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2024-07-29

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精选9篇)

篇1: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正值季春时节,五月的校园,在湛蓝悠远的蓝天的覆盖下,在湖水碧波的映衬下,在花香柳叶的点缀下,显得那么有生气,那么朝气蓬勃。然而,这么生机盎然的气氛却又有另外一个令人伤感的代名词——毕业。毕业,就意味着大学生不在属于书声琅琅的校园,毕业生们已经进入大人生旅途的下一站地。随之而来的,就是找工作的一系列问题。面对社会就业压力如此沉重的现状,大学生们应该而且必须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更加顺利的从校园过渡到社会,从而更好的为社会、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认为,大学生就业应该树立一下几种观念:

首先,大学生们必须改变“非好工作不干”的错误观念。俗话说的好,360行行行出状元,作为刚刚脱离校园的、没有实际工作经历的社会新人,大学生应该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并且多多积累工作经验。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固然重要,但在社会这个大学堂里,大学生们还要学习更多的实践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头脑。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都加上“有工作经验者优先”的条件,因此,大学生必须重视经验的累积,让自己在经验中提高职业技术和职业修养。

其次,从“专业对口”向“通用人才”的转变。很多大学生就业时特别强调要专业对口,认为如果离开了自己所学的专业而选择其他行业,那样不但白白浪费了大学的时间,而且荒废了自己四年所学的专业课程。显然,这种观点是存在偏见的,也是片面的。我们国家现在正处于全面发展时期,服务业正在逐步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经济增长方式也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国家所需要的正是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大学生正应该趁此机会培养自己其他方面所欠缺的专业知识,让自己的各方面能力齐头并进。

第三,要树立积极主动、努力奋斗的就业观念。就业、求职是实现人生理想,为社会做出贡献的重要途径,它是通过个体积极主动地“求”和用人单位的“需”相匹配来实现的,因此要发挥毕业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等、不能靠、不能懒、更不能依赖。此外,大学毕业是人生事业历程的开始,在人生的历程中,没有从天上掉馅饼的美事,人们选择的职业有所不同,但是唯有用汗水浇灌,才能获得丰硕的成果和充实的人生。

第四,树立“适合”的就业观念。寻求适合自己的职业是现代大学生择业的一个重要原则。大家普遍认识到,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适合自己,也就是说最适合自己的性格、兴趣、价值观、能力。要适当确定自己的期望值,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妄自菲薄,更不能盲目攀比、盲目跟风。我们提倡大学生在考虑就业问题的时候要把眼前利益和长远的发展结合起来,真正找到适合自己兴趣和能力,既被社会需要又有利于自己长远发展的岗位。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有利于大学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有利于大学生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市场需求,有利于大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在工作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促进社会发展

篇2: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近几年来,大学生在就业方面的思想观念发生很大变化,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就业观念滞后、理想与现实错位、创业意识较差,择业观与现实性存在着矛盾,直接影响到就业。具体表现在: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对社会生活的估计往往失之于简单或片面;存在择业期望值过高的现象,把知名企业、大公司、外资企业作为理想的择业目标,不屑于到基层、民营、私营施展才干的机会;强调自身价值而忽视社会需要,一味追求个人利益,重地位、重名誉,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能及时调整就业期望值,以至后来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市场经济除了带给人们物资与精神的富足外,也带来了某些负面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出现了某些扭曲,当代大学生中也渐渐出现例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想出现滋生和蔓延。这些负面影响使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扭曲。当前就业压力大,但是大学生们不仅要学会调节自己,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认清严峻的就业形势,珍惜就业的机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顺利实现社会就业。

1.大学生应认清就业形势,把握就业机会。

当代大学生要理性地看待目前的就业形势,把我社会发展的趋势。当前的由于许多部门和媒体过分的渲染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导致很多大学生就业信心不足。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环境给大学毕业生带来了一些新的机遇,面对这些机遇,我们应积极把握,同时又要理性选择,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不能盲目跟风。因此,广大毕业生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全面冷静地分析自己和社会,不断地充实自己,认真把握每次就业机会。

同时也要认识到,从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可以看出,长期来说我国的经济发展仍处于上升阶段,对人才的需求不会减少。但短期内由于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势必放缓,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率比上年同期回落了2.3个百分点,这样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就会减弱,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作为将要进入就业市场的大学生,要全面认清就业形势,打好有准备的一仗。

2.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必须学会自强自立,努力增强综合素质,树立科学就业观。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握自己事业与国家进去、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只是广博,具备合理的只是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的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我们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

3.找准自己的位置

“双向选择”也好,“自主择业”也好,最后只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你只能落实到一个具体的工作单位。所以,在择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是最为重要的。要选择合适自己的岗位,首先要从速记需求信息入手,信息越多,选择的余地就越大;信息越可靠、详实,越有利于你的取舍。其次,要善于筛选信息,筛选嬉戏要从主客观两个方面着眼。从主观来讲,要考虑自身条件适合哪些单位。从客观来讲,用人单位的工作环境、经营状况、发展前景、人才结构、需求情况,都是在筛选时慎重考虑的因素,只有综合考虑种种主客观因素,才能使你确定一个切合实际的择业方向,进而通过“双向选择”落实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4.掌握应聘的技巧

应聘是一门艺术,这一点已被求职者广泛的认同。诸如应聘时如何包装,怎样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怎样与对方交谈等等,其中都有很多技巧。如果你忽略了这方面的训练,你就会吃亏。良好的心态是应聘成功的关键,如果你对能否胜任这份工作都缺乏信心最好不要去应聘。良好的心态来自应聘的经验,初次应聘难免紧张,几场下来就会应付自如了,所以,模拟训练对于调整心态十分有益。

高等教育不仅可以让人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对社会的适应性。受教育而就不了业,就算不上人才;如果是人才,不就业更是浪费。作为大学生,所想的应该是如何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可能实现自己追求的价值。今天不能抱着昨天的就业观念去面对明天的就业局面。应当树立起“哪里有用武之地,就到哪里去;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的择业观念。大学生们要认清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树立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崭新的就业观,从思想观念上真正实现转变。调整就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关键在于能否正确认识自,这是最根本的。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把眼界打开一点,把眼光放长一些,牢固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意识。这是最为务实的做法。生存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首要问题,离开了生存,一切将无从谈起。要认识到随着 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移,大学生已不再是“天之骄子”,比较客观的态度是勇敢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找一份工作,一边积累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一边根据现实状况和兴趣特长,一步一个脚印,走好自己的路。

篇3:大学生怎样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首先, 要调整就业心态。大学生就业大众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 因此, 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到就业大众化的趋势, 调整自己的理想和大众取向, 降低期望值拓宽就业范围。树立大众化就业观。应当树立起“哪里有用武之地, 就到哪里去;哪里需要, 就到哪里去”的择业观念。毕业生不一定要扎堆大城市, 也可以考虑一些中小城市, 也不一定非高薪优待, 低薪就业甚至不带薪就业, 先赚取经验也是很必要的。应先就业, 后择业, 再创业。

其次, 要提高就业能力, 也就是就业素质, 它既包括专业素质技能水平, 又包括心理素质, 求职技巧等。大学生从进校开始就应密切关注就业形势的变化, 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 要认清用人单位的需求,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努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综合能力, 要培养良好的心里素质, 当求职失败时也要有愈挫愈勇的坚强意志, 还要注意培养求职技巧, 这样才不会在求职时因“小”失“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现在以市场为导向, 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已初步建立, 这使广大毕业生在更为广阔的领域里选择职业成为可能。从总体上说, 目前高校毕业生数量与社会经济发展及各行各来的需求量相比还远远不足, 就业困难只是暂时和结构性的, 要解决这一问题, 需要广大毕业生进一步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转变就业观念天地宽。

篇4: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关键词】山区 中职学生 正确 就业观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B-0044-02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东部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纷纷升级为职业学院,而西部地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中专层次教育还占较大比例。目前,中职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山区中职学生的就业问题更令学校头痛。本文所说的山区中职学生是指在山区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就业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不仅会影响他们今后的前程,也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一、山区中职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虽然山区中职学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但由于各种原因,山区中职学生出现就业质量不高、就业不稳定、专业对口率低的现象,造成难就业。山区中职学生的就业为何出现这种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环境和国家政策措施方面的因素。首先,近年来高校继续扩招,大量的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而用人单位又片面追求高学历人才,挤压了中职生的就业空间。其次,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波及中职学生的就业问题。受经济发展影响,不少企业都存在经营压力,用工需求不断下降,部分企业甚至裁员。再次,社会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轻视技术劳动,技术型人才的价值不能从工资和晋升通道上体现出来。最后,部分企业(尤其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技术含量不高,在用工上没有文凭与技术上的要求,初中及以下学历劳动者大量占据工作岗位,给中职学生就业造成很大困难。

(二)学校的因素。中职教育主要培养从事生产一线操作或管理技术工作人员,中职学生的最大资本就是专业特长。也就是说,中职学校应该根据市场的需求培养人才。但事实并非如此,许多山区中职学校人才培养并不能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从而造成山区中职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低,学非所用。

(三)学生自身的因素。一方面,由于山区中职学生来自闭塞的农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造成了他们落后的就业思想。坐等分配在他们的心里仍根深蒂固。有些中职学生毕业后拒绝回到基层锻炼,导致就业成了中职学校的大难题。另一方面,中职学生年龄偏小,知识结构单一,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生活阅历和知识面狭窄直接影响到他们就业生涯的规划。这些学生的学习状况令人担忧,学习情绪低落,积极性不高,厌学甚至弃学的现象经常发生。

二、引导山区中职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的措施

综合以上原因,山区中职学生的就业问题是由社会、学校、自身等多因素造成的。要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培养山区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为此,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国家完善和规范就业政策,为中职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中职教育的发展需要国家教育改革政策的落实与支持。近年来,教育部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大力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山区中职学校借助国家的政策谋发展,面貌焕然一新。但是近年来山区中职学校出现就业率下降、就业质量不高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中职学生专业对口率低、工资待遇不高和工作不够稳定。这些现象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国家的就业政策还不够完善。对此,国家应完善和规范就业政策。首先,规范用人制度。任何用人单位不能接收未经过职业培训的人进入单位、企业工作。其次,放宽对中职学生的就业政策,加大对企业的监督力度,降低中职学生的就业门槛,提高工资待遇,实行人性化管理。最后,为中职学生提供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完善就业的市场机制,优化就业环境。

(二)学校应多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帮助中职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山区中职学校发展基础较薄弱,设施较落后,师资配备不合理,就业体系不健全。兼之山区中职学生与社会接触少,缺乏工作经验,就业面狭窄等,造成中职学生就业十分困难。学校应把就业工作作为重点来抓,认真地把学生就业作为独立的来安排,为学生开设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课。如举办就业知识讲座、就业咨询、模拟招聘活动等,使中职学生了解国家政策形势和就业政策,从而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尽快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使他们能在学校期间争分夺秒地学习知识和技能。据调查,很多山区中职学校只是在学生就业前用一两天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就业培训,致使大部分学生在就业时不知所措,学生就业率不稳定。笔者曾经对中职一年级、二年级206名学生摸底,有53%以上的学生表示没有听过有关就业指导方面的讲座。说明学校对这方面的工作做得还不够。在调查是否有(下转第49页)(上接第44页)“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想法时,有80%的学生有这想法,但也有20%的学生没有这种想法,他们不明白从就业到创业需要一个过程,同时还需要资本的积累。因此,学校应加强这些学生的有效就业引导,使每个学生都有“时刻准备着”的就业心理,从而降低工作的不稳定性,提高中职学校的声誉,为山区中职学生的就业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三)学生应正确地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中职学生在整个就业的链条中,上有高校毕业生,下有初中和高中毕业生。如果他们不正确地认识自我,不能用积极的态度去分析形势,就很容易落到无法就业的位置。笔者曾经对文秘班的女生进行问卷调查,90%以上的女生认为自己迷恋网吧的原因是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无聊等。这说明了现在的中职学生没有真正认识自我,自信心不足。因此,山区中职学生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必须对自我有深刻的认识,当一个人认识了自己的性格、气质、能力、兴趣、爱好及自己的优缺点后,才能按照自己的特点找到属于自己的东西。职业选择也一样。只有认识自我,才能理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如自己天生好动,比较粗心,就不能选择会计这一职业。有关专家认为,中职学生在选择就业之前,必须做好定位。如果定位太高,很难找到工作,定位太低,又不能很好地施展才能。如何定位?就是常说的五个W法,第一个:Who I am? 中间3个W:What will I do? Who can I do ? What does the situation allow me to do ?但目前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着不利于就业的职业心理。如依赖心理、自卑心理、勉强心理等。因此,中职学生必须克服这些心理,才能真正抛弃一些世俗的偏见,把握好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时间,积极主动地提高综合素质,在就业竞争面前树立自信心,充分展示自己,为自己的就业积累资本,使自己就业的道路越来越宽阔。

总之,帮助山区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解决他们就业难的问题,社会应为中职学生打造多渠道的就业环境,学校应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就业指导,家长应帮助子女减少就业的压力,中职学生自身也应加强就业挫折心态的调整。只有将社会、学校、家庭、个人有效地结合,才能使山区中职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顺利地就业。

【参考文献】

[1]胡春光.试析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方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2)

[2]许士海,颜新新.中职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2008(11)

[3]李胜格.中职学生就业的现状分析对策研究[J].青春岁月,2011(12)

【作者简介】谢远英,女,壮族,广西昭平人,贺州市昭平县职业教育中心中学一级教师。

篇5: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从近几年的就业形势来看,现在社会高等教育增长率高、社会总就业形势紧张以及劳动力市场严重分割。高等教育增长率反映的是毕业生数量增长的速度,适度的超前发展是有益的,但过度的超速只会得不偿失。大众化教育毕业生太多了,但工作少,供不应求,竞争就很激烈。因此国家不再负责包分配,毕业生必须自己去寻找工作。劳动力市场信息又杂又多,找工作很不容易,导致社会总就业形势紧张,这是我国目前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其中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就业观。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就业观,不仅有利于自己正确地求职择业,迈好人生道路上重要的一步,而且有利与于自己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施展才华,最大程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然而,当前大学生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很多大学生就业过于理想化,他们往往都怀有寻求理想职业,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对生活对人生存在着许多美好的向往,具有比较强烈的成就动机,总想轰轰烈烈的干一番事业。这类大学生的积极心态是值得赞同的,但他们同时也往往不能正确的认识社会,客观的评价自己,甚至常常处于一种被动的等待状态,因而忽视了择业过程当中的需求信息的收集、择业技巧的学习、社会其他因素影响的作用,把择业、就业过程简中化、理想化。这类大学生往往定位较高,有一些甚至选择回家继续等在家里考研。其次,一些大学生过分看重眼前经济利益和生活条件,一味追求到城市去、到公司去、到挣钱最多的地方去,对国家需要人才量较大的乡镇企业、边远山区、艰苦行业不屑一顾。有的择业时与单位更多地在工资待遇、居住条件、假期长短等细节问题上纠缠不清,而对于单位的具体规模、工作环境、发展前景和个人的继续教育等重要问题却不很关心,使用人单位感到学生胸无大志,最终不与此类毕业生鉴订就业协议;有的只看重眼前利益,不管自身条件和专业如何,一心向往工资高、地位高的工作。再者,一些大学生就业观念非常狭窄,他们认为只有找到“公家”的铁饭碗才算就业。他们认为大学毕业后在私营企业、非国有公司都只是打工,不是正式工作,不能叫就业。

其实大学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希望自己能获得一份可以较好满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的职业,这是一种很自然的想法。但是必须认识到,择业观如果脱离现实而一味拔高,就有可能导致择业的失败。那么大学生应如何正确地树立择业观与就业观呢?我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简述:

篇6: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作为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讨论的焦点就是就业问题。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找工作后,我逐渐认识到就业是大学生面临的一个大问题。作为大学生,我们不能在“火烧眉毛,水淹颈”的时候才行动。进入大学之后,这就应该成为我们的一门必修课,在认识形势、了解自己、刻苦学习、亲历社会等方面都应该下工夫。从当前形势来看,就业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有挑战也存在机遇。

首先,从国际环境来讲,目前世界经济仍然很不稳定,这个不稳定主要表现在美国的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和欧债危机上。同时,全球面临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贸易壁垒和贸易保护主义在抬头,投资量的停滞会导致就业量增长的停滞。其次,从国内情况来看,高物价、高房价等问题,很可能导致企业员工工资的上升,这对用人单位来讲,就意味着对劳动力需求的下降。房地产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将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这些存在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导致当前的就业前景并不十分明朗。

而且,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进城打工;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导致的大量的下岗工人也面临着再就业;新毕业的大学生加上以往累积的未就业大学生也要进入就业行列。这样,由农民工、下岗职工和毕业大学生三股势力汇集起来的“就业大军”进入市场,引起的就业问题异常突出。

但是,就业应该跟经济形势与经济发展相联系,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存在增长速度,那么就业就会显现出乐观的局面。从经济形势判断来讲,我国的经济正处于稳定增长时期,尤其是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这对于就业大军来讲,是一个好现象。从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中可以看出,经济发展需要更多高素质的劳动者,这对大学生是很有利的。

由中国就业研究所做的每季度的就业形势分析发现,从2008年年底的金融危机到现在,2008年、2009年的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的就业形势很不好,但通过智联招聘的2900万份简历和200多万的企业调查数据看,从2009年的第三季度开始发生非常大的变化。从2011年的就业形势分析来看,基本上劳动需求水平还是非常高的,所以总的判断,从客观数据来看,目前就业形势还是不错的。

所以,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我个人认为,虽然现在就业形势很严峻,但也有有利的方面,我们大可不必太担心。但是我们自己必须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从各种渠道了解、分析就业问题,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以获得心仪的工作。在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认清当前经济形势,改变陈旧的就业观。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从长远来看,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有着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必然会带动就业。但从短期来看,由于受美国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变得缓慢,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率比上年同期回落了2-3个百分点,这样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就会减弱,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我们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需要改变。由于近几年公办高校扩招,加之民办高校急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高校大学毕业生已由昔日的“天之骄子”转变为“平民百姓”,已不再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所以,我们的就业观念不能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认为上大学就一定能找到一份体面的高收入工作;在择业时,也不要只倾向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而不愿到基层乡镇、民营企业发展;更不要存在“等、要、靠”的消极思想,而不愿主动出击。国家发改委统计数据表明,我国中小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就业岗位,所以中小企业、服务行业是一片很广阔的天地。更重要的是不要以为自己念了大学,就要求比大专生、中专生、高职生更高的待遇,对学历不要看得太重,它只能证明在教育上你所达到的程度,但是并不等同于你在工作上所完成 的任务、所做出的成绩,这是两个问题,不要总是把自己的学历和实际工作联系到一起。其次、认识自己,做好定位。认识自己要从两个方面来思考:(1)自己的性格特点。自己是属于外向型还是内向型,是否有良好的表达、沟通能力,做事是敏捷还是拖沓?是喜欢有挑战的工作还是按部就班的工作。现在,大多企业在招人时都非常强调一点:所招的人必须符合企业的文化理念。所以,在选择和规划自己今后职业之前,必须了解自己的注意力情况以及判断力、能耐力、记忆力、创造力、理解力等水平。清晰的认识自己,是就业的先决条件之一。当然,对自己进行剖析有些困难,我们可以请求他人,如父母或咨询机构,来实实在在地摸清自己的性格。(2)自己的优缺点。作为一个即将就业的群体,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优缺点,并把它们罗列出来,这样在找工作、面试的时候,我们就能扬长避短,努力地发挥我们的长处,而不去追求需要我们的弱点的工作。同时还要分析自己的特长,如交际能力如何、有没有组织管理能力等等。只有弄清楚了这些才能量力而行,有针对性的进行合理就业。

在进行了多方面的咨询,对自己了解清楚过后,我们就可以对自己定位,对未来做一个明确的规划。在行业、公司、岗位等方面有一个清楚的选择,对于自己毕业后、毕业5年后、毕业10年后的目标和计划,有一个详细的书面表达。

最后、多关注就业网站,了解企业需要的人才。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是毕业后就能分配到体面的工作,大学生是国家和企业认为的香饽饽。那样的时代已然成为过去了,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各方面竞争都很激烈,优胜劣汰是我们的生存法则。大学生要很好的就业,就必须把自己打造成为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人才。从近年人才市场和就业形势反馈的信息看,具有以下三种条件的大学毕业生备受用人单位的青睐。①道德素质较高,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②有艰苦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③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那些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即懂技术又懂经济与管理,既善科研又善开发与经营,既善写文章又会计算机操作的复合型人才,深受各行各业欢迎。

除去这些,企业还注重个人的综合素质及发展潜力。主要包括专业素养、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团队精神及优秀的个人品质等。

篇7: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大学生就业是国家极为关注并极力解决的民生问题,但就业归根结底是大学生个人的事情。当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候,大学生唯有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获得自身发展并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大学生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在社会中,就业职位的层次分布是呈三角形的,从顶端向下,各职位层次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逐渐下降,数量逐渐增多。“供需矛盾”决定着毕业生就业职位的分布与就业层次、薪酬水平等状况。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GDP增长将保持在8%左右的水平,每年能够提供的新增职位数在600万—900万之间,而每年新增劳动力和需要就业的人数远远高于新增职位数,在这种情况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将向社会职位的“三角形”靠近底端的方向移动,大学毕业生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念已势在必行。

自我分析,合理定位,明确就业目标

就业目标是为实现职业目标的一个准备,在现阶段,就业目标要实事求是,严峻的就业形势产生的结果必然是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因此,结合自身的综合实力和专业特色制定一个适中的就业目标显得尤为重要。面向基层就业,牢固树立基层服务意识

基层是一个大概念,既包括广大农村,也包括城市街道社区,既涵盖县级以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包括非公有制组织和中小企业,既包括自主创业,也包括艰苦行业和艰苦岗位。基层还是一种意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从一点一滴的基础性工作做起,都需要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工作态度。面向基层就业,是时代的召唤和国家的要求,也是当代大学生必然的选择。

总结

总之,面对越来越难的就业形势,大学生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只有学会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审时度势,脚踏实地,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才能够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

又到一年一度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季,据报道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创历史之最。最近一则新闻读后让人挺心酸的。据报道,北京一名高校女生因毕业后就业不理想,选择了跳楼自尽。面对如此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当今大学生们如何才能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笔者认为关键是理清就业思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具体表现为“一降、二升、三适应”。

一降,即降低就业期望值。在校期间都做了一个完美的“就业梦”,梦想自己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但一旦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才发现理想与现实是如此遥远。这就要求大学生们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理想和价值取向,降低就业期望值,拓宽就业范围,树立大众化就业观。理想就业不是非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或进入国企才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关键是选择适合自己、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的工作岗位。从就业地而言,不一定非扎堆城市不可,也可以考虑乡镇甚至边远地区。从薪酬待遇而言,也不一定非要高薪不可,从低薪就业开始,先赚取经验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升,即提升自身素质。一方面要提升自己就职的能力。要认清用人单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适岗准备;要注意培养求职技巧,求职也是一门学问和艺术,涉及到很多细节性问题,如言谈举止、交流沟通等,应在平时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这样在求职时不至于因“小”失“大”,错失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自己胜任实际工作的能力。现在用人单位都希望录用一些对本单位有用之才,谁的综合能力强,谁能为用人单位带来财富和荣誉,谁就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这就要求大学生们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时刻注意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和水平。

三适应,即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们必须明白,就业严峻是相对的,机会永远为有准备的人而准备的。在校期间,就要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多接触社会,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在就业岗位尚未落实之前,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好各项竞聘准备;竞聘岗位时,要沉着冷静,从容面对;无论求职成败,都要自信乐观,要有越挫越勇的坚强意志。同时还应随时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分析自己的实力、价值和需求,为自己的发展设定长远的目标。

面对当今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们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去争取、拼搏、奋斗,闯过就业这个难关,寻求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找到属于自己的理想位置。

2谈谈您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的认识,简要回答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生涯设计的目的绝不仅是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达到与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

大学生首先要认识到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职业生涯活动将伴随我们的大半生,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才能实现完美人生。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一,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

一份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会:① 引导你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你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② 引导你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③ 使你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④ 引导你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⑤ 引导你前瞻与实际相结合的职业定位,搜索或发现新的或有潜力的职业机会;⑥ 使你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不断增强你的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第二,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增强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升成功的机会。

生涯发展要有计划、有目的,不可盲目地“撞大运”,很多时候我们的职业生涯受挫就是由于生涯规划没有做好。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始,古语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

当今社会处在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职业活动的竞争非常突出,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而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不是首先坐下来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而是拿着简历与求职书到处乱跑,总想会撞到好运气找到好工作。结果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与资金,到头来感叹招聘单位是有眼无珠,不能“慧眼识英雄”,叹息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这部分大学毕业生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与重要性,认为找到理想的工作靠的是学识、业绩、耐心、关系、口才等条件,认为职业生涯规划纯属纸上谈兵,简直是耽误时间,有那时间还不如多跑两家招聘单位。这是一种错误的理念,实际上未雨绸缪,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明确的目标之后再把求职活动付诸实践,这样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更经济、更科学。大学生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之前,每个大学生应明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将来想做什么、我能干什么、环境能支持我干什么”等问题。

二、确立目标,规划未来。在认识自我、了解社会的前提下,大学生应从自身实际和社会需要出发,确定职业发展的方向,明确达到职业目标需要具备的素质和实现目标的优劣势。

三、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大学生不仅要具有相当数量的知识,还必须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四、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面是用人单位选择的依据。用人单位不仅考核其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考核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文化的整合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等。

五、积极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和职业训练,增强适应工作的能力。职业训练包括职业技能的培训,对自我职业适应性考核,职业意向的科学测定等。

六、加强自我修养与锻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未来职业生涯的成功,首先应该确定一个切合实际的职业定位和职业目标,并且把目标进行分解,然后设计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图,并且付诸行动,经过不断努力和调整,直到最后实现我们的职业发展目标。同时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有赖于政府、社会、高校以及学生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需要多方面的紧密配合与全面推进。

3当前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有哪些?如何更有针对性的获得就业信息?

第一,通过学校就业主管部门获得信息。第二,通过各级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获得信息。第三,通过社会各级人才市场获得信息。第四,通过新闻媒体获得信息。第五,通过社会关系网获得信息。第六,通过社会实践(或实习)过程获得信息。第七,通过计算机网络获得信息。第八,通过各种类型的“人才交流会”、“供需见面会”获得信息。

4目前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有哪些?

1.有到学校进行招聘的企业;

2.社会上有几家大的后期培训机构如北京联想的北软,也算是个中介

3网上提交简历,要慎重

4大城市会有大型的招聘会

5家中人帮助找工作

6考公务员或应聘村干部

7自己创业

5大学生自主就业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主要优惠政策有哪些?

一.政策条件 作为创业者首先要了解创业现况

大学生自主创业,可谓“火焰与海水”。没有火焰般激情的创业是不可想象的,难免成为被市场经济大海吞没的“牺牲品”。而市场经济不同情弱者,仅靠热情创业也远远不够。创业意味着冒险和付出,也意味着失败和挫折。在经历了最初的创业冲动和付出之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向成熟和冷静,对创业和成功有了更深的理解。

有关专家认为,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创业者来说既是一次挑战,更是一种机遇。从局部来看,全球金融危机可能是中国更快崛起的机会,国家4万亿元的投资可能让我国产业发展比原来更快。既然全球的金融环境不好,国家肯定是要发展有潜力的、有核心能力的新产业,这种新方向的选择,有可能让大学生创业的新兴企业与传统产业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这给创业者带来了机会。

近年来,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了解这些优惠政策,会让打算创业的大学生感受到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更加坚定创业的决心,走好创业的第一步。

二.资金条件 进行有效的融资

创业资金是大学生创业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之一,它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条途径:

1.自有资金——一些大学生从低年级便开始打工,个别学生利用自己的专长可以积累一笔创业资金。

2.私人借款——大学生创业在征得家人及亲朋好友的同意后,可以向他们借款进行创业。

3.合作经营——通过寻找合作者形成合伙人或股份合作,筹集创业资金。

4.银行贷款——目前国家鼓励自主创业,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开业指导中心也有对创业贷款的担保政策,大学生创业可充分利用这些政策。

5.风险投资——这些年无数的科技、网络精英都通过风险投资开创了事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风险投资将愈来愈多,覆盖面也将愈来愈广。

三.人际关系条件

人际关系条件对创业者来说也十分重要。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人际关系,对创业者顺利完成创业活动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所谓的人际关系条件主要是指创业者在自己工作、学习以及生活的空间内,通过交往而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对创业者从事创业活动有促进和影响的各种有利条件。人具有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其社会属性主要通过人的社会行为体现出来,具体表现在个体的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不可能脱离这个社会群体,总要直接或间接地与他人发生联系。这样,创业者总在自己的生活范围内逐步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这个网络对于创业者来说,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同时;作为创业者还要学会充分利用和调动这些有利因素,使其能最大限度地为创业活动提供援助。

四.自身素质条件

创业者的自身素质条件决定了创业者的创业活动性质和经营范围,也决定了创业者最终能否获得成功。创业者自身素质应包括其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当今社会,一个成功的创业者首先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如从事行业的技能和文化水平;其次是身体素质,创业的初期是艰难的,没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很难做好每一件事。同样,非智力因素对创业者来说也很重要,如创业者的性格、人品和心理健康情况等等,都很重要,如创业者意志薄弱、或品质卑劣、心理不健康等,都很难成就大事。

首先应该拥有良好的心态

1.积极主动——对于要创业的大学生,对人对事始终要保持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这种积极首先应表现在头脑上,既要积极思考,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看法,又要积极提问,善于与人沟通交流;其次是积极主动地行动,实现想法。

2.自信坚持——任何时候都要有信心,美国前总统里根在《成功》杂志上写文章说:“创业者若能抱着无比的信心,就可以缔造一个美好的未来”,在遇到困难时,要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要坚持前进。

3.自我激励——每个人都有各种情感,要创业就要学会控制、调整自己的情绪,学会自我激励。对大学生创业者,还应进一步学会调整组织情绪,决不能以自我情绪影响或取代组织氛围。

其次应该具备充足的能力

1.学习能力——这是大学生创业者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它不仅指书本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对人和事的感知、领悟、转化、提高的能力。

2.规划能力——大学生创业者在有了明确的目标后,就要有一个好的规划,制订出一个可执行的方案。

3.行动能力——无论再好的思想、再完整的方案,都要执行才能看到结果,因此,对大学生创业者来说,执行能力是最关键的能力之一。

4.感知能力——大学生创业必须具备良好的商业感知能力,这必须通过大量的思考、分析和实践的积累。因此,大学生日常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多了解财经、商业资讯,多分析研究商业案例。

再次了解相应的知识

1.专业知识——在确立目标后,围绕目标方向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利用学校的资源进行积累和准备。

2.企业管理知识——除专业知识外,创业者还要掌握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如企业战略、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组织管理等等,特别还要了解企业的运作流程。

3.创办企业的政策法规——现在本市对大学生创业有了诸多扶持政策,大学生创业应在充分了解相应的法律法规前提下,多利用政策的扶持,更好地走上创业之路。

自主创业需要各方面的知识积累,还需要社会经验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风险意识。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有成功也有失败,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自主创业。

找准创业方向,跨越创业障碍,同漫漫取经路一样,创业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艰难困苦要克服,甚至有几只拦路虎在静候我们的到来。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常常盲目乐观,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对于创业中的挫折和失败,许多创业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丧消沉。盲目创业,是大学生创业的通病。在许多大学生看来,创业是一场比尔.盖茨式的“运动”,心态自然都是理想主义的。有了创意就能开公司,开了公司就会财源滚滚,而对行业缺乏深度审视,对市场缺乏深刻了解。其实,创业需要理智而不是冲动,需要冷静而不是狂热。大学生创业除了要有好的技术、好的心态,千万不能视野狭窄、过于自负,而应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并敢于直面挫折和失败。大学生创业既要看到成功,也要看到失败,这才是真正的市场,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年轻的创业者们变得更加理智。

篇8:浅谈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关键词:大学生,树立,就业观

据悉, 2013年, 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699万人, 到2014年中国将有近727万毕业生走出大学, 走向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 又将创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纪录。这样的数字不仅是对数千万待业人员的一次考验, 更是对社会就业压力的一次重要考验。对于大学生而言, 就业是一道艰难的坎,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 社会和教育体制问题

1. 结构性矛盾, 供求错位

一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国家和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后面带来的是职业、职位、岗位的变化, 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4倍, 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二是人才结构失衡, 供求矛盾加大。目前, 在我国“大学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求才难“同时并存。三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毕业生流向与人才需求矛盾突出。我国中东部地区广受毕业生欢迎, 而相对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的西部地区或乡镇基层, 却鲜有人问津, 毕业生流向与人才需求矛盾突出。

2. 选人用人, 缺少标准

中小企业选人用人基本上没有导入人力资源管理技术, 多数企业是缺什么人找什么人, 没有人力资源发展规划。越是小企业越不愿意选大学生, 不注重自己培养和储备人才。而外企, 特别是500强企业, 更愿意选择大学生进企业, 从头培养。这种用人上的差异与企业文化、企业规模、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度关联。目前, 中小企业已经意识到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 开始重视和建设企业的人才培训模式。

(二) 大学生自身的问题

1. 不能有效地学以致用

调查数据显示, 我国应届大学生就业后, 对知识的实际应用率还不足40%, 且一般需要1-1.5年才能独立完成工作, 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只要2-3个月。因此, 提高大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是实现良好就业的重要途径。

2. 就业准备不足, 缺少明确的就业目标

每年到了毕业时节, 学生们往往会变得十分恐慌, 虽然每天都有大量的毕业交流会、招聘会、企业宣讲会, 但是大多数学生却并没有明确的目标, 他们不清楚自己要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什么样的岗位, 不知道毕业后应该走向哪里, 只能随同学、随大流盲目地投简历、面试, 学生参加人才交流会有如“赶集”一般。与此同时, 面试成功的比例也非常低, 只有30%左右,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学生准备不足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很多学生在面试时没准备, 全凭运气, 那么结果可想而知。

3. 就业理念有误区

大学生就业理念受社会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 指导其就业的理念存在三大误区:一是“创业不如就业”;二是“就业难不如再考研”;三是“宁要都市一张床, 不要基层、西部一套房”。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不注重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毕业时出现了能力危机, 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 以及经济转型升级力度的加大, 就业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为社会所关注。大学生“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 已经是社会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是大学生的就业观依然是不可回避的核心问题。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各种政策, 努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虽然也取得一定成效, 但是短期内, 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因此, 当代大学生必须走出就业误区, 转变观念, 为自己找确定位,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一) 转变“天之骄子”的观念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 但不少大学生依然抱有“天之骄子”的优越感。随着中国的经济的迅速发展, 但各大高校毕业的学生数已经达到了一个庞大的数字, 中国对于大学生需求的缺口已经大大减少了, 大学生再也不是改革开放之初的珍贵资源。当大学生和农民工的工资不相上下, 当很多工作岗位日趋饱和, 大学生就必须改变“天之骄子”的观念, 这是树立正确就业观的第一步。事实上, 不同工作岗位只是社会分工不同, 并无高低贵贱之别, 因此大学生切记要以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选择工作。

(二) 不盲目追求高学历

一纸文凭的时代已经过去, 有些企业用人, 并不在乎求职者的学历有多高, 而是在乎能给企业直接带来多大效益。高学历并不等同于高就业因此, 现实中很多职业学校的学生, 一入学就被预订, 刚毕业就被“疯抢”一空;而有些“211”或“985”的高校毕业生, 在求职过程中却出现屡试不中的现象, 就足以说明了问题。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入学时就要发展自己各个方面的才能, 当能力的“含金量”越来越高, 就离精英的距离越来越近, 而真正的精英是不需为找不到工作而担心的。大学生要想把自己打造成内外兼修的精英, 就要转变那种一切向学历看齐, 要把学习的范围扩展到各个方面。

(三) 扩大自己的就业方向, 转变唯“大城市”论

现代的大学生就业的方向都是朝着东部沿海的大都市, 而小城市或西部地区却无人问津。虽然在大城市工作生活条件优越, 但大城市人才济济, 刚毕业的大学生, 即便是能找到某个岗位, 但在最初几年崭露头角的机会非常少。而一些二三线城市尤其是乡镇、西部地区则人才极其缺乏。大学生若自愿当村官到基层工作, 或者选择一些相对低端的岗位, 通过奋发努力, 不仅成才的周期缩短、机会更多一些, 而且在以后发展中将拥有更足的底气。二三线城市、乡镇基层或广阔的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资源和充足的发展平台, 大学生要勇于挑战自己, 磨练自己, 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 在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中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 合理选择职位、岗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才就业的领域越来越广, 职位越来越多, 但即便如此, 公务员、事业单位仍然是很多大学毕业生的首选, 不惜一切代价想要得到所谓的“铁饭碗”, 很多人甚至对此抱有“考不上不罢休”的思想, 从而严重限制了自身的择业渠道。而不少中小企业实际上待遇并不差, 但却得不到广大毕业生的青睐。这种对优越职位的偏爱更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如果大学生能够放开条件, 给自己多一些选择, 放弃一些传统的偏见, 就会改善自己的就业困境。随着经济体制的改变, 就业已步入多元化的时代, 无论是行政事业单位, 还是国企、民企, 只要能找到发挥自己能力、实现自己价值的岗位, 都是成才的表现。

(五) 职业规划要从学校开始做起

众所周知, 如今的高校门槛过低, 只要有经济实力的学生都可成为大学生, 而这些高校培养出的大学生素质过低, 根本不能满足产业界所需, 毕业后也是无业游民。更有些大学生以为迈入大学校门便万事大吉了, 抱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混日子态度, 谈恋爱、吃喝玩乐, 浪费了学习的最佳时机, 更虚度了美好的青春年华, 导致毕业后对未来茫然不知所措。所以, 当代大学生从步入大学校园那天起, 就要多一份危机感, 从大一开始就要好好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道路, 根据自己职业倾向, 结合时代特点来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努力学习, 因为在这经济迅猛发展, 就业形势极其严峻的当代社会, 没有过硬的本领和高超的技术, 终究会被社会淘汰。

三、总结

当前很多人都说“毕业就意味着失业, 可以说, 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偶然的, 这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无论是大学教育培养的质量, 还是就业环境方面都还有待改进。但是追根究底, 就业问题要想从根本上得以改善还是要靠大学生自己。广大大学毕业生面对毕业就业的问题应保持平和的心态, 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要认真思考自己对于社会应该承担的责任, 不断提高自己各个方面的才能, 苦练“内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在大学时就制定好清晰的规划, 向西部和中小城市甚至是向农村寻找工作岗位。有道是行行出状元, 只要就业后能勤于学习, 善于思考, 精于做事, 就一定会迎来人生出彩的机会。

参考文献

[1]秦昊.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12 (03) .

[2]吕雷.大学生应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J].课外阅读, 2011 (05) .

[3]张艳.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J].中国科技博览, 2011 (32) .

[4]庞衍松, 金更欢.当前经济形势下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J].课程教育研究, 2012 (21) .

[5]王树钰.浅析大学生就业现状[J].科技与企业, 2011 (12) .

[6]肖瑞阳, 郭欢欢, 史哲忠.浅谈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J].青春岁月, 2013 (17) .

篇9: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第一,摆正心态,正视基层就业岗位。不要让所谓的身份和面子影响了大学生的择业取向。当今大学毕业生就业普遍存在“志大才疏,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择业时挑肥拣瘦,这山望着那山高。到头来却两手空空,一事无成”的状态。有些学生毕业后立志非三级甲等医院不进,一些门诊、社区医疗机构甚至二级医院都不看在眼里,这种观念是非常错误的。黄渤,我们对于这个明星都耳熟能详,他生活在首都北京,然而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即使是这么有名气的明星大碗竟然也选择每天乘坐地铁上下班,在匀速行驶的地铁里和普通老百姓一样等地铁、挤地铁。其实刚开始的时候,黄渤的选择是打的上班,后来考虑到打的上班不仅费用高,而且还经常被堵在路上浪费了不少的时间,相比之下还是乘坐地铁简单而快捷,如此一想,他就天天坐着地铁上班了,不管别人怎么说、怎么看,只管每天坚持乘坐地铁上班。有一次主持人问过黄渤,他简单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我忽然想明白了,不能让所谓的身份和名气毁坏了自己的生活,使原本快捷的生活方式变得更加复杂化。”由此看来,当今大学生在面对就业和择业的难题上的处理方法也是一样,不要让身份与名利毁坏生活,不仅仅是一个明星的豁然,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对待人生质朴的态度和智慧的自知。其实大学生更应该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之下,放下清高与面子,像黄渤一样摆正好自己的心态。从基层做起,从简单的小事做起。只要你比别人更加地专注,你就将脱颖而出成为一个佼佼者。实际上,基层的天地广阔,蕴藏着更多的机会,大学生完全可以把到基层就业视为创业的起步、成材的开始,通过了解国情民意,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大学生应该将就业的姿态放低,将人生的目标抬高,在城市就业已趋于饱和的情况下,选择到基层就业是理性的、现实的。

第二,增强信心,重视专业知识的培养,看重自己。九十年代中后期,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人数与日俱增,好多的高职专科院校的毕业生更加感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尽管当前的社会形势是这样,在大学生大众化的阶段,上大学不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似得概率那么小了。当今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虽然要求各种各样,但是最基本仍然是专业职业技能,可以说这是对每一个求职者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各种工作的最基本需要。试想一个人连自己领域的基本知识都一窍不通,那么还怎么去开展工作?因此,我们首要的任务仍然是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不能被所谓的“大学学习的很多东西以后基本用不到”所迷惑。但是,上了大学,三年或四年后毕业面临就业,虽然当今就业主要形式是 “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但是面对一个岗位上百甚至上千个应聘者,这就要求应聘的毕业生有更高的素质,一名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经历数次应聘失败后,抱怨说:“几乎所有的单位都要求应聘者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像我们这样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机会实在太少了。”。学生就业时自身的实力很重要,业务上也就是自己在学校期间的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必须过硬,只要你有自己独特的方面,就业还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或某一项工作,舍你无他,人家认为只有你做会有更好的效果,才会聘用你进而重用你!我们经常听到这么一句话“儿童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这句话使我们每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感到自己肩上的单子一天天的越来越重,越来越领悟到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记得看到过吴敬恒先生的一篇文章《国父的幼年时代》,文章的开始就是 “我们活在世上,最要紧的,自小就要看重自己”。因此,我们每一位跨世纪的大学生都有有更强的自信心去迎接新的挑战。

第三,注重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除了有IQ、EQ,还要有TQ,其就是人们所说的团队精神。我们生活在21世纪的今天,在努力提高个人的竞争力的同时,更需要提高团队的竞争力,一个团队的成功,才得算得上真正的成功。大学生在求学期间所在的班级能够获得优秀班集体是班级每一位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团队努力的结果。而工作以后所在的团队能够每年都能在考核中名列前茅,所在的团队业务量最大,我想也是团队协作的结果。因此,不管何时何地,团队精神是一永恒的主题,有团队精神才能更好的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

第四,对待工作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当代大学生刚刚应聘参加工作,工作、生活、学习完全独立,很多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各方面都不能适应新的单位工作模式、生活模式,工作业绩跟不上同事,自己的压力会越来越大,这就要求他们及时找到问题,解决问题,让每个毕业生积极、乐观、满怀激情的去投入到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去,我们知道成功者大都是历经磨难的。遇到困难时,他们能够积极、乐观的面对,与失败者相比,苦难对他们来说反而成了生命中价值极高的养料,为他们未来的成功做下了良好的铺垫。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的,因为如果你真的很热爱你的工作,你就不是在单纯地工作了,你是在享受其中的乐趣。如果你在工作中是享受的话,你一定会有更多的热情投入,更多的时间投入,更乐意去做更多的工作。那么你想比别人做得差可能都很困难。

上一篇:癌症病人的护理下一篇:个人主持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