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院三年医改回头看汇报材料

2024-08-22

高桥院三年医改回头看汇报材料(精选2篇)

篇1:高桥院三年医改回头看汇报材料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卫生事业发展成果

2012年2月9日上午,县生局副局长王昌盛带领县“三年医改回头看”专家调研组,对高桥镇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新农合管理、村卫生室建设、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及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执行情况等七个方面进行调研。我院紧紧围绕七个方面的工作周密部署。

2月10日上午,我院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深入探讨制约我院发展的突出问题。从以上七个方面进行了认真剖析。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及时采取整改措施。会上,院长邹建兵要求各分管副院长根据各自职能认真落实。我院认真制定了整改方案,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副院长为成员的调研工作组,明确了本次调研的工作任务。3月11日工作专班根据分工管线下乡进行督办:对43个村卫生室进行调研。主要内容:一是基本药物执行情况和药品零差率销售是否落实到位。二是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和重点人群管理、服务手册使用情况,村卫生室建设、服务体系建设、新农合门诊统筹情况,信息化建设等。我院采取查看资料,查门诊登记、用药处方,走访百姓等形式进行,对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限期整改。我院在管理上建立了长效机制,落实监管措施,加强政策宣传和舆论导向,加强社会监督。

下阶段,我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继续加大村卫生室建设力度,巩固村卫生室建设成果。二是加强人才培养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人才强院”战略,发展以人才为先,业以才立,院以才兴,不断强化人才队伍和干部队伍建设,争创“湖北省示范乡镇卫生院”。三是强化服务意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医院为病人服务、医生替病人着急、医疗让群众满意”的服务理念。四是强化安全意识,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健全质控组织,落实质控措施。防范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五是落实防控措施,积极开展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努力完成十大公共卫生任务。六是加强内涵建设,巩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果,开展文明单位创造活动,来推动我院跨越发展。

篇2:高桥院三年医改回头看汇报材料

一、公共卫生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一是精心设计了考核指标体系。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我局经过反复酝酿,2010年11月22日,制定下发了《铜川市耀州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实施暂行办法(试行)》,明确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标准、督导考核办法等,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指标体系。2011年4月7日再次印发了《铜川市耀州区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实施暂行办法》,对前述考核办法的部分指标内容进行了修订。与2010年考核办法相比,修订版的考核办法更加量化、细化。二是突出层级管理,建立了二级绩效考核制度。我区建立了区卫生局全面考核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区妇幼、疾控、监督等专业机构分别对其管辖业务工作进行考核,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对其内部科室及村卫生室进行考核的考核机制。2011年7月4日,我局制定下发了《铜川市耀州区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考核指导意见(试行)》,《指导意见》规定对村卫生室乡村医生的考核由各乡镇卫生院组织实施,每季度考核一次,并建立考核档案.区卫生局组织区疾控、妇幼、监督等相关部门人员对各乡镇卫生院的考核结果进行抽检复核。对乡村医生的最终考核结果作为向乡村医生兑付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及续聘的依据。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结合各自实际,分别制定了本单位的考核办法,基层单位的考核办法更加具体化、量化。三是突出激励效应,建立考核通报反馈制度。一方面,建立了绩效考核通报制度。区卫生局对每次考核的结果进行通报,对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完成的情况进行排名,对好的经验进行推广,对工作存在问题的予以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在全区范围内形成了创先争优的工作局面,极大地推动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有效落实。另一方面,建立了绩效考核反馈制度。在实施考核的过程中,严格要求考核组对被考核的机构进行现场考核反馈,形成考核整改意见书,既肯定成绩,又指出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责成限期整改,真正起到了以评促改的作用。

(二)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一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通过举办各级各类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班,为基层单位培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人员及技术骨干。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纳入现有基层医务人员培训计划,加强基层卫生人员技术培训。在年初召开的全区卫生工作会上,聘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业人员针对《规范》中的各项技术指标和服务方法进行讲解释义,区妇幼、疾控、监督等业务部门定期对基层单位的规划免疫及妇幼专干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各乡镇卫生院每月月初召开乡村医生例会,对乡村医生进行业务技能和专业知识培训,并安排部署当月的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同时,区卫生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交流工作经验,针对重点任务和主要问题,研究部署工作。二是创新服务模式,突出家庭医生团队作用。2011年,我区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别组建了数量不等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与辖区居民签订公共卫生服务协议,开展契约式服务。2012年初,我局将这一好的做法推广到全区各乡镇卫生院,要求各乡镇卫生院根据各单位的实际情况组建全科医生服务团队,与辖区居民特别是围产期妇女、0-6岁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以及离休老干部等重点人群建立契约服务关系,零距离为群众服务。为保证服务质量,我们对医生服务团队与居民签订的服务协议进行了统一,对医生团队提供的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进行了明确规定。同时,为落实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我们在全区各乡镇建立了驻村责任医生制度要求各乡镇卫生院按照“分片包干、团队合作、责任到人”的原则,以行政村为单位,确定辖区驻村责任医生,对其分片管理的村卫生室进行基本公共卫生及基本医疗业务指导、扶持,对村卫生室实行药品“三统一”工作的落实情况、新合疗门诊报销的兑付情况等进行督察。

(三)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服务项目有效提供。

1、健全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根据财政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社„2010‟311号)要求,建立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在预算中足额安排本级财政应当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年初,区财政局会同区卫生局根据当年上级下达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内容制定当年的区级公共卫生服务经费预算,连同上级财政部门下拨的补助经费划入区财政局集中支付专户,统筹安排,专款专用。二是采取预拨加结算的方式,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及时足额拨付专项资金,保证基层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三是加强资金监督,提高资金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审计部门定期对专项资金的落实、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2011年我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已提高到人均25元。

2、全面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启动9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建立了城镇和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城镇居民建档率为82%,农村居民建档率为92%。并统一更新全区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头标示、科室标牌,更新制作了各项管理制度,所有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管理制度全部更新上墙,全区共制作各种制度牌匾216块。高血压、糖尿病管理人数分别提高到了8556人、2520人以上,;发现的重性精神病患者全部纳入管理范围。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做到应检尽检。

3、继续规范实施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巩固无脊灰区县成果,开展实施消除麻疹和控制乙肝行动计划,控制疫苗针对性传染病。全面推行规范化接种门诊和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全年完成冷链运转12次以上,完成常规免疫61499针次,以乡为单位适龄儿童的脊灰、百白破、卡介苗、乙肝、流脑、乙脑等单苗接种率及“七苗”全程接种率均在95%以上。加强了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完成1997—2001年出生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第三针次的接种工作,应接种9348针次,实际接种9138针次,接种率为97.75%。

4、进一步加强传染病报告和处臵能力。完善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臵体系建设,加强传染病管理,充分发挥传染病监测和网络直报系统作用。2011年全区无甲类传染病发生,共报告乙类传染病524例,报告丙类传染病315例,其他传染病96例。死亡1例。发病率为265.19/10万,死亡率为0.32/10万。传染病报告率为99.21%,漏报率为0.79%,报告及时率为99.21%,准确率为99.21%。

二、取得的成效

一是服务项目有效落实。11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我区全面开展,截至目前,各项工作均完成了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二是配套资金有效落实,及时将公共卫生经费拨付基层项目单位。三是项目管理有效落实。通过精细化管理,全过程量化考核,创新了项目管理方式,规范了项目管理内容,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四是机构服务能力明显提高。通过开展绩效考核,及时、足额兑现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经费,拓展了服务内涵,促进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以医养防”到“以防促医”的转变。五是医务人员积极性明显提高。通过将绩效考核结果与内部分配机制有效结合,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分配理念得到体现,充分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实现了医务人员从“消极应付工作”到“积极主动服务”的质的转变。六是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通过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精细化、全程量化考核工作,既保证了11项服务内容落到实处,又推动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从“坐堂行医”到“走家串户”的转变,人民群众健康“守门人”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群众满意率从2010年的86%上升到了2011年的95%。

三、存在的问题

上一篇:三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秒知识点下一篇:最浪漫的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