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

2024-07-05

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精选10篇)

篇1: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

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排污费征收标准的管理,根据国务院《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69号,以下简称《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排污者”),必须按照本办法规定,缴

纳排污费。

第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按下列排污收费项目向排污者征收排污费:

(一)污水排污费。对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计征污水排污费;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本办法规定的收费标准计征的收

费额加一倍征收超标准排污费。

对向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污水、按规定缴纳污水处理费的,不再征收污水排污费。

对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接纳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污水,其处理后排放污水的有机污染物(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总有机碳)、悬浮物和大肠菌群超过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的,按上述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本办法规定的收费标准计征的收费额加一倍向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营单位征收污水排污费,对氨氮、总磷暂不收费。对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达到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排放的水,不征收污水排污费。

(二)废气排污费。对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计征废气排污费。对机动车、飞机、船舶等流动污染源暂不征收废气排污费。

(三)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排污费。对没有建成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设施或场所,或者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设施或场所不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计征固体废物排污费。对以填埋方式处置危险废物不符合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按照危险废物的种类、数量计征

危险废物排污费。

(四)噪声超标排污费。对环境噪声污染超过国家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且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按照噪声的超标分贝数计征噪声超标排污费。对机动车、飞机、船舶等流动污染源暂不征收噪声

超标排污费。

排污费征收标准及计算办法见附件。

第四条 除《条例》规定的污染物排放种类、数量核定方法外,市(地)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餐饮、娱乐等服务行业的小型排污者,采用抽样测算的办法核算排污量,核算办法应当向社会公开,并按本办法规定征收排污费。

第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到指定的价格主管部门申领、变更《收费许可证》,使用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

第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本办法的规定。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要加强对排污费征收行为的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乱收费的,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查处。

第七条 本办法由国家计委会同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经贸委负责解释。

第八条 本办法自2003年7月1日起施行。原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关于发布环保系统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及标准的通知》([1992]价费字178号)中有关排污收费的规定;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征收污水排污费的通知》[计物价(1993)1366号];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实施按排放水污染物总量征收排污费试点工作的批复》(计价格[1995]2090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经贸委《关于在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开展征收二氧化硫排污费扩大试点的通知》(环发[1998]6号);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在杭州等三城市实行总量排污收费试点的通知》(环发[1998]73号)等,以及地方制定的排污收费标准的规定同时废止。

附:排污费征收标准及计算方法

附件:

排污费征收标准及计算方法。

一、污水排污费征收标准及计算方法

(一)污水排污费按排污者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以污染当量计征,每一污染当量征收标准为0.7

元。

(二)对每一排放口征收污水排污费的污染物种类数,以污染当量数从多到少的顺序,最多不超过3项。其中,超过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本办法规定的收费标准计征污水排污费的收费额加一倍征收超标准排污费。

对于冷却水、矿井水等排放污染物的污染当量数计算,应扣除进水的本底值。

(三)、水污染物污染当量数计算

1、一般污染物的污染当量数计算

该污染物的排放量(千克)

某污染物的污染当量数=

该污染物的污染当量值(千克)

一般污染物的污染当量值见表1和表2.2、PH值、大肠菌群数、余氯量的污染当量数计算

污水排放量(吨)

某污染物的污染当量数=

该污染物的污染当量值(吨)

3、色度的污染当量数计算

污水排放量(吨)×色度超标倍数

色度的染当量数=

色度的污染当量值(吨。倍)

PH值、色度、大肠菌群数、余氯量的污染当量值见表3.PH值、色度、大肠菌群数、余氯量不加倍收费。

4、禽畜养殖业、小型企业和第三产业的污染当量数计算

污染排放特征值

污染当量数=

污染当量值

禽畜养殖业、小型企业和第三产业的污染当量值见表4.(四)排污费计算

1、污水排污费收费=0.7元×前3项污染物的污染当量数之和

2、对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排放标准的污染物,应在该种污染物排污费收费额基础上加1倍征收超

标准排污费。

表1

第一类水污染物污染当量值

污染物污染当量值(千克)

1.总汞0.0005

2.总镉0.005

3.总铬0.04

4.六价铬0.02

5.总砷0.02 总铅0.025

7.总镍0.025

8.苯并(a)芘0.0000003

9.总铍0.01

10.总银0.02

表2

第二类水污染物污染当量值

污染物污染当量值(千克)

11.悬浮物(SS)

12.生化需氧量(BOD5)

0.5

13.化学需氧量(COD)

14.总有机碳(TOC)

0.49

15.石油类0.1

16.动植物油0.16

17.挥发酚0.08

18.总氰化物0.05

19.硫化物0.125

20.氨氮0.8

21.氟化物0.5

22.甲醛0.125

23.苯胺类0.2

24.硝基苯类0.2

25.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

0.2

26.总铜0.1

27.总锌0.2

28.总锰0.2

29.彩色显影剂(CD-2)

0.2

30.总磷0.25

31.元素磷(以P计)

0.05

32.有机磷农药(以P计)

0.05

33.乐果0.05

34.甲基对硫磷0.05

35.马拉硫磷0.05

36.对硫磷0.05

37.五氯酚及五氯酚钠(以五氯酚计)

0.25

38.三氯甲烷0.04

39.可吸附有机卤化物(AOX)(以CI计)

0.25

40.四氯化碳0.04

41.三氯乙烯0.04

42.四氯乙烯0.04

43.苯0.02

44.甲苯0.02

45.乙苯0.02

46.邻-二甲苯0.02

47.对-二甲苯0.02

48.间-二甲苯0.02

49.氯苯0.02

50.邻二氯苯0.02

51.对二氯苯0.02

52.对硝基氯苯0.02

53.2.4-二硝基氯苯0.02

54.苯酚0.02

55.间-甲酚0.02

56.2.4-二氯酚0.02

57.2.4.6-三氯酚0.02

58.邻苯二甲酸二丁脂0.02

59.邻苯二甲酸二辛脂0.02

60.丙烯晴0.125

61.总硒0.02

说明:1.第一、二类污染物的分类依据为《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2.同一排放口中的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5)和总有机碳(TOC),只征收一项。

表3

PH值、色度、大肠菌群数、余氯量污染当量值

污染物污染当量值

1.PH值1.0-1,13-14

2.1-2,12-13

3.2-3,11-12

4.3-4,10-11

5.4-5,9-10

6.5-6,0.06吨污水

0.125吨污水

0.25吨污水

0.5吨污水

1吨污水

5吨污水

2.色度5吨水。倍

3.大肠菌群数(超标)

3.3吨污水

4.余氯量(用氯消毒的医院废水)

3.3吨污水

说明:1.大肠菌群数和总余氯只征收一项。

2.PH5-6指大于等于5,小于6;PH9-10指大于9,小于等于10,其余类推。

表4

禽畜养殖业、小型企业和第三产业污染当量值

类型污染当量值

1.牛0.1头

禽畜养殖场2.猪1头

3.鸡、鸭等家禽30羽

4.小型企业1.8吨污水

5.饮食娱乐服务业0.5吨污水

6.医院消毒0.14床

2.8吨污水

不消毒0.07床

1.4吨污水

说明:1.本表仅适用于计算无法进行实际监测或物料衡算的禽畜养殖业、小型企业和第三产业等小型

排污者的污染当量数。

2.仅对存栏规模大于50头牛、500头猪、5000羽鸡、鸭等的禽畜养殖场收费。

3.医院病床数大于20张的按本表计算污染当量。

二、废气排污费征收标准及计算方法

(一)废气排污费按排污者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以污染当量计算征收,每一污染当量征收标准为

0.6元。

其中,二氧化硫排污费,第一年每一污染当量征收标准为0.2元,第二年(2004年7月1日起)每一污染当量征收标准为0.4元,第三年(2005年7月1日起)达到与其它大气污染物相同的征收标准,即每一污染当量征收标准为0.6元。氮氧化物在2004年7月1日前不收费,2004年7月1日起按每一

污染当量0.6元收费。

(二)北京市二氧化硫排污费仍按经国务院同意,1999年国家计委批准的收费标准执行,即高硫煤每公斤二氧化硫排污费1.20元,低硫煤每公斤二氧化硫排污费0.50元。2005年7月1日起,低硫煤二

氧化硫排污费标准为每一污染当量0.6元。

本办法实施前两年,杭州、郑州和吉林三个城市的二氧化硫排污费标准,按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的总量排污收费标准执行,即杭州、吉林二个城市的二氧化硫排污费标准为每一污染当量0.6元,郑州市二氧化硫排污费标准为每一污染当量0.5元。2005年7月1日起,三个城市的二氧化硫排污费标准均按本办法

规定执行。

(三)对每一排放口征收废气排污费的污染物种类数,以污染当量数从多到少的顺序,最多不超过

3项。

(四)大气污染物污染当量数计算

该污染物的排放量(千克)

某污染物的污染当量数=

该污染物的污染当量值(千克)

大气污染物污染当量值见表5

(五)排污费计算

废气排污费征收额=0.6元×前3项污染物的污染当量数之和

表5

大气污染物污染当量值

污染物污染当量值(千克)

1.二氧化硫0.95

2.氢氧化物0.95

3.一氧化碳16.7

4.氯气0.34

5.氯化氢10.75 氟化物0.87

7.氰化氢0.005

8.硫酸雾0.6

9.铬酸雾0.0007

10.汞及其化合物0.0001

11.一般性粉尘4

12.石棉尘0.53

13.玻璃棉尘2.13

14.碳黑尘0.59

15.铅及其化合物0.02

16镉及其化合物0.03

17.铍及其化合物0.0004

18.镍及其化合物0.13

19.锡及其化合物0.27

20.烟尘2.18

21.苯0.05

22.甲苯0.18

23.二甲苯0.27

24.苯并(a)芘0.000002

25.甲醛0.09

26.乙醛0.45

27.丙烯醛0.06

28.甲醇0.67

29.酚类0.35

30.沥青烟0.19

31.苯胺类0.21

32.氯苯类0.72

33.硝基苯0.17

34.丙烯氢0.22

35.氯乙烯0.55

36.光气0.04

37.硫化氢0.29

38.氨9.09

39.三甲胺0.32

40.甲硫醇0.04

41.甲硫醚0.28

42.二甲二硫0.28

43.苯乙烯25

44.二硫化碳20

(六)对难以监测的烟尘,可按林格曼黑度征收排污费。每吨燃料的征收标准为:1级1元、2级

3元、3级5元、4级10元、5级20元。

三、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排污费征收标准

(一)对无专用贮存或处置设施和专用贮存或处置设施达不到环境保护标准(即无防渗漏、防扬散、防流失设施)排放的工业固体废物,一次性征收固体废物排污费。每吨固体废物的征收标准为:冶炼渣25元、粉煤灰30元、炉渣25元、煤矸石5元、尾矿15元、其它渣(含半固态、液态废物)25元。

(二)对以填埋方式处置危险废物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危险废物排污费征收标准为每次每吨1000

元。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目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

险特征的废物。

四、噪声超标排污费征收标准

对排污者产生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且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按照超标的分贝数征收噪声超标排污费,征收标准见表6.表6

噪声超标排污费征收标准

超标分贝数1 2 3 4 5 6 7 8

收费标准(元/月)

350 440 550 700 880 1100 1400 1760

超标分贝数9 10 11 12 13 14 15 16及16以上

收费标准(元/月)

2200 2800 3520 4400 5600 7040 8800 11200

说明:

1.一个单位边界上有多处噪声超标,征收额应根据最高一处超标声级计算,当沿边界长度超过100米

有二处及二处以上噪声超标,则加1倍征收。

2.一个单位若有不同地点的作业场所,收费应分别计算、合并征收。

3.昼、夜均超标的环境噪声,征收金额按本标准昼、夜分别计算,累计征收。

4.声源一个月内超标不足十五天的,噪声超标排污费减半征收。

5.夜间频繁突发和夜间偶然突发厂界超标噪声排污费,按等效声级和峰值噪声两种指标中超标分贝值

高的一项计算排污费。

6.一个工地同一施工单位多个建筑施工阶段同时进行时,按噪声限值最高的施工阶段计收超标噪声排

污费。

7.本标准以每分贝为计征单位,不足一分贝的按四舍五入原则计算。

8、对农民自建住宅不得征收噪声超标排污费。

篇2: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

(1994年1月12日省政府第26号令发布)

第一条 为了加强排污费的征收管理,促进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及个体生产经营者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治理污染,改善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我省境内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及个体生产经营者(以下统称排污者)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和省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均应按照本办法规定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缴纳超标排污费,向水体排放污染物未超过标准的,按规定缴纳排污水费。排污者缴纳超标排污费或者排污水费(以下简称排污费)后,不免除其依法承担的治理污染和赔偿损害的责任。第三条 排污者排放污染物应当执行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本省已有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执行本省污染物排放标准。

第四条 排污者应当如实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经核定后,作为征收排污费的依据。未申报者,按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监测单位监测的数据收费。对不具备采样分析条件的,可以用物料衡算方法或者比照同类排污者的排污情况核算排污量。排污者对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排污数据有异议时,由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上级机关核查,并以核查的数据为准。

第五条 排污者的污水排放量按污水计量仪表的记录计算或抽测计算;无计量仪表的,按上水量的80%计算(上水量以供水部门的水费收据为依据;自备水源的,按水泵流量和开泵时间计算)。第六条 排放大气污染物超过标准的,可以按实测计算或者用物料衡算方法折算排放量,按规定计征排污费;无组织排放有毒大气污染物的,按排放小时计征排污费。

第七条 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无专用堆放场,或者有专用堆放场但无防渗漏、防流失措施的,以固体废弃物的堆存量计征排污费。

第八条 排污费征收标准按本办法附表的规定执行。同一排污口含有两种以上有害物质的,征收排污费按有害物质中收费额高的一种计征。

第九条 对缴纳超标排污费后仍未达到排放标准的,从排污者缴纳超标排污费第三年起,每年提高征收标准5%;已达到排放标准,或者显著降低排污数量和浓度,以及永久或者暂时停产的,应当及时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书面申请,经核实,自申请之日起可以停止或者减少收费。对限期治理项目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应当加倍收费。

第十条 排污费原则上按排污单位的隶属关系,由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征收;未独立设置环境保护行政机构的地方,由其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征收或者委托有关部门征收;中央和省属单位的排污费,可以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委托所在地、州、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征收。排污费以月计算,按月或者季征收。排污者应当根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缴费通知单,在20日内向指定银行缴付,或者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银行收取。逾期不缴者,每日收取应缴费用的滞纳金。中央和省属单位的排污费缴入省财政;其他排污者的排污费,按隶属关系分别缴入同级财政。

第十一条 企业缴纳的排污费可以从生产成本中列支。提高标准收费、加倍收费、滞纳金、补偿性罚款等,属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在利润留成、缴纳所得税后利润或者企业基金中列支;属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在缴纳所得税后利润中列支。事业单位缴纳的排污费、提高标准收费、加倍收费、滞纳金、补偿性罚款等,从单位包干结余经费或者预算外资金中开支。第十二条 征收的排污费纳入预算内,作为环境保护补助资金,按专项资金管理,不参与体制分成。环境保护补助资金的使用,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其中80%部分(含提取3%作为环境科技发展基金)及其贷款利息(扣除银行手续费外),为治理污染贷款基金,主要用于重点污染源治理(其中排污水费主要用于水域综合整治); 20%部分以及提高标准收费、加倍收费、滞纳金和污染环境补偿性罚款部分,按省有关规走使用。

篇3:三部委联手调整排污费征收标准

最近,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环保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调整排污费征收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规定, 在2015年6月底前, 各省 (区、市) 要将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污费征收标准调整至不低于每污染当量1.2元, 将污水中的化学需氧量、氨氮和5项主要重金属 (铅、汞、铬、镉、类金属砷) 排污费征收标准调整至不低于每污染当量1.4元。鼓励污染重点防治区域及经济发达地区, 制定高于上述标准的征收标准。各地要建立差别排污收费机制, 对超排放限值或超总量指标排放污染物的, 以及列入淘汰类目录的企业, 实行较高的征收标准;对治污效果较好的企业实行较低的征收标准。

篇4: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

一、存在的问题

在征收方面:一是随意征收情况普遍存在。按照排污费征收管理条例规定,环保部门应根据排污者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对排污者应当缴纳的排污费数额进行核定征收。但在实际征收过程中,有的县市区存在排污费核定程序不规范,缺失核定资料,征收制度不健全,随意征收排污费的问题。有的没有申报就收费;有的虽有申报但未核定就征收;有的核定与实际收费标准不一致;有的不按核定的实际污染物排放量收费;有的按协商数进行收费等等;二是少征漏征现象已为常态。由于征收的随意性,因而不可避免的存在少征、漏征现象。如某县2010年至2011年征费台账反映,排污费应征额910万元,实际征收560万元,少征350万元,征收比例为61.5%。某县2011年有188家排污单位未征缴排污费。某市对一些难以核定的小企业没有进行排污费征收,如畜禽养殖场,餐饮行业排放的油烟和噪音等;三是以罚代收现象时有发生。通过调查,环保部门在排污费征收过程中,存在以罚没款名义收取排污费和以排污费名义收取罚没款的行为,混淆了正常收费与违规受罚的性质,造成企业漏缴排污费或者企业超标排放污染物未受处罚。如:某县对十户商户2010年缴纳环境污染罚款1.7万元,而当年均未缴纳排污费。某局2011年以排污费名义收取三家公司环境罚款25万元。

在管理方面:一是违规设置排污费“过渡户”。个别地方违规设置排污费财政预算外资金过渡专户,将排污费收入先缴入过渡户,然后再缴入国库。有的地方甚至将排污费任务数缴入国库后,超额完成的就放在预算外过渡专户,坐收坐支,或用于抵明年的任务。违规设置过渡户导致排污费不能及时足额上缴国库,纳入预算管理,同时也截留了应上缴中央和省级的部分的收入。如某市2011年排污费收入340万元滞留在预算外过渡户至审计时仍未上缴国库,2011年某县34万元和某区10万元到2012年6月才缴库;二是专项资金核算不够规范。有的环保部门排污费专项资金使用会计核算不规范,没有分项目专项核算,而是与经常性经费捆在一起核算,年底专项结余全部转入经常性结余,如某县2010~2011年县财政局从排污费中拨给县环保局200万元,与单位日常经费合在一起使用。

在使用方面:一是挤占挪用。排污费资金应作为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全部专项用于环境污染防治,不得挤占和挪用。但审计调查发现,某市2010年和2011年排污费支出有2000余万元用于与污染防治无关的支出,占排污费总收入的35%。如某市2011年在排污费专项资金中预算安排环境监测执法大楼1 700万元、补助办案经费14万元、用于生态县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经费30万元;某市2010年和2011年从纳入预算管理的排污费收入中安排环保局350万元,用于环保局能力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某县环保局挤占挪用15万元弥补办公经费不足。二是坐收坐支。排污费的收缴、使用必须实行“收支两条线”,纳入预算管理,但审计调查发现个别县(市、区)存在坐收坐支排污费的现象。如某区环保局2010年将收取的排污费20余万元直接坐支用于本单位日常开支。三是效益不佳。调查发现,由于部分项目计划安排不及时和项目资金的使用缺乏监管等原因,排污费专项资金存在闲置,未能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等问题。如2010年某市财政从排污费收入中安排76万元用于3个监测站站房建设,至今年6月止,仅有一个监测站站房建设已完工,其余2个监测站站房还未建设;某市2010年安排城市空气自动站建设和监测实验台等设施购置90万元,至审计时止项目还没有实施;某市2011年财政从排污费收入中安排45万元资用于河洲污水处理厂治理,审计现场调查发现目前此污水处理厂因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停止运行。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1.征收管理薄弱。

部分环保部门排污费征收管理不规范,随意性强,管理薄弱。排污申报、核定制度不够健全, 没有按规定设置排污费征收台账,在排污费征收过程中,部分企业没有登记排污申报文件、排污核定通知单、缴费通知单等资料,不能准确的反映各期应征排污费。

2.经费保障不足。

有些县市财政比较困难,原本应由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无法保障,难以保证环保部门的需要,致使返还的排污费收入用于环保部门的公用支出,没有用于防治污染等专项支出。由于财政拨款不到位,经费保障不足,导致了一些地方出现了挤占排污费的问题。

3.地方财政调控。

实行排污费征缴系统后,系统自动对收缴的排污费按比例分成,不能人为控制缴库级次,个别地方财政部门为便于滞留排污费或用排污费资金调控,将上缴的排污费放在财政过渡专户。

4.部门利益驱使。

由于罚没款、监测费等收入财政将全额返还,因此以罚没款、监测费名义收取排污费,可以少上缴上级分成,便于部门利益最大化。

三、对策及建议

1.健全排污收费管理机制。

各级环保和财政部门要严格按照《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排污费资金收缴使用管理办法》等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规范排污费的征收管理工作。一是要完善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费核定制度,收费额应以实测数据进行核定,杜绝未征、少征排污费。二是要规范和严格财政管理制度,修改完善非税收入征收系统,清理撤销排污费征收过渡户,规范收缴入库工作,做到按规定就地及时足额解缴排污费,防止挤占、挪用和拖欠排污费问题的发生。三是加强基层环境监察队伍建设,提高环境监察执法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基础装备建设,形成快速、高效、准确、有力的执法力量,提高其执法水平和执法力度。同时,加强排污费征管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排污单位自觉缴纳排污费的意识。

2.提高财政预算保障能力。

各级财政部门要根据环保机构的工作需要,结合当前环保部门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将环保部门的在编人员经费以及必要的公用经费和专项工作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同时,要增加能力建设和项目建设的支持投入,中央、省要对贫困地区环保经费给予必要的支持,保证经费足额安排,切实从源头上杜绝挤占、挪用排污费现象。

3.加强排污资金管理体系。

各级环保、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排污费资金的使用管理,排污费资金必须全额纳入财政预算,作为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进行管理,并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严格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支出范围,实行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挪用或转作他用,提高排污费的使用效率,切实发挥资金效用,保证污染减排效果,真正促进污染防治工作。

4.强化职能部门监督职能。

各级财政、审计、监察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严肃处理。对弄虚作假、私设过渡性收入账户滞留不缴、截留、挤占、挪用排污费资金,应收未收或少收排污费等违反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的行为,给予有关责任人员经济和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通过执法机关严格执法,确保排污费及时足额收缴入库,确保环保资金规范安全有效使用,切实发挥排污费在发展环保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篇5:河南省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排污费征收、使用的管理,根据国务院《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排污者),应当依照《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缴纳排污费。

排污者向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污水、缴纳污水处理费用的,不再缴纳污水排污费。对不进入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直接排入环境的污水,排污者不缴纳污水处理费,但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

第三条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部门、价格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加强对排污费征收、使用工作的指导、管理和监督。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环境监察机构具体负责排污费征收管理工作。

第四条 排污费的征收、使用必须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征收的排污费一律上缴财政,环境保护执法所需经费列入本部门预算,由本级财政予以保障。

排污费应当全部专项用于环境污染防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或者挪作他用。

第五条 排污者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向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并提供有关资料。

第六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排污者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按月进行核定。

对餐饮、娱乐等服务行业的小型排污者以及其他无组织排放的排污者,按照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向社会公开的抽样测算办法核定排污量。

对拒报、谎报污染物排放种类、数量的排污者,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限期如实申报;逾期不如实申报的,可以依据国家和省规定的测算办法直接核定其排放污染物种类、数量。

第七条 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装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上电力企业的二氧化硫排污费的核定和征收。

省辖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市区范围内排污费的核定和征收。

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范围内排污费的核定和征收。

中原油田、河南油田的排污费由油田所在地省辖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和征收。

核定和征收排污费应当予以公告并书面通知排污者。

第八条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排污费征收工作的稽查。对应当征收而未征收或者少征收排污费的,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限期足额征收;逾期仍不足额征收的,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直接核定和征收。

第九条 排污者因不可抗力遭受重大经济损失需要申请减缴、免缴排污费,或者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排污费需要申请缓缴排污费的,按照《条例》和国务院财政部门、价格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

第十条 省辖市、县(市)国库部门应当将所收缴排污费总额按10∶10∶80的比例分别缴入中央、省和本级国库,作为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

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具体使用管理,按照国家和省财政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省财政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每年应当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宏观政策和污染防治工作重点,按照“量入为出”的原则,编制下一全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申请指南,指导环境保护资金的申报和使用。

省辖市、县(市)财政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参照国家和省财政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编制的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申请指南,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申请指南,指导环境保护资金的申报和使用。

第十二条 排污者需要使用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应当在每年12月15日前,向县级以上财政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财政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和省财政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办理。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财政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和省财政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将排污费征收情况及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报告上一级财政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国家已有处理规定的,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排污者未按照规定缴纳排污费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缴纳;逾期拒不缴纳的,处应缴纳排污费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并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第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六条第三款规定,排污者逾期不如实申报污染物排放种类、数量的,负责征收排污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处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部门、价格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违反《条例》和本办法规定批准减缴、免缴、缓缴排污费的;

(二)截留、挤占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或者将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挪作他用的;

(三)不按照《条例》和本办法规定履行核定、征收、监督管理职责,对违法行为不予查处,或查处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

篇6:江西省征收排污费办法

(1990年12月22日江西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根据1994年12月25日江西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江西省征收排污费办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1997年8月15日江西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江西省征收排污费办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第一条 为了搞好全省征收排污费的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其他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征收排污费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排污单位加强管理,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治理污染,改善环境。

排污单位缴纳排污费,并不免除其应承担的治理污染、消除危害、赔偿损失的责任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责任。

第三条 本省境内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部队和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排污单位),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排污费包括:

(一)对超过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省人民政府制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的排污单位,征收超标排污费;

(二)对未超过前项标准或指标,但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排污单位,征收污水排污费;

(三)对宾馆、饭店、旅馆、招待所、酒茶楼、个体饮食业等服务行业的锅炉、炉灶以及其他行业的窑炉、采暖锅炉排放的烟尘,参照工业锅炉烟尘排放标准,向排污单位征收烟尘排污费。

对产生噪声、放射性、汽车尾气以及其他流动污染源的,逐步开展收费。

征收排污费的具体项目和标准按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和省人民政府依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制定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含地区行政公署,下同)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环保部门)是本辖区征收排污费的主管机关,各级环境监理所(站)负责本级排污费的征收。

中央部属、省属排污单位的排污费由省环境监理站征收。设区的市(地区行政公署)属排污单位的排污费由设区的市(地区行政公署)环境监理所(站)征收。县(市、区)属及县(市、区)以下排污单位的排污费由县(市、区)环境监理所(站)征收。

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私营企业的排污费,按环保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权限的划分,由对该企业建设项目进行审批的环保部门所属的环境监理所(站)征收。

建筑噪声排污费由建筑施工现场所在地的县(市、区)环境监理所(站)征收。

排污费按月或按季征收,各级环境监理所(站)征收的排污费分别缴入同级财政。

对跨行政区域的排污单位征收排污费的管辖,由有关环保部门协商决定;协商不成的,可报请省环保部门协调决定或者由省环保部门直接征收。

第六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征收排污费的管理工作。经编制管理部门批准,环保部门可充实和配备必要的人员。

第七条 凡开展征收排污费工作的环保部门,必须根据上级环保部门和财政部门下达的征收排污费计划和实际征收数,于下开始前一个月编制出本地区排污费征收计划,报上一级环保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批后作为下年的征收任务。

征收排污费应当根据规定的收费范围、项目、标准和收费权限,向物价部门申领《行政事业收费许可证》,征收排污费必须统一使用省财政部门与省环保部门联合监印的《征收排污费收款收据》。

第八条 排污单位应当按当地环保部门规定的时间如实申报、登记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拒报或者谎报的,由环保部门给予警告或处以300元至3000元的罚款。

第九条 环保部门或其指定的监测单位对排污单位申报登记的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进行核定,其监测数据作为征收排污费的依据。

对污染物的核定应每年进行两次。对核定结果有争议的,由上一级环保部门裁定或指定监测单位在一个月内另行核定。

第十条 排污单位在同一排污口排出含有两种以上超标准污染物质时,按收费额最高的一种计算收费。

按区域特点划分并实行同一环境质量标准的功能区域和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区域,按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排污单位经过治理和改善管理,已经达到排放标准的,停征超标准排污费;降低排污数量和浓度的,减征超标准排污费。排污单位因搬迁、设备检修、停止生产或者其他原因暂不排污一个月以上的,应暂时停征排污费。

排污单位符合前款所列情况之一的,可向当地环保部门申请停征或减征,环保部门应在接到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停征或减征的决定。

第十二条 对缴纳排污费后仍未达到排放标准的排污单位,从开征第三年起,每年提高征收标准的5%。

第十三条 1979年9月13日以后,新建、扩建、改建的工程项目和挖潜、革新改造的工程项目排放污染物超过标准或总量指标的,以及有污染物处理设施而不运行或擅自拆除,排放污染物又超过标准或总量指标的,应当征收2至5倍的超标准排污费,并由环保部门责令限期治理,逾期不改的,处以5000元至2万元的罚款。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四条 依照本办法应当缴纳排污费、提高征收标准收费、加倍收费的排污单位,不论其隶属关系和所有制关系,都应根据环保部门的缴费通知单,在20日内向指定银行缴付。逾期不缴的,每天增收滞纳金1‰。对应缴付的排污费、提高征收标准收费、加倍收费拖欠两个月以上或者拒缴的排污单位,由环保部门给予警告,并处以1000元至1万元的罚款,对排污单位拖欠、拒缴的排污费,环保部门可以委托银行收取或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对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固体废物排污费的单位,由环保部门处以应缴纳排污费金额50%以下罚款。

第十五条 排污单位有治理条件而不进行治理,造成污染事故的,处以1万元至5万元的罚款;因污染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按直接经济损失的30%处以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20万元。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对造成污染事故的单位主要领导人和直接责任人,由行政监察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追究行政责任;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各级环保部门征收的排污费和提高征收标准收费、加倍收费、滞纳金全部纳入财政预算,按专项资金管理,不参与体制分成,不得用于与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无关的开支。

第十七条 征收的排污费的80%作为污染源治理补助资金和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其各占的比例及使用方法,按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执行。污染源治理补助资金主要用于补助交费单位集中治理污染源;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集中用于重点污染源治理项目、“三废”综合利用项目、污染源治理示范工程和因解决污染实行并、转、迁的企业污染源治理。

征收的排污费的20%及提高征收标准收费、加倍收费和滞纳金收入,作为业务经费补助资金由环保部门掌握。业务经费补助资金主要用于环保部门的环境监测、监理业务活动补助,区域的综合性污染防治、示范科研补助等业务性开支,不得用于建办公楼、宿舍和非业务项目等与环境保护无直接关系的开支。

第十八条 各级环保部门征收的排污费和提高征收标准收费、加倍收费、滞纳金,应当先缴入其设立的缴款专户,于征收当月终了后10日内,分别缴入同级财政,全部纳入预算内管理,不得拖欠和截留。

第十九条 各级财政部门和环保部门应当缩短缴库资金的滞留期,提高其利用率。由财政部门于每季终了后10日内,根据同级环保部门的申请,将缴库资金一次划入同级环保部门在银行开立的“环保补助资金”专户。

第二十条 本办法第十七条所列资(基)金的使用,必须严格执行专款专用、先收后用、量入为出的原则,由各级环保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按规定的使用范围,统筹编制使用计划,并分别报上一级环保部门和财政部门。对要求动用资(基)金但不符合规定的,环保部门不列入计划,财政部门应拒绝拨款。

资(基)金使用计划一经下达,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超支、挪用,年终如有节余,可结转下年使用。

第二十一条 上级环保部门应当会同同级财政、审计部门对下级环保部门的资(基)金使用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挤占、挪用资(基)金的,上级环保、财政、审计部门有权责令其停止使用,收回资(基)金,并严肃查处,追究有关人员的行政责任。

第二十二条 排污单位治理污染所需的资金不足时,可在报请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按管理权限向环保部门申请污染源治理补助资金或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

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实行有偿使用,由环保部门委托银行贷款。

废水、废气、废渣综合利用项目所需资金的不足部分,可按前款规定申请污染源治理补助资金和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

各级环保部门对排污单位的申请应当进行认真审核,符合条件的按有关规定给予安排;对有本办法第十三条和第十五条所列情形的,不予安排。

第二十三条 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环保部门可以决定1万元以下的罚款,超过1万元的罚款,报上一级环保部门批准;设区的市、地区行政公署环保部门可以决定1万元以上至5万元的罚款;超过5万元的罚款,报省环保部门批准;省环保部门可以决定5万元以上至20万元的罚款。

第二十四条 排污单位或个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环保部门的上一级环保部门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上一级环保部门应当在接到复议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复议决定;逾期不作出复议决定的,申请单位或个人可在复议期满后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被罚单位或个人逾期未申请复议,也未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环保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五条 对积极缴纳排污费,合理使用污染源专项资(基)金,在治理污染中取得显著效益的单位和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或环保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六条 各级环保部门在征收排污费的工作中,不得随意提高或降低排污费征收标准,不得议价收费,不得擅自减免。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应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篇7: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

2007年09月26日 16时21分 361 主题分类: 财税审计 计划物价 环境保护

“排污费”

湖北省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310号

《湖北省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07年9月10日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省长 罗清泉

二〇〇七年九月十一日

湖北省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根据《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排污费的核定、征收和使用管理。

第三条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排污者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排污费数额进行核定,排污者向各级地方税务机关缴纳排污费。

县级以上财政、价格、审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加强对排污费征收、使用工作的指导、管理和监督。

第四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地方税务机关应当建立排污费核定、征缴的文书送达和工作联系制度,确保排污费的核定征缴工作畅通。

第五条 征收排污费的收费许可证,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收费许可证管理办法》的规定,向同级价格部门申领,并将副本交同级地方税务机关。

第六条 排污费的核定与征收实行公示制度。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地方税务机关应当按季度将核定和实际征收的排污者的排污费数额予以公示。

第七条 排污者应当在每月或每季度开始3日内向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当月或当季度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填报《排污申报登记表》,并提供相关资料。

第八条 排污者申报登记后,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排放去向、排放方式、排放口设施、污染防治处理设施需要作变更、调整的,应当在变更前15日内履行变更申报手续,填报《排污变更申报登记表》。排污情况发生紧急变化时,必须在变更后3日内报告并提交《排污变更申报登记表》。

第九条 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应当在项目试生产前3个月内办理排污申报登记手续。

在建制镇以上城市范围内产生建筑噪声的单位,必须在开工前15日内办理排污申报登记手续,填报《建筑施工场所排污申报登记表》。

第十条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核定权限对排污者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按月或按季度进行核定,核定工作应当在接到排污申报后下月或下季度起10日内完成。

装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上火电企业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定。

第十一条 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硫的排污者,应当安装而未安装在线监控设备,或者安装在线监控设备而不正常使用的,根据未使用在线监控设备的时间,按照未脱硫核定其二氧化硫排污量。

直接排放污水的排污者,应当安装而未安装在线监控设备,或者安装在线监控设备而不正常使用的,根据未使用在线监控设备的时间,按照监督性监测或物料衡算方法计算的最高值核定其排污量。

第十二条 向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污水,按照规定缴纳了污水处理费的,不再征收污水排污费,但排放的污水不得超过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接纳标准。

第十三条 污染物排放种类、数量核定后,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向排污者送达《排污费核定通知书》。排污者对核定的污染物排放种类、数量有异议的,自接到《排污费核定通知书》之日起7日内,可以向发出通知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复核;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接到复核申请之日起10日内,作出复核决定。

第十四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复核期满或者作出复核决定后5日内向同级地方税务机关传送经排污者签收的《排污费核定通知书》。

地方税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传送的《排污费核定通知书》之日起5日内,向排污者送达《排污费缴纳通知书》。

排污者应当自接到《排污费缴纳通知书》之日起7日内,向指定的商业银行足额缴纳排污费。

第十五条 商业银行应当在收到排污费的当日将排污费资金缴入国库。国库部门在10日内负责按10%作为中央预算收入,15%作为省预算收入,75%作为地方预算收入,分别缴入中央国库、省国库和地方国库,作为中央、省、地方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

装机容量30万千瓦以上火电企业的排污费,由省地方税务机关省直社保征收局征收。按10%作为中央预算收入、90%作为省预算收入,分别缴入中央国库、省国库。

第十六条 地方税务机关在征收排污费时使用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湖北省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

第十七条 排污费纳入财政预算,列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进行管理,主要用于下列项目的拨款补助或者贷款贴息:

(一)重点污染源防治;

(二)区域性污染防治;

(三)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示范和应用;

(四)监控、信息、监察、监测、宣教、环保科研等能力建设;

(五)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污染防治项目。

第十八条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地方税务机关核定、征收排污费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部门纳入预算管理。

第十九条 排污者违反本办法的规定,超过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接纳标排放污水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条 排污者未按照规定缴纳排污费的,由负责征收的地方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并从滞纳之日起加收2‰的滞纳金。逾期拒不缴纳的,处应缴纳排污费数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并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第二十一条 排污者逾期拒不缴纳排污费、滞纳金的,经县级以上地方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地方税务机关可以依法采取以下强制措施:

(一)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从其存款中扣缴其应缴纳的排污费和滞纳金;

(二)扣押、查封、依法拍卖或者变卖其价值相当于应缴排污费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以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抵缴应缴纳的排污费和滞纳金。

地方税务机关也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二条 地方税务机关应当征收而未征收或者少征排污费的,上级地方税务机关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或者直接责令排污者补缴排污费。

县级以上地方税务机关发现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少核或者多核排污费的,应当及时向上级地方税务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报告。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发现同级地方税务机关未按时足额征收排污费的,应当及时向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同级人民政府报告。

第二十三条 排污费核定、征收中的其他违法行为,依据《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的规定承担法律责任。

篇8: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

通知规定, 2015年6月底前, 各省 (区、市) 要将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污费征收标准调整至不低于每污染当量1.2元, 污水中的化学需氧量、氨氮和五项主要重金属 (铅、汞、铬、镉、类金属砷) 排污费征收标准不低于每污染当量1.4元。国家鼓励污染重点防治区域及经济发达地区, 制定高于上述标准的征收标准。各地要建立差别排污收费机制, 对超排放限值或超总量指标排放污染物的, 以及列入淘汰类目录的企业, 实行较高的征收标准;对治污效果较好的企业实行较低的征收标准。

通知强调, 各地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进度, 逐步扩大以自动监控数据核定排污费的应用范围, 提高收缴率, 做到排污费应收尽收。要大力推广政府从第三方购买服务, 由第三方负责安装、运营和维护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 确保监控数据真实、准确。

篇9:浅析排污者标准化管理的要求

关键词:排污者;规范;标准化

一、一般管理要求

(1)环境管理规范。企业要建立全面、规范的环境管理制度,有分管环保工作的负责人、环保工作机构和环保管理人员,建立环保工作培训、考核制度,定期对本企业员工实施环保业务培训与考核。企业厂容厂貌整洁,标识标牌清楚,现场无明显滴、漏、跑、冒,环保工作档案完备,按规定公开企业环保信息。

(2)环评制度执行要求。每一个建设项目均要依法履行环评手续,环评及批复文件齐全;每一个项目的建设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等符合环评及批复要求。

(3)“三同时”制度执行要求。建设项目需要配套的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项目主体工程同时建设;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完工后,其配套建设的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生产或者运行;建设项目需要进行试生产(或者试运行)的,必须经环保部门批准,申请及其批准文件齐全;建设项目进行试生产的,其配套建设的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每一个项目均应通过环境保护竣工验收后才能投入正式运行,且资料齐全。

(4)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要求。按规定和规范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与环保部门联网上传数据,通过环保部门验收,验收文件齐全;按规范确保监控设备正常运行并建立运行台账(或记录);经环保部门季度比对监测合格;按规范对自动监控设施进行维护并制作自检报告,报告内容符合规范要求;按规定向社会公示自行监测结果。

(5)排污管路和排污口规范化建设要求。按规范设立排污口及标识牌;厂区雨污全面分流到位;污水、雨水、废气等管路标识清楚,地表管路用规定颜色区分并标识走向,地下管路在其上地面用规定颜色标注区分并标识走向。

(6)排污许可证制度执行要求。排放污染物,必须申请领取《排污许可证》或《临时排污许可证》,持证排污单位必须每年向颁证机关申请对《排污许可证》的年度信息进行核查;应按允许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排放浓度、排放总量及排放方式、排放时间、排放去向等排放污染物。

(7)排污申报与排污收费缴纳制度执行要求。应按规定的时限向环保部门履行年度申报、季度申报、变更申报或其他规定的专项申报;应如实全面申报产生、处置、排放各类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强度)、排放方式和去向等情况;根据规定每月或每季度向环保部门交纳排污费或者超标排污费。

(8)总量减排工作要求。按时完成各级政府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

(9)清洁生产审核要求。根据环保部门要求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按时完成审核评估和验收工作。

(10)环境应急工作要求。按规定制定、编修环境应急预案并向环保部门上报备案应急预案;按规定配备应急专门机构、人员、设施、装备及物资储备,开展应急演练并向环保部门报送资料。

(11)将企业年度环保工作情况向社会公开;未因环境污染问题被群众举报、投诉。

(12)行业整顿及环保守法要求。根据国家和地方要求,落实行业专项整治工作;按期完成强制淘汰落后工艺、设备与产品任务的要求;遵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未因环境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处罚。

二、企业对危险废物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要求

(1)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责任执行要求。以规范的文件建立、健全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采取防治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的措施,明确责任人,具体落实责任到人。

(2)危险废物识别标志执行要求。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按规范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按规范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3)危险废物管理计划执行要求。制定危险废物管理年度计划并报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包括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的措施、危险废物贮存、利用、处置措施);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内容有重大改变的,应及时申报。

(4)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执行要求。如实地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危险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严格完成年度、季度排污申报以及危险废物专项申报;申报事項有重大改变的,应当及时变更申报。申报种类包括产生的所有危险废物,申报数量应为特定时间段内实际的产生量、综合利用量、贮存量、转移量、处置量,其来源一般是来源于企业如实记录的危险废物管理台账。

(5)危险废物源头分类管理要求。按照危险废物特性分类进行收集、贮存;未经安全性处置,不得混合贮存性质不相容的危险废物。

(6)转移联单制度执行要求。在转移危险废物前,向环保部门报批危险废物转移计划,并得到批准;转移危险废物的,按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如实填写转移联单栏目,并加盖公章;转移联单在五年内保存齐全。

(7)经营许可证制度执行要求。与具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签订委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合同或协议;转移的危险废物,必须提供或委托给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的活动。

(8)应急预案备案执行要求。制定、编修危险废物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将应急预案上报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按照预案要求每年组织应急演练。

篇10:福建省征收排污费实施办法

【发布日期】1991-10-25 【生效日期】1992-01-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福建省征收排污费实施办法

(1991年10月19日福建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1991年10

月25日公布1992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第一条 为加强排污费的征收管理工作,促进治理污染,防止新污染的扩大,改善环境和保护资源,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根据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排放污染物的一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及其他经济组织(以下称排污单位)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应缴纳排污水费;超过国家和省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废气、废水、废渣的,应同时缴纳超标排污费;超过国家规定的边界噪声标准或限值向周围环境排放噪声的,应缴纳环境噪声超标排污费。

第三条 第三条 福建省环境保护局统一监督管理全省排污收费工作。省内排污单位不论其隶属关系和所有制关系,都应当向负责收费的环境保护部门缴纳排污费。

(一)中央部属、省属、省计划单列的排污单位和省级以上部门管理的“三资”企业的排污费由地(市)环境保护部门征收;

(二)地(市)属的排污单位和地(市)管理的“三资”企业的排污费由地(市)环境保护部门征收;

(三)其他排污单位的排污费由县(市、区)环境保护部门征收。

以上三项收费总额的4%上交省级财政,作为省级环境保护补助资金。第(一)项收费中排污水费和超标排污费的20%上交省级财政,作为省级污染源治理示范工程以及跨地区的污染治理专项基金。

第四条 第四条 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地向负责收费的环境保护部门申报、登记排放污染物质的种类、数量、浓度和噪声分贝值,经环境保护部门核定,作为征收排污费的依据。未申报的,除依法处置外,并按环境保护部门测试或依据物料 预算法计算的数据收费。

环境保护部门可以对排污单位的排污情况定期进行抽查复测,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排污单位对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核定的排放污染物质的种类、数量、浓度和噪声分贝值有异议的,可以申请上一级环境保护部门复核。

第五条 第五条 征收排污费的标准,按本办法附表执行。

排污单位超标准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中,在同一排污口含有两种以上污染物质的,按计费最高的一种征收。

排污单位位于以下区域的,按收费标准的上限收费:

(一)居民稠密区;

(二)饮用水源保护区;

(三)文教集中区;

(四)风景名胜区和疗养区;

(五)国务院或省人民政府确定的自然保护区以及具有特殊经济文化价值的保护区。

前款

(一)至

(四)项区域,由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

第六条 第六条 排污费按月计征。排污单位不论其隶属关系和所有制性质,都应当根据环境保护部门的缴费通知单,在二十天内向指定银行缴付排污费。逾期不缴的,每天增收千分之一滞纳金。

排污单位在银行开户的,可由环境保护部门委托银行以委托收款等方式进行结算;没有在银行设立账户的,应当向环境保护部门指定的银行账户办理缴款手续。

第七条 第七条 对缴纳排污费后仍未能达到排放标准的排污单位,从对其开征第三年起,每年提高征收标准百分之五。经过治理已达到排放标准的,可向环境保护部门申请停止征收超标排污费;虽未达到排放标准,但已显著降低排放数量和浓度的,可向环境保护部门申请减少收费。经核实,环境保护部门应当从其申请之日起,停止或减少收费。

第八条 第八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加收一至五倍超标排污费:

(一)1981年1月1日以后,新建、扩建、改建的工程项目和挖潜、革新、改造的工程项目,排放污染物质超过标准的;

(二)各级地方人民政府限期治理、搬迁、停产、转产而未按期完成的;

(三)有污染处理设施而不运行或擅自拆除,排放污染物质超过标准的。

加倍征收排污费的幅度,由征收排污费的环境保护部门根据造成的污染状况和违法情节决定。加收二倍以上(含二倍)排污费的,应报上一级环境保护部门审批后执行。上级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在接到下级环境保护部门加收排污费决定书后十日内作出批准或变更的答复。

第九条 第九条 排污单位缴纳的排污水费、超标排污费、环境噪声超标排污费,可以在生产成本中列支;提高征收标准收费部分、加倍收费部分以及罚款、滞纳金的支出,企业在利润留成中列支,事业单位在包干结余或预算外资金中列支。

第十条 第十条 排污单位缴纳排污费,并不免除其应承担的治理污染、赔偿损害的责任和法律规定的其他责任。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征收的排污费应当分别缴入各级财政,纳入预算,按专项资金管理,不参与体制分成,作为环境保护补助资金和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环境保护补助资金,应当主要用于补助重点排污单位治理污染源以及环境的综合治理(噪声超标排污部分的补助资金着重用于环境噪声污染防治);也可适当补助环境保护部门业务活动经费。其使用范围和办法按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环境保护补助资金和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的使用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

环境保护补助资金和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由环境保护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统筹安排使用,坚持专款专用、先收后用、量入为出,不得超支、挪用,节余结转下年使用。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超标排污单位应当自筹资金进行污染源治理。自筹资金不足的,可以申请污染源治理补助或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贷款。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污染源治理补助资金和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的使用,由排污单位向各自主管部门提出申报。各主管部门根据申报的污染源治理方案、技术措施、资金来源情况,提出污染源治理补助资金或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的具体使用意见,由同级环境保护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批。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环境保护部门对治理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或做出贡献的单位、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排污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根据不同情节,由环境保护部门决定给予警告或罚款:

(一)不按本办法规定缴纳排污费的;

(二)拒报或谎报有关污染物排放申报登记事项的;

(三)因管理不善或工作失职造成严重污染事故的;

(四)用稀释、渗漏、漫流等方式排放污染物的;

(五)拒绝对排污情况的现场复测或抽查时弄虚作假的。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依据前条处以罚款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有前条第(一)项所列行为的,除追缴排污费或者超标排污费及滞纳金外,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二)有前条第(二)、(五)项所列行为的,可以处以三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三)有前条第(三)项所列行为的,可以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对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按照直接经济损失的百分之三十计算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二十万元;

(四)有前条第(四)项所列行为的,可以处以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省环境保护部门可以决定处以二十万元以下罚款;地(市)和县(市、区)环境保护部门,可以分别决定处以五万元以下和一万元以下罚款,超过五万元和一万元罚款的,应分别报其上一级环境保护部门批准。

本条所指的以上、以下数额,均含本数。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排污单位有第十七条所列行为之一的,环境保护部门可以向有关单位建议给予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排污单位对环境保护部门征收排污费或处罚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收费通知单或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排污单位也可以在接到收费通知单或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排污单位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起诉、又不履行的,由作出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排污费的征收监理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或玩忽职守的,由同级环境保护部门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或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排放标准为:

(一)《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中的废气、废渣部分;

(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88)》;

(三)《锅炉烟尘排放标准(GB3841-83)》;

(四)《工业炉窑烟尘排放标准(GB9078-88)》;

(五)《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六)《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应用解释权归省人民政府。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1992年1月1日起施行。福建省有关征收排污费的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依照本办法。

附表: 排污费征收标准一、一、废气(略)

二、二、废水(有续表)

┌─┬────┬───────┬──────┬──────┬─────┐

│类│ 污染物│排放污染物超 │超标收费单价│超标收费单价│B级起征费││ │ │标分界依据(│(A级)(元│(B级)(元│ ││别│ 名 称│吨水・倍/月)│/吨水・倍)│/吨水・倍)│(元/月)│├─┼────┼───────┼──────┼──────┼─────┤

│ │ 总 汞│ 2000│ 2・00│ 1・00│ 2000│ │ ├────┼───────┼──────┼──────┼─────┤

│ │ 总 镉│ 3000│ 1・00│ 0・15│ 2550│ │ ├────┼───────┼──────┼──────┼─────┤

│第│苯并(a│3000000│ 0・06│ 0・03│90000│

│ │)芘 │ │ │ │ ││ ├────┼───────┼──────┼──────┼─────┤

│ │ 总 铬│ 150000│ 0・06│ 0・03│ 4500│ │ ├────┼───────┼──────┼──────┼─────┤

│一│ 六价铬│ 150000│ 0・09│ 0・02│10500│ │ ├────┼───────┼──────┼──────┼─────┤

│ │ 总 砷│ 150000│ 0・09│ 0・02│10500│ │ ├────┼───────┼──────┼──────┼─────┤

│类│ 总 铅│ 150000│ 0・08│ 0・03│ 7500│ │ ├────┼───────┼──────┼──────┼─────┤

│ │ 总 镍│ 150000│ 0・08│ 0・03│ 7500│ │ ├────┼───────┼──────┼──────┼─────┤

│ │ PH值│ 5000│ 0・25│ 0・05│ 1000│ │ ├────┼───────┼──────┼──────┼─────┤

│ │ 色 度│ 100000│ 0・14│ 0・04│10000│ │ ├────┼───────┼──────┼──────┼─────┤

│ │ 悬浮物│ 800000│ 0・03│ 0・01│16000│ │ ├────┼───────┼──────┼──────┼─────┤

│ │生化需氧│ 30000│ 0・18│ 0・05│ 3900│

│ │量 │ │ │ │ ││ ├────┼───────┼──────┼──────┼─────┤

│第│化学需氧│ 20000│ 0・18│ 0・05│ 2600│

│ │量 │ │ │ │ │ │ ├────┼───────┼──────┼──────┼─────┤

│ │ 石油类│ 25000│ 0・20│ 0・06│ 3500│ │ ├────┼───────┼──────┼──────┼─────┤

│ │动植物油│ 25000│ 0・12│ 0・04│ 2000│ │ ├────┼───────┼──────┼──────┼─────┤

│ │ 挥发酚│ 250000│ 0・06│ 0・03│ 7500│ │ ├────┼───────┼──────┼──────┼─────┤

│二│ 氰化物│ 250000│ 0・07│ 0・04│ 7500│ │ ├────┼───────┼──────┼──────┼─────┤

│ │ 硫化物│ 250000│ 0・05│ 0・02│ 7500│ │ ├────┼───────┼──────┼──────┼─────┤

│ │ 氨 氮│ 25000│ 0・10│ 0・03│ 1750││ ├────┼───────┼──────┼──────┼─────┤

│ │ 氟化物│ 25000│ 0・30│ 0・09│ 5250│ │ ├────┼───────┼──────┼──────┼─────┤

│类│磷酸盐(│ 250000│ 0・05│ 0・02│ 7500│

│ │以P计)│ │ │ │ ││ ├────┼───────┼──────┼──────┼─────┤

│ │ 甲 醛│ 200000│ 0・12│ 0・06│12000│ │ ├────┼───────┼──────┼──────┼─────┤

│ │ 苯胺类│ 200000│ 0・12│ 0・06│12000│ │ ├────┼───────┼──────┼──────┼─────┤

│ │硝基苯类│ 200000│ 0・10│ 0・04│12000│ │ ├────┼───────┼──────┼──────┼─────┤

│ │阴离子合│ 25000│ 0・30│ 0・09│ 5250│

│ │成洗涤剂│ │ │ │ ││ │)(LA│ │ │ │ ││ │S)│ │ │ │ ││ ├────┼───────┼──────┼──────┼─────┤

│ │ 铜│ 250000│ 0・04│ 0・02│ 5000│ │ ├────┼───────┼──────┼──────┼─────┤

│ │ 锌│ 100000│ 0・06│ 0・02│ 4000│ │ ├────┼───────┼──────┼──────┼─────┤

│ │ 锰│ 100000│ 0・06│ 0・02│ 4000│ │ ├────┼───────┼──────┼──────┼─────┤

│ │有机磷农│ 250000│ 0・07│ 0・04│ 7500│

│ │药(以P│ │ │ │ ││ │计)│ │ │ │ │├─┴────┴───────┴──────┴──────┴─────┤

│ 排污水费(元/吨)0└──────────────────────────────────┘

・02 │

说明:

1、收费额=超标收费单价×排放污染物超标总量(吨・倍数)

其中:污染物超标总量(吨・倍数)=污水排放量×污水中该污染物超标倍数。

排放污染物超标分界依据为排放污染物超标总量(吨・倍数)的分界值。

当排放污染物的超标吨倍数小于或等于排放污染物超标分界依据时,收费额=超标收费单价A×排放污染物超标总量(吨・倍数)。

当排放污染物的超标吨倍数大于排放污染物超标分界依据时,收费额=超标收费单价B×排放污染物超标总量(吨・倍数)+B级起征费。

2、PH值的超标总量=超标污水的PH值与排放标准之差×污水排放量。

3、在执行《综合污水排放标准》表3的“最高允许排放量或最低允许水循环利用率”时,超标水量按当地最低上水单价收费,并与超标排污费迭加计算,合并征收。

4、病原体污水超标收费标准为0・14元/吨水。

5、排污水是指经过企业、事业单位使用之后,增加了污染物质种类或含量,以及物理性质发生变化而向外排放的水。

6、企事业单位不设污水排放计量装置的,按用水量的90%计算污水排放量。

7、未划定保护区和功能区类别的水域排放污水的暂按二级标准执行。

8、火电厂清污分流后的冷却水暂不收费。

三、三、废渣

单位:元

┌────────┬───────┬───────┬───────┐

│ │ 向水体倾倒 │ 无防水、防 │ 无专设的堆 │

│ 有害物质名称 │ 或排放 │ 渗措施堆放 │ 放场所堆放 │

│ │ 每 吨 │ 每吨、月 │ 每吨、月 │

├────────┼───────┼───────┼───────┤

│含汞、镉、砷、六│ │ │ │

│价铬、铅、氰化物│36・00 │ 2・00 │ │

│、黄磷及其他可溶│ │ │ │

│性剧毒物废渣 │ │ │ │

├────────┼───────┼───────┼───────┤

│ 电厂粉煤灰 │ 1・20 │ │ 0・10 │

├────────┼───────┼───────┼───────┤

│ 其他工业废渣 │ 5・00 │ │ 0・30 │

└────────┴───────┴───────┴───────┘

说明:

(1)1979年9月13日后新建、扩建的燃煤电厂排放的粉煤灰,适用“其他工业废渣”的标准。(2)在尾矿坝、灰场、废渣(包括煤矸石)专用堆放场等设施内堆放的,暂不收费。

四、四、噪声

┌──────┬───┬────┬─────┬──────┬─────┐

│ 超标值 │ │ │ │ │ │ │ │1~3│ 4~6│ 7~9 │10~12 │ 13以上│

│ dB(A)│ │ │ │ │ │ ├──────┼───┼────┼─────┼──────┼─────┤

│ 征收额 │ │ │ │ │ │ │ │200│ 400│ 800 │ 1600 │ 3200│

│(元/月)│ │ │ │ │ │ └──────┴───┴────┴─────┴──────┴─────┘

说明:

1、一个单位边界上有多处环境噪声超标,征收额应根据最高一处超标声级计征。若有不同地点的作业场所,收费金额逐一计征。

2、昼、夜间均超标的环境噪声,收费金额按本标准分别计算,迭加征收。

3、声源一月内超标不足十五天的(昼或夜),超标排污费减半征收。

4、未划定厂界噪声标准适用范围的地区,除在交通干线道路(每小时车流量100辆以上)两侧的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按Ⅳ类区执行外,其余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暂按Ⅲ类区执行。

5、全省统一6∶00~22∶00时(含)定为昼间,22∶00~6∶00时(含)定为夜间。

上一篇:西游记经典语句摘抄下一篇:124法制日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