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2024-07-08

记忆中的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精选18篇)

篇1:记忆中的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记忆中的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随着温度一天天变冷,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我时常会想起昔日过春节的场景。

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是我国最隆重、最热爱的节日。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更新。人们载歌载舞迎接节日,年货也是必不可少的必备品,丰富多彩,美不胜收。所以,春节也成为了我最喜欢的节日。

即使人人期待的,又是人人忙碌的;即使家庭聚会,又是真人秀舞台……

过年嘛,肯定要贴对联,爸爸拿来专用纸,找来毛笔和砚台,让每一个人都在格子里写一个字,正好一副对联儿上都有着全家人的字,爸爸说:“这是全家人的祝福汇成的对联,是无价之宝!”

大人们做好年夜饭,家庭春晚也就开始了,边吃边看的感觉舒服极了。我和哥哥是主持人,“大家好……”一个接一个的`节目开始了,大家围着坐在饭桌旁,笑声不停,其乐融融。

每次过年,最令人期待的就是抢红包大赛了,你完全想不到,全家老小抱着手机,聚精会神的盯着屏幕,像静止了一样,生怕错过了好时间,别提有多逗了!在自家群聊中,年龄最大的发一个五元的红包,并写上要求,比如:第几个抢到红包的人发红包,手气最佳和手气最差者发红包……当我把零用钱都输光了,妈妈会再给我转50~100元,让我继续玩儿。到最后,钱包中钱最少的人打扫卫生为大家服务,而钱最多的人可以让所有人满足他一个愿望。

我记得很小的时候,父母带我放过烟花很好看,于是我就提议,一会儿下楼到广场上放烟花吧!可爸爸说,现在国家为了保护环境,禁止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而且还扰民很不好。表姐就说,要不,把投影仪打开,放一个满天烟花的场景,再把这些装饰房子的气球踩破,跟出去放鞭炮没什么区别。说干就干,不一会儿就传来气球爆炸的响声——啪!嘭!哈哈……我太开心了!

想到这儿,我又开始期待明年的春节该怎么过了,是照常理进行?还是……

篇2:记忆中的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除夕之夜,无论相隔多远,工作有多忙,人们都会想尽办法回到家中,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这年夜饭也叫“合家欢”,是人们极为重视的家庭宴会。

按照习俗,年夜饭的菜十分丰盛。吃年夜饭有些规矩:一定要吃鱼,寄托着人们希望家业发达、年年有余的美好愿望。一定要吃饺子,代表元宝,一定要吃酒酿元子甜羹,象征着长久、圆满、甜蜜。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春节,一早还要吃年糕,代表年年高升。

今年的除夕之夜,我们一家人团聚一起: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娘娘、姨夫、姨祖母和表哥,还有从大洋彼岸赶回来过年的叔叔。

年夜饭是我们中国人最内核的向心力,年夜饭的温情铭刻在中华民族的骨头里,温暖在一家人的问候中,沸腾在每一个人血脉中。这温情是大年三十母亲唠叨在灯下的叮嘱,也是无数的游子顶着寒风,踏着大雪往家里赶的执着与真诚。中国人最讲至亲至情,受“礼仪之邦”的影响至深。

篇3:春节,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

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也叫“过小年”,节日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过春节,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2006年5月20日,我国的“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篇4:这些逐渐消失的中国传统春节美食

北京春节传统美食

老北京过春节,商家初一到初五不开门。庙会的摊儿就是过年时最兴盛的买卖家儿,吃穿用度一应俱全,特别是过年时应景的各色物事,密密匝匝地摆在摊上,挂在架上,透着红火。逛庙会的人们摩肩接踵,没有哪家生意不红火的。

冰糖葫芦 冰糖葫芦是中国传统美食,它是将野果用竹签串成串后蘸上麦芽糖稀,糖稀遇风迅速变硬。北方冬天常见的小吃,一般用山楂串成,糖稀被冻硬,吃起来又酸又甜,还很冰。

油茶 油茶是北京小吃中的滋补佳品,它是用面粉放入锅内炒到颜色发黄,麻仁也炒至焦黄,另加桂花和牛骨髓油,拌搓均匀,然后将搓得均匀的面茶放在碗内,加上白糖,用开水冲成浆糊状即可。油茶味道甜美,可作为早餐或午点,很受百姓喜爱。

灌肠 灌肠本应是用猪大肠灌上碎肉和淀粉,蒸熟后削片在铛上用大油煎烙。如后门桥华安居、福兴居所卖,质量甚精。但庙会上所卖的灌肠却只用淀粉点上红糖,作成肠形(即粉坨子)削成小块在铛上用汤油半煎半烙,使其外焦里嫩,然后浇上蒜汁盐水,用竹签扎着吃。

豌豆黄儿 豌豆黄分粗、细两种。 北海公园仿膳、漪澜堂卖的是细豌豆黄儿。庙会上卖的则是粗豌豆黄儿。这是用沙锅将豌豆煮烂成泥,加上小枣,淀成粉坨,扣出,切成像切糕一样的菱形块,用手推车运至庙会上兜售。由于大多出现在春天的庙会上,因此,人们听了他们吆唤:“哎,这小枣的豌黄儿大块的咧!”就感到有新春的意味。因为此种吃食不太卫生,所以是 个被禁止的品种,现已绝迹。

福建春节传统美食

闽南一带乡村过年习俗显得与城市不尽相同。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 近音,寓意进入佳境。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等等。此次我们重点讲厦门。

年糕 吃了年糕,万事如意年年高,年年高升,年年高兴!又有敬祝长辈延年高寿之意。年糕又叫“年年糕”,“年年糕”从“粘粘糕”同音演化而来。厦门人把年糕叫做 “米果”,品种多样,有甜有咸,甜的有白糖米果、乌(红)糖米果,并加冬瓜、红枣、花生等;咸的有金瓜(南瓜)米果、菜头(萝卜)米果、番薯(地瓜)米 果、芋头米果,并加猪肉、虾米、蚝干、香菇、油葱等;此外,还有凉米果、发米果、碗糕米果……

薄饼 清代有诗人写诗咏薄饼:“春到人间一卷之”,描写薄饼皮是“薄本裁圆月,柔还卷细筒”,描写薄饼馅是“纷藏丝缕缕,馋嚼味融融”。薄饼还是厦门人的一大发明。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曾任潮州太守的同安人李春芳,将其女儿嫁给了金门蔡厝人蔡复一(那时,金门属于同安县管辖)。后来,蔡复一官至总督云贵湖广军务兼贵州巡抚,公务繁忙,日理万机,经常废寝忘食。蔡夫人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害怕长此以往,有损夫婿健康。于是,她就将一些鱼、肉、虾、菜、笋、豆等用微火炖熟,用面皮包卷,置于夫婿案头,让他边吃边办公,一举两得。这种菜便被称为“婆饼”,厦门话“婆”“薄”同音,便又称为“薄饼”。它从官府传到民间,“夫人薄饼”又变成“美人薄饼”。

泉州民俗:“搓圆仔”,也叫“做糖” 吃圆仔,又称吃元宵,有的地方叫汤圆、汤团。据说,吃元宵始于春秋末期,宋代才称圆子,取“团团圆圆”之意。宋代有一位文人说这种食品是“秫粉包糖,香汤浴之”,并作16字赞一首:“团团秫粉,点点蔗霜;浴以沉水,清甘且香。”厦门圆仔将各地风味兼收并蓄,有甜有咸,有的白心,有的包馅,什锦、豆沙、枣泥、笋肉、猪油都有。

河北春节传统美食

承德一带的春节实际上是从腊月开始的。腊月初八各寺院及家家户户均要熬粥,称腊八粥,一来纪念释加牟尼佛祖成道之日,二来喜庆五谷丰登,这天市场上开始上市年画、爆竹、肉类等。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家家户户要扫庭院,这一天被称为“过小年”,一般家家都要摆酒宴,祭灶王爷。腊月二十五开始张贴春联,喜庆气氛越来越浓厚。除夕晚,全家老少吃团圆饭、包水饺、备冷拼,到凌晨12点时,鞭炮齐响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保定:驴肉火烧 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由此可见驴肉的地位之高。平常看到的大概很多的驴肉火烧都很山寨、有的甚至拿白吉馍和馅饼来代替驴火的尊容。走在河北省的各大城市区县街头经常见到的就是河间驴肉火烧,最正宗的驴肉火烧经过慢火细炖加上师傅们的配料,然后将烧饼一分为二,把驴肉切片和作料夹起来。要吃正宗驴肉火烧,还是亲自来河北保定一趟吧。

唐山:蜂蜜麻糖 蜂蜜麻糖是河北省唐山市特产,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最早产于唐山丰润县七树庄,原用捞浆方法生产。1930年传至唐山市,改用了浇浆方法。

承德:凉粉 承德一带居民食用凉粉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人们之所以喜欢食用凉粉,不仅因它味美消暑,还因为它含有丰富的营养。据《中药大辞典》载:绿豆凉粉有“清热解毒,治痛疽疮肿初起,烫伤,跌外伤,并解热药及酒食诸毒。”

驴打滚 承德地区盛产黍米,承德叫黄米,性粘。“驴打滚”就是用黍米做成的一种大众化小吃,在承德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驴打滚”是用黄米夹馅卷成的长卷,因卷下铺黄豆面,吃时将长卷滚上豆面,样子颇似驴儿打滚,因此得名。

河南春节传统美食

在中原民间,每当过了农历腊月初八以后,就逐渐有了过年的气氛。特别是腊月二十三祭完灶神后,各家各户便忙忙碌碌置办年货。孩子们跑前跑后,买鞭炮,吃零食,嘴里吟唱着不知传了多少年多少代的过年谣: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三十儿,捏鼻儿(饺子)。

nlc202309040446

枣馍 枣馍种类各异,通常有枣花、枣山、枣卷、枣圆等,但最常见的还是枣山和枣花两种。腊月三十这天,年前的准备都已就绪,人们请出神像和祖宗牌位,把枣山年馍和其他供品恭恭敬敬摆上供桌。枣山年馍要一直供到农历二月初二。听老人讲,这习俗源于先祖明朝时从遥远的山西洪洞县搬迁到这里,为纪念家人,每年年首岁尾,就在宗庙里以此祭奠祖宗,一直流传至今。

灶糖 灶糖、柿饼、烧饼是河南很多地方腊月二十三这天必吃的食品,这一天的俗习是“送灶爷”,据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述职,所以家家户户会敬献糖瓜(也有用芝麻糖的),为的是让灶王爷嘴甜一点,多在玉帝面前说好话,来年给家里一个更红火的光景。

柿饼 柿饼是河南人腊月二十三祭灶必吃的食品,由山西流传至河南,味道甜腻可口,营养丰富。

山西春节传统美食

除夕之夜,人们对新的一年充满无边的遐想和期望,贴窗花、贴春联是年节前最生动活泼、最有文化气息的风俗。很长时期中,大年初一第一件重大的活动就是凌晨点旺火接神。初二,山西大多数地区开始走亲戚。晋北和晋中多在初二回娘家,晋南多在初三。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也有称之“送穷节”的。过了初五,春节期间所有禁忌开始解除。

头脑 大年初一早上天亮之前吃头脑。头脑是山西名吃,用黄芪、羊肉、长山药、黄酒等制成,传说由傅山发明,算是一种滋补食品。但故乡的头脑却很简单,只是用豆腐和粉条同炒,吃时撒葱末。

面茶 大年初二早上喝茶。广东一带有喝早茶的习惯,山西这里也叫早茶,但只是在大年初二畅喝,而茶也不是广东习惯的茶市,而是用小米面和玉米面混和后炒成的一种“面茶”,加水煮开,满屋子有一种特别的香味。面茶里还要煮素饺子和豆腐条,总之都是素食,绝无半点荤腥。

太原河西:羊肉饺子年味足 提起春节,让老太原人最念念不忘的应该还是大年初一的那顿羊肉饺子。在北方人的血脉里,“饺子”是奔腾的“大动脉”,缺之不可。饺子有许多吉利的寓意,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同时又表示辞旧迎新之意; 此外,饺子形似中国古代用金、银铸造的“元宝”,吃饺子便有了“招财进宝”的寓意。一家人围坐一起一边包饺子一边又有说不完的话,那种温馨的家庭气氛才是人们至今仍然珍视饺子的最重要原因。

陕西春节传统美食

陕北的春节是炽热的,到处是红红火火。除夕之夜人们总是睡得很晚。一般家里都彻夜不熄灯,预示四季平安,长命百岁。锅里放些吃食,这叫“照锅”,意思是一年不缺吃。有些老人这夜睡不着觉,一个人静静地踏黑爬上山顶,面向东方了望,这叫“品天”。

臊子面 臊子面是陕西风味小吃,品种多达数十种,关中农村地区,新年第一天的早晨基本都是臊子面。吃饭前,先端一碗汤去门前撒一些以祭奠先人和土地爷、仓神、灶神等,后才家人享用。有的也在先人像前献上碗臊子面以示怀念。

葫芦头 葫芦头原于宋代的“煎白肠”,相传至今。其主料由猪大肠头、猪肚头、肥肠去腥臊后加佐料煮成汤,再用汤煮馍而成。其汤酽味浓、鲜香适口,是一种高饱和脂肪酸、高胆固醇食品。具有浓郁味醇,鲜香滑嫩,肥而不腻,老幼皆宜的特点。

牛羊肉泡馍 牛羊肉泡馍是西安最有特色最有影响的食品。古称“羊羹”,宋代苏轼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诗句。羊肉泡馍的烹饪技术要求很严,煮肉的工艺也特别讲究。牛羊肉泡馍的吃法也很独特,有羊肉烩汤,即顾客自吃自泡;也有干泡的,即将汤汁完全渗入馍内。

篇5:我的节日记忆——春节

儿时是伴随着“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这八个字,初识了春节,爱上了春节。渐渐地,有了自己的思维,从“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春节诗篇中,了解了春节,了春节。

记忆中的春节,着“噼哩啪啦”的花炮声,走亲访友的祝福声,顿时,红在这华夏大地上怒放,处处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春节,这个令14亿炎黄子孙难忘的节日,在我的生命中挥洒下了浓重的一笔,“回家,团圆”已深深镌刻在了我的脑海。也许只有在现在,在这举国同庆的日子,我才能感到久违已久的幸福。我们摒弃了,的生活,不必为了学业,为了生计,为了,只是简简单单的欢聚在一起,放声大笑。我们的眼里,有了彼此的身影,快乐而放肆!

年的气息越来越浓。除夕之夜,沉默已久的黯淡天际也热闹起来,只听“咻”的一声,一抹夺目便绽开了等待已久的艳丽花朵,那雨点般的花瓣飞快地向四处散开,很快便逝于眼前。但这抹美丽,像炫目多彩的开场,拉开了那紧闭已久的天际。随着“嘭嘭”好像整个世界沸腾了,烟花爆竹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冲向那早已无法平静的天幕,诉说着沉淀了一年的喜悦。此刻,烟花炫丽的照射、烟雾的弥漫、满街灯火的辉映,天和地,迷惘与明亮,奇异而矛盾。月亮不知是害羞还是怎的,躲在了云层后。看着天空中绽放的烟花,耳边着孩童们烂漫的欢笑,一切是多么令人神往。那毫无、烦恼的笑声又是多么令人陶醉—这—夜,竟然是如此美妙。

时间嘀嘀哒哒似流水般走着,静在门前的我看着一阵阵此起彼伏的“花儿”,与爷爷奶奶一起守岁,在门口放上瓜果,各种家禽,等待着新年钟声的敲响。说是来年有个好兆头,谁知道呢,这是老人的美好愿望,是对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是对过往的怀念和总结,是对新年的和祝福。我也在此刻默默未来,一切安好……

其实,真的挺的,在这十五个寒暑陪伴我的亲人,以身作则的师长,包容我所有的朋友,还有曾经帮助过我的陌生人。祝他们快乐,幸福,无忧。

随着春节联欢会的倒数,我们守着电脑、手机发送着,等待着新年祝福。长大了一岁。懂事了一分——这一夜,注定着不平凡。

篇6:我的节日记忆—春节作文300字

我家过春节也十分有意思,妈妈准备许多好吃的美味佳肴,有鸡汤、有小龙虾、有鱼肉、有汤圆、有水果等等。我和爸爸去街上买春联、灯笼、烟花和爆竹,买了一大堆。回到家,我们就忙碌起来,爸爸负责贴春联挂灯笼,我负责给爸爸扶梯子,递东西。好一会儿终于忙完了,我和爸爸看着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吃完年夜饭,我和爸爸、爷爷、奶奶一起出去放烟花。爸爸打开打火机点燃导火线,只听一声巨响,一条火龙直冲云霄,像鲜花一样绽开了。它们五颜六色的,一会儿红彤彤,一会儿黄灿灿,金光闪闪的,美丽极了。放完烟花,我们一家人围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吃着水果,有说有笑,过了一个团团圆圆的春节。

篇7: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春节征文

年,匆忙地追逐着时光,迫不及待地开启了新的征程。一踏入腊月的门槛,过年的气息就在我们的期待中扑面而来,妈妈早已准备好了毛笔和红纸,让我书写春联。这时,爷爷仿佛还站在我的身后,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欣慰。

我的爷爷出生在20世纪30年代,那时人们的生活条件艰苦,一张红纸,一支毛笔,对爷爷来说都是来之不易的。临近过年,为了在大门贴上一副崭新的春联,爷爷早早地起床开始裁纸备墨,再小心翼翼地拿出他视若珍宝的毛笔。想着想着,我眼前浮现出他那一丝不苟、聚精会神书写的模样。爷爷在纸上书写的一笔一画,不仅仅是文字,而且是对未来的期盼和幸福的憧憬,那是简单又美好的心愿。

我的父亲生活在一个国泰民安、丰衣足食的年代。春节来临之际,忙碌了一整年的他,总会拉着妈妈一起到商店里选购春联。看着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春联,他常常不知该如何选择。此时,他不禁感叹道:“爸爸那支毛笔落了灰,掉了毛……”然而,最终贴在大门上的是店里购买的精美的、但缺了点“味道”的春联。

时光荏苒,春联就像一粒种子深深地埋在我的心田,这一粒种子已破土而出,茁壮成长。我接过那支沉甸甸的“毛笔”,虽然字迹尚显稚嫩,但是我的内心能感受到几代人的笔墨之沉重与未来之期待。我将书写好的春联小心翼翼地贴在门上,脑海中总会想起爷爷那支写过“薪旺万代家业隆,火留子孙沐春风”的毛笔,而我也会将这支“毛笔”完好地传承下去。

篇8:记忆中的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司马义·铁力瓦尔地,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以及文化部部长蔡武、副部长周和平,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科学技术部副部长刘燕华,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李秉仁,商务部部长助理仇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蔡赴朝,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祝善忠,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大宁,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许科敏,中国烹饪协会会长苏秋成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周和平主持。蔡武在开幕式上致辞。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到北京农展馆参观了展览,并与民间艺人亲切交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黄孟复、罗富和等也参观了展览。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赵维绥、赵少华、王文章,部长助理丁伟等陪同参观。

这一系列活动,参展门类众多,形式丰富,规模空前,社会反响巨大。它显示了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反映了普通民众对传统手艺的热爱。更重要的是,它以对“生产性方式保护”的强调彰显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理念,标志着这项工作已经迈上了新台阶。

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集中展示了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项目13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08项,特别邀请130名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以及14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参与现场技艺展示活动。在北京的25家“中华老字号”也在各自的店铺组织活动。参与这次活动的民间艺人共有1176名,展出实物共2322件,涉及木作、雕琢、烧造、錾锻、纺织、印染、缝纫、刺绣、编结、彩扎、剪刻、画绘、髹饰、装潢、制笔、造纸、印刷、制革、酿造、烹饪、炮制等专门技艺、技巧和知识。这是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是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的一次传统技艺大展。

活动由五个部分构成: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二、中国传统技艺产品销售订货会;三、中国传统烹饪和副食加工技艺展演;四、元宵节民俗踩街活动(该活动在北京市前门大街举办);五、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论坛。

活动期间,还专门举办了驻华使节专场和领导干部专场,向各国驻华使节和领导干部集中展示蕴涵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的传统技艺,以及我国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意义不同寻常

把传统技艺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畴,是历史的必然。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技艺不仅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而且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生命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传统技艺蕴含着精湛的技术与丰富的知识,更以直接或间接的形式负载着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它的实际功用价值,使之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其多样的外在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一直在彰显着健康和谐的生活理念,塑造着国民的审美意识。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中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传统技艺受到越来越强烈的冲击。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忽视传统技艺的文化内涵,以及手工技艺与机器生产方式的矛盾加剧,都使得传统技艺面临严峻挑战。

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如何让传统技艺融入人们生活,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成为当前一个迫切任务。这次活动再次说明,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仅靠静态的、被动的“保护”无疑有很大的局限性,必须将它放在生活的情境中,以动态的生产性活动激发其内在的活力。由此,本次活动的意义不言而喻——它将充分展示中国传统手艺的独特魅力与价值,增强了普通民众的参与热情,在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自觉意识,从而进一步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观众反响热烈

在为期半个月的展览期间,观者始终如潮。入口处的观众队伍经常长达一两百米,而场内的观众也是流连忘返,显示了生活在现代社会里的人们对传统技艺的珍爱。

“大红”是整个展馆的主色调,烘托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喜庆气氛。每个展位前都是人头攒动。人们惊奇地看到,一团泥巴瞬间被塑成栩栩如生的人像,几片稀松平常的锡条被雕锉成仙鹤的形状,支离破碎的古籍在修复专家的巧手中焕然一新,农家常见的秸秆经过扎刻变成了古建筑模型,颇具有时尚感的服饰居然是用大马哈鱼皮做成……面对着那些精美绝伦的物品,面对着手工艺人娴熟的技艺表演,观众不时面露喜色,赞叹声充耳可闻。汶川大地震给羌族文化造成巨大破坏,因此羌绣展位特别获得了观众的关爱。不少年轻的参观者不满足于目之所见,于是不断地就各类相关问题询问艺人,有些儿童甚至在征得艺人同意的前提下拿起材料,跃跃欲试。

由于传统技艺所依赖的社会环境已发生变化,当时与普通人生活密切联系的技艺已经失去或减弱了其现实功用价值,而蕴涵着独特价值的“旧”手艺,却成了都市人的新宠。毋庸讳言,许多观众是带着怀旧或好奇的心态来参观展演的,但他们的眼睛里同样流露出对传统技艺的向往和尊重,他们在展厅出口处的留言本写下了各自的感受与愿望,这些都可以证明传统技艺的价值值得挖掘。

保护工作新理念:在生产中保护

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论坛”于2月10日至1 1日在京召开,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张庆善主持论坛开幕式。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专家、学者和来自各省、市、自治区的文化厅(局)负责人、企业家代表,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艺术家共一百多人出席论坛。会议涉及五项议题,分别是:一、生产性方式保护的理论阐释与实践探索;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四、从传统技艺的当代发展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五、传承与发展:传统表演艺术的生产性方式保护。

周和平指出,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召开“生产性保护论坛”有很强的现实性。中国传统技艺发展目前存在着过度开发和保护理念僵化的问题,如何在当代社会背景下进行传统技艺研究保护,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现在世界各国传统技艺保护的方式给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国家传统技艺保护应放在全球化、工业化、城市化、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进行研究,围绕如何把文化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市场优势进行研究,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拉动内需、扩大就业、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做贡献。论坛要在传统技艺保护上起到主导作用和立法建设的基础性作用,明确传统技艺保护措施,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吕品田认为,作为珍贵文化资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可以在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中转化为生产力,从而实现文化保护与经济开发的良性互动。如何既保持传统技艺的流变性又不至于“流失”其核心技术和人文蕴涵,是生产性方式保护需要认真研究和深入探讨的问题。南京艺术学院研究员徐艺乙表示,生产性方式保护切合手工技艺的存在形态和传承特点,有利于传统技艺参与创造社会财富的生产实践。

辽宁大学教授乌丙安呼吁,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管理,应有专项管理条例来保障实施,维护代表性传承人的知识产权和权益,维护手工技艺传承机制,严加防范打击借生产性方式保护之名,行以假乱真、粗制滥造、见利忘义之实等一切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

中国曲协副主席吴文科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就是“活态性”,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对文物的保护不一样,必须进行动态性的保护而不能将它放进博物馆。同时,也要正视传统艺术的生产和消费受到冲击的现实,要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福建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传承人叶启桐说,传统技艺保护不能脱离现实生活,否则,它将成为干枯的标本。还有专家强调,生产性方式保护要处理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不适当的“创新”可能产生大问题。

篇9:留在记忆中的节日

一大早,我和妈妈就到姥姥家包粽子,以纪念这个节日。

我爱吃粽子,今天妈妈让我也动手包一包,我的心中洋溢着激动与兴奋。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拿起一片粽叶夹在食指和中指之间,在嫩绿的粽叶上放上一勺糯米,然后加入红豆沙,用勺子的背部将糯米按实。最重要的时候到了,我把粽叶的两端盖在糯米上,反复折粽叶,想让它把糯米裹在里面,可是,那粽叶好似淘气的孩子怎么也不听我的使唤。我越包越急,不停地轉动粽叶,想把它裹紧。哎呀!我太使劲了,不小心把粽叶撕破了,里面的糯米撒出来了。我激动的心情顿时凉了半截。

一旁的妈妈已经包完好几个了,我实在不甘心,仔细地观察妈妈的动作,看着妈妈熟练地包好了一个粽子。哦,原来是这样啊!我用手心托着粽子叶,用大拇指和食指将糯米两端的粽叶往里夹,再用另一只手把底下的粽叶翻到上面,确保内部的粽叶已经紧紧地包住了糯米,再转动剩余的粽叶,包严包紧,最后缠上线绳。好了!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完成了!我高兴极了,双手捧着我亲手做的粽子左看看,右看看,爱不释手。

这时,一个疑问不由得在我的脑海中产生:端午节为什么要包粽子呢?我边包粽子边问妈妈。

妈妈笑了,说:“战国时期,有一个楚国的爱国诗人叫屈原。他忧国忧民的主张得不到国王的重视,失望之余,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了汨罗江。他投汨罗江后。当地的百姓就划船去捞救,可一直到洞庭湖,也不见屈原的尸体……”

“可是这跟包粽子有什么关系呢?”我不解地问。

“别急,听我给你讲。后来啊,人们为了寄托哀思,逐渐开展起了龙舟竞赛。人们又怕屈原的身体被鱼儿吃掉,就把米团投入江中,就演变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晚上,家人们在一起,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快乐地度过这个节日。

端午节,真是一个令我难忘的节日。

篇10: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作文

记得有一次,我过春节时,我早早地起床了。我吃起了年糕饭,那味道甜甜的。妈妈说:“下午我们去外婆家。”我听到后,高兴极了。我赶快收拾行李,一直等啊等,终于等到下午了,我迫不及待地出家门说:“妈妈快点!”我们上了车,开始出发了。我真希望快点到外婆家。

我们到了外婆家,我看到外婆,说:“外婆新年快乐!”我一说完,外婆就给我压岁钱。我高兴极了!到了下午三点我和兄弟姐妹一起玩耍,我们玩了老鹰抓小鸡、“鬼抓人”、跑步比赛、“红灯绿灯小白灯”。一直玩到五点半,我们才依依不舍得回家了。晚上我们一家人吃起了火锅。有的边吃的聊天,有的边吃边玩,还有的边吃边看手机,可热闹了!

到了第二天早上,我看见爸爸在贴“福”字。我问爸爸:“我可以帮你贴吗”“当然可以!”爸爸说。于是我拿起小凳子,站在凳子上贴了一个“福”字,贴完之后,我感到很高兴!

一天,两天......五天,又过去了十天,我们要回去了。我告别了我的外婆和兄弟姐妹,回到了自己的家里。

篇11: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作文

除夕那天吃过早饭,我和爸爸一起贴对联,贴“福”字的时候,爸爸叫我倒着贴,我好奇地问:“爸爸,好好的一个‘福’字为什么要倒着贴”?爸爸说:“因为这样福就到我们家来了呀!”原来如此,是“福到”呢!我赶紧把福字倒过来,贴好了叫爸爸看,爸爸满意地连连点头。

吃年夜饭的时候,我们会给菜起上吉祥的名字,姑妈端着一条鱼摆上桌的时候,我们会说“年年有鱼”!端来膀子的时候,我会说“聚宝盆”。不一会儿桌子上就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我们一大家人坐在桌子旁边一边吃着团圆饭,一边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奶奶说:“慢慢吃,年夜饭越吃得久来年越好!”屋里一片欢声笑语。

晚上的时候,我和弟弟搬来了一大箱子烟花,在姐姐的帮助下,我点燃一个“小蜜蜂”,只见“小蜜蜂”嗡的一声,随一道五颜六色的彩带飞了出去,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弟弟也手舞足蹈。随后我又放了各种款式的烟花。到了春节倒计时的时候,爸爸会放鞭炮和大大的烟花,一声巨响,顿时天上开出了一朵朵彩色的花来,亮了半边天,美丽极了!邻居们也纷纷放鞭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初一我们起了个大早,见到长辈就说:“新年好,恭喜发财!”然后长辈会给我们发一个大红包,还笑着说:“祝宝贝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篇12: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作文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令人垂涎三尺的小团子,我照着奶奶的样子,先把面粉放入碗中,倒入一些水,再用手来回搅拌,不一会儿,一碗湿漉漉的面粉就搅拌好了。奶奶先用手拿了一团面粉,用手搓成球状,再用手指按住球体的中心转一个圈,这样面粉里的面就会变成空心的了,最后用筷子夹点鲜肉进去,再把面粉一边转一边捏合,看着奶奶手里一个个团子神奇地诞生,我忍不住跃跃欲试。我学着奶奶的样子一步一步地去做,等面粉被我掏完一个洞后,我发现团子有点破了,我连忙用了一点面粉把它“补”起来。接着,我用筷子夹了一点鲜肉进去,一个团子就这样历经了千辛万苦,终于被我做好了。

不一会儿,奶奶把我们共同做的团子统统放入了锅中“泡澡”。我焦急地等待着我的作品“出炉”。大约一刻钟左右,团子出锅了,我夹起我做的那颗团子,可刚到碗中,它就迫不及待地“露馅”了,于是,我立刻就把它吃下去了,虽然卖相很糟,但吃起来味道还不错。

吃完了美味的团子,我们会放鞭炮,还有烟花,欢声笑语成了新年的点缀。天,渐渐黑下来,爸爸拿了一根又细又长的竹竿,竹竿上挂着一根长长的鞭炮,这时,随着鞭炮齐鸣,火花四溢,我们都兴奋地尖叫起来,争着抢着拿起鞭炮,另一只手捂起耳朵;一旁的爷爷又燃起了烟花,那一束束一朵朵五彩缤纷的烟火,把整个天空装扮得妖娆多姿,如花的海洋!外面的天气虽寒冷无比,但我们每个人的脸庞都红彤彤的,内心无比欢乐!

篇13:记忆中的春节:从腊八吃到元宵

春节的帷幕,是从农历腊八那天缓缓拉开的。吃过腊八粥,人们便开始紧锣密鼓地置办年货。小时候,每当春节临近时,我就像个跟屁虫似的跟在父亲身后,随着如织的人流穿行在市场和商店中。父亲不时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来,看看预先在上面写好的要买的东西。无论走在大街,还是小巷,你都会从人们怀里抱着的衣服鞋袜,手里提着的鸡鸭肉鱼,或篮子里装着的食品糖果里,感受到沁人肺腑的那种浓浓的年味。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那是春节的一次热身。每到这一天晚上,我都会屁颠屁颠地帮着父亲把上一年接来的灶王爷的神像,从厨房的墙上“请”下来,然后到室外摆上糖瓜等供品,父亲虔诚地点上香火,点响几个“二踢脚”,送灶王爷上天“述职”,俗称“辞灶”。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来探查世情的。人们用熬熟的麦芽糖制成糖瓜,“贿赂”灶王爷,拜托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期盼着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扫过房子,便开始准备年饭了。比如杀鸡、炖猪头、灌腊肠啥的。腊月二十八、二十九两天,家家户户都要蒸枣馒头、蒸年糕、炸面鱼、炸套环、炸丸子、炸鱼什么的。传统习俗里,讲究馒头要蒸两三锅,能吃到正月初五六,才算圆满。

梦里寻你千百度,春节终于姗姗来迟。孩提时代,我年复一年地扳着手指数日子,热切地期盼着除夕夜的到来。

大年三十,无疑是春节的高潮。人们辛辛苦苦忙碌了一年,只为了这一天。虽然那时家里很穷,但童年时的春节是我一生的胎记,镌刻在我心里,成为我最幸福、最快乐、最美好的记忆。记得十一二岁我就能帮母亲剁饺子馅,准备年夜饭了;下午还要帮父亲贴年画、贴春联、贴“福”字。全家人忙得不亦乐乎,屋里屋外透着迎接新年的喜庆气氛。

傍晚,人们要在案桌上供上仙逝祖辈们的牌位,摆上鸡鸭鱼肉、点心水果等供品。年夜饭前要点上香烛,祭天地,祭祖宗,接财神爷、灶王爷……祈求祖先和神灵的保佑。这不是迷信,而是民族的传统年俗。

当大盘大碗的菜肴和热气腾腾的饺子摆上桌子时,年夜饭就开始了。全家老小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说,边喝边笑,大家频频敬酒,相互祝愿,其乐融融,其情绵绵。

“哎哟,我吃出钱来了!”父亲惬意地说。他常常第一个从饺子里吃出硬币来,大家便兴高采烈地举起酒杯祝贺父亲:“恭喜发财!”这也是全家人共同的心愿。

随后有人从饺子里吃出枣、吃出糖、吃出花生……其实都是事先包进饺子里的,旨在庆贺大家新年有个好彩头。这是一年中最丰盛、最温馨、最令人留恋的家宴。

室外鞭炮声声,烟花腾空四起,硝烟味弥漫在夜空,夹杂着孩子们的欢笑声,神州大地沉浸在春节热烈欢快的氛围里。

爆竹无疑是春节钟情的歌者,它肩负着神圣的使命,散发着濃烈的年味,一如雄鸡报晓的啼鸣,它是报春的惊雷,是春节交响曲最出色的号手。

吃完了年夜饭,便开始“守岁”。除夕之夜非同寻常,“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守岁”是古往今来的文化传统,是辞旧迎新最古朴最温存的守望。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喝着茶水,吃着瓜子、水果,抽着烟,拉着家常,彻夜不眠,以待天明。

“守岁”时,我和弟妹们会心满意足地换上新衣服,喜形于色地站到镜子前打量自己;父亲满面春风地分给我们压岁钱,而压岁钱一定是父亲精心准备好的崭新的钞票。那个开心劲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不过,小时候我和弟妹们“守岁”,往往熬不到天明,便脱下新衣服叠得整整齐齐地放在枕边睡去。

现代社会为除夕夜赋予了新的形式和内容。始自1983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为亿万家庭所喜闻乐见,而电话、短信、微信、微博等沟通方式也早已融入到人们的生活里。

大年初一清早,人们便踩着一地花花绿绿的炮屑纸,给长辈和亲友拜年去了。人人穿着新衣,脸上挂满微笑,到处张灯结彩,一派节日景象。“过年好!”的问候声,不时地从街头巷尾、这里那里传来。

幸福的时光总是美好而短暂的。仿佛新年才刚刚开始,眨眼工夫,初二晚上(有的地方初三早晨)的送年仪式便悄然而至。按照传统习俗,吃完送年的饺子,就算送走了新年。小时候我总感觉新年的礼仪太过仓促,还没尽兴呢,就把新年送走了,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其实,古人对新年的安排蕴含着深意。

走娘家,便是春节习俗里最温馨、最甜蜜、最崇高的日子,正如一位学者说的,那“是一个巨大的人伦美丽”。

正月初三,已经出嫁的女儿,要赶在送年后,带着丈夫和孩子回娘家,给父母拜年,答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回报老人家的风雨艰辛。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如今,我和老伴已经做了姥姥、姥爷,童年己成为我们遥远的回忆。我们有两个女儿,每到这一天,“姥姥、姥爷”不绝于耳,一家人欢聚在一起,畅所欲言,谈笑风生,尽情享受着天伦之乐。

傍晚,我们恋恋不舍地将女儿、女婿、外孙女们送到门外,在挥手告别那一刻,我突然隐隐地感到,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唯有父母的爱是为了分离。我敢说,那是任何爱都无法比拟的最博大、最无私、最深沉的爱。

绵延不断的鞭炮声,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时代在变迁,不变的是真情。这些古老的春节习俗,浸透着纯朴的民风,蕴含着民族的智慧和情感,彰显着人们的精神寄托和生命追求。几千年中华文明积淀下来的这些文化基因,早己渗透到我们炎黄子孙的血脉里。(资料来源:《前卫文学》)

篇14: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作文

超市里,天花板上挂着大大小小的红灯笼和中国结,而各式各样的春联也随处可见,他们把超市打扮得红光满面,渲染着过年的气氛。客人们也在精心挑选,选出一副自己满意的春联,然后认认真真地贴在自家门口,迎接新年。身在老家的我也不例外,在大人们贴春联时,我会热情地帮助他们,替他们做些杂活。有时还会纠正他们上、下联贴的顺序。

贴好了对联,往远处一站,看看自家门口,呦!好一个红红火火呢!财神一定十分愿意到我们家来!到了大年初一,就该到各家各户拜年了。来到近亲街坊家,便要说吉祥话了。哈哈,这可难不倒我!“祝三爷三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长命百岁!”“祝姐姐学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考大学金榜题名!“祝叔叔(阿姨)越来越帅(漂亮),颜值越来越高!”祝福的话语一句接一句,长辈们开心得合不拢嘴。

篇15: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作文

天刚刚亮我就起了床,因为这是我最喜欢的节日——春节,妈妈对我说:“马上就是正月初一过春节了,我们得好好的准备准备,你和我一起去商场办年货吧!”“好呀!我跟你一起去。”我兴奋的跳了起来。我早就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因为它是一年中最热闹喜气的时候。

我和妈妈走进商店,这里人山人海,人们一个个笑容满面,我和妈妈买了花生、瓜子等各种食品。

回家的路上,我发现有人爬着梯子上在贴春联。我也央求妈妈也贴一副春联,妈妈只好答应了。回家后,爸爸拿来梯子靠住屋子,扯掉旧春联,贴上了新春联,刚贴到一半我就大喊起来:“啊!福贴反了。”爸爸却笑了起来:“这是因为福倒家啦!”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篇16: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作文

每到过年我就会和哥哥买烟花、鞭炮来放。今年因为环保要求,不能放烟花了,我就买了十几根“仙女棒”。我点燃了“仙女棒”,只听见“滋滋”的声响,上面好像展开了一朵美丽、五彩的花,漂亮极了。虽然现在不能放烟花,但是买一些“仙女棒”也是可以的,我们还买了一些摔炮,十几个一盒,从盒子里拿出一个用力的向地上一摔,只听见“啪”的一声巨响,我快吓死了,心想:它那么小,声音还挺大的,果然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呀!

我们趁这个假期去了好多地方,有王英沟、李渡口……我最喜欢王英沟了,它是全国有名的传统村落,那里有上千年树龄的国槐、古井,还是东汉大将姚琪的故里,尤其是那里的赛摩托比赛非常好看。我们到了赛摩托的地方,看见那里有好几个斜坡,摩托出场了,从一个斜坡冲到另一个斜坡,车手随车飞到了空中,十分惊险。有好多斜坡非常陡,几乎都是垂直的,我看的心惊胆战,好像自己就是那个骑摩托的人,我心想:万一要是失误了,那怎么办?那个骑摩托的人胆子可真大呀,要是我的话,肯定不敢。想到这里,我更加的佩服他了。

篇17:记忆中的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 著名学者钱文忠教授

2012 BMW中国文化之旅南线车队

在这个纷繁忙碌的年代,传统节日不仅仅只为家人团圆、亲友欢聚或是外出游玩而存在,它更像是一座勾连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让我们可以从中捕捉到古代社会的文化气息,感受到一个民族最为朴实的精神信仰和生活情趣。在每一个传统节日的背后,都承载着一段鲜活的历史记忆。

自2007年拉开BMW中国文化之旅的序幕后,BMW在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道路上,从未停下前行的步伐。作为企业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典范,BMW中国文化之旅在过去五年间先后北行丝路、东纵运河、西进陇川、南下闽越、归宗中原,每一年的深入探访均向世人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隽永魅力。今年,为了多方位展现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魅力与活力,BMW中国文化之旅开启了一条更为广泛的征程,不仅将探访路线增加至四条,还通过传统节日这一全新探访视角,带领更多的文化专家、车主、经销商和媒体人士参与其中。围绕“探四方节令,恒悦古今的精神家园”这一全新主题,BMW带领车队成员更深入地走进并解读中国传统文化,感受广大传承人以及普通民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为公众铺陈出一幅更为瑰丽的文化画卷。

探四方佳节,守望民族精神家园

从清丽婉约的江南水乡,到苍茫辽阔的内蒙古草原,从海风习习的“京族三岛”,到瑰丽多姿的彩云之南,自从今年5月正式公布全新的节日探访主题以来,2012 BMW中国文化之旅四支探访车队循着风格各异的文化路线,对汉、蒙、京、傣、拉祜、布朗等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探访,挖掘和保护这些古老的民族记忆,感悟中华多元文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共存之道。

6月22日,2012 BMW中国文化之旅首支探访车队—— 东线车队在端午节期间由浙江海宁启程,一路深入吴越大地,再转道进入徽商故里黄山,对沿途丰富多彩的端午民俗文化及民间艺术瑰宝进行了深入探访;随后,北线车队又于盛夏八月、水草丰美之际,北上“天堂草原”锡林郭勒,感受了豪迈奔放的蒙古“那达慕”大会;九月中旬,南线车队则沿着蜿蜒的北部湾海岸线,一路深入我国唯一的海洋民族——京族的世代聚居地“京族三岛”(巫头、山心、万尾),在悠悠琴声和习习海风之中,欢度京族哈节;金秋十月,西线车队成员于“黎明之城”——云南省景洪市踏上收官之旅,在充满神秘色彩的孔雀乐土上,探访中华文化百花园中最斑斓多姿的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为今年的文化之旅添上了一道靓丽的色彩。

在这四条探访路线中,不仅有广为人知的端午佳节,以及有所耳闻的草原那达慕,更有相对“冷门”和“生僻”的京族哈节。作为我国唯一的海洋民族,以及同时拥有中越两国文化背景的跨境民族,和人口仅为2万余人的人口较少民族,京族一直以来就保持着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神秘奇特的异国情调,而一年一度的哈节,则是集中展现京族传统文化与民俗风情的窗口。为了引导车队成员更深入地认识与理解当地文化,今年的文化之旅积极鼓励车队成员对各个民族节日和“非遗”项目进行深层次的“体验式”参与,在南线探访中,车队成员就与当地人一起,完整地感受了哈节浓郁的节日气氛。

“哈”是京语译音,含有“歌”“请神听歌”的意思。虽然各地居民过哈节的日期不尽相同,但京族同胞都会在节日期间身着民族盛装,载歌载舞,并组织丰富多彩的祭祀和庆祝活动。南线探访期间,恰逢巫头村举办哈节,从把京族人信奉的“镇海大王”等神祇迎于哈亭,用虔诚的歌舞祭神娱神,到乡邻友客共同入席听哈、品尝乡饮……京族人民在三天的哈节中,从早到晚,将这一连串喜庆、隆重的节日活动,进行得有条不紊,而心中对平安、兴旺、丰收的祈愿,也随着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围绕在田垄乡间。节日,在这里,被过得有滋有味。

在深入体验包括京族哈节在内的各个传统节庆活动的同时,车队成员还与随队专家一起参与文化论坛,积极思考古老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密切联系,与随队专家一起探讨传统节日在当下的意义。

在东线探访活动中,东线车队在传统文化气息浓厚的嘉兴月河历史街区举办了端午文化论坛。东线随队专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魁立先生表示:“端午节作为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所承载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也是其历经起伏变化而传承不辍,并在世界范围发扬光大的原因。今年BMW带领大家贴近这些最为鲜活的民族节日文化,在积极参与中解读和感受这些‘活’的历史,从而加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可以说这是今年BMW中国文化之旅的全新立意所在。”

2012 BMW中国文化之旅西线捐赠项目:国家级“非遗”——傣族织锦技艺

京族哈节——乡饮

国家级“非遗”——傣族象脚鼓舞

用心守护

传续民族文化瑰宝

在纷繁芜杂的现代生活中,守护传统文化就是守护每一个人的心灵归属。对于众多以“心口相传”为主要传承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更是依靠着一代代传承人不懈的坚守与付出,才得以完好地保留至今,并依然光华灼灼。六年来,跟随BMW中国文化之旅的探访脚步,这些令人敬佩的“文化守望者”不断进入公众的视线,使更多人了解到了“非遗”传承背后的故事。

今年,BMW中国文化之旅不仅扩大了活动参与面,邀请各界的专家学者和社会有识之士加入到车队中,更侧重了解非遗传承人对民族文化的坚守与热爱,探寻“非遗”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在北线探访中,车队成员即前往位于中蒙边境的锡林郭勒大草原,对以潮尔道、蒙古族长调民族、呼麦为代表的一系列草原文化瑰宝进行了深入探访,而当地的“非遗”传承人、民间艺术家以及普通民众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更给车队成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nlc202309020636

65岁的芒来老人是草原歌王哈扎布的传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多声部民歌(潮尔道—阿巴嘎潮尔)的代表性传承人。到北线车队来访时,芒来老人和他的家人、学生们身着民族盛装,在自家的蒙古包前,用一段段宛若天籁的演唱,向车队成员完美演绎了潮尔道所具有的深厚魅力。

潮尔道是我国多声部民歌及蒙古族古典音乐中的精品,也是草原人民最为尊崇、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和声歌唱艺术。但伴随着社会变迁,“马背民族”走下马背,这一音乐形式的生存土壤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一些老艺人的离世,更使得众多演唱技巧和曲谱濒临失传。近些年来,芒来与道日吉等一批民间歌唱家一直四处奔走,努力弘扬和发展潮尔道。为了培养和发掘更多民间音乐人才,他们组织牧民成立了锡林郭勒盟潮尔道、长调协会,积极发展会员、收集和整理资料。面对媒体的询问,道日吉老师也非常自豪地拿出了自己整理出版的乐谱和研究文集,介绍近年来潮尔道音乐的发展情况。前些年,锡林郭勒盟职业学院音乐系专门开设了潮尔道和长调民歌培训班,道日吉与协会内的民乐大师一起,对喜爱传统音乐的年轻人进行系统化、理论化的免费教育,将自己的一身技艺尽心相授,使这些民族文化瑰宝后继有人。如今,潮尔道学习班已经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在假期和探亲返乡的空档前来学习。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文化遗产始终像一条不息的脉搏,滋养着历史的记忆,也激发着民族的文脉。文化的魅力永远不会因为时间的更迭而褪色,相反,创新地传承更会令其发扬光大。今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李新风全程参与了四条文化之旅的探访活动,李新风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每个民族最宝贵的财富,并且那些真正有价值的文化遗产也是与当今人民的生活关系密切的。比如我们在西线所探访的傣族织锦、傣族传统歌舞等民间艺术,直到今天仍在人们生活中经常出现,受到年轻人欢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与生活相剥离,我们应该让它继续保持活力和生命力,并在符合其本身发展规律的情况下,做出积极的创新与探索。”

执着前行

撒播文明传承之悦

作为一个与文化和艺术有着深厚渊源的品牌,BMW早在2007年就启动了BMW中国文化之旅这一长期性的企业社会贡献活动。六年来,BMW中国文化之旅的足迹遍布中国19个省市,行程逾1.4万公里,先后探访了我国六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及15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沿途58项亟待保护的非遗项目和研究课题进行了总计600万元的资助,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并对推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增强全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产生了积极而长远的影响。

康思远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连续三年参与了文化之旅探访活动,在回望这条缀满无数精彩回忆的文化征程时,我充满自豪与欣慰。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关键在于‘人’。六年来,文化之旅就像一辆充满活力的列车,搭载着来自各方的朋友,去探寻那些令人震撼的历史记忆。这不仅是一段充满愉悦的旅程,也将BMW深深根植中国的心声传递给了中国公众。

我们衷心地期待着,在接下来的征途中,与更多的新老朋友一道,在这个广阔的平台上,体会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感受文明传承之悦!”

2012 BMW中国文化之旅东线探访-车队行进

潮尔道国家级传承人芒来老师

北线车队探访蒙古族长调民歌及呼麦

京族哈节-迎神仪式

国家级“非遗”项目—— 海宁皮影

篇18: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作文

第二天清晨,我被“噼哩啪啦的”的鞭炮声吵醒,我迫不及待地起床,看见家家户户都在为新年作准备,有的在门上挂福字,有的在摆桌椅,还有的在炒菜。奶奶家是土家族农村,跟其他地方有些不一样,还有杀年猪和打年糕。其中比较有趣的当然是打年糕了。我走到爷爷面前对他说:“爷爷,我来帮你打年糕吧。”爷爷高兴地说:“好呀!”接着我帮着爷爷一锤一锤的打着。于是,我问爷爷:“这个年糕是怎么做的呢?”爷爷回答说:“先准备好糯米和我们吃饭的米蒸好后,再混在一起,放在打年糕的工具中,然后就像我们现在这样一锤锤打着,打到不软不硬就算完成了。”打了好久,终于打完了,累得我气喘吁吁。接着,我们把打好的糕全部摊在洗干净的木板上,再切成一条条,年糕就这样做成了,虽然没有超市卖的那么好看,但是比外面卖的更美味。奶奶还拿了一些糕做成了糍粑,里面放了红豆馅、豆沙馅,各种各样,糍粑要放到太阳底下晒干,这样可以保存得更久。如果想吃了,就取出来放在小火炉上烤,烤软后就能直接吃了。

等我们打完年糕,年夜饭也准备好了,比较中间的菜下面放了一个大火炉,里面就是刚刚杀的年猪,爸爸说这是土猪肉,非常甜非常新鲜。年夜饭还有腊肉、青菜、土鸡、土鸭等,大家比较爱吃的是年糕,因为妈妈说吃年糕是个好彩头,年糕的意思是年年高,意味着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很快年糕都被吃完了,大家都夸我能干,我心里高兴极了。

到了晚上就是看春节联欢晚会了,全家一起围坐在火炉边,一边吃着各种各样的好吃的,一边看晚会。到了12点家家户户都到外面放起了鞭炮,放完鞭炮,我就美美地进入了梦乡。

上一篇:初三数学圆知识点总结和初中数学圆解题技巧下一篇: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