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

2024-07-24

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精选8篇)

篇1: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

zly

解读语文“标准”

中小学语文教育历来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在系统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经验,吸收了国外母语课程标准研究的新成果,分析了语文教育的现状及时代发展对语文教育的新要求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语文教育的目标体系。

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育的任务是什么?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陆俭明认为,语文教育一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二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是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能力和知识。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将语文学科的任务局限于工具性的一面,忽视其他语文素质的培养,社会各界和家长曾对语文教育现状提出尖锐的批评。针对语文教育存在的弊端,此次课程改革,重点进行了语文课程功能的开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阐明了语文课程的性质;二是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的地位,并根据课程的特点,将其贯穿于各阶段的目标中;三是强调了人文素养的提高主要靠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而不是靠灌输。

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性质是什么?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概念的确立,结束了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长期纷争。

语文教育的任务是什么?课程标准开宗明义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语文负载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任务,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为此,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味、审美情趣。比如,在阅读中,要求学生不仅做到文通字顺,而且通过阅读作品,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命运,关心作品中的人物命运和喜怒哀乐,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语文能力:方方面面很现代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在研究国际课程改革发展趋势,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语文能力的新要求,如强调学会阅读和朗读,掌握搜集和处理信息(包括网上学习)的能力,根据需要快速搜集所需信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突出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是提出了口头交流和沟通的要求,能根据对象和场合,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吸纳与宽容、欣赏与质疑。重视写作实践,提出了阅读、书写与写作的速度要求,并有量化指标。比如,小学高年级学生40分钟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初中生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初中生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此次课程改革更新了教学内容,注重关心当代文化的变革与发展,努力吸收人类进步文化的营养,强调选文的时代性、实用性、广泛性。并且提出尊重和理解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尤其值得强调的是,突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比如,提出了综合性学习方式,提倡独立阅读、自由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鼓励自主写作、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鼓励有独到的见解,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鼓励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学习。

语文教学:要有新策略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而且,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因此,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比如,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口语交际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教师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实践: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

以往,不少地方的语文教学,把内容分解成上百个知识点、能力点,围绕知识点、能力点设计大量练习题,让学生反复机械地做练习,造成了语文课程的繁、难、深、多,而实际收效甚微。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语文课程标准从三方面进行突破。一是强调实践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二是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三是突出整体性。

语文课程标准简化头绪,突出重点,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整合知识与能力的目标。尤其提倡多读书,少做题。如何学好语文,有专家认为,学好语文有两个不可或缺的东西,一是扩大学生的储存量,二是发展学生思维加工能力。学生语文水平不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阅读太少。为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此次语文课程标准把多读多写提到重要位置,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要求通过朗读、诵读、背诵等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通过整体感知、感悟、积累和熏陶,培养良好的语感,丰富语言的材料,增加文化的底蕴。为加强阅读,语文课程标准还明确规定了背诵篇数和课外阅读量。

增加阅读推荐篇目,这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

阅读推荐篇目小学、初中、高中通盘考虑,互相衔接,推荐篇目大多是古今中外一流大家的精品。强调重视朗读,要求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品味、揣摩、感悟、积累,逐步学会欣赏,防止把理解与欣赏变成支离破碎的作品分析和文学知识传授,提倡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同时,课程标准对阅读的速度有了量化指标,并要求学生学会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

在语文教育的大讨论中,作文教学中的问题成为社会议论的焦点。此次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要求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鼓励想象和幻想,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小学淡化文体,鼓励不受拘束地表达,少写命题作文,提倡多写观察日记、生活笔记、书信和随感。重在激发学生练笔的兴趣,在具体要求上,不再从中心、条理等方面提过高的要求,而是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实用的书面表达能力。初中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要改变语文教学重知识传授轻实践活动的弊端,就必须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为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广泛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校外学习资源,特别强调家庭也是值得重视的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此次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强调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学习方式。对语文教育规律的把握突出体现在重视积累和对文章的总体感知,淡化分析性操作,不要求学生背诵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加强对诵读、积累、感悟、熏陶的要求,避免繁琐的分析和机械重复的练习。这些要求都切中时弊,体现了全新的语文教育观。

教学评价:定性多于定量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评价方面有了显著突破,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过去,语文学习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听、说、读、写能力及基础知识的掌握,评价注重近期的显性的效果,衡量的指标是刚性的、偏于理性的,评价方法单一,强调定量分析,大多是笔试题、客观题。此次课程改革,强调要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把语文教育长远的隐性的效果放到重要位置考虑。

比如,对识字与写字的评价,要求从音、形、义的结合上,全面评价学生的识字能力,重视评价学生识字和写字的兴趣与习惯。对阅读的评价,要求阅读评价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查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在口语交际方面,重视考查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环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对于写作的评价,重视对写作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同时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不仅要考查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查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通过评价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综合性学习的评价着重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由于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语文评价不能完全采用量化和行为化的手段,而应加强形成性评价,即平时教学过程中的随机评价,主要用于诊断、发现和解决问题,而对于某一阶段教学活动的结果评价,应重在评估学习成效。评价方式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除采用传统的书面测验和作业外,应针对学生学习语文的阶段性特点,根据各学段的目标,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解读小学语文新课标(网友来稿)]

篇2: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

小学语文新课标及课标解读

时 间

——几时与几时半

仓桥学校

徐永芳

一、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一年级第二学期P56—58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

1、使学生在实际生活背景中,认识钟面,体验学习的愉悦。

2、结合日常生活的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智能目标:

1、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

初步认识钟面,会区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会读几时和几时半,并会写。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读几时和几时半。教学难点:分清几时和几时半

四、教学准备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教师方面的准备:教具钟 学生方面的准备:学具钟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谜语

2、欣赏各种各样的钟,说说钟的作用。

3、揭示课题“时间”

二、探索 认识钟面

1、观看大屏幕,再看看自己桌上的学具钟,发现钟面上有什么?(1)同桌交流

(2)汇报:时针——短短的,粗粗的 分针——长长的,细细的 数——1、2、3、4、…

11、12(3)小结:不管什么钟,一般的钟面上都有2根针(时针自述:我短短的,粗粗的,大家都叫我时针。分针自述:我长长的,细细的,大家都叫我分针。)。钟面上还有12个数字,而且每个数字都有自己的位置,看,谁在最上面(12),谁在最下面(6),谁在左边(9),谁在右边(3),(课件同时闪烁),同时还发现12个数是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手势比划)

2、练习:指针练习

(二)认识时刻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认识整时

(1)

指着大屏幕上的时刻,引导学生认识时刻 这是几时?你怎么知道的?

强调: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3就是3时。

(2)(出示三个钟面)A、这三个钟面各是几时?

B、小组讨论:这3个时刻虽然表示的时刻各不相同,但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

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4)

练习: 1:出示课件上的钟面,说一说是几时

2、指定时刻让学生动手拨

2、认识几时半

(1)(出示1时的钟面,转动时针、分针到1时半)钟面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它还是整时吗?谁认识这个时刻?你是怎么知道的? A、小组合作认识1时半、8时半、12时半 B、交流汇报

(2)

归纳小结:分针指着6,时针在两个数的正中,就是几时半。

3、比较整时、几时半的时针与分针的位置。

三、巩固

1、小胖的一天:说说小胖在什么时候干什么?

2、捉迷藏

要求:根据时刻,画出钟面上隐藏的针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四、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感到最成功的是什么?

附:板书设计 时

时针——粗粗的、短短的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分针——细细的、长长的 数字——1、2、3、4…1分针指着6,时针在两个数字的正中,就是几时半。

教学反思:

本课时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认识钟面、整时以及几时半,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钟表在日常生活中都经常接触,时间的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就感知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所以本节课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也并不陌生。本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愉快气氛中学习数学知识,让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学生,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有爱说、爱动、爱表现的特点,针对这一现象,结合他们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在设计时,我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课件创设的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新知。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是要将他们日常生活的许多活动规范化。因此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这些经验是学生的数学现实;同时,正是通过经验,学生经历了一个从具体到逐步抽象的过程。一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以经验为基础的认识过程,课件中所出现的一些生活情境,学生是有经验的。这对他们了解时间观念、更好的认识时刻是有很大帮助。

2、在合作中学会学习

新课标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如何使我们的孩子学会自主、学会合作?这是一个我们一直思考着,也是比较困难的问题。我们必须抓住课堂中的一些契机,引导孩子慢慢学会自主、合作。本节课中“认识钟面”、“认识几时、几时半”这两部分内容我都安排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较多的观察、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多向交流,使每位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在实践中体验价值

学习活动最大的乐趣莫过于能看到学习活动的成果,在练习设计中,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我遵循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除了设计一些读时刻、写时刻、捉迷藏等练习外,还注重了数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让学生应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结合小胖的一天说说小胖在什么时候干什么?还有在钟面上画出隐藏的针,其作用都是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促使学生把已获得的知识、能力应用于生活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同时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充分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赋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2008.5.27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JimiSoft: Unregistered Software ONLY Convert Part Of File!Read Help To Know How To Register.]***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篇3:高中语文新课标作文教学理念解读

一、观察生活、丰富经历

作文通常都是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作文创作的过程中, 学生应该多角度的观察, 善于在生活中捕捉信息, 通过丰富自己的经历来积累写作素材, 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 应该善于从生活中总结经验、思考问题, 这样才能将自己独特的情感融入到写作过程中。在丰富自己生活的同时, 要将事物的特征通过加工、创意表达出来, 对于高中生来说更应该进行理性的思考。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对高中生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 应该提高他们对作文的思考深度, 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考虑写作目的、表达真实情感

在高中语文新课标中, 要求学生在表达写作观点时有一定的责任意识, 本着对他人和社会负责的原则进行写作, 这就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学生在写作文的同时明确自己的写作目的, 在作文中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写作目的是贯穿整个文章的线索, 只有明确写作目的, 才能使文章的中心表达得更加明确, 学生在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 也要将写作目的融入到自己的头脑中, 这样才能使文章的中心更加明确, 重点更加突出。在写作的过程中, 一定要融入自身的真实情感, 不能说空话、套话, 要使文章富有感染力, 使阅读者通过文章能了解读者的感受, 这就要求学生一定要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 平时多积累素材, 并对素材进行分析, 在写作时能够灵活运用, 这样才能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

三、明确写作中心, 发散写作思维

在写作时要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 了解作文的结构形式, 并利用自己的真实情感来进行创作。创造性思维是发展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创造性, 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 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围绕着写作中心进行写作, 这样才能保证文章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使作文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写作过程中, 不能受传统思想的束缚, 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拓展自己的写作思路, 创作出新颖的文章, 这样才能真正贯彻新课标的作文教学理念。

四、表达要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增加对素材的积累

在作文教学理念中, 比较重视对写作特点的表达, 强调创意写作的重要性。在以往的作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太支持学生的创意作文, 认为这样的作文会给评分带来一定的风险。在作文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了解“创意”作文的标准才是最主要的, 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写作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 应该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使学生的创作思维得以扩展。这样, 在考试中如果遇到开放性试题时, 学生就能更加灵活的应对, 不至于手足无措。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及时的给予肯定和指导, 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和创作灵感。在写作过程中, 学生应该发掘自身的特点, 根据自己的思路来进行创作, 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五、提高各种文体的写作能力, 增强对语言的积累

对于不同文体来说, 其写作手法和写作风格也有一定的差别, 这就需要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表述方式, 注意语言特点的运用。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 也要注意加强对语言的积累和素材的积累, 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这样才能在写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能力, 运用丰富的写作材料来创作。

六、能够发现写作问题并修改

在平时的写作过程中, 学生就应该对自己的创作质量和创作速度有一定的要求, 严格要求自己, 在作文完成以后可以进行自主检查和修改, 并能发现文章中出现的问题, 要善于和同学进行交流和评价, 教师也应该为学生的修改工作提出相关的指导意见, 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七、口语交际和演讲

在新课标作文教学理念中, 强调口语交际的重要性, 口语表达需要有一定的思维做基础, 作文是以书面的形式将作者和读者联系在一起, 通过文字媒介进行沟通和交流。口语交流是话语双方角色互换的过程, 他们围绕着某个话题进行交谈和沟通。通过口语交流, 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也可以培养学生应对事物的反应能力。在作文教学中, 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同样重要, 写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口语表达能力, 写作能力是口语表达的基础, 要重视写作的重要性, 避免出现只表达不写作的情况。高中语文新课标中认为, 写作是利用文字来表达感情的主要方式, 是利用创造性思维表达认识的过程。作文教学应该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写作风格和特点展现出来, 减少教师的干预, 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新课标作文教学注重对学生创造力和口语表达的培养, 但没有提出具体的培养策略。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就不能得到具体的落实。

八、总结

高中语文新课标作文教学理念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在写作中要不断的拓展自己的思维, 教师要运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并结合高中生的特点来设计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将思维和特点充分的发挥, 进而创造出更加优秀的作文。

参考文献

[1]韩向东.作文教学理念的五大突破——新课标的解读[J].语文建设, 2003 (1) .

[2]刘雨.高中语文新课标作文教学理念解读[J].语文建设, 2006 (7) .

篇4:中小学语文新课标理念解读

关键词:高等院校;中文;新课标;理念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启动,2000年1月至6月通过申报、评审,成立了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2000年7月至2001年2月,各研制组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课程标准初稿,并在内部征求意见。2000至2004年完成新课程体系的制订、实验和修订;2004至2010年逐步在全国推行新课程方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动了教育观念、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管理、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巨大变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不仅给广大中小学教师带来新的挑战,对高等师范教育也带来新的冲击。作为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学生,如能在学习期间接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了解新版的《语文课程标准》,革新陈旧的教育理念,在毕业后就能很快适应语文课程改革,成为语文课改阵地的优秀新兵。否则,走向工作岗位后必将有众多的不适应,很长时间不能进入角色。因此,欲少走弯路,就要有意识地学习新课标,接触新教材,按新课标的理念充实自己,提高素养。《语文课程标准》与以往的《语文教学大纲》相比,主要提出了以下几条重要的理念: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观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正式确认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这是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理论研究的重大成果。第一次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取代文与道的统一,这是语文教学理念的新变化。过去大纲只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认为语言文字是信息的载体,是表达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但语言同时是文化的载体,语文学科是人类人文科学的组成部分,语文教育应充分尊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创造语文课堂良好的人文环境,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重视学生学习语文的多元反应,培养学生的文化体验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塑造学生健康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审美情趣。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密不可分的。

如何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如何做到既要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又要重视语文教学的熏陶感染作用?过去一段时期语文课堂教学总是按照作者介绍、写作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艺术特色等程式化地进行,没有真正从字、词、句、段、篇入手,切切实实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其实是没有真正发挥语文工具性的作用。而如今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理解不够透彻,过分强调语文的人文性,忽视了语言文字教学,这也违背了新课程标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基本特点的精神的。只有从语言文字人手,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有所感悟,情感受到陶冶,思想得到升华;而情感、思想的升华,又促进了对语言

文字的理解。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才能真正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的学习方式指的是自觉地学习、自由地学习、主动地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倡导自主性学习,就是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扮演好指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要保护好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积极性,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主动意识,向爱学、乐学、主动学发展。合作的学习方式指的是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团结精神、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让他们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探究的学习方式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感情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探索精神、创造精神,开放他们的知识视野、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从而获得成功的乐趣。

自主强调的是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意识,合作强调的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协作能力,探究强调的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探索精神。过去的语文教学大多数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很少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获得知识与发展,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很少有机会与老师、同学相互切磋,这些都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障碍,而只有改变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能将素质教育推进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现在的社会越来越需要合作,需要人与人的合作、人与自然的合作、群体与群体的合作。今天的学生,应当从小就开始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以适应日后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合作的学习方式这一新理念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以前我们的语文课堂缺乏这种合作的学习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不利于集体凝聚力的形成,也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竞争观、合作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学习,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和谐相处,学会协作和分享。

三、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内容的开放性包括课程内容的大视野、大语文教育观、强烈的资源意识等方面。大视野指的是: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有时代气息、世界胸怀、超前意识,真正从观念到内容到方法到评价都应符合社会需要,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语文课程。大语文教育观指的是建立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渗透融合的课程体系。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真正使课程开放而有活力。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指的是认识语文课程资源,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创设语文课程资源。

打破学科中心论,强调跨学科、跨领域学习是课程标准改革的突破点之一。课程标准强调:“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的同时,更提出“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学生视野”,这是过去语文教学大纲从未涉及的领域,从而进一步拓宽了语文课程的空间,拓展了语文学习的内容。这种大语文教育观改变了长期以来分科教学形成的知识相隔断的局面,强化

了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构建了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课程体系。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与以往的《语文教学大纲》不同之一是:第一次增加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章节。认识语文课程资源,即要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课外学习资源以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主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日常生活话题等。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指的是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创设语文课程资源指的是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还多次提到与现代信息技术相关的内容,比如:语文课程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学生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等等。《语文课程标准》给我们明确地提出了语文教学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要求,这也是新时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以电脑、网络、多媒体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人类、改变着社会、改变着我们的学习方式。因此,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是时代的必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勿庸置疑,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值得我们进一步地开发和利用。

四、多元、灵活的评价体系

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课程评价是一个关键因素。不管课程内容如何改变,教学观念如何更新,教学手段如何现代化,如果评价手段不改变,仍然以旧有的评价方法来评价我们的学生,那么,我们的基础教育改革实施起来将会是一句空话。

《语文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与传统的评价体系有着明显的区别:第一、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改进师生的教与学,改善课程设计,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应过分强调语文课程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第二、在评价指标上,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语文课程评价要兼顾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评价的整体性;语文课程评价要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进行,突出评价的全面性;评价要体现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螺旋上升的特点,突出评价的综合性;评价要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评语要富有感情色彩,突出评价的激励性。第三、在课程评价手段上,注重多元化和灵活性。改变以往那种把书面考试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效的唯一手段的做法,既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方式灵活多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课内评价与课外评价相结合。其中,强调形成评价、重视定性评价、突出课外评价。第四、在评价主体上,改变过去只注重教师评价的主体性,确立了学生课程评价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多种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篇5:小学语文新课标作文教学目标解读

作文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从教以来,对于作文教学的目的,作文教学的内容及方法至今还是很模糊的。近日重新翻开了新课标,认真研读了作文教学目标,有了点新的认识。

《课程标准》总目标第8条关于作文的表述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第一学段写话标准: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第二学段习作标准: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原第3条)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原: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原8条,现6条)

第三学段习作标准: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常见应用文。(删:学写读书笔记)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调整:不提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原7条,现5条)范、整洁。

从以上引述的新课标中关于作文目标的说明中,我们大致可以归纳出以下特点。

1.注重写作兴趣、习惯的培养。

作文教学中首先遇到的是写作兴趣的问题,中学生语文学习中有“三怕”一说: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在小学阶段,学生何尝不是“谈作文而色变”的呢?正是意识到作文教学的现状,新课程标准在作文目标中将作文的兴趣培养放在了第一位。从第一学段的“对写话有兴趣”,到第二学段的“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再到第三学段的“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学生的作文兴趣从起初的兴趣到自信,到为生活中自我表达和人际交流的需要,根据年段和心理的特点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其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树立作文“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人际交流的需要。这种作文是有别于课堂作文的,它将学生的作文引向了生活这个源头,以超越了一时的兴趣,必将影响学生终身的写作态度。

相对于兴趣,作文习惯的养成也是新课标的一个焦点。具体而言,重视培养这样几个习惯:一是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有意识地丰富见闻、珍视个人独特感受以积累习作素材的习惯;二是在作文中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好词佳句的习惯;三是在作文中主动修改以及与人交流的习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知“写什么”是目前学生作文中遇到的一大难题。怎样来解决这个难题?新课标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给我们的启示是,作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作文指导中应将学生的取材引向生活,“发现自我、发现自然、发现社会”。学生不是没有内容可写,而是缺少观察的训练。

第二个习惯以及主动修改的习惯其指向是作文语言的表达,重视生活积累与作文,特别是阅读与作文的关系。

第三个作文习惯:主动与人交流,其实也是在兴趣培养中最终极的目标:完成作文的交际需要的功能。

以上三个习惯的培养,个个针对作文的关键,作文前的准备,作文中的修改,作文后的交流,是对作文过程的揭示。

2.注重作文的生活化、交际性,文体的多样化。

作文按其不同的作用也具有了不同的目的,考试时作文的目的在于取得高分,作文课上作文为的是完成教师的作业,走向社会写自我鉴定为的是能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作家写作是为了表达思想、发表的需要。作文最终的目的在于为生活的需要,为交际的需要。注重作文的生活化和交际性,在作文内容上就是上面所说的将学生作文引向生活,在作文的目的上就是实现“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体裁上表现为文体的多样化。在文体的多样化上,统计主要有以下几种:根据实际需要的常见应用文,如书信便条;简单的写实作文(主要是记叙文体);简单的想象作文;读书笔记。最终达到“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3.注重在习作中语文知识的运用。

语文教学“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新课程标准中将知识教学融于写作过程之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在修改中达到语句通顺,没有明显错误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从新课程标准看,主要有以下几个语文知识:

一、常见的标点符号: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

二、语法,虽然没有明确的指出掌握什么语法知识,但在表述中不难看出主要有词及句式两方面。

三、书写的规范: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新课程标准的以上说明,其实质就是强调这些语文知识在作文中的实际运用,最终实现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篇6: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

——初中语文组教研活动专题发言稿

发 言 人:陈东兴

时间:第八周一

参考书目:《语文课程标准》《教师之友》《四川教育》

一、《新课标》“前言”中指出:“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二、阶段目标要求:

1、识字与写字:熟练使用字典词典,会用多种检字方法。识字3500,会写3000个左右,书写美观,有一定的速度,具有体会书法审美价值的能力。

2、阅读:(2)默读每分钟不少于500字。《新课标》在第四节中对学生几种读书方法的要求提到对“朗读”“默读”“精读”(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根据各学段的目标,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略读”“浏览”(重在考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文学作品阅读”“古诗文阅读”(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详见后边的“推荐篇目名称”],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评价标准,而考试有关的能力中当数“默读”“精读”“浏览”(4)„„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6)„„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8)„„对作品的思想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的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10)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达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1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1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八十篇。(13)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 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15)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3、写作:(1)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5)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 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8)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写作。

4、口 语 交 际:(1)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三、七——九年级推荐优秀诗文背诵篇目:其中散文16篇《孔子语录》《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桃花源记》《三峡》《杂说》

篇7:语文新课标解读

各位老师上午好。很高兴今天能有这样的一样机会与各位同仁进行交流。要声明的是,我是今年第一年任教新课程,比在座的各位晚了一年接触新教材,虽然说这几年耳濡目染,听到的都是新课程的理念和用新理念上的语文课,但毕竟没有经过实践,对课标的理解还不够透彻。接受了这个任务之后,就只好从报刊和网上收集材料,今天形成的这份讲稿,认识也很粗浅。毕竟和大家相比,我是初学者,所以讲的过程中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课改的成功关键在于教师,而教师的成功关键在于观念的更新。2003年9月我县也迎来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今年已是第三个年头了,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肩负着这神圣的使命,我们只有了解、明白课改理念,才能运用它,并指导自己的教课改实践。我想这也是我们教研室领导举办我们新课程培训的目的所在。下面我就《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里所解读到的新理念与老师们共同学习。

一个性质: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新课标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的“工具性”是毋庸置疑的。而“人文性”对我们来说,也已经不陌生了。在当代,这个词已被频繁使用。课标把“人文性”作为语文学科的第二属性,并进一步指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统一的。讲语文的工具性着眼于它的形式,讲语文的人文性则侧重于它的内容,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新的语文性质的定义,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学生的成才。确认语文的人文性,是对应试教育影响下人文精神失落这样一个状态所作的反拨。就意味着学习语文,除了要不断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外,还应广泛吸收人类的文化。与此相对应,我们发现,我们的新教材面貌也相应有了改变。人文内涵非常丰富。如锤婀杪韫盏氖痘肚臁罚次颐巧臧鲁晒Φ摹段颐浅晒α恕罚垂匦乃说摹洞扒暗钠颉罚慈擞攵锖托诚啻Φ摹肚乘堇锏男∮恪返鹊群芏唷SΩ盟担滩母颐翘峁┝撕芏嗾庋目挝模刮颐悄芄桓玫亟柚滩氖寡谒枷肷系玫狡舻希谇楦猩弦鸸裁?/SPAN>

上学期我有幸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江、浙、沪小语会联合举办的小学语文课改背景下教学研讨观摩活动,目睹了三省市十多位优秀教师的教学风采。特级教师、浙江小语会会长沈大安老师的讲座《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回顾和前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我们的培训活动,江老师也给我提了这样一个要求,把沈大安老师的这个讲座内容结合进来。那么现在我就结合沈大安老师的课例,把如何发掘人文精神提出一些看法。

1、用教师的导引帮助学生感受教材的人文内涵。原来的大纲用得很多的一个词就是“训练”,现在的新课标用得较多的词是什么呢,是“感悟”,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自己产生的感受或者说是独特的体验”。许多优秀的教师就是用教师的导引帮助学生感受教材的人文内涵。比如,山东省的张伟老师执教《再见了,亲人》。张老师的第一个问题是,再见了亲人,谁是亲人?这是第一个层次,那么朝鲜人民是志愿军的亲人,这个从文本中就可以看出来,比较简单。张老师做得好的呢,是接下来的。第二层,朝鲜人民是志愿军的亲人,志愿军回国的时候,跟朝鲜人民告别,说再见了亲人。亲人是相互的,第二层意思就是说,志愿军也是朝鲜人民的亲人。这一层意思是过去大家比较忽略的。然后,张老师有第三层递进。我们的“再见了亲人”,是战争年代结成的血与火的亲情,那么,在和平年代有没有这样的亲情。大家发现,张伟老师通过三层推进为《再见了亲人》这篇五十年代的作品开掘了二十一世纪的人文内涵。最后揭示了“只要人人拥有爱心,处处都有亲人。”

要学生感悟文本中的内涵,语文老师必须要自己有感情,首先是语言要有情感。大家来看窦桂梅老师是怎样用自己生动的话语让学生感动的。窦老师执教《圆明园的毁灭》,在结课时,是这样说的:“圆明园的大火早已熄灭,可是我们思考的脚步不能停止。有着5千年文明的中国为什么会被几千个强盗杀到京城?圆明园烧掉的究竟是什么?毁灭的究竟是什么?永远也毁灭不了的是什么?——也许,今天的学习只是给同学们打开了一扇小小的门,希望大家从这扇门出发,怀着更多的思考走向未来的人生。”窦桂梅老师通过自己这样有激情的语言带领学生深入思考,圆明园的毁灭带给我们的是什么?窦桂梅老师的这节课网上也有视频,很好找,老师们可以去找来看看。

2、入情入境,设身处地地去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教学应该强调让学生得到情感的震撼,让学生能够入情入境,设身处地地去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去经历喜怒哀乐的过程。

入情入境,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一个读字。通过朗读来感悟,来体验感情。比如,《小柳树和小枣树》这篇课文,小柳树因为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洋洋,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呢,并不因为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为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读好对话,读出对话双方说话时不同的语气。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变成文中的小枣树和小柳树,这样,他也就体会到了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尤其是小枣树最后的那段话,你看:“你虽然不会结枣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发芽长叶,比我绿得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叶晚。再说,你长得也比我快,等你长大了,人们在树阴下乘凉,那有多好啊!”小枣树那么宽宏大量、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学生在读的时候,把自己也当成了小枣树,就会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

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也可以通过演。例如人教版《两只鸟蛋》一课,写一个孩子拿走了两个鸟蛋去玩。妈妈看见了说,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鸟妈妈看到了一定会不安。老师在教的时候,就是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会鸟妈妈的不安,然后让学生从座位上站起来演一演,孩子们都小心地捧起鸟蛋,放回鸟窝。在做的过程中,孩子们会有一种情感的体验,会觉得,自己这么做很崇高,是把两个小生命送回到了妈妈的怀抱。

3、组织富有人文内涵的语言实践活动。

不要把语言实践活动变成单纯的机械的语言训练。那么,我们怎么样从课文中提炼有人文内涵的语言实践活动呢。比如说人教版的一篇课文《给予树》,写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孩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课文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教师组织了这样的语言实践活动:金吉娅在给予树上摘下这张小卡片,听到商场里响起圣诞快乐的音乐(播放音乐),她会在这张小卡片上写些什么呢?如果你就是金吉娅,请把你要说的话写在小卡片上,连同那个布娃娃一起,送给那个小女孩。学生写了以后,老师们发现,小朋友写得很好。老师在反馈时发现,光是署名就有三种不同。第一种署名金吉娅,老师问为什么,学生说,我想和这个贫困的小女孩交个朋友。有的没有署名,老师问为什么没有署名,学生是这样说的,雷锋叔叔做了好事也不留名。还有的署上了“圣诞老人”小朋友这样解释原因:我想让这个贫困的小女孩有一个美丽的梦……

讲到这一点,要讲一个我们应该尽量避免的问题。就是只注意人文因素,忽视语言因素,语言实践没有落到实处。课改以后,这种情况很普遍,这个趋向很值得思考。如果只考虑去发掘教材的人文因素,也许不久以后,我们又要听到对语文工具性失落的呼声了。毕竟,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第二属性。人文因素,很多学科都有,思品、音乐、历史、美术,都有体现。语文课本身的责任还是语言文字,不能没有语言因素。过分强调人文性,语文课就上成了思品课。后果则是,致使不少学生语文基础薄弱,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连篇。如果一个学生连字音都读不准,又经常出现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难以表达出来,也算不上一个语文能力强的学生。

沈大安老师讲到了目前在发掘人文因素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来看看是不是存在这样的的问题:

1、教材的人文因素没有充分发掘,有的课文解读的观念已经陈旧。(对教材应有进行富有时代精神的解析。)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还在揭露资本主义的罪恶,还在让学生和卖火柴的小女孩比童年。

2、上面讲过。

3、只考虑教学形式的生动活泼,忽视语文本身的语言因素。在低段比较普遍,尤其是年轻的老师,选择上公开课的课文,喜欢先可以唱歌、画画、表演的课文,在这堂课上,有唱的,有跳的,有演的,唯独没有语文的。这还是语文课吗?

举个例子,棉花姑娘这篇课文大家都知道吧,这篇课文上完之后,老师让学生完成一个连线题,并且说一说,怎么说呢?燕子会捉天空飞的害虫,啄木鸟会捉树干里的害虫,青蛙会捉田里的害虫,七星瓢虫会捉棉花地里的蚜虫。这篇课文在一年级下册里,一下的孩子要完整地说这样一段话,在原有的语言水平上,大部分孩子都有提高,每个孩子都能说的话,语言就能明显地得到发展。

四个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什么要讲这一条呢?因为这个理念是贯穿于《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列为第一条,可见它在整个《标准》中处于核心的地位。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是培优,抛弃大多数。这充分体现了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二是语文素养。这是学科标准的核心概念。那么什么是语文素养呢?我们来看课标的这段话:“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可见,语文素养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以及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这一点极为重要。它可以涵盖听说读写诸方面,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目标,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语言积累和语感能力是语文素养中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在应考之风盛行的教育中失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对语文教学的正本清源。为什么这样说呢。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总是老师讲,学生记,以讲读为中心,只讲现成知识,不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是人文方面的内容。《标准》“总目标”所列的十条,是对接受义务教育的每一个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的基本要求。做到了这十项要求,就应该认为 “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什么要解读这个理念呢?因为我想,理解了这一段话,我们就明确了我们语文教学努力的方向。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个大课题,我们大家一起在实践。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这个标题有两个内容:第一,语文教育的特点是什么?第二,怎样才算“正确把握”,过去的偏差在哪里。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过去,学生的独特体验是不被重视、不受关注,甚至是不允许的。不管什么问题,都求惟一的答案,不允许独立思考。这样做,即使答案是正确的,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求真求实和创造精神。这样的做法,的确是没有“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多元解读文本,要注意价值取向。现在,课标提倡对文本的创造性阅读,孩子可以有个性化的不同看法。但是我们同时要提倡积极的价值取向。

我们在尊重学生多元解读的时候,要渗透主流的价值观,对于那种不正确的应该予以否定。比如,我曾听一位老师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一个学生这样理解“我很敬佩白骨精。因为他坚持不懈。”老师们,你想,的确,白骨精为了吃这个唐僧肉,他三骗唐僧,确实没有放弃。但是这样理解的话,价值取向是正确的吗?那位老师问这位同学“白骨精为什么要坚持不懈,是为了要吃唐僧肉,那是做坏事。我们能敬佩他吗?”当时听了以后,我对这位老师很敬佩,敬佩她的教学机智。

再如《江雪》这首诗里的诗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老师在教学时,有个学生提了个问题:这么冷的天,这个老翁怎么还在钓鱼呢?老师让同学们大胆的想一想。学生的回答很多,有的说,他家里穷,为了生活没有办法。有的说,他喜欢清静。有的说,他对钓鱼特别感兴趣,是个钓鱼迷。还有的说,老翁可能是碰到了不痛快的事,他的儿子媳妇对他不好,所以这么冷的天还来钓鱼。孩子对这个问题有多元的理解。但是我们要给他一个基本的价值取向。老师给大家看柳宗元写这首诗的背景材料,想想柳宗元在这种情况下,大概要表达什么取向。

三、语文教育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人类的学习活动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体验学习,二是发现学习,三是接受学习。这三种方式在学生的学习中同时存在,互为补充。小学生读一篇课文,要进入情境,感悟语言符号所代表的生活场景与思想感情,就需要体验或发现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更多地需要学生经历体验和发现。然而,学生年龄小,知识积累有限,人生阅历不深,很多时候需要教师讲解,需要接受学习。因此,以往我们更多使用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基础教育必须给学生奠定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这个基础便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下面我们也从操作层面上来谈一谈:

1、鼓励质疑,引导发现,解放学生的头脑和嘴巴,使他们敢想、敢说,用自己的方式解决疑问。

质疑的过程是积极思维的过程,质疑可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能以较高的效率全面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根据教材特点运用各种激疑方法,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消除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提供质疑的契机,教给质疑的方法。比如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对标点符号的运用质疑;对标题进行质疑;对文章矛盾处进行质疑等等。甚至对课文插图质疑,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除了对这些静态的文本内容本身进行质疑外,还可对教学过程中动态的内容进行质疑,如同学的回答、老师的讲解等。

2、讨论。从自主学习方式来看,这是指学生参与合作学习、参与讨论的能力。具体包括:敢于积极主动地发言,惯于认真思考后发言,善于清楚明白地表达,乐于吸取同伴的有益观点提高自己的认识。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的讨论,参与文本、教师、学习同伴间的对话,是一个重要的自主学习的方法和习惯。很难想象,课堂上听不到激情的话语,看不到兴奋的小脸的孩子,会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教师要创造性地想一些方法,面对全体学生,调动所有孩子参与讨论,做学习的主人的积极性。

3、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要使学生真正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关键还在于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养成学习习惯。如果学生能够在长期的、自主的语文实践中,渐渐领悟、习得,积累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养成一些好的学习习惯,甚至学会运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语文,学生就真的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了。学习好习惯有:

1、预习。良好的预习方法、自觉的预习习惯对语文课堂教学十分重要。教师可布置一些可操作的细致的预习作业,坚持训练,使学生内化为方法,养成习惯。

2、复习。对学习过的内容能经常性地复习,帮助巩固所学知识,并且温故而知新。

3、多阅读。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列了优秀诗文推荐篇目和课外读物篇目。学生如果能经常阅读课外读物,4、经常使用工具书。字典是无声的老师,是学生随时可请教的老师。教师要教会学生查阅各种字典、词典的方法。对低年级学生而言,《新华字典》是必备的工具书,对中高年级学生而言,《现代汉语词典》和《成语词典》是必备的工具书。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养成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克服学习上一遇到“拦路虎”就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的依赖性。

5、利用各种学习资源,特别是电脑网络。

4、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

在低年级以下两种合作形式比较多用:

①同桌合作,这种合作方式,学生的交往范围较小,所占时间不长,易操作,特别适用于低年级。如同桌互相合作听写生字、互相检查预习情况、检查背诵课文等,也可用于对难度不是很大的问题的讨论解决。②小组合作,“小组”一般是由邻座4至8人组成的学习小组,这是最常用的分组方式。这种编组形式,要注意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比如内向不太爱说话的学生和喜欢说话的学生组成小组。选择责任心较强的学生担任学习组长,人员的安排最好固定,如果完全放手让孩子们自己选择合作伙伴,有的孩子是在一起共同学习、探讨,而有的孩子则不然,恰好利用这个机会讲闲话,还有少数性格内向的孩子则没有朋友愿意和他们讨论学习,而因此伤害了这部分孩子的自尊心。

教师一定要加强巡视,我们在公开课上看到老师们也注意巡视,但很多是走过场,老师并不注意倾听学生小组内的发言。这时候,其实教师的调控很重要。当个别学生胆小或有自卑心理,羞于启齿时,则要教育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激励他们不要怕说错,暴露错误则有利于进步。只有突破羞于发言的心理障碍,才能获得与他人平等地参与合作的机会。当个别学生过分好胜,惟恐自己落在他人后面,以至于还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就抢先发表意见时,则要教育他们学会照顾和尊重他人,小组合作交流也是学习,只有作好准备,才能有高 质量的发言。通过学生间的交流达到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合作交流中求得认识的统一,在争论中求得智能的发展。这种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如果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好,那么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

需要指出的是,接受学习仍是人类重要的也是特有的学习方式。学生不必从零开始学习活动,他们可以通过直接接受前人与他人的认识成果而加速个体的认识发展过程,从而使有限的生命个体能够更从容地面对无限的知识海洋与大千世界。所以接受学习不仅是人类重要的学习方式地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尤其是低年级的教学。新课程要求加强体验学习和发现学习,但并不意味着拒绝接受学习。在新的教学方式里,语文教师仍要“讲”,或是提供背景知识,或是点拨言语规律,或是交流自己收获,或激情熏陶,不一而足。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这个理念也是新课标所提到的一个全新很重要的理念。“开放”是相对于“封闭”来说的,语文课程的开放性是针对传统教学“书本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的封闭性弊端提出的。语文课程只有解除封闭状态,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过去,“课程”被认为只是政府和专家关注的事。学科课程规定的教学内容,是教学的方向和目标,是预先设定的,是不能更改的。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要由专制走向民主,由专家走向教师。课程不等于教材。老师自己要对教材进行开发。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① 在用好教科书上下功夫。教科书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教材中很多都是新课文了,我们提倡老师与文本的对话。老师拿到新课文,不要急于去看备课参考,先来自己读读文本,与文本对话。然后,想一想,理一理自己的感受。在课堂中可以把自己的这种感受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是对用好教科书的一个建议。

② 用好拓展资料。

说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常见的是把一些相关的资料引进课堂。在我们的语文课文后面,也附有资料袋,为学生拓展语文学习的材料。拓展延伸现在我们用得很多。但是要避免一种现象。就是不恰当的拓展延伸。我曾经写过的一篇论文里提到过这种现象。举例:一位老师上《三顾茅庐》第二课时,老师引导学生紧扣人物对话、行动进行揣摩、剖析,引领学生进行感悟文本,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在结课时,这位老师出示《前出师表》节选给学生看,然后老师朗诵“臣本布衣……”问学生:“你好像听懂了什么?”学生听懂了什么呢?这样拗口的文言文对小学生来说,无疑像天书一样。然后老师又说:“你想对刘备说些什么呢,写一写,再交流。”最后,老师又推荐学生去看《三国演义》。我不能不说这是一个运用拓展延伸失败的例子,老师把几乎所有能拓展的内容全部带到了这一课时的课堂上,牵强地延伸、拓展,不仅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成了整堂课的“败笔”。这样的课堂成了“资料展示厅”,内容庞杂,形式令人眼花缭乱。在用好教科书的基础上,在现有的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地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阅读相关的文章,课后推荐阅读相关读物,以增加对作品的背景、主人公的了解,拓展学习内容,提高阅读能力,这样才是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精神。

第一学段(1—2年级)目标解说。

参阅新课标教师读本,新课标在阶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也就是一二年级,按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共列出了28条具体目标。它的特点是:

1、汉语拼音降低了要求,减少了内容。

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把汉语拼音的要求放在“识字与写字”中,规定汉语拼音的功能是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查字典,不再提帮助阅读。功能的调整,决定汉语拼音必须适当降低要求。汉语拼音要求的核心是学会汉语拼音,怎样才算学会呢?一是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二是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三是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课标把“熟练地拼读音节”改为“准确地拼读”把“默写声母、韵母”降低为“正确书写”;把“背诵字母表”改为“熟记”;删减了直呼音节的要求。这对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丰富启蒙教育的内容,是十分有意义的。

这样的教学要求,估计4周左右即可基本达到。可能有老师会担心,短短的4周,学生掌握不了拼音,掌握不了拼音怎么能帮助识字呢?这就要求我们改变教学观念,首先要把握好教学的“度”——能准确拼读音节,不要拔高到熟练拼读上,至于从学会到熟练还得有一个不断学习、复习、巩固的过程。其次,要明确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并不是必须熟练拼读了才能去识字,而是只要会准确拼读便可以开始识字。借助拼音帮助识字,在识字中巩固拼音,充分利用汉语拼音、识字甚至阅读之间的相互作用,让学生在不断的语言实践中练习、巩固,从“准确拼读”达到熟练,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汉语拼音删去了直呼音节的要求,是否还可以用直呼的方法进行教学?我认为,课标不要求直呼是指教学目标,而用什么方法教学是教学方法的问题,教法各异,百花齐放,只要省时高效,不加重学生负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进行各种行之有效的教法探讨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活动。

2、识字提出了“会认”和“学会”两种不同要求。

识字是学生再学习的基础,是最基本的工具,这种基本工具及早掌握,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课标规定第一学段的识字量由原来的1250个增加到1600~1800个,恢复到建国以来低年级最高的识字量,以这样的量满足学龄初期儿童阅读的需求。事实表明,到二年级学生认识了1800个字,一般的儿童读物,生活中常见的信息,连同本学段数学、品德、体育等教科书,学生基本上可以自己读下来。

课标又考虑到识字量提高不致增加学生过重负担,在要求上作了区分,即提出“会认”和“学会”两种不同要求,且会认的多,学会的少,本学段要求学会的是800~1000字,比1993年实施的“大纲”要求的1250字还少450~250字。

要求“学会”的字,要做到:①读准字音;②认清字形;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④正确书写。通过这些字的教学,达到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要求“会认”的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抄写,不默写,不考试。教学时,可结合课文的原词读一读,可列举含有这个字的常用词语帮助认识,还可以用卡片或做游戏等方法帮助学生认读。

浙江省小语会提出的小学语文第一学段教学实施十条建议中,也把识字写字教学放在重要地位。关于识字,建议指出:①一至二年级识字课共有24课,一定要体现以识字为主的教学。②把识字和学习词语、理解课文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随文识字,是识字教学的主要途径之一。因为第一学段课本是汉字注音的形式,学生在阅读中随文识字,可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并通过阅读,让汉字反复重现,达到识字的目的。比如第13课《平平搭积木》的教学: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个新朋友,他的名字叫平平(出示平平在搭积木的图片和文字“平平”)我们打个招呼吧。

生:平平。

师:称呼别人的名字要正确,这样表示新生。看清“平”的注音,我们来读正确。

生:(先个别读,再集体读)。

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平平在干什么呢?

生:平平在搭积木。

师:(出示句子“平平搭积木”指住搭字)你们看图中的平平搭了些什么?

生:平平搭了很多房子。

师:你们搭过积木吗?你都搭了些什么?

生:看字说词(搭桥、搭亭子)

这样在揭示课题、认识人物时引导学生认识生字,读准字音。开门见山、不着痕迹地进行识字教学,吸引了学生的无意注意,抓住了教学的有效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③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联系生活实际识字。比如认同学的姓名,上不路上认认路牌、店名;进校园后认认标语、科室的牌匾;到商店购物时认认商标、包装盒上的字;外出游玩时认认名胜介绍;家族休闲时认认电视、报刊杂志上的字等,这样不经意中就扩大了识字量。④开展一些识字有关的活动。如制作“识字剪报”。刚从幼儿园升小学的学生特别喜欢剪剪贴贴,我想,教研室开展了两年的课外识字本评比也是这样一个目的。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制作识字本,把自己喜欢的自剪下来,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我们讲可持续发展,课外识字活动是我们的语文课的可持续发展。当然这也需要家长的支持。应该说,低年级学生的家长长都格外关注,我们可以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帮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识字。比如学完《自选商场》后,让学生跟随家长去自选 商场购物,请教家长,认读商品名称,收集商品包装,认读包装上的字等。⑤适当渗透汉字文化。日月等象形字。好记又能使学生对祖国的语言文字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二年级教师主要讲的还是识字,但是着重在于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鼓励学生自主识字(课内和课外结合)。

关于写字指出:①要指导学生认真写字,难写(易写错、易写不好的字)教师要范写。②写字随机结合识字或理解课文,如《识字6》中学习海边片段后教师出示图片,你来到海边以后想干什么,学生说玩沙子。教师随即出示:“沙”“海”,观察字形,指导书写。③扎实写字教学的过程:观察字形——指导书写——学生模写——展示评价。

课程标准对写字的要求较之旧大纲有所降低,教学中不要任意拔高,要坚持一个“少”字,做到一个“好”字,力求写字教学的优质高效。多识少写,并非降低写的要求。写的少了,应写得更好,刚学习写字的低年级学生,尤其是一年级新生,要一笔一画地教,让学生知道所写的字由哪些笔画组成,各种笔画 如何写,整个字的笔画如何排列写起来才端正、美观,使其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这一关必须把好,因为这一关对今后提高识字写字质量、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都十分重要。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识字、写字知识后,学生对汉字的组在、间架结构、书写规则已基本了解,可逐步通过自学解决识字问题,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④写字指导时教师一定要学生先看范写,再自己书写。切忌教师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板书,效果等于0。

课内应安排书面练习,每节课书面练习时间一般不少于5分钟。书面作业原则上要在课内完成,减少机械抄写的作业,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

3、阅读强调积累,写话强调兴趣。

课标在阅读目标中十分强调语言的积累,而且进行了量化,第一学段明确要求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这样的要求是建国以来历次颁布的教学“大纲”都没有明确提出过的,这样的要求概括了我国从古至今乃至当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共同规律,它既汇集、继承了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又针对了近年来语文教学“做题多,读书少”的种种弊端,并考虑到了信息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新世纪对人才的需要。

强调积累就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根据第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和学生年龄、身心、思维的特点,教学中应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在边读边思中,在相互讨论中,在小组交流中,在合作学习中动口、动脑、动手去学习朗读、默读,去理解词句,去培养语感,去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去读、去背、去积累。

怎样去指导学生朗读呢?老师们的方法一定也很多。我看到过一篇很好的文章,给大家几个建议:

首先我认为应该重视老师的范读。我们现在很多看到的一个现象是让学生自己爱怎样读就怎样读,在学生自己读了以后指名让学生读,点了几个学生读后都没能读好。老师却总会再请,学生读得不好,老师也会有赞扬声或者鼓励的话。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读书还处在一个起初阶段,他们面对的陌生的课文,对一些生字新词以及长句子,要很流利地读出来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更谈不上有感情地朗读了。在低年级教师进行示范朗读非常重要,学生以听助读,在模仿中纠正自己的发音,掌握朗读方法,提高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更高效,更有用。

其次,可用揣摩文本的方法。低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形成对语言的较强的感受能力,朗读课文只能读准字音,没有能感知、领悟语言文字所传递的感情的能力,读出来容易“干巴巴”的。这时可以通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形象来达到感情朗读的目的。比如第一课《秋天的图画》有一句“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这里的动词:挂、露、翻、举表现了秋天的生机勃勃。二年级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难的。这个用我们课文分析的办法是很难向学生解释清楚的。这时候,我们可以用对比句子让学生来体会。拿来对比的句子是:金黄的梨,红红的苹果,金色的稻海,火红的高粱。学生通过比较朗读,加上动作的表演,来表现秋天的生机。这样的读,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感知的能力。

此外,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还好凭借生活经验。比如我举个例子。〈清澈的湖水〉里面有一个句子:“哟,清澈的湖水里有许多小鱼在游。”哟,这一声,表达的是一种惊喜的感情,但是学生在开始读的时候不一定能读好,这时候我们老师可以提供帮助。小朋友想一想,自己平时惊喜的时候会怎么样?“哇“”哟”让学生自己投入进来。当学生涉及到生活实际的时候,表现的不光是语气了,甚至表情都能表现得很好。而且这时候的学习兴趣一定会高涨。

另外,可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这也是我们很多老师常用的方法。

大语文教育观要我们树立这样的观点:走出课堂,以课内促课外,去阅览室、去图书馆、去书店,去上网、去参加比赛……进行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童谣和古诗;向往美好的生活,关心自然和生命;感受语言的优美;体验阅读的乐趣……

这样,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教在点子上,;课外,延伸、扩展、深化,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达到课标提出的阅读目标,在积累语言材料的同时,积累文化,积累精神,打好文学底蕴。

第一学段对写话没有统一的要求,却强调了对写话有兴趣,这样的要求是站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高度,按新世纪的人才标准提出的。有利于克服写作畏难情绪,从兴趣入手,首先让学生喜欢写,乐于写,为第二学段的自由表达奠定了基础。

4、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更具有时代要求。

课标把“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这不仅仅是提法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体现了观念上的改变,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因为语言交际能力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与听说训练不同,它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要在口语交流中,规范口头语言,培养语言交际、待人处事、举止谈吐、临场应变、传情达意等综合能力和基本素养。第一学段对口语交际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如讲普通话的习惯、自然大方的态度、与人交流的意识与自信等。

口语交际的关键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说的兴趣和欲望。口语交际要在双向互动上下功夫,师与生,生与生双向互动,才能体现“交际” 口语交际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发表一点新思想,谈一点新见解,说一点不一样的话,不要人云亦云,鹦鹉学舌。总之,在课堂上要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给学生提供一种自由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情境,鼓励学生大胆与人交际,让学生始终在富有个性和积极思维中进行口语交际。

除了口语交际课外,还要在各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有意识地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培养良好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习惯,达到本学段口语交际的各项目标。

5、增设综合性学习要求。

课标增设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第一学段对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是: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结合学习语文,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这样的表述,既指出了这一目标的重点,又指明了进行综合性学习的途径。第一学段是综合性学习的起步阶段,要在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兴趣、观察以及参加活动上下功夫,为以后的综合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8:小学语文新课标解读

关键词:语文新课标,理论解读,实践思考

历经10余年的课程改革后, 从2010年起, 国家教育部在全国范围组织专家、教师, 本着求真务实、精益求精、建设性修订完善的原则, 对18个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认真修订、充实和完善, 并于2011年正式发布各学科新修订的课程标准。那如何来解读新课标呢?下面我将从四方面来对新课标进行介绍与解读。

一.新课程标准修订的背景与重点

新课标实验稿出台后, 绝大多数人都不否认改革的必要, 但要真正推进新课程, 又非常艰难。家长担心自己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种担忧几乎成为集体无意识了。一方面是对时下应试教育强烈不满, 另一方面又都不敢轻易放弃应试教育。道理上赞同新课程, 实际上却又紧张、担心, 结果就形成巨大的社会障碍力。

当然在实际教学中也还有另一种趋向, 就是把新课标片面理解为颠覆性的, 不顾实际条件, 一味追求课改的形式。强调语文课的人文性, 就不敢再提工具性, 两者被生硬地割裂开来, 语文课上成了思想教育课, 掏空了语文;强调学生为主体, 就死板规定教师不能多讲, 课堂教学追求无边的讨论。

所以, 本次基本修订原则就是坚持改革方向, 正视新课程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增加新课程实施的可操作性。

此次修改达200多处, 改动最多的是语言的表述, 努力使意思更加准确明晰, 尽量避免误解。修订力图使课程目标更切合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 进一步突出语文学习的关键性要求, 补充相应的措施和说明。如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 增加了关于“语文素养”的描述, 强调“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 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等内容。各学段的教学目标、要求的梯度和层次更加清楚, 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也更具体。并修订中突出了几个重点:一是, 听说读写中格外突出“读”, 强调“读书”在语文学习和思想文化修养中的关键作用。二是适当降低难度, 特别是小学, 有的教学目标不再提达成度的要求, 而着眼于鼓励学生学习。三是将原来的附录《语法修辞知识要点》内容扩充, 增加了关于汉字、拼音、阅读、写作、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四是强化写字教育, 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这对电脑化带来写字能力普遍下降的状况是有针对性的。五是明确要求防止和改正新课程实施后出现的偏差, 如提出阅读教学中应当防止“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以及“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 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等等。

二.新课标修订稿与实验稿对比解读

1、关于前言, 有三个增加的观点。

一是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思想道德修养, 为培养未来公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 提高国民素质发挥奠基作用。二是坚持以人为本, 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 汲取当代教育科学理论的精髓。三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关于课程基本理念, 突出新的学习方式。

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 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 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 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 这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3、关于课程设计思路, 更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 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融入语文学习过程。

4、关于初中阶段目标, 突出在实践中学习阅读与写作。

阅读:增加“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 扩大阅读范围;” (去掉“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增加“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 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 获取主要信息。”; (去掉诵读古代诗词中的“审美情趣”) 。增加“随文学习”基本语法及文学常识;明确“背诵优秀诗文80篇 (段) 。”

写作上:增加“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表达力求有新意。”;去掉“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去掉“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三.新课标修订的理念亮点

新课标修改后在多方面呈现亮点,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适当减负。课标修改组组长温儒敏先生认为, 这个减负不完全是学习负担的减少, 更是追求学习效率的提高, 以及激发兴趣, 教学生学会学习。比如小学生的识字写字教学, 过去一二年级就要求会认1600-1800个字, 会写800-1000个字。现在减少识字量, 改为认识1600个字, 其中会写800个字。提倡“多认少写”, 希望扭转多年来形成的每学一字必须达到“四会”要求的做法, 不再要求“四会”。

二是更加重视写字与书法的学习。针对目前电脑普及之后, 写字能力普遍下降的现象, 这次修订特别加强了写字教学的分量, 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都有相关规定, 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明确写上“在小学每天语文课都要求安排随堂练习, 天天练字”。

三是阅读教学尝试新的理念。新课标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 尊重学生阅读的感受, 老师应加强指导, 但不应当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不要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 好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 要求9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

新课标提倡尽可能在语文课和学生的“语文生活”之间疏通一条通道, 那肯定会加倍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培养起读书的习惯。现在的应试教育是扼杀兴趣的, 学生除了课本和教辅, 再没有兴趣读书, 这是可悲的。语文课改一定要高度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重视并能多少进入学生的语文生活。

四是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温儒敏先生认为, 目前有不少学校搞“提前量”, 小学一二年级就布置写作文, 是不合适的。课标修订一二年级定位为“写话”, 三年级开始是“习作”, 初中才是“作文”。

另外, 新课标强调作文教学一定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现在作文教学那种完全面向考试, 只教套题作文、馅饼作文、宿构作文的做法, 不但助长假大空的文风, 助长文艺腔, 对学生的人格成长也是有很强的负面作用的。他认为, 这次课标修订特别注意引导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写真话、实话、心里话,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写作教学中应重新强调语言运用的评价, 对有新意的表达多加鼓励, 但不要过分追求“文笔”。“文笔”不是写作教学的第一要义。语文教学包括作文教学主要培养表达能力, 特别是书面表达能力, 能写通顺、清晰的文字, 这是最主要的。

四.新课标修订的实践思考

1、负担减轻, 如何更有效

比如识字写字教学, 在减少数量上的要求后, 如何做到高效教学?

首先要拓宽识字写字教学的途径与方法。从本质上来看汉字作为象形文字之一, 其音、形、义、写都有特殊的要求, 在识字写字数量减少后, 就为教师在音、形、义、写等方面的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更丰富的教学探索与落实的可能, 如果能真正将汉字的识字写字教好, 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的提升, 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学习中国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要辩证地看待识字写字教学的容量。虽然新课标修改中对识字与写字要求的数量上有减少, 但对不同区域、不同家庭与社会背景的学生要辩证看待。由于社会发展进步, 各种媒体信息的影响, 许多基础较好的学生需要更大容量的识字与写字教学, 而不仅是新课标中规定的数量。而较偏远地区的学生由于接受相关信息较少, 识字与写字量就要以新课标的基本数为教学依据, 从音形义写等方面进行扎实的教学, 让学生扎实掌握最基本汉字的音形义写, 为以后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以, 对新课标修改稿, 我们要理性看待其中某些项目内容减少, 数量上的改变只是表象, 究其本质是教学是否更扎实更有效。

2、积累增加, 素养如何提高

对比旧课标, 语文科目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增加了背诵篇目, 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须达400万字以上, 而推荐背诵的优秀篇目则有136篇。其中, 小学阶段增加了6篇;初中阶段则增加了14篇。

背诵篇目数量增加, 可能会导致新的“死记硬背”, 增加负担, 其实, 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背诵经典篇目”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 以“背”促“悟”促“赏”才是真正的目标。学生通过背诵, 可以更好地领悟经典作品的精华, 从而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从这个角度讲, 我们应该提倡背诵更多的经典作品, 老一辈语文功底好的人很多都是背出来的。

首先, 是关于兴趣的培养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是我们都知道的道理, 培养孩子读书兴趣的重要性我们大多也都懂, 但我们往往忽视了“广泛”的要求, 何谓“广泛的阅读兴趣”?我们认为, 在书的类别方面的广, 不仅要培养孩子读文学书籍的兴趣, 也要培养孩子读历史地理方面的兴趣, 还要培养孩子读科技、艺术等方面的兴趣。而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 我们大多重视孩子读趣味性较强的文学历史方面书籍, 忽视科技与地理等方面的书。另外, 不仅培养孩子阅读纸质书的兴趣, 也要培养孩子阅读电子书的兴趣。不仅培养孩子读好有“字”之书的兴趣, 也要培养孩子读大自然“无字之书”的兴趣。

第二, 关于扩大阅读面的问题。正如鲁迅所说, 只读一个人的著作是不好的, 正如蜜蜂酿蜜……这就要求我们指导学生读书要努力做到广一点, 再广一点。鲁迅的书要读, 周作人、郭沫若的书也要读, 近代的要读, 古代的也要读, 中国的要读, 外国的也要读, 散文要读, 诗歌要读, 小说也应该读, 由于受传统意识形态的影响, 我们对西方经典作品推介太少, 造成了我们那代人阅读的残缺, 这种残缺不能再留给孩子。

第三, 读书时间保证的问题。也就是新课标所说的“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 语文是读出来的, 不是做出来的。但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 语文也陷入题海战术之中, 诸如机械地抄写生字词甚至课文, 大量的各类诸如造句、题型转换、按照课文内容填空等练习, 不仅掠夺了孩子大量的读书时间, 而且扼杀了孩子读书的兴趣。

第四, 怎样读书的问题。“好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 笔者以为, “好读书”固然有学生读书兴趣的培养问题, 还有学生读一本书之前心里调试的问题, 使学生能带着期待的心情去读一本书。读好书, 也就是我们时下所倡导的经典阅读, 高品位的阅读。这是老师推荐给孩子读什么书, 应该非常慎重的问题。一是应该无论在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应俱佳的书, 如《红楼梦》《安徒生童话》、《草房子》等, 二是要适合孩子心智的阅读。如果强迫小学生读原本的《红楼梦》、《史记》, 恐怕就会拔苗助长了, 而让孩子读点《史记小故事》效果应该不错。而“读整本的书”, 也是我们指导学生读书所经常忽视的, 读整本的书, 能使孩子全面、正确把握文章的思想和情感, 培养孩子整体意识, 还能培养孩子做事善始善终的良好习惯。笔者以为, 尤其在小学的高年级和初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读完整的长篇、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书”的兴趣和习惯, 这对孩子坚强的毅力、宏阔的视野、整体框架的构建等优秀品质的培养是很有好处的, 一个能耐住性子读完《史记》、《红楼梦》、《堂吉诃德》、《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等“大书”的人, 也一定是一个能做成大事的人。

3、深入阅读, 突出语文特色。

语文教学的主要媒介是语言文字, 学生学语文最重要的途径是通过文本的深入阅读才能实现。新课标修改稿在关注深度阅读上有新的要求, 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体现

首先是阅读教学要求更细致。在继续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的同时, 要特别注重引导阅读, 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理解、感觉、体验、察悟, 包括语感, 主要靠大量阅读中去“涵泳”, 逐步习得。如果缺少个人的阅读体验与感觉, 没有个性化的阅读, 而教师讲得太多、太细、太零碎, 不见得好, 还可能破坏那种“涵泳”的感觉。

其次是阅读的评价更具体。新课标修改稿中, 对诵读、默读、精读、略读、文学作品、课外阅读等阅读教学分类的评价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特别是精读评价, 提出了重点评价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 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 并对不同阶段的精读层次提出了具体要求。还有文学作品阅读评价, 着重考察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 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都非常具体, 更有利于教学。

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 也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融入社会的最重要的能力, 新课标修改稿为阅读教学提供了更具体更高的要求, 也非常有利于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

上一篇:征文励志大全500字下一篇:仿写荷叶圆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