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

2024-08-20

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精选18篇)

篇1: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

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又称亚硫酸酐,是最常见的`硫氧化物,硫酸原料气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硫是无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火山爆发时会喷出该气体,在许多工业过程中也会诞生二氧化硫。由于煤和石油通常都含有硫化合物,因此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硫。当二氧化硫溶于水中,会形成亚硫酸(酸雨的主要成分)。若在催化剂(如二氧化氮)的存在下,SO2进一步氧化,便会生成硫酸(H2SO4),碰到皮肤会侵蚀使用时要警觉。

篇2: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NaOH),俗称苛性钠、苛性钠和苛性钠,是两种常温下的白色晶体。它具有高度腐蚀性,可溶于水。它的水溶液呈强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氢氧化钠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碱,是化学实验室中的基本药物之一。其溶液可用作洗涤液。氢氧化钠也可溶于乙醇和甘油,但不溶于乙醚、丙酮和液体固体氢氧化钠。当溶解或用浓缩液稀释时,它会释放热量。市政笛烤有两种类型:固体苛性钠和液体苛性钠:纯中间苛性钠是白色的,带有块状、片状、棒状、颗粒状、脆性,而纯液体苛性钠是无色透明的液体。苛性钠在空气中容易潮解并吸收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是强碱之一,能与许多有机和无机化合物反应。它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能灼伤人体皮肤等。氢氧化钠使水中的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完全离子化,并能与任何质子酸进行中和反应。

氢氧化钠是制造肥皂的重要原料之一。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油,混合物将按比例反应形成固体肥皂。这种反应也利用了水解的原理,这种由氢氧化钠催化的水解叫做皂化反应。

什么是二氧化碳?

篇3: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

本课选自苏教版《化学1》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一单元第二课时。主要介绍Al2O3和Al(OH)3的化学性质及应用,并以此为例引出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教学的重点难点是Al2O3和Al(OH)3的两性的理解和应用。

课程标准要求: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铝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据此,《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提出基本要求:了解氧化铝、氢氧化铝的性质;以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为例了解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和一般性质。发展要求:了解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换关系。

达成目标发掘

微课程教学法把单位课时教学活动划分为课前自主学习和课堂学习(内化知识、拓展能力)等两个循序渐进的阶段:

第一阶段:课前自主学习阶段。由学生在家通过观看微视频和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给出的学习任务,使之了解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够书写Al2O3和Al(OH)3与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理解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的概念。

第二阶段:课堂学习(内化知识、拓展能力)阶段。由学生协作探究:为何氯化铝和氢氧化钠滴加顺序不同会产生不同现象?实验室应如何制备Al(OH)3?从而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进一步加深对Al2O3和Al(OH)3的两性的理解和应用,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语言表达、自我判断、相互沟通、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

课前准备

1.设计自主学习任务单

自主学习任务单(简称“任务单”)的设计遵循如下逻辑:其一,提炼达成目标;其二,根据达成目标设计学习任务;其三,根据学习任务给出学习方法建议;其四,设计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需要说明的是,在完成达成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方法建议的设计之后,教师已经能够预估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效。教师可以基于自主学习成效完成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然后,从学生视角予以预告,即完成课堂学习形式预告。

至此,一个目标管理的学习过程已经清晰呈现出来,如下页附件1所示。

2.录制微视频《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1)任务分析与技术类型选择

录制微视频首先需要学习任务分析,使设计出来的视频能够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单”给出的学习任务。因此,微视频的设计要以达成目标和学习任务为依据,为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提供支架。

此外,考虑到化学学科特点,微视频选择视频多段合成的技术类型,利用Camtasia Studio软件录制四个部分图文并茂的PPT讲解,然后再采用三段实验录像视频与CamtasiaStudio软件录制四个部分交叉合成为一个8分多钟的微视频。

(2)微视频逻辑线索

整个逻辑结构如下图: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

3.设计课堂学习形式

(1)课堂学习形式设计的依据

课堂学习形式的设计依据自主学习成效预估,据此设定自主学习反馈、课堂检测、协作探究、展示和评价等四项教学活动,并将小组合作学习贯穿于每一项教学活动之中。

(2)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根据班级学生数组建六个学习小组,每组6~7人,由学生创意本小组名称。小组设组长、发言人各1名,联络员2名,执行员2~3名。

组长负责协调小组活动,并记录各成员的分数;发言人负责在展示环节代表小组发言;联络员负责收发本小组“任务单”、课堂检测单、课堂协作探究作业,同时和其他小组进行互批;执行员主要负责协作探究中的实验操作。

组员分工实行轮换制。根据课堂评分,每隔一月进行分工轮换,目的是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发展综合能力(包括表达能力、动手能力、沟通和协调能力等)的机会。

4.设计课堂检测和课堂协作探究作业

(1)设计课堂检测的基本思路

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到课堂上接受检测,检测的难度与“任务单”和微视频相当,具有行为主义的性质。同时,检测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就感。由于“任务单”采用问题导向策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完成自主学习任务中体验到学习成就感。进入课堂检测,一般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能够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就感,为迎接进阶探究的挑战做好心理准备。

(2)设计课堂协作探究作业的基本思路

微课程教学法认为,没有课堂作业就没有“翻转”。但是,作业的深度和广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检测”的水平,而要根据“最近发展区”原则,循序渐进地提升难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课堂分组实验准备

试管架、洗瓶、镊子、烧杯(50ml)、胶头滴管、小试管、2mol/L的Al Cl3溶液、6mol/L的氨水、6mol/L的Na OH溶液、6mol/L的盐酸溶液。

6.课堂教学媒体准备

本节课将手机这一移动通信设备引入课堂。准备工作如下:

(1)电脑

①预装Flash定时器。用以控制学生检测、讨论、合作、发言的时间,培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的好习惯。

②预装Mirror OP Sender软件。与手机形成互动。

(2)手机

①预装Mirror OPSender软件。形成与电脑互动,实现与电子白板实时对接。

②电脑、投影仪、手机互动的优势。其一,手机拍摄学生作业照片上传到电脑,投影仪立即实时呈现,方便学生在展示探究成果时作可视化讲解。其二,现场即时呈现学生协作探究的照片和视频,可以激励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帮助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课堂教学过程及其评价

1.第一环节:自主学习反馈

各组联络员分发批改后的“任务单”,供学生查看,个别学生完成订正,组长统计“任务单”得分。本环节通常2分钟就能完成。

2.第二环节:课堂检测

(1)三分钟检测

联络员领取课堂检测单,分发到每位学生。教师打开Flash倒计时器(预约时间3分钟),学生作答。

课堂检测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查漏补缺,而是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就感。检测难度一般不超过“任务单”难度。

(2)协作评价

检测结束,联络员收齐检测单,交兄弟组组长互换批改。各小组在协作交流中得出正确答案。联络员回收本组检测单,组长负责记录分数。

检测发现,部分学生不知道NaOH溶液不能和Mg(OH)2固体反应,有部分学生使用了盐酸;还有学生不知道Mg(OH)2固体和NaAlO2溶液可以用过滤方法分离,原因是没掌握NaAlO2是可溶性盐。

可喜的是,这些“不知道”,在交互批改的讨论中都升华为“知道”,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比听老师讲解要深刻得多,说明协作学习较之于讲授式教学更有益于学生内化知识,更容易让学生收获学习成就感。

3.第三环节:课堂协作探究作业

(1)下达协作探究作业

第二环节结束,联络员将讲台上的协作探究作业分发给小组成员。

学生被要求依次完成三个探究作业,边讨论边实验。六组学生都要做这三个作业,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展示形式和发言由两个组商讨进行,形式不限。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会对学有困惑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如附件2所示。

(2)协作探究过程中的师生行为

学生行为。在协作讨论中,学生轻声交流。小组执行员按照顺序有条理地完成实验,组长在旁认真记录书写,联络员将本小组的结论和现象分别与邻组交流,发言人则认真记录综合意见,准备发言稿。

教师行为。教师巡回于各组之间,不时用手机拍摄学生作业和讨论的视频或照片。由于预装了Mirror OPSender软件,可以实现手机和大屏幕的实时对接,将各组讨论、作业情况即时传送到大屏幕上,使学生对教师在身边指导和拍摄感觉非常亲切。而且,教师也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指导。

(3)协作探究作业思考

布置协作探究作业,绝不是简单的视频内容的重复,而是对视频知识内容初步识记后的进阶,尤其要注意和视频内容的衔接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衔接。

设计协作探究作业需要预估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及其原因,同时预估学生可能会因不正当操作而产生的不同现象。笔者采取适时在分组辅导过程中穿插鼓励,鼓励学生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现象,以得出正确的操作方法。

同时,让学生探究在错误操作方法中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从而形成辩证思维,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都得到发展,进而实现对原有知识体系的补充和完善,形成学生大脑中的个性化思维模式,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

4.第四环节:展示和评价

各组发言人分别上讲台宣读探究成果。与此同时,教师将学习过程中拍摄的分组活动照片和探究作业答案照片依次上传到教室的大屏幕上,方便学生可视化演讲。

当一位发言人发言后,其他组会提出不同意见,发言人需要加以阐释,最后由该组组长进行总结,各小组将给出各自对该小组的评分同时结合自评分,才能最终确定该小组的得分。

最后,教师用两分钟时间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点评,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仔细观察各小组协作状况,从学生学习内容、学习形式,以及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思想碰撞等方面做好记录,恰如其分地肯定长处,指出不足,并提出继续努力的建议。

在翻转课堂中,笔者认为最有意义的就是这个环节。布鲁姆认为:评价(evaluation)是认知领域里教育目标的最高层次。智慧的教师绝对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对课堂上产生的各种问题都能及时记录、及时判断、随机应变,点化学生智慧,使教学相长在翻转课堂中生成。

实践翻转课堂的体会

1.抓住“翻转课堂”的核心

为了实施翻转课堂,很多教师会将主要精力都放在微视频的制作上,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视频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设计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课堂检测和课堂协作探究作业。教师要在这三项任务上下大功夫,绝不能仅仅从参考材料上挑几道题目。

翻转课堂成功的关键,还在于协作探究、同伴互助带来的“吸收内化”效益的提升。此外,在学生进行课堂的合作、讨论、展示和评价时,都需要教师全神贯注、细致记录、智慧点化,这样才能真正让课堂翻转起来!

2.抓住“自我角色”的转化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从台前走向幕后,担当了“导演”、“编剧”的角色,学生才是“演员”,是探索、发现、认知,成长的主体。教师定好位,转化好角色,才能在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翻”起来。

3.抓好“合作学习”的评价尺度

翻转课堂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如何在协作探究过程中做到分工合理、评价公正,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只有分工明确、评价公正的体系,才有利于学生全方位发展,真正成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主导。

4.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信息技术整合能力

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开发个性化的微视频。视频制作固然简单,但对教师来说,需要最精准地把握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将一个课时或一个小节的内容浓缩成为一个5~10分钟的短视频。视频要思路清晰,呈现生动,才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有比较高的要求。此外,无论录制视频还是合成视频,以及课堂教学技术运用,都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应用,才能发挥其与课程整合的功效。

5.学生喜欢翻转课堂学习模式

学生对翻转课堂学习模式已经很适应,对于在家观看微视频非常配合。

6.翻转课堂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发展,又有利于提升学习成绩

一年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我判断能力、相互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都能得到显著提高。此外,笔者也对学生的成绩进行了跟踪和分析,无论是月考、期中考还是参加市区统考,翻转课堂实验班的成绩在均分和优秀率上都是全胜。这说明:即使用传统方式评价翻转课堂,其绩效也丝毫不落下风。

篇4: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

关键词:喷泉实验拓展;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趣味性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243-01

喷泉实验是高一化学中的一个趣味性实验,也是一个重要的实验,在实验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富有探究意义。对喷泉实验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多种气体的性质和反应,其原理的拓展和迁移还可以应用于有关装置的气密性检查、装置中液体的倒吸、排水集气和排水量气等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设计喷泉实验之前必须了解喷泉实验的原理:通过物理学中的压强改变(主要是减少)使液体通过大气压强进入容器中形成的现象。

喷泉实验是课本叙述和演示的一个重要实验,也是高考常考内容,并且题型的设计屡有创新,难度也在变化中递增。我们通过实验操作、讨论、计算,不仅要了解溶于水的气体,由压强变化形成美丽的喷泉的定性认识,更要掌握气体和溶液、或气体和气体只要压强变化都能形成这一实验现象的本质。

深层思索:瓶内外压强的显著差异导致了喷泉现象。也就是说,喷泉是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显示的是瓶内外气体压强的差异。那么,是否可以通过其他外在形式来显示压强的变化呢?

一般要求气体溶解度较大(理论上1:1溶解即可,但实际要求较大)。可以通过增压使气体与水(或其它液体)接触后,也可通过减压直接将水(或其它液体)吸入。若是滴管引发的,则滴管中所能挤出的水的多少、气体溶解度大小、烧瓶体积大小、导管粗细、导管高度都可能成为喷泉实验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即挤入液体溶解完气体后形成相对压强减小程度、能使液柱上升的高度等都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一般来讲,烧瓶小些为好,导管细些、短些实验更容易成功。

这里列举一些能做喷泉实验的组合:

1、NH3、HCl、HBr、HI等这些在水中溶解度大的气体、NO2或V(NO2):V(O2)为4:1的混合气体或V(NO):V(O2)为4:3的混合气体,都可与水配组做喷泉实验;

2、CO2、SO2、H2S、H2 NO2、Cl2溶解度不大的等酸性气体不能与水配组形成喷泉,但可以与NaOH溶液配组形成喷泉,且NaOH溶液浓度越大,效果就越好;

3、有机气体与有机溶剂配组形成喷泉;

4、O2、N2、H2等不溶于水的气体,设计一定实验条件将其反应掉,也能形成喷泉。

5、液体是盐酸或硫酸时,NH3等碱性气体。

所以能做喷泉实验的组合有很多,总之能使气体大量溶解于水(溶液)中或能与溶液反应即可形成。由喷泉实验的启示,我们设计氢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的喷泉实验。

【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2↑CO2+2NaOH=Na2CO3+H2O

【实验用品】

仪器:微型气体发生器、塑料多用滴管、微型集气瓶、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T形管、100mL、烧杯胶皮管、橡皮塞、火柴、酒精灯

药品:稀盐酸(1:2)、石灰石(或大理石)、1mol/LNaOH溶液蓝色石蕊试纸

【实验装置】

【实验过程】

1、仪器组装

装置主要有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组成:

从中间剪开一只塑料多用滴管,将一只玻璃导管塞进带有细径的一半,制成套有去底塑料多用滴管的玻璃管,将细径部分插入T形管内并用胶皮管连接密封好。按上图所示连接组装仪器。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在微型集气瓶的瓶口塞紧一只橡皮塞,将套有去底塑料多用滴管的玻璃管的下端插入盛有少量水的小烧杯中。用手挤压胶头,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松开手,导管内上升一小段水柱,过一会儿,液面不下降,说明装置不漏气,气密性良好。

3、制取并收集、检验二氧化碳

在微型气体发生器底部的凹坑内加入适量细小的石灰石,在塑料多用滴管内吸入稀盐酸,插入微型气体发生器的支管内,塑料多用滴管和支管之间用胶皮管密封连接。在微型集气瓶的瓶口塞一团棉花,挤压胶头,使稀盐酸进入微型气体发生器,开始反应并制取二氧化碳,用向上排气法在微型集气瓶内收集二氧化碳。过一会儿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然后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置于微型集气瓶口,半分钟后可以看到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4、二氧化碳溶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喷泉实验

用橡皮塞塞紧微型集气瓶的瓶口,再制取少量二氧化碳,排除细径内的空气。然后再反复挤压几次胶头(滴管内少量的稀盐酸已经消耗完),促使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一会儿,可以看到氢氧化钠溶液通过细径被吸进微型集气瓶中,形成喷泉。最后整个实验装置内都有大量液体。

【实验优点】:

1、装置简单,便于组装和操作。

2、可以自由的控制反应物的用量。

3、实验现象明显,趣味性十足。

本实验是在氨的喷泉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和和扩展,使学生知道喷泉实验不只是局限于用易溶的气体与液体来做。同时通过本实验的探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从实验中理解原理,并培养了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的方法,懂得了实践出真知的辩证科学原理。

通过该实验的探究使学生知道了喷泉实验不只是局限于类似氨的溶于水的设计方案,比如本实验中互相反应的气体和溶液也可以完成喷泉实验的设计。类似的组合还有很多,学生可以根据喷泉实验的原理自主设计一些其他的喷泉组合。在完成实验探究的同时,能体验到实践活动中的乐趣,并能够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和丰富自己的科学视野,在科学探究的学习路上渐行渐远。

参考文献:

[1] 周之云.二氧化碳的制取及喷泉实验.教学仪器与实验,1993,(04)

[2] 汪自友.丰富多彩的喷泉实验.青苹果,2006(03)

[3] 廖旭杲.喷泉实验教学三部曲.化学教学,2002(07).

篇5: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

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原理

过氧化钠是碱性物质,二氧化碳是酸性气体,所以二者会发生化学反应。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其中氧化剂,还原剂均有Na2O2,它的氧元素为-1价,不稳定,很容易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后有-2和0价的氧。该反应在有水条件下(或描述为湿润的CO2)反应较快,而干燥的CO2反应速度较慢。

篇6: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硫吗

二氧化硫,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工业上常用制二氧化硫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等。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是由于它(亚硫酸)能与某些有色物百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这种无色物质容易分解而使有色物质恢复原来的颜色,因此用二氧化硫漂白过的草帽辫日久又变成黄色。二氧化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的漂白作用也被一些度不法厂商非法用来加工食品,以使食品增白等。

篇7: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

二氧化硅的相关性质

二氧化硅有晶态和无定形两种形态。自然界中存在的二氧化硅如石英、石英砂等。二氧化硅的`化学式为SiO?,不溶于水,与强碱在加热时熔化,生成硅酸盐。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因此可以与NaOH等热的浓强碱溶液或熔化的碱反应生成硅酸盐和水,而不跟一般酸反应。

二氧化硅是制造玻璃、光导纤维、光学仪器的原料,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用途,但有时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如果人长期吸入含有二氧化硅的粉尘,肺部会发生病变。

篇8: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是氢氧化钠的一个重要化学性质, 近年来, 此反应成了各类初三化学考试中的热点。为了使学生对此有清楚的认识, 笔者将涉及此反应的考题归为七个考点,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反应方程式:CO2+2Na OH=Na2CO3+H2O

考点1:NaOH固体可做干燥剂, 能干燥二氧化碳吗?

分析:不能。因为两者要发生化学反应。此类考点是化学反应原理的直接运用。

考点2:NaOH为什么必须密封保存?

分析:第一个原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而潮解;第二个原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此考点将本反应和空气的成分联系起来。

考点3:吸收或除去CO2, 选用Na OH还是Ca (OH) 2溶液?

分析:Na OH溶液。等质量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 Na OH的质量分数远远大于氢氧化钙, 故Na OH多, 吸收二氧化碳就多, 吸收或除去的效果就好。此考点将本反应和溶解度联系起来。

考点4:用辅助实验初步证明CO2和Na OH溶液发生了反应。

分析:由于此反应没有明显现象, 只能通过其他辅助实验间接证明。第一类:通过Na OH溶液与CO2发生反应, 使容器内出现气压降低的现象。第二类:通过证明产物有Na2CO3的存在来证明CO2和Na OH发生了化学反应。

第一类举例:

操作及现象:

图1中, 将胶头滴管中的Na OH浓溶液挤入锥形瓶中, 片刻后观察到小气球膨胀。

图2中, 将充满CO2的试管倒置在盛有Na OH溶液的烧杯中, 片刻后观察试管中液面上升。

图3中, 将胶头滴管中的Na OH溶液挤入圆底烧瓶中, 打开止水夹, 烧杯中的水进入圆底烧瓶中, 形成喷泉。

图4中, 将分液漏斗中的溶液放入锥形瓶中, 打开止水夹, 烧杯中的水倒流。

第二类举例:

法1:取实验后的溶液滴加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则证明NaOH和CO2反应。

方程式:Na2CO3+2HCl=2NaCl+CO2↑+H2O

法2:取实验后的溶液加Ca (OH) 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则证明Na OH和CO2反应。

方程式:Na2CO3+Ca (OH) 2=CaCO3↓+2Na OH

法3:取实验后的溶液加C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则证明NaOH和CO2反应。

方程式:Na2CO3+CaCl2=CaC O3↓+2NaCl

考点5:如何证明NaOH的变质情况?

分析:Na OH变质有三种情况: (1) 未变质:全部是Na OH; (2) 全部变质:Na2CO3; (3) 部分变质:Na OH和Na2CO3的混合物。

方法: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 加水溶解, 加入过量CaCl2, 若无沉淀, 则未变质;若有沉淀, 过滤, 向滤液中加酚酞, 如果溶液变红, 则部分变质;如果溶液不变色, 则全部变质。

考点6:工厂废气中含有SO2, 可用Na OH溶液吸收, 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分析:SO2+2Na OH=Na2SO3+H2O此反应是本考点的迁移。

考点7:装Na OH的试剂瓶用橡胶塞而不用玻璃塞的原因 (玻璃中含有Si O2) 写出方程式。

分析:Si O2+2Na OH=Na2Si O3+H2O此反应是本考点的迁移。

以上七个考点是考试中最常见的, 只要做到理解原理清楚, 是较容易掌握和进行知识迁移的。

参考文献

[1]薛金星.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手册[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2011

[2]金慧文.多功能词典[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篇9: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

一、实验目的

1.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学生在学习这个性质时认识模糊,很容易出错,并且这个性质往往成为各种考试的热点,增补一个现象明显让人印象深刻的实验是很有必要的。

2.增补后的实验能达到以下要求:现象明显、操作简便、药品节约、没有污染。

3.要防止氢氧化钠溶液中溶剂水对此反应的干扰,同时通过控制变量做了水与二氧化碳作用的对照实验。

4.化学反应的本质是由新物质碳酸钠生成,通过滴加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检验一下生成物碳酸钠的存在很有必要,

二、实验仪器及试剂

药品: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红墨水,雪碧一瓶,稀盐酸。

仪器:具支试管(两个),注射器(四个),橡皮塞(两个),自制U形管一个,胶皮管(8cm长两段),长尾夹两个,试管架一个,单孔橡皮塞一个10cm长的胶皮管一段。

三、实验仪器装置图及仪器的组装说明

(一)实验仪器装置图

(二)仪器的组装说明

1.在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红色墨水,用胶皮管把U形管与具支试管连接好,形成一个连通器。

2.调节好U形管内左右两端红色液面相等的高度如图1所示,用长尾夹加紧两端的胶皮管。

3.用两个橡皮塞塞紧具支试管口、每个橡皮塞上分别插入两个注射器;左端大注射器中装入5ml氢氧化钠溶液;右端大注射器中装入5 ml蒸馏水,左右两端两个小的注射器中均装入1ml稀盐酸。

四、实验操作步骤

1.通过震荡雪碧瓶排出的二氧化碳让两个具支试管充满二氧化碳气体。

2.分别向两个具支试管中用注射器注入5ml的氢氧化钠溶液和5ml蒸馏水,震荡,然后放在试管架上,打开两端的长尾夹。

现象: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相连的U型管一端的液面升高。

结论:实验现象说明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具支试管中气压变得更小,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排除了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剂水对实验结论的干扰。

3.在继续向两支具支试管中滴加等体积的稀盐酸观察。

现象: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相连的U型管一端产生的泡多,而与滴入水的相连的U型管一端产生的泡少,左端升高的U型管的红色液面又下降了。

结论: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确实发生了反应生成了碳酸钠,碳酸钠与滴入的稀盐酸反应又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左端的升高的红色液面又下降了。

五、创新的意义

1.该实验通过U形管内红色液体流动,动感十足,形成了强烈对比;用注射器加入等体积药品,采用控制变量法做了水与二氧化碳作用的对照实验,有效排除了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对此反应的干扰,使学生对二氧化碳确实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形成清晰的认识,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盐酸与生成物作用产生气体也很明显,大量气泡,加深了学生对生成物的认识。装置的灵敏度高,现象明显,直观效果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该装置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系统,对环境的影响很小,绿色环保。仪器易得,装置和操作简单,在学生分组实验中能充分运用,操作简单,适合推广。

4.此套装置用途广,凡是有气体体积变化,气压变化的对比实验都可以用此装置进行探究,例如,比较两种气体(例如氧气和二氧化碳)溶解能力的大小;比较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的能力实验等都可用此装置。

六、自我反思与评价

教材上没有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演示实验,我创新的实验弥补了教材上的不足。我认为增补这样的实验不仅能在短时间内有效解决了学生的疑点,突破了难点。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实验展示了化学的美感,美的化学、环保的化学、绿色的化学能引导学生热爱这门学科,这对于我们这些从事化学教育的工作者来说,意义尤为重大。

篇10: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

评分标准(4)

实验要求

1.正确组装实验装置并检验其气密性。

2.正确用排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并验满。

3.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二O一一年泰安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实验技能考查

化学(4)评分表

准考证号座号姓名总分

监考员签名:主监考员签名:

二O一一年泰安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实验技能考查

化 学(4)试 卷

篇11:硫酸铜加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

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原理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反应原理是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交换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沉淀、气体或弱电解质,使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化学反应即向着离子浓度降低的方向进行。

篇12: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

层状氢氧化镁铝对偶氮染料酸性黑10B的脱色性能研究

摘要:分别用层状氢氧化镁铝(LDH)和焙烧层状氢氧化镁铝(CLDH)作为吸附剂吸附脱除水溶液中偶氮染料酸性黑10B.考察了脱色时间、pH值、吸附剂的.投加量、温度、染料初始浓度和焙烧温度等因素对脱色率的影响.结果表明,LDH及CLDH对酸性黑10B染料具有良好的脱除效果,室温下,10g/L LDH和1g/L的CLDH对浓度为100mg/L的染料的脱色率分别达95.93%和99.97%.pH值是影响吸附能力的关键因素,吸附剂对溶液pH值有一定缓冲作用.LDH及CLDH对酸性黑10B吸附结果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饱和吸附后的LDH及CLDH用高温热解法再生,吸附性能良好,随再生次数增多,脱色率下降.作 者:王立秋    王海增    李冬梅    郭鲁钢    宋卫得    Wang Liqiu    Wang Haizeng    Li Dongmei    Guo Lugang    Song Weide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青岛,266003 期 刊: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ISTICPKU  Journal:TECHNIQUES AND EQUIPMENT FO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年,卷(期):, 7(9) 分类号:X505 关键词:层状氢氧化镁铝    偶氮染料    酸性黑10B    吸附    脱色   

篇13: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

关键词:二氧化碳,石灰水,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用来定性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但是在实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现象:

1.溶液变浑浊;

2.溶液变浑浊后, 继续通二氧化碳浑浊的分散体系变成很澄清的溶液;

3.溶液变浑浊后, 继续通二氧化碳浑浊的分散体系变得不太澄清的分散体系;

二、理论分析

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溶液变浑浊, 即有白色沉淀碳酸钙生成。

继续通入二氧化碳, 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浑浊的分散体系理论上应变成澄清的Ca (HCO3) 2溶液。但在继续通入的过程中为什么有时完全澄清;有时Ca CO3沉淀又不会完全消失呢?

1.计算饱和的石灰水中Ca2+的浓度, 假设溶解的氢氧化钙的浓度为:s, 则有

查表知氢氧化钙的Ksp=4.68×10-6

即有[Ca2+][OH-]2= (s) (2s) 2=4s3=4.68×10-6

S=1.05×10-2mol/L

2.计算完全澄清时碳酸氢根离子的浓度

3.计算碳酸氢根离子电离出碳酸根离子的浓度实验中随着二氧化碳的不断通入, 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浓度逐渐增大。根据电离平衡的原理可知, 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程度也在逐渐增大。

设:电离出碳酸根离子的浓度为x, 则有:

查表得碳酸的电离常数Ka2=5.61×10-11即有

计算得x=1.08×10-6mol/L

4.计算碳酸钙沉淀溶解平衡时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浓度

由于电离出的碳酸根离子又可与钙离子结合, 形成碳酸钙, 依据碳酸钙沉淀的溶解平衡。

设:电离出碳酸根离子的浓度为y, 则有:

查表知碳酸钙的Ksp=4.96×10-9

即有[Ca2+][CO32-]= (y) (y) =4.96×10-9

此时溶液中[CO32-]=1.08×10-6mol/L, [Ca2+]=1.05×10-2mol/L

三、分析

当[CO32-][Ca2+]=Ksp=4.96×10-9溶液对碳酸钙来说是恰为饱和溶液, 既不会有碳酸钙沉淀生成, 也不会有碳酸钙沉淀溶解;

当[CO32-][Ca2+]>Ksp=4.96×10-9溶液对碳酸钙来说是过饱和溶液, 沉淀平衡将向着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

当[CO32-][Ca2+]

从以上数据可得[Ca2+][CO32-]=1.13×10-8>Ksp=4.96×10-9。所以, 在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虽然能使沉淀减少, 但不可能使沉淀完全消失, 即不可能得到完全澄清的溶液。

四、验证结论

二氧化碳一般是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在常温时发生反应:

化学反应原理是:

实验装置是:

是否受少量水蒸气和少量的氯化氢气体的干扰呢?为排除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的干扰, 先将生成的气体通过饱和的食盐水以除去氯化氢气体;再通过浓硫酸以除去水蒸气, 最后才通入饱和澄清的石灰水。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是:

这样, 就可以得出和理论推测一致的结论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实验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14: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

关键词:CO2与NaOH溶液反应;自制紫甘蓝汁指示剂;酸碱度;pH传感器;实验探究

文章编号:1005–6629(2016)10–0039–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性质”中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1]。可见,实验教学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创新实验增强了化学课堂的趣味性与探究性,更加高效地服务于教学,贴合现代化学教学的需求。

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是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常见的酸和碱”[2]中的一个知识点。作为知识点的引入,如果这个反应在试管或者烧杯中进行,一般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以往教学中,通常在密闭容器中探究实验过程中的气压变化,或者通过检验反应后的生成物碳酸钠[3]间接证明反应的发生。以上方法比较传统,趣味性和自主性不强。本研究试图通过指示剂颜色的多层次变化和连续计量的方式来证明该反应的发生,使实验变得可视、科学、有趣。

为了增强趣味性和自主性,笔者先对指示剂进行了改进,利用紫甘蓝汁稀释液作为酸碱指示剂[4]。先用手持式pH计检测不同酸碱度溶液的pH,然后加入一定比例的紫甘蓝汁稀释液,通过观察紫甘蓝呈现的颜色,来确定相应颜色对应的pH范围,从而选择紫甘蓝汁稀释液的最佳显色区域。考虑到教学现场制取大量二氧化碳耗时较长,因此本实验选用干冰来代替二氧化碳气体。将pH数字传感器[5]的探头浸入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连接传感器,然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干冰。由于干冰易升华,沉到容器底部的干冰,能快速地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并向上散逸,与氢氧化钠溶液持续发生反应。在此反应过程中,紫甘蓝的颜色也随之发生丰富的变化,pH传感器则连续测出溶液pH变化的数据和曲线,从而定量测定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前者为表象,后者为数据,二者互为佐证,证明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发生。

1 背景实验

1.1 自制紫甘蓝汁指示剂

(1)将紫甘蓝切成小块,进行榨汁。

(2)用棉质纱布做过滤层,将纱布覆盖在烧杯上并用棉线固定,将榨取的紫甘蓝汁静置后进行过滤。

(3)将紫甘蓝汁与蒸馏水以1:25的体积比混匀、稀释。

1.2 用紫甘蓝汁稀释液作指示剂间歇测定溶液酸碱度变化

(1)用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配制8种不同酸碱度的溶液,在室温下(25℃),用手持pH计测定其酸碱度。

(2)向8种溶液中分别加入紫甘蓝汁稀释液,充分搅拌,溶液呈现不同颜色。

1.3 测试结果

2 创意实验

2.1 实验用品

笔记本电脑、Vernier数据采集器、Vernier pH传感器、普通家用原汁机、直口厚壁玻璃瓶(直径8cm,高25cm)3个、烧杯(250mL)1个、细口瓶(500mL)6个、量筒(1000mL)2个、玻璃棒3根、手电筒1个、手套1副

氢氧化钠溶液(0.1 mol·L-1)、干冰、紫甘蓝1棵、蒸馏水等

2.2 实验过程

(1)在3个玻璃瓶上分别标注1号、2号、3号,在3个瓶中各加入400mL一定浓度的紫甘蓝汁稀释液。

(2)在1號瓶中加入200mL蒸馏水,在2号、3号瓶中分别加入200mL 0.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使3个瓶内的溶液体积保持一致。其中,1号瓶是用作空白对照,2号瓶与3号瓶起始状态一致,用来与3号瓶即将发生的反应作对比。

(3)在3号瓶中插入pH传感器探头,浸入溶液中,再连接数据采集器。向3号瓶所盛溶液中投入几块干冰。测定溶液的pH变化,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如图1所示)。

2.3 现象描述

观察3号瓶内发生的现象:干冰在溶液中立即产生了大量气泡,在瓶口形成了云雾缭绕的景象,瓶内溶液的颜色由原来的绿色逐渐转变为深绿,继而变为翠绿,紧接着转化为浅绿,然后慢慢变为湖蓝、天蓝、青蓝,最终变为紫色。从紫甘蓝汁颜色变化的多样性,结合图1所测得的相关数据,从定性和半定量的角度,可以感知到溶液的酸碱度发生了变化。

与此同时,pH数字传感器采集到反应过程中连续变化的数据,形成了pH曲线,直观、形象地表明了溶液中pH的变化[6]——pH由最初的12逐渐变化到小于7,从而揭示了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过程。

2.4 结论

(1)打破传统的通过检验实验中气压变化或产物来间接证明反应发生的方法,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从视觉上和数据上连续地呈现出来,奇妙的化学现象给教学带来了丰富的视觉刺激。整个实验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在2分钟以内,既适合作为课堂演示实验,也可以作为学生的探究实验,有较好的教学价值。

(2)用干冰代替二氧化碳气体,操作简便,既体现了物质的多样性,又营造出了云雾缭绕的奇妙景象,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让学生体验化学之美;用生活中的常见蔬菜紫甘蓝汁液代替传统的指示剂紫色石蕊试液,拉近了化学与生活的距离,体现了生活化学的理念;利用紫甘蓝颜色多变的特点,也让学生初步了解指示剂变色范围的概念,为将来指示剂的学习作铺垫。

(3)用pH计间断性检测与用数字传感器连续性检测作对比,使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更具有可视性、科学性。本实验的改进体现了实验的定性、定量的融合和数字传感技术的有效使用。

3 本实验用紫甘蓝汁调配与显色区域的探究

3.1 紫甘蓝汁提取液稀释调制的配比

本实验用原汁机榨取紫甘蓝汁原液,原液为深紫色,若浓度过大,紫甘蓝汁自身的紫色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为了增强实验的视觉效果,通过控制变量进行反复实验,得出紫甘蓝汁原液与蒸馏水以1:25的体积比进行稀释,能获得较好的实验效果。

3.2 紫甘蓝汁稀释液显色区域的选擇

从使用手持pH计间歇测定紫甘蓝汁稀释液在不同酸碱度溶液中的显色情况可知,其在不同pH环境的溶液中颜色变化非常丰富。查阅资料可知紫甘蓝汁液显色的有效成分是花青素(其结构如图2所示)[7],花青素在碱性较强时,其结构会发生转变,因此实验结束时无法转变为紫色。

为了观察到溶液更多层次的颜色变化,笔者反复多次实验。发现若使紫甘蓝汁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起始色为黄色(此时溶液碱性较强),在实验过程中,纵使加入足量的干冰,直至溶液pH小于7时,溶液颜色的变化始终在黄色区间,最终呈现灰色,溶液色彩变化比较单一,少了感官上的视觉美感。本实验中,笔者选择pH约为12.8的绿色溶液(传感器测定与手持pH计测定有一定误差)作为起始颜色,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的颜色在绿色、蓝色、紫色三个颜色区间内进行逐层次的转变,可谓美轮美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

[2]王祖浩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46.

[3]李琼﹒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探究[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8):6.

[4]张小平,张旻媛﹒紫甘蓝色素变色实验的设计[J].化学教学,2014,(6):50.

[5]蔡碧霞﹒利用现代传感技术绘制酸碱中和滴定曲线[J].化学教育,2009,(11):56.

[6]华中师范大学等编.分析化学(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39.

篇15:氯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钠反应吗

氯化钙,一种由氯元素和钙元素组成的盐,化学式为CaCl2。微苦,无味。它是典型的离子型卤化物,室温下为白色、硬质碎块或颗粒。

氯化钙常见应用包括制冷设备所用的盐水、道路融冰剂和干燥剂。已有相关研究表明,将氯化钙担载于分子筛上而制备的`复合吸附剂比单一吸附剂有更好的吸附性能和稳定性。

无色立方结晶体,白色或灰白色,有粒状、蜂窝块状、圆球状、不规则颗粒状、粉末状。微毒、无臭、味微苦。吸湿性极强,暴露于空气中极易潮解。易溶于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氯化钙的溶解焓为-176.2cal/g),其水溶液呈微酸性。溶于醇、丙酮、醋酸。与氨或乙醇作用,分别生成CaCl2·8NH3和 CaCl2·4C2H5OH络合物。低温下溶液结晶而析出的为六水物,逐渐加热至30℃时则溶解在自身的结晶水中,继续加热逐渐失水,至200℃时变为二水物,再加热至260℃则变为白色多孔状的无水氯化钙。

篇16:水和氯化钠反应放热吗?

另一些物质溶于水的时候,会放出大量的热,例如把苛性钠溶解在水里,或者把浓硫酸缓缓地倒进水里,就会发现溶液的温度显著升高。

这是因为:物质溶解,一方面是溶质的微粒——分子或离子要克服它们本身的`相互之间的吸引力离开溶质,另一方面是溶解了的溶质要扩散到整个溶剂中去,这些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所以物质溶解时,要吸收热量。溶解过程中,温度下降原因就在于此。

篇17: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方程式

1、氢氧化钙本身是微溶的,但是氯化钙是易溶解的,所以盐酸和氢专氧化钙两者反应,应该可以看到混浊液或者悬浊液变得澄清.这是一个酸碱中和反应。

2、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式:2HCl+Ca(OH)2==CaCl2+2H2O。

篇18: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

方案1:研究新制氢氧化铜与久置氢氧化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选定实验药品均为10%NaOH溶液8mL, 2%CuSO4溶液1mL, 40%乙醛溶液3滴。选定温度均为沸腾, 改变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制备时间。

对比药品: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和放置七天后氢氧化铜悬浊液。

具体操作:均加入3滴乙醛溶液, 振荡加热至沸腾。

现象对比: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颜色变化过程为蓝色—绿色—黄色—橙色—砖红色;放置七天后氢氧化铜悬浊液颜色变化过程为蓝色—绿色—黄色—橙色—砖红色。

原因分析:氢氧化铜为蓝色是Cu (OH) 42-, 开始加热是Cu2+浓度加大变为绿色, 接着产生黄色CuOH, 也有红色Cu2O, 两者混合一起为砖红色。

结论:悬浊液久放对实验结果基本无影响。

方案2:研究不同浓度的乙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选定实验药品均为10%NaOH溶液8mL, 2%CuSO4溶液1mL, 选定温度均为沸腾, 改变乙醛的浓度 (如表所示) 。

方案3:研究不同铜化合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选定实验药品均为10%NaOH溶液8mL, 40%乙醛溶液3滴, 选定温度均为沸腾, 使用不同的铜化合物。

对比药品:氢氧化铜固体、碱式碳酸铜、氧化铜粉末, 铜氨络合物 (用硫酸铜溶液和浓氨水制备得到) 。

现象对比:氢氧化铜固体中有棕黄色物质产生;碱式碳酸铜颜色由蓝色到黑色再到棕黄色转变;氧化铜粉末中有棕黄色物质产生;铜氨络合物颜色由蓝色向棕黄色转变。

结论:不管是什么形态的铜的化合物, 都有Cu2O生成, 由于反应物不同, 反应速率不同, 生成Cu2O的色泽有些差别。

方案4:不同pH值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在试管中分别加少许氢氧化铜固体, 加入40%乙醛1mL, 通过加20%NaOH调整pH值, 加热沸腾。

pH值变化分析:pH≤9:不反应。强碱性环境中能看到明显现象;pH在11—12间:部分溶解—浅蓝色—红色—黑色;pH约14:溶液绛蓝色加深, 加热迅速产生Cu2O红色沉淀。

二、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 得出乙醛与氢氧化铜的最佳反应条件:

(1) Cu (OH) 2最好是新制备的Cu (OH) 2悬浊液, 悬浊液久放对实验结果基本无影响。

(2) 反应溶液必须NaOH过量呈碱性。乙醛跟氢氧化铜在强碱性环境中能够发生反应, 在强碱性环境中, 氢氧化铜已部分或全部转化成羟基与铜离子的络合物。Cu (OH) 42-和醛类反应是均相反应, 反应速度较快。

(3) 乙醛用量对实验也有显著影响, 用量以少为好。乙醛溶液久置后易发生聚合反应, 聚合后的乙醛不发生乙醛的特性反应。最好用新制的乙醛溶液。

三、思考

上一篇: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技术学习心得下一篇:成长中的一件事的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