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案《欣赏与评述》《讨论与研究》《评论与总结》

2024-07-22

初中美术教案《欣赏与评述》《讨论与研究》《评论与总结》(精选6篇)

篇1:初中美术教案《欣赏与评述》《讨论与研究》《评论与总结》

初中美术教案《欣赏与评述》《讨论与研究》《评论与总结》

教案一 课题:欣赏与评述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了解处在文明发源时期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在造型语言与表现手段方面的异同。

2、能力目标: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处在文明发源时期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的造型要素与艺术表现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处在文明发源时期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所表现出的思想内涵与精神面貌。教学重点、难点:

1、在欣赏作品的基础上以描述性意见评述处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美术作品的相同于不同的呈现方式和相同于不同的表现手段。

2、在欣赏作品的基础上以感性或理性的意见评述处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美术作平的相同于不同的呈现方式和相同于不同的表现手段。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欣赏挂图或其他影像资料。尽可能选择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题材类似、表现方法不同的作品和题材不同、表现方法类似的作品。学具准备:教材和收集到的不同文化背景的美术作品图片。

2、课堂学习(1)引导阶段 ①展示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可先选择内容类似但表现方式不同(如对动物造型的处理),或造型特点类似但表现内容不同(如对宗教建筑外部表现的处理)的作品进行展示,以引起比较和争论。②按历史发展或按地域分别介绍原始艺术、两河流域艺术、古希腊罗马艺术、佛教艺术、伊斯兰艺术、古代拉丁美洲和非洲的艺术、中世纪艺术的特色,引导学生在比较不同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有目的的欣赏评述活动。在欣赏中应适当关注作者的精神面貌和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③推荐一些相关的背景资料,如古希腊罗马的经典哲学著作、《圣经》、《古兰经》、佛教著作等的片段以及文学著作、影视作品中对这个时代的刻画与描写。引导学生在加深对创作背景了解的基础上,体会古人创作中展示出的杰出才华,激励学生以此为成长的榜样。(2)发展阶段

①同学们可以按不同文化类型进行分组,分别收集相关的背景资料,准备对自己小组所在的文化背景下的艺术风格特点和文化内涵发表描述性(即直观感受)的意见。

②各小组递交书面报告,教师协助修改补充。

③结合图片欣赏,各小组发表描述性意见,小组交叉提出补充意见。(3)收拾与整理

结合各小组的意见,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针对内容类似但表现方式不同(如对动物造型的处理)或造型特点类似但表现内容不同(如对宗教建筑外部表现的处理)的作品,尽可能从理性的角度发表自己的意见。

3、课后拓展

(1)可以让同学们以自己的认识和理解重画一幅著名的美术作品。如以佛教的特色表现《狮身人面》或以原始壁画的方式描绘《掷铁饼的人》等。

(2)可以运用电脑图像处理的方式,改变美术作品的造型特征。如将吴哥寺按哥特式教堂的特点进行美术处理等。

教学反思:古代人类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创作出风格各异、精彩纷呈的艺术作品,即体现了他们所处文化背景的特色,同时也让我们领略到世界文明的博大精深。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对学生的美育与德育都是极好的提高。

教案二 课题:讨论与研究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欣赏、感受、认识和评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对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2、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了解和感受的基础上,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世界各国的美术文化遗产。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学习,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对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发表自己的看法。

2、在了解和感受的基础上,就对待世界各国的美术文化遗产的问题表达自己的态度。教学活动:

1、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从文艺复兴到后印象主义美术作品的欣赏挂图或其他影像资料。尽可能选择内容类似的作品(如神话题材、静物)对比欣赏。学具准备:自己收集的从文艺复兴到后印象主义的美术作品图片。

2、课堂学习(1)引导阶段

①展示不同时期的美术作品(以绘画作品为主)。尽可能选择题材类似的作品,以引起对比。也可以特别选择相同的局部(如人物的面部)进行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既要关注艺术作品的创作手法、艺术流派特点,同时要留意体会不同风格艺术作品所展示出的精神面貌,以及作品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与心灵碰撞。

②结合时代背景,尽可能客观的介绍不同时期的艺术家的作品对特定题材(如人物)的不同表现特点和艺术观点,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2)发展阶段

①结合欣赏,着重分析不同时代的社会环境和发展对艺术家的影响。同时可以引申到不同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对青少年成长带来的不同影响。提醒学生自觉抵制不良环境的诱惑,把握好自己成长的方向。

②分组或个人总结,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时代背景的认识和理解,探讨艺术家在所处时代的地位和影响。可以进一步谈谈自己对艺术家及作品的评论。(3)收拾与整理

寻找与自己观点相同的同学,巩固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将不同的观点进行总结。

3、课后拓展

(1)可以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对不同时期的艺术家的作品进行错位欣赏,感受时代给艺术家带来的烙印,如将达芬奇的作品放在19世纪的社会背景下欣赏等。

(2)运用电脑图像处理的方式,以另一个时代的艺术表现特点,改变一件美术作品的艺术表现特点。将列宾的作品运用印象派的表现手法进行处理等。

教学反思:文艺复兴是大师辈出的时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欧洲,思想活跃、文化兴盛、艺术创作丰富多彩。我们在欣赏、评述这些艺术流派及艺术作品时不可忘记的是:艺术家始终在用自己的画笔述说自己的理想与信念。作为中学生,用什么方式述说自己的理想?

教案三 课题:评论与总结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欣赏,认识和了解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域文化的美术作品的特色。

2、能力目标:结合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认识、评述其审美特征和文化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逐步形成自己的正确的价值观及审美取向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欣赏,表达自己对某一时代和某一地域文化的美术作品特色的喜爱。

2、结合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用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书面评述其审美特征和文化价值。教学活动

1、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欣赏挂图或其他影像资料。尽可能选择统一地域不同年代艺术家的作品,如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居住在巴黎的艺术家们的作品。也可以选择同一时代不同地域艺术家的作品,如20世纪60年代居住在美国和欧洲的艺术家的作品。学具准备:自己收集的20世纪国外美术作品图片。

2、课堂学习(1)引导阶段

①系列展示20世纪国外现代艺术的发展线索。让同学们比较安全客观的感受现代艺术的发展脉络。尊重学生收集的素材资料,充分给予学生展示资料的机会,让他们自由的表达对艺术作品的热爱。②结合作品欣赏,重点介绍几个有代表性的美术家的艺术观点,如马蒂斯、毕加索、夏加尔、摩尔等。

③介绍欣赏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所欣赏作品的艺术表现特色。(2)发展阶段

①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作品(或作者),结合具体作品,围绕作者的审美概念结合自己的看法进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②以小组为单位阐述自己的观点。③采用辩论会的形式进行讨论不同的观点。(3)收拾与整理

将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不要强求统一,实录不同的观点。对各种意见教师应给予适当的点评,但语言的使用要恰当,以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审美方向迈进。

3、课后拓展

(1)让同学们以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结合民族风格、时代背景和地域文化特色写一篇对某位艺术家的分析文章。

(2)运用电脑图像处理的方式,用自己喜欢的一件美术作品为蓝本,对自己或家人、同学的照片或摄影作品进行再创作。

教学反思:每个人都有对美得定义与追求。但出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价值观和审美观还处于形成中。教师在正确引导的同时特别需要重视方式和方法的选择,注意保护孩子追求美好的热情。

篇2:初中美术教案《欣赏与评述》《讨论与研究》《评论与总结》

首先向大家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来自哈尔滨市铁岭小学的美术教师。有幸参加了2011年教育部组织的,针对美术学科开展的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培训的国培班。在首师大学习的十余天中聆听了几位国内专家、教育家关于美术欣赏与美术教学方面的不同见解。首师大美术学院的尚扬教授以自己的作品欣赏为主线,阐述了现当代思想演变下的美术创作与欣赏;中央美院的余丁博士非常系统的带我们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到18世纪近代,以相当专业的角度与方法对欧洲的油画创作进行了欣赏;吴明娣老师以天价艺术品中书画、工艺品收藏为主线,带领我们欣赏了艺术品高端的收藏价值;我在首师大培训的第一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题,就是尹少淳教授关于《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稿》的解读,而我做了第一批的受益人。尹少淳教授有针对性的对新的课程标准改进部分进行了解读。面对这一次课程标准的重新制定,我们会看到一些坚持和创新。尹少淳教授在培训中主要对课程标准中重新修订的部分做了新的解释、并且对课程标准的保留部分进行了阐述。带着修订后的美术课程标准,我回到了学校,结合专家的讲座和新课程标准中的“欣赏·评述”这一领域的修订内容,我经过一年的学习和研究,也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因此我今天要讲的内容是《美术课程中的“欣赏”与“评述”》。

欣赏是美术教学活动中随时都会发生的一种审美行为,他渗透于美术课程的四大学习领域。有专题性欣赏,随堂欣赏;名家名作欣赏,同龄人作品欣赏等等。美无处不在,所以欣赏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欣赏与评述也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

一、课标修订稿中理清了“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递进关系,主要明确了不同学段的欣赏内容。

(一)、四个学段的内容依次是:

“观赏自然景物和学生感兴趣的美术作品”,“欣赏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中外美术作品”,“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了解代表性的美术家”

“欣赏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了解重要的美术家及流派”。

(二)、评述的形式在四个学段依次是:

“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感受”,“用语言或文字描述”,“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和

“通过描述、分析、比较与讨论等方式”。

(三)、需要关注和表达的内容在四个学段的递进依次是:

“表达自己的感受”,“描述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与认识”,“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认识美术不同门类及表现形式,尊重人类文化遗产,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二、“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修订稿中理清了“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递进关系,主要明确了不同学段的欣赏内容。将“阶段目标”变为“分目标”,使得内容更简洁、更明确。让教师在教学中更有目的的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向学习目标发展。

我把课标(实验稿)与(修订稿)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四个学段目标的内容进行了对比,(2稿之间不同的地方用特殊的字体颜色标注出来了,大家可以一目了然。)

第一学段(1~2年级)

美术课标(实验稿)——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

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美术课标(修订稿)——观赏自然景物和学生感兴趣的美术作品,用

简短的语言大胆表达感受。

(与原有课标相比,重新修订的课标中增加了自然景物,强调了学生感兴趣的作品,明确了选择欣赏作品的范围,是以学生为主体的)

第二学段(3~4年级)

美术课标(实验稿)——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美术课标(修订稿)——欣赏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中外美术作品,用

语言或文字等多种形式描述作品,表达感受与认识。

(这里的中外美术作品,扩大了欣赏范围。用语言或文字等多种形式描述作品就让课堂形式多样化了,学生可以采用的评述方式也不局限在语言和文字上,例如可以用音乐,肢体语言,表情等,课堂更有趣了!),第三学段(5~6年级)

美术课标(实验稿)——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

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美术课标(修订稿)——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了解有代表性的美

术家。(添加了人文性,也就是对美术家创作情感的关注)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比泛泛地说“欣赏”和“评述”更贴切和可操作,而对内容和形式进行分析使分析内容更明晰)

第四学段(7~9年级)

美术课标(实验稿)——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初步了解中外美术发展概况,尊重人类文化遗产,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

美术课标(修订稿)——欣赏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了解重要的美术家及流派通过描述、分析、比较与讨论等方式(明确了“方式”),认识美术的不同门类及表现形式,(如速写、素描、中国画、油画、版画)尊重人类文化遗产(体现了“与时俱进”),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表达感受和见解

(强调了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美术家和“流派”,探讨了更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和理念)。(增加了“感受和见解” 提高欣赏能力不是背诵出一大堆词,是对情景发自内心的感受)。三“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目标体现了

1.感受自然美,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以及美术与生活、历史、文化的关系,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关系”的应用表示千万不能就“美术”论“美术”,它是具有“人文性”的!有了“人文”就有了“美”)

2.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能够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文化情境”加得好,更具“人文性”了)

3.提高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兴趣,(多了“美术现象”是“大美术”使然,视觉文化是大美术的基础)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崇尚文明,珍视优秀的民族、民间美术与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养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这也对教学的要求提高了,因为老师也不能“死记硬背”了)

四、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养成欣赏习惯和评述习惯。

用心理学的话来说,习惯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链接。在最新版的《新华词典》中,对于“习惯”是这样释义的:“长时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动作、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等。”欣赏习惯,评述习惯亦然。当观者接受视觉刺激时,马上就会产生欣赏的反应;当欣赏时,马上又会有评述的反应。欣赏不能依赖说教,感受不能依靠灌输。欣赏与评述是对艺术的接受,这种接受不是被动的,而是让学生主动的习惯于用欣赏的眼光去观看,习惯于观赏之后发出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欣赏与评述既是对美的一种发现,又是一种再创造。这将是一个长期养成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1、欣赏需要启发感受。何谈欣赏,对于视觉对象视若罔闻、熟视无睹,无法产生欣赏。欣赏是指欣赏者对某事物进行在审美上的观察。《辞海》释:欣赏就是领略、观赏,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看见事物称其为观,看见事物之美才称其为欣赏。怎样从平凡中见神奇,从普遍中见美,需要教师的启发、点拨。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教师就是帮助学生找回这双欣赏的眼睛。习惯于发现美,继而习惯于欣赏。

2、评述需要引导表达。当学生发现美之后,会不由的感慨:哇塞!啊,真漂亮。啊,多美呀等等。这些最初的感受表达是第一时间的直观反应,只停留于感叹的层面,或者说这种观感还不具有实际的感受内容。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表达出有内容的认识,通过一定的评论、评述将表层欣赏引入深刻。“是什么吸引了你”“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已经开始引导学生进入评述。

五、我觉得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学会欣赏,在进行评述。

(一)首先欣赏: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欣赏美术作品。

什么是多角度?简单地说,就是一幅美术作品可以从美术语言上进行欣赏——侧重于观察和分析作品的色彩、线条、构图、明暗、肌理等是怎样围绕着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者说作品的主题进行组织的;可以从历史的角度研究它带给我们的信息——它告诉了我们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当地怎样的习俗;也可以从传记的角度——力求使学生对作者的生平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对作品进行分析,使学生了解作者为什么创作该作品?什么时候创作的?作品表达了他的什么思想感情……还可以从文化的角度——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美术作品中同一类型的题材,放在一起欣赏,用文化比较的方法,会使学生看清不同文化背景中的艺术作品具有不同的面貌。如一幅是东方的作品,一幅是西方的作品,它们的主题是一样的,不妨看一看它们在艺术观念、艺术手法上的不同…

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把造型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的感觉与感情为主导因素的心理活动形式,它与教师的引导和学生对事物的认识、理解紧密相关,我们不妨从学生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方向来分析掌握学生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

1、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他们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荫荫的树木,黄澄澄deng的果实,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等使他们欣慰和喜悦,乐于接受,如果我们把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同时放在他们的面前,将对彩色图片反映强烈一些。

2、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往往注意某个细节的观察而忽视整体或注意整体而忽视其它。例如一年级儿童在观看绘画作品时,他们全被作品上艳丽的色彩花纹吸引,学生在欣赏工艺作品的刺绣时,结果他们全把刺绣作品当作绘画作品看。

3、学生在欣赏过程中,通常是凭第一印象的感觉来欣赏作品,无意识属性强,受情绪牵制的随意性大。他们对作品的感受总是激动片刻、粗略领会便心满意足,未能仔细琢磨,对作品的感受能力难于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增长。

4、学生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并常常用来作自己的范本。例如,城市的孩子从小看见的就是整洁、光亮的柏油路,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明亮的大厦高楼,他们就感受 不出绘画作品中农村低矮的房子、稀疏的篱笆、乱的石头和柴堆也是一种美丽。

请大家看一个片子,这幅画是超现实主义画家“夏加尔”的一幅代表作,一般超现实主义的作品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难以理解,更谈不上画家创作时的深刻含义,通常在欣赏这样的画时,美术老师都会问,“在画中你看到了什么?”画中古怪的人物、动物、颠倒的房屋、错乱的时空,失常的透视比例,别说是孩子,连大人也很难看懂。但是老师却像讲童话故事一样讲出了画中的含义,(课件:首先在画中出现的是一张人脸和一个牛头,你看到了吗?人与牛的对望,这里有一张奇特的画面。牛看到人,会有怎样的想法呢?牛的想法:牛的脸重叠着一个挤牛奶的妇女,像是牛在思考:“为什么贡献奶的总是我们?”这时代表着作者夏加尔的人物想到了什么呢?儿时的故乡门前的小路,辛苦劳作的母亲、父亲,村里,黄色、红色、绿色,颜色各异的房子,还有村口那个小教堂,结满了果实的树木,秋天里,村庄一片果实累累的丰收场面,其实这幅画就是表达了作者对儿时故乡的思念之情。

画家用大块大块的黑色想向大家说明什么?画家用让人沉重的黑色向大家诉说着他的痛,到底是怎样的痛呢?他好象在画一个人,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他在画一位老人,沧桑的、被战争折磨的老人。当时的战争打破了画家的美梦。当夏加尔亲眼目睹了法西斯残害犹太人的暴行时,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刺激。他用超现实的手法表现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李力加老师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告诉大家其实抽象画并不抽象,他表达的是画者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这种叫做“图解图构”的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方法就是浙江美术学院的李利加教授提出的,我剪辑了一段关于他的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视频)

这段构思精巧的课件为大家诠释了什么是“超现实主义”。另辟蹊径的教学方法把大家觉得看起来很难懂的画分析的很直白,易于理解。由此可见,很多难于理解知识不要生硬的让孩子接受,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去吸引他,把孩子觉得遥不可及的东西变成身边触手可及的东西,孩子会觉得“这个学起来也没有那么难!”这就是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为教学目标服务,运用什么样的策略来确定本课学习目标,设计本课的教学过程很重要。我认为在上欣赏课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是最重要的;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策略是最佳的。首先,欣赏课欣赏的图片要具有典型性,问题的提问要有启发和激趣性,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时效性。我觉得上欣赏课特别需要我们老师创设一定的情境,运用各种感官的刺激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例如在小学美术课程中有很多关于《妈妈和孩子》、《母与子》、《亲亲密密一家子》等这样关于家庭、亲情、母子情的学习内容,为了创设情境我们可以借助于一些感人至深的小视频。(视频《猫》讲述了一对感人至深的猫母子生离死别的故事,这部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强,短片没有一句对白,但音乐感染力极强,通过视觉与听觉的感知,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很容易传递。短片作为欣赏课的一部分,能辅助我们完成教学任务,对孩子们的成长也有很大的帮助。)其次,在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时除了运用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演示图片、与学生平等谈话、设问点拨、问题讨论、讲解归纳等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除了这些教学方法外,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在课前预习,自己搜集相关资料,做到有备而上,缩短距离;课上再把大家的资料汇总,同时多给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的机会,让学生能够较准确的表达和传递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从而获得相对完整的对作品的美的感受和体验。这样也就在间接地锻炼了学生们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体现学生主体的参与度。此时,还需要强调的是学生在欣赏课的表达是很重要的。不仅仅是语言,文字可以传情达意,从学生的动作中我们也是可以看出学生对作品的喜爱或厌恶,或无动于衷的程度。在欣赏过程中让学生模仿作品中人物的动作及主要姿势,不仅可以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让学生很好的体验、领会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比如在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这幅作品时,除了提问学生你们喜欢这幅画吗?你认为蒙娜丽莎是不是你心目中的大美女形象?你觉得她的微笑好看吗?感人吗?神秘吗?......通过这样一些问题与学生互动交流后,再请某一学生来模仿蒙娜丽莎的微笑,看看哪位同学能笑的比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更美更灿烂?通过这个活动就可以很好的提高课堂的氛围,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拓展:让学生思考微笑在我们人际交往中的作用意义等。除了从作品的形式、题材入手,还可以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欣赏,例如作品的社会背景、历史文化、人文思潮、美术家创作的角度等;还有可以运用比较的方法欣赏同一主题不同类型的作品。(视频《走进抽象艺术PPT》)

(二)不同年级的学生欣赏要求也是不同的。

在1—2年级,对学生的要求偏重于从接触身边的美术作品和走到自然之中,积极参与美术欣赏活动,培养他们对欣赏活动的兴趣。主要鼓励学生以直观的方式感受自然和美术作品的造型与色彩,而不要求他们对作品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像构图、肌理等专业性较强的名词和术语,以及分析作品的社会意义这类较为复杂的活动,一般不要学生过早地接触。

对形与色的感受能力的培养,是低年级欣赏活动的重点,在欣赏教学中一定要给予密切的关注。一些教师从活跃课堂教学的愿望出发,采用以听觉、触觉等手段加深学生对自然美、艺术作品的体验,本无可非议,但是有一个问题必须明确,那就是美术课上要以视觉的感受为主,其他的感受只是为了辅助和强化视觉感受。千万不能喧宾夺主,过分强调听觉、嗅觉等,课堂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形式貌似新颖却华而不实,学生在视觉上应当得到的东西却一无所获。

对3~4年级的学生,应逐步要求他们能对美术作品进行简单的形式分析。他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形与色的感受上,还要扩大到对质感的认识上。在充分感受的基础上,让学生逐渐认识到质感在美术作品中所具有的独特审美和表现效果。

在表达方面,有两个新的要求:第一,不只是用口头语言表达,还需用书面语言——用短文或短句进行表达。第二,不只是表达自己的感受,还能“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为了能够达到这些要求,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认真地观看美术作品,发现其特色。为了达到这些要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对同一幅美术作品的描述练习,看看哪些同学的描述在抓住欣赏对象特色方面做得比较好。还可以举办小型的描述作业展,展示他们的成果。

对5~6年级的学生,增加了对美术作品材料的认识。应该让学生认识到由于美术作品所使用材料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画种;由于所使用材料的不同,也产生了不同的美感。美术史中有许多美术家一直努力探索新的材料,如达•芬奇在颜色中加进了蛋黄,使《最后的晚餐》保存期大大延长。凡•高摈弃了古典油画的薄画法,强调了笔触的力度和厚度,产生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力。现代艺术更是把材料的革新作为创新的契机和出发点,玻璃、钢铁、麻绳、纸浆、钉子、羽毛、树皮……一切天然的或人造的物品,都可以成为艺术品的材料。材料具有时代的特征,材料在艺术家的眼中,“不仅表现一定的思想内涵,而且有时更注重材料本身的魅力”。所以,引导学生关注材料及其美感,是高年级欣赏课应当增添的新内容。

除此而外,要求学生也要对美术作品的内容等特征有所认识。应鼓励学生学习根据作品的内容,联系有关的背景做出自己的反应。比如,欣赏《清明上河图》,就能够联系古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桥梁建造的历史背景来分析。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世界地理、历史的知识,也可以适当地学习国外美术史的知识,进行中西艺术对比的分析。

学生除了应当了解国画、油画、雕塑等大型的美术作品之外,也应当知道在美术的大家庭中,还有版画、设计、建筑、民间美术、电脑美术等。这并不等于让学生去死记硬背各画种的定义或特征,而是通过小学阶段欣赏过的作品,对画种有所认识。此外,他们也应当学习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并能把它们正确地运用到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讨论之中。像“构图”、“色彩的冷暖”、“形象”等名词,就可能经常出现在学生的讨论、描述和分析之中,恰当地运用美术术语实际上也体现出学生的美术素养。

高年级的学生应当学会写一些短小的文章,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认识。教师虽然不是像语文教师那样给学生修改文章,但至少要看学生是否表达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有些评论文章写不好,不一定是语言表达的问题,而是艺术的感受问题。如果真的是这样,教师还要给学生补好这一课。看看他们在感受方面究竟存在什么问题。下面请大家看一个(案例:“在一堂美术课上,老师正在给学生讲述维纳斯这一经典作品。一位学生向教师发难:„说维纳斯美,我怎么也看不出来,搞不懂为什么说是经典,依我看维纳斯还不如杨幂美‟。此话一出,让美术教师好是为难啊!”)

普通学生(公民)的眼睛,特别是没有系统受到视觉审美发现培育的广大民众们,他们总是以现实生活里的物象形态来“度(量)”美术作品,在当今视觉图像传达时代,他们则喜欢用摄影图片来“度(量)”“画”,这是他们的心理知觉状态。

美术教师们是不能责怪他们这样的认知心理的,美术欣赏(鉴赏)课程非常重要的一个具体任务,就是想办法来改变他们的视知觉感受方式,引导他们学会艺术地“看”。

说到这让我不觉回想到我看过一段这样的视频:(《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这位老师用这样一段视频向学生诠释了怎样来看待形式美与艺术美。

对7~9年级的学生来讲,从“多角度”进行美术欣赏,是一个更高的要求。随着学生知识面的扩大,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或者按照教师的要求,对一幅美术作品从美术语言的角度、从历史背景的角度、从文化的角度、从美术家的生平或创作心理的角度进行欣赏。(相信很多老师对梵高并不陌生,)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这种“多角度”的欣赏意识和方法。

我们从美术史的研究方法中,就可以看到“多角度”的现象。从文艺复兴时期的瓦萨里用的传记方法,直到现代的各种美术研究方法,都在不断地拓展我们的思路,使我们从美术作品中得到越来越丰富的信息。对初中学生来讲,他们有必要了解更多的分析方法,以便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独立地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

(三)、通过以上这段文字我们不难发现《美术课程标准》规定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评述”阶段的要求是不同的:

1、低年级的学生,重点培养学生对形与色的感受能力,鼓励学生用简短的话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对培养学生的艺术感觉是非常必要的。

2、中年级的学生,应逐步要求他们能对美术作品进行简单的形式分析。在表达方面,有两个新的要求:第一,不只是用口头语言表达,还需用书面语言用短文或短句进行表达。第二,不只是表达自己的感受,还能“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

为了能达到这些要求,就要引导学生认真地观看美术作品,发现其特色,对作品进行描述练习。

3、高年级的学生,应该学会写一些短小的文章,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认识。但这样的作业不能安排太多,一学期有一两次即可。

(片)什么是评述?评述应该是评论和叙述(或者说描绘)两部分。我认为对美术作品的评述应该通过先初步观察作品,有了一定的体验后在心中形成自己初步的感觉联想,然后把自己对作品的认识和感觉运用一定的语言描绘出来,再经过教师具体细致的讲解以及与同学的探讨后得出自己对作品的观点与评价。当然,在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欣赏·评述课中的评述与专业美术的评论还有一定的距离,不能与之同日而语的。

(三)我在多年的教学和与同学科老师的讨论中会经常发现这样的问题,就是学生在上课的第四个环节——评述作品时不知道如何表达,或是只谈一下色彩很漂亮,再就无话可说,如果是作公开课之类的活动,学生在最后还会加些让我们更加热爱大自然,锻炼了动手能力之类的套话。这样就与美术课本身关联不大,没有突出美术课的学科特点,面对一幅美术作品,该如何欣赏评述?我也是常常思考着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这里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1、课堂美术评价的作用

课堂美术评价的作用在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在每班树立和发挥样板的力量,身边的样板能起到激励的作用,因为他们看得见,信得过,说服力强。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好胜心里较强,在板样的激励下,他们能利用课余时间反复修改自己作品中的不足,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学生作品交流自评、互评,许多优秀学生作品影响了一片,也带动了一片。这样,整个教学氛围活跃起来,使群体振奋,共享成功的喜悦。

2、现在课堂美术评价中的误区

对于我们教师而言,我们应根据不同的课堂作业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最重要的是,美术教育之所以为其它学科无法替代,就在于发展了人的形象思维。艺术家创造的美术作品,都是靠形象来感染人,打动人的。因而欣赏教学必须紧紧围绕形象展开活动。然而在课堂美术评价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许多误区。具体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放手让学生随意评价

案例:“跟着学生走”

有一天,我请同学把高高的讲台搬走,换上了课桌,再搬来了张椅子坐下来,新的一课就这样开始了。

我请同学把课本翻到《外国现代绘画》部分,那是一个新的内容,我的要求是:学生先看几分钟书,再把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讨论。五分钟后,有同学勇敢的站了起来提出了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我实在看不懂凡.高的作品。”我预先准备了一段录像《凡.高的追求》,录像放完后,给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凡高讲艺术家总是用作品来说话,那么凡高用作品对我们讲了些什么?”一名学生感慨地说:“我从画中看到了凡高是热爱生活的,他是用生命在作画。”接着,有同学提出不理解超现实主义的作品。我简单的讲述了佛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并向学生推荐了一本书《梦的解析》。有同学不理解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我就放爵士乐《“枫叶”拉格泰姆》给学生听,再请同学来讲讲自己的感受。我的课已不再有完整的教案了,最多的是一些粗略的构想。我开始抱着一大堆资料上课,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不给予解答,先是讨论,再请同学来解答。事实上,大部分问题通过学生的讨论是能解决的。我在资料的收集上花了大量的时间,想象着学生可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需要哪些帮助,而对课怎么上,采用什么方法上,怎样过渡考虑得少了。课堂的走向,情境的发展操纵在学生的手中。这里的教学似乎已没有了明确的目标,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学生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只有问题的探究、知识的相互融通和思维的无限扩展……这样,每一堂课都变得无法预料,却充满着新奇。课堂变成了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场所。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有些教师片面的认为发展学生个性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创作,心里喜欢什么样的画,什么就是好画,按自己的方式来欣赏,一味放任学生按自己的方式去欣赏而不加以引导。这样很可能导致的结果就是只有一少部分的学生掌握了欣赏的能力,而很大一部分的学生由于缺乏引导,欣赏能力根本没有得到提高。俗话说,“眼高才能手高”学生自始至终都没能正确认识什么是好画,那何谈能画出好画呢?因为这种欣赏能力并不是通过自己欣赏一定数量的美术作品就可以达到的,而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长期的欣赏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的。

(2)、对每件作品的评价千篇一律 在学生的评价过程中,教师对每张画都这么引导,比如每件作品都是“形象造型生动、构图均衡稳定、色彩层次丰富.......”之类的老套数,学生在以后的评价中也象套公式一样重复这些话,千篇一律,那还有什么兴趣可言?其实这正是学生没有真正了解如何评述的条件下的盲目做法。如果学生感到索然无味,那么欣赏评述还有什么意义呢?在对美术作品的评价中要找出最为突出的美点,切忌千篇一律。

(3)、失去了学科教学的特征。

众所周知,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有许多美术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将美术课上成了历史课、语文课、政治课或其他课。只是一味地突出美术学科的德育功能,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渲染它的功能,也就失去了美术教育的学科特点,迷失了美术教学的方向。如果一堂美术课失去了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诸多能力的培养,就会使美术课走入美术教育的误区。一堂课的美术评述部分被上成了历史课或是看图作文课等。这都忽视了艺术品本身所具有的审美功能,造成渲宾夺主,失去了美术学科的特点。

3、在教学中应如何引导

如同评价一样,评述也分为自我评述,他人评述、教师评述。自我评述是尊重学生的个性评述,是最具性格和特点的部分。他人评述是接受评述,是对个人欣赏角度的丰富,和对他人评述的借鉴和吸收。教师评述应该是一种提升评述,使趋向于较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层面的评述。

(1)、循循善诱,逐渐引导 学生在观赏美术作品时,最初的感受往往是获得美感的重要基础。学生更是凭第一印象来欣赏美术作品,学生的直觉会受到个体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感受到美的成分和质量都很有限。学生观看美术作品的时候,常常不太细心,草草而过。所以,教师要要求学生认真观看作品,不漏掉画面的每一个细节,包括构图、色彩、线条、材料、明暗、肌理等。上课时,出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如1画面是以什么颜色为主?2画了些什么?3颜色是暖色调,还是冷色调?4整幅画感觉是欢快的,还是伤感的?这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感觉。另外,这种评述方法要从一入学就开始引导,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艺术作品,避免欣赏的随意性。)(大致的环节为:1描述。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析作品之后,用语言简单地描述出作品的题材内容、画种等;2分析。对作品的色彩、构图、造型进行整体的语言表述;3评价。根据以上内容的学习与探索,对作品进行局部和整体的评价。)在这个操作流程中,教师要注意结合作品讲授必要的美术术语,以帮助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术语后,既能深入地赏析,又能自如地表达欣赏的感受。同时还要注意扣准学生的心态,激励学生反观“自我”来欣赏。如教学时,教师可设计:你喜不喜欢这幅画?这幅画要是由你来画你会怎么处理?你猜猜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画?从而深化学生欣赏的感受;另外还要注意,要为学生创设想像的空间和自由交流与表述的环境,促使学生在欣赏中作出创造性的“理解”与“评价”,从而在规范的欣赏过程中提升欣赏的层面。欣赏教学工作也应当是一个创造,其创造精神应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发掘每件作品,独自特有的最突出、最本质、最感人的美点,并能对其做深刻分析,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剖析中发挥创造和想象,逐渐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审美能力。(2)、画种不同,评述语言不同

学生还应对各画种有所认识,学习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并能把它们正确地运用到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讨论之中。除此,还应当学会写一些短小的文章,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认识。增加对美术作品材料的认识。应该让学生认识到由于美术作品所使用材料不同,产生了不同的画种。也产生了不同的美感。在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本身往往隐藏着解决问题的方法。正是由于“欣赏无定法”,也给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方法的创造提供了无限空间。例如,在欣赏中国古代山水画时,主要是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其中,最主要的和难度最大的是让学生去领略中国古代山水画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而不同时期的山水画的面貌和意境都各不相同,其中,面貌的不同之处比较容易感受,而意境的不同,相对来说是难以理解和体会的。

(3)、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加以引导 一般说来优秀的美术作品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条件:作品结构严密、完整,有很强的秩序感,每一个线条和色块都有明确的含义。

篇3:初中美术教案《欣赏与评述》《讨论与研究》《评论与总结》

我们知道, 美术学习是最能体现活动主体的主体性, 又是最需要活动主体发挥其主动性, 开展生动活泼和富于创造性的体验活动。它需要活动主体全身心地参与和投入, 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美术欣赏教学活动在相当程度上来说, 是一种学生必须亲身参与、体验和创造的审美过程。学生参与美术活动所获得的愉悦体验与审美感受更多地是来自参与活动的过程, 在审美活动中, 学生的感情活动, 是由审美对象中生动的艺术形象刺激而引起的, 他们在参与活动中的感情也往往伴随着审美对象内容的变化而变化。

而传统的美术课堂上, 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则是被动的, 其参与活动也只能是一种被动的、消极的参与, 学生只能听教师的讲解。例如欣赏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 就总是讲“永恒的微笑”, 至于学生自己对《蒙娜丽莎》是怎样理解的, 则无人顾及, 实际上给学生的参与套上一根无形的缰绳, 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想像力的发挥都受到影响。

美术教学实践已充分证明了美术作品的解读是一个极其个性化的过程, 是审美个体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作品只有经过欣赏者个体的加工、体验、补充和创造, 才能焕发出真正的艺术活力。如前面所提及的《蒙娜丽莎》作品欣赏, 倘若从根本上去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师讲解为主的上课模式, 采取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评述、对话等活动方式, 开展探究性的学习:教师提供讨论和评述活动材料, 学生从不同渠道查寻、整理和获取《蒙娜丽莎》或达·芬奇的有关资料;师生讨论和评述, 共同探讨《蒙娜丽莎》艺术特征、作品背景、特点、影响及其他相关的事件和其他美术作品, 并依托 (蒙娜丽莎) 这个艺术形象进行艺术体验, 可以用绘画、诗歌、音乐、舞蹈表演等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创作, 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这样, 真正把立足点从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 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给他们提供发表自己感受和见解的机会, 鼓励不同视角、不同看法和意见, 使学生通过体验、讨论和评述, 懂得怎样独立寻找自己所需的有关资料, 懂得师生共同努力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更懂得在活动中最有意义的是具有独特个性创造表现的审美体验, 从而主动地认识艺术、感受艺术、解读艺术和鉴赏艺术, 有效地发挥审美体验的美育作用。

艺术讨论和评述的顺利进行有赖于教师对活动的设计, 这是需要精心备课的。如果只是为了“学生参与”, 很随意性地提一些问题让学生讨论和评述, 表面上热热闹闹, 可是白白浪费了许多时间, 达不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和效果。因此, 要组织富有成效的艺术讨论和评述, 应当在美术课中注意下列几点:

1.师生双方的关系是平等的, 教师不能强求学生接受某一权威的结论或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看法, 而应让学生有自己的探索。

2.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多种渠道去让学生感受和体验。

3.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与作品有关的资料和艺术欣赏机会, 扩大他们的视野。

4.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并能用多种方式来表述自己的审美感受。

因此,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具备随机应变的讨论和评述的教学艺术, 随时抓住和深入探寻与问题有关的、有争论的延伸课题, 引导学生深入展开艺术讨论与评述, 以求审美和探索知识的步步深入。同时,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普遍发言, 要勇于表达自己的独到创见, 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讨论和评述, 甚至是争论, 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教师可以根据讨论和评述的目标、班级大小、学生能力等实际情况来选择最佳形式。当学生还没有自行掌握开展讨论和评述活动的经验时, 可以采用“全班讨论”的形式。这种形式主要表现为教师是集体讨论的组织者、参加者和领导者, 参加讨论的是全班全体学生, 教师作为参加者的一员指导讨论, 提出问题, 发动学生相互交流, 保证思想交流或争论顺利向着预期的目标进行, 通过概括讨论和评述的要点来作出讨论和评述活动的总结。随着学生逐步成熟,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小组可以小到3—4个学生一组, 也可以大到11—12个学生一组, 8人一组的讨论和评述最为理想。在讨论和评述中, 教师应当提出指导性问题来引导讨论和评述的进行, 并具备灵活变化的多种选择, 促进学生对问题的反馈和深入思考, 如果察觉到学生讨论已经离题, 可以巧妙地引导讨论再回到主要的问题上来。这种类型的讨论和评述必须预计和限制时间, 这样才会使学生把握讨论重要的问题, 而不把时间浪费在争论一些枝节问题上。讨论进行时, 为了便于下一步展开更深入的讨论和评述, 每个小组要预先选出一个学生承担讨论和评述的记录员或作为小组发言人, 代表小组把各种论点结果加以概括, 并向全班汇报。通过全体学生亲身参与艺术讨论和评述活动, 在艺术体验中激发美术兴趣, 掌握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 获得审美的愉悦体验, 才能真正体现出审美教育的功能价值。

艺术讨论和评述的参与活动, 需要去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教育环境, 有目标、有计划地组织和进行教学活动, 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主动地、自主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主体力量, 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参与自身的审美发展过程。

摘要: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应立足与从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 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给他们提供发表自己感受和见解的机会, 鼓励不同视角、不同看法和意见, 使学生通过体验、讨论和评述, 懂得怎样独立寻找自己所需的有关资料, 懂得师生共同努力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更懂得在活动中最有意义的是具有独特个性创造表现的审美体验, 从而主动地认识艺术、感受艺术、解读艺术和鉴赏艺术, 有效地发挥审美体验的美育作用。

篇4:初中美术教案《欣赏与评述》《讨论与研究》《评论与总结》

关键词:审美能力;审美情趣;欣赏·评述;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061-01

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美术课程设置了“欣赏·评述”活动。通过该领域的学习,使初中学生都能积极参加到美术的欣赏和评述活动中来,让他们在欣赏评述过程中深入体验自然美和艺术作品的审美内涵。

那么,初中开设欣赏课的意义何在呢?

艺术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其功能是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领域,对培养文明的高素质的下一代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欣赏课的价值首先应体现在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造型能力是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而美术“欣赏·评述”教学是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和美术素养的有效途径,因而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初中学生刚刚由小学升入中学,知识面较窄,加之对古今中外艺术作品表现形式一无所知,从而造成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现有的艺术作品之间的巨大时空落差。在七年级的第一堂美术课上我做了一次口头调查:“什么是美术?”学生们理解为“美术就是画画”的占了全部被调查学生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因为小学与初中美术教材版本的变更,在教学内容形式衔接上尚欠整合,加上各个学校美术教师对“欣赏·评述”教学内容的重视层度不统一,使学生学习不系统,初中生的审美能力差异很大。在初一入学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统计发现,有87%的学生对小学“欣赏·评述”课的内容没印象。另外,社会家庭学校环境的影响,使得初中生学习目标更单一,往往就是直奔主题——中考。学生主要精力关注与中考有关的主科,把美术课放在调节学习节奏,缓解学习压力的地位上。他们喜欢上绘画或工艺设计等“动手”类的美术课,而对“欣赏·评述”这类似文化类课程的、老师讲学生坐着听的美术课兴趣不大。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积极性,我尝试在美术“欣赏·评述”教学活动中采用了以下的几点做法:

一、充分把握作品中的“美”之处,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

每件美术作品最突出的美点所处部位不同,有的应侧重于艺术家奇特而巧妙的构思;有的应侧重于形象的空间组合和画面构图;有的应侧重于造型材料质地的表现力;有的应侧重于形象造型的寓意和联想;有的应侧重于对整体空间和自然环境的关照等等。在欣赏过程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对作品中的重点进行分析欣赏。只有抓住了不同作品的不同的“美”之处,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兴趣,使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有新鲜感,并有所感想有所收获,这样的欣赏课才能产生好的效果。

美术课要注重品位、有利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应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欣赏课不是单纯的欣赏,而是让学生悟出道理,有所思考。教师深入挖掘课题的寓意,提出有趣、有意义的问题,带领学生积极、振奋精神地投入赏析,才能让学生有艺术品位和思想上的收获.

二、美术欣赏课不应只是一味地欣赏,要让学生在欣赏中有所体会有所感想

这种体会或感想是在欣赏过程中的一种创造,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如何发掘每件作品特有的最突出和最感人的美的地方,并对其做深刻分析。只有在欣赏中发挥想象进行创造性剖析,才能逐渐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审美能力。凡高的代表作《向日葵》,是一幅静物画,从它色调、布局、瓶花的特定形成构成,以及笔触的运用,油彩技法上的处理,都显示出画家对自然、生命、人生的独特情感的体验,传达出一种既热烈又悲伤,既骚动又孤寂的心理情绪。学生只有在充分了解凡高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体会到这盘俯仰张弛挣扎的向日葵的内在涵义,才能理解那充溢着张力的新生命如何在凋残痛苦的旧生命中诞生,才能理解凡高那强烈的爱心和被渴望生活的欲望所感动。

三、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为学生自主获得信息资料提供便捷的平台

引导学生在美术课堂或课外利用网络,通过教师所提供的中外美术资料信息的网址,欣赏美术作品,检索美术作品的资料、文献等。让学生感觉到“欣赏·评述”教学并非是老师“一言堂,满堂灌”,可以是学生从神奇的“百度”、“搜狗”那里获得知识,学生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体验了成功的欢乐,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对“欣赏·评述”教学的兴趣。

四、不断探索美术欣赏教学的规律和方法,以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在美术欣赏课中,让学生在形象、感受、理解之中来回碰撞,同时,也让学生懂得了很多道理,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想象能力,最终使学生在美术课堂中达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的目的。

2、要创设美的情境、美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审美教育目的。进一步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发挥视觉艺术教育的功能,培养并发展学生的审美情感。美术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色彩、线条给人展示可直接看到的形象,增强美术课堂的活跃气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审美能力,更好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审美素质的提高,比如带学生外出写生,让大自然的美、城市风光、桥梁建筑等都能給他们很大的艺术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篇5:初中美术教案《欣赏与评述》《讨论与研究》《评论与总结》

早在西周期的艺术教学也有专门的机构, 是以官府为中心, 有比较完备的教学体系, 主要是培养专业的艺术人才, 旨在促进艺术事业的发展以及社会文化的发展。大司乐作为古代重要的设置, 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在艺术教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司乐是乐官之长不仅负责音乐教学的部分, 还负责学政的部分。作为最重要的音乐机构, 它负担着管理音乐教育以及礼乐的部分, 一般是以培养王公贵族为主, 也会培养优秀的音乐人。古代在教育模式以及教育理念上的一些先进的思想都为后世的艺术教育发展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支撑。

二、美术欣赏课学生艺术鉴赏与评论能力提升的原则

改变固有学习方式是美术欣赏课学生艺术鉴赏与评论能力提升的核心原则, 学习方式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在学生教学中, 改变学生固有的陈旧的学习方式, 也是教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 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而不是盲目无热情的学习。培养学生在美术欣赏课上的审美素质, 以创新的原则, 对学生在艺术美方面的熏陶, 使学生抛开传统知识要求的束缚, 创造出更加具有想象力的美术作品, 同时也提升了学生艺术鉴赏与评论的能力。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视觉感受在学习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例。孩子容易对视觉上有吸引力的事物产生兴趣, 并从而产生新鲜感、好奇感, 进而专注于该事物并不断研究和了解。例如孩子们在看到漫画上精彩的人物, 即使有时并不能看懂文字, 但也对其充满兴趣。同样在看到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 比如人物素描, 写生, 风景油画等等, 会因为它们的栩栩如生而喜爱。利用孩子在视觉感受上的重要作用, 教师们要培养孩子在学习中的艺术鉴赏与评论能力就可以通过采用一定的辅助工具来实施教学。在日常课堂的教学中, 教师周而复始的采用单调的课本教学, 不仅会降低孩子的学习兴趣, 也会对形成高度集中艺术鉴赏与评论能力产生消极影响。老师可以在课本的基础上辅助以相关的知识教学工具, 将这些工具与需要教学的内容联系起来, 把握内在的关联性。

三、教学建议——电教手段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1. 利用电教手段, 提升学生学习热情

电教手段就改变了学生对于美术学习没有兴趣的情况, 课本中的许多情景化的场面就可以通过形象化的展示, 传授给学生, 可以在形象的大小、远近、虚实、动静, 抽象与具体之间实现转换, 而且能突破时空限制, 有利于实现其它教学媒体难以实现的“形真”, 直接呈现在学生们的眼前;在电教化的过程中, 当所有的元素有效融合之后, 就会形成一个引发共鸣的氛围, 在这个氛围当中, 教师能将教学热情最大化、学生能将学习积极性最大化。在这样的一个非常良好学习、交流氛围中, 教师和学生在某些时候会形成思想火花的激烈碰撞, 会将美术学习中的热情和感受都激荡在学习过程中, 以达到情境教学的最佳境界。使得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利用电教手段, 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电教手段自身的特殊性, 能够将画面、声音、符号、影像多种方式相结合, 形成一个丰富的教学过程, 及时是对于美术符号没有深刻体会和意识形象的学生, 在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信息学习后, 也能够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 将原先无法体会的思想内涵等信息在电教手段下深刻体会, 促进美术知识的学习。利用电教手段可以将一幅美术作品的来源历史背景, 表现手法, 思想内容等方面全部形象的展现出来, 而且这种新式的教学方式本身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给同学们一种新鲜感, 使得课堂气氛活跃, 学习也不再是那么枯燥无味。在这种区别于传统单调教学方式的手段得到使用后, 就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兴趣提升的基础上, 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必然能够得到提升。

3. 利用电教手段, 感受美术的氛围

因为美术教学区别于其他各种学科的教学, 是需要形成语感, 来感受语言的魅力, 形成画面感来感受文化的氛围的。如果只是通过老师的言语传授, 无疑是达不到美术教学的深层次要求的, 毕竟通过语言的描述有时是难以让学生消化的。因此电教手段的运用无疑就是雪中送炭, 具有积极意义的。在美术魅力的教学上, 小学美术教材具有丰厚的感情和意义, 但是对于阅历尚浅的学生来说, 感受并不是那么的深刻。因此电教手段把这些文字和感情通过绘画和录音、录像技术凝固在文字教材中的各种静态美以形象的画面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音乐等形式加以充分地表现, 活化为耳闻目睹的视听觉符号。这样就将原本抽象和理性的东西感性化了, 形成直观的视觉感受、听觉享受, 从而就会给学生的记忆留下深刻的印象。

学生教育是教育最基础的阶段,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艺术鉴赏与评论能力教育又是形成孩子良好习惯, 培养积极人格特点和审美素质的重要手段。因此, 重视学生艺术鉴赏与评论能力培养是学生教育阶段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摘要:当今的艺术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基础教育改革已经是国家的一个重大国策, 是国家人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大问题。在基础教育改革的热潮中, 当今的美术欣赏课学生艺术鉴赏与评论能力提升培养也受到了重视和关注以及反思。如何创建当今的美术欣赏课学生艺术鉴赏与评论能力提升培养新模式, 成为了广泛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文献阅读法、观察法来研究当今的美术欣赏课学生艺术鉴赏与评论能力提升模式, 从新的教学手段看看当今的艺术教育的发展, 旨在为当今的美术欣赏课学生艺术鉴赏与评论能力提升培养的模式发展提出理论依据, 促进当今的艺术教育的改革, 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艺术人才, 为推动中国当今的艺术教育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古代时期,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礼乐制度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view/700922.htm.百度知道词条解释.

[2]杨冬梅.《教育艺术》[J].2011年第11期.

[3]石凤丽.《巧用教具提高绘画教学的有效性》.《魅力中国》[J].2010年25期.

[4]赵雪洪.《江西教育》[J].1992年第01期.

[5]庞绍林.《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育艺术》[J].2011年8期.

篇6:初中美术教案《欣赏与评述》《讨论与研究》《评论与总结》

一、创设生活化的情景

《美术课程标准解读》指出欣赏不仅指愉悦的心情观看美术作品,还要了解美术作品中作品美及作品的含义,评述是对艺术作品质量和意义的评价。

在青铜器一课的学习中,要使学生赏识古代青铜器,了解青铜器和现代生活的关系,就要拉近古代青铜器与现代学生生活的距离感,创设生活化的场景。教师以问题情境为引入的起点,激发学生对青铜器的兴趣。例如,在课堂引入中,教师利用广州特有的俗语,把一个学生十分熟悉的生活话题带入课堂。老师问:“今年过年时大家有没有吃到“九大簋”啊?广州人通常说请你吃“九大簋”,那是什么意思呢?”这时,教室里学生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九大簋”是什么?是鸡鸭鱼肉?是不是火锅?满汉全席?……在学生的讨论中,教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簋”字,注解拼音“gui”。教师再问:“这个“九大簋” 里的‘簋’字是什么意思呢?”这时马上就有学生注意到:这个簋字的下端是“皿”字。学生提出,簋应该是一种器皿。教师顺势利导地引入了青铜器的鉴赏学习中,使学生从生活的情境自然地进入到本课学习的内容里。

二、组织多元的学习方式

1. 教师引导的小组讨论形式。在组织教师引导的小组讨论时,教师在课堂里运用图像展示艺术品的美感,激发学生对艺术品的喜爱,引导学生理解、讨论艺术品的美感价值。图像是一种直观的工具,它包括板书画图、挂图、幻灯、录相、电影、电脑等电化教学手段。图画可以把课本中所描绘的景物,具体直观的表现出来,使学生获得生动形象的感受。⑤例如,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并给每组同学一张印有各种不同的青铜器图片。教师让学生观察图片,然后请每组同学辨认图片中的青铜器中哪些是用来装食物的,哪些是用来盛酒的。学生拿到后指指点点、觉得非常有趣。教师然后引导学生赏析古代青铜器的造型特点,感知青铜器的外形之美,并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说说自己对青铜器的认识。教师通过自己的介入、讲解和姿态,传达给学生“一种意识,一种在艺术作品中寻找真正潜在价值的意识,一种寻找有意义的艺术形式的意识和培养一种真实品位的意识。”⑥而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独立思考,展开想象,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 学生主导的表演形式。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来展示古代青铜器的独特美感。在这一课里,教师让两位学生以说唱的形式表演了《我们眼中的青铜器》,向全班同学展示两件古代的青铜器。表演开始时,两位学生说:“大家好,我是李汉杰、我是陈卫军,今天我们要讨论的是商朝的青铜器,四羊方尊和铜何尊。现在进入我们的正题,介绍古典青铜艺术中的青铜器之尊。”然后其中一位组员走到电脑旁全程负责操作过程,当幻灯打出字幕“我们眼中的青铜器”时,同时响起了优美的流行伴奏音乐。在乐曲声中,学生播放课件展示不同时期的青铜器,流行音乐、熟悉的伙伴、模仿电视人物的表演,《我们眼中的青铜器》的表演引起其它学生在听觉和视觉上的共鸣。通过主持人与听众的互动提问,全班学生不知不觉的进入青铜器美感价值的课堂辩论状态中。声情并茂的学生主持人和嘉宾、观众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自由的欣赏和聆听过程中,传递出青铜器的另一层社会、文化的含义: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不但有精湛的工艺、精美的花纹和形状,更是根据当时社会的贵族阶层审美观念而铸造的,它体现了特定的精神目的和神权思想。

在活动中,教师也不时引导学生加深对青铜器美感的认识。比如,教师问:“铜何尊是周朝时期的青铜器,你们认为它与商朝时期的尊又有什么不同呢?”学生们利用之前小组讨论和表演中获得的知识,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了:“周朝的尊是圆的。由于造型独特,因此看上去美观又别致。商朝的青铜器造型凝重、朴实,(如鼎)庄重典雅,而四羊方尊是宁静中突出威严的感觉。”“不同点是四羊方尊的羊脚部份像龙的动物形状的就是兽面纹,还有细雷纹,而且是遍布整个尊的。”“这不是羊的外形吗?”“四羊方尊的外形顾名思义是由四只卷角的羊头组成,并用手指轻触幻灯片中的羊头,它让我想起藏羚羊。尊腹即为羊的前胸,羊腿则附于高图足上。羊的前胸及颈背部饰鳞纹,两侧饰有美丽的长冠凤纹。其实,我想这件四羊方尊是因为制作者看到了四只羊十分兴奋活跃,才制作出这么生动的形象,把四只羊合在一起。”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但理解了古代青铜器的独特美感价值,还逐步融入了自己的看法和感情。

三、撰写艺术评论

1. 初步学会欣赏评价

亨利·艾肯指出,艺术教师“应有选择的利用所有这些有助于理解的资料……他们的职业就是使学生能更全面的意识到艺术作品中对生活不断创新的表现,而这又构成了所有人自觉存在或现实存在的一个主要层面。”⑧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写欣赏评论的初期,可以先教学生欣赏借鉴别人的评论。教师通过摘抄些不同的艺术评论,让学生分组对评论进行讨论学习。比如,为什么要写评论?他们觉得哪个评论比较好?为什么那个评论写得好?写得好的评论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那些不好的评论有什么不好,哪里可以改进等等。或者教师可以对同一个艺术作品列出几种不同解释,要学生分辨其中的优劣。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观赏艺术作品时更加接近作品的特殊本质,学会明白清楚地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及其审美价值。

2. 模仿、借鉴、评论技巧

在认识到评论的基本写法后,教师就要开始指导学生通过模仿专家的评论学习写艺术欣赏评论。哈罗德·泰勒说过,“让学生从事写作的目的和让他们进行真正的阅读是一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真正想的是什么,实际上感觉的是什么。”在青铜器这一课中,老师先摘选一段有关专家对青铜纹饰描述——“商代的青铜器,主要是作为祭祀用的,器皿上的装饰就与祭祀有关。这样看来,被称作饕餮的兽面纹,应是祭祀的牛羊猪等作为祭祀牺牲的形象表现,但这种表现,往往并不是采用完全的写实手法,而是加以象征化、抽象化,或予以综合处理。” 教师在展示了以上描述后安排学生续写这段评论,并联系生活实际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在现实生活中,你有看到过有古代青铜器纹理的器具吗?那些器具是什么?有什么功能?在学习了青铜器一课后,你对这些器具有什么新的看法吗?”学生对商周时期的纹饰特色是这样进行点评的:“青铜器的纹饰丰富多彩,并能很好的组织在统一变化中,如对称、均衡、集中、放射等各种美的形式,这件凤纹尊就是利用对称的纹饰,通过凤鸟回顾的动态,巧妙地与尊的口部造型完美的组合在一起。”通过模仿、借鉴、续写及评论进行循序渐进的评述训练,既降低了学生写作评论的难度,不断提升写作评论的才能,也激发了学生撰写美术评论的积极性。

四、发挥想象,鼓励创新

美术教育家认为艺术批评是一种探索形式,从美术教学角度讲,探索形式实际上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所谓探寻作品的意义、对观众的启迪和个人意义,都是由学生来做,而不是以过去欣赏课里常用的以教师为主的讲授来完成。为鼓励大家进行创作评论,教师组织了青铜器纹饰征稿的活动。教师创办一期《青铜艺术》的杂志,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创作青铜器纹饰向杂志投稿,并开展互评活动以评选最佳的稿件。评选时,每个小组和教师都把自己的作品张贴在展板上。每组派一位代表为全班同学讲解,阐述他们所创作的古代青铜纹饰的意义,其它的小组则对该组作出评论,并在评论中感受纹饰的美感及其艺术魅力。比如第一组创作了饕餮纹,纹饰呈对称、以一种动物的形式描绘,中间有分界线。他们解释说,饕餮这两个字在《七宗罪》的电影中解释为是贪吃、暴食的动物,上面的眼形纹样就像在探寻食物,很诡异。第二组评论道:“波纹由于对称、层次鲜明、有规律。弯曲的形状就像丝带在蜿蜒像波浪。”教师作出现场点评:“这组同学很擅长观察波纹组成的形式美感。”第三组的同学画了一件凤鸟组成的盾牌,盾面有两只凤,凤鸟采用对称方式来描绘,展翅高飞,显示出威武的气势。他们不但描绘的纹饰很细致、精美,还考虑到饰纹在古代生活中的功能性。教师评论道:“这组同学不但描绘了鸟的形象,还分析了鸟纹的装饰,想象力很丰富。”第五组的同学评论道:“凤鸟纹是以动物为主题,中间的弧形由小到大,图案是轴对称图形,形象优美。我们表现的是长喙鸟纹,体躯是鸟,头部有一较长的喙。”最后,《青铜艺术》杂志选取了第三组同学的作品作为2010年第三期的封面,而其他小组的作品则作为插页。杂志社征稿的形式给学生带来很大的新鲜感,既让他们尝试新的表现方法,获得不同寻常的体验,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鉴赏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 邱 丽

上一篇:保卫科第一学期的工作计划下一篇:长期股权投资方法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