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民间传说故事

2024-04-23

初中民间传说故事(通用8篇)

篇1:初中民间传说故事

民间故事一般情节曲折,想象丰富,反映劳动人民的愿望,民间故事与传说历来就是文学宝库中的一枝奇葩,是人们最喜爱的精神食粮,而读故事、讲故事是传承文化和历史的最有效途径。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初中生民间故事传说,欢迎查阅。

初中生民间故事传说1

解除了十日并出的灾难,羿马不停蹄,日夜兼程,去捕猎肆虐人间的怪兽。中原地区,以窒窳、封稀为害最烈。窒窳本是黄帝辖下的一国诸侯,不幸被贰负和危暗杀了。黄帝怜悯他无辜丧命,请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六大神医上昆仑山会诊,研制出不死神药使他死而复生。窒窳的命是捡回来了,却完全迷失了本性,刚一醒来,就连滚带爬地窜下山,一头扎进弱水,变成了一条龙首虎爪、号声如婴儿啼哭的吃人怪兽。羿深入窒窳巢穴,仅一箭,就令它死了第二回,这一回是死有余辜。

在中原的桑林还有一头獠牙如戟、力胜百牛、铁骨铜皮的大野猪封稀;封稀横冲直撞,拱毁庄稼、村落,所经之地顿成废墟。羿左右施射,刺瞎野猪双睛,将它生擒活捉。

诛杀窒窳、捕获封稀之后,羿转战南方,在寿华之野追及凿齿。凿齿人身兽脸,它的杀人利器是突出嘴外的两根五六尺长、形似凿子的牙齿,为了应付弓箭,它特地带上一面巨大而坚固的盾牌,它至死也没弄清楚,羿的神箭是如何穿透盾牌,扎进它心窝的。

修蛇盘据洞庭湖,掀波作浪,覆舟无数,吃人无数。它风闻神射手羿已至南方,便潜伏湖底,销声匿迹。万顷波涛掩盖妖踪,羿的神奇射技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他毅然舍弓持剑,跃入深不可测的大湖,历千险万难,终于在滔天白浪中剑断长蛇;洞庭湖水,竟给蛇血染红了一半。

北方,九头怪九婴仍在凶水一带喷火吐水,淹乡焚城;东方,巨型鸟大风仍在青丘之泽掀起狂风,毁屋拔树。羿东征青丘泽,用青丝绳系于箭尾,一箭射中闪电式飞掠的大风。那大风力大善飞,尚欲带伤逃生,无奈箭上系绳,只能像一只风筝一样被羿收回。

九头怪九婴自恃有九颗脑袋、九条命,丝毫不惧北伐的羿,它九口齐张,喷吐出一道道毒焰、一股股浊流,交织成一张凶险的水火网,企图将羿困住。羿知道九婴有九条命,射中一个头,它非但不会死,而且能很快痊愈,故再使连环箭法,九支箭几乎同一时刻插到了九婴的九颗头上,九婴的九条性命一条也没留下。

初中生民间故事传说2

我有个盲师好友,在当地县里颇有名声,凭着一身风水玄学技术,小日子还算比较滋润阔绰。他思维非常敏捷,加上那过耳不忘的本事,用流星赶月法排八字或者起六爻卦极快,只需两、三秒钟。我俩比较投缘,每次我去探他,总要通宵达旦的畅谈。

有一次聊到风水改命的话题,他便把一个老客户的秘密告诉了我。这个客户老赵一家子都是朋友的常客,算是知根知底的了。

这个老赵原是命运极苦之人,是个遗腹、过房之子;本不姓赵,只因他尚母腹之中,亲生父亲就急病故去,无奈间母亲怀着他改嫁赵家。

老赵半生务农,过得很一般,但是有一股子韧劲学风水要改造家运,多番折腾总难如愿。

老赵有3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是初中毕业就弃学务工了,但是家境仍然窘迫。转眼间大儿子20出头了,一事无成还爱惹事生非,后来干脆盗伐林木被劳教了3年。

老赵的大儿出狱后,父子俩整日窝家里,费尽思量想整出个生计来。有一天,老赵捏着酒盏忽然想明白了一件事——原来自己整的都是老赵家风水,而本人的亲生父亲埋在哪里都没搞清楚!或许病源穷根就在这个点上!?

回去打探亲生父亲的坟墓倒是很顺利,只是目测其风水确实很差;要动迁父亲金骨,房上的六亲也没啥意见,毕竟他是父亲的血脉。

但是,要找一个发得快的风水宝地就很难了。这个似乎难不倒老赵,他在民间学到了一招旁门左道——据说:偷葬别人正旺的风水坟山可以搭上顺风快车,寅葬卯发!

老赵对周边的名墓倒是考察过不少,风水术理也略通;很快他就选中了一个清末的名墓,决定用他亲生父亲的骸骨去偷葬。这个晚清的名墓风水极佳,发福绵长,丁财贵俱全,子孙遍及两岸三地,出了不少官员、富翁。关键还在地理位置比较偏远隐蔽,是坐在半山腰的一个金交椅上,前面几重龙虎交关,勒出一个水聚天心的山塘来;如今山林茂密,除了少量的子孙清明上坟挂青,倒真是人迹罕至。

老赵说干就干,很快打开了父亲的坟,骸骨大多都化了,只有颅骨和少量的一些大骨;老赵打了一口小棺材,装好了父亲的残骨,专等挑个晚间的好日课偷葬。

那晚,老赵带着3个儿子,从清墓的坟台正下方打了一个水桶大小的洞,深入墓穴中心,然后把盛着父亲骸骨的小棺材偷葬进去。

说来也真奇怪,自从偷葬成功后,没几年,老赵的大儿子出去做泥水,竟成了远近闻名的包工头。他后来既包工程又做建材生意,真个富贵起来,身家几千万。老赵的2儿子原跟老大做工程,后面也自立门户成了富翁;3儿子搞物流运输,算是事业有成。

更奇的是,老赵家的孙子孙女居然好几个都能读书,长孙已经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

老赵让大儿子恢复了本姓,以传香火。

每年清明节他们只能偷偷的在远处祭拜父亲(祖父),隐隐的悼念!

进城享了福的老赵,酷爱到盲师朋友这里侃大山聊些算命、风水的闲事,顺便消费些小钱。一次他喝高了,便向盲师炫耀这桩得意之作,醒来后浑然不觉天机已泄!

世事如轮转,风水之福祸果报何其之玄妙复杂,老赵家这桩风水公案后事如何!?我们不敢臆测,只当是听了个未有结尾的神奇故事罢了。

初中生民间故事传说3

据五世**喇嘛记述,当年文成公主进藏的时候,根据中原的《八十种五行算观察法》发现,整个雪域高原的地形,犹如一个罗刹魔女仰卧,在风水上叫“魔女晒尸”是非常不吉利的。

为了镇 压魔女的煞气,文成公主在罗刹魔女的心脏处,建立庙宇并安放释迦牟尼等身像来镇 压,就是我们今天能看见的大昭寺;在红山上的布达拉宫,恰好镇压住魔女的心骨。文成公主又在魔女的肩、足、膝、肘、掌等地方修建寺庙,形成了西藏历着名的“镇魔十二寺”。

后又在其它风水恶劣的地方,修建了佛塔、石狮、佛像、大鹏、白螺等来改造风水。从此之后,西藏日益强盛,佛教也随之兴盛,至今不衰。

文成公主对拉萨的不解之缘。

文成公主与拉萨的不解之缘文成公主是一个志向远大,才貌双全的女子。她为了发展西藏,就把中原的先进文化带去,带去了茶叶、绸缎、书籍及一尊镀金佛像。

松赞干布为了迎娶文成公主,特意修了布达拉宫,还亲自率大臣近侍前来迎接。他把文成公主接到拉萨,还请文成公主上观天文、下察地理。文成公主在拉萨周围仔细看了几遭,就对松赞干布说,拉萨有王都气象。天空有如八幅金轮,吉祥无比;四周群山环绕,有如八瓣莲花。

只是中部地形不太好,看上去犹如仰卧的罗刹女,布达拉山和药王山就犹如罗刹女的两个挺立的奶子,必须修建宫殿或堡垒,以镇妖气。并在市中心相当于罗刹女心窝的地方修建寺庙,虔诚供奉我佛,那么妖气自会变为福气。

松赞干布听了文成公主的话以后,非常佩服公主的学识,于是派人在市中心修建大昭寺,并且以大昭寺为中心来修建街道民房。当大昭寺修好之后,文成公主又在寺前亲手植了一棵柳树,至今犹存,人们称之为“唐柳”或“公主柳”。

后来,松赞干布的儿子可黎可足又效法父亲,前来中原求亲,唐朝又把金城公主许给他,并立碑会盟,表示汉藏两族人民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由于会盟的是唐穆宗与可黎可足,他俩的关系又是舅甥关系,因此这块碑又叫“甥舅会盟碑”。碑上用汉藏两种文字刻着世代友好的盟誓以及会盟使臣的姓名及职位。虽经1000多年的风雨,碑文仍然清晰可辨,这是汉藏人民友好关系的历史见证。

初中生民间故事传说4

清末,我县上村乡东崔村有个财主叫王二则,此人胡须半个黑、半个白,家豪大富,土地方园数顷,骡马成群,但是他却很信鬼神。清明烧纸,过年烧香,大小庙宇更是三、六、九必到,出门先看是黑虎拦路,还是黄道吉日。

一天,从东阳关来了三个人,自称能接财神,会使法术,可使人家日进斗金。财主王二则一听大喜,对三个人更是殷勤招待。三个东阳关人心中暗喜,如今遇着一个老财迷,可要发财了。

从此,王二则全家不理其他杂务,每晚都到村外十字路口烧香,从路口一直烧到家里。又是祭猪,又是祭羊,更是祭财神像,听从三个骗子的摆布。再说财主王二则家最小的女儿芝兰聪明,伶俐,每逢跪下磕总要观看怎样接财神。三个骗子生怕露了马脚,便说她不真心,财神爷就接不来。财主王二则发财心急,就把她送到姥姥家。三个骗子一看时机成熟,搬来一个水缸倒上水,再将带的假元宝放进去,就对王二则说:“你在烧香前放进水缸里一个元 宝,就可来一对,放进一对,可得两双。”财主王二则放进一试果然灵验,对三个骗子的骗术信服的五体投地。

三个骗子见王二则,对真假元 宝都分不出来,还三叩九拜,虔诚信赖。就对王二则说:“财神爷已经接回来了,只要你能把元宝放得越多,就得到的也越多,能成倍增长,保你大发财。”王二则就将家中元 宝全部取出放入缸内,低头闭目等待财神送元 宝。三个骗子见王二则迷了心窍,就把缸中的元宝悄悄取出,又换上砖头瓦块,从马厩牵出三匹骡马,驮着元 宝,从赵云台向东阳关扬长而去。

王二则跪的实在忍不住了,睁眼一看,屋里三个接财神爷的人,也不在财神爷的象前坐着了。再一看水缸里,全成了砖头瓦块,才知上了大当。到马厩去牵马,又少了三匹,急命长工去追,那里还能追得上?过了一会,长工们回来说:“东家,财神爷跑的太快,没截回来。”老财主听罢,一屁股坐在廊檐下只是长叹气。

初中生民间故事传说5

从前有个姓祝的地主,人称祝员外,他的女儿祝英台不仅美丽大方,而且非常的聪明好学。但由于古时候女子不能进学堂读书,祝英台只好日日倚在窗栏上,望着大街上身背着书箱来来往往的读书人,心里羡慕极了!难道女子只能在家里绣花吗?为什么我不能去上学?她突然反问自己:对啊!我为什么就不能上学呢?

想到这儿,祝英台赶紧回到房间,鼓起勇气向父母要求:“爹,娘,我要到杭州去读书。我可以穿男人的衣服,扮成男人的样子,一定不让别人认出来,你们就答应我吧!”祝员外夫妇开始不同意,但经不住英台撒娇哀求,只好答应了。

第二天一清早,天刚蒙蒙亮,祝英台就和丫鬟扮成男装,辞别父母,带着书箱,兴高采烈地出发去杭州了。

到了学堂的第一天,祝英台遇见了一个叫梁山伯的男同学,学问出众,人品也十分优秀。她想:这么好的人,要是能天天在一起,一定会学到很多东西,也一定会很开心的。而梁山伯也觉得与她很投缘,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于是,他们常常一起诗呀文呀谈得情投意合,冷呀热呀相互关心体贴,促膝并肩,两小无猜。后来,两人结拜为兄弟,更是时时刻刻,形影不离。

春去秋来,一晃三年过去了,学年期满,该是打点行装、拜别老师、返回家乡的时候了。同窗共烛整三载,祝英台已经深深爱上了她的梁兄,而梁山伯虽不知祝英台是女生,但也对她十分倾慕。他俩恋恋不舍地分了手,回到家后,都日夜思念着对方。几个月后,梁山伯前往祝家拜访,结果令他又惊又喜。原来这时,他见到的祝英台,已不再是那个清秀的小书生,而是一位年轻美貌的大姑娘。再见的那一刻,他们都明白了彼此之间的感情,早已是心心相印。

此后,梁山伯请人到祝家去求亲。可祝员外哪会看得上这穷书生呢,他早已把女儿许配给了有钱人家的少爷马公子。梁山伯顿觉万念俱灰,一病不起,没多久就死去了。

听到梁山伯去世的消息,一直在与父母抗争以反对包办婚姻的祝英台反而突然变得异常镇静。她套上红衣红裙,走进了迎亲的花轿。迎亲的队伍一路敲锣打鼓,好不热闹!路过梁山伯的坟前时,忽然间飞沙走石,花轿不得不停了下来。只见祝英台走出轿来,脱去红装,一身素服,缓缓地走到坟前,跪下来放声大哭,霎时间风雨飘摇,雷声大作,“轰”的一声,坟墓裂开了,祝英台似乎又见到了她的梁兄那温柔的面庞,她微笑着纵身跳了进去。接着又是一声巨响,坟墓合上了。这时风消云散,雨过天晴,各种野花在风中轻柔地摇曳,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坟头飞出来,在阳光下自由地翩翩起舞。

初中生民间故事传说

篇2:初中民间传说故事

传说雷公视力差,难辨黑白,夫人电母寸步不离,捧着镜子,先行探照,明辨是非善恶后,雷公才行雷。

电母和雷公成了天生的一对。

雷公面目挣拧,电母相貌端雅。雷公手持槌楔,电母手持双镜,他们一旦作法,就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飞沙走石。

电母射出耀眼的利剑。

雷公向石龟投下一个大响雷,只听得“轰隆。震耳的一声巨响,恶人便身首异处。

雷公是掌管雳的神灵,在最初的神话中,他完全是一个动物和人的结合体,传说他住在雷泽,龙首人身,有一个硕大无比的肚子,他常常拍自己的肚子来娱乐。

每拍一下。就会发出轰轰的雷声。

可是这个最早的雷神,因为自己肚子的特别之处被黄帝看中了,于是就被抓了做成一面大鼓。

黄帝见没有了雷神也不行,就找了雷神的一个亲戚。

这个新雷神皮肤的颐色好象朱砂,眼光灼灼如闪电,身上的毛和角有三尺长,形状好象一只称猴。

于是在后来的传说中,雷公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猴脸和尖嘴,俗称”雷公脸“。

雷公还有一个特殊的本领,就是他会看病。

他曾经和另一个天神歧伯一起讨论有关脉络的问题。雷公还经常派遣使者到山上去采集草药。

又一次,他的一个采药童子在茂密的丛林中迷失了方向,无论他怎么回忆来时的道路,怎么努力,可是就是怎么也走不出来。

雷公很着急,想了想,就变成了一只啄木鸟,飞到了树梢上。来辨别方向。

最后,他找到了回去的路径,可是,却怎么也变不回原来的模样了,只好用他那尖尖长长的嘴啄树木里面的害虫充饥,也算是重操旧业,干起了树木的医生。

但是雷公嫉恶如仇,性情暴躁。一听某人犯法,就大发雷霆,不分皂白,不探究竟,就击掌发雳打死。

但往往有些是含冤受死的,因此又引出有关电母来辅佐他进行工作。

电母是司掌闪电的女神。又称为金光圣母、闪电娘娘。

她有一头蓬松的头发,红红的颜色。两只脚上都只有三个脚趾。传说她手里握有两面镜子,发出电光时,十分明亮耀眼

雷公和电母俩常常一起出现,原先的职能就是管理需电。

到了后来,就有了惩恶扬善的作用,如果有人犯了天都不能浇忽的罪过,那么天帝就会派雷公电母用五雷轰他,隆隆的声音好象上天发怒一样。

传说,电母的前身是一个寡妇。

她很有孝心,这个寡妇,丈夫早死,既没有儿子,家境又极其寒贫,堂上只有一个婆婆,她很孝顺服侍着婆婆度日,不肯改嫁。

有一次,她的婆婆病了,很想食肉。但是她哪里有钱去买肉孝敬婆婆呢?

她左思右想,就想起古时有“割腕供姑‘的事,她也就毅然把股上的肉割下来,煮熟做好饭,去孝敬她的婆婆。

可是她的婆婆哪里能够吃得下这坚韧的股肉呢?

她还不知体谅她媳妇的孝顺,反而以为她的媳妇不孝敬,把买来的好肉留起来自己吃,将那不好吃的肉煮来孝敬她。

她就叫骂起来,还请了雷公将她的媳妇打死。

怎知雷公真正应命了,不分青红皂白,把这个寡妇打死了。

将要人硷的时候,人们才发现她的媳妇的股上割下一块肉,还有未痊愈的血疤,老婆婆她这时才猛醒反悔。

然而媳妇已被击死,又无法叫她活过来。她就啼哭哀求着雷公,度她的媳妇的亡灵超生。

而雷公知道内情之后,也后悔自己的不审慎,仅仅听了那老婆婆的一面之词,未加分析,没有调查,竟然冲动之下,击死好人。

于是雷公就奏了玉皇,请命将这个寡妇作为自己的妻子,踢为电母。

在它未发雷之前,电母可以放光,先明亮世间的善恶,以明黑白,以免再错击人。

篇3:初中民间传说故事

中国动画取得的艺术成就主要依赖于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与独特的民间艺术资源, 动画创作者从中国民间传说故事、戏曲、舞蹈、皮影戏、剪纸等艺术中吸取营养, 创造出了许多令世界动画业为之惊叹的动画作品, 获得了“中国学派”的美誉, 确立了中国动画在世界动画界的地位。

动画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 以动态的影像方式, 吸引着人们的视听感观, 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动画所折射出的艺术魅力为世人所称赞。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动画所扮演的文化传播的角色日趋重要。动画在带给人们欢乐的同时, 也创造出了巨大的经济财富, 成为文化产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贵州苗族民间传说故事概述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 更是民族的精神支柱。民间文化是人类一切文化的根源, 民间传说故事是民间文化最根本的表述形式之一。贵州苗族民间传说故事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其独特的传承方式与人文内涵滋养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传说故事蕴含着人们对自然界的朴素理解与敬畏。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世代在贵州居住的少数民族主要有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羌族、满族等等。众多的少数民族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因而贵州又有“文化千岛”的美誉。今天, 在这些少数民族中, 有许多依然保持着本民族特有的生活习性、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及节日庆祝活动等。

贵州苗族历史悠久, 人口众多且支系繁多, 堪称世界之最。苗族主要聚居在贵阳、黔东南、黔西南自治州等地区。苗族文化深厚、民族风情浓郁, 其中, 最能体现苗族民间文化的当属民间传说故事。苗族民间传说故事属于民间文学, 由苗族人民创造, 多以口头形式流传至今, 内容生动、题材广泛, 反映了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苗族民间传说故事所涉及的内容同苗族人的生活习性、风俗习惯、节庆礼仪等息息相关。就题材来说, 苗族民间传说故事主要包括神话传说、生活故事、动物故事、民间寓言、爱情故事、哲理故事等等。例如, 苗王的传说, 雷公山顶水井的传说, 苗族姊妹节的传说, 龙舟节的传说, 爬山节的传说, 神药“贺阿忙”、诺施与龙女、梭云的故事以及苗族女装整齐划一的神话故事等等。这些民间传说故事, 情节富于幻想, 寓褒贬于其中, 因而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然而, 由于各种原因, 诸如社会、人文、环境等因素, 导致许多苗族民间传说故事面临着变异乃至消亡的困境, 运用何种方式将这些优秀的民间故事传播出去, 并将其传承、延续下去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动画艺术对贵州苗族民间传说故事的传播优势

在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下, 世界各国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融合, 影响着各个国家不同的文化定位。值得注意的是世界各国都在通过不同的舞台、媒介来弘扬本民族的文化。动画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和新艺术表现形式, 集诗歌、舞蹈、音乐、技术于一身, 具有高度的多元性、兼容性和假定性, 在表现手法上不受任何形式的束缚, 在表现内容上可以超越时间与空间, 是一门综合性的表现艺术。所以在文化传播中, 动画是最佳的载体之一。动画的最大优势在于其直观、逼真的视觉效果, 它所传达出的信息更为形象、生动。就我国而言, 动画艺术为本民族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新鲜活力, 许多优秀的民间传说故事都是通过动画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用动画来传播苗族民间传说故事, 能够为苗族文化的传播注入新鲜的血液。动画不仅能满足人们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 而且能够提高人们的艺术审美能力。动画无疑是一个传承民族文化的平台, 是一座沟通过去与未来、文化与文明、发展与超越的桥梁。

贵州苗族民间传说故事内容丰富多样、包罗万象, 涵盖天地、人神、自然、爱情等等。这些民间传说故事承载着本民族的文化, 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苗族民间传说故事具备一切文学、艺术、社会的优秀因素, 自然是动画创作的首选题材。这些民间传说故事能够为动画创作者提供丰富的创作源泉。苗族民间传说故事与动画有着十分相似的文化传播功能, 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也相通, 因此将动画的艺术形式与苗族民间传说故事结合起来, 可谓是珠联璧合。苗族民间故事内容和题材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 具有积极作用, 它寓教于乐、触动心灵, 部分民间传说故事可以直接作为动画创作的剧本, 例如童话故事可以直接为儿童影片所用。

三、动画艺术对贵州苗族民间传说故事的传播价值

文化上的借鉴与传承, 并非是空洞的概念。“我们注重对本土文化的继承, 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现代化的动画产业, 借鉴传统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现代人的文化生活。在继承的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 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动画语言并非是照搬照抄, 如果仅把一些传统文化样式、民间美术的题材和表现形式直接搬到动画片上, 或许永远找不到与时代的对接点, 也就无法找到动画的本土文化基因。”[1]今天, 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碰撞日益明显, 在这样的情势下, 我们有必要审时度势地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民族文化的传承, 否则民族传统文化将会凝固, 甚至被同化。

纵观中国动画的发展史, 民间传说故事在动画作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早期的动画作品中蕴含着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比如我国早期根据敦煌莫高窟壁画《鹿王本生》故事改编而成的动画影片——《九色鹿》, 通过影片, 莫高窟艺术被更多的世人所了解、重视。可以想象到, 动画这一新的艺术形式在传播文化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力量是巨大的。用动画艺术去传播贵州苗族民间传说故事, 同样能够起到传承文化的作用。动画不仅用影像的方式传播文化, 而且能够衍生出一系列动画产业链。动画产业则涉及玩具、旅游、服装、时尚、日用品等诸多产业。动画产业作为一种软性产业力量, 其产品不仅为动画制作、播出、出版机构本身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而且还广泛跨入其他媒体和非媒体领域, 为这些部门带来创收[2]。诸如, 美国动画产业的出口仅次于计算机产业, 产值达2000多亿美元。日本动漫市场的总收益高达4万亿日元, 其年出口美国动画产品的总产值超过钢铁[3]。又如在我国热映的动画影片《熊出没》, 其后期相关动画衍生品, 如“熊出没”的玩具、衣服、气球等在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贵州苗族文化也可以采用动画的艺术形式来推动文化发展, 进而实现相关产业链的开发。动画艺术与民间传说故事二者相互借鉴、互惠互利。经典的动画往往能够反射出优秀的民族文化, 而优秀的民族文化又推动着动画的发展。

四、结语

今天, 在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下, 世界各国文化资源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 有的民族传统文化甚至濒临灭绝的困境。民族文化的生存状态与环境影响着一个民族的存亡。今天的苗族民间文化, 可以说是忧虑和机遇并存。忧虑的是由于受到众多艺术理念及艺术思潮的冲击, 许多民间传说故事资源面临着消亡的危险;可喜的是一些优秀的民间传说故事通过动画艺术形式, 焕发出了昔日的青春, 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大影响力的贵州少数民族民间传说故事, 要把握住发展的机遇, 利用动画这个当今世界最优越的传媒载体来推动其文化的发展, 从而达到传承与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

注释

1[1]栾伟丽.动画造型与民间美术[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172页

2[2]先锋教育 (苏州软件园培训中心) , 苏州动漫人才培训基地编著.动画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0.4页

篇4:崂山民间故事

崂山素描

崂山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古代又称牢山、劳山、鳌山等,是我国漫长海岸线上唯一的一座高度在千米以上的山峰,因而嶗山又被称之为“近海名山”,自古就有“泰山云虽高,不如东海崂”的说法。

崂山是我国道教四大发源地之一,又是道教“全真派”的创始地,被誉为“天下第二丛林”。据历史记载:鼎盛时期,山上山下曾建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座名庵。

崂山民间故事的总蕴藏量极为丰富,以数量巨大、内容保存整理完善、故事情节脍炙人口及“集团”化等优势,跻身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尽显其古老民间智慧的恒远魅力。

崂山的来历

据《崂山的来历》这个风物故事记载,崂山此名是因居住在崂山海边的一对勇斗东海大鳌鱼的兄妹而来,初曰鳌山,后因文人墨客行文作赋于此,几经演绎终成“崂山”。

石老人的传说

“石老人”是一块坐落在崂山西侧浅海中的大石头,因其形状活像一个老人高高屹立于海边而得名。当地渔民们按照它的形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苦难遭遇,对它展开了丰富想象,并进行了诸多口头文学创作。其中,最为古老的一个传说是:开天辟地不久,有个老神仙,使一根长长的麻杆当扁担,用两根头发做绳,挑着两个石头人过海。当他来到海边时,碰上一个在海边打蛎子的老妇人,那老妇人一见,便惊奇的大叫道:“啊呀呀,您老人家使这麻杆、头发挑这么重的石头,不怕压断吗?”话音刚落,只听“叭咯”一声,那麻杆扁担,头发绳子一齐断裂,石头人落入海中,露出半截身子,后人因石头的模样和神韵颇似一位沧桑老人,故取名为“石老人”。在民间,《石老人》的传说还有众多版本,每个传说,都从不同的角度,赋予了石老人鲜活的生命,将原本的石头,变成了“活”的石老人。同时也在这些传说里寄寓了崂山人对大自然对世界的美好希冀。

西荫氏找桑蚕

相传西荫氏是黄帝的妻子,为了给人们找到能纺纱、织布、做衣御寒的原料,她不远千里,从黄山老家,一路寻至东海。正在西荫氏为找不到材料一筹莫展时,从远方飞来一只大鹏鸟落在她身边,引领她飞越东海,来到蓬莱仙岛,取回了桑种、蚕子。从此,人世间便有了桑、蚕。西荫氏传授给人们抽丝、织绸、裁缝衣裳的技能……她那为民造福的故事,一代又一代地在崂山人中流传着,一直延续到现在。故事不断地启迪着后人:多做好事,莫问前程!

徐福岛

“徐福岛”是崂山脚下近海的一个小岛。据《徐福岛的传说》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了寻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派徐福带上众多童男童女从崂山登船出发,踏上了寻丹之旅。徐福出海一去不返,秦始皇也未达到长生不老的奢愿,但徐福出海寻药的故事,却在崂山人中一代又一代地流传开来。浩浩汤汤的船队出发的“徐福岛”因此得名。星移斗转,沧海桑田,徐福出海远征寻丹觅药的史实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据可考,但徐福岛却因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余韵引得后人纷至沓来遥寄怀古幽情。

李白巧得相公砚

此传说记叙了大诗人李白,成名之前来崂山游玩时的一段奇遇:李白游至崂山,住在北九水上头的一个草庵中。夜里独自在灯下饮酒作诗,忽听屋门开启,从外头走进一个书生打扮的人。那书生走到李白身边,向他施了一个礼,便向李白要酒喝。于是,二人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作对起来,相当投缘遂成知己,此后书生经常至此草庵寻访。一天夜里,那书生姗姗来迟,整晚郁结于心,愁眉不展空余长吁短叹。天明临走时,书生从怀里掏出一块血红色的石头,洒着泪递给李白道:“李兄,吾乃这山头上的相公石化身。只因今日山下有人要上山来掏吾心,拿进京去献给皇上捞取功名,吾不甘为此小人所取之,故留与兄台留作纪念。望太白兄把它琢磨成一方砚台伴随着吾兄行文作诗吧!”说完,撤身而去。

篇5:历史传说故事初中

历史传说故事初中1

传说天上有个织女星,还有一个牵牛星。织女和牵牛情投意合,心心想印。可是,天条律令是不允许男欢女爱、私自相恋的。织女是王母的孙女,王母便将牵牛贬下凡尘了,令织女不停地织云锦以作惩罚。

织女的工作,便是用了一种神奇的丝在织布机上织出层层叠叠的美丽的云彩,随着时间和季节的不同而变幻它们的颜色,这是“天衣”。自从牵牛被贬之后,织女常常以泪洗面,愁眉不展地思念牵牛。她坐在织机旁不停地织着美丽的云锦以期博得王母大发慈心,让牵牛早日返回天界。

一天,几个仙女向王母恳求想去人间碧莲池一游,王母今日心情正好,便答应了她们。她们见织女终日苦闷,便一起向王母求情让织女共同前往,王母也心疼受惩后的孙女,便令她们速去速归。

话说牵牛被贬之后,落生在一个农民家中,取名叫牛郎。后来父母下世,他便跟着哥嫂度日。哥嫂待牛郎非常刻薄,要与他分家,只给了他一条老牛和一辆破车,其他的都被哥哥嫂嫂独占了,然后,便和牛郎分家了。

从此,牛郎和老牛相依为命,他们在荒地上披荆斩棘,耕田种地,盖造房屋。一两年后,他们营造成一个小小的家,勉强可以餬口度日。可是,除了那条不会说话的老牛而外,冷清清的家只有牛郎一个人,日子过得相当寂寞。牛郎并不知道,那条老牛原是天上的金牛星。

这一天,老牛突然开口说话了,它对牛郎说:“牛郎,今天你去碧莲池一趟,那儿有些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红色的仙衣藏起来,穿红仙衣的仙女就会成为你的妻子。”牛郎见老牛口吐人言,又奇怪又高兴,便问道:“牛大哥,你真会说话吗?你说的是真的吗?”老牛点了点头,牛郎便悄悄躲在碧莲池旁的芦苇里,等候仙女们的来临。

不一会儿,仙女们果然翩翩飘至,脱下轻罗衣裳,纵身跃入清流。牛郎便从芦苇里跑出来,拿走了红色的仙衣。仙女们见有人来了,忙乱纷纷地穿上自己的衣裳,像飞鸟般地飞走了,只剩下没有衣服无法逃走的仙女,她正是织女。织女见自己的仙衣被一个小伙子抢走,又羞又急,却又无可奈何。这时,牛郎走上前来,对她说,要她答应做他妻子,他才能还给她的衣裳。织女定睛一看,才知道牛郎便是自己日思夜想的牵牛,便含羞答应了他。这样,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

他们结婚以后,男耕女织,相亲相爱,日子过得非常美满幸福。不久,他们生下了一儿一女,十分可爱。牛郎织女满以为能够终身相守,白头到老。

可是,王母知道这件事后,勃然大怒,马上派遣天神仙女捉织女回天庭问罪。

这一天,织女正在做饭,下地去的牛郎匆匆赶回,眼睛红肿着告诉织女:“牛大哥死了,他临死前说,要我在他死后,将他的牛皮剥下放好,有朝一日,披上它,就可飞上天去。”织女一听,心中纳闷,她明白,老牛就是天上的金牛星,只因替被贬下凡的牵牛说了几句公道话,也贬下天庭。它怎么会突然死去呢?织女便让牛郎剥下牛皮,好好埋葬了老牛。

正在这时,天空狂风大作,天兵天将从天而降,不容分说,押解着织女便飞上了天空。

正飞着、飞着,织女听到了牛郎的声音:“织女,等等我!”织女回头一看,只见牛郎用一对箩筐,挑着两个儿女,披着牛皮赶来了。慢慢地,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织女可以看清儿女们可爱的模样子,孩子们了都张开双臂,大声呼叫着“妈妈”,眼看,牛郎和织女就要相逢了。可就在这时,王母驾着祥云赶来了,她拔下她头上的金簪,往他们中间一划,霎时间,一条天河波涛滚滚地横在了织女和牛郎之间,无法横越了。

织女望着天河对岸的牛郎和儿女们,直哭得声嘶力竭,牛郎和孩子也哭得死去活来。他们的哭声,孩子们一声声“妈妈”的喊声,是那样揪心裂胆,催人泪下,连在旁观望的仙女、天神们都觉得心酸难过,于心不忍。王母见此情此景,也稍稍为牛郎织女的坚贞爱情所感动,动了恻隐之心,便同意让牛郎和孩子们留在天上,命喜鹊传话让他们每隔七日相见一次,谁知喜鹊传错了话,说成每年七月七日相见一次,于是王母就罚喜鹊给他们搭桥。

从此,牛郎和他的儿女就住在了天上,隔着一条天河,和织女遥遥相望。在秋夜天空的繁星当中,我们至今还可以看见银河两边有两颗较大的星星,晶莹地闪烁着,那便是织女星和牵牛星。和牵牛星在一起的还有两颗小星星,那便是牛郎织女的一儿一女。

牛郎织女相会的七月七日,无数成群的喜鹊飞来为他们搭桥。鹊桥之上,牛郎织女团聚了!织女和牛郎深情相对,搂抱着他们的儿女,有无数的话儿要说,有无尽的情意要倾诉啊!

传说,每年的七月七日,若是人们在葡萄架下葡萄藤中静静地听,可以隐隐听到仙乐奏鸣,织女和牛郎在深情地交谈。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他们日日在盼望着第二年七月七日的重逢。

历史传说故事初中2

雷公和电母是神话传说中的一对天神。他们二人司掌天庭雷电。

传说雷公视力差,难辨黑白,夫人电母寸步不离,捧着镜子,先行探照,明辨是非善恶后,雷公才行雷。

电母和雷公成了天生的一对。

雷公面目挣拧,电母相貌端雅。雷公手持槌楔,电母手持双镜,他们一旦作法,就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飞沙走石。

电母射出耀眼的利剑。

雷公向石龟投下一个大响雷,只听得“轰隆。震耳的一声巨响,恶人便身首异处。

雷公是掌管雳的神灵,在最初的神话中,他完全是一个动物和人的结合体,传说他住在雷泽,龙首人身,有一个硕大无比的肚子,他常常拍自己的肚子来娱乐。

每拍一下。就会发出轰轰的雷声。

可是这个最早的雷神,因为自己肚子的特别之处被黄帝看中了,于是就被抓了做成一面大鼓。

黄帝见没有了雷神也不行,就找了雷神的一个亲戚。

这个新雷神皮肤的颐色好象朱砂,眼光灼灼如闪电,身上的毛和角有三尺长,形状好象一只称猴。

于是在后来的传说中,雷公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猴脸和尖嘴,俗称”雷公脸“。

雷公还有一个特殊的本领,就是他会看病。

他曾经和另一个天神歧伯一起讨论有关脉络的问题。雷公还经常派遣使者到山上去采集草药。

又一次,他的一个采药童子在茂密的丛林中迷失了方向,无论他怎么回忆来时的道路,怎么努力,可是就是怎么也走不出来。

雷公很着急,想了想,就变成了一只啄木鸟,飞到了树梢上。来辨别方向。

最后,他找到了回去的路径,可是,却怎么也变不回原来的模样了,只好用他那尖尖长长的嘴啄树木里面的害虫充饥,也算是重操旧业,干起了树木的医生。

但是雷公嫉恶如仇,性情暴躁。一听某人犯法,就大发雷霆,不分皂白,不探究竟,就击掌发雳打死。

但往往有些是含冤受死的,因此又引出有关电母来辅佐他进行工作。

电母是司掌闪电的女神。又称为金光圣母、闪电娘娘。

她有一头蓬松的头发,红红的颜色。两只脚上都只有三个脚趾。传说她手里握有两面镜子,发出电光时,十分明亮耀眼

雷公和电母俩常常一起出现,原先的职能就是管理需电。

到了后来,就有了惩恶扬善的作用,如果有人犯了天都不能浇忽的罪过,那么天帝就会派雷公电母用五雷轰他,隆隆的声音好象上天发怒一样。

传说,电母的前身是一个寡妇。

她很有孝心,这个寡妇,丈夫早死,既没有儿子,家境又极其寒贫,堂上只有一个婆婆,她很孝顺服侍着婆婆度日,不肯改嫁。

有一次,她的婆婆病了,很想食肉。但是她哪里有钱去买肉孝敬婆婆呢?

她左思右想,就想起古时有“割腕供姑‘的事,她也就毅然把股上的肉割下来,煮熟做好饭,去孝敬她的婆婆。

可是她的婆婆哪里能够吃得下这坚韧的股肉呢?

她还不知体谅她媳妇的孝顺,反而以为她的媳妇不孝敬,把买来的好肉留起来自己吃,将那不好吃的肉煮来孝敬她。

她就叫骂起来,还请了雷公将她的媳妇打死。

怎知雷公真正应命了,不分青红皂白,把这个寡妇打死了。

将要人硷的时候,人们才发现她的媳妇的股上割下一块肉,还有未痊愈的血疤,老婆婆她这时才猛醒反悔。

然而媳妇已被击死,又无法叫她活过来。她就啼哭哀求着雷公,度她的媳妇的亡灵超生。

而雷公知道内情之后,也后悔自己的不审慎,仅仅听了那老婆婆的一面之词,未加分析,没有调查,竟然冲动之下,击死好人。

于是雷公就奏了玉皇,请命将这个寡妇作为自己的妻子,踢为电母。

在它未发雷之前,电母可以放光,先明亮世间的善恶,以明黑白,以免再错击人。

所以现在鸣需的时候,先有电光闪一闪,就是这么一回事了。

历史传说故事初中3

解除了十日并出的灾难,羿马不停蹄,日夜兼程,去捕猎肆虐人间的怪兽。中原地区,以窒窳、封稀为害最烈。窒窳本是黄帝辖下的一国诸侯,不幸被贰负和危暗杀了。黄帝怜悯他无辜丧命,请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六大神医上昆仑山会诊,研制出不死神药使他死而复生。窒窳的命是捡回来了,却完全迷失了本性,刚一醒来,就连滚带爬地窜下山,一头扎进弱水,变成了一条龙首虎爪、号声如婴儿啼哭的吃人怪兽。羿深入窒窳巢穴,仅一箭,就令它死了第二回,这一回是死有余辜。

在中原的桑林还有一头獠牙如戟、力胜百牛、铁骨铜皮的大野猪封稀;封稀横冲直撞,拱毁庄稼、村落,所经之地顿成废墟。羿左右施射,刺瞎野猪双睛,将它生擒活捉。

诛杀窒窳、捕获封稀之后,羿转战南方,在寿华之野追及凿齿。凿齿人身兽脸,它的杀人利器是突出嘴外的两根五六尺长、形似凿子的牙齿,为了应付弓箭,它特地带上一面巨大而坚固的盾牌,它至死也没弄清楚,羿的神箭是如何穿透盾牌,扎进它心窝的。

修蛇盘据洞庭湖,掀波作浪,覆舟无数,吃人无数。它风闻神射手羿已至南方,便潜伏湖底,销声匿迹。万顷波涛掩盖妖踪,羿的神奇射技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他毅然舍弓持剑,跃入深不可测的大湖,历千险万难,终于在滔天白浪中剑断长蛇;洞庭湖水,竟给蛇血染红了一半。

北方,九头怪九婴仍在凶水一带喷火吐水,淹乡焚城;东方,巨型鸟大风仍在青丘之泽掀起狂风,毁屋拔树。羿东征青丘泽,用青丝绳系于箭尾,一箭射中闪电式飞掠的大风。那大风力大善飞,尚欲带伤逃生,无奈箭上系绳,只能像一只风筝一样被羿收回。

九头怪九婴自恃有九颗脑袋、九条命,丝毫不惧北伐的羿,它九口齐张,喷吐出一道道毒焰、一股股浊流,交织成一张凶险的水火网,企图将羿困住。羿知道九婴有九条命,射中一个头,它非但不会死,而且能很快痊愈,故再使连环箭法,九支箭几乎同一时刻插到了九婴的九颗头上,九婴的九条性命一条也没留下。

历史传说故事初中4

很久很久以前,青藏高原雪山顶上有一对夫妻,生育了三个女儿,大姐叫金沙,二姐叫澜沧,三妹叫怒女。三个姐妹都长得很漂亮。大姐勤劳善良,温顺厚道;二姐豪爽大方,很讲义气;三妹骄横暴躁。三姐妹长大成人,父母想把她们嫁到东方去。大姐说一切听从父母安排,而三妹却不从,偏要嫁到南方去。母亲劝说道:“南方山高坡陡,你要多想想。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再也回不来了。”三妹发怒说:“我主意已定,谁也阻挡不了。”于是,大姐、小妹各奔一方,这可急坏澜沧姑娘,她想和温顺的大姐一起嫁到东方去,可又舍不得还不懂事的三妹。想了九天九夜,最后对父母说:“阿爸、阿妈,让我还是陪三抹到南方去吧!”

三姐妹同时出嫁了,太阳撤下七彩丝线,百鸟啁啾,百兽跳舞,树木排队送嫁,鲜花在前面铺路。三妹头也不回地直奔南方,二姐紧紧守护在她身边,大姐舍不得两个妹妹,也跟着向南走了好长一段路。大姐还思念阿爸、阿妈,便转身回头远眺。因此,金沙到了丽江石鼓时,受罗海山的阻挡,江水从西流来,突然以90度的大拐弯,折向北东流去,形成了的长江第一湾。当大姐金沙姑娘经过虎跳峡时,被玉龙、哈巴两兄弟阻拦,要求她留下嫁给玉龙哥哥。聪明的大姐跳了七天七夜的舞蹈,让两兄弟高兴得如醉如痴,然后,她纵身一跳,跃过虎跳峡,直奔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在这里,高山海拔4000多米,江面海拔1750米,山高水长,气势磅瞒,大姐头也不回地奔向宜宾、重庆、三峡,最后找到太阳升起的东海。后来,大姐变成了金沙江,三妹变成了怒江,二姐变成了澜沧江。

历史传说故事初中5

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军南征。大军跋山涉水,终至大理境内,数日车马劳顿,众人已是疲惫难挡,口干舌燥。将士行至落马坡处,日沉西山,天色渐黑,又见此地树木繁茂,旁边有一泉眼不断涌出涓涓细流,遂决定就地休整一夜,众人舀来泉水解渴,又采食野果果腹。

次日一觉醒来,300余人竟声音尽失,喉咙疼痛不已。诸葛亮心急如焚,求助于此地道家名医孟优,孟优急来军营诊视,方知将士们是误食了哑姑泉水,才得此病。当即对症下药,两日过后,众将士终能开口说话,却感觉身体乏力,食不下咽。孟优便又采来野核桃给众人食之,众人一尝,其果香脆可口,油而不腻,惊为天赐。

一连几日,将士们每日3餐辅食野核桃,养精蓄锐,身体不适之感渐消,精神焕发,身体复元。诸葛亮再三致谢孟优,并称赞这种核桃野果的神奇。孟优告知诸葛亮,自己长年修道行医,来往于巍山和青城山之间,早闻丞相的威仪和仁德,所以才赶来相助。

又说,大理境内多野核桃,将士平常可采摘核桃食用,对水土不服的士兵裨益甚多。诸葛亮率军一路南下,实行抚慰政策,对当地百姓不侵扰,七擒孟获,诚心感人治乱,终于平定南中。从此南中蛮族归心,不再叛乱。后人得知,孟优乃孟获胞兄,至今大理宾川还有孟获被他哥的道家思想感化,从而修行3年的“孟获洞”等地点遗存。

蜀汉过后300多年,隋唐兴起。当时大理等地也形成势力强大的南诏国。相传南诏国一位村民上山采药,发现山中野核桃树郁郁葱葱,核桃结满枝头,便摘下敲开外壳,里面的果实肉质白嫩香甜,食而不忘,便采集满筐,带予家中老母食之。半年后,老母满头银发渐渐变黑,身体状况也日渐改善,恢复了年轻时的欢笑健谈,左邻右舍无不称奇。

后来,此事传到南诏王宫,国王亲尝此果,赞叹连连,视为人间神品。赐名“南诏核桃”,作为珍品敬献给其他国家。

篇6:民间传统的故事初中

黄帝是少典族的子孙,姓公孙,名字叫轩辕。据说他一生下来就有非同一般的表现:七十天时会说话,几岁大的时候就懂得了许多道理。成人后,更加朴实敦厚、机敏神灵,且知识渊博、明辨是非。

黄帝的部落最早分布在我国西北的姬水附近,后来迁到河北涿鹿,开始发展畜牧业和农业,并且定居下来。和黄帝同时期的另一个重要部落的首领是炎帝,他和他的部落最早居住在我国西北的姜水附近。据说炎帝和黄帝还是近亲,只是黄帝的部落正在兴起,炎帝的部落却渐渐衰落。

这个时期,还有一个重要的部落,就是九黎族。他们的首领叫蚩尤,带领部落生活在今天的河北、山东、河南交界的地方。传说蚩尤十分强悍,黑脸、红须、碧眼,力大无比,性情残暴,经常带领他的八十一个兄弟攻打弱小的部落。

他的八十一个兄弟被传得更神,个个具有猛兽的身体,长着铜头铁额,吃的全是沙石。他们随着蚩尤一起向黄河一带扩张,没有哪一个部落能够战胜他们。

蚩尤侵入了炎帝的地方,炎帝奋起反抗,但不是蚩尤的对手,被蚩尤打得节节败退。

黄帝分析形势,认为蚩尤战胜炎帝之后,一定会和自己开战。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于是,他先在涿鹿的郊野与炎帝开战,迫使炎帝归顺自己,与自己的部落合二为一,渐渐融合成华夏族。这就是“炎黄子孙”说法的由来。

两股合力一形成,黄帝就和蚩尤在涿鹿广阔的原野摆开了战场。黄帝希望蚩尤向自己投降,可蚩尤哪里肯听,他一声号令,向黄帝的人马展开了攻击。

据说黄帝平时驯养了熊、罴、貔、貅、、虎等六种野兽,打仗的时候就把它们放出来。蚩尤的兵士虽然凶猛,可遇到训练有素的黄帝的军队,便不是对手了。

很快,蚩尤败下阵来。

蚩尤见势不妙,慌忙带上残兵败将,落荒而逃。黄帝一见,哪里肯轻易放过,带着人马便追。追杀中,忽然天昏地暗,黑雾迷漫,沙飞石走,风雨雷电,致使黄帝的队伍无法继续前进。原来,蚩尤请出了“风伯雨师”前来助阵。

黄帝哪肯示弱,请来天女帮助,驱散了风雨,刹那间,风止雨停,晴空万里。黄帝的军队在指南车的引导下,很快就追上了蚩尤,终于把他给杀死了。

从此,黄帝统一了中原。

中原统一之后,黄帝并未就此停手,他继续扩大自己的版图。向东,他抵达了海滨,登上了有名的泰山;向西,他到达了今天甘肃省境内的崆峒山;向南,他到达了长江边,登上了湘山;向北,他踏进了北方少数民族聚居之地。

他还在位于今天河北省涿鹿县境内的釜山接受了各部落首领的朝拜,从此成为华夏大地上的一位。

传说中的黄帝时代,有许多发明创造,如造车、造船、制作五色衣裳等等。虽然不一定都是黄帝一个人发明的,但后人也乐于把这一切归功于他。

黄帝居住在一座名叫“轩辕小丘”的小山旁,娶了嫘祖为妻。据传嫘祖亲自参加劳动,并教妇女们养蚕、缫丝、织帛。

黄帝还有一个史官名叫仓颉,据说文字就是他创造的。

黄帝共有十五个儿子,他和嫘祖所生的两个儿子叫青陽和昌意,他们的后代都分别掌控过整个华夏大地。

篇7:关于初中民间的故事

关于民间的故事1

清朝乾隆年间,有一天早朝,大部分群臣没到的时候,乾隆爷问先到的大臣汪文瑞和刘文举:“两位爱卿这么早来,可在家里吃过燕窝汤和点心?”

汪文瑞诚惶诚恐地抢先答道:“臣家里人口众多,开支颇大,吃燕窝汤和点心只是偶尔,平时每天早上不过吃碗水饺、面条或喝碗豆汁、吃几个鸡蛋而已。”

见汪文瑞在皇上面前显示自己清廉,刘文举也说他家早餐经常只喝一碗豆汁、吃几个鸡蛋。

乾隆听了汪文瑞和刘文举这番话,瞪了他俩一眼,说:“一个鸡蛋需要十两银子,朕都不敢吃那么多,你们一个早上就吃好几个,还敢说自己穷?看来朕该查查你俩的账了。”

汪文瑞和刘文举听了乾隆这番话,想起刚才自己的口不择言,肠子都悔青了,他俩知道这必是内务府的人做假账,和御膳房的太监们沆瀣一气蒙皇上。但他俩不敢明说,知道一旦明说了,内务府和御膳房的人知道了会挤兑他俩不说,就是皇上也饶不了他们,因为这等于告诉世人,看似英明的乾隆皇帝也不过是一个任人哄骗的二傻子。

当然,汪文瑞和刘文举又不能不接乾隆皇帝的话茬儿,要不然,皇上还真怀疑他俩是收受到贿 赂的贪官呢。

所幸汪文瑞和刘文举很快就想出应对之策,敷衍乾隆说,他们买的鸡蛋都是些便宜的货,不过几文钱一个罢了,自然不能和宫里采购的极 品鸡蛋相比。

乾隆听了这话,不但没有释疑,反而更加困惑,他自言自语道:“怪哉,为何同为母鸡所产之蛋,竟有玉、石之别?”

汪文瑞和刘文举暗暗叫苦,心忖:这一个谎扯出去了,必须得再扯新谎来圆前谎,可这新谎咋扯?

好在汪文瑞是个久处庙堂的圆通老吏,他在刘文举呆若木鸡之时,灵机一动,想出新招。他旁征博引地对乾隆说:“田黄石是寿山石的一种,劣质老坑石也是寿山石的一种,可这两种石料的品质却是天差地别。”

乾隆听了这话,若有所思,没在鸡蛋价格的问题上追问下去,汪文瑞和刘文举这才松了口气。

这君臣三人又说了一阵闲话,众臣就三三两两地来了,乾隆皇帝开始升朝议事。

汪文瑞和刘文举以为关于鸡蛋的话题也就到此了结了,谁知散朝后,乾隆又留下他们,他饶有兴致地叫俩人在第二天早朝时带几个鸡蛋来,他想看看,几文钱一个的鸡蛋和十两银子一个的鸡蛋究竟有何不同。

这下,乾隆可给汪文瑞和刘文举出了个大难题,都快把他俩愁死了。因为傻瓜都知道,世上鸡蛋的区别只是个头大小而已,口味还不都差不多?

汪文瑞忧心忡忡地回到家,满腹的苦楚又不好对家人和下人讲,但闷在肚中又解决不了问题,明天上朝面君时咋办?

心急如焚的汪文瑞在院内踱来踱去,竟鬼使神差地来到位于西偏院的厨房。

他抬头一看,发觉自己不知不觉地来到了下人待的地方,正要离开,忽听一个小厮与大厨正粗喉咙大嗓子地闲聊。小厮说他早晨去菜市场买菜,遇到件稀奇事:有个卖鸡蛋的主竟在卖一筐已变了味的坏鸡蛋,这种坏鸡蛋还要一文钱一个。谁知,还真有二傻子掏钱买这种无法食用的坏蛋。

大厨讥笑小厮道:“你懂什么,这种进不了伙房的坏鸡蛋是当肥料卖给养花人的,坏鸡蛋用泉水调稀后,是培育兰花的上好肥料……”

汪文瑞听到这里,心里就是一动,他不等大厨把话讲完,三步并作两步闯进厨房。

大厨和小厮见主人慌慌张张地闯进来,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事,傻傻地站在原地,大气也不敢喘一下。

汪文瑞指着大厨和小厮,叫他俩放下手上的活计,赶紧去菜市场,不论价格高低,一定要把那筐坏鸡蛋买回来。

听了这番没头没脑的话,大厨和小厮不知是主人吃错了药,还是自己听错了。尽管心里犯嘀咕,但他俩可不敢向主人细问详情,只得急三火四地奔向菜市场。

他们原以为拿铜钱买坏鸡蛋,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不料,当他俩赶到菜市场时,竟有大买家将那筐坏鸡蛋全买下了。

两人这下可急坏了,大厨见买卖双方正在付钱,忙喊道:“且慢,我愿出三文钱一个买下这筐鸡蛋。”要知道,当时的物价是,五文钱可买两个新鲜鸡蛋。

忽听有人愿出三文钱买一个坏鸡蛋,卖蛋的小贩可乐坏了,他忙推掉那买家递上的一串铜钱,要与大厨交易。那买家见有人挡横,也不甘示弱,将坏鸡蛋的价格抬到五文钱一个。大厨为了买到坏鸡蛋,又将价格抬到八文钱一个。就这样,双方轮番哄抬下,每个坏鸡蛋竟卖到一两纹银。最后,大厨和小厮因出门时没带多少银子,只得眼睁睁地看着那筐坏鸡蛋被那个买家拿走了。

一两银子买一个坏鸡蛋这件亘古未有的怪事立即轰动了整个菜市场,引来众人围观热议。卖坏鸡蛋的小贩目睹此情此景,有点怀疑自己的眼睛,他也猜不透这事是福是祸,急忙怀揣着银子,溜之大吉。

当大厨和小厮垂头丧气地回府时,望穿秋水的汪文瑞见他俩两手空空地回来,忙问何故。待听完大厨将详情禀告后,汪文瑞当即五内如焚,昏倒在地。

在众人呼喊声中,汪文瑞睁开双眼,绝望中他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急忙谢绝匆匆赶来的医生诊脉,吩咐备轿去刘府议事。汪文瑞猜得一点没错,这筐坏鸡蛋全给刘文举的管家买走了。

当刘文举见汪文瑞匆匆前来,便知其来意。刘文举心想,现在他与汪文瑞已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要是汪文瑞摆不平这事,他也过不了关。想到这里,刘文举忙热情接待了汪文瑞,并慷慨地送了一半坏鸡蛋给汪文瑞。

第二天上朝时,汪文瑞和刘文举如坐针毡。好不容易等到散朝,乾隆叫汪文瑞和刘文举取出几文钱一个的残次鸡蛋给他看。

内务府太监先在大海碗中敲开七个宫中的鸡蛋,这七个鸡蛋均是蛋香四溢、油光闪闪的双黄蛋。待打开汪文瑞和刘文举带来的十几个鸡蛋,立即就比出个天上地下来了。这些鸡蛋,全部是单黄不说,绝大多数的还散黄,散发出浓浓的臭味。

乾隆见状,忙令太监停止“比蛋”。他深表同情地对汪文瑞和刘文举说:“二位爱卿,你俩也太节俭了,以后几文钱一个的残次鸡蛋还是不吃为好,要吃就吃十两银子一个的极品鸡蛋。”讲完这话,乾隆还颇有感触地说:“难怪民间百姓常说,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

关于民间的故事2

滕县的北部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姑山,一座叫夫山。两山东西相对,象是一对情人在诉说着什么。原来它们诉说的是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

唐朝末年,这姑山脚下住着一位双眼都瞎了的老嬷嬷和她的独生女英姑。英姑水灵灵的眼,细细的腰,朱唇银齿,乌眉青丝。英姑不仅长得比西施还俊,而且心地善良,山里山外,都夸英姑的心眼好,都赞英姑的模样俊。多少小伙子整天围着英姑转。英姑白天上山挖莱打材,晚上灯下纺线织布,娘俩相依为命。英姑都十八了,还没找上婆家。不是英姑心高,一来老娘年纪大了,又两眼双瞎,得人照顾;二来英姑早就相中了一个人,这就是住在山上的憨夫。憨夫也是一个身强力壮、心地善良的小伙子。每天早晨,一个上山挖莱打柴,一个下山帮耕犁田。一来二去,两人情投意合,就定下了终身。瞎眼的娘也很乐意,就准备在这年“七夕”给他俩成亲。

天有不测风云。一天,英姑正在溪边洗衣服,可巧被来此游山玩水的县官撞见了。这位“父母官”已五十多岁了,家里现有两妻三妾,但他仍在外面寻花问柳,是有名的恶棍、色鬼,这回见英姑年轻貌美,就要抢娶英姑,英姑宁死不从,县官又恼又羞,就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派人抢走了英姑,又杀死了老嬷嬷。英姑那个哭呀、那个闹呀,死也不屈从。她心里想着他的憨夫,哭着她的老娘,光想找机会逃出这虎口。后来,在打更老人的帮助下,逃出了衙门。县官可气极了,带人追到姑山。英姑看看就要被追上,就纵身跳下山涧。憨夫得了信,来到英姑跳崖的地方,哭了一天一夜,上了两边的山头,也从山顶跳下了悬崖。

英姑和憨夫死了,山脚下的乡亲们心里都很难过,就在这两山的中间为他俩修了一座庙。从那就把英姑逃崖的山叫“姑山”,憨夫跳崖的山叫“夫山”。

关于民间的故事3

很早以前,龙山脚下住着十几户人家。有一家姓尤的老人叫尤伯,他特别喜欢下棋。他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儿子叫尤云,还没有成家。一家人勤勤恳恳,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这一年的夏天,尤伯到山上修理树木。因天气炎热、干了不大一会,就满身大汗,又渴又累又饿,就想到西南面那棵大槐树歇会儿。到了树下,看见两位白发老头在那里下棋,旁边放着一把茶壶和两只菜碗,便走向前去看了起来。

因他在家也经常和别人下棋,棋路很熟,不由地和两位老人攀谈起来,有时还指指点点。两位白发老人对他也挺热心,还让尤伯喝了一碗茶。尤伯碗茶下肚,只觉得一股清香从肚子里往上升,什么热了,累了,饿了,浑身那个轻松自在劲就别提啦。不一会儿,就叭在两个老头下棋的石台前,迷迷糊糊地感觉到,山边的云儿忽儿黑忽儿白,忽儿浓,忽儿谈;山下地里,忽儿黄,忽儿绿。等他一觉,两位老头棋还没下完。越看越有些溪跷,最后棋也看不懂了。一想明天儿子尤云要到济宁府去,便和两个老人打了个招呼,匆匆忙忙下山去了。

尤伯刚走到山脚下,便觉的路越走越不对劲,和原先的不一个样子。地里人他一个也不认识,也没一个人认识他。根据自己的印象,找到自己的村子,可村子比昨天大多了,人比昨天多多了。满村子找自己的家,从南头找到北头,从西头找到东头,也没找到。这时,一位发须雪白的老头走了过来,他忙向老人打了个招呼,问了老汉的姓名、年龄,为什么在这里住。那老汉告诉他:他姓尤,祖祖辈辈地住在这个庄上,今天已九十三岁了。尤伯又问老汉:尤云到什么地方去了?那老汉告诉他:尤云是他的老爷的老爷。老汉吃惊的反问尤伯:“您怎么知道我家老爷?”尤伯也没有回答,就上山去了。他要找两位下棋的老人问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尤伯到了山上,找遍了整个山,也没有找到那两个下棋的老人和那棵参大的大槐树,他越想越觉得悲伤:妻子没有了,儿子也不在了,世间的人,没有他一个近人,也没有他一个认识的人,身不由己地趴在原先下棋的地方大哭起来。他从天黑哭到天明,又从天明哭到天黑,不知哭了多少天。落下的眼泪,把脚下的山石穿,形成了一个山洞。尤伯哭累了,就昏睡过去,在他昏睡当中,就听着一个老人拍着他的肩膀,说:“徒儿,别哭了。你的泪要不流到东海边去,这里早成大海了。你看棋的时候,云黑是雨,云白是雪,云浓是风。地里黄和绿,那是一年四季的变化。这是你的刀,下山去,为人间做点好事吧!”他猛地醒来,什么也没有。四周一望,发现了他的那把刀,刀虽是原先的,可闪着金光,锐利无比。

尤伯按着那个老人的吩咐,便下山了。他在龙山住过多年,做了不少除霸安良的好事,后来玉帝把他召回了天廷。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泪水滴成的山洞叫“老尤洞”。

关于民间的故事4

再说那小青在深山里练功夫,也不知练了多少年,看看自己的本事练得差不多了,就赶回杭州来,寻法海和尚报仇。

这时侯,法海和尚还在看守着雷峰塔哩。小青寻到净慈寺,就跟他在南屏山下大战起来。他们打了三天三夜,还分不出谁赢谁输。干戈声震得山摇地动,一直飘到西天,钻进如来佛的耳朵里。如来佛的瞌睡被吵醒了,睁开眼来看看,发觉自己的三件宝贝被偷了去,心里很气愤,就踏着莲花,驾起祥云去寻找。

如来佛飞到杭州上空,见法海和尚和小青正打得热闹哩。法海和尚刚刚避过小青的青锋宝剑,用青龙禅杖向她头上砸去;如来佛在空中用手轻轻一招,那青龙禅杖就脱开法海和尚的手,向天上飞去啦。

法海和尚丢了青龙禅杖,心里慌乱,急忙脱,上的袈裟,想把小青裹住;哪知袈裟一脱下来,也“呼”地一阵风飞上天去。这时,又听“轰隆隆”一声巨响,雷峰塔倒坍了,砌在塔里的金钵也飞上了天。

白娘子从塔里面跳出来,就和小青一道围打法海和尚。法海和尚本来就没有什么本事,全靠如来佛的三件宝贝,如今宝贝都叫如来佛收回去了,哪里还打得过白娘子和小青呢!他看看苗头勿对。就化一阵黑烟,逃上天空,哀求如来佛救命。如来佛也恨他心术太坏,飞起一脚,踢得他连连打了几个斤斗,从空中翻落来,“扑通”一声,跌进西湖里去了。

白娘子见法海和尚掉进西湖里,便从头上拔下一股金钗,迎风一晃,就变成了一面小小的令旗。小青接过令旗,举上头顶倒摇了三摇,西湖里的水便一下干了。湖底朝了天,法海和尚东躲西藏,找不着一个稳当的地方。最后,他看见螃蟹的肚脐下有一丝缝隙,便一头钻了进去。螃蟹把肚脐一缩,法海和尚就被严严实实地关在里面了。

法海和尚被关在螃蟹肚子里,从此再也出不来啦。——原先,螃蟹是直着走路的,自从肚子里钻进那横行霸道的法海和尚,就再也直走不得,只好横着爬行了。直到今天,人们吃螃蟹的时侯,只要揭开背壳,还能在里面找到这个躲着的秃头和尚哩!

关于民间的故事5

小青躲在深山里,心里总是惦念着白娘子。看看日头偏过天,,午时三刻过去了,就借阵青烟回了家。她走上楼一看,啊呀!许仙死在床前,白娘子还在床上困着没醒哩!小青急忙推醒白娘子:“姐姐,姐姐,快起来看看呀,这是怎么搞的啦?”

白娘子下床见许仙死了,就大哭起来,说道:“都怪我不小心现了原形,把官人吓死啦!”小青见了也搓手叹气,说道:

“姐姐,你不要只管哭嘛,快想个法子救活他呀!”

白娘子摸摸许仙心口,还有一丝儿热气,想了想说道:“凡间的药草是救不活他的了,你守护一下,我到昆仑山盗仙草去!”

说着,白娘子双脚一跺,便驾起一朵白云,飘出窗户,向昆仑山飞去了。飞呀,飞呀,只一刻工夫,就飞到昆仑山顶上。昆仑山是座仙山,满山都是仙树仙花。山顶上,有几棵紫郁郁的小草,就是能起死回生的灵芝仙草。白娘子弯下腰,悄悄地采了一株仙草衔在嘴里,正想驾起白云飞走,忽听生中“咯溜溜!”一声叫,那只看守灵芝仙草的白鹤从天边飞了下来。它见白娘子盗了仙草,哪里肯饶放过,便展开大翅膀,伸出长喙,朝白娘子扑过来。好险哪,就在白鹤的长喙刚要啄着白娘子的时候,忽然从后面伸来一根弯头拐杖,把白鹤的长项颈钩住啦。白娘子转过身来一看,见眼前站着一个胡须白花花的老人,原来是南极仙翁。她就哭着向南极仙翁央求道:

“老仙翁,老仙翁,给我一株灵芝仙草,救救我的官人吧!”

南极仙翁放开白鹤,捋捋白花花的胡须,点点头答应了。

白娘子谢过南极仙翁,衔着灵芝仙草,急忙驾起白云,飞回家来。

她把灵芝仙草熬成药汁,灌进许仙嘴里。过了一会儿,许仙就活转来啦。

许仙朝白娘子看看又看看,看看又看看,心里好害怕,一转身跑下楼去,躲进帐房间里,再也不出来了。

一天,两天,三天,整整三日三夜,许仙不敢踏上楼梯一步。到第三天夜里,白娘子和小青到帐房间里来,问他:“官人呀,你为啥三天三夜不到楼上来呀?”

许仙不知应该怎样回答才好,就躲躲闪闪地支吾着说:“店里生意好,我算帐忙不过来嘛。”

小青禁不住笑起来道:

“相公,你算啥帐?你倒看看,你手里拿的是什么呀?”

许仙看看自己手里,原来,一时心慌,拿错了一本老皇历呢!他

见赖也赖不过去啦,只好讲出了真情。白娘子听了,皱皱眉头,对许

仙说:“我是好好的一个人,怎么会变成蛇呢?必定是你眼花看错啦。”

小青也忙着插嘴道:“相公没有看错,我也看见的呢。那天,我买了花线回来,听见相公在喊叫,等我奔上楼去,看见相公已经昏倒在地上了。我也见着

一条白闪闪的东西,又象是蛇,又象是龙,从床上飞起来,飞出窗外就不见啦。”

白娘子听着笑道:

“哦,原来是这样的呀!谅来是苍龙现形了。这正好应着我家生意兴旺,添子加孙。可惜我那辰光困熟了,要不然,一定要点上香烛拜拜它哩!”

许仙听她们讲得这样认真,仔细想想也不错,满心疑团一下子就化掉了。

篇8:初中民间传说故事

(一) 挖掘皖西民间故事中的旅游文化价值是推动皖西地区旅游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是旅游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国内很多家喻户晓的旅游景观, 都有着动人的民间传说, 没有了传说故事, 景观就失去了灵魂, 所以有着“看景不如听景”的说法。皖西地区民间故事众多, 很多都与当地的景观相关。挖掘和利用皖西民间故事中的旅游文化价值, 不仅可以启发联想, 起到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 而且对于皖西地区旅游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 旅游传递着文化, 使得新生一代能较为迅速、经济、高效地占有人类创造的文化财富, 使之适应新的社会环境。皖西民间传说故事作为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理应通过行之有效的教育为新生一代所占有、传递、创新, 这也是旅游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二) 挖掘皖西民间故事中的旅游文化价值对提高皖西各地历史文化品位, 打造旅游文化品牌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于民间故事具有地域性、民族性、传承性等特点, 往往为一个国家和地区所独有, 很难模仿和复制。因此, 在竞争中就减少了可比性, 具有垄断的地位, 易形成强有力的竞争能力, 也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名牌效应。皖西民间故事是皖西地区所独有的, 能反映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 从已经整理的近100个民间故事来看, 极具地方特色和旅游文化价值, 不仅是皖西各地历史文化品味的象征, 更是促使旅游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的文化资源和打造旅游品牌的现实依据。因此, 皖西民间故事的旅游文化价值重点体现在民间传说物态化为旅游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形态化为民间故事。

(三) 挖掘皖西民间故事中的旅游文化价值是传承和保护民间文学遗产, 充分展现其现代旅游文化价值的迫切需要。

恩格斯曾经指出:“民间故事有这样的使命:同圣经一样培养他的道德感, 使他认清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权利、自己的自由, 激起他的勇气, 唤起他对祖国的爱。”这就非常概括地指出了民间故事的作用。民间文学艺术是社会文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民间文学艺术范畴的民间故事的保护工作, 除挖掘、搜集、整理、入册之外, 还有传承保护这个环节。而恰恰这个环节与旅游结合起来是最具纵深意义的一个工作层面。把皖西民间故事与旅游相结合, 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 普及地方文化知识, 在某些程度上可以说是经济与文化间的相互交流与融合, 在这其间旅游特有的文化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和尊重。其实, 旅游与区域文化的结合也是提高人与本土社会的历史与传统进行沟通和对话的能力, 正如马波教授在他的《现代旅游文化学》中提出的“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 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渊薮, 是旅游业的灵魂”。

二、皖西民间传说故事中的旅游文化价值内容分析

(一) 皖西民间传说故事中的旅游文化价值与传承研究成果能够丰富旅游文化理论。

旅游文化传播理论、文化传承理论、文化价值理论、民间文学传承理论以及现代文化理论等都有较为丰富的成果, 民间传说故事的文学价值理论、文艺传播理论也有较多成果, 教育学的相关理论也有探讨, 但民间传说故事中的旅游文化价值与传承研究为未曾发现, 皖西民间传说故事中的旅游文化价值与传承研究成果能够丰富旅游文化方面的理论。

(二) 皖西民间传说故事中的旅游文化价值与传承研究成果有利于提高传承和保护当地的民间文学。

对民间传说故事的旅游文化价值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经济高速发展中, 在中外旅游文化交流日益丰富的今天, 尽可能地保护和传承地方特色文化。皖西民间传说故事中的旅游文化价值与传承研究, 能够保护当地的传统文学、传统文化、传统风俗, 有利于提高当地劳动人民对当地文化的认知感、自豪感以及自觉保护的意识。

三、皖西民间传说故事中的旅游文化价值与传承理论基础分析

皖西民间传说故事研究综述与简评:用关键词“民间故事”检索CNKI期刊数据库1979~2012年的数据, 共有学术论文618篇, 用关键词“民间故事”检索CNKI硕博论文数据库, 共有学位论文30篇。内容包括民间传说故事传承、民间传说故事旅游经济价值、民间传说故事类型、民间传说故事比较、民间传说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也包括民间传说故事保护、民间传说故事的影响研究等民间传说故事相关因素, 这些文献较好地奠定了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 关于民间传说故事的旅游价值研究。

民间故事在旅游经济与文化中的作用巨大。李春华从庐山风景区的民间传说与旅游开发角度出发, 提出把传说故事作为当地旅游开发不可忽视的旅游资源。浙江师范大学陈兰村老师在《民间传说故事是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 (陈兰村,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2期) 一文中, 强调进一步加强旅游业和文学的互动作用, 尤其是借用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使自然山水和人文资源更具有文化品位, 更具有经济价值。长春师范学院陶娥教授的《东北民间故事在东北旅游经济与文化中的作用》中, 更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东北的民间故事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中提高旅游景区知名度的作用, 以及对旅游观光者也能起到教益的作用。

(二) 关于民间传说故事的教育价值研究。

民间传说故事极具教育的作用, 浙江大学章红教授的专著《民间故事的学前教育价值与传承研究》是浙江民间文化的早期教育价值与传承的系列研究丛书之一。共五章节, 内容包括概述、民间故事的研究及其早期教育价值、民间故事传承现状的调查、民间故事的文本改编、民间故事传承实践的研究。详细介绍了浙江地区民间故事的学前教育价值。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黄勤锦老师在《民间故事与学前儿童道德启蒙资源的开发》一文中, 则提出了“让儿童通过民间故事的启蒙得到道德的感召”。两位老师都提出了要充分重视挖掘和利用民间故事这个德育资源, 通过民间故事让教育对象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 关于民间传说故事的传承和保护研究。

三峡大学张芹和覃兵两位学者在《从传播学角度看都镇湾民间故事的保护与传承》一文中, 以都镇湾民间故事为例。用传播学理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出一些建议。中央民族大学王志清博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民间故事的传承发展策略探究》中, 提出通过“给故事家讲故事, 构建故事讲述情境”的实验, 尝试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民间故事的发展策略, 为解决当下民间故事的传承困境提出个人的设想。

四、皖西民间传说故事中的旅游文化价值与传承的实践

(一) 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目的地。

充分发挥六安滨水绿色文化城市的特色和国家陆路交通枢纽的优势, 提升中心城区的旅游功能, 将六安市区建设成为大别山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大别山区域旅游主要集散中心, 规划建设旅游产业园。

(二) 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功能。

充分挖掘六安市文化观光资源和自然观光资源,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通过整合地脉和文脉、内涵扩张和体验设计等手段来增强观光产品的体验功能, 强化红色、绿色、古色、蓝色和特色五大主体旅游产品体系。完善皖西观光旅游产品体系, 开发一批体验度深、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 使观光旅游产品成为国内旅游市场的知名产品。

(三) 强化资源整合, 发扬地方文化。

加快旅游线路拓展与整合, 重点开发一批具有皖西地方文化、休闲特色的旅游线路, 加快皖西与皖江城市带、皖南旅游文化示范区及长三角旅游交通、旅游线路的对接和整合。

(四) 发挥旅游文化娱乐业优势, 推动皖西旅游产品结构多元化。

继续开发传统度假型旅游资源, 不断拓展社会性旅游资源的领域, 开发形成具有山水观光、洞穴探奇、森林穿越、乡村远足、名胜游览、文化体验、名俗采风等不同特色和功能的各类旅游景区, 推动皖西旅游产品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五) 加大对现有皖西民间故事的挖掘、整理、开发工作。

从现有皖西民间故事的整理挖掘来看, 其蕴含的丰富旅游文化价值为本研究提供了充实的文献资料, 为本研究的理论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皖西地区民间故事众多, 200多个民间传说故事中, 与皖西地区的文化、历史、景观、地点息息相关。例如, 寿县民间传说故事有珍珠泉的故事、安丰塘的故事等四十多个。霍邱民间故事有临水玉泉酒的传说、尚善塔等二十多个。金寨民间故事有全军村的故事 (四则) 、赶钟山名字的由来、“爬头岭”地名之由来、棋盘石的传说等四十多个。舒城民间故事有乾隆在舒城万隆巷的传说、舒城望母山的传说、万佛湖的传说等十几个。霍山民间故事有黑石代渡的美丽传说、黑石渡王妃等。六安市民间故事有球场岭与老张庵、“窟洞桥”, 等等。

参考文献

[1]刘利凤, 陶娥.东北民间故事在东北旅游经济与文化中的作用[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3.

[2]张芹, 覃兵.从传播学角度看都镇湾民间故事的保护与传承[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1.4.

上一篇:第4课珍珠泉下一篇:中国科学院细胞生物学94年~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