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专业的自荐信

2024-07-08

跨专业的自荐信(共8篇)

篇1:跨专业的自荐信

自荐信

尊敬的xx教授:

您好!

对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阅读我的自荐信,对此表示由衷地感激。

我叫xx,是xx大学xx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准备参加xx年的研究生考试,跨考计算机,报考贵校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方向。

xx年我来到xx大学。这个学校的学习气氛很浓,每年都有考上北邮、中科院、南开、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哈工大、电子科技大学等名牌大学的学生。我们以学长和学姐为榜样努力学习,在老师的严格教导下我们打好了扎实的专业课基础。在班里,我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在心底里都有一个梦想——让自己的人生更精彩。

在大学将近四年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体会到数学的抽象美,它犹如思维的体操,将我的思维锻炼得更缜密、流畅。在大一下学期我开始接触C语言,发现如果将数学思想运用到C语言的编程,则程序的运行效率会更高。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我也学习了与计算机有关的数学建模、数学软件Matlab、数理统计等专业课。我觉得唯有把数学的思想、理论方法运用到实践中才能将数学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所以在考研时我选择考计算机。我通过自学获得了全国计算机三级等级考试的证书、获得初级会计从业资格证。我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比别人差,我会把计算机专业课学好。

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我开始了解xx大学。贵校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资源,良好的学术氛围,为社会培养出许多杰出人才,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有许多专业是在国内名列前茅,特别是计算机专业。我的许多学长学姐都不约而同的选择贵校为第一志愿。我也渴望能在明年拿到贵校的录取通知书,我期望成为贵校的一名研究生学生,希望在贵校深造,渴望成为一名对社会、对祖国有用的人才,希望成为贵校光荣历史的见证人。我选择贵校,正是因为贵校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方式。我认为我很适合在贵校接受教育。

贵校师资力量雄厚,选择您做我的导师正是因为您是计算机方面的专家,硕果累累。我曾经在《电子科技大学学报》上读过您的一些文章,如《工作流管理系统互操作技术研究》、《消息队列中间件在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中的设计与应用》、《对等网络中的基本弱公平资源交换协议》等文章,虽然目前知识有限的我没有完全读懂这些文章,但是对拥有渊博知识的您很是崇拜,而且我对您所研究的分布式计算、信息安全、复杂系统与网络结构很感兴趣。我觉得您的研究方法有独到之处,如挖坑、填坑的理论。就像要实现一个算法,就要有很多假设,做这些假设就相当于挖坑,因为这些假设不一定成立,算法做出后再去填坑,将这些假设去掉或者实现这些假设。这就是我对您挖坑、填坑理论的简单理解,我觉得这个理论跟数学建模的方法很像。数学建模也是对于一个特定的对象为了一个特定目标,根据特有的内在规律,做出一些必要的简化假设,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得到的一个数学模型,模型可以是公式,算法、表格、图示等,然后再对这个模型进行分析和检验,讨论模型的优缺点,改进方向,推广新思想。另一个原因是您在百忙之中还不忘关心学生工作,在贵校学院信息中常能看到您与学生代表零距离交流。您治学严谨,研究方法明确,在传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深受学生喜爱。所以我想请您做我的导师,向您学习。

也许我并不完美,但我很自信: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让您满意。“敢于创新,勇于开拓”是我执著的追求。“天道酬勤”是我的人生信念。基于我所报考的专业及意向,我的目的很明确:考上电子科技大学,请您做我的导师,向您学习!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读完我的自荐信,诚祝工作顺利!

此致

敬礼

自 荐 人: xx联系方式:xx

xx年xx月xx日

篇2:跨专业的自荐信

建立翻译实践基地是专业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也是翻译市场所需, 国际化形势所趋。近几年来, 笔者不断地改革翻译教学, 实践证明, 学生的翻译能力较以前有了一定的提高。然而, 由于授课时间有限, 再加上翻译实践课程的缺乏导致了学生的基本素质与翻译市场的实际需求还存在着一定距离。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笔者创建了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的创新型翻译实践基地, 让学生从大二下到毕业的两年半时间, 不断接受翻译实训,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际翻译能力, 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广阔的平台。

一、翻译实践基地的实施内容

1、围绕着大纲拓展延伸, 与课堂教学有效对接融合:翻译实践基地的教学内容源于翻译教学活动的有力延伸。通过课堂教学, 学生获得一定的翻译知识、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之后, 在此基础之上多渠道、多层次开发翻译实训项目:派学生到外语培训学校外做外教翻译助理, 双语文秘, 派学生到相关院系作文字翻译, 派学生到中小学进行英语教学的实践, 假期鼓励学生参加与翻译相关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为外教当中文老师, 练习翻译;鼓励学生自行承接文章翻译、标识翻译, 为涉外机构举办的活动提供翻译服务等项目, 使之与课堂教学形成有效对接, 增强了学生的翻译学习兴趣、提升翻译能力。

2、彰显实践宗旨, 突出跨学科特色:翻译实践基地的建立以提升学生翻译能力为本, 从“实践性”和“跨学科性”两个界面拓展, 充分调动学生英语语言应用的积极性, 实现教学内容、目标与承载方式的有效对接。笔者积极探究实践基地承载方式的创新, 激发学生学习翻译的兴趣和热情, 引导学生在“做中学”, 让外语系的学生走出去, 走进工院相关专业, 与其他系有项目的专职教师建立翻译联系, 派学生协助参与项目立项的前期准备、开题报告、项目策划及结案等工作中的翻译部分, 学生协助或独立完成项目的部分内容 (如市场调研、数据搜集等工作) 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 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翻译能力, 最终帮助学生实现翻译能力的迅速发展和快速提高的目标。

3、建立完善体系, 逐步凸显基地在学校的影响:建立与不断完善翻译实践基地的构建体系, 围绕教学大纲, 建立翻译实训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与考核方法, 多渠道, 多层次地开发翻译实训项目, 聘请有经验的翻译到翻译实践基地指导;在引导学生在跨专业、跨院系翻译实践的过程中, 鼓励专业学生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交流, 从而带动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英语的发展, 通过一系列活动, 不断扩大实践基地的影响力, 最终将实践基地办成一个影响大、效果好、受学生欢迎, 为学生服务的的品牌基地。

4、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践基地双管齐下, 快速提升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在翻译课堂教学的基础之上, 有效地建立校内翻译实训基地。以校内实训基地为中心, 逐渐向外辐射, 与翻译公司、旅行社、外贸单位、科技信息公司等联合, 创办校园外翻译实践基地。分期、分批地派学生到这些单位实习, 为学生提供翻译各种文体的实际机会, 让学生在实践中揣摩、摸索, 螺旋式上升, 从而快速提升实践翻译能力。

二、翻译实践基地实施的效果

翻译实践基地的建立应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 走翻译教学市场化的发展道路, 围绕翻译专业联系企业, 从专业的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实训基地的建设、实习的组织与指导到毕业生的就业, 整个过程都以就业为导向。校内实训基地统筹规划, 功能明确, 校外与多家企业建立实训关系, 为学生翻译实践提供真实环境。

结语

篇3:专业“渗透”的下行跨界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行业与行业的相互渗透、相互融会,已经很难对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品牌清楚地界定它的“属性”,跨界(Crossover)现在已经成为国际最潮流的字眼,从传统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跨界的风潮愈演愈烈,已代表一种新锐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方式的融合。跨界营销对于企业而言是新的业务增长点,对于品牌的最大益处是可以充分放大品牌效应,形成企业整体的规模提升。可是跨界一旦执行不当,也会导致原有品牌的失败,跨界是把双刃剑,企业要用好了才可能成功。

何为下行跨界

云南白药牙膏便是下行跨界的经典案例之一。云南白药集团制定“新白药、大健康”战略,在此战略下,云南白药陆续推出了云南白药牙膏、洗发水、沐浴露、急救包,其中尤以云南白药牙膏表现最为突出。牙膏是目前健康事业部的核心产品,占事业部收入的95%左右,2012年云南白药牙膏收入超16亿元,含税销售接近20亿元。云南白药集团推出以“防治牙龈出血”为主要诉求点的白药牙膏,是一次将企业自身的优势和消费者的潜在需求的结合。医药背景为云南白药集团实施跨界营销提供了成功的保障,因为云南白药这个百年老字号在中国消费者中的认知度相当高,白药的止血、组织修复、活血化淤等功能早已被消费者广泛认同。云南白药急救包是云南白药集团近期的又一个重点产品,它在礼品渠道和应用品渠道的异军突起也是跨界营销的又一奇迹。

下行跨界是专业版块向大众版块的扩散,用专业能量塑造大众产品的内核。苹果的模式,是从电脑到手机,这也是向下延伸。苹果与云南白药的跨界有一个规律,电脑到手机,药品到药物牙膏—属性高度相关,产生消费者的正向联想,没有教育成本,自然过渡后,释放出新能量。

推究跨界营销兴起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原因的存在:

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产品功效和应用范围的延伸。各个行业间界限正在逐步被打破,在一个大的概念范围内,行业之间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在很多的时候难以分辨一款产品应该属于哪个行业,比如我们熟悉的康王洗发产品,当你认为它属于日化用品时,其实它从属药品行业。

市场发展背后,新型消费群体的崛起。人们的消费需求已经扩散到越来越多的领域,对任何一款产品的需求,不再仅仅要求满足功能上的基本需求,而是渴望体现一种生活方式或个人价值或自身的品位。对于购买宝马的消费群体来讲,购买的理由可能就是在于品位而已。

市场营销过程中,企业对消费群体细分的改变。市场竞争的背后是产品的同质化、市场行为的模仿化和竞争的无序化等,迫使企业由过去关注企业转向更多关注消费者,因而对于整体市场和消费者的细分方式走出传统的按年龄、收入或地域特征进行划分的营销行为,改变为按照生活方式、学历、教育程度、个人品位、身份等深层次更精准化的指标来定义和解释消费者。

现代市场环境下,品牌间的较量资本决定实力。一个企业、一个品牌、一个产品单打独斗的时代早已结束,因为任何一个优秀的品牌,由于特征的单一性,受“外部性”的影响多,尤其是当出现具有替代性的竞争品牌时,就更遭干扰了,企业所付出的成本也将大幅度增加。

成功跨界的关键

强大的品牌号召力是前提。从云南白药牙膏的成功不难看出,企业要进行跨界营销,其产品品牌或者企业品牌必须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企业品牌或其产品品牌可作为企业跨界营销相关产品的品牌背书。借助企业原有行业背景及企业品牌印象,便足以引起消费者对新的产品的关注,大大缩短了消费者教育时间,并降低了消费者教育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品牌印象并非品牌形象,而是基于品牌本身与目标消费群体特征的联系,形成的一种整体印象,它有别于品牌形象。由品牌可以联想到消费群体特征,由消费群体特征联想到品牌。试想,如果将云南白药企业换做一家不知名的企业,即使其推出跟云南白药牙膏相同的产品,但消费者对品牌的陌生和对新产品尝试的风险,企业很难快速在消费者心中建立品牌信任,更谈不上实现跨界营销的成功。

与主体业务相关联才能产生合力。跨界营销是有策略的,需具有相同的契合度,才能够成功地实现商业价值的提升。诉求点契合,才可能相得益彰。跨界营销不能是任意地跨界,要讲究主体不变,在保持主体的情况下进行多元主题的服务。尽管企业通过跨界营销,可能拓展自己的消费群体及产品品类,可一旦执行不当,也会导致原有品牌的失败。跨界这把剑,企业要用好了才可能成功。

云南白药医药产品与药用牙膏、苹果电脑与手机、美的空调与美的厨电都有共同点,即在原有行业基础上做产品的进一步延伸,其产品属性关联度较大,新旧业务产生合力,最终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在跨界营销中,也有企业违背了这一原则,其跨入的行业虽然属于大众产品,其新产品品牌也借助了企业原有产品品牌,但由于新产品与原有产品缺乏关联度,新产品在推广的过程中不仅无法借力原有行业,还给原有主体业务带来了较大冲击。

从出生之日起就备受争议的霸王凉茶,终于也遭到了“生母”的厌弃。去年,霸王集团发布的半年报显示,该公司亏损3.27亿元,较2011年同期的2.95亿元,同比亏损额度增加3200万元;去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2.89亿元,与2011年同期的4.40亿元相比,下滑34.4%。其中,霸王凉茶的收入仅为1610.8万元,约占集团收入的5.6%。毫无疑问,凉茶业务已由初期位居集团第二大收入来源的“功臣”,迅速沦落成了“拖油瓶”。

差异化定位成功关键要素。跨界营销面向的是相同或类似的消费群体,因此企业在思考跨界营销活动时,需要对目标消费群体作详细深入的市场调研,深入分析其消费习惯和品牌使用习惯,作为差异化定位的依据。云南白药在牙膏类产品中能战胜跨国品牌,与其产品差异化定位是分不开的。在大部分牙膏都定位在美白、防驻等功能的时候,云南白药牙膏的定位是防止牙龈出血,从而形成了差异化竞争。

随后,云南白药牙膏逐渐从“解决牙龈出血”的产品定位,转变到“口腔全能保健牙膏”的品牌定位,即解决多种口腔问题,提供口腔整体护理和保健的牙膏。这样,在获得产品卖点,让产品功效与市场价格相匹配的同时,也提升了白药牙膏的品牌力。比如云南白药推出的养护型牙膏—“金口健”,定位于日常护理和保健功能,扩大了细分市场的消费基数,进一步丰富了牙膏生产线。同无药创可贴推出策略一样,公司旨在拓宽云南白药品牌在牙膏领域的宽度。

霸王凉茶的跨界虽宣传其出自中药世家,但其在凉茶市场未能形成差异化定位,广告诉求为“霸王凉茶,好喝有回甘”,与加多宝、和其正等凉茶大佬相比,其产品毫无差异,且广告诉求毫无亮点,因此其在凉茶市场投入不少,但却一败涂地。从云南白药牙膏和霸王凉茶两个案例可以清晰地看出,差异化定位对于跨界营销至关重要。

(作者来自北京迪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编辑:周春燕 zhoucy@vip.sina.com)

篇4:对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思考

随着时代的进步, 科学技术的发展, 呈现出不同领域高度融合的大趋势。许多重大的科学和社会问题依靠单一学科已不能有效解决, 需要众多不同学科充分利用各自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等密切合作。当前, 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及跨学科的科学研究已成为世界科学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所在, 在这种形势下, 如何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复合型研究人才, 是目前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1]P76。

二、跨专业培养研究生存在的问题

跨专业研究生教育适应了现代科学技术交叉融合的变化趋势。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既体现在高度分化的趋势上, 又表现在高度综合的趋势上, 科学之间的交叉、渗透、整合速度超乎普通人的想象, 使科学朝着一个领域内不断深入和多个领域综合交叉的整体性方向发展[2]。只有在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之中, 才有可能取得新的突破点, 从而获得重大科研成果。

在当今世界研究生教育改革中, 跨专业研究生教育已成为重中之重。当今许多国家的研究型大学都在积极实施研究生跨专业学习计划, 并努力在实践中完善。美国很多大学斥巨资建立跨专业的交叉科学研究所或研究中心, 集中多学科、专业的专家和研究人员的智慧, 以此协调推动跨专业科学研究和研究生培养工作。英国的一些大学专门为研究生量身定制跨专业的综合性课程, 鼓励研究生选择涉及多个专业领域的课题进行研究, 并由相关专业背景的专家教授集体指导。日本筑波大学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组成几个大的学科群, 开展跨学科研究、教学和研究生培养[2]P104。

在国内, 北京大学顺应世界潮流, 成立了横跨多学科的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 并于2001年开展生物医学工程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工作;西安交大成立了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大力发展交叉学科研究生教育工作;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在物理、生物、化学交叉学科领域培养研究生方面也走在国内前列;浙江大学重点支持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并将研究生教育与国家接轨, 以推进学科及学校上水平上层次。此外, 国内其他很多院校及科研院所即使没有成立正式的跨学科、跨专业培养研究生的学院或者中心, 但是也一致在以这种方式进行相关的研究生培养[1]P77。

目前, 国内各高校与国外相比, 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之处。

1. 考试选拔制度较为死板。

我国现行研究生入学考试选拔制度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产物。当时由于高级研究型人才极度匮乏, 研究生入学专业考试以基本理论知识为主, 难度并不是很大, 但这种考试制度随着社会的进步早已落伍。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本质上是有很大区别的, 本科生教育偏重的是一种广泛性, 是对高等教育全方位的体会;而研究生教育重点应强调一个专业性, 是一个从泛到精的升华过程。时代的进步要求研究生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和钻研精神, 因此, 需要选拔综合素质好、专业水平高、有科研潜力的考生。而现行的考试内容和方式难以有效实现这一点。目前, 我国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是偏重笔试, 死记硬背的东西较多, 自由发挥的内容较少, 和本科生的高考录取模式基本类似, 最终考上的学生中真正具有科研潜力的并不多, 也使导师难以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和学生特点选拔综合素质强的考生, 同时在培养初期很难顺利地给学生分配科研任务。

笔者认为, 研究生选拔的初衷是从已具备一定专业理论基础的本科生中选拔具有研究兴趣和一定研究能力和潜力的学生, 而仅仅根据一次考试, 很难界定考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研究能力。这种类似高考的招生制度过分强调考生的应试能力, 而忽略了考生尤其是跨专业考生所具备的较宽广知识背景, 较全面思考能力, 以及更深的科研潜力, 往往造成遗珠之憾。

2. 教学研究方向和课程设置不规范。

目前, 国内大多数高校对于跨专业研究生的研究方向、课程设置以及课程内容的选择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 而是根据各个学校或者各个导师的实际情况来定, 因而教学研究方向和课程设置还不规范, 对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纵观当前高校的相关课程设置, 跨专业研究生和本专业研究生基本一致, 本专业课程较多, 交叉学科课程、综合性课程较少, 同时内容前沿性、综合性不够。总体上, 课程设置重理论知识传授、轻研究方法训练;课程结构不太合理, 公共课和学位基础课程占到了课程总量的70%~80%。可供跨专业研究生选择的选修课程和跨专业课程较少, 而这正是跨专业研究生所迫切需要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 课程设置显然没有考虑到跨专业研究生不同的专业背景、知识特点和发展优势, 从而造成跨专业研究生由于没有经过本科同专业多年的系列化训练, 在新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环境知识积累上必然有所欠缺, 在进入新专业学习时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 就会产生自卑心理, 丧失信心[3]。

笔者对此深有体会, 本科时我就读的是计算数学专业, 研究生时改读环境工程, 从理科到工科, 跨度相当大。在研究生期间, 初期的主要精力都被公共课及一些学位基础课所牵扯, 其目的主要是修够学分。直到一年后才逐步接触到专业课, 但是基本上和原先所学专业没有任何关系, 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基础, 严重影响了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并由此产生了消极情绪。最后还是经过多次和导师沟通及课题组其他老师、同学的帮助, 才找到了合适的研究方向, 并较好地和原先所学专业结合起来, 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身边像我一样的同学为数不少, 有些同学因为沟通及其他一些因素, 最后影响了毕业和就业。由己及他, 国内高校的很多跨专业研究生也面临这样的尴尬。

3. 导师培养模式过于单一。

从常理来说, 各专业的导师对于本专业学科的研究更熟悉, 承担或参与的项目及取得的成果等也都是本专业的或与本专业相关。而对于跨学科、跨专业而言, 大多数导师不是很熟悉, 因此对于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存在很多不足, 比如在学生研究方向的确定、创新点的切入、原专业优势的发挥上都有着欠缺。同时, 在我国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目前实行的还是一名导师对多名研究生的模式, 即使是所谓的联合培养, 也是主要由一名导师承担培养任务。这种状况往往会导致研究生学术思想的狭隘, 很难形成新的研究思路, 走的还是导师的老路, 即使有所谓的创新点也是基于导师的点拨, 忽视了各学科理论的交流, 缺乏不同学科之间思想的良性碰撞, 不利于培养跨学科人才, 由此带来了一系列教学、科研方面不相吻合的问题, 是多年来国内高校所取得的科研成果远远落后于国外的根源之一。

三、跨专业培养研究生的措施

1. 建立新型的多领域导师队伍。

随着时代的进步, 依靠单一学科取得突破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各学科的知识往往也相互交叉、不可分割。跨学科、跨专业研究应不受学科边界和传统专业的限制, 不受单方面约束, 通过团队合作来解决复杂问题, 从而形成双赢或多赢的局面, 使各学科的学者成就自己的事业, 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 有利于与国际接轨, 培养出新型人才。因此, 对于跨专业的研究生培养, 应采取导师指导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 而且不应只是形式上的联合, 而是真正让其他学科或领域的专家加入课题组, 形成一个研究合作团队。

2. 加强学术交流, 营造创新氛围[4]。

参与学术交流活动是研究生提高学术水平、产生创新思想的一个重要途径, 其作用是单纯的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所不能替代的。定期组织研究生学术报告会, 促进研究生间和师生间的交流, 重点是拓宽思路, 通过不同科研思路的碰撞, 激发灵感, 突破创新;组织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 向相关或不同专业和领域的专家请教, 和具有不同学术思想的团队接触, 开阔眼界, 取长补短, 有利于找准不同学科融合的切入点, 取得科研上的突破。

3. 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要考虑到跨专业研究生的原有优势和专业差异, 根据每位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针对性培养方案。首先, 要对跨专业学生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养, 作为院系管理者, 有责任为跨专业学生专门开设基础理论课, 补缺补差, 增加学生的基础理论积累, 拓展基础理论的深度和广度, 迅速提高这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研究能力;其次, 为跨专业学生适当增加选修课的门数, 在完成必修课的前提下, 尽可能地让其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自主选择课程进行学习研究, 同时, 相关导师、专家与学生加强交流, 根据其个人专长加以引导, 使其少走弯路;最后, 为研究生开设一些相关的跨专业课程, 允许研究生跨系、跨院, 甚至跨校选课。只有使跨专业研究生在掌握新专业的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 才能促其实现专业知识的移植。

4. 教学形式多元化。

研究生教学不同于本科生教学, 教学内容更具专业性, 力求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在教学方法上, 以自学、独立思考和讨论为主, 使研究生具有通过交流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使研究生具有独立思考与创新的能力[2]P108。

导师适当减少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发展态势的比重, 将着眼点放在专业性更强的学术热点及一些引起学者广泛讨论甚至争议的论点,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阔视野;导师应该将研究生根据其特长分成多个课题小组, 引导他们针对具体问题分工解决并定期组织相关学术报告进行探讨交流;导师要尽量给研究生提供参加各种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机会, 感受学术氛围, 接触平时难得一见的各领域专家, 鼓励发表个人见解, 即使不够成熟也无所谓, 增强独立开展研究的信心;学校要为学生充分提供不同的平台和途径, 比如“国家开放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本身具有跨学科优势的场所, 培养不同学科背景跨专业研究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 同时在学位论文选题上尽量选择交叉性、边缘性课题[5]。

5. 解放思想, 加强院系之间的资源整合利用。

利用院系合作的教育优势进行更广泛的专业教育, 使学生具有广阔的知识面;通过院系交流协调更便于科学调整现有的课程体系, 用新的、大信息量的科学文化知识充实原有的课程和设置新的课程。

单一院系的资源和能力是有限的, 而通过院系之间的交流合作进行资源整合, 有利于资源互补, 挖掘交叉学科的研究特点, 同时使各领域专家学者能密切交流, 相互取长补短, 便于在理论和方法实践上产生突破, 在交叉科学研究中找到新的切入点, 培养出新一代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才。

6. 加强导师与研究生的联系。

当前很多高校存在导师与学生在学术、思想和生活上缺乏联系的现象, 尤其对跨专业研究生来说, 情况更严重。这种现象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 比如导师科研任务过重, 所带学生数量过多, 跨专业研究生本身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从而在课题组中无法承担任务, 专业的变动导致信心受挫从而对未来产生迷茫, 等等。因此, 导师要注意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观察和评价, 形成对学生新的了解和认识, 及时修改对学生的某些要求与期望;导师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感化学生, 增进学生对导师的了解, 激励学生更自觉、主动地学习和工作;同时, 在研究生中提倡互帮互学, 博士生带硕士生, 高年级研究生带低年级研究生, 本专业研究生帮跨专业研究生, 在研究生中广泛开展学习研讨活动;鼓励跨专业研究生发挥原有专业优势, 给本专业研究生带来知识面上的扩展及学术思想上的启发。

四、结语

当前, 我国在跨专业研究生教育上和国外还有很大差距, 具有中国特色的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教育体系还在摸索阶段, 甚至在很多院校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 应加强各院校和相关机构对于这方面的意识, 加大力度进行跨学科、跨专业培养研究生的体制改革, 研究相应政策及途径, 对于提高我国高校的整体综合实力, 缩短与国外高校的差距, 培养新世纪的高科技创新型人才,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跨专业研究生培养是研究生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论述了国内外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需建立新型的多领域导师队伍, 加强研究生间的学术交流, 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等, 从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跨专业研究生培养体系。

关键词:跨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罗仕鉴, 陈杭渝, 孙守迁.跨学科、跨专业培养研究生的途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2, 6:76-77.

[2]李中亮.跨专业研究生教育问题与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 2013, 13-14:104-108.

[3]侯艳清.论跨专业研究生的学业适应心理问题[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 32 (10) :101-102.

[4]王建江, 黄红军.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2, 7:16-17.

篇5:如何把握跨专业的选题方向

1.审查读者对象是否合理

选题方向是否符合特定读者群的共同需求,是否可以满足广大读者的基本要求。读者范围最大化,是传播最大化,市场最大化的前提条件。读者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群体,有年龄、职业和地域等方面的差异。而年龄、职业、地域相同的读者,又因思想文化素质的高低,划分为不同层次,每种层次的读者,又因不同的兴趣爱好和阅读目的等产生不同的需求。合理、准确的定位读者对象,是把握选题的基本步骤,也是关键步骤,它会对图书内容、装帧、定价和销售等产生重要影响。

2.选题方向是否符合市场需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也受竞争机制、供需规律、价值规律等因素的影响,而且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这里笔者按受众大小,简单地阐述一下选题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

(1)市场范围比较小的专著类图书。这类选题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有积极作用;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能传播、积累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趋势;在图书的内容、形式方面能开拓创新,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有显著的社会效益。但这种书往往不能产生很高的经济效益,销售量有限,编辑可试探性地询问作者是否能提供一定的资金资助。或帮助作者申请国家相关基金,以缓解图书制作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压力,同时还能提高作者和出版社的声誉。

(2)市场范围较大的科普类、生活类、教材、教辅类等图书。这类书符合广大读者的基本需要,能满足他们的精神生活,与广大读者的切身利益、最关心的话题、最期望的事情或与广大读者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关。书中涉及的主要内容能适应市场潮流,并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3.相关图书的销售情况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深入了解读者、作者和市场才能准确地把握选题方向。像开卷数据,新华书店,卓越等网站都有图书销售排行,编辑可以按选题类别或关键词进行查询,结果大致分为两类:

(1)没有同类书。专业领域和读者范围相对较小,没有相关图书的销售情况。这时需编辑判断该选题的发展前景、受众范围,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如几年前二维码、微信、物联网等还是一个新兴的领域,知晓的人非常少,但如今几乎所有的人都在使用,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新媒体、新工具,该方面的书也销售得不错。

(2)同类图书很多。首先,由于图书销售会受教材订购、政府采购、企业培训等因素影响,所以最好收集某一时间段内该类图书的销售数据,制作销售走势图,以便准确预测现有选题未来的市场销售情况。其次,查看销售量多的同类书中目录的相同部分本书是否也有,内容是否详尽,同时还要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风格,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4.作者情况

作者不仅是保证选题质量的关键因素,还是保证出版社选题源源不断的基础性保障。深入了解作者情况也是判断跨专业选题的必要条件。

(1)作者的研究领域,专业方向。在自己最熟悉、最擅长的领域创作,是件轻车熟路,水到渠成的事。同时学术水平高的书也需要专业知识丰富的作者撰写。

(2)作者的文字驾驭能力。不同类型的书,需要不同风格的写作形式。问答类、科普类图书的风格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主,专著类图书的语言要严谨,有逻辑性。

(3)职称职务、治学态度。作者的职称表明他在该领域被认可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图书的销售。

5.向专业人士请教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编辑在对专业性极强的跨专业选题进行判断时,最好咨询该领域的学者,听听他们在如下几个方面的意见:书中是否介绍了最新的技术,内容是否详尽,属实。新技术是否有推广价值,本书与同类书相比,是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等。

把握选题要求编辑不仅应根据外部环境,即市场需求、读者需求,还要根据内部因素,即作者的文字驾驭能力,知识水平,随机应变,灵活处理,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达到供需双方利益的最大化。这种“权变”的能力,特别是把握跨专业的选题,是编辑在实践中通过长期摸索,总结出来的。因此编辑要善于学习,乐于学习,不断涉猎各个领域的基础性、理论性知识,关心时政要闻,国内外技术走向等。

(作者单位系冶金工业出版社)

篇6:跨专业研究生专业认同研究

专业认同(professional identification),目前我国对专业认同的研究还处在一个初步探索的阶段,迄今为止,国内对专业认同的概念也还未形成统一且权威的定义。国外对专业认同的研究大多是对职业认同进行研究中,尤其多集中在对社会人士的职业认同的研究,如对教师、档案管理者、历史学者等职业的研究,其中对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最多,但国外研究者对医生护士和律师职业的研究也在兴起,国内则在护士、空乘人员、初次就业的个体等领域开始尝试探索。

总结专业认同的文献不难发现,对专业认同概念的界定,研究者们把专业认同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对所学专业的一种认识、态度和行为,分析前人对“专业认同”定义的基础上,结合硕士研究生的实际情况将跨专业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的具体特点,专业认同可以概括为:

(1)学习者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与接纳程度,即学习者是否能够在充分认识自己的所选所学专业后还能够接纳自己的专业,这以前提是产生专业认同的一个重要的基础;

(2)专业认同主要体现在学习者报考的专业以及其对待学习和职业态度等多个方面。

(3)学习者通过实现对专业价值的认同,继而接受认可所学专业为自己带来的有价值的知识、经历等事实,具有积极的内在行为倾向和外在行为效果,将该专业视为与自我同一的程度。

(4)学习者对所学专业在情感上持积极态度,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的投入,产生持续稳定的愉悦和满足感,认为能够较好地体现自我价值。

(5)学习者打算未来从事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或者继续专业学习的态度和情感,职业身份的明确认识及相应的行为表现。

(6)学习者对专业持有的个人态度和情感,是否对所学专业感到满意、是否热爱所学专业、是否主动接纳并且对所学专业产生归属感、是否对自己的专业持有乐观积极的态度。

二、专业认同的研究现状

1、专业认同的维度与量表的编制

1)专业认同的维度

专业认同本身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包含了若干不同层次和维度。当不同的问卷编制者选择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时,便会因此产生对专业认同维度划分的不同观点。

三维度说:以我国学者王顶明,、刘永存为代表人物代表人物是我国学者王顶明,刘永存他们主张将研究生专业认同划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认知性认同、情感性认同和持续性认同。认为研究生专业认同包含三个维度:认知性认同、情感性认同、持续性认同。2011年柳叶通过文献梳理和初步访谈,认为可以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层面进行考察。也有研究者从专业的角度分类维度,包括专业的价值、专业的培养和就业三个方面。

四维度说:黄涛(2008)认为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包含以下四个维度:专业价值感、专业学习观,专业投入行为和目标与计划。秦攀博(2008)则认为专业认同包含如下四个维度:即认知性、情感性、行为性、适切性。周靖一(2012)以三维度说为基础,并加入了专业适切维度。李运华(2013)将专业认同分为专业价值、专业实践、专业认知及认同的效能。

还有五维度说六维度说,五维度说的代表人物以杨晶(2007)袁朝阳(2011)为代表,认为专业认同包含五个维度:自身的认同、对职业价值观、身份的认同、职业认同、职业期望。六维度说以赵慧先(2010)周三(2012)为代表,他们认为专业认同应包含如下六个维度:分别是专业投入和情感、专业期待和意义、以及专业能力和专业认识。

2)研究生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

不同的研究者对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的论述和分类也各不相同,但总体上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个体因素”、“专业客观因素”、“家庭社会因素”和“学习氛围因素”。

3)研究生专业认同量表的编制

随着我国学者对专业认同研究的深入发展,在此基础上有了对研究生专业认同的研究量表的编制。

王顶明,刘永存(2007)通过个别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对搜集到的资料分析研究,分三个维度:认知性认同、情感性认同、持续性认同。编制完成了《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的调查问卷》。

黄涛(2008)通过幵放式问卷调查的方法并结合访谈的形式进行资料的搜集,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针对研究生的问卷《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其中共包括了24个项目,问卷总体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9,采用Likert5点量表进行计分。正式施测时,本问卷增加了四道反向题目。

许世梅编制《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问卷》。共26道题目,分成了五个维度:专业评价、专业情感、学习动机、成就动机和自我评价,总问卷系数达到了0.91,问卷信度较高。

滕曼曼(2014)在硕士论文中改编秦攀博编制的大学生专业认同的问卷,编制《夸学科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问卷》,分四个维度,总问卷系数为0.905,信效度较好。

2、专业认同的差异研究

1)研究生专业认同的总体状况

已有研究表明,在我国,研究生的专业认同水平不是很理想。王顶明、刘永存调查研究:当前研究生的专业认同总体水平不是很高,各子项目的统计数值也普遍偏低;性别的不同、专业的差异、年级的高低等方面不同程度的影响着专业认同水平;导师的整体水平、专业的研究条件、专业的发展前景以及专业教学管理等教学评价因子在专业认同程度的高低上起着至关重要的左右,而专业认同程度的高低又直接影响了学生潜能的发挥,从而间接的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最终会影响到研究生教育质量。

关于跨专业研究生的研究主要运用在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状况和问题进行阐述,这些文献的研究形式几乎大同小异,研究方法单一,单纯的质性研究或量化研究,多是从总体上描述培养现状、提出问题,最后给出建议和对策;另一方面关于研究生专业认同的研究理论建构不系统,研究数量少,研究内容不系统,维度划分不体系,导致没有一个公认有说服力的调查工具;目前的研究缺乏从跨专业的角度出发,系统地对他们的跨专业学习及跨专业的身份认同进行深入、细致的心理因素的研究。

篇7:跨媒体专业

1990年7月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新媒体创作人,创作方向包括Audio-Visual,计算机图像生成,多媒体剧场演出,实验电子声音等。2012年作品“永”入选第一届中意艺术双年展,并受邀去往意大利参加开幕酒会。2012年获得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中心媒体实验室 (TASML) 德国 ZKM 驻留奖,进行四周的声音艺术创作。2013年作品“永”入选在美国纽约举办的中国声音艺术大展。2013年,作品“无为”入选中国美术学院优秀毕业作品展并获金奖。

展览:

2013.6.1 策动感知 影音装置“无为”杭州

2013.3 纽约声音艺术大展 影音现场“永”纽约

2013.1.21 单人间 影音现场“永”杭州

2013.1.11“绿盒子”重绘形貌-媒体现实的空间 影音装置 “∞” 杭州

2012.12 数.字.再.生-数字时代的艺术新作展览" 影音装置 “永” 武汉 k11 艺术空间

2012.11“8090青年志业”宁波美术馆展览开幕式 即兴实验电子“三姐夫4.0”宁波美术馆

2012.10.22 第一届中意艺术双年展 影音装置“永”意大利,米兰

2012.10.19 时光中的时光 声音装置“声巷”上海,朱家角

2012.9.1 奥地利未来实验室电子艺术展影音装置“永” 奥地利,林兹

2012.6.1 杭州声纳4.5 即兴实验电子“三姐夫3.0” 杭州

2011.4.10 Sunday-Hangout Vol.8 实验电子 “W‰”杭州

郑晶

2001~2005 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附中

2005 保送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

2005~2010 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

2010~2013 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

2005 《静物切割》、《闽西风光》参加唐云艺术馆展览,其中《闽西风光》被个人收藏

2007 《中国美术学院附中75周年校庆展》,并收入《中国美术学院留校作品》

2009 陶瓷雕塑作品《现代仕女图》参加中国美院学生实验室创作作品展

2009 纤维雕塑作品《秋色》、《桃色》参加何香凝美术馆“第五空间·纤维与空间艺术展”作品刊登在《第5空间纤维与空间艺术》

2011 作品《石狮子》参加杭州元华商城当代艺术作品展

2012 张亚琼郑晶合作动画作品《最前线》参加浙江省美术馆“与时代同行系列活动之——最前线”展览

2013 张亚琼郑晶合作动画《小红点》参加杭州绿盒子——重绘形貌 媒体现实的空间展

张亚琼

出生于河南新乡,

2003~2006就读于中国美院附中;

2006~2010就读于中国美院新媒体系;(本科)

2011~2012在上海水晶石数技术学院进修三维动画

2010~2013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开放媒体工(研究生)

我们努力用三维技术营造了一个精细但又荒诞的超现实空间——“寶怪齋號”古董店,这里有很多稀奇古怪的小物件等着你来探索……它们不仅具有真实的物表和肌理,同时被赋予了生命和情感,仿佛每一个物件都在讲述着自己的小故事,表达着自己的小情绪。

作品是一组由六个展示局部的小屏幕和一个大整体的投影画面构成的影像装置,期待进入展场的观众能够被目之所及的画面所感染身临其境。整个作品两个人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在创作过程中我们都十分沉醉于精致的细节,以及它所带来的表现力。我们坚信每一个单独细节的声音可能很微弱,甚至不被察觉,但是当无数的细节加在一起时,它们的和声足以让观众震撼——这也是我们孜孜努力的目标。

篇8:跨专业的自荐信

数控技术是制造业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苏州是国内机械制造业最发达的地区, 其制造业的发展态势呈现出以数控技术为基础, 以计算机辅助技术应用为主线, 以模具制造技术为手段的特点。苏州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 使得具有跨专业知识结构的数控人才日益紧缺, 也使得人才培养从数控技术单一专业转为数控技术跨专业培养。

数控技术跨专业培养是在三个专业中, 由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在系统学习本专业课程的同时, 有选择地学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或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课程知识, 完成课程实训, 成为掌握多元化的知识和技能, 满足现代制造业需求的学生。三个专业中, 数控专业是核心, 另两个专业是支撑。各专业的人才培养基于实训资源, 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工厂”模式。

数控技术跨专业学制三年, 目标是培养专科层次复合型技能人才。要在有限的学年内, 使学生获得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达到知识收益最大, 就要求我院在原有的培养模式基础上, 找到行之有效的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网络是信息交流和传递的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 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具有动态、开放、互动、虚拟等特点, 而网络环境下的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资源, 可以适应数控技术跨专业人才知识建立与能力训练的要求, 从而构建出满足数控技术跨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体系与培养模式。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

数控技术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依托网络课程和信息技术, 从课程建设、教师教授、学生学习和功能开发四个方面展开。

1. 课程建设

数控专业群中课程按课程作用不同分为专业入门类、专业基础类和专业核心类, 入门类课程包括机械钳工、机械基础、机械制图等多门课程, 基础类课程说明公差配合、机制工艺、计算机绘图等专业基础内容, 这些课程是数控专业群中共有课程, 不同的岗位技能要求, 区分出不同专业的核心课程。跨专业的课程是在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 重构课程体系, 增加模具设计与制造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 制定更新的教学计划。学生依照数控跨专业教学计划按学年完成本专业及所选专业课程学习和技能训练, 使学生具备数控专业核心技能的同时, 也拥有所选专业的岗位技能。因此, 数控技术跨专业学生既要完成本专业的课程学习, 又要完成所选专业的相应课程及课时数, 课程学时必须延伸到课外, 采用灵活时间和方式学习。而网络学习不受时空限制, 为此这三类课程需开发为网络课程以适应跨专业的人才培养。网络课程包括基础知识、培训考工和案例讲解的内容。基础知识说明本课程的知识点, 以实用、够用原则满足高职学生需要, 以视频动画、图形图像的网页表现形式展现, 使数控专业群学生学习非本专业课程也能易学易懂, 增加学习兴趣。高职学生是应用型人才, 强调技能。培训考工内容帮助学生学习相近专业考工考证知识, 参加实训和技能考试, 合格获得证书, 提升第二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案例讲解, 最具价值, 内容是工业案例或综合案例, 来源于教师在教学工厂与企业设计、加工的产品, 具有工业背景, 是多课程、跨专业的知识应用。

2. 教师讲授

可以是本专业课程, 也可以是网络课程。在本专业的课堂教学中, 采用项目导入的教学方法, 分析单元案例、导入项目实例、逐步深入到各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结果———工业案例或综合案例, 从综合案例出发有效引导学生探究跨专业其它课程知识。网络课程中, 教师提供授课视频, 讲授时间灵活, 与专业群学生在线讨论, 协同编辑网页, 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实时或离线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 构建学生本课程及跨专业的知识结构。

3. 学习方式

在网络资源的支撑下, 有课内学习方式和课外学习方式。在课内方式中, 学生学习概念、原理等陈述性知识和实践操作等过程性知识, 获得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课外教育中, 学生不受时空限制, 可以在课后学习, 可以在寒暑假期学习, 可以在实习定岗期间学习, 接受教师指导, 完成网络资源中本课程及跨专业课程的学习, 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课堂中学会的项目实例和工业案例进行扩展, 在课后不同专业学生团结协作完成扩展项目, 取得课外学习举一反三的效果。

4. 功能开发

数控人才跨专业的培养模式是基于网络资源, 培养模式中的课程建设是基础, 教师讲授是主导, 学生学习是关键。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开发功能模块保障数控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行。使用编程软件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开发的功能是课外学习记录汇总功能和网络考试功能。记录汇总功能将存储学生在网络课程中资源访问时间、地点、活动及作业提交、习题完成情况, 定期汇总督促学生的课后学习, 提高学生课外学习的自觉性。学生在本专业的学习需要参加学期末考试, 取得成绩。网络考试功能实现数控专业群学生参加第二专业的在线测评, 从学生以往的作业习题数据库中随机取题组卷, 学生的考试结果及成绩存储在数据库中以便查阅评价。

数控技术学生按照跨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要求, 在课堂教学中学习陈述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 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网络资源中学习所选专业的课程知识, 教师通过工业案例引导学生课外的探究式学习, 开发的网络资源访问汇总功能和网络考试功能保障课外学习有效运行。

二、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

数控技术跨专业网络课程, 在资源建设上, 体现跨专业的课程知识; 在功能开发上, 体现学习过程的跟踪、记录; 在本专业课堂教学中, 教师讲授体现概念原理、实践操作、项目导入、教学工厂和工业案例; 在课外方式中, 学生学习体现跨专业的有效网络学习, 学生课后合作完成项目制作。这些都对网络课程的建设提出了很高要求, 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网络课程资源的建设先要把各课程内容、单元案例、项目实例和工业案例以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形式制作出来, 二是开发后台数据库支撑这些信息链接到网络页面, 开发制作的页面在IIS和Apache中解析发布。

1. 素材资源的制作

多媒体素材中, 文本编辑简单易得, 数控技术各课程已有大量PowerPoint演示文稿用于教学。主流设计软件UG NX6、Pro /E Wildfire、SolidWorks、AutoCAD制作二、三维图形。视频动画形式, 信息量大, 学生易学, 教师的授课录像和零件的加工过程摄制为视频素材, IPA ( Interactive Product Animation) 、Flash软件制作动画文件, 如图1所示, 数控车削课程的指令加工就制作成了网络页面上的动画。

2. 网络页面的平台

学院电子化学习中心是基于Moodle ( Modular Object - Oriented DynamicLearning Environment) 平台, 编辑HTML和纯文本格式网页, 从上传文件中选择图像, 在内嵌流媒体播放器中演示视频和动画。Moodle是PHP ( Hypertext Preprocessor) 语言编写的开放源代码软件, Web页面存储在数据库MySQL中, 分析、更新、创建Moodle后台数据库中的表, 将数控专业群课程中项目实例及工业案例信息、学生信息、主客观试题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在图2中是数控技术专业在Moodle平台建设的课程。

三、结语

上一篇: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下一篇:脱贫攻坚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