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民警感悟

2024-07-07

十九大民警感悟(精选6篇)

篇1:十九大民警感悟

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18日9:00在人民大会堂大礼堂举行,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听了习总书记的讲话我感触颇深,公安机关肩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公安机关作为基层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处在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最前沿。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基层民警的基本素质和执法能力,直接关系到公安队伍维护国家和社会稳定能力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十九大报告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引人深思,作为基层公安机关一员,通过学习,我认为公安机关民警需提高三个意识:

一是提高法制意识。公安机关作为刑事和行政执法部门,应主动承担依法治国的重要历史使命,做严格、公正、文明、规范执法的表率。抓住了执法规范化这个中心环节,也就抓住了整个公安工作的命脉,抓住了依法治国的根本。因此,我们要牢牢抓住执法规范化这根主线不动摇,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执法规范化成果,带动和提升整个执法工作,坚决文明执法,不滥用职权,以法律为准绳,以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为理念,服务社区、服务社会,为社会的安定团结做贡献。

二是提高细节意识。公安执法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容不得半点疏忽和懈怠。我们要通过抓细节来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要通过抓细节,来转变我们的工作作风,弥补执法中的漏洞和薄弱环节;要从接处警、受案、立案、调查取证、文书笔录制作、现场勘查、涉案财物扣押处理等各个环节入手,认真查找问题,制定针对性措施,来完善提高执法质量。

三是提高创新意识。基层公安机关不仅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更要有奋发有为的创新精神,把我们的执法工作继续推向前进。在执法实践中,要特别重视科技在创新中的作用,大力提高执法的科技含量。实践已经证明警务信息化的重要性,因此公安民警要提高运用科技的效率,要发扬钻研精神,要在运用现代警务科技的同时,创造出更新、更适合、更贴近实战的科技战术战法。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维护好社会治安,坚决与不法分子做斗争,给全县人民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

篇2:十九大民警感悟

各行各业都在学习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作为一名基层的人民警察,一名党员,我就自己的学习感悟如下:2017年10月18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将揭开新的一页。

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科学指引下,我们国家度过了一个“极不平凡的5年”,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这5年,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这伟大成就的背后,旗帜鲜明讲政治,成为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能够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度过一个“极不平凡的5年”的坚实保障。

时间回到2016年10月,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正式提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了习近平同志在党中央、在全党的核心地位。这对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对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更好凝聚力量、抓住机遇、战胜挑战,对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是一句空话,要切实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讲政治,就要树意识。总书记讲话强调,全党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政治意识摆在首位,就必须要坚定政治信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政治原则,站稳政治立场。最根本的一条,就是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全党令行禁止,这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讲政治,就要明目标。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了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忧、所盼。虽然时代在变,环境在变,任务在变,但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没有变,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始终没有变,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奋斗目标始终没有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对人民作出了庄严的承诺。2017年,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讲政治,就要重实干。总书记反复强调崇尚实干、狠抓落实,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广大党员干部要以钉钉子的精神抓好改革落实,说到做到,只争朝夕。中国人民历来强调实际、注重实干,最不喜欢喊大口号,定好高骛远的目标。2013年2月28日,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不搞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勇于担当,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目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无论是教育、医疗、住房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还是脱贫攻坚面临的精准扶贫问题,都需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加以破解。

讲政治,就要守规矩。2015年1月,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提出“政治规矩”一词,并将党员应守的规矩归纳为四个方面:党章、党的纪律、国家的法律、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他要求全体党员必须具有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信念,铁一般的纪律、铁一般担当。遵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就必须要维护党中央权威,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在守纪律、讲规矩上做表率,必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党内不允许有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党员,谁触犯法律,不管级别有多高都要问责,都要处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5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继往开来明确大政方针、制定行动纲领、实现理论创新,中国人民将面向更加辉煌的未来,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作为一名民警,作为一名党员要深刻认识当前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充分认识当前的工作所处的环境,为全面夺取全面小康,建成社会主义强而努力,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充分了解当前的主要矛盾,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坚持依法治国理念,规范执法行动。

作为一名民警,作一名党员要以身作则,强化反腐败,保持清廉。全面治党永远在路上,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

作为一名民警,作一名党员要敢于担当,善于担当,主动担起国家建设的重担,全身心投入到全县公安工作,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篇3:十九大民警感悟

一、教学目标的虚化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确定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行为与习惯,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等多维一体的教学目标, 这是彰显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 也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然而, 有的教师由于对多维目标的设计缺乏理论指导, 在实践层面便出现了教学目标的虚化, 具体有两种表现:其一, 知识、能力目标缺失或变得模糊。知识能力目标是多维目标的基础性目标, 是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故而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不能虚化。其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游离。德育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但不意味这种教育可以“独立”和“直接”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要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融为一体, 绝不可“架空”和游离。

二、教学设计的偏颇

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设计的弹性化和优质化的设计范式仍未建立。从操作层面看, 教学设计常常呈现两种偏失:一种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意识淡漠, 没有全面、深入地运筹策划, 写在教案本上的只是几条筋, 显得十分粗放;另一种是未能妥善处理教学的预设性与生成性的辩证关系, 具体表现为教学设计的刚性、死板, 教学过程谋划得过于繁琐、细微, 尚未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处预留生成空间, 这就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对预设外的生成意义的封杀。

三、教材使用的迷失

使用新教材是新课程实施中的关键问题之一。不少教师还是按照以往学科知识教学的模式来处理德育新教材, 把教材当作“圣经”, 把教材中知识点的传授当作教学的目的。由于指导思想的偏离, 教师在教材使用中出现了迷失。诸如拘泥教材预设的话题, 对教材中范例的价值挖掘不深, 对教材中的“留白”弃之不用, 不能吃准教材的结构, 捕捉不到教材中的活性因子, 不善于利用教材隐含的意义空间, 随意对教材内容重组, 或者对教材的“二度开发”不作为等。

四、课堂教学的迷误

德育课程实施以来, 课堂教学渐渐变得鲜活、灵动起来, 这是主导方面。但同时, 许多矫枉过正的因素, 许多浅表、浮躁的作法, 许多形式主义的东西也随之“热闹”起来。诸如:为了情境而设置情境;活动教学缺乏内在的价值蕴含, 只是看重活动的表面热闹和活动形式的花哨;对话没有凝神聆听, 没有多元交流, 没有质疑反馈, 没有激情驳辨, 没有会心微笑, 没有心灵碰撞, 没有意义建构, 师生的话语权极不对称, 如此对话教学只不过是一问一答, 一问齐答的零假话, 毫无意义生成和生命润泽的假对话;不少课堂上看不到教学方式的变革, 学生的探究能力、批判精神、创造性、责任感与合作态度被边缘化。教师仍习惯于沿袭讲授式模式, 可谓是“涛声依旧”。

五、课堂内外的疏离

德育学科课程的实施不能只限定在课堂时空, 而要走出课堂, 融入学生的全部生活, 全方位、全天候地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然而, 德育课程实施的现状还尚未建立课内外衔接的教育教学机制。不少教师只管课堂教学, 下课铃响了, 如同标上了休止符, “教学进行曲”就戛然而止。教师没有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 关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 没有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道德经验, 没有针对日常生活中的道德问题, 进行具体的指导, 没有在课堂之外的校园、家庭、社会为学生营造致知笃行的平台和实践性作业。由于课堂内外的疏离, 造成了德育课程不能追随和引领学生的生活。

六、社会实践活动的空白

德育教学需要学校课堂和社会课堂的协同。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结合相关课程内容, 有计划地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围墙, 走进社会大课堂, 有目的地开展参观、调查、访问, 或借助社会实践基地, 实施主题教育活动, 对于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合作精神、毅力、实践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多种素质的历练, 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然而, 不少学校的领导和德育教师, 却“怕”字当头, 消除不了安全问题的阴影, 开辟社会课堂也就成了教学的盲区。结果学生学了六年德育课程, 却未能经受一次社会实践的洗礼, 这无疑是德育教学最具要害性的缺失。

七、教师引导作用的缺位

德育新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做人, 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打下基础, 这就决定了教师应发挥对学生的引领作用。然而在教学中, 教师往往只强调独特见解, 却忽视对共同见解的尊重;只关照个人体验, 却对偏离普遍价值、主流价值的言说、观点不置一词, 听之任之。如此,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受到了他们自身水平的限制, 课堂上展现的往往只是肤浅的、表层的, 甚至是错误的言说, 失去的却是教师的价值引导、智慧启迪、思维点拨, 实在令人惋惜。

八、农村德育课程改革的“短板”

我国广大农村、牧区、林区、渔区, 由于教学条件差, 教学资源严重匮乏, 德育师资稀缺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德育课程成了“鸡肋”。农村德育课程改革的这种“短板”, 最根本的表现就是对于农村孩子真实的生活以及他们的体验、向往和追求, 没有高度关注, 只注意关心城里孩子的生活, 所学内容完全是城市化的东西。真正关乎他们生命成长, 属于农村、牧区、林区、渔区孩子的生活却受到了冷落和禁锢。如学习《交通安全》, 仅仅是“红绿灯”、“交通安全标志”等方面的内容, 对于远离城市立体交通网络的农村、牧区、林区、渔区孩子真实生活中的出行安全问题 (如农村孩子暴雨后涉小溪、过小河;渔区孩子在湖汊港湾的安全行船;林区孩子出行如何有意识地设定参照标志等) , 统统被“淡化”掉了, 成了教学的“盲区”。由于德育教材、德育教学的城市化倾向, 本应是回归生活的德育新课程, 在广大农村、牧区、林区、渔区的实施, 则反其道远离了学生的真实生活。农村如何有效地实施德育课程教学, 几乎成了一道难于破解的难题。

九、教学评价的滞后

小学德育课程教学评价是在生活德育、主体德育、实践德育理论指导下, 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 通过对课堂生活中师生活动的观察和信息搜集, 运用科学的评价手段, 对教师、学生教与学的过程和结果作出的价值判断。按照教学原理和《课程标准》的精神, 教学与评价不可分离。“如果教学和评价紧密相连, 学生将会学得更多”, 评价“乃是最大限度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然而, 自德育新课程实施以来, 教学评价却严重滞后, 成为制约德育课程深入推进的“瓶颈”。尽管《课程标准》 (实验稿) 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具有可行性的“评价建议”, 但德育课改的十年间, 却未能探索出整体性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的新路, 从实践层面看, 也没有突破对学生实施情感态度价值观和道德行为评价这道难关。德育课程实施中存在的诸多不足, 尽管原因复杂, 但如下因素至关重要:

1. 教材因素。

德育新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实验教材, 具有首创性, 但还不那么完善、完美, 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各种版本教材在兼顾城乡上失衡, 即关注城市多, 对表现农村生活则不足。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 一方面是城市和农村的现实差异, 从客观上决定了教材处理这一问题的难度;另一方面教材编写者都是在城市生活的人, 思考问题所依据的时空背景自然是城市的生活。上述主客观因素造成了教材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生活的弱化 (针对农村孩子的社会化以及日后进入城市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让他们提前了解城市的方方面面是完全必要的, 然而弱化农村内容确是一个缺失) , 这样, 既为城市学生全面认识“三农”问题带来了困难, 同时又使农村教师在利用教材资源时感到无所适从。

2. 教师因素。

新教改的进程表明, 这是制约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首先,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全新的综合性课程, 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在知识结构上, 要求从原来只会处理单学科知识, 发展到要学会进行跨学科知识加工。教师专业素养的应然要求与教师自身专业水平实然现状的矛盾, 是造成教师不能顺利驾驭新课程的原因。其次, 德育学科课程教师多为兼任, 他们将主要精力用到了语文、数学和班务管理上。因工作量大, 负担过重, 很少能分出精力钻研德育学科教学业务。据一份调查报告指出:“68%的教师上课前不作任何准备, 即使准备, 大多数教师也只是在课前把教材看一下, 或者让学生开展一点调查或是收集有关资料。”如此, 又怎么能胜任教学?那就更谈不上教学创新了!

3. 教研因素。

各级教研部门缺乏对德育课程实施的跟进研究, 对德育教师的教学实践指导不力。如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反思性学习和体验性学习, 教师尚不能理解其精髓。新课程须得采用的一些新的教学方法, 如对话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移情习染法、美文欣赏法等, 许多教师既不能了解其要义, 更不能驾轻就熟地操作。对此, 教师并不心甘情愿, 而是想尽早改变这种尴尬和无奈。教师盼望得到德育专家和各级教研员的引领, 盼望获得面对面被指导的机会, 盼望看到更多既有理论价值, 又有普适性、指导性、可操作性的德育课程研究成果。从教师的期盼和呼声中, 可以看出教研工作的差距和滞后。

4. 管理因素。

一是任教人员的结构失衡。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专职教师, 只占任教该学科教师总数的3.6%, 96.4%为兼职教师, 一般都教语文、数学, 或者当班主任。值得注意的是, 在庞大的兼职教师队伍中, 担任校长、书记、政教主任的行政人员占71.1%。新课程教师的结构失衡, 限制了教研活动的开展, 影响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二是淡化职前培训。大多数教师在任教前没有参加职前培训。对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标准、教材体系等基本情况了解甚少。三是组织教师日常研修工作没有跟上。一般学校都不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研组, 学校未开展德育学科课程的专题培训和专题研修, 即使稍微重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一些学校, 一学期也只是组织一、两次观摩课活动, 将其视为“感受式培训”。由于本学科教师研修的组织、督导、评价工作没有真正纳入学校议事日程, 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 处在“有‘坎’过不去, 有‘难’排不掉”的尴尬境地。

以上对德育课程十年课改的成就与问题作了“一分为二”的分析。成就巨大是课程发展景观中的主导方面;而发现问题及其认定解决的路径, 则是德育课程后续发展的新的生长点。发展无疑是各门课程的永恒主题, 对于德育课程而言, 最具决定意义的是要总结鲜活的实验经验, 进一步坚持并发展生活德育理论。

品德新课程的实施, 之所以能受到儿童喜爱, 取得多方面可喜成绩, 实现富有历史意义的超越, 其因在于课程理论基石的改变:即用生活德育论取代知识性德育。德育课程的实施, 提升了学生的生活质量, 从而使德育教学摆脱了“灌输”的顽疾!今后要推进和深化新课程实施, 就必须坚守生活德育论的路径不动摇。当然, 我们也应注意, 生活化德育理论本身还存在不足, 还需要进一步论证与完善。朱小蔓教授等人认为:在坚持生活德育论的同时, 尚须注意“道德在其超越层面所具有的崇高、理想性乃至神圣性”, 要坚持“德育的价值立场”, 关注学习过程“学生主体性生命的存在样态”, 让他们“具有深刻自觉性和反省性”。通过师生间不断地对话、交流和价值引导, 促使学生养成优良的德性, 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 (编辑:杨民)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确定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行为与习惯,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等多维一体的教学目标, 这是彰显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 也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

德育新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做人, 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打下基础。然而在教学中, 教师往往只强调独特见解, 却忽视对共同见解的尊重;只关照个人体验, 却对偏离普遍价值、主流价值的言说、观点不置一词, 听之任之。

篇4:感悟语文(诗十四首)

养成好习惯,恒久乃为功。

终生受其益,譬若影随形。

三、 人能写字 字也能“写”人

岂唯纯工具?写字可育人。

砚穿池尽墨,笔走泣鬼神。

五、 书山有路“趣”为径

书山趣为径,有径自奋登。

何为教之道?蹲下看学生。

七、 教师要当好“媒人”

教者如媒妁,促其自沟通。

读书须自悟,哓哓不中听。

九、 在“乐”与“放”上下工夫

命题窒文思,刮肚复搜肠。

改革意何如?要在乐与放。

十一、 处处留心皆语文

毋庸知识树,莫陷题海深。

时时须留意,处处皆语文。

十三、 协同用力 车快如飞

编者与教者,往来频交通。

同心挽一车,其驰快如风。

二、 “瞎子背瘸子”是最佳选择

识字流派多,合利分则伤。

瞽目负跛足,避短扬其长。

四、 要学会查“无字词典”

社会大词典,造化好文章。

欲晓词语义,要在明其像。

六、 “扣读导悟”与“读中见悟”

诵读亦椽笔,绘景复传情。

语调曲尽妙,何须假丹青?

八、 谁知道哪块云彩会落雨

不有云千朵,焉得雨淋淋?

孰知落雨者,竟是哪片云!

十、 学语文好比“熏锅屋”

学理若筑塔,习文是聚沙。

铢积复寸累,日久气自华。

十二、 要提倡“减法思维”

语文若笥筐,什物皆可藏。

要在做减法,枝削干自强。

十四、 莫让大脑成为“跑马场”

欲作弄潮儿,莫效抬驴人。

篇5:公安民警十九大报告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总书记的铿锵之音,响彻在人民大会堂,也回荡在辽阔的神州大地。聆听、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报告高瞻远瞩、立意深远,提振人心、激扬斗志,明确提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

作为一名基层人民警察,肩负履行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之责,传承红色基因,传承革命前辈们破旧立新、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工作和生活中牢记使命,薪火相传,砥砺前行,更是义不容辞。坚定执着追求理想。崇高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是中国人民心中燃烧的火炬。在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坚持崇高理想信念,为追求崇高理想信念的实现而勇往直前。如何做到坚定理想、廉洁奉公,是我们每一位基层干警必须审慎思考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崇高理想,高举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时刻将人民公安职责铭记在心,忠诚、公正、清廉、文明,严于律己、秉公执法。

实事求是勇闯新路。实事求是,是我党兴业之本,是勇闯新路的前提。勇闯新路是实事求是的推动力,是对实事求是的践行。实践证明,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事业发展才会有活力、有动力。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正是这种实事求是、敢闯碰硬的精神,使党深深地扎根在这片沃土。

当下,新的形势要求我们更加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在各项公安工作中全面准确地贯彻落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用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指导公安工作实践,坚持实事求是,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贴合实际,办好每一个案件,把“服务人民”落到实处。

艰苦奋斗力克难关。“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苦奋斗是我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也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靠着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我们党一步步发展壮大,最终取得胜利。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法治建设成为党的工作的重心之一。公安机关作为国家法律执行机关,彰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责,尤为显得重要。在新形势下,我们更加需要不屈不挠,坚毅执着的奋斗精神。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厚重的历史,留给我们的是前辈们传承下来的永恒精神,这些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褪色,反而愈加珍贵。苦难的年代里,中国共产党人用卓越的眼光、吃苦的精神以及带领中国人民翻身的伟大志向,在黑暗中打开了全民族新生的希望之门。

篇6:公安民警学习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

党的十九大为全国各族人民绘就了伟大梦想和新的蓝图,开启了伟大事业的新时代。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是当前公安机关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作为一名党员民警,要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切实以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报告作为干好公安事业的行动指南,牢记宗旨,铸造忠诚;要充分发挥主人翁的精神和主观能动性,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不辱使命,扎根高原,赤诚奉献,为藏区社会经济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特别是聆听到关于依法治国的相关论述,为我们公安民警所有执法活动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把落实十九大报告精神,体现在每一次严格执法,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中,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党和人民用心工作。您好,新时代;携手,再出发!

上一篇:贵州烟草发展史下一篇:大学生初入职场工作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