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必修五复习

2024-07-25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复习(共8篇)

篇1:苏教版语文必修五复习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复习教案二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悟言一室之内

(2)虽趣舍万殊

2.一词多义

(1) 修 修禊事也 茂林修竹 况修短随化

(2) 一 其致一也 悟言一室之内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3)所以 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兴怀

3. 古今异义

列坐其次

亦将有感于斯文

4.词类活用

(1) 群贤毕至/ 不知老之将至/况修短随化/ 死生亦大矣

(2)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3)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兴怀

二、文言虚词

1.以

(1) 引以为流觞曲水

(2)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3) 亦足以畅叙幽情

2.于

(1)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2) 当其欣于所遇

(3) 暂得于己

(4) 终期于尽

3.为

(1) 引以为流觞曲水

(2) 已为陈迹

4.之

(1) 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2) 仰观宇宙之大,品类之盛/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3) 夫人之相与/不知老之将至

(4) 及其所之既倦

(5) 感慨系之矣/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5.所

或因寄所托/当其欣于所遇/及其所之既倦

三、文言句式

1.句式类型( )

(1) 信可乐也

(2) 死生亦大矣

(3)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4)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2.句式类型( )

(1) 引以为流觞曲水

(2) 列坐其次

(3)悟言一室之内

3.句式类型( )

(1)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2)不能喻之于怀

4.句式类型( )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翻译】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2)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篇2:苏教版语文必修五复习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北冥有鱼

(2)小知不及大知

(3)此小大之辩也

(4)旬有五日而后反

(5)而徵一国

(6)御六气之辩

2.古今异义

(1)腹犹果然

(2)众人匹之

(3) 虽然,犹有未树也。

(4)穷发之北

(5)小年不及大年

3.一词多义

(1辩 此小大之辩也 而御六气之不辩

(2)知 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

(3)名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圣人无名

(4)息 去以六月息者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词类活用

(1) 而后乃今将图南 /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德合一君 /彼于致福者 / 而徵一国者

二、文言虚词

1.之

(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2) 鹏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3) 而莫之夭阏者

(4)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指宋荣子)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

(5) 之二虫又何知

(6)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而

(1) 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决起而飞

(2)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3)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4)而控于地而已矣

3.则

(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时则不至

(3)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4.然

(1)奚以知其然也

(2)虽然,犹有未树也 、

(3)未数数然也

5.以

(1) 以五百岁为春

(2)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奚以知其然也

6.且

(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彼且恶乎待哉

(3)且适南冥也

7.于

(1)彼其于世/彼其于世

(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8.其

(1)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其名为鹏

(3)其负大舟也无力(指水)

三、文言句式

1.( )

(1)此小大之辩也

(2)《齐谐》者,志怪者也

(3)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2.( )

(1)翱翔蓬蒿之间

(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3)众人匹之

(4)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3.( )

(1) 而莫之天阏者

(2)奚以知其然也

(3)彼且奚适也

4.( )

(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2)翱翔蓬蒿之间

【翻译】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2、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3、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4、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5、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篇3:苏教版语文必修五复习

这种对于文本的“回归”还体现在充分利用曾经学过的课文,必修五是最后一本必修教材,可以借讲解必修五文言文的机会,在归纳的同时顺便以提问的方式对必修一到必修四的文言知识进行一下回顾。比如在讲到“以”这个虚词时,可以提问学生一些学过的句子,比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以:用来……的办法)”“作《师说》以贻之(以:来)”“举匏尊以相属(以:来)”“不赂者以赂者丧(以:因为)”“以有尺寸之地(以:才)”“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以:用)”“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以:因为)”“敢以烦执事(以:拿)”“戒奢以俭(以:连词,相当于‘而’)”“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以:把)”,对这些曾经学过的文言知识点的考察,既能起到回顾的作用,又有利于更加全面地进行归纳。

教师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也应适当地“放”,这种“放”可以从课文解析和教学方法两个角度来理解。从课文解析方面看,有些文言文不必深挖,但有些文言文却是一种值得深挖的好例子,教师可以从“课内补充”和“课外延伸”两个方面适当地展开。《项脊轩志》这篇课文其实是归有光原文的节选,因为在课文的第三、四段之间,编者删掉了一段原文,原文内容是“项脊生曰:‘署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补充这一段文言文,先让学生自己尝试翻译,然后再纠正并提供正确的注解,不但可以给学生一个自我考察的机会,还能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文言词汇。此外,同样是针对补充的这一段文言文,还可以让学生思考编者将此段删去的意图,最后明确是因为此段作者以坎井之蛙自喻,自我解嘲,表达了自己生不得志的感慨,而节选的课文更多表达的是温馨的情感,编者为了统一主题所以删去了这段文字。这样的教学设计也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自己在写作时也要做到主题明确,思想连贯。

在教学方法上更加要适当地“放” ,要放手让学生去抄、去说、去写。国内一些学者认为,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必须对传统的“先讲后学”的基本顺序进行彻底变革,变“先讲后学”为“先学后教”。必修五的教学对象是高二的学生,高二的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对于文言知识点较少且注释详细的课文,比如《渔父》《长亭送别》等,教师就可以引进先学后教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先学后教,需要学生提高课前预习的效率,教师可将预习的任务作为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切不可开了灌输式教学的先例,以致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而不愿自主学习。教师应鼓励学生先将课文下面的注释抄到对应的文言字词下面,并尝试自主翻译课文,将不能理解的地方做好标记。不要鼓励学生一遇到不懂的就查字典或者问老师,而要鼓励学生遇到不懂的文言词汇先联系上下文猜测其意思。近几年江苏省语文高考试卷上的文言文试题都对学生“猜”的本领有所考察,毕竟文言词汇那么多,不可能全部掌握,只能靠猜。以2013年江苏省语文高考试卷为例,文言文阅读的选文出自《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选文讲的是李安国的事迹。试卷第八题是翻译,一共三句,第二句稍有难度,原句是“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其中考点在于“选”“尚”“外”“内”四个字。“尚”后面连的是“公主”,李丰的儿子李韬怎样公主了呢?学生可以猜测是“娶公主”,联想到古代的规章制度,公主高高在上,自然是要仔细挑选驸马的,而李韬只能是“被选”,所以“选”要翻译为被动,“惮”是指内心的感受,所以可以猜测“内”翻译为“内心”,那么相对的“外”就可以翻译为“表面上”。学生联系上下文猜测词义的本领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的。上课时,教师可先花费三分之一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个人不能解决的,小组内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再提出来教师重点讲解。剩下的三分之二时间,教师则重点讲解各小组提出的问题。当然,也存在一些被学生忽略的重点问题,所以教师课前要自己先对课文钻研透彻,归纳总结出重点的字词、句式,在学生通过自学和小组讨论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点后,再对重点进行巩固。

摘要:新课改要求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还应培养学生的语文探究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地进行“收”与“放”。本文以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必修五为例,浅析教师在哪些地方该“收”,哪些地方该“放”。

篇4: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进入这个模块的最后一个专题——像山那样思考。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读导言。

学生大声朗读

师:从这段导言中我们知道本专题探讨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它是从哪几个角度来解说的呢?

生:大自然有很多美,我们要欣赏它。

生:人们可以在自然中体味人生。

生:如何与自然相处。

师:这三位同学回答地很好。这也是本专题三个板块的内容:谛听天籁——欣赏和表达自然之美;感悟自然——在自然中体味人世的纷繁,感慨历史的沧桑;湖山沉思——思考人与自然怎样和谐相处。今天我们首先一同进入第一个板块:谛听天籁,去感受郁达夫笔下江南冬景特有的味道。(板书: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师:《江南的冬景》,从文章题目来看,作者写的是江南这一特定区域冬天的景象。为了突出说明这一点,作者选择了哪些地方与其进行比较。请大家阅读文本的第1小节,然后回答这个问题。

很快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北国冬天,北国夏夜,闽粤冬天

师:(板书:北国冬天北国夏夜 闽粤冬天)这几组比较说明了什么?结合文章内容来分析看。

生:江南冬景与众不同。比北国冬天暖和、可爱,比北国夏夜更给人一种明朗的情调,又比闽粤冬天更像冬天。

师:其实我们通过比较,也只能对江南冬天有一个大体的感受,而江南冬景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就让我们来重点研读文章的第5——10小节,具体感受这份与众不同的魅力。首先要解决的是:这几小节,分别从哪几个角度写了江南的冬景?

学生自读

生:植被、散步、冬雨、冬雪、旱冬。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觉得散步不是。散步是由上一小节引发的联想,是为了说明江南冬天给人舒适的感觉。

师:大家同意吗?

大部分学生点头

师:那我们少数服从多数。(学生笑)

(板书:植被冬雨冬雪旱冬)

师:画家刘海粟曾经这样高度评价过郁达夫的散文:“青年画家不读郁达夫的散文,就画不了江浙的山水。”可见,郁达夫散文行文如一幅幅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文中这四幅画。

如何欣赏:

①给每一段文字取一个既优美又恰当的题目。

②每段文字中分别刻画了哪些景物?

③这幅画面表现了江南冬景怎样的特征?

操作步骤:分组讨论

①每大组同学按次序分别讨论一幅画面。

②每位同学先静下心,将这段文字反复朗读几遍,并把自己对前面三个问题的思考和体会用一段流畅的文字表达出来。

③四人小组进行交流,选出取得最好的一个题目和表达最美的一段文字。

④最后我们进行全班交流。

(每个学生都很投入地朗读起来,并不时地在书上圈圈点点,随后在课堂记录本上快速地写着。接着四人小组热烈地讨论,有的小组还不时有掌声响起,也有的为了一个题目,为了一个词,一句话在讨论着,反复推敲着……)

全班交流

第一幅画:

师:同学们讨论得那么热烈,可见,已渐渐走进了郁达夫笔下的江南美景。谁先来为我们描画一下第一幅画呢?

生:(一生主动站起交流)风和日暖的午后,到冬郊去走走。你看到的将会是一幅明丽的江南冬景图:成片的雪白芦花昂然挺立,红叶迎风颤动,似乎在向过往的行人招手。乌桕树上点缀着雪白的乌桕子,小草虽然大都变成了赭色,根部依然带着绿意。江南的冬天不会使你感到冬的肃杀,反而会感到莫名的含蓄,那里的生机,仿佛在告诉大家春天快来了。

师:这位同学很敏锐地抓住了江南冬天植物色彩的特点,很好。其他同学还有想和大家分享的吗?

生:有。(一同学站起。)江南由于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即使已至冬至,依然有不败的芦花,火红的枫叶。草虽有赭色,但根部还带着绿意,可谓秋去花还在。不像北国的冬天,一入冬,立即冰天雪地,纯白得耀眼,安静得可怕,一片肃杀之气,没有一点生机,人们只能过着蛰居生活。江南的冬是春的前奏,依然会有丛丛绿意,仿佛预示着春天马上要来。不像北国的冬春两季完全是两个断章,似乎从来就没有任何关系一般。故我称这之为“春的前奏”。

师:(学生鼓掌)好一幅“春的前奏”啊!我不禁想到雪莱的一句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闭上眼睛,感受到的是一幅鲜活而真实,与色彩单调而肃杀的北国冬景截然不同的明丽且富有生气的“春的前奏”图,你们感受到了吗?

(有的学生自然地闭上了眼睛,有的不住地点头。)

第二幅画:

师:好,当我们还沉浸在这一幅“春的前奏”中时,第二组同学早已等不及了,你们也一定有好的作品要奉献给我们吧!

生:(第二组同学)对。(大家鼓掌)

师:好,来吧。

生:我们小组的题目是:江村暮雨图。纯正的江南小村,清澈见底的小河从远处像一条丝带飘来。两旁的树木虽没有了绿意,却不失几分生气。几间小屋里人们正在闲谈,他们坐在一起,显得十分高兴。屋外下着绵绵的细雨,雨声和谈话声交错在一起,组成了一首美妙的乐曲。

师:江南的冬雨确实别有一番韵味。只是既然题目叫:江村暮雨图,“暮”字从你的文字中如何体现呢?作者又为何把冬雨放在垂暮?

(学生同桌讨论起来)

生:(同组另一同学站起,大家停止讨论。)文中写到“一味红黄”、“月晕”暗示天渐渐暗下,并写出了灯火的颜色和效果,显得很柔和,在屋外淅淅沥沥的微雨衬托下,给人一种很温馨,悠闲的感觉。而把冬雨放在垂暮,是为了更好地表现整个环境的静谧。

师:从哪些细节可以感受到这份静谧呢?

生:(又一学生发言)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大家笑)我们从小就生活在江南,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天已垂暮,江南农村,人们早已回家,更何况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雨中。屋外惟有被微寒的濛濛冬雨浸润了的小桥、远山和那树枝杈桠的杂木树林还在那静静地享受着。门前泊了一只乌篷小船,在雨中独自摇摆。江南的冬雨洒脱却不失柔美,微寒却不失温馨,在这垂暮时分,灰白蒙蒙,整个儿给人一种朦胧之感。她的降临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飘逸的薄纱。这时最惬意的事莫过于躲在家中静静品味这份朦胧与细腻。或者两三知己,斟上酒尽情谈笑,任凭灯光与喧哗点缀屋外的一片静谧。环境的静谧,其实也是更好地展现了人心灵的宁静。江南的冬雨就应该是这样美,而我们生活的江南,也正是给了我们这样的感受。

师:(学生和听课老师鼓掌)这真是一番灵魂的享受啊!此般如诗如画的境界,怎能不令人为之陶醉?怪不得作者在这江南微雨寒村中会发出如此感慨:“人到了这样的境界,自然得会胸襟洒脱起来,终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作者在这里还提到了一句诗,“暮雨潇潇江上村”,请大家看大屏幕有关介绍。作者的用意何在呢?

(幻灯片:唐五代 李涉《井栏砂宿遇夜客》:“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逃姓名,世上如今半是君。”李涉曾官至太学博士,颇有诗名。一天夜里,江上遇群盗,盗首问:“来者何人?”李涉随从答道:“李涉博士也。”盗首云:“若是李博士,吾辈不须剽他金帛,闻其诗名久矣,但希一篇,金帛非贵也。”李乃赠这首《井栏砂宿遇夜客》。)

(学生思考片刻)

师:让我们想象诗人与绿林豪客相遇的场面,没有刀光剑影,没有血肉横飞,人们印象中性格彪悍、暴躁的绿林豪客,此时也变得平淡温和了,而诗人也那么客气地赠诗一切是那么宁静而悠闲,这难道不是从一个侧面表现潇潇暮雨笼罩下的静谧江村迷人的魅力吗?

第三幅画

篇5: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

文本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

②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学生能够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③体会屈原和渔父在表达各自的人生哲学时所运用的方法及其好处;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面对人生的苦难和不幸,面对人生的生死抉择,有人忍辱负重,隐忍苟活,就像司马迁一样,为了完成传世之作《史记》,他坚强地选择活下去;可是,也有人选择死,比如屈原,那么,为什么这些人的生存选择是如此的迥异?对于他们各自的生存选择,你又有怎样的认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渔父》,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去探求他的人生价值,去瞻仰一个伟人的“身之察察”、“皓皓之白”„„(板书课题)((五)问题探讨

【要求】:以四人为一小组,明确发言人,小组内成员讨论5分钟,其他小组成员在别人回答的基础上可以补充。

1、本文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一个形象?表现了屈原怎样的人格?试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来回答。

【明确】屈原不愿“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也不愿“以皓皓之白,蒙世俗之尘埃”,他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的特立独行者,“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还刻画了一个矢志不渝地坚持理想、保持人格操守的形象;表现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2、本文在塑造屈原的同时,还塑造了渔父这一形象,那么渔父是怎样一位形象?塑造这一形象有何意义?试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回答。

【明确】渔父规劝屈原“不凝滞于物”,要“与世推移”。当“世人皆浊”时,他开导屈原“淈其泥而扬其波”,当“众人皆醉”时,他规劝屈原“餔其糟而歠其醨”,不要“深思高举”,渔父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他是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此外,当屈原表示不赞成他的处世态度时,渔夫只是“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不复与言”,也刻画出他不愠不火、不强人所难、心平气和的超然姿态。塑造这一形象,对屈原来讲,具有衬托的作用,突出了屈原坚持理想、坚持人格操守的高尚品格。

3、屈原和渔父在表达各自的人生哲学时运用了怎样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比喻(使哲理性的道理变得形象化、具体化和生动化)、反问(强调人物的坚定决心)附:【板书设计】

屈原——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人生哲学

渔父—— 明哲保身

比喻—— 形象化 具体化 说理方法

反问—— 强调坚定的决心

翻译:屈原被放逐以后,来往於江潭之间,在水边且走且叹息,看起来憔悴枯瘦,一副病态愁容。渔夫看到了就问他:「你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麼会流落到这个地方来呢?」屈原回答说:「全天下的人都污浊了,只有我是清白的,所有的人都昏醉了,只有我是清醒的。所以就被放逐了。」渔夫说:「一个才德兼备的人是不会执著拘泥於外物的,而且能够配合时局转变作为。全天下都污浊了,为什麼不跟著同流合污呢?所有人都昏醉了,为什麼不跟著饮酒享乐呢?为什麼要思虑得那麼深远,表现得那麼清高,而使自己遭到放逐呢?」屈原回答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把帽子拍乾净才戴上;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把衣服抖乾净才穿上。怎麼可以用洁净的身体去承受污秽的东西呢?宁可投身到湘江的流水中,葬身在江中的鱼肚里;怎麼可以用清白的人格,去蒙受人世间的尘土呢?」渔夫微微一笑,敲击著船板要离开了,一面唱著歌说:「沧浪的水清澈的话啊,可用来洗我的帽带,沧浪的水污浊的话啊,可用来洗我的双脚!」然后就离去了,不再和屈原说话。

陈情表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李密的《陈情表》。

宋代学者说:“读诸葛亮《出师表》不堕泪者,必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堕 泪者,必不孝。”

《古文观止》也评价,这篇文章吐露的是“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篇流传千古的至孝美文。

二、分析文章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陈情表”,“表”这种文体,我们在初中就接触过,学习过 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叫“陈情表”,那文中是谁向谁陈情,说的又是什么事呢?

师:是李密向晋武帝陈述自己家有祖母需要奉养,不能应诏赴任的实情。李密写这篇表文想要达到的目的,用原文的话回答应该是(“愿乞终养”)。关于李密、关于晋武帝,以及当时的情况,也就是写作背景,在我们的学案中都有详细的介绍。从中我们可以简练地概括出,晋武帝执意要李密出山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拉拢人心,显示皇恩浩荡,因为李密在蜀汉曾经做过官,出使过东吴,具有一定的外交才能;另一个原因就是李密因孝闻名,借李密来推行自己以孝治天下的国策。可是李密家有96岁的老祖母,夙婴疾病,且李密又是蜀汉降臣,心系蜀汉,故无法也无心出仕,因此写了这篇奏章推脱朝廷的任命。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李密陈情的对象不是一般的读者,而是靠杀戮和阴谋夺得政权,为人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司马炎,那李密要如何去构思这样一篇文章,如何去表达才能既不招祸,又达到自己的目的,让皇上答应他的请求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重点。

那么通过刚才的介绍,我们应该明确,在李密写给晋武帝的这篇表文中,主要是牵涉到了三个人物,他们是(祖母、晋武帝和李密自己),那围绕着三个人物的关系,李密都陈述了哪些方面的情呢?(谁来说说,通过之前的阅读,你所体会到的有哪些方面的“情”)师:文中李密陈述的自己对祖母的孝情,对晋武帝的忠情,还有自己内心当中因身世凄苦,因不能做到忠孝两全而产生的苦情、为难之情。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李密是如何来陈述这些“情”打动晋武帝的。

首先我们来看课文的第一段,李密上来就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因为命运不好,从很早的时候就遭遇了不幸的事情。)

这句话在这一段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总摄、统领的作用,统领全段)

为什么说是统领全段呢?(因为下面李密就把他遭遇的不幸一一地给我们分层列了出来)

我们看看都有哪些不幸,分几个层次?(四层,第一层是?“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见背”“志”“夺”什么意思?《孔雀东南风》“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府吏见丁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我怎么样。——父死母嫁。从小就无父无母确实让人同情。

第二个不幸是?“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从小就体弱多病。这也幸亏有祖母的慈爱、关怀与精心照顾,才得以存活下来,所以李密怎能不由衷地感激祖母的抚养之恩呢。

第三个不幸是?“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家中人丁衰微,内外无亲。交代这一点,家中基本什么人也没有,就我一个,还有什么作用?——为下文作者强调对祖母“区区不能废远”作好了辅垫。作者尽孝责无旁贷。

第四个不幸是?“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祖母长年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前面李密已经说了,家中能尽孝的就他一个人,所以可以说李密现在是祖母唯一的感情支柱和生活依靠,他怎能对祖母置之不理呢。)

从以上的不幸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早年是李密孤苦多病,祖母照顾他,而后来则是祖母年老多病,李密照料祖母。他们之间的这种祖孙情和一般的一不一样?(不一样,是一种特殊情境下的孝情)这样他们祖孙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概括为?(相依为命)李密和祖母相依为命,这样的意思在第三段中也有照应,有强调,大家找一找看看是哪些句子。(“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那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作者开篇便述说自身遭遇不幸的苦情,以及和祖母相依为命的关系,目的是什么?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师:让晋武帝了解自己的苦处,并以此表现祖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情深似海,希望借此能够打动晋武帝,博得他的同情,使其能设身处地为自己想想,不再征召自己出仕。那作用呢?想一想,分析一下,这一段在全文内容方面起到了什么作用?或者说为作者达到自己上表的目的,起到了什么作用? 师:为下文提出“愿乞终养”的请求作好了必要的铺垫。在感情基调方面这一段又有什么作用?

应该说第一段的这些描写是凄楚哀婉的,是感人肺腑的,这就奠定了文章悲凉的感情基调,让晋武帝一开始便落入了凄苦悲凉的氛围之中。

《陈情表》的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但无论是形还是声,都是以一种浓浓的情感为依托,那就是——孝情。结束语

《陈情表》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它陈孝情情真意切。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十七八岁的年纪始终关注的永远是友情,深深憧憬的往往是爱情,最易忽略的却常常是亲情、孝情。希望李密对祖母的乌鸟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行动,课后请大家认真阅读学案上毕淑敏的《孝心无价》这篇文章,进一步感悟有关“孝”这个话题。

学案上作业: 作品评价:通过拓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入认识本文构思慎密,语言精粹的特点。

讨论: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项脊轩志 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本文以日常琐事平淡中见真情的写作特色。2.学习本文善于选取富有特征的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教学难点:

深入体会细节描写在叙事中营造出来的抒情气氛。教学安排: 三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作品表达情意的写法,学会细节描写的作用。继续积累有关文言知识。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昨天我们学习了一篇古文,作者?题目?内容?

明确:归有光,《项脊轩志》,记述了“项脊轩”前后两次修缮变化,回忆了祖母、母亲、妻子三代女人的点滴往事,抒发了自己对家道中落,物是人非,怀才不遇的悲叹。二.朗读第一、二段,思考:

1.作者说“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结合课文第一、二段,说说作者记述描写了哪些值得可喜或可悲的事?请大家抓住关键句(或文眼)概括文章的悲喜之情。先看老屋:

⑴、文中写了哪些可喜的事?

①修葺后的南阁子; ②母亲的慈爱 ③祖母的关心与鼓励; ⑵、文中写了哪些可悲的事?

①老屋的破旧; ②诸父分家; ③母亲的去世; ④功名未就(不效); 2.分析、鉴赏作者对悲喜感情的表现手法。

(1)作者写先母问儿,大母过轩,等都是生活小事,而且人物的言语也不多,却感人泣下,这是为什么? 教师明确: ①人物的言行切合人物的身份特点;

②事情虽小却足以传递先母的慈爱,祖母的疼惜之情、期待之清;

③这些人事亲情的离合变化又是在家道中落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对于一个大家庭来说,兴旺时的繁华安逸生活也许算不了什么,但衰颓困顿中的相互支撑更显的不易,弥足珍贵。(学生要理解到第③小点有一定难度,需要一定的启发)(2)写平常事要抓住容易传递情感的细小处,即抓住细节描写,本文中有哪些细节让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教师举一两例,学生可以自由发言(如小鸟啄食,人至不去;先妣叩门问寒,老妪门外应答;大母以手阖门,持象笏至;妻凭几学书等)

小结:以上抓住本文以生活琐事体现真挚情感的特点,分析了其中的细节描写以及作者抒发情感的表现手法,总而言之,看似平淡如话,文字也甚为简略的《项脊轩志》包藏了多么丰富的情感内涵啊,这种从生活实感出发,以真情感动人心的创作风格正是以归有光为代表的“唐宋派”与前后七子的大不同之初,当然归有光也不是只写家室琐事,他也论道议政的较为严肃之作,但他最擅长、影响最大的还是像《项脊轩志》这类的文章。

记念刘和珍君

读懂原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深入体会作者的悲情之情。

一、导入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人被誉为“民族魂”。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在他逝世之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一友人送对联以示悼念: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位呐喊者便是鲁迅。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念刘和珍君》,看一看鲁迅是怎样为革命、为正义、为青年呐喊的。

(一)、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本文是一篇纪念性文章,纪念的中心人物是刘和珍。那么课文的七节中哪些小节集中写纪念刘和珍君? ——明确:三、四、五节。

2、那么第一、二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明确:交代写作缘起。

3、六、七节又起什么作用?——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4、请同学们给每一个小部分,拟一个标题

①写作缘起,纪念死者。②唤醒庸人,牢记血债。③刘和珍概况。④刘和珍遇害。⑤刘和珍遇害经过。⑥“三·一八惨案”教训。⑦惨案的意义。

教师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起,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板书)

逍遥游

初步理解“逍遥游”

有一位哲学家,临死前,心情很平静。然而弟子们想厚葬他,他却为弟子想法难过了。他对弟子们说:“我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美玉,以星辰为珍珠,天地用万物为我送行,我的陪葬物品还不齐备吗?”

弟子们流泪了,说:“我们怕乌鸦和老鹰吃您的遗体?”他笑道:“天上有乌鸦和老鹰吃,地下有蝼蚁吃啊,要是夺了前者的食物给后者享用,不是太偏颇了吗?”这位勘破生死关的人就是庄子。①作者怎样描写大鹏的?我们应该怎样理解作者塑造的大鹏形象?

点拨: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等夸张手法。作者从原则上否定了大鹏,认为它的展翅高飞还要凭借海运,并非真正的逍遥。但是,作者又驳斥蜩与学鸠的嘲笑,强调指出有“小大之辩”,并且三次浓墨重彩,不避重复地描绘大鹏的雄伟形象,热爱之情跃然纸上。作者向往自由又无法自由,大鹏的形象,正隐藏着自己难言的苦情,他极写鹏之大,暗示人之小。

②“逍遥游”如果望文生义地解释这三个字,就是自由自在地遨游。而读完全文后,大家不免会产生疑问,如何才是“自由自在地遨游”?怎样才能做到逍遥游呢?

1)“逍遥”二字旧作“消摇”,郭庆藩《庄子集释》引文云:“消摇者,调畅逸豫之意。夫至理内足,无时不适,止怀应物,何往不通。以斯而游天下,故曰消摇。”是一种闲适自得的心理状态。细品课文之后,不难发现,“游”主要有两层含义:①无限的思维空间。既然摆脱了仁义是非的束缚,思想就可以自由遨游了,庄子称之为“游心”,是超脱功利和现实境遇的神游;②自由无碍的心境。“逍遥”之“游”,没有世俗的羁绊,也没有孔子那种不得已而“游”的不平情绪,就可以真正做到无所忌惮的畅达,保持淳朴真实的自然心态。摆脱了世俗标准,心理状态成了惟一的尺度,如此自由的心境,人何以能不“逍遥”呢?

2)作为“逍遥游”的象征,庄子在文中运用他所擅长的“寓言”方式塑造了多种动物、植物和人物形象,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或者说最具有观念意义的是斥鴳、大鹏和至人,表现了庄子对“游”的三个不同层次的认识:“小知”“有待”和“无穷”。斥鴳之流不知大鹏的九万里图南之志,朝菌等“小年”之物不知“大年”,他们虽然也有“决起而飞”“腾跃而上”的快乐之游,但根本无涉于“逍遥”,这是最低层次的“游”。宋荣子、列子都是世人中的佼佼者,可谓超凡脱俗了,但仍未达到逍遥之游,原因就在于“有待”。而真正的“逍遥游”是彻底的“无待”之“游”,即“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这才是真正的“无穷”之“游”。

总之,作者所谓的“逍遥游” 指的是一种“无所待”的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即顺应万物的本性,悠然自在,适心任 性,达到物我一体的精神上的绝对自由。人应该有精神自由、个性解放的追求,这些都是庄子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而对于庄子思想中的虚无主义、绝对自由以及遁世避患等消极因素,我们则应当摈弃。作为新世纪的弄潮儿,同学们应该积极进取、奋力拼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世间万物有所待:鲲鹏、野马、尘埃、大舟、草芥、蜩与学鸠

2、世间万物皆有所待,又有小大之辨: 物 ——(自然界)(1)、小知不及大知(2)、小年不及大年(3)、汤 之问棘(4)、斥鴳之语

3、真正的逍遥游是不受外物的限制——无所待 人——(人世间)(1)知、行、德、征(耐)四种人

(2)宋荣子、列子——仍有未树,犹有所待者(3)至人—神人—圣人—— 无己、无功、无名—逍遥 者

篇6:苏教版语文必修五复习

一、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简历:屈原是楚国贵族,早在楚怀王时就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 、湘二水之间约九年之久。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之志。

成就: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

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

传统的源头。屈原的作品主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不朽诗篇。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评价: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1953年,屈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

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2、关于《离骚》和骚体诗

《离骚》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也是最长的)抒情诗(政治抒情诗),特点:香草美人作比兴,神话传说构幻境。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

二、学习过程:

1、学生翻译课文、背诵课文。

2、学生默写课文。

【课文默写】

三、重点梳理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扈江离与辟芷兮 (2)来吾道夫先路

2.古今异义

(1)朕皇考曰伯庸 (2)纫秋兰以为佩

(3)春与秋其代序

3.词类活用。

(1)名余曰正则兮 /字余曰灵均 (2)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二)、文言句式

(1)恐年岁之不吾与 (2)肇锡余以嘉名

四、文本感悟

(1)思想内容

篇7:苏教版语文必修五复习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

A.粗糙(cāo)

栖息(qī)

下载(zǎi)

疱疹(pāo)....B.贮藏(zhù)逶迤(wēi)盘踞(jù)妊娠(shēn)....C.鹰隼(sǔn)龟裂(jūn)伺机(cì)铁砧(zhēn)....D.果脐(qí)模样(mó)胚胎(pēi)瞭望(liào)....答案:B 试题解析:A中“载”读“zài”;“疱”读“pào”; C中“伺”读“sì”; D中“模”读“mú”

2、选出下列错别字最多的的一项()A.萌孽 缔造 盅惑 恰如其份 B.斑斓 枕籍 炉膛 轻歌慢舞 C.缜密 震撼 宫阕 再接再励 D.沧桑 报负 强悍 稍纵即逝 答案:A 试题解析:A 中错3个:孽—蘖,盅—蛊,份—分;B中错2个:籍—藉,慢—曼; C中错2个:阕—阙,励—厉; D中错1个:报—抱(或负—复)

3、选出下列词语运用完全正确的一项()

①仙人掌因为要避免水分的蒸发,所以叶子 成针状,以适应高温、干旱的恶劣环境。社会环境同样会改变个人的思想和行为。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多彩,有些干部 变质,在权力和金钱的考验面前败下阵来。

② 现在的一些商家对客户投诉的手机质量问题往往互相推脱,甚至,而大多数客户鉴于手机价格不贵、时间精力不足以应付等情况,最后也只能。

A.蜕化 退化 置之不理 不了了之 B.退化 蜕化 不了了之 置之不理 C.蜕化 退化 不了了之 置之不理

本卷由《100测评网》整理上传,专注于中小学生学业检测、练习与提升.D.退化 蜕化 置之不理 不了了之 答案:D 试题解析:“退化”是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变小,构造简化,机能减退甚至完全消失;“蜕化”指虫类蜕皮,比喻腐化堕落。“置之不理”是放在一边,不理不睬;“不了了之”是该办的事情没有办完,放在一边不管它,就算完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记者日前通过调查发现,中国人不爱喝牛奶的原因主要是由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应改善所致。

B.许多城市都编制了新一轮的城市规划,其中包括:降低市中心建筑的密度,减少市中心交通压力和人口压力,保护好城市的历史文化。

C.越来越多的下岗职工凭着再就业的优惠政策走上了创业之路,他们把国家贴息贷款的一半以上作为自己重新创业的启动资金。D.北京时间17日4时33分,“神州”六号返回舱在内蒙古草原成功着陆,当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走出船舱时更是众星捧月般地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答案:C 试题解析:A句式杂糅,“原因是„„”与“„„是由„„所致”用一种表述即可,可删去其一;B搭配不当,应把“减少”改为“减轻”;D语序不当,把“众星捧月般地”挪至“人们”后。

5、“如果耐心地搜集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也许能够对于这....个问题得到一些了解。”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A.准确 B.严密 C.客观 D.鲜明 答案:D 试题解析:“鲜明”一般是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当然,也不绝对,记叙文中刻画人物形象时亦可说鲜明生动。但此处不明显。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最恰当的一组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A.增强公仆意识,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坚持群众路线,牢固树立勤政为民的思想,B.坚持群众路线,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增强公仆意识,牢固树立勤政为民的思想,C.坚持群众路线,增强公仆意识,牢固树立勤政为民的思想,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本卷由《100测评网》整理上传,专注于中小学生学业检测、练习与提升.D.增强公仆意识,牢固树立勤政为民的思想,坚持群众路线,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答案:B 试题解析:“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增强公仆意识”就要“牢固树立勤政为民的思想”,两两匹配。而且“勤政为民”正好接后面“努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7、与下面四句话相关的作家,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生得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②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③浮士德不再是一个利己主义者,而是为人类牺牲自己的人。④《复活》是一部“最清醒的现实主义”巨著。A.孔尚任

元稹

歌德

列·托尔斯泰 B.汤显祖

白居易

海涅

阿·托尔斯泰 C.孔尚任

元稹

海涅

阿·托尔斯泰 D.汤显祖

白居易

歌德

列·托尔斯泰 答案:D 试题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汤显祖著有“临川四梦”,其中最著名的即为《牡丹亭》,又称《还魂记》;《长恨歌》当然是白居易的;《浮士德》是歌德的;《复活》的作者是列·托尔斯泰,阿·托尔斯泰是另外一个作家,是《苦难的历程》的作者。

8、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正确的一项是()

从甲骨文到草书、行书的各种书法艺术,间接的反映了现实某些方面的属性,将具体的形式集中概括为抽象的意象,通过视觉来启发人们的想象力,调动人们的情感,使人们从意象中体味到其间所蕴含的美。这也是一些讲书法的文章里常说的“舍貌取神”──舍弃客观事物的具体现象特征,而摄取其神髓。A.书法

意象

体味

神髓 B.书法艺术

具体

意象

舍貌取神 C.间接反映

具体

抽象

舍貌取神 D.书法

间接

意象

蕴藉美 答案:A 试题解析:“关键词”是日常习作中特别是计算机检索中经常用到的,一般来讲应采用原文中出现的词语。重点是在提炼材料的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再摘出关键词。要学会抓文段中的主要信息。如本段中,“书法”是陈述对象,“意象”是反映的实质,“体味”“神髓”则是效果。注意,用了“舍貌取神”前边就不能再出现“具体”“抽象”之类的字眼,因为在内容上有重合。

第二部分 课文理解

本卷由《100测评网》整理上传,专注于中小学生学业检测、练习与提升.二、判断题(每题5分,共25分)

9、“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过华清宫三首(之一)》一诗。

()答案: ×

试题解析:作者应是杜牧。

10、科学小品就是用小品文的形式来介绍科学常识,说明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形态、特征、成因、功能和作用等。它的特点是语言通俗、篇幅短小、形式活泼,常运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科学小品既有科学的严谨,又有文学的情趣,《斑纹》、《南州六月荔枝丹》就是这样的科学小品。()答案: √

11、《景泰蓝的制作》一文用准确、通俗、平实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景泰蓝制作的过程,共包含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和镀金这六道工序。其中又以掐丝和烧蓝为重点,进行了详写。

()答案:×

试题解析:详写的应是掐丝和点蓝这两道工序。

12、《景泰蓝的制作》一文在文章最后强调说明景泰蓝制作的全部工作是手工,即使有时借助一点儿机械力,最终还得靠手工加工,意在告诉人们景泰蓝正是以著名的手工艺而闻名于世,同时也强调了这一民族传统工艺制作的精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今民间艺人的才华和智慧。

()答案:√

13、绪论,又称导论、导言、绪言等,它是在书籍开头概要地向读者介绍有关这本书主旨、内容、体例等的部分,但与序言不同。序言的内容宽泛,而导言的主要篇幅必须介绍原作的内容和主旨。序言写作无定体,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或说明,或兼而有之。而导言则侧重于议论、说明。

()

本卷由《100测评网》整理上传,专注于中小学生学业检测、练习与提升.答案:√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35分)

(一)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4—16题。

①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上大而下稍小。蒂部略凹,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肩,有的一边高,一边低。下端叫果顶,浑圆或尖圆。两侧从果顶到蒂部有一条沟,叫做缝合线,显隐随品种而不同。旧记载中有细长如指形的“龙牙”,有圆小如珠的“珍珠”,这些品种因为缺少经济价值,现在已经没有了。

②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余克到二十余克。20世纪60年代,广东调查所得,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还有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19克左右,《中国果树栽培学》则说大者重60克,不知哪一本书记载正确。

③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的一层通常白色而紧贴壳的内壁的薄膜。说它“如紫绡”,是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明代徐勃有一首《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丢落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夸张的说法。

④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所以说它“莹白如冰雪”。有的则微带黄色。从植物学观点看,它不是果肉,而是种子外面的一层膜发育而成的,特称假种皮。真正的果肉倒是前面说的连同果壳丢弃的那一层膜。荔枝肉的细胞壁特别薄,所以入口一般都不留渣滓。味甜微酸,适宜生食。有的纯甜。早熟品种则酸味较强。也有一些品种,肉的内壁有褐色层,果脐处即接近果蒂处,色更浓而质硬,这一类品种不适于制作罐头荔枝。荔枝晒干或烘干,肉就变成红褐色,完全失去洁白的面貌。宋代用盐梅卤和扶桑花制成红浆,浸渍荔枝,然后晒干,壳仍红色,叫做红盐,现已失传。单纯晒干的叫做白晒,就是现在通行的干制法。还有剥出肉来蜜渍的,现在也没有了。

14、下列材料所用的说明方法与“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一句的说明方法相同的是

()

A.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余克到二十余克。B.两侧从果顶到蒂部有一条沟,叫做缝合线。

C.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所以说它“莹白如冰雪”。

D.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答案:C 试题解析:说明方法都是引用。

15、以上文字是从哪些方面说明荔枝的?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选出恰当的一项

本卷由《100测评网》整理上传,专注于中小学生学业检测、练习与提升.()

A.生产

从外到内

B.生态

从总体到局部

C.生产

从总体到局部

D.生态

从外到内

答案:D 试题解析:这部分文字,具体说明了荔枝的果实特点,属生态方面;对荔枝的介绍,是由外到内的说明顺序,由荔枝的外壳形状到内膜再到果肉一一作了介绍说明。

16、“‘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夸张的说法”,这里所谓“夸张的说法”是什么意思?选出正确的一项

()A.以荷瓣喻壳,桃花喻膜有点夸张失实。

B.以荷瓣喻膜,桃花喻壳,说法夸张,其实并不科学。

C.以荷瓣喻膜,桃花喻壳,是生动的夸张,给人以鲜明的印象、D.以荷瓣喻壳,桃花喻膜,写出壳与膜的特点,虽有夸张,但并不失实。答案:B 试题解析: 本题有一定难度,因为按照一般想法,“桃花”比较轻盈,“荷瓣”相对沉重,所以应是“荷瓣”喻“壳”,“桃花”喻“膜”。但这样却忽略了其他。首先,推究原文,对这种说法当持否定态度,这样可先排除CD(因为CD是持肯定态度);其次,从“盈盈”和“片片”这两个修饰词来看,前者轻(膜),后者重(壳);再次,从颜色来看,“荷瓣”一般为白色,当是膜,而“桃花”为红色,应是壳(荔枝壳新鲜时一般是红的)。结合以上,所以应选B。

(二)阅读下面选段,完成17—20题。

据有关地球每日温度变化的调查报告称,满月的月光能使地球的气温发生变化。据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的三位学者共同撰写的报告说,卫星对低层大气温度测量的结果表明,满月时地球两极地区的温度比月缺时要高0.55°C,但对热带地区的温度则影响不大。

气象学家早就试图找出月球与地球气候之间的联系。两年前,这几位学者就声称,全球气温出现随月相变化略升高的现象,因为他们发现满月时地球的平均气温升高了0.02°C。随后他们又按纬度与卫星测得的数据进行核对,结果发现,满月时地球两极气温升高的幅度是地球平均气温升高的25倍。但在中纬度地区,情况却截然相反,月缺时气温略高,满月时气温却略低。

科学家们认为,月球距热带地区比距地球两极近,因而对热带地区气温的影响应比对两极气温的影响更大些。虽然他们尚不能对月球周期与两极温度变化的原因做出准确的解释,但他们推测,两极空气比其他地方的空气清洁,因而照进的月光更多些;满月时受潮汐力的作用,地球两极的空气比别处的空气受更多的压缩而发热,这可能

本卷由《100测评网》整理上传,专注于中小学生学业检测、练习与提升.是其中的原因。而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上述观点还需进一步完善和证实。

17、根据文意,对第三段中画线的“情况”一词的所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地球平均气温因月相改变而引发的变化。B.地球两极气温因月相改变而引发的变化。C.中纬度地区因月相改变而引发的气温变化。D.热带地区因月相改变而引发的气温变化。答案:C 试题解析:看语境中的陈述对象即可。

18、根据文意,能对“全球气温随月相变化略升高”作出正确解释的一项是()

A.满月的月光能使地球的气温发生变化。B.满月时地球的平均气温升高了0.02°C。

C.满月时地球两极气温升高的幅度是地球平均气温升高的25倍。D.满月时地球两极地区的温度比月缺时要高0.55°C。答案:B 试题解析:CD两项说的是“地球两极地区的温度”情况,视角不对;A项又太笼统,“变化”可以是高也可以是低,不明确。

1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地球两极空气比其他地方的空气清洁,受到更多的压缩而发热,反而比中纬度地区气温升高的幅度更大些。

B.地球两极照进的月光更多,满月时受潮汐力的作用更大,这可能是热带地区比两极距月球近却受满月的影响小的原因。

C.月球距热带地区比距地球两极近,因而对热带地区气温的影响本应比对两极更大些,但测量的结果却不是这样。

D.满月时地球两极地区的温度比月缺时平均高出0.55°C,但对低纬度地区的温度则影响不大。

答案:A 试题解析:不能把推测当定论。原文中末段有“但他们推测”、“这可能是„„”的字眼。

本卷由《100测评网》整理上传,专注于中小学生学业检测、练习与提升.20、对本文所提供的信息,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亚利桑那州大学的学者首先提出满月会影响地球气温的变化的说法,两年后他们撰写报告对这一现象作进一步的阐释,另外一些学者认为这个观点还需要完善和证实。

篇8:苏教版语文必修五复习

当前,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和选修并存、课内教材和课外读本同在,各类教材以知识能力、文体特征、人文主题等不同标准进行单元的组成或专题的设计,这给教师在单元(或专题)教学实施时选教选学课文带来了诸多不便,甚至茫然。基于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笔者以“语文养成教育”思想为指导,探索出单元选教选学课文策略,即从语文学习不同层面的目标出发选教,依语文学习规律为据选学,立足点在于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的情感、关注语文的敏感、领悟语言的语感,从而逐渐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品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兹以“苏教版”必修五专题一“科技之光”课文选教选学为例加以解说。

一、语文学习不同层面的目标决定语文课堂选教的课文和怎样教课文

语文学习不同层面的目标是语文课堂选教选学课文的行为引导。

“语文养成教育”认为语文学习有3个层面的目标:小而言之,是掌握一种终身使用的工具,能顺利应对中考、高考及将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而言之,是为一生打下精神的底子,使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读书人,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大而言之,是传承民族的文明,固守民族的根本,让民族的血液永远流淌,并使自己成为未来文化的创造者。3个层面的学习目标为语文单元选教选学课文提供了切入的角度和展开的方向,可以以其一统其二,或着力于其一点,或兼顾其两点等。“语文养成教育”为未来的学习、发展奠定基础,为一生的发展储值,特别注重语文学习的可持续性,注重自觉学习习惯的培养,不追求毕其功于一役。单元选教选学课文要体现这一教育追求。

语文教材有其编写特征。语文教材的编写特征是指语文教材组材的标准和方式,大致有以能力为标准,以文体为标准,以人文主题为标准等几种。不同的组材方式恰恰是语文学习目标不同层面的不同展现。语文课堂选教选学什么样的课文应该以此为导向。从“语文养成教育”3个层面的学习目标来看,语文的某种组材方式应该理解为学习目标不同层面的某一方面,这个方面与其它层面是以一统多的关系。能力、文体、人文主题都是教学中应该关注并且需要学生综合螺旋式认知和掌握的东西,选教选学课文应该是综合思考这多个方面的过程,而那个用来统多的“一”,是教学的主题,是教学的统率,更是教学的线索,起到统而贯穿的作用,使教学变得简约明了,被统者在其统率之下,以一而贯多,而被统之多恰是对这个一的演绎,对这个一的表现,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师必须认真分析这种关系,并且在课堂上把这种关系呈现出来。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是以“人文主题”组织专题的,本专题以“科技之光”为主题,包括“探索与发现”“奇异的自然”“美丽的创造”3个板块。单元教学在“科技之光”人文母体的统率下进行教学规划和选择教学行为。

“探索与发现”有两篇课文,我们选教了《物种起源绪论》这篇传统篇目。教学立足于了解科学家的工作方式和思维特点,用语文学习不同层面的其它目标落实这个立足点(下具体阐述);“奇异的自然”选教《斑纹》一课,《斑纹》相比于《南州六月荔枝丹》更具思维的深度和思想的温度,更能激发学生把目光转向神奇的自然界,理解自然界的丰富多彩和绚丽多姿,并且去领悟思考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三板块“美丽的创造”,以《足下的文化和野草之美》为教学课文,引导学生去认识科学的实践精神,说明科学与美的内在联系。

根据语文学习不同层面的目标选教特定的课文。语文学习不同层面的目标是教材编者对教材教学引导的不同方向。不同特征的教材只是一个凭借,其特征是选教课文进行教学的立足点,对教材的处理即选教课文在这个立足点之上要去实现的是语文学习不同层面的目标,但选教选学课文时,一定要注意抓住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作为阅读教学而言,应该是学生阅读素养的养成,学生学会阅读,完成语文阅读教学的不同层面学习目标的知识生成和能力养成,尽管这种生成和养成是螺旋式不间断进行的。

二、语文的学习规律决定单元教学课堂选教选学什么样的课文

根据语文学习规律的引导设计选教选学课文的课堂学习活动,在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中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

“语文养成教育”认为语文学习有四大规律:熏陶渐染是语文学习的规律;积淀涵养是语文学习的规律;感悟体验是语文学习的规律;运用提升是语文学习的规律。熏陶渐染和积累涵养语文学习规律指明了单元选教选学课文必须有长期的活动规划;感悟体验和提升运用语文学习规律则显示了语文课堂设计学习活动方案的重点和难点。

熏陶渐染和积累涵养让我们明了注重单元选教选学课文意识具有长期性,要有长期的活动规划和活动计划,要注意必修和选修的结合,课内教材与语文读本的融合,单元与单元的配合,一般在学期初就要求教师俯察本学期的所有教学内容,提前做好基本的规划和打算。

感悟体验和运用提升显示出语文课堂教学要回归语文性,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选教选学课文课堂语文学习活动是学生感悟和体验语文以及运用语文和提升语文能力的学习活动。语文素养是在语文感悟体验活动下培养的,语文能力是在语文运用学习活动中不断提升的。具体而言,是在对语言和文章的分析把握中,在语文的听、说、读、写、思活动中长期螺旋式完成这些任务的。我们对3篇课文作出如下的课堂学习活动设计。

《物种起源》绪论,通过本课的学习,主要进行两个语文学习活动:本文写作思路的学习以及本文重要信息的筛选,这是以了解科学家的工作方式和思维特点作为教学目标的教学需要,实现教学目标时开展的是遵循语文学习规律的语文式学习活动。

《斑纹》一文,是一篇能够唤起人们沉睡记忆的文章,它让人想起许多远逝的鲜活事物,让生命的目光关注最初遭遇的哲学命题。因此,依据本文的文体特征,进行段落的细致鉴赏,从对字词、句子、句群,甚至几个段落、全文的细致鉴赏中去理解以上两个方面。“语言”是语文的最核心内涵,本文以“语言”品味为核心的语文学习活动设计也正呼应了语文的本质特点和价值追求。

《足下的文化和野草之美》是一篇理解科学和美的关系的文章,这种理解不应是浮光掠影口号式的理解。文本有对“足下的文化和野草之美”的内涵的阐释,对内涵的理解我们定位于对文本段落层次关系的思考。而理解有关“足下的文化和野草之美”艺术设计特色,则是段落内部层次关系的思考了。语文学习活动围绕单元人文主题展开,选教选学课文让学生体悟人文母体,受到人文母体的熏陶,决不能是一种口号式的强制灌输教学,而应该是对语文文本的感悟体验活动。

单元选教选学课文时开展写作活动,研讨《物种起源》绪论,构建“立论的科学性”写作专题,从“科学技术说明”“道德修养”“中外英杰”等方面进行写作素材积累和立论训练;研讨《斑纹》,构建“描写的鲜明性”写作专题,从“自然奇观”“本土风光”“动物世界”“植物王国”等方面进行写作训练;研讨《足下的文化和野草之美》,构建“实用类文体”写作专题,关于“本土名胜古迹的开发思考(常州淹城的启示)”,关于“本土科技和人文的发展融合(常州嬉戏谷和中华恐龙园的启示)”,关于“本土人文与经济的思考(常州召开第八届全国花博会观感)”等……

三、热爱母语的情感、关注语文的敏感与领悟语言的语感是单元选教选学课文时课堂学习的面貌展现点

热爱母语的情感、关注语文的敏感与领悟语言的语感是单元选教选学课文时课堂学习的面貌展现点,而这是建立在以上两个单元选教选学课文策略基础之上的。

“语文养成教育”之道贵在“三感”,即情感、敏感、语感。“情感”,是热爱母语的情感。“敏感”,是关注语文的敏感,即对语文有强烈的反应,有极高的关注度。“语感”,就是对语言敏锐的感受力,能够领会语言的表层意思和内在含义,分辨出语言表达的真与假、美与丑、优与劣,不能误读语言,也不错误地传达不合实情的信息,表达并非真实的情感。

学生的学是教的基础,学生的基础是教学的起点。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选教选学课文一定要顾及到学生热爱母语的情感、关注语文的敏感与领悟语言的语感。在单元教学选教选学课文时,要顾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基础,要积极的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三感”,用“三感”作为语文课堂学习的面貌展现点。这是一种以学定教、以学为主、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发挥积极作用并且运用了“语文养成教育”学习方式的,追求“语文养成教育”不同层次目标实现的“语文养成教育”式教育活动。

《斑纹》教学,训练学生很好的朗读素养以及对语言极强的品味能力。可引导学生去诵读关于“蛇”的描写,读出字词和语句的语气、语调和感情,因为汉字的表意性决定了字词有其特有的感情色彩,语句的语境性也体现着作者感情的好恶。这既是对学生热爱母语情感的尊重,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物种起源》绪论教学,对课文整体把握时,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面对学生的无所适从,尊重学生基础,让学生“能够确定哪一段的内容说哪一段”,让学生以少聚多的掌握整篇文章的基本结构和大概内容,这既是教学给学生以轻松和民主的体现,也培养了学生关注语文的敏感和领悟语言的语感。

《足下的文化和野草之美》,训练学生极强逻辑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分析段落内部层次的逻辑,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进行更符逻辑的设计和思考,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语言、对文章、对母语的“三感”。

四、结论

“语文养成教育”单元选教选学课文策略是寄希望于教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实现者角色的一种使用和应用教材进行教学选择的教学策略,这种策略是发挥教材的教学凭借价值、资源价值、示例价值和积累价值作用的一种策略选择。这种策略有个永远不可更改的目就是它要实现“语文养成教育”的不同层次的课程目标,遵循语文的学习规律,通过对学生的“三感”的涵养,培其根,俟其实,协同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等素养与能力,并养成学生终身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赵克明.语文教育,贵在养成[J].语文教学通讯A刊,2014-12“开卷”栏目.

上一篇:西藏大学2018年艺术类考试大纲下一篇:计算机学生实习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