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旅游现状分析

2024-08-30

韶关旅游现状分析(精选6篇)

篇1:韶关旅游现状分析

韶关市区部分旅游景观文化分析报告

[摘要]本次我们小组挑选了位于韶关市区内的大鉴禅寺,风采楼和韶关市中山公园这三个景观,结合对该景观的实地观察和历史史料等的搜集整理分析,围绕景观内容的“形”、“意”、“文化背景”和 景观的阅读文化四个方面,分析讨论其景观文化的具体体现。[关键词]旅游景观 景观文化 韶关

所谓景观文化,是指人们在与景观长期互动的实践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与该景观相适应的精神观念,并把这种观念具体地体现在景观建设、维护和适度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之中。景观文化由景观的“形”、“意”、“文化背景”和景观的阅读文化四部分组成。

韶关市作为广东著名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其旅游景观文化多姿多彩,是粤北的旅游中心。

一、韶关市中山公园

(一)中山公园的“形”

中山公园位于韶关市区园前路浈、武江汇合处,占地面积120000平方米,其正门内有孙中山先生铜塑像,像高3.2米,底座四面刻有不同的革命场景。公园以中心大道为主轴线,形成了近三万平方米开阔的公园城市广场。主轴线上建有古典大屋顶琉璃瓦大门,孙中山雕像,音乐喷泉及文艺演出舞台等建筑。广场最高游人容量可达2万多人。公园较大,靠近韶关的“中南海”,外面的动人的景致和公园的宁静悠闲十分协调。公园是有革命历史的,人们来休息的同时都不忘瞻仰门前宏伟的孙中山雕像。

公园沿周边规划了儿童活动区、安静休息区、盆景园、竹园以及水景区五个小区。园内设有花圃和盆景、园林式饭店、电影院、溜冰场、阅览室、中心舞台、还有登月火箭、游龙戏水、电动木马等儿童娱乐设施。园内花木繁茂,绿树成荫,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清新的空气与宜人的微风,既能满足人们审美的需求,是人们娱乐、休息,健身的好地方。

(二)中山公园的“意”

韶关市近几年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过程中,按“场园结合”的设想在中山公园中心区辟建了约2万多平方米的城市文化广场,有效地改善了园容面貌,丰富了市民的文化活动内容。

由于中山公园建园历史悠久,园内集中和保留了二十多株古树名木及半枫荷、观光木、榕树、竹柏等国家级保护植物和名贵品种,通过植物造景,近年来又增加了一批园林植物新品种,全园各类园林植物已达二百多种,不但丰富了园林景观,而且向实现生物多样化迈进了一大步。中山公园内的文化广场还是各类文艺活动表演的地方,是韶关市民进行文艺欣赏和交流的重要场所,对于促进韶关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韶关市经济文化的发展,各种活动以及展览在中山公园举行,中山公园的文化内涵也将日渐丰富,吸引更多旅游者前往游览参观。

(三)中山公园的“文化背景”

中山公园建成于1958年,原名韶关文化公园。1924年10月10日孙中山先生在此誓师北伐,是一个具有革命纪念意义的地方。

广东韶关中山公园地处该省韶关市南门外左街,是当地市民日常休闲娱乐的场所。根据《韶关市志》(上卷)卷六714页记载,该公园的前身是韶关飞机制造厂,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发挥重要的空防军备生产。自新中国成立后,才改建成公园。

孙中山两次韶关督师北伐。八十多年前,孙中山曾多次亲临粤北重镇韶关,督师北伐。为了推翻军阀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制,完成祖国统一的夙愿,孙中山曾先后两次移师韶关,设立大本营督师北伐。这两次北伐史称为韶关北伐。对于韶关北伐,学界曾发表了许多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若干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当年孙中山北伐誓师的地方,现已建成为韶关市中山公园。任何人文景观都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是时代的文化符号。中山公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背景,是一个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又受其独特的背景文化影响,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不断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与时代气息的城市景观。

(四)中山公园的阅读文化 一处景观常常记录着一段历史、一个故事,象征和代表着一种意义和价值。景观因为附着的历史人文价值而有意义,而富有生机和活力,失去历史人文价值的景观将变得毫无存在的必要。景观的历史人文价值是发展变化的,景观文化的内涵首先在于发现、保存和丰富这种意义和价值。

韶关市中山公园作为纪念公园,有着深厚的历史人文价值和文化内涵,来到这里参观,人们都会联想到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涌起他们对祖国历史文化长河满腔的热爱,激起人们对伟大的孙中山先生崇高的敬意,引发人们对这段历史的探究与思考,而公园深厚的阅读文化内涵也因此得到充分的体现。

孙中山(1866.11.12—1925.03.12),名孙文,字载之,号逸仙。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辛亥革命是一场空前绝后的革命,在中国历史舞台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走进中山公园,我们可以去回顾它、铭记它,并必将把它给我们传递的一种精神和历史使命延续到以后的无止尽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去。

作为公园,它起着调节区域性小气候、维系炭氧动态平衡,净化空气改善生活环境的作用。同时,它又为市民提供整洁、幽静、舒适、美丽的游息场所和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享受;寓历史教育于参观游览艺术享受中,形成红花草绿、景色宜人、鸟语花香、内容丰富的景观来陶冶人性情,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情操水平的教化功用。是韶关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大鉴禅寺

(一)大鉴禅寺的“形”

大鉴禅寺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区,原名大梵寺,始建于唐显庆末年(660年)之前,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

六祖圆寂後,为纪念这位杰出的禅师,唐中宗谥其为大鉴禅师,赐大梵寺为大鉴寺以作纪念。随着时代的变迁,大鉴禅寺几经兴衰。到了本世纪初,整个寺院祗剩下残垣断壁,一片衰败景象。

1934年原国民党李汉魂将军邀请近代高僧虚云法师来粤北重修南华寺、云门寺,1940年,101岁的虚云法师又和弟子宽鉴募捐重修大鉴寺,开辨僧伽工厂,建成了大雄宝殿、观音殿、方丈楼、功德堂、钟棂、鼓楼等,成为一座配置较完整的寺院,总面积达4600多平方米。

1985年,政府落实宗教政策,僧人收回部分房产,成立韶关大鉴禅寺筹建委员会,市佛教协会也开始在此辨公,重修大殿。经几年努力,重建了大雄宝殿、功德堂、斋堂、招待所、僧人宿舍等,重塑了释迦佛、药师佛、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六祖法像等三十六尊佛、菩萨和祖师像。

(二)大鉴禅寺的“意”

六祖慧能大师在湖北黄梅东山得法後,回到曹溪宝林寺(今曲江县南华禅寺),多次应邀到大梵寺讲经说法。据《六祖坛经》记载:“时大师(慧能)至宝杯(南华寺),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入山,请师出,於城中大梵寺开坛说法,憎尼道俗一千馀人。”可见当时法缘之盛。慧能在韶州大梵寺所说法及其生平事迹,由弟子法海汇编成书,即今流行的《六祖坛经》,已成为中国禅宗的经典巨着。抗日战争时期,广东省府迁来韶关,广东佛教会的牌子也挂在大鉴寺,来此进香拜佛的人数猛增。1943年,由於日军飞机狂轰滥炸,居民常避难郊外,不便自行煮饭,韶关居士为适应民众的需要开办“香积厨”素菜小店,後来顾客越来越多,下至平民百姓、流浪汉,上至达官贵人。战後素菜馆搬至广州,成为省内外有名的“菜根香”素食馆。

1958年,整个大鉴禅寺被有关单位和住户占用,僧人也流落他乡,但两棵由印度高僧智药三藏法师引进的菩提树历尽沧桑至今仍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成为历史的见证。

(三)大鉴禅寺的“背景文化”

六祖圆寂後,为纪念这位杰出的禅师,唐中宗谥其为大鉴禅师,赐大梵寺为大鉴寺以作纪念。尚书王维、刺史柳宗元分别撰文《六祖慧能禅师》和《曹溪第六祖赐大鉴禅师》,并刻碑纪念,流传百世。随着时代的变迁,大鉴禅寺几经兴衰。到了本世纪初,整个寺院祗剩下残垣断壁,一片衰败景象。1958年,整个大鉴禅寺被有关单位和住户占用,僧人也流落他乡,但两裸由印度高僧智药三藏法师引进的菩提树历尽沧桑至今仍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成为历史的见证。1985年,政府落实宗教政策,僧人收回部分房产,成立韶关大鉴禅寺筹建委员会,市佛教协会也开始在此辨公,佛源会长任筹建委员会主任,妙月、果成、新心等法师在众居士的大力支持下克服困难,重修大殿。经几年努力,重建了大雄宝殿、功德堂、斋堂、招待所、僧人宿舍等,重塑了释迦佛、药师佛、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六祖法像等三十六尊佛、菩萨和祖师像。四众弟子纷纷解囊捐助,美国知定老法师送来一套锁山之宝——《大藏经》;香港意超法师送来铜佛、法器一批,缅甸女居士送来玉佛一尊,广东省佛教协会云峰会长挥毫写下“大梵清音溯遗韶越千年犹以洪钟醒世梦,鉴明静意诵坛经数十卷永留瑞气护禅林”的对联。1994年大鉴禅寺举行隆重开光仪式。

(四)大鉴禅寺的阅读文化

大鉴禅寺建筑是为了弘法、度众所需。虽然今日随着佛教信仰的日益普及,佛教弘法的空间随之扩大,早已不再局限于寺院中,但是寺院永远是信仰的精神象征,大鉴禅寺除了传播佛教真理之外,庄严的殿宇、宁静的气氛、祥和的梵唱、慈悲的教义,让社会大众在工作忙碌之余,尤其是遭遇挫折、彷徨无助的时候,自然想到寺院,不论是参加各种修行活动,或是在佛前瞻仰、礼拜,都能获得再出发的力量,所以大鉴禅寺就像人生的加油站,是希圣成贤的学校,也是善友往来的聚会所,更是去除烦恼的清凉地。两棵由印度高僧智药三藏法师引进的菩提树历尽沧桑至今仍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成为历史的见证

三、风采楼

(一)风采楼的“形”

(1)风采楼的概况

风采楼坐落于韶关市区风采路,是韶关市的标记建筑,始建于明代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之后屡经重修。风采楼是韶州知府钱镛为纪念韶关藉北宋名臣余靖而建的。风采楼的风采一词来源于宋襄赞美余靖的诗句:“必有谋猷俾帝右,更加风采动朝端。”宋襄是借用“风采”一词比喻余靖的学识和品格。“风采楼”三个字的题额,是明代书法家陈白沙所书,并镌刻成石匾高挂门楼。风采楼现为韶关市博物馆。

(2)风采楼的结构特点

与北京天安门、故宫为同时代同风格的建筑物的风采楼,西望武水,东临浈江,楼高22米,整体呈正方形,顶为三重飞檐翘角,正中有华饰小圆顶。占地100多平方米,原是砖木结构。

1932年在保持原有建筑的一些特色的前提下,以水泥钢筋结构重建,楼底可通行各种车辆,北门建有铁栅小门,循回环形楼梯而上便是一层主楼,东西巩园上有“风采楼”三个大字。风采楼内有一块玉石碑,署有《风采楼前后记》。如今的风采楼建筑雄伟独特、古色古香、气势轩昂,是韶关标志性建筑。

(二)风采楼的“意”

风采楼担负着一个城市的地理标志,是韶关的历史印记,它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迁,成就着一段历史典故。风采楼是韶关市区唯一的古建筑物,在富有时代感的高楼大厦的映衬下,风采楼就更显得格外古雅,更具古香。

风采楼过去的历史任务是纪念北宋官员余靖,让后代铭记余靖的正直不阿,胆识过人。风采楼下有一座余靖的雕像,雕像旁便有一块刻有余靖简介的石碑,让来参观的人都能认识余靖的生平,感受他从官时的耿直清廉,不畏强权,敢于进言。

当今的风采楼没有因为年代变迁而失去了它的意义和价值,而是风采依旧,经久不衰。如今的风采楼是韶关市的地理标志,是韶关市博物馆馆址,是旅游者感受人文文化的胜地。它还是韶州古城的一个象征,至今仍有不少商家以“风采”作为字号、商标。

(三)风采楼的“背景文化”

(1)背景

风采楼是明代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韶州知府钱镛为纪念韶关藉北宋名臣余靖而建的,之后屡经重修。“风采楼”的名字,来源于宋襄赞美余靖的诗句:“必有谋猷俾帝右,更加风采动朝端。”宋襄是借用“风采”一词比喻余靖的学识和品格。楼上部墨迹柔韧苍劲、潇洒俊逸的“风采楼”三字为明代书法家陈白沙所题。(2)余靖简介

余靖,公元1000年生于韶州府城,二十四岁一举高中进士,初授官为赣县尉,很快又升为新建(江西 南昌县)知县。三十四岁入朝延做官任秘书丞。四十三岁升为右正言(谏官),后又出使辽国,使当时宋、辽西夏 三足鼎立的局面得以和解,为巩固宋代天下立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余靖是岭南继张九龄后又一显赫的朝延重官,他与张九龄一样刚正不阿,廉洁自重。与范仲淹、欧阳修、尹沂被尊为宋朝“四贤”,与欧阳修、王素、蔡襄被称为“四谏”,后来官于工部尚书。公元1065年病逝于江宁(今南京)。广东省广州曾有“八贤堂”,余靖就是八贤之一。

(四)风采楼的阅读文化

明代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韶州知府钱镛为纪念韶关藉北宋名臣余靖建起了气势轩昂的风采楼,余靖是韶关历史上杰出人士的代表,曾与欧阳修等同被誉为朝廷敢于进谏的“四谏”之一。风采楼不仅是纪念余靖而建,更是为了让世人领略余靖的风采。“必有谋猷俾帝右,更加风采动朝端。”这是诗人宋襄借“风采”一词赞美余靖的智谋学识和为人正直的性格。

如今,风采楼的使用价值不再仅仅用于纪念余靖,并且是韶关市的旅游游览胜地,具有丰富人文色彩,吸引了各地的游客来此一睹风采。风采楼坐落于韶关市区,即使它的四周环绕着富有时代感的高楼大厦,但风采楼历史风韵毫不逊色,风采依旧,更显风采楼的古雅。历经了改朝换代,时代变迁,风采楼经久不衰,吸引了不少的外地游客来此参观,感受风采楼的气势,感受它的建筑构造,领略余靖耿直清廉。如今,风采楼是韶关市的著名地理标志,而且是韶关市是韶关市博物馆馆址,是韶关市的旅游观光胜地。

总结:

每一个国家都有一个或多个盛名鼎鼎的美丽城市,它们或者是首都,或者是经济、文化、旅游中心„„

每一座城市也都有一处或多处闻名遐迩的地标景观。它们或者是一个建筑,或者是一条街道,一条古巷,亦或是一个广场,一个新区„„

每一个地标景观大都天然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象征。它们往往展现着某时某地某情,用景观留存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城市记忆;它们不仅仅是一座景观,也是城市精神象征的外化或寄托,甚至是这座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内涵的永恒风骨。

韶关市的旅游景观文化具有它独特的韵味和风情,是旅游者观赏和游玩的好去处,特别是韶关市的宗教文化,南华寺和大鉴禅寺是具有南传佛教鲜明的特色和较高的文化品位。通过此次的旅游文化景观的实地调查分析,发现韶关的景观文化内容丰富,底蕴深厚,但发现因为宣传和塑造的不到位,并没有形成它应该有的影响力,所以希望韶关市有关旅游部门能加大韶关市旅游景观文化的宣传和塑造,向外界展示我们韶关丰富多彩、高质量、高底蕴的旅游资源,促进韶关的旅游业的良好发展。

篇2:韶关旅游现状分析

(一)战略依据:

1.政策依据

1)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旅游业“十五”计划和至2015年长远规划的编制工作的通知》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3)中共韶关市委十届八次全会《韶关市贯彻〈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实施意见》 4)韶关市政府出台《关于推动我市旅游业率先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

2.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二)战略定位:

1.确立韶关旅游城市的战略方向——建设粤北旅游强市

打造旅游强市,促进跨越发展的决心坚定,提出从观光向观光休闲转变,打响建设“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禅宗文化圣地”两大品牌,市旅游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旅游强市的目标,在旅游发展的方式资源整合上、旅游的宣传促销方式的创新上做了很多的探讨和尝试,成效明显,08年首次突破了1000万人次,09年达到1200万人次,今年预计会达到1500万人次。谈到旅游局未来发展规划,陈波说,主要从两大方面入手:第一就是要以丹霞山申报自然遗产成功为抓手,提升我市旅游发展的硬环境,完善《韶关市旅游交通规划》,提升景区的可进入性;提高接待能力,建设有会展又有商务性质的五星级酒店,丰富娱乐设施,打造粤北特色的美食街、购物街,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服务配套;在三年内打造三个5A、10个4A级景区,提高韶关市旅游的精品产品号召力;第二,增大旅游营销、招商引资的力度,跟踪落实实施项目带动发展战略;围绕游客满意度,提升服务水准,发挥旅游学校的优势,当好创文工作的义务宣传员,并采取配套的机制来解决旅游从业人员的后顾之忧和操守等方面的问题。

2.借高铁腾飞——韶关旅游开进粤东

武广快线以及即将开通的韶赣高速拉近了韶关至闽南和粤东各市的距离。2010年是广东省华人华侨旅游年,台胞和华侨密集的潮汕和闽南地区将成为丹霞山目前最需要突破的旅游客源市场之一,为此,这次推介会采取实对实的做法:一是根据飞机接驳高铁和大巴直达的交通方式,分别把广州和赣州作为中间节点,精心设计了多条旅游线路,推向当地市场;二是面向此行六市海外影响力较大的市场出台了省外市场组团奖励办法和首团免费体验游新景点的优惠政策;三是借助丹霞世遗提名地、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三块金字招牌劲推暑期修学旅游,增加了科普教育课等新内容,并推出学生暑期半价的折扣,同时也重点推出了丹霞山浪漫之旅、暑假消夏避暑之旅和老年人养生之旅等不同主题的产品。

(三)核心问题:

作为广东北部经济相对落后,旅游资源丰富的区域,如何最大限度地发展资源优势,合理布局,规避投资风险,通过旅游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史规划的核心问题。

(四)战略思想:

韶关市旅游资源丰富,是广东旅游资源大市,但旅游知名度明显不足。因此,规划组将以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山为发展重心,打造世界知名的“丹霞地质游、南华宗教游、瑶族文化游”三大旅游线路。

(五)战略目标:

1.实现2015年接待旅游者2000万人,年均递增达到10%,占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的10%。其中接待境外旅游者400万人,年均递增13%。全市旅游营业收入100亿元。

2.实现2030年,接待旅游者3000万人,全市旅游营业收入250亿元。

(六)战略重点:

1.打响世界自然遗产地品牌 建设丹霞地貌特色旅游文化

丹霞山今年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为丹霞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管委会主任黄大维表示,要突出打响“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品牌,把加大对景区旅游格局的调整力度,加快文化项目建设作为丹霞山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2.弘扬深挖千年禅宗文化 奋力打造大南华文化创意产业园

以南华禅寺为核心的“大南华”建设项目被列入韶关市和广东省“十一五”发展规划和重点项目建设。如何从更广袤的角度探讨“禅宗六祖文化”和“大南华”两大旅游文化品牌走出广东,怎样与禅宗文化传播密切关联的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安徽等省,甚至周边的国家地区携手弘扬禅宗优秀文化。曲江区通过不懈努力,上下联通,引进战略投资者奋力打造大南华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

3.打民族文化牌,走旅游生态路

近年来,乳源按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要求,坚持打响“瑶族牌”,使旅游文化得到充足发展,瑶歌、瑶舞、瑶绣将在旅游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七)战略阶段:

1.前期(2010~2015年):旅游开拓期

通过政府主导和对旅游业大力扶持以及全社会积极参与,韶关市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基本构筑成型,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龙头产业和国民经济的战略产业进行培植和发展,实现向支柱产业的转变。启动代表韶关市旅游形象和具有拉动作用的重点旅游项目,抓紧丹霞申遗成功的机遇,率先发展丹霞旅游精品线,带动各行业发展。培养一批4A或5A优秀景点。

旅游业建设投入占规划期总投入的35%。

2.中期(2016~2020):旅游增长期

旅游业不断调整和优化,形成“丹霞地质游、南华宗教游、瑶族文化游”的三大特色路线,在全国及海外有一定知名度。韶关市“大丹霞,大南华”文化旅游形象初步成型。打造以三大特色路线为核心的A级旅游景观。结构进一步优化,规模扩大,迅速实现“粤北旅游中心城市”的战略地位。韶关旅游在国内旅游市场上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旅游业建设投入占规划期总投入50%。

3.远期(2021~2030):旅游成熟期

旅游业作为韶关的重要的支柱产业,持续,健康而稳步发展。在本阶段,旅游规划项目先后建成,旅游环境和旅游产业结构达到最优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有效实施。韶关市旅游作为中国丹霞地貌旅游的核心景点,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

旅游业建设投入占规划期间总投入的15%

(八)战略措施

推进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要加大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协调、统筹力度,促进旅游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积极探索建立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体制,按资源一体化管理要求调整旅游管理机构职能,尝试或引进投资公司的管理模式,推动旅游资源由多头管理向统一管理转变。强化旅游管理部门对旅游项目开发的指导,加强对旅游项目开发的审核和监督。

加强旅游诚信。建立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奖惩机制。建设以游客满意度为基础的旅游目的地评价体系。

探索导游人员按合伙人制度开办服务所等做法,保障旅游服务人员合法收入。旅行社在参团报价中要将导游服务费单列,并确保作为导游人员报酬。将导游员等级纳入人事部门认可的职称评定和技术等级评定序列。鼓励企业实行导游员聘任薪酬与职称挂钩制度。

完善旅游标准。加快研究制订与相关行业标准相衔接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围绕在旅游饭店、旅游景区(点)等要素上建立的主体标准,逐步编制配套标准和辅助标准,建立旅游业各要素专业门类的标准体系。加快推进旅游标准的达标评定工作,加强对旅游标准化实施监督。积极推动条件成熟的市级标准上升为省级标准。

健全旅游信息。探索引进各类社会资本,完善我市以12301系统、旅游服务中心体系和旅游道路标识体系为核心的旅游目的地公共服务体系,切实做到公益与市场相结合。建立旅游信息即时监测系统和旅游信息预警机制。积极扶持包括在线预订、在线销售、在线旅游宣传推介等专业旅游企业的成长。

加强旅游宣传推介。加强对重点景区的包装和宣传,推动重点景区提升为名牌、精品景区,把品牌擦得更亮、打得更响。加快推出一批以世界自然遗产地丹霞山为龙头的具有国际旅游目的地发展前景的山水休闲旅游产品,打造广东名胜山水旅游品牌;加强与以广深珠现代化都市为代表的旅游产品的连线,推出广东珠三角都市加粤北山水旅游新组合。整合全市加强整体促销和联合促销,把旅游宣传与经贸会展、文化交流、对外招商等有机结合起来,依托主流媒体,进行全方位的韶关城市形象宣传。充分运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形成旅游宣传的立体优势。利用网络等信息化手段广泛开展广东旅游产品推广,与知名网络媒体合作策划展示新广东新旅游新形象,采取细分市场、细分主体的方式,根据入境旅游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境外宣传推广策略,千方百计抓住主体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最大限度拓展发展空间。支持大丹霞、大南华、大南岭等一批具备国际国内旅游目的地资质的景区开展品牌推广,提供资金和智力支持,指导策划大型活动;在港澳台、北京、上海以及重要的周边客源市场牵头投放宣传,组织省际市场对接。

提升旅游产业规模。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旅游产业化,构建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在旅游资源管理、开发方面,要打破区域限制,打破条块分割,推动旅游资源重组,杜绝区域内同质竞争,避免旅游发展定位混乱,推动我市旅游与周边邻近旅游区乃至珠三角旅游区更大范围内的旅游区域合作。按照“大旅游”思路推进产业联动,举全市之力推进文化、农业、体育、教育、科技等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延长产业链和服务链;切实提高餐饮、购物和娱乐休闲消费在旅游总花费中的比重;抓住我市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契机,策划开发具有特色的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旅游。大力引导社会资本、民营资本投向旅游产业领域;充分发挥旅行社在旅游市场中的核心作用,鼓励旅行社积极走出去,在省内外主要客源地设立分支机构,为我市旅游市场拓展新的触角。培育扶持旅游企业做大做强。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激励力度,引导旅游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品牌经营、连锁经营等多种途径壮大实力,提高市场份额和贡献份额;引导旅游企业加强与国际、国内著名品牌旅游企业的合作,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旅行社,构建起高星级酒店群,推动我市旅游酒店业加快振兴。鼓励以行政划拨、资产重组,资产收购等手段整合形成以资本为纽带的酒店管理集团。推动酒店集约化经营。扶持酒店集团品牌输出,对于已签约进行品牌输出的项目,旅游、劳动部门在营销宣传、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予以一定程度的资助及支持。

(九)战略创新:

倡导低碳旅游。创建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低碳旅游县(市、区)、低碳景区、绿色酒店等。将低碳旅游发展纳入全市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框架。对环保等级较高的旅游设备可加速其折旧,相关费用可列入企业成本开支。鼓励科研机构和旅游企业建立低碳旅游实验室。

鼓励旅游制造业发展。旅游制造业列入生产性服务业扶持政策普及范围。将房车、高尔夫、滑翔伞、热气球、攀岩、登山装备、景区索道、游乐设施和数字导览设施等旅游装备制造业纳入全市鼓励类产业目录。举办大型旅游设备制造业展览活动,搭建旅游装备制造业展销平台。

探索旅游产业园发展模式。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指导,制定旅游产业园评定标准,创建若干个产业关联性强,集聚程度高,带动作用明显的旅游产业园。市、县(区)在综合平衡各项建设项目时,对旅游产业园区实行倾斜性政策。符合条件的旅游产业园享受产业转移园同等待遇。

引导旅游科技发展。重点研发和推广酒店中央预定系统,低碳旅游技术以及基于手机、互联网和汽车的旅游者便利新技术。每年规划一定额度的科技资金,对于旅游业发展所需的旅游科技实行招标攻关。加快以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为基础的“3G旅游新时代工程”建设,打造全省旅游信息建设示范项目。

开发快捷交通旅游产品。鼓励依托快捷交通网络进行旅游产品开发,引导高铁站点建设旅游服务咨询中心,配套站点与景区之间的公共交通和租车服务。鼓励各旅游企业在人流密集地设立散客咨询服务中心(站),完善高速公路休息站的旅游功能,建设若干条高速景观道,鼓励在条件较好的交通节点开发美食街、特色汽车旅馆等。

篇3:韶关旅游现状分析

关键词:旅游商品,地域文化,韶关

旅游商品是旅游产业构成中弹性最大、可挖掘的经济效益潜力也最大的一个要素。旅游购物收入所占比重的多少, 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韶关市位于粤北山区, 地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旅游资源丰富多样。韶关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 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的开发不够协调, 其中旅游商品的开发严重滞后, 在旅游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 成为旅游业深度发展的瓶颈,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韶关旅游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地域文化是旅游商品的灵魂, 旅游商品是地域文化的一面镜子。对韶关所蕴涵的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地域释读是开发韶关旅游商品的关键一环。以地方传统文化和资源特色为依托, 开发生产出独具特色、创意新颖、富有浓厚地方文化色彩的旅游商品, 对提高韶关旅游经济效益, 促进旅游业深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韶关旅游商品现状

1、旅游商品单调雷同, 创意不够, 缺乏地方特色和文化品位。

韶关目前已经开发的旅游商品缺乏特色和创意, 具有本地特色和纪念意义的旅游商品太少, 市场上充斥着毫无地方特色的旅游工艺品。旅游商品千篇一律, 缺乏地方特色, 文化品位不高, 一些常见的纪念品、工艺品, 制作工艺和技术水平不精、不高, 而价格又不菲, 难以满足游客购物与纪念的文化需求, 所以很难赢得市场。

2、研究开发力量薄弱, 规模化程度低。

韶关目前还没有一家进行旅游商品研究开发设计的组织, 高层次的研究设计专门人才也极为缺乏, 推出系列产品、精品和名牌产品困难重重。旅游商品开发销售完全处于自发、分散的民间小作坊或家庭式生产状态, 生产规模小、质量低、效益差, 缺乏具有一定规模和档次的现代化生产企业。

3、旅游购物环境差, 销售手段落后。

旅游购物环境是指通过科学规划和布局建立起来的与旅游业发展相适应的, 能够吸引和方便游客购物的设施、场所和服务。良好的旅游购物环境可增加旅游者的购物欲望。从韶关目前的旅游购物环境来看, 市区内商业网点发展缺少系统规划, 网点开发处于无序状态, 市场经营秩序混乱, 假冒伪劣商品难以根除, 大多摊位没有明码标价, 存在价格欺诈行为;旅游景区内的商品出售点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 大多是以小摊位或小商店形式存在, 且分布过于分散, 商品没有高、中、低档次之分, 很难满足游客的不同购物需求。旅游商品不注重包装, 商品陈列艺术差, 销售人员本身素质不高, 不注重销售技巧。

4、旅游业整体规划中对旅游商品的开发重视不够。

韶关旅游业的发展虽然得到了政府的重视, 然而旅游业整体发展规划中对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业发展的六大要素缺乏系统配套和协调规划, 旅游开发的主要力量投向了景区、景点、旅游酒店、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上, 而对旅游商品开发缺乏足够的重视。政府主管部门缺乏有效的旅游商品开发规划以及必要的组织、引导和支持, 投入不足, 使得韶关旅游商品开发滞后于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基于此, 为了适应旅游的发展趋势和不同层面旅游消费者的需求, 韶关必须开发符合韶关实际情况的、适应游客消费水平和审美情趣的、独具特色的、创意新颖而且富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旅游商品。

二、韶关旅游商品开发的地域文化特色

游客出去旅游, 从浅表层次看, 是出于领略异域或异地独特风情、自然风貌和特殊人文气息的需要;但从深层次分析, 则是对一种独具特色、耐人寻味而又在其他地方难以捕捉到的文化底蕴的追求, 包含着更深层次的文化成分。

我国传统文化绵延博广、海纳百川, 许多有不同血缘关系的人们, 在相互交往、相互融合中逐渐形成悠久的历史和共同的文化。但人类文化的发展是在一定空间进行的, 必然存在地域性和地域差异, 并在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域内文化的总和。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多元绽放, 特色各异的地域文化始终客观、深刻地存在着。地域传统文化的发掘, 对旅游商品开发具有深远的影响和重大意义。因为对于地域传统文化而言, 其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力, 就是一张文化大牌,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 地域传统文化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旅游商品资源。

旅游商品, 顾名思义是指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购买的精巧便携、富有地域特色, 并让人铭记于心的商品。旅游商品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个地方文化和风物的缩影;文化的挖掘, 是通过实物的研究和认证来实现的;而实物又必定蕴涵文化的成分, 文化又决定实物的地域性、历史性、民族性, 旅游商品亦如此。要体现出高品位、多层次、多品种、深受游客青睐的要求, 就必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旅游商品标志着一个地方、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 特色的原料、特色的设计、特色的工艺、特色的包装反映着具有当地特色的传统历史文化, 能够引起旅游者美好的回忆。因此, 开发旅游商品要重视地域文化内涵, 挖掘当地的传统历史文化, 要注意在开发旅游商品时溶入本地的特色和传统文化。富有浓郁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韵味的旅游商品, 对游客而言, 才更有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 才能引起游客的购买欲望。也只有文化含量丰富的旅游商品, 才更具活力和生命力。

除此之外, 旅游商品还应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纪念价值。具有独特创意和典型美观的特性、艺术美感高的旅游商品, 对游客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越强。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购买物品,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让自己的旅游经历通过旅游购物实现物化, 因此旅游者大多喜欢选择与特定文化环境氛围相一致的, 具有明显纪念价值的物品。

三、韶关旅游商品开发思路

针对韶关旅游商品的现状和地域文化资源特色, 韶关旅游商品的开发, 要突出地方风格, 赋予其深刻的文化内涵, 使其具有较高的纪念性、观赏性、艺术性、收藏性和实用性。

1、立足资源特色, 准确定位, 提高旅游商品的特色和文化品位。

旅游的主旨和内涵就在于特色和文化。个性是旅游商品的生命, 其内涵就是旅游商品所体现与蕴涵的地域特征和民族风格, 任何小商品、小食品、小日用品、小包装, 只要大众化、让游客喜欢、便于游客携带、富有地方文化特色, 就可以拥有市场, 拥有发展空间。旅游商品的开发定位准确, 主要体现为旅游商品的开发应与当地文化、资源、环境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 独具地方特色。旅游商品作为文化的载体, 每一件都镌刻着旅游者一段难忘的经历, 都反映出不同的文化渊源。加强旅游商品的文化性设计, 对丰富旅游商品的内涵, 提高其文化品位, 改善其内在质量都将起到重要作用。在旅游商品中融入当地传统文化和艺术内涵, 显示出韶关旅游商品的个性和差异性, 提高旅游商品的附加价值。因此, 韶关旅游商品的开发首先要对当地资源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 深入挖掘资源特色, 依托深厚的岭南文化、客家文化和民族文化背景, 并将其恰当地融入到旅游商品的开发中。

2、创新开发和深度开发相结合。

旅游商品的开发应力求创新, 旅游商品的竞争力就在于创新。韶关目前的旅游商品设计单调, 品种单一, 多是工艺品, 难以兼容纪念性、观赏性、艺术性、知识性、独创性、收藏性乃至参与性于一身。旅游商品与一般商品几乎没有差别, 基本上是现成的“拿来”就用, 缺乏创新。韶关的旅游商品要占领市场, 就必须创新。游客在游览中, 充满着对美好和新鲜事物追求的愿望, 购买商品也有同样的心理。因此, 对于旅游商品的开发, 应该抓住游客的这种心理, 不断开发新产品, 刺激游客产生新的购物要求。韶关物产丰富, 土特产品多种多样, 开发韶关特色旅游商品, 必须以此为依托, 加大研究和开发力度, 对其进行种类创新与品质改进, 遵循“新、特、优”的原则, 使其向“小巧、精致”方向发展。要防止粗制滥造, 严打假冒伪劣商品。另外, 要注重样式新颖、包装别致。例如, 收集韶关地区的各种民歌、民谣、谚语、歇后语、民间故事与传说等, 编写成连环画, 将其与微缩景观图一起分别印制在一些旅游购物品的包装上, 等等。

实行系列化、多样化、分层次、有重点的深度开发。旅游购物品开发要根据旅游地的特点, 游客的购物要求及购买群体的差异性, 实现旅游购物品开发的系列化、多样化和配套化,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表现在旅游购物品的题材、式样、规格、原料、色彩、包装、价格、功能等方面要求新、求变、多样、系列、配套。另外, 在开发中要考虑韶关的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来对旅游购物品进行重点有序开发, 不要在自身条件还不够成熟的情况下看到别人开发什么, 自己就紧紧跟上, 造成“小而全”的局面。在开发之前, 先在众多题材中选定某一范围作为开发的重点, 然后根据不同游客的需求, 采用不同档次的材料和包装, 分成不同价格层次, 不同效用的几个品种, 以供游客选择, 使游客能各取所需。

四、韶关旅游商品开发对策

1、完善旅游商品开发的管理协调机制, 健全开发主体, 加大研发力度。

旅游商品开发至少涉及研究设计、生产、销售三大环节, 涉及众多部门, 针对韶关目前旅游商品管理体制分割和研究设计力量薄弱的现状, 需要完善和健全开发的组织管理协调机制和开发主体, 需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来统一协调和管理, 需要成立相应的科研 (开发) 机构与生产基地, 组织专业设计人员、民间艺人、市场营销人员, 共同研制旅游商品的开发, 实现调研、设计、开发、生产、市场培育、销售、反馈、管理一体化。

2、加强质量和价格监管, 建设规范化的旅游商品市场体系。

由于旅游购物具有一次性和无法提供保修或保退等服务的购买特点, 因此产品的质量是其生存的关键。一方面政府要采取强有力的法制和行政管理手段, 加大对生产销售商家的宣传;另一方面旅游、工商、物价等部门应加强协作, 强化质量和价格监督, 整顿市场秩序, 规范企业行为, 对一些不正当竞争行为要严厉击。此外, 加强旅游商品市场管理, 制定并完善有关政策法规, 营造有序、公平、安全的市场交易环境, 保障消费者利益, 制止恶性竞争, 规范其经营行为。商家在进行开发经营时, 也要从国家和地方的整体利益出发, 本着为旅游者负责的态度销售旅游商品, 保质保量, 合理定价, 给旅游者以信誉保障, 尤其是对那些贵重的商品, 更要加强监管。同时, 旅游商品的价格又要易于接受, 让旅游者觉得货真价实、物有所值。

3、强化个性特色, 彰显文化内涵, 培育名牌产品。

旅游商品的个性特色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旅游目的地所在国家或地区所独有的;二是在共性中特别突出的;三是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和发展要求创新的。因此, 旅游商品的设计与开发要结合韶关当地的资源特色、主要客源市场需求和各类环境条件的综合分析评价, 突出其特色和文化, 培育拳头产品, 以发挥主导、带动和支撑作用。大力培育开发具有特色品牌的主导旅游商品。韶关旅游商品开发应围绕地域文化大做文章, 可以名山、名石、名寺、名胜、名人等文化资源为题材, 深入发掘并有机融入韶关风光、瑶家风情、粤北文化、历史名人等文化内涵, 努力提高旅游商品的文化附加值与开发品位, 开发形成富有韶关地域特色的旅游商品系列。

4、整合资源, 合理布局, 实现专业化经营, 建设规模化的旅游商品市场。

针对旅游购物需求特点, 区分旅游商品种类, 引导经销者实行专业化、规模化经营。加快旅游购物专业市场建设, 建设中心性旅游购物市场;配置独具商品特点的游客购物场所;实行旅游商品市场的连锁、配送经营;设立并完善市场中介咨询机构, 搞好销售服务;建立游购共同体。旅游商店、摊点应集中布局于旅游景区、景点、宾馆、酒店、车站、机场等地区, 要么单独设立 (靠近加工中心) , 要么大都与餐厅、景点后部相通, 设两个门口, 不重复进出, 这样即便旅游者不想购买, 也必须从商店经过, 使购物街成为旅游景点、景区的一部分。购物品的消费往往是非理性的, 受其他顾客的影响或商品本身的诱惑, 旅游者很容易选择购买, 而且不会让人觉得是逼迫购买。在旅游者主要集散地的韶关市区, 可选择合适地点建立旅游购物商业街 (如RBD) , 经营旅游购物品。

5、提高旅游购物品经营者素质, 讲究销售艺术, 适应旅游者的消费心理。

在商品的包装和陈列上要讲究艺术, 商品本身的包装陈列科学, 不论物品的价值如何、体积大小, 包装装潢都要很精美, 分类分区合理摆放, 易于旅游者选择、比较和鉴别。导游人员、司机、商店售货员都以推销和介绍为主, 不要强制性销售, 更多的是让旅游者自己鉴别选择, 特别是导游人员要在旅游途中注重渲染气氛, 做好对当地特色产品的宣传介绍, 为旅游者的购买做前期铺垫。同时, 销售中心为旅游者提供良好的购物环境, 免费为旅游者提供水、空调和休息间, 增加有关商品的说明书, 有条件的可以配备专门的讲解人员, 让旅游者购买前充分了解商品特征、制作工艺、功能等。导游人员也不要急于催促旅游者, 给他们充足的时间精挑细选, 这无形之中就增加了游客停留的时间, 也就等于增加了购买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刘敦荣.旅游商品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

[2]曾兰君.加强市场调研, 开发我国旅游购物市场[J].长沙大学学报, 2004.3.

篇4:韶关旅游现状分析

关键词:韶关;旅游资源;整合

韶关作为“马坝人”的故乡,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明,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摇篮之一,石峡文化的发祥地。韶关是地处山区的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着秀美的自然风光,当地的旅游景观多姿多彩,是粤北的旅游中心。近几年,韶关市全方位开发旅游资源,依托重大节庆活动和会展活动,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在2006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中,韶关市被评为首届广东最受欢迎的自驾游的目的地之一。丹霞山风景区、南岭国家森林公园被评为首届广东最受欢迎的自驾游的十佳景点;始兴县司前镇(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丰县(云髻山旅游区)入选自然生态类最美乡村旅游示范区/点;南雄市珠玑村(珠玑古巷)、乳源县的必背镇桂坑尾村、始兴县隘子镇(满堂客家大围)入选人文历史类最美乡村旅游示范区/点。目前韶关已经有十多条2日游或3日游的旅游线路。

一、韶关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

韶关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多姿,有名山、名寺、溶洞、激流、温泉、原始森林、历史遗迹等等。目前旅游发展较为成熟的景区有仁化丹霞山(国家风景名胜区),车八岭自然保护区、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漂流胜地九泷十八滩,寺庙南华禅寺,“马坝人”头盖骨出土地狮子岩,广东风景名胜金鸡岭,富有民族风情的乳源必背瑶寨等等。其中,车八岭自然保护区、南岭森林公园,是当今世界同纬度线上为数不多的绿洲之一,被誉为岭南明珠、自然宝库。

韶关已经开发的旅游资源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地质类、宗教类(佛教)、生态类、民俗文化类。

地质类的景区是仁化丹霞山,丹霞山与罗浮山、鼎湖山、西樵山并列为广东四大名山,1988年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山均为红色砂砾岩,称之为“红石公园”。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

佛教文化旅游自古以来就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韶关市政府在2007年的《关于加快旅游业建设旅游城市的决定》中指出:“佛教文化旅游的开发建设,要充分利用禅宗的实际创立者六祖慧能在中国佛教史和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佛教旅游资源在韶关旅游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韶关佛教旅游资源主要有南华寺和大鉴寺;南华寺是佛教著名寺庙之一,传说是禅宗六祖惠能和尚栖身说法的地方,后因其弟子又创立了五宗,又素有“祖庭”之称。大鉴寺位于市区西河,至今还有印度高僧智药三藏引种的两棵菩提树。

生态类旅游景区主要有被誉为“物种宝库,岭南明珠”的车八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和南岭国家森林公园。车八岭国家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具有世界代表意义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均是自然平衡、自然发展的原生系统。保护区内目前已开辟的旅游景点有幽林夜月、涧畔听涛、古木沧桑、森林舞池林海探奇、瑶家土寨、天平探虎、标本园等几十处,是一处集观光旅游、森林度假和考察探险专项旅游于一体的风景旅游区。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其主峰石坑崆,海拔1902米,是广东省的最高峰。保护区以最高峰石坑崆为中心,保存着广东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和原生生态系统,也是世界上同纬度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区。

民俗文化类景区主要有南雄珠玑巷、满堂客家围屋等以客家文化为代表的人文旅游资源。

二、韶关旅游产业发展与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制约韶关旅游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韶关经济发展以重工业为主,作为粤北山区,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迟缓,对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旅游运作,还比较模糊,导致了在韶关发展旅游业时,难以真正做到宏观策划与整体的发展。…因此,就韶关旅游而言,单个精品景区(例如丹霞山)的品牌效应远强于韶关整体旅游的品牌,没有形成全地区大旅游圈的协调发展。

其次,旅游景区的旅游商品、旅游交通、旅游娱乐等方面,从开发程度上来看大多数属于开发的初级阶段,属于浅层次的单纯展示资源、卖初级产品的开发模式,没有实现综合开发模式。此外,一些景区再开发投入不足,步子不大。因此,虽然韶关是广东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但其旅游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的优势明显不足,主要原因是因为旅游大多数资源开发属于原始层次的开发,旅游产品的附加值低,严重缺乏旅游精品。

从整体上看,韶关总体旅游经济水平还不高;从实质上看,旅游资源必须加大力度塑造培育,韶关旅游资源极其丰富,许多旅游资源还没有达到深度开发的程度,旅游资源的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

从旅游产品看,类似丹霞山、南华寺等比较成熟的精品比较少。专项旅游特色不明显,旅游网络还没有形成,区域旅游不发达,游客承载量低。

再次,在旅游资源管理体制上,管理的环节很多,市、县旅游局之间的关系,县旅游局与县旅游行业之间的关系及各种利益交叉较为复杂,导致资源组合优势不很明显,整体包装宣传、整体推进的能力和效果很有限。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旅游业的运作。

三、韶关旅游资源的系统整合的策略

系统整合韶关市旅游资源首先要做到全市“一盘棋”,整合旅游资源,形成大旅游环境。

(一)做好韶关市旅游资源的全局性整合规划

要做到旅游开发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旅游发展可持续性,就必须要有科学严谨的规划。

在全局性整合规划中,考虑韶关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旅游内容和旅游产品的开发思路,要坚持以景区自身的位置特点和景区的最优组合为基础,循序渐进地开发新产品。构建新的旅游格局,将旅游发展从各自发展转变为以总体规划为中心的统筹发展,逐步地以比较单一的观光旅游发展为度假旅游、观光旅游等多层次旅游开发的目标格局。规划中,要着眼于旅游资源的整合,将不同的旅游资源,统一规划,统一开发,整体利用,发挥出资源的整体优势,求得旅游的规模效益。

(二)在原有景区基础上,形成旅游网络

韶关市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市区和县的旅游资源亦各具特色,但目前的布局还没形成网络体系,功能也过于单一,影响了整体优势的发挥。今后,要进一步调整并优化布局,着重在建立网络和连线上做文章。在区域布局上,提高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水平。要通过完善交通等配套设施,由点而线、由线而面,把旅游中心、次中心、景区、景点连线成网,加快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的韶关旅游圈。

(三)多元整合,创造韶关整体旅游戏形象

鲜明的旅游形象是一个地区旅游业成熟的标志,是该地区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是游客认知当地

旅游资源价值和潜力的有效途径,旅游业发达国家开发旅游的成功经验是正确定位整体旅游形象,将整体而非若干单个景点作为旅游吸引力因素来推动市场。

韶关拥有优越的森林自然景观,地质公园以及文化历史遗迹等多元旅游资源,可考虑多元融合,塑造出一种富有艺术魅力的韶关旅游形象。

首先应将现有分散的旅游资源和项目整合,形成具有韶关风景特色、文化品牌等主题鲜明、丰富、多元和立体的旅游产品群。其次,挖掘它们共同的文化内涵,提炼主题,并形成有明确市场定位的韶关旅游形象概念。最后,在进行产品整合、资产整合、市场整合,通过多元整合在更高的层面上塑造韶关旅游形象。

此外,还通过统一策划开展营销活动,将此整体产生的主题概念投射到市场中去,并建立起整体形象与特定旅游产品及地区的对应关系。

(四)全面整合旅游资源,深度:打造新的旅游线路

按照整合景点,串成线路的思路,从特色、档次、配套和市场规模等四方面筛选、培育精品线路,全面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新的旅游线路。

推出专项旅游产品与旅游线路的整合,串联形成特色鲜明的旅游线路,推向客源市场。

四、韶关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构想

韶关旅游要再上新台阶,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确立政府主导战略,改善旅游外部环境,提高旅游行业素质,构建韶关大旅游格局,实现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

(一)深度开发以森林生态景观为主的自然旅游资源

韶关山地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清新,森林中含有丰富的负氧离子,对呼吸道疾病有独特的疗效,对人的心理、生理大有裨益。

利用森林旅游资源不应该单纯发展观光旅游,还应深入开发山地疗养度假旅游。根据山地旅游资源特点,发展自助式旅游,开发远足、登山、攀崖、野营、野炊、骑马、生存训练等项目。

(二)塑造韶关旅游形象,创文化品牌

韶关旅游文化是旅游深度开发的重点,在空间格局上应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文化景区。构建旅游文化产品群,创旅游文化品牌,提升文化旅游功能,通过提高文化旅游知名度,增加文化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塑造韶关旅游形象。

(三)通过节事活动策划,促进宗教旅游

宗教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文化旅游系列产品,开发游客参与性项目,提高旅游消费。发展宗教文化旅游的同时,可结合节日庆典、宗教法事活动,组织大型庙会,丰富旅游活动内容,提高旅游行为层次。

(四)深度培育精品旅游路线

进一步优化组合旅游产品,完善和推广新的精品旅游线路,突出重点,形成气候。特别要把丹霞观光游、南华寺宗教游、温泉度假游提升到更高层次,真正成为精品热线。

篇5:“韶关旅游故事汇”有奖征文启事

具体内容如下:

一、征文内容

该活动由韶关市旅游局、韶关日报社组织主办。创作主题主要是为我市的旅游景点景区编写传奇故事,或者在原有历史故事的基础上增写新的内容。故事既可以是流传在民间的历史故事,也可以是现代人发生在旅游景区景点的新事。故事必须紧靠主题、健康向上、可读性强,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

二、作品要求

文章体裁主要以民间故事为主,也可以散文、诗歌形式讲述故事。文章限1500字以内,诗歌不超过80行。也欢迎提供故事线索给韶关日报编辑部,由编辑组织记者作家采写。提供故事线索者给予一定的奖励(联系电话:0751-*******)。稿件请发bwb@sgrb.com邮箱。作者请注明真实姓名、地址、电话。

作者必须遵守版权法,文章如涉及法律责任,由作者自负。

三、奖励办法

达到要求的文章在韶关日报旅游周刊刊载,时间从即日起至4月底止。征文结束后进行评奖,由主办单位组织专家、学者组成评委会,评出特等奖一篇(奖金1500元);一等奖2篇(各奖励1000元),二等奖3篇(各奖励800元),三等奖4篇(各奖励600元),优秀奖6篇(各奖励300元),并发放获奖证书。

韶关市旅游局韶关日报社

篇6:韶关市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

为实现酒店提档升级,努力提高酒店服务人员服务技能,提升酒店接待能力。2010年4月28日,由韶关市旅游局主办、韶关市旅游协会、韶关市餐饮烹饪协会协办的2010年韶关市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在韶关市流花宾馆举行。

我酒店由总经理陆邦美任教练、由人事经理朱德玉任领队,选送了中餐部长聂文英、西餐服务员罗金花、客房领班肖业莲代表本酒店参赛。

比赛当天,来自韶关周边地区各酒店、饭店的50多名餐厅工作人员、客房服务人员参加了比赛。按照要求,评委对选手的仪容仪表、外语水平、现场操作三项作综合考评。

中餐宴会摆台对摆放餐具、折叠十种餐巾杯花,摆座椅等环节进行考核。考核选手操作的熟练性、规范性、美观性。

中式铺床内容包括铺床单、套被芯、被子定位、套枕套、枕头定位等。

在比赛现场,聂文英、罗金花、肖业莲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平时的勤奋练习,均在规定时间内非常娴熟地完成了各项程序。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韶关旅游现状分析】相关文章:

韶关旅游现状分析07-14

韶关旅游资源调查分析02-17

韶关旅游06-10

广东韶关旅游范文05-26

韶关市地方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策略07-27

广东韶关07-18

韶关教育局04-11

韶关调查报告05-05

韶关产业园范文05-21

韶关产业发展范文05-31

上一篇:证券投资的策略和技巧下一篇:外科换药室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