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成本管理处工作总结

2024-07-31

2024年度成本管理处工作总结(精选7篇)

篇1:2024年度成本管理处工作总结

___年来在公司领导和各位同事的帮助下,我通过自身的努力,无论是在敬业精神、还是在业务素质、工作能力上都得到进一步提高,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本人能够遵纪守法、认真学习、扎实工作,以勤勤恳恳的态度对待本职工作,在成本核算岗位上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在日常工作中,我一向遵循顾全大局、服从安排、团结协作的原则。在每月月底进行盘点工作时,我都会提前提醒有关人员做好准备,为了能按质按量完成各项任务,本人不计较个人利益,不讲报酬,经常加班加点进行工作。在公司的全面发展下,以积极热情的心态去完成安排的各项工作。本人能够根据业务学习安排并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加强对财务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及时了解最新会计实物的变化,通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学习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要求。我坚信只有不断努力钻研业务知识,始终把工作放在严谨、细致、扎实、求实上,脚踏实地工作;不断改进学习方法,讲求学习效果,“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坚持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用新的知识、新的思维和新的启示,巩固和丰富综合知识、让知识伴随年龄增长,才能使自身综合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只有使自身的会计业务知识和水平得到了更新和提高,才能适应现在的工作要求,并为将来的工作打好扎实的基础。

当然,在工作之中也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

1、发票审核

工作中自已也是本着细致、认真的工作原则,但对发票的审核过程中还是存在对价格不敏感问题,而且前期对工作流程不够清楚。

工作中的想当然:

产品价格可能有多个,在审核过程中又没有标注过于清楚,容易犯想当然的情况,10月份有份发票中DZL6N/3-012产品就是这种情况。该产品价格库没有价格,自己知道,并进行标注但是自己疏忽没有上报就进行了价格录入工作。虽然没有造成损失,但是自己深深自责,没有做好最后一关的监控。通过后两个月的意识的强化。没有出现上述问题。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检查做到几下几点:

1、对发票审核过程中的发现的问题,及时向计划员、领导进行反馈,对问题及时处理。

2、新产品、新价格在录入过程中加强订单的审核,对无领导签字的坚决不予录入,严格按照相关规程进行执行。

3、对新录入方式进行规范,对新录入的价格,要标注时间、厂家,为价格的核查做好基础。

2、核价工作:

核价方面自己还在学习过程中,对管子、橡塑、线束方面有了初步的了解、内部的核价方法也比较清楚。自己在钣金、芯体方面加大学习。

__年将是我对产品深入了解、加强学习的一年,我自认虽然年龄不小,但是学习能力还是非常强的,工作上我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新的挑战,我决心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公司的快速发展催人奋进,工业企业中成本核算是财务上一个重中之重的环节,它的准确与否直接与企业利益、员工福利挂勾,我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强化成本意识,严于律已,勤奋学习,在本职岗位上做出更大的贡献!

1.成本会计个人工作总结

2.成本会计年度工作总结

3.成本会计个人年终总结

4.成本会计工作自我总结

5.财务核算会计工作总结

篇2:2024年度成本管理处工作总结

和其他应用文体一样,总结的正文也分为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各部分均有其特定的内容。

1、开头

总结的开头主要用来概述基本情况。包括单位名称、工作性质、主要任务、时代背景、指导思想,以及总结目的、主要内容提示等。作为开头部分,要注意简明扼要,文字不可过多。

2、主体

这是总结的主要部分,内容包括成绩和做法、经验和教训、今后打算等方面。这部分篇幅大、内容多,要特别注意层次分明、条理清楚。主体部分常见的结构形态有三种。第一,纵式结构。第二,横式结构。第三,纵横式结构。主体部分的外部形式,有贯通式、小标题式、序数式三种情况。

3、结尾。

四、注意事项

1、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2、要注意共性、把握个性

篇3:2024年度成本管理处工作总结

1.准确的财务管理目标定位是股东财富最大化,即等同于()。A.股东权益的市场增加值最大化B.企业的市场增加值最大化C.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D.权益市场价值最大化

2.某公司2008年年末的流动比率为1.8,则2008年年末的营运资本配置比率为()。

A.0.44 B.0.72 C.0.64 D.0.58

3.已知2008年经营资产增加1 000万元,经营负债增加200万元,留存收益增加400万元,销售增加2 000万元,则外部筹资销售增长比为()。

A.20%B.25%C.14%D.35%

4.已知风险组合的期望报酬率和标准差分别为15%和20%,无风险报酬率为8%,某投资者除自有资金外,还借入20%的资金,将所有的资金用于购买市场组合,则总期望报酬率和总标准差分别为()。

A.16.4%和24%B.13.6%和16%C.16.4%和16%D.13.6%和24%

5.某公司2008年年初的未分配利润为100万元,当年的税后利润为400万元,2009年年初公司讨论决定股利分配的数额。预计2009年追加投资资本500万元。公司的目标资本结构为权益资本占60%,债务资本占40%,2009年继续保持目前的资本结构不变。按有关法规规定该公司应该至少提取10%的法定公积金。该公司采用剩余股利分配政策,则该公司最多用于派发的现金股利为()万元。

A.100 B.60 C.200 D.160

6.通用汽车公司拥有在芝加哥期权交易所交易的欧式看跌期权和看涨期权,两种期权具有相同的执行价格40美元和相同的到期日,期权将于1年后到期,目前看涨期权的价格为8美元,看跌期权的价格为2美元,年利率为10%。为了防止出现套利机会,则通用汽车公司股票的价格应为()美元。

A.42.36 B.40.52 C.38.96 D.41.63

7.某增值作业本年实际产出为560小时,本年的增值标准为642小时,标准单位固定成本为28元/小时,标准单位变动成本为12元/小时,则增值成本为()元。

A.22 400 B.22 420 C.32 460 D.28 450

8.设某企业有固定搬运工15名,工资总额3 000元;当产量超过3 000件时,就需雇佣临时工。临时工采用计件工资制,单位工资为每件1元,则该企业搬运工工资属于()。

A.阶梯式成本B.半变动成本C.延期变动成本D.曲线成本

9.下列关于利率的分类说法正确的是()。

A.按照利率之间的变动关系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B.按照利率与市场资金供求关系情况的关系分为市场利率和法定利率C.按照利率形成机制不同分为基准利率和套算利率D.按照利率之间的变动关系分为基准利率和套算利率

10.某上市公司2007年底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为1 000万股,2008年3月31日增发新股200万股,2008年7月1日经批准回购本公司股票140万股,2008年的净利润为400万元,派发现金股利30万元,则2008年的基本每股收益为()元。

A.0.36 B.0.29 C.0.4 D.0.37

11.名义折现率为12%,通货膨胀率为3%,则实际折现率为()。

A.8.74%B.6.73%C.8.42%D.7.68%

12.某企业采用银行业务集中法增设收款中心,可使企业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由现在的600万元减至100万元。企业综合资金成本率为12%,因增设收款中心每年将增加相关费用30万元,则分散收账收益净额为()万元。

A.32 B.36 C.28 D.30

13.在下列各项中,能够增加普通股股票发行在外股数,但不改变公司资本结构的行为是()。

A.支付现金股利B.增发普通股C.股票分割D.股票回购

14.某公司2008年的实体自由现金流量为500万元,预计将保持不变。净负债为1 000万元,净负债平均利息率为2%,所得税税率为25%,预先设定的债务水平和利息率不变。无杠杆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10%,则按照APV法计算该公司2008年年末的实体价值为()万元。

A.5 890 B.5 250 C.5 140 D.5 430

15.甲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经过二道工序,第一道工序定额工时2小时,第二道工序定额工时3小时。期末,甲产品在第一道工序的在产品40件,在第二道工序的在产品20件。以定额工时作为分配计算在产品加工成本(不含原材料成本)的依据,则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为()件。

A.18 B.22 C.28 D.36

16.不需要修订基本标准成本的情形有()。

A.产品的物理结构发生变化B.重要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发生变化

C.生产技术和工艺发生变化D.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的生产能力利用程度发生变化

17.下列不属于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应用前提的是()。

A.企业生产只受到某一项资源的约束B.已知各备选方案的单位贡献边际C.已知各备选方案的单位产品资源消耗额D.已知各备选方案的贡献边际总额

18.下列适用于人为利润中心之间往来结算的是()。

A.制造成本型内部结算价格B.变动成本型内部结算价格C.变动成本加固定成本型内部结算价格D.完全成本加利润型内部结算价格

19.存货周转次数的实际数值为5,标准数值为4,则按照沃尔评分法,其相对比率为()。

A.1.25 B.0.8 C.0.75 D.1.5

20.基金发起人在设立基金时,规定了基金单位的发行总额,筹集到这个总额后,基金即宣告成立,在一定时期内不再接受新投资,这种基金称为()。

A.契约型基金B.公司型基金C.封闭式基金D.开放式基金

二、多项选择题

1.市场估价原则对投资者和管理者的意义在于()。

A.投资者是在徒劳地寻找超额投资回报B.市场为企业提供了合理的价值度量C.管理者的管理行为会被正确地解释并反映到价格中D.管理者对会计报表的粉饰行为不会引起证券价格的上升

2.某公司2008年营业收入为2 000万元,息税前经营利润为500万元,利息费用为20万元,净经营资产为1 000万元,净负债为400万元,各项所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假设涉及资产负债表数据使用年末数计算),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税后经营利润率为18.75%B.净经营资产周转次数为2次C.净财务杠杆为0.666 7 D.杠杆贡献率为22.50%

3.在最佳现金持有量确定的随机模式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最优现金返回线与交易成本正相关B.最优现金返回线与机会成本负相关C.最优现金返回线与现金流量的波动性正相关D.最优现金返回线与现金控制下限正相关

4.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分期付息债券的发行价格高于面值,债券的资本成本降低B.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分期付息债券的发行价格低于面值,债券的资本成本升高C.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分期付息债券的发行价格与其资本成本反向变化D.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分期付息债券的发行费用与其资本成本同向变化

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以不支付股利的股票为标的的美式看涨期权,不应该提前执行B.处于深度实值的看跌期权,最好是提前执行C.以支付股利的股票为标的的美式看涨期权,应该提前执行D.处于深度实值的看跌期权,最好不提前执行

6.下列关于投资项目风险处置的调整现金流量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A.在调整现金流量法下,折现率是指不包括非系统性风险,但包括系统性风险的折现率B.现金流量的风险越大,肯定当量系数就越小

C.投资者越偏好风险,肯定当量系数就越大D.通常肯定当量系数的确定与未来现金流量的标准差有关,但是标准差是估算的结果,很容易产生偏差

7.全部成本计算制度和变动成本计算制度的主要区别有()。

A.全部成本计算制度适用于财务会计,主要对外提供财务信息;变动成本计算制度适用于管理会计,主要对内提供决策信息B.全部成本计算制度下,生产成本的构成项目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全部制造费用;变动成本计算制度下,生产成本的构成项目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C.两者的主要区别围绕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上,即全部成本计算制度下,固定性制造费用计入产品成本;变动成本计算制度下,固定性制造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而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D.全部成本计算制度下的成本要严格受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约束,而变动成本计算制度下的成本并不严格受国家统一全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约束

8.在半强式有效市场条件下,投资者通过()进行投资均不会获得额外收益。

A.内幕信息B.公司年报C.投资咨询报告D.董事会公告

9.关于资本结构理论的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有()。

A.依据有税市场下的MM理论,负债程度越高,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越低,企业价值越大B.依据完美资本市场下的MM理论,无论负债程度如何,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不变,企业价值也不变C.依据排序理论,内部融资优于外部债权融资,外部债权融资优于外部股权融资D.依据权衡(不考虑债务代理成本和债务代理收益)理论,杠杆企业的价值等于无杠杆企业的价值加上利息税盾的现值减去财务困境成本的现值

10.在下列各项中,属于表外筹资事项的是()。

A.经营租赁B.利用商业信用C.受托代销商品D.融资租赁11.下列属于租赁替代购买决策中相关现金流量的有()。

A.租金B.利息抵税C.折旧抵税D.税后维修保养费用

12.下列关于企业价值评估的相对价值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A.P/E模型不适合目标公司和可比公司杠杆水平明显不同的情形

B.EV/EBITDA模型无需考虑目标公司和可比公司杠杆水平的差异

C.相对价值法的估值过程是基于真实公司的实际价格,而非基于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D.如果整个行业都被市场高估或低估,利用相对价值法将无助于我们做出正确决策

13.如果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则每一步骤的生产费用也要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如果某产品生产分三个步骤在三个车间进行,则第二车间的在产品包括()。

A.第一车间尚未完工产品B.第二车间尚未完工的在产品C.第二车间已完工但第三车间尚未完工的在产品D.第三车间完工产品

14.下列有关作业成本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A.作业成本法克服了传统成本计算方法间接成本集合较少且缺乏同质性的缺点B.改变了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以产量为单一分配基础的间接成本分配方法C.较好地克服了传统成本计算方法间接成本责任不清的问题D.作业成本法可以使一些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下不可控的间接成本变得可控

15.在生产经营决策分析中,较为常见的相关成本包括()。

A.增量成本B.机会成本C.专属成本D.可分成本

16.责任会计需要遵循的原则有()。

A.责、权、绩结合原则B.可控性原则C.重要性原则D.总体优化原则

17.平衡计分卡从()角度,衡量企业的业绩,从而帮助企业解决两个关键问题:有效的企业绩效评价和战略的实施。

A.财务B.客户C.内部流程D.学习与成长

18.在计算存货保本储存天数时,以下各项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A.销售税金(营业税金) B.变动储存费C.所得税D.固定储存费

19.投资者风险回避态度和证券市场线斜率的关系是()。

A.投资者都愿意冒险,证券市场线斜率就小B.投资者都愿意冒险,证券市场线斜率就大C.投资者都不愿意冒险,证券市场线斜率就大D.投资者都不愿意冒险,证券市场线斜率就小

20.下列(),实现一定的营业收入,营运资金周转的数额就越多。

A.存货周转期和应收账款周转期越长B.存货周转期和应收账款周转期越短C.应付账款周转期越短D.应付账款周转期越长

三、计算分析题

1.甲企业正常生产A产品16 000件,单位产品直接材料费用30元,直接人工费用2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8元,固定性制造费用12元,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10元,单位产品销售价格为95元。现有乙企业要求追加订货4 000件,其订货价格为64元/件。

要求:分别就以下互不相关的几种情形进行甲企业是否接受订货的决策

(1)甲企业最大生产能力为22000件,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不需追加专属成本。

(2)甲企业最大生产能力为22 000件,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但需追加专属成本30 000元。

(3)甲企业最大生产能力为22 000件,剩余生产能力可对外出租,租金收入为18 000元,且需追加专属成本18 000元。

(4)甲企业最大生产能力为18 000件,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不需追加专属成本。

2.A上市公司现准备以1 500万元承担债务方式收购所在行业的目标企业甲,向你咨询方案是否可行。有关资料如下:去年甲企业销售额1 000万元,预计收购后前5年的现金流量资料如下:在收购后第一年,销售额在上年基础上增长5%,第二、三、四年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增长10%,第五年与第四年相同;息税前经营利润率为4%,所得税税率为25%,资本支出减折旧与摊销、净营运资本增加额分别占销售收入增加额的10%和5%。第六年及以后年度企业实体自由现金流量将会保持6%的固定增长率不变。市场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溢价)分别为5%和2%,A公司股票的贝他系数为1.93。目前A公司的资本结构是负债率为40%(债务资本/公司价值),预计收购完成后将保持目前资本结构和风险不变,净负债平均税后成本6.7%也将保持不变。

要求:

(1)计算在收购后甲企业前五年的企业实体自由现金流量;

(2)根据WACC法评价是否收购甲企业。

3.某公司拟采用新设备取代已使用3年的旧设备,旧设备原价14 950元,当前估计尚可使用5年,每年操作成本2 150元,预计最终残值1 750元,目前变现价值8 500元,购置新设备需花费13 750元,预计可使用6年,每年操作成本850元,预计最终残值2 500元。该公司预期报酬率12%,所得税税率25%,税法规定该类设备应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6年,残值为原值的10%。

要求:进行是否应该更换设备的分析决策,并列出计算分析过程。

4.假设ABC公司股票目前的市场价格为24元,而在一年后的价格可能是35元和16元两种情况。再假定存在一份100股该股票的看涨期权,期限是一年,执行价格为30元。投资者可以按10%的无风险利率借款。购进上述股票且按无风险利率10%借入资金,同时售出一份100股该股票的看涨期权。

要求:

(1)根据套期保值原理,计算购入股票数量、按无风险利率借入资金的数额(卖空无风险资产)以及一份该股票的看涨期权的价值。

(2)根据风险中性原理,计算一份该股票的看涨期权的价值。

(3)若目前一份100股该股票看涨期权的市场价格为306元,按上述组合投资者能否获利。

5.某公司的财务数据如下:

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按照该公司目前的管理效率其总资产周转率不低于2次但不会高于3次,按长期借款保护性条款的规定其资产负债率不得超过70%。

要求:

(1)计算该公司2007年和2008年的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收益留存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凡是涉及资产负债表数据用年末数计算)。

(2)计算该公司2007年和2008年的可持续增长率。

(3)该公司2009年计划实现销售收入3 300万元,在不从外部进行股权筹资,同时在保持2008年财务政策和营业净利率不变的前提下可否实现?如果该公司2009年计划实现销售收入3 900万元,在不从外部进行股权筹资,同时在保持2008年经营效率和收益留存率不变的前提下可否实现?

(4)假设2009年计划的销售增长率为40%,在不从外部进行股权筹资,同时在保持2008年收益留存率和经营效率不变的前提下,计算2009年超高速增长相对于可持续增长增加的销售收入、增加的资金投入,以及通过负债和留存收益实现的新增资金。

四、综合题

1.某公司计划进行一项投资活动,现有甲、乙两个方案可以选择,有关资料如下:

(1)甲方案:固定资产原始投资180万元,全部资金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筹建期为1年。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为银行借款,年利率为5%,利息按年支付,项目结束时一次还本。该项目运营期8年,到期残值收入6万元。预计投产后每年增加营业收入150万元,每年增加付现营业成本50万元。

(2)乙方案:固定资产原始投资80万元,无形资产投资18万元,流动资金投资55万元。全部固定资产原始投资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筹建期2年,运营期6年,到期残值收入8万元。无形资产从投产年份起分6年平均摊销,无形资产和流动资金投资于筹建期期末投入,流动资金投资在项目结束时收回。该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增加营业收入150万元,年增加付现营业成本60万元。

(3)该企业按直线法计提折旧,所得税税率为25%,该企业要求的最低投资回报率为8%。

要求:

(1)计算甲方案筹建期资本化利息、运营期每年支付的利息。

(2)计算甲方案固定资产原值、运营期每年营业成本、息前税后利润。

(3)计算乙方案的息前税后利润。

(4)计算甲、乙方案的净现金流量。

(5)计算甲、乙方案的静态投资回收期、动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和净现值率。

(6)计算甲、乙方案的年均净回收额并进行决策。

2.某工厂设有两个基本生产车间,大量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甲、乙两种产品均顺序经过两个车间进行生产,第一车间生产的产品为半成品,完工后全部交给第二车间继续加工,第二车间生产的产品为产成品。

该厂各生产车间完工产品(广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狭义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均采用约当产量法。原材料在第一车间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第一车间加工完成的半成品直接交付第二车间加工,不经过半成品库,第二车间领用的半成品,也在第二车间生产开始一次投入。假设各生产车间的加工费用发生比较均衡,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均按50%计算。

该厂6月份生产的有关记录如下。

(1)有关产量资料见表1。

单位:件

(2)假设经作业分析,该企业根据各项作业的成本动因在第一车司设立了A和B两个作业成本库,在第二车间设立了C和D两个作业成本库。2008年6月份各作业成本库的可追溯成本、成本动因、作业量等有关资料见表2。

假设第一车间A和B两个作业成本库的作业成本采用实际作业成本分配率分配;第二车间C和D两个作业成本库的作业成本采用预算作业成本分配率分配,且作业成本差异直接结转本期损益。

C、D作业成本库预算作业成本分配率见表3。

(3)有关费用资料见表4。

单位:元

要求:

(1)该企业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计算甲、乙完工产品成本。完成下列产品成本计算单(见参考答案),并列示相关计算过程。

(2)做出第二车间分配作业成本以及结转完工产品成本的相关会计分录。

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A 4.A 5.A 6.A 7.A 8.C 9.D 10.D11.A 12.D 13.C 14.B 15.B 16.D 17.D 18.D 19.A20.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 6.BCD7.ABCD 8.BCD 9.ABCD 10.AC 11.AB 12.ABCD 13.BC14.ABCD 15.ABCD 16.ABCD 17.ABCD 18.ABD 19.AC20.AC

三、计算分析题

1.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30+20+8=58(元)

(1)剩余生产能力可以满足追加订货,同时无机会成本和专属成本:

则:接受订货的单位贡献边际=64-58=6(元)大于零,可以接受追加订货。

(2)剩余生产能力可以满足追加订货,但需追加专属成本:

则:相关损益=4 000×(64-58)-30000=-6 000(元)小于零,不能接受追加订货。

(3)剩余生产能力可以满足追加订货,但需追加专属成本,同时产生机会成本:

则:相关损益=4 000×(64-58)-18 000-18 000=-12 000(元)小于零,不能接受追加订货。

(4)接受客户追加订货4000件大于闲置生产能力2 000件(18 000-16000),即减少正常销售2000件,产生机会成本:

则:相关损益=4 000×64-2 000×58-2 000×95=-50 000(元)小于零,不能接受追加订货。

2.本题的主要考核点是企业价值评估的WACC法的应用。

(1)甲企业前五年的企业实体自由现金流量如下表:

单位:万元

(2)预期股权资本成本=5%+2%×1.93=8.86%

预期杠杆加权平均资本成本=40%×6.7%+60%×8.86%=8%

由于其实体价值1 612.38万元大于收购价格1 500万元,故应该收购。

3.因新旧设备使用年限不同,应运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平均年成本比较二者的优劣。

(1)继续使用旧设备的平均年成本

每年付现操作成本的现值=2150×(1-25%)×(P/A,12%,5)=2 150×(1-25%)×3.604 8=5 812.74(元)

年折旧额=(14 950-1 495)÷6=2 242.50(元)

每年折旧抵税的现值=2 242.50×25%×(P/A,12%,3)=2 242.50×25%×2.401 8=1 346.51(元)

残值收益的现值=[1 750-(1 750-14 950×10%)×25%]×(P/S,12%,5)=[1 750-(1 750-14 950×10%)×25%]×0.567 4=956.78(元)

目前旧设备变现收益=8 500-[8 500-(14 950-2 242.50×3)]×25%=8 430.63(元)

继续使用旧设备的现金流出总现值=5 812.74+8 430.63-1 346.51-956.78=11 940.08(元)

继续使用旧设备的平均年成本=11940.08÷(P/A,12%,5)=11940.08÷3.604 8=3 312.27(元)

(2)更换新设备的平均年成本

购置成本=13 750(元)

每年付现操作成本现值=850×(1-25%)×(P/A,12%,6)=850×(1-25%)×4.111 4=2 621.02(元)

年折旧额=(13 750-1 375)÷6=2 062.50(元)

每年折旧抵税的现值=2 062.50×25%×(P/A,12%,6)=2 062.50×25%×4.111 4=2 119.94(元)

残值收益的现值=[2 500-(2 500-13 750×10%)×25%]×(P/S,12%,6)=[2 500-(2 500-13 750×10%)×25%]×0.506 6=1 124.02(元)

更换新设备的现金流出总现值=13 750+2 621.02-2 119.94-1 124.02=13 127.06(元)

更换新设备的平均年成本=13 127.06÷(P/A,12%,6)=13 127.06÷4.111 4=3 192.84(元)

因为更换新设备的平均年成本(3 192.84元)低于继续使用旧设备的平均年成本(3312.27元),故应更换新设备。

4.(1)根据套期保值原理:

股票数量

(股)

借入资金数额

一份该股票的看涨期权的价值=购买股票支出一借款=△S-B=26.32×24-382.84=248.84(元)

(2)根据风险中性原理:

风险中性概率

期权一年后的期望价值

期权的现值=273.7÷(1+10%)=248.82(元)

(3)由于目前一份100股该股票看涨期权的市场价格为306元,高于期权的价值248.82元,所以该组合可以盈利。

5.(1)

(2)2007年的可持续增长率

或:2007年的可持续增长率

2008年的可持续增长率

或:2008年的可持续增长率

(3)①2009年计划的销售增长率=(3 300-3 000)÷3 000=10%,低于2008年的可持续增长率25%,在不从外部进行股权筹资,同时在保持2008年财务政策和营业净利率不变的前提下,要想放慢销售增长速度只能靠降低总资产周转率来实现,2009年年末预计资产总额=预计股东权益×权益乘数=(600+3 300×5%×80%)×2.5=1830(万元),预计总资产周转率=3 300÷1 830=1.80(次),低于要求的最低2次的周转速度,所以不可行。

②2009年计划的销售增长率=(3 900-3 000)÷3 000=30%,高于2008年的可持续增长率25%,在不从外部进行股权筹资,同时在保持2008年经营效率和收益留存率不变的前提下,想要加快销售增长率只能靠提高资产负债率来实现,2009年年末预计资产总额=3 900÷2=1 950(万元),预计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股东权益=1 950-(600+3 900×5%×8%)=1 194(万元),资产负债率=1 194÷1 950=61.23%,低于70%的要求,所以可行。

(4)2009年超高速增长增加的销售收入=3 000×(40%-25%)=450(万元)

增加的资金投入=450÷2=225(万元)

超高速增长增加的留存收益=450×5%×80%=18(万元)

超高速增长需要增加的负债资金=225-18=207(万元)

四、综合题

1.(1)甲方案建设期资本化利息=180×5%=9(万元)

甲方案运营期每年支付的利息=180×5%=9(万元)

(2)甲方案固定资产原值=180+9=189(万元)

甲方案运营期每年折旧=(189-6)÷8=22.88(万元)

甲方案运营期每年营业成本=50+22.88=72.88(万元)

甲方案运营期每年息税前利润=150-72.88=77.12(万元)

甲方案运营期每年息前税后利润=77.12×(1-25%)=57.84(万元)

(3)乙方案运营期每年折旧=(80-8)÷6=12(万元)

乙方案运营期每年无形资产摊销额=18÷6=3(万元)

乙方案的每年营业成本=60+12+3=75(万元)

乙方案运营期每年息税前利润=150-75=75(万元)

乙方案每年息前税后利润=75×(1-25%)=56.25(万元)

(4)甲方案的净现金流量:

NCF0=-180万元

NCF1=0万元

NCF2~8=57.84+22.88=80.72(万元)

NCF9=80.72+6=86.72(万元)

乙方案的净现金流量:

NCF0=-80万元

NCF1=0

NCF2=-73万元

NCF3~8=56.25+12+3=71.25(万元)

NCF9=71.25+55+8=134.25(万元)

(5)甲方案的静态投资回收期=1+180÷80.72=3.23(年)

甲方案的动态投资回收期:

根据:180=80.72×[(P/A,8%,t)-(P/A,8%,1)]

(P/A,8%,t)=3.155 9

查普通年金现值系数表:

当t=3时,(P/A,8%,3)=2.577 1

当t=4时,(P/A,8%,4)=3.312 1

根据插值法可以列式

甲方案的净现值=-180+80.72×[(P/A,8%,8)-(P/A,8%,1)]+86.72×(P/S,8%,9)=-180+80.72×(5.746 6-0.925 9)+86.72×0.500 2=252.50(万元)

甲方案的净现值率=252.50÷180=1.40

乙方案的静态投资回收期=2+153÷71.25=4.15(年)

乙方案的动态投资回收期:

根据:80+73×(P/S,8%,2)=71.25×[(P/A,8%,t)-(P/A,8%,2)](P/A,8%,t)=3.784 5

查普通年金现值系数表:

当t=4时,(P/A,8%,4)=3.312 1

当t=5时,(P/A,8%,5)=3.992 7

根据插值法可以列式:

乙方案的净现值=-80-73×(P/S,8%,2)+71.25×[(P/A,8%,8)-(P/A,8%,2)]+134.25×(P/S,8%,9)=-80-73×0.857 3+71.25×(5.746 6-1.783 3)+134.25×0.500 2=206.95(万元)

乙方案的净现值率=206.95÷[80+73×(P/S,8%,2)]=1.45

(6)计算甲、乙方案的年均净回收额:

甲方案的年均净回收额=252.50÷(P/A,8%,9)=40.42(万元)

乙方案的年均净回收额=206.95+(P/A,8%,9)=33.13(万元)

由于甲方案的年均净回收额大于乙方案的年均净回收额,所以应选择甲方案。

2.(1)完成产品成本计算单,并列示相关计算过程:

单位:元

计算过程:

①第一车间甲半成品本月生产成本中负担的作业成本:

负担的A作业的作业成本

负担的B作业的作业成本

合计=217 000+15 000=232 000(元)

②完工甲半成品成本:

完工甲半成品直接材料成本

完工甲半成品作业成本

合计=100 000+241 600=341 600(元)

单位:元

计算过程:

①第一车间乙半成品本月生产成本中负担的作业成本:

负担的A作业的作业成本

负担的B作业的作业成本

合计=62 000+10 000=72 000(元)

②完工乙半成品成本:

完工乙半成品直接材料成本

完工乙半成品作业成本

合计=70 000+86 660=156 660(元)

单位:元

计算过程:

①第二车间甲产成品本月生产成本中负担的作业成本:

负担的C作业的作业成本=550×355=195 250(元)

负担的D作业的作业成本=100×290=29 000(元)

合计=195 250+29 000=224 250(元)

②完工甲产成品成本:

完工甲产成品半成品成本

完工甲产成品作业成本

合计=285 000+235 790=520 790(元)

单位:元

计算过程:

①第二车间乙产成品本月生产成本中负担的作业成本:

负担的C作业的作业成本=850×355=301 750(元)

负担的D作业的作业成本=60×290=17 400(元)

合计=301 750+17 400=319 150(元)

②完工乙产成品成本:

完工乙产成品半成品成本

完工乙产成品作业成本

合计=138 600+323 274=461 874(元)

(2)第二车间分配作业成本以及结转完工产品成本的相关会计分录:

C作业已分配的预算作业成本=1 400×355=497 000(元)

C作业的作业成本差异=490 000-497 000=-7 000(元)

D作业已分配的预算作业成本=160×290=46 400(元)

篇4:成本会计年度工作总结范本

现在我把自己一年来的思想和工作情况做以汇报,请予以评议。

一、履行职责情况

年月份,由于工作的需要,我由陇东分公司调到集团公司总部工作,担任副总会计师和财务部部长职务,主要负责财务部的全面工作。报到后,我带领财务部一班人,在主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和奋斗目

标,认真履行职责,勇于开拓创新,顺利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财务部工作人员忠于职守,不辱使命。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检查的财务管理体系进一步建立健全,以现金流量为核心的规范有效的资金管理体系进一步强化,以分散事权,集中财权为核心的财务结算体系进一步规范,以防范财务风险为核心的财务预警体系初步形成,以快捷高效为特点的财务信息网络体系逐步扩大,以人为本,以财为中心,以财务文化打造企业精品文化的理念开始树立,以开源节流,争取支持,谋求长远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取得新的进步,集团财务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是集团公司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兄弟部门支持配合的结果,是财务部一班人团结拼博的结果,也是集团广大财务人员共同努力、艰苦奋斗的结果。作为我个人,主要在引导、服务、监督和协调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现将这个月的工作做以汇报:

(一)解放思想,不断更新工作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解放思想的程度决定工作的提高速度。立足于小行业,谋求干大事业、求大发展。一年来,我十分注意用解放思想来总揽全局,推动发展。一是以权力观教育为契机,认真学习经典理论著作、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市场经济理论,管理科学等相关知识,利用部分时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虚心听取基层意见,使自己对分、下属公司的要求,对工作人员制定的标准,对财务部的情况有了更准确的把握;二是面对国内国际不断变化和会计财务政策越来越不稳定的新形势,初步学习了我国加入WTO、国家调整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对我们的正负面影响及政策走向、对财务部的工作方向进行了认真思考;三是着眼于服务、指导、监督的基本职能,立足于行业和集团的实际,对照集团公司的深层次发展战略规划和工作思路,重新审视了总部财务工作的优势,进一步明确争先进位的突破口。通过三个方面的综合思考,我认为有历任领导、同事打下的坚实基础,有先进的办公设施等硬环境,有高素质人才群体这种软环境支持,有全体工作人员管理再上新台阶的强烈愿望,有领导的大力支持,财务部工作要实现新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初步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工作目标。比如财务部工作对总部以财务政策引导为主,对分公司以服务、监管为重点,对下属公司以指导、引导为主;在资金管理上主要以流动资产为主,重点掌握现金资产、存货资产和应收账款占用,核心是增大流入,减少流出,使集团保持较高的支付能力和变现能力;在财务管理上,抓住预算管理这个总纲,突出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在环境的营造上,对内,我始终扮演协调者的角色,以身作则,以人格感染人,言传不如身教,时刻注重以行为带动人,给同事们创造一种宽松的干事环境;对外,注重财务公关,能主动积极和有关部门多方联系,通过努力,取得了他们的支持。我从基层一个政策的执行者变成集团公司有关制度的制定者,思路必须发生本质的变化。思路的调整,使同事们相处融洽,遇事多商量,少指令。目前财务部干事创业的氛围日益浓厚。集团公司财务对外形象始终得到了省厅等有关部门的高度认可。

(二)求真务实,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出实招、重实干、求实效是财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以来,我和同事们围绕以人为本、以财为中心工作理念和集团公司领导“企业管理的重点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重点是资金管理,资金管理的重点是现金流量管理”的指示精神,真抓实干,团结拼博,确保了相关工作有序高效运转。

、突出发展抓重点。财务部今年确定的重点是“一个加强、二个压缩、三个创新、四个严格”,一个加强是继续加强会计人员学习,努力造就一支爱岗敬业,能当家、善管理的高素质理财队伍。一年来,除了参加公司统一组织的学习外,财务部重点学习了新会计准则、新办法,我们给集团公司财务人员配备、征订了适用的学习书籍,并积极组织在兰的全体财务人员参加省会计局、省厅举办的三个准则培训班,取得了全部合格的好成绩,参加了外经贸部举办的会计制度培训研讨班,开拓了视野,更新了观念;平时还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专业学习,如《住房公积金管理办法》,《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等,寓学习于工作中,学字当头,对提高财务人员理论水平、认识水平、管理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二个压缩是压缩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占用,优化资产结构。上半年结束后,通过财务我们财务分析,应收账款和存货占用资金呈攀升势头,根据领导安排,财务部随即进行专题分析,对分、下属公司不规范的账务处理进行了统一,并确定谁批准, 谁负责,谁赊欠,谁负责,没有责任人视同管理不到位由公司经理负责的原则,责任到人,加大清收,合理加速库存周转,目前应收账款和库存商品逐步趋于合理,优化了资金结构;三个创新即制度创新,管理理念创新,理财思维创新。全省经营体制全面理顺后,集团公司按照规范的方式对其进行了改制,从财务报告来看,大部分单位能按集团公司和分公司的有关规定和制度

执行,但少数单位在会计核算、股权管理和税后利润分配等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和模糊认识,我们除下通知进行规范外,主要是调整管理思路,一是在制度制定前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学习和换位思考,把制度建设做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去构筑,管理的本质是控制,而控制的核心是各项规范制度要变成自觉行为,由一个被动的执行者升级为主动的实践者,达到人人具有强烈的财务意识,人人采用严格的财务手段,人人追求明确的财务目标,制度、人性的融合,使制度在不经意中得以渗透,这就是我们追求较高境界和层次。制度的刚性,手段的单一,员工心理的抵触,在实践中是对劳动生产率的降低,是对生产力的弱化,把制度人格化,归入企业文化建设中去,这是我们理财思维的创新;二是抓管理建章立制,鼓励争创一流。今年财务部修订的个制度和下发的相关管理文件都体现了这种新意;三是制度体现了与时俱进的要求。修订制度中,我们用排法定责的方式,对照检查制度和工作,对废止的条文进行了清理,对不合时宜的条款进行了修订,对空缺的进行了完善,使制度体现出新意来,力求满足集团公司长远的管理需要;四个严格是严格财务报告管理,严格投资管理,严格预算管理,严格股权管理。财务报告是企业的“睛雨表”,这张“睛雨表”的准确与否关系到集团的决策正确与否,今年我们出台了《财务报告评比办法》、《财务分析评比办法》,一方面是规范报表行为,提高各级领导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另一方面是引入激励机制,激活生产要素。二是清理调整、分红配股、转让受让股权,改善了集团公司股本结构,规范了集团公司对下属公司的投资,制订了专用的备查薄,实施电算化管理。股权管理是现化企业的核心管理,股权实质上是发言权和表决权。为此,在财务预算、利润分配等工作上,我注意处理行政管理和股权管理的关系,属行政管理的,不用股权管理;属表决管理的,不用行政管理,属行业管理的,不用股权管理,力争减少对下属公司和分公司不必要的干预,对下属公司财务预算依法实施审核制度,对分公司预算实施审批制度,规范了以股权管理为线,实施集团化母下属公司管理的要求。三是严格了投资管理。根据公司安排,财务部对项目资金进行了清理,并规范了管理,实行季报制度,建立规范的项目报表和账目,使项目的总结得以顺利论证,同时加强了资金投入的管理,本着必须、合理、严格的原则,管好用好行业这笔“引子钱”。全年投放万元,随着其他款项的陆续到位,累计拨款将突破万元,解决了下属公司中上无片瓦,下无寸土企业的困难和补足集团公司部分不到位的投资款。四是严格了预算管理制度。根据主管领导安排,通过几年的努力,集团的预算管理已逐步走上了正规。特别是财政部《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下发后,我们进一步规范了预算的程序,预算的内容和预算管理的奖罚措施,成为集团强化财务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强化内部的预算管理中,我们始终坚持指标留有余地、稳健发展的预算原则,坚持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努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近三年在仓储营业设施的建设上积累了资金,投资将达到万元;坚持在经济效益增长的前提下,职工收入适度提高的原则;坚持集权与分权的原则,重大财务事项,财务政策必须高度集中,以维护集团的整体营运效率,对一些具体事项充分授权,以调动基层的积极性、创造性;坚持牢牢把握企业总体奋斗目标,预算出适合企业的总目标以及细化给每个下属公司的经营管理目标及各方的责权关系。为了保证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母、下属公司之间定期进行信息反馈,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控,防止责任单位为完成预算而采取的短期行为,确保了预算目标的实现。预算管理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事先预算、事中监控、事后分析的办法,实现了母公司对下属公司整个经营活动的动态管理。在预算的基础上,我们参照国有企业效绩考核评价指标与各单位签订当年目标管理责任书,确定必保任务,并与预算指标相挂钩,对虽完成目标任务,但突破或完不成预算指标的项目实行否决的办法,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激励机制,市场实现了封闭运行,逐年提高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立足稳定解热点。针对股权管理不规范,下属公司换届人员交流增多的现状。我组织财务部对全集团的股权进行了清理,并将规范股权管理的原则性意见提交集团财务会议集体讨论,进行了有益的偿试和探索;针对集团公司对下属公司投资不到位,对下属公司应付分公司货款万元进行了债转股,给下属公司注入了急需的资金,同时降低了分公司货款占用,实现了双赢;针对明年配送中心的正式投产运行,及早研究布置明年的配送核算;针对分公司费用开支不申报,费用专户不合理占用资金的问题,我们一方面和分公司沟通交流“十统一”的思想,算效益账,另一方面细化预算,实行费用按月结算申报制度,半年来各分公司积极配合,使得闲置资金数额得到压缩;针对集团的财务管理中显露出类似的热点问题,我们都能热情服务,积极探索,立足稳定,寻找解决方案,力求最佳。

(三)勤政廉洁,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

做好部门工作,要靠一班人团结协作,关键在部门领导人。为此,我始终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此带动集体树立良好形象。一是讲绩效,增强工作责任心,围绕建设务实高效的工作机制,我在认真履行自身职责的同时,对所有工作岗位实行责任制,强化了工作责任,在本部门形成了比实干、比效率、比成绩的氛围,确保工作有长计划短安排,有部署有检查,有措施有效果;二是讲团结,增强步调一致性,对领导,摆正自己位置,演好自己角色,做到正参不歪参,到位不越位,自觉维护统一。对同事,我能自觉接受监督,积极争取支持,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既强调意志集中,步调一致,又坚持民主决策,不搞一人说了算;职责上分,目标上合,工作上分,思想上合,任务上分,步调上合,既讲分工,又讲合作,经常倾听各方面的呼声,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工作中注意听取和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努力调动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三是讲效益,增强工作的务实性,杜绝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问题,精简文件和会议,会议上力求解决实际问题,减少虚套和不必要的往来应酬,减轻对分、下属公司财务工作的压力,集中精力解决大事、思考难事;四是讲正气,增强廉洁自律性,我时刻注意表率和示范作用。在工作生活中,按照“自省、自重、自警、自励”的要求,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管住自己,带好队伍,不谋私利;五是讲奉献,克服自己生活上的困难,立足工作、充实自己,不计较个人得失,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二、思想作风建设情况

当今世界正发生着人类有史以来最为迅速、最为广泛的变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西部大开发”新名词、新事物不断涌现,知识更新飞速,不学习就要落后。一年来,我在自己学习、加强思想建设上下了一些功夫,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学理论。重点学习了省第十次党代会上领导的讲话;江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七一”社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接受了权力观教育;学习了《公民道德规范实施纲要》、《“四五”普法简明读书》、xx大精神和修订后新党章等内容。

(二)学科技。采用科技手段更快更新地获取意见,加快知识的更新,加快知识的占用量,一是电脑充电;二是书海知识;三是信息家电获取知识。

(三)学专业。一是学习最新企业会计制度、经济法规;二是学历学习,今年继续参加了工商管理专业专升本科的教育;三是参加全国高级审计师职称考试。

有播种就有收获,通过学习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充实了自己,带动了别人,同时也促进了自己在更高层次上抓好工作的自觉性。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回顾检查自己这段时期的工作,虽然围绕自身工作职责和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集团的要求和同志们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认为自身还存在三个问题;第一、自身学习不够,理论思考和科学实践水平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深入研究集团宏观管理还不够;第二,忙于事务,工作方法急待提高;第三,有时思想上还存在畏难情绪。对这些问题,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一是继续加强学习,提高领导水平和驾驭工作的能力,努力适应管理需要,着眼于理论运用,着眼于理论的思考和理性实践,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二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开拓创新意识。从集团的实际出发,从解放思想入手,下大力气克服求稳怕乱,患得患失的消极思想和不良情绪,积极探索新时期财务运作特点和管理手段的变更。

三是在财务管理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财为中心的理念和建立诚信会计体系,探求适合企业特点的财务文化。

四是工作思路上要处理好速度与效益,规模与结构,当前与长远,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为集团的中长期发展积累财力。

五是工作方法上运用“上者为闲,能者居中,工者局下,智者在侧”的经典,用人之长,调动各方面的主观能动性。

六是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完善部门负责制度,个人岗位责任制,率先垂范,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狠抓落实、多办实事的工作作风,用自身良好的形象维护集团的整体形象。

七是紧紧把握公司的战略发展脉搏,深入开展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理财队伍的整体素质,带好队伍。

篇5:成本控制部年度工作计划

一、控制内容

从严控制行政成本,着力控制以下事项:

(一)机构编制和人员;

(二)公务用车购置和管理;

(三)会议、庆典、论坛;

(四)出国、出境、出省考察;

(五)楼堂馆所建设。

二、工作目标

按照编制管理机构批准的“三定”方案,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管理相互配套的协调约束机制,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实行行政编制数、实有人员数、财政供养数相对应,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规模。按照财务管理制度管理权限,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坚持经费保障与行政成本控制相结合、行政责任与加强监督相结合,确保行政成本控制工作健康有序开展。,实现因公出国(境)经费零增长,公务用车购置经费零增长,楼堂馆所一律不新建,会议、庆典、论坛和出省考察经费压缩20%。

三、控制方式

(一)实行严格的机构编制管理

严格执行编制部门批准的“三定”方案。坚持机构编制的集中统一管理,凡涉及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的事项,报经县编委按规定程序和权限审批。不擅自设立机构和提高机构规格,不超编进人,不超职数、超机构规格配备领导干部,不以虚报人员的方式冒领财政资金。能够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办理的事项,不聘用临时人员。

(二)严格公务用车购置和管理

公务用车的配备和使用,严格遵循公务用车配备和使用管理规定,严格遵循公务用车编制管理。严格执行《__县统计局公务用车管理使用制度》,明确专人管理本单位公务用车,执行公务用车统一保险、使用审批登记、公务用车加油里程核算和定点维修制度。

(三)严格控制会议的数量、规模、规格和经费

1、严格执行会议审批制度。召开全县综合性会议应提出书面预算报告,局办公会议讨论决定;专业统计工作会议由各业务股室提出申请,交分管领导审定,办公室根据申请计划及相关经费规定安排会议场所及食宿,会后根据会议名册,按照批准的标准、人数、天数报销。会议标准按县财政局规定的标准执行。

2、大力精简会议数量、规模、时间和经费支出。积极推行电子政务,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改变会议召开方式。除必要的学习培训、数据联审评估、经济运行分析和布置年度统计工作外,一律不得集中召开会议,原则上每个股室每年会议不得超过两次,严格控制会议规模和时间,不发放资料袋、笔记本、笔等。各股室应积极推行信息化办公,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优势,采用网络形式布置一般性工作。

3、严格执行会议定点接待制度。严格执行《__县统计局接待制度》及会议费开支标准,在政府采购服务范围内,实行会议定点接待,不到县外和旅游风景区开会,同城参会人员不住会。规模在60人以下的系统内部会议在局会议室召开。

(四)严格控制出国、出境、出省考察

1、强化因公出境的内部审批管理。从严控制出访团组的出访任务、人员结构、行程安排等事项,因公出访必须有明确的公务目的和实质内容,不得借机公费旅游,出访计划不得超过上一年度的执行出访团组数、人数和经费。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支出标准和要求办理因公出境经费审批、核销手续,对每个因公出境团组的所有经费应建立专账进行核算。

2、建立出省学习考察报备制度,规范经费审批报销手续。制定年度出省学习考察计划,出省学习考察的人数和时间不得超过上年度水平,经费一律压缩20%。严格执行差旅费管理办法,规范出省学习考察的审批报销手续,按照审批的人数、天数、路线、公务活动情况以及经费计划进行核销,不得核报与公务无关的开支和计划外发生的费用。

(五)严格控制楼堂馆所建设

严格控制行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优良传统,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党和政府形象。

四、实施步骤

1、4月30日前,局效能政府四项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本部门行政成本控制制度工作方案,报县政府自身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审计局、监察局、财政局、发改局、人事局、编办等部门备案,按照《__县统计局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篇6:2024年度成本管理处工作总结

(元)

制造费用计划数=10×5=50(元)(1)

第一次替代:11×5=55(2)

第二次替代:11×4.5=49.5(3)

(2)-(1)每件所耗工时数的提高使制造费用增加: 55-50=5(元)

(3)-(2)每小时制造费用的降低使制造费用节约: 49.5-55=-5.5(元)

因每件所耗工时数和每小时制造费用两个因素变化对单位产品制造费用的影响为: 5+(-5.5)=-0.5(元)2.本月甲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计划1500元,实际1512元。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计划30公斤,实际36公斤。原材料单价:计划50元,实际42元。

要求:

分别采用差额计算分析法和连环替代分析法,计算分析原材料消耗量和材料单价变动对原材料费用的影响。

参考答案: 采用差异计算分析法(1)分析对象:1512—1500=12(2)量差影响:(36—30)×50=300(超支)(3)价差影响:(42—50)×36=—288(节约)连环替代分析法

(1)计划数30×50=1500(2)第1次替代36×50=1800(2)—(1)量差影响+300(3)第2次替代36×42=1512

(3)—(2)

价差影响—288 3.(2)分析影响原材料费用变动的因素和各因素对变动的影响程度。参考答案:(1)甲产品单位成本变动情况分析:

本期实际单位成本比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升高2420-2260=160元,或7.08%比本年计划单位成本升高150元,或6.61%。

(2)原材料费用变动情况分析;

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 950×1.96=1862元

本年计划单位成本 900×3.1=1890元

本期实际单位成本890×2.3=2047元

原材料费用实际比计划升高157 分析:1)原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

(890-900)×2.1=-21元 2)原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2.3-2.1)×890=178元

合计 198-21=157元(等于总差异)6.某工业企业12月份产品生产成本(按产品种类反映)表中,可比产品本年累计总成本资料如下: 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累计总成本:250000元; 按本年计划单位成本计算的累计总成本:243000元;

本年实际累计总成本:245000元; 本年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为4800元,计划降低率为1.8%。

要求:

(1)计算可比产品全年累计总成本的计划完成率;(2)计算可比产品成本的实际降低额和实际降低率;(3)计算企业全年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执行结果。

参考答案:

可比产品全年累计总成本计划完成率=(245000/243000)×100%=100.82% 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250000—245000=5000 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5000/250000)×100%=2%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计划的执行结果:

降低额计划执行结果:5000—4800=200(元)降低率计划执行结果:2%—1.8%=0.2%

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都超额完成降低计划。篇二:2013年电大成本会计考题

成本会计试题

1成本会计的对象(d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期间费用)2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b制造费用)3企业为筹集资金发生的手续费等,应借记(b 财务费用)账户 4采集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第一次交互分配时在(a 各受益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的 5制造费用采用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时制造费用账户月末(d可能有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

6在企业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的情况下,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 费用,应借记的账户是(a“基本生产成本”)7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的特点是将辅助生产费用(d 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8单设废品损失成本项目时,企业发生的废品损失最终应记入(a“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借方)

9某种产品的各项定额准确、稳定,其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为了简化成本计算

工作,其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直接进行分配应采用(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标法)

10编制产品生产成本表应该做到(a 可比、不可比产品要分别填列)

二、多项选择 11要科学地组织成本会计工作,必须(abc)a合理设置成本会计机构 b配置成本会计人员 c按照成本会计有关的法规和制度进行工作 d编制成本计划

12分配制造费用时,可能借记的账户有(de)a“生产费用” b“营业费用” c“管理费用” d“基本生产成本” e“辅助生产成本”

13“废品损失”账户借方应反映(bcd)项目 a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b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c可修复废品的工资费用 d可修复废品的动力费用 e回收废料的价值 14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必须正确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而在产品约当产量计算正确与否取决于产品完工程度的测定,预定在产品完工程度的方法有(ab)a按定额比例法计算 b分工序分别计算完工率 c 按定额比例法计算 d 按定额工时计算 e 按原材料消耗定额 15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abc)a品种法 b分步法 c分批法d定 额法 16平行结转分步法的适情况(bcd)a半成品对外销售b 半成品不对外销售 c管理上不 要求提供个步骤半成品资料 d半成品种类较多逐渐转半成品成本工作量较大e管理上要 求提供各生产步骤半成品成品资料 17 在定额法下,产品的实际成本是(abcd)的代数和 a按现行定额成本计算的产品 定额成本 b 脱离现行定额的差异 c材料成本差异 d 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 e 按上期定额成本计算的产品定额成本 三 简答题 18定额法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

答案: 定额法是以产品的定额成本为基础,加减脱离定额差异和定额变动差异计算产品实际 成本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为了加强成本管理,进行成本控制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与成 本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定额法的特点: 事前制定产品的消耗定额、费用定额和定额成本作为降低成本的目标在 生产费用发生的当时,就将符合定额的费用和发生的差异分别核算,以加强成本差异的日常 核算、分析和控制;月末,在定额成本的基础上,加减各种成本差异,计算产品的实际成本,并为成本的定期考核和分析提供数据 19什么是比例分析法?主要有几种?各自的含义?

答案是通过计算有关指标之间的相对数。即比率,进行分析评价的一种方法,比率分析法一 般有以下三种形式(1)相关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两个性质不完全相同而又相关的指标的比率进行的分 析的一种方法

(2)构成比例分析法:是计算某项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既部分与总体的 比率,进行数量分析一种方法

(3)趋势比率分析法:是指对某项经济指标不同时期数值进行对比,求出比率,分析其 增减速度和发展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 四业务处理题 20假设某工业企业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辅助生产车间,前者生产甲、已两种产品后 者提供一种劳务。某月份发生有关经济业务如下:(1)该企业辅助生产的制度费用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月末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 的借方发生额为4430元(2)月末辅助生产成本账户借方发生额为3954元(在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账户的发生额 分配结转之前)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其中应由行政管理部门 负担3104元

(3)月末,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按产品机器工时比例分配其机器工时为:甲产品1670 小时已产品1658小时。要求根据以上条件

(1)编制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2)分配辅助生产成本,编制会计分录

(3)计算和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编制会计分录 答(1)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 借:辅助生产成本 4430 贷:制造费用---------辅助车间 4430(2)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费用: 3954+4430=8384 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5280 管理费用 3104 贷: 辅助生产成本 8384(3)分配结转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 8032+5280=13312 分配率=13312/(1670+1658)=4 甲产品负担制造费用=1670*4=6680 已产品负担制造费用=1658*4=6632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6680---------已产品 6632 贷: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13312 答:会计分录:借:辅助生产成本--------------修理 588---------------供电 450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14100 管理费用 1272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9660-----------修理 6750 结转差异:

借:管理费用 322 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312----------------供电 10 22某企业某年8月甲产品明细账部分数据见下表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费用。原材料费用按 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其他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

(2)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3)登记甲产品成本明细账8月份 答:(1)原材料费用分配率=(3541+5459)/(1700+1300)=3 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1700*3=5100元 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1300*3=3900元

工资及福利费用分配率=(2987+4213)/(3500+2500)=1.2元/小时 完工产品工资及福利费=3500*1.2=4200元 月末在产品工资及福利费=2500*1.2=3000元

制造费用分配率=(3376+5024)/(3500+2500)=1.4元/小时 完工产品制造费用=3500*1.4=4900元 月末在产品制造费用=2500*1.4=3500元

(2)完工产品成本=5100+4200+4900=14200元

月末在产品成本=3900+3000+3500=10400元 1要求计算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和计划就、降低率 2计算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和实际降低率 题:(1)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1200*(800-780)=24000元 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率=(24000/(1200*800))*100%=2.5%(2)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1500*(800-760)=60000元 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60000/(1500*800))*100%-5%篇三:2016年电大成本会计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6年电大成本会计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适用于b.季节性生产企业 2.按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数量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必须具备()条件a.在产品已接近完工

3.按照系数比例分配同类产品中各种产品成本的方法c.是一种简化的分类法 4.a产品的某些零件从本月初起修订原材料费用定额。a产品每件产品旧的原材料费用定额为20元,新的原材料费用定额为16元。a产品上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为5000元。据此计算的本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为()元。c.1000 b 1.不可修复废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为1000元,加工费用500元;收回残料价值200元,应由过失人赔款300元,则废品净损失应为a.1000元 2.不可修复废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为1000元,加工费用500元;收回残料价值200元,应由过失人赔款300元,则废品报废损失应为c.1200元 3.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结转,应按废品()结转。c所耗定额费用 4.不能采用分类法及与其相类似的方法进行成本计算的产品是b.等级产品 5.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适用于()的产品。b.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 6.编制产品生产成本表应该做到a.可比、不可比产品要分别填列 c 1.成本会计的对象是d.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期间费用 2.成本会计的任务主要决定于a.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 3.成本会计工作中的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工作,由企业各车间的人员分别进行,这种工作方式是b.分散工作方式 4.成本计算的分类法的特点是d.按产品类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同类产品内各种产品的费用采用一定方法分配确定 5.成本还原对象是d产成品成本中所耗上步骤半成品费用 6.成本还原的目的是按()反映的产成品成本资料d原始成本项目 7.成本还原分配率的计算公式是b.本月产品成本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费用/本月所产该种半成品成本合计 8.成本还原就是从最后一个步骤起,把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按照()逐步分解,还原算出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c.上一步骤所产该种半成品成本的结构

9.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在适应范围上b.与生产类型无关 10.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实用于()的生产a单件小批类型 11.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适用的生产组织是d.小批单件生产 12.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适用于d品种、规格繁多并可按一定标准分类的产品 13.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的划分依据是d.对于计算实际成本是否必不可少

14.产品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项a.生产费用之和 15.产品入库后发现的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变质、损坏的损失,应作()处理c.管理费用

16.采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交互分配法,对外分配的费用总额是d.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再加上交互分配转人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 17.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c能全面反映第一个生产步骤产品的生产耗费水平 18.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各批产品各批产品,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计入费用,都是利用a.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 19.采用简化的分批法,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成本明细账登记的内容是a.本月发生的直接材料

20.采用简化的分批法,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c.既是各批产品之间又是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计入费用的依据 21.采用简化分批法,产品完工以前产品成本明细账c登记直接计入费用,不登记间接计入费用

22.采用简化分批法,在产品完工之前,产品成本明细账c.只登记原材料费用和生产工时

23.采用分类法的目的,在于b简化各种产品的成本计算工作 24.采用分类法计算的各种产品成本d.其计算结果有着一定的假定性 25.采用分次摊销法时,如果所领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期限超过1年,应记入a“长期待摊费用”账户 26.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应该是b该车间待分配费用加上分配转入的费用 27.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第一次交互分配是在()之间进行的a各受益的辅助生产车间

28.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时,自制半成品入库借记的会计科目是b“自制半成品” 29.采用连环替代法,可以揭示c.产生差异的因素和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30.材料消耗量的计算方法是c连续记录法 31.除了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以外,制造费用账户月末a.没有余额 32.车间照明耗用的动力费用属于()成本项目c.制造费用 d 1.大中型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一般采取c.分散工作方式 2.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情况下,如果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其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应是a.品种法

3.对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不产生影响的因素是b.产品产量 4.对于成本计算的分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有c.适用于小批、单件、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5.待摊费用账户月末可能b.有借方余额 6.待摊费用实际发生或支付时,应计入a“待摊费用”的借方 7.待摊费用的摊销期限应该是a一年以内篇四:电大成本会计计算题。20.(9分)某企业在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时,发生制造费用56000元.根据资料统 计提供的生产工时:甲产品生产工时2000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14000小时;丙产品生产工时30000小时。

要求:(1)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2)编制结转制造费用的会计分录(列示明细科目). 23.(18分)假设某工业企业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一个辅助生产车间,前者生产 甲、乙两种产品,后者提供一种劳务.某月份发生有关经济业务如下:(1)生产耗用原材料13590元,其中直接用于甲产品生产4500元.用于乙产品生产3200 元,用作基本生产车间机物料1210元;直接用于辅助生产2700元,用作辅助生产车间机物料930元;用于企业行政管理部门1050元.(2)发生工资费用78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工资3400元,管理人员工资 1300元辅助生产车间生产工人工资1100元,管理人员工资500元;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工资1500元。

(3)技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4)计提固定资产折[日费643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2740元,辅助生产车间1530元,行政管理部门2160元。(5)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他费用5900元。其中基本生产车间2600元,辅助生产车间1400元,行政管理部门1900元。

该企业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按产品机器工时比例分配.其机器工时为:甲产品1670小时,乙产品1685小时。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其中应由行政管理部门负担3140元.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编制会计分录,计算和分配辅助生产车间和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 用。

会计分录:(1)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4500 ——乙产品 3200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1210 辅助生产成本 3630 管理费用 1050 贷;原材料 13590(2)借:基本生产成本 3400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1300 辅助生产成本 1600 管理费用 1500 贷:应付工资 7800(3)借:基本生产成本 476 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182 辅助生产成本 224 管理费用 810 贷;应付福利费 1092(4)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2740 辅助生产成本 1530 管理费用 2160 贷:累计折旧 6430(5)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2600 辅助生产成本 1400 管理费用 1900 贷:银行存款 5900 分配结转辅助生产费用:

3630+1600+224+1530+1400=8384 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5280 管理费用 3104 贷;辅助生产成本 8384 分配结转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 1810+1300+182--2740+8600+5280=13312 分配率=13312/(1670+1658/=4 甲产品负担制造费用=1670×4=6680 乙产品负担制造费用=1658×4=6632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6680 ——乙产品 6632 贷:制造费用——基本车间 13312 21.(12分)某工业企业设有修理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修理车间本月发生费用 4510元,提供修理劳务2600小时,其中:为运输部门修理400小时.为基本生产车间修理 2000小时,为行政管理部门修理200小时,修理费用按修理工时比例分配。运输部门本月发生费用7920元,运输材料物资等7500吨公里,其中为修理车间提供运输劳务300吨公里,为基本生产车间提供运输劳务5200吨公里,为企业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劳务2000吨公里. 要求:采用直接分配法计算分配修理、运输费用(列示计算过程),并编制有关的会计

. 22.(12分)某批产品6月投产,批量为10台.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本月(8月)完工6台.原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原材料费用可以按照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实际 数量比例分配;其他费用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在产品完工程度为60%.产品成本明细帐及有关费用的资料如下;

要求;(1)将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2)计算完工6台产品总成本和单位产品成本,将计算结果填在表内.

计算题 1.(6分)某企业生产a产品,生产工艺过程是属一次大量投入原材料加工制造的特点。本月完工产品200件,月末在产品100件,其完工程度约50%.假设产品成本计算单列示期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发生的费用总额是50000元,其中:

直接材料24000元,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合计26000元。

要求;按约当产量法计算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晶的成本。1.(6分)月末在产品约当量=100><50%=50(件)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4000/(200+100)=80(元)完工产品材料费用=200×80=16000(元)月末在产品材料费用=100x80=8000(元)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分配率=26000/(200+50)=104(元)完工产品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200x104=20800(元)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50x104=5200(元)产成品成本=16000+20800=368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8000+5200=13200(元)2.(12分)企业本月生产产品用固定资产情况如下:

月初应计折旧固定资产总值;机器设备类2000万元,运输及传送设备类200万元,房屋建筑类1000万元。本月固定资产增加;(1)购进机器设备一台,安装完毕交付生产使用,购人原价10万元,发生安装费用0.2万元。

(2)购进运输及传送设备一台,原始价值12万元,该设备尚未交付生产使用.

本月固定资产减少:(1)生产用机器设备一台报废,其原始价值6万元,已提足折旧。(2)出售一不适用的运输及传送设备账面原始价值为6万元,已提折旧2万元,售价5万元。

本月固定资产修理:对某项机器设备进行经常修理。修理领用材料计划成本差异率为10%,支付修理人员工资费用15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其他修理费用1000元。本月对另一项设备进行大修理,月末完成全部修理工作,共发生修理费用21000元,其中修理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为12500元,修理人员工资费用3100元,用现金支付其他修理费用总计5400元,该项修理费用从本月起在6个月内摊销完毕。(以上修理均在辅助车间进行)该企业机器设备类固定资产的年折旧率为12%,运辖及传送设备类固定资产的年折旧率为9%,房屋建筑类固定资产的年折旧率为6%。

要求:计算本月固定资产折旧额,并编制提取固定资产折旧及发生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的会计分录。2.(12分)本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2000x12%/12+200x9%/12+1000x 6%/12=265000(元)篇五:2015年电大成本会计习题b 电大2010-2011年上成本会计习题(b)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产品成本从耗费角度看是指商品生产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中必要劳动的价值,根据这个定义,下列不属于产品成本内容的是()a、生产用设备的折旧 b、生产工人的工资 c、劳动对象的耗费 d、向银行借款购买劳动对象而发生的利息支出

2、关于废品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废品损失包括实行“三包”的企业在产品出售后发现的废品损失 b.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废品,由于其损失要从生产成本中转出,所以完工产品成本中不含废品损失 c.可修复废品发生的修复费用就是修复后产品的成本 d.如果废品是在完工后发现的,则单位废品负担的各项生产费用应与单位合格产品完全相同

3、采用分类法的目的是()a、分类计算产品成本 b、简化各种产品的成本计算工作 c、简化种类产品成本计算工作 d、准确计算各种产品的成本

4、成本责任中心的责任成本报表,一般只需要按该责任中心的()列示。a、产品成本 b、变动成本 c、可控成本 d、不可控成本

5、房地产开发企业发生的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应通过()科目核算。a、开发成本 b、开发间接费用 c、管理费用 d、开发费用

6、直接按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数量分配原材料费用的方法适用于(c)a、原材料分工序一次投入 b、随生产进度陆续投入 c、在投产时一次投入

d、根据生产过程实际需要投入

7、区分各种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的主要标志是(a)a、成本计算对象 b、成本计算日期 c、成本项目 d、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

8、划分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的标准是(d)a.成本计算工作的简繁 b.对成本管理作用的大小 c.应用是否广泛 d.对于计算产品实际成本是否必不可少

9、在企业未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的情况下,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动力费用,应借记的账户是()。a、“管理费用”

b.“基本生产成本”

c.“生产费用” d.“制造费用”

10、产量变动之所以影响产品单位成本,是()a、由于在产品全部成本中包括了一部分变动费用 b、由于在产品全部成本中包括了一部分相对固定的费用 c、是指在产品总成本不变的情况下 d、是指在产品产量增长超过产品总成本增长的情况下

11、根据有关的历史数据,运用一定的方法对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发展趋势所做出的科学估计是()

a 成本分析

b 成本预测

c 成本计划 d 成本决策

12、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的作用很多,下列不属于该项分类作用的是()a 根据分类项目提供的资料可以分析各个时期各种费用的结构和水平b 可以为编制企业的材料采购资金计划和劳动工资计划提供资料 c 可以为企业核定储备资金定额和考核储备资金周转速度提供资料 d 可以按经济用途考核各项费用计划的执行情况

13、使用同种原料,经过相同加工过程生产出来的品种相同,但质量不同的产品是()。a、联产品 b、副产品 c、等级产品 d、主产品

14、生产产品领用的一次性摊销的专用工具应计入()a.直接材料

b.辅助生产成本

c.制造费用 d.营业费用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购动力在成本核算中无法设置独立的成本项目 b.企业生产产品耗用的燃料在实践中无法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c.计件工资制支付给生产工人的计件工资、津贴和奖金等都应计入直接工资项目 d.在工资核算中,工资费用分配是根据工资结算单编制的工资费用分配表进行的

16、某产品生产分两个步骤,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本月第一步骤完工入库的半成品为10000元,本月第二步骤领用的半成品成本为8000元,本月发生的其他生产费用为12000元,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分别为2000和1600元。据此计算的该产品产成品成本为()元。

a.22400 b.21800 c.20400 d.19600

17、成本计算的分类法的特点是()。a.按产品类别计算产品成本 b.按产品品种计算产品成本 c.按产品类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同类产品内各种产品的间接计入费用采用一定方法分配确定

d.按产品类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同类产品内各种产品的费用采用一定方法分配确定

18、在完工产品成本中,如果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是正数,说明()。a.定额提高 b.定额降低 c.本月定额和成本管理取得成绩 d.本月定额和成本管理出现问题

19、按医务及生活福利部门人员工资的一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记的账户是()。a.应付福利费 b.生产费用 c.管理费用 d.营业费用 20、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计入费用的是()。a.几种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 b.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 c.一种产品耗用的生产工人工资 d.几种产品共同负担的机器设备折旧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

1、在定额法下,产品实际成本等于()之和 a、按现行定额计算的产品定额成本 b、材料成本差异 c、脱离现行定额的差异 d、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

2、成本报表的设置要求是()a、专题性 b、实用性 c、针对性 d、对外性

3、产品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不一致的成本计算方法有()

a、品种法 b、分批法 c、分步法

4、广义的在产品是指()a、尚在本步骤加工中的在产品 b、转入各半成品库的半成品 c、全部加工中的在产品和半成品

d、已从半成品库转到以后各步骤进一步加工、尚未最后制成的半成品

5、支出是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发生的一切开支与耗费,下列支出中最终能作为费用的支出是()

a 购买固定资产的支出 b 企业筹建期间的支出 c 购买国债的支出

d 支付办公费的支出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分类法是以产品类别为成本计算对象的一种产品成本的基本方法。()

2、运用连环替代法进行分析时,即使随意改变各构成因素的替换顺序,各因素的影响结果加总后仍等于指标的总差异,因此,更换各因素替换顺序,不会影响分析的结果。()

3、“外购材料”是费用按经济性质分类的要素之一,它包含的内容主要是购进的原料及主要材料等,不包含外购的修理用备件。()

4、产品成本需要进行成本还原的次数与其计算成本的生产步骤数相等。()

5、假定产品品种构成和产品单位成本不变,单纯产量变动,只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而不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

6、房地产企业开发产品的成本核算期,一般以开发产品的开发周期为准()

7、在产品发生毁损时,对该在产品成本连同应负担的增值税额一并计入“营业外支出”账户()

8、一致性原则是要求成本核算方法及其会计处理方法在企业经营期内必须一致。()

9、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可以在成本计算中单独使用,也可结合使用。()

10、多种产品共同耗用的原材料费用,按“材料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与按“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由于分配依据不一样,其分配结果也是不同的。()

四、简答题(共10分)1、成本会计对象的内容包括哪些? 2、什么是平行结转分步法?其特点有哪些?

五、计算题(共50分)

1、本月a产品投产500件,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性投入,实际费用为:直接材料62500元;直接人工13888元,制造费用15376元。a产品合格品为490件,不可修复废品10件,其加工程度为60%,废品残料作价300元入库。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1)计算与结转不可修复废品成本;(2)编制残料入库,结转废品净损失的会计分录。(10分)d、定额比例法

本月原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材料成本差异和定额变动差异均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脱离定额差异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按定额费用比例分配。

要求:(15分)

(1)计算月末在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2)计算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分配率;

(3)计算本月原材料费用应分配的材料成本差异;(4)计算本月完工产品原材料实际费用(列出算式);

(5)计算月末在产品原材料实际费用(列出算式)。3 要求:采用连环替代法计算产品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和材料单价三项因素对产品直接材料费用超支51400元的影响程度。(10分)

4、某工业企业下设供水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2005年4月份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及提供的产品和劳务数量见“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本月基本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的生产工时分别为3000小时、2000小时。(注:分配率保留4位小数)要求:(15分)(l)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列示计算过程);(2)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一、单选题(填入正确选项,每题1分,共20分):

1、d;

2、d;

3、c;

4、c;

5、a;

6、c;

7、a ;

8、d ;

9、d ;

10、b ;

11、b;

12、a;

13、c;

14、a;

15、d;

16、c;

17、d;

18、a;

19、c; 20、c;

二、多选题(填入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10分):

1、abcd;

2、abc;

3、ac;

4、abcd;

5、abd;

三、判断题(对√;错×。每题1分,共10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四、简答题(共10分,每题5分):

1、见教材p2/倒11行至倒10行

2、见教材p134/9行至11行、教材p134/特点1-3点各点的第一个句号。

篇7:2024年度成本管理处工作总结

奶制品:生产稳步发展产需缺口继续扩大

报告预测,未来10年,奶类生产继续稳步发展,但进口量仍将较快增长。

中国是奶 业生产和 进口大国,奶产量居世界第三位,奶制品进口量居世界首位。报告指出,2014年,中国奶产量恢复好于预期,液态奶进口增长最明显。奶产量同比增长5.5%,全年奶制品进口数量、进口金额分别为181.26万吨( 折合原料 奶1188.40万吨)和64.1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93.76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3.9%和23.6%。其中,中国进口奶粉92.34万吨(折合原料奶738.72万吨),同比增长8.1%,液态奶进口32.89万吨,同比增长68.9%。

未来10年,随着畜禽规模化养殖的推进,中国奶牛养殖进入关键转型期,规模化程度将继续较快提升。预计2024年,中国存栏100头以上奶牛规模化养殖比重将会达到65%,比2014年提高20个百分点。规模化程度的提升将直接推动中国奶牛单产水平的提高。展望期间,中国每头奶牛年产奶量将提高0.9吨,2024年达到6.5吨。

得益于单产水平的提升,中国奶类产量将继续增加。预计2020年,奶类产量为4397万吨,2024年达到4760万吨,展望期内平均增速为2.0%左右。受环境保护因素和资源短缺的制约,展望期间奶牛存栏数量的增长有限。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化发展及学生饮用奶计划等推进,奶制品消费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奶制品消费量(含乳饮料、冰淇淋、蛋糕等食品中奶制品消费量)继续增加,2024年或将达到39.56公斤,年均增速为2.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46.30公斤,年均增速为1.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27.60公斤,年均增速2.3%。预计2020年奶制品国内总消费为5661万吨,2024年为6303万吨,展望期内年均增速为2.3%。

长期看,奶制品进口量总体仍将继续增加。在2013年和2014年度所谓的“奶荒”、国际市场低价等多重因素刺激下,近两年奶制品进口大幅增加,乳品加工企业积压严重。预计2015年奶粉进口量将有所下降,奶制品进口总量略降。但由于国内供需缺口长期存在,且呈明显扩大趋势,长期看奶制品进口量总体上仍将继续增加,鲜奶将是增长最快的奶制品。预计到2020年,中国奶制品进口总量(折合原料奶)达1304万吨,2024年达1603万吨,比2014增长34.9%。展望期间,奶制品进口量年均增长率预计为3.0% ,明显小于过去10年年均15.5%的增幅。

未来的奶制品市场发展仍然受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未来10年,中国生育政策如何调整将直接影响新生婴儿数量,欧盟生产配额制取消可能改变世界奶制品供应格局,中国-澳大利亚新自由贸易协定、俄罗斯进口禁令取消等因素都影响未来奶制品市场。

猪肉:消费增速放缓供需趋于平稳

报告预计未来10年中国猪肉产量占肉类产量比重将从2014年的66.4%降至2024年的64.9%,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将成为生猪养殖的主导,到2024年其出栏比重将会达到60%以上。

报告预测,未来10年猪肉消费量和人均占有量年均增速将保持在1.3%和0.8%。2015年猪肉总消费量和人均占有量预计分别较上年增长1.0%和0.4%,分别为5760万吨和41.87公斤/人/年。预计2024年猪肉总消费量和人均占有量将分别达到6510万吨和45.24公斤/人/年。其中,中国居民家庭人均猪肉消费量从2015年的20.19公斤增至2024年的22.00公斤,年均增1.0%,低于2012~2014年均4.2%的增速。城市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猪肉消费量分别从2015年的16.32公斤和23.23公斤增至2024年的17.92公斤和24.30公斤 , 年均增速 分别为1.1% 和0.5%;未来10年加工猪肉消费量预计年均增速3.3%,从2015年的990万吨增至2024年的1340万吨。

报告认为,尽管2015年下半年生猪供需面将显著改善,猪价总体将呈现涨势,有可能会出现阶段性的供需偏紧,但鉴于消费处于稳定状态,整体价格涨幅不会太大,全年生猪养殖将处于小幅盈利水平。从长期来看,活猪和猪肉价格总体将震荡上行。未来10年生猪和猪肉价格将在震荡中上涨,受规模化水平提高的影响,波动幅度将会显著减缓。

国际贸易方面,猪肉仍将保持一定进口量,出口则稳步增加。展望前期,进口量不会出现大幅增加。短期来看,2015年猪肉进口量有望稳中有增,进口量将在59万吨左右。长期来看,受产能增速放缓影响,2019年以后猪肉进口量将保持在80万吨以上,2024年在100万吨左右,净进口量将由2014年的34万吨提高至2024年70万吨左右;出口方面,猪肉出口量将稳中有增。受俄罗斯开始重新从中国进口猪肉影响,未来猪肉出口量(含活猪折算猪肉出口量)将会继续增加,将保持在20万吨以上,2024年预计在30万吨左右。

禽肉:规模化生产发力市场保持供需平衡

报告预测,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禽肉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将是产业健康发展和适应以需求为导向新形势的重要保障。未来10年,中国禽肉生产和消费增速都将逐渐放缓,进口平稳,禽肉市场将继续保持供需平衡格局。

近年来,受生产成本高企、居民总体消费平淡等因素影响,中国禽肉产业进入调整期。产量连续两年出现下降,预计近期保持基本稳定,远期将恢复增长态势。考虑到近5年全产业快速发展,消费需求增长缓慢,未来生产继续快速扩张的可能性降低。土地、水、饲料资源短缺,生产成本高企也给产业扩张带来约束。报告认为,未来10年禽肉产量年均增速将下降为1.9%,比过去10年降低1.5个百分点。

未来10年,禽肉产业生产方式将加快转变,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程度显著提高。2013年,中国出栏2000只以上及1万只以上的肉鸡规模养殖比例分别达到85.6%和71.9%,超过100万只的大规模养殖快速发展,比例达到12%。未来,肉鸡养殖的规模化比重将进一步提高,将涌现出更多的肉鸡自养自宰一体化龙头企业。

高附加值的禽产品生产将会增加。随着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需求更加多元化,禽肉深加工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预见,未来肉禽企业将更加注重品牌化发展,开发多种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城镇化发展,禽肉消费将继续增加。长远看,新增城镇化人口和农村居民都是禽肉消费增加的主要潜力。从消费结构看,未来冰鲜禽和加工制品将会成为消费的主流产品。但受制于食物消费需求多元化,禽肉消费增速会受到制约,未来10年中国禽肉消费超过猪肉的可能性不大。总的看,未来10年禽肉消费稳步增加,2024年人均占有量有望达到14.6公斤,年均增长1.3%,比过去10年的年均增速下降1.6个百分点。

未来10年,中国禽肉贸易将继续平稳发展。目前中国禽肉贸易量仅为50万吨左右,占全球禽肉贸易量的比重不足5%。未来10年,预计中国的禽肉贸易将继续平稳发展,到2024年进口规模将保持在60万吨以内,出口有扩大的可能,特别是对中亚地区的出口量会小幅增加。

牛羊肉:消费继续增长供需总体偏紧

随着人们 生活水平 不断提高,中国牛羊肉消费人群和消费量均增加,消费整体处于稳步增长态势。但受饲养周期、生产成本、发展方式转型和疫病多发等因素影响,未来10年牛羊肉供给偏紧的趋势将继续存在。

未来,牛羊肉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牛羊肉生产将稳步增长。在市场价格和国家扶持政策的拉动下,牛羊养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将大幅提高,预计2015年牛羊肉产量较2014年分别增 长3.1% 和3.7%;2020年牛羊肉产量分别为784万吨和509万吨;2024年牛肉产量达828万吨左右,年均增长1.9%;羊肉产量达548万吨左右,年均增长2.5%。

预计牛羊肉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增速放缓。考虑我国居民膳食结构、消费习惯、肉类价格等因素,预计未来中国牛羊肉消费继续增加,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消费呈刚性增长。预计2020年牛肉、羊肉消费量分别为823万吨和537万吨,2024年分别为877万吨和577万吨,比2014年分别增长22.3%和26.8%。

牛羊肉消费量虽有增加,但预计增速逐年放缓。随着消费结构升级,消费者选择多元化,预期牛羊肉消费增速将下降。预计未来10年中国牛羊肉消费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0%和2.4%,均低于过去10年。

中国牛羊肉供需矛盾依然存在。未来10年,考虑我国国内牛羊产业发展速度和国际市场供给能力,预计到2024年中国牛肉供需缺口在50万吨左右,羊肉供需缺口在30万吨左右。未来牛肉进口呈继续增加趋势,羊肉进口稳定。

报告指出,未来10年,牛羊肉仍将处于供给偏紧状态,受此影响,牛羊肉价格将高位运行,不排除有继续上涨的可能,但涨幅趋缓。另外,牛羊肉供需水平还受疫情、自然灾害、生态环境、政策等影响,国内阶段性、区域性供需不平衡。

禽蛋:产量增速放缓消费稳步增长

报告预测,未来10年,中国禽蛋生产将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产量稳步增加,增速有所放缓,禽蛋消费稳步增长,价格波动上涨,进出口贸易基本稳定;成本波动、政策变化、科技创新进程、风险规避手段等不确定性依旧存在。

过去30年,中国禽蛋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产量年均增长率达6.5%。目前,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禽蛋生产国,占世界禽蛋产量的40%左右。2014年全国禽蛋产量2894.0万吨,同比增长0.6%,为近5年来较低增速。据测算,2014年禽蛋总 消费量2880.0万吨,同比增长1.0%。由于国际蛋价上涨,2014年中国禽蛋出口快速增长,禽蛋出口量94582.7吨,同比增长1.4%;全年禽蛋贸易顺差达到1.89亿美元,同比增长7.8%。

未来10年,受益于家禽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中国禽蛋产量将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但受环境保护、市场发展等因素制约,小规模养殖户加速退出,蛋鸡养殖规模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禽蛋产量增速将放缓。预计2015年 , 禽蛋产量 同比增长0.9% ,到2024年达3210.6万吨,展望期内年均增速1.0%,相比过去10年年均增速略有放缓。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及城镇化步伐加快,禽蛋消费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2015年禽蛋总消费为2906.5万吨,同比增长0.9%,2024年为3195.8万吨,展望期内年均增速1.0%。其中,禽蛋加工消费515.7万吨,年均增速1.5%,显著高于总消费增速。人均消费量缓慢增长,城乡差距依旧明显。展望期内,城乡居民人均禽蛋消费量年均增长0.7%,增长缓慢,到2024年达到17.1公斤/人;其中,城镇居民年人均禽蛋消费量达到19.7公斤,农村居民人均禽蛋消费量达到12.5公斤,城乡间差距依旧明显。

禽蛋贸易 继续保持 顺差格局。出口量10万吨左右,出口市场仍以周边国家和地区为主。

报告指出,家禽生产资源环境、相关产业政策、科技水平、家禽饲养风险等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影响禽蛋产业发展。

饲料:“饱和式增长”成为市场主基调

中国饲料工业已跨过快速增长期,进入成熟期,“饱和式增长”或将成为未来10年中国饲料市场的主基调。

饲料是人饲养的所有动物的食物总称,按营养成分可以分为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等。饲料工业是支撑现代畜牧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基础产业,是关系到城乡居民动物性食品供应的民生产业。

未来,中国饲料产量将缓慢增长。预 计2015年为19835万吨,2020年增至21430万吨,2024年达22706万吨,展望期间年均增长率预计为1.5%,显著低于过去10年7.3%的年均增速。预计中国饲料工业总产量增长的主要来源是配合饲料,展望期末将达到19559万吨,约占饲料工业总产量的86.1%,年均增幅为1.7%。反刍动物饲料和水产饲料优势将突显,2024年产量预计将增长至1286万吨和2416万吨,年均增速分别为4.9% 和2.6% ,明显高于猪饲料、肉禽饲料和蛋禽饲料同期的发展速度。

中国饲料消费将稳步增长。2015年中国工业化饲料总使用量预计为19679万吨,较2014年增长1.3%,2020年将达到21094万吨,2024年总使用量预计将增至22905万吨,较基期增长19.7%。中国饲料总需求的年均增长率预计仅为1.7%,与过去10年6.6%的年均增长率形成鲜明对比。饲料转化率的提高以及畜牧饲养结构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节约饲料消耗;同时,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调整,中国工业化饲料结余量在展望期间总体呈上升态势。

中国饲料产品价格将温和上涨。未来10年,受资源约束、人工成本、物价水平等支撑上涨因素影响,中国饲料产品成本持续上涨可能性较大。预计2015年国内育肥猪、肉鸡和蛋鸡配合饲料的市场平均价格将分别达到每公斤3.27元、3.36元和3.09元;预计到2020年将分别达到每公斤3.50元、3.55元和3.28元,2024年将进一步上涨至每公斤3.60元、3.73元和3.43元,较基期涨幅分别为11.1%、12.0%和12.0%。

上一篇:期末考试交流记录表下一篇:足球兴趣小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