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学籍管理规定

2024-08-28

三峡大学学籍管理规定(精选10篇)

篇1:三峡大学学籍管理规定

第四十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全日制普通本科生,自二○○六年九月一日起施行。如其它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以本规定为准。

第四十三条 本规定由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和学生处负责解释。

篇2:三峡大学学籍管理规定

学生申请留降级,应向所在院(系)递交《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学籍变动申请审批表》,经院 ( 系 ) 主管领导签署意见后报教务处审核,由主管校长批准。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只能留降级一次。毕业学年不能申请留降级。

第三十二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退学:

( 一 ) 自第五学期起,已取得主修专业的学分数平均每学期小于 15 学分者;

( 二 ) 休学、保留学籍期满不办理复学手续,逾期两周(含)以上者;

( 三 ) 申请复学,经学校复查不合格者;

( 四 ) 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含)以上医院诊断患有疾病或者意外伤残无法继续在校学习者;

( 五 ) 未办理请假手续或请假未获批准而擅自离校连续两周(含)以上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者;

( 六 ) 超过两周未注册且无正当事由者;

( 七 ) 本人申请退学者。

第三十三条 学校对申请学生进行退学处理,由学生所在院 ( 系 ) 填写《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学籍变动申请审批表》,经院(系)主管领导提出初步意见后,报教务处和学生处审核,由校长会议研究决定。

对退学的学生,学校将出具退学决定书并送达本人,无法送达的可留置送达、邮寄送达或在校内公告。对退学学生的处理结果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备案。

学生对退学处理有异议的,可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申诉程序参照《北京师范大学学生申诉管理办法》办理。

第三十四条 与退学学生有关的问题,按下列规定办理 :

( 一 ) 退学学生应在通知规定的时间(一般为两周)内办理手续并离校。档案、户口退回其家庭户籍所在地;

篇3:三峡大学学籍管理规定

1 学籍管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联系

学籍管理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校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常规性工作, 是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培养过程的评价、考核、控制、管理、总结的阶段性和全过程记载, 学籍管理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业过程始终, 关系学生的切身利益, 具有极强的原则性和政策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促使学生由个体自然人转变为遵守社会规范、能够为社会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的社会人的重要途径。

2 传统学籍管理模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尽管学籍管理作为高校教育教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伴随着大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但长期以来, 特别是一些正处于发展中的高校, 学籍管理并未受到教育工作者足够的关注和认知, 工作方式方法还相对简单, 不能起到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积极作用, 主要体现在:2.1工作方式相对原始。在传统的学籍管理过程中, 多数工作采用手工方式进行, 效率低, 重复劳动多, 工作量大, 准确性和精确性不高。2.2教育空间被大量挤占。学籍管理的工作内容相对具体、工作项目纷繁复杂, 且临时性工作较多, 经常会挤占用学工人员大量的工作时间和空间, 继而影响了其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2.3覆盖面狭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来说, 就是教育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三育人工作, 但传统学籍管理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教育育人和管理育人两个方面, 且对这两个方面的有关记载也相对片面。2.4学籍记载不实。个别学工人员出于急于完成大量的事务性工作任务的心理, 存在应付记载或安排学生干部代行记载学生鉴定的情况, 学籍档案千篇一律, 无法真实反映学生实际表现情况。尽管部分高校还在向学生及其家长邮寄《在校表现通知书》, 但也往往由于邮寄地址不详或鉴定不实等原因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旦更换承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工人员, 将很难通过学籍记载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学籍管理失去了意义。2.5缺乏学校与家长, 学校与学生的反馈机制。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因为反馈机制的缺失, 很多学生难以掌握自我的缺点和不足, 无法对自己进行有效的调节, 这就有可能使学生在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偏差。传统学籍管理模式的这些情况, 造成了学籍管理无法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效的服务, 学籍管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脱钩。为此,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改善学籍管理模式至关重要。

3 现代化学籍管理模式的发展历程

基于传统学籍管理模式的不足, 广大教育工作者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础性工作的建设, 对学籍管理模式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尝试。特别是21世纪以来, 随着现代化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教育性工作实现了办公自动化, 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高校的学籍管理也随之向网络信息化管理方式过渡。学籍管理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学籍管理的初级阶段———传统手工管理期 (2001年以前) ;第二阶段:现代化学籍管理模式的起步阶段———单机软件管理期 (2001年-2006年) ;第三阶段:现代化学籍管理模式的跨越阶段———普及网络管理期 (2006年至今) 。第四阶段:现代化学籍管理模式的腾飞阶段———多元化网络覆盖期 (学籍管理未来发展趋势) 。

4 展望现代化学籍管理技术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及实现的主要功能

4.1实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教育育人有机结合。平台将“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教育育人”各项工作职能整合, 通过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具体操作, 详细记载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类学籍管理信息, 从报到入学到毕业离校、从各类信息更改到学籍异动、从请销假到日常考核奖惩、从学生干部调整到政治面貌变化、从成绩查询到学费清缴……基本涵盖全院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教育育人的各领域工作, 使繁杂的学籍管理数据得到科学的统筹管理。4.2实现对各类学籍管理数据的量化统计。平台能够对记载的各类学籍管理数据进行自动分析统计, 生成统计报表。学校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可随时掌控学生的请假率、旷课率、违纪率、奖惩比例、政治面貌比例、学籍异动情况、各地区学生人数、少数民族人数、男女生比例、学生干部比例、各系人数、各年级人数、各层次人数、各专业人数、学费清缴率、图书借阅率等各类统计数据。从而能更直观的了解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情况, 上述部分数据还可作为对相关部门考核的重要依据。4.3实现管理员权限分立和信息维护同步。平台区分不同工作人员的性质和内容, 对管理员权限进行明确分割, 各项工作之间即互不影响又能有效链接, 此举还能有效避免对学生信息造成不必要的外泄。同时, 各权限管理员还能在互不干扰的情况下同时进行维护操作, 实现了信息维护同步, 将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4.4实现学生与学校之间的信息互动。平台对学生或家长提供互联网查询功能, 学生或家长可通过查询网址 (或在学校教学楼适当位置设置若干触屏式电脑查询显示屏) 对学生自然情况和在校表现情况进行自主查询, 通过查询, 学生或家长能及时掌握和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实际表现, 进而更好的帮助学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4.5实现学生与学校之间的网络沟通。平台设置信息发布功能和论坛功能。信息发布功能能及时将学校的有关通知和要求传达给学生或家长, 进一步增加学生工作的透明度, 确保学生和家长的知情权;论坛功能允许学生和家长发表适当言论, 能很好促进学校与学生、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同时, 通过学校安排管理员适当控制论坛舆论导向, 吸引学生和家长加入, 还将有助于减少学生和家长在互联网上其他网站发布学校负面消息的几率, 减少学校网络舆论的负面影响。基于上述特点, 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后, 将彻底扭转传统学籍管理模式的半手工工作状态, 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 并会成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显著亮点。

摘要:学籍管理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直观体现, 本文结合学籍管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 分析传统与现代学籍管理模式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试探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为载体,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元化学籍管理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学籍管理

参考文献

[1]冯爱秋, 鞠慧敏.论学籍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J].素质教育论坛, 2008, 3, (下) .

[2]李玲.浅谈学籍管理信息化的现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0, 4.

[3]吴秀红.新形势下高校学籍管理的对策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6, 6.

[4]梁红杰.提高高校学籍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思考[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6, 2.

篇4:三峡大学学籍管理规定

关键词:开放大学;学籍档案;创新

在当前用户需求日益多元化和教育手段日益更新的今天,开放大学只有在学籍档案方面对管理和服务进行创新,才能更好地优化传统的档案服务模式,对服务进行深化和拓展。

一、从管理方面探究开放大学学籍档案管理的创新策略

1.对管理流程进行创新。在准备阶段,制订毕业审核方案,对毕业生成绩的发布和审核的时间以及毕业审核报告的形势和毕业审核通知的发布等均需做好准备,并及时保存文件、方案、通知等。到了实施阶段,主要是通过初审、复审以及终审,对数据进行审核和校对,并制作和发放毕业证书。但是必须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严禁存在任何错误。在上报环节,主要是整理好学生数据之后及时上报到有关主管部门。而在存储环节,要根据建档要求,将毕业生的成绩单清晰地打印出来,并贴上照片,按照要求将其整理归档后送交档案室进行保存。

2.从管理制度上进行创新。在学籍档案管理中,注重管理流程创新的同时还应在管理制度上进行创新,尽可能地提升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主动性,确保所建立的考核机制将工作目标作为管理的核心,从而更好地评价工作完成的情况,并不断完善现有管理机制,明确档案管理的目标和方针,确保档案管理成效的评价更具多元化,从而更加灵活地考核管理的成效。

3.从管理技术上进行创新。这里主要是加强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尽可能地摒弃传统的手工模式,利用计算机技术构建学籍档案信息系统,集检索和编研以及统计为一体,提升学籍档案工作效率与信息开发效益,传播各种信息资源,这对提升学籍档案的使用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将学籍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作为目标,加强建设的力度,着力提高学籍档案资源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而在此基础上,还应加强学籍档案网络建设,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交互式和开放式的学籍档案管理平台,使其更好地对有关信息进行检索,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

二、从服务方面探究开放大学学籍档案服务的创新策略

开展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但是要想优化管理,就需要将管理上升到服务的层次上来,因而在注重上述管理工作的同时,还应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促进服务的创新。

1.在服务意识方面进行创新。始终坚持客户第一的意识,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应给广大师生和社会上的一些学籍档案信息的发布等提供支持。由于学籍档案中所记录的内容较为重要和特殊,因而其具有较强的严肃性和神秘感,所以在学籍档案资源的开发和研究方面难以形成一定的氛围,进而对其加工和利用的难度较大。因此,管理人员必须树立客户第一的意识,尽可能地开放学籍档案服务平台,满足不同群体客户的需求,并想方设法调动学籍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籍档案服务水平的提升。

2.在服务模式方面进行创新。主要是对归档材料实施数字化的处理,尤其是易损和利用率较高的档案材料,应加强对其的数字化处理,并及时建立学籍档案数据存储中心,将档案数字材料存入数据库中,从而促进学籍档案服务模式的创新。而在此基础上建立网络平台,完善其检索功能,就能使客户更好地利用这一资源。另外,高校要不断完善学籍档案管理标准和规范,并对这些资源进行网络备份,从而确保数据资料的安全性。

3.在服务手段上进行创新。首先是制作网页,并将学籍档案信息及时录入,以便于对学籍档案信息进行检索,从而更好地促进服务水平的提升。其次是建设电子文档中心,对各种学籍信息进行归档处理,方便客户对电子文件的查询和利用,实现电子文件信息资源的共享。再次是加强对资源的整合,打破传统的独立格局,将信息系统变得更加开放和更具共享性,实现对学籍档案的一体化管理,尽可能地将系统的整体优势发挥出来,从而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共享,促进学籍档案服务水平的提升,并加强对经验教训的总结,在服务手段上赢得客户的认可和青睐。

三、结语

综上所述,开放大学的学籍档案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为了更好地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还应从传统的管理理念上转移到服务理念上来,并对管理模式、服务方式等进行不断创新和发展,才能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王玉萍.论开放大学学籍档案管理与服务创新[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5(3):49-51.

[2]刘新喻.做好开放大学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162-164.

篇5:大学学籍管理规定

第十六条 自学能力较强,平时学习成绩较好,或通过其它途径学过某门课程的学生可申请免修。经考核,成绩优良者可获准免修。免修考核成绩作为该课程成绩记入成绩册。

思想政治理论、体育与健康、军事理论、大学美育、综合交叉、实践类等课程以及毕业论文(设计)不能免修。

第十七条 学生因重修等原因确需修读、但上课时间有部分冲突(一般不超过该课程总学时的二分之一)的课程,可申请免听其中一门冲突部分的课程。申请免听者应填写《本科生免听课程申请表》,经任课教师、开课院(系)、教务处同意后到教学服务中心办理免听手续。获准免听的学生必须按要求完成课程的作业及考试,方可获得免听课程成绩。

篇6:大学学籍管理规定

( 一 ) 学生入学后因患某种疾病,经校医院或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含)以上医院诊断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其他专业学习;

( 二 ) 学生确有某种特殊困难或非本人原因,不转专业则无法继续学习。

第十九条 学生申请转专业,应向所在院 ( 系 ) 递交《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学籍变动申请审批表》,经所在院(系)以及接收院 ( 系 ) 主管领导签署意见后报教务处审核,由主管校长批准。

第二十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原则上不能申请转专业:

( 一 ) 已转过专业者;

( 二 ) 招生时确定为定向生者;

( 三 ) 由专科(高职)升入本科者;

( 四 ) 正在休学、保留学籍者;

( 五 ) 已达到退学条件者;

( 六 ) 艺术类、体育类学生。

第二十一条 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发展变化,经学生同意,必要时可适当调整学生所学专业。

第二十二条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因材施教,学校为确有专长、转专业后更能发挥其特长的学生提供一次专业二次选择的机会。申请专业二次选择按《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专业二次选择管理办法》办理。

第二十三条 学生在转专业前取得的课程成绩全部记入成绩档案,其相应的课程类别由转入院(系)根据专业教学计划以及学校的相关规定进行认定或转换。

篇7:老年大学学籍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学员学籍管理工作,保证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

入学与注册

第二条 凡到我校报名人员,必须持身份证或其它有效证件,在规定日期内办理入学注册手续。因故不能如期报到者,必须事先办理请假手续,请假一般不得超过两周。未经请假或请假逾期不报到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三条 学员开学后发给学员证和校徽。学员应妥善保管学生证,不得涂改或转借,离校时交回学校。如丢失学员证或校徽,由自己登报声明作废,重新向教务处申请补发。离校时不交回学员证或校徽者,由教务处登报声明作废。

第三章

学制

第四条 每位学员可以报1—2个专业,学制二年。学习期满,符合结业条件的,学校发给结业证书。结业后仍可继续参加老年大学学习。

第四章 请销假

第五条 学员因故不能到校上课,须办理请假手续。请假需写请假条,请假三天以内,经班主任批准后,报教务处备案。请假一周以上需报教务处批准。

第六条 学员假满后,需及时到教务处销假。第七条 学员在规定上学期间,累计请假不得超过两个月。

第八条 学员累计旷课超过一月时间,由教务处进行除名,不退学费。

第五章 休学与退学

第九条 学员需要休学,由本人写出书面申请,经班主任签字同意,交教务处研究批准后方可休学。休学时间不得超过一学期。

第十条 学员中途退学,由本人写出书面申请,经班主任签字同意后,上报教务处研究批准方可退学。

第六章 转班与转学

第十一条 学员中途要求转班或者转外地老年大学,由本人写出书面申请,经原班主任签字同意后,交教务处研究批准后才能转班、转学。

第七章

第十二条 学员的学籍档案统一由教务处建立和保管。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篇8:三峡大学学籍管理规定

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是高校基础数据的重要来源, 要求必须及时、准确。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是教育部加强学籍管理的主要手段, 它对规范和监督高校学籍管理起到重要的作用, 是高校学籍管理现代化的基本标准。

高校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是从2001年正式实施的, 它是一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实行计算机网络注册管理的方法, 实行国家、省、学校三级管理。它是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形势的合理有效的手段。2004年起教育部要求各高校的学籍管理部门利用教育部学籍学历管理网络平台对当年的录取新生进行网上数据审核工作, 2005年开通了电子注册管理模块, 2006年启用在校生管理模块, 这些模块依然实行国家、省、学校三级管理的办法。每个高校都可以进入本校的学籍学历管理平台, 将核对无误的学籍信息上传, 经省、国家两级审核通过后即可在学籍学历信息网 (www.chsi.com.cn) 上查询。这表明教育部已加速对高校学生日常学籍管理工作进入网络化的进程。学籍学历信息平台对规范高校的学籍管理起到了监督检查的作用, 各高校必须以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为基础, 结合学校自身情况做好本校的学籍管理工作, 以适应学籍管理现代化趋势的发展。

一、目前高校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

1、学籍管理工作不规范。学籍管理制度不健全, 措施不得力, 管理手段相对滞后, 高校扩招后, 一些学籍管理工作还停留在惯性的运行中, 许多制度还没有随着形势变化而建立或重新修订。很多数据的汇总和分析工作仍需用手工操作方式由管理人员去完成。异动处理不严谨, 学生信息收集不及时、不全面等。各系对学生信息数据的核对不够重视, 没有建立层层负责制,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工作任务, 并且上报的注册数据不准确、不完整。致使注册统计数据不够准确, 出现信息的错报、漏报等情况, 学生对信息核对也不够重视, 核对时敷衍了事, 不负责任的签字。导致信息不符, 并经常出现有的学生休学、留级、转学、复学、退学等情况没有实时的上报, 及时操作, 导致学生在校情况混乱。

2、工作量明显增加, 人力相对不足。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形式的多样化以及新设专业的增加, 在校学生人数激增, 学籍管理工作的难度和强度成倍提高。管理人员繁重的事务性管理工作, 占据了学籍管理人员的工作时间, 上班时间难以有精力工作的创新。这势必导致学籍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低下, 最终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一般学籍管理人员一个人要管理普通的、成教的、中职及其他存在的各方面的问题, 重复性劳动繁多, 无法实现院、系两级管理, 工作过于集中且准确度低。各系工作人员也不固定, 换人频繁, 换人后没有很好交接和培训。后接手的老师, 对工作一头雾水, 造成错漏和遗误。

3、学籍管理队伍的结构有待改善, 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效率的管理队伍势在必行。由于绝大多数学籍管理人员非专业出身, 其本身缺乏教育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学籍管理的专业知识, 因此, 急需要通过继续教育来弥补和提高。然而, 学籍管理人员常常疲于应付大量琐碎的事务性工作, 常常忽视了自身的专业学习和管理能力的提高, 再加之学校对管理人员重使用, 轻培训, 外出继续教育的机会少, 从而导致学籍管理人员不能适应高效的学籍管理方式以及不能完全吃透党和政府关于教育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在实际的学籍管理过程中往往是按照惯例、按照领导指示办事, 缺乏积极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使学籍管理工作停留在传统型、事务型的管理水平上;缺乏学习的机会、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以及高校对学历要求不断提高, 再加上职务的升迁困难等原因, 导致年轻的学籍管理人员往往不愿长期从事学籍管理工作, 从而离职率相对较高, 使学籍管理队伍呈现不稳定状态。而学籍管理工作制度性强, 涉及的管理制度多, 工作熟悉需要相对较长的过程, 这种不稳定状态必然不利于学籍管理工作运行, 影响了教学运行、教学质量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4、学籍档案材料内容收集不准确。档案的整理不规范转递较为混乱, 档案材料记载和整理工作滞后或没有完整记录, 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实行电子注册制度的必要性

学籍管理工作是实施电子注册工作的基础, 电子注册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的各个部分、期间的工作是相互关联密切相关的, 学生信息采集的准确性, 关系到注册工作能否顺利进行, 能否使学籍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建立管理信息数据库, 将学籍注册、在校生管理、学籍异动、学历证书注册、毕业生就业整合为一体化信息平台, 既为毕业生就业提供用人单位所需的个人简介, 又有为学生、社会需要的查询功能, 全方位对学籍工作进行科学管理。

篇9:三峡大学学籍管理规定

关键词:大学生学籍管理教学管理

引言

高校学籍管理是高等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基本内容,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学习期间。高校学籍管理是关于学生在学习等方面进行质量考核、记载、评价、处理等工作。而如今,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对于加强大学生学籍管理工作也是势在必行,逐渐成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学籍管理

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是指学生从获得院校学籍到毕业整个学习期间的管理,主要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思想方面,包括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与管理。二是学习与纪律方面,包括学生入学注册、个人基本信息管理、学籍变动、奖励与处分、成绩的考核与记录、毕业资格以及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发放等。第三是对所有学籍资料进行记录和统计分析。

2、教学管理

高校教学管理包括计划管理、教学目标管理、教学过程管理、质量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档案管理。

二、大学生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高校学籍管理对教学管理有着必然的促进作用

首先,教学管理制订方案、计划是以学生的个人信息为实践根据,并且学籍信息为教学方案、计划的提出以及实行提供实事求是的个性化资料。其次,通过考试成绩,分析学生具体学习状况以及学习状态,从而促进各门类、各科别的进一步教学,并针对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教师更好的教学,使教与学都能达到良性的提升。最后,通过学生的成绩以及奖惩分析、引导学生以正确态度对待学籍管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2、高校学籍管理工作能有效增强合格人才的培养

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最主要的目标是为学校以及社会培养高要求高标准高素质的人才,并最大化提高学生的合格率和毕业率。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正是为学生在校期间各个阶段制定明确的学习方向,有计划的制定学习任务,促使学生在校期间提高其学习动力,并且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促进高校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进而有效的增强学校所要求合格人才的培养。

3、高校学籍管理能树立院校良好的学习风气

做好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与院校良好学习风气的树立有着直接的关系,要树立良好的院校学习风气,就需要不断提高院校学籍管理水平。要抓好高校良好的学习风气,就要求培养学生乐于奉献、乐于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德,要求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要求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而要树立良好的院校学习风气,就需求依靠完善严格的高校学籍管理制度,使学生能得到良好的管理和训练,并且能自觉规范自身的行为,进行自我管理,促进教学秩序的正常稳定。

三、学籍管理的作用和功能

1、管理作用

学籍管理工作的根本作用就在于管理。学籍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 是对学生在校学习全过程的管理。搞好学籍管理工作,有利于稳定教育教学秩序、及时掌握在校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教师教学情况和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2、激励作用

在学籍管理过程中,通过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坚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激励他们自主学习,在大学的校园里健康成长,学习知识和技能。并且通过有效的奖惩措施,使优秀的学生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实现自我价值;使能力偏弱的学生积极向前努力,变得更好,形成良性竞争的学习环境。

3、导向作用

学籍管理对学生学习期间各个阶段的各项学习行为进行管理,以此引导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掌握必需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学有所成。并且学籍管理还以其严格、规范培育着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忠于职守的人格素质。由此可见,学籍管理对于学生学习、生活都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

4、保障作用

保障作用是指通过科学的学籍管理,全面规划教育教学的内容、方法,严格规范、严格要求,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同时学籍管理的保障作用还表现在学籍管理中的考试考核与监督两方面,能够科学合理评定学生的学业水平以及公平客观地检验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籍管理的保障作用不可忽视,要严格稳住,保障高校的教学稳步进行。

5、服务作用

学籍管理工作的服务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咨询服务,学校学籍管理部门会接受师生对于学籍相关问题的咨询,并针对他们的问题进行耐心的解答,使他们对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有正确的了解。二是信息服务,学籍管理部门及时更新校内外的学习等方面的最新信息,并提供给有需要的教师和学生,使他们对于国际上的信息都能及时了解。要用服务的手段,联络协调好全体师生,促进教学环境的不断优化,推动良好学风的建设,最终推进全校的校风建设,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四、大学生学籍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学籍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高等教育管理要求不断提高,学籍管理制度的不足慢慢显现出来:管理制度本身不够严谨,各项条款之间相互矛盾,规定陈旧老套,缺乏灵活性,缺乏应有的权威性和执行力。一些高校没有认识到学籍管理对教育教学的重要基础作用,没有针对当下新形势新局面进行与时俱进的调整和改革,制定出规范的、有效的学籍管理制度。学籍档案有以下几点特征:形成时间周期长、信息来源较为分散、涉及部门多、工作量大,但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系统的、规范的规章制度。这是造成学生档案在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不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 由于规范管理的缺失,导致管理职责的范围不清,部门之间对出现的问题相互推托,相互之间缺乏协作,以至于造成学生档案管理的不认真、不严谨。

2、学籍管理工作不受重视

在高校,学籍档案发挥的作用往往是潜在的、隐性的以及滞后的,这是由于学籍管理领导干部重视程度不够高,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绩效考核机制、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相关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较低,且人员的流动较为频繁,没有形成稳定的管理队伍。然而,在必须加强对学籍管理工作的投入的情况之下,投入与回报却并不成正比,这也是被学校领导所忽略的原因之一。所以在此问题上,高校必须调整对于学籍管理工作的观念认识,提高重视程度。

3、学籍管理缺失人文精神

有调查显示发现,超过80%学生表示本校学籍管理制度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没有足够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权和学校的民主管理;56%的学生认为学校制度建设不能集思广益征求学生大众的意见;还有近一半的学生认为在转专业、转学、退学、学士学位授予等过程中也存在不合理的现象。这些缺失人文主义精神的现象都导致了学生这一主体对于学籍管理的不了解和否定,严重影响了高校学籍管理甚至教学管理的良好发展。

4、学籍档案的开发利用不够

目前,许多高校对于学籍档案的管理依旧还处于以前的传统模式——收集、整理、分类、归档的模式,然后等学生毕业之后,将其学籍档案等相关资料发给学生所在单位或者是相关的部门进行保管。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其档案进行处理分析,也没有整理出可供参考的数据资料,也就不能够很好的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学生的就业服务以及领导的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说明。另一方面,由于学籍档案具有保密性的特点,因此,对于档案的利用只能够少之又少,而且要想查询相关的资料还必须要通过特定的人员、齐全的手续等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籍档案的利用效率,给学籍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带来了很多的困难。

五、加强学籍管理工作的方法

1、加强政策宣传力度,严格执行学籍管理工作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学生对于学籍管理工作模棱两可,不知道其重要性,更甚之,一些教师和管理人员也不了解学籍管理的重要性,这就使得学籍管理工作不能够顺利的开展。因此,学校可以在新生刚入学校的时候就对其进行学籍管理方面的知识教育,让学生能够清楚出的了解学籍档案的相关内容,并引起学生对于学籍档案管理的重视,从而积极的配合学校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使学校的学籍管理水平能够更上一个台阶。此外,高校可以通过新生入学前进行学前教育、发放学生手册以及学籍知识的考核等多种方式,并且通过利用学校的校园网络平台、校园广播以及校园期刊等多种校内资源宣传学籍管理工作内容,增加学生对学籍管理的意识,从而提高高校学籍管理水平。

2、形成全方位的学籍管理制度

随着高校教学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学籍管理制度也需要更加全方位的调整和完善。可以建立有关的服务平台,为高校的各项工作提供服务,同时还需要高校的相关人员做好跟踪调查工作,准确、有效的对学籍收集工作进行管理,使得高校的学籍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从而使得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此外,还可以创建高校学籍网络管理平台,加强高校学籍管理的利用,通过对高校学籍分类记录,使高校教学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及时获取学籍资料,并及时补充并解决高校学籍资料存在的问题,提高高校学籍对高校教学管理的服务,从而提升高校学籍管理水平,保障高校教学秩序的正常稳定。

3、更新学籍管理理念

要知道,学籍档案的质量是学校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而要想做好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有需要相关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同时,还需要有各级党政管理部门以及教学管理部门的配合和支持,这样各项工作才能够顺利、有效的进行。更重要的是要重新更新学籍管理理念,即学籍管理的目的不单单只是为了对学籍进行管理,而是为了能够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学籍管理工作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前途息息相关,学籍管理工作者应积极主动地开展本职工作,提供优质的服务。

4、 提高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高校学籍管理工作对于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也提出来挑战,要求结合现代化管理的信息技术、科学技术知识进行综合管理,使高校学籍更科学化和系统化的管理,与时俱进,为高校教学提供创新服务。同时,高校学籍管理人员的自身专业知识的修养水平也要不断提升,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要求,了解掌握高校学籍管理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将所学及时补充运用于高校学籍管理的工作当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校学籍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从而提高高校学籍管理水平。最后,管理工作人员作为服务性质的工作人员,也必须提高自身的服务意识,切实为学生为学校提供具有人文关怀的服务。

六、结语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于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作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必须要适应当下新局势,努力创新高校学籍管理方法,不断提高学籍管理水平。本文通过分析提出当下高校学籍管理出现的各项问题,有针对性的从管理制度和理念、信息化管理、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创新管理方法措施,为提高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水平提供建议,使高校学籍管理能为高校教学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培养更多更好的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吴琳.浅析新形势下如何提高高校学籍管理水平[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11,03(12):56-60.

[2]王丹.新形势下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探析[J].才智,2010,07(16):64-65.

[3]殷涛.如何提高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水平[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3(22):90-92.

[4]焦春红.高职院校学籍管理的三大误区[J].科技信息,2009(14):187-188.

[5]崔杰.浅谈高校学生学籍档案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史志,2009(15).

篇10:山东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编辑/作者: 上传时间:2007-10-28 15:53:47 访问量: 447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1号),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取得山东大学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正式学籍的本科学生。

第三条 学校实行学分制。根据学科专业不同,我校标准学制分为四年制、五年制、六年制,以及七年本硕连读制。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实行弹性修业年限,可提前一年或推迟两年毕业。学生在校最长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标准学制二年。

第四条 学校实行按学科门类(或学院、专业)招生制度。一般二年级以后实行专业分流。第五条 我校实行每学年两学期制,暑期学校作为正常教学的有益补充。

第二章 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第六条 学生在校期间依法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使用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

(二)参加社会服务、勤工助学,在校内组织、参加学生团体及文娱体育等活动;

(三)申请奖学金、助学金及助学贷款;

(四)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完成学校规定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

(五)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者处理有异议,向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七条 学生在校期间依法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法规;

(二)遵守学校管理制度;

(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学业;

(四)按规定缴纳学宿费及有关费用,履行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相应义务;

(五)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三章 入学与注册

第八条 按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持山东大学录取通知书,按学校有关要求和规定的期限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当以书面形式向教务处请假。请假一般不得超过两周。未请假或者请假逾期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第九条 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复查。复

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学籍者,一经查实,学校将取消其学籍。情节恶劣的,交有关部门查究。

第十条 对患有疾病的新生,经学校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下同)诊断不宜在校学习的,可以保留入学资格一年。保留入学资格者不具有学籍。在保留入学资格期内经治疗康复,可以向学校申请入学,由学校指定医院诊断,符合体检要求,经学校医院复查合格后,重新办理入学手续。复查不合格或者逾期不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

第十一条 每学期开学时,学生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办理注册手续。不能如期注册者,应当履行暂缓注册手续。未按规定缴纳学宿费及有关费用或者其他不符合注册条件的不予注册。不注册的学生,不能选课。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学生工作处申请贷款或者其他形式资助,办理有关手续后予以注册。

第四章 修课与学分

第十二条 学分是用于计算学生学习量的计量单位,每18学时为一个基本学分单位,每门课程及实践环节具体学分数以专业教学计划为准。

第十三条 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学分,方可毕业。

第十四条 学生每学年一般要修满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最低学分,达不到最低学分要求者,给予成绩警告;学生每学期修读学分一般不得超过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最高学分,确实学有余力的学生,经所在学院教学院长同意,报教务处批准后可多选学分。

每学年最高学分=教学计划规定的总学分/(标准学制-1);

每学年最低学分=教学计划规定的总学分/(标准学制+2)。

第十五条 学校实行“学生选课自主负责制”。学生选课应在学院指导下按教学计划进行,课程一旦选定,应认真修读并取得相应学分,未取得学分时必须重修。

第十六条 学校鼓励学生学有余力时申请辅修其他专业或者选修其他专业课程,其缴费标准按有关规定执行。

学生可以根据校际间协议跨校修读课程。在他校修读的课程成绩(学分)由我校审核后予以承认。

第十七条 学校允许学生以自修方式学习部分课程。学生须在开课两周内办理自修申请手续。自修课程仍须按时完成作业,参加该课程的期末考试。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课、体育课、军事课、实验课和其它实践性教学环节均不得申请自修;考查课不得申请自修。

第十八条 重修可采取参加课程重修班、插班重修、课程置换和自修等方式。课程置换适用于转学、转专业和校际交流学生。

第五章 考核与成绩记载

第十九条 学生应当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各种教育教学环节(以下统称课程)的考核,考核成绩记入成绩册,并归入本人档案。

第二十条 考核方式有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课、考查课、毕业论文(毕业设计)采用百分记分制(取整数);实习、见习等实践环节可根据学科特点采用百分制或二级记分制;全校任选课采取二级记分制。

第二十一条 学生体育课的成绩应当根据考勤、课内教学和课外锻炼活动的情况综合评定。因健康原因,不能参加正常体育课的学生,经校医院证明,教务处批准,可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保健体育课学习,保健体育课考核及格者,可以取得体育课的成绩和学分,但需在成绩单上注明“保健体育课”字样。

第二十二条 选课后在规定时间内未办理退选手续,该课程成绩记为零分。未办理选课手续不准参加期末考试。

第二十三条 学生必须按时听课(自修课程除外)、完成作业,方准参加该课程考核。学生请假一周以内须由教学院长批准,一周以上须报教务处批准。第二十四条 一学期中,无故缺课累计达到或超过该门课程学时数三分之一者(体育课四分之一)或缺交作业超过三分之一者,不得参加该课程期末考试,该门课程必须重修。

第二十五条 学生对学习成绩不满意的课程(实验课及有实践环节的课程除外),可以申请重修。重修后成绩按最高成绩记载。

第二十六条 毕业学期重考仅限于毕业学年的不及格课程或因教学计划变动不再开设的课程。

重考在命题难度上与期末考试一致,并由学校统一安排考试。

第二十七条 学生因急症不能参加期末考试时,必须提交校医院证明,向所在学院请假,经教学院长审核同意,报教务处批准后可以缓考。未经教务处批准擅自缺考者一律按旷考处理。

事假一般不准缓考。缓考与重修考试同时进行, 按正常考试评定成绩。缓考不及格应申请重修(考),且只有一次重修(或重考)机会。

第二十八条 学生参加考试应严格遵守考场纪律,按时完成答卷。凡无故不参加考试或参加考试不交试卷者,以旷考论处,该课程成绩以零分记录。凡考试有作弊行为者,立即取消考试资格,该课程成绩以零分记录,并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处分,处分材料存入学生本人档案。能否重修或重考,由学生所在学院视其表现决定。

第二十九条 学校出具学生毕业成绩单和出国成绩单时,按课程考试的高分记载;但在平时的各项评优活动、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时,课程成绩按第一次考试成绩进行计算。

第三十条 学校实行学分绩点制度。

(一)课程绩点计算方法为

nn≥60

课程绩点=

0n<60(百分记分制)

70合格

课程绩点=

0不合格(二级记分制)

(二)学分绩点计算公式为:

课程学分绩点=课程绩点×课程学分

第三十一条 重修课程取得的课程绩点,可代替原来的低绩点或零绩点重新计算平均学分绩点。

第三十二条 凡考试作弊、旷考、取消考试资格或考试不交卷者,该课成绩按零分计,课程学分绩点为零,参与计算平均学分绩点。

第六章 转学与转专业

第三十三条 学生如因患病或者确有特殊困难,无法继续在我校学习的,可以申请转学。

第三十四条 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得转入山东大学:

(一)入学未满一学期的或二年级以上的;

(二)非教育部属重点高校的;

(三)低学历层次转为高学历层次的;

(四)招生时确定为定向、委托培养的;

(五)应予以退学的;

(六)无其他正当理由的。

第三十五条 学生转学,经两校同意,由转出学校报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认转学理由正当,可以办理转学手续;跨省转学者由转出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协商山东省教育厅,经审批同意后,按转学条件要求办理转学手续。须转户口的由转入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有关文件抄送转入我校所在地公安部门。第三十六条 学校允许一年级学生在统一安排时间内自主申请通过免试或考试转专业。在读一、二年级学生符合下列特殊情况者,学校可考虑其转专业。

(一)因公伤事故、生理缺陷或患某种疾病,经本校医院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其它专业学习者;

(二)在某些方面确有特殊才能,经本人申请,所在学院推荐,转入学院考试,成绩优良者;

(三)有特殊困难,不转专业无法继续学习者。

第七章 休学、复学与退学

第三十七条 学生申请休学或者学校认为应当休学者,由教务处批准,可以休学。休学次数最多不超过两次,一次休学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

第三十八条 学生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校为其保留学籍至退役后一年。

第三十九条 休学学生应当办理休学手续离校,学校保留其学籍。学生休学期间,不享受在校学习学生待遇。休学学生患病,其医疗费按学校规定处理。第四十条 学生休学期满,应当于学期开学前向学校提出复学申请,经学校复查合格,方可复学。

第四十一条 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应予退学:

(一)连续两次或累计两次受到成绩警告的,(二)休学期满,在学校规定期限内未提出复学申请或者申请复学经复查不合格的;

(三)经学校指定医院诊断,患有疾病或者意外伤残无法继续在校学习的;

(四)未请假连续两周不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的;

(五)超过学校规定期限未注册而又无正当事由的;

(六)本人申请退学的。

第四十二条 对学生的退学处理,由校长会议研究决定。

对退学学生,由学校出具退学决定书并送交本人,同时报山东省教育厅备案。第四十三条 退学的学生,按学校规定期限办理退学手续离校,档案、户口退回其家庭户籍所在地。

第八章 毕业、学位、结业与肄业

第四十四条 学生在学校规定的弹性修业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德、智、体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由学校发给毕业证书。毕业时间按发证日期填写。

第四十五条 符合毕业条件、平均学分绩点70(含70)以上且未受过两次以上处分或留校察看处分者,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发给学位证书。第四十六条 对完成本专业学业同时辅修其他专业并达到该专业辅修要求者,由学校发给辅修专业证书;对辅修跨学科门类专业且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可授予相应学位。

第四十七条 在标准学制年限内(不含休学时间),尚未取得专业教学计划规定学分,且未达到退学条件者,可延长就读时间,但不得超过允许修业年限。

(一)所缺学分在10学分以下的学生必须离校,可在允许修业年限内返校交费重考。

(二)所缺学分20学分以上必须在校延期修读。所缺学分在10至20学分间的学生可选择在校或离校延期。

第四十八条 学生在学校允许的最长修业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学分未达到毕业要求者,给予永久结业,由学校发给结业证书。

第四十九条 学满一学年以上,有成绩但未完成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而退学的学生,学校发给肄业证书。

第五十条 毕业、结业、肄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遗失或者损坏,经本人申请,学校核实后出具相应的证明书。证明书与原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第五十一条 对违反国家招生规定入学者,学校不发给学历证书、学位证书; 已发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我校有权追回或宣布证书无效。

第九章 附 则

第五十二条 专科(高职)学生、进修学生及留学生的管理参照本规定实施。第五十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2005年及以后入学的学生。

第五十四条 本规定解释权归教务处。

上一篇:有关地势的成语有哪些下一篇:新建物业接管验收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