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困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2024-07-21

浅谈培养学困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共10篇)

篇1:浅谈培养学困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如何培养学困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吴德

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学困生不良学习习惯是多方面因素长期形成的,转化学困生首先应对其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准根源,对症下药,一、学困生群体不良学习习惯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这类学生进入学校时,几乎一无所知,在与人的交往中,显得被动、压抑、不愿、自卑、不谈学习、不议论他人。在教师走访中知道,在小学时因不完成作业,经常挨批,在家挨打、挨骂,提起学习,便觉茫然无措,完全没有学习意识,对批评教育无所谓,对考试成绩不关心。

智力差的学生:这类学生表现为一问三不知,说话、表达不清楚,但对人有礼貌,做作业很认真,规规矩矩,不拖欠,只是几乎是全错。上课时表现为盯住教师,面无表情,平时守纪律,听老师的话。

行为习惯差的学生:这类学生大多因为缺少正常、健全的家庭教育,在学校表现差,又经常受批评,或因不良行为习惯没有得到认真的帮助教育愈演愈烈,不思学习,不认真反思自己的错误,使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都不朝好的方向发展。但该类学生往往热爱劳动,乐于助人,常做好人好事。

思想意识差的学生:这类学生是教育过程中最不好“对付”的一类,表现为不守纪律,经常迟到、旷课,不完成作业,发怪声扰乱课堂秩序,对女生动手动脚,早恋,喜欢染发、涂指甲,穿奇装异服,上课传递纸条等。

这些学困生不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除去个性形成的原因外,家庭、社会等外界因素是形成他们不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重要原因。

二、确定转化学困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转化学困生的不良习惯,不能操之过急。

2、全面性原则。转化学困生的不良学习习惯,要和学困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分析,不孤立看问题。

3、针对性原则。对个别表现突出,经多次教育帮助,仍无改变的学困生,问题突出,性质严重的学困生,遵循个别现象,个别对待。

4、“爱”的原则。学困生客观上缺少感情慰藉,渴望得到爱的滋润,教师的爱心,会使他们重新燃起希望的火焰,起着积极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5、鼓励性原则。学困生的不良习惯很大程度上来自学习的缺陷得不到弥补,日积月累而成空洞,破罐子破摔,教师应善于发现他们细微的成功与进步,适时鼓励。

6、分层分类原则。要把学习习惯差和思想品质差区别开来,把单科学习状态与全科学习状态区别开来,把一贯和偶然区别开来,“因差施教”。

7、尊重人格原则。即使对做了许多工作,而成效不大,或反复很大的学困生,也不采取简单粗暴的办法,要尊重其人格,尽最大可能地不造成他们在教师教育问题上的逆反心理,让他们随时有配合学习的认识和行动。

8、理解原则。即使面对学困生的不配合,或过激反应,也应冷静对待,从他们的角度出发,理解他们,逐步引导。

9、疏导原则。高压与纯道理的教育不可取,易走进死胡同,形成僵局,要对学困生内心的积怨与积虑边疏边导,善疏善导。

三、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预习新课的习惯

预习是获取知识的一个前提,也是为更好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的一环。通过预习,让学生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的大概情况及重点掌握的部分,以便与老师课堂上的教学顺利,更使学生潜意识里存在所学知识的模型,便于他们对新知识的接受和把握。就整个学习过程而言,教师是直接的因素也是非主要因素,教师只是个引路人,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体,是学习的主因,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

2、认真听讲的习惯

学生学习,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任何知识的接受,课堂效果占决定因素。曾经听一个老教师说,在课上多认真听讲一分钟,比课后苦哈哈的拼命补习一小时要强的多。课堂这个知识的直接传授渠道,是学生知识取得的最主要因素。课堂上认真听讲的学生往往成绩不会差到哪里,而课上只顾两眼发直,或者左转右转,前顾后盼做小动作得学生一般不会优秀。所以,要让学生养成课上良好得听讲的习惯。

3、认真作业的习惯。

要求学生作业干净整齐,作业时看清想好才下笔写,特别注意不要抄错数字和运算符号,尽量避免因粗心造成的错误,尽量少涂改,做到少用或不用橡皮擦。

4、有错必纠的习惯。

作业本发下去以后,要求学生首先看看作业中有无错题,对错题要寻找分析错误原因,及时纠正,避免错误对新学知识的影响。

5、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有的差生不能很好地利用时间,课堂作业布置后不马上动笔,东摸西看,浪费时间,别人已经做了几题,他还在找笔找纸,一点紧迫感也没有。往往时间到了,还有好几题未做,因此,成绩总上不去。为了使他们克服这个坏习惯,要严格训练他们作好课前准备工作。要求他们作业一布置,立即动笔做。经过反复的重点指导训练后,有这种毛病的差生逐渐加快了作业速度。形成习惯后,他们在测验、考试中也能按时完成,成绩跟着提高了。

6、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有些学生往往是因贪玩或不懂,为了应付而抄袭作业。针对这些情况,除了要他们重新做作业外,还教育他们正确处理好作业和玩耍的关系,同时,每节课都注意掌握他们学习的情况,及时辅导,并鼓励他们不懂要敢问,对有进步的,在班上进行表扬。

7、练后反思的习惯

学习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进行强度较大的练习,但做完题目并非大功告成,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引申、扩展、深化,因此,反思是解题之后的重要环节。而大部分学生对于反思这个过程很无所谓,甚至在老师评讲题目的时候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这样的话,往往做了大量的题目,但效果却微乎其微。而有时,往往精做精思的人即是我们所谓的会学习的人。所以我要求学生及时反思,对于错题更要找到原因。一般说来,习题做完之后,要从五个层次反思:1、自己是怎样做这道题目的?(即想解题采用的方法);2、我为什么这样做?(想解题

依据的原理);3、我怎么想到用这种方法做题目的?(想解题的思路);4、想是否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去解题?想哪种方法更好一点?(想多种途径,培养求异思维);5、我是否能变通一下吧原题改成另一习题?(想一题多变,促使思维发散)。当然,如果发生错解,则更应进行反思:错解根源是什么,我为什么会做错,是不会还是粗心?解答同类试题应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克服常犯错误?在“吃一堑,长一智”的过程中,逐步不断的完善自己。

四、学困生群体不良习惯转化的途径和方法

1、学习动机激发。在教学实践中,首先重视经常对差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结合应用题教学,以一些生动事例说明数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学好数学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讲一些古人和科学家刻苦学习的故事,或利用班级中认真学习的典型,为他们树立榜样,让他们从中汲取精神力量,端正学习态度。

2、检查督促。帮助学生制定符合实际的、起点较低,留有余地的计划的同时,严格的督促要求学生完成计划,制定自检、互检、教师检查的制度。开始检查的密度大,每天互检一次,教师抽检一次。半个月后,就每周互检一次,教师检查一次。人与人竞赛,组与组也比完成计划的情况。检查的同时进行作业展览,每个人都是观众,每个学生的作业也都是展品。

3“一对一”、“一帮一”。在学困生对象确定以后,班主任、科任教师都落实在每一个教学班,采取一个教师追踪调查转化一个学困生的结对子办法。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交流信息,取长补短。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之间,班与班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定期或不定期交流转差情况,咨询问题,以达到整体和个别相结合,合理确定转化方式和找到准确的切入点。

4、家、校联合教育促使学习习惯养成。

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良习惯克服的过程,这需要一定的时间阶段作保证,而对现在的孩子来说,在校集体学习的时间固然很长,但在家自学的时间也不短。如果光靠学校里的监督,而忽略了家长的配合,好的学习习惯就很难能顺利的养成。班主任老师不妨常利用电邀、家访、家长会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校外表现,与家长达成一致,密切配合,从而共同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单亲家庭,学校尽可能寻找能对学困生起到一定教育管理作用的亲友,以求得配合。

篇2:浅谈培养学困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宁夏平罗中学 范玉梅

所谓习惯,就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学习习惯,就是在不间断的学习实践中养成的那种自自然然表现出来的学习上的习性。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因此我们可以说,教育的根本,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良习惯克服的过程。学困生不良学习习惯是多方面因素长期形成的,所以要想培养学困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就要了解其存在哪些不良学习习惯,不良学习习惯形成的原因,然后帮助学生改掉不良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学困生不良学习习惯的表现

“学困生”顾名思义是学习困难学生的简称,是指那些学习没兴趣,基础比较差,失去学习信心,在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有明显缺陷,由于非智力因素造成学习困难的学生。学困生中很多人与一般学生相比,都有一些突出的缺点。

1.缺乏学习的持久性和意志力

大部分学生感到英语难学,英语单词、语法枯燥无味,他们学习英语的毅力和耐心都较差。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外界的微小影响都会对其产生干扰。他们缺乏持之以恒的钻研吃苦精神,一些学困生也曾想过要发愤学习。但经过一番努力,发现效果并不理想后,逐渐丧失信心,缺乏克服困难的意志。学习往往易受不稳定情绪支配,学习热情时冷时热,从而造成学困生意志衰退、缺乏自信心,知难而退,形成失败的消极心理。

2.没有良好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学习习惯。

大部分学困生对英语缺乏兴趣,他们感到学习只是一种负担,学习英语只是为应付老师和家长。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及时预习和复习,养成了等待、依赖的坏习惯。以至时间久了基础太差,对学习失去信心,如此恶性循环,难以转化。最终导致对学习失去

兴趣,丧失上进的信心,甚至破罐子破摔。3.学习目标不明确,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困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无计划。习惯于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他们学习方法不科学,不能经常预习和复习,只是机械记忆,死记硬背单词,对生词逐个字母拼读,经常前读后忘。

朗读课文有口无心,甚至有些对课文朗读都很不熟练,课内学课后忘,理解课文时往往不考虑上下文,知识的巩固率不高。学习不积极主动,学不得法,不会归纳总结,学习效率极低,由“不会学”导致“不愿学”。

4.一些同学性格内向、孤僻。他们不愿开口,不善交往;开口少,与他人接触也少,往往模仿能力也差,这就使得他们不愿参与各种英语练习活动,内向的性格使他们回避与别人交往,碰到问题常常不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在课堂上害怕表现不佳受到别人的嘲笑。因此,他们缺乏自我表现的习惯和勇气。这些学生不敢举手发言,当被叫到时,有的低头不语,有的声音很小,不敢大声回答。

总之,这些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自制力差、缺乏恒心、怕苦怕累,制约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培养英语学困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途径和方法

1.课堂上多创造机会,让学困生能展示自我。课堂上创造机会让学困生多表现,让他们多动脑,动口,动手,体验学习的快乐,使他们爱上学习、乐于学习。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些适合于展示他们的问题让他们回答,练习设计要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分层练习,让“学困生”有能力完成应有的学习任务,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久而久之,他们就会爱学习。他们在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没有遗忘他们,并且非常重视他们,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逐步形成,学习习惯也会逐步养成。

2.多鼓励,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学困生”内心深处一般很没自信,相当一部分学困生还会出现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要找准“学困生”的闪光点,及时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减少他们学习中的挫折,尽可能多地给他们以肯定和赞扬,从而使他们在不断成功中培养自信,激起他们对成功的追求,获得成功的愉悦。

3.接受学困生,尊重学困生。

教师要以人为本,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学困生由于自卑心理沉重,很少接近老师,更少讨教问题,教师要主动关心他们,鼓励并要求他们定期向教师问答。尽量避免教师语言或态度的不慎,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脆弱的自尊心。学困生课堂上学生走神时,教师不当面批评,要多用暗示、提醒或通过扼要提问吸引其注意力。要多宽容学生,允许他们有失误、有反复。

4.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可以开辟“英语角”、校园英语广播,出英语墙报,在公共场合设立英语标志牌等;学校可以举行以年级为单位的英语竞赛活动,如书法比赛、朗读比赛、演讲比赛、写作比赛等,并把更多的机会留给英语学困生。

三.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认真预习,听课,作业,复习,总结的习惯。指导学困生每天预习第二天的学习内容;每一节课积极参与,主动回答问题,配合老师的讲解,认真思考;每天按时上交课堂作业,按时完成课外作业;每天复习所学内容,每一阶段做好总结。一旦养成这些习惯并且坚持下去的话,学习上肯定会有进步有收获。

2.不懂就问的习惯。鼓励并引导学困生不懂就问,不管是简单问题还是复杂问题,不管是新学的知识还是以前的知识,不懂就问,问同学问老师,疑点少了知识自然会掌握的更牢固些。

3、有错必纠的习惯。作业本发下去以后,要求他们首先看看作业中有无错题,对错题要寻找分析错误原因,及时纠正,避免错误对新学知识的影响。

4.自学的习惯。1)晨读和晚读的习惯。每天起床后,晚饭后都要朗读或背诵,每天两次,每次20分钟,坚持下去必有好处。2)听录音的习惯。对英语录音带,英语广播,电视英语要多听、多看。边听、边看、边读,来加强有意识记的效果。3)阅读英语材料的习惯。每天至少阅读一篇英语短文,多接触英语语言材料,提高英语学困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5.珍惜时间的习惯。学生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学习上,如果每天懒懒散散,不抓紧时间,时间长了浪费时间就成了习惯。如果每天抓紧每一分钟的时间充分利用时间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慢慢的,也会把珍惜时间当成一种习惯。如果学生养成了珍惜时间的习惯,必将受益终生。

篇3:浅谈培养学困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一、学困生不良学习习惯的成因分析

我所在的中学是公办、民办共存的办学体制。有两所自己的民办寄宿制小学。小升初学校提前招生,生源相比划片中学要好一些,孩子家庭物质条件都很好。三年我所辅导的312名学生中来自这两所小学的学生有183人,占比58. 7% 。其余的129名学生来 自学校周 边的小学,占比41. 3% 。

由于家庭因素的影响,很多孩子从小学就被送进了寄宿制学校。家长或许有这样的想法: 学校是名校,教师的整体素质较高,对孩子的管理比较到位。小倩是我班里一个性格比较外向的女孩,在一次课间和她的谈话中,有的孩子跟她开玩笑说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她是班里最能哭的孩子,从孩子们的话中我得知,刚上小学的时候,小倩因为想妈妈经常拍着同桌的胳膊说: “我想回家”,同桌也被她的情绪感染开始哭起来。后来班里就有好多的孩子陪着她一起哭。小倩告诉我说,那一年她把所有的眼泪都哭完了,从此以后她再也没哭过,有事也不会跟家长说,觉得自己都能搞定。笔者认为在小学六年这个孩子学习中最关键的时间里,家长的陪伴是必不可缺的。当孩子不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的时候需要父母的帮助,当孩子一次次的努力没有得到认可的时候,需要得到父母的鼓励。家长的不管不顾是造成孩子后天学习差距的一个重要影响。

其余的129名学生大部分在小学学习成绩还不错,但上了初中之后面对快节奏、大容量的课堂教学,没有很好地适应,有时不会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加上个人天赋的差距,导致成绩不理想。小学知识相对单一,高强度的练习,使学生之间差距不大。但上初中后如果自身意志力缺乏,智力水平差,没能顺利完成小升初的衔接,对学习逐渐丧失信心,自暴自弃,对批评教育无所谓,对考试成绩不关心,就会逐渐沦为“学困生”。

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转化学困生时我们也应该找准根源,认真分析,制定不同的对策,对症下药。

二、培养初中学困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做法

( 一) 家校合作,开办家长学校,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可以通过开办家长学校的形式,定期指导家长关心子女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指导家长如何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如何关心孩子的行为表现。让每个家长知晓,学校里毕竟是大锅饭,学生之间有个体差异在所难免。如果光靠学校里的监督,缺失了家长的配合,好的学习习惯就很难能顺利的养成。同时教师也应及时了解学生的校外表现,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 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变得轻松。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要激发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教师的引导是至关重要的。余文森教授在《有效教学十讲》里谈到: “教师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学生,将决定学生的成长。”“情动于中而行于外”,课堂上,老师对学困生会心的微笑、亲切的点头、关爱的抚摸、赞赏的眼神,都会给他们不同的学习体验。

( 三)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教育者“要让每个孩子抬起头来”,而“抬起头来”的前提是孩子是自信的。多数学困生外表看起来自傲,其实内心很自卑。试为这些学生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课堂上一窍不通,回答问题时常遭到同学们的耻笑,面对作业束手无策,他能怎么办? 每个孩子都需要精神寄托,在学习上他们无法得到认可,必然会通过其他的不良行为体现自己的存在。这样就产生了很多不服管和老师对着干的孩子。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们请不要吝啬你的肯定: “你一定能行,你肯定做得不错”,“我相信你”。让孩子在你的肯定中“自信”起来。

( 四) 以学业的进步带动良好习惯的养成

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在《做最好的老师》里谈到: “欲转变‘差生’,除了加强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和科学严格的行为规范外,还应帮助‘差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感,并以此树立起一种健康而稳定的精神追求。”课堂是培养学困生获取成就感的最好渠道。课堂上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困生的学习习惯:

( 1) 培养学困生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上课专心听讲是学生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前提。课堂上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设计学困生能够解决的问题,让他们获得成就感。例如,初一的学困生,学习进步的潜力较大,课堂上可以通过层层递进的题组练习来培养学困生的挑战自我的决心,培养其专注力。

( 2) 引导学困生在合作中进步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小组合作的模式,通过合作竞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深入探讨的能力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让学困生在合作交流中受到感染,获取同伴的直接帮助,最终达到共同进步。

( 3) 给学困生写作业的方法指导

经调查,在我现在所教的两个辅导班42个学生中没有一个能坚持一周独立完成数学作业的。他们的理由都是“我不会”。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妨对学困生“网开一面”,适当降低难度,循序渐进,让他们也有自己会写的作业。教师也可以通过解题示范指导学生作业的书写格式。督促他们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同时,对作业做得较好或有进步的后进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逐步提高学困生的信心。

( 4) 帮助学困生抓住改错,查清原因

学困生由于其知识断层较多,出错机率相对较高。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错题,帮助其分析出错原因,督促学生写出正确的解题过程,必要时写出改错提示便于复习时给自己警示。并坚持当天的问题当天解决。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是学生受用一生的财富。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性格的关键时期。让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一起努力,让好习惯伴随每个孩子走向成功和辉煌!

摘要:由于先天素质和家庭背景、文化环境等的不同.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着个体差异。尤其到了初中阶段这种差异尤为突出。而要改变“学困生”这种相对落后的学习状况,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4:浅谈培养学困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關键词 学困生转化 习惯养成 集体教育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一个人的好习惯就像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款,它的利息将使人终生受益;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像欠了别人一笔高利贷,怎么还也还不清,将使人终生受害,甚至逼人走向歧途!”良好习惯对优秀的学生来说通常是通过有意的自我控制和努力自觉形成的。“学困生”由于自觉性不强、自控意识差、能力较低,要依靠外界力量,主要是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培养和训练达成。

“学困生”通常是指那些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学习目的的学生。同是“学困生”,但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学困生”普遍存在不良的学习习惯,一是家庭原因:如有的学生家长忙于做生意,家境较好,但是无暇顾及孩子,孩子沉迷于电脑游戏。有的家长外出打工,孩子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突出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二是有的学生自认为自己很聪明,接受新知识比较快,但不刻苦,做题时不认真审题,作业图快而错。三是依赖思想严重,缺乏自己独立思考的解题能力,总是希望老师、家长能告诉他怎么做等等。四是由于朦胧的青春期心理、生理的发育,学习的注意力发生较大转移,过分讲究吃穿,学习习惯发生巨大变化,导致成绩下降。

针对“学困生”的形成原因,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取得的实际效果,从学困生的习惯养成来谈谈转化学困生的思路和见解。

一、利用集体教育,强化习惯养成

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要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在一个班集体中学生之间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力量是不可小视的。”对于“学困生”数学作业习惯的养成教育,若正确运用集体的作用,会收到很好的效果。针对几位学生不能完成作业的情况,可以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激励。没得到红星的组会帮助落后的同学完成任务,增强其进取心,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产生相互督促作业的良好氛围。

二、注重个别差异,及时鼓励

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多离开讲台,步入学生中间。现在,每个班的学生数都比较多,“学困生”对数学不感兴趣,教师一直守着讲台,怎么知道他们想了没有,做了没有,懂了没有?

在作业布置时,采取分层作业的形式,为“学困生”布置一些难度较低的作业,使他们容易完成。在评价学生的数学作业时,我对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要求就高一些,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要求就低一些,使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逐渐增强,慢慢就会喜欢数学。

三、教学生会审题,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许多错误,往往并非是缺少必要的知识,而是缺乏必要的审题习惯和审题技能。要提高作业正确率,必须下工夫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再解题的习惯。每教一道新课例题,教师都要有计划、有目的、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审题,在学新课的同时学会审题方法,养成审题习惯。解题时要认真书写,做到整洁,格式规范。算草要像正式答案一样,一律写在作业本上,做到算草不草,竖式排列有序。解题时还要边做边验。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会验算,养成解题必验算的习惯。验算首先是验算理,验方法,其次是验计算。提倡边算边查边验,一步一“回头”,争取一次做对,防止无效劳动。

四、校内外双轨并行,互相配合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他们在教育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多与家长沟通,征得家长的配合。其实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各方面都很出色,都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长。但是家长的文化层次不同,我们在沟通时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所以在与家长联系时,我们要注意方式和方法,态度要诚恳一些。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我们在与家长交流时,首先要指出孩子的优点,甚至要放大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给家长心理上一些安慰,然后再委婉地指出孩子的不足之处,这样家长容易接受,才能静下心来和我们一起交流、探讨、合作。如果我们一味地指出孩子的缺点,家长会感到孩子一无是处,冲动时,还会对孩子施以拳脚,这不仅容易造成孩子心灵上的创伤,还会使孩子对我们疏远,甚至敌视,不利于教育。当然,针对缺乏教育经验的家长,我们可以提供一些教育方法,建议他们从何做起,以便更好地与我们配合。学困生在做家庭作业中时常会遇到一些拦路虎,如果家长能及时指点一下,难题则可能迎刃而解。作业完成得越轻松,孩子对学习就会越感兴趣。我相信只要我们放下教师的架子,诚恳地与家长交流,就能取得他们的积极配合,这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取优异的学习成绩。

篇5:浅谈培养学困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做事专心,不懂就问的习惯

在孩子学习时家长尽量不要去打扰他,让他专心致志的去做自己的事。在他走进自己房间准备学习时,可以轻轻的跟进去看看他准备做什么,问问孩子,了解清楚以后,轻轻地关上门去干自己的事,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时尽量在家不要大声喧哗,到处走动,看电视尽量关小声音,以免影响到孩子。当孩子遇到困难或不会的问题,可以及时去辅导一下,或建议他去查字典或上网查找,教给孩子一个解决困难的办法。

篇6:浅谈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郑军

工作单位:新疆乌苏市西大沟镇中心学校邮编:833004

摘要:学生的学习习惯不仅影响学习成绩,而且对一个人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目前,我们许多家长只关注学生的成绩,不注重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国。通过调查研究,我们总结了这一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并针对情况总结了有效的几种常用方法,帮助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成因、对策。

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但分数仍然是整个社会唯一评价人才的标准,无论是小考、中考、高考,甚至是公务员考试,分数都是影响其前程的一张“王牌”,很少有主考办去关注他们是否拥有良好的学习及行为习惯。由此学生从小也就养成了万事以分数为重,其它什么都不重要的观念,他们不会在平时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了,久而久之,他们的各种坏习惯也就越来越多了。

殊不知,学生的学习习惯不仅影响学习成绩,而且对一个人的一生都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并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而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人才具有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才能实现这一培养目标。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促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从而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这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从而体现一个人素质。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重要意义。

1学生的不良习惯主要表现形式

1.1、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从教师随堂观察来看,大部分学生在后半节课的注意力分散,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容易离开教师的教学内容。家长反映孩子在做作业时,有部分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做作业比较懒散,从来不检查。有79.9%的学生认为作业出现错误的原因是粗心大意、不专心所致。

1.2、认真倾听的习惯欠缺。许多学生认为认真倾听就是专心听老师讲课,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在随堂观察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不善于听取同伴的发言,也不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大部分学生喜欢发表各自的见解,不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来修正自己的答案。

1.3、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没有养成。边读边思考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堂上,我们发现一些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把文章读完后,就等待着老师提问,没有自己先思考的习惯。有33.3%的家长认为孩子很少向他们提问,有23.4%的学生认为自己很少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从期末考试看,有一些题目学生不是不会做,而是缺乏细心与朗读技巧,没有读懂题目,不知道从何做起,不会审题。

1.4、缺乏学习内驱力。许多学生都是在家长与教师的督促下进行学习活动。在课堂中,不能自始至终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一旦不在教师的视野范围之内,就容易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2学生存在上述的不良习惯,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良的家庭教育和影响是主要原因。

2.1家长认识上的误区。许多家长认为,无论从学识和品行方面老师的教育方法都是系统全面的,思想上完全依赖于学校教育,而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们甚至错误地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没有什么好担心,长大了懂事了自然而然就会好好读书,好习惯也就会随之形成。

2.2家长教育上的误区。教育上的误区,表现为“两过”,即过多责罚,过分溺爱。由于现在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的宠爱,使得大家对孩子同一习惯的评判标准不一,让孩子无所适从,思想上产生混乱。他们不会认为是他们行为习惯不对或不好,只是简单地评判父母哪个对他好哪个对他不好。

2.3家庭的不良成因。低年级孩子年龄小,模仿能力特别强,而很多习惯都源于模仿,孩子多次简单重复就自然地形成了习惯。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和教育方式,对孩子行为习惯和性格的最初形成影响是很大的,一般孩子出现的不良习惯大多源于父母和家长的影响。一些家长不文明的语言,打牌、玩游戏、睡懒觉、随地吐啖等不良习惯无时不刻不在影响着孩子。

2.4教师对学生学习习惯的认知和培养重视不够。除了家庭的影响外,学校、教师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也不可忽视,课程标准虽然要求以人为本,但教师平时由于教学任务紧,琐事多,加上教育主管部门仅以考试结果评价老师,家长以分数衡量老师,导致了教师对不可量化为具体指标的软考察或不考察项目——学习习惯不够重视。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坚持不懈地训练,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耐心辅导。

3学习习惯到底有哪些?好习惯又该如何培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要做些什么?

3.1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好习惯。没有兴趣,就不可能有好的成绩,学习就会变成没有尽头的黑夜,学生就会成为苦役犯,终日饱受折磨。如果爱孩子,作为家长,就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以后,就会愿意学习,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则只能事倍功半。家长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3.1.1与孩子分享学习的乐趣。要想让孩子对学习有兴趣,父母要先有兴趣,带领孩子一起寻找学习的快来。父母开心的笑容。是对孩子最大的安慰,是支持孩子走过艰苦学习生涯的无穷动力。大多数孩子努力学习,都是为了换取父母的高兴,以成绩作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

3.1.2陪孩子一道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当孩子出现了厌学倾向,父母不要一味指责孩子,应该耐心引导。先表扬孩子付出巨大努力,在告诉孩子,父母愿意帮助他一起克服 学习上的困难。如:帮助孩子理解性的记单词、分析题目的意思、要求等,这样他能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从而会对学习产生兴趣。

3.1.3设立学习成就奖。只要孩子能从学习中找到成就感,就可以给与适当奖励。要让孩子自己将清楚,成就感是怎么来的,付出了多少努力,克服了多少挫折。这样可以帮助孩子看清楚自己取得的成绩,引导孩子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从而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3.1.4保持优秀。家长应该给孩子各科都订一个“优秀”。要求孩子努力保持已得到的达“优秀”,只要付出努力、取得进步优秀就可以保持。不用和别人比,只要和自己比就可以了。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减轻心理压力,从容面对学习。

3.2上课主动学习最为重要。主动学习是一种怎样的学习状态呢?就是在听课的时候,老师每讲到的一个知识点,自己都要考虑如何运用,在题目里有多少种变化形 式,就有什么解题的规律可循。主动学习,就是把老师看成传递知识火炬的人,要努力把火炬放进自己心里。主动学习,就是上课专心听讲,力求在课堂上得到最大 的收获。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3.2.1、帮助孩子改变对老师的看法。当孩子 不 喜欢某位老师讲的课,父母应该给孩子讲清楚,老师水品各有不同,但都是带给你知识、来帮助你的人。老师都希望学生好,都很尽力,他们每天都在为你付出。可 以让孩子试着给父母将同样的内容,这能让孩子体会到,传授知识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增加对老师的理解,明白老师讲课是一种非常大的付出,这样说,可以改变 孩子对老师的抵触情绪,从而让孩子愿意听课。

3.2.2、不要只是跟在老师后面走。父母应该给孩子讲清楚。学习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如果觉得老师讲的内容跟不上,就应该提前预习;如果觉得老师讲得太慢,缺乏吸引力,就应该主动思考得更深。这样帮助孩子,在课堂上得到最大收获。

3.2.3、训练孩子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如果孩子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父母就应该有意识的加以训练。比较好的途径,是有自己来整理学过的知识,这是长时间思考的过程,既能长时间让注意力集中,又能增强对知识的理解。给孩子算一笔账。父母可以给孩子算一笔账:如果不认真听课,受到损失的是谁?为了弥补课上的损失,要在课外付出多少努力?上课做一点小动作,玩得也不痛快,却要失去课外的娱乐时间,这划算吗?孩子想明白了,就会愿意专心听课。

3.3养成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的好习惯。课堂上回答问题其实是一种检验,考察自己的临场发挥能力、思维的缜密程度,以及面对问题,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这些品质对于考试都是至关重要的,培养它们的重要途径,就是课堂上的积极回答问题。我们做家长的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培养孩子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

3.3.1、鼓励孩子在家里积极回答问题。父母可以经常在家里和孩子共同学习,多提一些问题,鼓励孩子回答。当孩子养成在家里回答问题的习惯,到了学校就能自然而然举起手来。

3.3.2、让孩子自己总结回答问题的好处和害处。父母可以让孩子自己总结,上课回答问题有什么好处,和害处,这样可以了解孩子的想法,有针对性的帮助他。孩子通过这个认真思考的过程,也会认识到,回答问题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

3.3.3、让孩子勇敢表达自己。很多不爱回答问题的孩子,在家里也不喜欢说话。父母就应该鼓励他多开口,无论说什么,父母都应该表扬,让他把心里话说完。千万不可粗暴批评孩子,会让孩子以为只要自己不开口,什么灾难也不会也发生。

3.3.4、机会难得,值得一争。父母可以给孩子讲,多回答问题会提高学习的效率,会锻炼你的思考能力。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学生那么多,老师不一定教到你,所以这值得努力去争取。只要举手,就说明你在认真思考,专心听课了,你的成绩就会因此而提高。

3.4不会就问。似懂非懂,不懂装懂,陋习也。学问、学问就是要一边学一边问。而好多学生不问,从而会产生许多知识上的漏洞,时间长了,漏洞越来越大,都没法补了。那么家长如何培养孩子不懂就问的习惯?

3.4.1、不要代劳。家长帮助孩子去问老师、问同学这样的傻事不要干。家长代劳去找答案的事情也不必做。家长要鼓励孩子自己找老师,找同学请教,当然自己查找资料、钻研学习也是很好的方法。

3.4.2、孩子主动问题学习要及时肯定、及时表扬,千万不要打击孩子,对孩子还是以温和的方法为妙:鼓励他、肯定他、对他一把。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知识是学不完的,学到的知识虽然有限,但学习是无限的。我们应该以有限的知识学习为载体,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参见《家庭教育》2013第443期

篇7:浅谈培养学困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习惯;策略

教育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一种由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等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心理活动,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动机、兴趣、情趣等也都直接起着调节作用。根据这些特性,在教学中,老师可以这样做:

二、让习惯在榜样示范中推进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大的。”非常著名的儿童文学家梅子涵教授讲了一句话:“做儿童阅读的一个点灯人。”那么,此点灯人不仅只是帮助及其引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更关键的一点是把学生引进儿童文学的情境里,让其情不自禁的陶醉在里面,学生就这样成为了阅读习惯的主体,分分秒秒沉浸其中。比如:每一天的清晨20分钟和每一周的固定时间阅读,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些时间,让班上所有的同学手中都有一本同样的书籍,同时老师也要有。老师先以讲故事的方式介绍下书中的内容,然后带领学生们一起阅读,并且不断在阅读过程中设置疑团,以引领他们继续深入阅读,可在文章情节最紧张的时侯存心有意的停顿下来,这样,学生就可以自由想象、发挥之后再进行阅读课文。在如此精彩循环的往复中,学生会欲罢不能。

三、让阅读习惯在活动中持续不断

良好的习惯养成有其反复性,学生阅读习惯的形成也会出现不稳定的状况,根据这一个心理特征,要让学生的阅读倾向自动化,必须要有增强外在刺激,及时强化等方式。可以举办一些活动,比如:

(1童话阅读活动。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童话,认识了解著名的童话作家,感受其作品的体裁及其特点,择选喜欢的童话作品编排自演童话剧,组织帮助他们尝试着编写童话故事。

(2古诗文阅读活动。引导学生阅读中国传承下来经典的诗词文,感受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独特魅力,并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文朗诵,根据古诗编故事等。让学生的阅读习惯在一次次的活动中不断持续强化着。

(3小说名著阅读活动。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像《红楼梦》这样难读的名著,老师就可以通过书的一小章节的学习或阅读作为引导,然后再针对人物或主角进行分析让小学生大概了解就行,主要是为了小学生以后阅读做好准备。了解里面的人物形象,讲述名著的经典故事,并且观看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感受大名著的博大精深。

四、让习惯在评比激励中扎根

(1每周的固定时间评选出两名阅读之星,同时将其照片张贴在文化园地中,从而鼓舞阅读习惯较差的学生。

(2在阅读过程中,若有学生用规定的符号标出了好词好句,或者有学生在习作中用了所学的好词佳句,对其进行奖励,这样,不仅鼓励了学生,还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积累的兴趣,同时会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从而形成学以实用的好习惯。

(4每两个月班上可以开展一次阅读比赛活动,内容包括知识抢答、抽背古诗、成语接龙等等。当场奖励优胜者,让阅读习惯这朵花儿开得更鲜艳,让学生的心房充满成功的喜悦。而已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在形色多样的评比、激励活动中,更能向高效的阅读推进,使其从中获得阅读的快乐,便顺其自然地形成稳定的优良阅读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是语文教学“悬着”的“明晰目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运用,一辈子受用不尽。”【1】

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

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发明是如此,同时学习也是。就像古人所说的那样,“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意识是学习的开端,也是自觉探究的动力,还是形成质疑能力的条件,又是其潜在原因。我曾看过一个视频,视频中的教师让学生自己主动提问、阅读课文、解决问题,老师还要适宜地引导

学生。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作为辅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性。正所谓“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让学生意识到,质疑也是一种关键的学习能力。还会因为年龄特点,小学生或心存疑虑,或指向单一,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时常提一些大而含糊的问题,教师就应引导学生将问题提得细小一些,多问为什么?让学生懂得“打破沙锅问到底”的道理。在学习中学会质疑,进而产生读书探究的强烈欲望。

2、加强读书方法的训练,形成习惯养成的载体。

(1、三步阅读法。初读,先了解内容。在初读课文的阶段中,目的是读懂课文内容,通常让学生用默读再轻声读的方式,若一开始教师就要求他们有感情地朗读,那是不符合实际的。一些文章寓意较为深刻,感情较为委婉含蓄的,则应把训练的重点放在默读上。先让学生默读课文,初步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再逐句逐段逐篇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掌握文章的情感基调后再进行感情朗读。品读,感悟语言。在初读理解课文内容大意后,就应侧重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看看课文是用怎样的语言文字及结构方式来表达课文的内容和情感的。这时采用的方式主要是品读式的读,通过读体会感悟文章语言的精妙和情感的深邃。熟读,背诵积累。感悟了课文的内容情感及语言表达方式后,则应高声诵读,熟读成诵,进而积累丰富的语言,充实自己的语言库存。在熟读阶段,因个人生活体验的不同,感悟有异,朗读时必然会起伏不

一、停顿有别、快慢不一,因而,可让学生带着感情自由朗读。

(2、笔记阅读法。笔记阅读,是古今中外名人学者读书的宝贵经验之一。“不动笔墨不读书”就是对做笔记的精辟概括。记笔记的过程也是梳理顺畅思想,把知识系

统化的过程,有时还能引发新的思考,发现知识内在的规律。记笔记又是积累资料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学习,对所从事的工作都有重要作用。

3、重视语感的培养,提高阅读能力。

叶圣陶先生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训练语感的最佳方法就是持续不断地朗读,以至背诵。因此,教语文的老师应该要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感能力便会慢慢形成转而更好更敏锐。

(1、教师示范朗读示范背诵,以感情刺激感情。

我们从教学上的经验知道,老师绘声绘色的范读会呼唤起学生情感上的默契,从而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情感想象,便能感受到作者以及作品中的人物的丰富情感。所以,教师应要特别注重范读,同时还可以在范读中做到叶圣陶所说的:“设身处地,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必做到尽情地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不但要了解作者当时说什么,而且还要与作者的心灵相通。”【2】比如说,读《林海》,大兴安岭的美丽景色仿佛就在眼前,连绵起伏的山岭总是让人看不厌;读《草原》,自己如同奔腾在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随时想要纵情高歌;读《桂林山水》,仿佛眼前就出现了那种壮观美丽的景象,令我们应接不暇……如此一来,学生便能在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中获得了情感的熏陶。在范背的过程中,教师会了解学生背诵哪些课文比较艰难,哪些较容易,从而在实际的教学指导背诵的课堂中,明确好重点、难点,做到有的放矢。然而,教师精彩的范背,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被激发了,他们学习、背诵课文的积极性也被提高了,这完全是教师苦心钻研教材的结果。教学过程中,教材中要求学生要背诵的内容,教师可以先在学生面前范背,让自己和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对自己作同样的要求,顺其自然地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平等的师生关系反过来也会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欢快而愉悦地记忆,轻轻松松背诵,使学生不断积累好词佳句,不断提高理解能力和作文水平。

(3、课外诵读,增加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阅读总量做了一定得规定,其目的就是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通过诵读,让学生认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因此,为学生创设宽松的阅读氛围,开拓学生的阅读面,在选择读物上,可采取教师推荐,学生自选,生生互换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自己喜爱的读物。还可添加与课文有关联的阅读材料,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可以在博览群书中不断提高。在学生大量阅读的同时,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将书中的好词佳句背诵下来。通过背诵,学生可以不断积累大量的好词佳句、精美篇章,不断地充实自己的语言库存,然而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匠心,学生都能从背诵中领悟体会得到,并能悟得文章中表达思想的真谛,这些都会使他们一生受益匪浅。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要时常注意阅读好书。因为好书是学生心灵世界的阳光,没有什么比好书带给学生的快乐更温馨、更持久。

篇8:浅谈培养学困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一、“学困生”不良学习习惯的表现

1.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这类学生进入学校时,几乎一无所知,在与人的交往中,显得被动、压抑、自卑,不谈学习、不议论他人。笔者在走访中发现,这类学生在学校常因完不成作业挨批,提起学习便觉得茫然无措,完全没有学习意识,对批评教育报无所谓的态度,对考试成绩不关心、不在乎。

2.行为习惯差的学生。这类学生大多因为缺少正常、健全的家庭教育,在学校表现差,又经常受批评。同时他们因不良行为习惯没有得到及时纠正,使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朝不好的方向发展。

3.思想意识差的学生。这类学生是教育过程中最不好“对付”的一类,表现为不守纪律,经常迟到、旷课,按时完成不了作业,喜欢发怪声扰乱课堂秩序等。

二、应培养的几种良好学习习惯

1.预习新课的习惯。预习是获取知识的一个前提,也是为更好地学习奠定良好基础的一环。通过预习,学生可以了解所要学习知识的大概情况及需要重点掌握的部分,以便上课时有针对性地听讲。笔者是这样做的:初期,先给学生列好预习提纲,让学生对照预习提纲完成预习任务。等学生熟练之后,就让学生自己进行预习。

2.认真听讲的习惯。以往,一直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学生对此认识模糊。笔者认为,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化了的要求。如,听的时候眼睛注视着教师或发言的人;要听清教师或发言人所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听完别人发言之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

3.认真做作业的习惯。要求学生的作业保持干净整洁,做作业时看清问题、题目要求并想好应怎样做之后再下笔写。特别应注意的是要细心,不要抄错数字和运算符号,尽量避免因粗心出现错误。

4.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有些学生或因贪玩或不懂怎么做,为了应付教师抄袭作业。针对这些情况,除了要他们重新做作业外,还要教育他们正确处理好作业和玩耍的关系。同时,还要让他们知道做作业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要随时掌握他们学习的情况,及时辅导,并鼓励他们不懂就要问。

三、培养良好习惯的策略

1.端正学习态度。在教学实践中,首先重视经常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结合应用题教学,以一些生动事例说明数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学好数学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讲一些古人和科学家刻苦学习的故事,或利用班级中认真学习的典型,为他们树立榜样,让他们从中汲取精神力量,端正学习态度。

2.检查督促。帮助学生制订符合实际的、起点较低、留有余地的计划的同时,严格督促学生完成计划,制定自己检查、互相检查、教师检查的制度。开始时检查的密度应大一些,每天学生互检一次,教师检查一次。半个月后,就每周学生互相检查一次,教师检查一次。

3.“一对一”、“一帮一”。在“学困生”对象确定以后,应采取一个教师追踪、调查、转化一个“学困生”的“结对子”办法。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交流信息,取长补短。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之间、班与班之间、学科与学科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定期或不定期交流转化“学困生”的情况,合理确定转化方式。

篇9:浅谈培养学困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方法;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3-026-01

当前,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学困生一直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学困生”转化亟待解决。基于对学生的观察,发现“学困生”不是绝对的,作为教师有义务、有责任使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尤其不能丢下一个“学困生”。事实证明,“学困生”是可以转化的,下面浅谈几点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方法:

一、教师要有对学困生常抓不懈的思想准备

初中数学学困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思想、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知识基础都有待于纠正、指导、养成,而这些又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时刻刻、日复一日随时随地关注指导才能纠正过来,得有滴水穿石的精神。

二、展现“数学”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之一,是推动学生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不断探索真理而带有的情感色彩的意向活动。对学生来说,兴趣、爱好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的动力,在学生的学习中,一旦对某一学科产生了兴趣,学生就能由被动变为主动,学得生动、活泼、有趣,从而减少“学困生”的产生。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在课堂教学中,要紧扣教材内容,把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讲得富有趣味,可以通过一些幽默的语言,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和解题方法,讲生动的实际例子,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和悬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二,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知觉的配合,用形象思维方式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第三,可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既让学生学习了课外知识也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培养数学学困生的意志品质,形成学习的好习惯

引导数学学困生通过培养好习惯做起,利用已有的知识去思考、判断、推理,逐步让他们将已有的知识形成网络,并让他们习得类比、归纳、总结等基本的数学方法,并注重个别辅导,指导他们的学习方法和认知策略,逐渐形成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评价的能力。 学习自觉性强的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能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强的意志投身学习,在困难面前表现顽强,并且具有比较强的独立性。与此相反,数学学困生往往缺乏自觉性,这就需要教师花费精力,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取舍,采用强化双基训练的方法,把弥补基础和发展能力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得以提高。

顽强的意志,是一个人优秀的品质,它决定着克服困难的毅力和持久程度。学习是一个艰苦的、日积月累的过程,没有顽强的学习意志,数学学困生就会半途而废。教师应多多鼓励学生不畏困难,知难而进,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强迫自己保持平静的心境面对数学学习,逐步培养数学学困生克服自身心理障碍和外部困难的能力,培养意志的独立性。

四、创造和谐氛围,培养数学学困生自主进行数学学习的意识

初中阶段给数学学困生营造安全和谐的心理氛围,是十分必要的。教师需要多与他们接触,多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思想和需要,逐步转化学生的戒备心理。在实践中,我们觉得很管用的一招,就是引导数学学困生将其它方面的兴趣迁移到数学学习上来。在数学学困生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有数学之外的爱好或特长,如果能加以利用,使之迁移到数学的学习中来,能很好地有意识的进行数学学习。

初中阶段的数学学困生,大多数基础较差,教师需要降低要求,对数学学困生的要求不能过高,要实行逐渐递增、螺旋式上升的教学手段。要多给数学学困生提供小的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意识。

有少数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靠高压政策手段力图压服学生,不但效果甚微,反而会造成学生畏惧、防卫等不正常心态,诱发了学生的反抗心态,数学学困生的反应更是强烈。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一是要坚决克服简单粗暴,二是要想方设法,逐步缓解或消除数学学困生的逆反心理。针对数学学困生成功的教学手段不是强制,应是逐步引导数学学困生喜欢数学教师,喜欢数学,能自主进行数学学习。

要及时关注对数学学困生的作业、测试或课堂练习的反馈,要把课堂提问和板演的机会更多的让给数学学困生,要让数学学习效果好的学生多多帮助数学学困生,让他们能尽可能的共同进步和成长起来。

篇10:浅谈培养学困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一、首先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专心的习惯

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专心的习惯,我个人的体会是:1、在学期初加强学生课堂常规的训练,我们在 期初这几个星期宁可少学点知识,也要肯花时间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2、学生的学习和做作业是否专心认真,其实跟做父母的有很大的关系。现在有些父母这 边要求孩子要用心做作业,而边一边又跟别人聊天或看电视,甚至在家里打牌或打麻将,这样,孩子能静下心来学习吗?不能!所以教师和家长要加强协调,要给孩 子创造一个安静宽松的家庭学习环境。平时在家里,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家长不对孩子表示过度关心即问孩子肚子饿不饿呀!衣服是否穿得太少了!也不陪着孩子 做作业或叫孩子帮忙做什么事情,让孩子安安静静地做作业,使孩子有一个高度集中自己思想的小天地,这样学生的专心学习习惯也就逐渐养成了。

二、给孩子制定严格的作息时间表,从小注重习惯养成。

作息时间表,其实就是给学生订生活,学习规矩,即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玩,什么时候休息。因 为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不能剥夺孩子玩的权利。孩子不玩痛快,学习时就不会很好集中思想,也不会精力充沛。比如,我朋友的孩子,因为从小养成了什么时候 学习,什么时候玩。如今孩子到了学习时间,他自己都会比较自觉地坐在自己的书桌上开始看书做作业了,我要求学生给自己制定的作息时间表,比如一位学生的时 间表是这样安排的:

早晨:6:00起床(穿衣服10分钟;涮牙洗脸10分钟;吃早点15分钟;家里读15分钟早读)7:00去上学

中午:12:00——12:30吃午饭

12:30——1:30午休

1:30去上学

下午:4:30——5:00放学后,孩子自由活动一下

5:00——6:00孩子学习和做作业时间

6:00——7:30吃晚饭和饭后看电视时间

7:30——8:30看书

9:00孩子上床睡觉

说明:作息时间表是按学校上课时间星期一到星期五时间安排的作息表,双休日不包括在内。

星期六(休息日):上午学习和做作业,

中午看电视,

下午2:00——3:00练毛笔字;

3:00——4:30孩子自由活动;

4:30——6:00自己去体校田径锻炼

晚上休息时写一篇日记。

星期日(休息日):上午9:00——11:00去体校田径训练

下午休息,父子俩人去书店和到超市去看看;

晚上练毛笔字和写一篇短日记,然后自由活动。

三、从小培养学生做作业时独立思考的解题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我个人认为是件特别重要的事情,应该有意识的从小抓起,从学生的日常 活动中做起,让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对父母不依不靠,学生能做好的事,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例如:在学习方面,就遵循古人说的一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 之以渔。”意思是给人鱼吃,不如告诉人打鱼的技术。培养学生也是这个道理。学习时,不要坐在学生一旁监督,也不陪学生看书,做作业。学生自己的作业要做到 按时独立地完成。至于碰到实在不会做的题目,我只是给学生理清思路,启发孩子多思考几种可能性,但从不告诉学生答案,迫使学生自己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四、要求学生养成每天记录作业题的好习惯

一个学生每天如果能养成记下教师布置的作业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意味着这学生学会了对自己的 行为负责,学生的人生也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学生的学习成绩优良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例如:我朋友孩子上小学一年级起就给孩子买好记事本,告诉孩子记事 本是用来专门记录教师交待的事情和教师布置的当天作业题的,要求孩子每天的记事本都有记载,不能有空隙,一开始我每天都会检查孩子记事本的记录情况,看孩 子记得是否认真,还是没有记,坚持一段时间后,就改为不不定期地抽查一下。假如发现孩子没有记录的话,就取消孩子玩得时间,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五、从小培养孩子做完作业,自己检查的习惯。

学生在做作业时,我从来不打扰学生,让他一个静心的做题。学生做完作业后,我的具体做法是,例 如数学,要求学生看一看计算是否准确,单位换算是否搞错,应用题的算式列得可对,训练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去订正过来;语文要求孩子看看字是否写错, 作文写好后主要是自己去读,看语句是否通顺,让别人看了文章后得到了什么启迪和感想。

六、培养孩子做完作业后,整理桌上学习用品并收拾好自己书包的习惯

我就要求学生每次做完作业后,自己养成整理书桌并收拾好学习用品的习惯,从小让孩子面对生活,学会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

上一篇:认识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设计下一篇:erp项目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