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200字

2024-06-24

《论语》读后感200字(精选6篇)

篇1:《论语》读后感200字

当老师布置的作业中出现了读背《论语》时,我有些惊讶,也有些苦恼,这可不是一件轻松和简单的作业,可当我渐渐走进孔子的故事与世界,我才明白了这一句句精简的语句是孔子的生活感悟,也是教给我们的做人之道。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这句名言是孔子对学习的看法,死读书,不思考,又能学到多少东西?会思考,却不懂学习。又有什么本事?我总是爱一遍又一遍地读这句话,它告诉了我:只有在思考中学习,边学习边思考,学才能有效率。

篇2:《论语》读后感200字

《论语》,我在中学时候就曾通读过了,那时候受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对孔夫子的世界观和理论抱着一种审视的态度,有些地方甚至用讥笑的眼光看。如孔夫子的“自行束樇而上,吾未尝不诲焉”,觉得迂得可以。用这样的心情读书,得到的收获可想而知。今年初丁检在会上推荐读《于丹论语心得》,于是在网上-了认真看,看了后,有了严肃的思考和心得。于丹是北京大学的一位女教授,她以读《论语》为引领,把高深的道理寓于生动通俗的语言中,抓住了论语的核心要义,剖析并展开来,结合我们当前的社会,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篇3:《论语》中“之”字用法分析

《说文解字》:“之, 出也。象过屮, 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 地也。”罗振玉《增订殷墟书契考释》:“按:卜辞从止, 从一, 人所之也。”《尔雅·释诂》:“之, 往也。”从以上的记录来看“之”的本义是“到, 往”, 一般作动词用。但是, 在先秦古籍资料里, 绝大部分“之”字都是作为虚词来使用的, 可见“之”在很早以前就完成了意义的虚化, 在语言中扮演着表示语法意义的角色。

根据杨伯峻《论语译注》所附的《论语词典》对《论语》中“之”字使用情况的统计, “之”字单用共出现了596次, 其中用作动词的6次, 用作代词的306次, 用作小品词的278次, 其他用法16次;作为连用的固定结构“如之何”共出现15次;作为人名“孟之反”出现1次。

据笔者统计, “之”字在《论语》中共出现了609次, 其中用作动词9次, 用作代词305次, 用作助词279次, 用作介词1次, 固定结构“如之何”共出现15次, 作为人名出现1次。

一、“之”字作动词

“之”用作动词, 意思是“往, 到……去”, 在《论语》中的使用并不多, 有如下这些例子:

(1) 之一邦, 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公冶长》

(2) 子曰:“居处恭, 执事敬, 与人忠。虽之夷狄, 不可弃也。” (《子路》)

(3) 枉道而事人, 何必去父母之邦。 (《微子》)

(4) 赤之适齐也, 乘肥马, 衣轻裘。 (《雍也》)

(5) 子之武城, 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 曰:“割鸡焉用牛刀?” (《阳货》)

“之”字在《论语》中用作动词的情况很少, 更多的时候“之”字是作为虚词在使用, 它可以用作代词、助词、介词等。

二、“之”作代词

“之”字作代词是“之”字最普遍的一种用法, 可以根据“之”字作代词时具体使用情况的不同来进行分类。

1、“之”字用作他称代词, 有的在上文中有先行词, 有的在上文中没有先行词, 有的“之”字所指的内容在下文。“之”字的这种用法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他”或“它”, 在《论语》中出现频率很高, 一共288次。

(1) 子曰:“圣人, 吾不得而见之矣。” (《雍也》)

(2) 樊迟御, 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 我对曰, 无违。” (《为政》)

(3) 子谓公冶长, “可妻也。虽在缧之中, 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公冶长》)

以上三例中加点的“之”在上文中都有先行词, 分别指代“圣人”、“樊迟”、“公冶长”。

(4) 学而实习之, 不亦说乎? (《学而》)

(5) 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为政》)

以上是两例中的“之”字在上文中没有先行词, 但可以通过上文的内容推出“之”字所指的对象。第 (4) 例的“之”指代的就是“学”的内容, 即知识、技能等;第 (5) 例中的“之”指代的是孔子教诲弟子对待知或不知的态度。

(6) 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 (《为政》)

(7) 商闻之矣: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 (《颜渊》)

6、7两例中的“之”字都指代的是下文中的内容。第 (6) 例中两个“之”字指代下文中的“民”;第 (7) 例“之”字指代“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

2、“之”字作为代词, 有时在整个句子中作兼语, 既作前一动词的宾语兼做后一动词或形容词的主语, 在《论语》中仅出现了1次。

(1) 将命者出户, 取瑟而歌, 使之闻之。 (《阳货》)

“使之闻之”中的第一个“之”字用作兼语, 既作动词“使”的宾语, 又兼做动词“闻”的主语。

3、“之”字作代词, 有时用法相当于“其”, 可译为现代汉语“他的”、“他 (它) ”, 在《论语》中共出现了6次。

(1) 可使为之宰也, 不知其仁也。 (《公冶长》)

(2) 原思为之宰。 (《雍也》)

(3) “宗庙会同, 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 孰能为之大?” (《先进》)

以上各例中的“之”字可译为“他的”或“他 (它) ”, 用法相当于“其”。

4、用于动词后的“之”字与后面的成分同时都作为动词的宾语, 即双宾语, “之”字是这一结构中的间接宾语。在《论语》中“之”字的这种用法主要表现在与“谓”的组合中, 共出现10次。

(1) 曰:“其言也, 斯谓之仁已乎?” (《颜渊》)

(2) 曰:“不忧不惧, 斯谓之君子已乎?” (《颜渊》)

(3) 虽曰未学, 吾必谓之学矣。 (《学而》)

以上各例都是《论语》中“之”与“谓”的组合, 二者构成“谓之”这个述宾结构, “之”是双宾语中的间接宾语, 但因“之”字常和“谓”放在一起使用, 到了后来这种用法就逐渐固定下来, 成为一种固定的用法。

三、“之”作助词

“之”字在“定语+之+中心语”和“主语+之+谓语”这两种结构中确切的词性归属颇有争议, 杨树达、郭锡良主张连词说, 杨伯峻主张小品词说, 马建忠、王力主张介词说, 而更多的学者则主张助词说。在这里, 笔者选用助词说。一方面由于“之”字的用法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 “的”在现代汉语中归入助词;另一方面, 如果把“之”字归入介词或连词, 那么“之”就应该与大部分的介词或连词有许多相同之处, 但是“之”字与真正的介词或连词的用法又有很大的不同。因此, 笔者将“之”的这种用法归入助词。

1、用在修饰语和被修饰语之间, 使二者构成偏正短语, 表示修饰关系、领属关系, “之”前的宾语多数是名词、形容词, 但有时也用数量、动宾、偏正等词组来修饰, 可译为“的”。“之”字这种用法在《论语》中总共出现了185次。

(1) 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 (《学而》)

(2) 子曰:“射不主皮, 为力不同科, 古之道也。” (《八佾》)

(3) 曰:“古之贤人也。” (《述而》)

(4) 朋友之馈, 虽车马, 非祭肉, 不拜。 (《乡党》)

(5)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公冶长》)

(6) 文犹质也, 质犹文也。虎豹之犹犬羊之。 (《颜渊》)

以上“之”字, 从例 (1) 至例 (3) “之”用在前后两项之间表示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例 (4) 至例 (6) “之”用在前后两项之间表示领属关系。

2、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使一个句子变成分句, 构成“主语+之+谓语”的结构, 作句中的主语或宾语。“之”字没有具体的意义, 只有语法作用, 可以根据上下文恰当译出, 也可不译, 在《论语》中总共出现了67次。

(1)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 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雍也》)

(2) 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八佾》)

(3) 赤之适齐也, 乘肥马, 衣轻裘。 (《雍也》)

(4)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述而》)

(5) 子曰:“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 患其不能也。” (《宪问》)

例 (1) 至例 (3) 中的“中庸之为德也”、“天下之无道”、“赤之适齐也”分别作句中的主语。例 (4) 至例 (6) 中的“老之将至”、“松柏之后凋”、“人之不己知”分别作“闻”、“不知”、“知”、“不患”的宾语。

3、“之”作结构助词, 起宾语倒装在及物动词之前的语法作用, 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这种用法在《论语》中出现的不多有13次。

(1) 父母唯其疾之忧。 (《为政》)

(2) 夫何远之有? (《子罕》)

(3) 何陋之有? (《子罕》)

以上各例中的“之”字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只起语法作用。 (1) 至 (3) 例的正常语序分别为“父母唯忧其疾”、“有何远”、“有何陋”。

4、“之”作助词, 常用于副词或不及物动词后, 没有实在意义, 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这种用法的“之”或位于句中或位于句末, 出现的次数也比较少仅有9次。

(1) 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 (《阳货》)

(2) 其何以行之哉? (《为政》)

(3) 亡之, 命矣夫! (《雍也》)

第 (1) 例中的“之”位于副词“迩”和“远”之后, 其余两例都跟随在动词之后, 没有实在的意义, 只是凑足音节罢了。

5、“之”用在名词与介宾短语之间, 强调与谓语有关的方面, 一般可以不译出。这种用法在《论语》中并不多见仅出现了5次。

(1) 吾之于人也, 谁毁谁誉? (《卫灵公》)

(2) 君子之于天下也。 (《里仁》)

(3) 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 (《八佾》)

四、“之”作介词

“之”作介词, 有时相当于“于”;有时相当于“至”。总的来说, “之”作介词这种用法出现的很少。

(1)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子张》)

这句中的“之”相当于“于”, 可译为“对于”。

五、“如之何”凝固结构

“如之何”是在“如……何”这个动宾结构中间加入代词“之”字后构成的结构。在“如……何”这个结构中“如”字是动词, 含有处置义, “何”字是疑问代词, 在整个结构中用作直接宾语, “之”字作为代词插入“如……何”中间是古代汉语中的常用句式, 后来这种句式逐渐确立为凝固形式。

(1)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 如之何?” (《子罕》)

(2) 佛以中牟畔, 子之往也, 如之何? (《阳货》)

(3) 本之则无, 如之何? (《子张》)

(4) 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 而乱大伦。 (《微子》)

(5) 如之何其拒人也? (《子张》)

(6) 其生也荣, 其死也哀, 如之何其可及也? (《子张》)

以上 (1) 至 (3) 例中的“如之何”用于句末作谓语, 表示询问, 可译为“怎么样”。 (4) 至 (6) 例中的“如之何”在句子中作状语, 表示反问, 译为“怎么”。以上诸例中的“之”字大多已经虚化, “如之何”作为一个整体使用。

另外, “之”在《论语》中有一例是用在人名中。

(1) 子曰:“孟之反不伐, 奔而殿, 将入门, 策其马, 曰:‘非敢后也, 马不进也。’” (《雍也》)

一个时代的著作往往代表着那个时代的语言特色, 《论语》作为先秦时期的代表作品, 可以反映出先秦时期的语言习惯。通过分析《论语》里“之”字的用法, 反映了先秦时期“之”字的使用情况。从以上五个方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论语》中“之”字的虚化已经相当成熟, 作为虚词使用已经占了很大一部分, 而实词意义的使用已经非常少见了。并且, “之”字在单用的前提下, 已经开始与其他词语一起构成凝固结构使用, 促进着后代语言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 2006.

[2]杨伯峻.古汉语虚词[M].中华书局, 1981.

[3]汉语大字典[M].四川辞书出版社, 湖北辞书出版社, 1986.

[4]杨树达.词诠[M].中华书局, 1928.

[5]崔爱梅.《论语》中“之”用法[J].现代语文, 2009 (02) :63-64.

篇4:《论语》读后感

《论语》中有一句话是: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叛)矣夫!”意思是:孔子说:“君子要广泛地学习一切知识,并且用礼来约束自己,这样就可以不背离君子之道了。”为了帮助孩子理解,下面还有一个小故事,讲的是有一个小孩很放纵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大家都以为他没出息。一天,他听见有人对自己家的孩子说:“你不要和他玩,他仗着自己家有钱不读书,别跟他学坏了。”他听了后收到深深的警醒,觉得很有道理,从此发奋读书,做了一个有用的人。

是啊,我们要从小严格约束自己,广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能放纵自己。我不由地想起了我自己。这个暑假,我没有能好好管理自己的学习,每次都是在妈妈的再三提醒下做作业、看书。我又想到,我的一个姐姐在常熟市重点中学1200名学生的入学考试中考到了第2名,而她的妈妈却向来不太管孩子的学习,我对姐姐的聪明刻苦佩服不已。而妈妈却说,姐姐能取得好成绩,都是靠自己的勤奋与自觉。她没有参加任何辅导班,妈妈也只让她自己学习,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姐姐自己抓重点、做练习,取得了全市第二名的优秀成绩。我想,如果我也像姐姐一样学习,我会不会也会有她那么好的成绩呢?

故事里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远近闻名的学者,姐姐通过自己的勤奋、自觉取得好成绩,而我却仍然事事靠老师、靠家长,总希望别人推着自己前进。可现在我明白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我们不能靠老师、靠家长,只能靠我自己、靠我的努力、靠我的勤奋。我要像故事中的孩子一样,及时改正错误,自我约束,奋发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篇5:《论语》读后感200字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论语在历代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

《论语》已有200千多年的历史了,里面的内容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共有18、20册。里面的第 一篇对我印象特别的深: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解释是:孔子说:“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才能,我并不抱怨,不也是君子吗。”

篇6:《论语》读后感200字优秀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在《论语》里的中心思想讲的其实是做人的道理,比如”现在的少数人无德无能,却贪赃枉法,祸害民众,不正是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吗?又比如现在的少数人,听到好的事或能帮助别人的好事也不去做,发生了假、丑、恶的事情也不去指责,令其改正,不正是”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吗?这些事情也都是现今人们的日常生活不希望发生的又十分担忧的事情,不正是”是吾忧也“吗?

孔子在古代就有”是吾忧也“之想,而我们生活在现代的人为什么不能消除”吾忧之事“呢?共建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园呢?品味《论语》如这缕缕阳光,给人以光明和温暖。

上一篇:励志青春,报效祖国下一篇:中国古代著名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