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题库整理版

2024-08-25

毛概题库整理版(共6篇)

篇1:毛概题库整理版

第八章第一节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A A.计划经济和市场经都是组织经济活动的手段 B.不再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 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D.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2.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依据是A 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更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B.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 C.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D.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3.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的经济改革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加速推进,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D

A.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B.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C.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D.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4.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确立,是由D

A.按劳分配制度决定的 B.市场经济决定的

C.对外开放决定的 D.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5.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上层建筑领域的相应改革是D A.建立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B.打破垄断,疏通商品流通渠道 C.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D.实行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

6.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是B A.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B.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C.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D.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7.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就是D 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共同富裕 B.充分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C.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大广大人民利益为出发点 D.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在C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D.十二届三中全会

9.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就是在于能否始终A A.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B.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C.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 10.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经济制度基础是A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C.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D.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11.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一步做到A A.加大在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

B.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方面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 C.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1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坚持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决定因素是C A.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B.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C.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3.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做出了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选择,即以科学发展为主题A A.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B.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主线

C.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主线

D.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化同步发展为主线

二、多项选择题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精辟论述包括ABCD A.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 B.市场经济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 C.市场经济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D.市场经济可以与公有制相结合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要点是

A.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ABC B.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C.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 D.只有私有制才能真正搞市场经济,促进经济发展

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是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推进。理论和实践都证明了ABCD

A.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B.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C.政府的职责和作用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优化公共服务

D.政府要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共同富裕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是ABC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所有制结构 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C.在宏观调控上,能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D.政府职能发生转变,政企分开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在目标模式的转变上体现在ABC A.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法律手段为主 B.直接管理为主转向间接管理为主 C.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经济手段为主 D.引导性计划转向市场调节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依据是ABD

A.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B.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需要多种所有制经济 C.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的主要体现

D.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

7.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BD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C.非公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 D.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8.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做到ABCD A.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B.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C.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D.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

9.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在理论与实践上就要做到ABC A.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B.要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C.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D.健全归属清晰、全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10.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在社会总资产中公有资产在数量、规模和比重上占优势BC B.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C.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11.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搞单一公有制是不成功的,改革开放坚持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践已证明这种经济制度ABC A.巩固和发展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B.增强了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C.是从中国国情出发解决了实际问题 D.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12.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原因是ABCD

A.所有制是社会经济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决定着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B.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C.公有制经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

D.公有制经济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 13.如实地将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纳入公有制经济的范围有助于ABC A.正确判断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的比重 B.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C.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D.有利于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有AD A.股份制经济 B.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C.国有经济、集体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

15.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对此问题的正确认识是ABC

A.同样的所有制可以采取不同的实现形式,不同的所有制可以采取相同的实现形式 B.只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 C.反映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

D.以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16.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原因包括ABC A.这是坚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和发展的不平衡性给非公有制经济留下了发展的空间 C.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D.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17.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必须做到BCD

A.坚持破解市场准入限制,企业合法权益不时受到侵犯等经营环境和条件问题

B.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C.坚持平等保护物权,非公有制经济同公有制经济一样,财产权不可侵犯

D.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产权和合法利益

18.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是因为AB A.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

B.是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 C.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关键性作用 D.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

19.我国现阶段存在的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分配制度,其经济依据是ABCD A.存在商品货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存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

C.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发生变化,以及同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合营等各种形式的出现 D.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状况

2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必要性和依据是ABCD A.社会主义公有制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存在着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

D.各种生产要素同劳动一起,都是物质财富和使用价值的源泉 21.坚持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重要意义是ABC A.能很好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

B.能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保证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C.保证人们之间在平等的经济关系上建立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 D.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起积极因素

2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是ABD A.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存在

B.各种生产要素都是物质财富和使用价值的源泉

C.生产力水平没有达到高度发达,社会产品不丰富,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D.当各种生产要素被排他性占有时,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才能被充分有效地利用

2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的意义ACD A.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B.能够保证人民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C.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D.有利于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24.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形式,但就其内容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BCD A.以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身份凭自己提供的劳动来参与分配 B.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C.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D.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要素参与分配

25.党中央提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这一战略的具体内容是ABCD A.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

B.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C.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D.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26.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依据

A.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经验教训基础上取得的新认识ACD B.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C.以更好的质量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我们必须要解决好的重大问题

D.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 27.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具体要求是ABCD A.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B.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C.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D.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28.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除此之外还有ABCD A.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B.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C.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D.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29.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深刻内涵是ABC A.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 B.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C.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D.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

30.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ABC A.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B.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 C.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D.提高经济增长效益

31.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应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同时还要做到ABD

A.富裕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渠道

B.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C.坚持农业反哺工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D.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习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新民主主义社会最显著的特点是()A.继承性 B.过渡性

C.独立性

D.长期性

2、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是()A.中国人民同台湾国民党政权的矛盾

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民族大团结与分裂主义的矛盾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中处于领导地位的是()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4、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最显著特点是()A.实行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辨证统一

C.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最主要目标

D.符合当时的基本国情,反映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5、我国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建立的农业互助组的性质是属于()A.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 B.新民主主义性质的 C.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D.半社会主义性质的

6、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A.统筹兼顾

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 D.四马分肥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A.剥夺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

B.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C.管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D.没收官僚资本

8、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实现()A.和平赎买

B.四马分肥 C.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D.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9、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0、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A.新民主主义性质B.社会主义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

D.共产主义性质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说法是错误的包括()

A.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我国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B.它是独立的社会形态

C.它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社会形态

D.它带有过渡性质,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 E.它是所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必经的发展历史阶段

2、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因素处于领导地位,保证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这主要是()A.经济上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的主导地位

B.政治上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C.文化上无产阶级思想的指导地位

D.经济上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

E.确立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 A.没收官僚垄断资本B.没收民族资本

C.没收地主的土地D.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E.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把社会主义社会划分为()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B.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C.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D.社会主义低级阶段 E.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5、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这是因为()A.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B.土地改革完成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C.土地改革后,个体农民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

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也促使了个体农业向合作化方向发展

E.当时的国际形势也为向社会主义转变提供了外部条件

6、下列属于新民主主义经济成分的是()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E.个体经济

7、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改造中,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表现为()A.委托加工

B.计划订货 C.统购包销

D.经销代销 E.和平赎买

8、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原则是()A.自愿互利 B.互相合作

C.典型示范

D.国家帮助

E.合理引导

9、在实现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采用的形式依次是()A.农业生产互助组

B.高级农业合作社 C.初级农业合作社D.中级农业合作社 E.半农业合作社

10、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的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具体表现在()A.官僚资产阶级在中国内地已经被消灭

B.原来的地主和富农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 C.工人阶级已经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

D.亿万农民和其他个体劳动者已经变成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者 E.知识界已经组成一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队伍

三、辨析题

1、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关系问题上,有人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2、新中国建立后的头三年,中国革命的任务是要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3、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后,中国社会内部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因此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3、为什么说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之后,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五、论述题

1、中国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

2、如何认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3、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BBAAC DDDCB

二、多项选择题

BCE ABC DE AC ABCD ABCDE

ABCD ACD ABC ABCDE

三、辨析题

1、(1)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2)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也不是要回到改造前的状态;而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1)新中国成立之初,形势错综复杂,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还很艰巨,国民经济千疮百孔,财政经济严重困难。因此当时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条件。(2)到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后中央才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开始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等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3)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确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1)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新中国建立后还有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特别是土地改革还没有完成,国民经济也没有恢复,因此社会的主要矛盾仍是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而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2)中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恢复国民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而不是全面进行社会主义革命。(3)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国民经济已经恢复,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四、简答题

1、(1)新民主主义社会有五种经济成分,但主要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2)与三种不同性质的经济成分相联系的中国社会阶级结构有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3)以上两种矛盾集中表现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上,而解决这个矛盾就必然要使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转变;

(4)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社会主义因素已在经济、政治上都已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的比重还很大,所以,它还不完全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因此必须在适当的时候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因而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3)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3、(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使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占绝对优势,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2)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基本建立的同时,我国的政治领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确立了中共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3)伴随着社会经济制度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我国的社会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变化;(4)在社会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的同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5)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由此带来的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我国的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及社会生活其他领域基本确立。

4、(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巨变;(2)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3)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4)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胜利。

五、论述题

1、中国必须要走社会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社会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在民主革命时期已经明确。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过渡到社会主义,充分考虑了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由于现代工业的固定资产中官僚资本占80%,国家没收这一部分庞大资本,不仅建立起了在国民经济中起领导作用的社会主义经济,而且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物质基础,因而成为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开端。

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内在要求。一般规模较小的农业互助合作组织,没有大机器,主要靠协作,也可以增产。事实上,与个体农业相比,农业互助合作组织的增产一般比较明显。这也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提供了重要依据。

第三,建国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创造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这些措施,不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有效的利用和限制,也很自然地加深了它们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之间的联系,引起它们在生产关系上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国家在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成为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初步骤。这也成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总路线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已经显示出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朝鲜战争停战使世界的形势开始和缓。这为实行过渡时期总路线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毛泽东正是在科学分析了新中国建立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生着的深刻变化及发展趋势,及时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在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2、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上,有两个事实是世界历史上各种革命大变动中罕见的:一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二是这样的变革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并且是在人民基本上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这些情况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同时,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主要是“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但是,不能因为出现一些失误而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列宁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因此,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搞的成功的,很了不起。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

3、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实现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完成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为两翼,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明确要求。实践证明,党坚持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对于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保持社会稳定,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都采取了区别对象,用不同的办法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中国的这场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破坏,而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进行和平改造。在社会主义改造之前,无论是资本主义工商业,还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制,都具有私有制的性质。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方面,用事实向农民表明合作化的好处和给农民带来的利益,使农民拥护党的政策。手工业者的情况和农民基本相同。同时以和平赎买的方法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把对资本主义企业的改造和对资本家个人的改造结合在一起进行。对资本家实行团结、教育和改造的方针,不仅稳定了资本家的思想,提高了他们的认识,保证了改造的顺利进行,而且将几十万资本家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成为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干部。这不仅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总之,和平改造解决了诸如实现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和平过渡与消灭剥削制度这类通常难以解决的矛盾问题。

篇2:毛概题库整理版

一、单项选择题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 C

A.为人民服务 B.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C.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D.共同富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A

A.共同富裕 B.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C.为人民服务 D.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3.科学社会主义的目的取向是、D

A.每个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B.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C.人的全面发展程度逐步提高,永无止境 D.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其中个体、私营经济中的广大从业人员是 A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B.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C.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 D.职业和身份不太稳定的劳动者 5.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是 B

A.大陆范围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 B.大陆范围内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 C.大陆同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

D.大陆范围内全体劳动者同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 6.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B

A.民族团结 B.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C.民族平等 D.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7.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等方面的一律平等。民族平等是中华民族政策的 A A.基石 B.基础 C.前提 D.根本出发点 8.毛泽东明确提出“两个务必”,即有关执政党建设的问题是在 A A.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B.党的七大

C.党的八大 D.党的七届四中全会 9.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原则是 D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走去 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为人民服务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其依据是 BCD A.一切为了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B.一切为了人民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报 C.一切为了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

D.一切为了人民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2.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其依据是 ABC

A.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 B.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C.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D.共同富裕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3.当前在我国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和落后的标准依据是 ABC A.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

B.看他们的财产是怎样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样支配和使用 C.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的贡献 D.看他们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 4.新时期建立爱国统一战线的依据是 ABC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B.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需要团结各方面的力量 C.统一战线是党的一个重要法宝,是党的一个政治优势和一项长期方针 D.统一战线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5.新时期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政策的具体内容是 ABCD

A.宗教信仰自由 B.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C.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D.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6.努力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任务,这一任务的深刻内涵是,我军 ABC

A.要保卫传统的领土、领海、领空安全要保护新型安全领域的安全

B.要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发展利益,国家利益延伸到哪,军事力量就到哪 C.要维护自己国家的安全和利益,维护国际和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D.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7.《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要 ABCD A.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和谐 B.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C.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D.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8.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是指 ABCD

A.一切为了群众 B.一切依靠群众 C.从群众中来 D.到群众中去 9.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解决好的历史性课题是 AB

A.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B.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C.提高全党对小康社会的认识 D.提高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

10.“紧握人民的手,管住官员的手,打造无形的手,强化服务的手,缔造和平的手”,形象地概括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新理念,就是 ACD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充分发挥经济活动、法律、行政等无形手段的调节作用 C.认真履行经济管理、社会服务的职能 D.加大反腐败工作的力度

11.温家宝总理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句话反映了 AB A.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B.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 C.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 D.科学发展的核心 12.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的路径和目标是 ABD A.以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

B.提高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C.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D.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13.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当前改善党的领导,要着力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ABC A.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B.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C.要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D.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面的作用,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全局工作的政治领导

14.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应以更大力度继续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建设,这就要求做到 ABC A.坚持从思想教育入手,有坚定的信仰和忠实执行者 B.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C.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完善党内制度及工作机制

D.把党建设成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15.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依据是 ABC

A.学习是开拓进取的基础,学习好才能服务好,学习好才有可能创新

B.建设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实现党的宗旨和本质体现,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转变执政方式的必然要求 C.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的显著特征 D.学习是基础,服务是目的,创新是动力

答案:

单选题:1.C 2.A 3.D 4.A 5.B 6.B 7.A 8.A 9.D

篇3:毛概题库整理版

1.在做中体验, 以便系统地回顾和整理找规律的知识: (1) 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对应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 熟练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2.通过整理和复习, 熟练运用最优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创新意识。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获得成功的体验, 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1.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

2.在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并能主动优化。

教学难点:

策略的形成并优化。

教学转化点:

规律→算法→策略

能力训练点:

发现具体现象的周期规律, 对现象的后续发展情况做出准确判断。利用计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激发探索情趣和探索精神。

先学提纲: (课前完成)

1.回顾:如何确定某个序号所对应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可以用什么方法?

怎么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2.东东练习毛笔字。他一直按下面的顺序写着这样几个字:

(1) 第48个毛笔字是什么字?

(2) 如果他一共写了62个毛笔字, 其中有多少个“爱”字?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今天, 我们要对本单元进行整理与复习。

小组讨论:

这一单元, 你学习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 对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整理, 唤起学生的旧知, 并将新知纳入原有的知识体系, 使学生所学更有条理性, 为综合应用打好基础。

主要讨论以下问题。

(1) 如何确定某个序号所对应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可以用什么方法?

(2) 怎么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3) 谈谈收获。

【设计意图】突出学生的所感、所想, 关注学生的需要和感受。

二、查漏补缺

1. 东东练习毛笔字。他一直按下面的顺序写着这样几个字:

(1) 第48个毛笔字是什么字?

(2) 如果他一共写了62个毛笔字, 其中有多少个“爱”字?

集体交流。

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 共同校正。

同时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想得?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 内化策略。

三、综合运用提升

1. 按1、1、2、5、3、1、1、2、5、3……这样的顺序排列成一组数。

(1) 第99个数是多少?

(2) 前99个数的和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校正。

2. 河堤的一边栽了45棵树。这些树按2棵柳树、2棵杨树的规律栽种。河堤的一边共栽了 ( ) 棵柳树, ( ) 棵杨树。

四、全课总结

通过学习, 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你可以评价一下你身边的同学吗?

五、课堂作业

1.国庆节五年级3班教室里要按“两红、四蓝、三黄”的规律挂彩灯, 一共要挂43盏灯。三种颜色的彩灯各需要多少盏?第21只彩灯是什么颜色?第42只彩灯是什么颜色?

篇4:毛概题库整理版

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的投入越来越大,如何实现其专项资金合理、合法、有效使用,成为了管理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2005年国家财政部、国土资源部颁发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以下简称为《部定额标准》)。这一标准的颁布填补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没有具体支出标准这一空白,为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预算编制与审查、资金的管理与监督提供了依据。

但是,《部定额标准》是在综合全国各种典型地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际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它的全国通用性,使得其不能全面、完整地反映各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际。以湖南为例,《部定额标准》中缺少部分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际中常用的预算定额子目及其相应的机械台班费定额,另外,《部定额标准》中有部分内容基本是针对北方地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际,与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际的相关性很小。以此为背景,在《部定额标准》的基础上编制一部能反映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际的《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既是对《部定额标准》的有利补充,也为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预算编制及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提供更为合理的依据,给现在很多启示。

之一:标准本土化

2006年5月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开展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标准化建设,包括出台建设、设计、制图等一系列标准等,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土地综合整治设计部承担其中一项——制定《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研究,是规范项目预算编制、审查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资金的重要依据和本行业规范标准,也是为形成最终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标准,实现从源头把握控制项目投资规模的有效途径之一。

《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主要在《部定额标准》的基础上,保留大部分适用于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际的子目,删去不适用于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际的子目,增加一部分在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际中常用,而《部定额标准》中缺少的子目。例如增加了湖南常用砌块、砌砖沟渠项目,删去了只有北方地区才有的冷冻土子目。

之二:关注人工费

为了顺利完成任务,土地综合整治设计部不仅研究了大量法律条文和规章制度,还广泛收集了国家有关行业和相邻省(市、区)的相关行业预算定额、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费用构成及取费标准等资料,以及近几年已经竣工、或正在实施、或拟实施的国家和湖南省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有关资料,并在湖南省不同典型区域范围内针对《部定额标准》进行了三次实地调研工作。为此,课题组走遍了全省十四个市州,包括一些项目经验丰富的县。并邀请国土、水利、建筑定额方面的专家进行了不下十次的论证。

第一次调研历时两个月,通过实地了解情况,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座谈,收集了已建、在建和拟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大量资料。对于如何去制定《省定额标准》,答案已经渐渐清晰。在调研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很多老百姓没有读懂国家的定额文件,也会和他们讨论,提高他们对国家标准的了解,化解他们的迷惑。通过第一次调研,基本完成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预审稿,课题组进行了第二次、第三次调研,这两次调研除了进一步完善《省定额标准》,使之更为合理,也是为了让地区的相关部门对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湖南省的标准相比国家的标准,有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人工费大幅提高。以甲类工(技术工)和乙类工(普通工人)为例,2005年的时候,国家的标准是每个工日26.4元和15.8元,2007年湖南省出台的标准提高到45.16元和32.18元。这也是根据经济发展和实际情况而定的。在调研过程中,课题组充分听取了项目承担单位和基层群众的意见:常德安乡是湖南省最早开展土地整理国家级项目的县之一,工作人员去到这两个地方一边看施工工艺,一边听取施工单位和老百姓的建议。他们通过将工作中的实际人工费来比对,认为原有定额标准中人工费一项太低,建议采用建筑工程中人工费最低的一类。负责项目的工作人员在平均优先这一原则的基础上参考了他们的建议和意见。

采访的最后,土地综合整治设计部副主任钟毅告诉记者,《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虽然已经实行多年,但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物价水平的变化和国家2011年新颁布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的出台,我省已着手开始编制新的省级预算标准,目前正处于征求意见阶段,仍在不断完善修改中,另外随着新的工艺新的方法出台,以前没有涉及到的工作,例如在高速公路旁边可以看到的雷诺护坡等一些更加生态环保的工程也会被考虑进去。

篇5:郑吴志毛概PPT整理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主要理论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 1848年马恩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是近代以来中国人寻找救国救民的出路而作出的必然的历史的选择。

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定为自己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

 这时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

 毛泽东说,“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实践中的表现形式,各国应有所不同。在中国,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要和中国的革命实际相结合。”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产生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进行转化,使其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成为中国特有的科学理论。 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很早就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如:李大钊、恽代英、蔡和森等人。

 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是毛泽东。

 1930年5月毛泽东发表《反对本本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之作。

 1938年1月毛泽东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离开中国的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有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须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 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发展成熟,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第一个历史性理论成果。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理论成果

(一)毛泽东思想

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毛泽东思想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首先,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的发展,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客观基础。

其次,中国社会新的生产力的增长和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和阶级条件。

第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融合,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思想理论条件。

第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这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

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关于党的建设的学说。

关于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党的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意义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邓小平指出:“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毛主席最伟大的功绩是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了中国夺取革命胜利的道路。”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第一大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

(3)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二)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 第一,时代背景

从列宁到毛泽东:“战争与革命” 邓小平的新判断:“和平与发展”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A.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制约战争、争取和平的力量成为主体。

B.二战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悬殊日益扩大。”发展”成为世界各国要解决的共同课题。

C.当代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以科技、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状况将最终决定一切。必须寻找符合本民族、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道路。 第二,历史前提

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第三,实践基础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创造的新事物、新经验,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是新的理论创立和发展的源泉。

(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过程

 第一,酝酿(萌芽)时期(50年代中—70年代中)

“白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 第二,形成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A.主要观点形成时期(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82年“十二大”)

在“十二大”上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B.形成轮廓时期(“十二大“—87年”十三大”)

“十三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C.理论体系形成时期(“十三大”—92年南方谈话和“十四大”)

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是南方谈话。

“十四大” 作了新的科学概括。

“十五大”首次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括为“邓小平理论”。

2、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史上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史上的三次历史性的飞跃: 第一次是马克思恩格斯:从空想到科学; 第二次是列宁:从理论到实践;

第三次是邓小平: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1)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解决了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马恩、列宁、毛泽东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如何“建立”社会主义的问题。邓小平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2)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新的概括。(3)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判断

第一,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

第二,世界格局由两极格局转变为多极格局。两极——一超多强——多极化。

第三,两种制度较量的重点从军事斗争、意识形态斗争转变为以经济科技为中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第四,当今世界出现了新的科技革命,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体系

第一,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 第二,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初级阶段;

第三,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 第四,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改革;

第五,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对外开放;

第六,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四项基本原则;

第七,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三步走; 第八,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 第九,统一国家的构想——一国两制。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江泽民:“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益。”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1)时代背景——当代世界的新变化

当今国际局势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政治格局在多极化中曲折发展; 第二,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 第三,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第四,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影响、碰撞。

(2)历史依据——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教训

第一,苏东社会主义发生剧变、解体,执政的共产党垮台的教训;

第二,中国共产党80年来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3)现实依据 ——国情和党情的新变化

第一,国情发生新变化。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日益多样化、多元化。

第二,党情发生新变化。对执政的共产党的执政、领导能力和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理论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纲领和指导思想

新时期党的建设要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

一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和领导能力、领导水平; 二是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第一,揭示了党的立党之本,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第二,揭示了党的执政之基,进一步回答了党为谁执政,怎样执政等问题。

第三,揭示了党的力量之源,进一步回答了共产党怎样保持先进性和生命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问题。

第二章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过渡时期的探索

(一)新民主主义建设的设想

新中国建立前夕,毛泽东曾设想过要有一个较长的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为将来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条件。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与社会主义改造

1953年6月,毛泽东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10年到15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化三改” : “一化”是“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三改”是“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完成,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有两个明显特点:

一是采取了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使我国在国民经济基本上稳定发展的情况下完成了社会制度的急剧变革。

二是采用和平渐变的方式,通过一系列中间环节和过渡措施,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

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探索

(一)1956-57年

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对照苏联的经验教训,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对关系或十个矛盾。

第一,在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提出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

第二,在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上,要积极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

第三,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上,提出一定要加强国防建设,但是加强国防就一定要先加强经济建设。

第四,在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上,提出必须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的原则。

第五,在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提出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地方的权力。

《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新的方针,特别是提出要以苏联为鉴戒,开辟一条不同于苏联的适合中国特点的建设道路。

56年9月,八大正确指出主要矛盾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

这一时期毛泽东提出了以下重要观点和主张:(1)提出经济建设的新方针。

A.提出正确处理重、轻、农的关系。重轻农——工农业并举——农轻重。“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

B.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主张分权。

C.提出引入市场方法建设社会主义。

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以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为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为补充;以计划生产为主体,按市场变化自由生产为补充;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一定范围内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2)提出关于社会主义矛盾的学说。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A.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B.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

C.主要矛盾转化的理论。

(3)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

1956年5月毛泽东明确提出“双百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意见和保留自己的意见的自由。

57年夏天,毛泽东发动反右运动。

反右开始后,毛泽东对阶级斗争形势作出了错误估计,改变了八大关于主要矛盾的判断。

(二)1958-60年

“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此次会议后,大跃进运动就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

58年8月,中央北戴河会议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又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造成失误的原因主要是:

A.想打破常规,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

B.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国情认识不足。

(三)1961-65年

61年1月,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毛泽东提出了一些重要思想: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

B.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思想。C.价值规律是一个伟大学校的思想。

在62年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又重提“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65年初又错误地提出要整“党内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四)1966-76年

66年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毛泽东的主要论点是:

A.一大批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已经混进党、政、军、文各界,相当多数的单位的领导权不在马克思主义者和人民群众手里。

B.一大批干部已变成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他们在中央形成了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有一条修正主义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在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央各部门都有代理人。

C.过去各种形式的斗争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实行文化大革命,自下而上地发动群众,才能把被走资派篡夺的权力重新夺回来。

毛泽东说:“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要走弯路,就是S形。”

第三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邓小平一再强调,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要回答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传统认识)

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

1、马恩的认识

马恩主要回答什么是资本主义,怎样推翻资本主义的问题。初步探索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

对未来社会的特征的预测和设想:

(1)建立在高度社会化和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即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2)消灭了私有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所有制);

(3)商品经济已经消亡,社会有计划地组织生产;

(4)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实行按劳分配,高级阶段实行按需分配;(5)阶级和国家逐渐消亡,人类将得到彻底的解放,每一个人都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2、列宁的认识

(1)社会主义要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要建立在以现代技术为基础的大工业之上;

(2)社会主义就是实行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3)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3、斯大林的认识

(1)社会主义就是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2)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经济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3)社会主义实行指令性计划经济。

4、毛泽东的认识

一是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二是计划经济;三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四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

经典作家或传统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可以概括为: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即所谓“三位一体”特征),以及无产阶级专政等。

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1、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形成过程

80年:“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第一次使用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84年: “……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87年:“社会主义的第一个任务是要发展生产力”。91年:“我们搞改革开放,„„没有丢马克思,„„问题是要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92年初南方谈话:“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涵及其意义

(1)内涵——三方面基本内容和观点: 一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从生产力角度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二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从生产关系角度揭示社会主义本质。

 三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从社会主义根本目标的角度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

(2)意义

 理论意义: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新的水平。

第一,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命题,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

第二,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主要本质。改变了只从生产关系方面认识社会主义的思维定势。

第三,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表达社会主义本质,不仅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目标,而且指明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

第四,突破了社会主义必须搞计划经济,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传统观念。 实践意义:

第一,为建立、坚持、发展和完善公有制指明了方向;

第二,为改革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邓小平认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1、生产力是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全部历史的基础”。

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马恩说,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完成以后,就要“尽快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列宁指出:“„„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必须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

邓小平曾说,“„„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

3、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基本途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第四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艰难曲折的过程。

(一)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和实践

马恩设想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等同于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并提出三个阶段的设想: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但并没有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作具体论述。

列宁把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并根据俄国具体情况,提出过“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发达形式的社会主义”和“完备形式的社会主义”的概念。

斯大林急于宣布建成社会主义和向共产主义过渡。认为建成社会主义就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开始,否定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性。

毛泽东急于求成,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超英赶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文革”的灾难。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等人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始探索发展阶段问题。

1979年9月叶剑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幼年时期”。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

87年中共十三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作了全面系统和科学的阐述,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及其特点

(一)基本含义

首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时都必经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中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所必经的历史阶段。

其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概念,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第一层说明社会性质,第二层说明发展程度和水平。二者缺一不可。

(二)基本特点

1、就社会性质而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具有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一是,确立了以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二是,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三是,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为标志。

2、就社会发展程度来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还处于初级阶段。

(1)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物质基础十分薄弱,先天不足。即“一穷二白”。

(2)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现实状况。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基本特点:一是总体水平低;二是发展不平衡、多层次。同时整个社会“二元结构”特征显著。

(3)生产力水平低又决定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尚不成熟、不完善。

3、就社会发展的历史地位来说。初级阶段是我国社会发展必然经历的特殊的历史阶段。

我国社会主义超越了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跨越了所谓“卡夫丁峡谷”。商品化市场化、工业化、现代化,是生产力发展所必经的,不可逾越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特征、历史任务和地位,说明了其长期性、艰巨性。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

1、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重大发展。

(1)初级阶段理论把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与马恩设想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区别开来。

(2)初级阶段理论还突破了社会主义自身的发展是一个短暂而单一阶段的观念,明确肯定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多阶段的。

2、初级阶段理论是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最大的实际。

过去过高估计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犯了超越阶段的错误。

第五章

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一、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发展与发展观

1、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个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社会的经济总量(如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的增加和扩大。经济发展是指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人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等等。

“有增长无发展” 现象。

2、发展和发展观

发展是指一国或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指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即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的提升和进步。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二)提出科学发展观的背景

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新一代领导集体在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思维理念。进一步明确和解决了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这一重大问题。

1、解决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主要是发展不够全面、不够协调,持续发展能力很弱。如,城乡差距拉大,区域差距扩大,就业压力剧增,资源短缺而又浪费严重,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经济发展落后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更明显滞后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2、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阶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难点主要在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包括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改善、文化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就是物质、精神和政治三个文明的全面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1、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

解决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的问题。

2、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解决怎样发展,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全面发展,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是指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可持续发展,是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经济社会自然能够长期持续稳定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指一个国家根据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国情以及各种制约因素的认识和分析,对较长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以及步骤、重点、指导原则和根本措施等所作的全局谋划。

一般以经济发展为主,同时包含社会发展的内容,所以又常称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1、战略目标——实现现代化。

战略目标是指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的奋斗目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是十七大提出的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即基本实现现代化。

20世纪50年代西方学者提出现代化理论。

一般认为,现代化是指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向现代类型变迁的过程。

现代化的基本涵义,是指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这种变化包括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传统政治向现代政治、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等各方面的转变。

现代化是历史的和动态的概念。现代化进程可分为两大阶段: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

第一次现代化是指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及其深刻变化。以工业化的发展为核心。

第二次现代化是指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过程及其深刻变化。知识化、信息化是新现代化的主要标志。

 我国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逐步确立起来的。“四个现代化”。

82年十二大提出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87年十三大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07年十七大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2、战略步骤——“三步走”。

第一步,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比1990年)再翻一番,达到人均1000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达到4000美元,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大同”与“小康”(出自《礼记•礼运篇》): 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是谓小康。”

“大同”是一种最高境界。“小康”则是次一等的理想。

“小康” 指称一种经济较为宽裕,可以不愁温饱的生存状态。邓小平:“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

我国目前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低水平、不全面和不平衡的小康。

“新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21世纪的头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步,第二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民生活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的根本途径

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工业化是指工业逐渐取代农业而成为国民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产业部门,并用先进的工业技术装备农业及其他部门的过程。或者说,是指一国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工业化的主要特点是: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工业迅速发展,工业生产总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最大比重;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中广泛应用,农业生产技术、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农业人口比重大幅度下降,伴随着城市化过程。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工业化进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重工业化阶段;第二阶段是高加工度化阶段;第三阶段是技术密集化阶段。

从工业化进程来看,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重工业化阶段,正处在高加工度化阶段,即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十六大报告对我国的工业化提出了一个新的目标和任务: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实现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传统工业化道路即苏联式的工业化道路。就是主要依靠农业为工业化积累资金(通过提高农民的赋税和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高速度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然后再装备和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

我国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特点是,高速度(工业片面发展),低效益(资源极度浪费),城乡分割。

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特征是:(1)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2)以科技进步为动力的工业化。(3)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4)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2、转变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 经济增长方式有两种:

一是粗放型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资源、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扩张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实质就是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数量、规模。二是集约型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通过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等等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就是讲求经济增长的效益、效率和质量。

1953-1990年,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经济效益、效率提高的贡献率只有5.46%,而生产要素投入的贡献率高达94.54%。

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是发达国家的2-9倍,原材料消耗是5-10倍,而工业劳动生产率仅为发达国家的1/17-1/14。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核心关键是处理好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经济效益,是指经济活动成效的大小,通常用投入与产出之比来衡量。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顽症:高速度、低效益。

必须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把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的提高统一起来。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中共十七大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强调的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提高经济增长效益之外,还包括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发展成果合理分配等内容。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现实“三个转变”:

第一,促进经济增长、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第二,促进经济增长、发展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第三,促进经济增长、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的“快”与“好”的关系问题。毛泽东时代讲“多、快、好、省”,但是实际上是片面追求“多、快”。邓小平时代强调“又快又好”,但是实践上还是“快”字当头,或多或少忽视了“好”。中共十六大以来,提出从“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的转变。特别是十七大明确提出了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和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比例关系及结合状况。

三大产业的划分:第一产业是指广义的农业,即所谓大农业,包括农、林、牧、渔等。第二产业是指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广义的服务业,包括为第一和第二产业以及人民生活服务的各类服务部门。

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三大产业之间发展不协调,表现在:第二产业发展相对较快,而第一产业农业严重滞后,第三产业相对落后。

(2)各产业内部发展不平衡,表现在:第一产业农业偏重种植业,其他各业落后;第二产业一般加工工业发展较快,但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发展滞后;第三产业一般服务业发展较快,但其他方面滞后。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方向和重点:(1)大力发展第一产业;(2)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3)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4、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三个不同层次的地带: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次发达的中部地区和落后的西部地区。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发展变化过程:

新中国建立之初,东部沿海地区集中了当时中国的现代工业。50年代开始,曾对工业布局进行重大调整。“三线”建设。

1978年邓小平提出了“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地区经济梯次推进的战略构想。

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思想:

“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区较快地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1999年9月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近年来,又明确提出了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新的战略部署:继续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

5、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987年在42届联大会议上通过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第一次对可持续发展概念下了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实行可持续发展,就是指不是谋求国民经济的短期的快速增长,而是谋求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促进经济社会长期持续稳定发展。

1994年3月,我国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了我国的第一个可持续发展战略。

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解决好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改革与开放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改革与开放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两大主题。

一、社会主义的改革

(一)社会主义改革的必然性

恩格斯:“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1、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

毛泽东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系统理论,但其解决矛盾的方法途径是错误的。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提出了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思想。

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其基本性质是相适应的,但也有不适应的环节和方面。基本适应的方面必须坚持,而不适应的环节和方面则必须进行改革。

2、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迫使我们必须进行改革

(1)忽视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从建立到建成要有一段很长的时间和距离。(2)忽视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3)忽视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形式的变更不能脱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片面追求“一大二公三纯”的所有制形式。

(4)把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采取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管理方式方法合理化、固定化、神圣化,形成了缺乏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模式。

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所有制单一化;排斥商品货币关系、价值规律;经济决策权高度集中于中央,企业没有自主权;分配上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严重压抑、挫伤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自给自足、闭关自守。

政治体制也是高度集权:政治权力过度集中于中央,个人专权,职务终身制,“民主集中制”无法落实,民主法制遭到破坏,人民当家做主权利无从体现、实现。

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很多方面和环节已经不适应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1978年底邓小平就指出,“如果现在再不进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3、时代主题转换的要求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时代主题,新的科学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的情况下,我们的民族和国家面临决定命运的抉择,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

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邓小平认为,我们既面临着问题和挑战,也存在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第一,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时代的主题,持久和平的国际环境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外部条件。

第二,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为我们参与和利用国际分工、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第三,新科学技术革命迅猛发展,新的科学技术在各国间大规模转移和扩散,为我们利用新技术加速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能。

邓小平提出: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二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和开放。邓小平: “改革的意义,是为下一个十年和下世纪的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 “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

(二)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意义 

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

(1)改革的对象是社会主义的体制,而不是社会主义制度。

(2)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3)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执行并实现社会主义原则,而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4)改革的方法:一是有秩序、有步骤、有领导;二是改革被认为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改革要在各方面相互协调中配套进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但强调并坚持经济体制改革为优先、为中心,然后再进行其他方面的改革。

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1)改革实质上是一场革命。改革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已经严重束缚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及其他体制。通过改革,使生产力摆脱旧体制的束缚,解放生产力;通过改革,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体制,适应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旧体制的改革和新体

(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状态。

(三)我国经济改革的主要特点

1、改革开始于以速度为主要目标到以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为主要目标的发展模式调整。

中国原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基本照搬苏联模式。

经济建设速度快,效益低。52-78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6%,国民收入年均增长6.0%,而同期居民消费水平年均仅提高3.3%。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议》。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提出:集中力量把农业搞上去,加快轻纺工业的发展等。

发展战略及产业结构调整使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迅速的改善和提高,其中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最快。使改革一开始就得到了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使人民在改革中能得到比较多的实惠,从而赢得人民的认可和支持。

2、以农村改革作为第一推动力,改革从农村向城市逐步推进。

52-79年,工业产值占工农业产值的比重,从43.1%上升到75.2%,26年间上升了32.1个百分点;而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却仅仅从87.54%下降到82.08%,26年间仅下降了5.46个百分点。

80%以上的人口搞饭吃,是农民贫穷、中国贫穷的根源。

农村是原有体制最大的受害者和最薄弱的环节,农民的改革要求最为迫切。农村成为改革最理想的突破口。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不但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而且导致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变革。走出了一条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新道路。

农村改革和发展及其取得的成就,形成巨大的压力和动力,使改革向城市扩展,也为改革的扩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经验。

3、以对外开放带动对内改革,改革从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

对外开放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带动改革:

(1)随着对外经济交流合作的扩大,经济对外依存度空前提高,客观上要求改革外贸管理体制、企业管理体制以及整个经济体制。

(2)创办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以及经济开放区。对外开放的试验区同时也是改革的试验区。

4、大力发展多种经济成分,改革从体制外向体制内逐步推进。

所有制形式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和改革:一方面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扶持鼓励非公有非国有经济的发展。

90年代末之前中国经济和市场因素的发展,从总体上说主要不是通过改革国有经济,而是靠发展非公有经济带动的。在国有经济改革和发展进展缓慢的情况下,非公有经济支撑着经济增长。

通过大力发展非公有经济,改革首先从体制外开始,市场经济因素首先在传统体制外发展起来,然后从体制外向体制内逐步推进。

非公有国有经济的发展从各个方面对国有经济的强力冲击,又推动了国有经济的改革。

5、先试验,后推广。

邓小平的“两论”:一是“猫论”,“白猫、黑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二是“摸论”,“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

先试验,后推广,可以避免抽象的意识形态的争论,通过实践来统一认识,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 ;可以通过边试边纠错,避免犯大的错误。

二、社会主义的对外开放

广义地讲,对外开放也是改革的一个方面。我国从封闭的经济社会转向开放的经济社会,本身就是一种重大变革。

(一)对外开放的客观必然性

1、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分工和交换相互促进,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扩大和发展:地区(地区分工和交换)——一国(国内分工和交换)——国际(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世界(世界分工和世界贸易)。

到当代,生产社会化、国际化甚至全球化继续深化,把一切国家、民族都卷入了这一进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经济体系。

邓小平:“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

2、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1)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节约劳动耗费,降低成本,以最少耗费取得最大收益,即尽可能提高经济效率和效益,这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2)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通过对外开放引进资金、技术等。

邓小平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历程: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地带——内地。

(三)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

1、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是对外开放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包括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

(1)对外贸易成就:

出口商品结构:实现了由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制成品、从出口一般加工产品为主向出口机电产品为主的双重转变。

(2)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A.产品质量、价格问题。

B.市场过于集中。以港澳台、东南亚、欧美和日本为主。风险很大。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带来的问题。

基本原则:关税减让;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 积极意义:

第一,有利于更快、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社会。第二,有利于推进改革和开放。第三,有利于改善国际贸易环境。第四,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第五,有利于公正、合理地解决国际贸易争端。

第六,有利于增强、激发企业的竞争意识,提高竞争力,加快技术进步。第七,有利于消费者得到更优质、廉价的产品和服务。

 消极影响:

第一,易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第二,某些产业部门会受到较大冲击。

2、对外资金交流

(1)利用外资形式主要有两类:

1)间接投资。主要是指国外贷款,包括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国际金融市场贷款等。

2)直接投资。主要形式是举办“三资企业”。

(2)利用外资成就:10年达1057亿美元,超全球总额一半(53%)。我国已多年(90年代中以来)成为利用外资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发展中国家第一。

(3)利用外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外资投向政策引导不够,没有统筹规划。导致某些产业部门(如制造业特别是一般出口加工工业)投资过于集中,而一些更需要资金和技术改造的产业部门(如农业、基础产业部门)投资很少。

在2005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中,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所占比重分别达70.4%和9%。2)对外资项目缺乏科学论证,盲目招商引资。

3)利用外资的企业规模小、投资额小、技术档次不高。4)忽视国有资产评估,造成严重流失。

(4)对外投资:2011年746亿美元,列全球第6位。

3、对外技术交流

引进技术包括两方面:一是引进“硬件”,即进口机器设备等;二是引进“软件”,即引进专利、专有技术及技术人才等。

我国引进技术的成效较之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要逊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软件少,硬件多。(2)盲目和重复引进。(3)不注重技术创新。应走“引进—吸收—改造—创新”的道路。

4、对外劳务合作和国际旅游业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是邓小平在 1982 年中共十二大的开幕词中正式提出来的。邓小平说:“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的经验,但是,照搬照抄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一)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

1、我国所有制结构的演变

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决定一个社会制度基本性质的最重要的生产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人们通过生产资料而形成的一系列关系的总和。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所有制的性质,即生产资料的归属问题,归谁所有,这是关键,是根本。

二是所有制的内部关系,即以所有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系列关系,包括所有、占有、支配、使用关系,在法律上表现为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后三方面又统称作经营权。

三是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即生产资料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组织和经营方式。

 所有制结构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同时并存的不同所有制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作用、比重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

在一定的所有制关系及结构中,总是以其中某种所有制为主体,或占统治地位。

 对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结构问题,在认识和实践上都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

马恩设想是单一社会(全民)所有制。

列宁提出全民与集体两种公有制形式的构想。

斯大林则将其付诸实践,但是同时认为,全民所有制是公有制的高级形式,集体所有制是公有制的低级形式。

新中国建立初期(过渡时期),曾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局面。三大改造结束后,基本上消灭了私有制经济,建立起单一的公有制。

在经营方式上,全民搞国有国营,集体企业向国营企业看齐,变成“准全民”,导致经营方式也单一化。

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单一化,是旧所有制模式的基本特点。

传统所有制模式的弊端:

(1)不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

(2)不利于合理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3)企业没有自主权,缺乏动力和活力。

2、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的客观必然性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必须建立、坚持和发展公有制,公有制必须国民经济中占统治地位或主体地位。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建立多元所有制结构,是由我国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

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特点: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多层次。

(3)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以多元化的所有制形式和主体为前提条件。

(4)是加快经济发展的要求。各种所有制形式的性质、地位、作用和优势各不相同。

3、公有制经济及其地位(1)公有制的内涵

马恩设想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由全社会劳动者共同所有的所有制形式(社会所有制)。

公有制的本质是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生产资料归劳动者所有,同时由劳动者直接占有、支配和使用,劳动成果由劳动者直接占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不同于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的公有制。与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不能实行单一所有制——公有制;2)公有制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公有成分。

1)全民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由全体劳动者共同所有的公有制形式。

在全民所有制中,劳动者在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上具有平等权利和处于平等地位。在我国现阶段,全民所有制采取国家所有制的形式,所以也称国有经济(企业)。2)集体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由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公有制形式。

在同一集体经济范围内,劳动者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是平等的,但在不同的集体经济之间,则是不平等的。

3)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由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组合而成的一种经济形式。

混合所有制经济主要有股份制、跨所有制企业集团、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等。这些企业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主要表现在:

A.公有制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掌握国民经济命脉和对国民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4、非公有制经济及其地位

(1)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形式

1)个体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经济成分。其性质是一种私有制经济。

个体经济以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不具有剥削性质。

2)私营经济是指生产资料归个人所有,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成分。私营经济存在雇佣劳动和剥削。其本身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3)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成分

“三资企业”中的外资成分和中方的非公有成分。股份制经济中的私人股份。企业集团中的非公有成分。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在性质上属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十五大”前看作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形式。

篇6:毛概题库整理版

一、单项选择题

1.人力资源最佳发挥的前提是“人事相宜,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践表明,每种工作职位对其任职者都有一种基本要求,当任职者现有的素质合乎职位要求时,个体的人力资源就能主动发挥作用,创造出高水平的绩效,因此,在人事配置中经常需要运用(C)测评。A.选拔性 B.诊断性 C.配置性 D.开发性

2.素质测评的(B)原则,即要求素质测评既要以差异为依据,又要能够反映被测评者素质的真实差异,这是保证选拔结果正确性的前提。A.公正性 B.差异性 C.准确性 D.可比性

3.记忆的(B)是指对某方面知识的再现没有任何歪曲、遗漏和附会。A.完整性 B.准确性 C.公正性 D.合理性 4.明尼苏达操作速度测验主要用来测验人的(C)能力。A.文书倾向 B.运动技能倾向 C.机械倾向 D.技能技巧 5.面试中,所谓(C)原则是指主试人应该从多方面去把握考生的内在素质,应从整个的行动反应中系统地、完整地测评某种素质,而不能仅凭某一个行为反应就下断言。A.客观性 B.目的性 C.全面性 D.标准性

6.区分度,是指项目把具有不同素质水平的被测适当区分开来的(A)能力。A.鉴别 B.操作 C.管理 D.考查

7.(D)误差,是指测评者不是实事求是地对每个素质独立测评,而是依据其是否具有相关性特点而进行逻辑上的推断。A.哈罗效应 B.对比效应 C.趋中心理效应 D.逻辑效应

8.评价中心是以测评(C)素质为中心标准化的一组评价活动。A.决策 B.操作 C.管理 D.能力

9.复本信度,是指测评结果相对于另一个非常相同的测评结果的(A)程度。A.吻合 B.变异 C.准确 D.满意

10.(C)一般是指手势、身势、面部表情、眼色、人际空间位置等一系列能够揭示内在意义的动作。A.动作 B.行为 C.体态语 D.情感

*11.“素质测评目标体系”是指有内在联系的一系列素质测评(A)?。A.标准 B.方法 C.目标 D.工具

12.在建构测评标准体系时,将测评要素层层分解成测评目标、测评项目、测评指标,可以形成测评标准体系的_______结构。(A)。A.纵向 B.横向 C.混合 D.网络

13.工作分析的方法有多种,其中观察法适用于_______的生理性工作特征的调查分析。(B)。A.长时间 B.短时间 C.长短时间均适用 D.以上均不对

14.1890年,美国个性心理学家_______发表了《心理测验与测量》的论文,介绍了他编制的第一套心理测验试题,并用这套试题测量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使测验走出实验室直接应用于实际。(C)。

A.西蒙 B.瑟斯顿 C.卡特尔 D.哈特威

15.用意义不明确的各种图形、墨迹、词语,让被测者在不受限制的情境下自由地作出反应,从分析反应结果来推测测验的结果,这种测验方法为(B)。

A.机械倾向测验 B.投射技术测验 C.生理学测验 D.镶嵌图形测验

16.希波拉克特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黑胆汁占优势的人表现为(C)。A.多血质 B.胆汁质 C.抑郁质 D.粘液质

17.主考官往往因应聘人某一方面十分好或坏的表现而产生对应聘人的整体判断,结果导致录用误差,这种误差称为(D)。A.第一印象效应 B.近因效应 C.戴明效应 D.晕轮效应

18.在测评时,测评者因某种主观臆断的逻辑定势而产生的测评误差称为(B)。A.光环效应误差 B.定势效应误差 C.期望效应误差 D.近因效应误差

19.所谓效度是指测评结果对所测素质反映的真实程度,实际测评到的内容与我们所想测评内容的一致性,反映的是(B)。A.结构效度 B.内容效度 C.关联效度 D.项目分数效度

20.项目的独立性分析,一般是采用项目间分数的相关系数来揭示,当相关系数越大时,说明独立性越(D)A.高 B.低 C.大 D.小 21.个体的素质是在遗传、环境与个体能动性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并非天生不变的,因而具有一定的(D)。A.先天性 B.后天性 C.稳定性 D.可塑性

22.比例量化要求素质测评对象的排列有顺序等距关系,而且还要存在_______关系(B)。A.数量 B.倍数 C.相等 D.相似

23.人们由于生长与工作的环境不同,所具有的生理特点与遗传素质不同,接受教育程度不同,因此,每个人所形成的素质也就不同,这就是_______差异。(C)。

A.整体 B.群体 C.个体 D.独立

24.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获得的素质,都是个体行为发展与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这只是说明素质具有(D)A.稳固性 B.可塑性 C.差异性 D.基础作用性

25.人的素质最佳可塑期与年龄有关。下列哪个科学家做的年龄和创造性成就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了这种重要性。(D)A.罗夏 B.卡特尔 C.冯特 D.莱曼

26.在我国古代以血缘门第与现实德才表现为依据的选拔人才和委任官职的形式是(C)。A.科举 B.察举 C.九品中正 D.世袭

27.人们完成各类专业性活动所具备的能力是测评指标体系的(B)。A.品行结构 B.能力结构 C.考勤结构 D.绩效素质结构

28.较高的稳定性,较高的有恒性,较高的自律性,较低的怀疑性等,是哪类人才应具备的素质特征。(B)A.财会人员 B.人力资源管理者 C.企业管理人才 D.发明创新人才

29.在工作中所从事的具体活动和承担的责任与个人所期望从事的活动和承担的责任相符的程度,是什么测评指标的表现。(A)A.工作积极性 B.独立性 C.主动性 D.工作高标准

30.为实现某一特定目标,给自己或他人建立行动方案,做出适当的人员派遣和资源配置规划的能力,其测评指标是(D)。A.分析能力 B.判断能力 C.决断能力 D.规划和组织能力

31.工作中为达到某一目的的要素组合是(B)。A.职务 B.任务 C.职位 D.职责

32.与结构化面试比,非结构化面试的面试过程具有(C)。A.确定性 B.非确定性 C.发散性 D.非发散性

33.在面试测评的标准中,揭示所测素质的形式、特征与标志的是(A)。A.指标 B.标度 C.项目 D.指数

34.默里和摩根提出了(A)。

A.主题统觉测验 B.多项个性测验 C.智力测验 D.人格测验

35.专业能力测验一般是针对被测者掌握的基本知识和下列哪项知识进行的测评(B)。A.非基本知识 B.专业知识 C.实践知识 D.一般知识

36.问卷调查量表法进行问卷调查的主要方式是(D)。A.开放式 B.封闭式 C.他陈式 D.自陈式

37.明尼苏达的多项人格调查的主要方式是(D)。

A.调查表题目少 C.实行起来省事 C.在一般的人员测评中使用广泛 D.使用四级效度量表来确定测评对象是否弄虚作假

38.罗夏墨迹测验给被试者看涂有标准化“墨迹”的卡片有(B)。A.8 张 B.10张 C.15 张 D.17张

39.编制了著名的兴趣量表,对职业兴趣进行分类的美国心理学家是(C)。A.查理 B.培因 C.库德 D.库恩

40.评价中心最常犯的错误是(D)。

A.评价结果准确性差 B.评价结果反馈的质量

C.评价中心与现行工作执行之间产生纠纷 D.评价结果反馈不及时

41.心理学家培因和查理把人的性格划分为理智型、意志型和(B)。A.情感型 B.情绪型 C.敏感型 D.安静型 42.42.以下评价中心所遵循的原则中,表述正确的是(C)。A.采用一种评价技术 B.使用相同的工作模拟技术 C.评价人员可以交流 D.评价人员先预测,后观察讨论

43.对情景模拟的表述中,正确的是(C)。A.面谈模拟不属于情景模拟 B.是一种客观性的技术

C.常用的练习有小溪练习、建筑练习D.管理游戏是情景模拟的一种形式 44.素质测评标准体系及其分数等级、评语,其组成要素不包括(D)。A.标准 B.标度 C.标记 D.标尺

45.下面哪一个属于按照测评技术与手段对人员素质测评类型的分类(C)。A.他人测评 B.上级测评 C.中性测评 D.单项测评

46.确定测评指标权重的德尔菲法,又称(A)。

A.专家咨询法 B.文献查阅法 C.主管人员分析法 D.关键事例法

47.以下哪种形式不是工作分析在测评内容标准化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形式(B)。A.工作目标因素分析法 B.工作形式因素分析法 C.工作内容因素分析法 D.工作行为特征分析法

48.下面哪一种不是工作分析的方法(C)。A.主管人员分析法 B.工作者自我记录法 C.层次分析法 D.访谈法

49.下面那一个不属于按照测评标准对人员素质测评的分类(C)。A.无目标测评 B.常模参照性测评 C.单项测评 D.效标参照性测评

50.下面不属于按具体的测验对象对认知测验进行的分类的是(D)。A.成就测验 B.智力测验 C.能力倾向测验 D.人格测验

51.在人的价值观测评中,有格雷夫斯七等级型,那么,“表现粗犷,富有闯劲,为了得到自己所想得到的东西,愿意做任何工作。”属于(B)。

A.反应型 B.自我中心型 C.社交中心型 D.价值主义型

52.下面属于从气氛设计上对面试进行分类的是(C)。A.个别面试 B.集体面试 C.压力面试 D.问答面试

53.从表征形式看,品德结构包括四种形式,那么“乐于助人”属于(C)。A.态度型 B.意志型 C.情绪型 D.理智型

54.下面哪一种不属于从主体的结构与实施程序上对面试进行的分类(B)。A.依序面试 B.个别面试 C.逐步面试 D.小组面试

55.“假如我现在告诉你因为某种原因,你可能难以被录用,你如何看待呢?”面试时这种提问方式属于(A)。A.假设式 B.开口式 C.压迫式 D.引导式

56.下面的哪个指标是指测评结果相对另一个非常相同的测评结果的变异程度(B)。A.再测信度 B.复本信度 C.一致性信度 D.评分者信度

57.测评者往往会因为对被测整体印象的好坏而影响他对其每个素质的测评,此类误差属于(B)。A.对比效应误差 B.哈罗效应误差 C.接近效应误差 D.宽大心理误差

58.用来反映被测者行为符合项目测评标准程度的指标是(D)。A.效度 B.信度 C.再测信度 D.适合度

59.将心理测验分类时,下面不属于按测验目的分类的是(B)。A.描述性 B.能力性 C.预测性 D.诊断性

60.“据说你工作不到5年已换了4个单位,有什么可以证明你能在我们公司服务一辈子呢?”,面试时这种提问方式属于(C)。A.收口式 B.开口式 C.压迫式 D.引导式

61.下面属于观念效标的是(D)。

A.学术成就 B.特殊训练成绩 C.实际工作表现与成绩 D.优秀管理者

62.用来反映测评结果对所测素质真实程度的指标是(A)。A.效度 B.信度 C.再测信度 D.适合度

63.游戏投射属于(C)。

A.图形投射 B.语言投射 C.动作投射 D.构造投射

64.“特性——因素”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将每个人的特性与(D)有机结合。A.职业能力

B.职业素质

C.职业责任

D.职业因素 65.哪项是一般职业能力测验的测试内容(B)。

A.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B.空间感知能力 C.领导决策能力 D.日常行为能力 66.以下哪些是岗位职务描述档案应用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C)。A.整体性原则 B.知识性原则 C.灵活性原则 D.方向性原则 67.以下哪项是以人为对象的职业(B)。

A.户外作业型 B.管理与组织型 C.纯粹技术型 D.工作技术型 68.分析测验结果的核心问题,就是(A)。

A.对于分数的解释 B.对于分数的分析 C.对于试题的解释 D.对于试题的分析 69.题目的覆盖面问题主要体现在(B)。

A.看题目的标准化 B.看所出试题是否具有代表性

C.看题目的公平性 D.看题目的正确性 E.看题目的规范性

70.下面那一概念表示测评能够正确的测量到所要测量的能力的程度,也就是测评本身所能达到的期望目标的程度(D)。A.平均数 B.标准差 C.信度 D.效度 71.下面哪一个是度量离中趋势的常用指标(D)。A.相关系数 B.组距 C.次数 D.标准差 72.相关系数的大小(C)。

A.在0至+1之间 B.在-1至0之间于 C.在-1至+1之间 D.任意数 73.定量标准的标度是(D)。

A.等级 B.类别 C.评语和字符 D.分数形式

74.用于分析两次间隔一定时间的平定结果之间相关关系的是(A)。A.重测信度 B.对半信度 C.等值信度 D.复本信度 75.信度系数越大,说明测定或评定方法的可靠性(A)。A.越强 B.越弱 C.不变 D.不一定 76.罗夏墨迹测验是谁编制的(C)。

A.卡特尔 B.莫利金 C.罗夏 D.郝兹威 77.艾森克认为人格的三个最基本的因素是(D)。

A.情绪稳定性、可靠性和内外倾性 B.随和性、内外倾性和可靠性 C.精神性、随和性和情绪稳定性 D.内外倾性、情绪稳定性和精神性

78.克劳福德灵活性测验是用于测试电器和电子产品装配工的能力倾向,主要测量的是(D)。A.手指灵活性 B.手和手臂的动作 C.机械能力 D.眼和手的配合准确性

79.美国普通能力倾向成套测验可以测出9种能力,其中V指那种能力(A)。A.言语能力 B.数理能力 C.空间判断能力 D.运动协调

80.以下哪一个指的是个体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技能的潜力,而不是一个人在被测的当时就已经具备的现实条件。(A)A.能力倾向 B.能力 C.创造力 D.素质

81.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对各类人才所具备的知识水平、能力及其倾向、发展潜力、工作技能及绩效实施测量和评价的管理活动是(A)。

A.人员测评 B.绩效评估 C.素质测评 D.能力倾向测评 82.综合多种以知信息,并导出一种结论的思维过程是(D)。

A.发散思维 B.直觉思维 C.创造思维 D.收敛思维 83.下面那一个是投射测验法的特征。(B)A.测验工具一般为调查表 B.测验目的多为伪装的 C.通常采用纸笔形式 D.题目的数量较多

84.在机械理解测验中给被试呈现的材料是(D)。

A.形式各异的木块 B.机械方面的工具 C.调查表 D.物理和机械方面的图画

85.在能力倾向测验中,着重测量言语能力、推理能力、统计分析能力和管理能力等的职位是(B)。A.秘书类 B.管理职务 C.预算分析师 D.计算机类技术职务

86.以下那种提问方式只须被试者作出简单的回答,一般以“是”或“不是”来回答(A)。A.封闭式提问 B.引导性提问 C.假设性提问 D.压迫式提问

87.通过询问被试对象的教育、工作、家庭成长等问题来了解其求职动机、成熟度、专业技术背景等要素的面试题型是(C)。A.行为型 B.情景型 C.背景型 D.智能型

88.通过设计一系列真实环境工作中需要处理的各类公文,要求被试人员以管理者的身份,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各类公文材料进行处理,形成处理报告,然后与别人进行讨论。评价人员通过观察此过程中其行为表现,对被试人员的计划、组织、分析、判断、文字等第能力进行评价,这种测试活动是(A)。

A.公文处理法 B.案例分析法 C.角色扮演 D.管理游戏 89.下面那种方法是与工作标准相比的绩效考评方法(B)。A.强迫分配法 B.核查表法 C.对比法 D.排列法

90.素质的第一特性是它的________。它是个体行为发展与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它说明了素质开发的必要性。(D)。

A.可塑性 B.可靠性 C.差异性 D.原有基础作用性

91.绩效考评主要是对主体________的分析与审定。具体地说,绩效考评是指考评主体对个体或组织活动成果及其价值的考查与评定。(B)

A.工作前状态 B.工作中过程 C.工作后结果 D.过程中的表现

92.指标以客观、便于操作与相关性为前提,甚至可以是有些表面上看与测评标准风马牛不相及的指标。这是选拔性测评的________特点。(C)

A.测评过程特别强调客观性 B.特别强调测评的区分功能

C.测评指标具有选择性 D.测评的标准刚性最强

93.________年,卡特尔、桑代克和武德沃斯等著名心理学家建立了第一个较大的心理测验公司,将心理测验向社会推广。(D)。A.1905 B.1912 C.1903 D.1921 94.下列哪种气质类型具有这样的特点:孤僻、行动迟缓、善于观察细小事物、情感发生较慢但持续很久体验深刻,具有内倾性。(A)A.抑郁质 B.胆汁质 C.多血质

D.粘液质

95.面试已经突破了面对面的问答形式,多数地方以面谈问答为基础,引入答辩式、演讲式、辩论式等辅助形式,这是面试的________发展趋势。(D)

A.程序规范化 B.内容全面 C.试题的顺应化

D.形式多样化

*96.评委们逐个向考生提问,说明面试具有________的特点。(A)A.对象的单一性 B.内容的灵活性 C.信息的复合性 D.交流的直接互动性

*97.事先给应试者制造一个紧张的气氛,使被试者一进门便处于恐怖气氛中,接着主试人穷追不舍地寻究问底,不但问得切中要害而且常常把被试者置于进退两难的境地,直至被试者无法回答为止。这属于面试的哪种类型。(A)

A.压力面试 B.结构化面试 C.半结构化面试

D.依序面试

98.________是指测评结果对所测素质反映的真实程度。(A)A.效度 B.信度 C.关联效度 D.内容效度 99.测评结果反映所测素质的准确性,是指(A)。A.信度 B.再测信度 C.复本信度

D.区分度

*100.通过测评结果的定性定量分析,判断测评结果是否受到心理效应的严重影响。分析的内容主要是心理误差、标准误差以及单个测评结果的置信区间。这指是(C)。A.标准差

B.差误 C.误差 D.哈罗效应误差 *101.标准误是指样本的变化性,是某种统计量在抽样分布中的标准差,是对测评结果误差的数值描述,它是揭示实得分数在____附近变异的一个指标。(C)A.误差 B.差误 C.真分数

D.标准差

102.所谓________,是相同人数最多的那个素质特征、分数或等级,它代表整体水平结构自然群中最大的典型群水平。(A)A.众数 B.平均数 C.两极差

D.平均差

103.同一个体的各种素质、同一素质的各种成分,作为高度统一的有机体存在于个体之中,它们相互联系、难分难割,统一作用于行为方式、行为产品与工作绩效,这说明了素质的(D)。

A.可塑性 B.表出性 C.差异性 D.综合性

104.比例量化要求素质测评对象的排列有顺序等距关系,而且还要存在(B)关系。

A.数量 B.倍数 C.相等 D.相似

105.观察法是由有经验的人通过(A)观察方法,记录被观察者某一时期的工作内容、原因和方法而不干扰其工作的活动。

A.直接 B.间接 C.记时 D.记件

106.评价中心应用中情境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一般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相似性,②(A),③逼真性,④主题突出,⑤难度适当。

A.典型性 B.模拟性 C.可操作性 D.表出性

107.素质测评的(C)原则,即要求素质测评对被测评者素质差异的反映要尽可能精确,在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这是保证人们对素质测评选拔结果信任的前提。

A.公正性 B.差异性 C.准确性 D.可比性。

108.面试中,所谓(A)原则是指主试人在面试中不带着任何主观意志,一切本着实事求是,从考生实际表现出发进行测评。

A.客观性 B.目的性 C.全面性 D.标准性

109.记忆广度是指某方面知识所能正确复现的(C)。

A.基础 B.程度 C.数量 D.广宽性

110.(C)误差,是指因为测评者既不愿把被测评得过高,也不愿评得过差而过于集中在中间分数段而产生的误差。

A.类己效应 B.晕轮效应 C.趋中心理效应 D.对比效应

120.要提高测验问卷的测评效度,应通过增加信息源(问题)数目来增加信息量,最后达到增强(B)的目的。

A.信度 B.效度 C.数量 D.质量

121.1879年法国心理学家(C)在德国莱比锡大学设立了第一所心理实验室,实验中发现个体的行为相互间存在个别差异。A.高尔顿 B.卡特尔 C.冯特 D.艾森克

122.当测评者事先对被测对象过于理想化时,在实际测评中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提高测评标准,因而产生测评误差,这种误差称为(C)。

A.光环效应误差 B.定势效应误差 C.期望效应误差 D.新奇效应误差

123.测评报告分析中常使用Z分数,它是一种百分制的转换分数,当Z分数在0左右时,表示测评者为(B)。A.高水平B.中等水平 C.低水平 D.较差水平

124.认知测验可以按其具体的测验对象分为(D)测验、智力测验和能力倾向测验。A.知识 B.技能 C.品德 D.成就

125.等距量化要求素质测评对象的排列有强弱、大小、先后等顺序关系,而且要求任何两个素质测评对象间的差异(A)。A.相等 B.不相等 C.相反 D.相似

*126.绩效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一般来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B)、工作效益和工作任务完成的质与量。A.工作效率 B.工作成果 C.任务完成情况

D.工作目标的实现

127.测评指标权重的数量表示即为权数,相对权数是指某个测评指标作为一个单位,它在总体中的(D)。A.积 B.差 C.和

D.比重值

128.1890年,美国个性心理学家卡特尔发表了(C)的论文,介绍了他编制的第一套心理测验。A.《心理测验》 B.《心理测量》 C.《心理测验与测量》

D.《心理与实验测量》

129.在面试中,主要是想了解被试者的工作经验,可以这样问(A)。A.你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个职业是什么? C.请谈谈你现在的工作情况

B.你大学学的是什么专业

D.你喜欢什么运动

130.(D)这种测评形式,是在工作情境模拟测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A.心理测验 B.面试 C.纸笔测验 D.评价中心

131.在评价中心的活动中,要求考生表现的是(D),主试人观察评定的是行为。这体现了评价中心的行为性特点。A.信念 B.意识 C.思想

D.行为

132.所谓(C),即指测评结果以同样的测评工具,测评方式与测评对象再次获得的变异程度。A.副本信度 B.结构信度 C.再测信度 D.评分者信度

133.结构效度,也叫(B),在素质测评中,它是人们最关心的一种效度,这是由素质测评的间接性决定的。A.构造效度 B.构想效度 C.内容效度

D.一般效度

134.结构效度与检验效度的人对(A)的理解有直接关系。A.素质结构 B.素质内容 C.素质形式 D.测评工具

135.在测评活动中直接得到的分数,叫做(D)。

A.常模参照性分数 B.导出分数 C.目标参照性分数 D.原始分数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 分,共 分)1.差异情况分析包括(CD)差异分析。

A.理论 B.实际 C.整体 D.个体 E.水平

2.考查测评结果的真实性一般可用三种方法,一是从内容性质方面分析其______A______,二是从效标相关性方面分析其____C________,三是从实证方面分析其______D______。(ACD)

A.内容效度 B.复本效度 C.关联效度 D.结构效度 E.项目效度 3.投射技术,根据其刺激的内容与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即(ACD)投射。A.语言 B.体态 C.图形 D.动作 E.实物 4.从记忆层次测评知识,有以下几种基本方式:(CD)法。A.理解 B.综合 C.回忆 D.再认 E.思维

5.人员素质测评量化就是通过测量手段来揭示素质的(AB)特征,使人们对素质有更深入、更本质的认识。A.数量 B.质量 C.心理 D.个性 E.多维 6.考核性测评的原则是(ABCDE)。

A.全面性 B.可信性 C.配合性 D.充足性 E.公众性

7.权重是指测评指标在测评体系中的重要性或测评指标在总分中应占的比重,其数量表示即为权数。加权的类型有以下几种基本形式(BCD)。

A.简单加权 B.综合加权 C.纵向加权 D.横向加权 E.回归加权 8.以下哪些测验属于运动技能倾向测验?(ABC)。

A.克莱福德小部件灵活性测验 B.普杜钉板测验 C.明尼苏达操作速度测验 D.SRA听写技巧测验 E.业务打字测验 9.评价中心技术的主要形式有(ABCDE)。

A.公文处理 B.小组讨论 C.管理游戏 D.角色扮演 E.案例分析 10.下列有关对素质测评表述不正确的是(ABCD)。

A.素质测评必须以某一行为事实为依据 B.素质测评是对主体工作前条件的分析与确定 C.素质测评实质上就是素质测量 D.素质测评与绩效考评是等同的

E.素质测评可以为人事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11.面试技巧主要包括(ACDE)。

A.听 B.写 C.问 D.观 E.评 12.智能素质包括(BC)。

A.思想智能素质 B.科学智能素质 C.社会智能素质 D.心理智能素质 E.身体智能素质

13.为提高非结构化面试的信度,在设计面试试题时要做(AC)。

A.选择与招聘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测试的内容

B.选择那些与招聘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无关的问题作为测试的内容 C.选择那些对岗位工作绩效有直接影响的能力因素作为测试的因素 D.选择那些对岗位工作绩效没有直接影响的能力因素作为测试的因素 E.试题内容要明确化,尽量要选择规范的题目

14.根据面试的标准化程度,可以将面试分为(ACE)。A.结构化面试 B.单独面试 C.半结构化面试 D.压力面试和非压力面试 E.非结构化面试 15.确定测评指标权重的方法通常有(ABCDE)。

A.专家加权法 B.德尔菲咨询法 C.简单比较加权法 D.对偶比较法 E.回归分析法

16.人员测评指标体系的设计应遵循的原则有(ABCDE)。

A.针对性原则 B.明确性原则 C.科学性原则 D.创新原则 E.精炼性原则 17.目前国内外最流行的心理测验有(ABCDE)。

A.加州心理测验(CPI)B.卡特尔16种因素测验(16PF)C.比奈—西蒙智力测验 D.摩根的主题统觉测验

18.从测验反应的场所来看,心理测验有(ACD)。

A.一般测验 B.特殊测验 C.情境测验 D.观察评定测验 E.讨论评定测验 19.社会能力包括(ABCD)。

A.人际交往能力 B.人际问题处理能力 C.社会适应能力 D.团队合作精神 E.矛盾解决能力

20.下列属于日本学者对职业价值观的分类的是(ABCE)。A.自尊型 B.志愿型 C.家庭型 D.社会型 E.自由型 21.评价中心的缺点有(ABCE)。

A.技术要求高 B.费时间 C.应用范围小 D.不能对人的潜能作出预测 E.误差无法克服 22.素质的特征包括(BDE)。

A.勘探性 B.稳定性 C.配合性 D.准备性 E.可分解性 23.开发性测评的特点有(ACD)。

A.勘探性 B.差异性 C.配合性 D.促进性 E.可比性 24.下列属于二次量化的是(ABCDE)。

A.类别量化 B.模糊量化 C.顺序量化 D.等距量化 E.比例量化 25.人格测验,按其具体的对象可以分成(ABD)。

A.态度测验 B.兴趣测验 C.个别测验 D.品德测验 E.总体测验 26.品德结构,从心理学维度看,有(ABC)。A.思维 B.情感 C.动作 D.认知 E.信任 27.根据心理测验的质量不同,心理测验可划分为(AB)。

A.标准化测验 B.非标准化测验 C.个别测验 D.团体测验 E.人格测验 28.在心理测验中,用于品德测评的方法有(ABCDE)。

A.问卷法 B.投射法 C.生理学测评 D.认知测验 E.萧孝荣修订哈梅诚实测验 29.从操作规范程度上划分,面试的类型包括(ABE)。

A.结构面试 B.随意面试 C.逐步面试 D.小组面试 E.半结构面试

30.用笔试测评知识,可以从哪些不同的层次上进行(ABD)。A.记忆 B.理解 C.确认 8

罗夏墨迹测验 E.应用 E 取消

默里与

D.31.在收集事实资料,评判结构效度时,常用的评判方法有(ABCDE)。A.排除法 B.咨询法 C.相关法 D.逻辑分析法 E.多元分析 32.关于“职业能力结构的理论”有(ABCE)。

A.“特性——因素”理论

B.“二因素结构”理论

C.“群因素结构”理论 D.“能力结构”理论 E.“多元智力”理论 33.笔试测验的试题试测与测验合成的步骤包括(ABDE)。

A.确定试测群体规模

B.确定试测人员结构 C.确定题目效度

D.对试测资料的分析处理

E.测验的合成 34.面试评价筛选制度包括(ABCE)环节。

A.面试评价

B.初步筛选

C.再次考评

D.面试结果 E.最终审查 35.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共分两大部分(BD)。A.组织测查和评审 B.测查和自评 C.专家测评 D.职业价值观 E.职业内容 36.以人为工作对象的职业包括(BCE)。

A.户外型 B.管理与组织型 C.一般文化型 D.技术型 E.社会服务型 37.面试评价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是(ACDE)。

A.克服“首因效应” B.克服“末因效应” C.避免“联想效应” D.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 E.严格把握评分标准的客观统一 38.一般职业能力测验分为几部分。(BDEFG)

A.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B.空间感知能力 C.注意力稳定性 D.图形操作能力 E.数字运算能力 F.阅读理解能力

G.手眼协调能力

39.笔试测验的编题计划的制定,需要考虑因素(BCDE)。

A.测验内容 B.测验时间 C.测验题量 D.题目类型 E.测验能力点 40.确定试测人员结构主要包括(AD)。

A.男女比例结构 B.年龄比例结构 C.学历比例结构

D.能力条件结构 E、知识条件结构 41.常用的面试位置排列方式有(DEF)。

A.方桌式 B.长方桌式 C.围座式 D.圆桌式 E.斜一对一式 F.横一对一式 42.在进行人员素质测评笔试测验题目命题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BCE)。A.题目命制是在全编题计划的基础上进行 B.题目的覆盖 C.题目的公平性 D.题目的效度 E.测验的形式 43.面试环境布置应遵循(ACE)原则。

A.稳定性 B.严肃性 C.宽松性 D.紧张性 E.舒适性 44.下面关于“职业能力操作测验”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DE)。

A.可用于大规模团体施测 B.可用于个人施测 C.测试人的手指灵活性

D.测试人的注意力的稳定性 E.考察人的阅读理解能力 45.面试环境设计应考虑的具体内容就包括(ABCD)。

A.面试位置的排列 B.环境的色彩 C.面试场所光线 D.噪音问题 E.圆桌形式排列

46.在霍兰德职业六边形图中,与传统型、现实型和企业型一一对应的另三个职业及人格类型分别是(BCE)。A.外向型 B.艺术型 C.社会型 D.稳健型 E.研究型

47.在形式位置排列的常见形式中,有利于双方沟通比较符合稳定性原则的排列形式有(AC)。

A.圆桌式 B.一对一式 C.斜一对一式 D.纵一对一式 E.随意式 48.从广义上说,下列属于人员测评的是(ABCD)。

A.举止相貌 B.身体状况 C.智慧才能

D.品德素质 E.命运前途

49.下列属于配置性测评特点的有(BCDE)。

A.主观性 B.客观性 C.严格性 D.准备性 E.针对性 50.下列属于操作与运用考核性测评原则的有(ABCE)。

A.全面性原则 B.充足性原则 C.可信性原则 51.根据测验的目的,可以将心理测验划分为(ABCE)。

A.描述性测验 B.预测性测验 C.诊断咨询性测验 52.下列属于分数形式的有(ABCD)。

A.目标参照性分数 B.常模参照性分数 C.原始分数 D.导出分数 E.评语报告

53.个性特征,即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经常的、稳定的特征,包括(ADE)等。

A.能力 B.态度 C.兴趣

D.气质 E.性格 54.权重的确定方法有德菲尔法、(ACD)。

A.层次分析法 B.问卷调查法 C.主观经验法 D.多元分析法 E.观察法

55.个性是指个人具有的各种比较重要的和稳定的心理特征总和,它包括个性(CD)等特征。

A.能力 B.知识 C.心理

D.倾向 E.素质

56.人员素质测评的类型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从测评范围来看,可分为(DE)测评。

A.定期 B.不定期 C.日常 D.单项 E.综合 57.面试的基本类型有(ABC)。

A.操作综合式 B.压力面试 C.结构面试与半结构面试 D.小组讨论 E.公文处理 58.人格测评按其具体对象,可以分为(BC)与品德测验。

A.气质 B.态度 C.兴趣

D.个性 E.理想 59.以下哪几种测验不属于心理测验?(CD)

A.卡特尔16因素测验 B.比奈西蒙智力测验 D.无领导小组讨论 E.斯坦福成就测验 60.选拔性测评操作与运用的基本原则有(ABCD)。

A.公平性 B.公正性 C.差异性 D.准确性

E.针对性 C.公文筐测验

D.认知性测验 E.配置性测验 D.针对性原则 E.权威性原则

61.素质测评虽然离不开素质的测量与评价,但并不是素质测量与素质评价的机械相加,而是指一种建立在对素质特性信息______基础上的分析判断。(AB)

A.测 B.量 C.评 D.算 E.析

62.关于选拔性测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E)。

A.是一种以选拔优秀人才为目的的素质测评 B.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经常进行的一种素质测评 C.是在合格者之间进行选择的一种素质测评 D.特别强调测评的区分功能 E.测评标准的刚性很强

63.工作分析结果是(AB)A.职位说明书

B.职位工作规范 C.职位工作责任书 D.职位工作计划书 E.职位晋升图

64.要求被测试者把自己所具有的知识以某种方式再现出来,是记忆层次测评知识的(CE)基本方式。

A.理解 B.记忆 C.回忆法 D.识记 E.复现法 65.外显行为具有(BCD)特点。

A.容易理解 B.特定性 C.差异性 D.稳定性 E.易察觉性

上一篇:先进工作队推荐材料下一篇:关于饲料企业会计核算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