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稿

2024-07-27

家长学校稿(共6篇)

篇1:家长学校稿

专心致志写作业

-----培养孩子的注意稳定性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我给大家一起探讨的是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稳定性。在讨论之前我们先来看两个案例。

(幻灯片展示书上两个案例)案例一:注意稳定性不好。案例二:乐乐有较好的稳定性。

刚才我们看的两个案例是小学生中常见的两个案例,其中第一个案例中的婷婷的主要问题就是稳定性不好,如果没有家长的监督和催促,她就不能集中注意完成作业。而案例二中的乐乐就具有较好的注意稳定性。保持良好的注意稳定性,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是打开我们心灵的门户,而且是唯一的门户。门开得越大,我们学到的东西就越多。而一旦注意力涣散了或无法集中,心灵的门户就关闭了,一切有用的知识信息都无法进入。正因为如此,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天才,首先是注意力。”也就是我们今天说到的注意稳定性。心理学家认为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只想和集中,通俗的说就是把看、听等活动确定在某个人或事物上,并保持一定的时间。比如说:注意看电视,就是把注意力放在电视节目上;注意听讲,就是把注意力放在老师讲课上。注意的稳定性不高时小学生注意的特点之一。注意的稳定性是人在较长时间内将注意集中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特性,比如看书时把注意力比较长时间地方在书的内容上。那么,为什么有些孩子不能专心致之地完成家庭作业呢?或者说孩子为什么不能保持长时间的注意稳定性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课件出示)

一、学习的动机和信心不足 动机也就是做事的目的和理由。

二、家庭环境不够安静,干扰孩子学习。

孩子在家里写作业时,家庭环境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三、家长做事的习惯会影响孩子。

孩子的很多习惯都会受到家长的影响,孩子的一些行为也都是模仿家长的。因此,家长平时表现出的做事态度,就会影响孩子。(举自己班学生例子)我在做班主任的时候,在一年级下半学期的时候,为了和家长及时沟通孩子情况,我设立了一个我的成长册,每个孩子都有,我给孩子写进去在学校的表现,也有孩子自己写的自己的表现,每天拿回家后,由家长书写孩子在家写作业情况和孩子在家的表现,以此督促和了解孩子的进步。同样的方法同样的形式,开始,家长能准时记录和沟通,慢慢的有些孩子坚持不了,有的家长坚持不了,半年以后,只剩下十几个孩子的家长孩子坚持着,我从来不催促这些家长,因为我能了解很多家长是很忙的,但是慢慢的我发现越是坚持下来的家长的孩子,表现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越好。也许有的家长是发现自己的孩子已经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所以不用再用这种天天交流,所以到二年级的下学期,也就是一年以后,我再提到这个成长册子的时候,只有一个孩子的家长在坚持,我很感动,当我看到这个册子的时候,可以说,我不仅仅是感动,更多的是佩服。因为在这个成长册子里,不仅仅记录了孩子每天的学习,还有很多孩子和家长之间的故事,家长写给孩子的,孩子写给家长的。试想我是一名老师,但我也是一位妈妈,我为我的孩子这样做了吗?也许有的家长会问,那这个孩子现在怎么样,她是一个女孩。在小学里,她很安静,就像一个与世无争的天使,可以说是品学兼优。而她现在是一名中学生,在她所在的年级排前十。这不是偶然的情况。所以说,我们家长的行为习惯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

四、孩子对学习科目不感兴趣

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他不喜欢这个科目的内容,或不喜欢讲这门课的教师,他就不愿意学习这门课,也就不愿意完成这门课的作业。

那么如何才能训练和培养孩子的注意稳定性呢?建议家长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长适当陪伴

孩子在学习早期,学习的持久性和注意的集中程度总是有限的,承认在旁边的陪伴无疑是一种支持。但陪伴时家长只需要关心孩子学习的过程,而对学习的具体情况不必太在意,可以在旁边专心的做自己的事情,为孩子提供榜样或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绝不可大声吵嚷或听广播、看电视,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二、讲故事激励 儿童都喜欢听故事,家长应多给孩子讲些名人、伟人专心致志学习和工作的生动故事,如居里夫人、爱迪生、华罗庚等人的故事,激励孩子像他们学习。

三、灵活安排作业时间

做作业的时间,家长不要过于刻板。

四、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兴趣。(运用积极目标的力量)首先,要让孩子明确学习的目的、意义,这样才会提高自觉性,加强责任感,集中注意力。这些是大道理,说白了就是让孩子有一个很小的目标:比如说,在15分钟内做完数学作业,或者半小时之内做完语文作业等等。让孩子在完成一件事的时候,有些小小的成就。

慢慢的,让孩子自己每次都能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目标,从而形成一种习惯。就算到了高年级或中学,孩子都能对自己有这样的要求,我要在高度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将这一讲的内容基本上一次都记忆下来。当孩子有了这样一个训练目标时,他的注意力本身就会高度集中,就会排除干扰。

我们都知道,在军事上把兵力漫无目的地分散开,被敌人各个围歼,是败军之将。这与我们在学习、工作和事业中一样,将自己的精力漫无目标地散漫一片,永远是一个失败的人物。学会在需要的任何时候将自己的力量集中起来,注意力集中起来,这是一个成功者的天才品质。培养这种品质的第一个方法,是要有能够集中注意力的目标。

其次,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注意和兴趣是孪生兄弟。没有浓厚的兴趣,就很难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这就要求我们帮助孩子从学习过程本身去体会知识的兴奋,解决问题的喜悦,学习成功的愉快,竞赛胜利的高兴。

五、提高孩子的抗干扰能力 家长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不但要排除环境的干扰,而且要教会孩子排除内心的干扰。环境可能很安静,在课堂上,周围的同学都坐得很好,但是,孩子的内心可能有一种骚动,有一种干扰自己的情绪活动,有一种与这个学习不相关的兴奋。对各种各样的情绪活动,要善于将它们放下来,予以排除。这时候,同学们要学会将自己的身体坐端正,将身体放松下来,将整个面部表情放松下来,也就是将内心各种情绪的干扰随同这个身体的放松都放到一边。常常内心的干扰比环境的干扰更严重。

同学们可以想一下,在课堂上,为什么有的同学能够始终注意力集中呢?为什么有的同学注意力不能集中呢?除了有没有学习的目标、兴趣和自信之外,还有一个就是善于不善于排除自己内心的干扰。有的时候并不是周围的同学在骚扰你,而是你自己心头有各种各样浮光掠影的东西。要去除它们,这个能力是要训练的。如果你就是想浑浑噩噩、糊糊涂涂、庸庸俗俗过一生,乃至到了三十岁还要靠父母养活,或者你就是想混世一生,那你可以不训练这个。但是,如果你确实想做一个自己也很满意的现代人,就要具备这种事到临头能够集中自己注意力的素质和能力,善于在各种环境中不但能够排除环境的干扰,同时能够排除自己内心的干扰。

六、做些集中注意力的训练

我国年轻的数学家杨乐、张广厚,小时候都曾采用快速做习题的办法,严格训练自己集中注意力。

7、8岁的孩子还小,家长可以和他一起做一些这样的小游戏来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在心理学中用来锻炼注意力的小游戏。在一张有25个小方格的表中,将1-25的数字打乱顺序,填写在里面,然后以最快的速度从1数到25,要边读边指出,同时计时。

研究表明:7-8岁儿童按顺序导找每张图表上的数字的时间是30-50秒,平均40-42秒;正常成年人看一张图表的时间大约是25-30秒,有些人可以缩短到十几秒。你可以为孩子多制做几张这样的训练表,每天训练一遍,相信孩子的注意力水平一定会逐步提高。

七、不要给孩子不良暗示,(也就是培养孩子提高注意力的信心)。

千万不要给孩子不良暗示。有的家长从小就这样说孩子:我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在很多场合都听到家长说:我的孩子上课时精力不集中,上课老爱搞小动作,坐不住等等。你这样说孩子,尤其当着孩子面这样说,慢慢的孩子就这样认为:我注意力不能集中,我上课坐不住。不要这样去评论孩子,因为这种状态可以改变。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要去培养孩子的这种信心,告诉孩子你可以的。记得有个故事,是讲一个妈妈教育自己孩子的。这个故事讲得是赏识教育,我们用在这里也可以:这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她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3分钟都坐不了,建议她带孩子去医院看看。母亲很心酸,但她还是告诉孩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1分钟,现在能坐3分钟了,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没有让妈妈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在第40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带他到医院查一查。”回去的路上,母亲流下了眼泪。但她回到家里,却对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一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第二天上学时,他比平时都要早。

儿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开家长会。出于意料的是,这次她儿子的名字不在差生的行列。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她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问题。回去后,她欣喜地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老师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之后,儿子被清华大学录取了。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儿子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您能欣赏我……

所以,我们要给孩子信心,让他知道,你是可以的,你甚至可以做的更好。

七、订立契约

行为心理学家认为,要矫正一个人的行为,通过订立契约并使用代币奖惩的办法是很有效的。

具体来说(看书上)管理孩子是一项伟大而又辛苦的工作,它不但需要我们做家长的以身作则,有需要我们的坚持不懈,有了我们的榜样才会成就一个优秀的孩子。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叶子,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孩子。所以,方法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适合自己孩子的才是好方法。

篇2:家长学校稿

时间

授课内容

主讲人

听课年级

2011.9

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二年级 教师

二年级

2011.10

家长应该怎样做

二年级 教师

二年级

2011.11

孩子成长的责任应该由谁来担当 二年级 教师

二年级

2011.12

新时代需要学习型家庭

二年级 教师

二年级

金沙江路小学

金沙江路小学“家长学校”教育授课记录 日期

2011.9

讲课人

二年级教师

听课人

二年级家长

地点

二年级教室

授课主题

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今天我们家长学校讲座,想跟家长一起学习和探讨几个问题。

一、怎样才能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二、家长怎样跟孩子沟通;

三、怎样让孩子告别自私;

四、为孩子插上创造的翅膀。今天我讲,下一次我想请有经验的家长来讲。先讲第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环境对幼儿的成长具有特殊的意义。每个人一生下来就要接触周围的环境,在一定的环境中长身体、长知识。

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同的。如:温暖型的家庭,家中成员关系和谐,生活安定,给孩子丰富的爱,孩子的个性、智力会得到较好的发展。冷漠型的家庭,父母对孩子缺乏感情和责任心,放任自流,会使孩子的身心发展受阻,养成任性、内向的性格。民主型的家庭,父母事业心强,家庭气氛和谐、平等、民主,孩子往往性格较开朗、好学、有上进心。

联合国曾做过决议:“人类有义务把最美好的东西给孩子。”为了使孩子更好地成长,我们应重视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一)、创设整洁、美化的家居环境。家居保持整齐清洁,色彩和谐,美观大方,还要注意尽量减少居室内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并引导孩子参加美化家庭环境的活动。如:把椅子摆整齐,把桌子抹干净,把玩过的玩具和看过的图书放回原处,把叠好的衣服放回衣柜,给种植的花浇水。这些都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从小渗透了保护美好环境的教育。

(二)、处理好家庭的人际关系。家庭生活气氛要注意和谐愉快,家庭成员之间要做到亲密和睦、尊老爱幼、互相关心。对孩子要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和要求,以助于培养孩子正确的是非判别标准和良好的品德行为。要为孩子创设轻松、自由的心理环境,尊重孩子,给孩子在家中以平等的地位,使用孩子在家庭中无心理压力,感受家庭的温馨和爱意,在和谐、宽松、愉快、有序的氛围中成长。

(三)、家长要注意言传身教。幼儿心理认识的特点是具体形象,他们爱模仿,最容易受家长影响,所以家长要从自己做起,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身修养,用自己良好的言行给孩子以良好的影响。如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最佳期,刚学说话还分辩不善恶、美丑,家长要引导孩子学讲礼貌的语言。成人对孩子说话要注意采用礼貌、温和的语气,少用命令的语气。又如父母的服饰要美观大方,为孩子选择的服饰也要注意舒适合体,美观大方。给孩子烫头发、涂口红等是有损孩子身心健康的。美的仪态也是创设良好家庭环境必不可少的内容。

(四)、给孩子创设一个“小天地”。有条件的家庭最好给孩子创设一个属于孩子的“小天地”,让孩子放置图书、玩具及属于自己的东西,让孩子在小天地里自由活动,有利于培养孩子爱惜物品、整齐清洁、做事有条理等良好习惯。

(五)、在家庭中注意通过艺术活动熏陶孩子。幼儿期是美育的最佳期,孩子爱唱爱跳,爱画爱做,在荼饭后或节假日一起聚聚,让孩子表演一下在幼儿园学过的歌舞、儿歌、绘画、拼砌„„父母也要参与表演或欣赏、评价。

(六)、把家庭活动扩展到大自然和社会。在假日把孩子带到大自然和社会中,通过参观、游览开阔孩子的眼界,提高观察力。第二、家长怎样跟孩子沟通。有的孩子喜欢与家长说话,每天放学总是不停地跟妈妈说今天在幼儿园早餐吃什么,午饭又吃什么,老师教了什么,还玩了什么游戏„„ 有的孩子喜欢提问,常常接二连三地问这问那:“太阳公公要睡觉吗?”“天上的小鸟会迷路吗?”“小蚂蚁头碰头咬耳朵,是在说悄悄话吗?”

对此,有的家长很有兴趣,也很耐心听孩子说话,回答孩子的问题,有的家长却十分厌烦,有时甚至没好气地说:“别烦我。”

实践证明,善于与孩子进行健康和谐的沟通,容易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知道孩子的需求与困难,有利于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使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相反,不善于与孩子沟通的家长往往会对孩子产生偏见,由于自己的主观片面,高估或低估孩子,有时甚至误解和委屈孩子,使孩子产生压抑的心理。

和孩子沟通应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父母和孩子相互沟通,应由倾听开始,以对待好朋友的方式与孩子说话,下面我们介绍和孩子沟通的一些做法:

(一)、尊重孩子是沟通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尊重孩子表示你对孩子有信心,若运用太多的挑剔、斥责、说教、警告、劝导及威胁等交谈方式是不能和孩子沟通的。

(二)、沟通的方式有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两种,脸部表情、说话表情、轻轻拍拍肩、轻轻抚摸„„都是非言语方式沟通。如果我们善于运用言语或非言语方式表达自己的态度,将能加强和孩子的相互沟通。

(三)、和孩子沟通要注意察言观色,能在最短时间内察知孩子的喜怒哀乐,才有机会与孩子沟通,和孩子多谈论他感兴趣的事情,才能更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四)、适当参与孩子的游戏活动,与孩子一起进行小种植及饲养活动,边玩边谈,边做边谈,这是与孩子沟通的好机会。

(五)、父母要注意适当安慰、体谅孩子,谅解孩子的处境,同情他们的遭遇,但这不等于溺爱、迁就,而是要在关心、爱护的前提下引导孩子应该怎样做,避免向孩子施加压力。

(六)、要多关心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游戏、学习,在早送晚接的路上多谈,多倾听。总之,要与孩子沟通,必须要了解孩子,要注意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了解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基础,作为父母要经常知道孩子最喜欢和谁玩?孩子单独一人时喜欢什么?他最爱什么玩具?最喜欢吃什么?厌食什么?孩子有没有同情心?有没有自信心?对大人的问题是否积极回答?是否爱提问题?孩子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如何„„家长要注意经常和孩子交谈、游戏、散步、看图书、听音乐、看电视等等,这样才能和孩子沟通好,使孩子身心和谐发展。人们常常说,从你孩子的身上,往往可以看到当年你的为人。这是因为: 你今天对孩子随意斥骂,他明天就常常会出言伤人。

你今天对孩子以打代教,他明天往往就会用拳头来“讲理论事”。

你今天跟踪孩子的出行,偷看他的信件,偷听他的电话,他明天就会口是心非,弄虚作假。你今天对孩子的劣行迁就包庇,他明天就会明知故犯,屡教不改。你今天不耐心倾听孩子的意见,他明天就会随心所欲,独断专横。你今天对孩子的弱点热嘲冷讽,他明天就会自卑胆怯,犹豫不前。

你今天对孩子贬东家讥西宅,他明天就会对别人吹毛求疵,与谁都合不来。你今天对孩子轻诺而寡信,他明天对人就会信口开河,言而无信,不负责任。你今天对孩子的事情越俎代疱,他明天就会事事没有主见,凡事想依赖别人。你今天用朋友的口气与孩子说话,他明天就会谦虚随和,遍得人缘,得道多助。你今天对孩子的乖巧常说谢谢,他将来就会珍惜友情,怜老爱幼,乐于助人。你今天对孩子的进步不吝赞扬,他明天就会赞赏别人,宽容别人,广交朋友。你今天对他的失误给予原谅安慰,他将来就心胸开阔,体谅别人,团结大众。你今天对面临困难的孩子多多鼓励,他将来就时时充满自信,勇往直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第三、怎样让孩子告别自私。

您家里是否也有这样的情况:爷爷要睡觉,孩子要看电视,只能爷爷让步;女儿要吃什么东西,不管路多远,爸爸也得去买;儿子要妈妈在家,一哭闹,妈妈便一天不去上班„..现在的孩子是独生子,更是备受呵护和宠爱。为了孩子,很多父母可以牺牲一切。然而,父母的这种牺牲却可能使孩子滋生只关心自己的需要、自己快乐,而不考虑别人的需要、别人的感受的利已主义思想。如果孩子只是关心自己而很不尊重别人,那么他在幼儿园往往很难受欢迎。所以,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关心和帮助他人的高尚情操,让孩子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1、让孩子体验父母的辛苦。父母要经常和孩子交流,用能理解的语言或表情告诉孩子自己的辛苦、烦恼和不适,并且可以让孩子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如:洗手绢、擦桌子、倒垃圾等,让他亲身体验父母每天的操劳和辛苦。

2、启发孩子的正面情感。孩子的行为绝大多数是由感情冲动引起的,而且行为过程带有很浓厚的感情色彩。在让孩子做某件事情时,最好从启发他的正面情感入手。正面情感包括同情心的启发:“你看那位老爷爷弯腰多吃力啊!赶快帮助他把报纸捡起来吧!”

3、给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2—3岁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发,很愿意做事。父母应利用这一特点,如妈妈蹲着洗菜,爸爸就可以启发孩子为妈妈送去小板凳;也可让孩子帮助“招待”客人,拿出糖果给小客人吃,拿出玩具给小客人玩等等。另外父母出可给孩子出一些“难题”,如“只有一个苹果,应该怎么办?其他小朋友要借用你心爱的东西,怎么办?教他学会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及合作。

4、温和地惩罚孩子因自私引起的攻击行为。对于孩子的这种行为,父母可以适当地惩罚孩子,但态度要温和。如:孩子抢夺了他人的玩具,就拿走他抢到的玩具,并立即明确的告诉他大家的不满,使孩子明白自己不良行为的后果;严重的可以用“完全收回爱”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惩罚,即对孩子不再予以理睬,暂时让他感到没人爱护他,直到孩子愿意认错并道歉为止。并且在惩罚前后,一定要给孩子讲明“为什么”和“以后应该怎么做”。第四、为孩子孩子插入创造的翅膀。

发展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增加其感受力、悟性、独创性与适应性,而这些素质无论孩子将来做什么工作都是需要的。幼儿期是孩子创造性思维迅速发展的时期,所以,父母绝不能错过教育的时机。

1、为孩子提供民主、宽松的环境。父母不压抑孩子的创造力,要鼓励孩子积极、独立地思考。有些父母对孩子管束过多,孩子吃、穿、住、行都由父母安排,稍有不合意就训斥。在这种环境下,孩子被管制得规规矩矩,怎么还能去想象、创造呢!长此以往,孩子就不会运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只会做个听话的、创造力贫乏的“好孩子”。所以,父母应为孩子创设民主环境,为其创造力的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

2、用多种形式启发孩子,激发其创造性思维。父母可以通过种种形式启发孩子,培养孩子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活跃他的思维。如让孩子说出钉子的作用:钉东西、挂东西等,鼓励孩子从多种角度回答这个问题。

父母可以通过讲故事、看图想象、音乐、舞蹈等形式来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如:看图想象,父母可给孩子一幅完整的图,请他想想这幅图画的是什么。有时父母也可以画一些图形让孩子想象:“它是什么?”孩子想象的事物越多越好,只要抓住图形的主要特征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让孩子所说的物品与图形完全吻合。

3、多让孩子思考,解决实际问题。遇到任何问题,父母都要让孩子积极地、独立地思考,这对其创造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不会动脉筋、思维懒惰的人是不会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所以,当孩子遇到问题时,父母不要急于提供现成的答案,而要让孩子自己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以此激发孩子解决问题的愿望,培养他们积极思考的习惯,消除他们对父母的依赖心理,调动他们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使生活游戏化。父母在生活中经常别出心裁,以游戏的方法充实生活,增加生活中的乐趣和情调。如[穿衣服既从上穿,亦可以由下穿;出外散步可以正着走,也可倒着走。父母的情趣会感染孩子,使其思维更加灵活、富有新意。

金沙江路小学“家长学校”教育授课记录 日期

2011.10

讲课人

二年级教师

听课人

二年级家长

地点

二年级教室

授课主题

家长应该怎样做

各位家长:

下午好!今天我给大家谈两个话题

1、我们父母常犯的十大错误。

2、家庭教育中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我们父母常犯的十大错误。

一、让爷爷奶奶带孩子。不自己亲自照顾

很多父母以为孩子只要身边有人看着,没有生命危险就好。其实从出生开始,孩子就需要和别人交流。不会说话也可以交流。肌肤的接触,拥抱,关注的眼光,和他说话。孩子需要不断的交流,会变得比较聪明,对爱有安全感。我们很多家庭的孩子,是在没有关注的环境下长大。脑子会变得怪异呆滞。然后永远缺乏爱的安全感。终生追求那童年,婴儿时期失去却永远追不回的爱。

二、把孩子当炫耀比较的对象 中国人一方面爱面子,一方面想鼓励孩子上进。常常说,你看人家孩子多用功,成绩多好。人家又得了什么奖。这种比较最要不得。况且常常是当着很多人的面说。说难听点,孩子考试考不好只怪你遗传不好。包括智力,个性种种。并不是孩子不愿意做好。实在是你的问题太多。你每一次把孩子和别人比,只带给他多一份不满和痛苦。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这种比较和竞争的心理,也导致团体比较无法和谐合作做事。喜欢互斗。对于能力强的人不是佩服,而是嫉妒,要拉他下来。整个家长的教育观念需要加速修正。否则我们的团队合作永远不如人。

三、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和权利

很多父母抱着传统的观念,把父母摆在权威的角色。认为子女是属于父母的。这种不把孩子当一个拥有完整权利个体的错误观念,导致个人和社会的很多不良的后果。父母进入子女房间应该先敲门。移动或用孩子的东西应该得到他的允许。任何牵涉到子女的决定应该先和子女商谈。不要随意翻看子女的日记或隐私。应该尊重孩子的所有权利,把他当一个成人一样尊重。这个尊重是从出生换尿片开始。换尿片前,先和颜悦色告诉他要换尿片了,向他道歉,请他忍耐一下。

这种尊重的精神是我们社会所缺乏的。导致社会缺乏服务和尊重的观念。不被尊重的人以后也不知道尊重别人。

四、把孩子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方向

很多父母把自己一生的遗憾寄托在孩子身上。一直逼孩子往自己以为是正确的路走。即使孩子并不适合,或者不喜欢。在这种压力下,家庭变的不快乐。亲子的愉快时光成了斗争大会。牺牲了亲子的和谐关系,追求一些莫明其妙,也不见得正确的父母理想。当子女长大回想起童年,尽是不快乐的回忆。的确是些愚蠢父母的作为。

五、把学校成绩当成一切表现的指标。

很多父母小孩认为越用功越好。一切面向考试,很多父母愚蠢地以为学校的成绩代表一切。人生的目标两个,一是考大学,二是找好工作。目标订清楚了。父母剩下的工作,就是用一切威逼利诱苦苦哀求,来达到这个目的。这个科举时代遗留的过时观念,仍旧深存人心。其实事实摆在面前。很多大学生或者北大清华的现在也只能混口饭吃。在学校的成绩并不代表一切。反而是全面的能力,活力,毅力,性格,才是影响他们一生的重要因素。

六、认为早起很好。睡觉就是懒惰

成长中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很多孩子6点就起床。每天睡不足8小时。全国还在推广早起才健康的错误观念。睡不足会影响发育。脑力会减退。我们的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

七、认为孩子不应该做家务事,应该把时间拿来学习社会学家调查的结果,在家常做家务事的孩子将来生活比较幸福。可能是因为处理事情的能力比较强。所以长大以后比较不容易有挫折。或者比较能面对挫折。父母为了让孩子学习,剥夺了一切孩子做家事的机会。剥夺了他学习工作、学习分担责任、学习面对问题的机会。教养出一个个只会解几题数学(又解不好)的傻孩子。父母应该让子女充分分担家事。

八、缺乏幽默感和轻松的一面 或许因为各种压力,家庭的基本气氛就是逼孩子学习。什么是家庭生活?什么是亲子活动?完全不知道。父母因为生活压力,失去了幽默感,失去了轻松。一切都是逼,都是赶,都是考试。实在不知道人活着是为什么。在这种缺乏轻松和幽默感的气氛下,一个小挫折就会引爆冲突。

九、认为父母的爱可以是对子女任何不合理要求的借口 或许因为电视剧演太多了。很多人以为疼爱就可以当一切的借口。很多父母常对子女说的一句话:我们这样做,也是因为爱你,为你好啊。想用这句话堵住子女的反驳。这简直荒谬。要求不合理就是不合理。别把爱扯进来当挡箭牌。父母的要求应该要合理。让孩子心服口服。

十、认为养孩子是艰苦的义务,不是享受

我们父母,经过传统的教育,习惯把养育儿女当成艰苦的义务。也因为这个苦,而常常暗示或明示子女要回报,孝顺。比较正确的态度是养孩子是一种上天赐予的享受。应该享受和子女相处的时光。享受看着他成长的乐趣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分支,它直接关乎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关乎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和安康,为人父母,我们要学会运用正确的家教方式,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因此在家庭教育中要注意四应和四忌: 应言传身教忌单纯说教

在早期教育中,父母的言谈举止对于孩子的影响很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时时处处起到表率作用,努力克服以往不良行为习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以良好的习惯,美好的心灵,文明的行为,优良的品质,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受到启发。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告诉孩子,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

应合理引导忌过分溺爱

很多家长总认为严格教育就是好的,希望孩子按照父母设计好的模式发展,稍有不从,就对孩子严加管教,其结果并未遂人愿。相反有的家长对孩子百般迁就,用俗话说:“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这些都不是好的家庭教育方法。正确的家庭教育应是严格中包含宽容,宽容中渗透着严格,在为孩子创造好必要物质环境的同时,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应培养好习惯忌随心所欲

应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晚上看电视不能超过一个小时,9点以前必须上床睡觉等等。而且教育孩子随时整理自己的衣服、文具,逐步养成把自己的东西固定放在一个地方的习惯。还要引导鼓励孩子主动与班里的小朋友打招呼,与别的孩子玩时互相谦让。让孩子,学会与老师沟通,愿意配合老师做事。对孩子习惯方面的培养,最好采用家长以身作则、游戏、娱乐的方式,帮助孩子在不刻意、不强迫的环境中养成必要的行为习惯。培养习惯要坚持前后一致,忌随心所欲,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应正视优缺点忌厚此薄彼

发现错误,忌大加斥责、吓唬;发现优点,应积极肯定,忌抓着缺点不放。许多家长总习惯在孩子犯错误时,一味地批评、指责。这样做的出发点是要告诫孩子下不为例,却没料到无意中扼杀了孩子的进取心,使孩子产生消极逆反心理。所以,当孩子想要尝试新事物时,明知只会失败,但仍应鼓励孩子试试看,让孩子有机会尝试失败,进一步获取新的感性经验。做父母的,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从而给予肯定、鼓励。

各位家长,教育好学生是我们老师的承诺。我们学校、老师有责任尽力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教育好每一个孩子。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教育改革的要求,教育好学生更需要家长的配合。

最后,我衷心希望各位家长对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金沙江路小学“家长学校”教育授课记录 日期

2011.11 讲课人

二年级教师

听课人

二年级家长

地点

二年级教室

授课主题

孩子成长的责任应该由谁来担当

一、明白一些定义,明确一种分工,坚定自己的行为

1、责任是什么?

责任是分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责任感是衡量一个人精神素质的重要指标。

责任是一职责和任务。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有社会就有责任,身处社会的个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条文,带有强制性。责任有个人的责任和集体的责任。个人的责任指一个完全具备行为能力的人(成年人)所必需去履行的职责。集体的责任指一个集体必须去承担的一种职责。

2、成长是什么?

长大,向成熟的阶段发展,一种经历的过程。

3、家长的责任是什么?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直接责任。”这就说明对孩子的教育已不再是道德的要求,而是每个父母应尽的法律责任。我们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做父母的人都要自觉履行家庭教育的职责,提高自身素质,注重言传身教,从点滴做起,告诉孩子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教育孩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着力品行、法制教育,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故事一:《人民日报》(2000年07月05日第十版)

现在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只顾挣钱,对孩子不闻不问。以为花钱将孩子送到一所学校就万无一失了,而缺乏与孩子经常性的沟通,导致孩子因疏于管教,走上犯罪道路。二是对孩子教育缺乏耐心,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就采用棍棒,甚至还发展到置子女于死地的地步。

浙江省金华四中高二学生、17岁的徐力因对母亲提出的学习目标无法实现而深感压抑,多次与母亲发生顶撞,最终发展到用榔头将母亲活活砸死。

这个案例骇人听闻,现在回想起来还令人不寒而栗。子女因不满父母的管教,亲手杀死其亲生父母的事例虽然只是极少数,但因此而引发的犯罪却不容忽视。我们不禁要问:这些孩子怎么啦? 孩子与父母的感情,是人世间最宝贵的亲情,他们之间血脉相连的关系是永远割舍不断的。不知这些孩子在将毒手伸向其辛辛苦苦养育了自己十几年的亲人时,是怎么想的。

但是,在指责这些孩子的同时,是否也应从家庭这方找找原因呢?孩子之所以走到这一步,难道与家庭一点关系也没有吗?

如何对待这些孩子,帮助他们走出“泥潭”;如何为这些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的责任。这里需特别强调的是家庭的责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生活、学习、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当今社会的诱惑实在太多,而孩子又缺乏辨别能力,如果孩子从小失去家庭的关心和温暖,就可能在社会上结交一些不良的人乃至滑向犯罪深渊。故事二:

我国儿童和日本儿童在北京组织联谊活动,划船时中国孩子喝完饮料就把饮料瓶扔进湖中,而日本孩子赶紧划过去把饮料瓶捞上来。

德国的孩子非常自觉,过马路时,即使马路上没有一辆车也不愿闯红灯。可在我们中国呢?也不管是什么灯,只顾往前冲。

在西方不少国家,只要有人站在马路边站着,汽车就会自动停下来,等行人过马路之后再开车。在中国,行人与汽车、汽车与汽车之间互不谦让,常常一堵就是半个小时以上。很多人有个习惯,在买东西(或者是坐公交车的时候)总想投机取巧,“排”在前面(或抢个好位子),而西方一些国家的人们对此十分看不惯。

美国人:最惊讶中国人的嘴上功夫。美国人除了钦佩中国人手头阔绰,动不动就买三四块劳力士以外,最惊讶中国人的嘴上功夫。这嘴上功夫第一是乱吐痰,第二就是大嗓门。

泰国人:泰国人普遍将中国人视为好朋友。在泰国人眼里,中国人是泰国最固定的旅游收入来源,但他们还是会对中国人的一些毛病感到奇怪:为什么中国人关车门时声音那么大?在泰国,大力关车门是对主人表示不满的方法。从目前中小学生的情况来看,我们的养成教育与世界先进水平比较是有差距的,我们一些学生的行为习惯是不能让人满意的,如果不抓紧教育,会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孩子。在国内,大家对一些坏习惯已经习以为常,可是在国外,一个随地吐痰的人立刻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记得有一次,我们乘车去山东游玩,很多人都会把自己吃的水果皮、瓜子皮等垃圾放在面前的塑料袋中,而有的人却把垃圾随便扔在车上,车上的工作人员看见了,连忙说:“请把垃圾放在塑料袋中。”谁知道这个人大声喊道:“扔地上怎么了?坐你们的车是让你们挣钱呢!是看得起你!我现在是你们旅游公司的顾客,就是上帝,知道吗?”听到这些话,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暗想:幸亏你不是老师,如果所有的学生都向你学,那我们的社会成什么样子了!当然,我并不是说外国人什么习惯都比我们强,也并不是说我们各方面都差,我只是希望我们的教育向他们学习,这将是学生一生的财富。

养成教育与家长的教育也是分不开的。就拿讲究卫生来说吧,这可是我们当老师的天天说、天天教育的,但是如果没有家长的配合,就是你再怎么说也是于事无补。而且,从孩子的身上还可以看出家长的文化素质与修养,直接影响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有些孩子衣服整洁、大方,看着特别让人喜欢,来接孩子的父母也是干干净净,大方得体;再看另外一些孩子,脸上、手上、衣服上,脏兮兮的,再看来接的父母,衣服也是脏的能再揭下来,竟然还穿着拖鞋,连最起码的对别人的尊敬都不知道。我并不是说这些家长不文明、没文化,只是想说,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自己的一言一行会影响着孩子的一生,特别是小孩子,更应该给他们起带头作用,你要教育孩子讲究卫生,作为父母就不能懒散,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做孩子的楷模,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成自然”,一旦孩子养成习惯就会不自觉的坚持下去。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良好习惯是素质教育的归宿,素质只有化为习惯,才能成为终身受用不尽的财富。

现如今,我感觉我们的教育也在向着这方面努力,但是做得还不够。我们应该和家长联合,先给孩子的父母上一课,让做父母的知道:培养良好的习惯对孩子的重要性,同时,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做典范。

二、明白一些方法,主动做些事情,协助孩子成长

1、孩子小学的三个转型期要把握,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成长

◆一年级时第一个转型期:孩子从幼儿园的玩耍阶段向教室管理型生活转型。家长要主动做的事情有:

①告诉孩子上学是一件高兴的事,说明你长大了,聪明了,懂事了,为孩子建立信心。②了解学校的教学特色,了解班主任的教学特点,与主要任课教师保持联系方式。③主动向班主任说明自己孩子的特点,学前经历,家庭情况,联系方式。

④安全意识第一。明确孩子上学、放学的时间,严格按照学校的到校时间管理规定送、接孩子,不要只把孩子往学校门口一放就万事大吉,要看着孩子进入校门再离开,要提前10分钟到校门口接孩子。要引导孩子注意保护自己,知道自己身体的哪些部位特别要保护好,知道在楼道里不追跑打闹。

⑤配合学校进行各项活动,给孩子支持的信心。

⑥当孩子与他人发生问题时,要主动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主动原谅他人的错误,为孩子树立责任榜样和大度胸怀,为孩子的成长奠定基础。

◆三、四年级时第二个转型期:男孩子三年级以作文写作为转型。女孩子四年级数学抽象思维转型

家长要主动做的事情有:

①和孩子一做阅读活动,户外活动,生活数学活动,记录游玩、经历,交流心得,任务要在活动中自发建立,为孩子建立写作基础和数学具象。

②了解教学进度,了解课型归纳特点,与主要任课教师保持紧密联系。③根据自己孩子的学习特点,学习经历,及时找出不足,和老师、孩子一起商量训练的方法,及时修正,不留后患。

④保持与孩子交流的时间,主动倾听孩子的诉说,及时给孩子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自己没有合适的方法,一定要及时向有关老师或教育专家请教,平时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学校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素质。⑤配合学校进行各项活动,给孩子支持的信心。

⑥当孩子与他人发生问题时,要主动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主动原谅他人的错误,为孩子树立责任榜样和大度胸怀,为孩子的成长奠定基础。

◆六年级时第三个转型期:进入生理、心理动荡期,小升初的转型 家长要主动做的事情有:

①了解孩子处在人体第二激增期,骨骼快速生长成形,成长的分水岭时期。主动保持与孩子交流的时间,倾听孩子的诉说,及时给孩子讲一些生理变化的面对方法,快乐面对成长,与孩子经常讨论问题,商量有效的解决方法。如果自己没有合适的方法,一定要及时向有关老师或教育专家请教。

②了解教学进度,了解课型归纳特点,与主要任课教师保持紧密联系。③根据自己孩子的学习特点,学习经历,及时找出不足,和老师、孩子一起商量训练的方法,及时修正,不留后患。

④可以和孩子一起到自己理想的初中学校参观,了解学校的教学特点,录取方式和政策,提前为孩子建立目标。⑤配合学校进行各项活动,给孩子支持的信心。

⑥当孩子与他人发生问题时,要主动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主动原谅他人的错误,为孩子树立责任榜样和大度胸怀,为孩子的成长奠定基础。

三、明确责任,积极疏导,创设经历,把握成长

1、明确这个天定的法则:

成长的个体-----是孩子自身,谁也无法代替,谁也没有代替的权利。

2、明确这个天赐的任务:

家庭是伴随孩子成长的第一起跑线。孩子出生之时,家长就开始接受了天赐的任务,孩子的成长方向与我们的智慧成正比,大智慧出大人才,小智慧出小人才,无智慧不出人才。(智慧与不断学习有关,智慧与关注孩子有关,智慧与不断交流有关,智慧与不断发现孩子的优点有关)

3、明确这个过程的法则:

学校是伴随孩子成长的第二个起跑线。从孩子进入幼儿园开始,社会就开始接受了教育孩子的任务。学校是知识传递的场所,人与人交往的环境,道德养育的基地,规范行为塑造的经历,未来职业选择的阶梯。记住这样几句教育孩子的话吧: •尊重孩子承认自我 •创设经历认识自我 •获得成功发展自我 •偶有失败正视自我 •明确目标强化自我 •适时引导激活自我

愿所有的孩子享受成长的快乐!愿所有家长欣赏孩子的成长吧!

记住我们的责任是天赐的,无法回避!

金沙江路小学“家长学校”教育授课记录 日期

2011.12

讲课人

二年级教师

听课人

二年级家长

地点

二年级教室 授课主题

各位家长好!我想先从一则新闻案例所引发的故事谈起,标题是《学校给学生父母布置读书作业,“家长读书令”起争议》:潍坊市奎文区潍州路小学在教师、家长、学生中开展了以“同读书、共提高”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学校给家长布置了一定的读书作业。此举在带动社会读书风气的同时,也引起一些家长的争议:老师的“教育面”是不是太宽了?因为家庭毕竟不是学校。家长各有各的本职工作,他们对孩子的影响,主要是靠亲情呵护养育监督,以自身的日常言行创造的家庭气氛潜移默化地进行。人们担心,家长勉强接受这种读书活动,只是出于这是“集体项目”,家长不做,孩子到学校不好交代。实际上孩子的父母家事公事纷纷扰扰,谁会把这当成事儿?如果读书活动遭遇徒具形式、不了了之的局面,岂不尴尬?更有一个题外的问题:让家长读的那 23 本书,由谁掏钱?这里有没有学校代人推销之嫌?等等潍州路小学校长则说,有种说法叫“5+2=0”,学生在校 5 天的学习被在家过的 2 天周末冲淡了,有的家庭与学校教育不同步、脱节,甚至背离,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受到的教育。学校管理层认为,如果学生的亲属都读书了,潍州路小学 1000 名学生等于增加了数千名“教师”。今天在座的家长们,试问,如果你孩子的学校也开展这样的活动,有多少人会用实际行动积极支持?让我们听听另一种声音:去年,虹口中学开展了“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学生们普遍反映学习效果不错。不少学生讲,“以前一个人读书没劲,现在全家一起读书很有劲。我教爸爸学英语,APEC 会议常用英语爸爸全会说了,现在我的读书成绩也提高了。”“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学习,我们知道了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我们每个公民都要认真地去做,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做一个有良好道德素质的公民。”“经过学习,我和我的父母都有了进步,父母对工作越来越认真,我对他们也刮目相看。”“这次活动使我长了不少知识,我们家每天饭后都在读书,家里再也没有争吵声了,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翻阅字词典。我现在每天晚上看书几个小时,爸爸妈妈也会向我来借各种书,我们以后会继续买书,把我们的书橱全部装满。”各位家长,听到这儿,不知你又作何感想?今天,我想和各位在座的家长聊的话题就是《新时代需要学习型家庭》,着重谈三个方面:

一、创建学习型家庭的重要性

二、如何创建学习型家庭

三、创建学习型家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创建学习型家庭的重要性:“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精神。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学生的启蒙老师,也是学生成长中的老师与榜样,在家庭中家长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习型家庭,是近年来我国家庭教育领域的一个崭新理念。创建与时代发展步调相一致的学习型家庭,是全面提升家庭教育质量、实现全民终身教育目标的最佳途径。学习型家庭,是指这样一种家庭,即家长有意识地在自己家庭中营造一种健康、积极的良好学习氛围,通过自身的积极学习体验与获得,引导孩子对学习行为引起注意、模仿、尝试、体验,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孩子实现品德与智力的良性发展。要创建学习型的家庭,首要任务是我们的家长们先要转变陈旧的家庭教育观念,使家庭成员得到共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家长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生长环境,同时家庭成员共同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共同勉励,共同进步。

1、阅读是一种生活态度现在家长们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要孩子交来令自己满意的成绩单,他们阅读些什么书,家长越来越觉得无关痛痒。然而,对课外阅读不感兴趣,本身语文表达能力也有欠理想的事实,却反映了我们在语文教育的导向上,教育体系、学校和家庭还是以功利为主的偏差。换句话说,语文主要是一种为了学习技能、取得高分,以及将来谋生的工具。一般人的观念是“无聊才读书”,没有把书籍报刊视作心智成长、思考能力提升的生活良伴。这在长远来说,对国家的竞争能力和国家受人尊敬的程度会造成影响。要是阅读能成为人人生活的一部分,并且不分职业、身份、阶层普遍地阅读,社会素质的提升便是一个很自然的结果。大家知道,瑞典设立的诺贝尔文学奖有百多年传统,每年把世界各种语言里面最优秀的作品翻译为瑞典文以供评审。瑞典人的确是个好学的民族,读书读报,连牛奶评上的说明书往往也不放过。瑞典人除了养成上图书馆的习惯外,大多数人都以家中藏书为荣。家长们,就让孩子对阅读的热爱先在家庭中养成吧!可以细选优秀的书刊让他们阅读,以书画作为激励他们的礼物,时常与他们共读,让阅读形成孩子的生活态度。

2、创建学习型家庭是时代需要如果家长从吃饭开始打开电视机,一直看到夜晚,却叫 10 来岁的孩子看书,无论什么天大的理由孩子也不会信服——看书比看电视好。从这一角度看,潍州路小学的“家长读书令”无疑是件好事。问题的关键不是如何完成学校布置的读书任务,而是在家庭中营造一种看书的环境,创造一个学习型家庭。家庭应该订阅一些杂志、报纸。图书、报刊既能帮助家长营造一个看书的环境,同时也能激起孩子阅读长篇文章的兴趣。不仅如此,还应该给孩子订阅他喜欢的报刊。让孩子读到他想读的任何图书,不要阻止他的决定。在新的时代,家长应该明白,创建学习型家庭是时代的需要,是现代社会进步的标志。

3、让孩子一生与好书为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天空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如果能让孩子一生与好书为伴,那他的灵魂就不会空虚,他的头脑就不会愚笨。课外阅读是少年儿童人格形成的半壁江山,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孩子们在一起学习,会使枯燥的学习充满了乐趣、充满了生机。家长的行动,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二、如何创建学习型家庭创建学习型家庭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在家庭教育中渗透智育因素,通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一个个体要在他所处的社会中有所发展,就必须掌握必要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这些经验包括已有的科学技术成果、知识文化体系以及相应的基本能力构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智力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学习型家庭学习的主要内容。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因此,父母应该重视加强自身的知识学习和积累,通过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学习,在家庭中营造一个好学、乐学、常学的良好学习氛围,让孩子在不知不觉间受到学习气氛的熏陶,摒除孩子的厌学心理,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孩子的学习质量。父母还应注意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针对孩子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设计合理的方案帮助孩子解决学习问题。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从自身做起,教育孩子敢于向父母质疑,向老师质疑,向书本质疑,培养孩子勇于向权威挑战的科学精神。尊重孩子正当的自我需要,促进孩子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也是教育目标之一。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人的智力包括七种不同类型:语言天赋智能、逻辑数学能力、空间感知能力、音乐天赋智能、身体运动天赋、人际交往天赋和自我认识天赋。每个人都不可能具有全部七种智能,而是侧重于一种或几种智能的综合。要重视孩子个性发展,从孩子的个性特征出发,创设优化的家庭教育环境和条件,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展的独创领域和生长点。这就要求父母要有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和人才观,明白人才有多种类型,不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学业成绩优秀,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发掘孩子的爱好与才能所长,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发挥孩子的长处,给孩子充分发展的自由空间。同时,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不人为地制造“学习机器”“练琴机器”、。

2、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依托,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孩子心理健康教育是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的家庭教育,更应该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健康的儿童,不只是体质健康,从内部来说,应该各项机能健全,人格结构完整,能用正当手段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从对外关系来讲,应该能够适应周围环境,有人际交往能力和基本的人际关系水平。因而,学习型家庭也应该将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教育作为主要的教育内容。父母要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例,以身作则,通过多种方式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孩子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使得父母有可能将自身来自社会的不悦情绪带到家庭中,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孩子随着年龄的日益增长,也会经历各种冲突、问题、矛盾和困扰,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这时,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父母必须首先学会及时调节心理状态,应付各种困境,其次才能通过自己有意识的干预教育孩子正确认识困难,坚强应对困难,提高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同时,父母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学会预测孩子即将遇到的障碍,及时地排解孩子的不良情绪,预防精神疾病的产生,从而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地发展。

3、发挥榜样的示范力量,努力使孩子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是人才的一个衡量标准。一个健康的家庭必然要教育子女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并有意识地将道德品质教育内容渗透到日常家庭教育之中。父母要培养具有优秀道德品质的子女,自己首先必须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儿童具有模仿的天性,家庭作为教育儿童的第一学校,父母的道德行为必然成为孩子模仿的首选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讲,父母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着力塑造自身良好的道德形象,对孩子的道德行为评价要有坚持性,从自身做起,前后一致地提供榜样,为孩子创设道德情境,提供明确具体的道德行为要求,让孩子坚持练习,及时纠错,适当地运用批评和表扬,促进孩子品德的发展,培养孩子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4、加强锻炼与培养,训练孩子养成必要的生存技能随着现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已成为个体适应社会生活、赢得竞争的必要手段。因此,必要的生存技能也应成为学习型家庭的学习内容。父母应该意识到:要让孩子在今后的社会生活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基本的生存技能是必不可少的。严慈相济才是对孩子爱的本真所在。在家庭中,通过自身的表现,教育孩子每个家庭成员都应当承担必要的家庭义务,让孩子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帮助父母分担家庭的责任,逐渐培养孩子的自立和自理能力。通过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角色行为的正确示范,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必要的生存技能,以适应今后生活的需要。值得一提的是,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从家庭成员的合作开始,教育子女学会与人沟通、合作,提高孩子的互补技能即学习他人长处以避已短处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升孩子的生存质量。

四、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家庭环境的好与坏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家庭成员的学习。现在家庭住房条件一般都比较好。最好在家中开辟一间书房,摆放一个书柜,书柜上的书籍要选择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图书,在书柜的旁边张贴名人的格言,时刻激励你。

2、形成全体成员参与学习的氛围父母要做孩子学习的榜样,一有时间便看些报刊、杂志,那么孩子在家中也会学着你的样子去做,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境界。

3、适时开展讨论交流英国大文豪肖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彼此的苹果,得到的只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如果我们交换彼此的思想,那么,我们将拥有两种思想。”在阅读同一本书时,每个人的收获都是不一样的,在学习型家庭中每个成员同时阅读同一本书,然后各抒己见。

篇3:家长学校稿

一、《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征求意见稿) 的主要变化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的基本理念是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适当引入权责发生制, 同时兼顾高等学校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信息需求。与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试行) 》相比,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变化有如下六个方面:

(一) 新增与公共财政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

随着财政资金拨付方式实行国库集中支付, 2007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以及部门预算、工资津补贴、国有资产管理等公共财政改革相关内容, 会计核算增设了改革相关的科目, 例如: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应付职工薪酬。

(二) 计提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将权责发生制引入固定资产的核算中, 高等学校应当按月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文物文化资产除外) , 在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内系统地分摊固定资产的成本, 合理确定教育成本。对固定资产计提累计折旧后, 财务报表中的固定资产净值体现真实的固定资产现值, 使固定资产符合资产的定义, 与《企业会计准则》的资产负债观是一致的, 因此能够提高财务报表的可靠性, 为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的资产状况。而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不计提累计折旧, 财务报表中的固定资产数据无法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 使得高校固定资产虚高, 财务信息不实。

(三) 基建会计纳入核算体系

为了增强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将基建会计纳入“大账”, 增加了在建工程和基建工程两个科目, 用来核算基本建设业务, 将基建会计纳入核算体系的会计报表能够更加真实、全面地反映高等学校的资产、负债和收支等整体经济活动。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下, 基本建设会计核算独立于高校会计核算之外, 高等学校事业会计报表不包括基本建设经济业务运营的会计信息, 不包含基本建设数据, 违背了会计制度要求反映会计主体的整体经济活动这一基本前提。

(四) 调整收入支出类会计科目的设置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中收入类科目新增了基建拨款、财政调剂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后勤收入科目。基建拨款科目原在基建会计中核算, 其他业务收入科目中包含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下“其他收入”科目核算的投资收益、固定资产出租收入、未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培训收入、合作办学收入和“附属单位缴款”科目核算的附属单位上缴款等非主要业务收入;其他收入包含捐赠收入、资产盘盈利得、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等。《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中费用类科目新增了资产折耗、财务费用、以前年度盈余调整, 明确了教学支出、科研支出、行政支出、后勤支出等科目内容。《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引用了权责发生制下的收支配比原则, 以更好地反映高等学校现实的收支情况, 也能更好地核算高等学校的教育成本。

(五) 平行设置财务会计科目与预算会计科目

权责发生制下财务会计科目的设置, 能够提供绩效评价需要的权责发生制下的财务会计信息, 为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完真的信息。同时设置与财务会计科目平行的执行收付实现制的预算会计科目, 要求核算能提供预算管理需要的预算收支信息, 将进一步密切核算与预算的关系。预算更具科学性, 核算才能更好地执行预算, 这就要求预算须提前下达, 预算编制须更加科学合理。

(六) 完善报表体系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中规定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预算收支表、基建投资表和报表附注, 并相应重新设计表中项目构成 (如取消了现行资产负债表中收入、支出项目) , 改进了报表格式、完善了报表体系。新的财务报表体系可以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更多的会计信息:预算收支表可以提供高校的预算收支情况;基建投资状况表可以直接反映高校与基建投资相关的财务信息;财务报表附注可以提供与财务状况相关但无法在财务报表主表中反映的信息。

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完善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征求意见稿) 满足了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解决了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但笔者认为, 修正后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拟提出以下建议:

(一) 财务会计核算应全面采用权责发生制

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中, 在固定资产核算和无形资产核算中引入了权责发生制, 收入的确认仍然采用收付实现制。笔者认为, 应全面采用权责发生制 (预算会计仍执行收付实现制) :在高等学校学生学费和住宿费收费方面, 按权责发生制对学生应缴、欠缴学费以及学校按政策减免学费等方面应通过应收学费和应收住宿费反映, 增设“应收学费”和“应收住宿费”会计科目, 以全面反映现行高等学校学生收费情况, 为高等学校整体管理和安排资金提供更加全面、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对于科研项目收入、经营收入等非财政性资金收入, 其收益期可能超过一个自然年度, 但资金可能一次性到位, 如果采用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 会使收入与支出不配比, 从而不易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绩效分析和评价。因此, 对于非财政性资金, 应当根据合同规定或按照配比原则, 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确认收入;对于财政性资金, 也应采用权责发生制来核算, 以全面反映高等学校的会计信息, 以正确核算高等学校的教育成本, 为各方面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准确、及时和全面的信息。

(二) 一级科目“资产折耗”调整为二级科目

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中, 资产折耗设为一级科目, 资产折耗的科目性质与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性质一样, 为与《企业会计制度》相同, 笔者建议将之调整至教学支出、科研支出、其他业务支出、后勤支出、行政支出下设二级科目为更加合适。

(三) 接受捐赠、无偿调入的文物文化资产入账价值调整

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中, 接受捐赠、无偿调入的文物文化资产入账价值按名义金额 (即人民币1元) 入账, 笔者建议对于接受捐赠、无偿调入的文物文化资产, 应按照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或有关凭据注明的金额加上发生的相关费用, 借记“文物文化资产”科目, 按实际支付的相关费用金额, 贷记“银行存款”, 按其差额, 贷记“其他收入”等科目。

(四) 组织人员培训

新会计制度改革必将对高等学校财务工作、资产管理带来深远的影响, 因些, 高等学校必须高度重视, 积极组织会计人员和相关人员深入学习研究《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 让会计人员从收付实现制转变到权责发生制的理念中, 对资产管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迎接新的会计制度的实施作好准备, 积极采取相关配套措施应对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改革给高校财务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征求意见稿) 的通知》, 财会便[2009]62号。

[2]岳红梅:《权责发生制在高校会计核算中的应用分析》, 《财务与金融》2009年第2期。

[3]余青:《〈高等学校会计制度〉 (征求意见稿) 探析》, 《教育财会研究》2009年第5期。

篇4:声音——编稿札记

人类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创造了许多美的载体,琴棋书画,无一例外。所谓“琴棋书剑诗酒花”,“琴”首当其冲,古琴之声近于天籁,琴是极清幽高洁之物,弹奏时须静,环境静和人心静,“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琴韵是古今文人墨客不可或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陈源在《听琴》里幽默地说:(英国人)不爱莎士比亚你就是傻子,(中国人)不爱古琴你逃不了做牛。

叶灵凤《憔悴的弦声》,却传递了这样奇特的信息:两个互不相识的人,可以通过琴声成为知音,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鸣。让人联想到俞伯牙与钟子期的传说,联想到浔阳江边江州司马的故事。

对比琴的庄重与繁文缛节,“叶笛”这一小巧的乐器则显得亲切随意。中国人口众多,历史悠久,音乐形式自然也是多样的,拈一枚叶子,吹出动听的音乐,或许更贴近自然,更贴近我们回归自然的梦想。缪崇群的《叶笛》超越了笛声的空灵,深化的主题,使文章厚重起来。

对比这些轻灵的或是沉重的声音,“安塞腰鼓”则是“生命的赞歌、力量的赞歌。”文章和鼓声,同样气势磅礴,同样酣畅淋漓。使人为之振奋,让人感受到来自黄土高原的纯朴而年轻的力量,一种让人激动不已的崇高感。

音乐源于什么?我想,音乐一是源于人们对美的追求,对自然的改造;二是源于自然本身。大自然赐于我们许多无价的财富,天籁就是其一,天籁给我们创作音乐的灵感,因为只有这种声音,才堪称“天然去雕饰”,我们才能层层剥去浮躁的现实世界的外衣,寻找到“真”。周同宾的《天籁》不止写声音,还写人。写天籁的自然优美,写人的纯朴善良。

这是我们本期为读者选择的几篇关于音乐的美文,古琴、叶笛、腰鼓、天籁。无一不是极美的声音,有的融入了文人情愫,有的出于天然。每篇文章后面附了名家的赏析,我们本着原文与赏析并重的想法来为读者做每期“美文链接”这个栏目,希望读者在欣赏原文的同时,不要忽略了对赏析的阅读。通过对赏析的阅提读,同学们能更好地把握原文,并“以读促学”,不知不觉中掌握赏析文章的诀窍。

篇5:家长学校讲座稿

时间

授课内容

主讲人

听课年级

2011.9

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二年级 教师

二年级

2011.10

家长应该怎样做

二年级 教师

二年级

2011.11

孩子成长的责任应该由谁来担当 二年级 教师

二年级

2011.12

新时代需要学习型家庭

二年级 教师

二年级

金沙江路小学

金沙江路小学“家长学校”教育授课记录 日期

2011.9

讲课人

二年级教师

听课人

二年级家长

地点

二年级教室

授课主题

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今天我们家长学校讲座,想跟家长一起学习和探讨几个问题。

一、怎样才能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二、家长怎样跟孩子沟通;

三、怎样让孩子告别自私;

四、为孩子插上创造的翅膀。今天我讲,下一次我想请有经验的家长来讲。先讲第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环境对幼儿的成长具有特殊的意义。每个人一生下来就要接触周围的环境,在一定的环境中长身体、长知识。

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同的。如:温暖型的家庭,家中成员关系和谐,生活安定,给孩子丰富的爱,孩子的个性、智力会得到较好的发展。冷漠型的家庭,父母对孩子缺乏感情和责任心,放任自流,会使孩子的身心发展受阻,养成任性、内向的性格。民主型的家庭,父母事业心强,家庭气氛和谐、平等、民主,孩子往往性格较开朗、好学、有上进心。

联合国曾做过决议:“人类有义务把最美好的东西给孩子。”为了使孩子更好地成长,我们应重视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一)、创设整洁、美化的家居环境。家居保持整齐清洁,色彩和谐,美观大方,还要注意尽量减少居室内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并引导孩子参加美化家庭环境的活动。如:把椅子摆整齐,把桌子抹干净,把玩过的玩具和看过的图书放回原处,把叠好的衣服放回衣柜,给种植的花浇水。这些都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从小渗透了保护美好环境的教育。

(二)、处理好家庭的人际关系。家庭生活气氛要注意和谐愉快,家庭成员之间要做到亲密和睦、尊老爱幼、互相关心。对孩子要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和要求,以助于培养孩子正确的是非判别标准和良好的品德行为。要为孩子创设轻松、自由的心理环境,尊重孩子,给孩子在家中以平等的地位,使用孩子在家庭中无心理压力,感受家庭的温馨和爱意,在和谐、宽松、愉快、有序的氛围中成长。

(三)、家长要注意言传身教。幼儿心理认识的特点是具体形象,他们爱模仿,最容易受家长影响,所以家长要从自己做起,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身修养,用自己良好的言行给孩子以良好的影响。如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最佳期,刚学说话还分辩不善恶、美丑,家长要引导孩子学讲礼貌的语言。成人对孩子说话要注意采用礼貌、温和的语气,少用命令的语气。又如父母的服饰要美观大方,为孩子选择的服饰也要注意舒适合体,美观大方。给孩子烫头发、涂口红等是有损孩子身心健康的。美的仪态也是创设良好家庭环境必不可少的内容。

(四)、给孩子创设一个“小天地”。有条件的家庭最好给孩子创设一个属于孩子的“小天地”,让孩子放置图书、玩具及属于自己的东西,让孩子在小天地里自由活动,有利于培养孩子爱惜物品、整齐清洁、做事有条理等良好习惯。

(五)、在家庭中注意通过艺术活动熏陶孩子。幼儿期是美育的最佳期,孩子爱唱爱跳,爱画爱做,在荼饭后或节假日一起聚聚,让孩子表演一下在幼儿园学过的歌舞、儿歌、绘画、拼砌„„父母也要参与表演或欣赏、评价。

(六)、把家庭活动扩展到大自然和社会。在假日把孩子带到大自然和社会中,通过参观、游览开阔孩子的眼界,提高观察力。第二、家长怎样跟孩子沟通。有的孩子喜欢与家长说话,每天放学总是不停地跟妈妈说今天在幼儿园早餐吃什么,午饭又吃什么,老师教了什么,还玩了什么游戏„„ 有的孩子喜欢提问,常常接二连三地问这问那:“太阳公公要睡觉吗?”“天上的小鸟会迷路吗?”“小蚂蚁头碰头咬耳朵,是在说悄悄话吗?”

对此,有的家长很有兴趣,也很耐心听孩子说话,回答孩子的问题,有的家长却十分厌烦,有时甚至没好气地说:“别烦我。”

实践证明,善于与孩子进行健康和谐的沟通,容易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知道孩子的需求与困难,有利于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使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相反,不善于与孩子沟通的家长往往会对孩子产生偏见,由于自己的主观片面,高估或低估孩子,有时甚至误解和委屈孩子,使孩子产生压抑的心理。

和孩子沟通应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父母和孩子相互沟通,应由倾听开始,以对待好朋友的方式与孩子说话,下面我们介绍和孩子沟通的一些做法:

(一)、尊重孩子是沟通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尊重孩子表示你对孩子有信心,若运用太多的挑剔、斥责、说教、警告、劝导及威胁等交谈方式是不能和孩子沟通的。

(二)、沟通的方式有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两种,脸部表情、说话表情、轻轻拍拍肩、轻轻抚摸„„都是非言语方式沟通。如果我们善于运用言语或非言语方式表达自己的态度,将能加强和孩子的相互沟通。

(三)、和孩子沟通要注意察言观色,能在最短时间内察知孩子的喜怒哀乐,才有机会与孩子沟通,和孩子多谈论他感兴趣的事情,才能更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四)、适当参与孩子的游戏活动,与孩子一起进行小种植及饲养活动,边玩边谈,边做边谈,这是与孩子沟通的好机会。

(五)、父母要注意适当安慰、体谅孩子,谅解孩子的处境,同情他们的遭遇,但这不等于溺爱、迁就,而是要在关心、爱护的前提下引导孩子应该怎样做,避免向孩子施加压力。

(六)、要多关心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游戏、学习,在早送晚接的路上多谈,多倾听。总之,要与孩子沟通,必须要了解孩子,要注意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了解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基础,作为父母要经常知道孩子最喜欢和谁玩?孩子单独一人时喜欢什么?他最爱什么玩具?最喜欢吃什么?厌食什么?孩子有没有同情心?有没有自信心?对大人的问题是否积极回答?是否爱提问题?孩子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如何„„家长要注意经常和孩子交谈、游戏、散步、看图书、听音乐、看电视等等,这样才能和孩子沟通好,使孩子身心和谐发展。人们常常说,从你孩子的身上,往往可以看到当年你的为人。这是因为: 你今天对孩子随意斥骂,他明天就常常会出言伤人。

你今天对孩子以打代教,他明天往往就会用拳头来“讲理论事”。

你今天跟踪孩子的出行,偷看他的信件,偷听他的电话,他明天就会口是心非,弄虚作假。你今天对孩子的劣行迁就包庇,他明天就会明知故犯,屡教不改。你今天不耐心倾听孩子的意见,他明天就会随心所欲,独断专横。你今天对孩子的弱点热嘲冷讽,他明天就会自卑胆怯,犹豫不前。

你今天对孩子贬东家讥西宅,他明天就会对别人吹毛求疵,与谁都合不来。你今天对孩子轻诺而寡信,他明天对人就会信口开河,言而无信,不负责任。你今天对孩子的事情越俎代疱,他明天就会事事没有主见,凡事想依赖别人。你今天用朋友的口气与孩子说话,他明天就会谦虚随和,遍得人缘,得道多助。你今天对孩子的乖巧常说谢谢,他将来就会珍惜友情,怜老爱幼,乐于助人。你今天对孩子的进步不吝赞扬,他明天就会赞赏别人,宽容别人,广交朋友。你今天对他的失误给予原谅安慰,他将来就心胸开阔,体谅别人,团结大众。你今天对面临困难的孩子多多鼓励,他将来就时时充满自信,勇往直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第三、怎样让孩子告别自私。

您家里是否也有这样的情况:爷爷要睡觉,孩子要看电视,只能爷爷让步;女儿要吃什么东西,不管路多远,爸爸也得去买;儿子要妈妈在家,一哭闹,妈妈便一天不去上班„..现在的孩子是独生子,更是备受呵护和宠爱。为了孩子,很多父母可以牺牲一切。然而,父母的这种牺牲却可能使孩子滋生只关心自己的需要、自己快乐,而不考虑别人的需要、别人的感受的利已主义思想。如果孩子只是关心自己而很不尊重别人,那么他在幼儿园往往很难受欢迎。所以,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关心和帮助他人的高尚情操,让孩子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1、让孩子体验父母的辛苦。父母要经常和孩子交流,用能理解的语言或表情告诉孩子自己的辛苦、烦恼和不适,并且可以让孩子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如:洗手绢、擦桌子、倒垃圾等,让他亲身体验父母每天的操劳和辛苦。

2、启发孩子的正面情感。孩子的行为绝大多数是由感情冲动引起的,而且行为过程带有很浓厚的感情色彩。在让孩子做某件事情时,最好从启发他的正面情感入手。正面情感包括同情心的启发:“你看那位老爷爷弯腰多吃力啊!赶快帮助他把报纸捡起来吧!”

3、给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2—3岁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发,很愿意做事。父母应利用这一特点,如妈妈蹲着洗菜,爸爸就可以启发孩子为妈妈送去小板凳;也可让孩子帮助“招待”客人,拿出糖果给小客人吃,拿出玩具给小客人玩等等。另外父母出可给孩子出一些“难题”,如“只有一个苹果,应该怎么办?其他小朋友要借用你心爱的东西,怎么办?教他学会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及合作。

4、温和地惩罚孩子因自私引起的攻击行为。对于孩子的这种行为,父母可以适当地惩罚孩子,但态度要温和。如:孩子抢夺了他人的玩具,就拿走他抢到的玩具,并立即明确的告诉他大家的不满,使孩子明白自己不良行为的后果;严重的可以用“完全收回爱”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惩罚,即对孩子不再予以理睬,暂时让他感到没人爱护他,直到孩子愿意认错并道歉为止。并且在惩罚前后,一定要给孩子讲明“为什么”和“以后应该怎么做”。第四、为孩子孩子插入创造的翅膀。

发展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增加其感受力、悟性、独创性与适应性,而这些素质无论孩子将来做什么工作都是需要的。幼儿期是孩子创造性思维迅速发展的时期,所以,父母绝不能错过教育的时机。

1、为孩子提供民主、宽松的环境。父母不压抑孩子的创造力,要鼓励孩子积极、独立地思考。有些父母对孩子管束过多,孩子吃、穿、住、行都由父母安排,稍有不合意就训斥。在这种环境下,孩子被管制得规规矩矩,怎么还能去想象、创造呢!长此以往,孩子就不会运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只会做个听话的、创造力贫乏的“好孩子”。所以,父母应为孩子创设民主环境,为其创造力的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

2、用多种形式启发孩子,激发其创造性思维。父母可以通过种种形式启发孩子,培养孩子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而活跃他的思维。如让孩子说出钉子的作用:钉东西、挂东西等,鼓励孩子从多种角度回答这个问题。

父母可以通过讲故事、看图想象、音乐、舞蹈等形式来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如:看图想象,父母可给孩子一幅完整的图,请他想想这幅图画的是什么。有时父母也可以画一些图形让孩子想象:“它是什么?”孩子想象的事物越多越好,只要抓住图形的主要特征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让孩子所说的物品与图形完全吻合。

3、多让孩子思考,解决实际问题。遇到任何问题,父母都要让孩子积极地、独立地思考,这对其创造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不会动脉筋、思维懒惰的人是不会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所以,当孩子遇到问题时,父母不要急于提供现成的答案,而要让孩子自己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以此激发孩子解决问题的愿望,培养他们积极思考的习惯,消除他们对父母的依赖心理,调动他们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使生活游戏化。父母在生活中经常别出心裁,以游戏的方法充实生活,增加生活中的乐趣和情调。如[穿衣服既从上穿,亦可以由下穿;出外散步可以正着走,也可倒着走。父母的情趣会感染孩子,使其思维更加灵活、富有新意。

金沙江路小学“家长学校”教育授课记录 日期

2011.10

讲课人

二年级教师

听课人

二年级家长

地点

二年级教室

授课主题

家长应该怎样做

各位家长:

下午好!今天我给大家谈两个话题

1、我们父母常犯的十大错误。

2、家庭教育中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我们父母常犯的十大错误。

一、让爷爷奶奶带孩子。不自己亲自照顾

很多父母以为孩子只要身边有人看着,没有生命危险就好。其实从出生开始,孩子就需要和别人交流。不会说话也可以交流。肌肤的接触,拥抱,关注的眼光,和他说话。孩子需要不断的交流,会变得比较聪明,对爱有安全感。我们很多家庭的孩子,是在没有关注的环境下长大。脑子会变得怪异呆滞。然后永远缺乏爱的安全感。终生追求那童年,婴儿时期失去却永远追不回的爱。

二、把孩子当炫耀比较的对象 中国人一方面爱面子,一方面想鼓励孩子上进。常常说,你看人家孩子多用功,成绩多好。人家又得了什么奖。这种比较最要不得。况且常常是当着很多人的面说。说难听点,孩子考试考不好只怪你遗传不好。包括智力,个性种种。并不是孩子不愿意做好。实在是你的问题太多。你每一次把孩子和别人比,只带给他多一份不满和痛苦。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这种比较和竞争的心理,也导致团体比较无法和谐合作做事。喜欢互斗。对于能力强的人不是佩服,而是嫉妒,要拉他下来。整个家长的教育观念需要加速修正。否则我们的团队合作永远不如人。

三、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和权利

很多父母抱着传统的观念,把父母摆在权威的角色。认为子女是属于父母的。这种不把孩子当一个拥有完整权利个体的错误观念,导致个人和社会的很多不良的后果。父母进入子女房间应该先敲门。移动或用孩子的东西应该得到他的允许。任何牵涉到子女的决定应该先和子女商谈。不要随意翻看子女的日记或隐私。应该尊重孩子的所有权利,把他当一个成人一样尊重。这个尊重是从出生换尿片开始。换尿片前,先和颜悦色告诉他要换尿片了,向他道歉,请他忍耐一下。

这种尊重的精神是我们社会所缺乏的。导致社会缺乏服务和尊重的观念。不被尊重的人以后也不知道尊重别人。

四、把孩子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方向

很多父母把自己一生的遗憾寄托在孩子身上。一直逼孩子往自己以为是正确的路走。即使孩子并不适合,或者不喜欢。在这种压力下,家庭变的不快乐。亲子的愉快时光成了斗争大会。牺牲了亲子的和谐关系,追求一些莫明其妙,也不见得正确的父母理想。当子女长大回想起童年,尽是不快乐的回忆。的确是些愚蠢父母的作为。

五、把学校成绩当成一切表现的指标。

很多父母小孩认为越用功越好。一切面向考试,很多父母愚蠢地以为学校的成绩代表一切。人生的目标两个,一是考大学,二是找好工作。目标订清楚了。父母剩下的工作,就是用一切威逼利诱苦苦哀求,来达到这个目的。这个科举时代遗留的过时观念,仍旧深存人心。其实事实摆在面前。很多大学生或者北大清华的现在也只能混口饭吃。在学校的成绩并不代表一切。反而是全面的能力,活力,毅力,性格,才是影响他们一生的重要因素。

六、认为早起很好。睡觉就是懒惰

成长中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很多孩子6点就起床。每天睡不足8小时。全国还在推广早起才健康的错误观念。睡不足会影响发育。脑力会减退。我们的孩子需要充分的睡眠。

七、认为孩子不应该做家务事,应该把时间拿来学习社会学家调查的结果,在家常做家务事的孩子将来生活比较幸福。可能是因为处理事情的能力比较强。所以长大以后比较不容易有挫折。或者比较能面对挫折。父母为了让孩子学习,剥夺了一切孩子做家事的机会。剥夺了他学习工作、学习分担责任、学习面对问题的机会。教养出一个个只会解几题数学(又解不好)的傻孩子。父母应该让子女充分分担家事。

八、缺乏幽默感和轻松的一面 或许因为各种压力,家庭的基本气氛就是逼孩子学习。什么是家庭生活?什么是亲子活动?完全不知道。父母因为生活压力,失去了幽默感,失去了轻松。一切都是逼,都是赶,都是考试。实在不知道人活着是为什么。在这种缺乏轻松和幽默感的气氛下,一个小挫折就会引爆冲突。

九、认为父母的爱可以是对子女任何不合理要求的借口 或许因为电视剧演太多了。很多人以为疼爱就可以当一切的借口。很多父母常对子女说的一句话:我们这样做,也是因为爱你,为你好啊。想用这句话堵住子女的反驳。这简直荒谬。要求不合理就是不合理。别把爱扯进来当挡箭牌。父母的要求应该要合理。让孩子心服口服。

十、认为养孩子是艰苦的义务,不是享受

我们父母,经过传统的教育,习惯把养育儿女当成艰苦的义务。也因为这个苦,而常常暗示或明示子女要回报,孝顺。比较正确的态度是养孩子是一种上天赐予的享受。应该享受和子女相处的时光。享受看着他成长的乐趣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分支,它直接关乎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关乎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和安康,为人父母,我们要学会运用正确的家教方式,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因此在家庭教育中要注意四应和四忌: 应言传身教忌单纯说教

在早期教育中,父母的言谈举止对于孩子的影响很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时时处处起到表率作用,努力克服以往不良行为习惯,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以良好的习惯,美好的心灵,文明的行为,优良的品质,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受到启发。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告诉孩子,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

应合理引导忌过分溺爱

很多家长总认为严格教育就是好的,希望孩子按照父母设计好的模式发展,稍有不从,就对孩子严加管教,其结果并未遂人愿。相反有的家长对孩子百般迁就,用俗话说:“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这些都不是好的家庭教育方法。正确的家庭教育应是严格中包含宽容,宽容中渗透着严格,在为孩子创造好必要物质环境的同时,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应培养好习惯忌随心所欲

应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晚上看电视不能超过一个小时,9点以前必须上床睡觉等等。而且教育孩子随时整理自己的衣服、文具,逐步养成把自己的东西固定放在一个地方的习惯。还要引导鼓励孩子主动与班里的小朋友打招呼,与别的孩子玩时互相谦让。让孩子,学会与老师沟通,愿意配合老师做事。对孩子习惯方面的培养,最好采用家长以身作则、游戏、娱乐的方式,帮助孩子在不刻意、不强迫的环境中养成必要的行为习惯。培养习惯要坚持前后一致,忌随心所欲,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应正视优缺点忌厚此薄彼

发现错误,忌大加斥责、吓唬;发现优点,应积极肯定,忌抓着缺点不放。许多家长总习惯在孩子犯错误时,一味地批评、指责。这样做的出发点是要告诫孩子下不为例,却没料到无意中扼杀了孩子的进取心,使孩子产生消极逆反心理。所以,当孩子想要尝试新事物时,明知只会失败,但仍应鼓励孩子试试看,让孩子有机会尝试失败,进一步获取新的感性经验。做父母的,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从而给予肯定、鼓励。

各位家长,教育好学生是我们老师的承诺。我们学校、老师有责任尽力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教育好每一个孩子。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教育改革的要求,教育好学生更需要家长的配合。

最后,我衷心希望各位家长对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金沙江路小学“家长学校”教育授课记录 日期

2011.11 讲课人

二年级教师

听课人

二年级家长

地点

二年级教室

授课主题

孩子成长的责任应该由谁来担当

一、明白一些定义,明确一种分工,坚定自己的行为

1、责任是什么?

责任是分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责任感是衡量一个人精神素质的重要指标。

责任是一职责和任务。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有社会就有责任,身处社会的个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条文,带有强制性。责任有个人的责任和集体的责任。个人的责任指一个完全具备行为能力的人(成年人)所必需去履行的职责。集体的责任指一个集体必须去承担的一种职责。

2、成长是什么?

长大,向成熟的阶段发展,一种经历的过程。

3、家长的责任是什么?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直接责任。”这就说明对孩子的教育已不再是道德的要求,而是每个父母应尽的法律责任。我们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做父母的人都要自觉履行家庭教育的职责,提高自身素质,注重言传身教,从点滴做起,告诉孩子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教育孩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着力品行、法制教育,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故事一:《人民日报》(2000年07月05日第十版)

现在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只顾挣钱,对孩子不闻不问。以为花钱将孩子送到一所学校就万无一失了,而缺乏与孩子经常性的沟通,导致孩子因疏于管教,走上犯罪道路。二是对孩子教育缺乏耐心,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就采用棍棒,甚至还发展到置子女于死地的地步。

浙江省金华四中高二学生、17岁的徐力因对母亲提出的学习目标无法实现而深感压抑,多次与母亲发生顶撞,最终发展到用榔头将母亲活活砸死。

这个案例骇人听闻,现在回想起来还令人不寒而栗。子女因不满父母的管教,亲手杀死其亲生父母的事例虽然只是极少数,但因此而引发的犯罪却不容忽视。我们不禁要问:这些孩子怎么啦? 孩子与父母的感情,是人世间最宝贵的亲情,他们之间血脉相连的关系是永远割舍不断的。不知这些孩子在将毒手伸向其辛辛苦苦养育了自己十几年的亲人时,是怎么想的。

但是,在指责这些孩子的同时,是否也应从家庭这方找找原因呢?孩子之所以走到这一步,难道与家庭一点关系也没有吗?

如何对待这些孩子,帮助他们走出“泥潭”;如何为这些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的责任。这里需特别强调的是家庭的责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生活、学习、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当今社会的诱惑实在太多,而孩子又缺乏辨别能力,如果孩子从小失去家庭的关心和温暖,就可能在社会上结交一些不良的人乃至滑向犯罪深渊。故事二:

我国儿童和日本儿童在北京组织联谊活动,划船时中国孩子喝完饮料就把饮料瓶扔进湖中,而日本孩子赶紧划过去把饮料瓶捞上来。

德国的孩子非常自觉,过马路时,即使马路上没有一辆车也不愿闯红灯。可在我们中国呢?也不管是什么灯,只顾往前冲。

在西方不少国家,只要有人站在马路边站着,汽车就会自动停下来,等行人过马路之后再开车。在中国,行人与汽车、汽车与汽车之间互不谦让,常常一堵就是半个小时以上。很多人有个习惯,在买东西(或者是坐公交车的时候)总想投机取巧,“排”在前面(或抢个好位子),而西方一些国家的人们对此十分看不惯。

美国人:最惊讶中国人的嘴上功夫。美国人除了钦佩中国人手头阔绰,动不动就买三四块劳力士以外,最惊讶中国人的嘴上功夫。这嘴上功夫第一是乱吐痰,第二就是大嗓门。

泰国人:泰国人普遍将中国人视为好朋友。在泰国人眼里,中国人是泰国最固定的旅游收入来源,但他们还是会对中国人的一些毛病感到奇怪:为什么中国人关车门时声音那么大?在泰国,大力关车门是对主人表示不满的方法。从目前中小学生的情况来看,我们的养成教育与世界先进水平比较是有差距的,我们一些学生的行为习惯是不能让人满意的,如果不抓紧教育,会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孩子。在国内,大家对一些坏习惯已经习以为常,可是在国外,一个随地吐痰的人立刻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记得有一次,我们乘车去山东游玩,很多人都会把自己吃的水果皮、瓜子皮等垃圾放在面前的塑料袋中,而有的人却把垃圾随便扔在车上,车上的工作人员看见了,连忙说:“请把垃圾放在塑料袋中。”谁知道这个人大声喊道:“扔地上怎么了?坐你们的车是让你们挣钱呢!是看得起你!我现在是你们旅游公司的顾客,就是上帝,知道吗?”听到这些话,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暗想:幸亏你不是老师,如果所有的学生都向你学,那我们的社会成什么样子了!当然,我并不是说外国人什么习惯都比我们强,也并不是说我们各方面都差,我只是希望我们的教育向他们学习,这将是学生一生的财富。

养成教育与家长的教育也是分不开的。就拿讲究卫生来说吧,这可是我们当老师的天天说、天天教育的,但是如果没有家长的配合,就是你再怎么说也是于事无补。而且,从孩子的身上还可以看出家长的文化素质与修养,直接影响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有些孩子衣服整洁、大方,看着特别让人喜欢,来接孩子的父母也是干干净净,大方得体;再看另外一些孩子,脸上、手上、衣服上,脏兮兮的,再看来接的父母,衣服也是脏的能再揭下来,竟然还穿着拖鞋,连最起码的对别人的尊敬都不知道。我并不是说这些家长不文明、没文化,只是想说,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自己的一言一行会影响着孩子的一生,特别是小孩子,更应该给他们起带头作用,你要教育孩子讲究卫生,作为父母就不能懒散,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做孩子的楷模,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成自然”,一旦孩子养成习惯就会不自觉的坚持下去。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良好习惯是素质教育的归宿,素质只有化为习惯,才能成为终身受用不尽的财富。

现如今,我感觉我们的教育也在向着这方面努力,但是做得还不够。我们应该和家长联合,先给孩子的父母上一课,让做父母的知道:培养良好的习惯对孩子的重要性,同时,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做典范。

二、明白一些方法,主动做些事情,协助孩子成长

1、孩子小学的三个转型期要把握,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成长

◆一年级时第一个转型期:孩子从幼儿园的玩耍阶段向教室管理型生活转型。家长要主动做的事情有:

①告诉孩子上学是一件高兴的事,说明你长大了,聪明了,懂事了,为孩子建立信心。②了解学校的教学特色,了解班主任的教学特点,与主要任课教师保持联系方式。③主动向班主任说明自己孩子的特点,学前经历,家庭情况,联系方式。

④安全意识第一。明确孩子上学、放学的时间,严格按照学校的到校时间管理规定送、接孩子,不要只把孩子往学校门口一放就万事大吉,要看着孩子进入校门再离开,要提前10分钟到校门口接孩子。要引导孩子注意保护自己,知道自己身体的哪些部位特别要保护好,知道在楼道里不追跑打闹。

⑤配合学校进行各项活动,给孩子支持的信心。

⑥当孩子与他人发生问题时,要主动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主动原谅他人的错误,为孩子树立责任榜样和大度胸怀,为孩子的成长奠定基础。

◆三、四年级时第二个转型期:男孩子三年级以作文写作为转型。女孩子四年级数学抽象思维转型

家长要主动做的事情有:

①和孩子一做阅读活动,户外活动,生活数学活动,记录游玩、经历,交流心得,任务要在活动中自发建立,为孩子建立写作基础和数学具象。

②了解教学进度,了解课型归纳特点,与主要任课教师保持紧密联系。③根据自己孩子的学习特点,学习经历,及时找出不足,和老师、孩子一起商量训练的方法,及时修正,不留后患。

④保持与孩子交流的时间,主动倾听孩子的诉说,及时给孩子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自己没有合适的方法,一定要及时向有关老师或教育专家请教,平时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学校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素质。⑤配合学校进行各项活动,给孩子支持的信心。

⑥当孩子与他人发生问题时,要主动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主动原谅他人的错误,为孩子树立责任榜样和大度胸怀,为孩子的成长奠定基础。

◆六年级时第三个转型期:进入生理、心理动荡期,小升初的转型 家长要主动做的事情有:

①了解孩子处在人体第二激增期,骨骼快速生长成形,成长的分水岭时期。主动保持与孩子交流的时间,倾听孩子的诉说,及时给孩子讲一些生理变化的面对方法,快乐面对成长,与孩子经常讨论问题,商量有效的解决方法。如果自己没有合适的方法,一定要及时向有关老师或教育专家请教。

②了解教学进度,了解课型归纳特点,与主要任课教师保持紧密联系。③根据自己孩子的学习特点,学习经历,及时找出不足,和老师、孩子一起商量训练的方法,及时修正,不留后患。

④可以和孩子一起到自己理想的初中学校参观,了解学校的教学特点,录取方式和政策,提前为孩子建立目标。⑤配合学校进行各项活动,给孩子支持的信心。

⑥当孩子与他人发生问题时,要主动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主动原谅他人的错误,为孩子树立责任榜样和大度胸怀,为孩子的成长奠定基础。

三、明确责任,积极疏导,创设经历,把握成长

1、明确这个天定的法则:

成长的个体-----是孩子自身,谁也无法代替,谁也没有代替的权利。

2、明确这个天赐的任务:

家庭是伴随孩子成长的第一起跑线。孩子出生之时,家长就开始接受了天赐的任务,孩子的成长方向与我们的智慧成正比,大智慧出大人才,小智慧出小人才,无智慧不出人才。(智慧与不断学习有关,智慧与关注孩子有关,智慧与不断交流有关,智慧与不断发现孩子的优点有关)

3、明确这个过程的法则:

学校是伴随孩子成长的第二个起跑线。从孩子进入幼儿园开始,社会就开始接受了教育孩子的任务。学校是知识传递的场所,人与人交往的环境,道德养育的基地,规范行为塑造的经历,未来职业选择的阶梯。记住这样几句教育孩子的话吧: •尊重孩子承认自我 •创设经历认识自我 •获得成功发展自我 •偶有失败正视自我 •明确目标强化自我 •适时引导激活自我

愿所有的孩子享受成长的快乐!愿所有家长欣赏孩子的成长吧!

记住我们的责任是天赐的,无法回避!

金沙江路小学“家长学校”教育授课记录 日期

2011.12

讲课人

二年级教师

听课人

二年级家长

地点

二年级教室 授课主题

各位家长好!我想先从一则新闻案例所引发的故事谈起,标题是《学校给学生父母布置读书作业,“家长读书令”起争议》:潍坊市奎文区潍州路小学在教师、家长、学生中开展了以“同读书、共提高”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学校给家长布置了一定的读书作业。此举在带动社会读书风气的同时,也引起一些家长的争议:老师的“教育面”是不是太宽了?因为家庭毕竟不是学校。家长各有各的本职工作,他们对孩子的影响,主要是靠亲情呵护养育监督,以自身的日常言行创造的家庭气氛潜移默化地进行。人们担心,家长勉强接受这种读书活动,只是出于这是“集体项目”,家长不做,孩子到学校不好交代。实际上孩子的父母家事公事纷纷扰扰,谁会把这当成事儿?如果读书活动遭遇徒具形式、不了了之的局面,岂不尴尬?更有一个题外的问题:让家长读的那 23 本书,由谁掏钱?这里有没有学校代人推销之嫌?等等潍州路小学校长则说,有种说法叫“5+2=0”,学生在校 5 天的学习被在家过的 2 天周末冲淡了,有的家庭与学校教育不同步、脱节,甚至背离,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受到的教育。学校管理层认为,如果学生的亲属都读书了,潍州路小学 1000 名学生等于增加了数千名“教师”。今天在座的家长们,试问,如果你孩子的学校也开展这样的活动,有多少人会用实际行动积极支持?让我们听听另一种声音:去年,虹口中学开展了“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学生们普遍反映学习效果不错。不少学生讲,“以前一个人读书没劲,现在全家一起读书很有劲。我教爸爸学英语,APEC 会议常用英语爸爸全会说了,现在我的读书成绩也提高了。”“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学习,我们知道了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我们每个公民都要认真地去做,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做一个有良好道德素质的公民。”“经过学习,我和我的父母都有了进步,父母对工作越来越认真,我对他们也刮目相看。”“这次活动使我长了不少知识,我们家每天饭后都在读书,家里再也没有争吵声了,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翻阅字词典。我现在每天晚上看书几个小时,爸爸妈妈也会向我来借各种书,我们以后会继续买书,把我们的书橱全部装满。”各位家长,听到这儿,不知你又作何感想?今天,我想和各位在座的家长聊的话题就是《新时代需要学习型家庭》,着重谈三个方面:

一、创建学习型家庭的重要性

二、如何创建学习型家庭

三、创建学习型家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创建学习型家庭的重要性:“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精神。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学生的启蒙老师,也是学生成长中的老师与榜样,在家庭中家长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习型家庭,是近年来我国家庭教育领域的一个崭新理念。创建与时代发展步调相一致的学习型家庭,是全面提升家庭教育质量、实现全民终身教育目标的最佳途径。学习型家庭,是指这样一种家庭,即家长有意识地在自己家庭中营造一种健康、积极的良好学习氛围,通过自身的积极学习体验与获得,引导孩子对学习行为引起注意、模仿、尝试、体验,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孩子实现品德与智力的良性发展。要创建学习型的家庭,首要任务是我们的家长们先要转变陈旧的家庭教育观念,使家庭成员得到共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家长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生长环境,同时家庭成员共同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共同勉励,共同进步。

1、阅读是一种生活态度现在家长们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要孩子交来令自己满意的成绩单,他们阅读些什么书,家长越来越觉得无关痛痒。然而,对课外阅读不感兴趣,本身语文表达能力也有欠理想的事实,却反映了我们在语文教育的导向上,教育体系、学校和家庭还是以功利为主的偏差。换句话说,语文主要是一种为了学习技能、取得高分,以及将来谋生的工具。一般人的观念是“无聊才读书”,没有把书籍报刊视作心智成长、思考能力提升的生活良伴。这在长远来说,对国家的竞争能力和国家受人尊敬的程度会造成影响。要是阅读能成为人人生活的一部分,并且不分职业、身份、阶层普遍地阅读,社会素质的提升便是一个很自然的结果。大家知道,瑞典设立的诺贝尔文学奖有百多年传统,每年把世界各种语言里面最优秀的作品翻译为瑞典文以供评审。瑞典人的确是个好学的民族,读书读报,连牛奶评上的说明书往往也不放过。瑞典人除了养成上图书馆的习惯外,大多数人都以家中藏书为荣。家长们,就让孩子对阅读的热爱先在家庭中养成吧!可以细选优秀的书刊让他们阅读,以书画作为激励他们的礼物,时常与他们共读,让阅读形成孩子的生活态度。

2、创建学习型家庭是时代需要如果家长从吃饭开始打开电视机,一直看到夜晚,却叫 10 来岁的孩子看书,无论什么天大的理由孩子也不会信服——看书比看电视好。从这一角度看,潍州路小学的“家长读书令”无疑是件好事。问题的关键不是如何完成学校布置的读书任务,而是在家庭中营造一种看书的环境,创造一个学习型家庭。家庭应该订阅一些杂志、报纸。图书、报刊既能帮助家长营造一个看书的环境,同时也能激起孩子阅读长篇文章的兴趣。不仅如此,还应该给孩子订阅他喜欢的报刊。让孩子读到他想读的任何图书,不要阻止他的决定。在新的时代,家长应该明白,创建学习型家庭是时代的需要,是现代社会进步的标志。

3、让孩子一生与好书为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天空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如果能让孩子一生与好书为伴,那他的灵魂就不会空虚,他的头脑就不会愚笨。课外阅读是少年儿童人格形成的半壁江山,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孩子们在一起学习,会使枯燥的学习充满了乐趣、充满了生机。家长的行动,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二、如何创建学习型家庭创建学习型家庭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在家庭教育中渗透智育因素,通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一个个体要在他所处的社会中有所发展,就必须掌握必要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这些经验包括已有的科学技术成果、知识文化体系以及相应的基本能力构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智力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学习型家庭学习的主要内容。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因此,父母应该重视加强自身的知识学习和积累,通过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学习,在家庭中营造一个好学、乐学、常学的良好学习氛围,让孩子在不知不觉间受到学习气氛的熏陶,摒除孩子的厌学心理,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孩子的学习质量。父母还应注意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针对孩子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设计合理的方案帮助孩子解决学习问题。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从自身做起,教育孩子敢于向父母质疑,向老师质疑,向书本质疑,培养孩子勇于向权威挑战的科学精神。尊重孩子正当的自我需要,促进孩子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也是教育目标之一。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人的智力包括七种不同类型:语言天赋智能、逻辑数学能力、空间感知能力、音乐天赋智能、身体运动天赋、人际交往天赋和自我认识天赋。每个人都不可能具有全部七种智能,而是侧重于一种或几种智能的综合。要重视孩子个性发展,从孩子的个性特征出发,创设优化的家庭教育环境和条件,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展的独创领域和生长点。这就要求父母要有正确、科学的价值观和人才观,明白人才有多种类型,不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学业成绩优秀,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发掘孩子的爱好与才能所长,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发挥孩子的长处,给孩子充分发展的自由空间。同时,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不人为地制造“学习机器”“练琴机器”、。

2、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依托,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孩子心理健康教育是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的家庭教育,更应该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健康的儿童,不只是体质健康,从内部来说,应该各项机能健全,人格结构完整,能用正当手段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从对外关系来讲,应该能够适应周围环境,有人际交往能力和基本的人际关系水平。因而,学习型家庭也应该将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特征教育作为主要的教育内容。父母要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例,以身作则,通过多种方式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孩子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使得父母有可能将自身来自社会的不悦情绪带到家庭中,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孩子随着年龄的日益增长,也会经历各种冲突、问题、矛盾和困扰,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这时,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父母必须首先学会及时调节心理状态,应付各种困境,其次才能通过自己有意识的干预教育孩子正确认识困难,坚强应对困难,提高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同时,父母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发展,学会预测孩子即将遇到的障碍,及时地排解孩子的不良情绪,预防精神疾病的产生,从而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地发展。

3、发挥榜样的示范力量,努力使孩子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是人才的一个衡量标准。一个健康的家庭必然要教育子女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并有意识地将道德品质教育内容渗透到日常家庭教育之中。父母要培养具有优秀道德品质的子女,自己首先必须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儿童具有模仿的天性,家庭作为教育儿童的第一学校,父母的道德行为必然成为孩子模仿的首选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讲,父母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着力塑造自身良好的道德形象,对孩子的道德行为评价要有坚持性,从自身做起,前后一致地提供榜样,为孩子创设道德情境,提供明确具体的道德行为要求,让孩子坚持练习,及时纠错,适当地运用批评和表扬,促进孩子品德的发展,培养孩子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

4、加强锻炼与培养,训练孩子养成必要的生存技能随着现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已成为个体适应社会生活、赢得竞争的必要手段。因此,必要的生存技能也应成为学习型家庭的学习内容。父母应该意识到:要让孩子在今后的社会生活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基本的生存技能是必不可少的。严慈相济才是对孩子爱的本真所在。在家庭中,通过自身的表现,教育孩子每个家庭成员都应当承担必要的家庭义务,让孩子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帮助父母分担家庭的责任,逐渐培养孩子的自立和自理能力。通过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角色行为的正确示范,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必要的生存技能,以适应今后生活的需要。值得一提的是,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从家庭成员的合作开始,教育子女学会与人沟通、合作,提高孩子的互补技能即学习他人长处以避已短处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升孩子的生存质量。

四、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家庭环境的好与坏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家庭成员的学习。现在家庭住房条件一般都比较好。最好在家中开辟一间书房,摆放一个书柜,书柜上的书籍要选择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图书,在书柜的旁边张贴名人的格言,时刻激励你。

2、形成全体成员参与学习的氛围父母要做孩子学习的榜样,一有时间便看些报刊、杂志,那么孩子在家中也会学着你的样子去做,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境界。

3、适时开展讨论交流英国大文豪肖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彼此的苹果,得到的只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如果我们交换彼此的思想,那么,我们将拥有两种思想。”在阅读同一本书时,每个人的收获都是不一样的,在学习型家庭中每个成员同时阅读同一本书,然后各抒己见。

篇6:家长学校主持稿

真的非常感谢大家,今天不是周末,大家能来参加此次会议都是克服了种种困难来的,各位家长能坐在这里,表明各位家长对我们学校工作的支持,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各位家长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与会的学校领导:我校副校长、党支部书记黄绍昌副校长,教导处张宫艺副主任。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成人、成才是每位家长的心愿,孩子是我们的希望,更是我们每个家庭的寄托。教育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把他们培养成才,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而孩子的教育需要学校和家庭双方的密切配合,而我们成立的家长学校就是连结学校和家长的纽带和桥梁,它不仅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需要,也是转变家长教育观念、提高家长家教水平的需要,它可以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更好的结合,更好地推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调发展。我们举办家长学校的目的是希望通过与大家的共同交流、共同探讨,实现家校沟通、家校互补、家校一体的教育模式,共同将你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有用之才。通过家长学校,向家长传递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丰富家长的家庭教育理论,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质量观,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从而创造良好的、科学的现代家庭教育环境!

有一些家长把教育学生的责任完全寄托在学校身上,忘却了家庭教育的责任和义务,这是十分不妥的,这种观念必须纠正。因为学生一生长时间都生活在家庭里,家庭是学生一生中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学生终生的学校。家长既是学生一生中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学生终生的老师。所以,家庭教育就成了教育孩子的主要场所,家长也担负着教育学生的主要任务。

家庭教育环境对于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道德品质,都是至关重要的。

今天的家长学校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是由我校副校长,同时也是家长学校校长黄校长介绍学校情况,第二部分是由张宫艺副主任作《沟通,从心开始》的专题讲座,张主任在我们学校进行过多次家长学校的专题演讲,她的演讲风趣幽默、感染力强,曾经听过课的家长们都觉得受益匪浅,相信今天也会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下面请黄校长为大家作第一部分,大家欢迎。

谢谢黄校长。通过黄校长的介绍,相信在座的家长对学校的发展现状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感谢黄校长对我们家长学校提出了期望提出了要求,我相信有校领导支持、广大家长的配合,我们家长学校一定会越办越好。俗话说,身教胜于言传,希望黄校长这些话能帮助你培育好你的孩子,让你的孩子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成长。

当家长不容易,做一名合格的家长更不容易,做一名优秀的家长更是难上加难,我想听了张主任的讲座会给我们许多启迪。下面进行我们今天会议的第二个部分,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张主任作专题讲座。

让我们再次感谢张主任。

各位家长,孩子是您一生的希望,是你们全家的希望。孩子的生命只有一次,不可重来,因此,请每位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成长的每个细节,在各方面为孩子作出榜样,和学校一起,合力教育好你们的孩子。让你们的孩子个个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最好的发展,最快的成长。最后,祝愿天下的父母都成为快乐的父母,祝愿天下的孩子都是幸福的孩子。

上一篇:2009年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研专业课真题下一篇:情侣个性签名句子5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