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小结

2024-06-24

二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小结(共14篇)

篇1:二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小结

二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试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入括号里。(20分)

1、《笨笨猪》的作者是()。A杨红樱 B孙幼军 C叶圣陶

2、《丑小鸭》中丑小鸭最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

①.白天鹅 ②.黑天鹅 ③.灰天鹅

3、《白雪公主》中有()个小矮人。

①.5 ②.6 ③.7

4、《小红帽》中,是一位()救了小红帽和老祖母。

①.猎人 ②.樵夫 ③野人

5、《灰姑娘》中通人性,会送信的是()

①.鸽子 ②.斑鸠 ③.小鸟

6、《白雪公主》中的皇后有一面()。

①.魔镜 ②.玉如意 ③.魔杖

7、《青蛙王子》中巫婆把王子变成了一只()

①.癞蛤蟆 ②.青蛙 ③.鸟

8、安徒生写了()等很多童话故事。

①.《屎壳郎》、《小红帽》、《丑小鸭》。

②.《牧鹅姑娘》、《当音乐家去》、《丑小鸭》

③.《蜗牛和玫瑰树》、《创造》、《织补针》

9、青蛙王子的忠心仆人是()

①.亨利 ②.法达拉 ③.柯德金

10、在《茶壶》中,茶壶经历的严重创伤是指()

①.它的盖子是修补过的 ②.被人在里面装了泥土

③.被女主人给打破了

二、判断题:(20分)

1、国王的大儿子为了找到生命之水不顾个人安危,终于博得国王的厚爱。()

2、“牧鹅姑娘”其实是公主。()

3、青蛙来到王宫,想和小公主一起玩、吃饭和睡觉。小公主不愿意和它睡觉,把它扔在角落里。青蛙就变成了王子。()

4、《老鼠、小鸟和香肠》这个故事讲了老鼠、小鸟和香肠分工合理,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5、小伙子第二次放出玻璃瓶里的妖怪是想冒一次险,给自己一次获得财富的机会。()

6、《当音乐家去》这个童话中说到的“音乐家”有驴子、狗、猫、公鸡。()

7、皇帝的宠马得到了金掌,屎壳郎也得到了金掌。()

8、钱猪因为肚子里装满了钱而高傲极了,学步车等都得照他的意思办事。()

9、茶壶经历了严重创伤后,感到自己以前太骄傲了。()

10、《皇帝的新装》中的皇帝是聪明的。()

三、连线题:(30分)

1、下列人或事物出现在哪个童话故事中,用线连起来。(10分)

一个叫丘比特的孩子 《白雪公主》

一匹叫法兰达的马 《万事通大夫》

七个小矮人 《顽皮的孩子》

一个叫螃蟹的农夫 《灰姑娘》

一双金舞鞋 《牧鹅姑娘》

2、下面的话你觉得对谁说合适,用线连起来。(10分)

和坏人相处要学会保护自己 屎壳郎

没有真正的本事是不能过上好日子的 烂布片

对待像狼一样的人要堤防他 万事通大夫

高傲、看不起别人的人是交不到好朋友的 小红帽

废物合理利用起来也是有价值的 主

3、下列童话故事出自哪本书中,用线连起来(10分)

当音乐家去

织补针 格林童话

生命之水

玻璃瓶中的妖怪 安徒生童话丑小鸭

四、填空题。(10分)

野火烧不尽,()。好雨知时节,()。夜来风雨声,()。

春色满园关不住,()。

迟日江山丽,()。

五、问答题。(20分)

白雪公 小朋友们,在本学期你肯定已经认真地阅读了《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这两本书,有了不少的收获,请你认真回答以下问题。

在这些精彩的童话故事中,哪个故事最吸引你?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一个什么道理?把它写下来,可能会是一个大人都想不到的大道理哦!

篇2:二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小结

2016-2017学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课外阅读就是最经常的、直接的语文实践,是学生形成良好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新课程改革致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需要。

二、活动目的: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阅读提升人文素养”。学生阶段是人生读书的黄金时光,帮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多读书、读好书,会使他们终身受益。让学生、老师在健康和谐的书香环境里不断追随成功,以达到自我激励,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目的,使自身的人文素养得到很好的养炼。希望通过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和潜能,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让教育赋予人以尊严,赋予人生以价值,让生命和谐、健康地成长,为学生终生发展服务和奠基。强调阅读改变人生。

三、阅读要求

(1)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

(2)诵读儿歌、童谣和浅显的古诗词。

(3)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学会做简单填空式读书笔记,不少于15篇,每篇50字以上。

(4)积累一定的成语、警句,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即至少阅读学校推荐必读书目3本。

四、具体安排

1、保证阅读时间。每周一节大阅读时间必须让学生真正阅读,除此之外,利用中午时间阅读。

2、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性。利用班会、晨会以及恰当时机,强化学生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并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对学生进行甄别课外书的指导,使学生自觉抵制不良图书。

3、推荐优秀儿童读物。

4、每人必备一本阅读笔记,对课外阅读的精彩内容进行摘抄,积累好词佳句。教师经常批阅检查,定期展示。对作业认真的同学进行表彰。

5、开展向全班学生推荐“每日一谚语”、“每日一格言”“每日一歇后语”“每日一佳句”活动,每天一名学生来做,大家轮流完成。

6、设立班级图书角,学生自愿捐出个人的图书,相互借阅,资源共享。

7、家校共读。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我们竭力向家长推介小学生课外读物,积极倡导家长与孩子一起买书,一起看课外书,要求孩子在节假日多看名家经典,并写相应的读书笔记或读后感。通过“家长会”的形式交流孩子读书的方法与看法,鼓励家庭建立“小书房”,让家长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良好的家庭读书气氛。同时,让家长参与评价学生的读书活动,评选“读书小标兵”,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篇3:二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小结

一、语文课外阅读的范围

一般来说, 所有健康的报刊杂志、世界名著, 初中生都可以涉猎。但是初中生受时间、阅历、环境和方法等因素的限制, 在阅读范围上要么过窄, 要么过乱, 在阅读量和质上有的过少, 有的过滥, 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 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这时为学生制定一个读书计划, 就显得十分必要。

初一上学期, 学生必需阅读的内容为:本学期的阅读配套教材《翻过那座山》, 本学期语文课本上推荐的名著《繁星》、《春水》、《居里夫人传》、《伊索寓言》, 类似《读者》这样的一类健康期刊。以上内容要精读, 要做读书笔记。同时还鼓励学生去浏览《论语》、《一只猎雕的遭遇》、《聊斋志异》。初一下学期, 学生必须阅读的内容为:本学期的阅读配套教材《大海的召唤》, 本学期语文课本上推荐的名著《狂人日记》、《鲁滨逊飘流记》、《繁星》, 类似《读写天地》这样的一类健康期刊。以上内容要精读, 要做详细的批注。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去浏览《城南旧事》、《上尉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

二、语文课外阅读的方法

阅读分为精读和略读。精读时速度稍慢, 小到词义的把握, 大到文章的写作方法、思想意义和影响启示等, 都要认真地咀嚼体会。同时, 要学会做批注, 还要做读书笔记, 写心得体会。“人生有涯知无涯”, 如果把宝贵的人生阅读时间用于漫无目标的阅读, 无疑也会收效甚微。果戈理的名著《死魂灵》中就有个名叫彼什伽秋的人物, 他嗜书如命, 什么书都读。结果, 由于他毫无选择、毫无目标地阅读, 最终还是一事无成。

在看书的过程中, 若有所悟、怀疑、疑问, 可以在其相应位置, 及时地些记载, 这就是批注。批注可以抓住某些转瞬即逝的东西, 以此来提高阅读效率。把精彩的词句语段记下来, 以便将来查阅;还可以把一篇文章的题目、作者和内容简介记下来, 以此来加强记忆。还可以用写读后感的方式来加强对文章的印象和理解。

略读时就要有意加快速度, 要学会找提前量。提前量——就是眼睛看书的速度要超过大脑思维的速度。在大脑消化、处理眼睛传来的信息时, 眼睛已经在识别新的信息了。

要一段一段地看书, 不要一字一字地看书.一段一段地看书, 使字变成句子, 意思比较完整, 简化了大脑整理和贮存信息的过程, 加快了阅读速度。在阅读不太重要或比较熟悉的地方时, 不必逐句逐字地读, 只要知道意思就行了。

请教工具书。在精读较为重要的材料时, 遇到生僻的字、词、概念和公式等, 随手就可以从工具书中查到, 可以节约很多时间。

先读头尾。在读一般文章时, 可先读文章的头尾, 弄清文章的结论和主题, 使阅读思路清晰, 便于理解文章内容, 为了提高速度, 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如注意力集中、头手不动眼珠动;根据文体的特点来快速整理文意, 如记叙文可从六要素入手, 说明文可从说明顺序和说明对象的特征入手, 小说可以从情节、人物和环境入手。

对于一篇好的文章, 特别是一本好书, 阅读批注完后, 再写一写读后感, 概述其内容, 理清其思路, 鉴赏其韵味, 探讨其思想, 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感悟, 以此来进行解读、吸收, 提高阅读效率。但大部分同学不会写读后感受, 不愿写读后感受。这时老师应该加以指导示范。可以先告诉学生一个基本的写作模式, 然后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加以巩固。写读后感一般采用“引、议、联、结”的模式, “引”就是有针对性地引述原文的内容, “议”就是找一个切入口, 对文本进行分析论证, 谈自己的感想, “联”就是联系现实社会, 联系自己的经历来谈感受, “结”就是对全文进行一个总评。例如, 当我们看完《伟大的悲剧》之后, 可以写这样层次水平的读后感。

《伟大的悲剧》的故事情节, 写的是英国和挪威两国的南极探险队, 为争夺第一个揭开南极极点秘密的荣誉, 当英国南极探险队——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筋疲力尽地赶到南极点时, 阿蒙森探险队已经捷足先登, 他们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了归程。但归程比来时的危险增加了十倍, 天气愈来愈恶劣, 而抵御严寒的唯一武器——燃料, 却越来越少, 直到“弹尽粮绝”, 他们在暴风雪中用冻僵的手记录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最后一个个长眠于茫茫冰雪之中。

我们首先来看一看剧情中的人物, 他们是多么坚毅、执著、团结和无私。威尔逊在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时, 仍坚持科学观察, 并拖着16公斤的珍贵款矿石样品, 他把事业看得比生命更重;奥茨为了不拖累同伴, 选择了自我牺牲, 独自走向帐篷外的茫茫风雪, 表现了自我牺牲的精神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斯科特冷静将日记记录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表现了其坚毅、执著和无私的爱。在生命的最后一刻, 考虑的不是一己之私, 而是朋友、同伴、亲人和祖国。

斯科特他们探险失败了, 虽然有死亡之悲、失败之悲, 但是他们面对死亡所表现的诚信、坚毅、执著、为事业献身的精神, 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 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对人无私的爱为后人所敬仰, 肉体虽倒下, 但精神永存——这就是伟大的悲剧。

联系现实, 正因为有了“斯科特式”的精神, 人类才能不断地发展, 文明才能不断地进步。

总之, 七年级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 量要加大, 内容要加深, 但也要处理好广与博的关系, 精读与略读的关系, 速度与效率的关系。做到既要放手让学生去读, 又要让学生知道读什么、怎么读。

加强课外阅读, 不仅是时代对语文教学的呼唤, 更是世界范围教育成功的经验。在语文教学中, 把阅读纳入语文教学的轨道,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 才能使学生在广阔的文学空间里遨游, 开阔眼界, 丰富知识, 提高能力。

摘要:初中生正处在身体和心理都飞速发展的特殊时期, 精力充沛, 求知欲望强, 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阶段。课外阅读对他们的成长影响巨大。但由于经验和方法的欠缺, 学生在课外阅读时, 往往有些盲目被动, 效率不高。在阅读范围的选择、阅读方法的把握上, 家长和老师的指导显得尤为必要。

篇4:二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小结

其一,从课外读物的体裁范围来看,大部分学生读的是小说、故事类书籍,特别是武侠小说、港台流行小说等,而科技类、社会科学类、百科知识类书则鲜有人问津。

其二,从阅读方式来看,看书前没有计划;没有目的性。

其三,从课外阅读的动机来看,部分学生“看课外书只是打发时间”“平时有时间不知看什么好,又不想看书本,太无聊了,随便找本书看看”“我读书只看故事情节,其它的我也说不出了”。学生阅读具有盲目性、随意性、猎奇性和消遣性。

针对目前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这些问题,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积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抓好学生的课外阅读工作呢?

一、熏陶感染——点燃阅读的情感之火

教师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课外阅读行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实现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即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旁征博引、谈古论今等教学方法去感染学生。

例如,在进行《归园田居》的教学时,我利用古今学者文人对陶渊明的评价及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作为导入,使学生对陶渊明有了较充分的感性认识并对其作品产生兴趣。在进行《桃花源记》教学时,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学生表示已在课外阅读过这篇名作,而学生对作品本身的理解和对作者创作意图的理解都明显地深刻了,这显然是课外阅读所起的催化作用。

教师的阅读情感对于学生也是一种良好的阅读榜样。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阅读在课堂教学中不可动摇的地位。课堂上,教师应以入神入情的阅读为学生们做出榜样。

二、引导点拨——探索阅读的通幽之径

学生读课外书,有时也苦于阅读无法,一是不会选书,二是不会读书。因此需要教师从读书内容到读书方法上进行引导点拨,也就是说,要解决“读什么”与“怎样读”的问题。

先说“读什么”。初中生较小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基础,但阅读理解力总体水平不高,其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决定了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好动、缺乏耐性和恒心等不利于阅读活动开展的因素。因此,给学生精心挑选一些适合学生口味的传统读物尤其重要。诸如《鲁宾逊漂流记》等趣味性读物以及《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的少年版都不失为上乘之选。这些既包含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又便于阅读理解的优秀读物,为广大学生展示了一个优秀的传统文化天地,使学生感到耳目一新、兴趣浓厚,更加自觉地参加到课外阅读中来。

再说“怎样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往往受自身阅读能力、技巧障碍的影响,导致阅读效率不高。教师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把先进的阅读原理和阅读方法介绍给学生,以指导其阅读。科学的阅读原理对阅读实践活动当然有着毋庸置疑的指导作用,但鉴于纯理论的知识对低龄学生而言过于艰涩、难于理解等实际情况,教师可巧用教学法加以适当点拨和引导,将文字理论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例如,学生阅读《西游记》后可以对孙悟空、唐僧、猪八戒等人物形象进行自由评价,籍此向学生介绍“接受美学”原理中“阅读主体”的概念及功能,使学生懂得阅读其实是一个充满着个性化的再创造活动,鼓励审美主体对文本进行再创作、再评价。

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绝不是代替学生阅读主体的地位,主体与主导的辩证统一体现在学生课外阅读生活中,教师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不做“婆婆”。什么都放心不下,事事都去关照,管得太多。学生缺少自由选择的权利,没有“我要读”的心情,课外阅读必然失败;二是不做“警察”。对学生课外阅读横加干涉,不是更多地从倡导风气上做文章,专在检查措施上下过于琐屑的功夫。检查措施无疑是检查阅读效果的一种手段,但应适可而止,否则容易导致本末倒置。课外阅读的最终目标还是要从检查中走出,从督促学生读书中过程中使其尝到读书之乐,从而由课外阅读的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三是不做“闲人”。不做婆婆,不做警察,不等于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可以袖手旁观,什么都不管。而是应该做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导师,在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民族精华的积淀,藏在语言之中。加强课外阅读,其终极目标也在于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自觉受其影响,净化心灵,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作为新时期中学语文教学领域中的“新生儿”,中学课外阅读确实是一个很难把握的课题,但它还是有规可循的。只要教师以最大的热情努力探索,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扮演好“燃火者”的角色,星星之火必可在课外阅读这片热土上得以燎原。

(作者单位:江苏张家港市崇实初级中学)

篇5:二年级上学期语文课外阅读计划

一、指导思想:

阅读是识字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提高听话、说话能力;能够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二年级的学生相对来说阅读教学还很薄弱,但适当地提前渗透一些阅读方法、阅读书籍还是很有必要的。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阅读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开始在阅读中享受快乐,他们学会了汉语拼音,能利用拼音进行正确、流利地朗读,并积累了一些常用的词语。但是,学生们还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能有计划、有目的地读书。

三、阅读目标:

1、让学生先通过听故事,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简单的小读物。

3、结合生活实际了解阅读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四、活动实施

(一)时间安排:以每周两课时的阅读课为主要阅读时间,先以教师的讲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慢慢放手,引导他们自己有兴趣去寻找并阅读。

(二)确定书目:

教师在学生读书内容上不能放任自流,为防止学生读无用的书,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先确定一学期要读的书目。

参考书目:《弟子规》《亲近母语》《古今诗文阅读》《格林童话》《爱心企鹅》

(三)活动措施:

1、师生共读:二年级的学生阅读能力有限,而且在学生交流时教师无法参与其中,为营造更浓厚的读书氛围,师生共读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可利用阅读课时间开展与学生共读一本书活动,先以教师的讲故事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慢慢放手,引导他们自己有兴趣去寻找并阅读。

2、生生共读:学生开始可以看图画编故事,慢慢开始图画带文字,直至简单的一段话。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独特的感受,讲讲自己喜欢的故事,背背自己优美的词语。

3、活动促读:组织丰富多彩的阅读比赛,展示阅读成果,品味阅读快乐。如:讲故事比赛、朗读比赛古诗擂台赛等等。

课外推荐书目:

中国部分: 《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

梅子涵著 《泡泡儿去旅行》(小布老虎丛书)薛 涛著 《三毛流浪记》

张乐平著 《小脚丫图画书系列》

张美妮编

[意大利]贾尼·罗大里著 外国部分: 《洋葱头历险记》

篇6:二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小结

(一)班别:姓名:学号:

乌鸦

乌鸦住在一棵大树上,它的邻居狐狸就住在树下洞里。乌鸦被狐狸骗去了一块肉以后,觉得十分丢脸,他牢牢地记住这件事,告诫自己以后决不能再听奉承话了。

不久,乌鸦又找到了另一块肉。狐狸又想骗到口。狐狸说□□乌鸦大姐,你的羽毛真漂亮□远远超过小麻雀□□乌鸦心想□哼□你又想来骗我了□这次我决不上你的当□就不理狐狸。狐狸又说:“乌鸦大姐,你的嗓子太好了,唱起歌来叫人听得入迷呢!” 乌鸦还是不理睬。她当时就是因为听了狐狸的奉承话,忍不住张口唱歌,肉片掉下来给狐狸叼走的。

狐狸见老办法不行了,眼珠一转,破口大骂起来:“臭乌鸦,丑乌鸦,你昨天造小白兔的谣,今天早上又杀了小松鼠,你真是个十足的大坏蛋……”

乌鸦觉得冤枉,实在忍不住气了,她张口反击:“你胡说八道——”嘴才张开,肉就掉下来了,狐狸往上一跳,接住肉片溜回洞里去享受了。乌鸦又一次上了当。

1、给第二自然段的“□”里加上标点符号。

2、把文章的题目补充完整。

3、把“乌鸦被狐狸骗去了一块肉。”这句话改成带“把”的句子。

4、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眼珠一转”的。

5、说说乌鸦为什么又一次上了狐狸的当?

6、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7、知识创新题:乌鸦应该怎样才能既保住嘴上的肉,又回击狐狸的话?。

班别:姓名:学号:

一天,两天,一个多月过去了,每当日落西山的时候,小鞋匠都忍不住要向路口张望,希望能从落日余辉中看到那个高大的身影出现。但是,他没有看到。

一个傍晚,一位瘦瘦的排长来到修鞋滩旁边:“一个多月前,是不是有位大个子军人来这儿修过一双鞋?”

“啊……对呀。”

“要付多少钱?”

小鞋匠略一沉思,说:“修鞋费一元五,外加一个月的保管费五角,你给两元钱得了。”

排长把两元钱递给他,小鞋匠收好钱后,问:“怎么大个子没有来?”

“他……上前线去了。”说完,排长转身要走。“哎”,小鞋匠提起那双皮鞋赶忙喊道:“鞋子,鞋……”

排长止住脚,用低沉的声音对小鞋匠说:“用不着了,他的双脚,已经在前线……他特意来信让我把钱给你,谢谢你了!”说完,排长迈着大步走了。

1、选择。(把你所选项的英文母填在括号里)

(1)“略一沉思”的“略”的意思是()A、简要的B、稍加 C、大致

(2)“沉思”的“沉”解释为()A没在水中B分量重C深入,程度深

(3)“沉”的读音应是()A、chénB、cénC、chénɡ

(4)这篇文章主要写:()A、小鞋匠B、排长C、大个子军人

2、省略号的作用有:①表示内容的省略;②表示停顿;③表示声音的延续。

(1)“啊„„对呀。”的省略号表示。

(2)“他„„上前线去了。”的省略号表示。

(3)“鞋子,鞋„„”的省略号表示。

(4)“用不着了,他的双腿,已经在前线„„”的省略号表示。

3、问答。

排长付了钱为什么不把修好的鞋拿走?

4、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5、读了这篇短文,你觉得大个子军人是个怎样的人?

班别:姓名:学号:

彭德怀同志常说□□工农群众养育了我们□一时一刻都不能离开群众□□他经常深入群众□和群众在一起□他最反对脱离群众□

有一次,我对彭总说:“北海公园的风景很美,游人很多,咱们也去玩玩吧。”他听了很高兴,笑着说:“好,今天下午,我们也去逛逛。”

我按警卫部门的规定,把彭总几点钟到的事报告了有关部门。傍晚,我们一到公园门口,看到一块“休息”的大牌子,几个干部和公安人员见彭总来了急忙上前迎接。

彭总看了看“休息”的大牌子,又看了看几个迎接他的公安人员,问我:“搞了什么鬼?”彭总怒了,我还想辩解,彭总冲着我说:“挂起休息的牌子,把群众挡在公园外,让我一个人玩,这不是要我脱离群众吗?”

几个公安人员说,他们是奉上级命令,闭园接待首长的。彭总说:“这么大的公园,为什么我来了,别人就不能来?在共产党领导的国家里,怎能有这规矩?”说着,他返身走出公园。

1、给本文加个题目,写在文章开头的横线上。

2、用“”线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3、给第一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4、解释下列词语:

辩解:返身:

5、写出你对文章画横线的句子是怎么理解的。

6、本文赞扬了彭总的崇高品质。

7、问答:彭总已经来到北海公园了,为什么又返身回去。

班别:姓名:学号:

打水 初夏的一天下午,娇阳似火。树稍上的知了唱着令人烦闷的歌。五

(二)班的同学们正在操场上体育课。他们不怕炎热,认真地做着每个动作,有的同学不时掏出手绢(juàn)擦去额(é)上流下来的汗水。

这时,二楼五

(二)班教室窗前,出现了一个女同学的身影。她叫丁晓颖(yínɡ),是一位身残志坚的少先队。晓颖看着操场上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五年来同学们对热情相助的情景□顿时浮现在眼前□风雨中□同学们为她撑伞□雪地里□同学们背她上学□她生活在这个集体里□感到多么幸福啊□她抬头看看烈日,恨不得变成一片云彩为同学们遮荫,化作一股清风为同学们消暑。天气这么热,她难道不能为同学们做点事吗?

忽然,她回头看见了摆在桌子上的水碗,心中一亮:“有了,给每人凉杯水吧!免得大家又去喝冷水。”于是,她把每个同学的碗都找了出来,摆到桌子上,拣了两个大杯子,架着拐一步一步走下楼去打水。

一趟、两趟、三趟……晓颖右手架拐,左手端杯,小心翼翼(yì)地一层一层地登上台阶。汗水顺着她的脸颊(jiá)淌了下来,残疾的右腿隐隐作痛,她紧蹙(cù)着眉头,咬着牙关,不停地上楼下楼,终于每个同学的水碗里都凉上了开水,那一个个小小的水碗里充满了她对同学们的深情厚谊。她脸上露出了甜美的笑容。

下体育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急匆匆地冲上楼梯涌进教室。看到桌子上每个人的水碗里都凉着开水,大家都怔住了,准又是丁晓颖!大家激动地端起水碗,纷纷围到她的身边,不住地感谢她。晓颖红着脸,不好意思地笑着说:“这有什么?你们快喝水吧!”看着同学们大口大口地喝着水,晓颖的心啊,比喝了蜜还要甜!

1、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字的意思。

张望——一张张——心中一亮——....

2、在第二自然段“□”里加上标点符号。

3、从第一自然段中,用“”画出一个比喻句,用“”画出一个拟人句。

4、从短文中用“=====”画出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为陈述句。

5、改正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用错的字。

娇阳似火。树稍上的知了唱着令人烦闷的歌。()()

6、缩句。

那一个个小小的水碗里充满了她对同学们的深情厚谊。

7、这篇文章表现了同学之间的崇高品质。

篇7:一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的总结

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和能力。

在阅读时间、形式、速度、方法、内容诸方面都能有较大的突破。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获得多种信息。

(2)获得独特体验。

(3)在交流中张扬学生的阅读潜能、语言表达力。

3、培养学生的智力水平。

(1)在语言得到丰富积累的同时。

(2)培养语感。

(3)发展思维。

(4)提高各学科的学习水平。

4、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认识论和世界观。

5、把“阅读教学”作为提高教师教学素质的重要手段。

(1)教师借助阅读手段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最好伙伴。

(2)最佳启迪者和组织者。

二、具体措施:

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目前是课外阅读的第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宣传动员,初步进行课外阅读,激发一年级孩子的阅读兴趣,教给阅读的初步方法。

上学期:

以激发阅读兴趣为主要目的,采取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激情,喜欢上阅读:

1、利用每星期的课外阅的课给孩子们选择绘本的小故事声情并茂地讲成故事给他们听;

2、积极寻求家长的支持向家长宣传动员提高家长的认识;

3、借助家长的力量让家长在家也能尽量给孩子讲故事让孩子逐渐喜欢上阅读;

4、开展拼读小比赛,在学习拼音以后教师可设计有趣的情景,让孩子拼读,在拼读中加强认字的意识;

5、在这学期初步教会学生简单的阅读方法;

下学期:

1、在本学期的基础上继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让每个学生买同一本适合他们阅读的书。除此之外,可以让每个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本书,让他们自主阅读;

3、开展小交流会,让学生说说阅读感受;

4、开展小故事会,评比“故事大王”;

5、开始写配图日记;

6、期末进行小结,评比读书之星;

培养学生:

1、喜欢阅读。

2、感受阅读的乐趣。

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猜读陌生的词句,在阅读中注意积累语言。

6、用拼音或文字夹拼音的形式把阅读的感受写下来,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字数开始不具体做规定。

7、阅读速度每分钟50至60字,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同时还向学生推荐以下书目:《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小学生日记起步 》等

篇8: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课外阅读

一.贯彻综合实践活动的趣味性原则

趣味是最好的老师,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主要依据的。在课外阅读活动中, 教师要诱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调动其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 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所描绘的情境中, 这就需要着重从以下的两个方面加以指导。

⑴明确阅读的主要目的: (1) 在阅读过程中提高注意能力; (2) 通过阅读提高对阅读材料的分析加工能力; (3) 从文学经典中吸取精华, 从而使视野开阔, 思维活跃, 激发学生潜在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4) 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勤思、爱质疑的习惯, 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⑵规范阅读要求, 使学生有章可循。从最初课外阅读开始, 就应规范学生的阅读行为:如要求学生每周必须至少完成四张规范的读书文摘卡片。这样做, 既可以有效促使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在课外阅读中积累材料、吸取有益营养的任务, 又避免了“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的现象。

二.贯彻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性原则

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确立自我发展的价值取向, 以学生道德发展为核心, 强调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即不仅要关注学生认知的发展, 更要关心学生人格、思想的成长与成熟。

首先, 从根本上讲, 阅读过程是一个人生命的成长过程, 它的价值应该定位在生命成长的功能上。帮助学生从生命成长的高度来确立新的课外阅读价值体系, 让他们认识到, 阅读活动是一个促进自身生命的成长、发展、完善和精神的丰富、滋润、提升的过程。

其次, 要阅读的文本所反映的水平要高于阅读者的现有水平。这种有一定审美距离的文本阅读可以弥补我们人生的缺陷, 可以导引我们人生的方向, 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当前高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是对经典文本十分冷漠, 这就需要指导他们将大众文化与经典文化结合起来, 通过经典文化影响、熏陶、感召、吸引他们, 使他们在阅读经典文本中感受到巨大的审美震撼、强烈的审美愉悦、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生体验以及深刻的人文关怀, 以此来提升他们的阅读品位, 提高他们的阅读价值水平。

三.贯彻综合实践活动的自主性原则

阅读不是阅读主体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 是学生在搜集处理信息过程中, 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过程。所以在课外阅读活动中, 要适时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 以提高阅读理解的深刻性、多面性。

⑴卡片检查和竞赛法。每周由专人检查同学的读书卡片数量和质量外, 不定期举行优秀读书卡片评比活动。

⑵专题阅读促进法。比如结合社会上的一些热点、焦点问题, 定期制定专题, 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收集资料, 然后相互交流。这样内容丰富、故事生动的专题阅读, 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时的注意力, 而且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次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⑶佳句美文颀赏法。举行佳句美文的交流、欣赏活动,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了解我国文化, 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贯彻综合实践活动的个性化原则

阅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个体化的活动, 特别是文学作品本身就有许多“空白”或“未定义点”, 只有在读者阅读这一“具体化”活动中, 这些“空白”才能得到填补。教师在课外阅读活动中, 积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 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 重视对作品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 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模糊性, 鼓励学生积极、富有创意的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成果, 教师要积极鼓励, 中肯评价, 不能以单一的答案束缚学生思维。

篇9:二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小结

关键字:阅读实践 有效性 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引言:自国以来,我国就流传着一句家喻户晓的名句:读完卷书,行千里路。真知灼见,书籍低调是人类的良师益友,阅读不仅使人聪慧,同时也无形中指引着人类前进的方向。读书如此重要,为了使我国人们都热枕阅读,那么就有必要做好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于兹,笔者通过学习研究,探讨了小学语文阅读课外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现状分析

为了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笔者通过大量的研究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互动的现状分析入手,逐步剖析了提高其有效性的策略。通过整理与归纳笔者得出了以下几点小学课外阅读实践活动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1)快餐化阅读缺乏一定的深度

阅读是人类汲取知识的来源之一,也是人类进步必要的素养。因此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许多学校都开展了课外阅读实践活动。但是一般的实施情况研究来看,结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笔者研究发现现目前多数小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虽然被动的进行了一定的课外阅读,但是阅读书籍的内容却普遍缺乏营养,譬如小学课外阅读中一般都喜欢色彩斑斓的画册而不屑于文字阅读,偏愛《机器猫》之类的外国漫画而轻视传统文化。在此笔者且不谈外国漫画的文化性质,单单从其文化内涵的角度看就不符合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要求。当然笔者也非要求学生必须要读古奥的文学作品而放弃童真,只是认为做到两者的平衡才是有效的阅读,因为厚此薄彼并不利学生文化的沉淀。

(2)信息化阅读蚕食学生的阅读能力

众所周知,现目前世界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因此许多家长为了跟进时代的脚步,就连同孩子的阅读也进行了信息化。《格林童话》的故事变成了学生“掌上动画”,《伊索寓言》成了有声的寓言,《唐诗三百首》成了耳畔萦绕的浅吟顿挫。试问这样的“阅读”孩子究竟读到了什么,是学会了讲故事还是学会了鹦鹉学舌。鄙文字是有一定灵性的,所谓灵性是要透过眼帘去评鉴内心去跟从思想去琢磨的并不是耳听的虚妄。

(3)学生学习负担重无心阅读

减负问题是近年来老生常谈的问题,这个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是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家长望子成龙的愿望致使众多家长对孩子过度培养,放学回家学舞蹈周末学书画,这样一来学生何以堪其负。此外学生还必须要面临升学的压力使学生有做不完的练习,补不完的课。在这样的重压下,可想而知学生那里还有心思去阅读。

除上述问题之外,在小学课外阅读实践中仍然有许多拦路虎,但是笔者在此就不逐个枚举了。为了解决小学课外阅读实践活动中的问题,提高小学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有效性,笔者对此做了一下研究。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的策略

(1)综合阅读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

通过上文的阐述我们知道,现目前小学课外阅读的方式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为了提高小学课外阅读的有效性,首先我们必须要对症下药治好学生的阅读陋习。具体的解决策略就是以综合的阅读方式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阅读习惯。简单的讲,首先教师应该及时与家长做好沟通,阐明电子阅读存在的一些弊端,从而引导家长合理的使用电子阅读,并积极鼓励学生进行一定的纸质阅读。并且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家长要做好监督与引导,将两种阅读综合使用。譬如在进行较为艰深的阅时,家长可以使用电子阅读的形式简化阅读的难度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但是在进行较为简单的阅读时学生应该通过纸质阅读进行意识层面的深入理解。只有合理将两种阅读方式综合的使用,才能够培养起学生科学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小学课文阅读的有效性。

(2)减轻学生的负担

为了保障学生拥有足够的阅读时间,家长与学校都应该相应的减轻学生的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着眼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率,从而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一定的练习,这样就可以解放学生的课余时间。就家长而言,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尊重学生的兴趣,实在不必过于刻意的去占据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功利的培训,应该关注孩子的内心引导他们进行有益的阅读,从而提高孩子的文学素养,从侧面讲也有利于孩子艺术修养的提升。

(3)实现图书“漂流”促进互动、拓宽阅读

正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落而寡闻。诚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交流是一个很好的方式。那么在课外阅读实践活动中,是否也可以进行合理的交流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但是为了实现学生交流的前提是,学生要有共同的阅读产品,简单的说就是需要学生读过同一本书,否则在交流时要么牵强附会就会牛头不对马嘴,要么言者泛泛而谈听着就觉得空洞无物,显然这都是不利于交流的。为了促使学生在阅读经验上进行深入的交流,就可以实行图书“漂流”活动。图书“漂流”的涵义,简言之就是指将图书在学生间进行周期化的交换也就是相互借阅,这样就可以保证学生拥有共同的阅读经验,从而扫除了学生交流时的障碍。当然这样的方法,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从心理学层面讲常人对借取的东西都具有特殊的兴趣对于图书也一样,借来的图书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新鲜感从而提升了阅读的兴趣,同时也就保证了课外阅读实践的有效性。

(4)以实践促阅读

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学以致用,当然阅读也是学习的一种方式,所以在进行小学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时,敦促学生阅读所学的知识运用出来才是有效的。通过研究笔者发现,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是较为合理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将阅读中所增长的见识通过写作运用出来,譬如学生在阅读了《昆虫记》就可以根据书中的知识写一篇自己对生活中昆虫认知的文章,此外学生也可以综合所读的内容写一篇读后感。总而言之,在进行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将阅读的知识运用起来,当然为了保证学生的热情教师应该予以一些实际的奖励,如在保证学生完成了必要的学习任务的前提下,以免除一些机械反复的训练来激励学生实践。

参考文献:

【1】龚艳;说说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效性[j];中学课程辅导;2013

篇10: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计划

一、课程目标: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加学生的语文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得课内与课外知识能更好地相结合,本学期要求四年级学生以阅读《阅读之旅》这本书为主,以阅读儿童读物为辅助刊物,进行阅读活动。所要达到要求如下:

1.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2.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做出笔记,每学期不少于16次。3.通过开故事会、优美文章诵读等形式交流读书心得,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外阅读不少于30万字。背诵、积累优秀诗文:本学期最少背诵古诗10首,优秀文章片段10篇,名言名句10首。

二、推荐书目:

1.必读书目:根据课文课文内容选择必读的课外读物:《昆虫记》《爱的教育》《世界童话名著》.选读书目:《儿童小百科》《阿凡提的故事》《小学生十万个为什么?》《成语故事》、《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天方夜谭》

三、阅读课程安排: 1.阅读时间:每周星期四下午两节课为大阅读课。语文教师在阅读前,做必要的指导,指导学生读书方法,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自己解决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平时回家自由读。

2.阅读要求:

阅读笔记:以摘抄为主,兼顾练习写读后感或提纲型笔记,读书卡:每次要把所读过的书在卡中有所记录。手抄报:办有关读书方面的内容,一月一次。

二、各周活动安排:

第一周 寒假生活学本领口语赛 第二周 赞美春天景色说话 第三周 古诗朗读赛 第四周 成语接龙赛 第五周 阅读成语故事 第六周 多音字接龙赛 第七周 填写动物名称 第八周 赏诗绘画赛 第九周 格言谚语赛 第十周 培养良好品质故事赛 第十一周 寓言故事赛 第十二周 诗歌朗诵 第十三周 猜谜语 第十四周 我爱祖国绘画赛

四、阅读课程评价:

1.选出一些认真的笔记向大家进行展览。2.每月最后一周的阅读课进行学生摘抄交流。

3.班级可开展讲故事、朗诵比赛、诵读古诗比赛等活动。4.学期结束评出读书前10名的学生,授予金星。

月份具体安排

三月份:

1、假期阅读活动总结

2、阅读推进会

3、各班完善图书角

4、美文诵读活动

四月份:

1、“缅怀先烈 继承传统”活动

2、阅读笔记展示

3、多彩读书月活动启动仪式

五月份:

1、“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演讲

2、多彩读书月总结

3、阅读笔记展示

篇11: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计划

一、前言: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

二、活动目标:

1、感受读书的快乐。

2、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

3、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4、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

三、阅读推荐书目:

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所读书籍;

2、我向学生推荐的图书目录有:《上下五千年》、《史记故事》、《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学百科全书》、《唐诗三百首》、《中外名人故事》等。(教师在活动前准备以上书籍,以备学生阅读。)

四、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

1、保证课外阅读时间:每周两节的阅读时间

2、班级图书角的建立

班内图书角的书籍须保证总数不少于200本。图书质量要有保证,所列书籍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益于其成长。有健全的班级图书角管理制度保证。

3、指导学生阅读

(1)利用晨会、阅读课、课外活动等时间,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查工具书,学会提问,学会圈点评注等。

(2)我计划指导学生用好学校特制的读书笔记,学生可以把读书活动计划、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心得体会记录到读书笔记中。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完成语言的积累和消化。

(3)激励学生坚持课外阅读。在学生读书有了一定收获或读完一部书后,教师要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展示交流平台,让学生畅谈读书收获,享受成功的喜悦,实现自我创新。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可以尝试展评课外读书小报、展评优秀课外阅读记录、课外阅读知识大赛、课外书故事大赛、看谁读的课外书多评比赛。这些活动的开展,会激励学生坚持课外阅读的兴趣,把课外阅读进行到底。

五、家校结合

加强校外读书习惯的培养,需要家长的配合与监督,我们要求孩子每天在家阅读至少30分钟,定期召开家长会交流孩子读书情况,并且帮助家长解决孩子读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六、总结提升

篇12:二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小结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真正的阅读能吸引学生的理智和心灵,课外阅读过程应该是学生能动的、积极的参与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根据我班学生特点制定以下读书计划。

一、课外阅读活动的目标

通过读书活动,要让学生感受读书带来的快乐,喜欢和好书交朋友。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高雅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

二、阅读内容:

读书内容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爱好而定,可以诵读古诗词,也可以阅读童话故事、古典名著,背诵名言警句;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可以尝试学习设计读书手抄报。向学生推荐的图书目录有:《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小学百科全书》、唐诗宋词、《中外名人故事》等。

三、课外阅读活动的具体实施

1、保证课外阅读时间:每周两节的阅读时间。

2、加强班级图书角的建立。

3、给学生推荐阅读材料,为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4、指导学生阅读

这是课外阅读的关键环节。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我创新。

(1)上好阅读课。

学生的读书活动实行 “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可以利用晨会等时间,在校本课程中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像如何查工具书,如何学会提问,如何学会圈点评注等,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提高阅读效率。并结合“成长档案袋”,学生可以把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以及每学期制定的读书计划,参加阅读活动的作品,获奖记录如实地记录到“成长档案袋”之中。采用“教师、家长、学生”三方联系的形式,营造读书阅读氛围。

(2)做好读书笔记。

“记”是读的强化,读的深化。我计划指导学生用好学校特制的两本读书笔记,一本摘录优美词句和百科小知识,一本是写读后感和“好书推荐稿”,这样做既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又帮助学生完成了部分积累和消化。

(3)交流展示读书方法

这一环节是激励学生坚持课外阅读的动力环节。在学生读书有了一定收获或读完一部书后,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交流读书“成果”,给学生提供展示交流平台,让学生畅谈读书收获,享受成功的喜悦,实现自我创新。这一阶段的操作方式有:展评课外读书”ā煨∈槌姹ā⒄蛊烙判憧瓮庠亩良锹肌⒖瓮庠亩林洞笕⒖瓮馐楣适麓笕⒖此恋目瓮馐槎嗥辣热量瓮馐榉椒鼐鹘涣骰嵴庑_sina_#8220_word__交流展示”活动的开展,不但可以让学生在对话及成果的展示中交流读书方法,提高生命创新的价值,而且会激励学生坚持课外阅读的兴趣,把课外阅读进行到底。

四、课外阅读活动的评价。

1、班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课有活动方案设计。

2、有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跟踪检查记录。

3、加强与写作联系。可以尝试开展“读书小能手”,通过此项活动将阅读深化到写作上来,激发起学生的写作热情。

篇13:浅谈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的有效指导

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现在的学生在阅读兴趣方面有着自己的稳定特点, 他们喜欢阅读小说等故事类作品, 偏爱消遣性时尚读物。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把他们引向优质的阅读材料, 例如学生普遍比较喜欢情感类作品, 可以引导他们阅读四大民间传说:《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些作品除了表达深刻的爱情故事外, 还饱含中国传统文化的浓汁。如果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时加以点拨和联系, 则阅读还是能比较好地激发学生对传统经典作品的兴趣的。可以对经典读物进行一定限度内的现代化“包装”, 投学生所好。学生喜欢读图, 可以尝试给他们推荐配图的作品, 甚至让他们自己给文学作品配图;学生喜欢网络阅读, 可以尝试组建文学网站, 组建学生的网上读书家园;学生喜欢影视, 可以将经典作品与影视作品“捆绑式”推荐给他们。在包装过程中, 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持作品的原汁原味, 保存好经典读物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的深刻之处。

二、将语文活动引入课外阅读指导

现在学生的课外阅读实际上处于一种盲目的自发状态, 如果我们将之组织为有计划, 有层级、持久性的语文课外阅读活动, 那么情况将有所好转。一是注意层级性, 可以从学校、班级、学生三个层次共同努力。尤其在学生层面上, 可以将几个志趣相投的学生组织为阅读小组, 让他们负责学校或班级读书报的某一栏目, 读书网站的某一板块, 将小组的阅读成果反映出来。二是活动多样化。例如作品朗诵/背诵会、习作展览、读书交流会、演讲比赛、辩论赛、编辑刊物……对于学生个体、阅读小组而言, 不需要所有类型的活动都参加, 否则会产生疲劳感, 甚至使活动流于形式, 要注意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注重选择性、实效性。

三、向学生推荐读物指导阅读

在对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中, 书籍推荐工作非常重要。在推荐书籍的过程中, 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教师推荐与学生推荐相结合。在课外阅读指导过程中, 师生之间对话的基本前提是有共同的阅读对象。在教师把好关的同时, 让学生自己推荐读物, 更容易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二是结合课内教学。叶圣陶先生指出, 课外阅读和指导必须配合教材随时进行。我们要及时巩固学生在语文课内教学中学到的方法, 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迅速内化到自己的认知体系中, 提高阅读兴趣, 并进一步激发阅读热情。三是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 向他们推荐与学生阅读世界相关的经典作品和高雅作品。学生喜欢真挚的情感故事, 我们不妨向他们推荐中国四大民间传说; 学生喜欢幻想类作品, 我们不妨向他们推荐《镜花缘》、《封神演义》等作品 ;学生喜欢休闲类的读物 , 我们不妨向他们推荐有关魏晋时代的文人雅事的作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阅读推荐更能体现出对学生群体的本体关 怀, 是对他们的主体尊重, 符合教学规律。

四、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外阅读指导

当下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在努力整合, 阅读教学是整合的主要阵地, 多媒体信息技术用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更是大有可为。因此,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不仅要在课外阅读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建设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更要在具体的指导活动中借助影视、网络、多媒体的力量。例如在教学实践中做这样的尝试:首先, 安排学生欣赏电视连续剧《红楼梦》, 并引导学生发现导演对贾宝玉与薛宝钗初次见面那一节的处理跟原著明显不同, 以此引发学生深深的好奇, 课后有的学生非得读原著探个究竟不可。其实在影视方面, 更有许多潜在的课程资源或者说课外阅读指导的突破口, 我们可以向赵谦祥老师学习, 他借助《东方时空》栏目激发学生兴趣, 拓宽学生知识面,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我们完全可以结合更多栏目, 例如《百家讲坛》、《大家》、《艺术人生》等吸引学生, 以此为突破口向他们推荐更多优秀阅读材料。

五、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科学的阅读方法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师既要引导学生爱读, 会读, 更要根据不同的材料及不同的阅读目的, 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 这样, 学生的阅读才会有成效。一是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 作上的需要, 选择性地阅读有关书籍的有关篇章或部分内容, 既可培养筛选信息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又可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二是精读法。对于一些重点文章, 或关乎学习, 或在于兴趣, 则应集中精力, 逐字逐句, 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地进行琢磨、研究, 从具体细节到文章整体都要理清理顺, 并在感触最深的地方圈点勾画, 品味玩赏。三是泛读法。对于那些属于开阔眼界、丰富知识的读物, 浏览一遍即可。可要求学生在拿到一本新书后, 先浏览前言和目录, 对书的主要内容有大致了解, 然后具体挑选一些篇章阅读;读报则要先浏览栏目、标题, 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粗略印象, 了解主要内容即可, 不必处处斟字酌句。这样, 既能扩大阅读量, 提高学习效率, 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14:谈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基于以上情况,在小学高年级语文开展课外阅读特制订以下策略:巧用迁移规律,课内得法课外读;授之以渔,教给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三读”结合,提高课外阅读效益;强化自主,培养良好阅读习惯,鼓励学生多读书勤动笔,在学生认真写读书心得的基础上定期进行交流。

关键词:课外阅读 迁移方法 三读自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高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即每学期应达到25万字,相当于高年级的语文课本5本书左右。因此,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引领孩子们进行快乐的课外阅读,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我在班级开展了“我喜欢,我阅读”的课外阅读指导活动,并注重在以下四个环节都努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有所收获。

一、运用迁移规律,课内指导课外读,把课内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

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也是一种基本的的智力技能,这种技能是取得学业成功的先决条件,它是一系列的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学生阅读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首先来自于教师课堂教学,阅读方法也来自于教师在课堂中的方法指导。课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词句,抓住重点或优美词句、精彩片断多读,中年级可以朗读,高年级进行默读,培养学生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大纲语).在小学语文教材里都编排了单元导读和读写例话,它要求掌握什么阅读知识,怎样阅读课文,是语文单元阅读教学的纲。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适当地挑选一些既贴近生活又适合学生阅读的文段,这些文段或信息要求既是学生想知道的社会内容、热点问题,又是文字优美,在语文活动课或适合的时间指导学生阅读,从而满足学生阅读欲望,激发学生积极阅读报刊书籍的积极性,积累自己的资料信息。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形成不能仅靠课堂上少数的课文阅读获得较大的提高,而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得到提高。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迁移规律,把课内所掌握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要根据课本里学习的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沟通课内、课外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广泛的阅读,阅读习惯和能力就会因量的迅速增加而产生质的变化,学生能力得到提高,思想得到升华。

二、教会学生选择课外阅读读物的方法,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书刊往往随意性比较大,喜欢新奇、有动感的图画书籍,求快,阅读时囫囵吞枣;求厚,不切实际地读厚书,缺乏辨别能力,出现不少学生偏爱的现象,甚至容易受不良刊物及互联网上不良信息毒害。教师不仅要向学生经常性地推荐有益的读物,还要教会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和信息的方法,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把书籍分为五等,主张按等选择读物。书“有当读之书,有当熟读之书,有当看之书,有当再三细读之书,有当备以资查之书。”唐彪的这个分类是极粗略的,但对教师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教师也应指导学生把课外读物分为当读、当看、熟读几类,有选择进行阅读:第一是与课内教学密切相关配合的书,教材有选文的原著,课文作者或课文人物的传记作品是当读之书,如读了《火烧赤壁》,指导读《三国演义》。第二是经典作品,名家短篇佳作、童话寓言、科普读物是当看之书,如《安徒生童话》《十万个为什么》等。第三是属于字典、辞典的书,这是读书工具,要让学生熟悉它们,并善于运用。中年级以教师为主选择读物,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选择成套读物,到了高年级,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指导学生了解有关图书分类指示和检阅图书报刊的基本方法,便于他们学会利用校图书室、市图书馆自由选择读物。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要确立阅读的内容和题材应广泛多样、活泼有趣的指导思想。学生阅读的面宜广,不但阅读的内容要广,阅读的题材、风格也要广。正如鲁迅在《给颜黎民的信》里说的那样,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指导精读、略读、快速阅读结合,提高课外阅读效益。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量,阅读能力渐渐有所提高后,接着引导他们把略读和精读结合起来。略读——翻阅报刊可采用版面、读标题、读导语、读摘要的方法,迅速了解作品的大意,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和信息。精读——对一些名著、佳作和自己喜欢的需要的文章和书刊,则采用仔细地研究,及时地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三、强化自主阅读意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学习之母,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理所当然要强化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具体做法如下:

1.教會学生做文摘卡片。此项工作要持之以恒,让学生置备卡片盒,避免散乱,也可采用图书馆的编目分类整理方法,以备日后查找,每张卡片应适当留有空白,以备补充资料。教会学生不仅会做文摘卡片,而且还要求学生勤做文摘卡片,像蜜蜂一样及时地不断地把精彩的片断、重要的材料和信息随时摘录下来,指导学生到知识的海洋中去寻宝。

2.创造口头交流信息机会,进一步加强指导怎样选择、积累有益信息,让他们在交流中获取更多信息。

3.鼓励学生多读书勤动笔。既可以在书上做眉批,划线打重点号,也可以边读边思考,阅读后用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体会、见解,督促他们做到勤动笔多看书,及时写出自己的感受,促进理解消化,提高表达能力。

上一篇:乡村旅游规划方案文本下一篇:夏天的记忆初二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