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电压电阻教案

2024-07-02

第六章电压电阻教案(共5篇)

篇1:第六章电压电阻教案

教学内容:变阻器

【学习目标】

1.说出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用途.

2.正确的在电路中画出滑动变阻器的符号、结构示意图,并说明滑片移动时,电路中电阻、电流的变化情况.

3.说明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和原理,并在实际电路中能够正确使用变阻器. 4.说明电阻箱的构造、作用,会读出电阻箱的示数.

【主体知识归纳】 1.滑动变阻器

(1)原理: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就可以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2)用途:调节电路中的电流;保护电路安全. 2.电阻箱

(1)原理:电阻箱实质上是一种能表示阻值具体大小的变阻器.通过调节其旋盘,可以使不同大小的电阻接入电路,从而调节电路电流.

(2)用途:可供选取不同大小的定值电阻;代替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基础知识讲解】 1.如何连接滑动变阻器

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作用,并能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是本节的重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是靠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线长度来改变电阻.其作用是当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时,改变电阻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时应注意:(1)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每个变阻器都有规定的最大电阻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使用时要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不能使通过它的电流超过最大值,否则会烧坏变阻器.(2)使用前应将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调到最大.(3)接线柱的连法:不管有几个接线柱的滑动变阻器,把它连入电路中时,可采用“一上一下”法.“一上”即把上面金属棒两端的任一接线柱连入电路,“一下”即把下面线圈两端的任一接线柱连入电路中,绝不能同时使用上面两个接线柱(R=0),也不能同时使用下面两个接线柱(R始终等于最大阻值,不起变阻作用). 2.怎样判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值的变化

判断接在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电阻大小的变化是本节的难点.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会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而使电阻改变,从而引起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具体可按以下顺序判断.

(1)确定滑动变阻器与电路接法.(2)判断滑动变阻器哪部分连入了电路.

(3)根据滑片位置的变化,判断通过电流的电阻线长度的变化.(4)由电阻长度的变化,判断接在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电阻大小的变化.

例题.在图7—2中,电源电压一定,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灯泡L的亮度、电流表的示数将怎样变化?

解析:从图中可见,变阻器的电阻丝AP段连入了电路,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电阻丝AP段变短,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减小,电路的总电阻减小,在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这个电路的总电流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灯泡L变亮.

注:此题是判断由于一个量的变化而引起其他量的变化的问题,是中考试卷中的典型题目.分析时应全面地分析各量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切不可只分析各自的规律而不建立各规律间的联系,顾此失彼,产生错误.

方法指导: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的改变,就相当于改变电路的状态,有关物理量也在改变,解此类题的关键是通过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判断出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的变化,再根据欧姆定律,分析出电路中电流如何变化,从而判断灯泡亮度的变化.

【同步达纲练习】

1.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____的方法,来改变电路中阻值的大小.

2.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10 Ω,2A”的字样,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将此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当滑片P分别为下列情况时,确定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值RAB(如图7—3所示)

(1)滑片P在最左端时,RAB=____.(2)滑片P在中点时,RAB=____.(3)滑片P在最右端时,RAB=____.

3.变阻器在技术上有重要的应用,调节____和____(限填家用电器名称)音量大小的____就是一种变阻器.

4.图7—4所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后,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丝长度____,电阻____,电流表的示数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如图7—5为滑动变阻器的示意图.当使用A、D两接线柱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丝是____段,当滑动片右移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将____.将B、C两接线柱接入电路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丝是____段,当滑动片右移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将____.

6.如图7—6所示,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时,电压表的读数将____,电流表的读数将____.

7.欲使图7—7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增大,滑动变阻器滑片P应

A.向左移 B.向右移 C.向哪移都不可以 D.向左移向右移都可以

8.如图7—8所示的器材,要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并用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用实线把实物连接成实验电路.

(2)要使电流表示数增大,需向____移动变阻器的滑片.

【思路拓展题】 观察与思考

仔细观察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动脑思考:变阻器怎样连接时,改变滑片位置能改变连入电路的阻值的大小?怎样连接时,阻值几乎为零?怎样连接时,阻值恒等于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试分别画出它们的电路图.

做一做

有一个滑动变阻器和一个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如图7—9所示.先把滑片置于最左端,然后缓缓向右移动,你会发现什么问题?请做做看,你能想办法解决你遇到的问题吗?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1.连入电阻线的长度

2.这个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10Ω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是2A

(1)0

(2)5Ω(3)10 Ω

3.收音机

电视机

电位器

4.变大

变大

变小

5.AP

增大

BP

减小

6.变小

不变

7.A 8.略 【思路拓展题】 观察与思考

提示:可参阅课本P96图7—11回答. 做一做

答:此电路里只有一个滑动变阻器和一只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在0~Rm之间(Rm代表最大阻值),假如把滑片移到了最右端,这时电路中电阻为零,形成全短路,电流很大,将可能烧坏电流表和电源.为防止此种情况发生,应该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用电器.如小灯泡或一个定值电阻,以保护电流表和电源

篇2:第六章电压电阻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第一节的内容。电压是在学习了电流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的电学基本物理量,是历来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也是下一章学习《欧姆定律》和进一步学习电功率的前提和基础。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

2、知道电压的单位及单位换算,记住干电池及家庭电路电压值。

3、知道电压表的用途与符号,知道正确使用电压表的规则,能识别和选择电压表量程,会正确读数。

过程与方法:

1、在初步认识电源、电压、电流关系的过程中,感受推理方法。

2、通过电压表使用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电压表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学会阅读说明书,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正确使用电压表,并能准确读数

教学难点:认识电源、电压、电流关系,以及电压表量程的正确选择、连接和读数。

三、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实验法、观察法、类比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讨论法、实验探究法、知识迁移法

初中阶段是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通过联系实际——演示实验——对比学习——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尝试探究——拓展应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学会使用电压表,获得成功,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

四、教学过程分析

课堂结构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生疑;(二)整体感知,自主探究;

(三)合作互动,交流分享;(四)实践体验,当堂内化;

(五)迁移拓展,提高素养。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生疑

设计活动:

老师提问生活中与电压有关的一些现象,如有时家里灯泡忽明忽暗,是什么原因?同学们知道生活中哪些有关电压的知识呢?引入本节课主题。

设计意图:

从生活中现象入手,激发学习兴趣,既自然地过渡到课题,又体现出物理学从生活走向物理这一理念。

第二环节:整体感知,自主探究

整体感知学习电压的概念,单位,常见的电压值。

设计活动:

1、幻灯片演示起电机的高压放电现象,

2、水果电池,让学生认识到水果在这里扮演了“电源”的角色。

3、分组实验:学生观察一节和两节干电池供电时,灯泡亮度的不同。

4、利用水压和电压进行类比,从而分析电源的作用以及和电压和电流的关系的作用。得出: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设计意图:

电压的准确概念,对于初中学生,利用现有的知识水平无法理解,所以在初中阶段没有过高的要求。因此,我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干电池的电压,家庭电路的电压,高压电线的电压,以及水果电池概念中直接提取电压这一物理量。然后通过分组实验,观察灯的亮暗,分析原因,引出电压的作用。再通过与水压进行类比,体会出电源、电压、电流的关系,从而来理解电压,又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知道纷繁的科学现象与电压的关系,感受到对于电压的认识有趣且有用。

第三环节:合作互动,交流分享

设计活动:引导学生自学电压的测量这部分内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学会阅读说明书。

设计意图:

学生已掌握了电流表的构造,电压表与之相似,学生可以利用类比的方法,举一反三,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小组合作,互助互学意识。然后总结电压表的构造及使用方法。既巩固了旧知识,又很好的掌握了新知识。

第四环节:实践体验,当堂内化

设计活动:学生应用桌面实验器材,结合课本图16。1—5电路图,连接实物图,进行试验。练习用电压表测电压。同时通过实验得出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相等。

设计意图:

检验学生对电压表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等等;而教师则起到了帮助、引导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新课标的理念。

第五环节:迁移拓展,提高素养

设计活动:通过多媒体幻灯片展示7道由浅入深有梯度的习题,巩固本节所学内容,达到学以致用。

设计意图:

锻炼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体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引导学生善于思考,重于实践的意识。

第六环节:归纳小结,提炼概括

设计活动:

1、课堂小结:电压的概念,电压表的使用与读数

2、练习反馈:练习册部分题

五、板书设计

篇3:第六章 分配理论教案

第六章 分配理论

教学目的:本章研究生产要素的供给原则,分析不同要素供给的不同特点以及对均衡价格决定的影响,提出收入分配平等与否的评价指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认识要素供给原则与效用最大化原则的关系,理解不同要素供给曲线的特点。能够结合实际分析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

重点与难点:侧重掌握工资的决定、关于利息合理性的解释、超额利润的来源;以及洛伦斯曲线和基层系数的含义,在此基础上,从社会的角度来分析分配问题以及收入平等化等有关问题。

课堂教学设计:随堂讨论,结合国内外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的现实,对分配理论进行讨论,理解为什么说西方收入分配理论有其庸俗性,理论与现实的矛盾。提出面对我国劳动市场供求现状,大学生如何提高素质,增强竞争力。教学时数:4学时 教案内容:

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一、问题的提出与“萨伊公式”

分配理论主要是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即生产出来的产品按照什么分配原则在社会各个阶层之间进行分配。马歇尔的“四位一体”公式

由此确立了现代在西方经济学的分配理论的中心和研究基础。也就是说,分配理论就是解决“生产要素的价决定”问题。而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与产品价格的决定一样,同样是由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二、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1.生产要素的需求的性质

(1)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或是说引致需求

(2)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联合需求或相互依存的需求。即生产所需要的要素是多种的,并且具有替代性或互补性。并且在一定范围内,生产要素替代变动会受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影响。

第二节 工资理论

一、工资的性质与种类

1.工资的性质:工资是劳动力提供劳动所得到的报酬,即劳动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2.工资的种类

(A)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

计时工资——按劳动时间的长短支付的工资。计件工资——按劳动成果和质量支付的工资。(B)货币工资与实物工资

经济学基础教案

(C)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

名义工资——即劳动力所得的货币工资。

实际工资——用所得的货币工资实际能够购买到商品和劳务的工资。即扣除了个人所得税和通货膨胀影响后的工资,也就是实际购买力工资。

二、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工资决定

即在劳动力市场上不存垄断影响的市场结构;所有的劳动是同质的,工资的决定完全是由劳动的供求关系自发决定的。

1.劳动的需求

由于劳动的需求取决于劳动地方边际生产力,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是递减的。厂商在购买劳动时须满足于:

。如果,厂商就会增加对劳动,厂商既不增加、也不减少对劳动的的雇佣;反之,结果相反。只有当雇佣。因此,劳动的需求曲线是一条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2.劳动的供给

劳动的供给取决于两个因素:

(1)劳动的实际成本:即维持劳动者个人和家庭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费用、以及劳动者的教育、劳动技能的学习、培训等费用。

(2)劳动的心理成本:因为劳动是以牺牲休闲和享受为代价的,劳动会给劳动者心理上带来负效用,即工资实际上就是为补偿劳动这种负效用所给与的货币收入补偿。当货币收入不足与补偿这种负效用时,劳动就会减少。

所以,考虑到劳动心理成本后的劳动供给曲线,是一条先后弯型的曲线。即在一定工资水平上,劳动的供给与工资收入成同方向变动,当工资达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与工资收入成反方向变动。

3.工资的决定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工资决定于一般商品的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价格决定是一样的,即有劳动的需求和劳动供给决定的。当劳动的需求大于劳动的供给时,工资就上涨,反之,工资就下降。(参考图)

三、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工资决定

劳动不完全竞争市场主要是指劳动市场上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垄断。主要有两种情况:(1)工会组织对劳动供给的垄断;(2)厂商对劳动需求的垄断。

经济学基础教案

1.工会组织对工资水平的影响

工会组织对工资的影响和干预主要有三种:(1)增加对劳动的需求:即在劳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对劳动需求的方法提高工资水平。(参看图)

行这种方法的主要措施有:通过增加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来增加对劳动的需求。要求政府减少进口、扩大出口,实现贸易保护主义等。

(2)减少对劳动的需求:即在劳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减少劳动供给的方法提高工资水平。(参看图)

实行这种方法的主要措施有:(A)限制非工会会员的受雇、禁止使用童工、限制移民、通过政府立法强制提取退休等。

(3)最低工资法:采取类似于支持价格的方法。迫使政府通过立法形式确定最低工资水平。

经济学基础教案

2.工会影响工资决定的限制条件:(1)对劳动供给影响的受限条件:

(A)工会控制的工人人数越多,工会的垄断程度就越高,对工资的影响程度就越大;反之,结果相反。

(B)工人流动性的大小。工会的垄断程度与工人的流动性大小成反方向变动。(C)工会组织基金的多少。(2)对劳动需求影响的受限条件:

(A)产品的需求弹性的影响。如果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小,工会增加工资的难度就越小;反之,结果相反。

(B)劳动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如果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则工资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就大,相对增加工资就不容易;反之,结果相反。

(C)劳动的可替代性。即劳动替代性的大小与增加工资的机会成反方向变动。

(D)对劳动的需求和提高工人工资,还取决于经济周期、政府的干预和倾向、工会的势力和工会斗争的的方式和艺术等其它因素。

第三节 资本与利息

一、资本与利息

资本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因而资本的定价问题实际上就是利率决定的问题。资本不同于劳动投入,一笔资本投入后可能很快得到回报,例如原材料,但有些要经过若干年才能得到回报,例如厂房、设备等。这就涉及到投资未来收益的贴现值问题。

1.利息与利息率

利息是资本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或报酬收入。

利息率是利息在每一单位时间内在货币资本中所占的比重。即 利息率=

2.利息产生的原因

关于利息产生的原因,在西方经济学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1)时间偏好与利息

由于未来是难于预期的,人们对物品未来的效用评价总是小于现在。所以,人们普遍具有时间偏好的倾向:在未来消费与现期消费中,人们大多偏好现期消费,即现在多增加一单位消费所带来的边际效用大于将来的多增加一单位消费所带来的边际效用。因此,利息就是因放弃现期消费,而把货币作为资本所得到的报酬补偿,或是说利息就是为补偿现期效用损失的一种补偿代价。

(2)效用补偿与利息

由于货币可以给人们带来希望的效用和幸福,但把货币借给别人使用后,就失意味着失去了这种幸福和效用。所以,利息就是作为这种效用和幸福损失的补偿代价。

(3)迂回生产力与资本净生产力。

所谓迂回生产就是先生产资本品(生产资料),然后用这种资本品再去生产消费品,也就是说,迂回生产具有提高生产效率的功效。这种由于资本品而提高了生产效率的效用就是资本的净生产力,这种资本的净生产力就是利息产生的根源。

经济学基础教案

资本的净生产力的大小可以资本的内在收益。以 代表资本的内在收益,资本量,代表未来各年的收益,代表总

代表资本获利的年度时间。其资本净生产力的公式:

二、利率的决定

1.资本的需求

厂商借入资本是为为了进行投资,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这样投资的多少就取决于利润率与利息率之间的差额。如果利润率于利息率的差额越大,纯利润就越大,厂商就越愿意投资。反之,结果相反。所以,在利润率既定的情况下,利息率与投资成反方向变动,即资本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2.资本的供给

资本的供给主要来自于人们的储蓄。人们之所以愿意储蓄,是为了获取利息。所以,利息率越高,人们储蓄的就越多,反之,结果相反。所以,利息率与储蓄成同方向变动,即资本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3.均衡利息率的决定

均衡利息率的形成,是资本的供给与需求共同决定的,即资本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时决定的利息率。其决定过程如均衡价格的过程是一样的。如图所示:

我们这里所讲的利息又称为“纯利息”,它反映的就是上面所讲的“资本的净生产力”。至于在资本市场上由借贷风险所产生的利息,我们把它称为“借贷利息”。这两者是有区别的。

均衡利息的基本决定模型:

二、利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因为利息是资本的价格,所以,利息的作用如同价格的调节作用,可以实现资本市场的均衡。因而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学基础教案

(1)可以调节资本市场的供求关系,当资本供过于求时,利率上升,资本的供增加;当资本供不应求时,利率就会下降,资本的需求就会增加。

(2)可以鼓励储蓄,减少消费,进而增加投资。

(3)可以促使资本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即一方面引导资本的投资流向,另一方面促使企业节约资本,提高资本的利用率。

(4)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压制通货膨胀。

第四节 地租理论

一、土地与地租的性质

地租是土地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它产生首先在于土地自身具有生产力。这种生产力决定了土地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土地本身的“天然报酬”,即土地的边际生产力是先天性的;

(2)土地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数量有限、位置不变的特征,即土地的供给是不变的;(3)土地的质量的不同的;(4)土地的需求几乎是不可替代的。

由于土地和地租的特点,决定了地租的产生与归属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地租产生的原因对多方面的,是普遍存在的。而地租的归属则与土地的所有制性质相联系。所以,地租的形成与地租归宿决定是不一致的。

二、地租的决定

如同工资和利息的决定一样,地租的决定也是有土地的需求和供给决定的。1.土地的需求与供给

土地的需求取决于土地的边际生产力,土地的边际生产力也是递减的,所以,土地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冲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由于土地的供给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横轴的直线。当土地的需求与供给相等时,由此所决定的价格就是地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土地的供给却固定不变,这样,就存在着一个地租不断上升的趋势。(见图)

经济学基础教案

第五节 利润理论

一、正常利润

正常利润——是企业家才能的价格,及企业家这种生产要素的报酬收入。

它具有以下特点:

(1)是生产成本的组成部份;

(2)其性质与工资相似,也就是说,正常利润是一种特殊的工资;(3)数额远远大于一般劳动所得的工资;

(4)是一种隐含成本,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即在利润最大化时所获得的就是正常利润。

二、超额利润

超额利润——就是指超过正常利润的利润,通常又称为“经济利润”或“纯利润”。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超额利润不存在,而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超额利润的来源主要有三个:

1.创新超额利润(熊彼特利润)

“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实现新的组合。它包括五种情况:

(A)引人一种新产品;

(B)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C)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D)获得一种原料的新来源;

(E)采用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由于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产量和销售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所以,“创新式利润”是社会对创新者的奖励。

2.风险利润——就是对承担社会经济风险的人或企业所给与的一种特殊报酬的价值补偿,或因此承担风险事业所获得的超额利润。

3.垄断利润——就是指凭借垄断地位、利用垄断价格所获取的利润。垄断利润形成的来源有两种:

(1)以高于同类产品价格的价格所攫取的利润,这种利润是建立在牺牲消费福利和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

(2)以低于正常生产要素价格收购生产要素、压低产品收购价格所攫取的利润,这种利润是建立在剥削小生产者、或生产要素供给者基础上产生的。

4.利润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1)正常利润的存在,可以鼓励企业家更好地组织生产经营、管理企业,去进行创新;(2)风险利润的存在,可以激励企业和企业家承担风险,从事社会风险事业;(3)利润的存在,可以使 企业按照社会需要进行生产,更好地利用资源;(4)可以引导投资,使资本与资源的配置符合社会需要。

第六节 社会收入分配

一、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

1.定义:

洛伦斯曲线——是用来衡量社会收入分配或财产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参看下图)将一国总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序,然后考虑收入最低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最后将这样得到的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即得洛伦茨曲线。

经济学基础教案

洛伦斯曲线的基本性质:

(1)对角线为绝对收入平均曲线,;(2)OPY为绝对不平等线;

(3)介于绝对平均线与绝对不平均线之间的为实际分配线,越接近于绝对平均线,表面社会分配越平均,反之,结果相反。

2.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指根据洛伦斯曲线计算出的反映社会收入分配均等化程度的指标。基尼系数

当基尼系数=0时,表明社会分配绝对平均; 当基尼系数=1时,表明社会分配绝对不平均;

实际基尼系数通常大于0小于1,基尼系数越小表明社会分配越趋于平均,反之,结果相反。

二、平等与效率

1.社会收入分配评判的三个标准:

(1)贡献标准:即按照社会成员所贡献的国民收入进行分配。这一标准强调的是个人的“效率”和个人的“能力”。但由于每个社会成员的能力、机遇不同,在实际运用这个标准过程中会引起分配的不平等;

(2)需要标准:即按照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进行国民收入分配。这一标准强调的是“平等”,忽略了“效率”问题;

(3)平等标准:即按照公平原则对社会成员进行国民收入分配。这一标准强调的是“平等”,同样也忽略了“效率”问题;

一般说来,市场经济注重的是“效率优先”,在一定范围和程度内“兼顾公平”。2.收入分配平等的三个标准:

(1)劳动贡献分配率:即按照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进行分配;(一般在微观经济分析中运用的较多)

(2)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一般在宏观经济分析中运用的较多)(3)工资差异率(一般在微观经济分析中运用的较多)

二、社会分配政策

经济学基础教案

为防止收入差距悬殊和贫富两极对立,为保证社会的稳定,通常对社会收入分配进行调节,其手段主要有三个:

(1)税收调节:主要是运用“个人所得税”来进行调节;同时还附有“遗产税、消费税、赠与税、财产税”等

(2)社会福利政策:

(A)实行各种形式的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B)实行最低生活保障;

(C)对贫困者进行培训和提供就业机会;(D)医疗保险与医疗援助;(E)教育资助;(F)改善住房条件;(G)鼓励发展社会慈善事业。

(3)劳动立法保护:立法规定最低工资水平、改善工作条件和环境等。

复习思考题:

1、劳动的供给有何特殊规律?工资是如何决定的?

2、利息率是如何决定的?

2、地租是如何决定的?它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3、什么是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参考书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微观经济学》,华夏出版社

3、尹伯成 主编 《现代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4、格里高利·曼昆著《经济学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篇4:第六章因特网教案

(一)数据通信

数据通信是指在两台计算机或终端之间以二进制的形式进行信息交换,通信的基本任务是传递信息。通信至少需要三个要素组成:信源、信道、信宿。(二)移动通信

移动通信指的是处于移动状态的对象之间的通信,包括蜂窝移动、集群调度、无绳电话、寻呼系统和卫星系统

(三)信号

通信的目的是传输数据,信号时数据的表现形式。信号分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种。模拟信号通过练习变化的物理量来表示信息,数字信号使用有限个状态(一般2个状态)来表示编码信息,是一种离散的、间断的、不连续的脉冲序列。

信号强度

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

(四)信道

信道就是传送信息的通道,是信号传媒的媒介。按传输介质的不同,信道可以分为有线信道(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和无线信道(地波传播、超短波、人造卫星中继、各种散射信道)两类。

(五)调制与解调

调制:把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解调:模转数。

将调制和解调两种功能结合在一起的设备称为调制解调器(Modem)。

(六)载波

(七)多路利用技术 通常有: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波分复用(WDM)、码分复用(CDM)。

(八)数字通信的性能指标 1.信道的带宽 带宽:以信号的最高频率和最低频率之差来表示,即频率的范围。单位:赫兹(Hz)带宽越宽,可用的频率就越多,传输的数据量就越大。2.数据传输速率与计量单位

数据传输速率是指实际进行数据传输时单位时间内传送的二进制位数目。单位:1kb/s=1000b/s,1Mb/s-1000kb/s,1Gb/s=1000Mb/s 3.误码率

是指数据传输中规定时间内出错数据占被传输数据总数的比例。一般要求误码率低于10-6

(百万分之一)4.端-端延迟

是指数据从信源传送到信宿所花费的时间。

1.4常见网络拓扑结构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网络拓扑结构定义:在计算机网络中指定设备和线路的安排或布局;在地理网络中指网络要素之间的连接关系。在选择拓扑结构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安装的相对难易程度、重新配置的难易程度、维护的相对难易程度、通信介质发生故障时,受到影响的设备的情况。常见网络拓扑结构:

1、星型拓扑结构 星型拓扑是由中央节点和通过点到到通信链路接到中央节点的各个站点组成。

星型拓扑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控制简单。

(2)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3)方便服务。星型拓扑结构的缺点:

(1)电缆长度和安装工作量可观。(2)中央节点的负担较重,形成瓶颈。(3)各站点的分布处理能力较低。

2、总线拓扑结构

总线拓扑结构采用一个信道作为传输媒体,所有站点都通过相应的硬件接口直接连到这一公共传输媒体上,该公共传输媒体即称为总线。总线拓扑结构的优点:

(1)总线结构所需要的电缆数量少。

(2)总线结构简单,又是无源工作,有较高的可靠性。(3)易于扩充,增加或减少用户比较方便。总线拓扑的缺点:

(1)总线的传输距离有限,通信范围受到限制。(2)故障诊断和隔离较困难。

(3)分布式协议不能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送,不具有实时功能

3、环型拓扑结构

环型拓扑网络由站点和连接站的链路组成一个闭合环。环型拓扑的优点:(1)电缆长度短。

(2)增加或减少工作站时,仅需简单的连接操作。(3)可使用光纤。环型拓扑的缺点:

(1)节点的故障会引起全网故障。(2)故障检测困难。

(3)环型拓扑结构的媒体访问控制协议都采用令牌传达室递的方式,在负载很轻时,信道利用率相对来说就比较低。

其它网络拓扑结构:

树型拓扑结构:树型结构实际上是星型结构的一种变形,它将原来用单独链路直接连接的节点通过多级处理主机进行分级连接。这种结构与星型结构相比降低了通信线路的成本,但增加了网络复杂性。网络中除最低层节点及其连线外,任一节点或连线的故障均影响其所在支路网络的正常工作。

网状拓扑结构:网状结构分为全连接网状和不完全连接网状两种形式。全连接网状中,每一个节点和网中其它节点均有链路连接。不完全连接网中,两节点之间不一定有直接链路连接,它们之间的通信,依靠其它节点转接。这种网络的优点是节点间路径多,碰撞和阻塞可大大减少,局部的故障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工作,可靠性高;网络扩充和主机入网比较灵活、简单。但这种网络关系复杂,建网不易,网络控制机制复杂。广域网中一般用不完全连接网状结构。

蜂窝拓扑结构:蜂窝拓扑结构是无线局域网中常用的结构。它以无线传输介质(微波、卫星、红外等)点到点和多点传输为特征,是一种无线网,适用于城市网、校园网、企业网。

(一)计算机网络硬件 1.局域网的组网硬件(1)传输介质

通常分有线介质(硬介质)和无线介质(软介质)两类。A 双绞线(双扭线)

最普通

分为:无屏蔽双绞线(UTP)和有屏蔽双绞线(STP)两种。B同轴电缆

最常用

分为:基带(BASE-band,50Ω,传输数字信号)宽带(Broad-band,75Ω,传输模拟信号)

C光缆

光缆是一种传输光束的细软而且柔韧的传输介质。D无线传输介质

(2)网络接口卡(NIC)

网卡是计算机的网络通信控制器,用来实现网络体系结构中的物理层协议和数据链路层协议,是计算机中必不可少的联网部件。例: 以太网卡分10Mb/s网卡、100Mb/s网卡、10/100Mbit/s自适应网卡(目前使用最多)。

(3)集线器(Hub)

双绞线以太网的中心连接设备。

(4)交换机(Swith)

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因此被称为第二层设备。具备网桥的功能。可以显著提高网络的传输带宽。

(5)无线AP AP即无线接入点,用于无线网络的无线交换机,是无线网络的核心。

无线路由器:

是具有无线功能的路由器,所以它既有路由功能又有无线功能,一般在设定它的时候,需要有wan口(外网)和lan口(内网)的设定,这个就是路由功能了;而无线功能的话,就要开启无线选项和DHCP(自动获取IP地址);再一个就是要设定一下无线访问的密码了;一般的普通无线路由器都是有一个wan口和四个lan口,还有一个或者几个天线,它同时也可以作为普通路由器即当做普通有线路由器使用; AP:

是只具有无线功能,没有路由功能,所以在设定它的时候很简单,只需要设定一下无线访问的密码就ok了;一般的普通AP就只有一个lan口,还有就是一个或者几个天线,而它必须要接到其他内网的下面,比如路由器下面,防火墙下面或者是路由器防火墙下面的交换机上,总之它只有无线功能,所以路由功能只有靠其他的设备来提供,只有这样才能正常的访问网络。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你家单独拉一条宽带,使用无线路由器(当然要有一个modem)接上就可以直接正常使用了,但无线AP就不能,要想使用AP还必须添加其他的设备,比如有线的路由器。

2.网络互联设备

网络互联的形式有LAN-LAN

LAN-WAN WAN-WAN的互联三种。常用的互联设备有:(1)中继器(转发器)

把接收到的信号整形放大后继续进行传送,起到一个信号“接力”的作用。用于连接同类型的两个局域网或者延伸一个局域网的范围,当安装一个局域网而物理距离又超过了线路的规定长度时,就可以用中继器进行延伸。

(2)网桥

网桥是用来连接两个同类型的网段,比中继器多了帧过滤功能。网桥工作在网络的链路层。

(3)路由器

篇5:第六章电压电阻教案

第一节 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制度及等级考核制度

一、导游人员的概念

根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的规定,导游人员: 是指取得导游证,接受旅行社委派,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服务的人员。(务必记住)上述导游人员的概念包含三层含义:

第一,在我国担任导游工作的人员,是经过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并取得导游证的人员,这与日常生活中人们俗称的“导游”不同。

第二,导游人员是接受旅行社委派而从事导游业务的人员。接受旅行社委派从事导游业务是导游人员概念的特征。

第三,导游人员的工作范围,主要是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旅游服务。“向导”,一般是指为他人引路、带路;“讲解”,是指为旅游者解说、指点风景名胜;“相关旅游服务”,一般是指为旅游者代办各种旅行证件、代购交通票据、安排旅行住宿、旅程、就餐等与旅行游览有关的各种活动。以导游人员服务时使用的语言为标准,导游人员可分为: 外国语导游员和中文导游员。(务必记住)外国语导游员主要是为外国旅游者提供导游服务的人员,目前我国已拥有英、法、日、德、西、俄、泰、越、阿拉伯、韩国语等语种的导游人员。

中文导游员一般是为国内旅游者,回内地,回国探亲的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和外籍华人旅游者,按其不同要求提供相应语言服务的导游人员,目前我国主要提供普通话、地方话、少数民族语言的服务。以职业性质为标准,导游人员可分为 :专职导游员、业余导游员和自由职业导游员。

专职导游员: 指长期受雇于某家旅行社,为该企业正式职员的导游员,是我国导游队伍的主力军。业余导游员: 是指不以导游工作为主业,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导游工作的人。

自由职业导游员: 指以导游职业为主业,但不属于某家旅行社的正式职员,通过合同形式与其供职的旅行社建立权利义务关系。

150年旅游的发展史证明,旅游业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工种无疑是导游工作。导游人员则是旅游接待第一线工作的关键人员,他们的服务不仅关系到旅行的成败、旅游者的利益以及旅行社的声誉,甚至整个国家的旅游形象。为了加强对导游人员的管理,把对导游人员的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旅游局1987年11月30日发布了《关于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导游证书暂行办法》。(记住)此后还陆续发布了一些部门规章。为适应我国旅游业的发展,1999年5月14日,以朱镕基总理签署第263号国务院令的形式发布了《导游人员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记住)为我国导游人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依据。

二、从事导游职业的条件(务必记住)

根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规定,在我国,从事导游职业的公民须具备相应条件才能进行导游活动,经过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证书,是从事导游职业的前提条件;依法取得导游证是进行导游活动的必备条件,没有取得导游证,不得为牟取经济利益从事导游活动;陪同旅游者旅行、游览,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和其他旅游服务是导游人员职业的具体内容。

导游人员资格证书与导游证相分离,是经过我国管理导游队伍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制度,也是颁布导游法的国家一般采用的做法。

其意义表现为:第一,实践证明,实行导游人员资格证书与导游证相分离的制度,可以为导游人员队伍的发展储备一大批具有导游人员资格、但未具体从事导游业务的人才,有利于鼓励人才脱颖而出,形成良性竞争的局面,也有利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第二,导游人员资格与导游证是可以分离的,导游资格是每一个有志于成为导游员的公民从事导游职业的前提条件,是衡量一个公民是否具备导游业务所应当具备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观念等基本素质、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导游人员除需具备上述资格件外,还需具备一定的导游实践经验和技巧,独立工作的能力、热心为旅游者服务的态度,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第三,导游人员资格与导游证相分离制度,是世界上一些颁布导游法国家的成功经验。

三、从事导游职业应遵循的原则(务必记住)

从事导游职业应遵循的原则,是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的基本原则,是规范导游人员职业的标准和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也是从事导游职业的保障。

(一)导游人员依法进行导游活动受法律保护原则

导游人员在工作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人身权和其他权利应受国家保护。导游人员的合法权益受到法律的全面保护,这是充分发挥导游人员作用的关键。没有取得导游证的人员,为牟取经济利益从事导游活动,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处罚。

(二)导游人员应依法进行导游活动,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遵循职业道德原则。

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应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其行为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珍惜国家荣誉,维护国家尊严,树立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既热情友好、谦虚谨慎、宾客至上,又保持中华民族的气节,做到自尊、自爱、端庄、稳重、不卑不亢、一视同仁。

(三)从事导游职业不受地域限制原则

每一位符合从事导游职业的导游人员都是中国的导游人员,其活动范围限定在中国境内,在境内不受身份、户籍、省份的限制,只要在旅行社签订了劳动合同或在导游服务公司登记,就可以在当地从事导游职业。

四、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制度

(一)导游人员资格

资格,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所具备的条件、身份等。

导游人员资格,是指从事导游职业,在导游活动中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人员应具备的条件、身份等。导游人员资格是一个导游员从事导游工作生涯的起点,是从事导游职业的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取得导游人员资格的人,才能申请导游证,并以导游人员的身份进行导游活动。

我国对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明确规定。1987年颁布的《导游人员管理暂行规定》确立了导游考试制度,之后又不断完善。(记住)确立考试制度的意义是:(务必记住)

第一,由国家统一组织的导游人员资格考试,体现了国家对导游工作的高度重视,表明了导游工作在整个旅游业中所占地位的重要。

第二,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导游工作的管理提出供了有力的法律手段。通过考试,可以防止不合格人员混入导游队伍,避免由于导游素质差而造成的对我国旅游形象的不良影响。

第三,通过考试确认导游人员资格,体现了严格要求和公平竞争的原则,有利于调动广大意欲从事导游工作者的积极性,有利于保证和不断提高我国导游人员队伍的素质。

第四,为保障我国导游人员服务质量打下良好基础。导游人员的服务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旅游者对我国旅游业的评价。因此,保证良好的导游服务,是提高我国旅游业国际形象的重要条件。第五,借鉴世界旅游业发达国家的有益做法,以适应国际旅游业的发展要求职。

(二)导游人员工资格考试的条件。

国家实行全国统一的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制度。参加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必须具备下列四个条件。(务必记住)

1、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通常所指公民,是具有或取得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在我国,凡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的规定取得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导游人员做国籍限制,要求申请人必须是中国公民并不是我国特有的,世界上其他国家也有类似规定。将某些行业的从业权,规定只授予本国公民,也是国际上普遍接受的一个习惯做法。

2、必须具有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或者以上的学历。

接受过何种教育,具有何种学历,是衡量一个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及文化程度的一个客观标准,也是从事某种职业对其从业人员的要求。

3、必须身体健康。

导游工作是一项紧张的脑力劳动和繁忙艰苦的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工作,特别是各地气候条件、生活习俗不同,给导游人员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导游人员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适应导游工作。

4、必须具有适应导游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具有适应导游需要的基本知识,主要是指具有《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规定的文化程度和学历证明,以及参加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国家旅游局统一布置的对导游人员的考前培训;导游语言,是对祖国名胜古迹的艺术化的语言进行,做到语言流畅、鲜明生动、活泼风趣、合乎礼仪,或以优美致力听的导游词表述,吸引旅游者的注意力,形成轻松愉快、活泼有趣的氛围,给人以美的享受,消除旅途疲劳,增添旅游情趣。语言表达能力,是导游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五、导游人员等级考核制度

为了加强导游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导游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客观、公正地评价和选拔人才,调动导游人员钻研业务和努力工作的积极性,引入竞争机制,为改革全国导游人员管理体制、建立导游人员人才市场创造条件及各旅行社服务的等级化创造条件,导游人员等级考核制度在《导游人员管理条例》中得以确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导游人员实行等级考核制度。导游人员等级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由国务院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制定。”

(一)导游人员等级划分及等级考核评定办法 导游人员等级分为: 两个系列、四个等级。(务必记住)

两个系列: 是指等级考核分为外语导游员系列和中文导游员系列;

四个级别:是指通过考核,将导游员划分为特级导游员、高级导游员、中级导游员和初级导游员。导游人员等级考核办法具体是:

1、特级导游员的考核评定

特级导游人员等级考核,采取以评审考核为主、考为辅的方式,评定工作不定期进行。评审采用论文答辩、跟团实查和专家审议三种形式;考核包括工作表现、导游技能、遵纪守法和游客反映;考试第二外语或一种方言。

2、高级导游员的考核评定

高级导游人员的考核评定,采取考试、考核和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评定工作每三年进行一次。考试科目为导游词创作和口译(中文导游员除外)两科;考核、评审方式与特级导游员相同。

3、中级导游员的考核评定

中级导游人员的考核评定,采取考试和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评定工作每两年组织一次。考试科目为导游专业知识、现场导游两科;考核方式与高级导游员相同。

4、初级导游员的考核评定

初级导游人员的考核评定,采取考核方式。凡取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后工作满一年的人,以考核合格,即可成为初极导游员。

(二)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的组织管理

导游人员等考核评定采取由国家旅游局统一政策、统一领导,与地方旅游局分工负责组织实施的办法。(记住)

各省(区、市)旅游局要完善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的组织机构,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以保证导游人员等级评定工作的质量。为了加强对等级注册登记制度。各级资格有效期一般为五年。有效期满后,持证者要按有关规定主动到发证机关同办理注册登记,并进行相应的培训和考核。逾期不国值得,其证件自行作废。

导游人员等级证书由国家旅游局统一制作并核发。每次等级考试后,国家旅游局通过新闻媒介向国内公布特级、高级和中级导游人员名单及旅行社、导游公司导游员的等级构成情况。各旅行社、导游 公司应在待遇方面对不同级别的导游员加以区别,拉开档次。已实行岗位技能工资的单位,应以导游等级作为岗位技能工资的评定依据。第二节 导游证书

一、申领导游证的条件

(一)申领导游证的必备条件。

导游证是国家准许从事导游工作的证件,也是导游人员执业的必备条件。要求导游人员执业必须具有导游证,是为了维护旅游声誉。保证导游 服务质量,便于旅游行政管理人员监督检查。因此,《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导游活动,必须取得导游证。” 《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规定:“取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的,经与旅行社订立合同或者在导游服务公司登记,方可持所订立的劳动合同或者登记证明材料,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申领导游证。” 由此可见,申请领取导游证应取得的条件是:(务必记住1—4条)

1、取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

即通过全国导游人员资格统一考试,是获得国家旅游局颁发的资格证书的人员,这是申请领取导游证书的前提条件。

2、或与旅行社订立劳动合同

依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与旅行社签定劳动合同的人员,是指专职导游人员,是旅行社的雇员,即旅行社的正式员工。导游人员与旅行社订立劳动合同,明确导游人员在旅行社有完成担任的工作、遵守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义务;旅行社则有按导游人员工作的数量和质量付给工资,并提供相应劳动条件的义务。

3、或在导游服务公司登记

“导游服务公司”是指从事导游人员业务管理、培训,并为旅行社和导游人员提供供需信息等服务企业。在导游人员和旅行社之间起桥梁作用。在导游服务公司登记的人员,可以是专职导游人员,也可以是非专职导游人员,但都不是某一旅行社的正式员工。他们在导游公司登记后,当某旅行社需要导游人员时通过该导游公司聘用之。这种聘用关系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和时间性,通常在旅游旺季、旅行社导游人员不足时通过导游人员服务公司聘用关系也随之终止。

4、品行好是指没有受过刑事处罚,未被吊销导游证的人员。

将2、3作为申领导游证的条件之一。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私自招徕、接待旅游者,扰乱旅游市场正常经营秩序的突出问题。

(二)不得颁发导游证的情形(务必记住1—4条)

导游工作是专业很强的职业。为保证导游人员队伍的整体水平,在规定取得导游人员资格条件、执业条件的同时,《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规定了不予以颁发导游人员执业证书的四种情形。

1、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资格,法律要求公民在达到一定年龄以及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具有认识能力和判断能力后,才具有行为能力;我国法律根据公民的年龄、智力和精神健康状态将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种:一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法律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已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二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具体指十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包括痴呆症人)。三是无民事行为能力,具体指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包括痴呆症人)。执业的导游人员要行使法定权利,承担法定义务,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无法履行导游人员职务的。

2、患有传染性疾病的。

传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侵入生物体,使生物体产生病理反应而引起的疾病,例如,肺结核、麻风病、天花、伤寒、病毒性肝炎等等。应由医疗机构做出诊断证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不得向患有传染性疾病的申请人颁发导游证,是由导游这一职业的性质决定的。导游人员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及相关服务,在旅游活动中与旅游者朝夕相处,若患有传染性疾病,就可能将其患有的疾病传染给旅游者,造成交叉传染。

3、受过刑事处罚的人,过失犯罪的除外。

受过刑事处罚的人,是指因其行为触犯了国家刑律依法应受到刑罚制裁的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不对这类人员颁发导游证。《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同时又规定“过失犯罪的除外”,规定除外情形的理由:一是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分为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社会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由些可见,故意犯罪是一种有意识的犯罪,过失犯罪不是有意识的犯罪。二是较之故意犯罪人,过失犯罪人在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上都与其有原则区别,过失犯罪是由于缺乏必要的谨慎而构成的犯罪。因此,这类人虽然也受到过刑罚的制裁,但仍然可以申请领取导游证,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也可对其颁发导游证。

4、被吊销导游证的。

这是指曾经取得导游证的人员,因违反有关导游人员管理法规,被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处以吊销导游证的处罚以后,又重新参加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并合格、取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后,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取导游证的人。由于此类人员在进行导游活动中有过不良记录、受过被吊销导游证的处罚,表明已不适合断续从事该职业。为保证导游人员素质,加强导游员队伍建设,树立中国旅游来良好的形象,理应不再重新对其颁发发导游证。

二、申领导游证的程序(是什么?)(务必记住)

根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及实践,取得导游人员资格后申领导游证的程序大体是:须在一个旅行社实习期满至少三个月以上;与旅行社订立劳动合同或在导游公司登记;由旅行社或导游公司对申请人的品行和业务能务进行考评并做出结论,申请人向主管旅行社即管理部门申报;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导游人员资格证书面申请之日起15日内,颁发导游证;发现有《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第五条规定情形,不予颁发导游证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

旅游行政部门颁发导游证,是现代行政管中的一种法律制度,是准予申请领取导游人员从事导游活动的具体行为。该行为直接决定申请人能否从事导游职业,影响着他们的合法权益,因此,《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第6条的规定表达了三层含义:一是旅游行政部门对符合条件的申领人,必须在收到申请人领取导游证的书面申请之日起15日内颁发导游证,这是一条强制性规定,这表明旅游行政部门对符合发证条件的申请人必须颁发导游证,而不存在“可以不予颁发”的情形。二是对符合申领条件逾期不予颁发或 答复,使申领人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这是旅游行政部门的一种不作为表现,申领人可依照《行政复议法》向上一级旅游行政部门申请复议,或者依据《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三是不符合颁证条件的情形,仅限于《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第5条规定的四种情形,旅游行政部门只有在上述四种情形之一出现时,才可以决定不予颁发导游证;同时,对不颁发导游证的,旅游行政部门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申领人。

三、导游证的种类

(一)正式导游证和临时导游证 根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规定,《导游证》分为:正式导游证和临时导游证。

1、正式导游证(即《导游证》)是指参加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并取得资格证书的人员,经与旅行社订立合同或者在导游公司登记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导游证。(记住)持有正式导游证的人员,可以是专职导游人员,也可是兼职导游人员;可以是某旅行社的正式员工,也可以是某旅行社的聘用人员。

2.临时导游证 是指具有特定语种语言能力的人员,虽未获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但因旅行社需要聘请其临时从事导游活动,由旅行社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申领的导游证。(记住)

实践中,国际旅行社拉待的外国旅游者来自小语种国家,或旅行社所在地缺这某一语种的导游人员,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为适应市场解燃眉之急,为此《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对此做了例外性规定。

(二)正式导游证与临时导游证的区别(务必记住)

1、取得证书的前提条件不同。

正式导游证持有人需经过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并取得资格证书后方可向旅游行政部门申请领取导游证;临时导游证持有人无需获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

2、对语言能力的要求不同。

正式导游证持有人无语种语言能力限制,即正式导游证持有人可以是具有特定语种语言能力的人员,也可以是不具有特定语种语言的人员;临时导游证持有人必须是具有特定语种语言能力的人,并且是由于旅行社需要,否则不能申领临时导游证。

3、申领程序不同。

申请领取正式导游证,是由申请者个人向旅游行政部门领取;临时导游证,是由旅行社根据需要向旅行社行政部门申领。

4、有效期限不同。

根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规定,正式导游证有效期限为3年,且有效期满,可以申请换发导游证;而临时导游证的有效可以是数天,也可以是一个月或者是两个月,但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有效期满不得展期,旅行社如需继续聘请临时导游员,则须重新办理申请手续。

(三)颁证部门

颁发导游证和临时导游证的部门,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记住)导游证和临时导游证的样式规格,由国务院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规定。(务必记住)这表明,国务院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既有权规定样式规格并统一制作,也可以统一规定样式规格,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行政客理部门分别制作和颁。

一、单项选择题

1、导游人员的年审培训时间每年累计不少于(C)

A、52小时

B、54小时

C、56小时

D、55小时

2、导游人员年审一次被扣8分,将受(C)处罚

A、不予通过年审

B、暂缓通过年审

C、全行业通报

D、警告批评

3、获得导游人员资格证,(C)未从业的,资格证自动失效。

A、一年

B、三个月

C、三年

D、六个月

4、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领取导游证之日起(A)日之内颁发导游证

A、15日

B、30日

C、45日

D、10日

5、林某带团云南双飞8日游,因违反《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在楚雄被扣除4分、在丽江被扣除2分,在回程广州的昆明机场,又因与顾客发生争吵并辱骂顾客,按条例应该扣除10分,请问:(A)可以最后保留林某的导游证

A、昆明旅游局质监所 B、楚雄旅游局质监所 C、丽江旅游局质监所D、广州旅游局质监所

6、导游年审,一次性被扣8分的,年审管理部门可以(C

A、通过年审

B、暂缓通过年审

C、全行业通报

D、警告批评

7、导游年审,一次性被扣6分的,年审管理部门可以(D

A、通过年审

B、暂缓通过年审

C、全行业通报

D、警告批评

二、多项选择题

1、导游人员在导游活动中有(AB)情形的,扣除4分:

A、私自带人随团游览的

B、不尊重旅游者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的C、私自转借导游证供他人使用的

D、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不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救助的

2、导游人员在导游活动中有(AD)情形的,扣除8分

A、拒绝、逃避检查或者欺骗检查人员的B、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的

C、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向旅游者索要小费的

D、擅自增加或者减少旅游项目,擅自终止导游活动

3、导游人员在导游活动中有(BCD)情形的,扣除6分

A、讲解中掺杂庸俗、下流、迷信内容的B、讲解质量差或者不讲解的

C、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向旅游者索要小费的D、因自身原因漏接漏送、误接误送旅游团的E、不尊重旅游者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的

4、导游人员在导游活动中有(ACD)情形的、扣除10分

A、有损害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言行的

B、私自承揽或者以其他任何形式直接承揽导游业务的C、未通过年审继续从事导游业务的

D、诱导安排旅游者参加“黄、赌、毒”活动项目的

5、导游人员有下列(ACD)情形之一的,由旅游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暂扣导游证3-6个月、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导游证并公告。

A、擅自增加或减少旅游项目的

B、私自承揽旅游业务或者以其他方式直接承揽业务的C、擅自变更接待计划的D、擅自终止导游活动的

6、有以下情形的、不得颁发导游证(ABD)

A、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B、患有传染性疾病的

C、因过失犯罪受刑事处罚的 D、被吊销导游证的

7、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时未佩带导游证,由旅游行政部门(AD)

A、责令改正

B、暂扣导游证3-6个月

C、处3000元以下罚款

D、处500元以下罚款

8、可以由旅游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的有(ABDE)

A、无导游证进行导游活动

B、未接受旅行社委派,私自承揽旅游业务或者以其他方式直接承揽业务的C、进行导游活动时,有损害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言行的D、向旅游者兜售或者购买旅游者的物品;索要小费的;

E、欺骗、胁迫旅游者或者与经营者串通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的

9、按业务范围分,导游人员分为(ABCD)

A、海外领队

B、全陪

C、地陪

D、定点导游员

10、导游人员参加资格考试的条件有(ABCD)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B、具有高中、中专学校或以上学历

C、身体健康

D、具有适应导游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11、申请领取导游证的条件是(ABC)

A、取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

B、与旅行社订立劳动合同

C、在导游服务公司登记

D、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12、导游人员在导游活动中有(ABCDEF)情形的、扣除2分

A、未按照规定时间到岗

B、未携带正规接待计划

C、仪表、着装不整洁

D、讲解中吸烟、吃东西的

E、接站未出示旅行社标志

F、10人以上团队不打接待社旗

二、判断题

1、具有特种语言能力的人员从事导游活动,可由旅行社代办理临时导游证(B)

2、取得导游人员资格证书后可以直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门申请颁发导游证(B)

3、导游证的有效期为3年,临时导游证有效期最长不超过3个月,超期需要延期登记。(B)

4、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必须经旅行社委派,导游人员不得私自承揽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直接承揽导游业务。(A)

5、导游人员在引导旅游者旅行、游览的过程中,遇到可能危及旅游者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形时,经征得多数旅游者同意,可以调整或变更接待计划。(A)

6、参加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经考试合格的,由组织考试的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考试结束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颁发《导游人员资格证》(A)

7、取得《导游人员资格证》的人员申请办理导游证,须参加相关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举办的岗前培训考核。(B)

8、旅游行政执法人员玩忽职守,不按规定随意进行扣分或者处罚的,由本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提出通报和批评,上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行政处分。(B)

9、导游人员参加年审。年审以考评为主,考评内容包括:当年从事导游业务情况、扣分情况、接受行政处罚情况、游客反映情况等。(B)

10、由省市级以上单位组织导游评比或竞赛获得最佳称号的导游人员,报国务院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可以晋升一级导游等级。(B)

11、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应该坚持考试和培训同步的原则,新参加考生需统一参加培训(B)

12、导游证初级为灰色、中级为粉米色、高级为淡黄色、特级为金黄色(A)

13、旅行社与其聘用的经营人员,应当签定书面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A)

上一篇:创建无毒社区工作计划下一篇:小学语文研究课题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