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学复习材料

2024-05-20

工程测量学复习材料(精选8篇)

篇1:工程测量学复习材料

一.测量基准面:大地水准面、旋转椭球面、圆球面、水平面。大地水准面:由静止的海水面扩展延伸而形成的闭合曲面。作用:测量外业工作的基准面。测量学坐标系:地理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基本观测元素:水平角、水平距离和高差(高程)。水平角:空间两直线经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的角度。竖直角:在同一垂直面内倾斜视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测量的基本工作:测角、测距和测高程。真方位角:指以真北方向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向某直线的水平夹角。分微尺光学经纬仪的组成:照准部、水平度盘和基座。作用:照准部由望远镜、水准器和竖盘所组成。望远镜用于瞄准目标并使其瞄准的目标清晰而准确。水准器的作用是指示水平度盘是否水平。竖盘是用于观测竖角的。水平度盘是用来测量水平角度。基座的下部和三脚架头的中心螺旋相连接,可将整个仪器固定在三脚架上。经纬仪主要轴线:视准轴、水准管轴、竖轴、水平轴H、水平度盘面。水准管轴竖轴,视准轴水平轴,水平轴竖轴,水平度盘面竖轴,水平轴//水平度盘面。一测回:盘左、盘右各测角一次。偶然误差:在相同观测条件下作一系列观测,若观测误差在大小、正负上表现出不一致性,没有规律性;但实际上服从一定的统计规律变化的误差(如读数误差)。系统误差:在相同观测条件下作一系列的观测,若观测误差在大小、正负上表现出一致性,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如i角误差,行差,指标差)。测量控制网形式: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平面控制网:用于测定平面坐标的控制。前方交会:在两个已知点上设站,对未知点进行观测,测量水平角并计算点的位置。差分的作用:消除公共误差,提高定位精度。比例尺精度:图上0.1mm对应的实地距离叫做比例尺精度。作用:①根据地形图比例尺确定实地量测精度;②根据地形图上需要表示地物地貌的详细程度,确定所选用地形图的比例尺。地形图符号:地物符号、地貌符号、注记符号。水准测量的原理: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对竖立在地面两点上的水准尺上分别读取水平视线的读数,以测定两点间的高差,从而由已知点的高程推算未知点的高程。等高线的特点:①同一条等高线上的点高程相等②等高线必定是一条闭合曲线,不会中断③一条等高线不能分叉成两条,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不能相交或者合并成一条④等高线越密表示坡度越陡,越稀表示坡度愈缓⑤经过河流的等高经不能直接跨越,应在接近河岸时渐渐折向上游,直到河底等高线处才能跨过河流,然后再折向下游渐渐离开河岸⑥等高线通过山脊线时,与山脊线正交并凸向低处;等高线通过山谷线时,就是应与山谷线正交,并凸向高处。钢尺量距时,影响量距的精度主要有:钢尺伸缩误差,刻度刻画不均匀误差,零刻度磨损误差,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线不竖直误差。提高钢尺量距精度:多测几次取平均值,更换零刻线重复测量,读数时视线于刻度线竖直。

二.1.地形图与平面图区别:地形图的测绘就是将地球表面的地形按垂直投影关系,用规定的符号和一定的比例尺,测绘在图纸上;这种既能表示地面点的平面位置又能反映地面起伏状态的图称为地形图;若仅把地物的位置在图纸上表象出来,所得到的图称为平面图。2.进行水准测量时,为什么要将水准仪安置在前、后视距大致相等的地方?瞄准水准尺时,为什么要使管水准器的气泡居中?答:1.这样可以消除因视准轴不平行水准管轴而引起的i角误差。2.只有当管水准器的气泡居中时才能保证仪器的竖轴应处于铅垂状态。

3.竖角观测过程中,同一竖直面内不同高度的两点,在竖盘上的读数是否一样?竖角观测时,如何消除竖盘指标差的影响?答:1.不一样,竖盘指标与水准管固连,当望远镜转动时,指标并不随之转动。2.采用盘左、盘右取平均值的方法以及根据求出的指标差对盘左、盘右含有指标差的竖角进行改正的方法。

4.水准测量作业时,必须注意的事项有哪些?①转点起着传递高程的作用,在相邻转站过程中,尺位要严格保持不变,否则,会给高差带来误差,而且转点上的读数必须为前视读数和后视读数。②按规范要求每条水准路线测量测站个数应为偶数站。以消除两根水准尺的零点误差和其它误差。③前、后视距应大致相等,这样可以消除因视准轴不平行水准管轴而引起的i角误差。

5.已知某直线CD的磁方位角为15030,又知此地区的磁偏角为西偏330,问直线DC的真方位角为多少?解:A=A”+△=15030+(-330)+180=327

三.公式:Dctcos2(D视距,c一般为100,t尺间隔,视线的倾角);

HBHAhABHADtaniL(HA高程,i仪器高,L目标高)。

篇2:工程测量学复习材料

尺的地形图,至一般采用比例尺为131﹕2000的地形图。﹕500和数字法。

45、一般把比例尺为

1:1000 的地形图6初测和定测工作。、勘测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有草测、形图。

其外业包括大旗、控制测量、水准测量9路线测设到实地上去。曲线测设、11平测量、铁路初测阶段的水准测量分为 基 和中平测量。

放线法、水位减去水深得到的。RTK

深线方向应垂直于等深线方向。、对港口航道测量水下地形时,主测16

主要不同是水下地形测量必须进行水位测量和水深测量。17

平面位置和埋深。地下管线探测方法有:红外辐射法。18、当前建筑物测量的主要方法有:全19本导线、主要导线、隧道施工三种导线:施工导线、基20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变形观测新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技术近景摄影测量、21图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变形监测控制、4种基本控制网:工程控制网、测

网22

边角网、、施工平面控制网的网型:导线网、23GPS网

制网、桥梁控制网:首级控制网、加密控24 隧道洞内控制网、隧道施工控制网:25

隧道地面控制网、程施工控制网、水利控制网:平面施工控制网、高26样)、DTM建立过程包括: 数据采集(采

27、数据处理(内插)等过程。

物的轴线。、施工控制网的主要任务是放样建筑28法:基线法、轴线法。、厂房控制网的建立通常有两种方29

近矩形控制网并便于量距的建筑物。、直角坐标法放样特别适用于放样靠30 角度。、极坐标放样中放样的数据有距离和31

曲线等类型。平面曲线分为:圆曲线、、曲线分为平面曲线、竖曲线、立交缓和曲线、回头曲线、螺旋线等。32 距法、极坐标法。、曲线的测设方法有偏角法、切线支33

先进行主要点测设,然后进行曲线详细、圆曲线的测设通常分两步进行。首测设。34

和定长交会。、偏角法测设曲线细部的实质是方向35三角高程法。、竖曲线测设的主要方法有水准法、36

起,一是自然条件及其变化,二是与建、建筑物变形主要由两方面的原因引筑物本身相联系的原因。37

类型:基准点、工作点和观测点。、在沉降观测中,布设的点包括三种38过程,又不能遗漏变化的时刻。、变形观测的频率要既能反映变化的 39是外力的函数。、静态变形是时间的函数,动态变形

篇3:工程材料复习思考(下)

1 钢的热处理(第6章)

这一章也是本书的重点内容之一。就像上面说的,这一章从成分上说还是和第五章一样只有Fe和C,但是冷却方式多种多样。这一章的框架就两点:一是钢的热处理原理,二是具体的热处理工艺,即一个是原理,一个工艺(原理的应用)。事实上,很多科学问题,主要就是原理和工艺,理解了原理,工艺就很简单,同时工艺过程中由于工程实际情况又会出现一些新变化,这样反过来又会完善原理[2]。

1.1 钢的热处理原理

所有的热处理不管怎么变化,都是加热、保温、冷却三步骤,所以热处理的原理就是要理解钢在加热部分有哪些组织/性能变化,在冷却部分又有哪些组织/性能变化。这里大家要注意常规热处理(除了化学热处理),都是不改变材料成分的,但是由于加热/冷却的方式不一样,材料的性能也就不一样。这如同做米饭,同样的成分(大米和水),但是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加热方式/温度,保温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冷却方式(如随锅冷却/揭开锅盖冷却/把电饭煲放在水中冷却等)都会使米饭的性能不一样,热处理也是如此,理解了这点,也就理解了热处理的精华。至于加热和冷却部分,各会出现哪些组织/性能变化,书上已有详细的介绍,这里就不重复了。

1.2 工艺部分

工艺部分是原理的具体应用。这一部分大家要掌握一个具体热处理工艺(如退火)的工艺路线→得到什么组织→该组织有什么性能→该工艺一般用在什么情况下。

整体热处理就四把火,即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这几种热处理工艺都遵循加热-保温-冷却三步骤。其中退火和正火好理解,只不过一个是炉冷,一个是空冷。淬火和回火是一对双胞胎,两个同时出现。这里要强调一点,热处理工艺的加热部分一般都是获得细小均匀的奥氏体晶体,但是两种情况例外,一是过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就不是AC3+(30~50)℃,而是AC1+(30~50)℃,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使用该温度区域加热得到的奥氏体碳含量不至于太高(钢的C一部分跑到Fe3CII中去),从而淬火得到的马氏体碳含量也不太高(淬火就是A→M)。还有一个就是回火,回火都是加热到AC1以下某一温度。

这章还有两个概念要区分:相和组织。学到第六章热处理后,这两个概念就更加容易区分。组织是相的形态情况,如果两个体系相不相同,组织肯定不同,如果相相同,但是相的分布形态不同,组织也不同。比如说,共析钢退火得到的是组织是珠光体(铁素体和渗碳体两相),而淬火得到的则是马氏体(只有马氏体一相,即过饱和固溶体),这两个组织相就不相同,所以组织也就不同了。再比如,共析钢的正火组织是索氏体(铁素体和渗碳体两相),这和退火组织的相相同,均是铁素体和渗碳体两相,但是由于正火得到的氏体中铁素体和渗碳体层片间距更小,及铁素体和渗碳体的分布形态不一样,所以索氏体和珠光体是不同的组织。

从考试的角度说,这一章是重点,尤其是P98页两条曲线。另外,这一章的一些基本概念也很重要。如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淬透性,淬硬性,调质处理,回火马氏体,回火托氏体,回火索氏体等。这些概念不要死记,要确实理解其含义。

2 钢铁材料(第7章)

从这一章开始就是具体的工程材料了。包括后面的有色金属、高分子、陶瓷材料、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等。金属材料是主要的工程材料,因此,本章和第八章有色金属是重点。这一章的框架就两个一个是钢,一个铁。

2.1 钢

钢这部分又分两块,一块是合金化元素的影响,一个是工程上常用的钢。

(1)合金化元素的影响:

主要有杂质元素,气体元素,其它合金化元素。这些元素对钢的影响书上有详尽的介绍,用得比较多的主要是对热处理的影响:对钢加热时奥氏体化的影响,对钢冷却时过冷奥氏体转变的影响,对回火的影响;

(2)工程上常用的钢:

这部分知识点比较杂,就是各种钢的分类、牌号及用途等啊,钢的分类大体就三种:结构钢、工具钢和特殊性能刚。钢的牌号用两句话可以概括:①碳含量:结构钢是万分数表示,其它的用千分数表示;②合金化元素均用百分数,除了滚动轴承钢,如GCr15。

2.2 铁

铸铁这部分其实大家从一个问题入手就可以全盘理解了,这就是为什么第五章铁碳相图的白口铸铁在工程上很少使用,而第七章这部分铸铁在工程上能够引用,这是因为第五章铁碳相图的白口铸铁中的C元素是以渗碳体的形式存在,而在第七章铸铁部分的C是以石墨的形式存在的。接着思考,C在什么情况下不以渗碳体而以石墨的形式存在?有两种办法,一是加入石墨化形成元素(即改变成分)使C在铁液中直接以石墨形式析出,二是成分还是第五章的Fe和C,但是长时间高温退火,使形成的渗碳体分解成石墨。事实上,工程上的铸铁都是这样得到的。用第一种方法得到石墨的铸铁有:灰铁、球铁、蠕铁,用第二种方式得到石墨化的铸铁有可锻铸铁。用这种方式来一步一步理解就把知识点很好的掌握了。至于不同的铸铁石墨的形态不同,从而引起的力学性能也不同,书上都有介绍。这里再强调一点,这里面有个类推思想,这就是球墨铸铁的石墨是球状,所以其综合力学性能较好,工程上的“以铁代钢”就是指球墨铸铁,这个思想和前面第六章热处理部分一个知识点想通,调质处理后渗碳体以球状的形态分布在铁素体机体上,所以调质处理后的材料综合性能较好,球墨铸铁也是这个道理。

学到这里,大家对铁应该有比较深入的认识:工业纯铁是含碳量小于0.0218%的铁碳合金(严格的说,化学上的纯铁是不含碳的),咱们常说的铁指的是铸铁,在这本教材里,铸铁有两种:一是第五章只有Fe和C元素,且含碳量大于2.11%的是白口铁,在工程上用的不多;工程上用得较多的就是第七章几种铸铁。

3 有色金属材料(第8~13章)

涉及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功能材料,材料表面技术。

有色金属在工程上用的也是比较多的,主要有Al、Mg、Ti、Cu等。这部分对于大家来说,主要是一些科普知识,了解这些常见有色金属的基本性能和用途。而后面的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功能材料,材料表面技术这几章,实际上每一章涉及到很多知识点,在很多大学里面这其中的每一章都是一个专业,大学四年就是专门学这些的。大家在这几章里,主要是了解,作为科普来了解。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在网上深入了解。

4 工程材料的选用与发展(第14章)

这部分是本书四大块中的最后一块,也是大家学习的目的和要求。这一章比较综合,把前面三大块都综合起来了。零件要选材,首先要了解这个零件在工况下要满足哪些力学性能(第一大块),然后根据具体情况(使用性能/工艺性能/经济性能)来具体选择那种材料如钢铁材料,有色金属等,这就涉及到本书第三块(具体工程材料)这部分知识,选材后的加工和热处理则要设计到本书的第二大块(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这一章最好用类比的方式学习,即找一个典型的零件,一步一步分析其选材的过程。熟悉了这个过程,其它零件的选材也可仿效。比如,机床齿轮,要求表面耐磨而心部则要有一定的韧性,可选用45钢(含碳量0.45的亚共析钢),下料后,先锻造成形,锻造后下一步就要进行粗加工,但是粗加工之前应提高其综合力学性能,可采用正火热处理(该工艺同时也使锻造组织更加均匀化),粗加工后应进行热处理为后面的精加工准备,这个热处理要求综合性能较好,因此采用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精加工后材料基本定型,但是齿轮表面要耐磨,前面调质处理后的零件强硬度不够,因此零件表面还要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目的是提高表面的耐磨性。这些都做完后,零件做最后一个工序,精磨成品。具体工序为:

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精磨

该零件表面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淬火+低温回火),心部组织为回火索氏体(调质)。

5 结 语

这本书理论极强,实验性也极强,很多知识点就一句话,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是很多前辈经过多次实验才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智慧。如位错密度对材料强度的影响曲线,不锈钢的发明,氢脆的发现等。大家实验没到那一步,所以感觉这门课程记忆比较多。实验科学光靠记忆原理是不行的,必须通过实验来验证,验证对了就说明原理正确了,实验验证错了的,反过来又要补充和完善原理,甚至推翻以前的原理而建立新的原理。科学的发展就是这样反复盘旋但最终向前推进的。

从考试的角度说,第五章的铁碳相图,第六章的C曲线,CCT曲线,第十四章的选材这几个部分是重点,其它的都是一些原理、常识、概念性的知识点,如强度,刚度,结晶的条件及过程,加工硬化,冷热变形,几种强化机制,奥氏体,常见钢铁常温下的组织,热处理工艺加热的标准是什么(加热到什么温度)?马氏体,淬透性,淬硬性,调质处理,各种热处理工艺及热处理后的组织,化学热处理的三步骤,铸铁用在什么地方,车床车身、曲轴、刀具等有什么材料做的等。从科学的角度说,这门课程没有重点,任何一个实际的科学问题都涉及到很多知识点。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涉猎科学素材,充实这门课程的内容,从宏观到微观(战略到战术)把这门课程学活。开始学习一种新课程时,会发现越来越难,书是越读越厚,等学到一深度以后就会发现书是越来越简单,越读越薄,这时就可以把书中复杂深刻的内容可以用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另外,还要注意科学的

思维方式,注意这门课程与日常生活、人文科学、哲学等的联系。一门学科,理解到了一定深度后一般都能和日常生活、人文科学、哲学等对上号,很多道理都是相通的。但是,考试一定要通过,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否则其它的都是空谈。

参考文献

[1]王章忠.机械工程材料[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篇4:测量型实验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笔者认为,“先学后导、问题引领”的真正内涵绝不等价于形式上的“课前预习、课堂补充、练习反馈”,它的实质应理解为“充分的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充分的体现在问题引领下的求知过程”这两个特点,因而在复习课的实施中,教师必须时刻牢记这两个宗旨去设计课前预习内容、课中问题(任务)的设置等等。

下面结合笔者2011年4月在扬州市“教育科研年”会课活动中,向全市物理教师展示的苏科版初中物理总复习“测量型实验专题”的复习课来和大家探讨这一问题。

测量型实验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课前设想

让学生体会到:实验是“有章可循”的,并且这个“章法”就来源于我们的学生实验,因此,在直接和间接测量型实验的介绍中,利用相应的学生实验作比较,让学生看清方法的源头;在用转换法思想设计间接测量实验的过程中,也想体现“顺藤摸瓜”的思想:①根据与所测量相关的公式、规律,选择实验原理表达式;②根据原理表达式,确定需测量的量、器材;③根据需要测量的量,安排实验步骤;④最后用测量的量写出表达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1)了解两类测量型实验的考查方法,专题把握9种测量器材和8个典型间接测量实验;

(2)能应用等效替代法和转换法设计简单测量型实验,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将实验设计方法与学生实验中方法的对照和比较,让学生体会,设计实验的方法其实是来源于学生实验中已经学过的方法;

(2)通过将理论设计立刻应用于实际操作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理论设计时要考虑到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准确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贯穿于整节课的“实验设计也”“有章可循”的设计思想,使学生树立对实验设计的信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实验复习的方法,并应用等效替代法和转换法进行实验设计。

三、教具准备

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秒表、木块、长木板。

四、教学流程

①学生分小组汇报预习单完成情况,各小组提出存在的问题;

②将初中物理中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的实验进行归类,直接测量型实验主要掌握测量仪器使用方法,间接测量型实验要求掌握实验原理、方案设计、操作步骤、结果分析等问题;

③通过视频展示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的使用,让学生体会测量仪器使用的共同点,分析各自使用的注意点;

④引导学生分析等效替代、转换法是测量型实验方法来源、方法应用的关键,启发学生应用两种方法设计实验,引导学生应用所学方法设计实验、优化设计方案;

⑤测量实验中误差的分析,测量结果分析的方法(公式表达、表格、图像);

⑥总结测量型实验设计的题型、方法、思路,

测量型实验专题复习预习指导

(一)直接测量型实验

初中物理共有九个直接测量型实验,即:(1)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2)用刻度尺测长度;(3)用机械秒表测时间;(4)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5)用量筒测固体、液体的体积;(6)用弹簧测力计测力;(7)用电流表测电流;(8)用电压表测电压;(9)用电能表测电能,这些实验都是应用相应的仪器仪表直接测出物理量,这些测量工具都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我们应该掌握它们的用途、使用方法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对天平、温度计、弹簧测力计还要掌握它们的构造和原理。

这些基本测量工具的用途、构造、原理虽不相同,但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都有许多共同之处。

1.使用前都要观察它们的分度值和量程观察分度值就是认清它们刻度的每个小格代表的值,目的是测量时便于读数,对于一个给定的刻度尺、量筒、温度计、弹簧测力计,每一个小格表示的值是一定的,而电流表、电压表,因为它们一般有两个量程,每一小格表示的值是不同的,因而要先观察选用的量程,再读数。

2.使用前一般要观察零刻线或校零,目的是为了测量的准确,如刻度尺要观察它的零刻线在哪里、是否磨损;天平要先把它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都要把指针调到零刻线上。

3.使用时都不能超过它们的最大量程,否则测量工具会被损坏,如温度计会胀破、天平的刀口会损伤、弹簧的弹性被破坏、电表的指针可能被折断等。

4.读数时要正视刻度,否则读数不准确。

5.记录测量数据时要带单位,否则其值无意义。

除上述共同点之外,它们还有各自的注意事项:

1.刻度尺:测量时要正确放置,刻度尺要与被测长度平行,不能斜放,刻度线尽量贴近被测物体。

2.机械秒表读数要注意小圈的指针所指数字的单位是min;大圈指针所指数字的单位是s;还要注意一大圈是多少秒。

3.量筒:观察液面达到的刻度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

4.天平:测量时要“左物右码”,加减砝码要轻拿轻放,保持砝码和托盘的干燥清洁。

5.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要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接触容器的底或壁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6.弹簧测力计:用力不能过猛,要使弹簧能自由伸缩。

7.电流表和电压表:正、负接线柱不要接错;要选择合适的量程。

8.电能表读数时要注意小数点位置和单位,某段时间消耗的电能是两次电能表读数之差。

(二)间接测量型实验

初中物理间接测量型物理实验有:(1)测纸片下落的速度;(2)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3)测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4)估测大气压强的值;(5)测人上楼时的功率;(6)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7)伏安法测电阻;(8)伏安法测小灯泡的功率。

这类实验的共同特点是:根据待测物理量与其他物理量的关系式,先测出式中其他各量,然后算出该量。

对这类实验,要在真正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分析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和如何测量这些量,选择哪些实验器材?设计怎样的实验步骤?实验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并且会分析实验误差及产生的原因,实验的情景不同,实验的方法和步骤也有所差异,切忌死记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和分析,

教学过程

一、预习单成果展示,老师结构性备课结合学生预习提出问题

1.我们小组复习之后觉得测量仪器很多,各有各的用法,怎么更有效的抓住复习的重点内容;

2.有些物理量的测量是通过公式解决的,怎么从公式想到具体方法的,

二、问题引领

(一)基础知识网络

1.解决测量仪器的学习困难

[幻灯片显示]:

2.复习间接测量实验的相关知识

[幻灯片显示]:

(二)围绕预习单问题解决重点知识

1.直接测量型实验中易错的操作、读数问题

2.实验设计过程中的指导思想问题

等效替代法测量的是不同情况下的同一个物理量,关键是:创设效果相等的两个物理情景,

转换法测量的是其他的物理量,所以必须要通过公式计算才得到所求物理量,因此用转换法设计实验的关键是:寻找与待测量相关的公式、规律,

例,观看两位老师“引体向上”视频,设计估测功率实验

3.优化方案的题型:(测摩擦力、估测大气压强)

例,请同学改进课本上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实验,

预计同学可能有以下几种设计方案:

方案1:

教师启发

方案1中用弹簧秤匀速拉木板不容易控制,且弹簧在移动中不容易读数,那么我如果能想办法让弹簧不动,那么实验就容易实现,且容易读数了,

预计有同学能够闪出火花,

方案2:

教师方案2简便、易操作,更优,

4.结分析(公式表达或计算、表格设计、图像分析)例

小星同学进行测量煤油密度的实验

(1)第一次的方法和步骤是: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②把煤油倒入量筒,测出煤油的体积y;

③把量筒中的煤油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煤油的总质量m。

请用上述物理量写出煤油密度的计算式一这样测出的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偏——。

(2)经改进后,小星的方法和步骤完全正确,他称量烧杯和剩余煤油的质量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煤油倒入量筒后的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请帮小星把下表填写完整。

三、总结反馈(学生完成课堂训练单)

篇5:工程测量复习大纲

第一章

1、基本概念

测量学、大地水准面、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和基准面、高程、高差、我国常用的平面坐标系和高程系、高斯坐标的形成、测量平面坐标系和数学坐标系的异同、测量工作的三要素、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以及遵循这些原则的原因。

第二章

1、基本概念

水准测量的原理、水准测量的方法(普通水准和四等水准)、水准路线的分类、DS3水准仪的基本结构和操作程序、DS3水准仪的检验校正的项目(具体细节不要求)、DS3水准仪的主要误差来源以及消除方法(包括视差)。

2、计算

普通水准和四等水准的外业记录、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第三章

1、基本概念

水平角、竖直角、竖盘指标差、测回法操作程序、DJ6经纬仪的基本结构和操作程序、DJ6经纬仪的检验校正的项目(具体细节不要求)、DJ6经纬仪的主要误差来源以及消除方法。

2、计算

水平角和竖直角的计算、竖盘指标差的计算。

第四章

1、基本概念

直线定线、相对误差、精密钢尺丈量的三项改正、直线定向、三北方向、坐标方位角、象限角。

2、计算

坐标方位角与象限角的换算、坐标方位角的推算、坐标正反算。

第六章

1、基本概念

控制测量、导线测量、导线的分类、导线的外业工作、闭合导线与附合导线计算的不同。

2、计算

导线的内业计算(包括附合和闭合)。

第七章

1、基本概念

地形图、地物、地貌、比例尺、比例尺精度、地物符号、等高线、等高距、等高线平距。

2、计算

比例尺精度的计算

第八章

1、基本概念

放样、放样的基本工作、平面点位放样的基本方法(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

2、计算

极坐标法放样的计算。

篇6:工程测量复习题

1.自动安平水准仪中,将补偿器安置在距十字丝交点什么位置时,才可以达到补偿的目的?(B)

A.f物/8 B.f物/4

C.f物/2 D.f物

2.地球曲率对高差影响的大小与什么成正比?(C)

A.高程 B.距离

C.距离的平方 D.距离的立方

3.用罗盘仪测定的方位角是(A)

A.磁方位角 B.磁象限角

C.坐标方位角 D.真方位角

4.测图时,对于用非比例符号表示的独立地物,碎部点应选择在地物什么位置上?(D)

A.地物轮廓线的转折点 B.地物边界线的转折点

C.任意位置 D.中心位置

5.视距测量的距离计算公式D=kn cos2α中,k为(A)

A.100 B.视距间隔

C.中丝读数 D.100m

6.公里中线恢复测量中恢复中线的关键是恢复什么的位置?(D)

A.护桩 B.边坡

C.路基边桩 D.交点

7.圆曲线主点包括直圆点、圆直点和(D)

A.转点 B.交点

C.加密点 D.曲中点

8.地表相邻坡面的交线称为(C)

A.地物特征线 B.地形特征线

C.地貌特征线 D.地势特征线

9.等外水准测量读数的哪位数字是估读的?(A)

A.毫米 B.厘米

C.分米 D.米

10.测量上常把观测值的什么值称为观测量的似真值(B)

A.最小值 B.算术平均值

C.最大值 D.真值

11.测量工作的基准线是(B)。

A 法线B 铅垂线C 经线D 任意直线

12.1:1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C)。

A 1 mB 1 cmC10 cmD 0.1 mm

13.经纬仪不能直接用于测量(A)。

A 点的坐标B 水平角C 垂直角D 视距

全国2011年10月自学考试工程测量试题 1

14.已知某直线的方位角为160°,则其象限角为(C)。

A20°B 160°C 南东20°D 南西110°

15.观测三角形三个内角后,将它们求和并减去180°所得的三角形闭合差为(B)。

A 中误差B 真误差C 相对误差D 系统误差

16.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分配原则是(A)

A 反号平均分配B 按角度大小成比例反号分配C 任意分配D 分配给最大角

17.对某一量进行观测后得到一组观测,则该量的最或是值为这组观测值的(B)。

A最大值B算术平均值C 最小值D 任意一个值均可

18.分别在两个已知点向未知点观测,测量两个水平角后计算未知点坐标的方法是(D)。A导线测量B 侧方交会C 后方交会D前方交会

19.系统误差具有的特点为(C)。

A 偶然性B 统计性C 累积性D 抵偿性

20.任意两点之间的高差与起算水准面的关系是(A)。

A 不随起算面而变化B 随起算面变化C 总等于绝对高程D 无法确定

21.下面测量读数的做法正确的是(C)

A. 用经纬仪测水平角,用横丝照准目标读数 B. 用水准仪测高差,用竖丝切准水准尺读数

C. 水准测量时,每次读数前都要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D. 经纬仪测竖直角时,尽量照准目标的底部

22.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B)。

A.等高线平距B.等高距C.基本等高距D.等高线间隔

23.下面关于高程的说法正确的是(B)。

A. 高程是地面点和水准原点间的高差 B. 高程是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C. 高程是地面点到参考椭球面的距离 D高程是地面点到平均海水面的距离

24.为了满足矿井建设和生产的需要,在矿井工业广场附近布设的高程控制点叫(B)。

A近井点B 井口水准基点C 导线点D 贯通点

25.井下基本控制导线一般采用的是(A)。

A7″和15″级两种B30″和60″级两种C一级导线D15″和30″级两种

二、填空题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利用测量的定位元素可以确定点的_______。答:平面位置和高程

2.在水准测量中,由于仪器的升沉,如果往测高差增大,则返测高差就会_______。答:减小

3.水平角观测时,如需要观测n个测回,每测回的起始方向读数依次改变_______。答180°/n

4.钢尺在标准拉力和标准温度时的实际长与_______之差称为钢尺整尺段的尺长改正。答:名义长

5.除赤道上各点外,地面点的真北方向一般不是平行的,而是向_______收敛。答:北极

6.观测一三角形,测得3个内角之和为179°59′36″,则真误差为_______。答:-24"

7.路线上的转点桩和交点桩属于_______加桩。答:关系

8.用绘有间距为h的平行线的透明纸,按平行线法测定地形图上的图形面积时,平行线将图形划分成高为_______的若干个梯形。答:h

9.采用经纬仪从上而下进行高层建筑物的倾斜观测时,为消除望远镜视准轴和横轴不满足条件产生的影响,应采取_______观测的方法。答:正、倒镜

10.上下两个不同_______的交线为山腰线。答:坡面

11地形图符号按照比例尺可分为比例符号 非比例符号 和半依比例符号。

12采区测量的工作主要包括 采区联系测量、次要巷道测量和回采工作面测量。

13水准测量时对某一水准尺进行观测时的基本步骤是粗平、瞄准、精平和读数。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从高级到低级、从控制到碎部_和步步有检核。

15根据采用标准方向的不同,方位角通常包括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和__坐标方位角_ 三种。

16.绝对高程是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水准测量时对前后视距的要求是尽可能相等。经纬仪用测回法进行水平角观测时,某一方向上盘左读数和盘右读数的关系是相差180度19 经纬仪十字丝板上的上丝和下丝主要是在测量视距(或距离)时使用。光电测距仪按照测量时间的方式可以分为相位式测距仪和脉冲式测距仪。

三、名词解释坐标反算根据两点的坐标计算两点连线的坐标方位角和水平距离

2.导线全长闭合差导线计算中x方向坐标增量闭合差和y方向坐标增量闭合差平方和的平方根

3.腰线标定

为了指示巷道掘进的坡度而在巷道两帮上给出方向线的过程,称为腰线标定。

4.视准轴

望远镜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中心(或交点)的连线。

5.基本等高线:在同一幅地形图上,按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称为首曲线,又称基本等高线。

59、施工测量:在施工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施工测量。

6.极坐标法:根据一个角度和一段距离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此法适用于测设距离较短,且便于量距的情况。

地形图:在图上既表示地物的平面分布状况,又用特定的符号表示地貌的起伏情况的图,称为地形图。

7.地形图的比例尺:地形图上任意线段的长度d与它所代表的地面上的实际水平长度D之比,称为地形图的比例尺。

三、判断题

1、利用正倒镜观测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竖盘指标差的影响。()

2、十字丝视差产生的原因在于目标影像没有与十字丝分划板重合。()

3、DJ6级光学经纬仪的竖盘始终随着望远镜绕横轴的旋转而旋转;水平度盘始终随着照准部绕竖轴的旋转而旋转。()

4、经纬仪测量水平角时,用竖丝照准目标点;测量竖直角时,用横丝照准目标点。

()

5、用经纬仪观测竖直角半测回,指标差越大,则计算得到的竖直角误差越大。()

6、地形图比例尺表示图上二点之间距离d与地面二点倾斜距离D的比值。()

7、比例尺越大,表示地物和地貌的情况越详细,测绘工作量越大。()

8、竖盘读数即为竖直角。()

9、象限角为锐角。()

10、建筑方格网是一种基于建筑基线形成的方格形建筑控制网。()

11、当观测方向多于三个时,采用全圆方向观测法测水平角,每一测回应检查一次“归零差”。()

12、竖直角观测时,竖盘指标差对同一目标般左、盘右两个半测回竖直角影响的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

13、平面图和地形图的区别是平面图仅表示地物的平面位置,而地形图仅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14、视距测量可同时测定地面上两点间水平距离和高差。但其操作受地形限制,精度较高。()

15、测量工作的任务是测绘和测设。()

16、测量工作中常用水平角来表示直线的方向。()

17、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是由水平角和竖直角决定的。()

18、地面上点的标志常用的有临时性标志和永久性标志。()

19、水平角的角值范围是0°—90°。()20、距离丈量的精度是用绝对误差来衡量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20、(×)

四、简答题

1.导线的布设形式有哪些?其外业工作主要包括哪些?

导线的布设形式主要有闭合导线、附合导线和支导线。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主要包括:(1)踏勘选点;(2)测角;(3)量边;(4)起始边方位角确定;(5)记录与外业成果整理

2.欲从两头贯通一条水平巷道,简述贯通中需要进行的测量和计算工作(可结合画图说明)。

(1)进行准备工作,布设经纬仪导线和水准路线,计算出待贯通两点A、B点的平面坐标;

(2)计算巷道中心线的坐标方位角,进而计算A、B处的指向角;

(3)计算巷道倾角(由A、B高差和水平距离确定)

(4)分别在A、B两点安置经纬仪,按指向角给出巷道中线,按倾角用水准仪给出腰线

3.什么是偶然误差,它有哪些基本特性?

偶然误差是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了n次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大小和符号均不一定,则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

主要包括:(1)有界性;(2)对称性;(3)抵偿性;(4)密集性。

4.什么叫等高线?它有哪些特性?

答: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等高线的特性:

(1)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必相等。

(2)等高线为一闭合曲线,如不在本图幅内闭合,则在相邻的其它图幅内闭合。等高线不能在图内中断。

(3)除悬崖、峭壁外,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不能相交。

(4)山脊和山谷的等高线与山脊线和山谷线成正交。

(5)在同一幅图内,等高线平距大,表示地面坡度小;反之,平距小,则表示坡度大;平距相等,则坡度相同。倾斜平面上的等高线是间距相等的平行直线。

五、综合题

1. 结合水平角和垂直角测量的要求,论述光学经纬仪的构成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答:根据水平角测量原理,要测量水平角,要求仪器必须具有一个水平刻度盘和在刻度盘上的指标,同时要有能够瞄准远方目标的望远镜,能够进行对中操作的配件和能够进行整平使水平度盘水平的装置。根据垂直角测量要求,要求还具有垂直度盘。结合以上要求,经纬仪主要由照准部、水平度盘和基座三部分组成。照准部包括望远镜、竖盘和水准器,用来进行仪器整平、垂直角测量和瞄准远方目标以进行读数。水平度盘主要用于水平角测量时作为读数基准; 基座是仪器的底座,用于将三脚架和仪器连接在一起,并进行对中。

2.说明用水准仪进行等外水准测量时的一个测站上的操作步骤(双面尺法)与高差计算方法。答:(1)在测站上安置水准仪,使离前后尺距离尽可能相等,整平。

(2)瞄准后视尺黑面,精平后读数,再瞄准后视尺红面读数,计算看是否满足限差要求;若不满足则重新测量,获得满足要求的黑红面读数 ;

(3)瞄准前视尺黑面,精平后读数,再瞄准前视尺红面读数,计算看是否满足限差要求;若不满足则重新测量,获得满足要求的黑红面读数;

篇7:精密工程测量 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尺寸公差带图的零线表示()尺寸线„„„„„„„„„„„„(C)

A.最大极限B.最小极限C.基本D.实际

2、属于形状公差的是„„„„„„„„„„„„„„„„„„„„„(A)

A.圆柱度B.同轴度

C.平行度D.圆跳动

3、圆度与径向圆跳动的区别表达不正确的是„„„„„„„„„„„(B)

A.圆度是形状公差,径向圆跳动是跳动公差

B.两者的公差带形状是半径差为公差值t的两个同心圆。

C.圆度无基准,径向圆跳动有公共轴线做基准

D.径向圆跳动合格,圆度也一定合格。

4、对于径向全跳动公差,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C)

A.属于位置公差

B.属于跳动公差

C.与同轴度公差带形状相同

D.当径向全跳动误差不超差时,圆柱度误差肯定也不超差。

5、对于端面全跳动公差,下列论述正确的有„„„„„„„„„„„(C)

A.属于位置公差

B.属于跳动公差

C.与平行度控制效果相同

D.与端面对轴线的垂直度公差带形状相同

二、填空题

1.光滑工件尺寸检验标准中规定,验收极限应从被检验零件的基本尺寸向移动一个安全裕度A。

2、绝对测量是指量值直接表示测量结果的测量方法;相对测量指量值仅表示被测参数1

基本偏差的测量方法。

3.测量过程中,环境条件也会影响测量的准确度。因此,在进行测量时,需要考虑温度、湿度、灰尘、震动等客观条件的影响。

4.数字式光学计应根据被测工件正确选择测帽,原则是接触面最小,因此测量圆柱形选择刀口形测帽,测量平面时需使用球形测帽。

5.螺旋式外径千分尺在测量时,会产生零漂,首先需要进行校正值校正。外径千分尺刻度分别显示在水平的固定套筒和旋转的微分筒上,微分筒上每格为mm。

6.内径百分表在测量中,不能直接测量被测参数,所得读数为被测工件的差。其测孔时,需要在指示表指针的转折点处读数。如果被测工件实际尺寸比调零的基本尺寸小,指示表长指针顺旋转,小指针逆旋转。

三、简答题

1、精密工程测量与一般工程测量相比有何特点?

答:(1)大型精密工程的规划设计阶段,要研究地形变及局部重力场不均匀性对工程稳定性的影响;

(2)对于有统一工艺流程和结构的大型建筑物,除了建立高精度的施工测量控制网外,还要建立

高精度的安装测量控制网。

(3)精密工程测量要求在控制点上建立稳固的测量标志,并设立强制对中装置;

(4)在精密工程测量中,各种外界影响都要考虑。

总之,在精度方面、所使用的仪器工具及测量方法手段有较大的不同,但没有明显的界限。

2、对于“规范”中没有明确界定的重要建筑物的精度要求,在精度初步选定时该如何考虑?

答:(1)根据工程最主要的目标及不利情况,进行多种模拟计算分析,并结合目前的先进技术能实现的精度而初步确定。

(2)根据类似工程安全运行资料并结合专门分析的结果而认定。

(3)借助于同类工程执行的并已被验证能确保工程质量的精度指标。

3、测角中的照准误差,除了与仪器的质量,操作人员的水平有关外,还与照准标志有关?精密工程测量时,一个好的照准标志应满足哪些要求?

答:(1)其形状和大小便于精确瞄准,(2)没有相位差,(3)反差大,亮度好.四、论述题

简述客运专线铁路精密工程测量体系中“三网合一”的内容、要求以及重要性?

内容和要求:

(1)勘测控制网、施工控制网、运营维护控制网坐标高程系统的统一;

(2)勘测控制网、施工控制网、运营维护控制网起算基准的统一;

(3)线下工程施工控制网与轨道施工控制网、运营维护控制网的坐标高程系统和起算基准的统一;

(4)勘测控制网、施工控制网、运营维护控制网测量精度的协调统一;

重要性:

(1)勘测控制网、施工控制网起算基准不统一的后果

平面尺度:纵向里程,横向偏移

高程基准:线路纵断面,穿跨越限界

(2)线下工程施工控制网与轨道施工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和测量精度不统一的后果

线下工程与轨道工程错开

篇8:工程测量学复习材料

学生必须在高考前一年通过相关专业的中级工考核。比如:参加2009年六月高考的同学,必须在上一年,也就是2008年取得相应专业中级工证书。这样,相当于考前五个月的复习迎考时间中,专业课的学习是纯理论的复习。但是,专业与技能密不可分,当专业与技能相脱离时,专业课的学习也就失去了灵魂。所以,高三《建筑测量》的复习教学常会出现教师无奈、学生无兴趣的状况。

为了提高复习效率,我尝试在专业课复习当中,用技能操作作辅助,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知识掌握和运用的能力,效果显著,证明技能操作在复习课中运用有很大作用。现将几方面的作用陈述如下:

一、场景再现的作用

现以《建筑测量》中《水准测量》一章知识复习为例。这一章的知识点包括:

1. 建筑测量原理。

2. 水准仪的结构及零部件的结构。

3. 水准仪的使用步骤。

4. 水准路线及水准点。

5. 水准仪主要轴线及轴线间关系。

6. 水准作业(包括外业和内业)。

7.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传统教学方法就是逐个地复习,再结合一些练习作补充。比如:水准仪的结构及原理的常规教学,常常是展示一系列的图片,或者是给学生一些示图练习。借助于操作,学生练习的就不仅是某一部件的名称,还有其用途,更知道如何使用更简便。就相当于重现了平时训练的场景,是单个知识点的优化。这样的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方法,是单个知识点的优化学习。

平常在一节课中,只能完成一个或几个知识点,而借助操作,就不一样了。在操作辅助《水准测量》一章复习中,因为是总复习,所以我不像新课教学那样由浅入深、按部就班地开展教学,而是结合学生的课堂反应及测试表现,先由棘手的问题入手。每堂课的开始阶段,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所以我把怎样检验视准轴平等于水准轴这一较难的问题放在前半堂课中。提出较难问题之前先提问简单的如水准仪有哪些主要轴线类似问题,要求学生指着仪器一一回答,这样便于加强记忆。而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是如何检验的问题,在平常的复习过程中一般只有1/3的学生能回答。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给学生呈现了技能操作的教学场境,让学生对照书本,照着步骤分组完成。现举例如下:

(1)如图选择相距80—100米的A、B两点,在A、B两点立标尺。

(2)在下中间放置水准仪,测得前后读数a1和b1。

(3)将水准仪搬到靠近A点处(距3米左右)读得前后读数a2和b2。

根据高差法第一次测试可以得出:(图1)

由于水准仪放置在AB中间,根据三角形相似原理,可得m1=m1’

所以上式可转化成:HA+a1=HB+b1

也就是说当水准仪置于两水准点的中间时,视准轴是否平行于水准管轴对测量结果不产生任何影响。

根据高差法第二次测试可以得出:(图2)

由于水准仪置于离A点较近的地方,所以m2不会等于m2’,也就是说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测量结果产生影响了。

从习惯上来讲,场景记忆往往比机械记忆深刻,把专业课的复习放到场景中也会更有利于学生接受。

二、线索连贯的作用

从水准测量原理开始到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七个问题,其中六个问题可以通过闭合水准线路的内外业作业的完成来解决。设计教学过程如下:

首先,告知学生课程内容为复习,取出仪器让学生自设测设点,要求设成闭合水准路线,在设好水准路线后,再提及附合,支水准路线,这样就可以完成问题五的复习。其次,操作时可以选较优秀的学生做一次示范。教师则在边上提问,学生逐一回答。如微倾螺旋在哪?顺时针转会怎么样?水准仪结构及零部件名称等。学生在第一测站中做示范时,教师可顺带提出水准测量原理,并要求学生一起说出并指出各轴线位置,这样轴线间的关系便清楚明晰了。最后,各组学生分散练习,通过各组员间的配合、组长的监督,完成内外业作业,并汇总到现场挂图中。

(附注:(1)带笑脸的学生为每组队长。(2)每组成员的完成状况,由每组队长填写。(3)如有不明确的地方,每组成员先告知队长,组内自行讨论解决,如还不能解决,则由队长报告教师,教师帮助解决。)

这样,在闭合水准路线的内外业作业的复习操作的过程中,六项内容的复习轻而易举就完成了。整个过程不必强调学生能完成问题数目。表面上看只是让学生完成一项任务,即闭合水准路线的内外业作业,但过程中各个问题的复习悄悄进行,这样可不给学生太多压力。

显然,将问题逐一提出,然后逐一解决,这种传统的教学会使学生觉得记忆负担很大,而且问题多也会让学生产生烦躁的心理,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事实上,以往的复习,常会出现学生只解决几个问题,而置另外几个问题不顾的现象。经过多次的教学比较,技能操作在复习中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三、查漏补缺的作用

水准管轴是否平行于视准轴这一问题,高考时一般会在简答题中出现。如:

1. 如何检测水准管轴是否平行于视准轴?

2. 在水准测量中为什么要将仪器置于前,后视两水准尺的中间位置较好。 (2008年建筑大类(专业理论)试卷《建筑测量》中简答题第三题)

从答题思路来说,该题与水准管轴是否平行于视准轴的检验方法是一致的。在以往的复习中,按常规后一种练习要比较多。对于水准管轴是否平行于视准轴的检验方法,多数学生能回答。而2008年高考试题以这种方式提出问题,就会使许多学生不能答好。

但是,现在我们用操作辅助复习,结果就不一样,复习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本质。就学生个体来说,不仅达到了查漏的效果,而且深层次地掌握了原理,边缘的尖端的问题也解决了。比如:

浙江省高职升学考试建筑专业单元练习《测量部分》(二),有这样一题:

水准仪中,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其读数误差大小与仪器到水尺的距离成比。

技能操作辅助专业课复习,在查漏补缺方面显奇效,这样的实例也是很多的。

教育心理学中把记忆的方式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专业课的复习有80%的知识记忆该归类于程序性记忆。教学实际证明,利用操作技能,使教师的知识传授和学生的知识习得架起了桥梁,把抽象的理论变得形象生动,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还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参考文献

[1]魏静, 李明庚.建筑工程测量.

上一篇:2019年度化工厂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全国科普日主要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