作时间以及宽松的组织氛围。同时,他们在工作中希望自我控制、自我引导,喜欢独自工作的刺激和自由。二是创新性,大学教师的工作不是简单的重复工作,而是在复杂多变的系统中发挥个人资质和灵感,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他们依靠自身的知识和灵感,运用头脑创造性的思维,形成新的知识成果。三是流动性,高校教师有很强的流动意识,不愿终身在一个单位中工作。因此,一旦现有工作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或者缺乏个人的成长机会和发展空间时,他们便会想法调整工作。因此,高校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度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取代传统的人事管理办法。尊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充分发挥高校这一组织的社会特殊性,鼓励教师参与学校改革,参与民主治校,特别是对关系教职员工切身利益的改革和政策调整必须让教师参与,营造宽松环境,构建和谐校园,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

4.引入市场机制,促进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进程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相当长时间内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后勤保障体系以难以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已成为阻碍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瓶颈。为了打破“瓶颈”的制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积极参与社会企业竞争,拓宽高校后勤服务市场。引进社会力量和资金有助于提高后勤服务的质量,有助于降低后勤服务价格,有助于改善后勤服务态度,有助于提高后勤服务的效率。高校后勤服务应主动向社会、银行、企业敞开服务大门,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高校后勤改革。同时,合作经营、多元投资是加快高校后勤企业化进程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欧文·E·休斯.新公共管理的现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6).

[2] 暴琪,唐洁.引入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7).

[3] 陈劲.新形势下产学研战略联盟创新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 陈天祥.新公共管理:效果及评价[J].中山大学学报,2007,(2).

[5] 陈振明.走向一种“新公共管理”的实践模式——当代西方政府改革趋势透视[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6] 段晓菲.浅析西方新公共管理的中国化[J].现代企业教育,2007,(5).

[7] 郭必裕.对建立高校二级管理体制有关问题的探讨[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6).

[8] 李鹏.新公共管理及应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9] 花长友.高校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理论与模式[D].河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0] 江野军.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义务教育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4论文,2004.

[11] 徐增辉.新公共管理研究——兼论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

篇2:浅析高校行政管理体制

摘 要: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及整个社会经济的高效发展,高校教育体制创新势在必行。本文在探讨高校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如何创新高校教育体制,从而实现高校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利共赢。

关键词:高校教育体制;区域经济发展;开放型高校教育体制

随着市场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带有鲜明个性的区域经济正迅速崛起,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落脚点,因而实现区域经济快速而高质的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关键。而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与质量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为高智力发展和创新重要发源地的高等院校教育水平,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一、高校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一)高校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加油站”

1、一个区域高等教育的实力和水平,很大程度上代表着该区域的经济实力和水平,而作为这个时代的劳动者要想生存并发展下去,自然离不开知识和技术的武装,高等教育正好成为“生产”这样的知识型劳动者的基地,而且随着它社会化程度的加深,其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更加与时俱进,“生产”出来的知识型劳动者也更加合乎社会的要求和市场的需要,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高校教育是增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由于区域经济所具有的多样性,使得对各区域进行统筹规划十分困难,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之间的矛盾尖锐化,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知识,是人力资本的素质。因此我们也就要把这些问题的解决“诉诸”高等教育,期望高等院校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从而利用人才的优势来协调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内务要素之间的关系,将粗放型经济发展成为集约型经济,形成以人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的优势,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3、高校教育是区域高新技术发展的源泉。高校教育的发展能够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促进区域高新技术的发展。高校的一个最重要的职能就是生产知识,因此必须将这些知识切实地应用于社会之中,在这些方面国外的经验非常值得借鉴。从世界范围来看,选取高校集中的地区建立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是许多国家经济腾飞的制胜法宝。高等院校就是利用其较强的`知识、技术力量及其对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特色的了解,成立各种机构,将其研究成果应用于当地企业生产,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利用本地资源,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建立以区域经济为中心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使高校教育成为促进区域高新技术发展的源泉与不竭动力。

(二)区域经济发展是高校教育的“催化剂”

1、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保证。据统计,我国区域高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比例为:经济发达地区占45.58%,中等发达地区占32.38%,欠发达地区占22.03%。这说明区域经济发展越快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就越多,而且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能够极大地刺激该区域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这也符合恩格尔系数的规律,即可以解释为一个地区越富有,这个地区公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教育、文化方面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此外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也会促使高等院校转变人才培养方式,提高发展速度。

2、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到高校毕业生的未来发展前景。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机制也在进行改革,尤其是实行大幅度扩招后,大学毕业生涌入人才市场,直接导致人才市场超载,这也成为导致当今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据调查,地区经济越发达,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就越高,二者呈正相关。这是因为,区域经济发展越好,对劳动力的需求就越大,大学生就业的前景也就越好。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到高校毕业生未来的发展前景。除此之外,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不仅通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影响到毕业生的未来,而且影响到人们对地区高等教育投资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发展。

基于对高校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二者是互相依托而存在、相互作用而发展的。因此我们要想促使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就要以高等院校的改革和创新为重点,从其内在体制入手,创新高校教育体制,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双赢。

二、创新高校教育体制,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双嬴

(一)建立开放型高校教育体制

这一体制建立的核心就是加强高校与外界经济的联系,建立的基本条件是加强学校与区域社会各部门的紧密合作,基本途径就是使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相互轮换,基本要求就是高等院校应当及时地深入社会,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并通过双方合作直接作用于人才培养过程,从而充分提高高校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科研水平,满足区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种体制的特点是:学生以在校学习为主,教学实习为辅,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体,企业、政府是学生实习的主要基地,加强学校、企业及政府的公共关系建设。这种体制就是要把学生的培养过程分为理论学习、工作实践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集中在校内进行课堂学习,后一阶段在企业、政府机关进行训练或实践(时间及强度根据专业特点、区域情况制定)。这种开放式教育体制体现了一种“多赢”的原则,即校、企、政、生都从中获益,使学生真正走出纯理论的束缚,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更增长了他们学习的热情。同时,企业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流动人力资源,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实现品牌效应,并获得一些切合企业需要的科研成果;政府也可以得到理论水平高、动手能力强的知识型人才。即在提升高校教育水平的同时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了高校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双赢的目的。

(二)建立内涵式高校教育体制

建立内涵式高校教育体制就是要将产、学、研充分结合到一起;就是要强调“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就是要注重对教育资源整合力、组织执行力、教学力、科研力等的整体提高。因此,建立内涵式高校教育体系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系统的自发组织、自觉调控来提高高校学生的质量和素质,从而促进高校教育的发展。这种体制下的高校能够“生产”出具有高超的专业技能、优良的专业素质的人才,而他们也必将服务于区域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从而实现高校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双赢。

(三)建立学习型高校教育体制

当今社会,谁拥有的知识多,谁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之中占有主动地位。高等院校作为高新技术的源泉、人才生产的基地,其发展的潜力取决于能否实现知识的及时更新与优化。同时,要想实现知识的及时更新与优化就要将学习的观念贯穿于高校教育的始终,建立学习型高校教育体制。这一体系的建立就是要使在校生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接受教育的理念。这种理念一旦建立,就会使高校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状态之下,促进高校教育的发展与创新。与此同时,当具有这种理念的高校人才步入社会之后,也必然会将这种学习的理念带入其所处区域,从而使整个区域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时刻进行社会资源的动态更新与优化,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双赢。

(四)建立横向扩展式高等教育体制

建立横向扩展式高等教育体制,就是要使高等教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让更多有接受高等教育需求并具备学习能力的人接受他们所需要的高等教育;就是要从宽度上扩大接受教育人员的范围,从广度上扩展高等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从深度上加大高等教育的研究力度。这一体制的建立主要就是将高等教育与在职教育、职业教育充分衔接在一起,一般包括:在职人员教育与职业教育、在职人员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等几个方面。这一衔接的关键在于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有效管理。只有在这样的体制下才能真正将教育深入人心,才能横向提高区域内人们的平均素质,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区域经济稳步的发展,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双赢。

篇3:浅析高校行政管理体制优化策略

一、高校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是基于计划经济以及与这种体制相联系的权力过分集中的政治体系条件下形成的, 经过60多年的改革, 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相对比较成熟, 形成了政府主导、高校自主经营的行政管理体制。但是从实质上分析, 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体制仍然没有摆脱“行政化”的色彩, 具体表现在: (1) 高校行政管理机构设置与职能设置不完善。目前高校行政管理机构偏多、行政人员办事效率低下是影响高校发展的主要瓶颈;目前高校实施的是校长负责制, 然而高校内部存在的党群和行政两大系统在很多方面存在重叠现象, 尤其是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之间的突出矛盾关系影响高校领导体制的作用发挥; (2) 高校内部机构设置偏向行政化。根据我国高校普遍的行政机构设置的情况看, 高校领导班子有十多名领导, 下设机构数量非常多, 而且每个部门的工作人数也比较多, 人员臃肿; (3) 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滞后。为激活高校的人事管理积极性, 今年我国出台了关于细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举措, 但是当前高校人事制度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方面是高校忽视对行政管理人员的进修与培训。高校将岗位进修机会提供给了从事教学一线的教师, 而忽视了行政管理人员的在职培训。另一方面从事行政管理人员的薪酬待遇较低, 尤其是对行政管理人员的考核与激励机制的不健全, 影响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4) 人治色彩浓厚。虽然高校在积极构建依法治校, 但是基于行政化管理特点, 高校的管理仍然多以校长或者党委书记的意志进行管理, 在处理高校问题时存在“找领导、找熟人”的错误思想; (5) 行政管理体制过于行政化。从当前高校的决策自主权看, 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仍然受限于行政部门的管理, 尤其是在高校的人事招聘、学科建设上缺乏自主权, 进而影响高校的发展; (6) 行政管理人员服务意识淡薄。目前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将工作放在完成校长或者书记交代的工作上, 以完成上级任务作为考核自己的标准, 并且对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往往是采取“行政命令”的方式解决, 结果造成管理工作越位、错位现象突出; (7) 高校后勤管理制度的僵硬化。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部分高校后勤工作仍然按照计划经济时代的体制进行管理, 据不完全统计高校后勤管理费用要占到高校教育支出的很大部分, 高校后勤管理制度的行政化给高校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二、高校行政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高校行政管理体制的缺陷主要体现在高校行政管理内部的行政化倾向比较严重, 虽然我国一直对高校的行政化现象进行改革, 但是由于行政化色彩在高校的根深蒂固, 因此从当前高校行政改革的效果看, 其仍然存在泛行政化。造成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泛行政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1. 高校缺乏内部制衡机制。

高校权力包括行政管理权力和学术权力。在强化素质教育和应用教育的背景下, 高校应该强化学术权力的作用, 然而事实上却是行政组织和行政权力占据主导地位, 结果影响高校的学术发展。高校行政权力的过大就会导致高校的专业学科建设、人才招聘以及学生学位管理等工作以行政管理的方式运行, 结果造成学术氛围的降低, 使得教育资源得不到均衡的发展。

2. 行政管理人员结构参差不齐。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背景、学历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根据调查, 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大部分是刚毕业的研究生, 他们缺乏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 甚至部分人员没有行政管理相关方面的专业知识。另外行政管理人员普遍“官本位”思想比较突出, 他们将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定位于升官发财, 进而影响了高校的良好学术风气。

3. 激励机制行政化, 难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高校工作包括学术工作和非学术工作, 在高校的教师管理中往往行政管理手段占据主导地位, 例如教师的职称评定、工资分配以及年度优秀等涉及经济利益的事务都是由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的, 结果造成教师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保障, 高校的民主机制如同虚设。

三、高校行政管理体制优化的具体策略

1. 转变政府职能, 加强宏观调控。

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政府在其中的作用, 基于高等教育的发展, 政府必须要转变职能, 由过去的直接行政管理转变为通过其他手段进行必要的宏观管理, 尊重高校的自主办学权力:首先政府部门要强化宏观管理, 为高等教育提供必要的政策引导等, 合理分配职责;其次政府要加强教育立法, 实现依法治校。基于高校所存在的人治色彩, 政府部门要立足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出台一系列的法律制度, 通过法律制度的完善实现高校的依法治校, 消除传统的人治模式;最后政府部门要理顺高校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关系, 从根本上去除行政化管理色彩, 赋予高校完全独立的人事管理权。

2. 健全高校内部权力制衡机制。

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所存在的缺陷主要是因为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失衡造成的, 因此高校要建立健全权力制衡机制:一是要构建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相互平衡的模式。防止权力滥用的方式就是利用权力去约束权力, 因此针对高校存在的行政权力过大的问题, 高校必须要从提高学术权力入手, 将学术人员纳入到高校决策管理中, 重视学术型工作人员的意见, 并且建立以校长为首的行政管理机构负责校内的日常行政事务。其次, 近期朝着向学术权力倾斜的方向改革。基于当前高校行政权力过于集中的现象, 高校行政改革要朝着倾向学术权力的方向发展, 具体措施就是健全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 精简机构, 权力下移, 将课程设置、科研项目等下放到二级院系。三是合理定位行政管理工作。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是根据教学活动需要而派生出来的组织要素, 目的就是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因此行政管理工作必须要紧紧围绕服务教学工作而开展, 强化为师生服务的意识。

3. 建立有效可行的沟通机制。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任何管理工作都离不开沟通, 行政管理工作的对象是人, 因此通过建立有效可行的沟通机制有助于促进行政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针对高校而言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 高校管理者要树立沟通的意识, 认识到沟通是克服行政管理工作执行力差、工作效率低下的主要手段;其次, 建立制度化的沟通机制。高校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并且将沟通以制度化的形式确定下来, 避免沟通成为“形象工程”。高校要通过建立正式与非正式渠道为师生提供意见反馈的途径, 并且要及时处理师生反馈的信息, 确保沟通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4. 高校行政管理理念的转变。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首先要有较强的服务意识, 在具体工作中对其自身定位有较明确的认识。只有对高校行政管理的性质、作用和职能有了较清醒的认识之后, 才能逐渐摆脱自身的机关化倾向以及官本位思想的束缚。其次, 在高校行政管理效率方面, 也应一改往日拖沓的作风, 在保证工作进程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最后, 明确岗位责任意识。行政管理人员对自身岗位所需承担的责任要有明确的认识, 避免发生工作事故后推卸责任现象的发生。

5. 优化高校内部机构设置。

高校内部机构设置是高校的骨架, 是高校运转的基础, 因此优化高校内部机构设置, 是高校内部其他方面治理的基础, 对高校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一, 精简高校内部机构。高校应坚持精干高校的原则, 对相应的指挥与执行机构部门进行整合, 一方面撤销掉一些可有可无的部门, 另一方面合并一些职责相近且容易混淆的部门, 从而保证部门运行的高效化;第二严格执行定编、定员、定岗的制度。各职能部门要有明确的职责范围, 不能超越各自的职责边界线。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要求以及高校正常发展的需求,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通过有效的行政体制改革,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不断提高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利用学校现有资源达成各项预定目标, 才能促进高校更好的发展, 实现大学追求的各项社会职能。

参考文献

[1]郑子琰.正解“高校去行政化”, 慎谈“教授治校是迷信”[N].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03-16.

篇4:浅析高校多校区办学教务管理体制

【关键词】多校区办学     教务管理体制     高校

多校区办学由一件新生事物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趋势,并将成为中国大学的一个常态,多校区的教务管理与单一校区大学相比,又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区别。随着教育部印发《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2015年工作要点》以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高校多校区办学的教务管理体制问题也成为职业教育的研究热点。

1 多校区办学教务管理体制的构建

1.1 教务管理体制构建原则

1)整体性。作为多校区大学,在思想观念上必须做到真正融合,从专业结构调整、资源配置、统一协调,有利于提高整体效益。2)多样性。各个校区都有自己的历史和特点,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校园文化,灵活多样、充满活力的管理体制。3)高效性。只有实现高效管理,才能提高办学效益。

1.2 构建合理的学科结构

学科布局整合是多校区办学的重点工作,更是多校区工作中的难点。不同的校区有着自身的发展背景,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优势学科,同时不同校区的相同学科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研究方向也不完全相同,应根据多校区办学的总体目标确立学科发展方向,形成自己的特色。以特色取胜始终是学校必须坚持的发展战略。

1.3 建立校院系三级教务管理体制

根据学科的设置,建立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学校领导层负责制定发展规划、统筹学科建设,教务组织及管理等进行统一规划;学院是中间层,负责教务、科研和行政的基本运作;系是执行实施层,负责实施教务计划,进行课程建设和开展科研工作。

1.4 建立核心校区形成卫星式的办学模式

多校区办学不能平均化,应考虑在多校区中建设一个核心校区,形成卫星式的办学模式 。核心校区作为教学管理的“中心”或“重心”所在地,集中了大学的主要特色和主体强势学科,也是管理水平高、资源优势强、文化观念有特色的集中地。

2 多校区办学教务管理体制的思考

高校教务运行机制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以高校教学科研活动和人才培养模式为依据的教务管理体系的建立;二是组成该管理体系的各环节之间相互配合的方式,包括教学部门之间的配合和教学管理环节的配合;三是各项教学管理制度的改进和完善。

教务管理体制的设计与运用至少应满足两个目标:一是有助于推动教师主动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二是有助于推动学生进行独立自主学习和探索性学习。

2.1 教务管理体制程度决定着教学运行水平的高低

多校区办学的大学,无论采取哪种管理模式,教学运行主要包括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 教学进程安排、教师配备、编制课表、教室管理等,涉及教学计划、教师、学生、教室资源等多个方面。多校区办学由于教师在多个校区上课,学生在多个校区分散学习,又存在教学资源分散、教学运行中的可变性大等负面因素。要实现上述目标,减少负面影响 , 尤其要注重信息的畅通和普及,必须具备一个高水平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美国加州大学设有9个校区,大学系统通过发达的信息网络系统联为一体,图书馆、办公室、学生宿舍处处相通,还与全美信息网络系统联结。

2.2 多校区办学的教务管理体制要明确目标和完善管理制度

高校教学运行的目标就是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和造就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多校区办学的院校,由于人员分散、办学分散,就必须更加明确各个时间段各个校区的教学运行目标,时时以办学方向、人才培养目标来校验各校区教学运行的目标,使教学运行不偏离总的人才培养目标。由于各校区情况不同,教学运行的方式和方法也不能完全相同,但这不同的差异必须以严格执行教学的各项管理制度为前提。 对不同校区来讲,教学管理制度是教学的总则,是不允许更改或有所保留实施的,这就要求管理制度的确立必须完善、明确,必须适应各校区的教学管理 。

2.3 多校区办学的教学运行机制必须有强大的动力

多校区办学条件下,保障教学运行需要有强大的内部动力,这主要通过最高管理者的评审、体系内部审核、教学体系监控、明确管理职责分配、自我改进完善来形成。市场竞争的压力、第三方的监督审核构成了教学运行体系的外部动力。

2.4 多校区教务运行须有高素质的教务干事队伍

院系的教学秘书将成为组织教学运行机制的主力,他们既是基层管理者,统管着本院系教学方面的常规事务;又是面向师生的服务者,也是联络者,负责在教务处、院系主管领导、教师及学生之间传递信息,协调关系。这就要求教学秘书应具备统筹管理能力、协作意识及相应能力、沟通信息的能力、借鉴与创新能力、现代化管理技能及综合的业务知识等。因而建立一支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学历层次适当,年龄结构合理,人员构成稳定的教学秘书队伍已成为一种必然。

总之,高校多校區办学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是一项异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工作,既存在着许多的有利因素,也面临着一些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需要以新的思维、新的机制和新的模式去逐步研究和解决。

【参考文献】

[1]王晓红, 王琪.试论高校教学体系的运行机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05, 19(6): 119-121.

篇5:浅析高校行政管理体制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改革;创新;对策

学校工作任务,实现预定目标的组织活动。相对于从事教学和科研的教师、研究人员而言,行政管理的主体是从事非教学、科研活动的相关行政机关,其成员是各级各类机构的管理者和执行者。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模式存在着许多明显的弊端,如机构膨胀,人员臃肿;部门间缺乏密切配合;行政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不到位;缺乏开拓进取精神;行政权利挤占学术权利等等。鉴于此,笔者认为,当前要大力推进高校行政管理体高校管理包括教学管理、后勤管理以及行政管理,而行政管理在整个高校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高校的行政管理是相对于高校教育、科研活动而言的辅助性的但却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高等学校的行政管理,是高等学校为了实现学校教育工作的目标,依靠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发挥管理和行政职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有效地完成制的改革与创新。

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强化“以德行政”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坚持以德行政,对实践“三个代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一,高校的行政管理做到坚持以德行政,可以强化高校民意识,使学校的行政管理以教师、职工、学生等的意志为核心,可以理顺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以实行科学管理,不断提高效率,促进学校发展。其二,以德行政包括“行德政”和“施德教”两个方面。“行德政”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中公仆要求的体现。它要求管理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符合人民的利益和要求。管理者特别是领导干部、机关工作人员、行政干部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而且还要有较强的行政竹理能力和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要善于、熟练地运用现代化办公方式办公,提高工作效率。只的这样,才可能在实践中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正确地履行职责,完成好管理任务。“施德教”是用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全体社会成员,提高全社会的道德素质和文化水平。因此,在“施德教”过程中,要把对教师、职工、学生的道德教育放在首位,要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作用,以先进性带动广泛性,又通过广泛性进一步推动先进性,使高校的整个行政管理工作不断推向新境界。

二、高校行政管理改革与创新要有利于营造和谐高校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高校和谐校园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和谐高校的发展,构建和谐高校也是维护高校稳定的必要举措。高校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在经济全球化社会转型时期,高校正面临着一些有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社会的贫富差距拉大反映到高校使得学生之间的贫富差距的扩大,给贫困生带来巨大的心理落差,使部分学生形成自卑、自暴或反叛的复杂心理;随着招生人数的扩大和就业制度的改革,一部分学生毕业等于失业或就业质量不高,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为高校的稳定增添了新的变数;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学生必然受到各种思想观念的影响,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高校要稳定,必须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有效化解风险,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大力促进校园和谐。

篇6:浅析我国的行政监督体制

[内容提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政府在政治统治和社会事务管理方面的职能也急剧扩大,行政权力不断取得实质性扩张。而我国现行行政监督体制有些地方已呈现滞后趋势,若跟不上改革的步伐,将极大地影响行政监督的力度和效果,影响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和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现行行政监督体制,找出其中不完善之处,如行政监督法制化程度低、缺乏独立性等,并就当前如何完善中国行政监督体制,提出一些想法和对策,如加快行政监督立法,使监督机构具有独立性等。

[关键词] 行政监督 监督体制 完善思路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要加强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不断完善党内监督制度。而行政权力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权力,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的拓展,行政权力也在不断扩大,其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十八世纪的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曾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习近平同志强调,严格的监督是防止党员和党的干

部腐化变质、维护党的纯洁性的重要途径。由此可看出,权力没有制约就会失衡,不加监督,就会被滥用。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是民主政治的基本法则,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

一、行政监督体制的内涵及改革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为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监督制度做了不懈努力,建立了一整套监督机构,制定了很多监督制度。一个较为完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监督体系基本形成。

(一)行政监督体制的内涵

行政监督是指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它是保障国家的行政活动依法进行的制度。具体来说,就是具有法定监督权的国家机关、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依法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中是否坚持依法行政所进行的评价、检查、督促及纠正的活动。体制一词在中文里含义很广,一般是指某一组织的制度及运行方式,其实质是权力关系的制度化、程序化。将行政监督权力关系制度化,并按此制度所规定的关系运行,就是行政监督体制。行政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监督行政权力、提高行政效率、优化政府形象等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推进政府行政管理的廉洁化、法治化和高效化。

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由行政组织外部的异体监督和行政组织内部的同体监督组合而成。

外部异体监督是指行政机关以外的权力与非权力主体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的监督。外部监督又可分为外部权力监督和外部非权力监督。其中外部权力监督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实施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组织作为执政

党实施的行政监督。外部非权力监督包括:人民政协以及各民主党派的监督;社会群众及舆论监督,主要是指各人民团体(工、青、妇等)、群众组织、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人以及新闻媒体实施的监督。

内部同体监督是指来自行政机关内部的权力监督。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专职监督机关的监督,如监察和审计机关的监督;二是非专职监督机关的监督,主要有一般监督、主管监督、职能监督三种形式。一般监督,即各行政机关按直接隶属关系,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所产生的直线监督或纵向垂直监督。主管监督,即行政机关对被管理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职能监督,指政府各职能部门就其所主管的工作,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对其他有关部门实行监督。如财政、税务、工商、物价等部门的监督等。

从上述架构可以看出,我国行政监督体制具有监督客体的公开性、主体的多元性以及监督内容的广泛性等特点。从理论上来看,充分体现出了监督的人民主权原则、经常监督原则和公开监督原则;而外部异体监督和内部同体监督的结合,更有利于形成全面复合的监督网络,提高监督的整体效能。

(二)行政监督体制改革的意义

中国的行政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行政监督,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行政监督,是以人民群众的监督为基础、同专门机构密切结合的行政监督,监督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国家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使政府及工作人员更好地为人民服务。邓小平同志一贯强调,共产党要接受监督,党领导的人民政府要接受监督。他在《共产党要接受监督》一文以及其他一些重要文献中,详细地论证了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对于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

意义和作用。他指出:加强对党和政府及工作人员的监督,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和作用。这表现在可以促使党和政府做到兼听则明,谨慎从事,在工作中减少失误;有利于防止家长制作风,实现民主管理;有利于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对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对清除政府工作人员中的腐败现象,维护政府威信,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因此行政监督体制改革能够缓解或消除社会利益矛盾,从而推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适应社会利益发展要求,维护政治统治,提高政治管理效率;同时也是医治行政监督弊端的良药,通过改革建立起相应的防止和克服弊端的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自我完善,有利于促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确保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有助于激励行政工作人员成为人民勤务员,即社会公仆,是发展民主政治、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完善和执行行政监督是惩治腐败、克服官僚主义、推进廉政建设的必要措施;强化行政监督有助于支持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法定权力,保障宪法、法律、法规实施。

二、目前我国行政监督体制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政府行政管理越来越规范化、法制化,现己形成较为系统全面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的公共行政监督体系。从形式上看,既有政府机关的内部监督,如行政监察机关、审计机关的专门监督;财政、税务、工商、物价等部门的职能监督:各政府机关相互之间按照直接隶属关系,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及横向交错所产生的一般监督。也有政府机关的外部监督,如政党监督、权力机关监督、司法监

督、社会舆论和群众监督,这些监督主体,在督促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廉政勤政,提高行政效能,促进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反腐败斗争所面临的形势还相当严峻,有些地方和部门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政府机关中还存在着权力滥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以及官僚主义和失职读职等现象。反腐败工作同党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腐败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官僚主义和行政效率低下等现象之所以存在,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的公共行政监督机制还不完善,还存在许多缺陷和问题,这些缺陷和问题影响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影响行政管理的效率,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具体来看,有以下几点。

(一)行政监督法制化程度低

行政监督立法是建立和完善行政监督体制的前提和保证。改革开放以来,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国在行政监督立法方面已迈出了较大步伐,先后制定和颁布了一批有关行政监督方面的法律、法规,对促进和保障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廉洁奉公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从实践来看,我国监督权涉及的一些重要领域尚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有关保证监督机构行使职权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特别是对行使监督权的形式和程序、监督对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和处臵方式等都缺乏可操作性的规定。监督立法的这种滞后,直接导致了行政监督工作程序不严格、标准不细致、弹性因素强等问题的产生,造成了监督的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极大地影响了行政监督工作的公正性和严肃性。

(二)专门监督机构缺乏应有的独立性

行政监督体现着监督权对行政权的制约,这种制约的效果主要取决于监督主体所拥有的地位和权力。但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的专门监督机构(包括监察和审计部门)都处于附属地位而缺乏必要的独立性,这种附属型的隶属关系,使专门监督机构在人、财、物等多个方面受制于监督客体,监督人员往往屈从于长官意志,严重削弱了专门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而现阶段在我国的省、市、县三级政权中,专门监督机构之一的行政监察部门与同级纪委实行的是合署办公模式,虽在一定程度上使监察机关地位有所提高,有利于发挥党政联合监督的整体作用。但这种监督体制仍然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方面,党的纪律监督得到了强化而行政监察职能却有弱化的趋势。目前的监察机关更多履行的主要是从事反腐败工作的办案职能,而对如何保证行政机关政令畅通、勤政高效等方面则监督不够。另一方面,监督机构在同级党政机关领导下开展工作,同样没能走出监督主体依附于监督客体的模式,无法显示其权威性和独立性,难以起到有力的监督作用。特别是对同级政府机关领导班子及其“一把手”难以实行真正的监督。

(三)监督主体未能形成合力

我国目前的行政监督体制是一个多元化的体制,监督主体多,机构多C,方式和渠道多,这是一个优点,但如果不把各种监督整合好,这种优越性也难以发挥出来。近年来,在党中央直接领导下,我国在事后监督特别是查办大案要案方面切实发挥了部门、地区之间密切配合的办案协调机制和整体合力。但目前各种监督间的关系尚未理顺,各种监督主体又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监督权

限、方式、程序、范围等不够明确、具体等问题,尚未形成一个严密有序、分工合理、协调互动、运行高效的有机整体,使监督工作难免存在“交叉带”和“空白带”,造成有的问题多方插手,有的事情无人过问,尤其是对那些界限不清的疑难案件,经常出现各监督部门互相推诿、扯皮,无人监督的状况,导致了监督机制弱化,削弱了行政监督的整体效能。

(四)监督主体缺乏监督力度

在目前,我国的行政监督主体主要是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既体现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和管理国家事务的形式,又体现了国家权力的意志和法律赋予的权威,因而它应该是代表国家或人民的意志,对国家行政机关实行的最有权威的监督。但目前,人大监督是法律地位高而实际地位低,理论上应有的权力与现实中实有的权力有差距,监督工作依然是人大工作的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监督制约的法规不完善,力度不够;机构不健全,强度不够;手段不配套,深度不够;尚未真正体现人大作为权力机构对行政机关应有的监督权。

(五)监督人员素质影响监督效能

行政监督人员是行政监督工作的具体承担者和实施者,行政监督效能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督人员的素质。在我国这样一个非常重视“人情”的国度里,相当部分行政监督人员政治素质不高,不注意坚持原则,不依法行政。在实际工作中,或因怕得罪人,或因外界干预而放弃监督;甚至在一些重大原则问题上,也分不清是非界限。相当部分行政监督人员政策法规水平和业务水平较低,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降低了行政监督的效能。

三、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的思路和对策

要有效解决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现存的弊端,进而提高行政监督的效能,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以为,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行政监督体制进行改革。

(一)加快完善行政监督法律体系

行政监督是一种法制监督,行政监督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保证政府机关实现依法行政,行政监督的过程就是实现法治的重要内容。这不仅意味着行政监督是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情况的监督,也意味着行政监督应依法进行。有关监督的法律既是对行政监督权力及其行使的规范,又是这种权力及行使的保障。从目前行政监督法规不完善,监督缺乏可操作性的现状来看,首要工作是加快行政监督法律制度建设,制定一系列专门监督法律、法规。为此,必须加快制定《行政监督程序法》、《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反腐败法》、《罢免法》、《追究法》等法律法规,促进行政监督的进一步制度化、法制化。通过各种专门监督法律对各监督主体的职责和权限、监督的对象和范围、监督的方式和手段、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的义务和权利等作出明确规定。以达到依法强化监督、细化监督、增强可操作性的目的。只有完善监督法制,才能为健全行政监督法律机制、依法实行行政监督提供基本的规范程序和保障。

(二)保证监督机构具有独立性

“从世界各国已有的监督机构及其发展趋势来看,监察机构的特点是其享有广泛的授权并具有独立性,它只向最高权力机关或立法机关负责,接受它们的领导,而不从属于任何政府部门,其编制也不纳入公务员系列。” 在当代,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已实行了监察权独立,产生了良好的监督效果,如新加坡、泰国、瑞典、中国香港等国家或地区腐败现象之所以很少发生,就与监督权独立有关。

我国应借鉴已有的成功经验,赋予专门监督机构必要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具体设想如下,可以在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内设一个最高专门监督机构以替代监察部,受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对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并在此最高专门监督机构下设地方各级监督机构,受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和上级监督机构的双重领导。这样既有利于把宪法规定的各级人大(常委会)对同级政府的监督权落到实处,同时可以保证国家监督机构的独立性。虽然在各级人大法定权力进一步归位之前,这一新的监督体制不可能有非常理想的效果,但至少可以改变因行政监督机关(监察机关)隶属于同级政府而带来的种种弊端。

而在上述独立监督体制建立之前,有必要通过健全专门行政监督体制以确保行政监察部门的权威性和相对独立性。首先要改革现行行政监察体制,使监察部门由双重领导向垂直领导过渡。目前可先试点实行省以下垂直领导体制,将省以下各级政府机关中的行政监察部门独立出来,受上级监察部门直接领导,人、财、物权均由上级监察部门解决。同时考虑到目前监察部门和纪委合署办公,因此纪委领导体制也应实行同步改革。其次是扩大行政监察部门的职权。在其现有的检查权、调查权、建议权和处分权外,赋予一定的经济处罚权,如对因决策失误或指挥不当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严重损失的政府机关领导干部,监察机关应拥

有对其进行一定经济处罚的职权。第三要强化预防监督和监察手段。从事前监督入手,确定监督目标,制定科学的监督计划,努力发挥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和财政、税务、环保等职能监督经常性和连续性的作用,促进行政监督的规范化、科学化,建立起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机制。同时提高监察手段的科技含量,充分运用现代办公手段,建立监察信息网络体系,保障监察工作的多向信息渠道畅通,实现查处案件手段的现代化。

(三)建立严密的监督体系和合理的监督机构

我国现行的行政监督体制是一个多元化的体系,监督的类型和内容繁多,而且互相之间缺乏协调,监督机构分工也不尽合理。因此现在我们必须使各种监督主体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形成一个整体效应,构成一个严密的体系。从监督的内容来说,包括对行政决策的纠正与完善,对行政执行的督导与反馈,对行政立法的审查与保障,对行政效率的评估与奖惩及对行政决定的复议与申诉。从监督的类型来说,应该包括权力机关的宪法监督,司法机关的行政诉讼监督,行政机关的行政监察,以及群众、舆论、政协的民主监督。由此形成一个纵横交错、内外结合的全方位监督网络体系,对国家机关及公务员加以行政监督和制约,有效地防止行政权力腐败现象的滋生,使各级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臵于有效的监督之下。

要逐步由自上而下的单向监督模式,转变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监督模式。政府内部的双向监督既包括上级机关及其领导者对下级机关及其普通群众所实施的下行监督,又包括下级机关及其普通群众对上级机关及其领导所实施的上行监督。因此,我们行政监督机构的设臵必须要与其权能相适应,做到一职一

权、一权一责,从根本上克服过去那种监督机构地位从属的缺陷。如果监督机构缺乏有效的独立性,受制于监督客体,那么合理的监督结构就无从谈起。我们一方面要改各级监察机构的平行领导为垂直领导,使之成为上级监察机构的派出机构,以保证其对同级政府机关监督的独立性;另一方面,扩大监察机构的调查、处分权力,不仅包括纵向的扩权,也就是调查、处理问题的权威,而且还包括横向的扩权,即权力客体范围的扩大,由此形成强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

(四)强化权力机关监督

强化权力机关监督是制约行政权力、完善行政监督体制的重要保障。在实践中,强化权力机关监督制约机制,首先应加强权力机关的自身建设,目前亟待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如建立人大监督委员会等专门监督机构,以担负起日常监督工作,保证人大监督权的落实;二是提高人大代表素质和监督能力,通过各种方式,让人大代表和常委会成员熟悉有关监督的法律、法规,了解监督的形式、程序和方法;引入公开竞争机制,选举人大代表,弱化代表荣誉感,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是要改进监督方式,变被动监督为主动监督,抽象监督为具体监督,一般监督为重点监督,尤其是需要把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或者焦点问题作为监督重点,如政府机关反腐倡廉、勤政为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住房制度改革以及公用事业和日用消费品物价调整问题等,人大及其常委会有责任围绕这些问题或选择其中某一问题,对有关政府部门应尽的责任进行监督,以督促他们及时有效的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以更好地提高监督质量和效果。

(五)加强行政监督队伍建设

由于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机关的一些工作人员徇私枉法、滥用监督权力的现象已屡屡发生。如果制定了专门监督法律和实行了垂直领导以后,监督者的权力大大扩大,如果不对其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素质培训,同样还会产生监督者的腐败。所以,在注重对监督人员的选拔和培训的同时,也要加强对监督者的监督。另外,还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保证监督人员的政治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使之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监督事业中去,自行杜绝参与腐败的意念。

行政监督人员的素质主要包括政治思想素质、道德作风素质、业务技术素质和文化智能素质等。我觉得目前要提高我国行政监督人员的整体素质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选拔一批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和较高文化素质的工作人员充实到各级监督队伍中来。二是针对目前有的监督人员理论和业务水平距离要求还存在不少差距的情况,应十分注意通过培训来提高他们的行政监督的政策水平、工作能力等基本素质。其三,加强行政监督工作人员的自我素质修养,要养成努力学习,奋发进取的习惯;要勇于实践,刻苦锻炼;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严格要求自己,持之以恒,使自己的素质不断提高。有了高素质的监督队伍,监督水平的提高就有了基础。不过也不能完全依赖道德素质的力量在行政监督中的作用,同时也要有法律约束。

(六)健全社会及舆论监督机制

目前新闻媒体被很多学者称作传统“三权”(立法、行政、司法)之外的“第四权力”。可见其在行政监督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但要真正将“第四权”发挥到极致,就必须建立健全新闻媒体监督机制。我国现阶段健全舆论监督机制的关键是要加强

新闻立法。虽然现在新闻媒介在反映民意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某些腐败行为进行揭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的新闻媒介监督这一环节还很薄弱。当前,可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的一些好的经验来完善我国的新闻媒介监督,加强新闻立法。同时我们应该完善舆论监督的信息反馈和责任追究机制。完善舆论监督的信息反馈有利于监督机关及时了解信息,及时采取措施。完善的责任追究机制有利于提高舆论监督的效率。在加强新闻媒介监督机制的同时,也应该完善新闻媒介的自律机制。新闻媒介自身也应该自我约束,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还要有职业道德,不做虚假报道,总是以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

(七)完善行政监督信息收集系统

现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Internet的广泛应用,信息网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不仅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对政府工作也同样重要。现在政府部门也在积极开展政府部门上网工程,也在推行电子政务。如果建立了完善的专门的行政监督情报信息网,政府就可以及时了解各个部门的情况及各个公务员的情况,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

总之,行政监督体制改革,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使各个监督主体的行政监督职能得到真正充分地发挥,应更多地务实于“事先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惩处”的科学操作,从法制上健全、从体制上完善、人员素质上提高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提高监督工作的整体效能,使其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 2001年版 第221-222页。

2.何颖、教军章著《公共行政学新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312页。

3.傅明贤主编《行政组织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129页。

4.据张尚族编著的《行政监督概论》64页。

5.刘长江:《论建立预防性的监督机制》 《理论文萃》 1999年3月 第27页。

6.陈奇星:《中国公共行政监督机制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上海出版社 2002年3月 第187-192页。

上一篇:全球住房政策模式下一篇:学校外出学习汇报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