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联体协议书免费

2024-06-06

医联体协议书免费(精选6篇)

篇1:医联体协议书免费

甲方:凤阳县人民医院

乙方:

为贯彻落实国家医改精神,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xx〕33号)、《安徽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皖政(20xx)16号)文件要求,甲乙双方本着自愿原则组建成立凤阳县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医联体在省卫生计生委的领导下,按照利益共同分享,责任共同分担,事业共同发展,技术共同提高的发展目标,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 医联体的构建模式

医联体采用“1+3”模式,即以甲方为核心,联合若干所乡镇中心卫生院,实现医联体范围内资源共享、远程诊疗、双向转诊、预约诊疗、技术扶持等,分为紧密型和松散型的医联体,具体组建模式由甲乙双方共同协商决定。

二、 双方职责

(一) 甲方职责

1、组织管理

成立医联体工作办公室,综合协调医联体相关事宜,促进医联体内业务发展;定期召开医联体成员单位工作例会,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协议履行;为乙方颁发“凤阳县人民医院县域医联体××医院”

牌匾,并加强对外宣传等工作。

2、技术指导

在已发展成熟的诊疗技术中筛选适宜乙方的诊疗项目,积极指导推广,帮助乙方完善医疗管理、医疗安全、医疗服务工作制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根据成员单位需求对其相关专业进行对口帮扶,定期派驻专家进行技术指导;指导医联体内业务技术宣传。

3、远程诊疗

在医联体成员单位间搭建高端远程诊疗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逐步实现远程会诊、远程专科诊断(病理、检验、影像等),远程手术指导、双向转诊,应急指挥等功能。

4、人才培养

为乙方医护人员提供若干名额免费进修学习,采用“一对一”导师帮扶制,提升对乙方进修人员的培训力度。

5、双向转诊

通过远程诊疗和专家现场会诊等手段为乙方疑难危重患者诊治提供技术支持;按照“首诊在基层、分级诊疗、康复回基层”的基本原则,医联体内实行双向转诊制度;为乙方上转的疑难危重患者诊治提供转诊绿色通道;对恢复良好、适宜回基层康复治疗的患者优先下转至乙方相应科室。

6、资源共享

负责乙方的检验、影像、病理等质控工作,并对成员单位检验、影像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管;承担乙方未开展的检查项目,并逐步为乙方开通便捷的服务终端;承担乙方未开展的中心消毒供应工作;对较高端已开展的检查项目向乙方进行公示;逐步在医联体范围内推行检查结果互认制度。

(二) 乙方职责

1、组织管理

制定医联体负责人,与甲方全面对接,积极参加医联体内工作例会,及时沟通和交流,促进医联体健康发展;挂靠“凤阳县人民医院县域医联体××医院”牌匾,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

2、技术支持

积极接纳甲方的技术帮扶指导,提供相应的工作条件;也可向甲方提出有偿共建科室,或将科室托管给甲方管理;对涉及医联体的技术宣传应在协商的基础上统一进行;甲方组织的医联体宣传活动,应在宣传材料、场地、人员方面给予支持。

3、人才培训

积极安排人员参加甲方举办的医师培训,学术交流、多学科综合诊疗等活动;每年选派若干名综合素质过硬的医护人员到甲方进修学习;对业务培训的需求和建议,可经医联体例会相互沟通。

4、双向转诊

执行医联体内双向转诊制度,对本院不具备救治条件的患者转诊甲方,转诊患者享受绿色通道服务,优先安排床位及检查;公布甲方

转诊服务电话,联系转诊具体事宜。

5、资源共享

积极配合甲方对检查、影像项目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对因条件所限无法开展的相关项目,可使用甲方检查申请单在甲方完成检查。

三、其它

(一) 本协议经各方盖章后生效,本协议有效期自协议签订之日起3年,协议到期后,据各方意愿可续约。

(二) 本协议所涉及具体工作,由甲乙双方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制定实施细则。

(三) 本协议一式4份,协作方各持2份。其中,甲乙双方各提交1份至各自所属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协议生效后,协议方

对协议内容如有变更或补充以书面形式,作为本协议的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各方协商解决。

凤阳县人民医院(签章) 医院(签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篇2:医联体协议书免费

甲方: 乙方:

为贯彻国家医改精神、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甲乙双方自愿组建成立医疗联合体,按照组织内业务协作、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目标,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权利和义务(一)双向转诊

1.甲方、乙方执行双向转诊程序,按照“首诊在基层,分级诊疗,康复回社区”的基本原则,乙方需将急危重症的患者转往甲方,甲方需将进入恢复期的乙方转诊患者转回乙方。

2.甲方开通转诊绿色通道,设专人负责。乙方转诊住院患者直接入住病房,转诊就诊、检查患者以预约形式优先就诊。

3.甲方接乙方通知安排相关临床科室做好接诊准备,将接诊科室名称、院内位置、注意事项等电话反馈乙方。

4.甲方接诊科室人员优先安排以上转入患者,进行检查或办理住院,并保存双向转诊(转出)单。

5.患者转回由主管医师开据双向转诊单(回转)单报甲

方责任科室办理转回手续,责任科室通知乙方做好接诊准备,并将回转信息转给乙方。

6.甲方接诊科室继续跟踪回转乙方患者的后续治疗,与乙方人员充分沟通,进行必要的业务指导。

(二)技术指导

1.甲方根据乙方需求对其相关专业进行对口帮扶,定期派驻专家到乙方开展坐诊、查房、讲课等,帮助乙方确定并开展特色专业,对专业的发展进行指导。

2.甲方帮助乙方完善医疗管理、医疗安全、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制度,进一步优化流程,提高乙方的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3.甲方在已发展成熟的中医适宜技术中筛选适宜乙方开展的诊疗项目,指导乙方实施并推广。

4.甲方筛选适宜的科研项目,邀请乙方参与共同开展。(三)人才培养

1.甲方为乙方人员提供免费进修、培训机会。2.甲方举办短期培训班、学术交流等,对乙方人员进行免费轮训,提升其业务水平。

3.甲方举办短期基层医技培训班,如需现场观摩、会诊查房等事宜,优先安排在乙方单位;

4.甲方举办的各层次学术交流、疑难病例研判等活动,可通知医联体成员单位参加。

(四)资源共享

1.甲方负责承担乙方不能开展的检查、检验项目。2.甲方检验中心、影像中心负责乙方的检验、影像质控工作,并对检验、影像工作进行指导,并逐步为医联体成员单位开通便捷的服务终端。

3.凡经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质控中心公布认可的检验项目结果在医联体内互认。

二、乙方的权利义务(一)双向转诊

1.甲方、乙方执行双向转诊程序,乙方需将急危重症的患者转往甲方,甲方开通转诊绿色通道;甲方需将进入恢复期的乙方转诊患者转回乙方。

2.乙方通过甲方双向转诊负责人,将符合转诊指征的患者基本信息上传至甲方,并填写双向转诊单(上转)。

3.乙方应妥善安排患者转诊甲方,并提前与甲方联系人联系。双向转诊(上转)单由患者携带直接前往甲方接诊科室就诊或办理住院。

4.乙方根据甲方回转患者信息,做好回转患者的接诊准备。

5.乙方主动与甲方患者转出科室加强联系,保障患者治疗的连贯性和延续性。

(二)技术支持

1.乙方在甲方指导下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严格按照甲方指定的诊疗标准执行。

2.乙方在甲方的指导下确定业务发展方向,积极配合甲方的技术帮扶工作,并提供相应的硬件条件。

3.乙方积极参与甲方科研工作,或协作开展科研工作。(三)人才培训

1.乙方积极组织人员参加甲方组织的医师培训和学术交流等,并对参加人员的学习效果进行测评。

2.乙方将进修计划,包括人数、进修专业等相关内容于每年1月份报给甲方,方便甲方进行统一安排。

3.乙方可对甲方的业务培训提出需求和建议。(四)资源共享

乙方根据自身条件开展检查、检验项目,对因条件所限无法开展的检查、检验项目,可转至甲方处开展。

三、组织管理

1.甲方、乙方为独立法人单位,甲方对乙方履行指导帮扶义务。

2.甲方协同联合体内成员单位组成联合体理事会,主要解决联合体内业务发展、工作机制、对外宣传、协议履行等问题。乙方作为联合体成员单位应积极参加联合体例会,总结工作,交流经验,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联合体的健康发展。

3.甲方按时负责召集乙方参加联合体工作例会。

五、其他事项

1.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盖章后生效。有效期 年。自协议签订之日起至年 月 日止,合同到期后根据双方意愿可续约。

2.本协议一式2份,双方各执1份。本协议生效后,双方对协议内容的变更或补充应采取书面形式,作为本协议的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联络部门: 电话: 乙方联络部门: 电话:

篇3:医联体协议书免费

1 理论背景

1.1 人才流动理论

国内外存在大量的关于人才流动的理论,不同的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探析。国外较为知名的有库克理论,美国学者库克认为,为激发研究人员的创造力,应该及时变换工作部门和研究课题,即进行人才流动。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开辟新工作领域的实践中,激发和保持自己的创造力;卡兹的组织寿命理论:美国学者卡兹在研究科研组织时,绘制出卡兹曲线。卡兹曲线表明,一个科研组织的成员在一起工作相处的时间在1.5~5年这个期间里,信息交流的水平是最高的,获得的成果也最多。而在不到一年半或超过5年的时间里,成员信息交流水平不高,获得成果也不多。解决的办法是通过人才流动对组织进行改组[2]。

国内较为知名的理论阐析有南京大学商学院赵曙明的理论,他认为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人才流动是优化资源配置、开发人力资源的必然要求。为了使人力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提高人力资源的边际贡献率,必然要求人力资源从相对富裕的行业、地区及企业流入相对稀缺的行业、地区和企业。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理论,都阐述了人才到一定年限,都需要通过人才流动来实现创造力的激发和保持,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而医务人员长期待在一个医院或岗位,时间久了可能造成思维模式、学习模式的凝固,不利于业务水平的提高,因此也需要通过人才流动来激发和保持工作热情。医联体的成立能够让集团内医务人员相互交流学习,缩小医院间的业务差别。笔者阐述的人才流动包括两方面,一是苏北医院的人才资源流向医联体集团单位进行指导;二是医联体成员单位的人才资源流向苏北医院参加培训。

1.2 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是用来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Strength)、劣势(Weak)、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是一种能够较客观、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组织或单位发展现状的研究方法。笔者旨在以SWOT分析法对苏北医院医疗集团双向人才流动具体做法和成效进行分析,探讨人才流动举措在培养医联体成员单位临床骨干人才的作用及需要改进的方面。

2 苏北医院医联体人才流动举措

2.1 培训方式

2.1.1 成立团队,探索人才培养方式

在医联体成立之初,苏北医院就成立了由院领导主持的工作团队,设立了办公室,针对基层人才培训工作多次召开会议讨论。并由医院领导带队,组织调研小组到各集团成员单位实地调研,了解各医院情况和帮扶需求,确定了中青年技术骨干长期驻点、管理专家短期驻点及高级医疗和护理专家定期指导三种帮扶模式。自2015年9月份至今,医院先后选派248名管理、医疗、护理人员和专家进驻各社区及乡镇卫生院。

2.1.2 编写教材,针对性指导

医联体成立后,苏北医院分别编写了《综合内科》、《综合外科》、《护理与医院感染管理》和《临床基本技能与实验室诊断》等医联体系列培训教材,制定了“医疗集团成员单位医务人员培训办法”,对所有下派人员进行系列培训教材应用培训,使每一位驻点医护人员都具备培训基层的能力。

2.1.3“送下去”,培训扎实有效

一是通过教学查房、专家门诊、会诊和手术等途径,结合病例进行一对一指导和临床带教,提高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能力。二是在基层定期开展业务知识讲座,要求至少两周一次,强化当地医务人员基础理论知识。近一年来共进行专业讲座356次,培训医生2 267人次,护士1 642人次。三是进行操作技能培训,提升基层医护人员操作水平。四是驻点时间要求保障培训的持久性。按照要求,苏北医院中青年专家在晋升中级职称和高级职称前要到受援单位服务累计不少于1年,每次服务时间不少于3个月,再次到县及县以下医疗机构服务时间不少于6个月。

2.1.4“请上来”,培训效果明显

一是邀请基层医务人员免费参加苏北医院举办的各级各类学术讲座及论坛,提升其专业技术能力。二是对基层提供免费进修机会。对二级甲等以下医院的进修人员,进修期满一个月以上,考核合格者,每月发放200元补贴。至今已接受医疗集团成员单位医疗、护理和医技进修的人员共82人。

2.2 培训内容

2.2.1 选派中青年医疗骨干驻点指导基层医院医疗工作

帮助制定和完善医院管理制度、医疗服务流程和技术操作规范,推动核心制度的落实和临床路径的开展,进行合理诊疗,组织疑难病例会诊、讨论和协助危重病人抢救,开展二三级手术和新技术,改善病房和医疗环境,指导病区管理,协助医患沟通。通过驻点医疗骨干和专家提供的医疗技术指导,基层医院医疗技术能力有所提升,对常见病、多发病的首诊能力得到提高,患者满意度不断增加。2.2.2定期下派高级医疗专家,指导医疗及培养人才:帮助集团成员单位开设专科疾病专家门诊,开展专科查房和手术,对疑难危重病人进行会诊和病例讨论,对当地医生给予一对一的专科疾病诊治指导和培训,如呼吸内科专家帮助开展雾化吸入、氧疗等治疗方法;耳鼻喉科专家指导当地医生独立开展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血液病科、内分泌科专家对当地诊治的糖尿病、脑梗塞、冠心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病病人治疗方案给予了优化;骨科专家主持开展了多台骨科三级手术,并对当地医生进行了医患沟通和手术开展等多方面指导和代教,获得了当地医务人员和百姓的高度赞扬。

2.2.3 专科帮扶,一院一科扶持

从2016年3月起,针对基层集团成员单位的重点专科扶持,安排苏北医院科室对成员单位相应科室进行帮扶。如医院消化内科与方巷中心卫生院的消化内科进行结对帮扶,参与新建其胃镜室的布局流程、设备论证和技术开展等工作,并对患者分级诊疗、快速转诊等工作进行了试点探索。医院健康管理科在宋桥卫生院建立了“糖尿病、高血压和脑卒中”三病联合门诊,每周一次由医院专家定期坐诊,当地医院一名医师跟班,为三类慢性病患者提供“一站式”医疗服务管理,建立了双向绿色通道。近一年来,苏北医院专家在集团成员单位进行门诊诊疗8 334人次,门诊检查2 063人次,参与病房管理病人4 175人次,住院查房5 936人次,会诊226人次,主刀手术174台次,参与手术224台次,主持抢救患者16人次,参与抢救患者24人次。

3 SOWT分析

3.1 优势(S)

3.1.1 苏北医院具有良好的软硬件基础

苏北医院在专业技术、仪器设备方面都可以带动集团成员单位的发展,可以通过专家定期或者不定期到成员单位坐诊、会诊、查房和手术等,帮助其开展新技术、诊治疑难疾病等,使得苏北医院人力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建立有良好基础,苏北医院科室齐全,拥有良好的师资条件和实践场地,有利于对学员进行岗前培训和入科前教育[3],基层医院分批选派医护人员到苏北医院进行培训,提高基层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

3.1.2 提升苏北医院中青年专家个人能力

对中青年驻点医务骨干而言,下驻到医联体成员单位进行帮扶,属于职称晋升方面要求有“下乡锻炼”经历。通过指导教学查房、开展业务知识讲座,可以提升其单兵作战的业务能力和指导教学能力。同时每月相应补助对医生的收入影响不大。

3.1.3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双方的人才流动可以在区域内医疗机构相互熟悉对接,形成良好的上转及下转患者的环境,带动患者向基层流动,缓解大医院病床紧张问题;提升集团内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尤其是能够培养一批临床骨干人才,切实为分级诊疗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

3.2 劣势(W)

3.2.1 苏北医院人力资源减少

对苏北医院而言,派驻人员到集团单位驻点,在短期内造成医院内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

3.2.2 信息系统还未上线

医联体信息系统尚未完善,远程会诊等信息平台功能未能使用,也使人才流动的优势无法充分发挥。

3.2.3 供需对等尚不能全部满足

集团内成员单位都需要妇产科、骨科和普外科等手术科室的专家下派驻点,而苏北医院相关科室人员有限,不能满足所有卫生院的需求,因此,造成人才流动出现部分供需不对等的情况。

3.2.4 下派专家门诊量不高

下派专家专科性较强,从每月上报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每位专家在基层的日门诊量5~30人次,而专家在苏北医院的日门诊量是70~100人次。优质资源下沉,却缺乏患者群体,需要专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培训基层方面。

3.3 机会(O)

3.3.1 政府政策支持

各种政策扶持有利于基层医务人员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如对基层卫生院开放三级手术,鼓励其开展特色科室,在医保和经费上给予支持,对县级骨干医生实行培训计划等。扬州市政府2015年出台了《关于支持建立苏北人民医院医疗集团并推进分级诊疗工作的意见》,推出了提高新农合在乡镇的报销比例;对下派专家给予了津贴补助、职称聘升和出国进修等方面的优待;财政拨款在苏北医院建立全科医生培训基地;拨款支持建立集团分级诊疗信息平台等相关政策。

3.3.2 医保报销比例向基层倾斜

国务院办公厅在今年推出的《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指导意见》指出:“完善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适当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支付比例,对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可以连续计算起付线,促进患者有序流动。将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慢性病医疗机构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江苏省和扬州市也分别制定了相关政策,支持医保报销比例向基层倾斜,扬州市基层住院报销比例达到了90%。同时苏北医疗集团成立后,在相关部门的协调下,高邮市、宝应县等地的医保逐渐取消了乡镇卫生院患者需经二级医院转诊,才能在苏北医院就诊并医保报销的限制政策,患者在集团内转诊可享受正常医保报销政策[4]。

3.4 威胁(T)

3.4.1 松散型管理模式不利于人才培养

目前,苏北医院医联体采取的主要是一种以医疗技术为纽带的“松散型”模式,与区域内下属成员单位开展医疗技术上的合作,在财务、人力和医保方面独立,模式运行比较简单,但是没有形成依靠利益和责任紧密关联的相关体。相互间的人才流动也由于医联体的松散性质,带来价值观念、运作习惯、工作作风和制度准则的差异,沟通协调能力及参与积极性方面都有待提升[5]。

3.4.2 缺乏绩效激励措施

某些乡镇卫生院由于进行综合改革,其服务与收益不再挂钩,随之出现了服务能力下降、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6],干多干少无差别,人才培养举措推进较困难。

3.4.3 居民的就医习惯难以改变

苏北医院医疗技术好、设备精,老百姓就医时出于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往往也倾向于选择条件好的医疗机构,这样不断导致医疗资源向苏北医院的积聚[7]。同时,乡镇卫生院的患者覆盖群体大多为农村留守老人,这类人群健康观念差,有病能拖则拖,不愿意转诊至苏北医院就诊。两方面的就医习惯导致分级诊疗、双向转诊较为困难,成员单位临床骨干人才培养乏力。

4 改进措施

从“输血”到“造血”,苏北医院医联体在成员单位临床骨干人才培养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但通过SWOT分析尚需要在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方面做出改进和整合措施,以适应医联体临床骨干人才培养的更多要求,见图1。

4.1 ST组合:实现文化理念上的交流共融

要实现苏北医院带动医联体单位共同发展,首先要从管理文化入手,在目标上实现医疗服务质量同等化和文化的一体化。可以尝试建立理事会等相关法人治理结构,统一制订关于联合体的总体发展规划、资源统筹调配等重大事项的决策,以利于医疗联合体健康有序运转。加大对专家进基层门诊的宣传力度,让老百姓能知晓并形成相应就医习惯。

4.2 WT组合:加快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加快建立苏北医院与集团单位的信息互通平台,通过居民的电子诊疗档案建立和健康体征相关的用药安全体系,检验结果互认、双向转诊、专家社区坐诊和远程会诊等,既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价廉和便利的医疗服务,也能增加集团单位的门诊及手术量,培养更多的临床骨干人才[8]。应利用政策上的各种支持加强自身建设,尽快建成“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在3年内形成可为成员单位提供标准化路径模式,可复制、可推广。

4.3 WO组合:建立集团内绩效评价体系

为充分调动临床骨干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应在医联体集团下属单位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建立与其收益挂钩的医护人员绩效评价体系,其中还应包含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患者上转率和下转率完成量以及群众满意度方面内容,在评价中体现对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的考量,并配有相应的激励机制[9]。否则通过医联体人才流动培养出了基层单位的医疗骨干人才,如没有绩效激励措施,人才也难留在基层医院。

4.4 SO组合:积极争取各方支持

积极争取财政、编制、医保和新农合等部门的支持,让集团内双向转诊最大限度利于患者,同时可积极探索以医联体为单元的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和按服务单元付费等复合、多元支付方式改革。争取政策扩大基层的基本药品目录,争取财政为基层配备基本的医疗器械,让患者在基层能得到有效的治疗。

参考文献

[1]汤佳,王长青.三甲医院牵头医联体工作的PEST-SWOT模型研究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6(8):25-27.

[2]王福波.国内外人才流动理论研究综述[J].商场现代化,2008(2):118-122.

[3]程艳,胡江,刘铮然.全科医生在三甲医院中的培训体会[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6):124-125.

[4]王琼,孙雪,黄宵.公立医院“医疗联合体”改革探析[J].医学与哲学(a),2014(8):57-60.

[5]易利华,黄培,郝爱民,等.推行“医联体”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为例[J].现代医院管理,2015(1):41-44.

[6]匡莉.系统提升乡镇卫生院政府投入绩效的策略:理论框架与实证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2,10(10):60-65.

[7]赵光斌,杜光会,林敏.制约双向转诊制度实施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25(25):2930-2932.

[8]赵芳,甄天民,谷景亮,等.我国发展区域医疗联合体的SWOT分析[J].卫生软科学,2014,28(6):339-342.

篇4:松散“医联体”困境

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不完全统计,按照各地规划,到2015年底,全国至少有435家各种形式的医联体,管理合作模式多种多样,有托管,有帮扶,也有直属。

虽然发展较快,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医联体发挥的效果还有限。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大多数医联体主要由政府部门牵线形成,采取技术帮扶和业务合作的松散型联合模式,加上利益分配补偿机制没有配套,医联体成员医疗资源统筹共享的积极性不高。

“主要还是利益问题,大医院的逐利机制不变,就会想办法留住病人。”国家卫计委法制司司长张春生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下称“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认为,医联体是多家医疗机构在一家主导医疗机构管理下,实现机构运营和医疗服务联动,进而达成医疗资源优化组合和有效利用。而形成这一体系面临的最大障碍,是不同医疗机构隶属不同的政府部门和财政预算单位,人事任免权、编制审批权、医疗设备购置审批权和财政投入分配权等,都是所属部门的既有权力。

貌合神离?

“现在很多地方搞的医联体,都不是真的。基层有病人治不了,请大医院医生过去做个手术或帮助诊断,这不是医联体。”原卫生部部长高强近期在一次论坛上表示,真正的医联体是各类医疗机构融为一体,借助科学的合作机制实现患者的合理配置,但不是合并,各机构需保持独立的法人地位。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梳理各省市卫计委政策文件发现,2015、2016年是医联体建设的快速推进期,不少省市都规划建立多家横向、纵向医联体。而医联体将以何种模式可持续运作,科学的合作机制到底如何建立,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

已建立的医联体多数属于松散型,医联体成员单位名义上资源互通,其实多强调大医院的帮扶角色。例如,基层医疗机构与中心医院签署托管合作协议,大医院作为托管方为其提供技术帮扶、人才培训,并且选派专家定期到基层医院坐诊,以此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但资源如何互通、利益如何分配,并无明确的规则和要求。

“现在基层都准备好了,但上面的二三级医院不够积极。闵行区签约的四家大医院承诺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号源,但没有明确的机制保障,不知道能不能落地。”上海市闵行区卫计委人士告诉记者。

在分级诊疗中,顺畅的双向转诊是重要一环,“医联体”是探索之一,但目前效果并不好。如果化解不了“医联体”困境,患者基层首诊的意愿就难以提高。

而对于从2007年就开始自主探索医疗卫生服务共同体(简称“医共体”)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来说,这几年兴起的医联体让原院长王杉有些难以理解,“搞拉郎配,硬划片区,医院之间的学科发展也不一定平衡和匹配,我们之前合作的一些医院和社区现在已被划出去了。”

而对医联体普遍要求的大医院专科医生到社区坐诊,王杉也有不同看法,“专科医生和全科医生承担的职责重点不同,下到社区的效率并不高”。例如,神经外科大夫,在北大人民医院一上午能看20~30个病人,而到社区可能一上午都没有一个病例。

据了解,北大人民医院主持设计的医共体于2007年9月正式启动,目前已覆盖全国370多家医疗机构,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形成了医疗服务、人才培养、健康管理、医院管理四个功能模块。

“为什么叫医疗共同体,我们之间只是完全自愿的契约关系、业务联系,没有产权关系,连经济联系都没有。”王杉说。

业内人士认为,采取契约形式、以大医院发挥帮扶作用为主的医联体只能算是初级阶段,搭了个松散框架。这一阶段常见的现象是,大医院出人员和设备支持社区医疗,可能影响自身诊疗工作甚至要贴上成本,渐渐也就不再热心。而社区中心也很难因联合而提升服务能力、进而成为承上启下的分诊节点。松散型医联体的最终结果可能会是各自为政、貌合神离。

扯不断的利益

广东省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说,从市场竞争的角度看,没有一家医院会“心甘情愿”培养竞争对手,也没有谁愿意永远“寄人篱下”或替他人作嫁衣裳。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调研多家医联体了解到,利益分配机制不明确和激励机制缺失,可能会影响医联体的可持续运行。

“我们对社区医疗机构没有任何的要求,设备、医疗服务、继续教育,我们都可以提供,政府对医共体没有补贴一分钱,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医院整体品牌的塑造。”王杉说。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俗称“红房子”)院长徐丛剑也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医联体的成立,从经济利益来讲,牵头单位要付出一定代价。

据了解,2015年10月,“红房子”牵头联合复旦下属其他11家提供妇产科诊疗服务的医院,组建了上海市首个妇产科医联体。作为牵头单位,红房子决定通过招补一部分医务人员,将医院原有的妇科病房18个团队扩充为20个团队,轮流由两个团队支援医联体成员单位。

“说实话,这两个团队对医院的经济贡献是做减法的。”徐丛剑说,医联体成立初期,“红房子”做出让步,只求经济上保障良好运行,重点放在诊疗规范的推广和学术影响力的渗透上,扶持一二级医院医务人员规范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以及对复杂病例的识别与转诊,“但这是我的观念,要想院务会讨论通过很难,有老专家直接提出,把其他医院扶持起来了,病人还会往我们这边转吗?”

徐丛剑说,还有一个问题,越简单的病风险越低、利润越高,越复杂的病风险越高、利润越低,医联体内部利益分配很难合理。这也是政策层需要须考虑并想办法调整的。

一些地区在这方面给予了少量资金补助。例如,自2013年起,浙江省对开展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省级医院,根据合作类型给予200万元或350万元的财政补助,并根据下沉医院对外派专家的考核情况发放专家费。

基层医疗机构也在纠结。业内人士介绍,由于基层医疗机构普遍实行全额拨款,医务人员拿相对固定工资,干多干少一个样,会出现推诿病人、“病人和医生向上涌”的现象。

医保“紧箍咒”

业内人士还介绍,医联体推进分诊,常见病在社区,疑难重症则上转,可能造成大医院平均医疗费用剧增,专科医保额度超标。出于控制额度的需要,容易出现推诿病人的情形。

为防止过度医疗,医保部门有总量控制、定额报销的规定。这是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都面临的“紧箍咒”。

社区中心的医保总额指标是按上一年度实际发生额测算的,在医联体内,常见病患者下沉和大医院康复期病人下转,有可能使医保总量超支,受到医保部门质询乃至责罚。基层医疗机构也就没有动力扩大服务、改善服务。

对此,厦门市应对的措施是一方面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门诊医疗费用总额控制指标,另一方面采用据实结算办法,即参保人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发生的医疗费用,市社保机构每月按实际发生的95%及时结算,剩余5%根据年度考核结果进行总结算。

对远程医疗、延处方、长处方用药等居民呼声颇高的新形态,同样需要医保政策的配套。

例如,浙医二院与全国近150家医院开展远程会诊、教育、手术、多学科讨论、双向转诊等,目前已会诊疑难病例2万余人次,将96.4%的病患留在当地诊治。每次远程会诊费用在250~360元之间。

“通过正常的双向转诊平台就诊的患者,应享受到同样优惠的医保报销比例,建议将远程医疗纳入到医保报销范围内。”浙医二院相关负责人说。

而作为国家首批远程医疗政策试点工作省份的贵州已经在行动。据公开报道,贵州省卫计委将于近期发布远程医疗服务项目和价格标准,并纳入医保和新农合报销范畴。

上海闵行区2015年9月启动第三轮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市民签约家庭医生就医将享受更多实惠,包括长处方用药政策,对诊断明确、病情稳定、需要长期服药的签约慢性病患者,可一次开具治疗性药物1~2月的药量。

“这一政策推行起来并不顺利。”龙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士介绍说,为了让签约居民下沉社区就诊,社区需丰富药物品种,但新增的药物将占据社区卫生医疗服务中心的医保份额,如果医保没有相应新增补偿,社区的医保盘子就不够用了。而且,医保部门尚未制定出慢性病所包含的疾病范围,也并未明确发文规定延处方不占社区的医保份额。基层在落实政策中摇摆不定。

篇5:医联体协议

甲方:............医院 乙方:

为贯彻国家医改精神、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甲乙双方自愿组建成立医疗联合体,按照组织内业务协作、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目标,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权利和义务(一)双向转诊

1.甲方、乙方执行双向转诊程序,按照“分级诊疗,康复回社区”的基本原则,乙方需将急危重症的患者转往甲方,甲方需将进入恢复期的乙方转诊患者转回乙方。

2.甲方开通转诊绿色通道,设专人负责。乙方转诊住院患者直接入住病房,转诊就诊、检查患者以预约形式优先就诊。

3.甲方接乙方通知安排相关临床科室做好接诊准备,将接诊科室名称、院内位置、注意事项等电话反馈乙方。

4.甲方接诊科室优先安排以上转入患者,进行检查或办理住院,并保存双向转诊(转出)单。

5.患者转回由主管医师开据双向转诊单(回转)单报甲方责任科室办理转回手续,责任科室通知乙方做好接诊准备,并将回转信息转给乙方。

6.甲方接诊科室继续跟踪回转乙方患者的后续治疗,与乙方建立康复联合病房,用于收治甲方下转的慢性病和康复期患者。由甲方下派1名副高以上职称的医生担任康复联合病房科主任,并统筹安排相关科主任定期到康复联合病房查房,开展病例讨论,提出指导性意见,康复联合病房的收益分成由甲乙双方另行确定。

(二)技术指导

1.甲方定期派驻1名主治以上职称的临床医师到乙方开展坐诊、查房、讲课等,原则上连续服务3-6个月。期间,派驻的全日制医师除负责日常诊疗工作以外,需在基层开展不少于每月1次的业务讲座和技能培训。

2.甲方根据乙方工作需要,甲方科室与乙方相应科室形成一对一对口关系,帮助乙方建设1~2个重点专科(或专病),开展特色专业,逐步建设成常见病中具有特色的专病医治点。

3.甲方医生选择乙方具有相应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开展多点执业,并在双方(或多家)机构登记执业注册。

4.甲方帮助乙方完善医疗管理、医疗安全、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制度,每年选派2~3名有一定管理经验的中层干部到乙方领导班子中任职,提高乙方的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5.甲方筛选适宜的科研项目,邀请乙方参与共同开展。(三)人才培养

1.甲方为乙方人员提供免费进修、培训机会。

2.甲方举办短期培训班、学术交流等,对乙方人员进行免费轮训,提升其业务水平。

3.甲方举办的各层次学术交流、疑难病例研判等活动,可通知乙方参加。

(四)资源共享

1.甲方负责承担乙方不能开展的检查、检验项目。2.在医联体内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二、乙方的权利义务(一)双向转诊

1.甲方、乙方执行双向转诊程序,乙方需将急危重症的患者转往甲方,甲方开通转诊绿色通道;甲方需将进入恢复期的乙方转诊患者转回乙方。

2.乙方通过甲方双向转诊负责人,将符合转诊指征的患者基本信息上传至甲方,并填写双向转诊单(转出)。

3.乙方应妥善安排患者转诊甲方,并提前与甲方联系人联系。双向转诊(转出)单由患者携带直接前往甲方接诊科室就诊或办理住院。

4.乙方根据甲方回转患者信息,做好回转患者的接诊准备。5.乙方主动与甲方患者转出科室加强联系,保障患者治疗的连贯性和延续性,康复联合病房日常医疗、护理由乙方负责。

(二)技术支持

1.乙方在甲方指导下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严格按照甲方指定的诊疗标准执行。

2.乙方在甲方的指导下确定业务发展方向,积极配合甲方的技术帮扶工作,并提供相应的硬件条件。

3.乙方积极参与甲方科研工作,或协作开展科研工作。(三)人才培训

1.乙方积极组织人员参加甲方组织的医师培训和学术交流等,安排业务骨干及管理人员到甲方医院进修。

2.乙方将进修计划,包括人数、进修专业等相关内容于每年年初报给甲方,方便甲方进行统一安排。

3.乙方可对甲方的业务培训提出需求和建议。(四)资源共享

乙方根据自身条件开展检查、检验项目,对因条件所限无法开展的检查、检验项目,可根据病人病情需要,开具医院检查检验申请单,到甲方医院完成缴费后可直接进行检查,无需再办理挂号、开单等手续。

三、协议的终止:

1、合作形式与国家及上级有关政策、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相违背。

2、甲、乙方在医疗服务中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被依法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3、甲、乙方提出退出申请,经大足区医联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后终止合作。

四、其他事项

1.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盖章后生效。有效期2年。自协议签订之日起至年 月 日止,合同到期后根据双方意愿可续约。

2.本协议一式2份,双方各执1份。本协议生效后,双方对协议内容的变更或补充应采取书面形式,作为本协议的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联络部门: 电话: 乙方联络部门: 电话:

篇6:关于医联体协议书模板

牵头单位:**市人民医院

成员单位:德棉医院 **办事处卫生院 **机床医院 5个社区服务站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市政府医改精神、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结合本地实际,组建成立**市**经济开发区医联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医联体在市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由区医联体委员会和医联体理事会协同管理。按照业务协作、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目标,经协商,各方负有如下职责。

一、主办单位职责

负责医联体建设规划、运行指导、质控监督及考核评估等工作。协调解决医联体建设、运行中的问题和困难。

二、牵头单位职责

(一)组织管理

协同医联体成员单位成立医联体理事会。对成员单位进行指导帮扶。促进医联体内业务发展,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对外宣传,强化协议履行等工作。

(二)技术指导

牵头单位在已发展成熟的诊疗技术中筛选适宜成员单位的诊疗项目,积极指导推广;帮助成员单位完善医疗管理、医疗安全、医疗服务工作制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根据成员单位需求对其相关专业进行“对口”帮扶,定期派驻专家进行指导;筛选适宜的科研项目,邀请成员单位参与,共同研发;指导医联体内业务技术宣传。

(三)人才培养

在本单位内为成员单位人员提供免费进修学习;举办短期基层医技培训班,如需现场观摩、会诊查房等事宜,优先安排在成员单位;各层次举办的学术交流、疑难病例研判等活动,可通知成员单位参加。

(四)双向转诊

1.按照“首诊在基层,分级诊疗,康复回社区”的基本原则,医联体内实行双向转诊制度。

2.医联体单位公布转诊服务电话,经双方专家会诊,提出转诊意见,开通转诊绿色通道,详见《**市**经济开发区医联体双向转诊工作制度》。

3.转诊患者住院期间费用,按照**市医疗保险、新农合有关政策予以结算、报销。

(五)资源共享

1.牵头单位检验中心、影像中心负责成员单位的检验、影像质控工作,并对成员单位检验、影像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管。

2.承担成员单位未开展的检查、检验、影像项目,并逐步为成员单位开通便捷的服务终端。对较高端已开展的检查、检验、影像项目向成员单位进行公示。

3.凡经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质控中心公布认可的检验项目结果在医联体内互认。

三、成员单位职责

(一)组织管理

对本单位人事业务管理和事业发展,具有独立决策权;积极参加医联体内工作例会,及时沟通和交流,促进医联体健康发展;可挂“**市**经济开发区医联体成员单位”牌子,予以对外宣传。

(二)技术支持

积极接纳牵头单位的技术帮扶指导,提供相应的工作条件;积极参与牵头单位承担的科研项目,或协作开展科研项目;对涉及医联体的技术宣传应在协商的基础上统一进行;牵头单位组织医联体宣传活动,应在宣传材料、场地、人员方面给予支持。

(三)人才培训

积极组织人员参加牵头单位的医师培训、学术交流、疑难病例会诊等活动;在每年1月底前,将进修计划报牵头单位;对业务培训的需求和建议,可经医联体例会相互沟通。

(四)双向转诊

执行医联体内双向转诊制度,对本院不具备救治条件的患者转诊牵头单位,享受绿色通道;公布单位转诊服务电话,联系转诊具体事宜,详见《**市**经济开发区医联体双向转诊工作制度》。

(五)资源共享

根据自身条件开展检查、检验、影像项目,对因条件所限无法开展的相关项目,可使用医联体单位检查申请单在牵头单位完成检查。

四、其它

(一)本协议经各方盖章后生效。本协议有效期自协议签订之日起3年。协议到期后,据各方意愿可续约。

(二)本协议一式4份,协作方各执2份。协议生效后,协作方对协议内容如有变更或补充以书面形式,作为本协议的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各方协商解决。

主办单位:**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签章)

牵头单位:**市人民医院(签章)

成员单位:

**国棉医院(签章)**办事处卫生院(签章)

关于医联体协议书模板2

甲方:

乙方:

为贯彻国家医改精神、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甲乙双方自愿组建成立医疗联合体,按照组织内业务协作、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目标,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权利和义务

(一)双向转诊

1.甲方、乙方执行双向转诊程序,按照“首诊在基层,分级诊疗,康复回社区”的基本原则,乙方需将急危重症的患者转往甲方,甲方需将进入恢复期的乙方转诊患者转回乙方。

2.甲方开通转诊绿色通道,设专人负责。乙方转诊住院患者直接入住病房,转诊就诊、检查患者以预约形式优先就诊。

3.甲方接乙方通知安排相关临床科室做好接诊准备,将接诊科室名称、院内位置、注意事项等电话反馈乙方。

4.甲方接诊科室人员优先安排以上转入患者,进行检查或办理住院,并保存双向转诊(转出)单。

5.患者转回由主管医师开据双向转诊单(回转)单报甲

方责任科室办理转回手续,责任科室通知乙方做好接诊准备,并将回转信息转给乙方。

6.甲方接诊科室继续跟踪回转乙方患者的后续治疗,与乙方人员充分沟通,进行必要的业务指导。

(二)技术指导

1.甲方根据乙方需求对其相关专业进行对口帮扶,定期派驻专家到乙方开展坐诊、查房、讲课等,帮助乙方确定并开展特色专业,对专业的发展进行指导。

2.甲方帮助乙方完善医疗管理、医疗安全、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制度,进一步优化流程,提高乙方的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3.甲方在已发展成熟的中医适宜技术中筛选适宜乙方开展的诊疗项目,指导乙方实施并推广。

4.甲方筛选适宜的科研项目,邀请乙方参与共同开展。

(三)人才培养

1.甲方为乙方人员提供免费进修、培训机会。

2.甲方举办短期培训班、学术交流等,对乙方人员进行免费轮训,提升其业务水平。

3.甲方举办短期基层医技培训班,如需现场观摩、会诊查房等事宜,优先安排在乙方单位;

4.甲方举办的各层次学术交流、疑难病例研判等活动,可通知医联体成员单位参加。

(四)资源共享

1.甲方负责承担乙方不能开展的检查、检验项目。

2.甲方检验中心、影像中心负责乙方的检验、影像质控工作,并对检验、影像工作进行指导,并逐步为医联体成员单位开通便捷的服务终端。

3.凡经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质控中心公布认可的检验项目结果在医联体内互认。

二、乙方的权利义务

(一)双向转诊

1.甲方、乙方执行双向转诊程序,乙方需将急危重症的患者转往甲方,甲方开通转诊绿色通道;甲方需将进入恢复期的乙方转诊患者转回乙方。

2.乙方通过甲方双向转诊负责人,将符合转诊指征的患者基本信息上传至甲方,并填写双向转诊单(上转)。

3.乙方应妥善安排患者转诊甲方,并提前与甲方联系人联系。双向转诊(上转)单由患者携带直接前往甲方接诊科室就诊或办理住院。

4.乙方根据甲方回转患者信息,做好回转患者的接诊准备。

5.乙方主动与甲方患者转出科室加强联系,保障患者治疗的连贯性和延续性。

(二)技术支持

1.乙方在甲方指导下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严格按照甲方指定的诊疗标准执行。

2.乙方在甲方的指导下确定业务发展方向,积极配合甲方的技术帮扶工作,并提供相应的硬件条件。

3.乙方积极参与甲方科研工作,或协作开展科研工作。

(三)人才培训

1.乙方积极组织人员参加甲方组织的医师培训和学术交流等,并对参加人员的学习效果进行测评。

2.乙方将进修计划,包括人数、进修专业等相关内容于每年1月份报给甲方,方便甲方进行统一安排。

3.乙方可对甲方的业务培训提出需求和建议。

(四)资源共享

乙方根据自身条件开展检查、检验项目,对因条件所限无法开展的检查、检验项目,可转至甲方处开展。

三、组织管理

1.甲方、乙方为独立法人单位,甲方对乙方履行指导帮扶义务。

2.甲方协同联合体内成员单位组成联合体理事会,主要解决联合体内业务发展、工作机制、对外宣传、协议履行等问题。乙方作为联合体成员单位应积极参加联合体例会,总结工作,交流经验,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联合体的健康发展。

3.甲方按时负责召集乙方参加联合体工作例会。

五、其他事项

1.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盖章后生效。有效期 年。自协议签订之日起至年 月 日止,合同到期后根据双方意愿可续约。

2.本协议一式2份,双方各执1份。本协议生效后,双方对协议内容的变更或补充应采取书面形式,作为本协议的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联络部门: 电话:

乙方联络部门: 电话: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甲方代表签字: 乙方代表签字: 签订日期: 签订日期:

关于医联体协议书模板3

甲方:医院

乙方: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为贯彻国家医改精神、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甲乙双方自愿组建成立医疗联合体,按照组织内业务协作、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目标,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权利和义务

(一)双向转诊

1.甲方、乙方执行双向转诊程序,乙方需将急危重症的患者转往甲方,甲方需将进入恢复期的乙方转诊患者转回乙方。

2.甲方开通转诊绿色通道,设专人负责。乙方转诊住院患者直接入住病房,转诊就诊、检查患者以预约形式优先就诊。

3.甲方接乙方通知安排相关临床科室做好接诊准备,将接诊科室名称、院内位置、注意事项等电话反馈乙方。

4.甲方接诊科室人员优先安排以上转入患者,进行检查或办理住院,并保存双向转诊(转出)单。

5.患者转回由主管医师开据双向转诊单(回转)单报甲方责任科室办理转回手续,责任科室通知乙方做好接诊准备,并将回转信息转给乙方。

6.甲方接诊科室继续跟踪回转乙方患者的后续治疗,与乙方人员充分沟通,进行必要的业务指导。

(二)技术指导

1.甲方在已发展成熟的中医适宜技术中筛选适宜乙方开展的诊疗项目,指导乙方实施并推广。

2.甲方帮助乙方完善医疗管理、医疗安全、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制度,进一步优化流程,提高乙方的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3.甲方根据乙方需求对其相关专业进行对口帮扶,定期派驻专家到乙方开展坐诊、查房、讲课等,帮助乙方确定并开展特色专业,对专业的发展进行指导。

4.甲方筛选适宜的科研项目,邀请乙方参与共同开展。

(三)人才培养

1.甲方为乙方人员提供免费进修、培训机会。

2.甲方举办短期培训班、学术交流等,对乙方人员进行免费轮训,提升其业务水平。

(四)资源共享

1.甲方负责承担乙方不能开展的检查、检验项目。

4.甲方可向乙方提供供应室消毒服务。

二、乙方的权利义务

(一)双向转诊

1.甲方、乙方执行双向转诊程序,乙方需将急危重症的患者转往甲方,甲方开通转诊绿色通道;甲方需将进入恢复期的乙方转诊患者转回乙方。

2.乙方通过甲方双向转诊负责人,将符合转诊指征的患者基本信息上传至甲方,并填写双向转诊单(上转)。

3.乙方应妥善安排患者转诊甲方,并提前与甲方联系人联系。病情危重者由甲方派出救护车接回,其他患者可酌情护送转诊。双向转诊(上转)单由患者携带直接前往甲方接诊科室就诊或办理住院。

4.乙方根据甲方回转患者信息,做好回转患者的接诊准备。

5.乙方主动与甲方患者转出科室加强联系,保障患者治疗的连贯性和延续性。

(二)技术支持

1.乙方在甲方指导下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严格按照甲方指定的诊疗标准执行。

2.乙方在甲方的指导下确定业务发展方向,积极配合甲方的技术帮扶工作,并提供相应的硬件条件。

3.乙方积极参与甲方科研工作,或协作开展科研工作。

(三)人才培训

1.乙方积极组织人员参加甲方组织的医师培训和学术交流等,并对参加人员的学习效果进行测评。

2.乙方将进修计划,包括人数、进修专业等相关内容于每年1月份报给甲方,方便甲方进行统一安排。

3.乙方可对甲方的业务培训提出需求和建议。

(四)资源共享

1.乙方根据自身条件开展检查、检验项目,对因条件所限无法开展的检查、检验项目,需转至甲方处开展。

2.在紧急情况下,乙方有义务在设备等资源上有偿支持甲方。

三、费用结算

1.甲方与乙方结算。

2.甲方对乙方转诊的门诊病患的检查、检验费用返还?%,转诊的住院病患住院费用优惠另计。

四、组织管理

1.甲方、乙方为独立法人单位,甲方对乙方履行指导帮扶义务。

2.甲方协同联合体内成员单位组成联合体理事会,主要解决联合体内业务发展、工作机制、对外宣传、协议履行等问题。乙方作为联合体成员单位应积极参加联合体例会,总结工作,交流经验,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联合体的健康发展。

3.甲方按时负责召集乙方参加联合体工作例会。

五、其他事项

1.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盖章后生效。有效期 年。自协议签订之日起至年月 日止,合同到期后根据双方意愿可续约。

2.本协议一式2份,双方各执1份。本协议生效后,双方对协议内容的变更或补充应采取书面形式,作为本协议的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联络部门: 电话:

乙方联络部门: 电话:

甲方(盖章): 乙方(盖章): 甲方代表签字: 乙方代表签字: 签订日期: 签订日期:

关于医联体协议书模板4

甲方:九江市中医医院

乙方:

为了贯彻国家医改精神、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甲乙双方自愿组建成立中医联盟体,按照权利和义务对等原则,以团结协作、共赢未来为目标,经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约:

一、中医联盟的基本原则

(1)平等自愿原则。甲乙双方主体平等,组建自愿,结对联动、互惠双赢,实现携手发展,共同进步。

(2)循序渐进原则。以管理为纽带,以合作为手段,以提升为目标,以管理、技术、服务等方面业务整合为切入点,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平稳启动,逐步向更加紧密的运作模式推进,实现中医联盟内病人合理流转。

二、中医联盟的合作目标

(1)改善患者看病就医感受。

(2)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率。

(3)增强医疗服务核心竞争力。

(4)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中医专科建设水平。

(5)提高中医诊疗技术能力。

(6)提升中医药品牌影响力。

三、中医联盟的管理架构

(1)甲、乙双方均为独立法人单位,以章程为共同规范,以管理、技术、服务为纽带,团结协作,共同发展。

(2)成立中医联盟理事会,作为联盟日常运营管理机构,负责中医联盟所属医疗机构总体发展规划、资源统筹调配、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等事项的决策管理。

四、中医联盟的运行机制

中医联盟按照统一管理、独立运营、综合考评的方法进行管理运营,探索构建统一、节约、高效的运行机制。

1、建立一体化管理模式

(1)统一学科规划。甲乙双方参加由中医联盟理事会定期召开的专题会议,参与研究论证中医联盟内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和学科布局等。

(2)统一业务管理。甲乙双方参加由中医联盟理事会定期组织的对联盟内医疗机构进行的质量监测或交叉检查,每年进行一次综合考评,确保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达到同质同标准。

(3)统一科研管理。甲乙双方积极开展医学科研合作、新技术推广与应用等。

2、建立互帮互学制度

(1)甲乙双方在医疗管理、医疗安全、医疗服务等方面互帮互学,取长补短,探索建立全方位互为帮扶体系,提高甲乙双方的诊疗水平,提升九江中医品牌,巩固九江中医地位。

(2)甲乙双方在优势学科和医院管理等方面建立互学促进机制。甲乙双方免费为对方提供进修、专业技术培训和观摩;举办较高层次的学术交流、专家讲课时,及时通知对方免费参加。

(3)甲方对口帮扶乙方建立1-2个省级重点专科,定期派驻专家到乙方开展坐诊、查房、讲课、手术、会诊等,提高中医专科建设内涵;甲方不定期邀请乙方治疗效果明显的优势学科的专家来院查房、会诊和讲座等,双方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

(4)甲方每年向乙方推广1-2项中医适宜技术;协助乙方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如冬病夏治、冬令进补等;

(5)甲乙双方实现中药制剂共享共用。

3、建立双向转诊制度

(1)甲乙双方建立双向转诊制度,乙方需将急危重症因受条件所限不能救治的.患者可以转往甲方;甲方应当将恢复期(康复期)患者转回乙方。

(2)甲方设立24小时转诊服务电话:***,开通转诊、就诊绿色通道。

(3)乙方转诊住院患者可直接入住病房,就诊、转诊以电话形式通知甲方,甲方确保优先安排、服务周到。

(4)在甲方首诊的病人,希望回当地继续治疗、康复的,甲方优先将患者转往乙方,乙方确保优先安排、服务周到。

4、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1)甲乙双方建立远程会诊、预约诊疗、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等机制。

(2)乙方限于自身条件,部分检查项目无法开展,可转到甲方完成;甲方向乙方公示已开展的特殊检查项目,并建立查询便捷通道。

(3)甲乙双方在院内特定区域建立中医联盟宣传专栏,宣传中医联盟政策和双业务科室介绍等。

五、其它事项

本协约一式2份,甲、乙双方盖章和授权代表签字后生效。本协约有效期:20xx年8月至20xx年8月止,协约到期后根据双方意愿可续约。

甲方单位(盖章)乙方单位(盖章)

甲方代表签字: 乙方代表签字:

关于医联体协议书模板5

甲方:凤阳县人民医院

乙方:

为贯彻落实国家医改精神,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xx〕33号)、《安徽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皖政(20xx)16号)文件要求,甲乙双方本着自愿原则组建成立凤阳县人民医院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医联体在省卫生计生委的领导下,按照利益共同分享,责任共同分担,事业共同发展,技术共同提高的发展目标,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医联体的构建模式

医联体采用“1+3”模式,即以甲方为核心,联合若干所乡镇中心卫生院,实现医联体范围内资源共享、远程诊疗、双向转诊、预约诊疗、技术扶持等,分为紧密型和松散型的医联体,具体组建模式由甲乙双方共同协商决定。

二、双方职责

(一)甲方职责

1、组织管理

成立医联体工作办公室,综合协调医联体相关事宜,促进医联体内业务发展;定期召开医联体成员单位工作例会,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协议履行;为乙方颁发“凤阳县人民医院县域医联体××医院”

牌匾,并加强对外宣传等工作。

2、技术指导

在已发展成熟的诊疗技术中筛选适宜乙方的诊疗项目,积极指导推广,帮助乙方完善医疗管理、医疗安全、医疗服务工作制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根据成员单位需求对其相关专业进行对口帮扶,定期派驻专家进行技术指导;指导医联体内业务技术宣传。

3、远程诊疗

在医联体成员单位间搭建高端远程诊疗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逐步实现远程会诊、远程专科诊断(病理、检验、影像等),远程手术指导、双向转诊,应急指挥等功能。

4、人才培养

为乙方医护人员提供若干名额免费进修学习,采用“一对一”导师帮扶制,提升对乙方进修人员的培训力度。

5、双向转诊

通过远程诊疗和专家现场会诊等手段为乙方疑难危重患者诊治提供技术支持;按照“首诊在基层、分级诊疗、康复回基层”的基本原则,医联体内实行双向转诊制度;为乙方上转的疑难危重患者诊治提供转诊绿色通道;对恢复良好、适宜回基层康复治疗的患者优先下转至乙方相应科室。

6、资源共享

负责乙方的检验、影像、病理等质控工作,并对成员单位检验、影像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管;承担乙方未开展的检查项目,并逐步为乙方开通便捷的服务终端;承担乙方未开展的中心消毒供应工作;对较高端已开展的检查项目向乙方进行公示;逐步在医联体范围内推行检查结果互认制度。

(二)乙方职责

1、组织管理

制定医联体负责人,与甲方全面对接,积极参加医联体内工作例会,及时沟通和交流,促进医联体健康发展;挂靠“凤阳县人民医院县域医联体××医院”牌匾,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

2、技术支持

积极接纳甲方的技术帮扶指导,提供相应的工作条件;也可向甲方提出有偿共建科室,或将科室托管给甲方管理;对涉及医联体的技术宣传应在协商的基础上统一进行;甲方组织的医联体宣传活动,应在宣传材料、场地、人员方面给予支持。

3、人才培训

积极安排人员参加甲方举办的医师培训,学术交流、多学科综合诊疗等活动;每年选派若干名综合素质过硬的医护人员到甲方进修学习;对业务培训的需求和建议,可经医联体例会相互沟通。

4、双向转诊

执行医联体内双向转诊制度,对本院不具备救治条件的患者转诊甲方,转诊患者享受绿色通道服务,优先安排床位及检查;公布甲方

转诊服务电话,联系转诊具体事宜。

5、资源共享

积极配合甲方对检查、影像项目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对因条件所限无法开展的相关项目,可使用甲方检查申请单在甲方完成检查。

三、其它

(一)本协议经各方盖章后生效,本协议有效期自协议签订之日起3年,协议到期后,据各方意愿可续约。

(二)本协议所涉及具体工作,由甲乙双方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制定实施细则。

(三)本协议一式4份,协作方各持2份。其中,甲乙双方各提交1份至各自所属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协议生效后,协议方

对协议内容如有变更或补充以书面形式,作为本协议的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各方协商解决。

凤阳县人民医院(签章)医院(签章)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关于医联体协议书模板】相关文章:

1.医联体协议书范本

2.医联体会议邀请函

3.2017年医联体签约仪式致辞

4.关于杀医声明

5.关于医的院格言警句

6.最新关于支医个人总结

7.关于卖车协议书的模板

8.关于合医站半年工作主要总结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医联体协议书免费】相关文章:

医联体协议免费05-03

医联体协议书免费07-25

医联体正式协议书07-25

医联体合作协议书07-25

医联体第三方合作协议05-08

医联体04-17

图医联体范文05-17

上海医联体范文05-21

医联体致辞范文05-22

医联体制度范文05-22

上一篇:业务园长学期个人总结下一篇:失恋的说说心情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