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费审计制度

2024-08-20

教育经费审计制度(精选12篇)

篇1:教育经费审计制度

工会经费使用情况审查审计制度

1、根据工会财务制度的要求,对区总本级、乡镇、街道、园区工会工作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的上工会经费财务收支情况、工会经费预算执行情况、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2、时间:每年上半年审计上一的情况。

3、由各级工会财务部门提供相关的报表、账册、凭证,作相关说明。

4、审查审计工作由区总工会经审会或基层经费审查委员会完成。

5、审查审计小组审计完成后,需形成审计报告,并将审计结果通报各级工会财务部门和主要领导,同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6、各级工会根据审计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制定整改计划,并将整改报告报审计组。

7、审计组在下一,对整改情况进行回访。

篇2:教育经费审计制度

第一条

为了保证实验室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工作顺利开展,调动科研人员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实验室科研水平和实力,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实验室科研项目经费是指以研究人员个人或团队为主争取的各类科学研究项目和科技服务项目的经费。

第三条

实验室经费管理、使用的原则是:“量入为出、合理安排、专款专用、杜绝浪费”。

第四条

厅、局级及其以上级别的纵向科研项目、横向课题科研项目的科研经费,由课题负责人根据课题计划自主使用,科技开发办、财务科、审计科依照相关规定监督管理。科研经费到帐上册,由科技开发办向课题负责人发放经费指标本,由财务科按项目负责人建立单独账户,经费可跨年度使用。

课题负责人按照项目的经费预算计划,依照年度进展情况合理安排经费的使用,负责经费使用的签字审核,报院分管领导审批后到财务科报销;科技开发办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进行目标管理,依照各课题年度进展安排及各阶段任务完成情况对实验室经费的使用进行管理,向财务科提供课题组能否继续使用科研经费的依据;财务科依据科技开发办 提供的相关信息,按照研究院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审核报销实验经费开支。

第五条

各类实验室经费购买仪器设备由课题组按照计划内容提出申请,科技开发办审批,按照研究院有关仪器设备采购的规定程序报院采购部门采购。

第六条

实验室科研经费的使用要符合科研项目管理规章制度、财务制度和审计制度,实验室人员的工作劳动收入纳税按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执行。

第七条

篇3:教育经费审计制度

为实现我国要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总体战略目标, 我国逐渐提高高科技资金投入。然而, 伴随着科研经费的逐年上涨, 近几年以侵占、挪用科研资金为目的的职务犯罪活动也呈现出了上升趋势, 对于提升我国整体科技水平有很大的危害, 此外, 科研经费使用绩效水平较低也不利于我国科技的发展。本文针对我国科研经费划拨、使用和审计的现状, 结合美国较为完整和成熟的科研经费审计监督制度, 探讨建立我国全过程全体系全内容的科研经费审计制度。

二、现有科研经费使用及审计现状

我国被资助单位在使用科研经费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财务收支和经费使用绩效两个方面, 以审计署公布的《中央部门单位201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科学技术部审计结果》为例说明在科研经费使用中的上述两方面问题。在财务收支方面, 部分在研项目课题经费管理使用不够严格和规范:审计2010年的99个支撑计划在研项目普遍存在不符合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及其他财经制度规定的问题, 涉及金额10 254.77万元, 其中2010年4 555.0万元。在科研经费使用绩效方面, 部分项目成果存在使用其他科研成果充抵的问题:审计133个项目提供的2 22项专利成果中, 有445项是用其他科研成果充抵的, 占20.04%;提供的8 01篇论文中, 有3 284篇是用其他科研成果充抵的, 占40.99%。

我国现有正在执行的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独立审计均为事后审计模式, 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严重缺失。

我国科研经费审计的主要部分是国家审计:主要体现于审计署每年对中央部委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之中, 抽样审计各部委下属企业、科研单位以及高校重大科研项目财务收支和使用绩效情况, 每年予以公布, 体系相对完善。

内部审计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无论是各管理科研经费的部门还是被资助科研院所或高校, 内部审计均处于起步阶段。

独立审计未有效发挥作用:目前在科研院所和高校”横向”项目中, 由提供资金的企业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项目资金运用情况进行审计, 同时国家科学基金会每年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抽查审计一部分单位基金账户, 国家审计也会借助独立审计工作, 但是独立审计在科研经费审计中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

绩效审计处于起步阶段:国家审计从2010年度开始进行初步的科研经费绩效审计, 内部审计和独立审计中绩效审计还未开始;预算审计和责任审计尚处于理论研究阶段。

三、构建全过程全体系科研经费审计模式

针对上述我国科研经费划拨、使用和审计之中存在的问题:立项与确定被资助单位体现严重的政治倾向, 使用过程中由于预算无效等原因导致财务收支和使用绩效问题, 审计中未实行全过程覆盖、审计体系不完善以及审计内容不完整。借鉴美国科研经费审计监督制度———重点强调政府部门内部审计, 本文对构建我国有利于科技水平提高的全过程全体系全内容科研经费审计制度进行初步探讨。

全过程是指审计涵盖科研经费从始至终的全过程;全体系是指三大审计主体包括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独立审计均参与到科研经费审计过程之中;全内容是指科研经费审计不仅应包含传统意义上的财务收支审计还应包括绩效审计、预决算审计以及责任审计。由于审计主体需要参与到科研经费从始至终的全过程之中开展多内容的审计, 因此本文的论述中主要依托科研经费全过程论述该制度的构建, 并展示该制度全貌。

科研经费从划拨、使用直至课题结束结余可以划分为科研立项、预算编制、经费使用及核算和项目决算及评估四个阶段。我国现有审计制度主要集中在项目决算及评估阶段的事后审计, 具体到不同的审计主体, 主要体现为:国家审计在年度对各部委下属的特殊性质企业和科研院所已结题和在研项目进行抽查审计;科研课题结题后由归口部门委托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内部审计部门进行审计;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横向”经费审计也是在高校完成委托科研项目之后由提供资金企业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我国现有的事后审计存在诸多缺点, 如“事后控制”仅能发现既定事实中的错误和问题, 无法实现投入科研经费提升科技水平的最终目的。

要真正发挥科研经费审计的监督作用, 应该将审计关口前移, 在科研立项、预算编制、经费使用及核算阶段及早介入, 实行“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 形成对科研经费的全过程审计——科研立项与经费预算的事前审计, 经费使用及核算的事中审计, 项目决算及评估的事后审计。具体来讲, 覆盖全过程的科研经费审计制度内容包括:

(一) 事前审计。

事前审计包含前两个阶段的审计, 科研项目立项审计和经费预算审计, 这种事前审计主要体现于“纵向”科研经费审计之中。“横向”科研经费由企业提供资金, 与高校或研究院所签订任务合同书, 企业会根据市场及自身需要提出项目并有效规划资金使用, 因此立项和预算编制过程中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

1. 科研项目立项审计。

由于我国立项过程主要由政府主导, 体现严重的政策倾向, 从而导致有些科研项目从立项开始就缺乏科学性, 科研项目绩效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提出项目的各部委应在科研项目立项时有效发挥部门内部审计功能, 力保提出的项目在符合我国实际科技需要同时, 能避免各部门科研重复建设。科研项目立项审计由于学科专业性, 仅仅依靠内部审计人员是无法完成科学立项任务的, 需要各部委内部审计引入专家参与科研立项听证制度:各部委科研项目负责组一经确定, 应马上指定今后审计该项目的审计工作组, 让审计工作组的专家参与该科研项目的立项听证, 对经费进行把关, 这不但能够从源头上堵塞漏洞, 而且也给该科研项目的审计组成员熟悉情况留下时间, 以便于事后审计工作更加高效。同时, 专家参与科研立项听证制度实质上是为了事前就尽力确保项目绩效, 是绩效审计在事前审计中的运用。

2. 经费预算审计。

应强化科研经费预算在科研经费审计中的地位和作用。美国科研项目负责人在科研课题申请之时就将所有费用, 包括人员费用、差旅费用、学术交流费用等细项全部编入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经费申请获准后, 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纳入合同条款, 成为科研经费审计的依据;科研项目经费预算作为合同条款, 受法律保护, 其刚性非常强。而我国预算申请的填报存在一定程度的随意性, 经费预算在执行过程中缺少刚性, 科研院所和高校在申请科研经费时普遍存在着申请经费是科研管理一个部门事情的思想, 内部审计和财务等部门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并不参与;各部委的内部审计部门对申请单位填列的预算也没有进行有效审计。

为发挥预算在科研经费使用过程中的刚性规范作用, 提升科研经费使用绩效, 我国应重点加强内部审计建设, 具体来讲:申请科研经费的机构内部审计部门应积极参与到预算编制中, 形成在各部门沟通协调基础之上的可有效执行的细化预算;各部委内部审计部门对各申请经费单位填报的经费预算进行有效审计, 避免“申请多少就给多少”情况的出现。

(二) 事中审计。

科研经费使用及核算的事中审计表现为“纵向”和“横向”科研经费管理与审计, 强调内部审计在事中审计中发挥作用。这里的内部审计不仅包括被资助单位内部审计部门, 而且包括各管理科研经费部委独立内部审计制度。同时, “纵向”科研经费中国家审计在年末抽查审计重大在研项目, “横向”科研经费资金提供企业在年末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科研院所和高校经费使用及核算进行审计也是事中审计的重要方面。

1. 各部委内部审计制度。

我国政府部门内部审计职能由教育部、科技部、发改委等各大部委下属内部审计部门共同承担, 力量分散, 目标各异, 资源不能共享, 审计力量不足, 缺乏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内部审计人员, 内部审计不但不能发挥整体的监督和评价作用, 重复监督还影响被审计单位的行政效率和效果。在各部委独立内部审计制度建设与完善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参考美国科研经费审计监督制度中的总监察长办公室 (Office of Inspector General, OIG) 制度:OIG制度具有权威性、独立性、综合性与制衡性;OIG在全国范围内有权对本部门计划的执行情况及其他相关事务进行独立的、有目的的审计、评价、调查和检查, 并向部长、国会和公众提供及时、正确和可靠的信息 (包括计划及其管理的问题) 以及改进的建议;OIG采取不定期的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手段, 审计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益;OIG审计的重点是财务收支的正确性、合理性、经济性、有效性及其效果, 并以财务收支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为核心内容。

我们可以参照美国较为成熟的科研经费审计监督模式, 整合科技管理部门监督资源, 设置政府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 对被资助单位科研经费使用及核算过程中的财务收支活动和使用绩效进行审计和监督。上述事前审计中的科研项目立项审计和预算审计也应由政府独立内部审计部门执行。

2. 被资助单位内部审计制度。

被资助单位内部审计的核心是对“纵向”和“横向”科研经费管理过程进行有效的、全面的监督, 优势体现在过程控制、实时控制, 能够有效克服“中间过程不问责”的弊端, 重点是对科研经费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

许多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了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管理, 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采用了“统一领导, 集中管理模式。但这种管理模式会导致经费使用及核算方面的问题:项目经费如何使用基本上是由项目负责人决定, “纵向”经费没有实现“专款专用”, “横向经费使用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纵向”不同项目和“横向”科研经费使用和核算相关规定存在较大差异, 财务人员对科研经费的筹集、运用、耗费等全过程运作缺乏了解, 在会计处理上出现会计科目、项目设置的不合理, 收入与支出完全按照项目负责人的要求进行核算, 有的财务部门将科研经费当作代管经费的性质进行管理。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科研经费, 被资助单位内部审计主要侧重于科研经费管理, 具体任务有:一是审查科研经费管理内控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二是审查经费预算执行情况, 提高经费预算刚性;三是加强科研经济合同管理, 规范合同的签订;四是审查财务收支合法性和经费会计核算情况, 防止出现违法违纪问题;五是审查“纵向专款是否专用, 保证科研经费落在实处;六是审计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管理;七是审查经费结余情况, 避免结题不结账现象的发生等。

(三) 事后审计。

我国现有的科研经费审计多为事后审计, 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独立审计均参与其中, 体系较为完善, 今后国家审计应更多借助独立审计工作, 同时加强内部事后审计。然而, 我国现有事后审计类型多为财务收支审计, 绩效审计处于起步阶段, 相关责任审计尚未展开。

绩效审计未有效开展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缺少切实可行的科研经费绩效评价标准或仅存在传统的论文标准,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科研经费审计监督制度中有关绩效评价的标准与方法, 推行同行评审系统, 根据科研项目的类型选择适当的科研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绩效。所谓同行评审系统就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 聘请具备相关科研能力的人员担任评审人员, 参与到审计过程中去, 且该评审人员必须是该项目的同行, 对评审项目拥有足够的前沿知识。

提升科研经费绩效和科技水平的另一个有效方法是建立在信息公开制度基础之上的责任追究和问责制, 防止各相关主体对问题相互推诿, 保证监督效果和监督工作的权威性。这就需要各审计主体开展责任审计, 同时完善和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防止“重审计、轻处罚”现象的出现。

(四) 制度全貌。

上述全过程全体系全内容审计制度可以用以下图示反映。

四、结论

针对我国现有科研经费审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本文认为应在借鉴美国较为成熟的科研经费审计监督制度的基础上, 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全过程全体系全内容审计制度。同时, 我们在审计中应树立规范与适度相统一的开放的指导思想:经费的规范化不是科研经费审计的唯一目的, 追求科研经费的规范, 终极目的是提高科研成果的水平, 最理想的目标应该是达到科研经费规范化、效益的最大化和学术自由之间的平衡。本文只是对构建符合中国实际情况审计制度进行一个初步探讨, 今后应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开展更多的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张美兰.高校科研经费审计之思考[J].财会月刊, 2011, (3) :76-77.

[2].欧阳卓平.高校科研经费审计现状及改进措施探讨[J].审计月刊, 2010, (2) :26-27.

[3].周燕, 翟亚军, 郑晓齐.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 :167-170.

[4].沈煜, 佟仁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审计监督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科研管理, 2009, (4) :138-143.

[5].柴莉.科研经费审计在高校内审中的实施[J].审计月刊, 2007, (7) :35-37.

[6].戴国庆.美国联邦政府科研经费监督管理及其启示[J].科研管理, 2006, (1) :17-22.

篇4:改进高等教育经费拨款制度

1国家的高等教育投入侧重于部分地区的部分高校,这种“扶优保重”的政策,致使教育投资出现明显的“马太效应”,人为地加大了部属院校和地方高校之间的差距,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完整的学术生态环境。

2为了获得教育经费,许多地方院校放弃建设暂时缺少吸引力的优势学科,积极增设一些生源好、学费高的“大众”专业,遏制了高等学校自身特色的发展。

3尚未建立教育经费的督导和激励机制,从全国来看,每年都有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此外,这种拨款制度没有竞争,缺乏激励,不能实现教育经费的最优配置。

建议如下:

1建立以国家重点学科为核心的高等教育经费拨款制度。这样能充分调动各类高校发展特色学科的积极性,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适时调整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方向和结构,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和优势、全面支撑各行业和区域发展的国家重点学科体系,满足国家现在和未来的需求。

2倾斜西部高校,缩小地区差距。据统计,目前既是“211工程”又是“985工程”的高校全国共有59所,其中西部高校只有6所,要缩小地区间高等教育的差距,教育经费拨款有必要向西部高校,特别是有国家重点学科的西部地方高校倾斜。

3建立经费拨款监督机制,督促高校教育经费落实,为了保证教育经费拨款能够按照法律规定足额到位,我国应成立专门的“拨款委员会”,对各级政府教育经费拨款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以保证高等教育稳步发展。

篇5:建立义务教育经费审计

监督和统计公告制度

我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领导所做的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新义务教育法实施以来,我市各级政府思想重视,工作认真,措施有力,在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依法入学、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抓好学生素质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新义务教育法实施时间较短,对照法律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还有不少差距和问题。市政府要进一步加大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明确各方面的职责和义务,提高法律的贯彻实施水平。组成人员提出六个方面的意见:

——严格规划管理,加快教育设施建设步伐。要科学制订教育规划,将实施义务教育各类学校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列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同时细化教育规划的实施计划,落实相关政策和措施,推进义务教育稳步有序的发展。要建立教育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在城市建设中坚持教育优先的原则,留足教育建设用地指标,合理安排并组织实施教育设施建设计划。充分发挥教育部门的管理职能,让教育部门全程参与有关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确保教育配套设施与新区建设、旧城改造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移交和使用。要按照教育规划要求,科学统筹布局,落实好中心区和新城区配套小学及市二十四中、二十七中、二十八中等配套初中的建设,加快巨一小学、松台小学、东屿小学等部分中小学的迁建、扩建步伐。

——完善保障机制,加大教育经费的财政性投入。要严格按照教育经费“三个增长、两个提高”的要求,逐年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确保在2010年前后达到国家规定的“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的4%”。调整教育支出结构,确保新增教育经费优先用于农村义务教育。要对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并单独列项,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责任。要及时划拨义务教育经费,规范转移支付行为,加快建立义务教育经费的审计监督和统计公告制度。规范使用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将当年收入和使用情况进行公布,做到及时、足额、透明支出。

——优化资源配置和运行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对现行的义务教育相关政策及运行机制进行全面的清理、调整和完善,使政策导向有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加快校网布局调整,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机制,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全面总结、完善和推广鹿城区的集团化办学经验,通过组建紧密型和松散型城乡教育集团,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确保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要保障教师的福利待遇,依法达到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国家公务员的要求。按规定落实好山区、海岛教师的生活补助、待遇、职称评审等政策措施,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保持教师队伍的稳定。

——加大对民办学校和民工子弟学校的扶持和管理。要专题研究承担义务教育任务的民办学校和民工子弟学校的经费保障、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等问题,严格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确保这些学校依法享受与公办学校的“同等待遇”。加强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规范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入学条件,保证外来民工子女能依法入学、安全上学,学习条件不断得到改善。

篇6:教育经费审计制度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2008 义务教育经费专项审计抽查的通报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

为促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巩固完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建立全省义务教育经费20%审计抽查制度要求,今年4月起,省教育厅在全省开展了2008年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和使用情况专项审计抽查。现将审计抽查结果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审计共抽查了21个县(市、区)的教育局机关及下属单位和学校88个,审计范围为2008的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使用情况,审计内容主要包括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管理、使用和教育收费情况。

审计抽查结果表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首先,经费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被抽查的各县(市、区)生均中小学日常公用经费全都达到或超过省定标准;免学杂费、免课本作业本费和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得到较好贯彻执行。其次,义务教育经费的管理使用进一步规范,本次审计抽查未发现有设立小金库的情况。第三,教育乱收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在审计抽查过程中没有发现较为严重的乱收费情况。

但是,本次审计抽查中也发现,在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和使用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除上城区、德清县、绍兴县、上虞市、松阳县、遂昌县6个县(市、区)的学校未发现明显违规问题外,其他15个县(市、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一是去年抽查发现并在全省通报要求整改的一些问题,虽然从整体来看得到了明显改进,但在一些地方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如通过食堂违规获取利益、违规办班、违规集资和教育基金会经费使用方面的问题等。二是发现了去年审计通报中未提到的一些问题,如挤占挪用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的问题。

二、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通过食堂违规获取利益现象依然存在 食堂工作是学校后勤保障服务的重要工作,国家和省规定严禁义务教育学校从服务性收费中牟取利益。抽查发现有14所学校,通过食堂在向学生收取的伙食费中获取利益,涉及金额95.62万元。一是通过食堂向学校上交管理费发放教师奖金福利。衢江区实验小学食堂2008年以其他收入和附属单位缴款名义上缴学校管理费19万元,学校用于发放教职工福利奖金。二是通过食堂发放教师福利补贴和跟班管理补贴。其中临安石镜小学2.8万元、镇海区澥浦中学1.67万元、象山县荔港学校6.72万元、象山县新港小学4.51万元、鹿城区新村小学9.57万元、吴兴区文苑小学17.32万元、吴兴区上强中学9.88万元、定海区六中3.61万元、武义县实验小学14.39万元、开化县实验小学6.15万元。三是教职工免费就餐,挤占学生伙食费,审计发现有嘉善姚庄镇中心小学、兰溪市实验中学、衢江区实验小学、黄岩沙埠镇中心小学等4所学校涉及这方面的问题。

(二)个别学校仍有违规办班情况

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范教育收费的规定,从2007年秋季开始,学校不得为社会机构或个人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举办的各类培训班提供场地、组织生源,严禁在职教师参与办班教学和管理。镇海区仁爱中学利用学校的场地和师资举办少儿剑桥英语培训班,2008年收取培训费及考务费共19.94万元,以镇海职业教育中心名义上缴财政专户,返回学校16.73万元,其中用于教师上课补贴费10.08万元,结余转到学校账户上,用于学校公用经费支出。

(三)部分学校尚有违规集资款未清偿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事业单位不得向内部职工或社会公众进行有偿集资活动。抽查发现,截止2008年底,兰溪市、三门县有3所学校共有集资款382.07万元尚未清偿。其中,兰溪市实验中学教师集资款余额87万元,开办共青团小银行向学生吸纳的存款余额63.57万元。三门县实验小学教师集资款余额202万元。三门县六敖中学教师集资款余额29.5万元。集资款主要用于学校基本建设或购置教学设备,集资利率一般高于银行同期利 率。

(四)挤占挪用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

国家和省明确规定中小学公用经费不得用于人员经费,对各类专项经费实行专款专用,禁止挤占挪用。抽查发现有5个县(市、区)的7家单位存在不同程度挤占、挪用公用经费和其他专项经费情况,涉及资金59.77万元。一是在公用经费中列支人员经费、发放福利补贴等。其中,吴兴区上强中学和文苑小学分别为2.66万元和3.09万元;开化县马金中学和实验小学分别为17.03万元和21.41万元;黄岩区沙埠镇中心小学3.28万元。二是在专项经费中列支与项目无关的支出。其中,苍南县教育局在新课程改革培训专项资金中列支职称评审补贴等4.1万元;定海区教育局在师资继续教育培训经费中列支汽油费、汽车装璜费、汽车修理费等4.9万元,在课改经费中列支临时工教师节慰问、临时工工资及汽油支出等费用3.3万元。

(五)教育基金会管理和经费使用有待进一步规范

一是机构手续不完整。桐乡市教育基金会未按1998年浙江省社会团体管理办公室提出的要求,向省民政厅补办申请注册登记的手续。临安市教育基金会未及时办理民政登记手续。二是不符合章程规定出借资金和对外投资。定海区教育基金会出借资金500万元。临安市教育基金会对外投资250万元,出借资金300万元。三是支出不规范。定海区教育基金会2008安排公益事业支出未达到章程规定的80%的要求;桐乡市教育基金会2008 年以年终慰问费、劳务费名义给有关部门领导发放补贴12.67万元。

(六)资金管理不严和核算不规范问题。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苍南县龙港镇第一中学把备用金存入出纳个人存折;武义县教育局核算中心把备用金直接打入各学校报账员的个人存折上。桐乡市洲泉中学将收取借读费和住宿费直接存入开户银行,未上缴财政预算外资金管理专户。三门县实验小学收取的住宿费在食堂账簿中核算。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近年来,特别是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来,我厅高度重视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建设,先后对学校公用经费、校舍维修改造资金的管理使用和严禁学校举办培训班收费等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2009年又出台了加强食堂财务管理、加强社会捐助资金管理、规范青少年假日活动中心三个规范性文件。同时,加大了对义务教育各项政策和财务规章制度落实情况的审计监督力度,在近年国家审计署、省审计厅对我省义务教育经费审计调查的基础上,2008年组织了全面的审计调查,建立了义务教育经费20%审计抽查制度。各县(市、区)教育局也紧密结合实际,建章立制,加强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但有的地方、学校、单位仍存在财务管理混乱、违规使用教育经费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虽然有教育经费紧张、人员资金福利经费保障不到位等客观因素,但这不能成为学校和单位违规的理由,究其原因主要还是主观意识问题。部分单位领导财经纪律观念薄弱,政策执行不严格,制度贯彻不到位,尤其是在去年组织全省性的审计调查并对各类问题进行通报后,一些地方未能做到举一反三,对照检查,及时纠正错误做法。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落实整改。

(一)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逐一加以整改。对本次抽查发现的问题,我厅将逐一发函给各县(市、区)教育局,有关县(市、区)教育局要认真剖析原因,做到逐单位、逐问题加以整改。对通过食堂发放教师补贴或免费就餐,要补交相应经费。对挤占挪用公用经费用于 2 人员福利的要组织清退,属于核算不规范的要及时调整。违规集资的要制订还款计划,要求在今年底前清偿完毕。严格按照教育基金会章程的规定管理使用经费,出借的资金要及时收回。性质严重的违规问题,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整改工作完成后,要对发现问题和整改结果进行通报,要求所属其他学校、单位对照检查,自查自纠。相关县(市、区)教育局要在10月16日前完成整改工作,并将整改情况报我厅审计室备案。

(二)加强督查工作,促进政策制度的全面落实。各市、县(市、区)教育局要根据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出台的各相关政策和配套制度,结合近年来各级各类审计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加强督查工作,督促义务教育各项政策制度的全面落实,指导下属学校、单位规范经费管理。2010年上半年,我厅将结合义务教育经费审计抽查开展专项督查活动,重点对我厅今年3月印发的《关于加强对义务教育社会捐助资金管理的通知》、《关于加强义务教育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的意见》和《关于清理和规范青少年假日活动中心的通知》三个规范性文件的落实情况开展检查。

(三)加强培训,提高校长和财务人员的素质。各县(市、区)教育局要结合典型案例分析,突出预算编制执行、内部控制管理、义务教育相关政策法规等重点内容,继续加强对所属学校、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的培训。通过培训,强化领导干部的法纪观念,提高财会人员的专业素质,增强执行政策的自觉性,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四)加强审计,建立预防财务违规问题发生的有效机制。各市、县(市、区)教育局要认真贯彻落实我厅今年3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浙教审〔2009〕34号),健全内部审计机构,落实专职审计人员,充实审计力量。建立完善全省教育系统省、市、县(市、区)三级审计制度,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预防功能。各地每年要组织力量对所辖学校、单位开展审计抽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认真地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促进内控制度的不断完善。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

篇7:教育经费管理制度

1、财会人员要认真贯彻执行“会计人员职权条例”。

2、按国家财务制度的规定,认真编制、严格执行财务计划和预算,遵守各项收入制度、费用开支标准,合理使用资金。

3、认真审核原始凭证(单位名称、年月日、品名数量、单价金额、公章、税章),原始凭证背后必须有经手人、验收人和负责人签章。

4、按照国家会计制度规定,进行记帐、算帐和报销,做到帐目清楚,日清月结,按期报表。

5、根据预算,分析执行情况,挖掘增收节支的潜力,考核资金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和提出建议。

6、妥善保管会计凭证、帐簿、报表等档案资料。

7、预算和决算必须在主管局长审查和监督下执行,重大开支由局长领导集体审议决定。

8、认真执行现金管理办法,超过100元以上的开支,必须持转帐支票结算,并及时到财会部门报销。

9、财会人员及时清理往来款项,经费不借给个人,公出人员返回后及时报销。

10、采购物品必须有正式发票,白条子不准报销。

11、库存现金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

篇8:教育经费审计制度

●拨款50万元至100万元的科技项目抽查审计

●拨款50万元以下的科技项目重点抽查审计

为进一步加强太原市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的管理和监督, 确保科技项目经费管理规范、使用合理, 太原市科技局近日出台《关于加强太原市科技计划项目经费审计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获得市级财政科技经费资助的科技项目, 应在项目完成后提请验收 (鉴定) 前, 组织开展项目经费审计。拨款1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全部审计;拨款50万元至100万元的项目实施抽查审计, 审计面应达到50%;拨款50万元以下的项目实施重点抽查审计。太原市科技局业务指导处室和专项管理机构确定抽查审计的项目名单后, 通知项目承担单位。工作性项目完成后, 太原市科技局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组织实施内部审计。

《意见》明确科技经费审计的重点内容包括:项目经费预算执行情况;项目的财政资助经费使用是否合理、合法, 是否完成相关经济指标;项目经费是否按项目设立专账进行核算, 项目完成后的决算编制是否真实、可靠。项目实施中变更预算的, 按经批准的变更预算进行审计。

项目承担单位完成项目后, 自行委托具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 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并向太原市科技局提交审计报告。《意见》对项目审计工作的程序做了规定, 即会计师事务所在接到项目承担单位的审计委托书后, 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和要求组成审计小组;审计小组检查项目合同, 审查项目决算, 查阅会计账簿、凭证、报表及相关资料, 察看现场、检查账物是否相符, 认真做好记录, 对纳入审计的主要支出凭证加盖审计专用章;审计小组根据审计结果, 出具科技项目经费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应当如实反映科技项目专项资金投入、使用、管理情况。针对项目承担单位在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审计报告要提出相关的整改意见和建议。

篇9:日本的义务教育经费国库负担制度

日本《义务教育费国库负担法》规定,所有公立中小学编内教职人员的人头费(包括工资和相关福利保障费用)以及学生人头补助费和特殊补助费的50%由国库直接负担(国立学校则100%由国库负担);同时日本《义务教育诸学校设施费国库负担法》规定:义务教育各学校计划内新增建筑、新增基本设施费用的1/2和危险建筑翻建改建费用的1/3也由国家财政直接负担。其余部分则由各公立学校的设置机构——都道府县及市町村级财政分担。

而地方财政所分担的公立学校教育经费的主要财源是转移支付金,即国家为了平衡和支持各地区自主发展和执行政务,按一定比例将地方交付税返还给地方行政团体,以平衡各行政区域间的财源和发展。

主管大臣按照各地区财政状况和其事业规模,制定地方交付税预算,并将所确定的金额交付给地方财政。如果地方财政所需要的转移交付金额超出地方税收上缴总额时,由自治大臣在协调各地区财政状况的基础上,调整和补足超出部分的请求金额,并负责交付给地方行政团体,用于发展包括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

因而,日本教育经费中的地方分担费用,实际上出自地方税收的返还——转移支付金。

所以,所有公立学校的教育经费,尤其是义务教育经费,实际上是有国库直接和间接负担的。

最近10年,日本的教育经费在整个国家预算中一直占有8.3%—9.1%的比例。据统计,1998年度日本国库直接负担的教育经费占政府年度财政预算的8.74%,而地方教育经费在地方财政预算中占有20.12%的较高比例。

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2001年度统计,1998年度日本全国的教育费总额(百万日元)及构成如下:

比 例 教育费

总额30,380,268 100%

国库负担6,893,60722.7%

地方财政16,948,210 55.8%

学校法人6,538,45021.5%

其中公立学校地方分担费为16,181,785百万日元,占教育经费总额的53.3%,由都道府县级财政分担其中的29.7%(8,947,863百万日元),另由市町村级财政分担23.6%(7,096,821百万日元)。

而日本文部科学省2001年度总预算额的6兆5784亿日元,占日本政府年度预算的13.52%;在文部科学省2001年度的总预算额中,由国库直接负担的义务教育费用为3兆153亿日元,占文部科学省总预算的45.8%。

通过对2000年度日本各都道府县和市町村级教育财政预算的抽样分析表明,在都道府县(相当于我国的各省和直辖市)级的财政预算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一般在25%~28.5%之间(其中东京都2000年度教育经费比例为15.7%);而在市町村(相当于我国的区、县)级的财政预算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一般在15.3%~17.6%之间。不同地区和不同年度的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预算中所占比例有所不同。(驻日使馆教育处供稿)

篇10:职工教育经费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促进企业职工教育工作,提高企业职工队伍素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企业财务通则》及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企业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为开发和提高企业职工的职业能力,适应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对职工进行的政治、文化、技术、业务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三条: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企业职工教育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履行本规定的职工教育职责。实施职工教育的管理工作,第四条:企业人力资源部的主要职责是:根据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需要,制订企业各类人员的培训规划、预算,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对相关人员开展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学历教育及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等;建立、健全企业各项教育培训管理规章制度;做好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统计工作及基础资料和职工教育信息库管理工作。

第五条:财务部根据人力资源部教育培训规划,依照有关程序列入预算,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审批后使用。

第三章职工教育的内容

第六条:职工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一)政治理论、职业道德教育;

(二)按岗位规范进行的专业技术、工作技能和文化知识的培训以及适应性的培训;

(三)对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进行的继续教育;

(四)对企业富余职工进行的转岗培训;

(五)根据需要对职工进行的高等、中等学历教育。

第四章职工教育的范围

第七条: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列支范围包括:

1.上岗和转岗培训;

2.各类岗位适应性培训;

3.岗位培训、职业技术等级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

4.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5.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6.企业组织的职工外送培训经费支出;

7.职工参加的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认证等经费支出;

8.购置教学设备与设施;

9.职工岗位自学成才奖励费用;

1O.职工教育培训管理费用;

11.有关职工教育的其他开支。

第五章经费来源

第八条:职工教育经费的来源有:

(一)按照国务院、财政部、省财政厅有关文件规定,按照计税工资总额的2.5%提取职工教育经费;

(二)属于企业开发新技术、研究新产品的技术培训费用,可直接在成本中列支;

(三)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技术改造项目的培训费用(包括出国费用),可在项目经费中开支。

第六章费用报销

第九条:经企业批准参加大专、本科学历教育的学费,凭毕业证及学费发票由企业按一定比例报销。其中:XXXX管理、法律专业由企业报销80%,其他专业由企业报销60%。

第十条:经企业同意参加各类培训教育并取得合格证书的,凭合格证及培训发票由企业报销。

第十一条:专业技术人员考评取得认资资格证书凭证凭发票报销。

第十二条:职工教育经费应单独建帐、专款专用。根据归口管理原则,教育经费由人力资源部审批开支。

第十三条:建立健全职工教育经费严格审批手续,不准截留挪用。当年用不完的,允许结转。职工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由审计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和审计。

第七章附 则

第十四条:本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的,以法律法规为准;第十五条:本办法由财务部门负责解释。

篇11:现代远程教育经费保障制度

为保障全县各学校远程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特制定《远程教育经费保障制度》,拿出专项资金,实行远程教育专款专用,给予经费保障。

一、经费投入:

1、凡经批准的远程教育经费由各学校校长统一管理。实行专款专用,由远程教育负责人统筹使用。

2、远程教育经费开支范围:

(1)用于学校远程教育经费(维修相关远教设备、购置紧缺设备等等);

(2)复印、誊录、翻印、打印等费用;文具费等;

(3)校内各项远程教育活动经费;教师外出学习经费 ;

(4)是学校购置教育图书、光盘以及各种远程教育材料费用。

(5)教师的教材费、专家讲课费等费用学校都是全力支持100%的给予解决。

二、经费管理

1、各学校以学为单位划拨专款用于远程教育的考核与奖励。分学期考核,分学期划拨,在划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按实际所需款额划拨。

2、各学校拨款金额按参加远程教育教师数全年考核奖励金额百分之八十的比例划拨。

3、各学校用于远程教育的专款由教育局核算中心代管,经费专款专用。

三、远程教育与教研的激励制度。

把教师的远程教育与研究成果等方面设置专项指标,纳入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估,把考评结果作为教师评优晋级的重要条件。拟建每年一度的教科研成果奖励制度、骨干系列教师评选制度、优秀实验教师评选制度;设立了教科研专项经费、骨干教师进修专项基金、教师教科研成果奖励基金、教师教育教学奖金等,各学校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远程教育学习、交流研讨、到外地考察学习活动及教科研成果奖励等。这些制度的创建,在今后的工作中能给远程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和硕县教育局

篇12:义务教育经费财务管理制度

为切实加强对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的使用管理,规范公用经费支出,确保公用经费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吴忠市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实施细则》(宁财教发[2006]257号)及《吴忠市区中小学义务教育保障经费财务管理暂行规定》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公用经费来源及使用范围

第一条 学校公用经费是维持学校正常运转所必须的经费。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来源主要包括财政核定的生均公用经费、杂费。(从2009年起初中生均公用经费定额为18元、小学为18元,初中每生每学年杂费500元、小学每生每学年300元)。

第二条 公用经费开支范围包括:教学业务与管理、教师培训、实验实习、文体活动、水电、取暖、交通差旅、邮电、仪器设备及图书资料等购置,房屋、建筑物及仪器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等。

第二章 公用经费使用管理原则与办法

第三条 我校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使用管理原则:集中监管、统筹使用、分级预算、计划调控。

第四条 学校会计加强对各学校公用经费预算编制指导及使用的监管。各学校费用由校长核准、经手人 “两签”后,再报乡中心学校审批列支。各学校费用收支仍在中心学校账套内分部门核算,以准确反映各学校的财务收支情况。

第五条 公用经费管理实行自下而上的预算编制制度。年初,统筹管理的经费由各学校根据本校实际需要进行公用经费预算编制,报中心学校初审。统筹使用的经费由中心学校牵头,各学校校长参与进行费用预算编制。后由中心学校对各学校的公用经费预算进行审核,最后报教育局核准和财政局备案后执行。

各校要严格按照科学合理、统筹兼顾、规范透明、高效顺畅的原则安排使用公用经费,既要保证学校开展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基本开支,又要适当安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需的活动经费开支,更要区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解决难点,集中财力办大事。学校公用经费预算要落实到具体项目、科目,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不留缺口,确保每一分钱用到学生身上。

第六条 公用经费执行支出实行自上而下的计划管理。各校预算及使用计划经上报并核准下达后,应严格按计划执行。各学校要制定实施预算计划,在学校内部把预算执行职责落实到具体岗位。

第七条 建立、健全学校内部财务管理制度,重大财务事项或活动资金支出超出2000元必须经学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中心学校要监督所辖各中小学的公用经费按计划规范使用,不得挤占、截流所辖各学校经费,原则上由各校自行支配,但村小超过2000元支出项目须书面请示中心学校研究同意,方可实施。‘

各学校要对照预算的总体目标,定期分析公用经费在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确保经费的正常使用。

第三章 公用经费使用要求与标准

第八条 公用经费使用要严格按照教育、财政部门核定的预算及内控计划执行,做到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学校公用经费不得用于教师奖金、福利(按规定标准计提的福利费除外)的开支、不得用于基本建设投资、偿还债务等方面的开支。

第九条 相关公用经费支出项目执行要求与标准。

1、教师培训费

按照学校日常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用于教师按照学校培训计划参加培训所需的培训费、差旅费、伙食补助费、资料费、住宿费以及大型培训讲座等费用的开支。

2、差旅费

①学校要建立健全出差审批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出差人数、天数和差旅费用。

②差旅费开支范围:包括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公杂费。

3、交通费

交通费的开支范围:指汽车燃料费、租车费等。租车费是指师生集体外出需租车而发生的费用。凡所租车辆须有合法证明材料,学校不得租用非法车。

4、设备购置费

设备购置费:指学校购置仪器设备、教学办公用品及图书资料等。符合政府采购条件的,由上级有关部门组织实行政府采购。

5、维护维修费:指不改变用途的各种设备(不包括车船等交通工具)日常开支的维修费用;各种房屋建筑物的不改变用途的维修费用和平房不改变结构、不增加面积的落地翻修费,校内公共设施,如道路、管道等设施的日常维修费用;房屋内部的装修及内部管线等改造支出;为保证网络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日常维护支出。

第四章 公用经费管理使用的开支计划和公示监督检查 第十条 学校应按照教育局《中小学义务教育保障经费财务管理暂行规定》及本校经费预算测算表编制全年公用经费使用开支计划。

第十一条 学校要建立规范的经费、实物、固定资产等管理制度和程序,厉行节约,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各校要建立物品采购登记台账,建立健全物品验收、进出库、保管、领用制度,明确责任,严格管理,做到账实相符,安全有效。每学期学校对帐物建册进行自查,中心学校定期组织核查。

第十二条 学校要将公用经费使用情况定期在校内公布,采用上墙公示,接受师生的监督。同时,要定期进行公用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资金收支管理。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2006年5月起试行,如本办法规定要求与上级部门规定要求有抵触的,则按上级规定要求执行。

附:义务教学保障经费及公用经费支出科目分类、支出比例。

郭家桥乡中心学校 2006年4月30日 义务教学保障经费及公用经费支出科目分类、支出比例

一、商品和服务支出约占公用经费总额70% 1.办公费占10%,反映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日常办公用品、书报杂志等支出;

2.印刷费占6%,反映日常印刷费用的支出;

3.取暖费占15%,反映取暖用燃料费、热力费、炉具购置费、锅炉临时工工资、节煤奖等支出;

4.维修(护)费占10%,反映日常开支固定资产(不含交通工具)维修维护费;

5.教师培训费占5%,反映在教师的继续教育,教学教研等方面开支的资料费、伙食补助、培训场地费等;

6.招待费占2%,反映按规定开支的各类接待费用; 7.工会经费占3%,反映单位按规定提取的经费;

8.商品和服务支出其它科目(手续费、水费、电费、邮电费、交通费、差旅费、租赁费、专用材料费、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等)经费支出占20%。

二、其他资本性支出约占公用经费总额20%。

1.办公设备购置费占8%,反应用于购置纳入固定资产核算范围的办公家具和办公设备的支出,其中课桌凳购置不少于5%;

2.专用设备购置费占5%,反映用于购置装备教学用计算机设备、电教室设备、体育设备、音乐设备等支出;

3.大型修缮占5%,反映用于校舍资本化(如围墙、厕所、车棚等)的各类大型修缮的支出。

上一篇:房地产渠道经理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九年级unit9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