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结构练习题

2024-07-31

细胞的结构练习题(共6篇)

篇1:细胞的结构练习题

第四节细胞的生活

1.细胞中的物质: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这些都是大分子。无机物(一般不含碳):、、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2.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物质进入,排出。

3..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进行作用,是细胞内的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是细胞内的“绿色工厂”。

线粒体:进行作用,是细胞内的“车间”。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能转变成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4.遗传信息:受精卵内指导身体发育的全部信息,它存在于中。细胞的控制中心是。

5.遗传物质:

染色体:能被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在同种生物中染色体的数量,染色体由和组成。

DNA(有机物):呈双螺旋的梯子状,DNA上每个片段叫一个,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

1.细胞中的有机物包括 ①水②无机盐③核酸④糖类⑤脂类⑥蛋白质⑦氧

A.①②③④B.③④⑥⑦C.③④⑤⑥D.①③⑤⑦

2.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含有能量的是

A.蛋白质、糖类、脂类B.水、无机盐、糖类C.核酸、糖类、无机盐D.蔗糖、水、氧

3.在细胞的结构中,能将细胞内部和外界环境分隔开的结构是

A.细胞壁B.细胞质C.细胞膜D.细胞核

4.临床上常给危重病人吸氧和点滴葡萄糖,这些氧和葡萄糖进入细胞的什么部位被利用

A.叶绿体B.线粒体C.液泡D.细胞核

5.克隆羊多莉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A.供卵细胞母羊B.受孕母羊C.供核母羊D.无核卵细胞

6.判断

(1)、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线粒体是动物细胞特有的。()

(2)、细胞膜将细胞完全封闭起来。()

(3)、有机物与氧结合,经过复杂的变化,都能释放出能量。()

(4)、叶绿体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线粒体将化学能转变为光能。()

7.请把结构名词与功能用线连接起来。

细胞膜遗传信息库

叶绿体动力车间

线粒体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核使光能变成化学能

(制造车间)

篇2:细胞的结构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是植物细胞的边界,也是该细胞最外层的结构 B.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均是可以运动的 C.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一定是在细胞膜的参与下完成的 D.细胞膜上可附着与有氧呼吸.ATP水解有关的酶 答案 D 解析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壁具有全透性,细胞壁是植物细胞最外层的结构,A项错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B项错误.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不一定需要细胞膜参与,如植物的胞间连线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C项错误.2.(2017山东潍坊期中,10)下图表示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下列属于图示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的是()

A.膝跳反射时,传入神经元引起传出神经元兴奋 B.受精作用时,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C.甲状腺细胞对垂体细胞分泌TSH的反馈调节 D.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 答案 B 解析 膝跳反射时,传入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属于化学物质的传递,A项不符合题意.题图表示细胞之间通过相互接触直接识别,可以表示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B项符合题意.甲状腺细胞释放的甲状腺激素过多对垂体细胞分泌TSH产生抑制,是通过甲状腺激素与垂体细胞表面相关受体结合的反馈调节实现的,C项不符合题意.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项不符合题意.3.图中a.b.c.d为细胞器,H-亮氨酸参与图示过程合成H-X.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X可能为小分子神经递质.淋巴因子,图中a.b.d的膜面积会产生变化 B.DNA聚合酶可从d运输至细胞膜 C.H-X分泌到细胞外与膜的流动性有关

D.c中有多种酶,它们分子结构不同的根本原因是指导酶合成的mRNA模板不同 答案 C 解析 图示过程为H-亮氨酸参与合成H-X蛋白质并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图中a是核糖体,b是内质网,c是线粒体,d是高尔基体.由图示信息可知,H-X为蛋白质,而小分子神经递质一般为单胺类或乙酰胆碱类物质,其本质不是蛋白质,且图中a(核糖体)没有膜,A项错误.DNA聚合酶不是分泌蛋白,不能分泌到细胞外,B项错误.H-X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与膜的流动性有关,C项正确.c是线粒体,其中多种酶分子结构不同的根本原因是指导酶合成的基因不同,D项错误.4.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动物细胞的三种细胞器,经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33

333

A.细胞器甲是线粒体,有氧呼吸时葡萄糖进入其中被彻底氧化分解 B.细胞器乙只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肯定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有关 C.若细胞器丙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将直接影响分泌蛋白的合成 D.乳酸菌细胞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可能有甲和丙 答案 C 解析 细胞器甲含有蛋白质.脂质和核酸,说明其具有膜结构并且含有核酸,动物细胞器中具有膜结构且含有核酸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有氧呼吸时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被彻底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A项错误.细胞器乙只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说明其具有膜结构,但其不一定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有关,如溶酶体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无关,B项错误.细胞器丙无膜结构,含有核酸,说明其是核糖体,附着于

〚导学号50074027〛

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将直接影响分泌蛋白的合成,C项正确.乳酸菌是原核生物,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乳酸菌细胞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只有丙,D项错误.5.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内部分蛋白质合成及转运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高尔基体对其加工的蛋白质先进行分类再转运至细胞的不同部位 B.附着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通过囊泡运输到内质网加工 C.分泌蛋白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D.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的形成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答案 B 解析 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和运输,A项正确.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多肽是在信号肽的引导下进入内质网腔进行粗加工.再通过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进行深加工的,B项错误.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有膜融合的过程,体现了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项正确.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和分泌蛋白都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D项正确.6.(2017江苏镇江一模,2)下图表示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B.D分别表示蛋白质.磷脂.糖类 B.过程a.d都可以表示细胞吸收葡萄糖 C.细胞缺氧时,b.c.d过程基本不受影响 D.图示过程b不能反映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答案 D 解析 据图分析,A为载体蛋白,B为磷脂双分子层,D为多糖,A项正确.过程a.d分别表示

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进入其他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B项正确.b.c.d过程均表示被动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因此细胞缺氧时,b.c.d过程基本不受影响,C项正确.图示过程b表示自由扩散,磷脂分子只允许部分小分子物质通过,能反映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项错误.7.(2017江西南昌四联,2)在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质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减轻Na对细胞质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Na进入液泡的过程属于主动转运

B.Na进入液泡的过程体现了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 C.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不利于增强细胞吸水能力 D.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中信息可知,Na是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说明其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体现了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A.B两项正确.Na进入细胞后,提高了液泡中的浓度,有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和维持液泡的渗透压,C项错误,D项正确.8.(2017四川彭州五校期中,12)图甲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图乙表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

A.图甲中a表示自由扩散,b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B.图甲中b曲线达到最大转运速率后的限制因素是载体的数量 C.图乙中的胞吐和胞吞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图乙中的胞吐和胞吞过程都需要消耗ATP 答案 C 解析 图甲中曲线a随着被转运物质浓度的增加转运速率不断增大,故a表示自由扩散,曲线b开始时随着被转运物质浓度的增加,转运速率增大,但转运速率增大到一定程度后不再改变,说明曲线b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A项正确.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都需要载体,达到最大转运速率后,限制因素为载体的数量,B项正确.图乙中的胞吐和胞吞能体现细胞

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项错误.主动运输.胞吐和胞吞都需要消耗ATP,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

9.下图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细胞中与合成和分泌抗体有关的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

(填标号).(2)图一细胞中大分子物质出入结构④的通道为

.(3)图二细胞与图一细胞相比,特有的生物膜结构是

(填名称).(4)图二细胞中的④是

,该结构与植物细胞的 的形成有关.若将图二细胞依次浸于蒸馏水.0.3 mol/L蔗糖溶液和0.5 mol/L硝酸钾溶液中,观察原生质体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其结果如下图所示.(5)曲线a.b.c中,表示细胞在蒸馏水中的是

,表示在0.5 mol/L硝酸钾溶液中的是

.(6)EF段的细胞液浓度变化为

.(7)试简要分析曲线b.c差异的原因.答案(1)③⑤⑦(2)核孔(3)叶绿体膜和液泡膜(4)高尔基体 细胞壁(5)a b(6)不变(7)曲线b:在0.5 mol∕L硝酸钾溶液中的细胞开始时因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由于硝酸钾分子能进入细胞,使得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因吸水而自动复原.曲线c:由于蔗糖分子不能进入细胞,因此分离后不能发生自动复原.解析(1)图一细胞中与合成和分泌抗体有关的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

粒体.(2)核孔是细胞中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的通道.(3)图二高等植物细胞与图乙动物细胞相比,特有的生物膜结构是叶绿体膜和液泡膜.(4)高等植物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5)将成熟的高等植物细胞浸于蒸馏水中,细胞吸水导致原生质体的体积变大,对应图中的曲线a;浸于0.3 mol∕L蔗糖溶液中,细胞失水导致原生质体的体积变小,对应图中的曲线c;浸于0.5 mol∕L硝酸钾溶液中,细胞先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随后细胞吸水自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其原生质体的体积先变小后恢复原体积.(6)图中EF段原生质体的体积保持相对不变,说明细胞吸水量与失水量持平,因此细胞液浓度不变.(7)曲线b.c差异的原因:b曲线,在0.5 mol∕L硝酸钾溶液中的细胞开始时因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由于硝酸钾分子能进入细胞,使得质壁分离后的细胞因吸水而自动复原;c曲线,由于蔗糖分子不能进入细胞,因此分离后不能发生自动复原.10.(2017河北邢台一中月考,41)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图表示高等动物细胞生物膜系统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其中,图甲表示某分泌细胞的分泌过程示意图,图乙是图甲中③放大后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图中①~⑥表示结构名称,A.B.C表示物质名称,a.b.c表示物质运输方式.)

(1)图甲中

(填序号)等结构共同构成了生物膜系统.(2)图乙中与细胞识别有关的结构是

(填字母).(3)图甲所示的氨基酸.葡萄糖.碘的运输是图乙中的 方式,若用蛋白酶处理该细胞,则图乙所示的 运输方式将受阻.(4)mRNA合成后从细胞核出来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将通过

层生物膜.(5)若对图甲中核糖体上的氨基酸用H进行标记,在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放射性物质在细胞结构间依次出现的顺序是

(填序号).3

(6)在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膜面积基本保持不变的结构是

(填序号).(7)分泌物能够顺利排出细胞,依赖于细胞膜的 性.答案(1)①③④⑤⑥(2)A(3)b b.c(4)0(5)②①⑥③(6)⑥(7)流动

解析(1)观察图甲可知,①~⑥表示的分别是内质网.核糖体.细胞膜.线粒体.细胞核和高尔基体.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2)图乙中A.B.C表示的分别是糖蛋白.蛋白质和磷脂双分子层,其中糖蛋白与细胞的识别有关.(3)图乙中a.b.c表示的运输方式分别为自由扩散.主动运输(细胞外到细胞内)和主动运输(细胞内到细胞外),氨基酸.葡萄糖和碘进入细胞的方式为b,主动运输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如加入蛋白酶,则b.c运输方式会受阻.(4)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中出来,所以通过0层生物膜.(5)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放射性物质依次出现的顺序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6)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小,高尔基体膜面积基本不变,细胞膜面积增大.(7)分泌蛋白通过胞吐方式排出细胞,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11.科学家把番茄和水稻分别放在完全培养液中培养.各种离子的初始浓度设定为1个单位,一段时间后,培养液中离子的相对浓度(实验结束后培养液中各种离子浓度占开始时的浓度的百分比)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图示中的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是

,与该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有

.(2)请解释在培养水稻的完全培养液中,实验结束时M

浓度为什么会升高?

.(3)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有:①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

,②植物根吸水和吸收离子是

的过程,③不同的植物对不同离子的吸收情况不同,其根本原因是它们的 不同.(4)该实验

定的巧

处是

,如此

篇3: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对上述试题进行具体统计,发现在众多考查内容中,真核细胞的各部分结构与功能,尤其是重点细胞器的结构、成分、功能,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分泌过程以及遗传信息在传递和表达过程中各细胞器的分工协作是必考点,即考查的重中之重;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比较、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各部分结构的比较是常考点,备考时需重点复习。考查形式方面,一般以选择题为主,或在非选择题中以一至两个相对独立的小问题形式出现,分值较小,通常难度不大,但也可能出现在与现实生活或生产结合较为紧密的问题中,使试题的难度和学生的思维量有所上升。

二、考点要求和目标

注:“”表示2016年考纲中对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即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在具体的复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细胞膜:除记忆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和三大基本功能以外,还应该重点把握提取纯净细胞膜的实验方法。另外,还应掌握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注意其与体液调节部分的衔接。细胞膜作为生物膜,有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特点,流动镶嵌模型也是常考内容之一,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也与细胞膜有关。

2.细胞器:通过列表比较的方法记忆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各种细胞器之间的协作关系,从统一性上呈现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

3.细胞核:区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核膜上的差异,理解核孔的功能及其与细胞功能的联系,记忆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关系。

三、核心知识架构

(一)知识脉络梳理

(二)细胞膜重点知识再关照

1.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流动镶嵌模型):

上图中,B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注:磷脂分子包括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有些有机溶剂(如洗涤剂)能与细胞膜中的脂质相溶,破坏并溶解膜中的B部分,从而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所以在DNA的粗提取实验中,若实验材料是植物细胞,则研磨前要加入一定量的洗涤剂。当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说明B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为蛋白质分子,可以不同方式嵌入、贯穿或附着在磷脂双分子层的表面;叶绿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中均有此结构,但执行的具体功能有很大差异(前者为光合作用,后者为有氧呼吸),其原因是蛋白质的种类不同。

2.细胞膜的三种成分:脂质、蛋白质、糖类;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两种):脂质和蛋白质,其中脂质含量最高。

3.根据细胞膜的成分组成,推知细胞膜的元素组成:脂质一般含C、H、O,其中,磷脂还含P;蛋白质含C、H、O、N;糖类含C、H、O。综上所述,细胞膜以及其他生物膜的元素组成为C、H、O、N、P。

4.区分细胞膜内外侧的依据:糖蛋白所在位置。有糖蛋白的一侧为外侧,没有糖蛋白的一侧为内侧。

5.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多细胞生物体内的一个细胞,其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低于单细胞生物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其原因是单细胞生物也能完成多细胞生物整个个体所完成的活动,故单细胞生物的生物膜功能更加复杂。

6.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原因: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数是可以运动的。

(2)意义:物质运输、细胞识别、细胞融合以及细胞表面受体接受信息的调节等均与之相关。

7.细胞膜的成分与通透性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衰老细胞的细胞膜,其通透性会有所下降;癌变的细胞,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三)细胞器重点知识再关照

1.若某种细胞器或细胞结构本来存在于某类细胞中,则该类细胞缺失这些结构后就不能完成相应的生理活动。

例如,(1)没有线粒体的真核细胞不能进行有氧呼吸——蛔虫体细胞中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2)叶绿体存在于多数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少数植物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营寄生生活,如菟丝子。此外,同一绿色植物的所有细胞中并非都含有叶绿体,如根尖分生区细胞无叶绿体,成熟区等不见光的部位也无叶绿体,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2.若某类生物细胞内原本就不存在某些细胞结构,则相应的功能可由其他途径代替。

例如,(1)硝化细菌没有线粒体,但可进行有氧呼吸;(2)蓝藻没有叶绿体,但可进行光合作用,上述两个过程都是在细胞膜上进行的。此外,线粒体只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并非唯一场所。判断细胞能否进行有氧呼吸的依据不是线粒体的有无,而是细胞中有无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

3.常见错误:

(1)没有叶绿体或大液泡的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反例:根尖分生区细胞);(2)没有叶绿体或光合色素的细胞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反例:可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

(四)生物膜系统

1.知识储备:

(1)生物膜系统的组成:

(1)细胞膜:单层,细胞的外界膜。

(2)核膜:双层,具核孔,细胞核的外界膜。

(3)细胞器膜:

a.具双层膜的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

b.具单层膜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

(2)在化学组成上的联系:

(1)相似性: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大致相同,都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2)特异性:不同生物膜的功能不同,组成成分的含量也有所差异。例如,与细胞识别有关的细胞膜上糖类含量较高;线粒体内膜与外膜相比,内膜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其原因是内膜上含有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相关的酶)。

(3)在结构上的联系:

(1)各种生物膜都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分布其中,具有流动性。

(2)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如下图所示:

(4)在功能上的联系(以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为例):

(五)细胞核基础知识再梳理

1.实验分析:

2.结构:由核膜、核仁、染色质等组成。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但不是细胞代谢的中心,细胞代谢的中心在细胞质。核膜上有多种酶。核仁的数量及大小与细胞代谢的强度有关。一般来说,细胞代谢越旺盛、蛋白质合成量越大的细胞,核孔数量越多,核仁也越大。在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核仁周期性地消失(前期)和重建(末期)。核糖体中的RNA来自核仁。

3.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形式,二者成分完全相同。

特别注意:(1)一个细胞一般只有一个细胞核,但没有细胞核的细胞并非一定是原核细胞,有些特化的真核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失去细胞核,如哺乳动物和人的成熟红细胞、植物的筛管细胞;(2)有些细胞不只具有一个细胞核,如双小核草履虫有两个细胞核,人的骨骼肌细胞中细胞核多达数百个;(3)并非所有的成熟红细胞中都没有细胞核。只有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鸟类、两栖类等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中都有细胞核;(4)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在前期解体(核膜、核仁消失,染色质变为染色体),末期重建。

(六)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1.从结构上看:

(1)细胞核与细胞质通过核孔相连;

(2)核膜、细胞器膜、细胞膜等相互连接构成完整的生物膜系统;

(3)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细胞膜可通过囊泡相互转化。

2.从功能上看:不同的细胞结构虽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细胞内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如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就是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等结构的相互配合下协调完成的。

3.从调控上看:细胞核是代谢的调控中心。细胞核内的DNA通过控制蛋白质等物质的合成,进而调控细胞内的生命活动。

4.从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上看:

(1)细胞质为细胞核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因此,细胞核不能脱离细胞质而独立生存。

(2)细胞核为细胞质内蛋白质的合成提供信使RNA模板,因此,细胞质不能脱离细胞核而长期独立生存。

(3)细胞核与细胞质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细胞只有保证其完整性,才能完成各项正常的生命活动。

(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四、高考经典扫描

命题角度(一)结合不同类型的细胞结构,考查各细胞器的存在、结构、组成与功能

例(2016·全国新课标Ⅰ卷)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解析】核糖体没有膜结构,A项错误;蓝藻为原核生物,无线粒体,C项错误;叶绿体中进行的光反应可产生ATP,D项错误。

【答案】B

【易错点拨】(1)题中涉及三类细胞,即原核细胞、真菌细胞、绿色植物细胞,三者结构既有相同点,也有些许不同点,容易混淆。(2)误认为核糖体有膜结构。(3)误认为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有线粒体。

【拓展】有关细胞器考点的归纳比较

说明:

(1)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细胞壁、叶绿体、液泡,其中一定具有的是细胞壁。

(2)具双层膜的细胞结构: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

(3)能产生ATP的细胞结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4)与蛋白质的合成、分泌有关的细胞结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

(5)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行为的细胞结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

命题角度(二)以实验设计题为背景,全面考查对细胞的观察及其形态结构和功能

例(2016·江苏卷)下列实验都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现象描述合理的是()

A.实验(1)B.实验(2)

C.实验(3)D.实验(4)

【解析】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时,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占细胞体积的绝大部分,呈紫色;不同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同,质壁分离的位置、程度并不一致,A项正确;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时,不能观察到核糖体,B项错误;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时,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较为旺盛,且观察到的间期细胞数目最多,但此时染色体的形态并不清晰可见,C项错误;线粒体需染色后才能观察到其清晰的形态,D项错误。

【答案】A

【易错点拨】(1)光学显微镜由于放大倍数有限,可观察到的细胞器必须是有颜色或经染色的。(2)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较为旺盛,且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拓展】1.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注意:高等植物的细胞中不一定都有叶绿体、液泡,但一定都有细胞壁;低等植物的细胞中还存在中心体。因此,动植物细胞最根本的区别是细胞壁的有无。

2.真核与原核细胞图像的判断:

(1)图像中有核膜——真核细胞;

(2)图像中无核膜——原核细胞。

3.动植物细胞图像的判断:

(1)图像中有核膜、中心体:

(1)无细胞壁(叶绿体、大液泡)——动物细胞;

(2)有细胞壁(液泡)——植物细胞。

说明:误认为具有细胞壁的细胞一定是植物细胞。细菌与真菌的细胞也有细胞壁,但其细胞壁的组成成分有所差异。

(2)图像中无中心体,但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高等植物细胞。

4.显微、亚显微图像的判断:

(1)图像中未显示出细胞器的内部结构——光学显微镜下的显微结构图;

(2)图像中显示出细胞器的内部结构——电子显微镜下的亚显微结构图。

5.真核与原核细胞的共性:

(1)化学组成基本相同——组成元素基本一致,化合物种类相似;

(2)均有细胞膜、细胞质,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3)细胞内均含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

(4)均以ATP作为唯一的直接能源物质;

(5)细胞的增殖方式均为细胞分裂;

(6)共用一套完全相同的密码子。

命题角度(三)细胞膜的专项考查

例(2016·全国新课标Ⅲ卷)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

B.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相同

C.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

D.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

【解析】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A项错误;题中三种膜的功能不同,膜中蛋白质的功能也不同,B项错误;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属于胞吐过程,体现了膜脂的流动性,C项正确;磷脂分子中不含胆固醇,D项错误。

【答案】C

【易错点拨】(1)不能充分认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这一基本原则。不同种类的生物膜,因其功能的差异,组成膜的化学成分及含量也不完全相同,如细胞膜上有识别作用的糖蛋白,线粒体内膜上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等。(2)不是所有细胞的细胞膜上都含胆固醇,植物的细胞膜上一般不含胆固醇。

【拓展】1.细胞结构与功能的深度理解(以线粒体为例):

(1)因动物细胞能量代谢水平高于植物细胞,故动物细胞的线粒体含量高于植物细胞。

(2)同一动物不同部位的线粒体含量不同。肾小管、心肌、肝脏等代谢旺盛的部位,线粒体含量较高。

2.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高度统一的六个典例:

(1)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往往有很多突起,以增大表面积,提高分泌效率,且细胞中内质网与高尔基体的含量较高。

(2)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体积小,相对表面积大,有利于提高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效率。

(3)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含量高,线粒体、核糖体等细胞器的含量较高。

(4)癌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改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含量减少,使癌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易于扩散和转移。

(5)哺乳动物的成熟精子中细胞质较少,有利于精子运动。

(6)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的线粒体,有助于物质运输的能量供应。

命题角度(四)考查膜蛋白的分布与功能

例(2014·福建卷)细胞的膜蛋白具有物质运输、信息传递、免疫识别等重要生理功能。下列图示中,可正确示意不同细胞的膜蛋白及其相应功能的是()

【解析】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在细胞膜上,A项错误;抗原对T淋巴细胞来说是信号分子,通过T淋巴细胞膜上的受体来接受,而不是抗体,B项错误;受体具有特异性,胰高血糖素应作用于胰岛B细胞上的胰高血糖素受体,而不是胰岛素受体,C项错误;骨骼肌作为反射弧中的效应器,骨骼肌细胞上有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同时葡萄糖进入细胞也需要载体协助,D项正确。

【答案】D

【易错点拨】(1)信号物质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2)并非所有物质的运输都需要载体的协助。

【拓展】1.生物膜的成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生物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1)表现:水分子可自由通过,离子或小分子可选择性地通过,其他离子、小分子等物质则不能通过。

3.生物膜流动性与选择透过性的关系:

(1)区别:流动性是生物膜的结构特点,选择透过性是生物膜的功能特点。

(2)联系:流动性是选择透过性的基础,只有膜具有流动性,才能表现出其选择透过性。

命题角度(五)综合学科内知识,全面考查分泌蛋白的相关内容

例(2015·江苏卷)下图为真核细胞结构及细胞内物质转运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双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有_________(填序号)。

(2)若该细胞为人的浆细胞,细胞内抗体蛋白的合成场所有___________(填序号),合成后通过_________运输到___________(填序号)中进一步加工。

(3)新转录产生的mRNA经一系列加工后穿过细胞核上的_________转运到细胞质中,该结构对转运的物质具有__________性。

(4)若合成的蛋白质为丙酮酸脱氢酶,推测该酶将被转运到____________(填序号)发挥作用。

【解析】本题借助细胞的结构,考查翻译(蛋白质的合成,图中有两种核糖体,两条m RNA,合成两种类型的蛋白质)→加工(先初步加工,后进一步加工)→运输→分泌的过程,并且与遗传学及代谢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学科内综合。其中,进入结构(4)(5)的是胞内蛋白,该蛋白是与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相关的两类酶,分泌到细胞外的是在(3)中进一步加工成熟后的蛋白质。

【答案】(1)(4)(5)(2)(1)(2)囊泡(3)(3)核孔选择(4)(4)

【易错点拨】本题的易错点是学生不会联系图像中蛋白质的去处,不理解图示过程。针对本题可总结为:一类蛋白质进入细胞器,属胞内蛋白,另一类蛋白质分泌到膜外,属分泌蛋白;一种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另一种核糖体处于游离状态。

【拓展】对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及分泌的研究

1.相关能力点:

两图都是考查分泌蛋白时常出现的图像,A图表示细胞局部,B图表示完整细胞。

能力点(1):首先从图中甄别出相应的结构,并牢记各结构在相关过程中的分工及作用。

能力点(2):B图中(7)代表分泌蛋白。常见的分泌蛋白有消化酶、抗体、蛋白质类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等)、血浆蛋白等,不属于分泌蛋白的有血红蛋白、载体、呼吸酶等。

能力点(3):B图中(7)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吐,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特别注意:分泌蛋白是以囊泡的形式转移到细胞外的,没有跨过生物膜,即通过了0层生物膜。

能力点(4):该过程的研究方法为同位素标记法。3H标记的亮氨酸,最早出现在A图中(2)或B图中(1)。且该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注意转移方向和途径的先后顺序。

2.技能储备:

上图表示放射性元素标记某种氨基酸,追踪不同时间放射性元素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图中不仅表示了放射性元素出现的先后顺序,而且还表示了某种结构中放射性元素的含量变化。

3.解答此类题目时,应明确以下几点:

(1)放射性元素出现的先后顺序:内质网上的核糖体→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分泌小泡(囊泡)→细胞膜→细胞外。

(2)膜面积的变化规律: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膜面积的变化情况依次为减小、基本不变、增大。

命题角度(六)以生物膜结构的不同图解为背景,综合考查生物膜系统

例(2014·江苏卷)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图1~3表示三种生物膜的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其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

(2)图2中存在三种信号分子,但只有一种信号分子能与其受体蛋白结合,这说明___________;若与受体蛋白结合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那么靶器官是____________。

(3)图3中ATP参与的主要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

(4)叶肉细胞与人体肝脏细胞都具有图_____________(填图序)中的膜结构。

(5)图1~3中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6)图1~3说明生物膜具有的功能有____________(写出3项)。

【解析】(1)通过图1中2H++1/2O2→H2O且此过程产生ATP可知,该过程为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的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合成的ATP为生命活动供能。(2)一种受体只能与特定的信号分子结合,说明受体蛋白具有特异性。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的靶器官为垂体,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3)图3通过光能合成ATP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合成的ATP用于暗反应中C3的还原。(4)光合作用是叶肉细胞特有的,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和生物膜的信息交流是叶肉细胞和人体肝脏细胞共有的,所以叶肉细胞与肝细胞都有的膜结构是图1和图2。(5)生物膜主要由蛋白质和磷脂组成,而生物膜主要的功能活动由蛋白质来参与完成,所以生物膜功能不同的原因是含有的蛋白质不同。(6)通过图1和图3可看出,生物膜具有跨膜运输和能量转换功能,通过图2可看出,生物膜具有信息交流功能。

【答案】(1)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为生命活动供能(2)受体蛋白具有特异性垂体(3)暗反应(4)1和图2(5)含有的蛋白质不同(6)跨膜运输、信息交流、能量转换等

【易错点拨】三种生物膜的结构非常相似,应准确辨别三种膜的类型及其功能。图1与图3中都有ATP的合成与消耗,但其能量来源分别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和光能,且消耗的ATP分别用于物质的跨膜运输和光合作用暗反应。图2是细胞分泌的信号物质与受体结合的典型图例,从而定位为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拓展】关于生物膜系统的组成、作用及其联系的再认识

真核细胞才有生物膜系统,原核细胞只有细胞膜,因而没有生物膜系统。参照上图,组成生物膜系统的三要素为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此外,还有少数的囊泡膜),分别对应上图中的c、a、b。由于b包含的种类较多,故b是细胞器膜;生物大分子离开细胞时经过c,故c为细胞膜;m上发生光反应,故m是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薄膜;e中能合成ATP,故e是线粒体;f是内质网,h是高尔基体,g是囊泡,s是溶酶体。

五、强化训练

1.下列关于蓝藻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具有选择透过性

B.仅含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能够合成蛋白质

C.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和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D.拟核中有核膜无核仁,可以进行有丝分裂

2.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内膜上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小于外膜

B.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体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

C.在叶绿体中产生的ATP主要用于主动运输等过程

D.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

3.不能体现“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是()

A.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有利于将细胞内外水环境隔开

B.靠近叶片背面的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较大,有利于观察叶绿体

C.精子细胞在变形过程中,线粒体聚集在尾部,有利于精子的灵活运动

D.胃腺细胞中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较发达,有利于胃蛋白酶的合成和加工

4.下图为某高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结构可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

B.细胞膜、细胞器与核膜共同构成了生物膜系统

C.内质网可对来自某些核糖体的多肽链进行加工

D.图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5.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仁是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细胞器

B.线粒体不参与卵原细胞转化为初级卵母细胞的过程

C.神经细胞轴突末梢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附着更多的神经递质受体蛋白

D.洋葱的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但用根尖细胞可培育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

6.下图是分泌蛋白合成、加工、运输、分泌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该过程发生在______(填“原核”或“真核”)细胞中,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填序号)。

(2)核膜、_____和_____等,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3)图中的分泌蛋白最初在____(填序号)中合成,合成后通过_______运输到(4)中进一步修饰加工。该过程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生物膜在________上的紧密联系。

(4)研究表明,硒对线粒体膜有稳定作用。据此可推测,当人体缺硒时,受影响最大的细胞是________。

A.脂肪细胞B.汗腺细胞

C.心肌细胞D.口腔上皮细胞

7.人体呼吸道管壁上分布有许多黏液腺细胞和纤毛细胞,在这些细胞的底部还分布有无明显结构特征的其他细胞。当灰尘、病菌等异物进入时,呼吸道可将包裹有异物的黏液推向喉的方向,通过咳嗽将痰排出体外。观察下图中各细胞的结构,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表示黏液腺细胞的是_____(填“A”或“B”),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该细胞中与黏液的合成及分泌有关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

(2)与黏液腺细胞不同,纤毛细胞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化的呼吸道上皮细胞受细胞内相关基因控制,逐渐衰老最终____________,并被底部向上推进的新细胞所代替。细胞C、D中,_____(填字母)细胞最可能演化为黏液腺细胞。

(4)呼吸道黏膜中存在吞噬细胞,具有吞噬病原微生物的功能,同时黏膜分泌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据此推断,呼吸道的免疫功能属于人体免疫的第________道防线。

8.请回答下列与细胞结构和功能有关的问题:

(1)下图为几种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1)B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________,该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是__________。

(2)图中各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与C细胞相比,A细胞中特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

(3)将人的某种糖蛋白基因导入E细胞后,在E细胞中能合成多肽链却不能形成糖蛋白,其原因是E细胞中没有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对其进行加工。

(4)以上生物一定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2)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由膜围成的小管、小泡和扁囊组成的系统称为内膜系统,各种内膜之间可通过出芽和融合的方式进行交流,如下图所示:

(1)图中的F与吞噬小泡结合并将细菌消灭属于免疫系统的第____道防线。

(2)动植物细胞中都存在但功能不同的结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若H中的物质为促甲状腺激素,则图中的信号分子可能是__________。

1.D 2.B 3.B 4.C 5.D

6.(1)真核(1)(5)(2)细胞膜细胞器膜(3)(2)(或(2)(3))囊泡(或小泡)结构和功能(4)C

7.(1)B高尔基体(内质网)发达高尔基体、内质网、线粒体和细胞膜(2)细胞膜一侧有许多指状突起线粒体集中分布在其中(3)凋亡D(4)一、二

篇4: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一、细胞膜的成分组成与结构特点

1.成分组成

例1 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处理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

A.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解析 生物膜在成分上具有相似性,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脂质中磷脂最为丰富,还含有少量糖类,下面列举几类物质的分布和作用。

磷脂: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磷脂是一类疏水性大于亲水性的两亲分子,其两亲性质决定其在膜上的排布方式:头部朝外,尾部朝内,总具有疏水性使磷脂双分子层与周围的水环境相分离,使生物膜成为一独立的结构。

蛋白质:与脂质分子通过多种相互作用吸引在一起,其分布有三种方式:镶在表面,嵌入其中,贯穿全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对于生物膜也不例外,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是决定膜的功能复杂程度的主要因素。

糖类:主要存在与细胞膜上,与蛋白质或脂质相互作用结合,形成糖蛋白和糖脂,在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中起主要作用。在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中提到的“受体”,主要是位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其与信号分子特异性结合后,将信号进一步传递至细胞内,引起细胞生理活动变化。

答案 C

2.结构特点

例2 下图是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模式图,正确的是( )

[亲水性成水性]

解析 生物膜主要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是生物膜行使功能的基础。下面列举几种膜的流动性对膜行使功能起作用的例子:载体蛋白的流动性便于其与被转运物质的结合;膜的流动性使膜能发生较大程度的形变有利于大分子的胞吞、胞吐;膜的流动性使两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发生融合。

答案 A

二、细胞膜的功能

1.细胞膜的形态变化

例3 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如下示意图所示,其基本过程:(1)用某种荧光染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2)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现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3)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又出现了斑点。

<\192.168.2.51本地磁盘 (e)张骥娜数据飞翔高中生学习·高三 理综 文综 合 2011-9高中生学习·高三 理综 文综 合 2011-9Img4082.jpeg>[①②③]

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

C.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D.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膜的流动性,消失的荧光由周围带荧光的分子运动过来而重新产生,体现膜的流动性,荧光标记的原理为将带有荧光的分子与膜上的物质结合在一起使膜带上荧光,荧光的恢复只能反映膜物质的流动速度。除此之外,细胞膜的功能还包括:(1)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4)细胞膜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有利化学反应的进行;(5)细胞膜与细胞内部的其它生物膜一起将细胞分成许多小的区室,使细胞内多种化学反应同时进行,不相互干扰。

答案 C

2.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

选择透过性是细胞膜功能上的主要特点,细胞需要吸收或排出的物质易通过细胞膜,不需要的物质则不易通过。

例4 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它条件不变,则( )

A.甲运输被促进B.乙运输被促进

C.甲运输被抑制D.乙运输被抑制

解析 本题考查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区别,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无蛋白的膜不能完成协助扩散。体积很小,疏水性较强的分子主要进行自由扩散(通过磷脂分子层之间的间隙或与磷脂分子溶解在一起),例如H2O、CO2、O2、乙醇、甘油、脂肪酸、尿素等;体积较大,疏水性较弱的分子主要进行协助扩散(需要借助载体蛋白转运),例如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

答案 D

例5 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b][被转运分子的浓度][转运速率]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

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几种物质运输方式的区别:是否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由于细胞膜上载体蛋白分子的数目有限,所以当被转运分子的浓度达到一定值时,由载体蛋白参与的物质运输的速率不能继续增加(即具有饱和现象),图中b曲线为载体参与的运输,a曲线为自由扩散。

不同物质转运方式的比较如下:

[

方式

项目&自由

扩散&协助

扩散&主动

运输&胞吞

胞吐&是否依赖浓度梯度&是&是&否&否&是否借助载体蛋白&否&是&是&否&是否消耗ATP&否&否&是&是&]

答案 C

例6 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胞吞、主动运输

C.主动运输、胞吞

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转运大分子和小分子的方式的区别,免疫球蛋白是大分子物质,不易穿膜,需要经细胞胞吞吸收,而半乳糖为小分子,且吸收要消耗ATP,为主动运输。

胞吞和胞吐,是指当需要运输的物质体积过大,不易穿过细胞膜时,借助细胞膜流动性发生的较大形变转运。例如分泌蛋白,病原体等。神经递质虽然是小分子,但也需要通过胞吐释放。

答案 B

3.生物膜的联系

例7 原尿中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的浓度与血浆中的基本相同。原尿经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选择性重吸收和分泌作用后形成尿液。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含葡萄糖。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通过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组织液。回答问题:

(1)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 (高于、低于、等于)组织液中的。

(2)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是 ,需要 的参与。

(3)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分的原理是 ,原尿中葡萄糖未能被完全重吸收从而导致尿量增加的原因是 。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内外葡萄糖的浓度高低关系变化时细胞转运葡萄糖的方式的变化,以及葡萄糖与水分运输方式的区别。(1)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即可被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至浓度为0,则表明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被动运输依赖于物质浓度梯度,则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高于组织液。(2)水分的吸收原理为渗透作用,依赖于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浓度,葡萄糖未完全吸收使原尿的浓度升高,减少了水分的吸收量,尿量增加。各种膜结构关系如下图:

[直接相连:核外膜 内质网膜 细胞膜

间接相连:内质网 高尔基体 细胞膜][溶酶体] [线粒体]

不同生物膜的功能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膜上的物质种类和含量不相同,尤其是蛋白质。

答案 (1)高于 (2)主动运输;载体和酶 (3)渗透作用;葡萄糖要带走部分水分

【练习】

1.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 )

A.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

B.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

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D.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

2.关于动物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含有糖脂和糖蛋白

B.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C.ATP为CO2分子通过细胞膜提供能量

D.细胞膜上的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运动的

3.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在该实验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 )

A.甲<乙,被动运输

B.甲>乙,被动运输

C.甲>乙,主动运输

D.甲=乙,主动运输

4.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主动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质协助和ATP提供能量

B.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不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

C.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

D.抗体分泌过程中,囊泡膜经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

5.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不发达

C.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

D.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6.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代表 分子;

B代表 ;

D代表 。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 膜。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 。

(4)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转运的是 。

(5)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 。

(6)如果此为神经细胞膜,则当其受刺激后发生兴奋时,Na+的流动过程是编号 。

【参考答案】1~5 BCBBB

6.(1)蛋白质 磷脂双分子层 多糖(2)选择透过性 (3)半流动性

篇5:植物细胞练习题

新的学期大家又要开始学习新的知识了,不断地做练习才能让知识掌握的更深刻。

1.切片机切取洋葱的根尖,经过染色,制成可供日后多次使用的玻片标本,则这种玻片标本属于……………………………………………………………………………………

A.临时装片B.永久装片C.临时切片D.永久切片

2.橘子呈金黄色,味道甘甜,橘子的颜色和味道主要来自细胞的哪一部分…………()

A.细胞膜内B.细胞质内C.细胞核内D.液泡内

3.在显微镜下,观察用碘酒染色的洋葱表皮细胞时,细胞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

A.细胞壁B.细胞质C.细胞核D.液泡

4.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时候,被观察材料必须是…………………………………………()

A.薄而透明的B.新的C.干燥的D.完整

5.制作临时装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将其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再轻轻盖在水滴上,这样做主要为了防止………………………………………………………………()

A.碰碎盖玻片B.压坏细胞C.产生气泡D.弄脏载玻片

6.下图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的正确顺序应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②④③①

7.根据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回答下列问题:

(1)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其中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容易看清的结构是_________。

(2)这些植物细胞是在显微镜的.目镜12.5×,物镜是10×的情况下所观察到的,这些细胞被放大了______倍。

(3)若所观察的某个洋葱表皮细胞在视野的左下方,要使这个细胞位于视野的中央,移动玻片标本的方向是_________。

篇6:细胞的结构练习题

【摘要】细胞骨架是细胞重要的组成成分,维持着细胞正常形态和功能。凋亡时多种细胞骨架蛋白(如actin,myosin等)由于受凋亡因素作用,蛋白结构发生改变,进而引起凋亡细胞的形态改变。因而细胞骨架的改变在细胞凋亡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提示可通过改变细胞骨架结构来诱导细胞凋亡,以达到治疗肿瘤及其他疾病的目的。【关键词】 细胞骨架

细胞凋亡

细胞骨架蛋白 0、引言

细胞骨架(cytoskeleton)是细胞内不同蛋白质纤维的聚合物和各种调控蛋白交错连接的网络结构,在维持真核细胞的形态、胞内运输、变形运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细胞骨架主要有3个功能:细胞结构的空间组织作用;建立细胞内外环境中物理联系;协同细胞移动和改变细胞形态的作用。细胞骨架是动态结构,组成它的聚合物和调控蛋白处于连续不断地变化中,将细胞质蛋白和细胞器的活动整合为一个有机体。[1] 细胞凋亡是机体清除衰老、畸变或恶化细胞的一种主动、程序化的生理过程,是多细胞生物维系其结构稳定和内环境功能平衡及生长发育必须的最基本的生物学过程[2]

本文中就凋亡时细胞骨架蛋白的改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细胞骨架的组成成分

细胞骨架聚合物控制着真核细胞的形态和动力学特征,包括3种主要形式:肌动蛋白丝(actin filament,AF)、微管(microtubule,MT)和中间丝(intermediate filament,IF),三者被组装成网络结构来抵制细胞变形,但在响应外应力时能够重新组装,在维持细胞完整性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肌动蛋白丝和微管的聚合与解聚是细胞形态变化的直接因素,与此同时分子马达在细胞各种组分的装配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1.1微管

微管是由微管蛋白原丝组成的不分支的中空管状结构。直径约25 nm,是细胞骨架成分,与细胞支持和运动有关。纺锤体、真核细胞纤毛、中心粒等均系由微管组成的细胞器。微管有最复杂的聚合和解聚特征,在细胞内的压力下会弯曲,在分裂间期,许多细胞会集合放射状排列的微管以便利用其稳定性,这些微管担当起中心轮毅和细胞内运输功能。有丝分裂过程中,微管骨架会自发地重新排列形成纺锤体,把染色体排列在一条线上[3]。一条微管能在两种状态之问交换:延伸和收缩。其动力学不稳定性使得微管骨架能快速地重组[4] 1.2微丝

微丝(microfilaments,MF)是由肌动蛋自分子螺旋状聚合成的纤丝,又称肌动蛋白丝,是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之一。微丝对细胞贴附、铺展、运动、内吞、细胞分裂等许多细胞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它没有微管稳固,但绑定肌动蛋自丝的交联蛋自具有高度稳定性,装配形成的束状网络结构和树突状网络结构高度稳定。成束的微丝对伸出的丝状伪足起支持作用,丝状伪足使细胞具有趋化性以及参与细胞间的通讯,并能够产生像在吞噬过程中细胞形态的变化。肌动蛋白丝能响应细胞信号系统的作用发生连续的聚合和解聚。如吞噬细胞伸出的伪足是在细胞表面接受趋化性的受体传递下来的信号刺激后,在细胞活跃的边缘带聚合成的。成纤维细胞的收缩作用是在肌动蛋白束的装配过程中,细胞表面的跨膜蛋白与配体结合时触发的。当肌动蛋白纤维和一些解聚因子(比如切割蛋白家族成员)或与一些聚合因子相互作用时,会发生更加复杂的动力学变化[2] 1.3中间丝

中间丝是存在于真核细胞中介于微丝和微管之间,直径约10 nm的纤丝,是最稳定的细胞骨架成分,主要起支撑作用,因组成的蛋白质不同而有不同的命名。它们抵制拉力的能力比抵制压力要强的多,它们能被交联蛋白彼此或与肌动蛋白丝和微管交联在一起,通过和微管或肌动蛋白丝相互作用来形成细胞外应力响应结构,如上皮细胞中的中间丝组装成一个致密的网络抵御外力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由核纤层蛋白聚合而成的中间丝,能维持真核细胞胞核结构的完整;核纤层蛋白被细胞周期蛋自依赖的激酶磷酸化从而促进有丝分裂开始时核膜的溶解 [5-6]。不同于微管及肌动蛋白丝,中间丝无极性,不能支持分子马达有方向性的运动。

2、凋亡时细胞骨架蛋白的改变 2.1.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

在细胞发生凋亡的过程中,其形态结构可发生一系列改变,如细胞与周围细胞群脱离,表面原有的微绒毛、细胞间连接消失,核糖体逐渐从粗面内质网上脱离,内质网囊腔扩胀,染色质固缩,核膜孔扩大及细胞出芽,凋亡小体形成。有研究显示,这些形态学改变与细胞骨架的变化关系密切[7]。

2.2 Caspase酶对细胞骨架的作用

细胞凋亡是受细胞内源性基因、酶类和多种信号转导途径控制,激活后呈一个“瀑布式”的信号转导过程。各种凋亡刺激信号如病毒感染、生长因子缺乏、Fas/Apo-1配体、TNF-Ⅱ/TNF-ⅡR等,启动凋亡的发生,由p53、Caspases、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fas-associ-ated death-domain, FADD)及TNF-ⅡR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TNF-Ⅱrassociated death-domain,TRADD)等介导凋亡信号转导,由Bcl-2蛋白家族、细胞色素C及Caspases蛋白酶3个效应器所参与的调控、执行阶段,最后导致内源性核酸激酶激活,核细胞骨架重新组合,细胞骨架结构降解。

Caspase对细胞骨架的影响是通过裂解具有细胞骨架调节功能的蛋白质,如成簇黏附激酶(focaladhesion kinase, FAK), p21活性激酶(p21-activatedkinase,PAK2)等,达到间接地重组细胞骨架结构的作用,由此影响到细胞骨架蛋白发生结构及形态上的变化,导致细胞骨架结构破坏。研究显示,Caspase-3活化后,可使细胞肌动蛋白(actin)、层黏连蛋白(laminin,LN)、胞衬蛋白(fodrin)等多种作为细胞骨架的底物蛋白发生裂解,导致细胞从所黏附的基质或周围细胞群中脱离,同时细胞形态出现染色质浓缩、边集、细胞膜皱缩、凋亡小体形成等凋亡特征性改变。Kothakota等发现,由Fas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介导的人中性粒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3激活后对其底物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的裂解作用晚于对丝的作用,凝溶胶蛋白(gelsolin)蛋白裂解后产生一个352个氨基酸的NH2-末端。该末端可在细胞内以Ca2+非依赖方式对肌纤蛋白细胞骨架产生快速解聚会诱导细胞变圆,从其所黏附平板上脱落,并出现核碎裂等现象。其他研究也显示,表达该末端片段的腺病毒载体可导致黑色素瘤细胞A7、M2和NIH3T3多种细胞的快速死亡。因此,裂解的凝溶胶蛋白可能是细胞凋亡过程中形态变化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用砷剂(常用As2O3)治疗白血病和某些肿瘤,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其机制就是影响bcl-2蛋白家族表达,通过Fas/FasL依赖的途径激活Caspase-8。研究显示,As2O3能阻滞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用As2O3诱导后细胞内Ezrin(一种能与细胞骨架发生相互作用的关键蛋白)、肌动蛋白和细胞骨架均减少,细胞形态发生改变,从而产生凋亡。[2] 2.3 细胞骨架蛋白的改变

2.3.1微丝和肌动蛋白(actin)的改变

F-actin的解聚是凋亡过程中所必须的,其解聚出现在凋亡小体形成之前。actin是Caspases蛋白水解酶的作用底物,当Caspases攻击actin时,可将其切断降解为15kD和31kD两个片段,使之不能重新聚合,并由于15kD片段的形成而引起细胞凋亡形态的改变。Caspases除了可直接切断actin外,还可通过切断微丝系统中的调节蛋白来引起actin的变化。β-catenin是细胞间粘附调节蛋白,凋亡时被Caspase-3切断,去除了其N-末端和C-末端区的蛋白,而残余蛋白产物不能与α-catenin结合,影响actin组建,从而破坏了相邻细胞间actin微丝连接结构。胆固醇氧化物也可干扰actin的重组,表现为F-actin的解聚,应力纤维消失,微丝完全靠近细胞边缘并成块状等凋亡形态。微丝网络的重组也是凋亡小体形成中所必须,在凋亡小体中可见完好的微丝网络。用微丝干扰因子可以阻断凋亡小体的形成。2.3.2 肌球蛋白(myosin)的改变

细胞皱缩和细胞膜发泡是凋亡的重要形态改变。这一形态改变受肌球蛋白轻链(myosin light chain,MLC)磷酸化调节。当MLC磷酸化增加时,膜发泡增加。MLC激酶抑制可阻断MLC磷酸化,同时MLC磷酸化受Rho信号途径调节。actin也参与了膜发泡,actin皮质环中的myosin II可使actin环产生向心力,内陷而引起actin和质膜连接较弱处形成突起发泡,因此当actin受破坏时,膜发泡也受到抑制。Lechler等在研究酵母I型myosins功能时,发现myosins直接参与actin聚合过程。actin的聚合依赖myosin动力区的磷酸化,此过程受cdc42调节。myosin I联系质膜与actin微丝,它的运动可使质膜突起并使微丝延长。2.3.3 凝胶素(gelsolin)的改变

gelsolin是凋亡的调节蛋白和效应蛋白。Gelsolin是Caspase-3的底物,在Fas刺激下,Caspase-3可切断gelsolin,形成39kD的N-末端和41kD的C-末端两个片段,其中N-末端片段产物作用于actin丝,引起actin解聚、细胞变圆,粘附力丧失,进而核碎裂等凋亡改变。2.3.4 Gas 2的改变

Gas 2(growth-arrest-specific 2peptide)是gas基因表达的蛋白产物,是微丝系统的组成成分是微丝相关蛋白,也是Caspases的死亡底物。凋亡时,Caspase-3特异地切断Gas 2的C端区,引起微丝的重排,继而细胞发生明显凋亡改变。2.3.5 Fodrin的改变

α-fodrin是膜相关骨架蛋白,在Fas和TNF引起的凋亡中被快速而特异地切断。Fodrin的被切是由Caspases介导的,实验证实α-fodrin的切割必须有Caspase-3参加。细胞色素C可引起Caspase-3活化,进而Caspase-3切断fodrin引起凋亡。Fodrin的切断可能与膜发泡有关。Fodrin蛋白在actin微丝的末端交叉连接,将其连在质膜上,被Caspases降解后,影响actin结构致质膜发泡。2.3.6 PAK2的改变

PAKs(p21-activated kinases)是一类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其活性受小GTP酶如Rac,cdc42等调节。PAKs分子量为62kD,Jarkat T细胞凋亡时由Caspase-3介导的PAK2蛋白水解。将PAK2切成34kD的C端区片段,该片段的活性作用引起凋亡细胞形态和膜的改变。2.3.7 微管和微管蛋白(tubulin)的改变

许多破坏微管的药物如Dolastatin,可直接引起Bcl-2磷酸化而导致Bcl-2失活,并攻击微管,抑制微管和tubu-lin的装配,抑制有丝分裂的纺锤体形成而引起细胞凋亡。也有些药物可活化一些酶类使bcl-2磷酸化如Taxol可活化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PKA)引起细胞bcl-2磷酸化和凋亡。Taxol也可引起Caspase3的活化,启动凋亡。AS2O3的作用也日益引起重视。AS2O3有微管蛋白增强剂和微管蛋白抑制剂两种特征,在体外实验中,AS2O3能显著抑制GTP引起的聚合作用,并攻击微管蛋白,影响微管形成。资料显示,AS2O3连结tubulin的2个半胱氨酸残基,阻断GTP结合位点,干扰有丝分裂中微管的正常动力学。2.3.8 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改变

凋亡早期,中间丝的主要蛋白cytokeratin和vimentin发生解聚和蛋白水解而断裂,其蛋白水解也是由Caspases介导的,中间丝由原来的长丝状解聚成短粗的聚集物,同时伴随膜磷脂酰丝氨酸(PS)的暴露和染色质凝集。胆固醇氧化也可引起vimentin的重排,vimentin丝在细胞边缘形成块状聚集物或在核与胞浆外周之间形成环状网架,这时vimentin丝与核的紧密关系完全或部分消失。[8]

3、细胞骨架改变诱导细胞凋亡 3.1 肌动蛋白可能是凋亡早期的调控物之一

肌球蛋白是构成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其表达水平的变化与细胞形态变化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细胞凋亡时,肌动蛋白细丝发生断裂,肌动蛋白网络结构遭到破坏。这是细胞凋亡时形态改变的一个典型特征。那么,通过改变这一典型特征是否就能导致细胞凋亡呢?对此,White等作了深入的研究。他们用细胞松弛剂D抑制气管1HAEo细胞和主支气管上皮细胞肌动蛋白的延伸,或通过Jasp-akinol-ide促进肌动蛋白的聚集,发现改变肌动蛋白的整体性会导致细胞在5 h内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细胞松弛剂D会阻碍黏附蛋白的表达,尽管纤维黏连蛋白受体是聚合在一起的,其诱导的细胞凋亡与前述的Caspase-8裂解有关,而Jasplakinolide诱导的细胞凋亡并不破坏细胞的黏连蛋白,与前Caspase-8裂解无关。它们都不受Caspase家族抑制物z-VAD-fmk和Ac-DEVD-cho的抑制,但受死亡受体Fas(CD95)抑制物的抑制,诱导的凋亡与细胞内复杂信号紊乱有关。有研究显示,尽管两种方法诱导的细胞凋亡机制有所不同,但都引起了细胞肌动蛋白网络结构的改变,提示肌动蛋白可能是细胞凋亡早期的调控物之一。用酵母菌所做的实验研究表明,肌动蛋白与细胞凋亡关系密切,破坏肌动蛋白的药物能导致线粒体膜的去极化,诱导酵母菌的衰老。临床上也应用肌动蛋白稳定剂的药物来防止细胞凋亡和预防器官老化。

3.2 任何能使微管结构或功能改变的物质都能导致细胞凋亡

微管与其他细胞器的关系密切,临床常用的一些抗肿瘤药物尽管机制不同,却均可引起微管结构的损伤,导致细胞发生凋亡。它们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阻滞微管结构聚合,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如长春新碱能影响细胞中纺锤体的形成,通过阻滞微管蛋白的聚合,使有丝分裂停止在中期,同时对细胞增殖周期的M期有延滞或阻滞作用。秋水仙碱能与粒细胞的微管蛋白结合,妨碍粒细胞的活动,抑制粒细胞浸润,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和结缔组织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分泌,其结构中的C环与微管蛋白结合,阻止其聚合成纺锤体,使细胞分裂停止与中期。另一类是促进微管聚合,并与微管结合,抑制其解聚的抗癌药。其代表药是紫杉醇(Paclitaxel),它能特异地结合到微管的β位上,导致微管聚合成团块状或束条状,抑制微管网的解聚,而对正常的细胞基本无影响。因此,紫杉醇是第一种作用独特的微管稳定型抗癌药,它可明显减少G1期细胞群,增加G2期和M期细胞数,其作用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临床应用发现,紫杉醇对卵巢癌、乳腺癌、肺癌及恶性黑色素瘤有独特的疗效,倍受临床关注。[9] 3.3 细胞骨架结构与功能相关的蛋白

细胞膜骨架和肌动蛋白骨架的改变在细胞表面的形态改变中起关键作用。细胞骨架蛋白是Caspase和钙结合蛋白酶(Calpain)家族的作用底物,它的破坏对细胞骨架的影响很大,易导致细胞凋亡。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解体是骨架蛋白经Caspase和Calpain家族蛋白水解作用后的结果。

PIN又称动力蛋白轻链(dyein light chain,DLC),是动力蛋白复合物和肌球蛋白V的组分,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藻类的鞭毛,动物成年个体的各组织和整个胚胎均可表达,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PIN作为动力蛋白和肌球蛋白V的组分,参与微管和肌动蛋白为基础的分子驱动器作用,与两种运动蛋白的导向和调节作用有关。动力蛋白是多亚基ATP酶,由多个重、中、轻链组成的分子运动原,作用于细胞鞭毛。实验表明,PIN部分失去功能的果蝇,应起刚毛、翅膀发育等严重的多效性形态缺陷和雌性不育,当功能全部丧失,则引起大量的凋亡和胚胎死亡。胚胎期PIN的缺失导致细胞骨架排列紊乱,说明PIN活性对改变和维持细胞骨架结构和空间分布起到一定作用。PIN的表达可影响细胞发育和分化,与抑制细胞凋亡有关。动力蛋白通过动力激活蛋白连接肌动蛋白相关的细胞骨架,说明PIN可通过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细胞反应。

3.4死亡相关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将细胞骨架和细胞凋亡联系起来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eath-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DAPK)是受钙调蛋白控制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它由多个结构组成,包括1个典型的激酶结构域、1个钙调蛋白连接区、8个锚蛋白的重复序列、1个细胞骨架连接区和1个死亡区。这个前凋亡激酶的作用与肿瘤抑制基因相似,能诱导细胞凋亡。肌浆球蛋白Ⅱ轻链是DAPK在体内作用的第一个底物,通过部分磷酸化作用,DAPK作为有效的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控制物,能导致细丝和结合点错误连接。另外,DAPK能通过内外机制使整合素活性降低,诱导细胞凋亡。有一些蛋白可通过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控制DAPK,如激酶、磷酸酶、编码蛋白等。因此,这些也对细胞骨架和凋亡有一定影响[10-11]。

4、展望及存在问题

综上所述,细胞骨架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利用这一点,我们可通过改变细胞骨架诱导细胞凋亡,提高对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可通过纠正细胞骨架的异常改变,阻滞细胞凋亡,治疗机体组织细胞过度凋亡所致的疾病,延缓衰老。

怎样才能使特定的细胞或细胞群骨架发生改变,怎样才能使发生特定改变的细胞骨架恢复正常,或通过细胞骨架对细胞凋亡进行精确的调控,很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谢朝晖、陈兰英,细胞骨架研究进展,《癌变 畸变 突变》2011年04期 [2] 高清、吴波,细胞凋亡与细胞骨架的改变,《医学研究生学报》2008年08期

[3] Jordan MA,Wilson L Microtubules as a target for anticancer drugs[J].Nature Rev Cancer, 2004.4(4):253-265 [4] Holy TE, Ieibler S.Dynamic instability of microtubules as an efficient way to search in space[J].Proc Natl Acad Sci, 1994, 91(12), 5682-5685.[5]陈兰英,唐剑,牛竞文,等,环六亚甲基双乙酞胺诱导人肝癌 SMMG-7721细胞分化过程中核基质一中问纤维系统的构型变化[J].《电子显微学报》,2007, 26(3): 212-217.[6] 陈兰英,杨海波,李祺福,等,姜黄素对人食管癌EC9706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 8(9):1601一1604.[7] 吴波、马捷、孟奎 等.肝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观察[J].《电子显微学报》,2000, 19(6): 791-797.[8]蔡军、姜叙诚,凋亡时细胞骨架结构的改变,《国外医学 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2001年04期

上一篇:电力企业如何提升优质服务水平 作者下一篇:扬帆起航 迈向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