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设备管理制度

2024-07-04

放射科设备管理制度(精选14篇)

篇1:放射科设备管理制度

天水市中医医院

放射科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一.按放射科医疗器械型号、规格登记,专人保养。二.科室对器械的资料保存完整,单独建档。三.经培训完全掌握仪器功能后方可使用。四.工作时要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五.定期检查,了解仪器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六.每天清洁卫生,保持室内、仪器洁净,无灰尘、无污染。

七.违反操作规程及设备管理制度规定而造成仪器损坏者,按规定进行赔偿。

八.非本机操作人员不许上机,违者对科室及有关人员进行罚款。

九.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遵纪守法。

篇2:放射科设备管理制度

为规范医院设备的维修管理,提高设备维修的透明度,严格设备维修审批程序,特制订如下设备检测维修管理制度。

1、严把设备故障的确认关。对于出现故障的设备,要认真进行检测,在送修或自修之前,各科室应向设备科提交故障诊断书。

2、对于在免费保修期内的设备故障。各科室可及时、直接与厂家(公司)联系,或转告设备科联系。

3、对于在免费保修期外的设备故障。在维修之前,责任人应会同维修人员进行认真检测,然后填写维修申请卡,连同诊断结果、维修方案等一并保存。

4、对于人为造成的设备故障。该设备在管理上归属的责任人应责令肇事人员承担必要的维修费用及其它费用。严格执行“损坏公物要赔偿”的原则。

篇3:放射科设备管理制度

二八定律又名80/20定律、帕累托法则(定律)也叫巴莱特定律、最省力的法则、不平衡原则等,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及企业管理学等。该定律也适用于三级医院放射科设备管理,它认为在对医院放射科的设备管理中发现日常80%的任务是由20%的主要设备完成的,因此充分利用二八定律管理模式对设备进行分类,找出影响工作量的20%的设备[1,2],针对不同设备实行不同的管理方法,从而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增加工作效率[3]。

2 二八定律在医院设备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2.1 找到20%的核心设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放射科的检查设备有X线诊断设备5台、CT 4台、MR 6台、胃肠机3台、床边摄片机5台、乳腺摄片机4台,DSA 6台,其中X线诊断设备和CT占设备总数的20%左右,根据2014年的检查项目数据统计,其中在放射科进行的检查人次中80%的检查项目是由X线诊断设备和CT完成的。根据2014的医疗设备故障率统计发现,近80%的设备故障发生在X线诊断设备和CT这20%的设备上,见表1。因此管理好这20%的设备,保证日常检查量的完成非常重要。

2.2 保障核心设备的完好率

找到了完成每日工作任务80%的核心设备,就要保障这些20%核心设备的正常使用,减少故障率、提高工作效率。

(1)定期制定保养计划。很多人认为设备只要能正常运行就无需进行定期保养,等出现故障以后再进行维修保养也可,但殊不知很多设备仪器由于缺乏日常保养,都是带病工作的,一旦出现故障其维修费用往往很高,维修担搁医疗工作时间也会很长。因此为了保证设备仪器经常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停机率,提高完好率、使用率,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修费用,管理人员应该定期制定好保养计划,见表2。

(2)定期做好维护保养工作。安排每个机房当班工作人员对设备做好清洁工作,包括显示器、键盘、主机箱外侧等的清洁。每日对设备进行重启并及时清理存储空间以确保设备软件正常运行。根据制定的保养计划安排专业工程师进行保养。保养内容见表2。

(3)做好设备保养维修记录。在对设备仪器机型保养维修后,应该及时做好记录,便于数据分析和统计。通过对核心设备故障率及维修情况的统计,可以分析得出该设备的使用率、工作量,从而便于管理人员进行工作的调整,已提高核心设备的使用效率。

(4)对使用核心设备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核心设备的使用率除了做好保养维修工作以外,还要对使用者进行培训。核心设备工作量的提高既和该设备的使用率、故障率相关,也和使用者对其熟悉程度与使用情况有关。受到专业培训过的使用者可以减少工作中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的设备故障,从而减少停机率,提高工作量[4]。

2.3 提高其余80%设备的工作效率

20%的核心设备完成医院检查项目80%的工作任务,并不能因此就认为另外80%的设备是无关重要的。没有这80%的设备就体现不出20%核心设备的重要性,而其余80%的设备也会以核心设备为标准,提高工作效率[5,6]。有时候20%的设备和80%的设备之间的角色是可以相互转换。80%的设备会不断争取进入到20%的核心设备中,而20%的核心设备如果没有合理地进行工作调整则会被淘汰。这样所有的设备都将处于一个良性循环中,都会有一个积极上进的工作状态,从而不断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率、完好率以及工作量,为完成医疗工作提供设备上的保障[7]。

提高80%设备的工作效率也要对它们做好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与20%的核心设备一样,定期做好保养计划,安排专业人员进行保养维护,并在日常工作中由工作人员做好表面的清洁工作,发现故障及时报修,以保证它们的完好率。

3 二八定律在设备管理中的启示

利用二八定律进行医疗设备管理,对20%的核心设备和80%的普通设备进行区别管理,可以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率、完好率,促进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完好率就是保证医疗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因此制定保养计划十分重要。另外医疗设备的维修是提高设备使用率的重要保障,再好的设备也会发生故障。

我院是一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放射科设备种类、数量众多,按照传统的管理模式无法充分保证设备的完好率也无法提高它们的工作效率,因此我们应用二八定律进行设备的管理,并在保证设备完好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见表3。

利用二八定律进行医疗设备管理,可以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降低设备运行成本。由于二八区别,可以使得所有的医疗设备处于一个良性竞争的环境中,一方面努力提高设备使用率,发挥效益;另一方面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强化维修与保养,降低维修和消耗费用,减少支出。一增一减,能有效地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8]。

利用二八定律进行医疗设备管理可以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医疗设备管理是现代医院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合理地对设备进行管理,提高在用设备使用率,在保证供应和效益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国家投资作用,提高设备的完好率,保证仪器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状态。由此可见提高了医疗设备的管理水平,也就提高了医院整体管理水平[9]。

参考文献

[1]潘燕桃.二八定律与长尾理论在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的应用[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6,(3):56.

[2]冯岚.利用“二八法则”管理供应商[J].上海质量,2015,(4):78-79.

[3]崔春.浅谈二八定律在企业专利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6,(5):27.

[4]周立耘,颜珂.用“二八定律”抓落实[J].唯实:现代管理,2016,(7):93.

[5]刘青广.“二八定律”在高校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4):573.

[6]任新利.“二八定律”模式在“精大稀关”设备管理方面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12,(5):19-20.

[7]王治华.“二八定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2004,(11):93-94.

[8]张菊香.“二八定律”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7655-7656.

篇4:放射科设备管理制度

关键词:医学影像设备;成本核算;考核;效益分析

一、成本效益管理法概念及原则

成本效益管理法中,遵循配置原则、经济原则、实用原则和效率原则。其管理原则强调医疗机构应根据自身规模、承担的功能、提供的服务量、服务范围、技术力量、人员配备来考虑配置必需的医疗设备,以满足医疗、科研、教学的需要。

二、实行放射影像设备的折旧成本效益核算

1.为了提高放射科员工积极性、成本意识和责任感,形成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提高设备使用率,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本院科室的实际使用情况,对放射科室医学影像设备实行有偿使用,成本折旧,纳入科室成本核算。

2.采用年限平均法,该法又称直线法,其计算的每期折旧额均是等额的。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x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x月折旧率。

3.三峡大学仁和医院根据1998年国家财政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发的《医院财务制度》(财社字[1998]148号)中医院专用设备的折旧年限参考建议,结合三峡大学仁和医院每台设备实际工作量情况,对放射影像设备折旧年限定为:折旧年限为6年的有CT、DR、MR、胃肠机;折旧年限为8年的有C臂血管介入机、乳腺钼靶机。

三、实行放射影像设备维修保养成本效益核算

1.对于放射影像重点设备及使用率高的高精设备,科室每年一般会购买保修(如CT、MR、DR等)。技术维修采取内部计费方式,所收费用以成本形式计入科室支出。技术维修费用的构成:综合维修费=零配件费+耗材费+专用维修设备费+运输劳务费+技术服务费。

2.对于许多设备的小故障或软故障,科室技术员通过咨询工程师或自学排除故障,为医院科室节约大量维修费用。

从表中可知,通过对放射影像科影像设备成本效益管理,提高职工成本意识,增加员工责任感,2012年为医院节约维修费11.4万元。

四、放射科影像设备的教学、科研业绩考核

1.大型医院特别是高校附属医院,承担着大量的教学任务和科研工作,要顺利完成这些任务,需依靠一定的教学和科研医疗设备。

2.由于教学科研业绩不能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结合三峡大学仁和医院是高校附属医院的特点,通过对教学科研的考核,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和按照科研项目、成果的质量和数量按科研积分给予奖励。鼓励职工参与教学和科研。

五、放射影像设备成本效益分析

1.通过成本效益管理,使维修合同成本大大降低,2012年医院购买大型影像设备全额保修合同仅CT和MR,在签订MR维保合同时,还要求公司免费移机一次,为2013年放射科搬家MR移机节约了近20万元,另根据三峡大学仁和医院放射影像设备使用具体情况,血管介入机、DR及乳腺钼靶机、胃肠机2012年均未购买维保合同,为医院节约50余万元,合计节省资金70多万元。

2.未购买维修合同的影像设备,在维修保养方面由于实行成本效益核算,加强管理,科内控制度完善,责任心和成本意识增强。

3.社会效益明显提高,作为高校附属医院,完成各项临床医疗工作的同时教学科研任务顺利完成任务。

总之,我们通过对放射科影像设备应用成本效益管理法的实施,使放射科整体影像设备的确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9.20.

篇5:放射科设备保养维修各项制度

1.使用前应详细了解机器的性能特点,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保证正确安全使用机器设备。

2.开机前必须检查电源质量及设备外观是否正常,严禁机器带病使用。

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实保障机器安全运行及被检者的人身安全;严禁过载使用,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曝光。

4.使用过程中要求谨慎细心,准确操作,不可粗枝大叶,草率从事。发现问题立即停止。

5.对新上岗医技人员及进修、实习人员应先进行设备操作培训,由技师长考核合格后方可上机操作。

6.非本科室人员使用机器设备需经科主任同意,并有本科室技术人员在场,方可使用。

7.机器设备开机后,操作人员不得擅离岗位。

8.机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故障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关机、关闭电源,及时向技术组长和科主任汇报,以便及时组织检修。9.病人检查结束后及时清理机器及机房的污物,保持机器整洁。

10.每日记录机器设备的运行情况。

数字化X光机日常使用维护规程

一.DR仪器注意事项

1.探测器亮红灯时,请立即关机,然后联系厂家;

2.若工作站软件出现不能关闭,可能是提前关闭硬件所致,或者其他原因,可以在任务管理器的进程中进行关闭,多次关闭不行时,请重启电脑;

3.拍片时尽量缩窗,腰椎侧位时,请让病人左手靠近探测器(即病人面向立柱);

4.请不要更改系统时间!如果更改会导致系统无法使用,对此造成的损失由当事人负责;

5.更改工作站软件设置后,请重新登陆,保证更改生效。

二、DR操作注意事项

1.只有拍胸片距离为1.8米,其余部位均为1米;

2.拍腰椎、腹部、骨盆、胸椎时需要加滤线杉;其余部位均不需要加滤线杉;

3.拍片时注意缩窗;

4.每天早上值班人员需打扫卫生,开机进入拍片状态; 5.仪器每天中午下班需要关机,下午上班后再开机;

6.晚班时间有病人时再开机,没有病人时请将整个DR系统关闭;

7.DR系统工作站电脑禁止插U盘和可移动存储设备,否则

造成的数据丢失。

8.严格按照开关机操作流程操作。

三、DR开关机流程

1.打开电器柜控制开关;

2.曝光操作台开机;

3.打开UPS电源开关;

4.打开控制台工作站电脑;

5.进入软件,平时禁止使用工作站电脑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

6.关机顺序与上顺序相反。

四、DR软件操作流程

1.点击桌面软件标志,输入自己的用户名及密码,确认后进入软件页面;

2.点击“病人登记”,输入病人ID号,姓名,性别,年龄后,点击确认按钮,自动进入采集页面;

3.选择拍摄部位、体位及病人体型;

4.按照电脑提示的KV、MS值为参考,在操作台上选择合适的KV、MS值;

5.确认病人摆位正确到位的情况下,按曝光开关一档,待控制面板黄灯显示后,直接将曝光手闸按到底曝光后松开,等待图像出现;

6.按照实际需要裁剪合适大小的图像,点击右上角标记按钮,选择合适的标记符号,点击确认图像;

7.点击报告按钮,根据实际影像书写诊断报告;

8.点击胶片打印按钮,选择合适窗格和胶片尺寸,点击照相按钮,即可打印胶片;

9.下一个病人按上述方法2-8重复进行。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一、设备定期维护保养(每个月进行一次)

1、设备机械性能维护:安全装置检查,各机械限位装置有效

性检查,各种运动运转检查,操作完整性检查。

2、设备电气性能维护:各种应急开关有效性检查,曝光参数(KV、MA、MAS)检查。

3、剂量检测:每六个月进行一次。

4、定期对CT行水模检查。

二、日常维护(每日进行)

1、开机前确保机房环境条件(温度、湿度等)要符合设备要求。

2、每日开机后先检查机器是否正常,有无提示错误等,若有反常疑点必须预先排除。

3、严格遵守机器操作规程,使用中遇到异常情况应立即切断电源,请机修人员检验、维修。

篇6:放射诊疗设备监测制度

1、新安装、维修或更换重要部件后的设备,应当经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检测机构对其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启用。

2、定期进行稳定性检测、校正和维护保养,由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检测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状态检测。

3、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检验或者校准用于放射防护和质量控制的检测仪表。

4、放射诊疗设备及其相关设备的技术指标和安全、防护性能,应当符合有关标准与要求。不合格或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淘汰的放射诊疗设备不得购置、使用、转让和出租。

5、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放射诊疗工作场所防护设施进行放射防护检测,保证辐射水平符合有关规定或者标准。

6、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配戴个人剂量计。

7、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对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健康检查,定期进行专业及防护知识培训,并分别建立个人剂量、职业健康管理和教育培训档案。

8、医疗机构应当制定与本单位从事的放射诊疗项目相适应的质量保证方案,遵守质量保证监测规范。

9、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医疗照射时,应当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有明确的医疗目的,严格控制受照剂量;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并事先告知患者和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

篇7:放射性仪器设备检修维护管理制度

放射性仪器设备检修维护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医疗诊断任务顺利完成,保证放射性仪器设备安全运行,做好放射性仪器设备检修维护保养工作,特制订放射性仪器设备检修维护管理规定。

一、从事放射性仪器设备工作的管理人员,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防护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二、必须明确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坚持“谁使用,谁维护”的原则,确保放射性仪器设备安全运行。

三、操作放射性仪器设备的实验人员要熟练掌握所负责放射性仪器设备的性能、操作规程、维护保养常识,确保仪器设备安全正常使用。

四、认真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特别要做好放射源的监测工作。指定专人保管、专人使用,使放射源处于完好的工作状态。

五、放射性仪器设备使用人员应做好详细的使用记录,经常检查仪器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有损坏的情况要及时检修,对于自行不能检修的放射源部分必须请有资质的专业人员维修。

篇8:浅谈放射治疗设备的质控管理

1 采购管理

采购放疗设备作为一项风险较高的项目,应该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在采购放疗设备时首先应提前提出来年的设备采购计划,在经过相关部门进行审核论证汇总之后,将购买计划提交到医院相关的管理委员会进行审议,审议通过后则由设备采购部门来执行相关的采购任务,设备采购部门应按照设备所需的迫切程度,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分期呈交,在审核之后进行分类采购,采购时应进行公开招标购买。在放疗设备的质控管理中,采购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之一,因此应认真对待采购流程的每一个环节[2]。

2 验收和档案管理

放疗设备在购买之后,应对其进行严格把关和验收,当设备验收合格后才能入库。具体的验收工作包括检查设备的外包装,根据采购合同对设备进行逐一验收和清点,根据招标文件的相关技术指标来验收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功能。厂方代表、经验丰富的物理师、临床工程师、设备管理科以及使用科室来共同完成设备的验收工作,如果设备为进口,当地商检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应加入到验收工作中。认真记录设备的验收情况,同时要出具相关的验收报告,在相关人员签字后进行备案。在设备验收合格后则应建档,同时由医院档案管理部门来负责建档管理工作。如果相关人员需要对资料进行查看,则需要办理相关的借阅手续。

3 剂量和使用管理

放疗设备的使用科室应该安排操作熟练的技术人员来专门负责设备的使用管理,严格执行相关的等级使用制度,包括设备的运行情况、开关机时间的等级、故障发生情况、汇报和时间情况等。培训放疗设备使用人员的操作技能,在放疗技术人员取得上岗合格证之后才能正式上岗进行操作使用。对于大型医用设备的操作人员来讲,则应取得《大型医用设备上岗人员技术合格证》后,才能操作和使用相关设备。物理师应定期进行相关物理参数的测定,包括平坦度、剂量、百分深度剂量以及对称性等,当和验收报告的物理参数存在变化时,则应及时告知工程师,同时要及时给予检查校正。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管理规定来校正计量仪器。

4 维修和保养管理

应安排专门的工程师来对放疗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而且工程师应具备《全国大型医用设备放疗物理师、工程师上岗证》,通过要经过相关的维修培训。建立完善的维修保养档案和维修保养制度,对调试参数、维修保养、更换备件等进行认真记录,定时进行预防性维修和保养工作,维修材料也应适当准备,在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快速进行维修,让放疗设备能有效使用。针对维修工程师的考勤工作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开,让维修工程师能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技术资料的学习,对维修工程师的技术钻研和业务学习进行强化;积极参加各种相关的学术会议,有效扩大工程师的交流平台。提高自身的维修能力,当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及时进行有效的维修[3]。维修工程师应积极参与设备的采购、安装、验收以及调试工作,进而来更好开展日后的维修工作。医院应积极组织维修工程师参加设备厂家的维修工程师培训。将维修工程师纳入到放射人员的管理工作中,提高维修工程师的待遇,让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有效提升。

5 报废管理

设备报废申请应该由临床科室提出,对固定资产报废鉴定表进行认真填写,然后由设备管理科室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鉴定,最后由专家进行论证:设备的技术性能非常落后;设备的安全性比较差;设备老化严重,经过有效维修后设备的技术性能不能满足临床的实际应用需求,或者需要的修复费用昂贵,远远超过设备折旧后价值的40%,修理价值不高。放疗设备在报废后,应该由当地省疾控中心的放射源管理部门进行放射性检测,结合放射性检测结果,并根据相关的要求来进行有效处理,避免出现放射事故。设备报废后应交给设备管理部门统一处理,同时及时办理相关的财务销账手续。

通过放疗设备的质控管理,能让放疗设备的有效性、可靠性、准确性得以有效保证,从而让患者的治疗安全性得到保证,是医疗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保证和技术基础。医疗机构应关注和重视放疗设备的质控管理,同时应严格执行。

摘要:在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放疗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们对放疗质量的要求也更高,在放疗期间加强放疗设备的质控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对放疗质量有直接影响。本研究主要分析探讨了放疗设备的质控管理,希望能为放疗质量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放疗设备,质控管理

参考文献

[1]张孝勇.立体定向肿瘤放疗设备摆位误差和质量保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0):2794-2795.

[2]曾彪,张九堂,王晖.放疗中心安全防护与放疗质量控制的规范化管理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15,30(7):139-141.

篇9:放射科设备管理制度

关键词: 大型放射医疗设备 管理模式 设备维修

【中图分类号】R197.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560-02

伴随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疗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对大型放射医疗设备的使用需求也在逐步加大?大型放射医疗设备的投入使用,将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与治疗水平,在现代化医院发展建设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大型放射医疗设备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较易出现各种故障?针对不同的医疗设备故障,如不能及时有效的加以排除?解决,则将对医院工作的正常运行,带来十分不利的负面影响,甚者将会诱发医患纠纷[1]?基于此,我院针对大型放射医疗设备管理维修的有效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解决大型放射医疗设备管理维修的实际问题,提升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整体水平,现将相关经验总结如下?

1 医院大型放射医疗设备管理维修的现存问题

1.1专业人才匮乏

专业人才匮乏及储备不足是影响医院大型放射医疗设备管理的首要问题,医院工程技术人员地位低,欠缺必需的技术和能力水平,专业人才流失率高等现象,在各级医疗机构均十分普遍?以我院医学工程队伍构成情况为例,如图1所示,高学历和高职称的医学工程专业人员所占比例较小?

对医院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匮乏的原因加以分析,很多医院出于经济利益考虑,仅关注临床科室发展,而对临床医学工程学科缺乏足够的重视,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待遇改善及职位晋升等方面均存在“重医轻工”的现象?以致临床医学工程

作者简介:易瑛 (1965年—)男 湖南湘乡人;本科 主管技师 主要从事医疗设备管理及维修工作

科出现难以引进高新人才,缺少培训学习机会,科研经费十分有限的局面?

1.2管理水平低下

由于缺乏完善的医疗设备使用与维修管理制度,使得大部分医院针对大型放射医疗设备的管理水平相对低下,如很多医院均未设置完备的医疗设备管理与维修部门,即便设有临床医学工程科等机构,但因其权责有限,难以发挥有效的管理职能及管理作用?

1.3维修保养落后

大型放射医疗设备因技术含量较高,内部构造复杂度和精细度均较高,因此维修成本也便相对偏高?加之很多医疗设备生产企业严密的控制着所售产品的软?硬件及核心技术信息,對设备维修实施全面垄断,且维修费用高昂?而医院由于缺乏对医疗设备的相关资金投入,维修和保养的技术手段相对落后,有些医院甚至未配备必要的检测维修设备和维修配件?而传统?落后的医疗设备维修和保养方式,非但不能有效的排除医疗设备故障,有时甚至会严重影响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这是摆在医院大型放射医疗设备管理者面前的重要难题?

1.4缺乏继续教育

很多医院虽大量购置大型放射医疗设备,但其仅看到了其为医院所带来经济利益,却严重忽视设备维护与管理,因此呈现出“重使用,轻维护”的管理局面[2]?医院工程技术专业人员缺乏专业技术培训机会,使得从事该工作的技术人员难以实现能力提升,不能及时了解或掌握先进的维修技术与管理方法,因此在复杂多样的大型放射医疗设备故障面前,往往会感到束手无策?此外,即便部分医院会举办相关讲座或培训班,但培训的内容大多为老生常谈的简单设备维修和基本操作,难以有效解决复杂故障和现实问题?

2 医院大型放射医疗设备管理维修的新模式

2.1完善管理制度,明确组织职责

为规范医院大型放射医疗设备的使用与维修管理水平,我院针对大型放射医疗设备的引进?保养?维修和报废等环节,均交由专门科室及指定专业人员负责,而各临床科室?放射科及放疗科等,对于医院大型放射医疗设备仅具有使用权?按照“集中管理?分散使用”的管理模式执行,有助于医疗设备的统一配备和集中使用,能有效避免资源重置及浪费现象?明确医疗器械的管理部门与使用科室的各自职责,合理分工,有利于提升各科室的技术服务水平?此外,我院还专门设立了医疗设备维修中心,负责医疗设备的及时维修,易损配件的购买及储备?

2.2自主维修为主,多种方式并存

结合我院大型放射医疗设备的管理与维修实际情况,我科针对大型放射医疗设备的维修,采取以自主维修为主,买保维修?返厂维修及第三方服务合作维修等多种方式并存的管理模式?针对大型放射医疗设备故障,应先由本院医学工程专业人员,第一时间进行检测与维修,这既有助于尽快解决故障难题,缩短医疗设备空置时间,又有助于节约维修开支[3]?而针对复杂的大型放射医疗设备,工作人员在现场查看故障后,应及时做好检查记录,如本院维修人员难以解决问题,应立即查看设备信息,针对处于保修期内的设备,依据购置合同条款,及时与生产厂家或第三方公司进行联系?

2.3重视人才引进,加强专业培训

由于大型放射医疗设备属于高科技产品,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因此为提高医院大型放射医疗设备的管理水平,医院应积极引进相关人才,并确保医疗设备维修中心,配备足够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以有效满足院内大型放射医疗设备的管理和维修需求?对于院内从事大型放射医疗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的专业人员,医院应定期开展专门培训,并委派相关人员到其他医院进行学习交流,以打造技术精湛的院内维修工程师队伍?但需值得注意的是,培训学习内容应做到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积极接受先进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如一再老调重弹,将无助于技术提升,徒然浪费时间与精力?

2.4建立巡查制度,定期质控监测

为及时有效的排查大型放射医疗设备故障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我院建立了完善?严格的定期巡检制度?针对近期购进的新设备,医院维修组需每周巡查1次?对于购进超过2年以上的老设备,医院维修组则应每周巡检2次,以及时发现风险因素,并尽快加以处理解决,消除故障及隐患?此外,为提高大型放射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水平,医院除应定期对大型医疗设备进行验收检验和全面常规检验外,还应对放疗设备的剂量?对称性及等中心等项目,进行每周为期1次的一致性检验?对CT等影像设备,依据影像学标准,按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检修?

参考文献

[1] 蒋宇宏,张东友,宋少辉,等. 探讨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质量管理的方法与流程[J].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4(1):100-101

[2] 蒋宇宏,张东友,宋少辉,等. 探讨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质量管理的方法与流程[J].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4(1):100-101

篇10:放射科设备申请书

在传统的屏-片X线摄影系统中,需要来回搬运暗盒在曝光后还需要来显影-水洗-定影-水洗-烘干,然而增加了大量的时间,而且一不小心片子就会刮花,暗盒也易损,而数字X线摄影中在曝光后几秒钟即可显示影像,无须来回搬运暗盒;系统本身为全固定化结构,无任何机械运动,无易损,易耗品,然而数字影像摄影的优点明显比传统的屏-片X线摄影,数字摄影 动态范围大,传统的屏-片X线摄影系统的最大缺点是其影像形成的动态范围有限。例如在胸部摄影,肺野和纵膈有较大的差异,在同一影像上限制了所有组织的能见性。另外,其正确曝光水平的容许偏差很少。而数字摄影的动态范围很大,为后处理留有空间,减少重照。屏-片组合的特性曲线具有趾部和肩部,线性差。而数字成像系统的响应曲线是直线,如实反应了人体结构的密度差别。数字影像可变化窗宽、窗位、转换曲线,使全部灰阶分段、分时得到充分显示。密度分辨力得以提高,扩大了信息量,在传统的屏-片X线摄影系统中,胶片作为介质具有多重功能。这样就限制了单方面功能的改进,在数字X线摄影中,这些功能被分割成不同的独立部分,可以使每一部分单独最优化。数字X先摄影的MTF(调制传递函数)高,提高了影像质量。数字影像后处理功能强大;使用这些功能可以使影像质量得到改善。这些功能在影像诊断时,对影像质量的影响起着决定性作用,它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疾病诊断的范围。根据现阶段病人的需求及业务量的增加,作为技术型的放射科,现阶段的传统的屏-片X线摄影已不能满足疾病诊断范围、及工作的需求,为了提高影像质量、疾病诊断范围,我科室(放射科)申请一台C臂数字X线摄影机,900W像素以上的。

篇11:放射科设备管理制度

(PLX9600A型数字化医用X射线摄影系统)

PLX9600A型数字化医用X射线摄影系统适用于放射科对于不同体型、不同部位、不同年龄的病患者进行身体各部位的数字化摄影诊断。性能特点描述

1、碘化铯、非晶硅平板探测器,采用先进的制造工艺、具有超强的稳定性。

2、17”×17”有效探测面积,可满足各个部位的拍摄需要。

3、双工作站配置,采集、处理分工协作,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加大使用通量,最大限度的发挥使用效能。

4、工作站采用国际先进的专业医学图像处理技术,中文操作界面,具有完善的DR图像处理功能。

5、高分辨率专业医用显示器,分辨率高,图像品质卓越。

6、采用千兆网与DR探测器连接,图像采集安全快捷;国际Dicom3.0标准接口,方便联入PACS系统,进行传输、打印。

7.自主研发60kHz大功率高频高压发生器,实现1ms超短曝光时间,性能优越,国际一流。

8、kV、mAs两钮制,kV、mA、s三钮制及AEC自动曝光三种摄影模式,可自行选择,更好的满足不同使用者的专业要求。

9、人体图形化操作界面,真彩色触摸液晶屏,数字化智能控制系统,操作简单方便。

10、设有多部位、多体位、多体型的成人、儿童等人体特征摄影参数设置,同时用户可自由修改及存储,使操作更为简便。

11、具备多重自动保护及故障代码提示功能,维修更方便。

12、自主研发新型悬吊臂机架与探测器胸片架系统,具备八个维度自由运动,满足站立和平卧各种摄影摆位要求。

13、机械运动采用全自动的数码控制驱动技术,设有常用体位的一键定位功能,且球管自动跟踪探测器,联动的各运动系统操作高效便捷,方便医生的使用。

14、运动控制采用大尺寸彩色液晶触摸屏操作及按键双控制方式,并实时显示各维度运动的角度和距离,便于医生准确定位。

15、机械运动方式采用天轨和地轨方式双轨运行方式,增大机器移动覆盖范围。

篇12:放射科设备管理制度

为加强我院医疗设备安全控制和风险管理,2013年11月27-28日,我科对CT室、放射科、供应室、供氧中心进行巡检。参照医疗设备能量安全、生物学安全和诊疗安全三类安全问题进行认真检查,情况如下:

一、好的方面:随着近来我院对医疗设备安全工作的重视,上述几个科室主任和操作人员安全责任意识普遍提高,安全防范工作进一步加强,如放射科、CT室诊断室门口都贴上了防辐射金属警示标志。配备了铅围裙、铅围领等。供应室人员参加了高压灭菌器操作培训,正在取得上岗证,制氧站制氧储氧设备压力表定期进行效验,诊断设备时常注意电源安全,做到不带病工作,保证诊断正确无误,供应室严格控制高压消毒温度及消毒时间,确保消毒手术包和器械包100%达到高压灭菌要求,制氧储氧设备进行定期检修,落实防火措施,各科工作人员认真树立安全第一意识,熟练掌握设备操作技术和操作规范,熟悉设备性能,保证设备正常使用与安全。

二、存在问题:CT、放射科机房非工作人员随意进入,检查时机房门有时关闭不严,供应室高压灭菌达标检测次数少,制氧站机房内地面卫生差、值班人员不在岗等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

篇13:放射科设备管理制度

关键词:放射诊疗,放射防护与安全,医疗设备,应用安全,质量管理

医学影像迈进数字化时代,更使得X射线诊断学、介入放射学、临床核医学、放射肿瘤学等各类放射诊疗,充分凸显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1]。各类放射诊疗技术和设备的方兴未艾发展,生动反映出计算机科学技术、信息科学、电子学、生物医学工程同基础与临床医学密切交叉融合的杰出成果。各类放射诊疗在数字医学发展进程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2]。

电离辐射在医学上的广泛应用统称医用辐射(medical uses of ionizing radiation)[3]。其所形成的各类放射诊疗(radiodiagnosis and radiotherapy),必须特别借助各种密封放射源、开放型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药物和各种各样射线装置等所发射的各类型电离辐射,才能够在临床医学实践中达到施行健康查体、疾病诊断和肿瘤治疗的目的。由此就存在着特殊的既专业性强又比较敏感的放射防护与安全问题[1]。尤其当下X射线诊断学、介入放射学、临床核医学、放射肿瘤学等各类放射诊疗的新技术方法和高新技术设备(许多又均属于大型医疗设备)层出不穷,并且越来越广泛地普及至基层乡镇医院。所以,当前在落实卫生部《2010年卫生工作要点》所确定的第四项“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服务监管”[4],并具体贯彻实施2010年新颁发实施的《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中[5],施行各类放射诊疗所独有的放射防护与安全问题,毫无疑问是各地各级从事放射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开展所有医疗设备应用安全和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

1 各类放射诊疗的突飞猛进是数字医学发展的显著特征

正如“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所指出,X射线的发现“宣布了现代物理学时代的到来,使医学发生了革命”。而后X射线诊断学又再次发生一场革命,即20世纪70年代,与发现X射线同为荣膺诺贝尔奖成果的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X-CT)问世,从此开辟了医学影像数字化的新时代。此后X射线CT接连经历了五代更新,近二十多年来探测器排数不断翻番直至涌现256排、320排的多排(层)螺旋CT(MDCT/MSCT),以及新近问世的双X射线源螺旋CT等,已经迅速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大显身手[1]。

近代接连不断涌现的数字化医疗设备可概括划归五大类别,即:(1)诸如各类X射线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计算机摄影CR、数字摄影DR、数字胃肠点片DSI等各种数字化X射线诊断设备;(2)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装置SPE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装置PET等临床核医学显像设备;(3)PET/CT、SPECT/CT等各种多图像融合一体机;(4)彩色超声成像、核磁共振成像装置MRI、功能磁共振成像装置f MRI等非电离辐射医学影像设备;(5)还有与这些主流诊断设备的数字化医学影像传输及管理等需要相适应,随之迅速发展起来的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医学数字影像通信DICOM、医院信息系统HIS等。这些不仅在近代X射线诊断、介入放射学、临床核医学等临床医学实践中建立了丰功伟绩;而且在肿瘤放射治疗的模拟定位、治疗计划设计与剂量验证、治疗效果及预后判断评价中发挥了突破性的重要作用,还显著推动了基础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发生质的飞越,例如迅速崛起了分子影像学(molecular imaging)[6]。至于放射肿瘤学中的数字化放射治疗设备以及图像导引四维放射治疗IGRT、自适应放射治疗ART等新方法,均无不渗透与融入了数字化技术[1,2]。这一切表明,从医学影像数字化开始,实际上是催生并促进了数字医学的发展。由此可见,近代X射线诊断学、介入放射学、临床核医学、放射肿瘤学等各类放射诊疗,缘于计算机科学技术、信息科学、电子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与临床医学等诸多学科密切交叉融合而突飞猛进,正生动反映了数字医学发展的显著特征。

现代各级医院,必须采取有力措施适应数字化医院时代的到来;尤其是开展各类放射诊疗服务的医院,其医疗设备的应用安全和质量管理,必须积极应对因数字化所产生的观念转变和新挑战[7],并且足够重视相应的放射防护与安全。

2 各类放射诊疗的放射防护与安全问题影响面非常广泛

X射线诊断学、介入放射学、临床核医学、放射肿瘤学等各类放射诊疗,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蓬勃发展的态势和独有的放射性特征,凸显既十分特殊又非常敏感的放射防护与安全问题,必须引起充分重视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加以严格的特殊管理[8]。

各类放射诊疗所固有的放射防护与安全(radiological protection and safety)问题[9],首先,涉及到许多医学放射工作人员所受职业照射(occupational exposure)的防护。我国大陆有超过4.4万多家各级医院开展程度不同的各类放射诊疗服务,大约已有十四五万相关临床医学科室的医学放射工作人员,他们是因工作需要而接受职业照射的放射工作人员队伍中很大的一个分支[10]。《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5月施行)赋予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必须得到贯彻落实。第二,涉及到数以亿计的众多受检者与患者所受医疗照射(medical exposure)的防护。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的报告书明确指出,受检者与患者所受的医疗照射,是公众所受最大的并且将继续不断增加的人工电离辐射照射来源[11]。例如仅X射线诊断检查,我国大陆31省份在1998年就约施行了2.45亿人次[1]。随国民医疗保健需求和数字化放射诊疗设备的不断剧增,因健康查体和疾病诊治需要而接受各种医疗照射的人数势必越来越多,各类放射诊疗年应用频率的不断持续增长是不可避免的。基于“趋利避害”这个放射防护宗旨,从合理减少电离辐射照射诱发癌症等随机性效应发生几率出发,受检者与患者所受的医疗照射防护与安全已经成为国际、国内放射防护领域新进展的重点[1,12]。第三,不断增加的各类放射诊疗设备,所安装的各机房工作场所及其周围环境,涉及到有关公众成员的放射安全;临床核医学还涉及到使用各种开放型放射性物质可能导致的固态、液态、气态放射性污染和医用放射性废物处置问题;由此产生的公众照射(public exposure)防护不可忽视。可见各类放射诊疗所特有的放射防护与安全问题影响面非常之广[9],各类放射诊疗的质量保证十分重要。

无论国外或者国内,施行各类放射诊疗实践均可能由于贯彻执行有关法规与标准不严格、形形色色的设备故障、各种人为失误等不慎发生意外医疗照射事故,甚至引发有关受检者与患者或医务工作人员、维修人员的放射损伤以及导致事故人员死亡[13],尤其肿瘤放射治疗和介入放射学发生事故的几率相对多些。而放射事故往往容易与“核恐怖”联系到一起,具有专业性较强和社会公众敏感及心理影响大等特点,更需要培植安全文化加以认真防范和相应加强应急准备[1]。因此,各类放射诊疗的放射防护与安全必须得到特别的重视和切实的加强。

3 必须充分重视加强各类放射诊疗设备的质量控制和医疗照射防护

卫生部《2010年卫生工作要点》要求今年必须对各地各级医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服务监管”。必须通过建立与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的控制、评价与监督体系和监管制度,“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4]。针对具有特殊性的各类放射诊疗设备及其应用,更必须借此东风充分重视和大力加强相应的质量控制和医疗照射防护。

各类放射诊疗设备及其应用,除了属于医疗器械共同的电气安全、机械安全、温度与环境适应条件等普遍通用性要求外,还专门有独特的放射防护与安全要求[9]。同时,前面述及的诸多数字化放射诊疗设备,许多均属于高新技术的大型医疗设备,占据了各级医院很大比重的医疗资源。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估计,放射学经费占医疗卫生保健事业费可达到10%[14]。如今的各类放射诊疗设备的价格均相当高,往往可占到一些大型医院全部医疗设备固定资产的1/3甚至一半。因此,充分发挥这些高新大型放射诊疗设备效能,必然是各级医院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这也是全面贯彻执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国务院1994年第149号令发布)、《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2000年第276号令发布)和2010年卫生部医疗服务监管司组织制定实施的《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的特殊需要。各类放射诊疗的放射防护与安全,不仅旨在保护诸多科室的医学工作人员、广大受检者与患者以及有关公众,而且是有效防范放射事故的迫切需要,同时更直接关系到放射诊疗临床医学实践的质量水平和诊治效果。所以,务必把各类放射诊疗的放射防护与安全,作为医疗设备应用安全和质量管理的重点。

我国大陆31省份已有4.4万多家各级医院需要加强各类放射诊疗的放射防护与安全。随着放射诊疗的发展,还会有更多医院引进各种放射诊疗设备。各类放射诊疗的放射防护与安全,包括放射诊疗设备的放射防护与安全性能、相关设备机房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设施与用品、临床使用中正确的安全防护操作等三大方面。我国迄今已有专门的放射防护法规与标准体系来加强具体规范和约束[15],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展开具体阐述,读者可查阅各参考文献。尤其卫生部2006年发布实施了针对性很强的《放射诊疗管理规定》[16],强化了放射诊疗的审批与许可制度,必须遵照这些法规和标准认真贯彻实施。

篇14:放射科医院内感染的管理初探

关键词:放射科;感染;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7-190-02

0引言

医院感染是住院病人、看护和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放射科作为医院的辅助科室,虽不是临床科室,但也是医院必不可缺少的重要科室,其特点是感染疾病患者、非感染疾病患者、健康体检人员和家属混合候诊,相互之间存在交叉感染的危险。若医院放射科感染管理不当,容易造成相互之间医院内感染。为此,根据我院放射科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预防和管理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医院危险因素

1.1检查室

医院放射科设有摄片室、造影室、CT 室、X 线介入治疗室等。为防止 X 线泄漏对周围环境和人员健康造成危害,所以检查室一般没有窗户,工作时大门紧闭,以至室内空气不流通,缺乏新鲜空气补充,空气污染容易形成。

1.2仪器、物品污染

放射科每天都有大量患者进行CT、磁共振成像( MR) 、X 线照片检查,这些器械上沾染的病原微生物可在患者检查过程中相互间接传播或传播给工作人员,如 X 线摄片盒、胸片架、检查床( 单) 、病员检查时使用的衣服、辐射防护用品等。仪器、物品污染往往容易被忽略,造成长期不断积累传播。

1.3手的污染

医生的手是医院传染最主要的媒介,医生用手接触患者,而通过手传播细菌造成医院感染。

1.4医疗废弃物污染

各种使用后的耗材及各种检验剩余物如患者的血液、呕吐物、注射器、针头、连接管、棉签及纱布块等,未按照医疗器械垃圾废物分类处理,造成医院污染。尤其最危险、最致命的是外伤及各种检查中的血液及体液污染,可能造成血源性病原体传播。

1..5医院感染管理意识淡薄,知识贫乏

工作人员无菌观念不强,缺乏医院感染知识。工作人员为了方便,往往不注意个人保护,操作时不戴口罩、帽子,不戴一次性手套,直接触摸患者后,不及时洗手,这种不良习惯普遍存在,使工作人员也成为传播源。加强医院内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院内感染控制意识一般医院医院内感染预防控制重点均放在临床科室,忽视了医技检查科室医院内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要性。放射科作为医院重要组成部分,虽非临床科室,但每天接诊病患多、病种杂,造成放射科区域空气环境差、致病菌多;检查设备交叉使用,易被污染;同时放射科工作人员医院内感染意识差,使放射科存在严重的医院内感染隐患。定期组织科室人员参加医院内感染防控学习、培训,可促进科室人员了解医院内感染工作的重要性,学习、掌握医院内感染新技术、新知识,有助于医院内感染预防、控制工作的落实。

2完善感染管理

2.1善科室医院内感染相关制度,增大监控力度

寻求医院院感科协助及指导,结合科室及医院实际情况,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订出本科室自己的医院内感染管理制度及工作制度并落到实处,随时组织科内检查,开展自我批评,促进提高。

2.2做好清洁卫生及消毒工作

可疑烈性传染病患者隔离检查,预防控制交叉感染做好清洁卫生工作,组织保洁人员随时进行打扫,清除垃圾,避免细菌滋生;每月定期进行彻底的卫生大扫除。放射科候诊人员多、空间狭小、空气质量差;故放射科检查室及候诊区均应严格禁烟,检查室应随时开窗换气,促进空气流通,并利用下班时间定期进行空气消毒。空气消毒可采用紫外线、三氧机或空气消毒机等手段。使用一次性床单,保证每例患者检查时均进行更换,能避免交叉感染。同时每天工作结束应采用消毒液擦拭或喷洒等手段,定期对检查床面、地面进行消毒。对怀疑有传染病的患者检查后应临时加做空气及物表消毒。对可疑为烈性传染病的患者可采用移动设备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到隔离室检查。

2.3严格执行手卫生

放射科工作人员医院内感染意识明显较临床医生差,手卫生执行常不严格。检查者的手可能与多个患者、检查设备及同事发生接触,不注意手卫生,极可能造成交叉感染。放射科应配备相应设备,加强手卫生培训,并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在接触患者及可疑污染体后必须进行洗手。患者血液、体液、分泌及排泄物均可能具有传染性,应保持警惕,在有可能接触上述物品时,无论是否存在皮肤或黏膜破损,均应采取防护措施,戴上口罩及手套,同时应意识到戴手套并不能取代洗手。 应意识到注重手卫生及个人防护,是对患者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2.4全面开展医院感染各项监测工作以及医院之间医院感染质控活动

前瞻性地监测对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非常重要,如抗生素使用监测、消毒液浓度监测、紫外线灯强度监测等。医院应从提高医疗质量考虑,从患者利益出发,添置监测仪器,改换消毒液。医院感染管理的专(兼)职人员要做好领导的参谋,理顺关系,做到少花钱,多办事,把控制医院内感染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5加强就诊患者的健教宣传及管理

对候检者进行医院内感染教育及管理也是放射科医院内感染防控工作的一大重点。应加大宣传,使大家了解到医院来往人员多、患者多、空气质量差、致病菌多;可实行预约制度,对候检者进行适当分流,避免扎堆等候;注意个人卫生,不乱接触检查区域物品,进检查室换鞋,呼吸道疾病患者戴口罩等。由于意识差异,放射科普遍对医院内感染不重视,医院内感染执行较差;所以应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做好放射科医院内感染预防、控制工作。

3结论

医院感染是当前医院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一个难点。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是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忽略辅助科室如放射科的管理是一个严重问题,所以应加强辅助科室的管理,尤其是现在新技术、新业务不断拓展的放射科。我院对放射科的医院感染非常重视,通过分析总结放射科医院感染隐藏的各个危险因素,采取了一系列预防及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完善了医院感染各项规章制度。因此,消除了感染隐患,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医院感染,并取得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张翠运,赵虹,高洁冰,等. 放射科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 中国实用医药,2008,3(25)

[2]王建俭,姜华. 放射科医院感染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4)

[3]唐海远. 影响院内感染的常见因素及对策[J].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7)

上一篇:中学安全工作方案下一篇:小学三年级试卷质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