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美术教学设计魔幻的颜色

2024-07-23

人教版美术教学设计魔幻的颜色(精选5篇)

篇1:人教版美术教学设计魔幻的颜色

第一课

魔幻的颜色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理解原色的含义。

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由两个原色调出的第三个颜色。

3、能够调和出预想的色彩。

教学重点:认识三原色,用三原色调出三间色。教学难点:能否调出预想色彩,在实践中观察理解。教具准备:水彩颜料、透明试管、纸、清水罐等。教学方法:观察讲解、尝试体验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平时喜欢看动画片吗? 生:喜欢

师:那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部与平时不太一样的动画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师:今天我们看的动画片有一个特点,就是色彩非常的绚烂夺目,你喜欢什么颜色?为什么喜欢这个颜色?有什么感受?彩虹也有7种颜色,我挑了3种,红黄蓝,我们看看这三种颜色到底神奇在哪!

二、授新课

师:首先隆重请出三个“顶级”选手--红、黄、蓝(出示试管)。为什么呢?因为在色彩的王国里,只有红、黄、蓝这三种颜色是不能用其它任何颜色调和而成的,我们称这三种颜色为“三原色”,它们是(学生齐说、板书出示)

师:同学们你们能在自己的水粉颜色中一眼就认出它们,并把它们找出来吗?(同学们你们可真棒!)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在游戏中,我们继续去寻找、去发现好吗?

师:我先邀请三名同学出来,任选择一支三原色的试管,再请他们分别在班级请出自己的一位好朋友,并在三原色中给自己的好朋友选一支与自己试管颜色不一样的,你们把两种颜色倒在一起。师:看仔细,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生:

红+黄=橙

(学生举起手说)

红+蓝=紫

(学生举起手说)

蓝+黄=绿

(学生举起手说)

(出示电脑课件)

师:通过这个小游戏,我们知道了三原色中的任意两个颜色进行的调和而成的颜色,我们称它为间色。它们是--橙、绿、紫。师:橙、绿、紫这三位小伙伴的神秘面纱被我们揭开了,你们高兴吗?教师小结:原来红、黄、蓝这是三种颜色相互混合能够调出其他颜色,人们给它起了名字叫原色,由于是三种颜色,所以又叫三原色。(出示课件------三原色的含义)那么三原色每两个又能够调和出另外一种颜色,所以人们又称橙、绿、紫为三间色。(出示课件------三间色的含义)

师:“你们想不想当一名小画家呢?先来看看大师的作品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师:下面我们也来画一幅吧”我们请两个同学分别选一种颜色滴在纸上,你们一起拿起来纸让上面的颜色滚动吧!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你们创作出来的作品漂亮吗? 师:尝试一下添加上更多的颜色?

三、作画

1,涂色先构思:想象自己画面中的格子样式 2,构图:用铅笔将自己想大概样式用铅笔绘画出来 3,涂色: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格子填上红,黄,蓝。4,调整:将自己的画面进行调整,不足加以修饰。(播放音乐)

(教师巡视)

四、作品展示

谁画好了就把你的作品粘在黑板上,学生互相说一说你喜欢说的作品,为什么?

五、拓展

1、观察生活中三原色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

2、试试将红、黄、蓝这三种颜色调和在一起会出现什么呢?

3、课下你可以用三原色或三间色自由绘画出五彩缤纷的图画,也可以用拼贴的方法试试看。

篇2:人教版美术教学设计魔幻的颜色

三年级上册

一、教材分析

1、《魔幻的颜色》属于色彩基础课。本课时是在认识了红、黄、蓝三原色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色彩知识的。

2、色彩知识的学习,巩固和灵活运用是绘画的重要基础之一,它对学生今后欣赏美、创作美、表现美等各种美术活动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学习美术的态度:很多学生上美术课时会抱着“玩”的心理,针对学生的这种思想,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备课过程中注意挖掘教材中有趣的内容,寻找学生的兴趣点,充分地让美术教学体现出身心愉悦的活动特点,寓教于乐,防止把美术课变成一种枯燥的令人生厌的劳动。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在美术课堂上常常听到这样的声音:“我画(做)不好”、“我不会画(做)”;我认为这就需要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感受、观察、体会、表现,让学生在一系列“玩中学”的活动过程中慢慢树立信心。所以围绕本课教学目的和任务,我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对比法、直观演示法三种教学方式;学生运用四种方法进行学习:观察法、讨论法、实践体验法、合作交流法;努力营造一个开放和谐的课堂氛围,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3、学生认知障碍点:由于本课是学习色彩知识,为了避免把原色和间色的定义生搬硬套的“塞”给学生,在教学中我设计了比较多的动手实践环节,尝试让学生在感受、观察、体会、表现中,理解地接受原色与间色的形成关系。在动手调配间色的过程中,学生对两种原色的份量和水份的掌握会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间色的定义,知道间色包括橙、绿、紫三种颜色,了解三原色和三间色之间的关系,即:红+黄=橙、黄+蓝=绿、红+蓝=紫。

2、技能目标:初步掌握三间色的调配,能用水粉颜料临摹范图或者给其它物体图形涂色。

3、情感目标: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能力和情感。

四、教学重点:

认识间色及其形成。

五、教学难点:

理解原色与间色的色彩关系。

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欣赏图片进行比较

课件展出一组自然景色图片:一张是色彩灰暗单一的自然景物,另一张是色彩艳丽的自然景物。

让学生欣赏、观察色彩效果截然不同的景物图片,讨论色彩对人的身心健康以及美化环境所起到的作用。

激起学生追求美的强烈愿望,并由此引出红、黄、蓝三种颜色,学习三原色的定义。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通过不同色彩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并由此引出色彩的元老“红、黄、蓝”三原色。

通过对比,讨论等方法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并学习色彩的基本知识。

吸引学生注意,为下一步师生共同探究新的知识做好准备。

三、直观演示、学习新知

1、运用魔术表演,巧妙地用红、黄、蓝这三种原色水分别调配“变成”橙、绿、紫三种间色水。

这时,学生的好奇心被充分调动起来,注意力高度集中。

成功吸引学生注意,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2、课件展示:红和黄、黄和蓝、红和蓝色块重合后分别“变成”橙、绿、紫三种间色。

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懂得间色的定义是——由两种原色调和而成的颜色叫作间色。

揭开魔术的秘密,解答了学生观看魔术表演后心中的疑惑

3、教师运用水粉颜料示范调配间色,填充色环图。

学生初步了解原色与间色的关系,即:红+黄=橙、黄+蓝=绿、红+蓝=紫。

使教学内容直观化、形象化、具体化。

四、综合实践、展示评价

1、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实践体验活动

⑴、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用红、黄、蓝三种原色水分别调配橙、绿、紫三种间色水。

学生亲自体验,探索、证实色彩的秘密所在。

⑵、学生动笔分别用红和黄、蓝和黄、红和蓝在画纸上相间地画点,(点与点之间不能留有空隙)。

从所得到的视觉效果上进一步证实原色与间色的关系。

⑶、学生用彩色气球做“原色与间色互找朋友”的游戏。

进一步巩固所学的间色知识。

⑷、根据“重视艺术实践,提倡学科综合”这一新理念,让学生在轻快的音乐声中用水粉颜料调配间色,给课前准备好的物体图形涂色。

发展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掌握基本的美术技能,达到本课教学目标中的技能目标。

2、教师引导、倾听学生评价作品

师生一同欣赏并进行自我评价、他人评价、教师评价。

学生正确的自我评价决定着他们自主功能的正常发挥,对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五、情感教育、思维

1、情感教育

学生表达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达到本课的情感目标。

2、学生课后拓展练习

调一调:怎样能调出自己喜欢的颜色来?

画一画:绘出一道七色彩虹。

试一试:随意用任何两种颜色调配会得出什么新的颜色?如果用三种或者更多颜色调配呢?

学生课后自主探索相关色彩问题。

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在已有美术知识基础上,养成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良好习惯。

七、教学反思:

新课标要求教师摒弃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充当的应该是引导者的角色,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所以为了避免把间色的形成生搬硬套的“塞”给学生,本节课围绕教学目标和任务,我留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动手参与色彩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理解原色与间色之间的关系,顺利完成本课教学目标。

虽然在上课前,我对学生练习调色环节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两种原色份量的多与少会影响所产生的间色的深浅,学生不是那么容易调出三种间色的。但是到了课堂上,情况比我预期的还要糟糕:许多孩子把颜色调得很厚、很脏,有的没有计划的胡乱调,作业效果一团糟。所以我具体引导学生发现调色时毛笔蘸水的多少,调色时毛笔怎样转动调得匀,涂色时笔触应该运用……这些虽然不是教学重、难点,却是决定绘画效果的重要因素,基本掌握了这些细节,学生作业时就相对简单些了。

篇3:人教版美术教学设计魔幻的颜色

一、人教版和湘美版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

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内容的呈现以活动方式进行,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学习美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内容的呈现上遵循着“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开始—涉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知识跟进—侧重内容表现的内容为主轴—特色手工课和电脑课压轴—综合探索课程和美术鉴赏课程”的框架。教材的体系结构也具有一定的规则性,都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将教材按照先后顺序分为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欣赏•评述”这四个学习领域,并以此设置不同的课题,其中前两个领域穿插较多。

湘美版美术教材是业内评价较高的一个版本教材,其题材内容的基本准则和选择要求是生活性、社会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在课程呈现上由灵魂松散的结构组织方式逐步演化形成向集中、相对严密、较完整地开放的美术学习课本体系,实行由单位组课、单元组课、单位课余单元课混编的组课形式。

二、人教版和湘美版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的相同之处

两个版本的美术教材在内容的选择和呈现方式上均以美术课程标准为指导原则,遵循课程编写理念,符合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

(一)体现美术课程性质

例如人教版和湘美版教材均在“造型•表现”领域设置了有关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等)的学习内容:人教版的《彩色连彩点》《有趣的半圆形》等课程,湘美版的《绕绕涂涂》《小雨沙沙》等课程,从多个角度体现美术课程的视觉性要求。

(二)遵循课程基本理念

两个版本的美术教材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编写教材的出发点,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关注文化和生活,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两个版本的教材在四个学习领域有很多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雨、烟花、水果,动物等等。

(三)符合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教材的编写要注意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艺术的结合。这两个版本的教材在这一方面均符合教材编写的要求。人教版和湘美版教材在“欣赏•评述”领域设置了欣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国内外优秀艺术作品的课程。

三、人教版和湘美版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的不同之处

(一)内容选择的侧重点不同

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中涉及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的内容较少,小学一、二年级的关于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内容更多的只涉及点、线、面和色彩知识学习,在这一方面湘美版则涉及的比较多,所占课程比例较大,除了点、线、形状和色彩的学习之外,也涉及到有关造型的知识,以及一些更专业的知识(剖面图)。除了美术基础知识学习的比重不同,对于技法的要求来说,人教版的教材不过分强调技法,学习的内容更多的是集中在内容的学习,而非形式;湘美版小学美术教材在美术基础知识学习这一方面较为看重,每个课程的副标题都清晰的指出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基本知识、技法。

(二)内容呈现的方式不同

虽然两个版本的教材均是按照美术课程标准将学习内容分成四个学习领域呈现,但是四个领域的融合程度不同,并且课程的呈现方式也不相同。人教版的教材在“造型•表现”领域与“设计•应用”领域融合较多,其他领域之间分界较大,融合性不强,人教版教材的课程呈现有很强的规律性,例如人教版美术教材第一节课均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最后三节课分别是“电脑美术”,“综合•探索”领域的课程,最后一课是“欣赏•评述”部分。湘美版教材的课程基本没有什么规律,各个领域融合性较强,且课程之间有一种很明显的递进关系,不仅各个年级的课本之间有递进关系,同一册课程之间也呈现出一种单元式的、层层递进的教学方式。

(三)图例选择和所占比重的不同

人教版教材在图例的选择上倾向于挑选相关主题方面的艺术家的作品供学生欣赏。在比重上,人教版的图例在一节课中比重较大,每个课程有一半多的页面是图例的呈现,包括中国传统艺术、现代艺术,外国艺术等,且在艺术作品的选择更注重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国外艺术的结合。湘美版教材较少选择艺术家的作品作为图例,更多的选用学生作品,且图例所占比重较小,大量的篇幅是技法的掌握和知识的学习。

四、结语

人教版和湘美版小学美术教材都是根据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结合美术教育实际教育情况和需求编写的,两套教材都是几十年教学实践的结果,都是非常不错的教材,但也有美中不足之处。通过上述的分析比较,我认为人教版美术教材应注重各模块之间的融合和利用,让每一个模块互相联系,发挥它们的最大价值,不可流于形式。图例的选择要精,数量不是关键,合适才最为重要。湘美版教材应减少一些技法性的要求,图例的选择也应该偏重名作欣赏,而不是过多的过程图片,学生作品。同时,两版教材的编写要考虑教材的可实施性,不仅要考虑学生的使用,也要考虑老师运用教材的程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尹少淳段鹏.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篇4:美术《魔幻的颜色》说课稿

一、基本理念:

在素质教育新思想的指导下,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在促使学生形成基本美术素养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进行的合理评价。

在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决定了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三原色 红、黄、蓝;(教学中的重点)在游戏中了解三原色的知识,观察两个原色调色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由两个三原色调出后的第三个颜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同时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想一想、吹一吹、折一折,体验三原色的神奇。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说教材

接下来说一说教材:《魔幻的颜色》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三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一课中的内容。它既是学生今后能否独立画好水粉画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又能影响学生对水粉画的兴趣。

三、说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决定学生的学习过程,我主要采用了游戏法(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既有个别学生的参与,又有全体学生的.参与,灌注了全体学生参与的重要性。)演示法(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转化为学生的感性经验。)

四、说学习方法

在教学方法的牵引下,采用了探究式学习方法。(学生在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之后,探究式混合颜色,得出调色规律,有助于学生的扎实记忆。)合作式学习(通过多种思维的碰撞,使小组、全班的同学都获得多种变“魔术”的方法。)

五、说教学手段

在课堂上运用电脑、实物投影仪、教学演示材料等教具,水粉颜料、水粉笔、调色盘等学具,学生可以更清楚地观察到色彩的巧妙变化。进入到教学的主要过程中。

六、说教学过程

首先,大约要用2~3分钟时间来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欣赏感受生活中的色彩,如雨后的彩虹,五颜六色的花朵,丰富多彩的衣服,让学生体会颜色可以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然后欣赏米罗的《夏日》,感受画家是怎样用颜色来表现生活的。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色彩进行关注,产生兴趣。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初步感知红、黄、蓝是其它任何颜色所调配不出来的,称为原色。

教师出示色卡:红、黄、蓝,引出三原色——引出课题《魔幻的颜色》(板书)

接下来自然进入到——讲授新课这个阶段,约需要14~16分钟时间。教师(以游戏的形式)将盛有红、黄、蓝水粉色的三个玻璃杯,两两混合,进行演示实验。“同学们,你们猜一猜,他会变成什么颜色?”教师边实验边讲解,“请注意,如果我加入的水比例变化了,颜色又会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先“看一看”进行调色活动,启发学生仔细观察原色调和后颜色发生的变化。这就引导学生通过游戏感受颜色的变化:两种原色相调和产生了橙、绿、紫三种颜色。

然后教师通过“画一画”用实物投影仪演示颜色在纸上流动产生的魔幻变化,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进一步使学生通过“想一想”思考“还可以用什么方法产生魔幻的色彩?” 学生演示其它的方法(让学生到讲台上)“除了教师演示的方法之外你还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让颜色在纸面上发生变化?”学生通过“画一画” “吹一吹”“折一折”等方法感受调色时颜色在纸面上发生的变化。(其他的学生和讲台上的学生共同练习,教师将有创意的学生请到讲台上示范,并及时、适时的评价学生,鼓励他们继续思考,从而,提高其创新能力。)展示生活用品,引导学生将色彩运用到生活中,提出练习要求:下面就请你用手中的原色也来自己试着变变魔术好吗?将学生所学的书本知识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提醒学生注意:你在调色时,颜色和水的比例变化和你在颜色变化中所感受到的新的收获和发现,与小组中的同学交流!学生会发现蜡笔、水彩、水粉的不同,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者就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同年龄特征的学生进行知识的碰撞,更容易理解所学的知识。播放钢琴曲,给学生提供一种想象的氛围。)

学生练习之后,进入到作品创作中,教师巡回指导,大约用13~16分钟。在巡回指导中,教师要发现在创作过程中有特点的作品;发现学生作品中色彩流动和变化生动的作品;发现学生有创意的作品。与此同时,播放音乐,刺激学生的脑细胞,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

最后,进行师生评价,大约用4~5分钟时间。学生将手中的小星星贴到满意的作品上,(使全班学生都可以有机会欣赏绘画作品,评价别人作品的优点。)

篇5:人教版美术教学设计魔幻的颜色

教学目标:

1、认识三原色。

2、观察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色彩变化,说出有两个原色调出的第三个颜色。

3、能够调出预想的色彩,并用它们涂抹成一幅绘画作品,能用简单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 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调色盘、笔、装水的杯子等。

2、学生准备学具:水彩画工具、彩色纸、吸管等。课堂教学过程预设:

(一)故事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

师: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清朝时有一个大臣经常向皇帝进柬,指出他的不足,这让皇帝很没有面子。有一天,皇帝想出了一个办法,想治一治这位大臣,皇帝对大臣说:你能用三种颜色画出一条美丽的彩虹吗?大家知道彩虹是有七种颜色组成,(哪七种颜色?)只用三种颜色怎么能画出来呢?皇帝正在暗自得意,谁知大臣三下五出二就把一条七色彩虹]画了出来。这下皇帝傻眼了。] 同学们知道大臣是选用哪三种颜色怎样画出了彩虹?学习完这节课你们就有答案了。出示课题——“魔幻的颜色”。(二)教学新知

1、魔术表演:看我变变变。

师:出示红、黄、蓝三色“饮料”。同学们,大家认识这三种饮料的色彩吗 生:认识

师:请说出色彩的名称。生:红色、黄色、蓝色。

师:大家说得非常正确。下面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这个魔术的名称就叫变变变。请大家仔细视察,老师是怎样来变的。(将红色“饮料“和黄色”饮料“各倒一半到另一个瓶子里摇匀,)看着瓶子中饮料色彩的转变,学生惊奇得瞪大了眼睛。问:这瓶饮料的色彩有什么变更?是怎样变出来的? 生:变成了鲜橙多的色彩。是用红色和黄色混杂在一起变出来的。师:同学们真聪慧。2动手实践亲自感受。

师:老师刚才是用红色和黄色变成了橙色,下面请同学们用红色和蓝色、黄色和蓝色看变成什么颜色?并观察一下有什么微妙的变化? 生:红色和蓝色可以变成紫色,黄色和蓝色变成绿色。(小组活动得出结论)学生说出新色彩的名称及调色的方法,教师板书。红+ 黄=橙 黄+ 蓝=绿 蓝+ 红=紫

讨论:为什么每个人调出的橙色、绿色、紫色不一样? 结论:原来是用的颜料分量不一样。形成色彩的差异。

教师演示:分三次倒入同一种颜色,让学生观察变化,并说一说为什么,讲解大由浅到深的变化。

结论:原来是用的颜料分量不一样。形成色彩的差异。

布置小组活动实践:分组调一调:红橙、黄橙、红紫、蓝紫、黄绿、蓝绿,组长上前汇报结果

师:对!因为红色、黄色、蓝色本事高强,可以调出很多的色彩,我们把它们称为三原色。用两种原色调出色彩叫间色,如我们看到的橙色、绿色、紫色。又称为三间色。3考考你

1、学生闭上眼睛休息,教师提问:红+黄=?黄+?=绿,学生抢答。

2、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这个游戏是这样:黑板上三个公式,每个公式都少了

一、两种颜色。

师把这三个公式上少了的颜色,以“击鼓传色”的形式在同学间传开,鼓声停止时色块在谁手,那位同学就把手中的色块放在黑板上三个公式申适当位置。(三)、拓展创造空间

1、在生活有许多魔幻的颜色,看看摄影师们用手中的相机拍摄下来的图片。(出示生活图片)

2、欣赏美术书上的画,看到这些画你联想到什么?在生活中能找到这些色彩吗?这些作品用什么方法创作出来?然后教师通过“画一画”用演示颜色在纸上流动产生的魔幻变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让颜色在纸面上发生变化?”学生通过“画一画” “吹一吹”“折一折”等方法感受调色时颜色在纸面上发生的变化。

3、提出练习要求

作业:将原色,间色任意画在画面上,展开你的想象力,看看它们像什么? 学生讨论创作,教师辅导。

4、展示作品,让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叫什么,是用什么方法创作出来的。

5、小结:在生活还有许多魔幻的颜色,平时要多注意留心观察,我们还能创作出更漂亮的作品。请同学们收拾好东西,检查自己的地面有无垃圾,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孩。第二课时:

(一)引出课题,回顾知识 1.资料展示 同学们,课下你们都收集到了哪些国家或同学的色彩绘画作品。学生回答并展示收集到的作品或图片。2.出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魔幻的颜色》,探寻色彩的奥秘。板书课题:魔幻的颜色。3.提问

谁来说说你收集到的作品中都有哪些颜色?

学生展示回答:红色、黄色、蓝色、橙色、绿色等。

(二)赏析作品,激发创意 1.提问

三原色和三间色是我们上节课学到的色彩知识,你们想知道画家是怎样运用它们呢进行绘画表现的吗? 2.展示作品

(1)课件出示康定斯基的《玛尔努的教堂》和霍夫曼的《门》。

(2)请大家先欣赏这两幅作品,然后和身边的同学交流讨论,说说你的感受和想法。3.教师分析总结

《玛尔努的教堂》中,教堂的具体色彩与景色看上去模糊不清,取而代之的是抽象的点线面和粗犷的笔触以及富于变化的色彩。画面中的红黄蓝色相互交融,在黑色背景的衬托和白色的点缀下,如同交响乐的旋律一样,显得那么和谐,那么精彩,那么美妙!霍夫曼的《门》,整幅作品简洁、明快,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画面中作者大胆运用色彩的对比,错落有致的红黄蓝方形色块在绿色、黑色、灰色背景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突出。抽象的画面构成与虚幻的空间效果使作品充满了音乐版的节奏感。

(三)联系生活,拓展思维 1.提问

在我们的生活与自然世界里,很多事物都有着魔幻般的色彩。你能说出哪些事物有着漂亮的色彩吗?

学生思考并回答提问。2.教学启发

教师课件展示一些色彩丰富的事物或色彩美丽的风景图片,进一步启发和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

(四)学生实践,绘画体验 1.学生作业

看了画家的欧品,欣赏了色彩漂亮的图片,大家是不是很像进行色彩创作了呢?那就赶紧拿出绘画工具开始创作吧!

作业要求:用三原色进行颜色调配,画一幅自己喜欢的色彩作品。作业提示:可以画彩虹、七色花、季节或心情等。

教师用课件播放谢谢提前收集的学生色彩作品,供学生作画时参考。教师巡视,辅导学生进行绘画表现。(五0作业展示,相互评价

教师展示学生完成的作品,学生自我介绍或相互评价作品。

(五)教师小结,课堂伸延 1.小结

今天,通过大胆的创作实践,大家学会了用三原色调配进行绘画表现。老师看到,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并画出了自己喜爱的作品。2.拓展

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是丰富的色彩。如果你遇到了自己想画的颜色,一定要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调一调,试一试,把它们画下来。课后反思:

上一篇:职场升职加薪秘诀下一篇:中国半导体硅市场最新调研与投资前景战略分析报告(2012-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