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上好一堂体育课

2024-07-14

怎样才能上好一堂体育课(精选10篇)

篇1:怎样才能上好一堂体育课

怎样才能上好一堂体育课

聊城市实验中学李士吾2011年7月29日 11:55

健康从何而来?来自体育。体育课不仅是实现体育教学、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重要形式,也是反映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窗口。怎样才能上好一堂体育课呢? 上好一堂体育课,体育教师要做到课前、课中、课后三方面的工作。

首 先是课前的准备,可以说备好了一份教案,课就成功了一半。教师在写教案前应认真钻研教材,这样才能策划出好的教案。搭配选择要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内 容,能全面发展学生集体素质、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有利于展示自己符合教师自身特点和学生特点的教材。另外,课前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情况,学生因病、伤,女生 例假不能正常上课,教师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在上室外课前,教师要认真检查场地和各种器械,比如:单杠、双杠应确保牢固,跑道、篮球场地确保平整,发 现问题及时与学校有关部门联系,消除事故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课堂常规对于一节体育课很重要,从开学第一堂课就要讲明要求,对学生严格要求,比如:定师 生于上课前几分钟到达操场,等候上课等。上课要求穿运动服、运动鞋,严禁穿高跟鞋、皮鞋上课,以免发生踝关节扭伤等情况。准备活动要充分(特别是在寒冷的 冬季),以免在体育活动中产生肌肉拉伤。“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师在体育课中,应该严格纪律教育,以培养学生养成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良好习惯,在学习中得到良好的教育。教师在课堂上应调整自己的情绪到最佳状态,在教学中精神饱满、情绪高昂就可影响、感染学生、使他们精神振作、情绪高昂,从而 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讲解要明确,示范要规范。动作必须按照体育教学中的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提高学习效率。学生的练习也要由易到难,由简 到繁,要派责任心强的学生做好保护,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注意培养体育小骨干,充当教师的左右手。在课中教师要做出及时的评价,帮助学生调整,对未能完成动 作的学生给予帮助,使其建立自信心,对于完成动作优秀的学生给与表扬,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体育教师上课组织要严密,特别是学生分组活动前,一定要加强安全 意识的教育,做好各种安全保护措施。现代体育教学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基本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 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体育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的双向活动,教师只有以情感人,才能产生师生间积极的情感交流,从而激发运动兴趣,学习动作记得快,领会深,就是较难的动作,做起来也感到容易;如果情绪不好时,便出现记忆困难,思维迟钝,连平时已掌握的动作也做不好,通常能克服的困难、能超越的障碍也 克服不了、超越不了,因而有可能导致练习中出现伤害事故。因此,体育教师要懂得学生的心理,知道学生在想什么?要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 受益。

其次是课后,教师每次课后,应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写好课后小结;检查布置学生课后归还器材等工作的执行情况。

体育是学校的窗口,直接反映出校风校貌,这就更要求我们体育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我。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塑造一个具有体育知识和技能、具有体育卫生知识和具有良好的体育意识的高素质的人才,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基础。

篇2:怎样才能上好一堂体育课

[关键字]课堂教学学习

一、教学的指导思想

1、在思想上要重视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

课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战场,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教学,除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外,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思维的灌输和严谨科学方法的熏陶;可引导学生树立勤奋学习,认真工作的作风;是培养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

2、教学要注意体现现代教育的观念。

以往的传统教育,大多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基本训练,轻开拓创新;重划一要求,轻因材施教;重理论运算,轻实践案例分析;总是期望学生能“一次成才”,而忽视现在已是“终生教育”。

如今,科学突飞猛进,技术日新月异,知识陈旧迅速。因此,现代教育更重视素质的培养,能力的造就和创新精神的发扬。因此,教学时,除了系统的阐述知识,为学生打好基础外,更要注意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实践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下苦功打好本课程的技术基础。

(1)熟记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上课不看讲稿;若上课的内容都记不住,怎能讲得生动。

(2)重新学习涉及本课程的各技术基础课程;上课不应有概念性的错误和不科学的论述。

(3)针对不同的.教材,找出异同点;以把握教学内容的深浅与范围。

(4)通过其他途径了解本学科当今的发展趋势,给学生指出努力的方向。

4、做教材的主人。

要从总的培养目标出发,去审视所需的基础与专业知识,过时的用不上的,坚决删去。对教材内容,要削枝强干,内容要简明,主线要清晰,重点要突出。要明确全书、各章、各节应知、应会的要求和重点。要淡化和避开次要的和难懂的,以使学生能集中精力,把主干内容掌握好,并能综合应用。

5、注意科学方法的传授。

教学要注意方法论的阐述,讲清分析思路,即分析的依据和目标,分析方法,分析的结论,结论的物理含义与它的实际应用。要注意物理概念、物理过程和数学表达式的物理含义的阐述。

二、怎样备好课

1、仔细(逐字、逐句)地钻研课文,列写摘记。

2、对每一个知识点,寻找2~3个应用实例,从中选取1~2个较简明、较典型的实例。

3、在摘记与应用实例的基础上,理清主线,勾出重点。按照引入、正面阐述、反证与推敲、结论及其应用的次序,列出主题讲授提纲。

4、在讲授提纲的基础上,安排版书的内容,书写的位置,采用的色笔,那些加着重号。哪些板书先擦,那些保留等等,板书的量要适中,层次要分明,便于学生记录,这一切都要精心设计。

5、明确在该堂授课中,要贯彻哪些科学方法,哪些学习方法。

6、要充分应用先进的教学工具,如多媒体、投影仪、幻灯片以及教学电影等。对图表,至少要画个挂图。

7、在上课前一天晚上,再对讲授过程重复记忆一遍;在上课前半小时,再复看一遍。力求心中做到顺理成章。

三、怎么样上好课

1、课堂整理。

教师要衣着大方、整洁,精神饱满,面对学生,审视学生出席状况(学生起立为好),询问出席人数,对迟到者,必须询训,对旷课者,必须追查处理。切不可视而不见,听之任之。

2、回顾旧课。

可由教师以小结形式回顾旧课(5分钟左右,不宜过长)。也可用小测验形式总结旧课(5-10分钟),到时仅收前10名,以鼓励学生竞答。

3、引入新主题。

在回顾旧课的基础上,承上启下,引入新的主题。

4、切入主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阐述主题一定要条理清楚,由浅入深,由表入里,层层剖析。可先化整为零,搞清单元;然后集零为整,综观全局。务求层次分明,以吸引学生跟随你的分析,去思考、去探索;最后得出结论。

5、阐述结论的物理含义与实际应用。

结论(包括数学表达式)得出后,就要去分析它的物理含义。指出用在哪里,怎样应用。

6、举例示范。

举例是教师运用已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示范。要告诉学生,从哪里着手,怎样思考,怎样运用,运用中要注意哪些问题,那里最容易出错等等。

教师举例示范要规范,书写端正,列式严格平整,切不可马马虎虎。

7、反证与推敲。

在学生对正面的阐述已初步掌握以后,则进一步从对立面去进行反证。这样可加深学生理解,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

8、归纳总结。

经过上面正反两个方面阐述以后,要进行归纳总结。进一步明确分析的思路与相关结论,指出要“记住什么”,“忘记什么”。

9、指导学习方法。

告诉学生怎样去阅读教材,教材上那些论述是重要的,应用红笔勾出的。告诉学生怎样去找参考资料,怎样去翻阅相关图书和杂志。

要告诉学生怎样翻书,听课、笔记、钻研、作业、应用、创新。要教会学生怎样去思考,怎样去学习。要告诉学生哪些是重点,哪些是次要的。

10、布置作业

篇3:浅析怎样上好一堂体育教学课

1 体育课的准备部分

要根据学生的体质、技术、教材、场地器材和教师的具体情况而定。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 从实际出发, 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备好课。体育课是教授体育运动知识 (主要是体育运动技术动作) 和组织体能训练的课, 它与其他学科一样, 每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要完成教学任务就一定要备好课, 否则无法达到目的。那么, 怎样才算备好课呢?我认为备好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熟悉教材内容。教师要熟练掌握所教的技术动作, 要熟知其动作要领;并能估计到学生练习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及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纠正错误的方法;同是也要掌握所教技术动作与前、后课的教学内容, 单元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

第二, 结合教材与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任务、重点、难点, 为解决重点、难点设计好辅助性练习内容, 让学生顺利掌握重点攻克难点。

第三, 结合教材、学生的特点、场地器材的实际, 确定最佳的组织、教学方法。

第四, 要形成集体备课的良好氛围, 其目的是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才能, 以提高教学效果。

2 体育课的基本部分

教师要让学生了解体育课的作用和意义, 明白体育课的概念, 了解体育课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学生一方面要掌握体育运动技术动作, 一方面又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这样就需要学生进行体力与脑力的双重劳动。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疲劳感觉, 课堂的教学质量就难以保证。要因材施教, 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 要根据学生的爱好进行分组锻炼。教师针对学生的特长集中系统全面的练习。要引导学生科学的锻炼身体, 使学生掌握体育的知识, 技能和技术。打破常规树立新意,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体育课的乐趣, 树立积极锻炼身体的信念。第一, 讲解动作语言精练、具体形象。第二, 示范动作准确、轻松、优美。第三, 组织教学的语言富有启发性、激励性。富有启发性、激励性的语言, 可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所以,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 应结合教材, 采用能促使学生动脑、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练习积极的语言来组织教学。第四, 组织教学的形式、方法生动活泼, 富有趣味性、竞争性。单一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 容易使学生出现厌学情绪。所以, 教师在授课时, 应根据教材、学生的特点、器材场地的实际, 采用生动活泼, 富有趣味性、竞争性的形式和方法诱导学生主动练习、积极练习。第五, 合理安排课的练习密度和运动量。

体育课的基本部分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真正实现师生互动。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使其达到完成动作质量, 姿势正确, 部位正确, 动作轻松自然协调优美。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于是就形成了一种吃不消与不够吃的现象。一堂好的体育课, 还要让学生的形态机能指标达到肺活量男生4059毫升, 女生2848毫升, 在体育课基本部分中的复习部分, 最好是教师根据课堂内容的要求, 有目的地分成几个不同项目的活动小组, 然后由学生自由选择项目, 教师根据学生选取的项目以及他们的认知水平, 运动能力, 制订出各堂课的教学目标。而学生则围绕这个目标自主学习与锻炼。教师所要做的是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方法, 回答他们在练习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能自然的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提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提高对社会, 环境的适应能力。

3 体育课的结束部分

体育课结束部分只要是有益于身心放松的活动都可以采用。如采用欢快与愉悦的游戏结束, 也可以相互按摩, 自我按摩, 调整呼吸, 意念放松, 听上一段优美的音乐, 让他们陶醉其中。总而言之, 就是让学生找出最适合于自己的一种或几种放松形式在不同的情况下采用, 这样有利于他们在走出校门后为其身心服务, 在体现学生主体性教育教学过程中, 体育课总结也是尤为重要的。

篇4: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

关键词:课堂;中心;环节;浅析;上好课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240-02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中心环节,是教与学的主阵地,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占学校总活动的90%以上。教师上好每堂课,对完成教学任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教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呢?这是每个教师都迫切解决的问题。笔者以自己近三十年的课堂教学经验得出: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十注意”。

一、要注意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需要各科教师对学生进行热爱集体、热爱人民、热爱祖国、尊重他人、文明交往、遵守纪律、热爱科学、勤奋学习、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对学生进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进行道德和法制方面的教育,以逐步培养学生的阶级观点、群众观点、劳动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社会主义国家观点。要完成这一系列的思想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接班人,就需要各学科教师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自然地把思想教育渗透到授课过程中,使全体学生“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个个成人”。

二、要注意教师的课堂教学要由原来的应试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单一化,仅把目标确定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上,而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目标都是多元化,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及健全的人格,使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协调发展。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优化了师生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实现了掌握知识和智能发展的统一,实现了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统一。在信息传递上,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能够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优化教学手段,拓宽信息传递渠道,提高传递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作用,动手、动口、动脑、动眼,让学习尽可能通过各种信息系统收集多方面的知识信息,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发展学生智能,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要注意在教学指导思想上要真正实现一个转变

即把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上来,实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要注意对学生的教法,还要注意指导学生的学法。

四、要注意教师的教学内容是否生动充实

即是否紧扣教材要求,从偏难求深,转变为深入浅出,具体生动,适量充实有新信息、新知识、增强课程的时代气息,反映时代脉膊,增加课程的新鲜感和吸引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

五、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新颖恰当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做到因文、因课制宜,根据不同的教材,选择和运用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认识规律的教法。这些教法有:问答法、练习法、比较法、讨论法、实验法、启发法、自学辅导、讲解法、观察法、操作法、诱导法、电教法、图片法、置疑法等,教师根据自己不同的科目,选择最佳教法来完成本课任务,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标。

六、要注意课的类型

课的类型是教师在授课中根据教学任务划分和课的种类,正确地选择和运用不同类型的课就可以使所上的许多课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保证整个教学过程的完整性,从而使学生全面地牢固地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课的类型大致可分为四种,即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实验课。作为教师首先要掌握这几种课型的特点和上课的一般模式。1、新授课又称传授新知识课,它以传授新知识为主要任务,一节课大部分时间集中在讲授新材料上,新课的大体结构是:组织教学、复习检查、传授知识、复习巩固、课堂反思小结、布置作业。2、复习课的大体结构是:组织教学、交待目标、复习指导、作业练习。3、讲评课的教学结构是:总结考查的优点,抓住共性问题重点点评。根据学科知识技能方面的漏缺,有目的地练习。(4)实验课的教学结构大致分为:课前准备,组织教学、预习指导、分组实验、布置作业等五个环节。

七、要注意教学手段

在课堂上,教师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即从实际出发,从需要出发,适当运用挂图、电视录音、录像、投影仪等,让学生脑、手、耳、眼各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为当今时代已经是电子时代,信息时代,光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巴、一本教材的传统式教学手段,已经不适应教学发展的需求了,而多样式(包括电教)却具有内容生动、直观形象、趣味盎然、引人入胜的功效。

八、要注意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学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要具有直观性、纲要性和艺术美的特征。看板书,一要看是否字体美。板书的要求整齐美观,大小适宜,力求规范,二要看是否布局美。板书的布局美主要表现为均衡、醒目、主次分明、设计科学、讲究艺术、既不能太满,也不能太小,常见的布局形式有三种:即中心版、两分版和三分版。三看是否形式美。常见的板书形式主要有:提纲式、线索式、图示式、表格式和词语式。不论哪种形式,都要让学生看了对所学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印象,切忌板书混乱,无规则性。

九、要注意课堂语言

教学语言是教师完成教学工作的主要手段,也是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一个主要内容,教师课堂语言是否亲切准确、生动形象、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合格的课堂语言主要有“五性”,即通俗性,准确性、精练性、生动性、有效性。这“五性”,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能用普通话讲课,发音要正确,用词要恰当,合乎语法规定,要删繁就简,不重复不啰索,音调要有感染力。但课堂语言要以传授知识为目的,不能无限地发挥。

十、要注意教学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注意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课型、教学手段、课堂板书和课堂语言,更要重视教学效果,因为这是目的,这是全堂的落脚点。在教学中就要看自己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是否达到,规定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A、B、C组的学生是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的教学反映是否良好,学生是否能够熟练的再现所学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的分析和思维能力是否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篇5:怎样上好一堂体育课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思想的发展,“终身体育”已逐渐成为体育发展的一个热点。但据调查了解,喜欢上体育课的学生非但没有增加,反而明显减少。不少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课外活动中却生龙活虎。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存在“厌恶”体育课的状态,究其根源便是体育课缺乏学生所需要的学习动力。其中有学校片面追求中考成绩,体育课不再是花样繁多、生动活泼的锻炼场所。

体育课到底应该怎么上?怎样才算是一节成功的体育课?我认为应该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精心备课

精心设计一堂课,明确体育课教学的目的意义和作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为课程目标,并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就应当正确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体质,将“健康第一”这一目标放在首位。

二、精心组织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首先必须把“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在课的设计和教学方法上做到科学、严谨,提高体育课的授课质量,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其次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游戏以其丰富的内容、活泼的形式深受中小学生的喜爱,它对全面发展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培养同伴间的良好关系及优良品质有重要作用。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尽可能将其游戏化、趣味化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练习的兴趣。在体育课中不仅仅是让学生锻炼身体,还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并从中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如鼓励同伴间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

三、自我提高

篇6:浅谈如何才能上好一堂作文课

孙莹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作文教学一直是一个难点、重点,但同时也是一个弱项,所以怎样才能上好一堂作文课,让学生能在课堂上真正的有所收获,便成了困扰我们所有的语文教师的一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写,但作为老师的任务却只有在讲评中才能发挥。所以学生也只有讲评之后才能明确认识自己写作中的优缺点,在实践中提升作文水平,同时清楚的了解下次写作的努力方向,从而步步为赢。可见讲评课的重要性。那么作为老师怎么去上呢?

首先,教师要充分做好讲评前的准备。

作文讲评是针对全班作文中的共性问题,带有比较广泛的普遍性。但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要想解决普遍性的问题,教师在评改过程中就要认真负责,做好细致的记录。讲评前,对记录的问题要精心分类整理。作文讲评课不能没有教案准备,至少得有较充分的备课笔记。教师态度端正了,严肃了,思路和步骤清晰了,克服了随想随说的松弛现象,就可以给学生一个心理暗示:老师肯定认真的看过我们的作文,这堂课我一定会有所收获。

其次,要发扬课堂民主。作文讲评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同时又主要讲存在的问题,学生心理容易进入抑制状态,情绪容易趋向低沉。如果再加上教师一言堂唱独角戏,可以想象教学效果一定不会很好。因此,发扬民主,发挥学生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讲评活动中来,就显得十分必要而且重要。这时,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参与者要善于把严肃的理性问题讲得轻松一些,把尖锐的问题讲得诙谐一些,寓教于乐,以营造宽松的讲评氛围,力求师生互动。幽默是人生的智慧,是沟通的桥梁,教育者的幽默机智可以春风化雨,事半功倍。

再者,要讲究方式方法 第一,可以采用综合讲评。第二,重点讲评。第三,对比讲评。第四,典型讲评

案例分析

分为四大板块 榜上有名

师:自然有同学榜上无名,有些失落。不要紧,下次讲评作文可能你的名字就排在第一位。有些同学可能认为自己写的很不错,但也没有上榜,没关系,下次或

许就会榜上有名。

师:大家猜测一下,哪个同学将获得奥斯卡奖? 师:有请杜以婷同学登台亮相,朗读自己的作文。(读作文略)

师:同学们听到这篇文章,有什么感想?老师先问杜以婷同学三个问题:第一,你是怎么构思的?

生:我觉得,父母给我的回忆是最温馨的。

师:那么父母可写的事情很多,为什么选取这件事?

生:我觉得这些细节很关键,平凡的事情才最温馨,只有平常的才是最感人的。师:第二个问题:现在看这篇文章,你最得意的是哪些?哪怕只是一个句子。生:其实我觉得在一些细节上比较好,比如像我说母亲和父亲去商店买衣服的时候牵手。虽然只是带过,我还是觉得很温馨。还有,我在第二段写不知道父母是怎么认识的,他们早已经过了浪漫,但可以看到爱情 的影子,这一段比较好。片段欣赏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哪一部分最打动你?(大家议论纷纷)

师:还有两句话我觉得特别好:“在走进和走出商店的时候他们一直是牵着手的,而我只是静静地跟着他们,感受着这样一种特别的温馨,就连身边的事物都因为父母的恩爱而变成暖色调了。”还有:“几句简单不过的话却洋溢着春天般的温暖,听起来歌谣般的柔和。”

师:第三个问题:这篇文章有哪些地方不太满意,还可以改一改?

生:我想可能是去商店卖东西,这一段描写的比较粗略,还可以细腻一些。师:非常好,谢谢杜以婷同学带来了一缕温馨。写作文,不但可以写有意义的事,也可以写有意思的事情。同学们只习惯于叙述,而不善于描写,叙述只是一种简单的交代。太阳升起,这是叙述;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这是描写。佳作亮相

同学之间传阅优秀作品 出谋划策

师:这篇作文是有代表性的。这篇文章哪些地方是可取的,值得赞赏的?想好了再说。

生1:他的叙述顺序比较好,比较清晰。

生2:我觉得第二自然段写在火车上那一节很不错,虽然语法有问题,气氛还是表现出来了。

生3:我觉得他在写作中流露了真情实感,只是没有表述出来。

师:我正想说这一点,这篇文章感情很真挚。你看最后一句话温馨又紧扣题目,而且描写了场面以及欢乐的气氛。他哪地方还写得不太好?或者说同学们还有什么建议?

生4:我觉得他的文章详略不当,车上可以稍微略写一些。生5:“怂恿”,这个词好像不太好。

篇7:怎样上好一堂课

要上好一堂课,首先必须安排好课堂教学结构,这是很重要的。构成课的基本部分有: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和布置课外作业。

组织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做好上课的各种准备,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集中学生注意力,保证教学能够顺利地进行。任何课都要进行组织教学,不仅在上课开始时,并贯串在全部教学过程中,直到一堂课的结束,都要留心观察学生的情况,使之始终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引导学生积极开拓思维活动实现组织教学。最后,按时结束一堂课和认真布置好课外作业。检查复习的目的在于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以利于新知识的接受。检查复习的方法有:口头问答、黑板演示、检查课外作业 、纠正作业错误等。检查后一般要给予评定,并指出优缺点。检查复习的内容可以是上一次课学习的内容,也可以是以前学过的并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内容。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年龄特点,尽力创设新颖的情景和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引入新课。

讲授新教材: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新知识,这是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在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需求后,我们就应及时地将新课的内容,有计划有层次,由浅入深地展现给学生。当触及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或者说是新知识的生长点,也可以说是本节的重点、关键处时,教师就应根据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形式(朗读、讨论、操作、画图、实验、尝试等),及多种感官真正参与和探究新知。在此须注意两点:第一,问题必须提得恰到好处,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吃透教材,又要吃透学生。第二,教师的启发点拨要适度。巩固新教材:主要是在新课结束后,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方法、规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用精简扼要的语言,把本节课的中心内容加以系统概括,使学生对所学新教材当堂理解,当堂进行巩固,也可以使学生初步练习和运用新知识,从而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进一步发展智能,及时强化,然后再提高,为课外作业做好准备。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总结和阅读教科书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布置课外作业,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布置作业时,要提出明确的要求,有时还需提示和示范。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的检查,批改和评定,及时反馈信息,改进教学,做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比如在“盐的水解”这一节里,一开始我就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碳酸钠水溶液显什么性?学生都认为显中性,这时演示碳酸钠溶液使酚酞变红的实验,接着叫学生亲自动手,取少量醋酸钠、氯化铵、氯化钠三种溶液,分别用pH试纸检验,实验证明醋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铵溶液显酸性,氯化钠溶液显中性。全班同学都感到惊奇,激起了他们思维的浪花,大脑处于高度专注,最大限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抓住学生急于求知的思维最佳时刻,进行指点,运用电离理论与化学平衡移动观点,分析水解的原理,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突出其本质,总结出“盐类的水解”概念。这时再提出新问题,给学生在课堂上练习,启发引导他们分析归纳,按盐的组成判断其水溶液的酸碱性,掌握盐类水解的规律。最后把水解知识的.运用布置作业,并把水解知识延伸到第二课堂。编写几道练习题,供学生思考练习。还布置他们进行两项调查,“泡沫灭火器”和“炸油条”都采用了哪些化学药品,依据什么样的反应原理。使学生能够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及时消化,吸收和应用。

课堂教学结构不外乎以上这几部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教师、学生的各种不同特点,就决定了我们不能生搬硬套任何一种结构模式,同时也不能用一种结构模式否定另一种结构模式。因为任何一种理论化、系统化的结构模式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同时也难免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只有明确这一点,我们才能灵活地、恰当地选择和应用,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篇8:如何才能上好一堂语文课

有时对同一堂课, 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在一堂语文公开课上, 教师首先出示教学目标, 接着声情并茂地用故事导入, 然后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 之后, 学生围绕教师事先设计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发言……从课堂主体来看, 这堂课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思维活跃, 发表了许多独特的想法, 充分满足了学生表达的需求, 应该是一堂好课。可从教师的主导作用来看, 学生虽然各抒己见, 但教师没有及时准确地点评这些意见, 使整个讨论也没有达成共识, 教师没有发挥好主导作用, 因此又算不上是一堂好课。我想, 在语文课程改革的进程中, 对学生的评价是多元的, 对课堂的评价也应是多元的。师生互动多的课堂, 不一定就是好课;学生话不多的课堂, 也不一定就是坏课。眼光不同, 标准不同, 角度不同, 对同一堂课就会有不同的评价。要评价得更全面、更准确, 应多学习新课标, 多研究新课程, 唯有这样, 才能看得更深刻, 说得更到位。

但有一点, 上公开课的教师应保持清醒的头脑, 不管这堂课怎样设计, 都不要设计得过了头, 不要把它当成“技艺展示”课, 不要把它上成给别人看的课, 因为“好课”最基本的要求是真实和自然。

一教学设计再巧, 课堂还需真实、自然

每一位上公开课的老师, 都要花很多时间做准备工作, 他们觉得公开课肯定不能与平时一样, 似乎没有新理念就不行, 所以多方寻找资料, 绞尽脑汁, 在课堂上想出奇制胜。更有甚者, 为了上好公开课, 在课前反复演练, 把新课都炒成了熟课, 在真正上公开课时, 学生几乎毫无新鲜感可言。也有的老师提前把问题告诉个别尖子生, 让他们准备在课堂上发言, 上课时学生自然是语出惊人、一语中的, 而老师的课堂设计更是显得张弛有度, 几乎无懈可击。有人为了制作精美的课件, 耗费了许多的精力和时间。有人为了完善课件, 请别人反复修改, 最后课件被别人删改的面目全非。

像这样的公开课, 往往都是一些示范课、优质课比赛, 它的意义原本是要真实而自然地展现课堂案例, 让授课者和听课者讨论新的教学理念, 对自己今后的教学起示范与指导作用。可是, 如此示范课、优质课, “优”在何处?“示范性”又何在?好课需要设计, 但设计不等于作秀。真实是做人的根本, 也是文章的生命。教学研究的出发点, 应该回归自然, 求真务实。好课本天成, 妙手偶得之。如果一堂课是真实而自然的, 那么它即使最后上成了“坏课”, 也能总结出经验教训, 提高认识水平和执教能力, 最终定会上出真正意义上的“好课”。

二课改理念再多, 不能脱离学科特点

有些公开课, 教师把它变成了演唱课、表演课、拓展课、辩论课……似乎不这样就不叫课改, 就不能体现新的课改理念。有些教师喜欢让学生合作探究、课堂展示、课外拓展, 可是如果研读文章的时间只有三分之一, 而延伸拓展的时间却占到了三分之二, 这能算是一堂好课吗?花几分钟读一读课文段落, 而用几十分钟让学生讨论、发言, 这真的能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吗?怎样体现新的课改理念, 其实需要我们深入地学习和理解新课程标准。最重要的一点, 就是要把握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学科特点, 让语文教学回归文本, 加强朗读训练, 重视语感的培养。

第一, 教师要带领学生回归文本。我们知道, 语文学习的依托是课文, 是文章本身。一篇课文, 很多老师也要反复地读上若干遍, 才能对文本有初步的理解, 而在课堂上只让学生读一两遍, 他们能有多深的理解呢?不管是整体感知内容和情感, 还是探究更深层次的问题, 它的基础都是充分地阅读和理解文本。失去了这个基础, 整体感知和合作探究就如空中楼阁。对待文本不求甚解, 后面的延伸、拓展也就失去了根本。如此, 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便会无的放矢。

第二, 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 一篇文章往往蕴涵着作者丰富而真挚的情感。有的沉郁, 有的激昂, 有的忧伤, 有的欢快, 而这样的情感, 需要用心品读才能深刻领会, 这是任何的讲解或者讨论都不能代替的。在课堂上, 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 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展现课文描写的形象, 抓住课文中富有内涵的词句, 让学生细细体会, 这样才能真正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 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授《岳阳楼记》时, 引导学生关注最后一段的设问句和反问句, 通过反复朗读, 让学生体会对比手法的使用及其作用, 体会作者对友人殷切的期望和知音难觅的感慨。

第三,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叶圣陶先生曾在文章中指出, 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中国的传统教育很重视语感教育, 像“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样的名言, 我们耳熟能详。语文素质高的人, 往往是语感能力强的人。因此, 语感的培养应是语文学习的核心。对一些经典诗文, 切忌讲解太多, 练习太多, 因为多讲多练不如让学生熟读成诵。读得多了, 记得多了, 语感能力也就自然提高了。

三突出教学重点, 学生习得才是好课

现在有一种较普遍的课堂教学流程是这样的:新课导入→字词音义→学生阅读→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延伸拓展→课堂小结。似乎不解释词语就会丢失基础, 不讨论就没有合作探究, 不延伸拓展就不够丰富, 不画龙点睛地总结就不算完整。如果每堂课都这样设计就缺乏新鲜感, 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教无定法”, 就是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以及文体要求的不同, 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面面俱到反而不如重点突出。古代诗词要重视诵读, 议论文可以侧重讨论, 小说人物可以进行比较分析。当我们突出某一重点时, 就能使学生印象深刻。在教授《湖心亭看雪》时, 我重点抓住“白描”手法的学习与运用;讲解《秋天》时可重点抓住几个传神的词语, 以此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 引领学生进入诗的意境。有时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激烈, 探究得越来越有深度, 教师千万不要随意打断, 不如顺其自然。这其实是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 体现了教师的人文关怀。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动机、兴趣和接受能力是随时会发生变化的, 教师要根据这些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手段, 因地制宜地调控课堂。做到课前有准备, 上课不拘泥。有些教师有了辩证的教学观, 课堂上有了一些创新的做法, 评课者却认为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没有体现新课改精神。这恰好反映了评课者自身缺乏动态辩证的教学思想, 眼里没有学生, 只有课标, 从而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课标虽然指导教师的教, 更重要的是为了学生的学。因此, 我们的教学方法是为教学重点而设, 为学生习得而设, 要真正地让学生学有所得。

篇9:怎样才能上好每一堂课

【关键词】提高教学质量 遵循教学规律 改进教学方法 上好每一堂课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在知识信息化的今天,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遵循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从一点一滴做起,在课堂的教学效果上下功夫,认真上好每一堂课。那么,什么样的课才算是一堂好课?怎样才能上好每一堂课?这是我们教学工作中最为具体然而又是很重要的问题。上好每一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条件,而提高教学质量是上好每一堂课的必然结果。笔者认为上好一堂质量好的课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必须备好课,吃透教材。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为了上好每一堂课,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备课具有意义。做任何事情,要有取得成功的把握,必须事先做充分的准备。无数事实充分证明,教学效果的好坏与备课是否充分关系极大,只有教师认真备课,才能使上课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充满信心,驾驭全局,操纵自如地运用各种教学机制,获取理想的教学效果,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实现。因此,备好课也是提高质量,上好每一堂课的一个重要环节。

有人说,课堂一分钟,课下三年功。这句话不无道理,只有在课前下苦功的教师才能在课堂上过得硬。教学质量高的教师,无一不是不认真准备的。他们都把心血花在备教材、备教案、备教法、备学生、备教具、备重点、备难点、备关键、备语言、备板书等一系列工夫上,从来都是一丝不苟。

二、教师要明确目标,达到目标。

教学目的是上好课的出发点,目的达没达到是衡量一堂课成败的主要标准。确定一堂课的教学目的,既要符合本门学科的授课目的和任务,又要从每一个具体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使得目的更加具体,切实可行。确定教学目的要避免笼统化、公式化、形式化,否则对教学工作起不到积极的指导作用,对一堂课的教学目的有明确的认识,才能指导教师和学生的一切活动都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从而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教师要恰当选择和组织材料。

看一堂课的好坏,基本在于教学内容,教师上课是以教材为主要依据的,要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重视和加强“双基”教学,教师必须抓住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严格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真正地理解和牢固,熟练地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在讲解时,既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又要照顾教材的系统性、连贯性,新旧知识的联系、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这些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最基本的保证。

四、教师要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一堂课只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和系统的教学内容不行,还必须选择符合实际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上课是教师引导学生由不知到知,由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由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到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由掌握理论知识到形成熟练实际技巧,这些都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堂课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要根据本课的具体要求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选择。如果教学方法单一死板,堂堂一个方法,课课一个调,总是老套套,学生听后,就会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厌烦情绪,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例如,我们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实物、挂图、演示、声像模拟等讲解方法,就能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因为这些方法直观性强,学生通过具体事物的观察获得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加强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研究,把书本知识与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从而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比较牢固,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组织得严密紧凑。

一堂好课要靠教师精心设计、妥善安排,使得各个教学步骤和教学环节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一堂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作好上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上课铃声一响就精神饱满地步入教室,那炯炯有神的目光、庄重和蔼的态度、从容有度的举止,都是无声的语言,对学生有着一定的教育影响。要把组织教学贯穿全过程,集中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多动脑思考,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能力。科学地分配和掌握时间,教学环节是一环紧扣一环,最大地发挥每一分钟的效用,教师讲授时语言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系统性和逻辑性强,以姿势辅助说话,避免不必要的重要的重复和各种语病。

六、教师要充分发挥师生互动的积极性。

上课是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和学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忽视。一堂课应该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呈现出教师教得引人入胜,学生学得津津有味的情景,教师和学生均处在积极的思维活动状态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就越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得越大,又会反过来促进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有效的发挥,两者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

总之,对一堂好课的要求,概括起来就是教学原则,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以及双边活动中的具体贯彻实施。一句话,教学是艺术,而课堂教学侧是艺术中的艺术。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上好每一堂课。

参考文献:

篇10:怎样上好一堂优质课

人们常说:“谁拥有未来的教育,谁就拥有未来”。21世纪的主人,今天就坐在我们中小学的课堂内,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努力为他们的今后发展做好充分准备,让他们成功地跨入21世纪。

素质教育的意义就是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使他们的素质全面和谐发展。学生在校时间大部分是在课堂中度过的,因此,课堂教学应该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怎样上好每一堂课就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早在五十年代,北京四中的著名物理教师张子锷先生就提出:上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

一、优质课应当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课

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谈到教师的修养时,提出三条基本的要求:一是“德”,即崇高的思想品德,二是“才”,即知识渊博,三是“术”,即高超的教学艺术技巧。他认为教师的创造性活动应该同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结合起来,才可能真正掌握教学艺术。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首先应该肯定教学是一门科学,因为教学是有客观规律可循的,教学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同时,教学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教学理论应用于实际,必须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不能囿于一个程式。教学效果的好坏,还与教师的语言、机智、热情等素质有关,要做到“无意于法则,而自合于法则,‘从心所欲不愈矩’,这的确也是一种艺术”。

德国的著名教育家第斯德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成功的教学是唤起学生兴趣的教学。

1、科学性就是符合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

教学过程,蕴含有很多的规律。第一个是学科知识的规律,各个学科都有其特定的内在的规律。第二个是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教师上课面对的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每个学生各有不同的思想和心理活动。他们的心理活动有其特定的规律,一堂高质量的课应当从学生的心理活动入手。

2、艺术性就是科学再现求“实”、艺术表现求“活”师生发展求“优”的完美统一。

求“实” 就是要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教学最优化的原则,并结合自己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来进行教学。

求“活” 就是注意运用各种教育教学手段、方法和技巧来丰富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求“美” 就是注意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审美意识和情趣,使他们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求“趣” 就是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老师,喜欢老师所教的课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求“新” 就是注意在学习别人教学艺术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新与发展,显现自己鲜明的教学个性。

求“效” 衡量教学最优化有两个标准:一是教学效果,二是时间消耗,即在规定的时间内,取得一般教师所不能取得的教学效益,可见优质课的最后落脚点是效果与效益。

二、优质课应当具有的几个特点

1、结构严谨

课堂教学结构是在以班级授课形式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需要,合理地选择和应用现代教学媒体,继承传统教学媒体中的有效成份,使二者结合起来,相辅相成,构成教学信息传输及反馈调节的优化教学媒体群,共同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达到教学过程的优化。

控制论告诉我们:课堂教学是一个可控的过程,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各种信息反馈,可以实现有效地调控,使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都处于动态平衡中,并随时注意排除各种干扰信息,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和教学的最佳效果。教学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分析教学目标,即明确学生学习什么内容;确定教学策略,即为达到预期目标打算如何进行学习?也就是选择要达到预期目标所需要的资源、程序和方法;进行学习评价,及时获取反馈信息,检查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

2、思维流畅

思路流畅是指老师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启承转折应该自如、平滑,师生的思维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犹如滚滚长江,一泻千里。

3、应变自如

教育机智是老师重要的心理品质,主要表现为对突发事件的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和灵活机智巧妙的处理。而这一切都是在沉着、冷静的心理状态下产生的,无论发生什么事,老师都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调整原定计划,灵活地处理好一切问题。

4、节奏适中

课堂教学节奏,指教学过程中各种可比成份连续不断的交替,在时间上以一定的秩序、有规律地重复出现的形式。通过这些可比成份的重复和有规律的交替来表现,传达教育者的情感态度、思想倾向及所要强调的内容。(1)课堂教学节奏的成份 课堂密度:指单位时间内完成一定质的教学任务的程度。是有效信息。课堂速度:指对教学量规定的概念。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教学任务的量。包括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旧知识的巩固。

课堂难度:指教授者和学习者在教学时感到表达、理解、运用等方面的难易程度。它多属技术、方法、理解水平方面的问题。

重点度:指通过比较而确定的相对概念。它是指课堂内重要和主要内容占全部教学内容比例的大小的程度。

强 度:指教师、学生双方在单位时间内,教授或学习一定难度和一定数量的教学内容所引起的双方身心疲劳的程度。持久的高强度,可能使教师传输教学信息的能力减弱,也可能使学生接受教学信息的能力衰减。

激情度:指教师、学生双方共同沉浸在教学美中,融于情景交融的境界中,所激起的双方情感的共鸣,情感振荡的程度。高激情度的出现,常标志着教学高潮阶段的到来。

教学节奏的高低、强弱规律变化,使教学跌宕有致,起伏自然。(2)课堂教学中的节奏特点

课堂45分钟里,学生的脑力不可能保持在一种状态。有振奋、愉悦,也有疲倦、松懈。教师的课堂管理技术要求教师掌握这种在课堂上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现象。学生在听课过程中,随时间推进,其兴奋中心呈曲线变化,如图所示。

可以看出,课堂的前15分钟和25—40分钟的前15分钟是学生脑力的最佳状态。是教师传授知识、技能的最佳时间,课堂内容的重点应放在这段时间而加以解决。第15—25分钟这段时间是学生课堂疲劳的波谷期,是学生情绪上相对平衡的时段,以处理一般性问题,练习或学生自学为好。

5、启发得当

教学是否具有启发性,要看学生是否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去获取知识,这是“启发式”与“注入式”的分界线。孔子的教学是:“循循然善诱人”。

叶圣陶先生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如何诱导?他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而好的提问,“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形,纯熟之功弥深”。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宜揣摩何处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出”。

良好的提问,在善于揣摩学生难于领会的问题,把握文章的主旨、脉落和作者用心,抓住关键之处,要言不繁,相机诱导,一个完整的课堂提问过程,常包括以下四个环节:激疑、设疑、释疑、评价,一个好的提问设计应该具有以下特性:合适性、启发性、趣味性和指向性。

6、语言有魅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语言,不仅是教学信息的载体,也是传导情感的媒体,不仅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工具,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而且是构成教学艺术的主要形式。

有经验的优秀教师的教学语言,声情并茂,引人进入艺术的殿堂。而有的教师虽然经纶满腹,却词难达意,语不传情。教学语言的美是多样的:豪放、细腻、庄重、幽默、绚丽多情、朴实无华等,只要运用得当,都给能人以艺术享受。优秀教师的语言从内容到表达方式以及语言节奏都有很高的要求。优秀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语言家的用语准确,数学家的逻辑严谨,演说家的论证宏辩和艺术家的丰富情感的集大成者。

优秀教师的语言艺术具有如下特性:

准确清楚 生动形象 波澜起伏 通俗易读 风趣幽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借以传播信息的手段主要由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构成。对于言语行为(口头语言、板书、板画)广大教师和教研人员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取得了不少的经验。相比之下,对体态语言的研究,就薄弱得多。所谓体态语言,是指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示态度的非言语的特定身体态势,它包括眼神、表情、手势等。

依据美国体态语言专家保罗·埃起曼和弗里森关于体态语言的分类理论,结合我国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一般规律及体态语言运用的特点,我们常将教师的体态语言分为五大类,即:象征性体态语言、说明性体态语言、表露性体态语言、适应性体态语言和体调性体态语言。

7、板书精美

板书是教师运用黑板以凝炼的文字语言和图表等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板书既是老师应当具备的教学基本功,又是老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教学技能。独具匠心的板书和板图,既有利于传授知识,又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既能产生美感、陶冶情操,又能启迪学生智慧,活跃学生的思维。人们把精心设计的板书称为形式优美、重点突出、高度概括的微型教科书。

板书的形式和教学的其它活动方式一样,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从实际出发,恰当地运用。板书的种类很多,选择最佳的板书形式是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常见的板书形式有如下几种: 提纲式 词语式 表格式 线索式 图示式 总分式 板书的原则是:

书写规范 有示范性 语言准确 有科学性 层次分明

有条理性 重点突出 有鲜明性 合理布局 有计划性 形式多样

有趣味性

人们常说:“谁拥有未来的教育,谁就拥有未来”。21世纪的主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努力为他们的今后发展做好充分准备,让他们成功地跨入21世纪。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现代教育手段、方法在课堂中的广泛应用,多媒体课件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而如何提高年轻教员制作课件的水平,以及应用课件实施多媒体教学的能力,做为一名年轻教员在参加此种类型比赛的时候,必须端正态度、精心准备、认真实施才能达到锻炼自己授课能力,提高自己授课水平的目的。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参加优质课比赛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课程准备阶段

要想上好一堂优质课,必须整体构思、精心准备。准备阶段共分为内容的把握、课件的制作、教案的编写和准备实施四个部分。

(一)内容选材。

在进行内容选择时,必须综合各方面因素、统筹兼顾,我们必须考虑到以下几个问题:

1、时间长短

多媒体优质课比赛的时间一般是30分钟,如何在30分钟内讲清楚我们所要讲的内容就是我们在选材时首先要关注的问题。据此,我们选择的内容含量不应面面俱到。内容应形成一种中心突出、枝节清楚的结构。力争做到有重点的讲清楚一个问题。

2、自己对所选内容的熟悉程度

对所选内容的熟悉程度,直接关联到授课的效果。授课效果的好坏,是需要授众来最后评价的。对于熟悉的知识,我们容易整理出容易被授学生接受的知识结构;对于熟悉的知识,我们容易制作符合授众接受习惯的多媒体课件。

3、所选内容的前后关联度

所选内容的前后关联度也是我们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众所周知,教材上的内容都是前后关联性很强的知识连接体。应从整体知识构架上选出一个前后关联性比较小的内容,因为优质课比赛,只是一节30分钟的授课过程,尽量避免选择需要先讲清大量前面知识做为铺垫的知识点做讲课的中心;尽量避免需要过多的概念、公式、定义来解释的内容做为讲课的中心,否则将会花费很多时间用来讲解辅助知识点,而做不到重点突出。

4、授课对象的接受能力 选择内容的过程中,必须考虑授课对象的接受能力。与现实联系比较紧的知识点、更容易引起授众的听课兴趣。更多在内容中引入案例、设置情景会取得良好的反馈。专业性过强、理论推导过多会使授众难于接受。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的安排知识结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一种方法。

5、课件制作的难易程度

内容的选材要结合教员的应用多媒体制作软件熟练程度、制作技巧的掌握程度来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要更加适合用多媒体的方法来表现,更加方便用我们所熟练掌握的制作软件来制作。

(二)课件制作

一堂多媒体优质课,要求我们制作出紧密贴近授课内容、符合教学实际的课件。课件中必须体现出生动性、直观性等特点。制作课件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发挥多媒体教育技术优势

多媒体课件的形象性、直观性体现在声音、图像、影像等表达手段的运用上。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定理制作动画、幻灯片来解释。表格、框图的大量应用,会使构架对比清晰、内容容易理解。

2、课件内容、版式、配色安排要合理

首先我们要明确课件并不是教案,我们不能将将要讲课的内容全部记述在课件上。要有主有次,将那些纲领性、结论式的文字以及需要突出的内容安排在课件上。其次,课件的版式要简洁、明快、一目了然。结构要统一,每张幻灯片要留有同样样式的“天”和“地”、同样的配色、统一的编号规则。第三、课件中背景的颜色同文字的颜色的搭配要对比合理,不要选择比较刺眼的颜色做为背景颜色。

3、课件的动画、图片、声音要符合内容的需要。

课件中的动画、图片、声音将引起授众的更大兴趣,但是如果不能紧紧贴近授课内容,将会使人们不知所云。各种媒体素材的使用要做到恰如其分,使用媒体的方式有多种:引入式、突出式、结论式等,具体使用方法要符合内容的安排、授众的接受习惯。

(三)教案编写

1、教案中的词语

教案内容就是实际授课的内容,在编写过程中对讲授的结构要进行设计,不能全盘照抄教材中的内容,要结合设计讲授内容结构,使用授众容易接受的词语。教案的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连接词,要完成承上启下的功能,自然过渡。教案的编写要结合制作的课件,尤其是一些介绍性的语言如:“请看幻灯片”、“请看图片。。”,“下面的动画。。”等,这些语句需要在编写课件时仔细斟酌。

2、教案中的旁白

教案中的旁白涉及每段内容的讲授时间、讲授方法。讲授时间可以控制好整体的讲课进度,也方便在后面准备实施阶段进行试讲。讲授方法可采用:讨论式、案例式、启发式教学。实施这些方法教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需要我们明确的写在教案上。

3、修改教案

由于教案都是自己写出来的,难免其中有些词不达意或不通畅的地方,所以写完后,要将内容给别人看看、或自己大声朗读出来,更正其中不合适的部分。

(四)准备实施 在内容、课件、教案都准备完毕后,将进入准备实施阶段,阶段可分为内容熟悉、运用课件试讲两大部分。内容熟悉要求我们对教案的内容必须做到滚瓜乱熟的地步,因此大量的强制性的记忆是此阶段的必须。所谓熟能生巧,只有对自己的教案非常熟悉,才能控制住语速、把握好教学节奏。一般到此时已经接近优质课比赛的时间了,所以尽量不要再对所讲的内容进行修改。运用课件试讲我们可以按照自己制作的课件,结合教案实施试讲。为了达到试讲的效果,尽量不要中途中断,每一次试讲要严格注意自己的语速、教姿、教态。由其他教员进行听课,然后根据他们提出的意见对自己的讲课进行修正,是一种高效率的好办法。需要注意的是自己准备的越充分,试讲的效果越好。严格屏蔽试讲时,念自己的教案。

二、课程讲授

在实际课堂讲授阶段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调整好状态。注意自己的语速、讲课时的肢体语言,正确处理好“口误”的情况,就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取得好的效果。

(一)情绪

好的情绪能决定好的状态,过度的压力不利于发挥。因此在讲课前,要尽量调整好情绪、给自己释放压力,最好的办法是不要去想讲课的细节,只是去回忆、默背自己的授课内容,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了状态。

(二)语速与语气

语速要适度,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要根据实际的内容,注重节奏,适当的停顿给授众们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语气的控制尽力做到抑扬顿挫,重点突出的内容需要语气上的加重。

(三)处理好“口误”

内容再熟悉,口误也不是能够完全避免的。在出现口误时,我们一般是不更改。因为如果马上纠正的话,容易引起过度紧张而出现忘记内容、失态等情况。

(四)教姿、教态

上一篇:第五届汉字文化知识竞赛须知下一篇:垃圾分类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