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财政问题

2024-07-16

江苏省财政问题(精选8篇)

篇1:江苏省财政问题

江苏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成效、问题及对策

(上)

骆祖春

摘 要:江苏省三年来的实践表明,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取得了“扩权强县”的初步效果,但财政省直管县体制与行政市管县体制之间体制性摩擦造成一些新的矛盾与问题,原市管县体制所固有的区域协调发展的功能在快速萎缩,省对县、市对县管理和协调既存在交叉重叠又存在真空。出路关键在于科学、有序地推进省直管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关键词: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财政管理体制是国家经济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节国家、企业(单位)与个人以及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分配和经济利益关系的重要制度安排。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十一五”计划实施以来,中央倡导地方财政管理体制从市管县到省直管县的改革。江苏从2007年起全面实施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近三来,这一改革已收到了“扩权强县”的初步效果,但在实施中也存在一些矛盾与问题,必须采取切实的政策措施,以促进改革的完善和深化。

一、江苏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实施过程与成效

(一)改革前的准备工作

江苏省政府在2005年就开始准备实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下发了《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市县财政管理体制稳定工作的通知》(苏政办发[2005]68号)。2006年年初,“强县扩权”的提法出现在了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表示在“十一五”期间推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强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2006年出台的《江苏省“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第一次明确提出“加快县域城市化进程,有条件的县城向中等城市发展,赋予县级政府更大更多的经济、行政管理权限,实行省直接对县的财政管理体制”。

到2007年,江苏省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条件已比较充分:包括欠发达地区在内的县域普遍具备一定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发展的需求相当强烈;省级财政调控能力明显增强,具备了进一步加大对后进市和县支持力度的能力;为了保证省直管县体制全面推开后市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对部分市进行了区划调整,扩大了城市发展空间;省直管县的财政管理基础、技术条件已经基本成熟,省财政转移支付补助先前已直接计算到县,覆盖到县的“金财工程”建设步伐加快等等。

(二)省直管县(市)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做法

2007年3月,江苏省出台《省政府关于实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通知》(苏政发[2007]29号),决定从2007年1月1日起实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标志着江苏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

1.调整财政体制关系。保持各市、县分税制财政体制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合理既得利益,建立省与市、省与县直接联系的财政体制。核心是统一收支划分,除省级收入外,市级与县级财政收入按收入属地原则统一划分。根据“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一级事权”的要求,明确市级与县级财政支出责任;其次是确定划转基数,改革前各市对所属县的财政体制性集中和财力补助、专项补助等基数,以2005年为基期年,经市和县共同确认后,按省财政要求办理划转。各项税收返还数等按实际计算确定。

2.改革财政预决算制度。取消市与县之间的原预决算制度,建立省与市、省与县之间的财政预决算制度。一是市县各自确定收支预算,省对各市、县不再下达指令性财政收入计划,由各市、县根据全省财政收入预期增长幅度和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自行确定本级的财政收支预算。二是统一直接办理结算,各类财政结算事项一律由省财政直接与各市、县办理,市、县之间的结算事项一律通过省财政办理。三是直接报送财政报表,各市、县财政预算编制、调整、执行和决算,统一按照省财政要求办理,直接报送省财政。各县有关财政统计报表同时抄送所在市财政。

3.改革财政往来管理制度。取消市与县之间的财政往来制度,建立省与市、省与县之间的财政往来制度。一是直接报解财政收入,各市、县人民银行国库根据改革后财政管理体制规定,直接向省级报解财政库款,直接报送有关收入报表。各市、县财政收入金库留解比例由省财政直接确定。二是直接下达专项资金,省对各县各类专项补助和专款不再经过市,由省财政直接分配下达到各县。市原对

县财政专项补助通过省财政下达到县。三是直接办理资金调度,省财政直接办理对各县财政资金往来和资金调度及其结算。

4.严格分配制度。实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后,市不得将应属于县级收入范围内的收入划归市级;不得以任何方式集中县级财政收入(包括单项税种或单项收入)和资金;不得下放或转嫁应由市级承担的支出责任。按照财权与事权对等的要求,今后省级在对县安排项目资金或出台政策时,一般不要求市级配套;市对县不能随意开减收增支的政策口子,或要求县级配套资金。各市对县出台增加支出政策时要相应安排补助资金。

5.充分发挥省级财政调节作用。完善加快县域发展、促进市县共同发展的激励机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缓解县乡财政困难,逐步提高经济相对薄弱县乡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推进县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省直管县(市)财政体制改革的配套措施

1.2008年8月,江苏省委、省政府联合下发《关于调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苏发[2008]15号),按照财权与事权平衡的原则,重新划分了省与市县之间地方共享税的分享范围与比例,扩大了县级财政的分成比例,从而使县级政府有了更多的税收支配权。例如,规定地方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资源税、车船使用和牌照税增量和预算内非税收入增量,省均不再集中,除营业税外5个税种,预计未来五年省财政将少收地方财力300多亿元。

2.出台了相关的配套考核文件。2008年8月,省委、省政府在出台了《关于调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的同时,出台了《关于建立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的意见》、《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等5个指导性政策性文件。在考核导向上,制定了5大类28项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建立了引导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落实并细化、完善与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相关的考核体系,这对于保障财政“省直管县”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3.加强省对市县财政领导。省对市县如何处理好既得利益问题、如何规范新增利益问题做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特别是在市财政对县域发展的责任上,明确提出“省进、市不退”原则,要求各市要继续履行统筹协调区域发展的职责。省财政建立了县联络员制度。各县联络员由一名处长(主任)及其本处室(中心)的一名处级或科级干部两人组成,负责对某县的联络工作。联络员主要任务是及时上传下达,服务指导县。联络员制度对于密切省厅与基层的联系,提高省直管县财政管理水平起到了保障作用。

(四)改革的初步成效

江苏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已平稳运行三年,进展较为顺利,省直管县体制的正面效应显现出来。通过对南京、高淳、苏州、昆山、扬州、江都、宿迁、沭阳等市县的调查,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县级财政留成比例有所增加。实行新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市级财政通过财政体制对县统筹一定比例财力的权限取消了,县级财政留成比例增加,实力有所增强。与此同时,省对欠发达的县地方财政收入增量实行集中与等额奖励返还政策,省财政还通过预算内专项转移支付方式对包括贷款贴息、星火计划项目、新产品开发、技改与创新、节约能源等各类项目实行补助,为县级财政创造了增收空间。

2.县级财政收支快速增长。从调查县2001年-2008财政总收支、本级一般预算收支、上一级财政集中收入、来自上一级财政的转移支付等的相关数据显示:2007年改革后,调查县各项财政收支指标的年均增长率呈现出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欠发达县的财政收入增幅尤为明显。

3.财政资金运转效率提高,县级财政理财能力增强。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后,中央和省对各县的补助资金由省财政直接拨付到县,缩短了时间跨度,减少了市级环节,资金运作更加快捷及时,便于县级财政部门即时根据国库资金存量,测算安排各类支出,整个体系的财政资金运行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县级政府与市级政府一样享有同等的权限,可自主决定过去需要由市批准的事项,实现了“指标下达快,资金调度快,项目申报快”,与扩权强县的其它经济社会管理的自主权下放改革一起,进一步激发了县域经济的活力。

4.省级直接调控能力有所增强。财政省直管县后,由于加大了县级财政税收分享比例,同时省财政直接结算到县,避免了市级截留的可能,有效地缓解了县级财政的困难,特别是省级财政对欠发达县的大额转移支付,对实现全省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5.促进县级财政管理水平提升。实行财政省直管县后,县级财政工作得到了省、市两级财政的指导和帮助,省里的很多会议、培训班都直接到县级,使县级更及时、更全面了解各种财政信息,对各种财政政策的理解和掌握也更加到位。省级财政在预算审查、预算管理、数据报送等方面对县财政要求明显提高,从而促进了县级财政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的提高。

6.推动县域经济向内寻求发展动力。“省管县”,作为一个有效的制度框架,推动县域经济向内寻求发展动力,强化了发展区域经济制度导向,有效地促进了区域内三次产业的发展。

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主要问题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是整个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先行部分,它和现行的市管县行政体制并存,不可避免地产生体制性摩擦,在初期的磨合阶段,主要出现以下问题:

(一)市县间财权与事权新的不匹配

调研的情况显示,市级事权与财权不对称,市、县事权、财权未能理清,市、县的管理关系不顺,是现阶段“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中最大的问题。从市的角度看,省直管县的财政权与市级行政权存在匹配错位,市级履行综合平衡本地区发展的职责,市县政府领导层认同的一些区域性政策行动,由于市县财政的分离与管理权力限制,在落实当中存在一些难以调和的体制性矛盾,直接影响到行政管理权在全市域内的实施,长此以往,市级党委政府的权威性受到挑战。从县的角度看,县级财政实行省直管后,财力和资金都由省统一对其结算、拨付,但其它的行政体制如人事任免权却归市管,这就必然形成县级既要向省政府和省财政跑财力、资金、项目、政策,又要向市政府汇报工作、争取理解和支持,县级的工作难度增大。面对省市两个“婆婆”,有些关系不好处理,造成行政资源的额外浪费。(作者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来源:《地方财政研究》2010年第4期

篇2:江苏省财政问题

财驻苏监字[2005]71号

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营业管理部、江苏省各市中心支行、中国农业银行江苏省分行:

为做好空头支票罚款收缴的有关工作,现将《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空头支票罚款缴库有关问题的通知》(财金[2005]29号)转发给你们,并对有关问题明确如下,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经协商,确定中国农业银行江苏省分行及其分支机构作为空头支票罚款的代收机构。人民银行江苏辖内各分支机构应在当地选定一家农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作为代收空头支票罚款的经办金融机构。

二、中国农业银行江苏省分行应于每年终了后的20个工作日内,汇总上一年全辖代收空头支票罚款实际缴入中央国库的总额,按0.5%的比例向财政部驻江苏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以下简称“江苏专员办”)提出拨付代收手续费的申请,经江苏专员办审核后,开具收入退还书统一支付给中国农业银行江苏省分行。

三、今后凡错缴和多缴的罚款,以及经行政复议后不应处罚的罚款需要办理退付的,人民银行江苏辖内各分支机构应逐级报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经其审核后报江苏专员办审查批准办理有关退付手续。

附件: 附件: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空头支票罚款缴库有关问题的通知二○○五年六月十七日

附件:附件:

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空头支票罚款缴库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金[2005]29号

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中国人民银行各分支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市中心支行,各政策性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做好空头支票罚款收缴有关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空头支票罚款的代收机构由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以下简称“财政专员办”)和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协商确定。代收机构应当是能够经办国库业务的金融机构。代收机构应当将所收罚款就地全额缴入中央国库。

二、财政专员办向空头支票罚款代收机构拨付代收手续费。财政专员办于每年终了后的20个工作日内,按上年金融机构代收空头支票罚款实际缴入中央国库总额的0.5%,开具收入退还书,就地从中央国库退付给代收机构。

三、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向举报签发空头支票行为的银行(以下简称“举报行”)按每案罚款的10%支付协助执行手续费,协助执行手续费每笔最高不超过10万元。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于每年终了后的20个工作日内,将上年应支付的协助执行手续费核付给举报行。

四、金融机构为中国人民银行办理代收空头支票罚款而获得的代收手续费收入、协助执行手续费收入均纳入“营业收入-手续费收入”中核算。

五、中国人民银行向举报行支付的协助执行手续费在中国人民银行“业务支出-手续费支出”账户中列支。

六、本通知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

篇3:江苏省财政问题

关键词:江苏,省直管县,财政体制

财政部于2009年7月发布了《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 明确提出了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总体目标, 即2012年底前, 力争全国除民族自治地区外全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在该项改革被推向全国之际, 江苏省积极响应号召, 全面实施省直管县 (市) 财政体制改革。经过几年的努力, 改革已取得了初步成果, 但尚存在若干矛盾和问题, 必须采取切实措施, 促进改革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

一、江苏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实施进程及主要做法

(一) 改革进程

早在2005年, 江苏省政府就开始准备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 下发了《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市县财政管理体制稳定工作的通知》 (苏政办发[2005]68号) 。2006年出台的《江苏省“十一五”规划纲要 (草案) 》第一次明确提出“加快县域城市化进程, 有条件的县城向中等城市发展, 赋予县级政府更大更多的经济、行政管理权限, 实行省直接对县的财政管理体制”。中共江苏省委十一次党代会再次强调实行“扩权强县”政策, 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到2007年, 江苏省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条件已比较充分, 同年3月, 江苏省出台《省政府关于实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通知》 (苏政发[2007]29号) , 决定从2007年1月1日起实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 标志着江苏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作为具体落实措施, 江苏省财政厅相继出台下发了《关于实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关实施问题的通知》 (苏财预[2007]22号) 、《关于实行省直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后有关预算管理问题的通知》 (苏财预[2007]23号) 以及《关于做好市县财政资金清算工作的通知》 (苏财预[2007]24号) 等三个通知。

2008年8月, 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政府联合下发《关于调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 (苏发[2008]15号) , 按照财权与事权平衡的原则, 重新划分了省与市县之间地方共享税的分享范围与比例, 扩大了县级财政的分成比例, 从而使县级政府有了更多的税收支配权。

(二) 主要做法

1、建立省与县直接联系的财政体制

首先是统一收支划分, 除省级收入外, 市级与县级财政收入按收入属地原则统一划分;根据“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一级事权”的要求, 明确市级与县级财政支出责任。其次是以2005年为基期年确定各市对所属县的财政体制性集中和财力补助、专项补助划转基数, 各项税收返还数等按实际计算确定。

2、改革财政预决算制度

取消市与县之间的原预决算制度, 建立省与市、省与县之间的财政预决算制度。一是市县各自根据全省财政收入预期增长幅度和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自行确定本级的财政收支预算。二是由省财政直接办理与各市、县的各类财政结算事项。三是各市、县直接报送预算、调整、执行和决算财政报表给省财政, 各县有关财政统计报表同时抄送所在市财政局。

3、改革财政往来管理制度

取消市与县之间的财政往来制度, 建立省与市、省与县之间的财政往来制度。一是各市、县人民银行国库根据改革后的财政管理体制规定, 直接向省级报解财政库款, 直接报送有关收入报表。各市、县财政收入金库留解比例由省财政直接确定。二是省对各县直接下达专项资金, 不再经过市级财政。市对县财政专项补助通过省财政下达到县。三是省财政直接办理对各县的财政资金往来和资金调度及其结算。

4、严格分配制度

市级不得将应属于县级收入范围内的收入划归市级;不得以任何方式集中县级财政收入 (包括单项税种或单项收入) 和资金;不得下放或转嫁应由市级承担的支出责任。今后省级在对县安排项目资金或出台政策时, 一般不要求市级配套;市对县不能随意开减收增支的政策口子, 或要求县级配套资金, 各市对县出台增加支出政策时要相应安排补助资金。

二、江苏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行政与财政管理不能同步

从目前情况看, 行政管理上依然是省管市、市管县, 而财政实行省管县后, 市级就失去了财政管理权, 作为与行政权匹配的财政权的“架空”, 无疑会直接影响到行政管理权的实施, 市级对辖区各县就失去了经济发展规划的统一管理权, 减弱了宏观调控能力,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级在统筹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甚至还会影响到农村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从市的角度看, 财政不管行政管, 有些矛盾难以调和;从县的角度看, 面对两个“婆婆”, 有些关系不好处理。

(二) 市帮扶县的积极性减弱

在新的管理体制下, 县级财政能否正常运转、工资是否兑现, 主要责任在省级而不在市级。一些县反映市对县的支持力度明显降低, 文件规定的“市对县补助不变”难以落实, 市县间横向协调的问题尚待解决完善。此外,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使得市与县的关系也有所疏远, 市、县处于“单兵独战”的境地, 甚至还可能出现市级利用争取项目资金的优势地位, 与县级争项目、争资金的“市挤县”现象。

(三) 市县间税收竞争、财政支出竞争明朗化

改革前, 税收竞争主要发生在市域、省域之间, 市域内的各县市按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推进, 内部的税收竞争易于通过管理而相对弱化、隐性化。改革后, 突出了市县“分灶吃饭”的制度安排, 产业区域统筹发展的格局被打破, 县市间税收竞争显化、局部地区税收竞争激化。同时, 市县之间的财政支出竞争也凸显出来, 表现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重复建设, 市县追求自身服务功能的小而全。这两类问题如果不通过监督管理以更加长远的“地方民主治理”来解决, 就可能加剧市场分割和地区封锁, 危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四) 跨区域公共物品提供困难

按照“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的统一支出划分原则, 取消市集中县财力的权利, 这本是为了避免“市刮县”的行为, 但也容易造成涉及跨县的事业经费支出难以统筹到位。而且, 新体制使各级财政处于“独善其身”的状态, 市级承担的区域性公共管理事务与公共产品供给的成本补偿出现困难, 对涉及多个县的抗旱排涝、卫生防疫、科技推广、水利建设等, 缺乏必要的支持手段。加之, 垂直管理部门的财务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理顺, 一些公共产品供给处于财权与事权监管上的“真空”地带。

(五) 省内区域 (苏北、苏中、苏南) 发展不平衡

江苏省由于历史与地理的原因呈现出发展极不平衡的态势, 主要表现在苏南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苏北经济的发展滞后。苏锡常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产业结构明显以工业发展为重心, 县域财政充裕度明显高于苏北。南京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江苏处于居中的地位, 呈现独立发展的态势。苏中经济明显处于苏南和苏北地区的过渡带。对于苏北来说, 虽然工业水平呈现围绕中心城市的环状分布, 但县域居民纯收入似乎并未受到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影响,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苏北中心城市的工业发展还未能全面带动周围县域的经济发展。所以应根据江苏各个地区的经济实力, 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省直管县措施, 以发挥制度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

三、深入推进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 深化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当前从上到下的分税制改革基本还是沿用“存量不变、增量调整”的基数法, 由于人均财力受到非主观努力因素影响, 仅仅改变增量难以较大地改善县域税基规模。对部分县市建议实行与事权相匹配的税收属地原则, 按区域收入情况确定财力和测算共享税分成比例, 实行不同地区不同共享税分成比例。共享税总分成比例, 根据界定的事权、区域财力等因素决定, 做到不仅在增量上分成也在存量上进行彻底调整。

(二) 构建市县合作型财政管理关系

实施省管县财政体制后, 确立了省—市、省—县之间分别对应的财政管理关系, 但这并不排斥县—县、市—县之间发生经济社会的业务联系。由于省财政部门管理对象扩张带来的工作量大增, 不可能对区域性事务管理面面俱到, 允许和鼓励市县构建合作型财政管理关系, 有利于推进区域间的经济社会事务合作, 有利于继续发挥现行“市管县”的体制优势。

(三) 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随着省直管县财政制度的执行, 财政转移支付这一政策工具应该进一步发挥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首先要重新界定省以下县乡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 使地方有足够的财力来保证基层政权正常运转。其次要建立以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为重点、有条件转移支付相配合、特殊专项转移支付为补充的复合型转移支付体系, 特别要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 减少目前总额占绝大部分的专项转移支付, 让县级对财政资金有更加灵活的调控权, 调动其理财积极性。最后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充分考虑提高民生补助标准、增加“三农”投入和其他政策调整等对地方财政支出的压力, 特别是对一些人口大县、农业大县, 省财政应综合考虑这些县级财政的负担水平和承受能力, 增加有关改善民生支出的财政转移支付, 以切实减轻县级财政负担。

(四) 完善奖励补助机制

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根据地方工作实际实施奖励。省财政对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较好的地区给予激励性奖励, 奖励额根据各地区县级财力保障的努力程度, 结合财政困难程度和奖励调整系数核定;对消化县级基本财力缺口取得成效的地区给予保障性奖励, 支持地方财政弥补财力缺口;对地方工作绩效给予考核奖励, 根据地方上年度县级重点支出保障、上级财力下移等方面工作的努力程度和实际效果, 对做得好的地区给予适当奖励。对于未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县级财力保障水平、财力缺口县缺口额继续扩大的地区, 省财政扣回奖补资金。

(五) 培植县级税源

实施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后, 省政府可进一步下放与社会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行政审批权, 使得县级政府拥有更大的行政权力和财力来根据自身的区域特点制 (下转第153页) (上接第134页) 定经济发展战略, 吸引外部投资, 加快本地乡镇企业的发展, 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同时, 也将不再出现市级政府盘剥县级政府的现象, 县级政府会更加积极地扶持当地企业, 大力支持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支持重大技术项目上马, 大大提高县级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为县级税源的扩大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 加快“金财工程”建设

目前欠发达县财政部门的信息化建设还很滞后, 大部分县级财政局都没有设立信息中心, 也没有机房, 各县的部门预算编制仍然是手工利用EXCEL编制, 在管理方式、管理水平、管理效率等方面与省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因此, 应从硬件、软件、人员技能培训等方面, 加快“金财工程”建设, 以便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省与县之间信息、政策、资金等沟通和利用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江苏省社会科学院财贸研究所.江苏推进省直管县 (市) 财政体制改革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 2010, (05) .

[2]徐远明, 刘远, 周春芳.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相关问题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江海学刊, 2007, (06) .

[3]张占斌“.省直管县”改革的经济学解析[J].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9, (04) .

[4]财政部.关于建立和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的意见 (财预[2010]443号) .

[5]马骁, 冯俏彬.大省财政“省直管县”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财政, 2010, (04) .

[6]鲍晨辉.财政体制简化之路慎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弊端分析[J].地方财政研究, 2007, (01) .

篇4:江苏省财政问题

关键词:民生财政;财政效率

政府财政支出在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中均占有重要地位,但有时不得不面对两者何为先的两难选择。江苏省的经济总量及发展速度在全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当前江苏省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关系尤为重要。本P文以江苏省为例,从绝对数、增长率和结构对其民生财政支出现状及效率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提升效率的对策建议。

一、基本情况

江苏省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公共财力增长迅速,数据显示2014年江苏省人均GDP为8.20万元,折合为1.33万美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当人均GDP介于1万到1.6万美元之间时,经济增长放缓等现象就会产生。政府如果不能有效解决民生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增长与供给严重不足的突出矛盾,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就会加剧。江苏省从“十一五”开始逐渐加大民生公共产品领域的投入,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高。

二、民生财政支出特征分析

从民生财政支出的绝对数、增长率和结构三个角度来进一步分析2006-2013年江苏省民生财政支出。

(一)民生财政支出绝对数

从表1可得2006-2013年8年间,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均有较大幅度增长。首先教育财政支出数额及占比都最大,从2006年364.02亿元增长为2013年1434.99亿元,8年增长3.94倍;其次是社会保障和就业的财政支出,从2006年162.31亿元增长为2013年631.15亿元,8年增长3.88倍;医疗卫生占比最小,从2006年93.87亿元增长为2013年475.86亿元,但8年增长5.06倍,增长率远高于另外两个民生项目。

(二)民生财政支出增长率特征

2006-2013年间,民生财政支出基本保持2位数增长率,但是基于宏观政策,教育、医疗及社会保障和就业的增长率有高低交替的情况出现,2013年民生财政支出增长率均进入较低水平。

教育财政支出从2006年到2013年的增长率分别为26.14%、16.82%、12.93%、21.34%、20.84%、19.06%、5.8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从2006年到2013年的增长率分别为23.62%、8.20%、22.615、17.91%、24.32%、13.64%、11.62%;医疗卫生支出从2006年到2013年的增长率分别为18.58%、22.42%、25.02%、20.62%、28.63%、16.33%、12.13%。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从2010年以后增长率超过一般预算支出的增长率,实现了结构的优化。

(三)民生财政支出结构特征

民生财政支出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民生财政支出结构保持稳定,民生财政支出占比8年间没有大幅增长,也显示在民生领域的投资有进一步增长空间。

2006-2013年间民生财政支出占比基本保持平稳,维持在30%左右,分别为30.81%、32.14%、30.00%、29.32%、30.11%、30.94%、33.11%、32.60%。

通过前文分析,依托雄厚的经济基础,江苏省民生财政支出保持了稳步增长,多数年份民生财政支出的增长率高于GDP增长率。但是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改变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低经济增长的新常态导致一段时间财政支出的高水平增长难以为继。因而政府改革以及提高公共服务绩效,提高民生财政支出的效率将成为根本。

三、提高公共服务绩效的对策建议

民生保障领域公共产品的供给多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对公平正义的实践,因而不能完全依靠市场经济的自发调节,政府主体的责任不容推卸。

(一)明确民生领域省级和市级地方政府的职权划分

在实践中财权向中央倾斜,事权向地方倾斜。社会保障、教育、公共卫生等公共产品过多地由基层政府承担。公共产品的提供仰赖于强大财力支持,而基层政府又没有足够财力去完成大量公共事务,导致GDP崇拜、追求税收收入和地方债务缠身成为常态。另一方面,地区资源禀赋不同,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存在差异,影响了公共产品供给的质量和稳定性,地区差异较明显。为了保证民生工程的有效实施,必须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经济事务的管理责权,明确中央和地方对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管理责权。

(二)以民生财政效率作为政府政绩考核的依据

地方政府是地区民生公共产品的主要提供者,民生需求能否得到恰当满足与地方政府的行为动机有关。西方民主程度比较高的国家,居民可以通过“用脚投票”来对地方政府管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在中国“用脚投票”的约束作用不明显。同时中国地方官员的升迁决定权在上级政府而非辖区内的居民,因而地方官员选择对上负责而非“为民服务”。为保证民生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并且在财政资金普遍不足的情况下保证民生产品的供给,应当将民生财政效率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范畴。

(三)加强民生财政资金使用监管,提高寻租成本

近年反腐案曝光了公共部门严重的寻租现象,这暴露了公共资金的使用问题。我们需要多措并举加强民生财政资金使用监管,提高寻租成本。要推动财政使用资金使用路径以及资金使用成效的信息化管理,定期完成对上级相关管理部门的专项报表,强化内部监管。同时,推动和加强统计信息的资源投入,尤其是专业人才的投入,加大信息统计技术运用。此外,还需要加强财政使用资金使用路径以及资金使用成效的分行业、分领域信息披露,强化外部监督。

(四)建立民生财政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和监督预警机制

通过提高民生财政政策绩效,财政收入低水平地区也可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提高民生公共产品产出。民生财政策评价体系的建立会产生对于民生财政政策的引导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民生财政政策评价体系。另一方面,民生问题其实反映的是社会问题,社会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将会引起社会动荡,因而需要保持敏感性,加强监测。虽然近年来中国财政资金在民生领域投入逐年增加,但我们会发现地区差异非常大,并且资金投入效率还不够高,说明财政资金的投向和使用出了问题,迫切需要建立评价体系和预警机制。

参考文献:

[1]黄平.论加强公共经济管理与改善民生的关系[J].理论月刊,2010,03:136-138.

篇5:江苏省财政问题

江苏劳动保障网->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法规

江苏省劳动保障厅 江苏省卫生厅 江苏省财政厅

关于切实解决乡村医生养老保障问题的意见

苏劳社险[2007]28号 苏卫基妇[2007]19号 苏财社[2007]171号

各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卫生局、财政局:

乡村医生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对做好农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切实解决乡村医生养老保障问题,稳定农村卫生队伍,经省政府同意,现就乡村医生养老保险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请各地认真执行。

一、凡经注册取得执业证书的乡村医生,尚未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可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照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政策执行。

二、乡村医生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其缴费中未记入个人账户的部分,地方政府给予补助,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也应给予补助。省在安排省级养老保险补助方案时对经济薄弱地区给予适当支持。

三、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乡村医生,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以上且缴费年限满15年的,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不发给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同时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如本人自愿也可继续缴费,直至缴满15年后按月计发基本养老金。

四、对接近或已超过上述年龄的乡村医生以及已离岗的乡村医生,不再纳入社会养老保险,由当地政府给予适当补助。

妥善解决乡村医生养老保障问题,事关广大乡村医生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按照本意见要求,认真做好贯彻落实工作。

篇6:江苏省财政厅文件

关于区域重点成长型企业发展扶持资金试行股权投资等使

用方式的意见

各市、县财政局: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激励导向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鼓励和引导地方进一步培植壮大财源,促进区域重点企业成长和发展,经研究决定,省财政将对省级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中的区域重点成长型企业发展扶持资金(以下简称区域扶持资金)试行股权投资等有偿使用方式。有关事项实施意见如下:

一、区域扶持资金支持方向

区域扶持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各市、县符合国家和省产业发展政策,发展潜力大,预期赢利能力强,对区域经济贡献大的企业或项目。主要包括:

(一)具有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好,或具有较强的为省级以上品牌产品配套协作能力的企业或项目;通过实施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产业转型升级和延伸、新产品开发、品牌建设等扩大生产,提高效益,推进区域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企业或项目:

(二)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产品附加值高,符合节能、降耗、环保、安全等要求的企业或项目;

(三)传统产业中符合调优调强要求,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大,转型升级效果明显的企业或项目。

区域扶持资金优先支持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企业:

(一)年上缴税收总额100万元以上或上缴税收总额排名在本区域前50名以内的中小型企业;

(二)通过扶持,预期三年内销售收入和上缴税收年均增长超过20%的中小型企业。

区域扶持资金限制支持以下企业或项目:

(一)属于国家和省禁止或限制发展行业的企业;

(二)前三年有违法经营活动记录或有违反财经纪律行为记录的企业;

(三)在银行、税务等机构有不良诚信记录的企业。

二、区域扶持资金的运作方式

区域扶持资金由各市、县财政行使决策管理权。各地财政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支持企业的方式。主要包括:

(一)直接投资

1、股权投资。各市、县财政部门可参照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试行创业风险投资的若干指导意见》(财建【2007】8号)等文件制定资金管理办法。

2、跟进投资。对创业投资机构已经投资、并初见成效的企业跟进投资。跟进投资一般不超过三年。

(二)省级中小企业融资风险专项资金。采用市场化方式选择合作银行,为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风险专项资金项下的融资授信业务担保。

(三)定向融资担保。采用市场化方式选择合作银行和担保机构,对纳入范围内的中小企业进行风险抵押融资担保。担保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并按考核。

(四)符合政策的其他方式。

三、区域扶持资金的申请、管理与考核

区域扶持资金由各市县财政部门向省财政厅申报,申请金额为500-2000万元。

各市、县申请省区域扶持资金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各市、县财政应承诺出资与省级资金共同建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

(二)对区域内拟投资企业状况和发展前景有总体的规划及财源培植计划;

(三)有成熟可操作的股权投资或资金运作方案。

省财政厅收到市、县申请后,将组织有关专家结合全省产业发展方向及布局要求、拟支持企业和项目盈利能力、资金运作方案等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支持的区域及额度。

各市、县财政应单独核算区域扶持资金投资运作情况,并将其纳入公共财政考核体系。

省区域扶持资金试运行周期暂定为三年。运行期满后,省财政厅将组织考核及绩效评价,对运作良好、考核合格的市县,将资金留予地方继续作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使用,并根据省级新增扶持资金规模适当追加。对运作效果差、管理混乱,未达到规定要求的市县,将停止支持或收回已支持资金。对因不肯抗力等因素造成的资金损失,由省与市县按协商比例共同承担。

请各市、县财政部门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选择一种资金运作方式,并将申请报告及具体实施方案于11月20日前报省财政厅工贸发展处。

篇7:江苏省财政问题

【发布文号】苏政办发 [2002] 50号 【发布日期】2002-05-17 【生效日期】2002-05-1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

江苏省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行方案的通知

(苏政办发 [2002] 50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经省政府领导同意,现将省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江苏省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行方案》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并积极支持这项改革。进行改革试点的部门和地区,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按照试行方案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行改革工作,更好地发挥财政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二○○二年五月十七日

江苏省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行方案

(省财政厅 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 2002年4月)

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共财政体制的需要,推行我省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改革工作,根据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财库〔2001〕24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改革现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建立以国库单一帐户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是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积极推进财政预算制度改革的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发展的需要,有利于规范财政收支行为,加强财政收支管理监督,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从制度上防范腐败现象的发生。但现行的财政性资金缴库和支付方式,是通过征收机关和预算单位设立多重账户分散进行的。由于重复和分散设置账户,导致财政性资金活动透明度不高,不利于对其实施有效和全面监督;财政性资金的入库不够及时、退库不够规范,拨款环节多,大量资金经常滞留在预算单位,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财政性资金使用缺乏事前监督,截留、挤占、挪用等问题时有发生,甚至出现腐败现象;财政收支信息反馈迟缓,难以及时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和宏观调控提供准确依据。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清改革现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发展要求,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和成功经验,建立和完善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以进一步规范财政收支行为,加强财政收支管理监督,提高财政性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我省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透明管理的原则。要合理确定各部门单位的管理职责,增强财政收支活动透明度,使所有财政性收支都按规范的程序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内运作,收入缴库和支出拨付的整个过程都处于有效的管理监督之下。

(二)资金高效运转的原则。要减少资金流转环节,逐步使财政收入直接缴库,支出直接支付到商品、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加快资金运行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会计主体不变的原则。要在预算单位资金使用权、核算权、财务会计管理职责原则上不改变的前提下,通过建立和完善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和财政集中收付方式,使财政收支更加规范和快捷。

(四)积极稳妥的原则。改革现行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是一项涉及多方利益的系统工程,必须先进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开,确保改革目标逐步实现。

三、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建立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

改革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实行财政性资金集中支付,大量的财政性资金支付业务将由预算单位转到财政部门直接办理。为有效管理监督,按照财政国库管理与支付执行相分开的要求,财政部门应建立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负责办理财政性资金集中支付的具体业务,并进行相关的会计核算和监督检查等工作。

(二)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1.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由下列账户构成(1)财政国库管理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国库单一账户,按收入和支出设置分类账,按预算收支科目和单位设置明细账。

(2)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按资金使用性质在商业银行开设财政零余额账户。

(3)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为预算单位开设单位零余额账户。

(4)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按收入和拨付设置分类账。

(5)按国务院、财政部和省人民政府规定,经财政部门批准,在政策性银行或商业银行开设特殊过渡性资金专户(以下简称特设专户)。

2.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中各类账户的功能

(1)国库单一账户为国库存款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收入和支出活动,并用于与财政零余额账户、单位零余额账户和特设专户进行清算。

(2)财政零余额账户,用于财政直接支付和清算。

(3)单位零余额账户,用于预算单位财政授权支付(包括支取现金)和清算。

(4)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预算外资金的收入缴款、拨付情况。

(5)特设专户,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财政特殊专项资金的收入和支出活动,并用于清算。

上述账户资金的记录要与财政国库管理机构、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和预算单位的会计核算保持一致性,相互核对有关账务记录。

3.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后,财政一般预算、基金预算资金和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金等,均应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统一存储和实行财政集中支付。

(三)规范收入收缴程序

1.收入类型。财政收入按政府预算收入科目进行分类。

2.收缴方式。适应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改革要求,将财政收入的收缴方式分为直接缴库和集中汇缴。

(1)直接缴库是由缴款单位或缴款人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直接将应缴收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

(2)集中汇缴是由征收机关(有关法定单位)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将所收的应缴收入汇总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

3.收缴程序。收缴程序根据财政收入的收缴方式,分为直接缴库程序和集中汇缴程序。

(1)直接缴库程序。直接缴库的税收收入,由纳税人或税务代理人提出纳税申报,经征收机关审核无误后,由纳税人通过开户银行将税款缴入国库单一账户。直接缴库的其他收入,比照上述程序直接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

(2)集中汇缴程序。小额零散税收和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应缴收入,由征收机关于收缴收入的当日汇总缴入国库单一账户。非税收入中的现金缴款,比照上述程序汇总缴入国库单一账户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

4.规范收入退库管理。涉及从国库中退库的,依据法律、行政法规有关国库管理的规定执行。

(四)规范支出支付程序

1.支出类型。财政性资金支出总体上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根据支付管理需要,可具体分为工资支出、公用支出、专项支出、转移支出等。

(1)工资支出,即预算单位的工资性支出。

(2)公用支出,即预算单位预算扣除工资支出和专项支出以后的经费支出。

(3)专项支出,即预算单位预算中有确定项目、用途的固定资产购建和大修理以及其它专项等支出。

(4)转移支出,主要是指上下级财政之间结算事项的支出。

2.支付方式。财政性资金的支付实行财政集中支付方式,按照不同的支付主体,对不同类型的支出,可具体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

(1)财政直接支付,即由财政部门开具支付令,通过财政零余额帐户,直接将财政性资金支付到收款人(即商品、劳务供应者,下同)或用款单位账户。实行财政直接支付的支出包括:工资支出、公用支出中的政府采购支出、专项支出、转移支出等。

(2)财政授权支付,即预算单位根据财政部门授权和批准的资金使用额度,自行开具支付令,通过单位零余额账户将财政性资金支付到收款人账户。实行财政授权支付的支出包括暂未实行财政直接支付的专项支出和公用支出中的零星支出及小额现金的提取。

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的具体支出项目,由财政部门在确定部门预算或制定改革试点的具体实施办法中列出。

3.支付程序

(1)财政直接支付程序。预算单位按照批复的部门预算和财政直接支付用款计划,在发生财政直接支付事项时提出支付申请,经一级预算单位审核后,报送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根据批复的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及相关要求对支付申请审核无误后,向代理银行发出支付令,并通知人民银行国库部门;代理银行据此通过财政零余额账户,将财政性资金直接支付给收款人或用款单位账户,并将当日实际支付资金按性质和预算科目汇总,由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和财政总预算会计审核确认后,与人民银行国库部门进行资金清算。财政直接支付主要通过转账方式进行。

(2)财政授权支付程序。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依据财政部门核定的授权支付用款计划,向代理银行下达授权预算单位直接支付的月度用款额度;预算单位按照财政部门授权,在批准的月度用款额度内,自行开具支付令,交由代理银行通过单位零余额账户将资金支付到收款人账户;代理银行按照上述财政直接支付清算要求,办理清算事宜。

在现代化银行支付系统和财政信息管理系统的国库管理操作系统尚未建立和完善前,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或预算单位的支付令通过人工操作转到代理银行,代理银行通过现行银行清算系统向收款人付款,并在每天轧账前,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

四、改革的配套措施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的实施,是对财政性资金的账户设置和收支缴拨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地、各部门要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密切配合,认真落实各项配套措施,保证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

(一)进一步推进预算编制改革。要改革政府收支分类,科学地反映各类财政收支活动,细化预算编制,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制度,逐步使所有财政性资金的支付建立在明晰的预算基础上,为顺利实施新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创造条件。

(二)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根据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规定,相应制定《江苏省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资金支付管理办法》、《江苏省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会计核算暂行办法》和《江苏省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资金银行支付清算办法》等有关办法。

(三)建立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和现代化银行支付系统。通过建立健全预算编制系统和预算执行管理系统、收入管理系统、国库现金管理系统、国库收支总分类账系统和现代化银行支付系统等,使各类财政收支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中实现高效、安全运行。

(四)加强监督制约机制。财政部门要加强对预算单位资金使用的监督,认真审核预算单位资金使用计划和资金使用申请;建立健全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的内部监督制约制度,财政国库管理机构要定期对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的相关业务进行内部审计;人民银行国库部门要加强对代理财政支付清算业务的监控,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办理财政支付清算业务的监管作用;审计部门要结合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建立,进一步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检查,促进政府部门和其他预算执行部门依法履行职责。要通过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监督制约机制,确保财政性资金安全。

五、实施步骤和时间

(一)2002年省级选择省司法厅、统计局、粮食局、农业机械管理局、残疾人联合会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六部门率先进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各市、县也要根据本地实际,认真抓好试点工作。

(二)暂未实施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的地区和部门,可以先对工资支出、政府采购支出等一些专项支出实行财政直接支付。

(三)在总结经验、优化和完善方案的基础上,2003年进一步扩大改革试点范围,争取“十五”期间,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改革。

篇8:江苏省地方高校财政投入浅析

一、现阶段江苏省地方高校财政投入现状

“十一五”以来, 江苏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省战略, 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全省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各项教育改革有序推进, 教育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就高等教育而言, 截至2010年底, 江苏全省有普通高校124所, 独立院校26所, 在校生177.49万人, 普通高校数和在校生数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2010年, 江苏全省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1314.62亿元, 其中,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923.46亿元, 占总投入的70.25%;民办学校中举办者投入1.46亿元, 占总投入的0.11%;社会捐赠收入16.95亿元, 占总投入的1.29%;事业收入311.78亿元, 占总投入的23.72%;其他收入60.97亿元, 占总投入的4.63%。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中, 预算内教育拨款814.29亿元, 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88.18%;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96.73亿元, 占10.47%。可见, 江苏地方高校的经费投入中, 国家财政经费投入, 尤其是预算内教育拨款所占比重大, 在地方高校的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江苏地方高校财政投入模式分析

(一) 相关概念

投入模式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在高等教育上的政策目标, 对在预算中确定的高等教育经费在各高等院校间进行分配的特定的依据、标准和方式。政府财政投入是指各级政府为了支持、维持高等教育运行与发展而给予的投入, 即预算内高等教育经费。具体包括:一是教育事业费投入, 即财政拨付学校和教育事业单位用于维持事业发展的经费。二是教育基建投入, 即各级计划部门下达基建计划、财政部门拨付为“基本建设支出”的教育投入。三是科研经费投入, 即高等学校从中央和地方取得的属于财政性投入的科研经费。四是其他经费投入, 除上述经费外的其他属于财政学的经费投入, 包括专项投入和非专项投入。

(二) 演变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高校来自政府资金的拨款机制也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变化。1980年, 国家进行中央和地方“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改革, 高等教育经费也由中央和地方分级核拨, 中央财政负担各部委所属高校的经费, 地方高校经费则由各省、市、自治区财政解决。1986年, 高校拨款改为“综合定额+专项补助”的方式。“综合定额”主要包括:教职工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学生奖学金、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其他费用和差额补助费等;“专项补助”则包括专业设备补助费、长期外籍专家经费、离退休人员经费、世界银行贷款设备维护费和特殊项目补助费等, 这是目前最流行的方式之一。2002年, 财政部对中央部门的预算核定方式为: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 将部门的预算外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或财政专户管理, 并实施财政集中收付制度, 从投入模式上说, 与“综合定项+专项补助”差距较小。

目前, 江苏地方高校实行的是“基本支出+专项支出”的方式。其中基本支出包括人员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即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专项支出包括资本性支出、非资本性支出及转移性支出。其中资本性支出包括诸如办公设备购置、基础设施修缮等;非资本性支出包括无形资产购置、图书购置、会议项目培训、出国项目及其他项目等。

(三) 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地方高校的地方财政投入模式, 由于经费确定的主要参数是在校学生数, 这种方法虽然操作简单, 有较好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但是, 这种依据单一政策参数的拨款方式过于粗糙, 不能反映高校的实际成本, 也未能反映高校之间的差别。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容易刺激一些高校盲目扩招, 影响办学质量, 也容易导致专业的重复设置。而专项资金安排更是缺乏竞争性和效益性。此外, 财政只管投入, 对产出没有评估, 造成严重浪费。

三、地方高校财政投入的影响因素

一是规模的因素。现阶段综合定项财政拨款的主要依据是各高校的人员数, 包括教职工人数和学生人数。教职工人数和学生人数的核定决定了学校获得财政收入的多寡。

二是历史的因素。比如化债专项, 是根据历史的债务进行安排。借的越多, 获得的财政资金越多, 这无形之中造成了各高校发展的不平衡。很多在以前年度通过借债获得发展的高校, 经过财政补助, 在扩大学校规模的同时, 又很好地缓解了学校的财务负担;而那些靠自身资金稳步发展的学校, 由于借债较少, 反而获得财政补助较少, 这造成了极大的不公平。

三是高校财务管理的因素。包括财政拨款渠道沟通能力和税费规则利用能力。目前, 高校的主要资金来源仍是财政拨款。各高校在争取投资时, 往往会充分利用各种力量来影响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的分配。对高校财务部门而言, 准确把握拨款政策导向和真实、充分地反映学校的财务状况和项目投资用途、效果的能力是非常关键的。此外, 研究相关的税收法规, 熟悉高校的减免税条例, 有利于高校更好地节约纳税成本, 从而间接提高高校的财政投入。

四、地方高校增加政府财政投入的几点建议

一是多渠道努力增加财政拨款。指高校通过宣传、申报等措施获得政府主管部门的财政经费的方法。一般主要在争取专项拨款、科学研究经费、政策支持等方面上有较大的努力空间。如在科研课题的经费争取上, 关键是要瞄准中央、地方各级政府的需要。政府的科研需求多数都是偏向实用性的, 高校在科研项目上要投政府所好, 就必须及时调整大学的科研政策。具体来说, 高校要研究政府的结构与职责, 分析出政府目前的政策与优先性问题;研究政府前几年所支持、资助的类型和拨款方式和自己的特色与申请的潜力;研究与政府相关机构如何进行有效的联系。

二是适当扩大学生人数, 调整学生成员结构。利用自身多余的办学能力多招收相关专业的学生及在不同类型学生的规模上做出选择, 如在研究生、本科生、继续教育学生中安排不同的招生规模。对于高校而言,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能够更好地扩大财政投入。由于生均经费标准是固定的, 而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各个不同专业学生的系数不同, 学生人数的增加、学生成员结构的调整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校的财政收入。

三是控制办学成本, 提高资产利用率。高校通过成本控制, 组织结构优化, 强化对资产的使用管理与监控, 通过资产的共享共用、转让等方式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办好附属单位和为师生员工服务的机构, 通过加强管理, 也可减少学校的成本投入。此外, 对高校获得的科研项目要进行自我评估, 通过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评价, 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 为将来争取更多的财政资金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宗晓华.地方高端教育财政投入极其影响因素 (J) .高等教育研究, 2010 (11) .

[2]何旭英.促进广西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稳定增长的路径选择 (J) .高教论坛, 2010 (10) .

上一篇:亲子活动园长发言稿下一篇: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