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人才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2024-06-20

促进人才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精选6篇)

篇1:促进人才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坚持人才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把人才作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人才资源开发宏观调控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决定》,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就是要使人才工作和人才资源开发,为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服务,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服务,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人才资源的规划、开发、调配和利用,一定要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重点建设项目、重要攻关课题和重要工作布局紧密配合,使两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概括起来说,就是要重点抓好几项工作。一是要紧紧围绕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部署,制定相应的人才资源规划,优化人才资源配置。要着眼于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认真研究和分析所需人才资源的数量、素质和结构,主动把人才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抓好抓实,为国家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二是要注意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在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有效整合人才资源,形成人才资源的整体合力,集中力量攻克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性课题。三是要紧紧围绕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等战略的实施,有针对性的吸引、调配和补充紧缺人才和重点人才,以保证重大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博士服务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西部千名学科带头人工程”、“院士专家西部行”、东西部干部交流和对口支援等活动,既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了宝贵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又使许多青年人才在艰苦环境中得到锻炼。要认真总结和推广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努力使党和国家的每一项重大发展决策都能获得人才资源的充分配合和有力支持,都能为人才锻炼成长提供舞台。四是要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打破部门和区域垄断,加强宏观调控,盘活现有人才资源。尤其要制定鼓励和吸引人才到西部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农村工作提供服务的优惠政策,引导人才向中小城市流动,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同人才匮乏地区和单位之间的人才流动,推动应用性科技人才自主创业和向企业流动,鼓励农业技术人才和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基层创业,逐步解决人才积压和人才短缺的矛盾,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人才资源的潜能。人才支撑发展,发展孕育人才。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项目的实施,为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舞台。要鼓励各级各类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胸怀大志、不畏艰险,自觉投身西部大开发、扶贫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这样的伟大事业,在艰苦环境中磨炼自己,在社会实践中成长为各项事业的骨干。

篇2:促进人才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一、文明城区创建需要齐心协力文明城区创建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全区方方面面,具有全面性、艰巨性、复杂性的特点。自全区文明创建动员大会后,各部门、各街道都对照《白下区创建文明城区实施意见》和《创建文明城区工作一级分解表》,制定了创建方案,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指定了专门联络员,明确了创建目标,制作了一批宣传品,营造创建氛围,提高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一些部门、街道还对照指标任务进行自查,针对薄弱环节,找出差距,明确重点,力争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一个档次。区文明办抓住新街口创建工作重点,制定了新街口商业街区精神文明创建实施方案和工作进度表,开展了“实践雷锋精神,做诚信公民”、“青春闪亮新街口”两大主题系列活动;在《南京日报》上开辟了“新街口三个文明大家谈”栏目,并向社会广泛征集新街口主题口号;以“文明诚信、科学发展”为主题举行了2004中国南京新街口商圈高层论坛,为新街口建设和文明创建出谋划策。各部门、各街道充分发挥社区论坛、党员之家、社区大学等现有载体的作用,广泛开展“文明从细微处入手”市民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和以诚信为核心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培育市民精神和城市精神。4月初,市文明办对全市创建工作进行了随机实地考察,从检查反馈、平时工作和调研中反映出的问题来看,当前,我区的文明创建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市民的文明素质普遍不高。乱扔、乱吐、乱张贴、乱穿马路现象,损坏公共物品现象,车辆乱停乱放现象还较为严重。二是文明城区创建氛围还不够浓厚。部分主干道既没设大型公益性广告,也没有文明创建工作的标语牌。三是基础设施毁坏和缺乏。主要是主干道人行道上的盲道部分被占,街巷路面硬化不够,导致排水不畅、积存垃圾;居民小区有些未按规定设置消防设施,有的部分消防设施已损坏,消防通道不畅;社区文化场所面积缺口大,小区健身器材毁坏多。四是部分“窗口”行业服务、执法不规范。环卫部门存在环卫工人未统一着装,不及时清扫垃圾等现象;园林风景区存在环境不整洁、公共物品有损坏等现象;物业管理缺乏健全高效的投诉、回访处理机制;商业零售服务中存在未向顾客明示售后服务制度现象;交警有不及时疏导交通现象。五是市容、文化市场、卫生行业管理上的不足。如还存在违章搭建、无证流动摊点、抛洒滴漏、占道经营、盗版音像制品,娱乐中心、网吧等没有标识未成年人不宜入内警示牌等现象。经营性公共场所存在证照不全,从业人员不持证上岗,食品行业中少数还存在食品卫生不符合质量标准和证照不全问题。回顾前一阶段的文明创建工作,与文明城区的标准还有很大一段距离,要实现文明城区这个目标,需要凝全区之力,齐心协力,全力以赴,用科学的发展观引领创建工作,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找准薄弱环节,突出工作重点,采取有效措施,破解创建难题,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推进全区的文明创建工作不断地提升。首先,全区要紧张起来,行动起来。距离文明城区评比还有半年时间,全区各部门、各街道应充分提高对文明创建工作的认识,增强创建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抓紧落实各项指标任务,确保在每个明查、暗查中不丢分。其次,应进一步发动和依靠群众,在创建中凝聚民心。大力开展“文明从细微处入手”市民素质教育实践活动,从基本礼仪和基本行为习惯做起,革除不良陋习,树立文明新风,让市民处处感受文明、享受文明成果,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全体机关干部应先行一步,成为文明新风的倡导者和示范者。第三,以新街口商业街区文明创建为重点,推进文明行业建设。深入开展以诚信建设为核心内容的系列主题活动,重点突出商家的诚信建设,引导商家成为创建工作的主体,主动增加企业诚信成本的投入,树立企业诚信形象,最终成为创建的受益者。政府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管,坚决打击假冒伪劣商品,规范市场秩序,强化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使新街口真正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城市的品牌。第四,应进一步加大文明创建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四失关爱工程”、特教站等各种精神文明创建载体,通过丰富多彩、雅俗共赏的文体活动,宣传和普及基本道德规范,大力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同时发挥志愿者队伍及好市民、劳模等先进人物、团队的带头作用,用他们的自身行为来引导、说服、感染周围的人。第五,将文明创建工作与全区重点工作、行业创建工作及机关日常工作相融合,在工作中创建,在创建中工作。如创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百名文明南京人”、“十佳文明市民”、“十佳诚信企业”等等,通过各种类型、各种层次、各种角度的创评活动,来推动机关工作作风的转变,树立执法部门的形象,提高机关干部的素质,改善市民的文明行为,促进全区创建工作的有序开展,使全区三个文明领域中的各项工作能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席之地和一定的话语权,从而提高白下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加快教育资源整合刻不容缓加快教育资源整合,全面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全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近三年来,累计教育经费投入6.98亿元,其中区财政用于教育投入3.71亿元,年增长15%以上;基础建设投入3亿多元,完成校园建设项目17个,建筑面积10多万平方米,教育技术装备投入5931万元。目前,全区有省、市实验(示范)学校达25所,四星级高中1所、三星级高中4所、省合格职教中心1所、省示范初中3所、省实验小学9所、市实验小学7所、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4所。为了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全区按照省、市部署和《“十五”教育布局调整规划方案》,实施了中小学布局调整。到今年上半年,已撤销合并了15所小学、5所初中、3所职业学校和6所集体幼儿园,基

本完成区域内中小学布局调整“十五”规划任务。调研中大家一致认识到,我区教育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教育发展不均衡,中小学布局调整步伐已明显滞后,存在学校数量多、办学规模小、布局不合理、办学效益低的现象,尤其是中学的结构布局调整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品牌窗口学校数量不充足,不能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制约了全区办学质量的整体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滞后于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步伐,骨干教师尤其是在省内外有较大知名度的教师紧缺,没有真正形成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人事机制,队伍的活力没有被充分激发;教育服务经济、文明社会、造福人民的社会功能有待进一步发挥。要早日实现白下教育强区的目标,使教育成为加速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提供能量的发动机,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首先,应高起点的做好结构布局调整,实现均衡优质发展。要按照省市有关教育布局调整的标准和要求,统揽全局、抢抓机遇、整体规划、科学论证,抓紧启动新一轮的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结合白下教育发展实际和城市发展规划,坚持“高起点、高效益、高标准、高质量”的原则,做大、做精、做优、做强品牌学校,撤并一批生源不足、办学质量低的薄弱学校,盘活现有教育资源,加快规模学校建设步伐,争取3年内高中从10所调整到5所左右,初中从11所调整到7所左右,小学从41所调整到25所左右。第二,应坚持内涵发展,提高办学质量。白下教育应与全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相适应,走在全市的前列。学校应强化自身办学特色,强化课程教学等素质教育的内涵改革,在提高现有品牌学校教育水平的同时,努力争创新品牌。高中学校要全部办成四星级(即国家示范高中)的优质高中,金陵职教中心要建设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初中要全部成为省示范初中,90%以上小学成为省、市实验小学,教办幼儿园全部创建为省、市示范性实验幼儿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第三,应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队伍。树立“教师是教育事业第一资源”观念,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继续通过校长聘任制、任期目标制和竞争上岗制的落实,建设一支敬业奉献、高能高效的干部队伍;全面推行聘用合同制,完善布局调整中富余人员多渠道妥善分流措施;深化校内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分配激励机制,逐步向优秀人才、骨干教师和关键岗位倾斜;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把好教师入口关,实行教师“凡进必考”;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开展实施“网络教师培训”工程,提高在职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第四,应推进社区教育,健全终身教育体系。提高社区教育发展水平,是教育服务经济、文明社会的有效途径。围绕创建文明城区的目标,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为社区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满足社区成员的各种教育需求。重视和加强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进城务工人员培训、老年人的社会文化知识培训、外来人群适应城区社会生活培训、弱势人群提高生存技能培训等,努力提高群众受教育的普及程度。第五,应加大经费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发展教育是一项投资,通过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的水平和质量,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原则上义务教育阶段由政府投入,非义务教育阶段由政府和社会共同承担。应积极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通过银行贷款、资产置换、捐资助学和社会办学等形式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在全区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体,以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基础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确保教育事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三、推进社区民主自治任重道远我区的社区建设通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呈现四大特征:一是社区党组织健全,工作扎实有效。全区60个社区建立了社区党总支,楼院建立了党小组,使党的组织体系深入到居民楼院,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新的社区党组织活动网络。还分别与辖区16家单位党组织建立联谊制度,实行党员教育联搞、思想教育联做、社会治安联防、公共建设联办、贫困对象联帮、文明社区联创。二是涌现出一批富有特色的品牌和亮点。如洪武路街道的“社区功德录”和“爱心驿站”、苜蓿园的“特殊家庭教育辅导站”、止马营街道七家湾社区的“民族之家”、五老村街道三条巷社区为独居老人安装的“爱心互助”门铃等一大批特色服务项目。三是社区中介组织逐步发育。表现为三种类型:活动类,其特点是以消闲或文化娱乐为主。如各社区群众自发组织的腰鼓队、合唱队、健身队等老年活动队。权益类,主要是居民合法权益的表达和维护。如五老村街道三条巷社区的计划生育协会,会长由住在社区的医院退休妇产科主任担任,为辖区内育龄人群提供生殖保健和优生优育优教服务,并帮助妇女维护合法权益。服务类,其功能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服务。如洪武路街道马府新村社区的“康爱百姓服务站”,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和力量,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四是社区民主自治意识进一步增强。各社区通过社区民主选举制度、社区民主决策制度、社务公开制度、社区服务承诺制度、社区居民听证会制度和社区工作者述职制度等有关制度来强化社区自治功能。建康路街道致和街社区的“社区议事园”自成立以来,先后解决了各种社区重大事务、邻里矛盾和家庭纠纷上百个,深受居民欢迎。社区建设工作开展了多年,社区民主自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比如:社区居委会负担仍然过重,表现在:社区台帐多,除区里统一制作的“5+1”本台帐外,不少职能部门又另设台帐;检查评比多,各类调查统计多,自去年底至今,各类调查统计不下9种。一些职能部门工作延伸落实不到位,社区工作经费与人员配置不到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民主自治的进程。强化社区自治功能、推进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可谓任重而道远。为此,政府各部门和街道在推动社区工作中,要确立新的管理理念,实现由领导、管理到指导、服务的角色转变,积极为社区依法自治创造条件。要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民主自治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党组织指导下的社区居民自治管理模式,积极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自治、服务群

篇3:促进人才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关键词:用工调查,统计分析,人才特点,区域经济,对策建议

一、调查情况概要

近年来, 成都市XX区 (1) 经济建设连年取得新成效。2009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6.5亿元, 比2008年同期增长18%, 区域经济综合实力跃居全省十强前列。面对发展机遇和挑战, 如何从人力资源上支撑产业功能区建设, 以促进全区经济的进一步提升, 决定开展全区企业人力资源现状调查。

本次调查方式采用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 主要依靠和督促企业自填调查表。调查样本覆盖该区全部规模 (资质、限额) 以上企业393个;规模 (资质、限额) 以下企业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 抽样比按企业总数的5%抽取, 共抽样本数100个;在建、签约项目企业47个, 进行全面调查。调查范围覆盖了各行业和各层次。调查的对象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源、专业技术型人力资源和技能型人力资源。有效调查样本共525个, 调查表有效回收率达97%。

调查表数据录入采用epidata编程。调查表数据分析采用spss专业统计分析软件与excel软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二、企业人力资源总体情况分析

全区企业人员总量127133人。从人员类型来看, 技能人员最多, 共计76188人, 占59.93%;专业技术人员28213人, 占22.19%;经营管理人员较少, 有22732人, 仅占17.88%。从企业规模来看, 规模以上企业聚集了大部分人员, 有84084人, 占66.14%;规模以下企业40776人, 占32.07%;在建企业2273人, 占1.79%。另外, 汽车、工程机械企业人员总量为27470人, 且以技能人员为主, 九成以上分布在规模以上企业。

全区企业人员结构情况:从户籍看, 本地户籍占六成。从性别看, 男性占69.32%, 女性占30.68%。从学历看, 高中 (中专) 及以下的人员偏多, 占六成以上。从年龄看, 中青年是企业的主力军。28岁至50岁人员占65.33%, 28岁以下占28.17%, 50岁及以上仅占6.50%。从城乡来源看, 农民工占全区企业人力资源总量的56.36%。在这部分人力资源中, 技能型人员最多, 占全区企业技能型人员总量的67.18%。农民工学历层次集中在高中 (中专) 及以下, 占这一学历层次总量的86.46%。

三、企业人力资源结构与产业结构、从业人员结构的关系分析

1. 从本区看, 全区人员结构与从业人员结构基本匹配, 与产业结构不相符合。

本次全区人力资源调查数据显示, 第一产业人员总量为30583人, 第二产业人员总量为32694人, 第三产业人员总量为41736人, 三次产业人员结构为29.12∶31.13∶39.74, 与三次产业结构8.91∶63.38∶27.71相比不相符合。全区2005-2009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略有所增, 但增幅不大, 第二产业增加值则逐年递增, 涨幅快于人员增长幅度。一方面说明全区第二产业人均增加值高, 生产效率高, 技术进步快;另一方面也存在人员短缺现象。全区2005-2009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不断增大, 第三产业增加值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却呈下降趋势。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全区人员结构与产业结构不相符。

2. 从全国看, 全区第三产业效益提升空间大, 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全区较全国和四川省而言,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较高, 高于全国7个百分点, 高于四川10个百分点。比较该区三次产业的人均增加值也可以看出, 全区第一、二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增加值均高于全国、四川和成都市, 而第三产业人均增加值只高于四川全省的平均水平。因此, 该区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提升空间大, 发展潜力足。生产效益的提高与人才素质提高密不可分, 故全区第三产业人员素质有待整体提升。

四、企业人员队伍的特点

1. 企业人员总量与目前企业规模相适应。

全区企业人员总量为127133人。其中, 规模以上企业人员总量为84084人, 占66.14%;规模以下企业人员40776人, 占32.07%;在建企业人员2273人, 占1.79%。可见, 全区现有企业人员主要集中在规模以上企业, 与企业规模相适应, 也与该类企业创造的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0%以上相匹配。

2. 企业人员类型结构符合全区战略发展定位。

调查结果显示, 全区现有企业人员中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的结构为17.88∶22.19∶59.93, 技能人员占了近六成。这与该区的产业结构和发展定位是相符合的, 与该区实现“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和“中国现代汽车产业新高地”的战略目标也相匹配。

3. 企业人力资源类型与学历结构逐步得到改善。

2010年上半年企业引进人才中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的结构为12.06∶20.19∶67.75, 技能人员占了近七成, 合乎全区人才战略与总体发展战略匹配的要求。2010年上半年企业流出人员中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的结构为8.72∶26.76∶64.52, “三类人才”流入总量均大于流出总量。从企业流动人才学历来看, 主要呈现低学历、低职称流动率高的特点, 高学历、高职称人员相对稳定, 人员结构逐步得到改善。

4. 职高学历人力资源在技能型岗位上作用明显。

调查数据显示, 全区企业现有职高生11056名。其中技能人员中职高学历最多, 占80.80%, 专业技术型人员占12.80%, 经营管理型人员队伍中职高学历较少, 仅占6.39%。技术技能型人员在以工业发展尤其是以汽车、机械工程业发展为主的该区, 具有广阔的用武之地。

5. 规模以上企业显示人力资源集聚的强劲实力。

调查显示, 规模以上企业人员总量占全区企业人员总量的66.14%, 规模效应明显。从2010年上半年企业人员流动情况来看, 该类企业人员引进量大于流出量, 且人员引进和流出量占全区引进和流出量的比重都在六成以上, 其企业人员引进对全区人才引进产生了较大影响。

6. 规模以下企业显示对各类人力资源的旺盛需求。

从全区企业2010年下半年和2011年三类人员需求来看, 规模以下企业与规模以上企业分别为:经营管理人员1524人/740人;专业技术人员3540人/2981人, 这两类人员均是规模以下企业需求大于规模以上企业需求;技能人员规模以下企业需求7464人, 规模以上企业需求11103人, 前者需求虽小于后者, 但从企业规模与人员需求的对比看, 规模以下企业人员需求并不小。

7. 汽车、工程机械产业技能人才占比高于全区企业平均水平。

全区企业现有人员中, 技能人员占59.93%, 而汽车、工程机械产业中技能人员占汽车产业人员总量的72.92%, 高出全区水平近13个百分点。调查显示, 整车制造、零部件制造等汽车产业对高级技师、高级技工、低级工等 (如电焊工、钳工) 技能人员需求更大, 必要的技能人员保有量, 是打造汽车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的基石。

五、企业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

1. 企业人员总量与未来全区产业发展需求之间还存在差距, 尤其技能人员缺口较大

调查发现, 全区企业现有人员127133人, 2010年上半年全区企业引进人员总量为16948人, 2010年下半年和2011年企业对人员的需求总量为28862人, 企业人员需求旺盛, 也显示出区内企业人员总量不足。2010年上半年引进的人员中技能人员最多, 占67.75%。2010年下半年和2011年拟引进技能人员占68.31%。该区作为四川省千亿汽车产业基地, 对技能人员的需求更大, 因此, 技能人员应是目前企业人才引进的重点。

2. 汽车、工程机械企业技能人员引进跟不上需求。

调查数据显示, 全区企业技能型人员总量76188人, 其中汽车、工程机械技能型人员占26.29%。2010年下半年和2011年技能人员需求总量19717人, 其中汽车、工程机械技能人员需求总量7716人, 占比为39.13%, 可见现在汽车企业对技能人员的需求较大, 人员引进步伐还应加快。

3. 企业人才学历偏低, 层次有待提高。

调查结果显示, 全区企业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只占13.58%, 博士和硕士总计不到一成, 其中研究生占0.67%, 博士仅占0.04%, 而高中 (中专) 及以下学历占63.47%。分析发现所属管理层高低与学历高低有正相关关系, 博士、硕士主要集中在高层和中层, 本科和专科在所有管理层中分布较均匀, 而高中 (中专) 及以下学历的最多。

从人员引进来看, 2010年上半年引进博士不足一成;硕士有256人, 占1.51%;本专科人才5329人, 占31.44%;高中 (中专) 及以下学历的人员11360人, 占67.03%, 其中, 职高生1894人, 占16.67%。高学历人才引进仍显不足, 技能型人才远不能满足需要。

4. 职业技术人员匮乏, 职业技术资源薄弱。

调查数据显示, 全区企业现有人员中, 职高在人才总数中所占比重较小, 仅占8.70%。职高人员主要分布在规模以上企业。

目前全区驻区高职院校和职业高中 (职业培训学校) 共计13所, 区内公办职高仅两所。这些学校的专业定位与全区发展战略定位并不匹配, 毕业生就业主要指向并非本区;而是面向四川、甚至西南或全国, 职业技术教育还存在布点散、规模小、专业单一的不足, 难以满足区内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5. 企业高端人才缺乏, 性别结构失衡。

在调查的525个企业中, 企业高端人才总量为40人, 占企业总人员比重仅为0.031%。在企业人员总量中, 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225.96∶100, 而2009年成都市男女性别比为101.02∶100, 可以看出该区人才男女比例失衡较为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规模较小的个体工商户企业未列入本次调查范围, 而这部分企业的绝大部分岗位的就业者是女性;二是受全区产业结构的影响, 第二产业, 尤其是汽车、工程机械业的许多岗位不太适合女性就业, 使得全区企业人员中男女结构失衡的矛盾较突出。

六、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的对策建议

结合区情, 对优化全区企业人力资源, 促进区域经济进一步提升, 提出“市场调节、企业主体、政府促进”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和建设思路。

1. 健全人才管理制度, 完善人才发展规划, 充实人才管理队伍。

建立企业调研制度、企业人才报表制度, 使全区人才管理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加强与高校和企业的联合, 制定适合全区企业人才, 尤其是汽车、工程机械类技术技能人才的评价体系, 使特殊人才引进标准化。建立定期人才分析制度, 从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协调的角度, 去分析现状、找出差距, 明确目标, 完善全区人才引进与发展规划, 敦促相关部门并协调相关企业制定与全区人才引进与发展规划相匹配的专项配套规划。充实人才管理队伍力量, 在政策和条件许可下, 适当增加人才管理部门编制职数, 遴选出合适岗位的人才, 为全区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尽职尽责。

2. 转变职业技术教育观念, 为全区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营造氛围。

技能人才是该区实现战略目标的核心力量, 全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 对外引进, 很难满足需求, 关键还是要依靠自身的“造血机制”。要转变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思想观念。要结合战略发展的定位, 树立职业教育新观念, 大力宣传“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就是增强全区人才力量,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就是发展地方经济”的思想, 鼓励职业成才、技能成才和技术成才, 将职业技术教育放在与普通高校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

3. 加大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资金扶持力度, 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

加大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 改制一批普高为职高。在资金投入、师资引进、学生报考等方面给予职业技术教育相关的政策倾斜;在校园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经费配套上给予职业技术教育以资金上的支持。着力建设好区内现有的职高、驻区职业培训院校、高职院校, 为全区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多作贡献。

4. 改进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借鸡下蛋加快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加强与区外专业技术培训机构的合作, 真正建立起自己的特殊人才培养的造血机制。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上, 借鉴高校导师制和企业师徒制的人才培训经验, 在企业里建立起广阔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实习基地, 政府给予企业一定支持, 企业给予人才培养以技术支持, 实现政企联合培养人才。特别注重在企业生产一线岗位培养和促进中青年农民工技术成才。

5. 加快人才管理电子化、网络化建设的步伐。

尽快建设起全区人才管理数据库, 在企业人才报表制度、人才使用评估制度, 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和实施的基础上, 对人才数据实行动态管理, 及时了解和公示全区人才供给与需求情况, 并建立相应的人才储备库。通过信息资源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 实现企业人才需求和市场人才供给的无缝链接。

6. 转变人才培养、使用和管理的观念, 提高人才管理水平。

在人才培养管理上, 应当发挥企业的主动性, 改变原来企业对人才的“等”、“靠”、“要”的做法, 强化企业自身的主体作用。企业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岗位要求去诊断培训需求, 成立内部培训机构或者建立职工大学, 对企业员工进行培养;建立毕业生实践基地, 通过车间实习、名师带徒等方式加强人才的前期实战经验训练, 以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在人才的管理和使用上, 引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元素, 从单纯的“管好人”, 逐步过渡到“用好人”、“留好人”, 提高人才管理水平。

7. 从长计议, 强化人才引进和储备的战略思维。

企业要改变人才使用的短视做法:需要时招聘, 不需要时则辞退, 一遇市场回暖则人才饥荒, 找政府、找部门叫苦。一方面, 要加强人才储备。另一方面, 做好储备人才的培养, 以保证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需求和临时性、季节性和突发性的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1]陈维政, 余凯成, 程文文.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加里.德勒斯, 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3] (英) 史蒂芬.皮尔比姆, 马乔里.科布纳基.人力资源管理实务[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5.

[4]蒋志华.市场调查与预测[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

[5]李福海, 揭筱纹, 张黎明.战略管理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7.

[6]邹永红.四川省新农村建设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J.]特区经济, 2007, (11) :206-208.

[7]王屹, 曾茂林.分层培训农村劳动力的职教模式探究[J.]教育与职业, 2009, (17) .

[8]李美长, 花传国.职业教育和农村剩余劳力转移协调发展的对策[J].教育实践研究2010, (11) :271-273.

篇4:促进人才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梁军,男,中共党员,高级讲师,高级政工师。现任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院长。1985年被授予北京市新长征突击手称号;2003年被全国纺织学会评为“优秀校长”;2004年被授予“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006年获“首届中国教育管理科学人物”荣誉称号;2008年奥运立功“首都劳动奖章”; 2009年被授予“中国技工院校杰出校长”;2010年荣获“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2011年荣获“中国职协技工院校改革创新奖”;2013年被授予“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每一次的全国职教会都备受关注,是全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也对学院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和指导作用。今年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对职业教育的影响非常大,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出台的文件比较细致,已经触摸到了职业教育的关键点。

这次会议弘扬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把人才强国、技能强国提升到国家的发展战略上,这是国家处在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新技术、新企业对技能人才强国的新要求。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更是对全国的职业教育有重大指导意义。

《决定》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特别是提出了“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让人看到了希望。此外,《决定》还提出要统筹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积极发展继续教育,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这是顶层设计的一个思路。

在国家人社部管辖的技工学校中,很多院校已经进行了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师资队伍素质的培养、实训基地的建设,理论和实践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的模式探索起到了推动作用。而在技师的培养方面,很多技工院校还在探索和完善的过程中,还存在着教育教学整体的设计、与企业岗位对接的问题。这对技工院校的教育教学和学校整体发展来说,便有了更高的要求。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结合,学院要紧密结合党的要求和社会对人才技能的要求办学,而不是单纯地为办学而办学。技工学校是源于企业,为企业服务,在校企合作方面是具有天然优势的。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技工院校发展还有瓶颈。现在已经有五年制的高级技工教育,但是和高职比,没有相应的学历证书。既然有了上升通道,那么这个通道就应该真正打开,而不是封闭的或一条腿走路。应该给技能人才相应的职业资格、学历资格和经济待遇,这也是社会尊重职业教育、尊重技能人才的体现。

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79年的北京市实用高级技术学校,2003年与北京市实用技术学校、北京市金驼技术学校、北京市纺织工业技工学校三校合一,2009年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创建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2011年成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拟立项支持的项目学校。学院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办学理念,以“培养一名学生,造福一个家庭,学会一门技术,打开一扇成功的大门”为办学宗旨,以培养思想品德优良、专业技能过硬、身体心理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为目标,以高级技工教育为主体,以技师培养为引领,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内涵建设为保障,打造特色突出、办学一流的新媒体技师学院为发展定位。

篇5:促进人才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市财政局课题组

宜宾市,是地处川滇黔结合部,位于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市内丘陵与山地梯次分布,各区县自然环境、资源禀赋迥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如何发挥财政职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区域协调发展,是市委、市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区域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宜宾地处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结合部,地型从浅丘到山地梯次分布,各区县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差异较大,资源禀赋迥异,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区域经济差异更加明显(如图1)。如何

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一条区域间协调、均衡的经济发展之路,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和主要挑战。

(一)经济规模较小,区县间差异悬殊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宜宾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总体规模仍然偏小,实力不强,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008年,宜宾全市实现GDP645.8亿元,人均12200元,为全省人均15378元的79.33%,列全省第七位,为全国人均22698元的53.75%。2007年全省173个县级经济综合评价排名,我市10个区县中排名在70以内的仅一个翠屏区排第11,排名71-90仅两个,其余均在第90名以后。经济规模小,且差异巨大,根本原因是除市辖区外的县级经济基数太小,工业基础太薄弱,发展缓慢。2008年,9个县第二产业增加值合计176.72亿元,仅占全市的47.90%,平均每个县不到20亿元。

(二)工业化程度低,没有摆脱农业经济格局。

全市10个区县中除翠屏区外,工业比重普遍偏低,农业比重偏高,工业比重超过40%的高、珙、筠三县,采矿业占了大头。县域经济总体上处于工业化初期,工业产业结构、组织结构以及空间布局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突出,工业布局无序、功能定位不清晰,产业集聚能力弱,宏观经济效益差。

(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边远地区发展受限。

县级经济发展滞后,于所在县区位和交通条件呈正相关关系,交通条件越好的县,工业基础相对较强,偏远地区、交通条件差的县工业基础就差。如屏山、兴文、筠连三县离中心城区最远,工业基础也最弱。

最近15年来,市-县交通有了很大改善,但仍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筠连和兴文两县离市区公路里程100公里左右,时间仍然需要两三个小时。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发展。

二、发挥财政职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区域协调发展

经济增长有三种源泉: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加强微观管理和改善要素配置;科技创新。三种方式对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度的不同组合,就是经济增长方式。不同发展阶段经济体的增长所倚重的主要源泉不同,在各种源泉当中采取的重点途径也不相同。财政职能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配置资源,二是收入分配,三是稳定经济,四是经济发展,其中三个是与调节经济相关的,可见财政职能的发挥之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发挥财政职能,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区域协调发展,就是要综合运用各种财政政策和利用好财政资金,影响经济增长的三种源泉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发挥程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人们通常把依靠要素投入增加推动的增长归结为粗放或者外延式的增长方式,并进而认为这是不好的增长方式。实际上,要素投入增加推动的增长方式并不一定是不好的增长方式,而没有实现要素充分就业的增长方式一定是不好的增长方式。大量的研究表明,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宜宾这样的西部相对落后地区,虽然和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一样都需要倚重要素投入增加、提高配置效率和管理水平以及科技创新,但是有明显区别:一是要素投入增加推动增长的潜力更大;二是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的潜力也更大;三是就技术创新而言,主要依靠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实现。理清了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明确了什么是好的经济增长方式,就不难找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和重点。

可见,对于宜宾而言,推动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源泉依次是增加要素投入、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科技创新。财政职能的发挥要以此为依据来展开

(一)集中力量建设一批能发挥区域资源优势的工业集中区,壮大工业实力。

根据经济增长的源泉理论,宜宾经济增长的最大源泉是增加要素投入,及增加资源、资金、劳动力的投入,归根结底就是扩大投资。从投入产出效率看,农业最低,服务业受经济发展阶段制约发展空间受限,工业潜力最大。要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在充分利用当地各种优势资源基础上扩大制造业投资,提高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是必然选择。

2004年,高县率先提出了工业强县的口号,开始了根据本地资源优势,建设工业集中发展区的探索。立足煤炭、水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的优势,在全市首先建立以能源、耗能产业集中发展为特色的福溪工业园区。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超过2.5亿元,其中财政预算资金投入4829万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8年,福溪工业区累计入驻企业12户,当年实现工业产值3.97亿元,占全县的10%。

高县之后,各区县相继建立了工业集中区。2007年6月,为规范和加快全市工业集中区建设,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产业集聚配套,培育企业集群,形成产业规模优势,提高宜宾工业经济的竞争力,市发改委出台了《宜宾市工业集中区布局规划》。全市规划工业集中区13个,其中市辖区4个,其余各县一个。《规划》结合各地资源优势,进一步明确了各工业集中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明确长江沿线依托较强的工业基础、便捷的交通和丰富水资源,重点发展食品、纺织、化工、机械、物流产业,南部地区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重点发展煤电、煤化工及建材等能源、材料产业,并对园区产业链配套、环境保护等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划》的出台为区县工业集中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市县两级财政充分发挥财政职能,通过预算安排和投资公司融资平台贷款融资等方式投入巨额资金用于园区基础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截止到2008年累计投入资金达25.5亿元。

在大笔资金投入园区基础建设同时,宜宾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财政扶持政策,鼓励企业投资。主要有:一是对鼓励类产业转移项目的各类规费、手续费等在符合国家政策前提下,按能免则免、能减则减、就低不就高的原则减免。二是对鼓励类和拉动作用强的重大产业转移项目,财政予以贷款贴息补助。2008年市财政贴息3000万元。三是对鼓励类产业销售收入上台阶予以奖励。2008年兑现奖励214万元。四是对自身建有污水处理厂并达标排放的,所征排污费纳入地方环保专项资金的部分,符合国务院《排污费征收使用条例》和财政部《排污费资金收缴使用管理办法》规定的可安排给该企业用于污染防治。

工业集中区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大批市内外企业到县域投资,县级工业实力迅速提高。2008,市辖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8%,其余9县增长33.83%,县属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由38.8%一跃提高到48.3%,市辖区GDP占全市比重在2006年达到峰值后连续两年下降(如图1),工业集中区功不可没。一些集中区从无到有,快速成长为县域经济的中流砥柱。2008年,江安阳春坝园区已形成工业产值生产能力70亿元,实现工业产值14亿元,占全县的49%,实现利税8200万元;南

溪罗龙工业园区实现工业产值11亿元,占全县的45%,实现利税3600万元。目前,集中区大量的工业投资项目还处于建设期,一两年后产能将逐步释放,预计到2010年,将有6个园区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其中3个超过100亿元,一个超过400亿元;到2012年将有6个园区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其中5个不在市辖区。宜宾将逐步形成以长江沿线5个工业集中区为主轴,以南部能源、原材料工业走廊为两翼的经济布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将大幅改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得到质的提升。

(二)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消除交通瓶颈。

前面讲到,交通是我市部分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全市设立的13个工业集中区,长江沿线交通条件较好的几个得到迅速发展,南部几个相对边远的则发展较慢,从这个方面说,交通也是生产力。要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必须改善了交通条件,缩小空间差异。

2005至2008年,市财政累计投入交通基建资金9.2亿元,带动完成交通基建总投资40亿元(如下表),财政资金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一是围绕打造“一小时经济圈”、“半小时核心圈”,实现 13个工业集中区快速通道连接,实施完成了宜长路、宜珙路、江长路、观斗山隧道、S307屏山至大岩洞段公路建设和S307屏双路、S308李沙路、S309龙兴路、S206江安至纳溪公路整治,即将完成宜-南快速通道建设和高筠路整治。二是围绕构建大通道、大动脉,形成 “十字型”对外高速公路骨架网络,已建成内-宜-水高速,在建宜-乐、宜-泸-渝高速,宜-攀沿江高速已纳入省高网规划并开展前期工作。一批重大项目在几年内陆续建成,宜宾将逐步形成高速公路外通成渝、云贵、攀西,快速通道内达区县的交通网络,资源配置效率将显著提高,基本消除交通瓶颈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创造条件。

(三)以机制创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扶持企业快速发展。

最近20年,宜宾的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两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的第一个阶段是“抓大放小”,2000年之后的第二个阶段是全面发展,但这个阶段才刚刚起步。第一阶段的“抓大放小”,政府成功地将五粮液、天原、丝丽雅培养成超大型企业,其工业增加值占到全市的52%,对财政收入的贡献超过55%。第一阶段的成功也带来了明显的副效应,即宜宾除了这三个企业外,小企业多,中型企业较少,企业规模层次有断档现象,企业生态不平衡。这种断档,意味着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对地方经济持续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都意味着一种风险。要消除这种风险,就需要引导资金配置,让一批小企业迅速发展成长起来。

企业的发展壮大,要有强大的资本做后盾。但由于厌恶风险,国有大银行更愿意向大型企业贷款,小企业规模小,风险承受能力低,难以得到银行贷款,此时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存在缺陷。小企业最缺的就是资金。如何解决小企业的发展资金问题,就成为能否解除经济发展风险的关键。

市场机制的缺陷,可以由政府创新机制来弥补。宜宾市财政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实践,核心在于构建一种政策性支持、金融式放大、市场化运营、专业化管理的机制,让财政资金产生可持续的放大效应,把传统“消耗性”的低效投入方式,变成循环增值性的、高效的投入方式。

一是用财政资金建立信用担保公司。2003年,宜宾市政府出资成立了“宜宾市和正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由财政来承担信用风险,以此鼓励银行为中小企业融资。2003年当年财政注入资本金4000万元,截止到2008年底累计注资9000万元。6年间,担保公司累计为192户中小企业提供担保85630万元,在保余额29549万元。在担保公司支持下,一批有潜力的小企业迅速发展壮大起来,成为当地的重要企业。同时,担保公司资产稳步增长,实现良性循环。

典型案例如南溪徽记食品公司。该公司是一个生产风味名小吃“豆腐干”的企业,2006年销售收入1100万,年利润46万,职工仅130多人,产品很受欢迎,奈何没有资金扩大生产。2007年由担保公司担保获贷款800万,产能迅速扩大,2008年销售收入就超亿元,利润超1100万元,新增就业850人,2009年1-5月徽记公司产值已达6000万元,成为县级支柱企业之一。象徽记公司一样在担保公司支持下快速发展的公司很多,如金川电子、高洲酒业、力源电机等企业在担保公司的持续支持下高速发展,目前已位列市内30户重点企业。

二是向地方商业银行注资。2006年,市政府整合城市信用社成立股份制的宜宾市商业银行,注册资本1个亿,主要面向中小企业融资。商业银行的成立为本地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多机会,当年年末贷款余额11.3亿元,2007年增长23%达13.9亿元。2008年,国家收紧银根,企业融资更加困难,为此,市商业银行再次增资扩股,市、区两级政府与几家国有控股公司联合注资1.38亿元,其中财政注资5665万元,当年年末贷款余额增加8.1亿元,同比增长58.54%,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同时,银行净利润两年平均增长117%,实现了财政资产保值增值,为支持更多企业发展提供了条件。

(四)以财政资金为杠杆,引导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地区之间的经济竞争,实质就是产业的竞争。产业竞争力的核心,一个是规模,一个是技术。因此,后发地区要在经济上迅速缩短差距,实现赶超和可持续发展,在不断扩大要素投入实现经济规模扩张的同时,必须逐步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提高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比重。但矛盾在于,后发地区往往表现为资金匮乏,创新意识不强,科技投入不足。这个不足只能由政府来弥补,发挥财政职能,用各种财政奖补政策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

近年来,为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提升我市产业竞争力,市县两级财政以研发补助、技改补贴、贷款贴息、奖励等多种形式投入大资金,对优势企业关键性项目给予重点扶持,成效显著。2005年至2008年间,全市财政对工业技改和研发补贴投入逐年增长(如下表),补贴企业的研发补助资金累计达1.6亿 元;产业技术改造等工业发展补贴累计3.7亿元;2008年一年就投入能源节约利用技改资金1.06亿元。财政资金的持续投入,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创新意识,直接和间接带动了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技术改造投入快速增长,起到了显著的杠杆效应。2005年至2008年,全市工业企业创新投资从2.58亿元增长到14.26亿元,3年增长4.54倍,年均增长77%;技改投资由35.96亿元增长到73.91亿元,增长1.06倍,年均增长27%,远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两项投资合计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5.88%。

研发和技改资金的大量投入,使我市工业竞争力持续提高,几个龙头企业如五粮液、天原化工、丝丽雅等在同行业中竞争优势不断扩大,一批中小企业如高州酒业、天工机械、惊雷科技等也迅速成长壮大,成为同行业中的小巨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

三、政策建议

实施证明,什么是好的发展方式,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其定义可能大不相同,关键是要因地制宜,发挥本地的资源、区位优势,弥补阻碍经济发展的短板。协调区域间经济发展,政府的统筹规划和政策引导至关重要。如何发挥财政职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区域协调发展,宜宾市做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丰硕的成果,但我们认为财政职能发挥的空间还很大,特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县公路升级。

如前所述,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交通状况呈正相关关系,要改变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改善其交通条件是第一要务。我市目前已通一级公路的县4个,多数县只通二、三级公路,差距很大。道路等级落后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坚定不移扩大财政资金投入,提高市通县公路等级,促进边远地区经济发展。

(二)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与全国一样,宜宾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的99%以上,解决了近八成的就业,贡献巨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增强,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继续蔓延加深的严峻形势下,加快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促进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城乡就业、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国际金融危机来袭,中小企业首当其冲,融资难、经营难更加突出。因此,建议中央专门出台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减小受到的冲击;同时,地方政府继续加大上述金融扶持力度,助其渡过难关。

(三)鼓励煤化工工业发展。

宜宾市经济相对落后的几个县,交通、地理条件没有优势,但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煤,在未来经济要持续发展,必须在矿产品深加工上做文章。现在,煤基本是挖出来就卖,附加值不高,就赚个挖煤的辛苦钱,而煤化工可以将煤的价值提高几倍甚至几十倍。建议抓住以石油替代为目标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刚刚起步的契机,大力发展煤化工工业,在土地、税收、财政等各方面予以全方位政策扶持,既可以改变廉价出卖资源的被动局面,推动产业升级,又能促进本地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最大限度地将资源的价值在当地体现出来,真正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008年有专家测算,只要国际油价高于50美圆一桶,石油替代煤化工就有利润空间,而目前油价已触底回升超过60美圆,煤价相对2008年已下跌近半,正是发展煤化工的最佳时机。如能成功抓住此机遇,宜宾的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格局都将重构,五粮液、翠屏区一家独大的局面将不复存在,宜宾经济将发生质的飞跃。

(四)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

篇6:促进人才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国外的经验与启示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3日 15:00

来源:《求是》期号:2005.6作者:宁越敏 李健

城市化,主要是指人口、非农产业向城市集聚,以及城市文明、城市地域向乡村推进的过程。现代意义的城市化起于英国工业革命,伴随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化扩散到欧美大陆。二次大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始城市化进程,而欧美发达国家则步入郊区化发展阶段。至21世纪初,城市人口已占世界人口的近半数。联合国有关机构预测,不远的未来,世界大多数人口将在城市居住。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城市化水平(这里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不断上升,并成为衡量一国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积极推进城市化有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当然,由于国情不同,各国的城市化道路以及所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但这些国家在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的经验或教训,对我们来说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城市化的不同类型及特点

一国的城市化进程从属于该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过程。从世界范围来看,凡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城市化,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作用。

以大都市区为特色的美国城市化。美国是一个在不断移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城市化国家,其城市化进程脉络清晰完整,带有一定“原型”特征,同时又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建国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19世纪初才开始工业化进程,19世纪中期起工业化进程加速,其工业发达地区也成为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地区。1920年,美国近半数人口在城市居住,已进入城市时代。第二阶段,20世纪20-70年代。其中50-70年代是美国城市化进程最为迅猛的阶段。该时期城市化有两大特点。一是郊区化现象出现。郊区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罗斯福新政大规模推动公共工程建设的结果。高速公路的建设带动人口从中心城市向郊区迁移,促使城市向郊区蔓延,由此出现了城市向大都市区的转化。二是城市化发展的重点逐渐转向早先经济较为落后的西部和南部。大批新的城市中心在新兴高科技行业以及国防工业的支撑下崛起。第三阶段,20世纪70

年代至今。美国郊区化进程更加迅速,部分地区甚至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即城市人口向农村迁移。伴随郊区化的进程,大都市区的数量不断增加。1990年,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大都市区数量达40个,人口占总人口的51.5%,美国成为一个以大型都市区为主的国家。

美国的郊区化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伴随人口郊区化,先后出现了制造业、零售业、个人服务业和办公业的郊区化。大量的就业岗位迁到郊区,形成现代化的中心区。中心城市由于受到了周边郊区城市的有力挑战,人口不断减少,而产业的转移又造成自身功能的衰落。到20世纪70年代,由郊区化导致的中心城市财政危机、失业、种族骚乱、贫困等问题持续恶化,衰落的中心城市成为美国社会问题的中心,造成很大的社会压力。从80年代起,一些老工业城市针对旧城衰落采取许多振兴对策,部分城市如纽约通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或旧城的再开发,吸引中产阶级从郊区回迁中心城区,使中心城区经济重新焕发生机,这种现象被称为“再城市化”或“中产阶级化”。不过,人们对“中产阶级化”也有争议,反对者认为旧城改造往往以少数民族或低收入阶层居住区为对象,这些弱势群体成为中心城区“中产阶级化”的牺牲品。

由政府引导的日本城市化。日本城市化开始于明治维新时期,但直到1940年,城市化水平仍落后于当时欧美工业化国家。1956—1973年间是日本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农业劳动力转移量年均达到42.9万城市化也进入加速期,并于1975年达到75.9%,实现了人口城市化。在日本城市化的进程中,同样出现了大都市区(日本称之为大都市圈)超前发展的现象。按日本政府的定义,日本共有7个中心城市人口达百万以上的大都市圈,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东京圈”、“名古屋圈”、“京(京都)阪(大阪)神(神户)圈”三个大都市圈。此外,日本还有4个中心城市人口达50万以上的都市圈。

在日本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对工业发展和城市布局起着重要指导作用。二战后,特别是五六十年代,日本政府为工业的重建提供了重要的投资基金,在工业建设用地、工业区的准备、工业用水和交通设施的建设以及技术帮助等诸多方面,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金融支持和帮助。另外,政府大力倡导发展出口行业,外向化的经济战略使产业向沿海城市高度集中。1980年以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口和社会各项职能开始向东京集中,形成了“东京圈”控制其他区域的局面。日本最大的10个城市也集中分布在太平洋东岸的工业带,而且有7个位居从东京到大阪的东海道都市带内。为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日本先后制定和实施五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形成了包括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在内的较为完善的规划体系。

“过度城市化”的拉丁美洲。拉美的现代城市化进程始于19世纪末期。1900年,整个拉美地区城市化水平为25%。到20世纪30年代,大多数拉美国家先后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也开始加速,1945年城市化水平达到39%。20世纪50年代,一些拉美国家推行“进口替代”战略,伴随着工业以及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大都市区。但自60年代后,由于遭受严重的经济衰退,加上政府不重视农业,大量破产农民涌入城市,该地区城市人口由5400万迅速增加到1990年的3.14亿,占总人口比例达71.4%,阿根廷、智利和乌拉圭等国的城市化水平甚至超过80%。

虽然从人口城市化水平来看,拉美地区同西方发达国家相差不大,但拉美的经济发展水平却远远低于后者。总体而言,拉美的城市化是建立在农村经济持续恶化、普通农民大量破产基础之上的。这里的农村大庄园制度导致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大量农民在破产并丧失发展空间后,不得不进入城市寻找新的生存机会。但由于拉美主要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后,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增长缓慢,甚至不时爆发经济危机,城市就业机会严重不足;而农民缺乏工业技能,加上工业化水平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导致大多数新进城市者为了生计只能从事一些属于第三产业的非正规就业行业,如饮食、家政服务、沿街销售等。这种没有经济同步发展作为基础的城市化,必然导致城市“病态”发展,人口拥挤、住房短缺、贫富悬殊、毒品及暴力犯罪、环境污染等问题接踵而来。因此,拉美的城市化被称为“过度城市化”。化解矛盾,稳妥推进城市化进程

总体而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伴生各种经济社会问题是难以避免的,如农村发展滞后、城市住宅和基础设施供应短缺等。为使城市化进程得以稳妥进行,一些国家采取多种措施来化解矛盾。

协调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关系。从许多发展中国家包括拉美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来看,政府往往更加重视城市的发展,而忽略了作为社会另一部分的农

村的发展。发展政策的倾斜,使得大部分农村地区相对来说处于贫困状态,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严重不足。当农民在农村没有出路的时候,唯一的出路就是进城。但由于城市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城市贫困、失业、犯罪、环境恶化等问题就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日本在处理城市与农村发展关系方面较为成功。日本政府比较注意农村、农业的发展问题,制定了大量法律促进农村发展,如为扶持山区农村及人口稀疏地区的经济发展,制定了《过疏地区活跃法特别措施法》、《山区振兴法》等;为促进农村工商业的发展,制定《向农村地区引入工业促进法》、《关于促进地方中心小都市地区建设及产业业务设施重新布局的法律》等。同时,日本政府也比较重视对农村、农业的投资,投资方式多样化。中央政府主要对建设项目进行财政拨款及贷款,地方政府除财政拨款外还可发行地方债券进行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加强了城市间、城乡间的联系为实现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可能,而农村发展也为城市产业和人口的扩散开辟了道路。由此,日本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业不再是农村的支配产业,到1980年农村从事第三产业的比率高达42%,小城市得到了较快发展。

多种方式消除城市贫民区。在城市化的高速发展阶段,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必然导致住宅和基础设施供应短缺,而财富分配不均使得问题更加严重。早在19世纪,欧洲国家的城市中就普遍存在贫民区现象。为解决城市贫民问题,西方国家曾采取多种措施。比如,早期解决住房的措施主要是兴建工人居住区,其后欧美各国开始制定更为完善的针对城市贫困者的住房政策。美国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注重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其中由联邦政府发起的“新政”和“城市更新”两项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解决城市下层居民住房问题进而治理中心城市。从“新政”来看,涉及城市的政策除进行以工代赈的大型社会工程建设外,还推出两项直接影响城市生活的重大举措。一是拟定“绿带建镇计划”,在郊区选择廉价土地,建造新社区供城市贫民区居民迁居,再将原贫民区清除,改建为公园等公用设施和绿带。二是创建两个新的政府机构,即房主贷款公司和联邦住房管理署。前者主要为城市居民提供住房贷款,消除住户因付不起分期贷款而被取消住房抵押权的现象;后者是联邦政府干预乃至管理城市住房的常设机构。这两项运动对解决美国城市住房紧张以及增加就业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对来说,发展中国家城市贫民区问题更为严重,而韩国解决该问题的经验较为成功。1960至1990年是韩国城市化高速增长期,城市化水平年均上升1个百分点,但同时农村人口大量进城导致出现城市贫民区。韩国政府先后采取清理工程、有选择合法化以及自我发展工程等措施,来处理城市低收入者居住区、非法聚集居住区的问题。1983年引入了联合重建计划,制定最低住房标准,承认居民在社区及社区发展中的民主权利,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同时还鼓励非政府组织、房地产开发商参与社区建设,通过政府引导、组织各方参与社区建设,实施有效的市政管理,使国家、社区以及社区居民、企业等多方受益。

倡导城市的集约型增长。西方各国在对城市发展的宏观调控中,城市规划始终是重要的工具。现代城市规划兴起于19世纪末,早期的城市规划理论偏重于疏解大都市的人口和功能,以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汽车社会出现后,城市随之迅速向外蔓延。但低密度、盲目蔓延的对外扩展,造成城市土地低效利用并产生其他问题。20世纪80年代,西方社会开始关注由此带来的各种环境问题及其经济社会后果,认为“以小汽车为导向的交通方式、低密度的城市扩张,这种城市蔓延方式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增长方式”。美国学者因此提出了“紧凑型城市”和“精明增长”的概念,提出城市发展应该采取TOD模式,即以大运输量的轨道交通系统为导向,以站点为中心建设半径合理的居住区,并提供办公、商业服务业等多项功能。1998年,美国波特兰开始实行一种新的城市发展计划——LUTRAQ计划,目的是在城市开发中尽量减少土地的消耗、机动车交通和空气污染;强调街道的相互联系,使公共交通更加便利和舒适;强调混合功能以及符合人性尺度的设计和宽敞空间。近年来西方国家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表明,未来城市规划发展的主流应该是“集约和精明”地使用土地,以实现人类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缔造城市的未来。世界各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均产生许多复杂的问题,而政府解决这些复杂问题的能力是有限的,为此需要建立新的机制。联合国人居中心针对城市建设提出“赋予能力框架”,鼓励个人、家庭、社区、商业组织和志愿者组织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赋予能力”的观念已广泛应用于一些国家的城市住宅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比如,印度尼西亚的泗水大规模房屋改善计划让市民和社区组织参加优先事项的决策

过程。当城市面临的问题超越城市行政区的范围时,则需要从区域角度进行统一协调。目前,国际上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建立区域内城市间的协调机制,如美国旧金山湾区的9个县政府组成旧金山湾区政府协会,负责湾区的经济发展、环境、生态保护与建设;二是由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区域规划,如日本国土厅先后数次制定了比大都市圈范围更大的首都圈、中京圈、近畿圈的发展规划,以协调都市圈内部的发展。在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涉及的问题更为宏观。为使地方与全球生态可持续性联系起来,还需要各国政府乃至国际社会发挥重要作用。总而言之,为促进城市化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建立政府之间以及政府与个人、各类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共同缔造城市的美好未来。

上一篇:新准则下接受捐赠的会计和税务处理下一篇:描写春游句子段落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