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培训总结

2024-07-26

有效教学培训总结(精选8篇)

篇1:有效教学培训总结

有效教学反思

大连保税区青云湖学校 韩静

任教初中化学多年,我认为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来满足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的精神就是把学生从繁重的学习中解放出来,给他们更大的个人发展空间。新课程的要求教师能够结合本学科的特点,针对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调整和创新。

一、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常现象鲜明直观的演示实验、或能使学生多观察、多动手的学生实验,利用设悬念、摆疑点、设置矛盾的方法,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而根据教材举出一些生动、直观、新奇的现象,也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如,在实验室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制取氧气得实验。变质的大米不能食用等等。

新的化学课程倡导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培养良好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教师的情绪对一节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感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若教师一上讲台,即面带微笑,充满激情,信心百倍,衣着得体,言语铿锵有力,势必能使学生为之一振、情绪激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看整节课无不声情并茂、跌宕起伏、节奏明快。情绪把握自然和谐,学生岂有学不好之理?情感教育有熏陶性,感染性,有强大的作用,重大的意义,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决不可掉以轻心。

二、发挥猜想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1.利用猜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猜想的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思维发散过程,通过猜想力的锻炼和培养,激发和保持学生研究化学问题的浓厚兴趣和欲望,从而使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去探求化学知识。这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能起到重要作用。如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让学生提出猜想质量变大,还是变小、或者不变。以激起学生的兴趣。

2.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利用猜想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力、观察力、操作力和其他方面的技能,可以使化学教学过程变成学生积极参与的智力活动过程,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探讨研究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为创造力的孕育、萌发创造了条件。

三、合理的利用教材中的插图。

教材中编入的大量插图。如“雕象的腐蚀”形象直观,学生易懂。教材图讲钠米管拉小车,学生很容易回到现实生活中去体验,他们感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这样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活跃,感觉到身边的化学现象自己可以用化学知识解释了,在成功的喜悦中求知欲就会油然而生。

四、注意讲课的效益和练习的效益

不能该讲的没讲,不该讲的拼命讲,该详讲的略讲,该略讲的详讲;要注意处理好差生与整体的关系,不要把学生当作一张白纸,象新授课那样从头而起,不能为照顾个别差生,降低要求,从而滋长学生的不良情绪,也不能为个别优生,而让全班学生陪读。即要注意教学信息和教学的层次性,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全面发展。

增加课内练习的密度和强度,练习要适时、适量、适度,有梯度,具有开放性。注意资料的选用。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坚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新教材改革为契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认真落实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常规,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从而争取提高教学质量。

案例分析

韩静

“元素”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概念,元素概念不清楚,那么元素、原子、分子、物质之间的关系就无法搞清楚,但这一概念很抽象,特别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原内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中的“一类原子”这一定义,在学生没有学习同位素知识准备时,学生难于理解。

课本中对元素概念的导入是: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初步了解了元素的概念,知道它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份。例如,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氢气和水中所含氢元素是相同的,氧气和水中所含的氧元互也是相同的。学习了原子结构的知识以后,氢分子和水分子中都含有具有相同质子数的氢原子,同样氧分子和水分子中氧原子也具有相同的质子数。由此我们对元素概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但前面的学习学生根本没有了解元素的概念,只是接触过元素的概念,没有了解且硬说已了解且要根据以前的“了解”基础来学习元素,学生能不晕吗?

学生此时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的知识,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此时例出氢

1、氢

2、氢

3、碳

12、碳

13、碳14有原子结构表,由学生分类,教师说明:核外电子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得失电子现象,所以不宜作为分类标准,然后由学生讨论原子分类的依据是什么,由此得出决定元素种类的百原子核的质子数,在初中阶段也是根据质子数来区分不同类原子的。即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质子数也决定原子种类。由此得出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这样学生对元素的概念才有了个初步的了解。

有人认为不该运用同位素的知识,理由是还没学习同位素,我想说的是只要是真科学,只要学生能接受,运用一点后面的知识帮助理解新知识,就可以大胆的运用,且对今后的学习会有帮助。我在上这课时之前把这个观点拿出来与老师们讨论过,有赞成的也有不赞成的。结果在实际教学中证明,运用点同位素知识讲解元素概念,学生的凝惑少了,效果更好了。

化学教学要求学生运用规范的化学语言,对物质的描述中一般是“元素与组成”匹配,而“分子(或原予、离了)与构成”匹配。“某种物质由什么元素组成。”“某物质由什么分子(或原子、离子)构成。”“某分子由多少个某原子构成的。”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这些都要向学生交待清楚。

元索符号的教学,除了要向学生讲清楚元素符号的写法和含义外,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元素符号的记忆,要尽快早使学生记住常见元素的符号,这项工作要强调要严抓要落实,要让每个学生过关。有些学生较懒不愿意记知识,背符号,教师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记忆比赛,在相同的时间里看谁记得准记得多。告诉学生记忆是智慧的一部分,记忆可以煅练出来,现在开始煅记忆力吧。下一节化学课听写元素符号,至时看谁写得最多又看谁写得最少。

对学生元素符号记忆效果的检查可以象检查学生背英语单词一样写,防止有些调皮的学生翻书偷看,教师可以把书收上来听写元素符号,这样才能看出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对于写不出来的要求学生罚抄多少遍,然后再听写直到完企掌握为止。化学教学中,实验、探究固然重要,但一些工具性的知识还得强记强背。

篇2:有效教学培训总结

本次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培训约40个课题,内容涵盖广,专家讲座精辟,对新形势下教师进一步了解党的教育方针,明确师德师风要求,更新工作理念,以及提升教育教学有效性都是一次很好的辅导活动,收效是积极的良好的。

本人作为一名将近退休的教师,积极认真地参加了这次培训活动,在聆听专家讲座后,及时反省工作过程,及时反思工作中的“得”与“失”,及时思索“失”的原因何在,深感专家的讲座有启发性、针对性,引领性。现简略小结如下:

一、进一步明确了教师的工作方向。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党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育为先,旨在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对此本人重视加强对学生学生进行六爱教育,即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家乡、爱学校、爱身边的人,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把养成教育贯穿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从小受到良好熏陶,以提升日常行为的正能量。

二、以严谨的师德师分投入工作,“育人先育己”,这是本人始终坚持的一条标准,言传身教,率先垂范,才能让学生看得见,有说服力,本人一向牢记自己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没有学生哪有我这个老师,老师是学生行为的引路人学习生的辅导者,生活中的伙伴,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帮助学生是职责所在,由于本人身体力行,得到了学生的信任。

三、文化得学习关注三个层次的学生。对优等生鼓励他继续努力,防止因骄傲情绪导致成绩下滑,对中等生帮助他找出差距,帮助他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并不断给他大气、加油,鞭策努力前行,力争向优靠拢,后进生必有原因,帮他找出原因,并与家长沟通,拉起家校帮扶网,同时,多鼓励,多表扬,树立其客服困难的信心,促使他们改变自己。

篇3:有效教学培训总结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培训,教学方法

近年来,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尤其在抢救危重病人、输注化疗药物和静脉营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护士根据治疗的目的、疗程的长短、溶液和药物的性质、病人的静脉状况等因素来综合考虑选择不同的输液路径, 从而选择不同的穿刺工具。静脉留置针 (也称套管针) 作为新一代的科研成果, 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套管针导管柔软, 不易损伤血管, 能够配合合理用药, 可提高疗效, 减少病人的费用, 使病人的血管得到保护并减轻病人的痛苦, 而且可以减轻病人在输液时轻微活动的不适感。适用于需按时静脉注射药物的病人;输液疗程在1个月内且输入无刺激性药物的病人;儿童病人、老年病人以及躁动的病人。然而, 在临床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护士必须经过医院护理部的专门静脉留置针穿刺培训。由于当今社会对护理质量要求日益提高, 包括细致的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精湛的护理技能操作。为了顺应社会和临床护理对护士的需要, 护理学教学也必须顺应培养目标的改变, 把准专业方向, 明确护理学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围绕培养目标进行教学。因此, 我们在护理教学中增加外周静脉留置针教学, 实现护生毕业时与临床的“零距离”的培养, 为医院节省时间、经济, 以便更多时间进行护理人员再教育, 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

1 增加外周静脉留置针的理论教学内容

在护理教学中增设理论教学内容, 讲解外周静脉留置针操作的重要性, 目前医院使用静脉留置针概况、适应证、操作方法、步骤及操作程序、注意事项等。并将这项操作作为护生护理技能操作的必考科目进行考核。

2 制订外周静脉留置针培训计划

2.1 人文素质培训

在制订计划时我们加入了人文素质方面的知识, 首先要让护生学会与病人沟通、交流, 向病人解释使用留置针的好处, 征得病人同意后方可使用留置针, 要让护生知道病人有知情权, 要尊重病人的权力, 操作过程的每一步都要向病人解释, 同时操作完后要向病人致谢, 做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

2.2 护生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培训

首先进行静脉输注的培训, 静脉输注培训后经考核合格再进行留置针的培训, 采取教师示教→学生练习、教师反馈指导→学生练习、课后加强练习等 (用仿真模型进行培训) , 并重点讲解查对制度、严格无菌操作的重要性, 在送管、封管、冲管难点上重点加强训练, 使护生掌握这些难点、要点。

3 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方法

3.1 强调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

静脉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因素与病人性别、年龄、疾病、输液药物、留置时间、穿刺部位无关, 只与留置针技术和护理管理有关[1]。静脉留置针相对普通静脉穿刺针具有管径粗、对局部皮肤破坏大、保留时间长, 无菌操作不严格是造成静脉炎的-个直接原因。所以要求比普通静脉穿刺更为严格的无菌操作。碘酒、乙醇消毒范围要大于敷料面积, 套管脱出部分勿再送入血管;穿刺处每天更换1次敷料, 也可用无菌胶贴隔日更换1次, 用碘伏消毒穿刺部位。因此我们在培训时强化护生的无菌观念, 让护生懂得无菌操作的重要性, 并学会指导病人防止引起感染的措施, 保证病人的安全, 防止静脉炎的发生。

3.2 血管的选择

教会护生对静脉的选择, 在血管选择方面, 大多认为选择粗直、血流丰富、无静脉瓣的血管为宜。不宜选靠近神经、韧带、关节部位, 以上肢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为佳。尽量避免下肢静脉, 由于人体下肢静脉瓣膜最多, 血流缓慢, 易导致静脉炎的发生。婴幼儿病人宜选择耳后静脉、颞浅静脉及其额角分支等较粗直的血管。额正中静脉穿刺成功率虽高达85.37%, 但大量输液时间过长易发生渗出, 最好不采用此静脉留置[2]。如输注20%甘露醇选择粗直血管, 避开静脉瓣;输注化疗药物避开关节, 尽量避免选用上肢贵要静脉及其分支, 因其对强刺激性药更为敏感, 容易发生静脉炎;输注常用药物遵循由远心端开始、由内至外、左右交替使用原则。

3.3 掌握进针角度与速度

一般认为四肢浅静脉以15°~30°。缓慢直刺血管, 回血后压低角度再进针少许[3];头皮静脉穿刺时, 以10°~25°, 对准血管缓慢进针, 回血后降低角度呈10°~15°, 再进0.1 cm~0.2 cm。行皮下代偿扩张微小静脉穿刺时, 一般进针角度为5°~10°, 用力要轻, 见回血后即停止进针, 或稍进0.1 cm, 以免刺破血管。护生练习时, 老师在旁进行指导进针手法。

3.4 注意送管手法

送管是穿刺成功的关键, 进针后见有回血时降低穿刺角度, 将留置针继续沿血管前行0.1 cm~0.2 cm, 右手固定针芯, 以针芯为支撑, 此时为送外套管的最佳时机, 切忌见到回血立即送管。送管时固定针芯的右手将针尾稍抬起, 左手拇指与食指在外套管柄的上方左右两侧沿针芯将套管全部推入静脉, 此方法减少了左手持外套管一侧贴皮肤送管时的阻力[4]。

3.5 退针芯手法

套管送入血管后, 松开止血带, 退针芯。退针芯时为防止血液外溢, 采取按压留置针外套管口顶端, 保证血管壁紧贴外套管口, 有效封闭了血液外溢通路, 避免血液外溢及减少机械压迫性疼痛[4]。同时退针芯时避免针头刺伤自己, 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6 使用正确的封管方法

封管是留置成功的关键, 方法得当, 可延长置管时间、减少护理工作量, 防止置管并发症的发生。只将针头斜面进入套管针内均匀推注封管液, 则不会引起负压封管, 使留置时间延长。缓慢推注封管液, 并慢慢拔出注射针头, 保证血管内压力和留置针内压力趋于平衡, 使封管液充满留置针内, 防止回血现象发生, 起到抗凝作用, 避免堵管的发生。

4 仿真情境模拟考核

护生经过培训后, 实习前用仿真护理人模型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情境模拟考核, 用护理系制定的外周静脉留置针考核评分标准, 对每一位护生进行教学考核, 了解护生掌握留置针的情况。考核及格后再去医院实习。

5 临床真人床边操作考核

护生在医院实习即将结束前, 请各医院护理部协作用我校制定的统一外周静脉留置针考核评分标准, 对两组护生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临床真人床边操作考核。然后请护理部根据护生操作考核情况提出改进意见, 以便进行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培训计划, 并将考核表盖章后寄回学校。

6 教学意义

6.1 有利于增强护生临床无菌操作观念

护生在校虽然学习了无菌操作, 但是由于未能在实际中应用因而无菌观念较淡, 通过学习和加强培训各种留置针静脉输注的穿刺方法、注意事项和护理要点, 有利于护生增强无菌操作观念, 使理论与实践知识得以巩固和重视。

6.2 有利于减轻护生临床实习阶段的压力

由于留置针在临床的普遍使用, 又由于目前临床护理教师工作繁忙、紧张。没过多时间去带教, 导致护生感觉到静脉穿刺的操作压力。因此通过对在校护生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操作及护理的培训, 临床实习前护生经过学习实践和掌握穿刺操作, 可以减轻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带来的操作压力。

6.3 有利于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

护生经过静脉留置针培训后, 能掌握这一难度较高的操作技能, 适应了目前临床对高素质护理人员的需求, 达到了我们培训的目的。

6.4 有利于临床护理的再教育

在结合临床应用上有针对性地对护生进行静脉留置针操作的培训, 通过严格的按照静脉留置针操作考核程序实现护生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的穿刺及护理, 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 有计划地实施护理技能操作的强化训练, 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临床技能水平, 缩短临床适应期, 为临床实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达到护理教学和临床护理“零距离”, 为医院临床护理节省了时间、经济和人力资源, 增加了临床护理对护理人员进行再教育提供了机会, 为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提供了一定的平台。

参考文献

[1]药晋红, 胡牧, 张平.静脉留置套管针与静脉炎[J].实用护理杂志, 1997, 13 (7) :365-367.

[2]戚虹.封闭式留置针在头皮静脉输注中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 2000, 15 (2) :78-79.

[3]唐荣珍.退出留置针芯避免血液外流方法的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 2000, 16 (6) :37-38.

篇4:中职英语培训有效的教学模式探讨

关键词:中职;英语培训;教学模式;有效

【中图分类号】 G633.41【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0-0136-01

兴趣是学习的老师,只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观念,才能让学生爱上英语老师、爱上英语学习。快乐的英语课堂,能让每一个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张扬。乐趣和成功的心理体验,快乐的英语课堂,能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学习活动,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快乐的英语课堂,就是让每位学生都得到老师、同伴们的肯定、鼓励、欣赏和赞美,享受到自我实现的满足;快乐的英语课堂,就是顺乎孩子的天性,没有传统的约束,没有条条框框,用平等、自由、宽松、和谐、互动、合作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一 走出课本,走进生活

语言与生活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英语课堂只有走向广阔的生活空间,才会充满活力,要经常创设生活化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感情、锻炼才能。如可以把教室当作一家超市、一座花园、一间饭馆、一间诊所等。学习活动可以是调查采访、角色表演、游戏竞赛、画外配音等,当然还可以唱一唱、画一画、做一做……让课堂与生活链接,把世界引入课堂。学以致用,知识才能转换为能力,才能为英语课堂引入一泓不绝的活水。

在学习颜色和服装的名词时,可以请班上穿着漂亮的学生进行 Fashion show,问学生:“Do you know the names of these clothes? Let's learn these clothes.”一边欣赏表演,一边教学新词。在教学 usually, always, sometimes, never之后,让学生练习它们的用法时,我们可以设计一个采访活动,让学生当小记者,采访其他同学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玩中学习英语的过程岂不快乐无穷?

二 把幽默、顺口溜、英语歌曲带进课堂

恰当的幽默会让我们的课堂回味无穷,对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甚至会使学生对这样的课堂有一种期待,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带动课堂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在教颜色和星期时,可把阿凡提的幽默故事带进课堂:巴依想刁难阿凡提,叫阿凡提把布染成不是 white,不是 blue,也不是 green,不是 orange,也不是 yellow,阿凡提很快就答应了,并叫巴依不是 Sunday也不是 Monday,不是 Thursday也不是 Friday和 Saturday来取布,让学生对颜色和星期的单词得到了巩固。

顺口溜的节奏明快,琅琅上口,学生乐于记忆。

(1)如系动词 be的用法:I用 am,you用 are,is跟着他、她、它。复数人称都用 are。

(2)学习被动语态时有:被动语态不难学,宾变主,主变宾,动词变 be done(宾语提前主语变,时态人称 be关键。),过去分词勿变错。原主变宾 by后见。

(3)教学分数表达时有:分子基,分母序,分子大于 1,分母加 s。

(4)在让学生记-f(e)结尾的名词复数时有:树叶 (leaf)半(half)数自己(self)黄,妻子(wife)拿刀(knife)去割粮,架(shelf)后窜出一只狼(wolf),就像强盗(thief)逃命(life)忙。这九个名词变复数时,都要改 f(e)为 v,再加 es。其他的以-fey结尾的名词则直接加-s 变复数。

(5)不定式省略 to,请听观感使让助。最好学习不停步,被动语态补上 to。(省略 to的不定动词。听 hear, listen to,观 look at, see, notice, watch,感 feel, 使 make, have, 让 let,助 help)一感二听三让四看半帮助。

(6)常见的跟不定式作宾语的动词顺口溜:

要想拒绝忘记(want, refuse, forget) ;

需要努力学习(need, try, learn) ;

喜欢同意帮助(like, agree, help);

希望决定开始(hope, wish, decide) 。

(7)常见的跟动名词作宾语的动词顺口溜:完成实践值得忙(finish, practice, be worth, be busy)继续习惯别放弃(keep on, be used to, give up)考虑建议不禁想(consider, suggest, can't help feel like)喜欢思念要介意(enjoy, miss, mind)

(8)在让学生学 lie、lay时,有:“规则的撒谎,不规则的躺,躺过就下蛋,下蛋不规则。 ”(规则与不规则是指动词的过去式与过去分词的变化规则而言,“躺过”指 lie作“躺”时的过去是 lay。因为撒谎是不道德的给它加一个“规则”(是要守规矩之意)具有讽刺意义,躺过就下蛋,下的蛋形状不规则,也很可笑。这样,寓记忆于趣味之中,定可事半功倍。)

三 启发、点拨,注重学法

今天的教师应既传授知识也传递资讯,提供学习资源更指导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充分发掘智力的潜能。正如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为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解一生之需。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眼睛、耳朵、嘴巴、心和手)。正如我们中国的汉字“聪”字一样,所有感官都用上了,人就变得聪明了。

总之,教好英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也不是一件过难的事情。要在中职的英语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社会的需要、市场的需求为动力,就一定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树立起新的教学理念,坚持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开拓多渠道、多方位的英语活动,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罗时茂.素质教育探索[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32~33

[2] 陈建红,杨凤义.当代教学模式改革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4):21~23

篇5:外出培训总结(有效教学模式)

2012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期间,梁欣、陶静、秦意、卢柳梅四位老师,代表学校参加了中等职业学校创建有效教学模式暨教师专业化发展高级研修班的学习。这次培训来得很及时,培训内容很深刻,培训的效果将影响深远。现将参加培训的情况及培训班收获作一总结。

我们一行四人认真参加了本期培训班,聆听了黄艳芳、梁辉、赵志群几位国内著名教授的重要讲话及讲座。在认真参加培训的基础上,我们结合自己所申报的课题以及已经在做的课题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及改进。努力为今后的课程改革、创建更有效的教学模式打好坚实的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多样化,也需要现代化。在现代教育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仅仅依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显然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需要。合理、创造性地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资源已成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从普通教学本身所具有的不可再现性的特点以及较为普遍存在的“师讲生听”的现状来看,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以使之为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目标服务,已非常迫切。

要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真正运用到我们的职业教育课教学中,我们的教师首先要在以下两个“转变”上下功夫:

首先是要转变思想观念。即要转变不重视现代化教育技术在职业教育中运用的思想和对现代化教育技术运用到实际职业教育教学中的畏难情绪。要看到现代化教育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全面运用,将会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也就是说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运用是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相联系的,而这些都是新的课程标准一再强调的。

其次是要转变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不改变,仅仅是内容、手段、方法的先进,是不可能真正使素质教育进入职业教育课堂的。比如,我们的许多教师现在已经在课堂上使用了一些教学软件,但其作用仅仅是辅助教师如何在课堂上讲授,而较少考虑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这种多年来统治我们课堂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转变,职业教育教学的现状就不可能真正的改变。因此,我们一定要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交互性强、共享性好等特点,开发、使用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两者相结合的教学软件,促进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建构。

当然,教学手段现代化要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我国地域广大、各地发展不平衡,我们不可能要求全国都一步到位,可以分步实施。条件好的地区要加快发展,要大力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现代远程教学网络,要鼓励中青年教师自己制作优秀的教学软件,实现职业教育教师软件资源的共享。条件差一些的地区,由于设备、条件等硬件的限制,可以逐步到位,先以挂图、投影为主进行教学,再逐步创造条件,最后过渡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现代远程教学网络教学。

总之,我们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灵活、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技术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

要进一步深化课堂改革,要打造优质高效的职教课堂,教师除了精心预设外,还必须增强生成意识,深度关注和研究学情,树立以学定教的观念,最大限度地把动态生成做活做实、做大做强。与此同时,教师要善于驾驭课堂,提高随机应变的能力,很好地捕捉、发现、利用课堂上生成的转瞬即逝的课程资源,优化整合,即时升华,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提高课堂实效,尽量减少因预设不足而造成的缺陷,为课堂教学锦上添花,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篇6:有效教学培训总结

汝城县外沙学校 李玲

适岗培训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本阶段培训共有十四个专业课题,在众多的课题中,较多提及“有效教学”。在专家的讲解中有很多真知灼见,让人受益匪浅。我从事地理教学十多年,一直在做有效教学的探索。我结合自己的实践浅谈初中地理有效教学。

地理学科是中学阶段一门基础课程,它以地理科学知识为基础,结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于一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初中地理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新编各个版本的初中地理教科书,编写体系科学、内容精炼、重点突出、图文并茂、形式活泼,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然而,作为非中考科目的初中地理,在教学实践中处境尴尬。长期以来,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初中地理学科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学习地理积极性不高,课堂参与度不够,学习效果差强人意。因此,如何进行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的课题就摆到了每个地理教师的面前。

我认为,正视地理学科,进而转变地理学习方式,是有效地理学习的途径;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为前提的,所以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是关键。本文将立足于“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讨有效地理教学。

一、正确认识地理学科,培养学科兴趣

现代地理学从德国“洪堡时代”到现在,只有两百年,学科研究范畴却变化很大,无论在自然还是人文方面,处处都有地理学。

它以各学科为基础,更在各学科之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研究诸地理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它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维系着全社会的发展。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生活中到处是地理知识”,如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自然现象;再如“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五彩缤纷的生活方式有它特定的地理背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再到全球性的粮食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这些关系到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将在初中地理课上探讨。认识到学习地理知识在生活中能解决问题,解释困惑,这就是兴趣和动力的源泉。

二、正确认识教材,合理使用教材

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更加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课程理念与目标,强调学生素质的发展。与之对应的教材体系随之变化:“一标多本”取代“一纲多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取舍、补充教学内容,“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如八年级上册讲授中国自然及分区地理,教材中内容相对较少,教学中则应有意识的充实内容,适当增加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相关内容。

三、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学生最主要、最经常、最大量获得知识的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地理课堂的素质教育功能,改进地理教学效果是中学地理教师的重要任务。

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教师的教,“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学校考,学生背;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因此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新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积极探究,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美国一位教育家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了诸如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一系列教学方法,将以上方法落实到教学实践,要特别注意追求其有效性。我认为教师应发挥其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善于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欲”就是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往往与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紧密相连。古人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初中地理学习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综合性强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发挥文理综合优势,引入历史典故、传说、名人轶事、时事热点、数理知识等;发挥图文结合优势,展示地形图、政区图、绘制各种示意图、趣味读图等;发挥学用结合优势,制作地球仪、制作等高线地形图、观察天气现象等。

在地理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应该贯穿于教学始终。课堂刚开始,教师如果运用精彩的导入语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则很快被吸引,注意力将集中于课堂,利于后续教学内容的展开;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应洞察学生心理,将学生感兴趣的知识适时引入课堂,并作适当铺开,并予学生充分思考和表达的空间,使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发挥,有助于其兴趣的维持;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知识回顾总结,让学生体会到获得知识的成就感,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更持久。

当然,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是一种智慧,教师应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更要适时适度。

2.用心设计问题情境,追求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是贯穿教学过程的主线。恰当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启动思维,进而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学记》中载:“善问者如撞钟,扣之以小者则小鸣,扣之以大者则大鸣,待之以容,然后尽其声。”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用心设计问题情境,为学生的有效探究铺路。

探究活动是由问题开始的,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根据问题收集信息、寻求问题结论等一系列环节组成。教师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探究活动,学生则是探究的主体。问题情境设计是否新颖、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符合初中学生好奇、好强的心理,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的进行探究活动。

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时,要考虑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使学生想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提出的问题要注意难易适中,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对于难度大的问题,设计上要呈现梯度,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解决问题,使其感受探究中增长知识的喜悦。如在学习“太阳高度”时,设计如下问题:①为什么“冬天冷,夏天热”?(猜想)②一天中什么时段最热?(验证)③冷热取决于什么因素?(结论)上述三个问题从生活现象入手,对学生有一定吸引力。学生经过猜想、验证过程,获得新知。

3.创设良好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所谓课堂气氛,主要是师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情感状态,是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创造的心理和社会氛围。课堂气氛会影响到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态度。创设良好课堂气氛,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创设有利条件。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芝加哥大学教授莱恩·艾斯奎斯认为,教学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双边活动,不仅要看重结果,更要看重过程。课堂教学如果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无论怎样高明的教师也无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奥秘不在于传授,而在激励、唤起和鼓舞。”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在各个环节激励学生,使他们产生内部驱动力。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给予期待或鼓励,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另外,开放性的答案能使学生人人都觉得“我能行”“我愿意尝试”,使学生感到教师对其信任与尊重,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例如,在学习“经度变化规律”时,教师鼓励学生观察经度图,总结判断东、西经的方法。有的学生说找零度经线;有的同学说在度数最小的那根经线上画“十”字,再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也有的同学观察得到:经度越向哪个方向变大,就是该方向上的经度。每一种方法教师都给予客观积极的评价,学生受到鼓舞,士气很高,学习效果好。

四、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古语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教人以渔,终身受用。”课堂上,教师应注意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1.自学导读,有目的的学习

教师指导学生先阅读课堂上将要学习的教材内容,做到整体把握教材内容框架。学生亦可针对疑难提出问题,有针对性的学习。

2.图文结合,善用地图

地图是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课堂上,教师运用地图教学,并且指导学生识图,将课文落实到图上,培养学生用图技能,使地图成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得力助手。

3.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地理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落实到生活中,地理知识更易理解掌握,也就更持久。如在学习地图时,引导学生将启东市交通图、汇龙镇图进行比较,得出比例尺不同,内容详略不同的结论。

4.科学记忆

重要的地理知识,如名词、概念、规律和原理等,需要记忆。

教师引导学生科学记忆的方法,而非死记硬背。如谐音记忆、口诀记忆、歌诀记忆、首字记忆等等。

总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过程应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思想。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调动其探究问题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并且注重学法指导,促进其有效学习,直至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篇7:有效学习指导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2013——2014学

“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昆山中心学校(本部)

2013年6月

昆山中心学校(本部)2013/2014学

“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为做好新一轮校本培训工作,努力建设一支观念新、能力强、素质高的新型教师队伍,以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切实完成第四轮继续教育各项任务,认真学习贯彻《关于安徽省“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贯彻落实芜湖市教育局及无为县县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切实保证我校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的顺利实施,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实施方案,并切实认真地进行了部署实施。现将本工作总结如下: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围绕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战略目标。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在无为县教育局和昆山中心学校的指导下,全面实施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有效学习” 为专题的新一轮继续教育校本培训。以有利于促进学校更加有效地实施新课程改革,提高办学水平;有利于适应终身教育要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利于更新培训观念,变革培训模式,立足校情,开拓创新,构建新的培训内容体系,切实增强校本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实效性。

通过本的校本培训,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具备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树立教师专业化意识,专业发展取得新的进展;教师教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有明显提高,骨干教师的比例达到 30% 以上,学科带头人达 10% 以上。建立并完善校本培训的制度体系,保证校本培训与管理规范运行。

⒈通过培训,使教师更新观念,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准,增强现代教育理论素养,明确教师专业发展内涵,理解并认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⒉通过培训,使教师变革教学行为,能够整合课程理念与课程实施,学会教学设计,初步掌握教学新方式、新技能、新手段,形成新的教育教学能力。

⒊通过培训,使教师成为具有现代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新人,能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和网络辅助教学,辅助管理及辅助教育教学研究。程子昊老师获得县级“农远”工程推广能手。

⒋通过培训,使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科研素质,掌握教育科研方法,提

高教师积极自觉地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能力。

⒌通过培训,使教师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养成教学反思习惯,乐于合作研究,初步具备教学行动研究能力,实现阶段自主发展目标。

系统地学习继续教育的材料,包括新世纪教师素养;“有效学习指导”专题读本;新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课程教学专题研修;教学行动研究指南等。以教学实际整合培训、教学和教学研究,促进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将新课程的理念有效转化为自觉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

组织教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教育;进行学生学业评价中的师德、教学评价轮与学生发展性评价、作业与命题技术研究、作业与命题问题诊断、作业与命题案例评析等。以教研组为单位,以活动为载体,以教研制度为依据,注重培训的自主性、实践性和实效性。坚持以“分散为主,集中为辅”的原则,全员培训,全面提高。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实际案例,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并进行行动实践;交流、反思、实践来达到更新教育观念,提升专业化水平的目的。研修包括“学生学业评价中的师德——教学评价轮与学生发展性评价——作业与命题技术研究——作业与命题问题诊断——作业与命题案例评析”等环节。即全体教师结合任教学科,按照课改要求,按照本的“有效学习”的活动主题,不断进行反思,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逐步适应课改要求。

校本培训领导组认真履行职能,充分发挥指导作用,促进校本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结合月考,要求各科教师参与命题,教研组综合评比。对校本培训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案例教学、有经验的教师进行命题与评析指导等形式,帮助全体教师进行命题研究,真正实现让教师在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

篇8:有效教学培训总结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舒尔曼对教师知识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学科教学知识(PCK)概念。学科教学知识作为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知识基础,已经成为了研究的焦点话题。对数学教师而言,数学教学内容知识(MPCK)作为数学教师所独有的专业知识,是数学教师从事教学所应具备的核心知识,它不仅有效地将数学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而且还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而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是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但是目前针对发展数学教师MPCK的培训模式缺乏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探索有效的、可操作的发展数学教师MPCK培训途径是非常有必要和有意义的。

中国学者也对MPCK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出发,黄毅英教授构建了MPCK的结构模型,认为数学教师开展常规教学应具备以下三类知识:数学学科知识(MK);一般教学法知识(PK);有关数学学习的知识(CK)。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需要综合运用这三类知识,才能把学术形态的数学知识有效地转化为教育形态的数学知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熟练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一般地,MPCK是三个基本集合MK、PK、CK的公共部分。在通常情况下,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MK、PK、CK部分往往会增大,而且它们的交集部分会越来越大,形成的MPCK就会越来越丰富。可以看出,MPCK主要包含两类知识:数学教学该如何呈现的知识以及数学教学该如何解释学生遇到的误解和困难的知识。

二、“案例一实践一反思”培训模式

基于上述对MPCK的认识,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形成了“案例一实践一反思”的培训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数学教师的MPCK发展。“案例一实践一反思”的培训模式是指在教师培训的过程中,通过对典型案例中MPCK的MK、PK、CK的分析,让培训者了解各种类型数学知识的数学学科教学知识,并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该知识,同时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形成改进策略,最终达到发展自身MPCK的一种培训模式。该培训模式将培训分为三个阶段(见流程图):案例分析阶段、教学实践阶段、教学反思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不同的培训目标,在不断实现培训目标的过程中发展教师的MPCK。

1.“案例一实践一反思”培训模式的特点

(1)情境性。该模式在案例分析阶段强调教师分析具体的教学情境,在教学实践阶段强调教师实践教学情境,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对MPCK的认识以及提高教师对MPCK的应用能力。

(2)体验性。该培训模式强调教师在实践中体验,即在教师学习了有关MPCK的知识之后,通过教学实践,为教师提供理解“实践情境”的机会。

(3)循环性。该模式强调教师学习与实践的循环性,当教学实践与预期效果出现偏差,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找出教学中的问题,重新制订教学实施方案与策略之后再进行课堂教学实践。

2.“案例一实践一反思”培训模式的操作

(1)案例分析阶段

研究表明,教师MPCK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普通教师与优秀教师的MPCK存在显著的不同,而且不同类型的数学知识所需的MPCK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培训的第一阶段,我们组织教师学习不同类型知识的典型教学案例,分析优秀教师在教学中是如何综合运用MK、PK、CK三类知识,并把学术形态的数学知识有效地转化为教育形态的数学知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熟练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例如,很多教师对于应用题教学感到困难,为此我们选取了一个教学案例:今携一壶酒,游春郊外走,逢朋加一倍,入店饮斗九,相逢三处店,饮尽壶中酒,试问能算士,如何知原有?(斗九=19升)——选自程大位《算法统宗》,在组织教师观摩学习了这则典型案例之后,从三个方面对此案例进行了分析。

从MK的角度:这道题在初中范围内属于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问题,将所求设为未知数x,并按照题目条件逐个列出倍数与增减量之间的关系。从PK的角度:中学生的思维方式正处于从直观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变的重要过程,本题目条件清晰且难度适中。因此,在教学法上,教师可以选择启发式教学策略或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找出题目特点并列出方程。从CK的角度: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考查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方程思想应用。因此,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具体认知水平,考虑学生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解决到什么程度,学生可能理解到什么程度,从而在实际教学时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MPCK的综合运用:教师首先让学生认真阅读题目,并标注题中的未知和已知信息,通过引导学生对题目的分析,建立等量关系。由题目可知要求壶中原有的酒量,那么可设其为x;“逢朋加一倍”,即原来的酒量成为2x;“入店饮斗九”,即2x-19;“相逢三处店”,即在路上遇到了三个朋友,每遇到1个朋友就要将酒量加一倍,而每进一次店就减掉斗九(此处,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认知水平,学生能对问题理解到什么程度,作了适当提示,由学生讨论后再进行总结)。总结:第一次逢友,入店后壶中的酒量变为:2x-19;第二次逢友,入店后壶中的酒量变为:2(2x-19)-19;第三次逢友,入店后壶中的酒量变为:2[2(2x-19)-19]-19;最后由题目中“饮尽壶中酒”知,第三次后壶中酒量为0,即2[2(2x-19)-9]-19=0,最后解得:x=16.625升。

总之,在培训的第一阶段,主要是组织教师学习、分析各种不同数学知识的典型案例,为教师提供理解“实践情境”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丰富教师的MPCK。

(2)教学实践阶段

MPCK是一种实践性的知识,它的生长离不开课堂实践。教师在案例分析阶段了解不同类型数学知识所需的MPCK以及优秀教师在课堂如何运用MPCK之后,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实践才能将其领悟到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行为。在这个阶段教师需经历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并在自主研究、同伴互助、专家指导、教学实践等环节中发展MPCK。

(3)教学反思阶段

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一个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可见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对教学行为的深刻反思。因此,培训的第三阶段突出教师的反思,要求教师在“行动中反思”,以自己的实际教学活动当靶子,对自身教学中MPCK的体现作全面的分析和反思,并从中分析出自己的优势,寻找出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在反思的过程中促进自身MPCK的发展。

3.“案例一实践一反思”培训模式的成效

上一篇:一年级上册教案美术下一篇:小学五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