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模式的主要症结

2024-08-03

我国现行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模式的主要症结(精选4篇)

篇1:我国现行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模式的主要症结

我国现行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模式的主要症结

农村金融企业属于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产业,其基本任务是为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其最大特点是合作制.文章讨论了我国现行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 者:王玲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275刊 名:中山大学学报论丛英文刊名:SUN YATSEN UNIVERSITY FORUM年,卷(期):23(2)分类号:F832.35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农村金融企业 合作制

篇2:我国现行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模式的主要症结

一、统一法人体制下县级联社职能界限模糊

目前, 县级联社还承担着相当一部分的管理职能, 并不能真正发挥其作为经营主体的作用, 或者说, 让县级联社完全作为经营主体是不现实的, 县级联社必然要承担着经营和管理的双重职能。一方面是历史原因, 多年经营的“惯性”使然。农村信用社实行两级管理体制多年, 不论是基层信用社还是联社机关都习惯于县级联社作为管理机构运行。比如, 县级联社向信用社下达任务指标时, 基本上是根据信用社的规模大小、所处地理位置等因素有所区别的下达到每一个信用社, 而没有完全做到把全县的农村信用社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有的任务可能并不需要完全下达到基层信用社, 如不良贷款清收, 就可以成立县级的清收机构 (清收大队) 实行集中清收, 而不需要给每一个基层信用社都分配清收任务。

另一方面是现实因素, 是目前经营管理的需要。在现行的体制下, 联社机关需要作为管理机构对基层信用社开展考核、检查、培训、形象建设等工作。县级联社对信用社下达了各项指标, 必然要对其进行考核, 同时, 县级联社还要开展检查以促进业务规范运行, 对员工进行业务技能培训以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和加快发展。所以说, 县级联社承担着相当多的管理职能, 就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营主体。当前县级联社主要的经营活动多是在大额存贷款的营销等, 经营职能体现不明显。县级联社的管理权限过大, 县联社不是重点解决基层社不愿办或办不到的事情, 而是热衷于搞行政命令式管理。只有改制成为商业银行, 把县级联社的管理职能和经营职能明确区分开来, 管理部门专门负责考核、检查、培训、形象建设等管理工作, 经营部门就是搞经营、做营销、做市场, 才能从根本上理顺经营和管理之间的关系, 才能做到以经营为主, 经营出效益、经营出规模、经营出发展, 最终实现管理是为经营服务, 为发展服务的目标。

二、统一法人体制下产权不明晰, 利益导向不明确

统一法人的体制并没有解决农村信用社长期以来产权不明晰问题。农村信用社的股东以众多小股东为特色, 股权过于分散, 所有权难以体现, 这也导致了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农村信用社形式上是股份合作制, 实行公司治理, 但实际上并没有明晰的产权结构, 社员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制度未能落实到实处。社员代表大会没有成为真正的最高权力机构, 受到信用社的控制和操纵, 不能完全体现社员意志;理事会的决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上级联社的影响;监事会流于形式, 无法发挥有效的内部监管, 信用社的经营活动更多依靠行政命令的方式开展, 这就难以避免在经营过程中出现“道德风险”, 没有明确的对股东负责的目标, 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不能很好地激发高管和员工的经营积极性。

一方面是由于对谁负责、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不明确, 管理层在经营过程中容易出现决策不理性, 加上缺乏健全有效地内外部监督制约机制, 可能会出现经营管理混乱的局面。目前的实际情况也是这样的, 一个县级联社经营的好不好, 几乎完全取决于领导班子特别是理事长个人的道德水平、责任意识和业务经营能力。比如河北省某联社, 经过彻底整顿后的历任理事长都具有较强的掌握全局的领导能力和突出的业务素养, 领导班子成员团结一致、责任心强、业务水平较高, 一心搞经营, 不断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增强凝聚力, 把曾经濒临破产的联社经营得有声有色、蒸蒸日上。

另一方面, 产权不明晰导致没有明确的利益导向, 不能很好地激发高管人员和普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虽然有考核, 但是很多时候差距不大, 起不到真正的激励作用。高管人员的主要工作目标是完成省联社下达的任务, 有些时候甚至会为了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弄虚作假、套取奖励。如通过省级联社稽核部门对县级联社年度会计决算真实性稽核发现, 个别县级联社确实存在为了完成省联社的清收任务搞虚假清收等问题。普通员工很多也因为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 不能充分发挥在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 特别是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 常存在“等、靠、拖”的思想, 造成许多工作落实不到位。因此, 产权结构不明晰就难以形成正确的利益导向, 激发各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农村信用社今后的发展。如果能够改制为商业银行, 股权结构明确, 产权清晰, 公司治理结构完善, 监督机制健全, 就能从根本上制约联社高管人员行为, 促使其理性决策, 为股东利益负责, 促进经营效益提高。

三、改制为商业银行是农村信用社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

农村信用社只有由统一法人体制改制为商业银行,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所面临的经营管理机制不顺畅、产权结构不明晰、公司治理机构不完善、缺乏有效地监督和制约的问题, 才能真正意义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长远和可持续发展, 也才能在新形势下更好的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长为具有鲜明特色的、独特企业文化的、客户高认知度的品牌银行。关于县级联社改制为商业银行的模式选择, 个人认为可以有三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 以县级联社为单位改制为服务县域经济的社区商业银行。省联社和办事处 (市联社) 拥有管理职能, 对改制后的商业银行进行合规监督和检查、业务咨询和指导、信息交流及服务, 商业银行自身有管理部门进行考核、培训、检查等工作, 但与业务经营部门严格分开。改制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出现“形改实不改”, 不能只是形式变化, 必须改制到位, 成为真正的自主经营的现代股份制企业。省联社和办事处 (市联社) 要避免成为“太上皇”, 给予改制后的商业银行充分的自主权。这种模式是目前按照银监部门要求采取的改制的主流模式。

第二种模式, 是以办事处 (市联社) 为单位改制为中小型商业银行。以这种模式改制后的商业银行可以进行一些较大规模的资产业务, 在一定程度上发挥集中优势。省联社对改制后的中小银行行使管理、监督和服务的职能。

第三种模式, 是全省农村信用社改制为统一的商业银行。以河北省农村信用社为例, 全省已经形成了统一的综合业务系统、统一的财务管理和结算体系、统一的信息科技支持以及信贷管理系统, 成立了系统党委, 这使得组建省级商业银行从业务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物质基础。

本文认为, 此种模式更适合农村信用社的发展, 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 成立省级商业银行, 可以解决县级联社管理职能与经营职能的博弈。。省级行或市级行可以实行统一的考核办法、组织检查和进行人员和业务培训等管理工作, 县级联社就能将主要精力用于拓展业务、开拓市场等经营工作, 成为真正的经营主体。

第二, 成立省级商业银行, 可以更好的提升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能力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持续增长, “许多区特别是发达地区, 金融市场需求旺盛竞争激烈, 居民的金融服务需求也从传的存贷款业务向包含汇兑、结算、咨询、险、投资理财、外汇等的综合性金融服需求转变”。一是在省级行统一的管理策下, 县级联社可以集中精力开拓更深更广的服务领域。二是在总分行的模下, 更有利于解决部分县级联社不良资产多、历史包袱沉重的问题, 尽快活化不良资产, 使更多资金用于支持“三农”,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三是在省级商业银行统一管理下, 可以加快县域之间的资金流动, 增强服务“三农”的能力。

第三, 成立省级商业银行, 可以有效减少政府干预。在目前的体制下, 县级政府对农村信用社的影响较大, 有时会出现干预信用社经营和信贷投向的现象, 影响农村信用社的自主经营。个别地方的农村信用社甚至有在政府干预下发放贷款后难以收回, 形成大量不良资产的情况, 从而减少其可用资金, 降低了支农能力。

第四, 组建省级农村商业银行具有诸多有利的现实依据。一是城市信用社的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而且此项改革在实践中是成功的。二是农信社基本情况已经明晰, 农信社实力不断增强, 资本充足, 随着各项经营管理规章制度的完善, 经营风险也有所降低。三是组建省级农村商业银行已在试点, 全国已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直辖市农村商业银行, 这些都为后续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当然, 省级联社若想成功改制为省级商业银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首先最需要的是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 其次还应该在广泛调研和精确谋划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改制时机。

总之,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地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 农村信用社现行体制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只有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 才能解决目前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体制不顺畅的问题, 才能实现农村信用社自身长远、稳定、健康发展,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金融企业, 满足“三农”发展需要, 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按照2003年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要求, 我国大部分省份的农村信用社实行的是省联社管理下的县级统一法人模式。随着改革的深入, 资产质量好、内控管理健全、经营效益好的县级联社开始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 但是统一法人体制下的县级联社职能模糊, 产权仍不清晰、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尚未达到现代金融企业的要求。只有改制为商业银行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信用社目前存在的问题。农村信用社改制有三种模式可选择:一种是以县级联社为单位, 改制为社区型农村商业银行, 这是目前的普遍选择;第二种是以办事处、市联社为单位成商业银行;第三种是依托现有的全省性网络系统和管理优势成立省级农村商业银行, 这种模式目前虽受政策所限, 但也有其独特优势。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统一法人,管理体制,改制,商业银行

参考文献

[1]王文莉.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陕西的案例[J].经济问题, 2006 (7) .

[2]吴静.对江苏省三家农村商业银行运作情况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 2003 (10) .

篇3:我国现行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模式的主要症结

关键词:学前教育;经费;办园机制;师资力量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尤其是在世界都普遍关注学前教育的大背景下,我国农村的学前教育事业也得以迅猛发展,幼儿园数量大大增加,入园率大大提升,学前教育的发展模式也因此越来越多样。这些发展模式存在共性,却也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但这些发展模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一、主要的发展模式

目前,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模式较为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乡镇中心模式

(1)特征与类型

该模式的幼儿园一般设在乡镇的中心或市集的中心,能够起到向各乡镇辐射的作用。因此,这种模式的幼儿园在农村是具有它的特殊意义的。政府部门也应该注意引导与管理该模式的幼儿园,使其真正发挥它的价值。

(2)作用

该种模式幼儿园的设立,是践行我国教育政策法规的体现。2003年国家就出台文件,要求县级以上的教育部门办好乡镇幼儿园,以发挥它对乡镇幼儿教育的指导作用。可以说,乡镇中心幼儿园为满足农村幼儿教育的需要做了很大的贡献,促进了周边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3)局限

乡镇中心幼儿园办学条件差主要体现在园舍条件和师资条件方面。园舍多为旧房改造,有些甚至存在安全隐患。师资条件又表现为两个方面,即质量和数量。在质量方面,教师多是初中学历,没有受过正规的学前教育培训,他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存在很大问题。在数量方面则表现为教师资源的匮乏。

2.城乡一体化模式

(1)特征

该模式是乡镇中心模式的优化和发展,是一种相对正规的办园模式。相对于其他模式的幼儿园,该模式幼儿园条件较好。这主要体现在它的园舍新颖且面积较大、师资水平较高。它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与城市的幼儿园区别不大,而且与城区的幼儿园进行合作、沟通,因此教育水平较高。

(2)局限性

城乡一体化模式理论上是很理想的,能够促进城乡幼儿园教师的沟通和流动,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农村教师向城市幼儿园流动较易,而城市幼儿园教师向农村幼儿园流动困难较大。因此这种城乡流动就变成了单向流动,也自然就难以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3.农村小学附设模式

(1)重要性

农村小学附设模式是由乡镇中心模式变化而来的。该模式的幼儿园又可划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隶属于小学的幼儿园;第二种其实与小学没有真正的隶属关系。这种幼儿园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可以整体安排教育教学工作,有利于做好幼小衔接的过渡工作。小学附属的幼儿园对于家长而言更具有信服力和影响力,特别是公办小学的附属幼儿园。

(2)局限性

据调查,使用苏教版教材地区的附属幼儿园普遍存在幼儿园小学化的现象,尤其是那些真正隶属于小学的幼儿园,它们由小学校长掌管,校长会选择一些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到幼儿园任教。这些教师缺乏学前教育的专业培训,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都采取小学化的教学模式。而且这部分老师年龄总体偏大,缺乏学习的动力。这对于幼儿教育而言是极其不合理的,对于幼儿园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二、改进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现行模式的建议

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制约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因此对于当前我国农村教育模式出现的诸多问题都应及时解决。因此,为完善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现行发展模式,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建立完善的经费筹措机制,解决经费来源问题

经费对于幼儿园而言,是其顺利开展工作的保障。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因此需要政府稳定的投入和支持。政府应该建立一种机制,使得国家、社会和个人共同负担幼儿园支出费用,以保证幼儿园工作的顺利开展。

2.完善办园机制

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尚不完善,因此有必要在这方面做出努力。办园思路要加以拓宽,管理机制也要进一步改革,使得学前教育资源得以更加充分地利用。政府在努力发展公办园的同时,还要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形成一个多元化办学格局。

3.加强师资力量,提高师资水平

师资力量的提高对于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而言是非常关键的一项措施。因此,必须严格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也要切实解决农村幼儿教师的待遇、编制等问题,鼓励更多人去学习学前教育专业,坚定从事学前教育事业的决心。

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模式较为多样,这是与当地的具体经济文化水平相适应的,它们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但是其中必然还有一些不太完美的地方,这些都需要大批的学前专业工作者以及相关的管理部门去逐步改善。

参考文献:

篇4:我国农村现行的几种养老模式分析

对于养老模式, 学术界没有统一的界定, 此种含义的还有“养老方式”、“养老形式”、“养老制度”等等。刘从龙认为, 目前家庭养老是老人在收入来源和生活安排上均依赖于家庭其他成员;如果老人有自己的收入来源, 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 即为自己养老;社区 (含乡镇企业) 养老指集体经济实力雄厚的乡村或乡镇企业, 仿照城镇企事业单位的退休办法, 给老年人发放养老金。社会养老指实行养老保险, 由社会统筹解决养老问题。本文将使用此种分类方, 对我国农村现行的几种养老模式进行分析。

一、家庭养老

学术界目前在养老内容上已基本达成一致, 认为养老涉及经济或物质的供养、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三个方面。穆光宗在《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及社会对策问题》一文中提出最具代表性的观点, 认为根据其“养老支持力”的来源, 可将养老模式进行区分。所谓家庭养老顾名思义就是主要由家庭成员来提供养老资源的养老方式和养老制度。在我国广大农村中, 老年人仍与子女孙辈们居住, 形成三代同堂或四代同堂的大家庭。

家庭承担着农民养老保障的功能, 赵瑞正学者在其著作《中国农民养老保障之路》中进行的千户农民调查和百户老年农民调查的数据显示:一是绝大多数的老年农民居住在家。1000名被调查者中与子女、父母、配偶居住在一起的比例之和为86.7%。二是老年人的生活来源和生活照料主要依靠家庭。关于生活给和生活物品的供给, 1000名被调查者中主要依靠儿孙、自己或配偶的占98.8%。关于生活照料的, 1000名被调查者中主要依靠儿孙、自己或配偶的占97.6%。在关于感情抚慰和生产劳动的调查中, 依靠家庭的比例分别是92.8%、94.1%。三是老年农民的医疗费用主要由家庭承担。完全由自己承担、儿孙承担和由儿孙与老人共同承担医疗费的比例达到96.6%。

尽管家庭承担着农民养老保障的功能, 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 在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空巢家庭”, 并且养老成本也在不断的增加, 使得家庭的经济负担日益加重, 在沉重的经济负担面前, 赡养老年人变得力不从心, 除此之外, 农村的“孝”文化也在减弱。上述种种使得我国农村的家庭养老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个人养老

个人养老 (自我养老) 是指老年人自身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为此, 老年人平时要进行经济、健康和情感三个方面的储备。众所周知, 在中国的传统养老观念中, 老年人一般处于被动地位, 把自己的晚年生活保障全部都寄托在子女或晚辈身上, “养儿防老”的观念被视为天经地义。然而随着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人们观念所受国际经济背景的影响, 个人养老的观念和现实正在中国出现。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推行至今, 土地一直都是以户为单位的农民家庭维持生计的主要手段。绝大部分, 尤其是偏远地区和第三产业不发达地区的农民, 吃、穿、住、用都依赖于土地的产出。简单的农业生产使家庭收入有限, 子女无法完全承担父母的养老费用, 再加上60岁左右老人的身体还能胜任不少的农活, 就形成了只要还有劳动能力就不谈退休的情况。他们通常靠耕种责任田来保证口粮, 靠种棉花、养猪、养鸡等来换取日常零用钱。由于老年人生活节俭, 他们的劳动收入基本上能够满足自身的生活开支, 所以他们不愿也不需要完全依赖子女的供养。子女只是在老人完全失去劳动能力或在老人生大病的时候, 才对老人进行经济资助和生活照料。类似个人养老独立型的人,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将会增多, 也是目前农村养老保障的发展趋势之一。这种养老方式, 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富裕家庭, 有较多经济和社会资源的老年人, 采取此种养老方式的较为普遍。目前, 还有些学者倡导建立村民养老“个人账户”。主张农村居民从年轻时就开始为养老做积累准备, 实现个人收入的终生调配, 这也是实现自养的一种途径。

此种养老模式在老年农民的身体状况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而不断弱化, 发生危机, 因此个人养老具有不稳定性。当老年农民年老或是生病不能够再自己参加劳动, 取得必须的生活保障时, 就必须要借助家庭中的子女来取得生活上的保障。所以个人养老并不是纯粹的个人养老, 往往到了后期会穿插家庭养老。

三、社会养老

社会养老是与家庭养老相对的一种养老形式, 它是指主要由家庭之外的国家、社会、集体等来提供养老资源的养老方式和养老制度。一般来说, 社会养老是与社会化大生产联系在一起的正规养老制度, 而家庭养老则是一种依靠血缘亲情和道德约束来维持的非正规养老制度。

农村社会养老的形式主要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五保供养、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农村养老保险是依据民政部门1992年《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实施的, 以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为目的, 坚持资金个人缴纳为主, 集体补助为辅, 国家给予政策扶持。但是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 农民的收入水平低, 及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缺乏信心等原因, 大多数的农民都选择了最低的投保档次2元/月。这样如果农民在缴费10年后开始领取养老金, 每月只能领取到4.7元, 缴费15年以后也只能领取9.9元养老金, 如此少的金额根本不能起到农民养老保障的作用。

五保户供养制度是更具1956年《高级农村合作示范章程》规定对丧失劳动力, 无依无靠的老、弱、孤寡残疾居民进行“五保”, 即“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1994年国务院颁布《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五保供养工作初步进入制度化、规范化阶段。2006年国家对此条例进行修订, 经原先的从乡统筹、村提留中筹集资金, 修改为主要由财政保障, 尽管五保制度在日趋完善, 但是保障的对象只是农村的极少数人。据统计, 2000年中国农村65岁以上的人口有5938万人, 社区五保老人有188.9万人, 占整个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3.18%。此外, 据民政部的统计, 目前, 全国符合五保条件的全国有570万人, 已经纳入到五保供养体系的仅有320万人, 由此看来, 五保制度并未实现所谓的应保尽保, 其覆盖范围还是有限的。

1995年民政部在部分地区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试点工作。在高峰期的1997年, 全国曾有900多个县开展了试点, 但大多数试点仅仅覆盖了县、镇中拥有城镇户口的人群, 仅南方的一些富庶村镇惠及农民。并且由于农民的实际收入受自然气候及农产品市场价格等相关因素的影响, 时高时低, 具有不确定性, 难以表现出一个常态, 因此, 认定最低生活费用的领取资格就显得比较困难。2006年, 1509万农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其中包括一些老年农民, 但是收益的老人仍是占众多农村老年人口的少数。

四、社区养老 (集体养老)

在各种养老方式中, 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的提供是缓解农村养老压力的一个具有生机和活力的途径。社区养老 (集体养老) 指以村为基本单位, 并作为资源配置主体对社区内的老年人口提供养老保障。村落社区是国家与农村社会的交接点, 也是国家与农民联系的中介。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到来, 人均寿命的延长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中国家庭规模不断缩小, 以往的“金字塔”型家庭结构逐步被“倒金字塔”型结构代替, 尤其是“空巢家庭”的出现, 社区养老就自然成为应对这一挑战的有效途径之一。

有关研究表明, 农村社区养老是由社区组织以保障让区内老年农民基本经济和精神文化生活以及日常生活照料为宗旨, 以社区经济和民间赞助为主要经费来源, 以灵活多样、经济实用为原则的养老制度, 具体包括经济保障、生活保障、医疗保障、精神生活保障等内容。它是在村集体具有一定经济行为能力或村民有一定互助意识的基础上, 通过自我开拓、自我创新而形成的养老模式, 具有因地制宜、灵活度高、便于协调、前景广阔等优点, 更加贴近农村老年人的生活, 也能有效改善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但是农村社区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首先是村集体经济积累不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造成了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格局, 导致集体经济薄弱, 乡村集体经济积累薄弱。尤其是取消农业税之后, 原来依靠的农业税附加被截断, 农村集体两村干部的工资都难以保障, 农村社区养老服务更无从谈起。其次是服务提供主体匮乏, 服务人员素质低。从整体上讲, 大部分中国农村地区的老年服务仍是空白, 农村地区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基本上完全依靠家庭, 农村中既没有社区养老的意识, 也没有社区养老的条件。其最根本的原因是经济条件达不到, 服务设施和服务人员缺乏, 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缺位。再次是村民互助意识粗放。虽然农村村民之间的互助比较常见, 但是往往只是个体或家庭间的互助, 缺乏有组织的互助互济和相关的制度建设。最后是社会对老年人养老的关注不足。目前社会对慈善事业及福利事业往往关注教育、医疗、城市贫困人口方面, 对老年人福利的关注相对较少, 尤其是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方, 没有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综上, 除了上述四种比较典型的养老模式外, 目前农村还存在着居家养老、居家式社会养老、售房养老等各种的养老模式, 无论采取哪种具体的养老模式, 或是采取集中养老模式综合的养老体系, 其最终的目标都应该是, 改善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条件, 使得农村老年人在一种经济宽松的条件下颐养天年。

摘要:在倡导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背景下, 我国农村的养老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老年人口的福利问题, 还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大问题。文章对我国农村现行的几种养老模式——家庭养老、自我养老、社会养老、社区养老进行分析, 以期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提供借鉴。

关键词:养老模式,家庭养老,自我养老,社会养老,社区养老

参考文献

[1]、汪沅.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8.

[2]、赵瑞正, 王爱丽, 任伶.中国农民养老保障之路[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

[3]、杨复兴.中国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创新研究——基于制度文化的分析[M].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7.

[4]、程启军.博弈与理性:农村养老方式的选择[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1) .

[5]、杨燕绥等.建立农村养老保障的战略意义[J].战略与管理, 2004 (2) .

[6]、李宗华.转型时期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 2007.

[7]、周绍斌.农村人口老龄化与老年保障研究[M].中国人口出版社, 2003 (4) .

上一篇:高校饮食服务工作面临的困难及其对策下一篇:笑傲江湖人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