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技巧盘点

2024-07-18

高考语文作文技巧盘点(精选9篇)

篇1:高考语文作文技巧盘点

高考语文各类题型有哪些答题技巧?盘点语文答题技巧汇总

所有学科都要靠语文为基础。在高考中语文可谓是最简单的高考科目,高考语文考试包括文言文、现代文阅读,作文和古诗句。模块题目摸不着头脑?高考语文答题的时候有什么答题技巧,可以在语文考试中夺得高分。接下来小编就带你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高考文言文答题技巧

针对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多以叙述性文字为主的特点,在进行整体性阅读时,要用心去查找文中的人和事,尽量把文中下列相关的内容圈点出来:人有几位,如何称谓;主角是谁,与他人关系怎样;事有几件,由几人所干;事件关系,有何意义,大体分分层次。接着审清题目,带着这些问题再去研读文段,不在无关处纠缠,要在紧要处下工夫。

高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1.主题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②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

③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

④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2.词语或句子的含意是什么?或有什么意蕴?

考查词句含意的往往是:

①生动、形象、含蓄的句子;

②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

③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

解题时要先从词句的表层含意理解,再联系前后文,看看段意,就可以得出答案。

插叙的作用是

读出插叙的语段的位置及和全文的联系

公式: ……采用了插叙的写法,既对文章……的内容加以补充,又突出了文章的……的主题(或丰富了主人公……的性格)。

3.描写手法的作用

(1)读出描写手法在语段中的位置及目的。

(2)明确描写类型及相关知识:

①外貌(肖像)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②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内心世界

③动作(细节)描的主要作用就是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

④心理(神态)描写的主要作用就是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复杂的心理主刻画,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

(3)公式:外貌:描写了……的样子,表现了……语言:……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展示了……内心,表现了……动作:用运……的词语,生动、准确地刻画了……心理:……等词语写出了……,表现了……

4.情节与其他情节的关系

①开头的作用:总领全文;照应题目,呼应下文;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开门见山,直入主题;欲扬先抑;对比衬托;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埋下伏笔;设置悬念。

②中间的作用: 过渡(承上启下);由……到……(由叙述转向议论,由写景转向抒情,由正面到反面);为下文写……做铺垫(为议论、抒情做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照应;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③结尾的作用:卒章显志,点明中心;戛然而止,回味深长;点明题旨;深化主题;照应前文,结构严谨;升华感情,照应开头,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以小见大。

④标题的作用:一是起线索作用,贯穿全文;二是点明主题。

5.修辞与体会文章表达

1、读出佳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及地位。

2、公式: ①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地描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形象生动。

②拟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动(或栩栩如生,逼真)。

③夸张:……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

④反问:……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也更强烈。

⑤排比:……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⑥对偶:……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作文审题的训练很重要

如果高考语文审题出现错误,即使文章写得再出彩,也得不到及格分,甚至会很低。在高考语文作文备考中,大家不妨选几个题目,确定一下主旨,列个小提纲,再对提纲进行一下修改,这样你的作文思路就会很清晰,长期训练语文审题,作文水平肯定可以得到提高。有的同学平时喜欢写写小文字的,在紧张的高考复习过程中应该继续,一来有助于放松自己,二来有利于写作素材的积累。其他同学也可以在这时候这么做,考前找到写作的感觉必然是事半功倍的。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篇2:高考语文作文技巧盘点

一、几点重要原则

1.智者利用押题,傻子依赖押题!

2.书面表达整篇背诵绝无必要,可以以看读为主,关键是从中汲取一些常用的词汇和表达,并能得体熟练地运用。考场上应变能力很重要!

3.英文写作模仿很重要。有时也很有效。但不能过于牵强,尤其是对一些长难句的刻意模仿使用。

4.文似看山不喜平,起承转合一定要有!

5.“见微知著,一叶知秋”,几个亮点足矣:有道是:浓妆淡抹总相宜,作文写得简洁到位要比长篇大论更显功力。

6.心不为形役。不要身陷逐字逐句“英汉对号”式的字面翻译,要把表达的主动权始终握在自己手里。

二、善用万能句以不变应万变

历届高考,书面表达考得最多是提示作文,即提供一定的情景内容,要求考生完成100词左右的短文。

从命题方式看,有短文提示、要点提示、图画提示、情景提示以及图表提示等;体裁以应用文为主,记叙文为辅:题材为广大中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从提供要点的情景方面看,历届高考书面表达题均属供料小作文,采用文字供料或文字说明加图画(图表)的方式供料。

备考时,同学们要利用有限的时间把以前背的范文整理一下,从中选出不同体裁、不同题材的范文各一篇(范文以高考真题的高分作文为佳),把它们重新记忆,一定记牢。这样,高考时不管什么样的文章都可套用背诵好的格式。避免考场上因紧张而无章可循。

最后阶段,还要总结一下写作时常用且能出彩的固定句型、句式,比如强调句型、定语从句、名诃性从句等,牢记英语的五个基本句式,背诵平时老师总结的`万能句。以不变应万变。

考场答题前,应仔细审题,研究所提供的文字和图画(图表)材料和作文要求。分析、提炼要点,理顺要点,确立基本的写作思路,不要忽略任何一个词。关键的词更不能遗漏,构思好写几个方面,缺一不可。

写作时,尽量用学过的英语句型和词组。少写长句和复杂句以免弄巧成拙、漏洞百出。但目前高考有关书面表达的评分标准要求作文中应有“较多的语法结构和词汇”,因此同学们在书面表达中不能都写小句、短句和单句,还要正确运用高级词汇和复杂结构。恰当运用过渡词,使写出来的文章含金量更高,更具可读性。

三、高分作文六大特性

1.条理性。指的是合理安排文章结构。首先,在文章思路、组织材料、叙述顺序等方面要有一定的条理性。其次。根据需要,安排好段落,各段之间要层次分明,也要重视每一段的开头和结尾,开头语往往是总起句,结尾语往往是总结句。

2.准确性。指要求写出语法正确的句子,包括时态、语态、用词和句法等,要准确、地道地表达。必须要牢牢掌握一些常用句型或习惯表达,避免中式英语,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中英用法的差异,养成用英语思维写作的习惯。

3.流畅性。指根据整篇文章思想的需要,有效采用不同的连接手段,使文章层次清楚、行文连贯。

4.简洁多样性。简洁性就是语言简洁,不重复。多样性就是能随情景内容的变化写出句式多样的语句。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对写作的评价标准。

5.思想性。新标准对写作的要求,增加了情感因素,在准确流畅表达写作要点的同时,适当增加句子的感情色彩,增加一些人情味,使文章读起来更亲切,完全达到与读者进行交流的目的。

6.美观性。指的是卷面书写规范、清楚、干净、整洁。

四、怎样才能有‘拽”的感觉

1.高考写作的实质——变相考查句型与词汇的灵活应用

英语写作不同于语文作文的写作,如果说语文作文是一个自由发挥的舞蹈,那么高考英语写作就是带着枷锁在跳舞。我之所以这样来形容,是因为高考英语写作的内容都已经通过文字、表格、图片这三种形式给定,内容方面,不需要学生进行发挥,大家所需要发挥的就是不要老去给这个不变的内容穿毫无变化的校服(简单句),而要去穿一些不一样的衣服,让它显得不那么单调,让阅卷老师能看到不同,而那些所谓的衣服也就是多变句型与词汇。

2.写作的评分标准——怎么去迎合评卷老师的胃口

我了解到目前很大一部分学生的作文都处在15分左右,写作满分25分,15分也就是个及格分,那么15分和20多分的作文到底差在哪里?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15分的作文中规中矩,该对的都对,包括内容要点的完整,语法与词形的正确,但是全都是简单句子的堆砌,没有任何亮点。而20多分的作文在句型词汇方面就做了很好的包装,它的句子穿的衣服已经不是校服,而是李宁、耐克,或者是阿迪,所以让人觉得很“拽”,而高考英语写作要的就是这种很“拽”的感觉。

3.写作提分的三要素——句型。连词。高级词汇

句子是我们写作文最大的单位。有了漂亮的句子。用好的连词将其连句成段,再加上一些如星星般亮点词汇的点缀,一篇好的高考英语作文就诞生了。而这三个因素中最容易把握的是句子,最难的是高级词汇,限于大家的词汇还比较有限。一篇文章中出现那么一两个就够了。我们应该把重心放在句型上,因为这个最容易把握。

但是大家又有这样的困惑,学校里老师也给了我们很多的句型啊,动辄成五十上百句的,大家背得挺多,但是面对考试的时候,发现背的那些怎么也用不上。其实不是那些东西没有用,而是它们太干了,就好比一根干骨头,大家嚼起来很没有味。也不知道该把它们往哪里放。

在这里我给大家提供一种比较切实可行、迅速提高的练习方法,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只要大家按照这个方法来,就一定会有收获。

找出历年真题,一周只需要写两篇。但是要这么来写。

1.把你要写的内容要点用九到十句的汉语表达出来。

2.逐一地进行翻译,不是用简单句。而是要刻意地去想:

(1)可以用什么样的复杂句;

(2)怎样去避开不会的表达,转义。

例如:

这本书是如此的有趣,以至于我读了一遍又一遍。

1.This book was so interest,ing that l read it again and again,

2.This was such an interest,ing book that l read it again andagain,

3.This was s0 jnteresting abook that l read it again and a—gain

4.So interesting was thisbook that l read it again and a—gain

篇3: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技巧

一、纵观全篇, 把握主旨

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 阅读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对文章内容的主旨是否能正确把握。那么, 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呢?首先, 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 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其次, 还要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的注释等, 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 从题目的选项中揣测文章的主旨, 明确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

1998年高考语文试卷选用了宗璞的《报秋》, 这是一篇章法严谨而又情文并茂的散文, 而且包含着领悟生活的哲理。它通过玉簪花“探出头来”, 香气袭人, 提醒人们:秋天来了, 而我却是两手空空。其主旨是:时光飞逝, 我们要珍惜光阴, 抓住现在, 抓住人生的每时每刻, 有所作为, 不能虚度年华。第30题B项:“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为主要赞美那种‘生活上向下比, 工作上向上比’的玉簪花精神。”此题有一定的迷惑性, 有些考生一看到原文中有这一信息, 就认为正确。殊不知, 作者在文中讲玉簪花精神只是顺便提及, 并不是本文的主旨, 把主旨说成主要是赞美玉簪花精神就更无根据了。

二、理清脉络, 划分层次

《报秋》全文共九个自然段, 其感情脉络是:玉簪花“探头报秋”——作者“一惊”“怅然”——想到花的顽强、谦让——归结到“秋是收获的季节, 我却是两手空空”的失落——领悟兄词。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把握了全篇的主旨, 理清了文章的脉络, 再解答后面的问题, 就如顺风行船, 事半功倍。

三、检索范围, 准确摘取

阅读题一般是从选文里有可能被学生忽略且又不一定真懂的地方抽出来编成各种形式的问题, 用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 答案要从选文里找, 只要认真揣摩上下文意, 准确抓住关键语句, 大多数题目的答案在原文中是能够“抠”出来的。如《创造宣言》的第21题第一问, “文中批评了哪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信息的辨别和筛选, 只要抓住原文中五个“有人说”段落的中心句, 按题目的要求把它摘取下来写进答题处就行了。

四、综合分析, 全面考察

有些阅读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答案意思说出来, 且往往有字数限制。这种题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比较高, 题目难度也大。解答此类试题, 要吃透答案的内容要点, 吃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方式, 用规范的语言表达。

《创造宣言》第24题考查对文章的鉴赏评析, B项“作者引用歌德的话‘没有勇气, 一切都完’, 着重证明惟有大无畏精神才是创造取得成功的关键”。这一说法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创造需要勇气, 但“勇气”不是关键, 更绝非“惟有”, 因为作者在下文明确指出:“这只是一半真理, ”“除了大无畏精神之斧, 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

五、认清手法, 明确作用

现代文阅读, 命题者常常从文章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方面出题对考生进行考查。因此, 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明确它们的修辞作用, 对理解和鉴赏文章很有帮助。

1.比喻

比喻要贴切, 必须有相似点。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越明显, 越突出, 比喻就越贴切。《门》的第23题的第1小题, 要求说明“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在文中的意思。考查的是对比喻句的理解。比喻的作用就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 抽象的道理形象化, 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2.拟人

1993年高考《青菜》第30题: (1) 这篇短文是用第几人称写青菜的? (2) 这种写法对内容的表达起什么作用? (3) 文中哪些语句用这种人称表述取得了比用其他人称表述更好的效果?此题考的也是拟人手法的作用。用第二人称的写法, 起的是拟人化作用, 便于直接对青菜抒发自己的赞美之情。

3.反衬

《报秋》第28题:“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作者将“太阳花”和“玉簪花”对照比较, “太阳花”又名“死不了”, 但“种了几次, 都不成功”, 连“死不了”都种死了。而“玉簪花却不同, 从不要人照料, 只管自己蓬勃生长”。二者对比, 反衬出玉簪花生命力之强。

4.对比

《青菜》一文, “高高翘起的狗尾巴草”, “自我炫耀的灯笼草”, “凌空悬挂的黄瓜”, 与“紧紧依靠大地, 朴素沉着的青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孩子们任意拔掉狗尾巴草, 摘下灯笼草, 在黄瓜上刻伙伴的绰号”, 与“在青菜地割草总是那么小心翼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5.排比

《长城》第21题对历史长城的评价, 在第3、5、7段里也使用了三个排比句。排比的主要作用在于:能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 增强语言的气势, 突出意思的重心。用排比说理, 可以把论点阐明得严密、透彻, 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用排比叙事可以把事情叙述得井然有序, 用排比写人可以把人物刻画得细致深刻。

6.象征

篇4:理科综合高考应试技巧大盘点

策略、技巧、方法来源于我们对高考的认识。高考是对学生学习能力、学科素养等智力因素和动机、情感、意志、思维品质、解题习惯、考试心理等非智力因素的全面考查。智力因素是体现人智慧水平的心理因素,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等。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对智慧活动起着发动、维持、强化、定向、引导、调节等作用。因此,我们要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去把握理科综合考试的技巧。

理科综合考试应注意以下技巧:

一、稳定情绪,调整心态,力争做到沉着冷静

具体的做法如下:

首先,当你进入考场后,如果觉得心跳加快难以平静,那么你可以微闭双眼做几次深呼吸,或凝视某一个固定的物体,或采用自我暗示的办法,暗示自己:“我在考场上的任务是做题,而不是考虑前途之类的事情”,或者“要冷静,我能成功”“我不会的题,别人可能也不会,难易对大家都是一样的”等等,这些办法可以帮助你尽快从紧张情绪中走出来,同时也可以促进自己平静下来。

其次,不去考虑自己能考多少分,自己能上什么大学,以及别人对自己有什么想法或看法之类的事,把那些与做题无关的事全部抛弃,轻装上阵,尽力而为。

第三,采用“注意力转移法”。过分的紧张压抑了正常思维时,不要硬撑下去,暂时撇开试卷,回忆发生过的某件很愉快、很好玩或很得意的事,想得越具体、越生动、越形象就越好,这样内心会有非常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注意力转移可以在几分钟内有效松弛紧绷的神经。但要注意,回忆时一定不要被其他念头所干扰,也不要去回忆不愉快,甚至令人紧张、害怕的事。

二、合理安排答题顺序,遇难不乱,遇新不慌,沉着应战

对于某些同学先做化学,再做生物,最后做物理的做法,我们认为是不太合理的。总体来说,还是应该按照试卷的排列顺序答题,每科中一般是先易后难,有时碰到难题,一时难以解答,可以暂时跳过去,先做后面的容易题。如果一味坚持按顺序做,啃住难题不放,只会浪费时间甚至会影响对容易题的作答,还可能造成紧张的心理状态,打乱思路和步骤。

对于一时答不出来的题,我们认为有时并不是不会,而是发生了超限抑制。不要硬钻牛角,否则浪费时间与脑力,与其随便解答不能有效得分,不如暂时搁置,先将能做的先做完、做对后再来攻关。一方面,根据心理学上的正激励原理,一开始答题就立即答好一两个容易题或熟题,使自己产生“旗开得胜”的感觉,信心大增,可以使思维进入最佳状态,同时说不准放一放,还会突来灵感或唤起记忆,常有“又一村”的感觉;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有冲击难题的勇气,不轻易放弃每一个得分机会,根据近年高考形势分析,虽然第Ⅱ卷体现了一定的区分度,但其中绝大多数的得分点仍是比较基础的,即使有一些较难题,其中也有应得的分数。一般比较大的计算题中总有几问是比较基础的。当然我们要避免做着这一题,想着着那一题,一心多用,这样难以保证思维的速度和质量,必将影响常规题的正常发挥。

三、认真审题,用三遍读题法,规避“陷阱”

所谓的三遍读题法是指,遇到难题时,先粗看一遍,再仔细阅读一遍,最后带着问题读题一遍。读题时一定要细心,尤其要注意一些重要的关键词,注意易错点。有些信息,不但要从题述文字中获得,还应从题目附图中查找,这就是要多角度、无遗漏地收集题目的信息。也不要一眼看上去认为是新题、难题就放弃,要知道“新题”只新在一处,“难题”也只难在一点,其中也有应得的分数。很多考生在审题时直接去看问题,往往忽视了前提,导致错误,这都是不应该的。对题设条件一定要仔细思考,因为疏忽看错题或畏难轻易放弃都会造成很大的遗憾。读题可能会花相对比较长的时间,这很正常,千万不要慌,不要怕浪费时间,审好题是做对一道题的前提。

四、加强对题意的理解,选择最合适的解题方法

在仔细读题的基础上,联想平时老师讲过的类似的情景或知识点,进行对比,迅速找到最合适的解题方法。解题时,要纵深思考,审清题意,充分还原题目的情境和模型,找出转折点,抓住承前启后的量,确定其临界值。做到了这些,也就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难题也就变得容易了

五、规范答题,卷面清晰

高考阅卷较严格,因此答题一定要规范。以解答物理计算题为例,考生书写时应有必要文字说明和物理方程式,这样才能将物理关系和物理原理表述清楚,比如这个过程遵循了什么样的规律,这个状态遵循了什么样的规律,状态对应的物理量是怎样的,这些都要表达得很清楚。这是高考对考生考查的重要方面。要知道高考改卷是分步给分的,要严格按照答题步骤一步步来。很多考生一上来就写公式,甚至一开始就代入数字计算,如果错了,一分也得不到。所以强调分步表达,不要用连等式或综合式;还要注意书写清晰,卷面整洁,一目了然;对计算复杂的主观题,应先求解出结果的符号表达式,再代入数值计算求解。对于考生自己引入的符号应该加以必要的说明,说明它代表哪个物理量。

六、要处理好“快”与“准”的关系

“做完”是每个考生的愿望,但有时又只能是“愿望”,“做完”的欲望过于强烈,必然会出现赶速度,导致慌张、出错,对基本题粗心,对难题束手无策,结果简单的错了,难的又没有解出来,题虽做完又有何用?

对实力雄厚,基础扎实的考生而言,力争做完是绝对正确的,然而对大多数考生来说:全部做出来是不现实的,高考满分能有几个?速度是做完的保证,做得正确才是得分的唯一条件。

在理科综合的考试当中,难度最大、区分度最高的题是物理的大题——计算题,要想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解好大题是关键。下面具体分析一下计算题的解题技巧。

计算题在高考物理试卷中占有很大的比例。首先,简短的文字说明是必不可少的。其次是必要的方程式,必须要有物理规律的原始公式作为依据,这一点最容易被学生忽视。另外,对较难的计算题也不能够轻易放弃,根据按步给分的评分办法,只要按顺序一步一步往下做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分值。解答计算题和论述题的关键是审题,应对题目中的关键字句反复推敲,正确理解其表达的物理意义,在头脑中形成一幅清晰的物理图景,建立起正确的物理模型,快速形成解题途径。对于那些容易误解的关键词语,如“变化量”与“变化率”,“增加了多少”与“增加到多少”,表现极端情况的“刚好”“恰能”“至多”“至少”等,最好在审题时作上心理记号。从题目的字里行间挖掘出一些隐含信息,利用这些隐含信息,梳理解题思路和建立辅助方程。

物理计算题中考生普遍感觉难度较大的是两类问题:一是题目较长的新情景题,遇到这类问题关键是发掘它的物理本质和内容,从题干中提取有效信息,不要纠缠它的外形。信息题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文字叙述长,若配以图、表,则题量将更大,动辄三四百字,甚至五六百字。所以审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由于信息题所反映的是各学科的新知识、新成就、新方法,或者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或模拟,故从信息的角度看,在题中必然会出现有效信息和无效信息的混杂,这就要求考生具有提炼有效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答题时,通过读题,要认清主体。一则材料往往涉及若干现象,这些现象中的主体是必须弄清楚的问题。通过读题,提取有效信息,摒弃无效信息,削掉屏蔽思维的枝节内容,从而迁移出应该运用的相关学科知识去解决问题。另一类问题是过程多的复杂运动问题,解决这类问题时,要善于画出示意图,把长过程拆分开来,各个击破。因此,我们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先进行定性解析,然后用综合法,从已知条件最充分处按步列式,特别应挖掘隐含条件和临界状态,从临界条件人手,先写文字公式,然后代入数据计算,最后答案应明确写出数值、单位、方向或正负号;对多答案题,应讨论这几种答案的合理性。

在历年高考中大多数难题一题往往都会出现多个问题。不要以为这样是使题目复杂化,相反,小题的出现不仅分散了题目的分值,更为你的解题创造了条件。大家都知道,一步登天可谓难之极矣,然而要是有梯子,情况就会不一样。小题的作用正是如此。将一个题目分成几问,彼此之间又相互联系,从而能让你各个击破,逐一解决,最终完成解题任务。因此,解决难题时,合理运用各小题的结论,一般能大大降低整道题的难度。其次,当运用一些常现的思维方法像对称思维、极限思维、等效思维、假设法、图像法、整体法等“正家功夫”遇到困难时,不妨试试“旁门左道”,特殊值法与猜想法便是“左道”中的上乘功夫,这类做法虽不可以作为解题步骤,然而其得出的结论一般都是正确的。对于一些题“繁”和解“繁”的试题,解题时要保持冷静,步步为营,循序渐进,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再加上运算时仔细一些,相信必能化“繁”为简。

上述考试技巧,不是看一遍,大家就能立刻领会它的道理的,所以应在考试中自觉的实施,相反,往往是大家觉得最应该做到的,考试时没有做到。因此,我们建议在高考前十天左右进行高考全真模拟,通过模拟,让大家逐渐体会到这些技巧的价值。也就是高考前十天不宜用太多的时间看书,只需要抽时间看看自己所总结的、高考用得着的一些东西。因为高考理科综合的时间是上午9:00~11:30,在这几天的这一个时间段内每天完整地做一份试卷,在训练当中有意识地运用上述技巧,这样一方面可以使自己在高考的当天顺利进入状态,另一方面可以使自己真正拿到高考试卷时不感到手生,能找到答题得心应手的感觉。

最后请大家牢记:慢做会,求全对,舍弃完全不会;稳做中档题,一分不浪费;不求多得分,只求少失分,不求答完卷,只求做了全对;容易题要小心、中档题要细心、生繁难题要有信心,始终保持平常心。

篇5:历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盘点

2009年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审题立意:继承与创新;整体与部分

2010年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

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

审题立意:可持续发展

2011年

1、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2、契柯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

审题立意:过去与不过去

2012年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审题立意:抓住“微光”;与舍弃“微光”

2013年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也不尽相同。

审题立意:“重要”与“更重要”

2014年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审题立意:自由与束缚

2015年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2016年

上海卷作文:评价他人的生活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 浙江高考作文题

★ 历年浙江高考录取分数线参考

★ 高考语文作文题

★ 高考 作文题

★ 浙江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 浙江英语新高考作文题

★ 江苏高考作文题

★ 高考作文题全汇总

★ 重庆高考作文题

篇6:高考英语听力复习技巧盘点

避免“听对音,写错词”的现象出现。

2、在正式录音出现之前,会给30 秒钟预览时间,另外也会有朗读本部分做题要求的时间,最好将这段时间也利用起来。

首先可以浏览答题卡上给出的微型讲座题目,初步了解录音材料的大意,也可以浏览每一个空格,尽可能推测每个空格所填词的形式。

3、根据样题来看,每一条的词绝大多数为名词或名词短语,故所填词多为名词或名词短语。

4、听音填词时,一定要注意语法和语义与已经给出的文字之间的搭配。

尽量不要听到什么就填什么,还要根据语法和语义进行一定的变换(如样题中的第7 题,录音中听到的为不定式或动词原形,而空格处需要填名词性质的词,即动名词)。

5、听音时,如不能马上确定空格处要填入什么样的词,不要针对一两个空进行纠结。

要尽可能多地记录文字周边的信息,在录音结束后会有2 分钟的填词时间,此时再利用记录的信息分析空格处需要填的内容。

篇7:高考语文作文技巧盘点

盘点2009年高考宁夏卷语文作文

银川唐徕回民中学

张萍

一、对作文命题的分析

今年的宁夏卷作文延续了去年材料作文的模式,有现实的针对性,但降低了审题难度。材料选取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街头行乞的一个场景,叙写了围绕一个乞讨者的行为,几个高中生不同的观点和做法。一种认为应该行善,另一种认为,现代社会诚信缺失,有人在行善时“误入不诚信的圈套”。最后,这几个高中生达成了共识,不论是真是假,我们都该有所行动。

在材料作文中,一般可从不同人物、不同原因、不同情感等方面确定立意角度。这则材料也是如此。比如:从小周小孙的言行可归纳出,不能因为有人行骗就放弃善行;从小钱小李的态度可归纳出,不能因盲目行善而亵渎善良;从行乞的女孩角度可归纳出,莫让金钱蒙蔽了双眼;从小吴的角度可归纳出,即使当今社会确实存在人心不古的的现象,但我们还是要坚守内心的善念,并付诸行动。应该说这几个角度都是符合题意的,但是,多角度立意中往往有个最佳立意,也就是中心立意,也最符合命题者的意图。那么这则材料的最佳立意到底是什么呢?仔细阅读材料我们会发现,其实是否该行善只是这则材料的表象,透过现象深入到本质,就可看出行善与否的现象折射出的实际上是社会诚信的普遍缺失而导致的人们对行善等道德行为践行与否的选择困境。因此,不能因为整个社会诚信缺失就放弃自己的善行或降低自己的道德标准就应该是最佳立意了。

今年的材料作文优点是:贴近生活,体现了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思路,能引导学生不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必须关注社会,思考人生。而且审题难度不大,学生有话可说。缺点是:限制有点死了,学生只能围绕诚信、善良或二者的关系进行写作,尤其是关于诚信的内容容易使学生联想到2001年的高考作文关于诚信的话题,从而限制了思维,影响了写作水平的正常发挥。

二、考生作文情况分析

在审题立意上,大多数考生都能扣住材料,围绕诚信、善良或二者的关系确立中心来写作,其中一部分考生能找准最佳立意写出了立意高远,思想深刻,内涵丰富的佳作,但也有百分之二、三十的考生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义单纯写诚信、1 信任或善良、爱心、奉献、坚持自我等,由于审题欠准确而影响了分数。至于干脆置材料于不顾,另起炉灶的试卷今年不多。

值得欣慰的是大多数考生都能旗帜鲜明的表明要勇于做好事,做善事,做诚实守信的人,另外有相当部分的作文以批判的视角剖析了当前社会各种不善良、不诚信的行为形成的原因,并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些作文不仅表明了这些考生良好的价值取向,也表明了他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已经养成了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这是语文教学值得肯定的进步。

在内容上,大多数考生都展现出了较为丰富的知识储备,如他们在分析论证的过程中所举的论据里,涉及到的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等古人,有丛飞、雷锋、温总理、抗震救灾中的英雄、感动中国的杰出人物等今人,也有苏格拉底、柏拉图、林肯、甘地、海伦·凯勒等世界名人。更难能可贵的是,学生所举的实例,不仅涉及到书本上的,更有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如汶川地震,金融危机,冰冻灾害,八荣八耻,和谐社会等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和事件,表现出了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学生除了在论证过程中明确强调行善的社会和个人意义之外,还通过标题鲜明直接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如《将行善进行到底》《善举无界》《以诚信为本》《为善良开一扇窗户》《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善良》《守望心灵的家园——诚信》《我善良,我快乐》《释放人性的光辉——善良》《让爱心插上诚信的翅膀》《不要斑驳了善意的心墙》《为善良撑起一把“诚信伞”》《让诚信为善良铺路》等等,有不少考生的作文中表现出了他们对社会,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出众的语言表现力,有不少精彩片段不时呈现出来,如:

‚放善良一条生路,是在浮华背后的一种恳求,是对最原始爱的一种坚守,是值得守望的心灵的财富,是那书中所呈现的古之大同。‛

‚如果渴望温暖,就不要用冷漠筑起一座城,不论何时,心里都不能有墙壁,用最真实的心去感知世界的美好,让爱生根发芽‛‚不能因为别人低劣的人格而放弃自己的价值追求‛ ——《放善良一条生路》 ‚诚信与善良本是一家,为何要将其置于对立面?倘若世人都能秉持本性,做最好的自己,我想就不会有人怀疑行善……‛

‚如何非要待到一切渐行渐远之时,才会有觉悟?心是自己的,为何一定追求所谓公平,或许有天你的善良奉献给了欺骗你的人,但那又何妨……‛

‚善良永远是一张储蓄卡,只是当给予他人善良之时,收回的是无尽的心灵的坦荡与希望,而诚信也将是这回报中最重的筹码。‛

‚别人的眼光,别人的做法并不重要,毕竟一个人在付出之时并非为了回报,何不坦荡做自己,行自己之善,诚信做人,无论他人是否把这两样宝物作为最珍贵的东西,只要我们心中坦然,有何妨?‛

——《诚信?善良?还是二者得兼?》 ‚在不诚信的大风之下,我要扬起自己善良的风帆,风虽来,帆不动,船直行,让我勇敢的喊出‘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扬帆自在行’。

——《他人非风我非帆》

在表达方式上,绝大多数考生选择了议论文,今年的一、二类卷也大多出自这一文体。其次是记叙文,散文,这两类文体得分情况差异很大,少数作文以独到的见解、新颖而合乎情理的构思、含蓄而真挚的情感、生动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丰富而多变的表现手法获得高分,但大多数作文表现平平。

三.考生作文失分的主要原因

这次高考作文所反映出的问题也同样突出,需要引起一线语文教师及学生的持续关注。

1、语言训练极端化现象比较严重。不少作文的内容显示出教师在引导学生进 行语言能力训练的过程中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突出的表现是考生的作文中较为多见的不恰当的,不合情理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如不管什么文体,总是先用一串排比句,这些排比句如果的确写得好自然会有其效果,但问题是很多有明显的做作、临时将就、语义不通的毛病,所以不但没有好的效果,反而影响了作文给人的整体感觉。此外,不分文体的滥用“题记”“后记”等现象也比较突出。

2、思想苍白、内容贫乏、缺乏真情实感的作文所占比例有上升之势,需要引 起老师们的重视。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引导学生多读书、多观察、多思考。在提升学生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和人文情怀。

3、文体意识不强。不少学生写的议论文又像记叙文,又像散文,这种情况一 方面可能是受网络作品和一些休闲类杂志作品的影响,另一方面大概是日常训练中教师对文体意识的强调不够。这种四不像的文体不但不利于学生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反而会使一些比较好的思路或者无法说清,或者陷入自相矛盾之中。

3、错别字。难字写错情有可原,但一些常用字也频频出错,这表明日常教学中对字音字形这一最基本的语文知识的重视还不够。

四、对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思考

今年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大致可分为三类:

1、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

2、命题或半命题作文。

3、开放性作文。

篇8:高考语文图文转换题突破技巧

一.标文转换

标文转换, 以会议或行业徽标为试题材料, 或要求简要说明徽标的构成元素, 或要求揭示徽标的整体含义等。

【典型例题】 (2013年新课标全国Ⅰ卷) 下面是我国颁布的“中国环境标志”, 请写出该标志中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 要求语意简明, 句子通顺。

【解题技巧】解答“标文转换”题, 一般有三个步骤:第一步, 识徽标, 悟形象。从微观角度看, 徽标里有“青山、绿水、太阳、十个圆环”等;从宏观角度看, 徽标元素与“中国环境”应该是密切相关的。第二步, 看结构, 定顺序。说明文字的顺序安排应该从徽标本身的总体结构而定, 或从左至右, 或先上后下, 或由内向外, 或由主到次等, 这里应该是由内向外的顺序。第三步, 会联想, 明寓意。一是联想创作者的构图目的, 二是联想徽标元素与文字的关系, 从中把握寓意, 三是联想色彩, 发掘象征意义等。

二.画文转换

画文转换, 以漫画为试题材料, 或要求简要介绍漫画的内容, 或要求概括漫画的寓意。

【典型例题】 (2013年湖北卷) 请根据丰子恺先生《巷口》这幅画, 围绕“盼”描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③字数不超过80字。

【解题技巧】要求对漫画内容进行“说明 (内容) 、概括 (寓意) ”类的画文转换题, 解题方法与标文转换题基本相同。

这里重点谈谈“想象 (场景) 、描绘 (画面) ”类的图文转换题的解答技巧。

第一步:审题干, 定方向。题干要求“围绕‘盼’描写一个场景”, 因此, 思考的方向是:以画面为基础, 以“盼”为内容, “描述”场景;“描述”的具体要求是“采用两种修辞手法”。

第二步, 察人物, 明关系。看画面里有哪些人、物、事。漫画中有两个人物, 根据人物肖像、年纪, 可以推断一个是奶奶, 一个是孙子;漫画右上方还有两个字“巷口”。

第三步, 会想象, 写场景。这里应该用“因实想虚”的方法。图中的人物是奶奶与孙子 (实) , 他们一起, 盼谁归来 (虚) ?既然是“巷口”之“盼”, 他们身后, 当然是幽幽的小巷, 他们眼中所见是什么 (虚) ?他们会有怎样的心情 (虚) ?最后, 不要忘记, 内容要以描写手法表达:多用形容词、动态词和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三.表文转换

表文转换, 即将两组以上具有比较意义的数据, 组合在表格、坐标、曲线等形式中, 要求对其进行对比、分析, 概括出现象背后的实质、规律, 或提出存在的问题等。

【典型例题】 (2013年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 回答后面的问题。

志愿者对其志愿行为意义的认识 (多项选择)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两个年龄段的人对其志愿行为的意义认识的同与异。

【解题技巧】解答表文转换题, 一般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 审表头, 明对象。审视图表, 从表头看起, 有表脚的, 不要忽略表脚, 审视表头的起点是明确表格的说明对象是谁 (什么) 。

第二步, 查内容, 做比较。查内容, 这里体现为对同一提问, 表现出的回答情况的考查;做比较, 通过比较, 看出对同一问题, 不同年龄段的人们或同或异的看法。

第三步, 找角度, 抓规律。找角度, 就是根据题干的要求, 找到合适的角度分析图表, 这里有同或异两个角度;抓规律, 就是概括指出表格反映的本质问题, 这里就是提出相同或不同的看法。

篇9:高考语文考前盘点

【摘 要】文言文阅读重在考查文言实词和虚词、筛选文中信息和翻译句子或语段,因此学生在完成文言文阅读时,首先要粗读原文掌握大意,再浏览题目做到胸有全局,然后按题干要求和设置的选项仔细核对原文,最后作出判断。

【关键词】阅读;意识;表达类;审题方法

高三最后阶段的复习,要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刀刃上,集中力量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在原有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必须高度关注命题内容、试卷结构和命题形式的变化,才能使复习有的放矢。

虽然语文卷题量过大、内容繁琐,但模式基本相同,只要用心研究就会发现阅读和写作依然是每套题的考查要点,因此要加大备考力度。

一、阅读

首先要明确不同类型题目考查的侧重点,以此指导复习和答题才能更有针对性,特别要注意在做题时总结出不同类型题目的解答规律。

1.就文学作品阅读而言,考查散文体裁的题目可能有所增加,回答此类题目时应侧重鉴赏文中的形象、语言、结构和表达技巧,同时要树立以下几种意识:

(1)全文意识。文学作品的命题具有整体特点,必须在感知全文的基础上才能答题。整体阅读,一要了解内容大意,二要把握感情基调,三要理清文章思路,四要把握文章主旨和表现手法。

(2)题干意识。必须全面正确地理解题意:一是明确题干指向,二是确定答题范围,三是分清答案内容的主次。

(3)要点意识。归纳要点必须准而全,分列要点的依据是角度的转换,表述要点力求简明。

(4)句意意识。分析句意时要注意句子的语境,弄清句子的结构和修辞方法,理解句子的隐含意义。

(5)整合意识。要学会归纳概括、疏理重组和用自己的话表述。文学作品阅读的答题程序为:先读原文晓大意,再审题目做标记,文题对照定范围,抓住关键再提取,提取之后需整合,经过验证再确立,语言转换不可少,答案简洁又明晰。

2.社科文和科技文阅读主要考查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要求学生理解重要语句,归纳内容要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以及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想象。同时,学生还要掌握命题特点和经常设置的干扰项,如:①混淆程度深浅和范围大小;②偷换概念,张冠李戴;③以偏概全,只抓一点;④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⑤无中生有或因果颠倒;⑥违背事理,误判类别等。要根据题干要求和所列选项仔细核对原文,才能作出正确判断。社科文和科技文的阅读步骤:读懂全文——明确题干指向——找到原文相关信息区——根据原文仔细核对选项——作出最后选择。

3.文言文阅读重在考查文言实词和虚词、筛选文中信息和翻译句子或语段,因此学生在完成文言文阅读时,首先要粗读原文掌握大意,再浏览题目做到胸有全局,然后按题干要求和设置的选项仔细核对原文,最后作出判断。

此外,古典诗词阅读时,学生主要着重鉴赏诗词中的形象、语言特点和表达技巧,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教师要教给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五步法”:①读全诗;②析意象;③品感情;④赏技法;⑤评观点,考查内容不会脱离这几个方面。

二、表达类

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特别关注语言运用题的考查内容,如各种应用文(请柬、贺卡、广告词、介绍说明性文字)写作、缩写、扩展、仿写、句式变换等;另一方面是作文,既要练话题作文,也要练材料作文和纯命题作文。话题作文还要注意“独词命题”、“无主题命题”和“自由命题”等出现的新形式。

上一篇:2011年考研数学《概率统计》讲义第六讲下一篇:高二作文,暮春对宋词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