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科(二甲评审)心得体会_总结

2024-08-26

医务科(二甲评审)心得体会_总结(通用4篇)

篇1:医务科(二甲评审)心得体会_总结

迎“二甲”评审 提自身水平

近期,我院经历了“二甲”评审检查,全院干部职工上下一心,紧张有序地忙碌着。我们医务科虽然做了较充分的准备工作,但检查前大家心里难免有些紧张,唯恐哪里做得不够好。面对纷繁复杂的事务,如何合理安排工作,既要保证日常工作的安全运行,又要如期保质保量做好检查前准备工作,这对于我们是一次严峻的挑战。然而,挑战带来压力,也带来动力。在院领导统一的布署下,我们首先要认识到一个医院,医疗水平的高低、服务质量的好坏、治理体制的优劣,必须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检验、证实。医院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通过评审。“创二甲”虽然给每个职工增加了无法估算的工作量,但它决不是阻碍工作的绊脚石。通过“创二甲”既能全面提高医院的内涵质量,明确每个人岗位职责,协调科室之间关系,又能全面提升医院在整个医疗市场的竞争力。在这次检查准备过程中我们从思想上统一,认识到检查都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医院管理水平,通过“二甲”评审能全面提高医院的内涵质量,确保单位的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因此我们都以积极的、健康的和向上的心态来接受检查。在检查中我们充分发挥了团队的协作精神,相互支持,相互沟通,团结协作。我们反复学习二甲标准中的每一款、每一条,对照—整改—再对照—再整改。

我们认识到在日常工作中对一些工作制度的细节落实得还不足。所以,我经过仔细对照评审标准理清思路,明确工作目标,找到工作差距。从关注每一个细节开始,将细节渗透到每一项日常工作中去。平时还要执行核心制度,落实好医院、本科的各项流程。

“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成功的每一步,对于一个人来讲,需要严谨、踏实、耐心的去走;对于一个集体来讲,还需要大家一片热忱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的精神。众人拾柴火焰高,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要靠全体员工的相互配合来共同维护集体利益和荣誉。坚信院兴我荣,院衰我耻。任何的收获都会有代价,任何的代价都会有回报。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用我们的双手一定会创造医院辉煌的明天!

医务科2013年11月28日

篇2:医务科(二甲评审)心得体会_总结

医院评审医务处相关工作内容概要 1、1.2.3.1将推进规范诊疗、临床路径管理和单病种质量控制作为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重点项目。有专门部门和人员对诊疗规范、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管理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分析,及时反馈,改进。2、1.2.4.1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医疗服务流程,缩短患者诊疗等候时间和住院天数。有调研、有具体实施措施。3、1.2.6.1控制公立医院特需服务规模。4、2.4.1.1完善患者入院、出院、转科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和标准,改进服务流程,方便患者。有科室没有空床或医疗设施有限时的处理制度与流程,并告知患者原因和处理方案。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5、2.4.3.1加强转诊、转科患者的交接,及时传递患者病历与相关信息,为患者提供连续医疗服务。有病情和病历等资料交接制度并落实,保障诊疗的连续性,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6、有出院患者健康教育相关制度并落实。2.有出院患者随访、预约管理相关制度并落实。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7、2.6.1.1患者或其近亲属、授权委托人对病情、诊断、医疗措施和医疗风险等具有知情选择的权利。医院有相关制度保证医务人员履行告知义务。(★)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8、2.6.2.1向患者或其近亲属、授权委托人说明病情及治疗方式、特殊治疗及处置,并获得其同意,说明内容应有记录。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9、2.6.3.1对医务人员进行知情同意和告知方面的培训,对实施手术、麻醉、高危诊疗操作、特殊诊疗(如化疗)或输血、使用血液制品、贵重药品、耗材等时应履行书面知情同意手续。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10、2.6.5.1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尊重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有监管情况分析评价,有整改措施与持续改进。(精文办)11、2.7.4.1对员工进行纠纷防范及的专门培训,有记录。有培训效果评价。12、3.2.1.1按规定开具完整的医嘱或处方。对模糊不清、有疑问的医嘱,有明确的澄清流程。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13、3.2.3.1有危急值报告制度与处置流程。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信息系统能自动识别、提示危急值,检查(验)科室能通过网络及时向临床科室发出危急值报告,并有醒目的提示。14、3.3.1.1有手术患者术前准备的相关管理制度。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15、3.3.2.1有手术部位识别标示相关制度与流程。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16、3.3.3.1有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制度与流程。(★)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17、3.4执行手卫生。职能部门有对规范洗手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18、3.5.1执行特殊药品管理,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19、3.5.2.1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有严格的核对程序,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20、3.6.1.1根据医院实际情况确定“危急值”项目,建立并更新“危急值”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职能部门定期(每年至少一次)对“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评估。21、3.6.2.1严格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22、3.9.1.1有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制度与工作流程。(★)并建立院内网络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直报系统及数据库,有培训,对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有分析,采取防范措施。23、3.9.2.1建立有医务人员主动报告的激励机制,激励措施有效执行。24、3.9.3.1定期分析医疗安全信息,利用信息资源改进医疗安全管理。对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25、3.10.1 针对患者疾病诊疗,患者主动参与医疗安全管理。尤其是患者在接受介入或手术等有创诊疗前、或使用药物治疗前、或输液输血前,有具体措施与流程。职能部门对患者参加医疗安全活动有监管,有定期的检查、总结、反馈,并提出整改措施,有持续改进。26、4.1.1.2职能部门履行指导、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督职能。根据医院总体目标,制订并实施相应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与考核方案。对重点部门、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进行定期检查与评估。定期分析医疗质量评价工作的结果。有履行指导、检查、考核的工作记录。有多部门质量管理协调机制。27、4.1.1.3科主任是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落实质量与安全管理及持续改进相关任务。28、4.1.2.2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及各质量相关委员会会议记录。29、4.2.1.1有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套制度、考核标准、考核办法、质量指标、持续改进措施。30、4.2.1.2有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管理标准与措施。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对各项管理标准与措施的落实情况有定期检查、分析、反馈,有改进措施。31、4.2.2.1根据法律法规、规章规范以及相关标准,结合本院实际,制定完善的覆盖医疗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并及时更新,切实保证医疗质量。32、4.2.2.2执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重点是核心制度。有医院及科室的培训,有主管职能部门监管。院科两级对制度的执行情况有督导检查与整改措施。33、4.2.2.3有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对规范、指南的执行情况有督导检查与整改措施。34、4.2.3.1有各专业、各岗位“三基”培训及考核制度。有根据不同层次及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的“三基”培训内容、要求、重点和培训计划。35、4.2.4.1有医疗风险管理方案。针对主要风险制定相应的制度、流程、预案或规范,并严格落实,对医疗风险的防范流程执行情况有检查、反馈、改进措施。建立跨部门的协调与讨论机制。36、4.2.4.2落实患者安全目标。医院及科室将实施“患者安全目标”作为推动患者安全管理的基本任务,有培训,有考核,主管部门对患者安全目标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反馈,有改进措施。37、4.2.4.3开展防范医疗风险确保患者安全的相关知识、技能的教育与培训,有针对医疗风险防范的工作制度、流程、规范、预案等进行培训的计划并实施。有对培训效果进行追踪与评价,有持续改进。38、4.2.5.2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具有相关质量管理技能,开展质量管理工作。39、4.2.6.1有全员质量与安全教育和培训。40、4.2.7.1建立医疗质量控制、安全管理信息数据库,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其他药品、合理使用血液和血制品、围手术期管理与手术分级管理、各类手术与介入操作及并发症、麻醉操作、医院感染、病历质量、急危重症管理、医疗护理缺陷与纠纷、患者满意度等,为制订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目标与评价改进的效果提供依据。41、4.3医疗技术管理。42、4.4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43、4.5.1.1有对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与程序,至少包括:患者病情评估的重点范围、评估人及资质、评估标准与内容、时限要求、记录文件格式等,并有培训。44、4.5.2.1有适用的临床诊疗指南、疾病诊疗规范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等,用于指导医师的诊疗活动,有培训,主管部门履行监督职责,评价重点病种参照本标准第七章所列的“住院重点疾病”。45、4.5.2.2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临床检查。临床检查适宜性有定期分析和评价,有持续改进。46、4.5.2.3规范使用与管理抗菌药物。47、4.5.2.4(5、6)规范使用与管理肠道外营养疗法、激素类药物与血液制剂的使用指南或规范、肿瘤化学治疗等特殊药物的规范使用。48、4.5.2.7开展单病种过程质量管理,主管部门能用单病种过程质量等质控指标,监控临床诊疗质量。49、4.5.2.8对疑难危重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实施多学科综合诊疗,为患者制订最佳的住院诊疗计划/方案。科室医师分级管理,职责明确,诊疗规范。50、4.5.3.2每一位住院患者均有适宜的诊疗计划,由高级职称医师负责评价与核准。2.有院科两级的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51、4.5.4.1有院内会诊管理制度与流程。重症与疑难患者实施多学科联合会诊。主管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对会诊相关科室间沟通、会诊及时性和有效性定期评价,对问题与缺陷进行反馈,并提出整改建议。52、4.5.4.2有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制度与流程,主管部门对外派医师会诊制度落实情况监督管理。53、4.5.5.1制定与更新医院临床诊疗工作的指南/规范。54、4.5.5.2用新制定与更新后的临床诊疗工作指南/规范培训相关人员,并在临床诊疗工作遵照执行。55、4.5.6.1医院对患者的出院指导与随访有明确的制度与要求。主管部门对出院指导及随访工作落实情况有总结及评价,有改进措施。56、4.5.6.2对特定患者采用多种形式定期随访。57、4.5.6.3出院患者有出院小结,主要内容记录完整,与住院病历记录内容保持一致。主管部门对上述工作落实情况有总结及评价,有改进措施。58、4.5.7.1由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人员组成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有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职责、工作计划和工作记录,有适用的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诊疗规范,进行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与教育。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定期进行评价、分析和反馈。59、4.5.7.2医院对科室有明确的质量与安全指标,包括:住院重点疾病的总例数、死亡例数、两周与一个月内再住院、非预期手术例数等;患者安全类指标;单病种质量监测指标;合理用药监测指标;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监测指标。医院与科室定期评价,有持续改进的效果。60、4.5.7.3根据《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对住院病历质量实施监控与评价。病历书写为临床医师“三基”训练主要内容之一。61、4.5.7.4对各临床科室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有明确的要求。(★)有解决影响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各个瓶颈环节等候时间的措施(如患者预约检查、院内会诊、检查结果、术前准备等)。有提升医院信息化建设,合理配置和利用现有医疗资源的措施。应用“临床路径”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62、4.5.8对提供新生儿住院诊疗的医院,应当按照《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要求,建立符合规范的新生儿病室。63、4.6.1.1有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规范性文件,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根据监管情况,对授权情况实施动态管理。64、4.6.1.2有定期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的机制。公开手术医师权限,并及时更新。65、4.6.2.1有患者病情评估与术前讨论制度,主管部门对制度落实情况定期检查,并有分析、反馈和整改措施。66、4.6.2.2根据临床诊断、病情评估的结果与术前讨论,制订手术治疗计划或方案。主管部门对制度落实情况定期检查,并有分析、反馈和整改措施。67、4.6.3.1在患者手术前履行知情同意。有落实患者知情同意管理的相关制度与程序,包括手术方案利弊、使用耗材、用血、根据病理结果调整手术方案等,主管部门对制度落实情况定期检查,并有分析、反馈和整改措施。68、4.6.4.1有重大手术(包括急诊情况下)报告审批管理的制度与流程,相关人员培训,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必要时参加术前讨论。69、4.6.4.2有急诊手术管理的相关制度与流程,相关人员培训,多部门协调机制有效,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并有分析、反馈和整改措施。70、4.6.5.1有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制度。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并有分析、反馈和整改措施。71、4.6.6 手术的全过程情况和术后注意事项及时、准确地记录在病历中;手术的离体组织必须做病理学检查,明确术后诊断。72、4.6.6.2手术离体组织必须做病理学检查,明确术后诊断,并记录。对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诊断不一致时,有追踪与讨论的规定与程序,其结果有记录。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并有分析、反馈和整改措施。73、4.6.7.1制订患者术后医疗、护理和其他服务计划。有术后患者管理相关制度与流程。手术后医嘱必须由手术医师或由手术者授权委托的医师开具。每位患者手术后的生命指标监测结果记录在病历中。在术后适当时间,依照患者术后病情再评估结果,拟定术后康复、或再手术或放化疗等方案,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并有分析、反馈和整改措施。74、4.6.7.2手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到位。.对骨关节与脊柱等大型手术、高危手术患者有风险评估、有预防“深静脉栓塞”、“肺栓塞”的常规与措施。有重大手术并发症的案例分析报告,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并有分析、反馈和整改措施。75、4.6.8 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人员组成质量与安全管理团队,能定期分析影响围术期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因素,有“非计划再次手术”与“手术并发症”监测、原因分析、反馈、改进、控制体系。76、4.6.8.2医院对手术科室有明确的质量与安全指标,医院与科室能定期评价,有能够显示持续改进效果的记录。(★)(1)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计划重返再次手术例数。(2)手术后并发症例数。(3)手术后感染例数(按“手术风险评估表”的要求分类)。(4)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的使用。(5)单病种过程(核心)质量管理的病种。77、4.6.8.3有“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监测、原因分析、反馈、整改和控制体系。(★)78、4.7麻醉、重症医学科、感染性疾病、中医、康复治疗、疼痛治疗、药事和药物使用、临床检验、病理、医学影像、输血、介入诊疗、血液净化、临床营养、医用氧舱、放射治疗、其他特殊诊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79、医院感染管理与持续改进。80、病历(案)管理与持续改进。81、6.1.2.1 在国家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的框架内开展诊疗活动。(★)82、6.1.3.1 在医院执业的卫生技术人员全部具有执业资格,注册执业地点在本院或符合卫生行政部门相关规定(如多点执业、对口支援等),具有执业资格的研究生、进修人员在上级医师(含护理、医技)指导下执业。(★)83、6.2.5.1 建立医院运行与医疗业务指标体系,定期进行分析、检查、改进管理工作。84、6.4.2.2 外来短期工作人员的技术资质管理。

篇3:二甲评审后总结

我的体会是许多工作需要细化,制度与流程不断要完善,让科室参与其中;培训需要继续加强;多部门配合很重要。自己的力量很微小,团队的力量是强大的。

二甲评审资料分享之一:院感专家组评审反馈结果

院感组通过个案追踪,人员访谈、实地查阅、规章制度、病案资料以及现场检查等方式走访了院感科、门急诊、检验科、手术室、ICU、儿科、新生儿科、产房产前区、口腔科、消毒供应室等十几个科室部门,检查了空气消毒机,重点了解了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多重耐药菌防控,抗菌药物管理、医疗废物处置等工作,检查情况现反馈如下:

一、亮点:

1、XX医院非常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是中山市民营医院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标杆;

2、XX医院在2005年已成立医院感染管理科,较早时期已建立三级管理架构,完善了管理队伍,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也比较齐全,强化了管理部门的监督职责,例行2个月1次的感控会议,1周1次的感控汇报,较好的巩固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将院感工作落地有声;

3、XX医院重视投入,建筑条件环境和设施设备是医院感染工作的高配置,比如血透室血液配置的透析床位、手术室的层流级别,不但有百级、千级,还有负压间,很好的隔离了呼吸道疾病的传播,胃肠镜纯化水的配置,进入重点部门都配置有消毒柜消毒鞋,让人感到非常安心能十分放心地使用,从小事就能看出医院对清洁消毒的重视及质量保证;

4、医院感染管理科配置的2名专职工作人员对工作负责,开展各项院感监控工作,及时反馈, 指导临床,工作落实到位,并每季度编发一期院感简报,架起沟通反馈桥梁。

5、医院加强了消毒隔离管理工作的密度,基础消毒设施齐全,各方面落实较好,加强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人群的管理,包括院感的重点部门,像儿科、新生儿科、血透室、ICU、口腔科,院感小组认真监管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对重点内容及项目能进行落实,医院对感染高危因素及高危科室开展监测培训,对ICU“三管”及手术部位感染进行目标化监测,职能部门与临床科室的沟通衔接好;

6、医院开展各种形式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和职业暴露各种感染暴发的演练,充分调动了临床科室人员参与院感管理,提高各级人员的感控意识,医院对于院感专职人员外出学习的支持力度大;

7、医院重视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手卫生配置设施都比较完善,院感科重视手卫生相关知识培训,反复考核和督查,各科室感控小组不断督导和推进,通过大家的努力,全院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知晓率和依从性稳步提高;

8、查看科室院感资料, 资料准备完善,感控员对院感知识掌握好,提问考核回答流畅完善。

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消毒供应室建筑条件、隔离条件、温湿度以及设施设备不能满足需要,与医院整体形象不吻合,尽快建新供应室解决与医院整体不相适应的问题。

2、检验科对多重耐药菌理解不够全面,需进一步规范,让临床科室等部门有效管理多重耐药菌,微生物室有些布局不够合理,报告信息系统不够完善,不能满足院感工作需求;

3、儿科封管液建议采用一次性;棉签建议更换为包装开口好,不易被污染,其大小份量要与科室需求量相适合,解决浪费问题;

4、环境卫生学采样监测问题,监测异常要及时跟踪监测。

5、院感病例首页要有院感诊断;抽查院感,有几份在首页上未填写院感诊断。

6、重点部门医务人员对本专业重点环节、重点部位,院感风险评估及识别能力有待提高;微生物室对多重耐药菌种类、高危职业暴露及院感暴发重点防控知识有待提高;

7、加强医务科、临床药学室、微生物室、后勤部门等多部门协作。

院感科整理

2018年7月30日

近日,院感专家对一家二级医院的评审检查内容如下,最大感触是到现场问得很多,访谈为主,纸质材料很少看。

一、口腔科检查内容:

1.查看无菌物品,问在哪里消毒?有监测记录吗? 2.查看物理监测记录本?

3.牙科手机自己处理吗?过塑纸与供应室一样吗?

4.医疗废物分几类?查看医疗废物登记本。询问有没有病理性废物?哪些是病理性废物?

5、口罩是外科口罩吗?避污纸是怎么用的?

二、放射科检查内容:

1.询问实习生六步洗手法,六步洗手是最少15秒还是最多15秒?。2.询问铅衣有吗?有防护吗?

3查看医疗废物登记本,询问如何运送?

三、供应室、抽血室

1.供应室气枪在检查间的作用是什么?查看检查台电源?

2.询问打包需要注意什么,查看无菌物品存放柜的妇科人流包。打包需要核对吗?一个人怎么核对,一台清洗机够用吗?

3.询问清洗流程?查看清洗记录本。查看器械消毒记录本。4.查看了门诊抽血室操作者的洗手时机。

四、病理科检查内容

1.病理科的布局和操作流程。病理性垃圾用什么垃圾桶装?

2.废液是如何处置?注意废液的回收,有盖的桶子是否装贴上了标识。

3.医疗废物分类?有无化学危险品的管理制度?制度中有没有双人双锁管理,有没有备外科口罩?

4.员工体检记录每年都要有,二甲苯的检测报告,有无喷淋装置。5.取材室分几个区?

五、检验科检查内容: 1.职业暴露应急预案,记录有吗?有职业暴露登记吗?职业暴露的分级?职业暴露是怎么处置的?

2.毒菌株处置预案,查看毒菌株取用记录,储存毒菌株的冰箱是否双人双锁,登记本是否有进出记录。

3.职能科室有日常监管吗?改进措施吗?

4.废物废液的制度有吗?有明确责任人管理吗?有自查吗? 5.标本溢洒处理流程有吗?查看消毒记录本。6.查看职能科室检查记录,有改进措施吗? 7桌上的标本倒了怎么处理?

六、泌尿外科检查内容: 1.护士站查看配药室,有效氯浓度?查看抢救车简易呼吸气囊,是一次性的吗?

2.医生办公室询问有几个病人,以什么病种为主。病区感染发生率是多少?一般留置导尿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

3.导尿管何时更换,如果怀疑有感染,如何处置?

4.多重耐药菌以什么为主,有什么处理措施,医生护士各注意什么? 5.查看科室院感制度,科室院感小组会议培训记录本,存在问题有无改进,有改进记录吗?

七、ICU检查内容:

1.探视服放在哪里?对探视服有什么要求?有没有专床专用,是否贴好标识? 2.呼吸机管路是一次性的,如何防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机表面如何消毒?呼吸机管路怎么更换?

3.查看简易呼吸气囊,查看医疗废物登记本。

八、手术室检查内容:

1.询问防护用品有哪些?有N95口罩吗?查看外科洗手池,手消在哪里?有专用垃圾桶吗? 2.手术间询问麻醉机管路怎么处理?如何擦拭麻醉机表面,地面怎么处理的? 3.查看简易呼吸气囊,查看无菌间的无菌包。

4.器械回收有暂存的地方吗?器械是怎么清洗的?设备设施有没有软化水。5.查看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是不是每天湿式清洁。6.手术室是高风险科室,每日是否消毒两次? 7.查看医疗废物登记本。8.病理性废物去哪里了?

9.查看腔镜的清洗流程,缺少消毒环节。10.查看了低温等离子登记本。

九、内科检查内容:

1.治疗室是否分两区,清洁区和污染区? 2.治疗室能放拖把吗? 3.询问保洁员手卫生?

4.询问什么是耐药菌,常见的耐药菌有哪些?是社区感染多还是院内感染多? 洗手的指针,什么是职业暴露,职业暴露怎么处置?

十、院感科查看内容:

1.查看标准预防的有关规定,应急预案的演练,分级防护管理制度。查看职业暴露演练材料,职能科室监管。查看职业暴露随访登记本,暴露源的化验单,做了处理要有追踪化验单。职业暴露有什么监督检查,对临床有监督吗?整改措施怎么落实?做了改进要有记录,落到实处。

2.查看医疗废物各项制度,医疗废物培训记录。对医疗废物暂存点处置人员,污水处理人员培训。

3.查看职能科室对医疗废物监管,污水环评报告。

4.感染性疾病预检分诊点岗前培训,谁做?要有岗前培训计划,要考试合格才能上岗。5.查看院感委员会记录活动?有没有纳入管理体系和目标?对上级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完善工作计划。

6.查看院感的规章制度修订,制定具体措施。

7.查看培训计划和培训大纲,有没有落实?培训教材有哪些?有没有把考核纳入个人绩效,监测方式有哪些?

8查看监测计划?查看现患率调查,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的监测计划。9查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查看三管切口感染率,有什么措施和培训资料。10.职能科室对三管的监测,查看落实。11.院感暴发病例怎么上报? 12.手卫生正确性是否达到95%? 13.有消毒剂管理的规定吗?

14.院感暴发信息核查机制有体现吗? 15.关于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成效追踪有吗? 16.多耐菌监测情况有吗?会向全院通报吗?

17.查看多耐菌有无监测反馈,对多耐菌监管有没有改进措施,是否有多部门合作机制,有多耐菌培训计划吗?

17.微生物统计报表,查看YY口罩与消毒剂的三证? 18.采购有监管记录吗?

19.供应室有清洗监测标准吗?

20.消毒灭菌判断标准,监测制度有吗? 21.职能科室对供应室的监管记录有吗?

22.院感监测指标体系有吗?每个季度会讨论监测的分析吗?

23.查看医院感染率变化趋势,提出预警和改进诊疗流程等建立会议记录有吗?24.查看微生物标本送检率?

25.查看医院感染暴发处置预案,按要求上报感染爆发事件,改进措施信息检查机制,存在的问题成效追踪。

26.查看手卫生督查记录,整改措施。

十一、防保科检查内容:

1.检查传染病防治资料,询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属于哪个部门管理? 2.工作职责是什么?疫情监测报告怎么管理?有没有专人管理? 3.防保科和公共卫生科是不是同一个科室,哪里体现专人负责?怎么体现指定人员专人监测?防保科的岗位职责?一个科里只有一个人吗?科长科员的岗位职责?对污染场所怎么处置?院感科怎么消毒这些场所? 4.传染预检分诊制度不够详细,呼吸道特定传染病都需要分诊制度?特定传染病的医疗救助和保护措施,有没有制定? 5.查看了结核病人的转诊记录?

6.传染病防治的组织架构和责任明细。7.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有没有成立。

8.防保科有没有规章制度和流程?诊疗规范?制度上要没有写时间? 9.传染病相关诊疗规范?

10.传染病知识培训有几次,是否有年初计划。考试后对掌握的情况没有评价分析。11.传染病首诊负责制在什么地方体现,印证?

12.传染病防治救治专家组有没有材料?重点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有没有材料? 13.协助疾病控制中心的疫情调查采样、调查、处理的文字资料? 14.公共疫情报告制度流程不太明确是谁报告?没有院内报告流程? 15.纸质传染病报告卡写清楚谁审核,谁报告,谁负责,谁报告谁签名?

16.传染病的防治日常管理工作怎么落实(电脑和纸质奖惩金额不符)日常管理工作抽查覆盖率是多少?有没有汇总?报告时限有没有按时限错报、漏报、迟 17.项目表不完善?持续改进体现在哪里? 18.传染病处置规范和流程没有培训,传染病处置演练。查了一个H7N9的演练资料,演练后没有评价。19.哪些形式开展传染病的教育和咨询?HIV的教育没有咨询和随访,提高回访率。

十二、儿科检查内容: 1.儿科诊室:查看门诊日志,地址填写不详细。传染病登记本来看下。儿科要有专门垃圾桶。1.内科诊室:查看门诊日志,地址电话不详细。肺结核病人多吗

2.预检分诊处:预检分诊怎么分?查看了预检分诊本?查看了体温计盒,怎么处置病人用过的体温表?

3.肠道门诊:处置室在哪里?在哪里配消毒剂?门诊传染病登记本不能使用同一本登记,要分开病种登记。哪些传染病要上报?上班在哪里换工作服的,没有更衣室?没有处置间? 4.发热门诊:查看传染病登记本?发热多少度的病人到你这里来就诊?没有专门的垃圾桶?擦拭谁来做?平时谁搞卫生?没有单独更衣室,收费、抢救、候诊室、检验、放射室?传染病有多少种.5.问急诊科护士发热门诊卫生怎么处理,桌面怎么擦拭,地面怎么拖。

6、查看发热门诊的柜子,无菌物品和普通物品混在一起放,查看了口罩,查看墙上的消毒隔离制度。回答与墙上制度不一致。

7测试了有效氯浓度医疗废物暂存点:垃圾袋是否贴标识,标识贴没有贴在封口处。

十三、废物处理间检查内容

1.病理性废物有没有相关的处置,有没有冰柜保存?

2.保洁:有效氯的配置是多少?联单登记没有及时签字,一个月没有病理性垃圾?

十四、污水处理站:是否做了环评,是否做了大肠杆菌的测试。

十五、急诊科检查内容

1.专用垃圾桶没有?压脉带怎么处理?污染区在烧开水,急诊治疗室只有污染区标识没有清洁区的标识。什么是职业暴露?职业暴露及处置?发生针刺伤的处置,查看职业暴露的登记。2.急诊科抢救室引流瓶怎么处置。简易呼吸气囊的消毒处置,湿化瓶怎么处置。湿化瓶要干燥保存。

3灭菌物品和消毒物品没有分类放置。4.气管切开包放置了哪些物品,开包查看器械纱布擦拭后有污渍?器械是机械洗还是人洗?包布外灭菌标识不全。

6.急诊科的口罩有几种,抢救室里没有放置面罩、口罩,放置的比较远,要就近放置便捷使用。

7.问供应室人员器械如何洗,有污渍就不要再给临床使用,以免给患者造成安全隐患。

观摩二甲评审--院感专家访谈检查外科病区情况分享

去年年底观摩等级医院评审,跟随院感专家全程观摩了评审过程,将院感专家到创伤外科检查情况,汇总分享给大家,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与提醒,专家检查,其实就是对我们院感人工作的指引。

院感专家分两组,我跟随医疗出身的院感专家检查。专家在此科访谈检查了一个多小时,以访谈提问为主,然后到现场检查提问,访谈提问对象科主任、护士长、感控医生、一线医生、病房护士、保洁员。检查情况如下整理如下:

首先召集全科医生、护士到办公室。

1、提问感控医生:作为感控医生,你的岗位职责是啥?

2、问一线医生:手术部位院内感染如何预防与控制?表浅手术部位感染如何诊断,诊断标准?如果有植入物,术后多长时间内发生感染,仍要诊断为医院感染?一年内;无植入物者,术后30天内。

3、如何采集伤口分泌物标本?多长时间送检?有无培训标本采集方法?一线医生都要掌握了解。

4、你科医院感染率是多少?你科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你们监测的数据从哪里来?

一线医生是否知道科室医院感染率?如果是手术切口感染,采取哪些防控措施?(结合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回答)。平时加强培训,将这些防控措施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所提问的这些内容就是你们的岗位职责,不要死记硬背。

5、提问医生: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 你们是怎么发现耐药菌信息的?

6、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有哪些?你科主要耐药菌是什么?

7、为什么我们要对耐药菌定植或感染病人进行隔离与防控?背后的含义是什么?

耐药菌是通过什么途经传播的?了解了这些,对要落实的措施如手卫生、无菌操作、物品专用、环境清洁消毒、抗菌素的合理使用等明白其目的何在。

8、查看资料,手术部位监测、耐药菌监测、考试考核等。

9、如果医院感染率高,要感控小组或安全小组要组织讨论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降下来。利用PDCA管理工具分析与持续改进。

10、医院感染暴发如何发现上报?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什么是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什么是医院感染同种同源?

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是重点掌握关注的内容。

如果在短时间内出现3例发热病人是否为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11、查看多重耐药菌护理措施落实情况,查看耐药菌标示。

资料看多了一眼就看出哪些资料是真实的,哪些资料是赶出来的?希望写你所做的,做你所写的,记你做过的,不要造假。护理耐药菌病人什么情况下穿隔离衣?

12、从供应室查到有一例疑似气性坏疽病人,你们是如何落实消毒隔离措施的?保洁是如何做的?如何进行终末消毒?有无记录?科室有无隔离病房? 看看你们的气性坏疽消毒隔离流程。

供应室对气性坏疽消毒浓度是2000MG/L,而科室回答是1000 MG/L,全院要统一标准。

出现疑似气性坏疽时要进行紧急培训。写的与回答不一致,参照依据是什么?

13、如果你科收住肺结核病人,医务人员如何防护?戴什么口罩?有无培训N95口罩等防护用品的使用?如何正确佩戴?

临床科室出现的问题与系统有关,如医务人员防护,职能部门是否培训?

14、提问护士,七步洗手法,手卫生5个时刻,什么情况下洗手? 查房时用什么进行手卫生?

15、检查处置室,察看医疗废物登记本及交接记录,检查非常细,一直追踪医疗废物去向。

16、喉镜怎么清洗消毒?要看流程。

观摩二甲评审--院感专家访谈检查外科病区情况分

去年年底观摩等级医院评审,跟随院感专家全程观摩了评审过程,将院感专家到创伤外科检查情况,汇总分享给大家,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与提醒,专家检查,其实就是对我们院感人工作的指引。

院感专家分两组,我跟随医疗出身的院感专家检查。专家在此科访谈检查了一个多小时,以访谈提问为主,然后到现场检查提问,访谈提问对象科主任、护士长、感控医生、一线医生、病房护士、保洁员。检查情况如下整理如下:

首先召集全科医生、护士到办公室。

1、提问感控医生:作为感控医生,你的岗位职责是啥?

2、问一线医生:手术部位院内感染如何预防与控制?表浅手术部位感染如何诊断,诊断标准?如果有植入物,术后多长时间内发生感染,仍要诊断为医院感染?一年内;无植入物者,术后30天内。

3、如何采集伤口分泌物标本?多长时间送检?有无培训标本采集方法?一线医生都要掌握了解。

4、你科医院感染率是多少?你科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你们监测的数据从哪里来?

一线医生是否知道科室医院感染率?如果是手术切口感染,采取哪些防控措施?(结合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回答)。平时加强培训,将这些防控措施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所提问的这些内容就是你们的岗位职责,不要死记硬背。

5、提问医生: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 你们是怎么发现耐药菌信息的?

6、常见的多重耐药菌有哪些?你科主要耐药菌是什么?

7、为什么我们要对耐药菌定植或感染病人进行隔离与防控?背后的含义是什么?

耐药菌是通过什么途经传播的?了解了这些,对要落实的措施如手卫生、无菌操作、物品专用、环境清洁消毒、抗菌素的合理使用等明白其目的何在。

8、查看资料,手术部位监测、耐药菌监测、考试考核等。

9、如果医院感染率高,要感控小组或安全小组要组织讨论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降下来。利用PDCA管理工具分析与持续改进。

10、医院感染暴发如何发现上报?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什么是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什么是医院感染同种同源?

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是重点掌握关注的内容。

如果在短时间内出现3例发热病人是否为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11、查看多重耐药菌护理措施落实情况,查看耐药菌标示。

资料看多了一眼就看出哪些资料是真实的,哪些资料是赶出来的?希望写你所做的,做你所写的,记你做过的,不要造假。护理耐药菌病人什么情况下穿隔离衣?

12、从供应室查到有一例疑似气性坏疽病人,你们是如何落实消毒隔离措施的?保洁是如何做的?如何进行终末消毒?有无记录?科室有无隔离病房? 看看你们的气性坏疽消毒隔离流程。

供应室对气性坏疽消毒浓度是2000MG/L,而科室回答是1000 MG/L,全院要统一标准。

出现疑似气性坏疽时要进行紧急培训。写的与回答不一致,参照依据是什么?

13、如果你科收住肺结核病人,医务人员如何防护?戴什么口罩?有无培训N95口罩等防护用品的使用?如何正确佩戴?

临床科室出现的问题与系统有关,如医务人员防护,职能部门是否培训?

14、提问护士,七步洗手法,手卫生5个时刻,什么情况下洗手? 查房时用什么进行手卫生?

15、检查处置室,察看医疗废物登记本及交接记录,检查非常细,一直追踪医疗废物去向。

篇4:放射科二甲评审总结

一、优点

1.资料准备充分,整齐、有序。

2.放射科员工对专家热情、有礼貌,有问必答。

3.放射科制度完善,落实情况良好。大型机器运行记录、疑难病例分析、手术病例追踪、危急值报告等方面做的好。

4.有良好的放射防护措施。放射科员工剂量监测、健康体检、辐射培训工作到位。

二、不足

1.500MA胃肠机陈旧老化不能照片,不能做造影检查。2.没有床边X光机。3.放射工作人员太少。

4.没有放射科开展检查项目公告栏。

5.按二甲标准,放射科要分医生和技术两个组。

三、待改进

上一篇:《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下一篇:美丽庭院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