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生活费的调查报告

2024-07-24

当代大学生生活费的调查报告(共8篇)

篇1:当代大学生生活费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问卷调查

1.你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多选题]()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学习负担重()恋爱问题()参加太多的社团节目()任课老师教学不适应()其他

2.您对目前的学习成绩是否满意

()满意()一般()不满意

3.你认为自己身边的学习气氛好吗()很好()还好()一般()差

4.您每天的的学习计划会被其他事所耽搁吗()不会,每天生活得一板一眼的()偶尔,放松放松

()一般,看情况()经常,忙死了 5.在大学生活中,您认为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学习

()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专业课方面的加强

()党政课思想教育()英语或其他语种语言能力提高()其它

6.您是否因对学校、班级或教学质量而产生不满的心理()很满意()马马虎虎()不满意()其他 7.您对自己所学专业,及专业前景了解多少

()不清楚()知道一点()非常清楚

8.你对自己的人生前途的态度是什么()很乐观()命运难测()过一天是一天()奋力争取明天的幸福()很悲观

9.您认为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状态是

()很容易找到与自己兴趣专业相符的工作()可从事的行业多与自己兴趣专业无关

()很难凭自己的力量找到工作()更多人倾向于继续深造,考验或留学

10.您觉得同学之间关系大致是

()情谊深厚,能够成为真正的知己()和睦相处,但有时感觉无法表达真实感受()各自为过,很少有心灵交流的愿望()矛盾突出,彼此存在敌对心理

11.上大学你认为最大的挫折是什么

()恋爱不成功()不适应寝室生活()就业竞争太激烈()经济常常困难()其它

12.你是否愿意参加基层工作或偏远地区的支教活动()愿意()不愿意()没想过

13.你认为如何衡量一个人的价值

()社会贡献()社会地位()金钱()其它

14.你是否关注身边、社会的动态

()非常关注()一般()偶尔()不关注

15.对于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你怎么看()诚信为立身之本()利益当先()诚信离我太远

16.大学校园经常发生学生自杀,您认为主要原因是(可多选)

()个人心里问题,与他人无关()生存压力太大()缺乏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对于生命不够尊重()没有信仰,这是共产主义摒弃宗教带来的后果()社会黑暗,绝望情绪蔓延()感情方面受挫,痛不欲生

篇2:当代大学生生活费的调查报告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班级; 10建环

姓名;宁显川

学号;201031271

5消费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部分,是社会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连结点,是经济领域与日常生活领域进行交换和沟通的渠道,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的群体,也受到社会消费的影响,消费观是否正确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

就大学生的消费情况,我对云南农业大学18栋学生的消费情况做一调查,反映了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消费中的一个非凡群体,有自身消费群体不同的消费意识和消费方式,并在参与消费文化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

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反映了大学生的现实消费倾向和未来的消费走向,大学生消费观反映出了大学生的生活现状,以及价值取向,研究大学生的消费观可以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对于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教学治理都将产生直接影响。1

调查中,至少百分之七十都是农村的,这就更能反映现在农村和城市贫富差距,大部分学生的生活费是来自家庭提供,而在调查中发现更多的学生倾向于把生活费用于吃喝与娱乐,而用于学习的几乎没有,我们能发现更多的学生倾向于业余生活是花更多的时间在网络和游戏上面,而把更重要的忘记了,我们是学生是来学知识的。

一、大学生的消费现状

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和调查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构成,我认为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学习费用。学习费用是大学顺利完成学业的保障,在大学生中消费占很大部分,占到大学生日常总消费的近30%。学习费用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上交学校的学费和平时自己的学习投入。

娱乐消费。大学生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基本生活费用在大学生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在逐年下降,另一方面大学生用于精神享受方面的消费正在逐年上升。

人际交往消费。大学校园作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平台,已不简简单单是一个学习文化知识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地方。现代大学生都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培养人际交往技能作为大学生活的必不可少两大部分。

二、大学生的消费特点

当代大学生由于所处时代的非凡性,决定了消费存在不同以往的新特点。概括起来讲,当代大学生消费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大学生的消费水平高出居民收入水平,近年来的物价上涨,导致在校大学生的生活费愈来愈高,物价上涨是一方面,更多的学生消费于娱乐,而父母又抱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再穷不能穷孩子”的观念对教育进行投资,这就导致大学生消费高于居民收入水平。

追求时尚化,现在的大学生消费最大的特点就是追求是时尚化,喜欢新奇浪漫的事物,网上购物,成为大学生现在购物的主流方向。

三、消费差距大,两极分化严重

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家庭收入基本上决定了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我国贫富差距的现实决定了大学生个人消费存在较大的差距.高消费与低消费差距比较悬殊。在调查中,最高消费的达到2000,而最低的只有500,更突出现在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大,两极分化严重。

四、消费结构呈多元化趋势大学生消费主要分为基本生活消费(衣.食.住.行).学习消费(学费、书杂费,考证、电脑等).休闲及娱乐消费(休闲.旅游.娱乐).

五、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大学生群体的消费总体来说是比较理性的,但由于个性发展不够成熟,缺乏社会经验,加上消费来源单一等各方面的原因,在消费的过程中轻易受到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其消费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消费观主要包括两

方面的内容,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从众消费和盲目消费。从众性和盲目性是大学生消费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攀比消费和情绪化消费。由于大学生消费存在从众的心理,虚荣心作祟在追求享乐的过程中往往轻易形成相互攀比的心理,长期发展下去就会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攀比消费在大学生中间主要体现在穿着妆扮上。情绪化消费就是把消费品的占有、享乐作为弥补精神空虚的手段。

除此之外,在青年的大学生中存在高消费的现象,在消费的过程中往往喜欢别出心裁的东西,追求前卫新潮,加上相互之间攀比心理严重,往往会出现消费负担过重,消费水平超出了实际需求或家庭的支付能力。

.大众媒体是现代信息的主要传播途径,以其特有的轻易让人理解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导向的作用。现代的广告大多只注重物质文明宣传,不重视精神文明引导,这种金钱化、利益化的消费观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形成了不良的影响。家庭原因。

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的方法与途径

1.社会教育积极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作用。大学生是现代技术最积极的响应者,受现代传媒技术的影响最为明显。大众媒体应加强对有用的健康的消费信息的宣传,对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为大学生提供消费参考意见,加强大学

生正确消费心理的引导。

2.学校教育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主要方式。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重要作用。高等学校一定要注重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要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学形式改变传统的填鸭式学习,通过组织一些关于素质教育的活动来增强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爱好。

4.大学生自我教育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关键还在于大学生自身。大学生要加强自我教育,树立合理理财的自我意识,平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积累消费经验。在平时的社会生活中,在消费过程中,自己要注重积累消费经验。学习消费知识,提高理财能力。

在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会和学校举办的各种关于消费方面的活动,从中学习消费知识。提高法律意识。作为现代大学生,要主动学习消费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加强自身的法律基础,提高维权意识,不要让自己成为新时代的法盲。遵循正确的消费原则。大学生在消费的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地根据生活、学习、文化和娱乐的实际情况制定明确消费标准,坚持合理的消费原则,做出消费计划,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大学生在平时的消费过程中关键的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消费有度原则、消费计划性原则、消费主导性原则和消费自立性原则,通过

这些原则来规范自己的消费行为。

总体来说现代大学生消费群体的发展趋势还是健康的,其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消费来源单

篇3:当代大学生生活费的调查报告

青少年阶段是情绪冲突和行为问题出现的高发期。随着多种现代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普及, 当代农村青少年在自我意识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变化较为明显, 特别是初中生刚进入寄读生活阶段, 一方面很大程度上脱离父母看管, 另一方面在对外界信息的辨别力和自控力方面未得以完善发展的情况下, 很容易出现一些个性或心理问题。生活满意度是依照个人标准对自己大部分时间或一段时期内生活状况的总体认知和评价, 是衡量某一社会中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参数[1]。这作为当代农村青少年对生活质量的一种主观感受, 能够较好地体现出当代物质生活水平得以提高的状况下, 农村中学生在所处社会环境中适应状况如何。自尊[2]是个体人格结构中的核心部分, 是对自我和自我价值及自我体验的主观评价, 对中学生面临矛盾和困惑时形成良好的心态具有重要意义。它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尤为突出[3]。本研究拟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在当代形势下农村中学生的自尊和生活满意度状况, 以便更好地了解农村中学生的自尊和生活满意度方面发展特点, 为其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2. 研究资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被试选取开封市杞县苏木乡一中这一普通农村中学, 在初一年级、初二年级、初三年级各年级中随机抽学生, 共选择被试260人, 由于某些被试问卷答题的不完整性, 剔除无效被试24人, 有效被试236人, 其中男生134人, 女生102人, 初一93人, 初二83人, 初三60人, 年龄是11到16岁。

2.2 研究工具

生活满意度方面采用多维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 (Multidimensional Students’Life Satisfaction Scale, MSLSS) , 是Huebner[4]编制的, 且国内学者对学生生活满意度的调查也多采用该量表。该量表在国内的研究中显示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5,6]。量表在结构上分为家庭、朋友、学校、生活环境、自我5个维度, 每个维度代表一个生活领域, 共40个条目, 采用l—6评分方法, 即l=安全不同意, 2=很不同意, 3=不同意, 4=部分同意, 5=同意, 6=完全同意, 其中有11、13、20、21、24、26、27、28、31个条目为反向计分, 生活满意度各维度得分越高, 代表在该领域的满意程度越高, 5个维度生活满意度的总体平均得分即为总体生活满意度。

自尊调查采用Rosenberg (1965) 编制的自尊量表 (Self-Esteem Scale, SES) 。该量表有10道题目, 要求被试在“4=完全符合”到“1=很不符合”四个等级上评价自己。其中3、5、8、9、10为反向计分。总分范围为10—40分, 分数越高, 表明自尊水平越高。重测信度为0.85[7]。

2.3 统计分析

采集的数据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

3. 结果

3.1 初中生生活满意度的性别、年级的差异比较

从以往的研究中可以了解到, 在对初中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中, 性别和年级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较大, 分析结果如下。

由上表可知, 在生活满意度方面的性别差异中, 只有在家庭满意度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t=4.90, P<.01) 。在自尊方面, 性别差异不显著。

由表2可以看出, 生活满意度方面, 农村初中生在总体满意度及朋友、学校满意度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年级差异 (分别为F=8.75, P<.001;F=27.86, P<.001) , 其他方面的差异均不显著。事后多重比较表明, 在朋友、学校、总满意度上, 初一与初二、初一与初三间差异显著, 而初二与初三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自尊方面, 年级差异均不显著。

3.2 初中生生活满意度与自尊的相关分析

由表3可知, 只有生活环境满意度与自尊存在显著相关 (r=0.13, P<.05) , 其他方面的相关均不显著。

4. 讨论

4.1 生活满意度方面的性别和年级差异

在生活满意度方面的性别差异, 只有在家庭满意度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男生的生活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这一结果与以往以城市中学生[8]和大学生[9]为研究对象时发现女生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男生的关研究结果不一致, 他们认为是因为女性善于表达和体验情绪体验而导致女生所体验的生活满意度较高。但本研究结果迎合了农村重男轻女的旧俗这一现象, 在农村, 父母对男孩子的偏爱较多, 因而男生体验到的家庭生活满意度较高。

农村初中生在生活满意度方面的年级差异, 表现为在朋友、学校满意度及总体满意度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这一点符合农村初中生寄宿生活的特点。在脱离家庭之后, 校园内生活方面的主要接触对象是周围的同学朋友和老师, 因而生活体验方面的心理发展主要体现在校园生活方面[10]。从初一到初二、初二到初三, 生活满意度的整体水平处于逐渐下降的趋势, 其中初一学生与其他年级的学生在朋友满意度、学校满意度和总体满意度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这与以往研究相一致[11]。初一阶段刚进入一个新的学校环境, 对朋友和学校的新鲜感比较强, 可能导致这方面的满意度相对较高。但时间久了, 因为学习竞争导致逐渐对朋友关系的认知变得较为理性, 加上农村中学管理体系不完善和学习资源相对匮乏等原因, 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对学校满意度的得分变得越来越低。

4.2 自尊方面的性别和年级差异

自尊方面性别差异不显著, 这一点与黄飞、张建新的研究[12]结果一致。他们认为可能是因为采用的自尊量表测量的是总体自尊, 不像其他研究中具体测量了身体、社会等方面的自尊时能够得出显著性别差异。

自尊方面的年级差异在以往研究中表现为高年级的自尊水平显著高于低年级的, 例如黄飞、张建新等人[12]认为可能是因为随着年级增加, 高年级学生个体自我意识增强, 导致他们能够更加全面认识自己, 因而对自我评估较高导致自尊得分高于低年级的。特别是宋耀武和李宝芬的研究[13]中发现城镇初中三年级学生的自尊的得分显著高于初中二年级和一年级学生的自尊的得分, 初中二年级学生的自尊得分显著高于初中一年级学生的自尊, 表现出了随着年龄的增长, 自尊感有增强的趋势。但本研究中发现农村初中生并不像其他城市中学生那样在自尊发展中出现显著的年级差异。以往研究[12,13]中对象主要是城市中学生, 但本研究中调查对象是农村初中生, 可能是因为农村初中生自尊发展速度不如城镇初中生那样明显导致本研究未能发现显著年级差异。

4.3 生活满意度与自尊的相关关系

刘旺[14]在研究中指出:小学生自尊是其生活满意度的重要指标, 小学生的自尊与其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 (r值范围0.1-0.3) , 陈丽娜、张建新[15]在对大学生所做的关于自尊和生活满意度的研究中指出, 自尊水平高的大学生, 其生活满意度水平也比较高。李晓苗等[15]的研究发现大学生自尊与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孙莹等[16]发现自尊是影响中学生生活满意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中也发现生活环境满意度与自尊存在显著正相关 (r=0.13, P<05) 。Katja等[17]对245名芬兰中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的研究结果表明, 学校生活满意度较高与自尊水平高。

5.结语

5.1农村初中生的生活满意度的发展状况具有不同于城镇中学生的地方, 特别是农村初中的男生对家庭满意度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女生, 表明农村人仍然存在偏爱男孩的观念。

5.2农村初中生的自尊发展水平上未能发现显著年级差异, 这与城镇中学生为研究对象的以往相关研究结果不一致, 其原因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5.3农村初中生的自尊与生活环境满意度之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

摘要:为了探讨当代农村初中生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的状况, 本研究采用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与自尊量表对开封市杞县苏木乡第一初级中学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中生只在家庭满意度方面存在显著性别差异。这主要是因为初一与初二、初一与初三间在这三个维度上的显著差异所导致;自尊和生活环境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r=0.13, P<.05) , 但与其他生活满意度因子的相关不显著。由此可见, 自尊与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篇4:当代大学生生活费的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1、大学生党员思想状况与需求特点

当代大学生党员都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成长起来的,在他们身上,既秉承了青年期所应具有的基本特征,同时又必然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既具备了同辈年轻人的一般特点,同时又呈现出大学生党员这一群体的特点。概括起来是以下四个“更加”:

政治需求更加直接。他们不再空谈政治,而是把政治诉求直接表现在对一些重大问题的关注上,并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成功渴求更加明显。他们渴望成才,注重自身素质提高,尤其是乐于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增长才干、磨炼意志,同时又充分发挥出党员的带头作用,展现了当代学生党员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风采。

主体意识更加强烈。当代大学生党员个性特征比较明显,他们崇尚独立,自我意识比较强,在校园生活中比较注重自身的体验。

文化需求更加多样。在学生党员先进性建设的课题调研中,当被问到“主题教育应采取的形式”时,有24.11%的学生党员选择“集中讲座”,25.43%选择“体验式教学”,选择“社会实践”的占51.13%,反映出学生党员对文化需求、党内教育活动多样化的渴望。

2、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的现状与问题

从我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现状来看,总体上是有序和规范的,但也表现出一些薄弱环节、倾向问题,突出表现为“三多三少”:

入党审批多,自我评议少。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大多围绕学生预审、审批、半年评议、转正等发展党员工作,时有形式化的倾向,审批发展对象多,而开展民主评议、批评与自我批评却比较少,一些学生党员自我批评肤浅,无关痛痒,不敢暴露思想,不愿解剖自己,开展批评更难。

单向灌输多,启发引导少。一般多是支部书记主持会议,传达文件、阅读报纸,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客观思辨、科学判断问题比较少。

时势议政多,联系实际少。组织生活会出现“谈远不谈近,谈大不谈小,谈人不谈己”、“就事论事学理论”、“泛泛而谈学政策”、“不着边际谈体会”的现象。

二、基本探索

针对学生党员组织生活内容模糊、形式单一、质量不高的现象,校党委认为,从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增强党员党性和党的观念,提高党员素质要求出发,寻找适合学生特点、符合学生需求的活动平台、工作载体,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党内教育才可能有成效。为此,我们细心观察、精心策划、用心组织,努力探索主题严肃性与通俗性统一、内容主导性与丰富性融合、形式多样性与趣味性结合的组织生活。

1、挖掘身边资源,强化党员观念

调研发现,身边党员的垂范作用对学生党员的影响是明显的。2004年商学院第二学生党支部的《寻党员足迹、树时代先锋——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组织生活主题系列活动,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这项系列活动就是以党支部内的学生党员自身为起点,发散式寻找各自上一级的介绍人。通过从上一级介绍人处了解的情况或各方面的资料途径,寻找再上一级介绍人,层层递进,逐步寻找党员的足迹、党支部的足迹。活动历时6个月,采访对象遍布校内外涉及近百人。他们中既有领导干部,也有普通党员,既有年轻有为的时代青年,也有年富力强的中坚力量。当学生党员发现,自己介绍人、身为辅导员老师的介绍人是学校的优秀党员教授时,顿时感觉先进人物就在身边,崇拜的教授原来与自己也有渊源关系,更愿为保持这份“亲近的光荣”而不断努力。

在寻访“入党动机”这一问题时,从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50多年历程中,党员的入党动机经历了从为了报答党的恩情、甘洒热血和汗水到提高本领、用所学本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升华过程。

身边优秀党员就是一本本生动的党员教材,在与身边的党员平等对话的过程中,强化了党员观念,懂得了怎样做一个党员。同时,在寻根过程中,学生党员们获得了在课堂中很难获得的人生经历,学生党员们说,这样的支部活动终身难忘。

2、结合专业特点,突出党的意识

旅游学院党委地理信息系统系、环境系学生党支部开展的“上海党的历史足迹地理信息综合查询系统”主题系列活动,就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点。

学生党员提出,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建立上海革命旧址的地理信息查询系统,将有利于广大入党积极分子通过系统的浏览、查询、搜索,方便地获取革命旧址的具体地址、公交线路、概况介绍、历史背景、现实影响等信息,也有利于开发上海特色的“都市红色之旅”。

经过充分的讨论,学生党支部分成若干个小组,带领支部联系的入党积极分子,寻访旧址、查证历史、标绘地图、编制信息,历时一年初步建立了党的历史足迹(上海)地理信息综合查询系统。

学生党员在工作笔记中写到:“我们支部的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利用暑期,顶着酷暑,挤公交车,啃面包当午饭,不怕苦不怕累,寻访革命遗址,采集到了第一手的资料。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接受再教育的过程。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发祥地,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缩影,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又现代发达的城市。我们为生活在上海骄傲。无数先烈为了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前仆后继,在上海留下了一个个难以磨灭的红色印痕。我们追随着革命先辈的足迹,仿佛也身处那个时代,亲身感受着当时革命斗争的艰辛,使我们发自内心地感受到现在安逸生活的来之不易。”

上海拥有丰富的党史、国情教育资源,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是对课堂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和拓展。结合专业特长、激发学生党员的内在兴趣,以党支部组织生活形式,让学生党员和要求入党积极分子自己投入,既学习了党史,又强化了专业知识,也比较全面地考察了入党积极分子。

3、联系学习生活实际,加强党性修养

欧洲文化与商务学院党总支03、04级学生党支部设计的“追寻历史足迹、铸就信仰磐石”活动方案,就是一个联系学习生活,加强党性修养的好方案。欧商学院是一个中法合作办学的学院,有许多学生党员因学习成绩优异获得了赴法国学习的机会。这些学生党员以追寻1922年在法国诞生的中共旅欧支部的革命史实为主线,探寻老一辈革命家在异国他乡追求真理的心路历程、战斗岁月以及献身党的事业的光辉事迹。这个活动学生党员积极性很高。在法的同学通过查阅历史文献,已经寻访了邓小平同志在里昂读书和打工的地方,并将有关照片传回国内,向国内的学生介绍情况。目前,他们还准备将活动成果制作成《穿越时空的对话》的DVD,如果成功的话,将作为党支部组织党员学习的教材。

犹他学院在党支部组织生活中试行案例学习法也是比较成功的例子。学院党总支根据学生党员中比较常见的一些问题编写了案例,然后汇编成册,作为组织生活的教材。由于这些案例都来源于学生党员之中,学生党员在学习、讨论时能够深入浅出地进行情景模拟,在情景模拟中力求提高。

有一则“停电时间”的案例:为了保证广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学校规定学生宿舍一般晚上11:00熄灯,但复习迎考阶段,可延遲一小时熄灯,高温季节允许通宵供电。2004年6月22、23日这两天,因高温通宵供电。24日因气温未达到通宵供电规定,12点熄灯。由于正值复习迎考阶段,一宿舍部分同学习惯了通宵供电,对突如其来的再次熄灯,做出了非常极端的扔掷物品的举动。事态朝不稳定状态发展……许多同学分别走到阳台上,有的观望,有的跟着起哄,甚至一起加入投掷杂物……。

这时,为了保证第二天的考试,学生党员A回家了;学生党员B不观望、不参与,静心入睡了。党员C在观望一段时间后,不想“脱离群众”,“加盟”到寝室的同学扔掷物品的行列,也向楼下扔掷了一个杯子……

针对这一事件,支部及时采取案例描述的形式,将牵涉于事件的学生党员以化名的形式表现出来,在组织生活中进行讨论分析。由于案例的内容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因此每一位学生党员都能够参与到案例的讨论中,毫不避讳的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直接指出案例中学生党员的缺点,有的发掘了这种做法所产生的深层次的思想问题,有的为避免再次出现这种情况提出了解决的方式。牵涉在这件案例的学生党员在大家的讨论中,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其他学生党员也因这件案例接受了教育。学生党员说,在案例评议中“脸红、心跳、出汗”的体验是终身难忘的。

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从小事、细节入手,规范行为、引导思想,这样的组织生活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党员的主体积极性,使学生党员在自我教育、自助成长中不断进步提高。

三、长效思考

1、坚持先进性建设主题,增强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导向性

增强组织生活的导向性,是加强组织生活的首要工作,要充分发挥组织生活在引导党员、教育党员、鼓舞党员的作用,牢牢把握住正确的政治方向,传递党的声音,弘扬时代主旋律。当前要始终坚持先进性建设主题。

2005年开展的先进性教育活动给予我们诸多启示。集中理论学习、党性分析、民主评议、批评与自我批评、主题实践与“双结对”活动,避免了一些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以讨论发展工作为主、自身教育较少的情况。因此,我們学校党委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之后,建立组织生活建设的长效机制、出台了《上海师范大学关于改进与完善党内组织生活的若干意见(试行)》。要求我们各级党组织切实提高对组织生活重要性的认识,牢牢把握先进性建设主题,紧扣“师大先锋行”,精心开展组织生活,不断增强组织生活的导向性。

2、突出学生党员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主动性

增强组织生活主动性是加强组织生活的重要举措,要突出学生党员在组织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以生为本”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当我们在确定组织生活内容时,要善于把握好学生党员的思想脉搏,了解好他们的内在需要;当我们在选择组织生活形式时,要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变“我讲你听”为“平等对话”,同时,在教育中坚持真理服人、真情感人和真心待人。

3、拓展适应学生的活动载体,增强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有效性

如何拓展适合学生特点的组织生活载体是提高党的组织生活有效性关键。我校党委早在2004年就推行学生党建“进网络、进园区、进课堂、进社团”四进工作,不断拓展组织生活载体。“网上党校”、“网上党课”、“网络谈心”等形式,是对传统组织生活方式的补充,只要党组织精心组织,正确引导,必将丰富组织生活的形式,极大地提高有效性。

总之,组织生活作为党的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也是学生党员学习、实践、提升的重要途径,我们要积极探索学生党员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正面引导,使组织生活成为开展先进性教育的重要阵地。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师范大学组织部

篇5:当代大学生生活费的调查报告

同学,您好!

我们是安徽大学的学生。鉴于调查设计课程要求,我们将对当代大学生浪费现象进行一次调查。本问卷采用无记名填写,我们会对问卷的内容严格保密,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在此,衷心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谢谢!

2013年5月24日

小组成员:陈艳红、钟荧、叶倩、高丹

性别: 男女年级院系专业

1.在你身边存在浪费现象吗? A很多B不多 C极少 D 没有

2.请问你平均每个月的生活费大概是多少?A 500以下 B 500到800 C 800到1000D 1000以上

3.你认为你在哪方面消费最高?A衣服 B伙食 C零食 D交际 E高科技产品

4你合理规划生活费吗?A经常 B偶尔 C从不

5.你经常网购吗?A经常 B偶尔 C从不

6.是否有买但不用的东西?A经常 B偶尔 C从不

7.用完电器,你有随手关掉的习惯吗?A经常B偶尔 C基本不 D从不

8.购物时首先考虑的是 A品牌 B价格 C质量 D其他

9.对于用旧物品如何处理?A扔掉 B循环利用 C其他

10.你有出现过剩饭的情况吗?A经常B偶尔 C从不

11.你如何对待打包问题?A从不B剩的多就打C剩的少就不打

12.使你浪费粮食的原因是?A时间B饭菜口味C胃口及情绪D金钱观E减肥等个人原因

13你如何看待浪费问题?A应当重视B小题大做C无所谓

14.您对当代大学生浪费现象有什么看法和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辛苦了,再次感谢您对本次调查的配合!祝您学业有成,事事顺心!

篇6:当代大学生生活费的调查报告

查报告

【摘 要】本调研报告通过对XXXXX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就当代大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及生活习俗的了解程度进行了初探和机理分析,并就调研结果之改进提出了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生活习俗;了解程度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1)基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2)基于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也是一个多元的复合文化形态,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五十六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族文化发展史。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汉族文化与其他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各兄弟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葆有自己的民族个性,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显异彩。中华各民族虽然经历各异、发展阶段也不尽相同,但随着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民族团结的加强、各民族的共同进步是必然的历史趋势。因此,繁荣各民族的文化,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是各民族的时代任务,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更是我们这代青年人所应承担的历史责任。

(二)研究意义。(1)法学视角。进行该项研究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通过对少数民族人民的文化权与文化活动权的明晰,寻找维护自身权利与少数民族权利的平衡点,树立保护和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意识。(2)心理学视角。进行该项研究的另一重要意义可定性为启发当代大学生通过控制心理认知与情感表示以达到更好的人际交往效果,可定量为促使当代大学生通过了解少数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方式增进人际关系的交往技巧。现具体阐释如下: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在社会活动过程中的信息传递、情感沟通、思想交流与相互施加影响等心理联系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方式,是人的各种社会关系(包括人际关系)得以实现和发展的手段或表现内容,是人与人之间合作与竞争的基本模型,也可以说是个体与周围人之间的一种心理与行为的沟通过程,它是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一种实际活动。而在影响人际交往实际效果的因素中,邻近性与相似性均与本课题的研究意义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邻近性是指人与人之间由于居处相邻,或者是由于工作和活动等空间距离上的邻近,彼此之间可以增加相互吸引的性质。邻近性的存在有助于建立与促进相互之间人际关系的发展。比如,在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他们往往会感到与自己居住在同一地区、同在一个学校学习的人,就比较容易认识和了解,感情上也容易接近。我们无法决定出生地的所在,但可以人为营造一种基于相似文化背景而产生的心理认同感,即在与少数民族同学相处的过程中适当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少数民族文化风俗知识博取对方的良好印象,从而达到预期的交往目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则成语道出了相似性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作用。交往双方如果有较多类似的地方,那么相互之间的吸引就容易产生,同时也就会促进其人际关系的发展。相似性是指交往双方的年龄、性别、地位、职业观点、态度行为以及民族文化背景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点,大学生都喜欢同与自己有相似之处的人交往的原因有三:一是一般情况下大学生都希望自己在态度上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从而使内心获得一种稳定的感觉。二是交往的相似性是使大学生的预期目的得以实现的关键――在一个与自己相似或类似的团体中活动,阻力就比较小,活动也就容易进行;反之则相反。三是类似的东西常被作为一个同一体而感知,因此大学生往往通过建立相类似的团体以增强对外界的反应能力,从而保证反应的正确性。我们可充分利用相似性对人际关系构建、发展的积极影响,适度引导人际交往的趋向,力求形成一种内部阻力较小的整体性交往机制,进一步创设和谐的交往氛围。

(三)数学思维与方法。为对该问题进行定量分析,我们又对接受问卷调查的群体中的124人进行了后续访问,现将调查结果利用独立性检验的相关原理展示如下:

对少数民族文化风俗的了解程度高低与同少数民族同学人际关系的好坏符合分类变量的相关定义,是一对分类变量。

由此可列出2×2列联表如下:

同少数民族同学人际关系好 同少数民族同学人际关系坏 合计

对少数民族文化了解程度高 33 21 54

对少数民族文化了解程度低 27 43 70

合计 60 64 124

提出统计假设:

H0:假设“同少数民族同学人际关系的好坏与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高低”无关

则可得

当统计假设 成立时,的概率约为2.5%,即有97.5%的把握认为“同少数民族同学人际关系的好坏与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高低”有关。

(四)研究目的。进行该项研究旨在探究当代大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现状的了解情况,进而采取相应措施引导在此方面有严重缺失的群体逐步过渡到常态化和标准化的水平。

(五)研究调查的内容和方法。(1)调查过程中获取信息的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抽样调查等方法。调查对象为哈尔滨工程大学在校大学生,主要在经济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船舶学院等学院发放了调查问卷。发放问卷共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5份。从其中随机抽出100份问卷进行分析。其中受访者籍贯所属东北36份,华北18份,华中29份,华东6份,华南6份,西北3份,西南3份。(2)调查报告的分析方法。本调查报告采用系统分析和具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是从调查对象对少数民族自然属性、宗教信仰、民族节日、农业经营方式、语言文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了解程度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二、问卷调查及初步分析

(一)问卷结果。2012年10月至11月我们小组运用问卷调查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共印制300份调查问卷,主要发放对象为船舶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及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学生。从中随机抽样抽取100份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如下:

(二)自然情况。(1)居住地。被调查者中有36人来自东北地区,有18人来自华北地区,有29人来自华中地区,有17人来自华东、西北及西南地区。(2)对少数民族风俗文化了解程度的自我评判。被调查者中认为自己对少数民族文化不了解的有34人,认为自己对少数民族文化有点了解的有48人,认为自己对少数民族文化比较了解的有15人,认为自己对少数民族文化非常了解的有3人。

(三)对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的了解情况。(1)对少数民族自然属性的了解。当被问到:请问以下哪个少数民族人口最多?52%的人认为是壮族,回答正确;48%的人认为是其他民族,回答错误。在回答错误的人中有23%的人认为满族人口最多,50%的人认为维吾尔族人口最多,27%的人认为苗族人口最多。(2)对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了解。当被问到:请问以下哪些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有10%的人选择了哈萨克族、回族和维吾尔族三个选项,回答正确;有15%的人少选、漏选;有75%的人选择了错误答案“蒙古族”。(如图2)。当被问到:请问以下哪个教派不能饮食非清真食品?有45%的人选择了伊斯兰教,回答正确;有20%的人选择了基督教;有13%的人选择了印度教;有23%的人选择了佛教。(3)对少数民族节日的了解。当被问到:请问以下哪些节日是壮族的重要节日?有18%的人选择了端陇节和六郎节,回答正确;其余82%的人均选择了错误选项。当被问到:请问“古尔邦节”是以下哪个少数民族的重要节日?有17%的人选择了哈萨克族,回答正确;有33%的人选择了蒙古族,有24%的人选择了满族,有26%的人选择了藏族。当被问到:“三月节”,又名“观音节”,是以下哪个少数民族的重要节日?仅有8%的人选择了白族,回答正确;有40%的人选择了高山族;有13%的人选择了纳西族;有39%的人选择了羌族。(4)对少数民族农业经营方式的了解。当被问到:请问一下哪个少数民族是游牧民族?有72%的人选择了哈萨克族,回答正确;有14%的人选择了彝族;有8%的人选择了仡佬族;有6%的人选择了布依族。(5)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了解。当被问到:以下哪些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而非地方方言?有11%的人选择了哈萨克族、彝族、蒙古族、藏族和维吾尔族,回答正确;其余89%的回答者的答案中包含了回族或傣族,回答错误。(6)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了解?当被问到:请问中国有几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有28%的人认为有5个,回答正确;有12%的人认为有3个;有54%的人认为有4个;有6%的人认为有7个。(7)对少数民族发展状况的了解。当被问到:请谈谈您对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少数民族聚集区的了解。

绝大多数人对这些地区并不了解,认为是神秘的地方。部分人认为新疆景色优美且人们能歌善舞,西藏则很落后,内蒙古是一片大草原。少数人则从政治角度和文化角度出发,认为这些地区少数民族集中分布,但经济落后,国家应该给予更多的援助;此外,这部分人还认为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最为绚丽的一面。仅有一部分人认为国家对这些地区的曝光率还是不够,致使其他地区的人不能很好的了解这些少数民族聚集区。

(四)基本结论。XXXXX大学在校大学生对于包括自然属性、宗教信仰、农业生产、语言文字、民族节日及发展状况在内的少数民族文化风俗常识的了解程度较低。除涉及少数民族农业经营方式的题目外,其余题目的正确率均不超过一半,有的题目甚至未超过10%。

这充分说明了哈尔滨工程大学在校大学生少数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常识的匮乏:一方面能够反映出哈尔滨工程大学在校大学生知识结构的缺陷;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一方面,能够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渊源及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理解的不到位。

三、少数民族文化现状及其原因

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后,我们不难看出,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在不断的衰退。如前所述,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种类型文化相互交织、激荡,思想文化领域的差异性、多变性特征明显增强,少数民族文化所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不少民族的文化出现了濒危化现象,甚至有些正面临着消亡的危机,究其原因我们可以发现:

(一)主流文化的冲击。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必然为之。人的每种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动机是能够激发和维持人的行动,并且维持行动向一定的目标不断地努力的一种心理动力。当人们处于某种缺失状态之时,他的内心便会有种强烈的渴望,不顾一切地追求他想得到的。然而,有时人自身并不存在某种缺失状态但外界的压力或诱惑物却极易挑起人的欲望,那动机便产生了。同样,当现代化的大潮扑面而来的时候,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表现出了他们的趋利性。

(二)学校寄宿制对文化传承也有一定的影响。家庭环境对文化的传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学生因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距离太远,而不得不选择寄宿于学校的时候,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就相应的减弱。殊不知,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必须要有一定的环境才可以实现,而家庭则会基于其属性作为首要环节出现在孩子的眼前。因此,家庭环境对孩子影响力的削弱将成为孩子离本民族文化越来越远的重要原因。

四、建议与意见

(一)国家。号召当代大学生参与到全民创建精神文明的活动中去,努力培育民族文明风尚、建设和谐民族文化,促使其将对于少数民族文化常识的了解和保护纳入到常规的认知体系中去。

(二)学校。(1)以多种形式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常识的宣传力度;(2)更多地开展涉及此方面的通识教育选修课。

(三)个人。要端正思想认识,脚踏实地,不尚空谈,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努力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更应该怀着保护本族文化的饱满热情参与到宣传工作中去。

篇7:当代大学生生活费的调查报告

类别:大一()大二()大三()大四()

1.你是独生子女吗?

A、是B、不是

2.你来自:

A、农村B、城市

3.你能很快适应新的生活吗?

A、可以很快B、需要一段时间C、很难适应

4.你一个月的生活费多少?

A、500B、1000C、2000D、2000以上E、500以下

5.你的生活费经常透支吗?

A、没有过B、经常C、总体还行D、偶尔

6.你的生活费来源有多少来自父母?

A、全部B、大多数C、少部分D、无

7.你的其他个人收入来源?

A、家教B、发传单C、其他兼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有找份兼职的想法吗?

A、已有兼职B、有过,但没实践过

C、仅仅是想想而已D、从没考虑

9.你的衣服都是自己洗吗?

A、自己手洗B、送到洗衣房洗C、带回家让父母洗

10.经常整理你的书桌吗?

A、经常B、偶尔C、没整理过,除非应付检查

11.你与同学间的关系处理的怎样?

A、很好B、一般C、与很多同学都不好

12.你处理事情时会:

A、很果断B、犹豫不决C、希望他人帮助

13.出门在外你唱想家吗?

A、经常B、偶尔C、基本没想过

14.自认为能够高效率的学习吗?

A、能B、一点也不C、一般

15.你的业余生活丰富吗?

A、很丰富B、不丰富,很无聊C、总体还行

16.你对大学生活认真做过规划吗?

A、认真做过B、随意想过C、从没想过

17.大学期间,没有父母在身边,你会:

A、不知所措B、一切如往C、觉得更自由

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在接受调查的同学中,14.3%的被调查对象为大二的同学,19%的同学为非独生子女,9.5%的同学来自农村。

在适应力的调查中,有56.3%的同学表示可以在很快的时间内适应新的生活,还有43.7%的同学则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在生活费方面,47.6%的同学表示自己的生活费从未透支,38.1%的被调查者觉得总体可以维持,偶尔透支的占到9.5%,有4.7%的同学表示经常透支。作为学生在经济上对父母的依赖还是很强的,72.4%的同学的生活费全部来自父母,剩下的38.1%的同学的生活费也大多数来自父母,受调查的同学中有70.7%的同学都有寻找兼职的想法,但都没有实践过,真正拥有兼职的占到15.4%。这些同学的其他收入来源除了通常我们所熟知的家教,发传单外,还有一部分来自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以及奖学金。在独立生活方面,只有9.5%的同学会将衣服送到洗衣房洗,其他均为手洗,送至洗衣房的同学大多数来自城市的独生子女。在整理房间方面66.7%的同学会经常整理,其中有57%的女生;28.6%的同学偶尔整理,剩下4.7%的同学则表示没整理过,除非应付检查,多以男生为主。有8.7%的同学表示没有父母在身边会不知所措,并且均为女生;85.3%的大学生表示生活将一如既往,剩下4.3%的同学则觉得更自由,并且其中男生居多。

总体而言,大学生的自理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其中来自农村、非独生子女的同学自理能力更加突出,女生在做日常的洗衣、整理工作中能力较男生强。

 当代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调研报告:

自从独生子女政策的实行以来,青少年自理能力普遍较差的问题一直被社会热切的关注。最近几年,由于“90后”逐渐进入大学校园,“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这些原因都使“90后”特别受到关注,大多数人认为其生活自理能力普遍较差。每当到了大学报到的日子,不少新闻媒体都集中报道了如今的90后大学新生报到,家长集体出动、报到“丢人”丢行李等等现象。这不禁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并引发了媒体对如今90后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的担忧。但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90后”进入大学校园后,渐渐学会了独立生活的本领,正在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

由于以前考学压力大,家长为了让“90后”大学生安心学习,不让他们做家务。高中毕业后,这些大学新生和一起奋斗过的高中同学放纵玩了两个月,对家务基本上不理不睬。因此,不少“90后”大学生不习惯自己洗衣服,不习惯自己整理收拾房间。本科院校中的学生中大多数并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基本上是在温室里培育和成长起来的。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基本上由家长和老师包办。家长包办了学生的衣食住行,使得学生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老师则包办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学什么、怎么学都由老师说了算,学生根本没有自己的主见。甚至连高考填报志愿,有些学生也是由家长老师代劳。长期的温室培养,使得他们对父母、学校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感。同时,单调、枯燥、机械,缺乏创新的学习生活,对一些学生来说也丝毫没有快乐可言,更没有成就感。有的学生甚至认为自己是家长老师追名逐利的工具。在长期封闭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大多比较单纯,对神秘复杂的社会生活既向往又担忧害怕。一旦失去了家庭学校的帮助、干预和包办,在复杂而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他们将变得无所适从。即便是最终能够升学就业,前景也是不容乐观。

虽然在自理能力方面我们“90后“大学学生确实有许多的不足,但我们在调查中可喜地发现,许多“90后”大学生已经认识到自理能力差的缺点,正在努力改正。在接受调查的同学中,14.3%的被调查对象为大二的同学,19%的同学为非独生子女,9.5%的同学来自农

村。在适应力的调查中,有56.3%的同学表示可以在很快的时间内适应新的生活,还有43.7%的同学则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在生活费方面,47.6%的同学表示自己的生活费从未透支,38.1%的被调查者觉得总体可以维持,偶尔透支的占到9.5%,有4.7%的同学表示经常透支。作为学生在经济上对父母的依赖还是很强的,72.4%的同学的生活费全部来自父母,剩下的38.1%的同学的生活费也大多数来自父母,受调查的同学中有70.7%的同学都有寻找兼职的想法,但都没有实践过,真正拥有兼职的占到15.4%。这些同学的其他收入来源除了通常我们所熟知的家教,发传单外,还有一部分来自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以及奖学金。在独立生活方面,只有9.5%的同学会将衣服送到洗衣房洗,其他均为手洗,送至洗衣房的同学大多数来自城市的独生子女。在整理房间方面66.7%的同学会经常整理,其中有57%的女生;28.6%的同学偶尔整理,剩下4.7%的同学则表示没整理过,除非应付检查,多以男生为主。有8.7%的同学表示没有父母在身边会不知所措,并且均为女生;85.3%的大学生表示生活将一如既往,剩下4.3%的同学则觉得更自由,并且其中男生居多。

在这份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大多数的学生生活来源主要是依靠父母,但也有不少同学已经有了想要自己通过一些方式锻炼自己的能力,靠自己的能力养活自己,并且有一部分同学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了,学校中提供的一系列勤工助学岗位,奖学金也使同学们可以更快更好的独立生活。在日常生活上,大多数同学都能够很快的适应新的生活,日常基本的家务都可以靠自己解决,并且坚持艰苦朴素的优良品德,依赖洗衣店或其他社会服务性行业的很少。总体而言,大学生的自理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其中来自农村、非独生子女的同学自理能力更加突出,女生在做日常的洗衣、整理工作中能力较男生强。

除了这次的调查,通过我日常生活的观察以及自己作为一个“90后“大学生的亲身感受,我认为当代大学生的自理能力还是比较强的。我自己在入学后就对大学生活十分的适应,班上的同学,宿舍的室友都表现出比较强的适应能力,与自理能力。尽管有一些同学不能很快适应,通过一段时间自我的调整也可以逐渐适应。我有以为同学在一开始来到学校时十分的不适应,初次离家,离开父母心里上有一些不知所措。上大学之前,她的饮食一直是妈妈一手安排,对于食物的营养搭配没有概念,上大学后只凭自己的喜好选择三餐,薯片、烧烤、碳酸饮料等垃圾食品吃了不少。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在生活的实践中摸索,她现在基本能够做到科学用餐,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

篇8:当代大学生生活费的调查报告

一、农民工音乐受众调查分析

从音乐传播学的意义上来说, 农民工音乐受众是一个带有社会特殊职业属性的受众群体。他们的受众特性与他们的职业特点以及这种特点所带来的特殊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笔者以民族音乐学中的田野调查法为基础研究方法, 采用了“一走、二问、三参与”的研究方式:

“一走”, 即走访不同建筑工地和厂矿企业中的农民工聚集点, 在走访的过程中细心观察他们的生活和休闲娱乐状况;

“二问”, 主要是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两种方式来探知音乐娱乐在他们生活中的地位以及音乐对他们生活的相关作用;

“三参与”, 即参与到他们日常生活中去。2010年夏天, 笔者前往山西省长治市“打工”半个月, 通过这种朋友式的“参与”, 冷静客观地观察音乐活动在农民工生活中的地位以及音乐对其精神生活的调节作用。

笔者选择了若干个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抽样的调查。包含了两个一线城市 (北京、广州) 、四个二线城市 (郑州、长沙、杭州、西安) 以及河南安阳等六个三线城市。笔者在这些城市中的农民工的聚集点发放了调查问卷共700份。

在笔者的调查对象中, 男性占73.3%, 女性占26.7%;被调查者的职业构成情况:建筑业的占75.6%, 产品制造业占21.2%, 服务业和其他行业占3.2%;被调查者的年龄情况:45岁以上的占10.9%, 30至45岁的占46.3%, 16至30岁的占42.8%;被调查者的文化程度情况:小学及以下的占7.3%, 初中的占62.4%, 高中及以上的占30.3%。在这些基本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 在外出务工的农民中, 男性多于女性 (尤其是就建筑业而言) , 以青壮年为主, 文化程度以初高中居多。这些被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将为笔者在下面分析农民工音乐受众的特点和音乐接受方式提供重要的分析参考依据。

(一) 农民工音乐受众特征分析

“农民工音乐受众”是从社会学意义上提出的一个概念, 它是指通过传播媒介接受在社会中运动的音乐信息的进城务工农民, 这是一个由各种各样独立个体组成的接受群体。本部分主要在调查问卷和访谈记录的基础上分析农民工音乐受众的特征, 考察农民工群体音乐生活现象背后的本质, 归纳这一群体在音乐社会学意义上的主要特点。

第一, 音乐休闲意识薄弱。

中国农民工的闲暇时间非常之少, 繁忙的工作压力使他们很少有时间来关心自己的业余休闲。笔者在调查中发现, 欣赏音乐对他们而言更多是一种无意识的休闲活动, 即使在调查问卷中选择了“经常听 (音乐) ”的选项的对象, 笔者在事后对他们访问中也发现这其中一大部分人的所谓“经常听”其实是一种伴随性的欣赏, 比如说在坐车、洗衣服、聊天的时候把音乐作为一种伴随性的音响存在。但是调查数据显示, 相对而言, 年龄在30岁以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对于音乐休闲的诉求要略高于中青年农民工群体。当问及为什么不去关心自己的音乐休闲时, 一大部分人回答因为工作忙, 生存压力大;另外一部分则回答是经济条件不允许或个人爱好原因。个体性音乐欣赏的意识都如此淡薄, 那么他们的群体性音乐娱乐活动就更是少之又少了。这其中的原因, 除了上述的闲暇时间少, 工作压力大等因素之外, 恐怕与用工单位和主管部门在活动组织方面不够重视的态度也有很大关系。

第二, 音乐消费能力低。

在面对“你每年用于音乐方面的消费是多少”这一问题时, 有高达89.4%的受访者都选择了“0-50元”这一选项。甚至有部分人不清楚音乐消费都包含哪些方面。针对一些选择“200元以上”的人, 当笔者问他们这200元都用于哪些方面的消费时, 有人回答是坐公交车到市中心公园去看免费的音乐娱乐活动时所累计起来的车费, 有一些人则是将买了手机用来听歌也算在了音乐消费里面。在笔者看来, 在这些回答中, 真正算是典型意义上的音乐消费的, 也只有他们支付的手机彩铃功能费和一些专门针对农民工聚集点所进行的商业性演出的门票费用这两个方面了。手机彩铃费用在40岁以下的中青年农民工中使用得最多, 尤其是“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在这方面的消费要远远高于他们上一辈的农民工群体。而针对农民工群体的商业性演出票价一般在10元以内, 而且在一线二线的大城市才有, 笔者在三线的城市调查中尚未发现该类型的商业演出。

第三, 年龄分层中音乐接受类型的差别折射出传统音乐文化危机。

笔者从调查问卷中“你最喜欢的音乐类型”这一问题的回答分析中, 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即不同年龄段对不同音乐类型的选择呈现一种不容乐观的现象。年纪在45岁以上的农民工对中国的传统戏曲和本地的民歌小调还是有相当喜爱程度的, 在这一年龄段, 对传统戏曲和民歌小调这两个选项的选择率合计达到61.4%, 并且在笔者事后的随机访问中, 他们这一群体中还有很多人能哼出几句具有家乡风味的戏曲或民歌。但是年龄在35岁左右的“70后”群体貌似就成了一个分水岭。从这个年龄段开始, 与同龄人的选择相比较, 选择流行歌曲的比例越来越高, 而选择戏曲和传统民歌的则越来越低。在笔者的访谈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30岁以下的农民工群体表示不喜欢甚至讨厌中国的传统戏曲和本地的民间歌曲, 认为“很土、很乏味”;让他们演唱具有家乡风味的音乐作品, 有相当一部分人表示不会或者不熟悉。新生代的农民工们对具有家乡特色的音乐风格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陌生感。

相对于近现代的城市来说, 广大的农村本来就已经成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最后一方净土。戏曲民歌小调等艺术品种生于斯长于斯, 几千年来农村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为这些传统的艺术形式提供“恒温恒湿”的生存环境。一旦这种生存环境遭到人员流动迁徙的破坏, 那么缺乏传承人和受众基础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将面临严峻的传承危机。自然环境有生态平衡, 文化环境同样也有生态平衡。如果我们不能充分重视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程度, 等到多姿多彩的中国音乐文化面临全面“同质化”的危机时, 我们将追悔莫及。

第四, 声乐需求远远大于器乐需求。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 “声乐需求大于器乐需求”这种趋势在农民工受众中显得尤为突出。声乐类的作品几乎在农民工受众中形成了“一家独霸”的局面。笔者在设计调查问卷之前的随机走访中, 就曾经察觉过这一问题, 所以在设计调查问卷问题的时候把西方器乐与中国器乐归为“严肃音乐”类型并加注说明, 但是最后的结果却仍然跟访谈过程中所得到的答案相同, 即选择器乐为喜爱类型的对象是凤毛麟角。这种状况在调查问卷的最后两个问题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当被要求写下最喜欢的音乐作品和音乐人时, 超过94.5%的调查对象写的是声乐类作品和作曲家。其中, 流行歌曲和流行音乐人 (歌手) 排在第一位;民歌、戏曲作品和民歌手、戏曲表演家排在第二位;其他器乐类作品、无法确定类型的作品和无法确定身份的音乐人排在第三位。声乐相对于器乐而言具有歌词辅助理解的优势。对于文化程度普遍中等偏下的广大劳动人民来说, 理解声乐作品涵义的难度要远低于理解器乐作品涵义的难度。

第五, 对音乐节奏的敏感程度稍高于旋律。

笔者在统计“请您写下一首您比较喜欢的歌曲 (或音乐作品) ”这一问题的答案时, 却发现了相当一部分的重复性答案。例如在2010年火热的《爱情买卖》一歌在问卷中的重复率就占到了5.8%。流行音乐组合“凤凰传奇”的《月亮之上》、《自由飞翔》、《最炫民族风》三首作品合起来占到了8.7%。这种非选择性的题目出现如此高的答案雷同率, 笔者认为除了与现在流行音乐市场传媒力量的成功运作有关之外, 我们也可以从这些作品的共同特征来探求其中原因。首先就其拍子类型来讲, 《爱情买卖》属于4/4拍, 《月亮之上》属于2/4拍, 《自由的飞翔》4/4拍, 《最炫民族风》4/4拍——它们全都属于2/4或4/4拍的方整性结构。其次就其节拍速度来讲, 四首歌曲全部属于80-120/分钟的节拍速度, 应当属于快节奏型的歌曲。再次就其节奏型来说, 两个八分音符组成一拍的节奏型的连续进行, “前八后十六”节奏型的断续使用, 延音线造成的切分节奏等作曲手法带来的节奏明快性, 在这几首歌曲中都体现得非常明显。不但如此,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原本节拍速度正常的歌曲, 在相当一部分中青年务工人员手机或者MP3里面也变成了快节奏的DJ版本。

(二) 农民工的音乐接受方式分析

农民工群体大多数远离家乡, 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工友们蜗居在集体宿舍里。简陋的生活条件、乏味的业余生活以及不同文化与不同生活习惯的碰撞, 造就了这一群体间的相互磨合与影响, 从而形成一个暂时性的工作和生活集体。他们的音乐接受方式和途径应该与相对较为松散和自由的职业集体有较为明显的差别。笔者在考察中发现这种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移动媒体成为大多数农民工接受和欣赏音乐的最主要途径。

手机已经从10年前的生活奢侈品变成了当今社会中的生活必需品。笔者在调查中也发现超过八成的农民工拥有自己的手机。从图中我们也可以看到, 手机这一新兴传播媒体成为了将近七成的对象的主要音乐接受途径。由于便于携带和使用, 加之现在的价格越来越低而功能越来越强大, 手机已经成为农民工业余生活中通讯和休闲娱乐的主要工具之一。但是相对于我国彩铃用户的快速增长趋势来看, 大多数农民工使用的还仅是手机的音乐存储功能, 即把手机中的储存功能当成一个附加的MP3来使用。除了少数的“新生代”农民工之外, 有闲情逸致来订购和选择彩铃音乐的人还是少数。

除移动媒体之外, 电视和互联网也是受访对象重要的音乐接受途径。按照普通受众的接受途径来看, 这两个当今社会的主流媒体应该占到相当的份额, 但是由于农民工群体生活条件的限制, 这两大媒体在他们中间的接受程度受到了制约。广播媒体在农民工群体音乐接受途径中所占比例只有6.2%, 出乎笔者预料之外。按照常理来说, 收音机价格实惠, 便于携带和使用, 应该在这一群体中具有较多的受众数量, 但是结果并非如此。一部分受访对象的回答是“没意思”, “没有喜欢的节目”等等。这里面的原因除了当今广播本身条件的限制之外, 恐怕跟节目制作人员在定位节目受众群时没有过多地考虑农民工这一群体有关。因为当今的广播电视服务对象一般是针对广告商所需求的消费群体进行定位而来的。而农民工这一群体本身消费能力有限, 针对他们的节目当然不会太多。

第二, 群居性造成不同地域音乐文化之间的交流。

除了在乡镇企业中工作的农民工是在家和工作地点之间来回奔波以外, 在大中城市里工作的农民工一般住在单位提供的集体宿舍里。这种集体宿舍的条件往往非常简陋, 一个屋里住二三十人的情况并不鲜见。在这样有限的宿舍空间里, 不同的地域文化 (包括其中的音乐文化) 得以相互交流和碰撞。

一部分工友在做完问卷后告诉笔者, 其实他们所选择的“现场欣赏”指的是平常闲暇时在宿舍内听喜欢吹拉弹唱的工友唱不同地方的民歌和戏曲。除了欣赏之外, 工友们彼此之间还相互学习对方的家乡戏曲和民歌。其实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并不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只是处于过去农村的他们缺乏相互交流的机会。一旦这种机会出现, 那么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影响则是不可避免的。

第三, “现场欣赏”的孤独与“现实参与”的缺失。

虽然在“音乐接受的主要途径”调查中选“现场欣赏”方式的人很少, 但是大多数农民工还是表示自己或多或少在城市中看过免费的街头、公园音乐表演或廉价的商业音乐表演。只是他们表示在看这些表演的时候有种仿佛自身是一群被隔离起来的“特殊观众”的感觉。当街头或公园有免费的表演观看时, 业余生活枯燥的他们也很愿意前去观看这些演出, 不过, 当他们走到台下的时候, 站在他们身边的其他观众往往会下意识地往后退避或者干脆离开。在这些演出中, 他们往往是和自己的工友站在一个地方, 而城市居民或者其他职业者站在与他们有一定距离的地方。这使笔者想起了近两年出现的一个新词汇———“潜歧视”。“潜歧视”的含义是指没有显现出来但已是心照不宣的某些歧视, 它甚至已经积淀为一种文化, 演变成一种习惯。潜歧视是潜意识下的歧视, 外表看不出来, 但某些无意识的动作会表现出歧视。农民工兄弟的这种“现场欣赏”的孤独正是由于这种“潜歧视”存在而造成的。“潜歧视”不仅是造成这种孤独的始作俑者, 更是农民工参与城市娱乐活动的重要障碍。城市对农民工这个群体的“非市民性”的待遇仍存在。用工单位和主管部门没有为农民工群体组织一些群体性的娱乐活动, 而城市现有的娱乐设施和娱乐活动也因某些“歧视性”因素的存在而使得他们无法享用和参与。这两方面因素造成了农民工群体音乐娱乐活动参与性的缺失。

二、农民工音乐生活的社会功能

今天, 进城务工的农民脱离或者部分地脱离了原来依赖于土地而生存的“社会秩序”, 但“宗族观念和乡土意识”还深深植根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对于多数农民工来说, 千里之外还有一个让他们割舍不下的“家”, 在这个“家”里还有他们的生产资料、生活习惯、宗族意识和妻儿老小。由于社会身份与职业身份的矛盾造成自我精神归属感的分离, 农民工群体具有了一种新的群体的特性。在对此认识的基础上, 笔者对农民工群体的“音乐生活”提出了五种社会功能的推论。

(一) 舆情监督功能

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 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 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及其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

当舆情无法“上通下达”的时候, 整个社会的上下层沟通将会出现严重的滞障。而一旦舆情产生滞障, 将会带来官方和民间之间的误解, 从而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而农民工群体正是一个间歇性脱离原有的官方管辖范围, 持续地游走于不同城市之间的群体。他们在任何一个城市的停留都可能是暂时性的, 这在无形中增加了社会管理成本。而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工会组织”又基本上是针对计划经济的工人体制而存在的, 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农民工流动性大的特点。在这样一种情况下, 如果想准确地掌握农民工群体的舆情与精神生活状况, 作为与人的心灵结合最紧密的文艺形式———音乐, 无疑会给我们提供一个极佳的渠道。

孔子在评价春秋时期的民间歌曲总集《诗经》时曾经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 这其中“可以观”的意思即是指可以通过底层民众的民间歌曲来观察舆情。

(二) 情绪疏导功能

农民工远离家乡和亲人, 生活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 不但要面对沉重的生存压力, 还要面对城市文化对他们排斥的心理压力。在这样一种情况下, 农民工群体难免会出现“广义流氓学”中所论述的“人与自我的分离”的“身份过敏综合症”的现象。这种身份的焦虑如果得不到正确的疏导, 将难免引起情绪郁结与仇视心态。

儒家的音乐社会观认为“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在我国的传统文化观看来, 音乐对民风民俗具有非常大的改善作用, 对底层民众的情绪疏导也有较为明显的效果。而代表西方文化学派源头的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也认为音乐对人具有“净化作用”, 有纯洁人的心灵和治疗心理、身体郁结的作用。这种情绪疏导作用不仅仅表现在音乐欣赏中, 更体现在农民工自娱自乐的音乐生产过程中。对于这种自娱自乐的音乐生产, 我们不必对其艺术水准提出过高的期望和要求, 因为社会各个阶层都有自己的文艺审美标准。

(三) 娱乐休闲功能

笔者之所以把娱乐休闲功能和情绪疏导功能分开来说, 是因为这两种功能的侧重点不同。娱乐休闲更多的是侧重于农民工群体的精神生活质量方面, 而情绪疏导则很大一部分关系到农民工的生存质量和身心健康。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过人的五种需求层次, 即生存 (理) 、安全、社交和情感、尊重、自我实现。前两种是基本需求, 但也是最低层物质性价值需求, 或者说是生理上的需求。而后三种则属于额外需求, 属于较高层次的精神价值需求, 或者说是形而上的需求。音乐生活的娱乐休闲功能对应的是置于生存和安全之外的精神需求。当农民工的低层物质需求还无法完全保证的时候, 娱乐休闲功能所能实现的程度是微乎其微的。

从当下的农民工生存状况来看, 谈“音乐生活”的娱乐休闲功能可能还为时过早。虽然现在这种功能在农民工的生活中所占比重还很小, 但是它也确实存在并起着微薄的作用。中国的农民工工作时间长, 休息时间短, 这与我们国家的农民工流动性的工作状态有关———每一个工作地点几乎都只是一个临时性的停靠点。这种状态就给用工单位留下借口, 从而拒绝跟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以逃避某些应当承担的义务。不但如此, 有时候农民工辛辛苦苦一年到头, 最后连最基本的劳动报酬都得不到。但是笔者相信,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娱乐休闲功能将在农民工的生活中慢慢开始凸显出其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和价值。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四) 社会组织功能

当农民工暂时性地离开土地脱离了故乡的“社会秩序”之后, 进入城市而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社会关系时, 此刻他们作为一个个体是孤独的。他们同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工兄弟组成了一个临时性的集体。虽然在社会中也有与他们相似的临时性集体———例如军队团体和学生团体, 但是这些团体比他们稳定而且管理更严格, 而农民工团体只是因为经济目的而暂时地聚集在一起的松散的集体组织。要想使这样的一个来自全国不同地域, 拥有着较明显的生活习惯差别的集体融洽而团结地生活在一起, 笔者认为最好的工具莫过于文艺。而文艺中最好的形式莫过于与人的精神和心理结合最紧密的音乐。

2009年12月24日, 由北京新工人文化艺术团 (原北京打工青年艺术团) 组织的“第二届新工人文化艺术节”在北京的新工人剧场拉开帷幕。来自北京、广州、青岛和香港、台湾等地的工友及演出团体纷纷登台表演, 庆祝这个属于打工群体自己的文化节日。在这场农民工 (新工人) 的文化盛宴中, 来自各地 (包括港澳台在内) 的多支民工摇滚乐队登台献艺, 纷纷用自己的歌声来反映当今社会打工人民的酸甜苦辣。其中打工青年艺术团的组织者孙恒的原创歌曲《天下打工是一家》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来自四川, 我来自河南, 你来自东北, 他来自安徽/无论我们来自何方, 都一样的要靠打工为生/你来搞建筑, 我来做家政, 你来做小买卖, 他来做服务生/无论我们从事着哪一行啊, 只为了求生存走到一起来/打工的兄弟们手牵着手, 打工的旅途中不再有烦忧/雨打风吹都不怕, 天下打工兄弟姐妹们是一家

有人说音乐是一门世界的语言, 这或许在一定的程度上进行了夸张。但是音乐对促进精神交流, 缓和人际关系, 促进成员之间共同的审美和感情趋向确实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笔者看来, 一句经典旋律的作用要远胜过一篇演讲稿。

(五) 地域识别和文化交流功能

农民工虽然离开了土地, 但是他们仍然保持相对浓厚的“乡土意识”, 这种意识来自于他们成长过程中宗族和土地观念所赋予他们的双构型主体意识。但是, 也正是这种意识使得他们无论是对于农村还是城市来说都成为了一种“边缘人”。这种边缘性是社会身份与职业身份的社会属性赋予他们的, 同时也是“乡土意识”和“城市意识”的个体精神属性赋予他们的。然而这种矛盾也促成了笔者在此要论述的“地域识别和文化交流功能”。

一方面, 农民工生于农村长于农村, 乡音乡情和故乡的一草一木都在他们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就音乐文化而言, 故乡的民歌戏曲和器乐, 是他们从小耳闻目染的, 这对一个人文艺审美观的形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在进城打工之后, 他们远离了家乡这些熟悉的环境和文化氛围, 把这种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在陌生的环境中暂时“冷藏”起来。但是一旦遇到合适的人和合适的临时性环境 (例如老乡聚会, 电视媒体上的一段家乡戏曲或家乡小调) , 这种“乡土意识”便一起迸发出来变成不可抑制的感慨和思念。1996年歌手金学峰在广州凭借一首《老乡》红遍大江南北。歌词这样写道: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问一问老乡你过得怎么样/心情好不好啊做工忙不忙/其实我和你一样夜夜梦故乡/他乡的话呀你会不会讲/他乡的歌呀你爱不爱唱/有没有钱寄给咱爹娘/想没想过何时回故乡

这首歌所顺应的正是上世纪90年代在广东风起云涌的打工潮中务工人员思念家乡, 思念亲人的“乡土意识”的情感潮流。

另一方面, 农民工进城后所面对的是一种“混合型”的文化。这种文化既有其他工友从家乡带来的地域文化, 也有打工所在地的城市文化。不同地域工友之间的音乐文化交流是地位对等的, 他们之间不存在强势文化排挤弱势文化的现象。所以笔者认为不同工友之间的音乐文化交流有利于民间音乐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但是在当今社会中城市音乐文化则处在强势文化的地位。进城农民工在城市中或多或少地会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 而且很有可能把这种影响带回自己的故乡。对于这一点, 出生于农村的笔者深有感触。笔者近几年在家乡发现, 村里出去打工的人回家过年的时候开始跳起了主要流行于城市的健身舞和交际舞, 而村里传统的文艺形式如锣鼓、秧歌、旱船则显得越来越冷清。农民工把从城市带回的文艺形式当成先进的时髦的文化, 而把乡村中的传统文艺形式视为落后的陈旧的文化。文化之间的交流应该是一种对等的相互学习性的交流, 而非一种文化代替另一种文化的侵袭性交流。如果这种侵袭性的交流不能引起我们足够重视的话, 那么文化生态环境失衡所带来的后果将会越来越凸显。

三、农民工音乐文化生活建设思考

“农民工现象”是产生于我国经济改革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情况下, 大批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是不可避免的现象。根据本文上述农民工音乐受众调查分析和农民工音乐生活的社会功能思考, 笔者认为, 促进和加强当代城市农民工的音乐文化生活建设, 是我们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 农民工音乐文化生活建设的社会意义

从农民工群体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 解决农民工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需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双重作用。农民工的基本生存需求是我们近十年来关注的一个重点, 但是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却往往被忽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对农民工群体的关注不断增多, 他们的基本生存保证 (例如薪资) 已得到较明显的改善, 那么他们精神文化生活问题应该逐步进入到我们的研究和解决议程中来。

农民工兄弟在一年的打工生涯中可能没有看过一本书, 没有认真欣赏过一幅美术作品, 没有在城市里看过一场电影……但是他不可能没有听过一首音乐作品。音乐是与农民工日常生活结合最紧密的文艺形式, 尤其是在现代传媒技术的条件下, 音乐的传播几乎无孔不入。所以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从音乐文化建设开始, 是生活常理的必然, 也是社会要求的必然。

首先, 农民工音乐文化生活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荀子《乐论》载:“夫乐者, 乐也, 人情之所必不免也, 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于声音, 形于动静。”音乐是表达人们最高情感的艺术形式, 同时也是人与人之间沟通和交际的重要工具。音乐的教育功能, 可以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改变某些狭隘或错误的社会观念, 缓和城乡居民因缺乏交流而产生的误解, 促进社会和谐风气的进步。音乐的娱乐功能可以缓解长期从事苦闷体力劳动的无聊与压抑, 使人们拥有健康的身心来为未来进一步拼搏。音乐的审美功能可以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 在精神文化层面改善整个社会对农民工群体文化素质的误解与偏见。

其次, 农民工音乐文化生活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马克思文艺理论的观点, 经济文化是艺术发展的基础, 政治、道德和宗教等社会意识是艺术联系于经济的中介。在整个文化系统的共同作用下, 艺术以一种“更高更远”的姿态和距离联系并服务于经济。从艺术发展的他律性来讲, 经济决定艺术的发生、性质和发展。作为艺术发展的决定力量和最终原因, 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带来艺术文化的进一步繁荣。我们有理由相信, 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进城务工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 他们对音乐文化生活或其他类型的文化生活提出更高的要求是理所当然的。从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 用音乐文化生活来丰富与提高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不失为一条佳径。

第三, 农民工音乐文化生活建设是社会文化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全面的社会生活不仅包含重大的经济事件和社会政治事件, 还包含着普通大众平平凡凡的生活。社会由农民工群体和其他群体共同构成, 那么社会文化生活也应该由农民工群体和其他群体的文化生活共同构成。我国的农民工总人数现在已经超过两亿, 如此庞大的一个群体需要的不仅仅是基础的生存质量, 更多的还有他们精神生活的质量。音乐艺术对农民工群体的情感表达和审美接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农民工音乐文化生活建设的若干建议

农民工音乐生活是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丰富农民工群体的音乐生活必先从建设农民工业余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着手。这种文化生活建设并非可以一朝一夕完成的, 也不是靠某一个团体或单一方面的力量所能实现的。笔者认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以政府职能为先导, 以企业作用为中介, 以社会力量为辅助, 群策群力才能最终达到理想的效果。

第一, 发挥政府职能, 建立常规农民工文化生活机构。

农民工业余文化生活之所以枯燥, 一方面是由于工作压力大、休闲时间少而导致没有时间去进行,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在陌生的城市里, 当他们想去休闲的时候却无处可去。城乡居民之间的隔阂导致他们无法参加正常的社区音乐文化生活, 而工作地点又没有属于他们的文化生活场所。农民工的流动性又决定了他们很难在短暂的工作中自发建设起属于自己的文艺活动场所。那么此时作为管理方的政府就应该充分发挥其职能为流动的农民工群体建立起“文化生活驿站”。

我们之所以把政府建设的这个文艺生活机构称为“驿站”, 是与农民工的工作特点有很大关系的。大部分农民工在某一地点工作的时间多不会像传统工人那么长, 一般某一个项目一结束他们就会离开。那么此时政府应该充分地考虑到这种情况, 指定相关部门 (例如文化局、工会) 设立常规的文化生活机构。这样的机构可以不豪华, 但是一定要便捷, 有时候甚至可以是流动的。进城打工的农民也许换了一批又一批, 但是该地设置的文化生活机构却应该是常规的。同时这样的文化生活驿站应设立常规的管理人员, 负责管理和维护其中的文化娱乐设施, 同时亦可招募有文艺特长的社会志愿者来指导农民工群体的文艺活动。

有了这样的常备文化生活机构, 一方面可以解决农民工休闲生活无处可去的问题, 同时可以缓解和改善农民工群体因工作和生活压力过大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为社会的文化生活增加新鲜的血液, 繁荣社会文化;再者也有助于管理部门与群众联络感情, 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和感情状态, 增进社会和谐。

第二, 发挥企业作用, 把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纳入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是农民工群体的直接管理者, 农民工生活质量的好坏跟企业所给予他们的待遇直接相关。当今社会的企业往往把“待遇”一词单纯地理解为“工资”。但是农民工是活生生的人, 他们不是“机器”, 不是企业只要花高价就能买进的“先进生产设备”。企业只有在态度上真正地把农民工当作正式意义上的员工来对待才能让他们对企业有归属感。所以企业所能给予农民工的待遇不应仅仅是“工资”, 还应当包括对他们未来发展的关怀, 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精神生活状态的关注。

只有把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纳入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中来, 才能真正留住他们的心。蜚声全国的“广厦重庆一建集团农民工合唱团”就是由广厦重庆一建集团组建起来的。在企业的重视和努力下, 合唱团不但越办越红火, 而且还登上了2008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由企业充当农民工文化生活和文艺活动的组织者和引领者, 不但可以丰富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改善他们的娱乐休闲状况, 更能增加农民工群体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只有在这种和谐融洽的工作环境中, 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农民工群体才能生活得更舒心。

第三, 结合社会力量, 扶植农民工文艺团体。

无论是政府的帮扶还是企业的引领, 都属于外界因素, 要真正地丰富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还得从他们自身的因素着手。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丰富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文艺团体的繁荣和兴盛。要实现这种繁荣和兴盛, 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首先, 加强农民工文艺团体之间的交流, 相互取长补短, 相互交流组织管理经验。像前面所提到的“新工人文化艺术节”, 就是典型的农民工文艺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活动, 这种交流让我们看到了这个群体文艺力量的强大以及文艺生命力的旺盛。这种交流的加强不仅有利于全国各地农民工之间的感情交流, 更重要的是为他们今后的文艺发展找到了更多的出路与方式。

其次, 加强农民工文艺团体与其他社会群体之间的交流。在当今社会中存在着对农民工的误解, 认为他们“粗鄙低俗, 素质低下”。要冰释这些误会, 就要通过能展现农民工精神新风貌的优秀文艺节目来向社会进行展示, 这种展示需要社会演出机构和经纪机构的配合与帮助, 更需要社会大众的理解与关注。

再者, 农民工文艺团体的进步需要专业文艺人士的帮助和指导。农民工文艺团体大多数成员都来自打工岗位的第一线, 在专业技术上与专业文艺人员还有很大的差别。尤其是就音乐这种艺术来说, 更高的专业技术可以带给受众更美的艺术享受。只有在这种交流和指导下, 他们的团队才能有更大的进步。同时专业文艺团体也能对这个群体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从而有利于自身的文艺发展。

社会力量的支持才是农民工音乐文化生活繁荣和农民工文艺团体发展的有力坚强后盾, 二者是互惠的, 只有懂得这个道理, 我们在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道路上才会走得更加顺畅。

参考文献

上一篇:素拓部通知下一篇:公务员考试常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