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背景-大学生创业的背景

2024-07-22

大学生创业背景-大学生创业的背景(共6篇)

篇1:大学生创业背景-大学生创业的背景

大学生创业背景-大学生创业的背景

大学生自主创业背景、困难与对策研究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6年第8卷第4期

大学生自主创业背景、困难与对策研究

刘建设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0)

C,646

1672—5344(2016)04—0065—03

2016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所做得政府工作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拓宽就业、择业、创业渠道,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等多种形式的灵活就业,以创业带

动就业”。关于就业问题,关于自主创业问题,在前几次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有不同篇幅的或纲领性、或政策性的描述。从宏观上看,大学生自主创业对于缓解目前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增加社会财富等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从微观上看,自主创业可以磨炼大学生自

突出。相对于就业困难,自主创业则机会较多,项目选择余地较大。目前,国家正大力推进经济进人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各级政府对极具发展潜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的支持、培育,会给毕业生自主创业带来机会。如“低碳经济”作为一个刚刚兴起的新兴行业,由于其涉及的行业面极为广泛,大到风能、太阳能、工业电机,小到节能灯、节能家电等,并且代表了世界各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有望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新起点。

(二)政府支持鼓励自主创业

为缓解就业压力,进一步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完善大学生创业所需要的

各项服务,国务院相关部门陆续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xx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代会常委会第29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将促进就业的权利、义务做了比较具体的认可,而且还明确规定保障自主创业的条款。2016年2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鼓励高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活

身意志,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创业成功后甚至还可

以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造福于他人,贡献于社会。

一、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背景

(一)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突出而自主创业选择余地较大,自xx年以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形势

前景一度不明,经济发展、增速缓慢,以及我国高等

院校大肆盲目扩招等因素,致使我

国的就业形势一

直比较严峻。2016年毕业生总数为600多万,就业率官方数字为87%,理论上官方报告的就业人数里

面应该包括了名义上就业实则待业的所谓“灵活就业”等“被”就业的毕业生,实际就业率远没有官方

动;实施税费减免和小额贷款扶持政策;对毕业生从

事个体经营符合条件的,三年内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登记失业高校毕业生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合伙

数字显示的那么乐观,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仍然十分

【收稿日期]2016一07一12

汤黎虹,吴悦明.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制度资源考究.福阿金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4).

吴功海,王东升.大学生自主创业制约因素分析.山

东劳动保障,2016,(8).

等方面提供尽可能的优惠或便利条件,为创业者解

除诸多后顾之忧。同时制定、完善毕业生自主创业实施细则,制定配套措施,加强各部门协调。在创业

资金方面,政府可联合或组织高校、企业出资设立创

业担保资金,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担保,也可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对科技含量高、新能源、新材料、环保节能等中小企业直接投资,与大学生创业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可设立政府创业奖励基金,对好项目、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可实行创业奖励或贷偿机制。

(二)学校、企业给创业者提供更多锻炼、实践的机会

学校应加强自主创业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上适当考虑如何增强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及融人社会的能力和意识。各高校应对有自主创业意愿并有一定自主创业条件的毕业生进行自主创

业培训,帮助他们熟悉有关政策法规,了解小额担保贷款手续,掌握经济管理知识,提高自主创业能力,就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激发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激情,逐步实现自主创业。结合毕业生的实际,合理确定培养内容,创新培训模式,满足各类自主创业人员的培训需求。自主创业培训应与小额担保贷款、企业开发指导、企业发展服务、自主创业项目研究、市场前景调查、模拟自主创业实践等活动有机结合,努力提高自主创业培训成功率。企业则应利用现有资源,吸纳在校大学生以勤工俭学、社会实践等方式参与到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来,一方面给创业者提供

AStudyoftheBackground,the

曹国林.当前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继续教育研究,2016,(11).

DifficultiesandCountermeasuresof

CollegeStudents7Serf—Employment

LiuJianshe

(InnerocationalBusinessMongoliaBusinessV

College,Huhhot-Inner

Mongolia-010070)

encoura—

—Abstract:Withthedeepeningofemploymentsystemreformandtheincreasingofuniversitygraduates。theem

ployment

ingserious.Torelieveemploymentstress-governmentisproblemofuniversitygraduatesisbecom

ginguniversitygraduatestostartself—employmentandsupplyingthemwithcertainpohcysupport.Inspiteofit;theenvironmentofuniversity

graduates’self—employment

isnotlooseandharmonious.It

isfacingproblemsanddiffi

cultiessuchasfunds。technologylimit-thedifficultyinimplementingpolicy-theself—qualityandabilityofstudents

etc.To

stead

dothe

jobselvesshouldactactivelybetter,government.school,enterpriseandstudentsthem

SO

as

to

promote

and

Keyself—employment.

words:self—employment;background;difficulty;countermeasure

healthydevelopmentof

篇2:大学生创业背景-大学生创业的背景

背景分析

“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需求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需求;创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2-0035-02

我国在创业教育研究及创业教育实践方面都已经有了初步的模式,涉及范围也比较广,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学生角度来探讨创业教育问题的较少,多偏向于笼统的论述或宏观指导。本研究以民办高校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实际需求为切入点,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探究学生创业教育需求问题,从而提

出有针对性的创业指导建议,为进一步完善民办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研究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北京城市学院的在校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对象涉及不同类别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调查内容主要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基本情况及其他,如性别、年级、专业、对创业的了解、看法等;第二部分为创业教育需求调查量表,共分为四个维度,采用里克特式五点量表法,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8份,有效率为92%,访谈50人,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在校学生对创业教育的实际需求情况。对收集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软件进行。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1.创业意愿与态度分析。在问卷中,通过“是否有想过创业”、“对大学生

创业的看法”和“是否愿意了解创业”三种情况对大学生创业的意愿与态度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明确自己要创业且一直在计划自己创业的大学生占%,有%的大学生认为“不一定,有合适的机会就会创业”,%的大学生认为“有,但不会付诸行动”,只有%的大学生“没有考虑过”;且有%的大学生是认同创业的,只有%不认同,认为风险太大。可见,在目前“双创”背景下创业机会多,国家形势好,大多数学生认同创业,极少数不考虑或不认同,而且对创业心态积极,思考趋于冷静。在“是否愿意了解创业”上,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表示非常愿意了解,占比达到%,有三成多的大学生“愿意了解,以备将来之需”,占比%,%的大学生选择“虽然不打算创业,但还是愿意了解相关知识”,只有%的大学生“不愿意”。从访谈中也发现现今大学生选择创业之路持非常审慎的态度,有缜密的思考,并不盲目。近六成的大学生认为自身具备的条件不成熟,愿意自己多积

累创业相关知识、能力等修炼自身以等待机会。

2.创业的主要障碍因素分析。大学生认为影响自己创业的主要障碍因素中,“社会经验不足,缺乏人脉资源”、“资金不足,筹资困难”、“缺乏创业相关知识”是他们创业初期面临的三大主要障碍,占比较高,分别达%、%、%,这是当前大学生创业亟须解决的问题,这对高校的创业指导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其次是“承担不起创业失败的风险”和“自身创业能力不足”,占比为%和%。近八成多的大学生不把政策环境和家人的支持作为主要障碍,说明当前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好。

3.大学生自身现状与创业教育需求分析。为了全面地了解当前大学生自身现状与实际需求的情况,对各维度的具体指标均值进行了比较。根据计分方式,自身现状的各指标得分均值越大,表明现状越弱;需求的各指标得分均值越小,表明需求程度越强。

统计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在各维度指标上自身的现状整体比较乐观,“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所需能力”都处于“很强”与“一般”之间,对高校创业教育需求处在“较需要”及以上,尤其是在“创业所需知识”方面大学生认为自身现状一般,对创业教育需求很高,较为迫切。

从需求人数比例来看,大学生认为自身现状在各维度指标上处于“一般”及以下的人数分别为%、%、%、%,除了“创业心理品质”外,其他三个维度现状较弱的大学生都超过五成,尤其是在“创业所需知识”方面高达%,需求人数达到了%,其中“政策法规、工商税务、金融保险知识”者三项较之其他需求最高;而对创业教育的各个维度的需求人数都达到八成左右,甚至高达九成以上,充分说明当前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是较为迫切的,也认为非常有必要通过学校的各种创业指导途径给予满足和加强。

在调查及访谈中还发现:大学生需

求学校的创业教育内容选择倾向顺序为:“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战略管理等知识”的占%,“创业机会与风险知识”的占60%,“创业相关能力训练”的占%,“工商税收、政策法规等知识”和“创业思维与企业家精神”的分别占%;在获得或提高创业方面知识和技能方面希望通过的途径更趋向于实践,其中“创业实践”占%,“创业模拟或训练、比赛活动”占%;希望的创业教育师资有%的大学生选择“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或风投专家”,认为在校老师缺乏创业经验,并不适合进行创业指导。

4.不同群体大学生对创业教育需求的分析。为了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业指导,分析了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创业教育各维度上的需求是否有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进行分析,概率p值小于表示存在显著差异,概率p值小于表示存在差异。

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在创业意识和

创业所需知识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需求高于男生,需求比较迫切;在创业所需能力表现为有差异,同样女生的需求高于男生,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女生在思维意识及能力方面较之男生有所不同,女生更愿意求稳,做好充足的准备。

不同年级在创业需求的各维度上均存在差异。在创业心理品质上差异显著,大

一、大二年级的学生需求较高,大三年级有所降低,大四又见反弹但不及大

一、大二;在创业意识方面和创业所需知识上存在差异,需求随着年级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创业所需能力上也有差异,大

一、大二年级需求较高,大

三、大四年级有所降低。可见,不同年级的学生需求特点有所不同,大

一、大二年级学生需求最高,学校的创业指导也应该重点放在这个阶段,这一点是值得思考的。

不同类别专业在创业意识上存在显著差异,文学、法学、语言专业的学生需求高于理工、经管和艺术专业;在

创业所需能力上有差异,文学、语言、艺术专业的学生相对需求较高。这可能与长期的专业教育和所学专业知识有关。

三、调研结论与讨论

1.在目前“双创”背景下创业机会多,国家形势好,大多数学生认同创业,对创业心态积极,对是否选择创业持非常审慎的态度,思考趋于冷静,并不盲目。近六成的大学生认为自身具备的条件不成熟,愿意自己多积累创业相关知识、能力等修炼自身以等待机会。也正因如此,高校的创业教育与指导的开展才有意义,学生是否创业或是否具备成熟条件,在大学四年的培养和提高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创业指导的开展,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层面更为丰富,对其就业或创业,甚至是以后的职业发展都是有利的。

2.大学生认为影响自己创业的主要障碍因素中,“社会经验不足,缺乏人脉资源”、“资金不足,筹资困难”、“缺乏

创业相关知识”是他们创业初期面临的三大主要障碍,这是当前大学生创业亟须解决的问题,高校的创业指导也应该从这些亟须方面着手,为学生寻找资源、搭好桥梁,指引好道路。

3.当前大学生自身的现状整体比较乐观,对创业教育的需求也较为迫切,也认为非常有必要通过学校的各种创业指导途径给予满足和加强,尤其是创业所需知识方面。需要高校的创业教育体系完善,在学生真正需求途径、知识板块、教育师资方面不断加强。

4.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对创业教育的需求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创业意识、创业所需知识、创业所需能力”方面女生的需求高于男生;不同年级的创业教育需求较为不同,大

一、大二年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最高,显然这是创业指导的重点阶段,而在大四年级开展创业指导的意义并不大;相比较而言,文学、法学、语言专业的学生需求高于理工、经管和艺术专业。不

同群体学生的创业教育需求不同,这提示高校在做创业指导工作方面应该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进行,不可“一刀切”,在课程设置、能力训练、创业实践等方面都应该有不同类型,以适合不同需求的学生。

总之,不同背景的学生对创业教育的具体需求存在差异,学校的创业教育要根据这些差异,开展不同的指导体系。需要学校创业教育部门、创业指导教师、学生个体、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创业教育课程指导体系和实践指导体系,学生的创业教育在当前“双创”背景下定会上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朱明.我过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综述.职业教育研究,xx,:10-12.木志荣.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高等教育研究,xx,.李鹏.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证研究及发展路径.中国成人教育,2016,.“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探析

摘 要:“互相网+”时代到来,大学生创业也要顺应时代背景,趁势而上。为了让大学生具备创业的意识和能力,高校必须做好创业教育工作。为此,分析了互联网创业特点及大学生创业可能性,并针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阶段化教育体系概念及实施措施。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互联网创业特点及大学生创业可能分析

从现有的创业行为看来,互联网创业具备以下三个特点:成本较低,相对实体创业,其固定资产、人力资本的投入成本大大减少,甚至只需一台链接入网的电脑作为办公设备即可;门槛较低,创业者经过短时间的自学或培训就能基

本掌握经营能力,无需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风险较低,基于前面两点,创业者即便失败,其损失也较轻,并且失败的经历可以转化为指导第二次创业的宝贵经验。根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淘宝网上注册的个人创业店铺超过12 万家,其中不乏在读大学生及毕业大学生创业者,该群体还在不断扩大,这是由于大学生基于互联网开展创业具有明显优势。首先,大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乐于且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他们是互联网用户中的活跃分子,频繁的网络交易行为能更好地为创业提供经验积累;其次,互联网创业具有低成本“低门槛”低风险等显著特性,对于大学生而言,提供较为可行的创业可能;此外,类似淘宝大学平台,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网络创业经验案例,便于创业者学习借鉴与开展交流。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创业教育孤立于高校教育之中

创业教育理念没有融入到学校的学科教学和专业教育之中。当前,我国大学对于学生的教育主要是通过知识的灌输来实现的,教育方式是通过分专业的形式来进行的。学校的创业教育并没有融入到学生日常的专业学习之中,而是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单独的教育。学校这方面的教育主要针对创业技巧和知识进行,忽略了学生的思想意识方面的培养,创业教育也并未纳入到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这种形式造成了创业教育的孤立性和传播的局限性。创业教育并不是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格格不入的,专业课程与学科知识都能够与创业意识结合起来。学科教育与专业教育本身就是创业教育的载体。现在高校探索创业意识教育的普遍方式是抛开学科与专业教育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没有认识到经济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都与创业意识的培养有密切联系。这就造成了创业意识教育孤立于学校教育中的现象,大大降低了创业教育的效

果。

普及化程度低

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主要包括“挑战杯”等的创业大赛、创业报告或者创业指导等方面。这样的教育带有明显的精英化痕迹,只是少部分学生参与到了这些活动之中,这样的教育只注重极少数想要创业的学生,不利于提高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很多大学生可能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学校建立了创业园、创业实验室等机构,但是自己却没有真正的进去过,更没有参与他们组织的相关活动,能够进入里面的,基本都是有创业项目的学生。这造成了创业意识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局面,更加需要进行创业意识培养的学生反而没有得到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可以这样说,这些机构的设立很大程度上是学校用来体现其创业方面政绩的需要,忽略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培养。因此,创业教育进行普及化,面向所有

大学生,全面提升大学生创业意识,是实施全面人才培养、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总的来看,我国许多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及培养的重要性还缺乏深入的认识,有的学校甚至还没有把大学生创业意识教育的问题提到日常议程上来。因此,创业教育普及化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师资队伍建设不到位

目前高校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主要是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团委的老师以及辅导员等,还有成功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等。缺少专业课的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不到位。对于创业有经验的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来说,虽然他们有丰富的企业管理以及创业成功的经验,但是他们缺乏教学经验、系统的理论,不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创业教育,零散的经验分享、创业大赛的点评等对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是不能起到太大作用的。这些创业成功的经验必须与系统的创业教育相互融合才能够起到

好的教育效果,对学生来说也更有说服力。创业者的经验以及教训都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以及人的特定作用下发生的,如果学生一味的套用前人的成功经验,而不能够独立的分析思考,这些经验往往会成为造成学生失败的原因。高校教师虽然有系统的理论知识,但又缺乏创业方面的实践经历,他们所讲的内容对学生来说缺乏说服力。创业教育是一项需要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教育,高校教师由于缺乏创业经历,无法很好的在实践上指导学生,这必然会大大影响教育的效果。

教学过程不连续

因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目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还在逐渐探索的过程中,高校的创业教育还处于十分零散的状态,还未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创业教育对策。有的学生只是参加了一些创业方面的讲座或创业大赛,这种零散的教育内容并不能解决太多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不连续在很大程度上与缺

乏完善的课程体系有很大关系。2016年,教育部虽然己经把《创业基础》这门课程定为高校必修课,但是真正开设这门课程的学校却少之又少,选修课也十分零散,没有引起学校和学生的重视。而创业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针对学生创业意识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连续性的教育和培养。阶段化教育体系的具体实施途径

创业意识萌芽期: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为目标

创业意识启蒙阶段,这一阶段应在大学一年级进行。着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自主意识。这时的大学生对创业还不了解,甚至有些学生刚刚从中学忙碌的学习压力中解放出来,对创业缺乏兴趣,没有创业动机和创业主动性,各方面素质都有欠缺,对社会、市场、创业风险没有概念,没有参与学校的创业意识讲座,没有选修学校的相关课程,对自己今后的职业选择和是否创业都很不清

晰。

在这个阶段是学生创业意识的起步阶段,需要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如果引导的好学生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否则错过这个阶段,再进行教育就会事倍功半。高校应让学生了解,通过大学的学习,除了找到合适的工作外,也可以选择自主创业,创业是展现自己个性和能力的最好途径,同时应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设置情况、培养方向及目标,各专业学生在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的同时,通过创新思维训练等与专业知识融合的理论及实务培训课程培养创新意识。了解创业政策、创业舆论以及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等,首先培养学生对创业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创业意识发展期:以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为重点

创业意识发展期,这一阶段的教育应该在大学二年级开展,着重培养大学生创业支持意识。

这一阶段,学生经过启蒙阶段的学习,己经对创业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这种了解知识初步的、不系统、不完善的认识,这一阶段学生己经能够逐渐适应创业意识教育,学生的创业兴趣有所增加,价值观教育也有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学生的创业素质意识仍然不足,创业风险意识仍然欠缺,创业课程也只是选修了一些入门级的课程,只学到了一些表面的知识,学生更希望参加更加与社会和企业接轨的实践活动。这一阶段,学生的创业意识仍然很薄弱。

在创业意识的发展阶段,高校仍应该开设一些初级的创业教育课程,这些课程可以让学生对创业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这些课程也可以配合学校创业实践安排,更好的培养学生素质。这一阶段的实践活动,可以在创业素质拓展的基础上,以创业模拟训练为主,例如让学生以团体的形式,给予一定数额的启动资金,让学生自己选择创业项目进行经营,让学生在这种模拟训练中感受真实的创业过程,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缺

点与不足,从而对自己有更加清楚的认识。这一阶段,教师除了在理论上指导学生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项目上的专业指导,这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学校可以聘请资深的创业专家、企业家对学生进行辅导,学生可以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提高自己。这一阶段创业指导中心应发挥重要作用,做好学生创业模拟训练的组织与指导工作,与企业建立联系,为学生提供支持,并对在模拟训练中表现良好的团队和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可以是学分奖励或者是金钱奖励。在这一阶段学生应积极的参加学校社团、学生会的竞聘,班干部的竞争等,通过任职班干部和社团成员来锻炼自己的能力。

创业意识完善期:进行创业知识系统化培养

创业意识完善期,这一阶段的教育应该在大学三年级开展,着重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意识和创业价值意识。这一阶段,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经验座谈等方式,让学生总结前

两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尤其是第二个阶段学习的过程中对创业的理解,对创业过程的感悟,对学生的创业意识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其创业意识的发展状况,对不正确的理解或价值观进行纠正,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在这阶段有针对性的进行价值观的教育。在破除不正确观念后,应对学生进行创业知识的系统化培养,这阶段应开设的创业课程需要较为全面、系统的进阶课程。在这阶段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创业案例分析,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化学习。学校创业指导中心在这阶段应加强咨询服务,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心理辅导,一对一谈话等,针对各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差异化的进行创业意识的培养。

创业意识成熟期:引导学生形成创业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创业意识完善期,这一阶段的教育应该在大学四年级开展,着重培养大学生创业风险意识,并系统巩固之前的学习成果。

经过之前的学习,这一阶段的大学生,己经具备了一定的创业意识,也进行了创业课程的学习,参加了创业实践活动,也经过了系统化的知识学习,但是创业意识的培养目标还没有实现,还需要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创业教育。

创业意识成熟期,是大学生真正的创业意识的形成期,高校应做好这一阶段的培养计划,引导学生学会用创新创业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创业意识的形成,让大学生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721.各地各高校多项举措协同推进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中国教育报,2016123.赵玉琳,马锦.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招生培养就业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文山学院学报,2016,.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探析——项目、课

青年与会

2社0 1 5

年 11月 上

l3

期总第 613

大众创业众创万背景下新学大生创新创业能培育力析

—探 —

项目、课

程、文化 三

者耦合 的视角

张 强2

01

2 0)

6年,其 中 确明出提为了每了位一大 学 生的终发展,身要提高高院等的校才培养质量人全,提高面学生大合素综的重质意要见。创人新的才培是养时新期

等教高育 从 “”变到 “ 量”质的内在变求要,在李克强总

2 0理

1 年55月提

出“大 众业、创万众创新的”新时代景背,下

高 校青年 大生创学新业创能 力的培 育亟,待加和强推进

一。

学校社和会 的利功。升学和就业

学是校的要考核重标 指在此影响,下,大 生知识 学的得获和 能的训练力 都此以根本为指

向,不而将重心会放在 直接不产成生绩创的和新创业力 的能 培 上养。

三 项、目 课程、文化三者、合的思路与对策

以 一 项 目”“ 载 为体,推进

学大生创

新创业

力 培养 大。学生新创业项 创主目要有“

竞赛”类

“、题类 课 ”、“ 活、题问提出

年近来,党在国和高家重度视大学创新创生业能力培的育良好政治 态生 中,我 国学术关于界学大创新生业能力 的创 培

育无论,是发在 历程展梳理 的、论渊源理 挖的掘

还,在本质是涵的内探、究基本范式的确明或,在是代建时构的探 索等方 均面取得了要进重。展尤是其党的十八报大告确提出

“明实 行创 驱动新发展战

”略,“走中国特

色 的 自创新

道 路”主,2 0

15 年 克李总强提理出 “ 众大创业、众创新”的科万命

学题来以引,起大了学生创创新能业力养培的契机新,生催

了大生学创新创 业育培研究 新境的,界学术 围绕界大学创新 生创业 力的凝能概括练地、位能功、质特本和征培育践行方

面等,掀研起究的 新高。

二、潮研现究状

”类 “、计设类”等种多型,“类大学 生战挑大赛杯、数

模大建 赛、大学创生新业课题……”这些创学大耳熟生详 能的创 创新项 业,目都逐 进渐入大学日生常习学程过中

以 “课

程”为平台

推进,大

学创生 新创

业 知 识学习。大生学创创业新能的培育必须力雄以厚的综人文合素 质

科 学、质素和 良好的 理心素质 为基础,之 辅以学各科的专业

知识教育和通 识的础知识基

育。教文本所 指“课 程”是

创新 创 业需知识所的 称 统 是,培养 创新创人才业所必具有 的须

识知构。如结在强加专业课程识学习的同时,知 进人文社

科、推经管营、法律法理等规学多知科的培识。养

以“ 文化 为支”撑,进推学生大新创业创氛围

育。培高创新校创文化业围氛营造是的大生学新创业能创力 培 的养根 本,这是养 大学生培创创业新力能的土壤。高校应 以

种校各创园新业文化创活动为载体,以各种项 为目托依,发 “ 挑挥杯”战课学术作品竞赛、外创业策划赛、创新大业

创计 等创新划 创活业 动的用作,依托

教师、企、业会组 织、社

大学生

团社等种教育资各 源,设立 学大生新创业创项专激励

金 基,建创搭 创业竞新、赛孵 化、践 实公等服共务平,全台

面育高校 的培创创业新 化文氛 围。

四、论讨

大 学生创创新业能力

培养在 “的 大

~ 26 ~

众 创 业、众万 新”

创这 新的时代背一景显得下 更为要重。及到学生 涉学、校、社

等个各节和环主 体,需 要有 厚的多学科 的实知储识备,各 种类型 的 项 目实践,以

及社会全良 好的 新 创创文 化氛业

围,更 要的是三者相互重嵌、相入影互 响的合 耦的结,果从而实

大现学创生新业创力能培 的养目

。标

参文考献

一“ 片化”知识碎、技 能系与新体期创时新创能业

培育的力求要之间矛。盾前高当创校创业新知和识技能体总

现 呈 “碎化”片态状,体具表 在 现以下个方面几

:先,首高 考分 科的指挥 棒依在然挥发 导作 用主绝大部。分校仍然高用 沿“ 文科和 ”“ 科”的理类分养培系体,极地大弱了创新创 削 的知识培育厚度。其 次,业理 和实践的脱节 论在创新。业创 人 才培过程育中,者或 重于偏创新创业识知的 授 传,或 者 着 于重

~ 27 ~

创新业创项 的实践目 这,都能不实全现培育面创新创 业 人才 的

标目。

二程序化、规范 化、标准化

培的养模 与式培 “ 养 个性化 ”的创

人才之新 间盾矛。“ 9 后0”、“0 0 后

”已逐经成渐 为 当 今大 学 群生 体主要人的 群“,个性化 成 为

”他们最显著的群 体特征 之一,它也是而学生创新大业 创能力重的要泉 源

之一 而。高 校主流 的育范式教 仍没然 有生发 著变显 化“,程

化 序”、“规

范化” “、标准化” 是 仍主要范式。用一的统材

范本教、统一 的人 培养计划 才统、的一践实 训练模式 难,以培

养大学

生的个化 性创的新

创业能。力

功三利 标目 导向培养适 与应会需要 社创的新创业

人之才间的矛。当前盾我国进入 社会 转型 期多,种社会思潮 深入 影 响在

~ 28 ~

大校学 生其,“ 功利性 中成为”响影大 最社的会思 潮

一。之当前受会转社型 负面期社会 思 潮影响的,很多 同

将 业专、知和识能与金钱 挂技钩,大学生聚焦 的心是 重学

奖、各金荣誉 种获得的 整,体 呈浮躁现,性少很同 学够能创

将创新业能力 的 养培作

自己为学期间大备 必训的练。其 次是 家

长功利的。家关注更长多的是 大学生业就 学,什么 的专业样 能 够业后毕找到比 好 较工的作,具体大学在大里 生学 该学

应【

1】

郭广生 .新人才创培养的内涵、特、征类及型素U因】

中 高国等教 育,20

11.

【 2 】 朱新 秤. 论学大就生业能培养力【

刀.高教探 索,20

90

金 项 目 :

本文 上系海 工 程技

术大 教 学 研学究

~ 29 ~

p海上工程技 大术学政 思研 究项目 成果究。

作者 简介 :强张 男,上海工程技

大学社会术科 学学

院师,研讲 方究 :大向学生新创创 业。

习什样知识么和练那训 能力些,都是长所忽家 的略最。是后

4 0 2 0 ・l

. V5L 0. 61 3 .

0N.3 1

篇3:大学生创业背景-大学生创业的背景

随着高等教育发展, 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在增多, 这对提高学生素质, 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需要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不能忽视的是, 每年众多的毕业生也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在这种背景下, 采取有效措施, 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需要成为整个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号召的提出, 对引导大学生更好地开展就业创业活动, 努力在就业市场展现自己的才能具有指导作用。同时也对改进和完善课程教学, 有效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产生积极影响。本文结合“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 就如何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出策略, 希望能为具体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启示。

一、“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意义

创业能力是凭借自己的品质和精神, 借助自身知识与经验,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产生有价值的新方案, 创造为人们所关注的新成果的本领, 主要包括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技术能力、信息收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号召发出后, 对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也具有积极作用, 应该顺应时代要求, 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

(一) 顺应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

当前, 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普遍关注的话题之一,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 要将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作为重要目标, 构建知识传授、知识创造、创业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平台。但调查显示, 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存在不足, 学生创业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与“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要求和目标存在差距, 需要采取完善措施, 顺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

(二) 缓解就业压力的现实需要

2016年,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超过700万。调查显示, 约有75%的毕业生毕业后处于全职或半职工作状态, 从事创业的大学生不足2%, 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较大。因此, 结合“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时代背景开展创业教育, 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

(三) 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的价值

调查显示, 大学生普遍希望提高创业能力, 通过创新创业展示才华、实现人生价值。因此, 高等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充分调动学生创业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创业活动, 对学生因材施教, 鼓励学生个性发展, 侧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进而充分激发他们的潜能, 让他们勇于探索, 敢于实践, 有利于大学生追求自我发展, 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二、“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不足

由于一些任课老师的思想观念落后, 教学方法创新不足, 未能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对就业市场的关注程度不高, 导致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存在不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 目标引导不足

虽然一些学校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但缺乏明确的目标引导, 只是将这些内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学术讲座活动当中, 没有对创业能力培养的内涵、目标、策略等进行整理和疏导, 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制约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效果提升。

(二) 课程体系缺失

创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不健全, 现有课程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影响学生对创业教育相关知识的获取。另外, 创业教育的方式方法落后, 局限于对相关理论知识讲解, 成功创业的案例分析不足, 启发式、讨论式研究方法应用较少, 不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创业意识。

(三) 实践教学忽视

与实训基地合作不深入, 学生创业实训机会少。事实上, 创业能力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活动, 但目前该项工作存在不足。例如, 开放性的实践教学平台缺乏, 学生对创业教育认识不全面, 教学中学生技能训练不足, 难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四) 师资力量薄弱

创业能力的培养, 离不开综合素质高、实践技能强的任课老师。但目前一些任课老师忽视增强自身综合素质, 教学方法创新不足, 忽视成功创业案例的引入工作。再加上一些学校没有为任课老师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创造条件, 忽视从企业引进专业人才开展讲座, 不注重与学生进行创业方面的交流活动, 制约课堂教学效果提升。

三、“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策略

为有效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 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需要, 也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条件, 结合时代背景和要求, 可以采取以下有效对策。

(一) 强化创业创新目标引导, 提升创业精神

创业能力培养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和导向作用, 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创业潜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要坦然面对创业中的困难, 努力增强创业能力, 培养创业精神。例如, 通过课堂教育教学活动, 深化对“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认识;利用学术讲座、参与科研活动或课外实践活动等形式, 培养学生创业意识。重视大学生自主创业先进典型事迹宣传, 提升大学生创业的自信和勇气。例如, 采用知识竞赛、创业技能技巧大赛、创业沙龙等形式, 组织“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增进学生对创业的认识, 让学生寻找兴趣爱好、特长与创业的结合点, 为开展创业活动奠定基础。

(二) 健全创业创新课程体系, 培养创业技能

一方面, 开设创业教育基础课程, 让学生明白创新创业的概念和内涵, 系统掌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方面的知识, 有利于指导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将创新创业教育核心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 完善课程体系, 让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 深化对创业能力培养的认识, 有利于更好地指导学生将来的创业实践活动。另一方面, 改进创新创业教育方法, 采用讨论式、互动式教学法, 激发课堂活力, 提高学生参与度, 深化对“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认识。设立创新创业导师、设立创新创业基金、开展创新创业讲座, 加强教学和实践引导, 提高学生创业能力。

(三) 重视创业创新实践教学, 提高实践技能

建立开放式创新创业实验室平台, 让学生在实验室开展训练活动, 增进对创新创业活动的认识。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和毕业设计时, 鼓励学生选择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题目, 关注就业创业, 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专题讲座, 点燃学生创新创业的火花。灵活采用多种途径和形式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包括大学生暑假科技下乡活动等。组织学生到企业参加实训活动,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激发创新创业意识, 明确创业方向。

(四) 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有效开展教学

例如, 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 充实师资队伍。完善任课老师进修、访问制度, 提高对任课老师的培养力度, 构建创新创业技能强的教学和科研团队。学校应该组织开展任课老师创业教育培训活动, 深化任课老师对创业教育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认识, 并将这些内容贯穿于教学活动之中。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 定期选派任课老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鼓励教师参与新产品研发, 增强老师的创业实践技能。注重兼职他们队伍引进工作, 有效开展校企合作, 从企业聘请专家、创业成功人士来学校开展讲座,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

四、结束语

“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背景下, 采取有效措施, 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是不容忽视的内容。大学生会成为今后创业的主力, 除了完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教学之外, 为促进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 还离不开政策、企业、家庭的支持。应该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 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也为他们就业开辟更为广阔的道路。

摘要:“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背景下, 注重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不仅顺应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 还能缓解就业压力、有利于实现大学生的价值。目前,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存在不足, 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强化创业创新目标引导、健全创业创新课程体系、重视创业创新实践教学, 并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大学生创业能力,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郑丹.浅析“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与培养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 2016 (7) , 141-143.

[2]王华伟, 蔡晓星.“双创”背景下大学生创业人格培养问题透视与应对策略[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 (2) :103-105.

[3]居占杰, 刘洛彤.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问题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6 (2) :71-75.

[4]王甜甜.创业背景下高职院校“90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J].教育与职业, 2013 (10) :103-104.

[5]孙维.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决策能力培养[J].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6 (3) :17-22.

篇4:大学生创业背景-大学生创业的背景

[关键词]大众创业时代;创新创业教育思维养成

一、“大众创业时代”的来临呼唤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定义为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引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昭示着全民迎来了创新创业的黄金时期。

2015年5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部署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高校应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加快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勇于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因此,在国家鼓励全面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养成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虽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开展多年,但我国缺少创新创业教育土壤这一现状依然没有得到较大改观。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缺少新模式、新突破,宣传多、效果差,比赛多、成果少。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激情有余、素质不足的尴尬局面仍较为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项目方向选择脱离实际

对于创业项目的选择,首先应该思考的是项目创意是否符合社会发展实际,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发展方向。目前,选择创业的学生更多的是以自己对社会生活的感性认识为出发点来进行项目创意的构思,纸上谈兵的成分多一些,缺乏对国家产业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导致目标客户群定义模糊,发展空间受限。

(二)缺乏创业基础知识的储备

长期以来,我国在创新创业教育环节上有所欠缺,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不健全,创业教育相关课程覆盖率低,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脱节。大学生创业缺乏必要的管理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知识的储备。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停留在书本层面,缺乏对实务的理解和认识。对开设公司需要掌握的公司法、经济法和税法等相关内容知之甚少,对创立公司感到茫然。

(三)团队合作意识欠缺

大学生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强,团队合作意识相对较差,团队磨合期较长。大学生创业团队成员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还较为普遍,多学科交叉互补的团队结构应该是团队协作的首选。

(四)项目开展缺少必要的资金来源

首先,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资金来源有限。加之对市场理解上的偏差,造成项目的创意和出发点往往仅定位于细分行业的少数消费群体,导致市场空间受限。即使项目从技术开发或是经营思路上能够实现,但并不代表产品或者商业模式会被消费者接受,此类项目很难吸引投资人的关注,项目初期难以融到资金。

(五)欠缺对项目包装的能力

一些具有潜力及投资价值的项目,由于项目团队缺少必要的创业辅导培训,团队成员不善于撰写商业计划书,商业计划书学院派风格浓重,看上去更像是一篇科研项目汇报。计划书偏重科研阐述,缺少必要的行业分析、竞争对手分析、盈利预测、发展规划等内容。項目路演人员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差,抓不住投资人真正关心的问题,导致有潜力的创意难以被投资人接受,造成项目夭折。

(六)对项目盲目自信

主要体现在对自己提出的创意过度自信,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忽视身边的竞争对手,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过于理想化。结果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盲目前行,最终以失败收场。

(七)过于注重高科技、忽视市场需求

过度关注技术的先进程度,缺乏对市场需求的理解,往往会出现过度研发的现象。也就是说产品研发的程度已经远远超出市场对产品品质或质量的需求程度,难以实现产业化。这往往是缺乏必要的市场调研导致的,势必会造成研发成本高居不下,创业举步维艰。

(八)创业团队延续性问题难于解决

大学生在校期间组成团队创业难以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团队成员的稳定性。当毕业季来临之时,如何避免核心团队成员离职成为非常现实而棘手的问题。部分成员难免会考虑是继续创业还是选择全新的就业机会,这势必会造成团队的不稳定。很多在校期间尝试创业的大学生面对这一问题也只能选择放弃创业的打算。

三、如何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思维养成体系

(一)提高大学生对政治经济的关注度

国家政策导向是创新创业方向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养成的根本是要做好对政府出台的重要文件的研读和理解。应该引导大学生把握国家政策导向,不能以简单的生活认知进行创新创业的出发点。例如:2015年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创客”等最新关键词,就是创新创业灵感的来源,是未来国家大力扶持的产业方向。

(二)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

目前,很多高校在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及学科穿插互补上,还处在逐步探索阶段。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上,缺乏系统性及实践性。不妨成立虚拟的“创业教育学院”,完善课程体系,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创业教育并不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教育,但高校要给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一个创业教育的平台。

(三)建立创业导师队伍

当前,创业教育在各高校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人员不稳定、专业素质不高等方面因素严重制约着创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传授的知识更多地停留在理论层面。因此,高校应该有目的地尝试聘请一些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和优秀的企业管理人员担任客座教授,为学生传授相关的创业经验,强化案例教育。

(四)鼓励师生联合创业

以学生为创业主体,鼓励创业指导教师以股权投资方式参股学生创业企业。通过师生联合创业的方式,弥补大学生实践经验、社会经验不足的短板。有助于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师生创业的积极性。

(五)建立校级创业引导基金

以高校为主体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委员会,通过立项审批,对有较强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创业团队给予创新性实验计划经费。有助于加强师生合作及专利技术的有效转化。

(六)组建校友创业专家辅导团

聘请事业有成的校友组成校友创业专家辅导团,定期为学生开设“校友创业辅导班”,通过剖析国家政策环境,介绍创业政策,分析创业各种利弊因素,分享创业经历等形式,打造项目、资金、人才对接的全新平台。

(七)利用互联网资源做好创业知识普及教育

高校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电脑和手机客户端等便捷的信息平台,补充传统教育方式的不足,使教育更加生活化、多样化。就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而言,可以为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公众号,在公众号上可以随时丰富更新创新创业相关信息,使创新创业微信公众号成为创业知识普及及师生创业互动平台。

参考文献

[1]杜刚,李亚光.“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时代金融(中旬刊),2015(5).

[2]曹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研究——以吉林省为例[D].东北师范大学,2014.

[3]CITE2015亮点解读《2015政府工作报告》[EB/OL].http://it.sohu.com/20150403/n410770226.shtml,(2015/4/3).

作者简介

篇5:大学生创业背景-大学生创业的背景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引擎。在这一浪潮中,大学生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本文在这一背景下通过实地调研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当前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1研究背景

1.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

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致辞,指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推动中国经济科学发展,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其目的就是要调动起千千万万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新一代的年轻人带动起来,把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由此,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引起了多方的关注,也成为2015年的发展热点。“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的意义不仅在于经济,也在于政治和文化,三者相互配合,共同进步。

1.2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

当代大学生是新时代担负发展重任的中坚力量,他们在享受着社会发展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经济转型、突破等重大难题,于是创新创业显得格外重要,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便应运而生。高校作为创业人员的孕育机构,在高等学校中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依托第二课堂,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自主就业,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就业压力的需求,同时也是创新型国家的需求。

但就现实情况而言,大学教育要想使创业摆脱纸上谈兵,真正做到从书本走向实践,从课堂走向社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目前我国多数高校都以传统式专业知识教授为主,创新创业教育意识相当薄弱,仅仅将鼓励大学生创业以口号式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这就造成了现代大学生象牙塔式的学习状态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广阔的学识和创新探索精神的现象。其次,让年轻人做好“创客”对高校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水平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创业者不仅要组建自己的团队,不断熟悉商业模式,还要不断思考自己的创业点是否有创新性。然而大学生创业往往思想准备不足,缺乏细致充分的调研,缺乏核心技术和优势力量。

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相关性探究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号召的深入推广,各行各类的创业活动越来越频繁。其中,大学生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较强的综合素质,那么他们是否对自己创业有更加强烈的欲望呢?答案或许是否定的。究其原因,症结在于双创政策的推行并没有很好地改善当前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及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下面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数据进行分析。

2.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大学生的影响程度

政策虽出,大学生们的反应却平平。调研显示,大学生对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并不大。其中,合肥地区的五所高校中,对这一政策比较了解的仅有31人,占调查总数的10.69%,52.76%的学生仅听说过这一政策,且有自主创业打算的仅有10人(见表1)。而集各项优势于一身的北京地区的部分高校中学生的自主创业意向也仅为4.44%。这表明,双创政策并没有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开来并对其产生很好的激励作用。

2.2“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程度

加大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必然是提升大学生创业意识和成功率的绝佳途径。调查显示(见表2),大多数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因双创政策的出台而发生变化。在调研的八所大学中,仅有23.87%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在的学校设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创业方面的教育,其中211和985大学占43.5%。

这表明,各个大学普遍对双创政策响应度较低,其教育模式急需改变。

2.3“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性分析

将“对双创政策实行时间的长短”与“学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数据进行Pearson correlation相关性分析(见表3),Pearson相关性为0.038且显著性P=0.514>0.05,这说明双创政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有着极弱的相关性甚至不相关。但是理论上,随着政策的推行,其逐步趋于成熟,各大高校应当逐渐提高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即两者应当是显著的相关关系。由此可见高校并未将此政策贯彻落实到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并未得到显著改善。

本次调研发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没有真正深入大学教育和学生内心:大学教育模式和大学生求稳的传统就业思想并未改变,因此没有出现大规模创新创业活动。怎样改变当下的情形,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知识、才能的作用值得我们深思。

3落实创新创业政策,改进高校教育模式

紧随时代潮流,鼓励创新创业,是我国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步骤。为达成这一目的,高校必须以合适的步伐,由浅入深地指导学生,培养其创新创业意识及行为,从而为社会输入高质量人才。

3.1高校加强宣传创新创业政策,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

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是学校应加强该政策的宣传与引导,重视政策的实施。首先让大学生了解该政策、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使他们认识到国家对创业者的支持与保障力度,让他们体会创新创业能带来的益处,激发他们的热情。其次高校可以充分发挥在校创业社团的作用,通过试点发展、以点带面等方式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新举措,宣传大学生以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以组织大学生创业事迹报告团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准备创业者少走弯路,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就业观、成才观。

3.2大力推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高创新创业师资水平

高校仅做好宣传号召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要将政策落到实处还需积极推进创新创业的教育工作。一方面学校应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之中,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同时要想突出专业特色,使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另一方面,学校还应广泛的招贤纳士,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作为兼职教师,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创业教育兼职教师队伍。对于本高校教师而言,学校也应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和交流,引导各专业教师、就业指导教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案例研究,不断提高其在专业教育、就业指导课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3.3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完善相关配套体系

具备了良好的理论知识,大学生就有更多的机会在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中大展拳脚。高校可以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讲座、论坛、模拟实践等方式,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对于活动中涌现的相对优秀的创新创业计划和项目,学校可以和国家相关部门结合,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努力促进校园创新氛围的形成。此外,在积极开展实践活动的同时,学校还可以建立在校和离校学生的创业信息跟踪系统。通过收集反馈信息,建立数据库,并组织创新创业学生的经验交流,把未来创业成功率和创业质量作为评价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指标,建立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脱颖而出的教育体系。

3.4加快并完善创业基地建设,提供全方位创业支撑平台

创业基地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活动场所,也是国家教育部和科技部尤为重视的环节之一。其主要作用就是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开展创业指导和培训,接纳大学生实习实训,并提供创业项目孵化的软硬件支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撑和服务,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各大高校应及时为准备创新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同时,加强对在校生的创业风险意识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提高防范和规避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国家则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贷款担保、贴息扶持、税收减免等缓解学生的创业压力。

4结语

篇6:浅析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

我国进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时代,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传统生活方式,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带来了契机。互联网的发展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创业平台,更低的创业门槛。相关法律法规的的接连出台提供了一个更为安全的网络环境,更为今后开展的网络安全工作提供了切实的法律保障。因此,对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进行了研究,分析互联网发展给大学生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供了有关“互联网+教育、医疗、出行、餐饮、农村”的创业方式,以及在政府、企业、高校、大学生自身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创业方式

浅析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

前言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人数呈急速增长的趋势。大学生就业面对着诸多压力,互联网的发展给大学生创业带来了诸多机会,同时也带来许多挑战。通过对互联网发展的分析,研究互联网给大学生带来的优势,浅要提出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方式,以及针对大学生创业面对的挑战及不足提出自己的建议,旨在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以创业带动就业。

一、互联网发展现状

现阶段互联网飞速发展,给大学生创业带来了许多机会。截至

2017

月,我国网民数量达

7.72

亿,普及率达到

55.8%,全年一共新增网民

4074

万人,增长率达

5.6%,我国网民数量持续保持稳步增长。另外,手机网民规模达

7.53

亿,互联网商业模式、线上线下服务加速融合,公共服务加快转变为线上模式,成为网民数量增长的助力。信息化服务快速普及、网络扶贫项目大力开展、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中国上市互联网企业超过百家,市场价值接近九万亿。发展现状一片大好。

同时2017年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网络广告收入水平增长速度均在20%以上,网络金融,网络教育发展形势良好。其中,1-11

月电子商务平台收入达21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达

43.4%。电子商务服务模式、技术形态、赋能效力获得创新成果。

网络信息安全、海量存储、网络传输、远程操控、网络监控管理、数据备份及恢复、网络流量统计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出现和成熟更将互联网技术和应用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技术支持。

在此基础上,2017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正式颁布,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接连出台,为今后开展的网络安全工作提供了切实的法律保障。政府与企业共同打击有关网络,网民遭遇网络安全问题的比例明显下降。高达

47.4%的网民表示在过去半年中并未遇到过任何网络安全问题,较

2016

年提升有所提升。保障了大学生创业者及网络消费者的权益,同时为网民可能遇到的网络交易安全问题提供了法律支持。

二、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机遇

1.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创业机会

互联网的强劲发展,已经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足不出户就可以解决衣、食、住、行、娱乐、购物等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淘宝,是互联网+集市,完全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需求,不用出门购物就可以买衣服、鞋子、包包学习用品、书籍、食品以及一些生活必需品。美团外卖的出现解决吃饭问题,极大地方便了职场工作人员。滴滴打车APP方便了外出的人们,节省了等候时间,消除空间差异。不难发现软件的开发应用,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同时,应该看到互联网+创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而且在互联网时代机会总是属于那些有发现问题的眼光和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

2.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更大的创业平台

可以说互联网构建了大学生创业的平台,中国是人口大国更是信息技术发展强国,截至

2017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7.72

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

4074

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

55.8%,较

2016的53.2%增长2.6

个百分点。④

2017

年中国网上零售额达

7.18

万亿元,比上年的5.16万亿元多0.32倍,增速比上年的26.2%加快

6.0

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54806

亿元,增长了

28.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

15.0%,比上年12.6提高

2.4

个百分点。从规模和增长速度上看,我国互联网经济发展良好,已成为一流的创业经济平台,并且成就了一大批的创业者。

3.国家重视大学生互联网创业

从2014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5年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

2017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①《意见》提出,要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拓展创新创业的覆盖广度,着力推动创新创业群体更加多元,发挥大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领军作用,有效促进各类市场主体融通发展;进一步增强创新创业的发展实效,着力推进创新创业与实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结合“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有效促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些理念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新的方向。因此,大学生应抓住这个机会利用互联网创新创业,将网络技术与实体经济有效结合在一起,以创业带动就业。

另外,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党和政府出台扶持大学生创业政策的速度加快,发布主体由原先几个部门增加到现在的十几个部门,大学生创业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提升。财政方面,国家对于创业的财政支持有了大幅度的增长,拓宽了大学生创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措施有:一是加大对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资金支持,鼓励高校以多种形式向自主创业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二是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和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并鼓励地方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三是加大对小微企业的税费优惠政策力度。四是开展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的众创空间,改进对小微企业的公共服务。②(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的机遇、挑战与对策)。这些政策将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加平等的创业机会,也将有利于解决大学的就业难的问题。

(二)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挑战

1.创业资金难以获取

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过程往往缺乏资金支持,尽管国家出台了相应的大学生创业财政政策,但在实际落实过程往往落实不到位,缺少正规的资金获取平台。目前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来源有一、父母资助,亲友资助,自筹资金的数量有限,远远满足不了创业运营资金的需求,一旦失败就背上沉重的债务,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和情感负担。二、创业扶持资金,但是帮扶范围窄、申请门槛高、申请手续繁琐,在工商、税务、银行、街道等多个部门之间奔走,同时大学生缺乏商业信用也是贷款困难的原因。三、风险投资,一些创业机构更加青睐于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的创业项目,大学生的创业项目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创业项目的发展。

2.创业社会环境差

根据《全球创业观察2016/2017中国报告》显示中国创业质量在提高,2016年中国商务环境创业环境条件得分为2.58但是相对于加拿大、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另外我国的教育一直停留在学术层面,认为读书教育只是一种脱离农村,脱离贫困的一种手段或者途径。导致缺乏技能型人才,而知识型人才又缺乏创新的思维和意识。进而导致整个整个社会创业氛围不高。

3.受技术的制约

在互联网这个大背景下,于大学生而言,创新创业过程一定要有相对的技术,而无论是管理型还是技术型的大学生都难以发挥其所长,创新结构不完整,优势互补难以形成。更加没有自主的知识产权,产品技术壁垒低,受到其它同类企业的挤压,商业模式易被模仿甚至超越。

4.社会对于大学生网络创业认可度不高

虽然在我国互联网发展速度很快,覆盖率很高,许多的人民群众对于网络的使用还停留在娱乐和消费层面,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没有意识到网络资源的丰富。相对于实体经济,网络经济的虚拟性使人们对于网络信息的可信度产生质疑。另外,近年来由于个人信息和数据的泄露,虚拟运营商实名制度落实不力,虚拟中奖信息诈骗,利用社交软件冒

充好友进行诈骗,网络兼职诈骗、网络购物诈骗、虚假招聘信息诈骗、钓鱼网站诈骗等原因致使网络诈骗时有发生,使得人们对于网络信息更加不信任。更甚有父母亲朋好友认为从事互联网工作是不务正业。这些社会思想都会影响着大学生创业的开始与进程。

5.人脉硬化

大学生长期居住生活于校园中,真正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缺乏社会经验和实践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对于商场中的待人接物,为人处世方式不大了解,缺乏经验;并且人脉圈子太小,致使人脉资源整合能力差,阻碍创业的步伐。

6.缺乏创业素质

大学生创业能否成功有自身的素质密切相关。一方面,知识,能力,眼光等综合素质都影响着创业。长久以来,大学生注重于知识的学习,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制约着创业活动的前进。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创业需要的不是心血来潮,在互联网背景下,创业门槛降低,许多大学生创业凭着一股热情,盲目跟风,对于创业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缺乏对市场的分析与定位。同时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也没有做好承受风险和失败的心理准备。

三、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方式的创新

(一)互联网+教育

2017年国内在线教育的市场规模预计达1941.2亿元,占整体教育市场份额仅7.9%,创业空间很可观。创业模式是:一、大学生可以通过录制小视频或者在线直播,针对不同教学阶段,分层教学。并且建立qq或者微信群发送作业,实行集体管理,对于学生不懂提出的问题,随时随地解决,提供更加自由,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二、可以寻求线上辅导平台,将学生和老师连接起来,利用晚上时间对于学生在白天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进行解决。同时可以发布在线作业、在线测试、在线答疑,解决为孩子请家教的问题。具有整合优秀的教学资源,无限次回放,打破空间限制等优势。对于偏远地区来说,可以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与城镇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让农村的孩子也享受互联网带来的好处,享受更加公平的教育资源。

(二)互联网+餐饮

当今外卖平台快速发展,到

2017

月为止,我国网上外卖用户数量达到

3.43

亿,比2016

年底增加

1.35

亿,同比增长

64.6%,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其中,手机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到

3.22

亿,增长率为

66.2%,使用比例达到

42.8%,提升

14.9

个百分点。但是在线点餐服务系统不完善,于大学生而言应当看到其中的发展机会,大学生可以通过构建微信公众号,或者开发在线点餐APP,实现在线点餐。积极拓展与商家合作,通过收取服务费、推广商家产品、与食品有关广告等形式获得收益。在线点餐可以让消费者体验线下服务的优越感,享受服务;同时节省购买餐饮的时间,也为餐饮服务人员减轻了服务压力,错峰点餐也为后厨减少了供餐负担。

(三)互联网+医疗

我国医疗事业发展过程中,挂号在线预约渐渐得到完善,缓解了老百姓求医难、买药贵、排号时间长的问题。但是中小医院还是出现排长队现象,究其原因在于老百姓文化程度不高,不会使用APP。由此可以开发更为简单的APP加上语音播报系统,更加适用于老百姓。

有时我们太过于关注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忘记其他人的需求,医生就是这样的一个群体,医生有很多的社交需求,虽然现在微信,qq方便交流,但是医生需要更多地垂直社交,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进行学术交流,方便快捷的展开医疗合作,实现专业领域里的实时交流,同时在同类职业里找到归属感。可以开发一种APP专门针对医生这个群体,用户全为全国在职医生,医生可以打破空间阻隔进行行业内联络,情感交流,学术交流,研究病历,医疗合作,共享资源等。主要功能有:一、建立朋友圈,相互认可或者感兴趣的医生可以加为好友,为了保护隐私,医生用户可以选择开放对象,确保医生的人身权,名誉权和隐私权的安全。二、设置面向大众的区域,医生可以选择免费或者有偿服务提供给有需要的人们。三、连接继续教育系统,在线学习,无需离岗出差就可以学习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四、增设普通人专区,进行实名注册,在这款APP上,可以通过向医生提问,自主选择有偿或者免费的医疗服务,及时得到具体方案,更加快速有效的选择诊疗方式,不会延误病情,从而得到更好的治疗。

(四)互联网+出行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小假期出行的人越来越多,与旅行相关的信息越来越被人们需要。出行时12306、美团、高德地图或百度地图等各种APP占满了手机的内存,越来越不方便,这就给大学生带来了机会,开发一种综合APP。这种APP的主要功能有一是购票,可以订购机票、动车、火车票、汽车票、景点园区票等;二是订酒店;三是具有定位功能,自动推荐附近旅游景点,人性化定制;四是导航以及查询公交车路线,方便快捷,高效;五是保存照片,当用户注册后,选择旅行地点,选择照片上传,自动生成时间轴记录旅行的美好时光,为旅行的人提供方便。

(五)互联网+农村

截至

2017

月,我国农村网民占比为

27.0%,规模为

2.09

亿,较

2016

年底增加793

万人,增幅为

4.0%;城镇网民占比

73.0%,规模为

5.63

亿,较

2016

年底增加

3281

万人,增幅为

6.2%。但是无论是电商还是快递配送,在农村普及率还是很低,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农业方面应用特别少。大学生应抓住时机,发挥自己的特长,结合农村实际。一是建立合作社,采用“农户+合作社+互联网”的运作模式,实现“种、产、销”一条龙服务,农民种植,合作社收集,互联网售卖采用O2O模式

(online

to

offine的简称,是指将线下传统经营模式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平台,主要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进行营销推广。)建立属于农村人自己的网站,提升知名度,设计商标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二是建立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处理方式,通过测评土地收集信息,以及综合天气情况,来推算农作物发生虫灾,草害,鼠灾以及干旱,暴雨,冻害,酸雨等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未雨绸缪。通过数据的综合分析推算粮食丰产情况。三是建立农村物流服务中心或者自主快递柜,提升物流配送覆盖面,解决农村快递配送困难的问题。

四、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策略

(一)地方高校方面

1.打造有专业知识的教师团队

为将创新创业的理念融入学生的思想以及提升创业成功率,需要有一个具有专业知识且具有创业成功经验的教师团队并且具有互联网就业创业的相关知识。这个团队应当包括:知识储备丰富,创业成功实践经验,精通互联网技术的教师,自主创业成功的企业家,律师等;知识不仅能够传授给学生相关创业必备的知识,技能,而且能够分析中央及地方政府有关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以提高学生创业竞争力为目的,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学生创业能力。

2.开展创业课程并纳入学分

一完善选修课。开设跨学科专业开设的交叉课程、创新创业教育等,以及建立的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课程。自主创业大学生可享受各高校开设的各类专业课程和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以及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的创业政策分析、创业基础研究、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选修课,享受全国各地、各高校创业资源共享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同时制定在线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对学生进行监督。二将创业课程列入专业课的范畴,定期进行课程考核。进行教学改革,创业课程采用讨论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采用多师教学方式,因为术业有专攻,多师教学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教师的优势;开展实训课程,帮助大学生提升理论知识的应用,使得学生具有创业的基本素质;另外可以进行实地参观,到当地网络创业比较成功的企业实地观察,近距离接触,提升对于创业的立体感。三是改革有关教学制度。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高校可建立自主创业得大学生创业学分累计与转换制度,将学生获得的专利和成功自主创业折算为学分,将学生参与的创业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计入学分纳入综合评价。同时也为有意愿并且潜质的学生进行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将学生参加的创新创业活动客观记录并量化评价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情况,视为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最终列入学生的综合评价。

3.创建学生创业社团

学校鼓励学生自主创立学生创业社团,吸引有兴趣的同学加入,在有同样兴趣的环境下迸发更多地灵感。同时社团有创业经验的教师加入,提供指导以及经验,解答学生的困惑。定期组织开展讲座,邀请大学生网络创业成功的人来分享创业心得,提升学生与第一手资料的接触。组织以互联网为主题的创业竞赛:邀请创业指导老师及企业家担当评委。学生用自己的作品参赛。参赛者将自己的创业思想进行加工创作,做好自己的创业计划书,分析其可行性及可操作性,挖掘其价值所在。通过竞赛发现有创业能力的学生,提升创业成功的几率,以防学生跟风盲目创业。

4.高校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基地

学校根据自身经济,环境等情况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基地,比如,大学科技园、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各类实验室等科技创新资源和实验教学平台。

5.学校积极与企业联合搭建平台

学校加强与企业合作,共同推动大学生创业成功。学校发挥其人才和科研的优势,企业发挥其有资金,有项目,有经验的优势。两者结合发挥出最大优势,一是创新校企合作形式,企业与学校开展项目合作,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机会,帮助大学生将创业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同时大学生可以利用专业知识帮助企业解决一些难题,提升企业的利润。二是企业帮扶大学生创业,大学生与企业以合作的形式共同研发,双方共同承担风险,将风险分担,减轻企业和大学生双方压力。企业还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帮扶大学生创业团队,以此带动自身业务的发展,实现共赢。

(二)地方政府方面

1.完善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

政府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扶持十分重要,一是加大大学生创业税收优惠,5年内按每户每年10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营业税、教育费附加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二是降低申请创业担保贷款的门槛和利息。大学生自主创业符合条件的,以地域划分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可在学校所在地或者生源地申请,贷款额度为15万元。同时,鼓励金融机构结合风险高低情况,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对大学生发放的创业担保贷款,在贷款基础利率基础上上浮2个百分点以内的。三是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或者免除。毕业3年以内的普通高校学生从事自主创业,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减免或免除证照类、登记类和管理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的各类收费。四是提供免费创业服务。大学生有创业意愿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免费为其提供创业指导服务,创业服务包括政策咨询、信息服务、项目开发、风险评估、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五是取消高校毕业生落户限制。高校毕业生可在创业地办理落户手续(由直辖市按相关规定执行)。在此基础上政府加大宣传力度,相关部门人员到各大高校以讲座的形式传播相关政策,或在政府网站上重点突出。让跟多大学生关注,了解相关创业政策,让创业政策落到实处,让学生尽享政府政策利好。

2.建立专门负责大学生创业的部门

大学生不关注,不利用政府的创业政策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因为办理手续复杂,流程多,时间长。建立专门负责大大学生创业的部门,并且在高校周边成立创业咨询中心,提供咨询,宣传等服务,向高校,企业双向传达信息,加强企业与高校的联系。

(三)社会方面

当地政府、企业、人民群众等构成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大学生创业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以及给予大学生鼓励和支持。一是政府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宣传,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对待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二是政府鼓励企业提供项目,资源给大学生,同时企业通过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参与解决一部分难题实现共赢。

(四)大学生自身方面

1.提高自身创业能力

大学生自身创业能力的高低关系着创业的成功与否。大学生在高校学习阶段,应该注重自身创业能力的提升。主要方法有:一是关注政府出台的创业政策,及时了解政府动向。二是参加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和各类互联网科技创新、互联网创意设计、互联网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以及高校成立的创新创业社团、创业俱乐部等,使得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高。三是加强与企业联系。与高校合作的企业接触了解,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提高洞察力,增加责任感。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发现商机,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而且能够扩大人脉圈子等等对于创业成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2.主动学习网络新技能

就目前来说虽然大学生都会上网,但是缺乏专业性的知识及训练,对于网络知识的学习少之又少,实际操作技能不足,动手能力也不强。所以从自身做起,增强学习计算机技术,互联网知识的意识,将学习互联网技术视为自己的必备技能,就如同学习外语一样,放在重要地位。互联网技术的学习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创业技术壁垒,增加创业竞争力,减少同类企业模仿的机率。

3.锻炼自身心理素质

上一篇:全面推进依法办事能力下一篇:四年级《爬山虎的脚》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