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2024-08-01

和谐社会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精选8篇)

篇1:和谐社会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命题的提出扩展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这是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对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党。党要充分发挥执政党的功能,切实提高领导能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社会更加和谐,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要求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到~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再到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命题的提出,扩展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这是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对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表述,是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关于“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明确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显然,这是对“和谐社会”特征的总体概括。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内涵主要包括:这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物质财富相对宽裕;这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社会各阶层的不同利益和矛盾得到有效调节,社会各种资源和力量得到有效整合;这是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通过社会组织各司其职,各尽所能,使有着不同利益和要求的群体和个人各得其所,和睦相处;这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社会成员的民主权利制度化、法律化,社会成员间和睦相处,“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这些要素标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具有的基本特征,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从全局性、战略性的高度作出的思考,是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定位,是党在改革发展关键时期作出的科学决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我国目前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期,经济处于起飞阶段。国际经验告诉我们,这是一个特殊发展阶段,社会经济处于转型期,充满不同社会群体利益调整、冲撞,各种社会不安定因素凸显。党的领导必须充分考虑和兼顾不同地区、行业、阶层、群体的利益,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从个人、群体、社会等方面来研究人际关系、资源配置、阶层结构的协调与冲突问题,这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时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执政目标提出来,并强调:“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这正是我们党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作出的正确选择。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加强党的领导,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社会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基础性工程,包括人的素质提高,社会结构的调整,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社会组织的协调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等方面,是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社会基础。党的领导是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以建设性的方式承担着发展经济、治理国家的责任,以赢得人民的信任。党的十六大庄严宣告:“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小康社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按照邓小平同志“三步走”战略目标,这是一个从小康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重要的执政能力加以提出,其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解决好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第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经济社会公平正义、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深化,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也大量呈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社会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通过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使社会充满创造活力,并进而推进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党胡锦涛同志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党。党要充分发挥执政党的功能,切实提高领导能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其一,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全面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是决定因素。构建和谐社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系统基础性工程,党员干部队伍的个体素质及其能力架构,直接影响党的领导水平、领导能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首先,党员干部应该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加强党员干部的理论修养,提高马列主义理论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记“两个务必”,用共产主义、社会主义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要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五个统筹”,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其次,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加强党的领导提供重要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建立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的良性机制。在当前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民主机制,通过公开选拔或投票表决,让优秀的、人民群众拥护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采取职务或级别相结合的方式,拓宽领导干部的发展空间,让更多的优秀领导人才脱颖而出;建立和完善退出机制,保证领导干部在一定时期内的任职、辞职或更换制度化。这些对提~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第三,领导干部要增强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的自觉性,不断提高自身的领导能力。领导干部、尤其是中青年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掌握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现代科学技术,包括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艺术等各种知识,使自己的视野不断开阔,思辨能力、洞察能力、分析能力不断增强,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其二,以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为重点,切实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依法治国,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三大支点和三大基本特征,这三个方面构成了当代中国政治文明的主体结构。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根本目标是完全统一的。党的领导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从治理国家来讲,政府是主导;从管理社会来讲,社会组织是主力。为此,一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立起透明的、廉洁的公共行政部门,依法治理,为全体公民提供高效率的服务,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主要内容。二要大力扶持社会组织。通过发展完善社会组织,让公民、公民性的社会组织以主体姿态,以自助、自治的方式组织起来,参与社会管理,参与社会矛盾的解决,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同时,也应加强和改进对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其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三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要不断完善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综合性的社会管理格局,形成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的合力,以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创新。其三,以确保社会公平和正义为要求,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一套全社会能够认同和接受的社会公平和公正的准则,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当前,一要促进城乡结构的合理。按照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实施新世纪的减贫工程,并在“十一五”期间整合农村投入的资源,建立起农村社会保障的基础框架。二要促进区域结构的合理。通过对欠发达地区在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等政策上的倾斜,逐步扭转区域差距继续扩大的趋势。三要促进社会阶层结构的合理。政府利用财政、税收、福利等杠杆,对收入再分配进行科学调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减少贫困和低收入群体。四要促进就业结构的合理。注重城镇化建设和减少农业从业人员比重的问题,力争把一部分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出去,以缓解就业难问题。其四,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建设与和谐社会相统一的先进的价值观体系。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人与人之间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为此,党的领导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建设与和谐社会相统一的先进的价值观体系。要进一步加强政治文明建设,用先进文化武装广大人民群众,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要进一步以发展先进文化为依托,培育社会成员的公~识、民主法治意识,建立良好的诚信体系、道德体系。要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综合运用包括法律在内的各种手段,把提倡与反对、引导与约束、鼓励与惩罚结合起来,构建与和谐社会相统一的先进的价值观体系。其五,以教育优先为原则,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大国。教育在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发挥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党的领导要以教育优先为原则,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大国。一要加强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也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要确立农村教育是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二要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建立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新模式,加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三要发展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培养大批各行业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人才的质量。四要加快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终身教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永不衰竭的动力要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新时期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建设安居乐业、诚信互助、公平公正、法治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篇2:和谐社会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命题的提出扩展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这是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对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党。党要充分发挥执政党的功能,切实提高领导能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篇3:和谐社会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救亡图存, 现代化是必然选择

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为了抵御列强的侵略, 维护民族独立, 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学习西方和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要求, 开始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和现代化而进行的探索和奋斗。在中国早期的现代化实践中, 有李鸿章等发起的洋务运动, 康有为、梁启超等领导的维新变法和孙中山发动的辛亥革命。

中国现代化起步于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从西方引进先进技术和机器设备, 共兴办了19个军用工业和近40个民用工矿交通企业, 实现了中国从手工业制造转入机器生产的开始。洋务运动虽因阶级局限和全盘西化等原因归于失败, 但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也促进了中国国防现代化和中国教育现代化, 客观上有利于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三年后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改良派在中国掀起一场自上而下的社会制度变革。这场运动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 希望通过改革, 使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 为现代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 也为后来中国工业及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辛亥革命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 也为中国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契机。它推翻了封建帝制, 直接缔造了中国的民主共和政体。经济上, 努力倡行实业建设, 激发了广大民众积极投身工商业的热情, 极大地促进了工商业的勃兴,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进入较大规模发展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 中国民族工业无论从设厂数目、投资规模看, 还是从增长速度方面看, 都是其产生以来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从1914年到1919年, 民族资本共新设厂矿379家, 平均每年63家, 新投资本8580万元, 平均每年1430万元, 年平均设厂数和投资额均比此前19年间增长一倍以上。从1913年到1920年, 民族产业资本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0.54%。民族资本在全国产业资本中的比重, 由1913年的16%增至1920年的22%。 (1) 辛亥革命使民主精神高涨, 促进了思想的大解放, 为几年后的五四运动和共产党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人在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中, 选择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随之摆脱失败的迷惘, 走上革命道路。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崛起, 承传了辛亥革命的志业, 并把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 取得了现代化事业的辉煌成就。

二、建国30年, 现代化的曲折发展

从共产党建立到20世纪30年代, 中国的现代化有一定的发展, 工业产值由1920年的219.03亿元增长到1936年的306.12亿元, 面粉、纺织、采矿等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可是这一切被日本侵华战争摧毁, 加之蒋介石叛逃台湾时对民族企业的破坏, 可以说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从仅存下来的摇摇欲坠的民族工业上起步。

新中国的建立使我们实现了真正的民族独立, 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以及国家所有制经济, 为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创造了前提条件。当时前苏联运用超强的国家政权全面组织社会生活、调动社会资源, 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战略, 高速发展起了工业化, 成为世界上惟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 这对新中国无疑有着强大的示范力量。从1953年开始我国大规模向社会主义急速过渡的“一化三改”, 开始向工业化道路大踏步的迈进。党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实行以工业化为主体, 以农业、工商业改造为两翼的发展战略。这个发展战略有着模式上求纯、速度上求快的内在驱动。从第一个五年计划起, 集中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 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热潮,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三大改造完成后, 中共中央开始着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当时社会主义阵营内兴起“赶超”的浪潮, 人民公社化运动以更大范围“一大二公”的组织形式, 为工业化提供无偿的人力物力资源。以“钢”为中心的赶超战略的实施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使工业化赶超战略变成为强迫命令和群众运动的混合物。对从苏联移植来的体制框架不仅未能克服其体制中的弊端, 反而更有所发展, 经济运行混乱无章。大跃进的高指标、共产风, 严重伤害了干部群众的积极性, 使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动力问题更为突出了。60年代的调整, 对体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补, 在规范化方面有所进展, 但还没有跳出旧体制的框架。

尽管如此, 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 通过发展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 逐步在物质、人才和技术上建立了中国工业化的前期基础。截至1980年, 中国基本建成一个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建立了钢铁、机械、化工、汽车、航空、纺织、医药等现代工业部门, 培育了航天、原子能、微电子、生物等代表先进技术的现代高科技工业, 提高农业产量的化肥、农药、水利设施建设和品种改良技术都有长足发展, 粮食产量从1950年的1.3亿吨, 增加到1980年的3.2亿吨。1980年中国工业化发展比30年前有了巨大推进, 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1950年的21%上升到49%, 这个比例已达到或超过英美等完成工业化时的指标值;在1980年人口达到9.83亿, 比1950年增加80%的情况下, 人均GNB达到290美元;城市人口比例由13%增加到20%;农业劳动力比重由84%下降为76%。这些数据表明30年来中国的工业化取得了很大成就, 在上世纪80年代后正是在毛泽东时代建立的工业基础上, 通过改革开放, 引入竞争性的市场经济体制, 使中国实现了全面快速的发展, 具备了与资本主义强国进行竞争与合作的经济条件。

1949年后的30年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起步阶段。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理想和目标, 我们党先后于1956年、1964年和1978年提出和领导了三次社会主义现代化运动。但由于各种失误使现代化运动受到了一些挫折。不过确立党的领导权威, 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和社会主义制度, 有力地推动工业化发展, 奠定工业化基础, 是这一时期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

三、改革开放, 中国现代化迈出三大步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近20年, 邓小平作为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领导党和国家从“十年浩劫”所造成的深重灾难中走了出来, 排除了长期“左倾思潮”的影响, 实现了工作中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移, 改变了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 使中国社会向现代化的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

当今世界, 国家间的竞争集中表现为经济力和科技力的发展竞争。邓小平审时度势, 确认“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 提出当代中国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现代理念, 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多种经济成份的迅速成长, 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 改变了单一所有制结构, 形成了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激励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 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突破了斯大林模式, 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这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蓬勃发展迈出艰难的第一步。

1992年, 邓小平的南方讲话,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春天。南方讲话着重强调,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解放思想, 按照“三个有利于”的要求, 加快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步伐, 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邓小平充分考虑到中国现代化的制约因素, 提出了中国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设想。“三步走”的制定, 勾勒出了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具体途径, 表明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有了科学的计量模式, 对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有久远的影响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就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 基本实现现代化。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从而把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置于了正确的轨道之上。同时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的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 特别是明确阐述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思想, 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 为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奠定了极为重要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由此, 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党的十四大胜利召开,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新的概括和发展, 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的大政方针, 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实现了重大的突破和发展。十五大标志着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理性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十五大制定了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的跨世纪战略, 进一步丰富了“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思想。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实现两个转变和实施两个战略。即: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实现管理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的战略。这是中国经过50年现代化的经验教训得出的最伟大的成果, 是对现代化丰富内涵深刻体认的科学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又向前迈出一大步。

四、抓住机遇,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关系逐步明确起来, 现代化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始阶段的主题。1997年后, 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担负着建设现代化国家、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富强、民主、文明这三大目标拓展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明确提出三大文明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以胡锦涛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根据现阶段社会发展的新特点, 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思路,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至此,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最终形成。

经济现代化主要体现在市场化、国际化和知识化。我国加入了WTO后, 开始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潮流。中国经济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 保持十几年来的迅速增长。同时我国经济体制在国际市场规则的约束和推动下, 也加快了向市场化改革的步伐。知识经济是现代经济又一个重要特征, 现代经济发展是工业化与知识化的协调发展, 十六大以来, 我国开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建设创新型国家,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政治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核心, 现代化最显著的特征是国家政治制度的现代化。政治的民主化、法治化又是政治制度现代化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 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民主法制问题有关讲话精神影响下, 启动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进程。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民主;十三大提出富强、民主、文明三大奋斗目标;十五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设想;十六大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最根本的是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方向。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具体化为大力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文明一起建设, 相互促进的伟大实践。

面向现代化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世纪之初, 中国共产党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明确提出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反映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高度的文化自觉, 使党的事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目标上内在地统一了起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实施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体系的建立, 使中国社会的经济生活模式得到根本性变革, 从而深入有效地推动了以开放性、创造性、法治型等为特征的现代文化的形成, 并实现了传统文化等领域的巨大变革, 成为中国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又一重要历史成就。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这是我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与时俱进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引导全社会的先进文化建设, 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个极为重要方面。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入新世纪后, 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 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在这个关键时期, 中共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出发, 提出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特征的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 把和谐社会看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成为推进中国社会实现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表明, 只有紧紧抓住现代化建设的主题,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 才是实现国富民强的正确选择, 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的现代化如今面临许多艰巨复杂的难题。如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转变政府职能等。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无疑需要我们从现代化的角度, 用现代化的理论框架来进行分析和解决。我们还要学习和研究世界现代化建设的理论, 了解和吸收现代化早发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作为借鉴,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能够少走弯路, 减少付出的成本和代价, 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 我们回首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是为总结历史、深入思考、获得启示。历史清晰的表明, 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使得我们尽快挣脱殖民者的枷锁, 民族经济有了长足发展, 我们更加深刻认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新中国成立之后, 我们没有偏离现代化的道路, 为求强求富我们在现代化道路上大步前进, 我们的生产力快速发展, 国民经济迅速增长, 人民生活日益富裕, 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终目标, 我们要沿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走下去, 要坚定不移的、快速平稳的走下去。

参考文献

[1].孙承叔.打开东方社会秘密的钥匙——亚细亚生产方式与当代社会主义[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0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3].[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 1989

[4].[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

[5].[美]塞缪尔·亨廷顿.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3

篇4:绿色教育,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2000年11月,长春市西五小学丁国君校长受《长春日报》“绿色食品”报道的启发,想到现在的教育也需要排污,让孩子们接受无污染的绿色教育。正是这个不经意的念头,引发了西五小学对绿色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于2001年3月,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了“关爱生命、注重发展、彰显内涵”的“绿色教育”办学理念。

绿色代表着生机与活力,学生们的成长需要无污染的沃土,需要健康的营养内容,更需要高品位的园丁充满生命色彩的耕耘与浇灌。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和谐的标志,西五小学实施的绿色教育核心是关爱生命质量,关爱人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发展。所以,绿色教育首先是生命的教育,是人本的教育,是爱的教育。历经十年的研究与探索,学校对绿色教育的理念和内涵进行了准确的定位。绿色教育理念:关爱生命·注重发展·彰显内涵;绿色教育内涵:以生命孵化生命·以品行影响品行·以博爱成就未来。绿色教育的文化体系:绿色德育、绿色课堂、绿色文化、绿色管理。绿色教育的育人模式:关爱生命质量与成长价值。

在实施绿色教育的过程中,学校把绿色管理作为主渠道,把构建绿色课堂作为突破口,处处营造自然、和谐、民主的氛围,努力达到育人的目的。绿色教育的关键是突出时代性、发展性;绿色教育的重点是传承文明、教书育人,把学习的主动权、发展权还给学生,使教育真正达到健康、无污染的境界。绿色教育的办学理念是教育探索的结晶,其中蕴含着对素质教育的提炼和升华、对童年生态危机的观照、对功利性教育的诘问……

在绿色教育理念之下,“尊重、关怀、感悟、理解”是设计教学的前提,“自然、温暖、活泼、和谐”是绿色课堂追求的目标。教师努力构建开放的、和谐的、愉悦的阳光课堂,让学生的个性得以放飞。学校先后自主研发了体音美分层教学、主题信息四种新模式课、3A+1特色教学、外教团辅助英语教学等特色校本课程,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绿色教育理念之下,“无声教育”是绿色德育追求的最高境界。没有批评,没有指责,有的只是润物无声的心灵滋润和行为的悄然转变,使学生在无声的教育中实现了人格的自我塑造;在绿色教育理念之下,学校潜心研究三种管理模式,“螺旋上升式定位”模式、大雁式“V”型凝聚模式、同心圆“INI”向心模式, 构建了一支“黄金团队”,汇聚成一股坚不可摧的发展之力,实现了教师的成长和管理的提升,逐步形成了“向日葵迎着朝阳成长”的学生文化和“太阳鸟向着太阳飞翔”的教师文化。

绿色教育从实施到现在已十年有余,长春市西五小学在规模办学的过程中收获了四大成果:2002年,学校接收了原六马路小学,在长春市率先创建了首家校办幼儿园——西五实验幼儿园,实现了幼小衔接一条龙的办学模式;2004年8月,学校又接收原西长春大街小学,创建西五小学西长校区,实现了集幼教、小教、校办少年宫于一体的三个校区、四块牌子的“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2007年8月,学校接收了原长春市第四十一中学,在长春市率先实现了小学对中学的资源整合,创建了一个校长、两套班子、四个校区、中小幼一体化“西五教育集团”的品牌办学新格局,极大地促进了西五小学的文化引领与内涵建设;2010年1月,四十一中学撤并,“中小幼一体化”划上了圆满句号。2010年3月,南关区又将西五小学确定为“西五大学区”的龙头学校,使西五小学再次站在教育发展的前列。十年间,西五教育集团品牌格局初具规模。2012年“首届中国绿色教育论坛暨西五小学绿色教育十周年总结大会”胜利召开,学校丰硕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倍受瞩目和赞誉,学校被誉为“全国绿色教育创始校”。

百年的荣誉,百年的光芒。当梦想照进现实,在托起朝阳的三尺讲台上,追溯着百年西五的精神内涵,西五人用真情和爱的胸怀实现了绿色教育的梦想,并以此作为永恒的教育追求,执着地前行。

篇5:和谐社会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依法治国,作为一种先进的治国方略与法律文化,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依法治国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一种与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相当发达的社会文化共存亡同兴衰的社会现象。真实意义与成熟形态的依法治国,即法治国家,是以市场经济的相当发展为经济基础、以民主政治的相当完善为政治基础、以发达的权利义务观为核心的精神文明为思想文化基础的。

从本质上说,社会主义国家不仅应当是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民主国家,而且也应当成为真正实行依法治国的法治国家。社会主义的依法治国必然是而且应当是人类历史上全新的、最高历史类型的依法治国。但是,首先,理论上的真理要转化为人们的信念,再在行动中转化为现实,要经过艰难的曲折的过程,需要有数代人的不懈努力。其次,社会主义国家要真正实现了依法治国方略,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也必须具备上述三个基本条件。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相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相当完善,社会主义新文化要相当发达。这些条件都不是在短期内、非凡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能完全达到的。第三,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完善,社会主义法律运作机制的建构,全体社会成员法律文化素养的提高,也都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所以,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然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

一、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本质

作为一种理想的治国手段,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都可运用的治国方略。但作为一种现实的政治制度,社会主义依法治国与资本主义依法治国有着根本的不同。从事物的质与量两方面属性来分析,这种不同,即表现为质的跃迁,又表现为量的拓展。从质的方面不来说,社会主义依法治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法治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立国之本、坚持改革开放这一强国之路的依法治国,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社会主义和人民群众服务的依法治国;从量的方面来说,社会主义的依法治国更为深刻、彻底,更为全面、丰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根本政治前提。只有从四项基本原则入手,们才能深入理解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本质。

(一)社会主义依法治国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依法治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法律保障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理论与实践,是 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有中国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过程中逐步提出、发展和完善的。它既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前提的,同时又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社会主义依法治国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与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根本判定标准,来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精神文明的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中国的依法治国与法制建设实践已经也必须进一步坚持这一方向。

(二)社会主义依法治国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的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领导力量,是维护和发展人民民主、实行并坚持依法治国的坚强保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中国的法律建设才能保持社会主义性质,依法治国的历史进程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同时,依法治国也是党的领导方式的重大转变,是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执政的重要方式。在新时期,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把握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治理和民主监督,保证法律真正体现人民的意愿、符合时代的要求,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治国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而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

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三)社会主义依法治国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依法治国,是实现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的国家制度,是社会主义法制的政权基础。社会主义依法治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大人民群众以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为依托,依法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的治国方略。人民民主专政决定着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本质;社会主义法总体上看是上升为法律的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社会主义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中体现的人民的共同意志,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治理国家事务,治理经济文化事业,治理社会事务。同时,社会主义依法治国也离不开人民民主专政的支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创制、执行、适用社会主义法的权力主体,是实现社会主义法制变革与现代化的强大力量。另一方面,体现人民共同意志的社会主义法,又是人民监督和约束国家机关按人民意志行使权力的可靠保障。社会主义依法治国就是把人民的各项民主权利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和保护,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重力的改变而改变‛。这样,社会主义依法治国就成为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方式。历史告诉 们,那种不要法制、不讲法治的所谓‚大民主‛,是无政府主义的恶劣表现,到头来只会破坏人民民主,危及社会安定。

二、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一)有法可依

有法可依,是立法方面的要求。这是依法治国的法律前提,也是依法治国的首要环节。有法可依是指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需要法律调整的领域和方面都有良好的法律可资依据和遵循。有法可依已不仅要求立各种各样的法,更重要的是要求所立的法是良好的法,即符合人民的利益、社会的需要和时代的精神的法。假如所立的法非常糟糕或者漏洞很多,不仅会给坏人提供为非作歹的机会,还会使好人无从依法行事。从内容上说,社会主义法至少要满足下列几个条件:要做到真正反映和充分表达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要做到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标准,反映社会生活与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要做到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各项人格尊严、人生自由、民主权利、政治自由、经济权利和其他社会权利。总之,社会主义法在实质上应当实现人民性、合理性、公正性、合规律性几个方面的深刻统一,这也正是社会主义法的生命力与优越性之所在。从形式方面说,社会主义法至少要满足下列几个要求:要具有稳定性与连续性,也就是说,为了保证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的相对稳定,法律不能朝令夕改,频繁变动,反复无常,而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与连续性。要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与协调性,3)要经由民主的、科学的立法程序制定,这是保障法律科学性、民主性的程序基础。民主的、科学的立法程序有助于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立法,广泛集中民意民智,避免立法工作单纯受部门利益、地方利益的驱使,或者完全依领导人个人的意志而立法。要讲究立法技术,注重借鉴历史上的和国外的立法经验,更要注重总结自己的立法经验,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

(二)有法必依

有法必依是指一切政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公民都必须依法办事。这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有法必依的具体要求包括: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执政党作为国家的领导核心,能否做到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能否依法决策和依法办事,是依法治国能否实现的关键。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实行并坚持依法治国,要求执政党不去随意干预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更不能代替国家政权包办一切,而是要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与广大人民群众一起严厉认真的监督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严格执法守法,保证其充分、正确、合理地行使职权。就此,江泽民同志曾明确指出,‚ 们绝不能以党代政,以党代法。‛全体党员,非凡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务

必加强对法律和法学知识的学习,努力增强法治意识,把握和提高运用法律手段治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本领,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带动广大干部和群众,在全社会形成学法、用法的良好风气,为坚持依法治国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必须严格依法办事。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是代表国家制定、执行和实施法律的专门机关和人员。因此,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都要严格依法办事,这样才能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又为人民群众树立守法的榜样。广大社会成员要依法办事。广大社会成员不但要自觉以法律为行动指南,还要善于运用法律来争取和捍卫自己的权力和自由,勇于同一切破坏法律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法律的威严。这是依法治国广泛而深厚的社会基础,是依法治国真正实现的重要标志。

(三)执法必严

依法治国的关键是执法,难点和重点也在执法。执法必严,是指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办事,果断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执法必严一是讲执法要严厉,即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要本着对人民负责、忠实于法律的精神严厉认真地、一丝不苟地执行法律。二是讲执法要严格,这又可具体化为五项基本要求,即正确、合法、合理、公正、及时。所谓正确,首先是指查清事实真象,事实认定正确,证据确实充分。这是正确适用法律的前提。其次是指正确理解法律,准确适用法律。这是执法的中心内容。再次是指实事求是,有错必究。所谓合法,是指执法机关要依照法律规则、原则从事执法活动,不得以言代法、以权代法,更不得贪赃枉法;执法过程要符合程序法的规定和要求;执法结果要符合实体法的规则和精神。所谓合理,是指在正确、合法的前提下,执法要符合公共道德和社会公益的要求,符合人民的愿望和实际的需要。所谓公正,是指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各方当事人一视同仁,同样的情况同样对待,同样的案件同样处理。所谓及时,是指在保证执法正确、合法、公正的前提下,要加快执法工作速度,提高执法工作效率,从而早日解决社会纠纷,保证社会关系健康、稳定地发展。

(四)违法必究

违法必究,就是要严格追究违法犯罪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这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是法律威严的重要体现。违法不究,不但会使受到侵犯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法律保护和救济,使被破坏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得不到恢复,而且还会损害法律的威严,使法律失信于民。在追究法律责任时,专门的国家机关应坚持下列基本原则: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保证责任的认定客观、正确、合法。坚持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一切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追究,不得放纵任何人的违法行为,不得畸轻畸重。坚持责任与违法行为相当原则。法律责任的种类、轻重应与违法行为的性质、危害程度相适应,既不能轻犯重罚,也不能重犯轻罚。坚持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原则,保证办案工作正确、高效、合法进行。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究的原则。对于因各种主客观因素所造成的冤假错案,要依法予以纠正,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当前,在违法必究这个问题上,们要果断反对干部搞特权、有责不究、重犯轻罚。邓小平同志曾强调:‚越是高级干部子弟,越是高级干部,越是名人,他们的违法事件越要抓紧查处,因为这些人影响大,犯罪危害大。‛

三、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目标

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直接目标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五大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这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从理论上说,这一思想明确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直接目标,丰富了原来提出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思想。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正是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法律表现。从实践上说,这一思想确立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目标模式,从而使法制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一样有了自己的努力方向。

那么,何谓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呢?简单地说,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指依靠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合理配臵权利、义务与责任的法来制约国家权力、规范社会主体的活动,从而形成良好、稳定的法律秩序的国家。具体来说,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至少包括以下四个重要特征:

第一,法律具有极大的权威。法治国家最直接的标志是法律具有极大权威。这种权威应当而且必然是牢牢扎根于人们的意识之内,明显体现于人们的行为之中,深刻印证于社会的政治运行之中。法律具有极大权威的主要标志有:法律在整个社会调整机制与全部社会规范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不得以政策、道德、习俗等调整手段或其它社会规范冲击或代替法律。当法律确实不合时宜时,应依法定程序废除或修改,而不能随意废弃。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一切权力均来源于、受制于法律。一切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都要依法行使国家权力,不得违犯法律滥用权力、以权谋私,更不得以言代法、以言废法。一切政党、社会力量都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以法律为圭臬和不可逾越的界限。社会成员自觉认同与信仰法律的权威,自觉以法律为行为指南与评价标准。

第二,健全的法律运行机制。健全的法律运行机制是法治国家存续和发展的基础。这一运行机制的基本特征是:立法机关在国家政权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向立法机关负责,受立法机关制约和监督。立法机关根据社会的需要适时制定良好的法律,为国家提供完善的法律体系,并对其他国家机关执行和实施法律的活动进行强有力的监督。行政机关的行政职权的依法设立、依法取得、依法行使,交依法接受其他机关社会组织和广大公民的监督和评价。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公正审理各类案件,不受行政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的非法干扰。社会组织和广大公民能自觉守法,并敢于监督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依法办事,积极维护法律的权威。

第三,权力与义务、权利与权力有机统一。权利与义务的有机统一是指:一方面,法律要确认社会主体应有的权利,以保证社会主体自主地从事各种正当的活动,谋求各种正当的利益;另一方面,法律也确认社会主体必要的义务,以保护其他主体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建立并维护一定社会秩序。这样,社会主体既能享有应有的权利,又要履行必要的义务,从而形成一种既有自由又有纪律、既有活力又有秩序的生动活泼的社会局面。权利与权力的有机统一是指:一方面,法律要赋予政府必要的公共权力,保证政府有效地治理公共事务,有效地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另一方面,法律又要赋予社会主体应有的自主权利和政治自由,保证他们参与国家治理,监督政府的活动。这样,政府能够依法行使公共权力,在此范围内社会主体必须服从政府,同时,社会主体又能够要求政府尊重和保护其正当权利,又依法监督政府的活动。法治国家一般通行两条基本原则:对公民来说,实行‚凡是法律没有禁止的,都是答应的‛原则,目的在于保障公民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对于政府来说,实行‚凡是法律没有答应的,都是禁止的‛原则,目的在于防止政府滥用公共权力。

第四,发达的法律文化。公民良好的法律意识和社会发达的法律文化是法治国家的思想文化基础和重要标志。这种发达的法律文化的核心是一系列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时代精神的进步的民主法治观念,如人民主权观念、公民意识、法治观念和权利义务观念。人民主权观念的基本内容,是指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和国家权力的拥有者,人民选举代表组成治理国家的各级国家机关,各级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应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的监督。公民意识,即人们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政治权利义务的主体,在法律上与其他人处于平等地位。参与意识,即公民意识到要以主人翁的身分自觉参与国家治理和政治活动,影响国家决策,监督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活动。法治观念,即公民熟悉到法律的重要地位和意义,积极肯定与主张在国家生活与社会生活中实行法治,自觉认同和尊重法律的权威。权利义务观念,即公民熟悉到即要积极依法运用或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又要积极依法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即不能做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的特权者,也不能做只承担义务不享受权利的臣民。

四、推进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途径

实行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主义制度自 完善的过程。这也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因此,在走向法

治国家的历史征途中,们要遵循实践—熟悉—再实践的历史唯物主义熟悉论路线,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勇于革新,善于不断总结法制建设实践经验,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发展道路。当前,要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加快法治国家的建设步伐,们认为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方位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创造性地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从而为包括民主法制建设在内的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理论指导。在民主法制方面,邓小平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理论,科学地阐述了民主与法制的关系、党的领导与法制的关系、法制建设的方针、法制发展战略等一系列理论问题,从而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指明了方向。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实践证实并将进一步证实,只有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臶,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的方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快速地推进,才能全面推向21世纪。

(二)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断开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新局面 法制工作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就是要以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为中心任务,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标准,建立与完善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明确和严格审查市场主体资格,确认和保护他们的正当权利,规范和约束市场行为,保障和控制政府宏观经济治理活动,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预防和解决民事经济纠纷,惩罚和打击经济违法犯罪活动,为继续推进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障和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发挥强大的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近20年以来,国立法工作取得了重大的发展,立法数量急剧增长,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基石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领域已基本上有法可依。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们也要看到现存的问题与不足。首先,法律体系尚不完备,还有不少重要的法律没有制定出来,如发展市场经济急需的证券、投资方面的立法。其次,改革开放前期制定的很多法律法规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急需修改完善。再次,有些法律法规的立法质量不高,漏洞很多,可操作性差。最后,同一层次或不同层次的法律法规之间还存在相互冲突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们要实现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一战略目标,就必须切实转变立法思想,大力加强立法工作。首先,要逐步转变主要依靠多立法来完善法制的思路,走主要依靠提高立法质量来完善法制之路。其次,要逐步转变‚宜粗不宜细‛的立法思想,坚持立法力求严密细致的原则,不回避矛盾、下放矛盾,而是要面对矛盾,经过多种意见碰撞、甚至激烈的争论,提出正确、合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再次,要逐步转变‚成熟一个,制定一个‛的立法思想,要从全局出发,有步骤、有规划、有预见地开展立法工作。最后,要改变先改革后立法的做法,坚持立法同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相结合的原则。当前,加强立法工作,就是要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非凡是要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社会反映强烈的改革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采取有力的措施,非凡是要采取分析典型案例、总坚固践经验与广泛调查研究相结合的立法方法,适时制定新的法律,对不适应现实需要的、有重大漏洞的法律要及时修改、完善、补充或废止,加强法律解释工作,努力提高立法的整体协调水平、完善程序与可操作性。

(三)以加强和完善执法、司法为目标,推进行政执法制度与司法制度改革

经过几十年非凡是近20年的探索,们初步建立起了有中国特色的行政执法制度与司法制度。

从总体上讲,行政执法工作与司法工作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的顺利推进等各方面,都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毋庸讳言,当前 国行政执法与司法领域还存在相当突出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徇私枉法的现象,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的问题时有发生,在少数行政执法人员与司法人员中存在的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严重败坏了行政、司法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改革和完善行政执法制度。其一,要围绕政府机构改革,以精简机构、转换职能为目标,撤销不必要的执法机构,精减过于臃肿的执法机构,调整有关执法机构的职权。其二,要以民主、公开、高效为目标,健全和完善行政执法程序与司法程序,使行政执法活动和司法活动程序化,以法律程序来控制和制约行政权力、司法权力的行使。其三,要以提高素质、加强治理为目标,建立和完善公务员制度、法官制度、检察官制度,努力建设一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高素质的国家公职人员队伍。其四,要以加强监督为目标,健全和完善国家内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外部的社会监督机制,使国家公职人员的活动臵于强有力的国家和社会监督之下。其五,要以强化责任为目标,完善并切实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与司法上的冤案、错案责任追究制。其六,要切实采取措施,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四)以严格和强化法律监督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有中国特色的法律监督体系

法律监督与立法、行政执法、司法一样都是法律运作的重要环节,是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的重要保障。国当前,法律监督仍然是一个未受到应有重视、尚需进一步加强的薄弱环节。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国家监督体系与制度。强化国家权力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使权力机关对其他国家机关的法律监督经常化、制度化。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作用,切实保障检察机关对行政机关与人民法院的法律监督权。进一步完善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机制,切实发挥行政监察机关、审计机关的监督职能。其次,要高度重视、大力完善社会监督体系与制度。加强党的监督。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政治、组织、舆论宣传优势,进一步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加强对广大党员和国家公职人员的党纪国法监督。完善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使人民政协成为社会力量和各界人士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重要组织形式。加强人民群众的监督。积极拓宽和畅通监督渠道,进一步完善举、信访、投诉等法律监督制度,为人民群众进行法律监督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和方便条件。加强新闻舆论监督。从制度上切实保障新闻自由,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揭露违法犯罪行为、监督公民和公职人员依法办事上的巨大舆论作用。

篇6:和谐社会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代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结果,是历史的选择。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才能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晚清时康有为、梁启超等发动的戊戌变法运动有可能引导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社会,但是戊戌维新未能成功。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是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有可能通过推翻清政府把中国引导到资本主义社会,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辛亥革命后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国家分裂,人民涂炭。五四运动后,国家情势发生很大变化,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在中国迅速传播开来。1921年,中国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逐渐主导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一向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号召,鼓舞着广大人民。1929年—1933年,由美国引起的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深陷经济、政治、信仰灾难的恐慌之中,资本主义的吸引力在危机中不断下降。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辉煌成绩,社会主义的影响力迅速彰显。在经济危机打击下,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对华经济掠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民族危机促使人们寻找新的出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知识分子大多对苏联社会主义表达了好感,将苏联的成功归因于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和马克思主义。知识界中不少人表达了对社会主义的热切追求,社会主义思想由此达到高潮。1944年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战役中大溃败,引起大后方知识界、工业界人士对国民党政府执政能力的怀疑。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悍然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内战,使期望和平的人民和知识界更加坚定地站在了中国共产党一边。民主党派纷纷明确表态支持中共的政治、经济主张。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得到了工农大众的支持,得到了知识分子的理解,得到了民主党派的拥护。国民党政府发动的内战的彻底失败,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真正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主导力量,决定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篇7:和谐社会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摘 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相一致的,是解决“三农”问题、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结合中国实际,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制度安排主要有: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和循环农业市场体系,做好三大保障工作等。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社会主义新农村,制度安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用仅占世界9.1%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20.8%的人口,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我国农业发展基本沿用粗放经营的增长方式。农业的发展伴随着资源的高消耗、污染物的高排放、物质和能量的低利用,最终导致农业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放在重要的地位,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意义

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相对不足的基本国情;是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对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扩大就业、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农民收入,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能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求摒弃粗放式经营,根据“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这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要求和目标是完全一致的。实行集约化经营,进行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采用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等,都会增加和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带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这既可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创业门路和就业机会,又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从而为农民增收,走向富裕开辟出新的途径。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解决农业污染、保护农村环境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们的农业生产存在着明显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只有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才能有效地解决传统农业生产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一方面,农业循环经济提倡清洁生产,要求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有效地减少了农业生产废弃物的排放,减少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农业循环经济要求农业生产遵守生态规律,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产品质量,杜绝了农产品污染问题。

3.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观光农业,带动相应的加工业、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永续利用,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近年来,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市场和本国利益,频频设置“绿色壁垒”,对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要求尤为苛刻,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境要求,而且规定从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到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利用等各个环节都要符合环保要求。对此,我们通学习第一网才能船员招聘网

过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断提高我国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能,逐步使其符合资源环境方面的国际标准,从而突破“绿色壁垒”,增强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三种发展模式

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农业循环经济主要形成了以下三种类型的发展模式:一是以多产业复合的大农业发展模式;二是以生态农业的提升和整合为基础的生态保护型发展模式;三是以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为目标的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型发展模式。

1.大农业复合型发展模式

大农业复合型发展模式,就是在同一土地管理单元上立体种植,横向延伸,建设农林牧副渔一体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具体模式:农林型模式;农渔—农畜型模式;农林牧副渔各业兼而有之的综合型模式。

农林型模式是把多年生木本植物与栽培作物或动物,在空间上进行合理组合的土地利用和技术系统的综合(如农林间作、林药间作等),逐步形成规模较大的区域性气候、地形、土壤、水体、生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实现多级生产、稳定高效的复合循环生态体系。农渔—农畜型模式,是将人工养殖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匹配组合,形成一个良性的减耗型环状食物链(如稻田养鱼),这既能有效地利用多种可饲资源,使低值的自然资源转化为高值的畜产品,又能防治农村环境污染。综合型模式,则可以因地制宜地进行组合。在山区或半山区,可以实施“牧、能、林”一体化建设,如以沼气利用为主的林果种植及养殖业并举的“围山转”生态农业工程;在平原地区,可以实施“农、渔、能、商”一体化建设(如桑基鱼塘),及以沼气为纽带的蔬菜花卉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并举的生态农业工程等。

2.生态保护型发展模式

生态保护型发展模式,是把现代化技术与传统农业通过合理的投入,使农业生态系统维持在理想的状态并能保持良好的物质能量循环,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主要包括:

(1)生态种植模式是利用当地现有资源,综合利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高效的粮食、蔬菜等农产品的生产。开发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和其他生态类食品成为今后种植业的一个发展重点。比较成熟的种植模式有三种:“间套轮”种植模式是指在耕作上利用生物共存、互惠原理,采用间作套种和轮作倒茬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土地生产力来提高产量,还可以调剂用工、用水和用肥等矛盾,增强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旱作节水农业生产模式是通过工程、生物、农艺、化学和管理技术的集成,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消除或缓解水资源严重匮乏地区的生态环境压力、提高经济效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模式就是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注重农业生产方式与生态环境相协调,推广农作物清洁生产和无公害生产的专用技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形成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2)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是利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和清洁生产思想、理论和方法进行畜牧业生产的过程,达到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永续利用,同时生产优质的畜产学习第一网才能船员招聘网

品。如在畜牧业生产中构建生态养殖场,养殖场中配备相应规模的饲料粮(章)生产基地和畜禽粪便消纳场所,在实现畜牧业绿色生产的同时,减少废气物的排放,实现良性循环。

(3)生态渔业生产模式是遵照生态学原理,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按生态规律进行生产,保持和改善生产区域的生态平衡,保护水体不受污染,保持各种水生生物种群的动态平衡和食物链的合理结构,确保水生生物、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可供选择的发展模式有:基塘渔业模式和“以渔改碱”模式。这种模式将渔业生产和土地综合治理有效地结合起来,创造出比单一养殖或种植更高的经济效益。

3.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型发展模式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型发展模式,是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处理再利用,集能源、环保、资源为一体的最典型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包括秸秆利用、“三沼”利用等。秸秆利用是将秸秆加工处理,使其变成肥料、饲料、原料、能源等,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有秸秆还田,秸秆饲料化、秸秆原料化、秸秆能源化几个利用模式。秸秆还田包括秸秆直接还田、堆沤还田、过腹还田等,可以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保持土壤养分平衡。秸秆饲料化是将富含较高营养成分的花生、玉米等农作物秸秆粉碎氨化,加工成便于畜禽消化吸收的饲料。秸秆原料化包括利用小麦秸秆制取纤维素,用稻壳酿酒,用稻草制作板材;作为造纸原料及制作秸秆餐具;编织草帘、草席;用于蔬菜产区的温室大棚等。秸秆能源化主要是指发酵产生沼气用于生产生活。

三、制约我国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不利因素

近几年来,我国在农业循环经济应用以及三大发展模式推广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的来说形势并不乐观,仍面临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我国农业资源匮乏,不利于循环经济的开展

我国的农业资源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水资源不足。目前,我国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只有2627m,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是农业大国,是世界主要产粮国之一,农业用水占用水总量的80%。第二,耕地资源不足。据国土资源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 2005年人均耕地面积为1.4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而且耕地面积每年仍在减少。第三,森林资源严重不足。国家林业局召开的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公布,我国目前森林面积为15894.1万km,森林覆盖率仅为16.55%;人均占有森林面积、蓄积量分别为0.128km和9.04.8km,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和1/8;这种现状极不利于我国水土保持和可持续利用。农业资源的匮乏使得农业生产很难实现生态系统内物质能源的自我循环,不利于循环农业的开展。

2.我国农业发展比较落后,对循环经济的投入有限

农业生产在我国虽然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农村经济现代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农民收入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大部分农村还无力对循环经济给予经济支持。而政府财政的大部分资金主要用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农业循环经济技术、设施的投入不多。

3.局部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污染严重

学习第一网才能船员招聘网222

3长期的粗放式农业生产,采用了不科学、粗糙的甚至是掠夺性的资源利用方式,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生态失衡和环境恶化。第一,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目前我国农药产量居世界第2位,产品结构不合理,高毒品种过多,再加上使用方法单一,因而对人畜、水体、土壤及农产品的污染十分严重。而化肥的大量使用则导致了土壤酸化、有机质含量大减。第二,畜禽饲养对环境的污染严重。我国是畜禽养殖大国,畜禽粪便和废物每年达到17.3亿吨,是工业废物的2.7倍。目前畜禽排泄物主要是直接返田,严重污染周边水域、土壤、空气等环境,最终影响人体健康。第三,大量秸秆的不科学处理,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目前大部分秸秆当作燃料或是在地头直接烧掉,这不仅浪费了能源,降低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导致了土壤功能的衰退,也污染了大气。

4.科技力量薄弱,农户循环经济意识淡薄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总的来看还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较小、技术水平偏低。如以不烧秸秆、取消翻耕等为特征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发达国家已经较为普遍,但我国仅处于起步阶段;又如我国的农业灌溉,仍然以漫灌式补水为主,水的利用率很低。加上沟渠河道的渗漏,以及工业废水、化肥、农药污染,使我国水资源更加紧张。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大部分农业生产者文化层次较低,对清洁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对农副产品废弃物再利用所产生经济效益的关注也不够,使本可以通过循环利用所得的经济效益流失,这也妨碍了循环农业技术的推

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制度安排

1.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农业循环经济体系

从农业产业和农村消费的可持续与整体推动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以“无害化、低排放、零破坏、高效益、可持续”的思路,推动农业生产技术范式的变革。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在农业资源利用方面,实行节约化利用,以提升水资源、土地资源和农业投入利用效率为切入点,从节水、节地、节能、节肥、节药、节劳等方面赋予传统型农业新的成本节约理念,提高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农业废弃物处理方面,实现种植业生产所积累的生物资源全程化利用,尤其对秸秆的副产品除传统的沼气利用外,要探索生物质能、微生物资源经济利用的新思路,实行循环利用和资源化开发。在农业产业链延伸方面,实行清洁生产,使上一环节的废弃物作为下一环节的资源,增加价值链条,拓展农业产业化空间。重点关注农业产业循环链的内生延伸与产业联动,加强农业产业循环链整合思路、途径与模式,拓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在农村社区建设方面,着力建设循环型社区,开发沼气、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农村社会生活的“清洁化”消费。

2.加快循环农业市场体系建设

一方面,要加快循环农业产业化步伐。发达地区的经验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保证农民按照绿色无公害标准生产特色农产品的有效机制,也是使特色农产品生产上规模、上档次、确保农民利益的重要手段。循环农业产业化可以通过“公司+农户”为主的产业化形式,实行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租赁经营,使企业与农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以保障参与农业循环经济的农户的利益。另一方面,要加快循环农业产品的市场化步学习第一网才能船员招聘网

伐。首先,要建立循环农业产品的认证机制。循环农业产品是按照特定的质量标准体系进行生产的,实行循环农业产品认证制度可以提高循环农业产品的信任度和透明度,给消费者提供巨大的便利;其次,要进一步拓展循环农业产品的市场。市场对生态农产品的数量需求越来越大、这意味着农产品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因此,循环农业产品应紧跟市场步伐,在满足国内市场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3.推进循环农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我国农业生产科学力量薄弱已成为制约循环农业推广的重要因素。为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加大创新力度,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第一,建立循环农业技术开发与创新机制。以国家财力为支持,依托于国家农业研究中心以及大学的科研机构,充分发挥企业的科技力量,增加对循环农业新技术的研究;结合中国实情,注重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第二,重点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不断提升农产品的技术含量,拓展农业空间的技术集成与创新。近期,应重点在农业清洁化生产的技术链接、绿色生产技术和农业资源多级转化、资源节约高效利用与废弃物的资源化技术、循环农业技术标准规范、农村生态小城镇建设技术、农村生活消费绿色技术等层面开展整合与集成研究,建立相对完善的推动循环农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与技术示范推广体系。

4.做好技术、资金、政策等三大保障工作

(1)技术保障。我国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做好技术保障,在推广农业循环经济的同时,加强农民的理论培训和技术支持,构建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如对区域农业发展模式进行合理的规划,对套种、节水农业等技术推广给农民进行培训等。

(2)资金保障。循环农业建设的启动和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如沼气池的建设、节水工程建设、规模化养殖场的建造以及优良畜种的引进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构建完备的资金支持体系。一是要加强政府财政支持。政府要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投入,在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农作物秸秆与畜禽的粪便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理、农产品加工过程中,以及农村社区“清洁化”建设等方面开展若干个示范工程建设,促进循环经济的理念深入基层和农村社会的日常生活。二是银行提供信贷支持,群众自筹,积极引进外资及民间资本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广开财路,支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3)政策支持。要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完善有利于循环型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一方面,建立循环型农业推进组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环境管理,为循环农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建立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法律保障体系,制定相应的政策保障体系与扶持措施。近期应尽快启动循环农业促进法的前期工作,从税收、金融保障、财政补偿等方面制定循环农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提出切实有效措施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制订并颁布农业清洁生产管理办法,制订乡村环境清洁标准和农业清洁生产标准,把发展循环农业、建设节约型农村社会依法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轨道。

篇8:和谐社会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学者瞿同祖认为:“法律是社会产物, 是社会制度之一。它与风俗习惯有密切的关系, 它维护现存的制度和道德、伦理等价值观念, ……任何社会的法律都是为了维护并巩固其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而制的。只有充分了解产生某一种法律的社会背景, 才能了解这些法律的意义和作用。”因此, 我国现阶段保留死刑有其必要性:

1、保留死刑符合民意和传统文化

死刑虽然本身是一种手段, 可以用来减少和消灭犯罪, 但也可以满足社会的“正义”和“公正”的要求。著名刑法学家马克昌教授认为:“在一个国家死刑是否废除的议论, 绝对不能脱离该国国情, 特别不能脱离该国的严重犯罪的发案率和国民对于死刑的感情和观念。”我国自古便有“杀人者死”、“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传统观念, 刑罚报应观在国民心理结构中根深蒂固。据2002年的一份抽样调查显示, 88%以上被调查者反对废除死刑。现阶段保留死刑符合我国广大民众的正义观, 符合我国的民意和传统文化。

2、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治安状况决定了死刑的保留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的《社会蓝皮书——201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透露, 2009年1到10月, 中国公安机关共立案各类刑事犯罪案件444万多起, 比前一年同期上升14.8%, 其中杀人、放火、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都有上升, 其中纵火案件上升26.4%, 杀人案上升11.4%, 盗窃和抢劫案件上升了16%。未来一两年, 中国刑事犯罪仍将处于高发期。对于如此众多的犯罪案件, 中国刑法还不得不要依靠死刑所可能产生的威慑力, 来承担保卫社会的任务。否则, 死刑废除后产生的只能是社会的动荡不安。

二、限制死刑的必然性

我国对死刑在理论上的共识是减少死刑而非废除死刑。保留死刑而坚持少杀、慎杀, 反对多杀、错杀, 是我国的基本态度, 也是现阶段的必然选择。

1、限制死刑有利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实现。

我国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法制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保障。死刑的限制突出了以人为本, 用人文的刑罚关怀来减少或预防犯罪, 从根本上消除犯罪的根源,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限制死刑是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必然要求。

在国际刑事司法领域, 死刑不引渡已成为一项国际惯例。欧盟已经禁止将有判处死刑危险的犯罪分子引渡给管辖国, 其他一些废除死刑的国家也持类似态度, 致使一些依照我国刑法应当被判处死刑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不能被引渡回国依法惩处。其典型就是赖昌星逃到加拿大后, 加拿大即以其有死刑危险为由拒绝引渡给我国。因此减少并限制死刑, 已成为我国与国际接轨、顺应国际潮流的必然选择。

3、限制死刑是尊重生命的客观诉求。

生命的丧失具有不可恢复性, 必须严防错杀, 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而“聂树彬案件”就是要求限制死刑的最好注解。

三、限制死刑的建议

结合我国死刑制度的现状,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限制死刑的适用:

1、死刑的立法限制

我国现行刑法典有39项条文涉及死刑, 死刑罪名共计68种, 其中经济犯罪和财产犯罪为主的非暴力犯罪死刑占了全部死刑犯罪的近十分之七。因此, 应减少死刑的适用范围, 除经济犯罪中极少数罪名保留外, 应大幅度削减经济犯罪死刑罪名。同时, 在刑事立法中应更加明确、具体死刑的司法适用标准。

2、死刑的司法限制

“徒法不足以自行”, 法律的精神必须在司法实践中得到贯彻执行, 才能体现法律的价值。在刑事司法中, 死刑能否得到合理的限制, 关键取决于刑事法官。对刑事法官在死刑限制中的作用, 美国当代著名法理学家德沃金教授认为:“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 法官是帝国的王侯。”因此, 死刑的司法限制首先有赖于法官树立“慎用死刑”的观念;其次, 法官应严守刑法的基本原则, 努力排除外界干扰。此外, 还需努力提高法官的专业素养。

3、充分发挥“死缓”制度的功能

“死缓”制度, 是我国刑法独创的一项颇具特色的死刑制度, 即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两年后如无犯罪等情况则减为无期徒刑。它对于限制和减少死刑的最终执行起到了极其重要的缓冲作用。因此, 应扩大死缓的适用范围。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现阶段我国正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虽然现阶段不能彻底废除死刑, 但合理限制死刑却是我国和谐社会法治建设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胡云腾:《存与废——死刑基本理论研究》, 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钊作俊:《现代死刑问题研究述评》, 中国刑事法杂志, 1999, (1) 。

上一篇:教师颂朗诵稿下一篇:爱的礼物9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