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约束的记叙文

2024-07-15

自由与约束的记叙文(通用14篇)

篇1:自由与约束的记叙文

和煦的春风吹散了严冬的寒冷,温暖的阳光消融了冰雪的冷酷。我们共同迎来了生机盎然的春天。春天到了,风筝便一个个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翱翔。相信每一个人的羡慕过风筝,可以飞得那么高,飞得那么远。然而,在羡慕它们的时候,你又何曾注意到过那跟线——那根牵在手里的线。正是这根线,让风筝飞得高,飞得远;正是这根线,让风筝能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翱翔。望着天空上的风筝,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话——约束,为了飞得更高。

风筝有约束它们的线,所以它们才飞得那么高;而我们学生,也有一根约束我们的线,那就是——法律。有了法律的约束,我们才能不断进取,成为祖国的栋梁。

在社会中,未成年人因为不懂法而犯法的事例举不胜举。在贵阳市公安局,曾抓捕过一个犯罪团伙,这个团伙主要是以偷窃一些珍贵的饰品而犯案的。让人目瞪口呆、大跌眼镜的是,这个犯罪团伙中,年龄最大的是17岁,而年龄最小的仅仅有11岁而已!而他们犯案的理由是:想赚些钱。一个一个可悲的结局,难道这还不是因为不懂法而造成的悲剧吗?所以,让我们行动起来,学习法律知识,共建和谐社会!

也许,你会说:“法律离我们还很远呢!”其实不然,法律就在校园,法律就在每个人的身边!在生活中,破坏公物、打架斗殴、恐吓勒索、打劫偷窃等等都是违法行为。我们不及要杜绝这些不好的行为,更要劝说他人不要轻易迈出法律的领域。

法律是保障国家里每一个人安全的最好武器,更是让人民和平相处的必不可少的一颗爱心。

天空上的风筝仍然在翱翔,地面上仍引来许多惊羡的目光。线约束了风筝,而法律约束了我们。约束,是为了飞得更高。有了法律的约束,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向风筝那样,飞得更高、更远!

篇2:自由与约束的记叙文

在任何人一生中,批评难免没有,而重要的,是如何看待批评。可能大部分人认为少批评他人是一种礼貌,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种看法流传了下来,居然还有一部分父母如此教育自己的孩子!这些父母在无意间给孩子灌输了这样一个理念:接受别人的批评就相当于容许他人对自身的侮辱。这估计就是为什么那些被所谓“不宽容”的历史铭记的人如此稀少的原因。在我看来,被批评是一种荣幸,没有人有责任指出你的缺陷,那完全是出自个人意愿。就算是你的敌人想对你施加报复,这也算很幸运,因为你的敌人居然傻到为你指出不足而为你提供可趁机改正不足的机会!你的敌人以为,这样是一种攻击他人的方式。而这种想法绝对是莫大的愚蠢!你若被这些批评攻击得遍体鳞伤,那只能看出,你和你的敌人是一个层次。但你若把这些批评吸收了,那最终成功的,必定是你而非你敌人。可为什么又有人认为被批评是耻辱呢?这些可悲的人,干脆把一生都浪费在天天徘徊于究竟接受不接受批评吧!这些年,我必须承认我所做过的最失败的事莫过于把所有批评都当成浮云,直到现在我才醒悟,我无视越多批评,就丢失了越多改正缺陷的机会。难道批评是所谓的无礼,讽刺?不,批评是镜子,世上最珍贵的镜子,它使人醒悟,使人忏悔,更重要的是,使人发觉自身缺陷,并有机可改。

世上并不乏天才,但是又有几个“天才”真正成功了?伟人,为什么伟大?为什么可以被历史铭记?靠的又是何物?总有些人,他们膜拜伟人,却从未学习过伟人谦虚的精神;也有些人,他们想成为伟人,却从未以严肃与心怀感激的态度去接受批评。而使人们陷在对批评的憎恨以及对赞美的欲望的泥潭里的,便是虚荣。虚荣像是一团在心灵里燃烧的火,这火若不及时扑灭将会越燃越烈!尽管每人都有虚荣心,但是强者清楚何对自身有利或无利,他们吸取了批评,甚至还向批评者致谢。世上又有几人能如此谦虚?

成功者的一生大致是这么个过程:不停地犯错,又不停地改正。所有人都能做到前者,但后者却仅极少人能做到。那为何后者仅有极少人能做到?原因只有一个:那些大部分做不到的,是自己去寻找自己的缺陷,而对自己又是无比宽容;那些极少做到的,是自己和他人一起去寻找自己的缺陷,并对自己无比严格。

篇3:班主任的“自由”与“约束”

有一个模范学校, 每星期三校长都亲自当中队长, 教师当小队长或分队长, 进行中队训练。而且每天校长一出现在门口, 无论是谁, 凡先发现校长到来的人都要发出“立正”的口号。于是在校园各处嬉笑玩耍的男女孩子们都要马上朝校长的方向立正站好。

福禄培尔在《人的教育》一书中说:“现在的教育如同将甲壳虫的腿去掉, 让它好好驯服于人一样。”确实不假。喝令孩子们不许手脚动弹, 这种阉割的办法, 绝不是训练。为了提高学生出勤率, 我们常见到一些出勤奖励的锦旗。这些锦旗也许只是为了少数人的利益。学生还有类似操行表之类的东西, 做了好事, 给你按一个奖励章。孩子们为了让老师看见, 在老师眼前做好事以显示自己。很多学校的学生遇到老师会远远的喊着“老师”奔过来。而上述学校的训练方法反而会养成学生的虚伪和狡猾。作为班主任老师, 面对眼前的这种景象, 会想什么呢?一句话, 过分的琐碎了, 甚至近于卑劣, 是一种罪恶, 是一种束缚, 是一种压迫。不了解道德的本质, 藐视自由, 侮辱了自然, 破坏了真理。这就是我们班主任的工作没有做到位, 起始点没掌握好, 本质的东西理解不够, 以至做法不当。“给我们自由”这是近代人的呼声, 是现代人的座右铭, 同时也引起不少人的惊恐。当然我们不赞成年轻人的莽撞放肆, 但也对那些抱残守缺的老者感到头疼。“不自由, 毋宁死”这话是多么深刻、多么庄严啊!即使三岁的孩子也需要有自由。对缠磨人的孩子不用去管他, 你越去管他, 他就越折磨人。当然这与年龄的大小也有关系, 但我们应尽量给孩子们自由, 让他们自己对自己负责。一个人在没有自由的时候, 也不会有什么责任。现在的教师用自己的教育权利剥夺了属于学生的自由, 同时也把责任指到自己身上, 摇摇晃晃, 疲惫不堪。他们用退学的方法来处理那些有过失的学生, 而且总得留心社会的各种各样的事情。世界上没有比那些不对孩子撒手的父母更不亲切的父母了, 而老师如果不给学生自由, 那么就没有比这种老师更不亲切的老师了。给孩子们自由吧, 现在教育中的大缺陷就在于容许学生自由的老师太少了。即使允许, 那种带有监视性的眼神总也离不开。因此我要说, 必须完全信任才行。为此, 我想我们的班主任首先要给孩子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

我们不能采取那种捆缚手脚, 磨去棱角的内切圆式的教育。正如上面所说的, 这种教育是对人的扼杀。我们主张多边形的外切圆式的教育。对孩子们不应什么都管, 要让他们自由成长。不希望孩子们耍小聪明, 不希望他们成为“连水都不敢弄混的善人”或是但丁说的连地狱都不敢进的人。要被火车轧上时, 也要尊重他们的个性, 让他们自律吗?那是单纯的放任。对班主任要求的是“关注之下的放任”发挥儿童活泼本性的同时给予关注和指导, 我们不是去禁止, 而是给予关注。不斥责, 要晓之以理。不压服, 要说服。不使学生盲目地服从教师的命令, 要使他们忠实于本身内在的道德规范。不是自我征服是自我发展。做好班主任的工作, 要有一颗爱心。有了爱心才会去尊重学生的人格。带有爱心的责任也是必要的。这是神圣, 是爱。“失败乃成功之母。”一百个教师的训诲语言抵不上一个人自身失误所受到的教育大。但是, 我们的教师过于害怕学生犯错误、失败。因而使他们成为道德性的弱者, 成为怯懦的、虚伪的、不谙人世的弱者。卢梭的这句话值得我们好好的体会:“教育的秘诀在于不施教育。”所谓不施教育并不是那种浅薄意义上的放任自流, 而是用自己的心来教育学生。有的教师把教学仅仅看作是台上台下的对立, 把教育理解为领月薪者和辍学者之间的打交道。拨动学生的心弦, 要心心相印, 教育的深刻的意义由此才能油然而生。彼此的人格相碰, 那迸发的火花不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光明吗!班主任对学生的不理解无疑地表现在处罚这个问题上。判断罪与非罪, 应该像神那样公平、那样神圣。处罚必须完完全全为了学生。处罚绝不是侮辱。“正因为尊重你的人格, 才处罚你。”处罚如不本着这种态度则失掉了它的真正意义。只有抱着这样一种心情来处罚学生, 即通过处罚以使学生愿意自我改正, 处罚和斥责才能产生所谓“人格完成”的重大宝贵意义。

篇4:自由与约束

曾在书上读过这样一段对话——车轮问方向盘:“为什么你总是约束我的自由?”方向盘答:“你若是被给予过多的自由,那么定会走到邪路上。”的确,车轮如果因得到了自由而纵情奔驰,那么结局必定是车毁人亡。人人都想得到自由,可是一旦没有了管制与约束,又有几人能坚守本心,遵守规矩与原则毫不动摇呢?由此可见,约束很重要,自由需克制。

(事件)素材化用②

约束是限制,却不是囚禁。约束是为了防止我们过度自由,同时也是促进我们成功的苦口良药。战国时苏秦为克制自己睡觉的欲望,用锥子刺大腿使自己清醒;东汉时孙敬则用绳子把头发系在房梁上来对自己加以约束,以刻苦学习。前者成了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后者成了享誉古今的大学者,这都是约束给人带来的成功。黑格尔曾说:“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我们应正确认识约束,远离自由主义。如果沉醉于自由的美梦,那么人便会如脱缰野马般一去不回,即使意识到束缚的可贵也难以悬崖勒马。

(语录)素材化用③

篇5:自由与约束

罗丹把自己约束在雕塑的世界里,柴可夫斯基则专注于音乐,但他们都获得了创作的自由。在长达16年的时间里,米开朗琪罗把自己约束在西斯廷教堂的圆顶下面,他画成了壁画,创造了艺术史上的一个奇迹,也充分享受了创作的自由。

想起约瑟夫·雷杜德,一位法国著名画家,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玫瑰花。任凭法国革命大潮汹涌政权更迭,甚至人头落地血流成河,他只是画他的玫瑰花。整整20年,雷杜德以一种“独特的绘画风格”完成了《玫瑰图谱》。书里169种楚楚动人的玫瑰,成为世界玫瑰的经典。浪漫的玫瑰,来自于最不浪漫的劳作,来自于他在技术和艺术方面对自己严格的约束。在此后的180多年里,《玫瑰图谱》以各种语言和版本出版了200多种版本,平均每年都有一种新版本面世。雷杜德懂得约束自己,二十年如一日,只是画他的玫瑰花,却在这看似单调枯燥的事情里,享受着自由的乐趣。

在自己的世界里,过自己的生活,你就成了上帝,从而获得最大的自由。自由即约

作文题的核心是“沙漠”,相对而言的是“自由”和“不自由”。这个“沙漠”可以指代的内容很多,比如面临的一种生活方式、一个生活困难、一个希望实现的梦想、理想等。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从中体现的是“我的人生我做主”的思想。而“必须穿越的这片沙漠又是不自由的”,指我们必须要经历一个完整的生活过程等。[参考立意]:

1、谈自由与约束:自由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

2、谈责任与承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面对责任,学会承担和选择不同的方式去解决。

3、人生的路需要自己去走。【优秀作文】

为了自由的束缚

“自由是什么?” 我试着不断地询问着自己去寻找可能的答案解释,可是每次都是无疾而终,这似乎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但不难发现的是:“我们对于自由的渴求迫切愿望总是伴随着某种过度的束缚和压抑而产生发展的”。

当我们在程式化的生活状态下,很容易产生渴望轻松、渴望放纵、渴望自由的想法,而且是一种异常强烈的愿望。可是同时也不难发现:过度的自由的情况下同样也会导致寻求束缚的愿望。当我真正摆脱父母,一个人毫无约束地在外面生活时,时间长了,我便开始怀念家的温暖,父母的宽容与慈爱,想再次投入父母的安全港湾;当辛苦工作之后得到一个冗长的假期时,或者结束了高三紧张的学习步入到轻松愉快的大学生活后,时间长了,我便开始厌烦每天的无所事事与慵懒无为,想赶紧投入到下一轮的工作或者学习当中。由此来看,我们是在自由与束缚的状态中循环往复、苦苦挣扎,似乎我们追求束缚与追求自由的意愿是同等强烈的。

自由与束缚哪个更好?这似乎并不能给出明显的答案。绝对的自由于我而言同绝对的束缚一束,而约束意味你将成为某一个角色,并需要为此而默默坚守。一天,一月,一年,坚持将一件事做到最好,并从中体验到人生的喜乐,这不正是生命的自由吗?释迦牟尼专注于“佛陀”的事,孔子专注于“仁爱”的事,康德专注于“道德”的事……能够约束自己者,专心做事,成为自己的主人,进入自由王国;不能约束自己者,泛滥百事,则只能成为事物的奴隶,落个身不由己的可悲结局。

人人都曾有过伟大的梦想,但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却不能将梦想变为现实。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没有学会自知、自制,没有做到心无旁骛、自我约束。人的一生,精力和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唯有专注如一,将力量集中于一点,方可在某一领域取得成就,这也许就是自由与约束的辩证法吧。

2014年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及优秀作文(上海卷)【作文真题】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文题简析】 样都会导致自我的毁灭。

绝对的自由能产生出我们个人对束缚的最大愿望,而绝对的束缚同样也能使我们无比渴望自由。这样看来自由与束缚就像一只手的两面,但他们同是一只手,相辅相成。

古代科学无非就是炼金和炼丹,炼金是想获得财富,扩大自己的自由空间和内容;炼丹是为了长生不老,获得时间上的自由。随着人们的认识能力的提高,人们不再把科学用来炼金和炼丹,但科学仍是人们追求自由的工具。当波义耳提出化学的目的是探索各种化学现象背后的规律,人

又不放纵自我,不无所事事,自身有着严格的行为准则,两者相互制约而并存,合二为一。

为了更高的自由,请勒住马儿的缰绳,任其在广阔的天地自由驰骋。

【专家点评】

作者充分施展了辩证思维的才能,充分论证了“自由”与“束缚”对立而统一、相辅而相成的关系,极富思辨的张力。

在束缚中寻找自由

上帝创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

——卢梭

们终于认识到,要扩大自有,首先要认识规律,人可以不受人为规范的限制,但不得不受自然规

人生如沙漠之旅,旅程和目的地已被设定,这是所有人都拥有的束缚;但旅程的道路与方式律的限制。约束和自有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体,没有约束就没有自由。而追求自由最重要的是

因人而异,这是每个人不同的自由。束缚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绝对的,但之所以感到自由的多寡不寻找约束与自由辩证关系。

同,则源于对束缚挣脱的程度差异——自由是挣脱束缚中努力而来的结果。

自由的本质应该是在适当的束缚下多彩的精彩生活。为此,我们需要主动地约束自己,适当

“有些鸟注定是不会被关在笼子里的,因为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安迪正像是那的越是自己。制定必要的社会规范可以让我们免受由错误行为造成的规律的惩罚。减少多余的行

只自由的鸟,即使身陷囹圄之苦,但内心却从未放弃对自由的憧憬与向往。肖申克监狱的围墙高为规范特别是努力发现不合理的规范而去除它,这是人们追求自由的主要目的。必要的束缚本身

大如山,却挡不住一个清白之人向往自由的心。一个几百年才能挖通的隧道在安迪十四年的不懈就是为了自由。

努力下超额完成。自由属于安迪,属于每一个在束缚中挣扎拼搏的勇敢之人。他们都是自由之鸟,作为常人,我们追求自由与追求束缚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而作为一个卓越的人,他应该具

生来属于无边无际的苍穹。

备平衡自由与束缚的能力,而不是被自由与束缚控制住整个人生。他的自由与束缚都是相对的,束缚不一定有形,无形的束缚也时常存在。而无形束缚更可怕的是,它看不见摸不着,当事他不随波逐流,不盲从众人所云,不屈服于体制,内心自有独特的思想见解,信仰理念;同时他

人经常是沉浸在束缚的“温柔怀抱”中,却丝毫未觉自己已身陷泥潭,并越陷越深。无形的束缚于李2 开复来说就是当下生活的优越;于季羡林来说是三顶“桂冠”的褒奖;于约翰·列侬来说则是对于生活的疲于奔命。但我看见了被束缚的他们身上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李开复“从心选择”,放弃现有优越条件为了理想毅然前进;季羡林洗清泡沫,还自己一个自由

身;列侬停下飞快的脚步,等待着灵魂的回归,不拘于世俗。为了自由,他们勇敢地在束缚中寻找,不论天寒地冻,路远马亡,只要寻找就义无反顾,自由女神也在他们的正前方微笑招手。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对束缚的突破并非打破一切都障碍,自由的前提是尊重束缚,尊重这个充满规律的世界。正如芮成钢所言:“每个人生活在这世界上,都背负着一堆‘纸枷锁’,其实它们一挣就开,但一辈子都不敢挣开,因为后果太严重。”正如我们的法律、道德律,如果这些束缚被冲破,世界将无法想象,规律将不复存在,更别说自由的实现了。因此,在绝对的束缚中寻找相对的自由,才是快乐之道。

自我约束才能享受真自由

一匹马看到自己总被一根缰绳牵着,非常苦恼,想方设法地挣脱。有一天,它终于挣脱了缰

涸辙之鲋。

因此,对于自由的看法,我很相信一句话:只有通过约束,并且是自我约束,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生活中,那些看似阻碍我们自由的有形无形的围墙,实际上为我们的自由提供了保证。试想,如果社会上没有任何法律法规来约束,一些歹徒想杀人就杀人,想放火就放火,那每天就不知道有多少人的生命从这个地球上消失。

对于那些非正常死亡的人来说,连生命也没有了,又谈何自由呢?往大处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是一种自由;往小处说,屋子里的鸟,池塘里的鱼,难道就没有自由了吗?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写到的鱼,在那么小的小石潭中也可以“皆若空游无所依”“似与游者相乐”啊。我们常常会感叹:“我是一只小小小小鸟,想要飞却飞也飞不高……”

这是到底因为笼子太小感觉没有自由,还是由于翅膀不够硬即使给足够的空间也飞不动呢?

我们应当做到的是在约束中寻找自由,在约束中收获自由。而且,只有当这种约束是自我约束的时候,才能感受到自由的真谛。比如说,一个离不开网络、离不开繁华城市的人,如果被迫住在山里,每天让他干农活或者写文章,绳,觉得很自由,一路狂奔,最终跑到悬崖,由于没有缰绳来勒住,不幸坠崖而死。与此相反,他肯定会觉得自己丧失了自由;但如果是一些喜欢隐居生活的文人主动住在山里,就像王维“随意鱼儿们每天生活在有遮有挡的水中,不自怨自艾,不感叹没有自由,自由自在地畅游。而如果水

春芳歇,王孙自留

一旦没有由堤坝什么的包围起来,就会四处漫溢,那鱼儿就再也没有自由活动的可能,只能成为 ”,就像陶渊明过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生活,在他们看来,也许这就是真正的自由人生。其实说白了,自由就是一种建立在成长经历和爱好的基础上的一种自我感受。所以说,只有通过自我约束,自己给自己设定空间,即使不能“天高任鸟飞”,也可以“山高任鸟飞”,就能真正获得自由。

然而,要做到自我约束,得先让自己的翅膀长硬,当你能够自我飞翔的时候,根据自己的爱好,才能真正找到飞翔的天空。想起曾经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理想的自由不是自由,自由的理性才是自由。当你真正拥有自由的理性的时候,你就能找到自己的空间,享受自己的自由。

谈到这里,我突然想起博学多才的弘一法师。也许我还没有参透人生,自始至终,我都无法理解弘一法师的自由。

他用刳骨剔肉的痛苦,置换了他认为的真正的自由。遁入空门后,妻子携儿子来找他,他居然都不让他们进门,面对妻子“慈悲对世人,为何独伤我”的质问,他还是无动于衷。这就是一种“大道”的自由吗?我总觉得该面对的要面对,而不是逃避吧。

自由与约束

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所谓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做的事情,一个人如果做了法律所禁止做的事情,那么他就不自由了。”该名言道出了这样一种关系:自由是相对的,规则是绝对的,超越规则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我们可以假想这样一幅交通十字路口的情景:在一个混乱不堪的十字路口,横七竖八地翻倒着各种车辆,被撞车辆不仅变形,而且驾驶者已经撞成重伤甚至死亡,他们的鲜血一滩一滩地流在地上,没有任何人来施救。肇事者早已驱车逃逸,他们认为,只要逃离现场就算完事儿,没有谁来追究责任。在这个十字路口的周围,我们既看不到指挥车辆的交警,也看不到安排车辆行驶的红绿灯,更看不到警示牌、人行横道线和车行路线。一句话,机动车驾驶员只知道比速度快,谁开得快谁就抢先穿过路口。所谓减速和避让,在他们头脑里显得毫无意识。总之,行人和其他司机的性命,这些人则全然不放在心上……

对于这样一幅血淋淋的交通场面,恐怕我们想三秒钟都会心惊胆颤。为什么?理由很简单:如此野蛮的交通十字路口,我们谁也不愿意让它出现。大家所共同追求的,是井然有序的交通环境。只有有了交通规则的约束,驾驶员和行人才有真正的安全。如果安全都没有保障了,那谁还敢在路上驾车或行走?

在今天繁华的都市里,行人车辆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已成为了大家的常识;行人车辆靠右行走,是人人都必须遵守的交通规则。同理,不仅交通道路需要规则,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需要规则。简单说,规则在我们的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换言之,就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法律的规范和维护。依法治国,已成为了国家的一项基本方略。每个公民都深切地意识到: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公民的生活更离不开法律。就像题目材料叙 述的那样,“你可以自由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但是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当然,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可能有若干种,这“若干种”就是我们如何穿越沙漠的自由,也是我们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自由。

在这里,“沙漠”指代的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各种规则,这些规则包括了法律、道德、纪律、规章等等。它们,就是我们要穿越的沙漠。如果我们能顺利穿越生活中的“沙漠”,那就等于我们正视生活中的规则。因为有了“沙漠”的存在,我们才能享受生活的自由,也因为有了“沙漠”的约束,我们才能倍加珍惜属于自己的自由。

戴着镣铐翩翩起舞

卢梭有言“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人生就是在自由与不自由中,实现人生

律,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盲目的恶补,这样为所欲为的自由,其结果是让孩子早早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可见选择的自由并不是为所欲为的自由,自由总是受到不自由的制约。

而不自由,也是相对的,不自由之中总有选择的空间留下,让我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比如穿越沙漠,可以选择骑骆驼,也可以是开吉普车,总归我们要想一想哪种方式最安全、最便捷。那么对孩子的教育,也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在遵循孩子成长规律和培养成才的目标限制之下,家长是用虎妈、狼爸的方式还是传统的谆谆教导的方式,这都可以因孩子的个性和自身的条件来选取。不自由之中有可选择的自由。正因为有了不自由的限制,就更加促使我们思考如何在限制和约束中翩翩起舞。

由此可见,自由和不自由就是人生的常态,需要我们在不自由的制约下通过智慧的思考来实的意义和价值。因为可以选择道路和方式,所以我们是自由的,因为必须穿越沙漠,受到外在条

现自由的选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试想没有了交通规则的制约,那么交通就会瘫痪;没有了法件和目标、任务的制约所以人又是不自由的。正如律诗有格律、字数的限制,却因而更加凝练且

律法规的限制,社会会失去正常的秩序。自由是选择的自由,在遵循交通规则的基础上,我是大具有形式上的美感,舞台剧有“三一律”的限制,因而剧情更加集中,矛盾冲突更加激烈,人物形象

步走还是小步走,是跳着走还是跑起来那就是我的自由。

更加丰满。

反观当下,我们似乎误解了自由,一些人认为自由就是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就是随心所所谓自由,就是可以选择的权利,然而这样的选择绝不是为所欲为。自由往往是不自由限制

欲。如此,则有了黑心商人为了赚钱就添加各种有毒的物质而无视法规的制约,有人为了情欲抛之下的自由。正如揠苗助长的那个人,为了让自己的秧苗长得快一点,就把它拔高,结果秧苗全

弃妻子无视道德的制约……这些似乎都误解了自由的真正含义。没有绝对的自由,也没有绝对的部枯槁了。为所欲为而不遵循秧苗生长的自然规律,不能像郭橐驼那样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最终

不自由,人都是在不自由制约下生活的,因为有了制约才有了和谐、有序,甚至才有了各种创新。

篇6:初三约束与自由作文

每一个人都需要自由,每一个人都渴望自由。我们快乐的生活着,在学校、家里,在老师、家人的关心下幸福的成长。同时,我们也被束缚着,因为有了束缚,我们不会因为一句话儿闹得不可开交,不会因为一件小事打得落花流水;因为有了束缚,我们会自觉遵章守纪,因为有了束缚,我们会彬彬有礼、与人为善。

如果只要自由,没有束缚会怎样?

一天,车轮质问方向盘:“你问什么总是要束缚我的自由?”,方向盘回答:“要想随心所欲,必定会走到邪路上去。”谁都想要自由,可是,若车轮自由了,后果将会和火车离开了铁轨一样,虽然享受了短暂的自由,却让自己付出惨痛的代价。这也如白白的斑马线一样,虽然束缚着你,可是,它却能保证你的安全,如果你“自由地”走到车行线上,是没了束缚,可是,这时飞驶过来一辆大卡车怎么办?你虽然得到了自由,但是,你的生命、安全就没了保证。假如,你是一株小草,纯粹为了自己的快乐、自由,让自己歪着长,在生命开始的时候,若没了铁丝束缚你,没有人为的把你端端正正的栽在树坑里,你将在年纪轻轻的.时候就被砍伐(淘汰),到那时,你大喊,你悔过,也无济于事了。人又何尝不是一样?

篇7:自由与约束作文600字

曾几何时,我们一同欢笑,一同奔跑,一同追随自由。你在春的引领下如朵朵白雪,如翩翩仙女坠入了人间。你洁白纯粹,不谙世事,心里住满阳光。童年有了你,我便多了一位知己。我可以在你面前自由地挥霍年少时成长的泪水。

长大后,我渐渐远离了你,不再追随你,不再向往自由,取而代之的.是追随著名与利。而你却依旧那样纯洁阳光,自由真实,无论阴晴圆缺,你依旧无所畏惧,披荆斩棘。但你却不再活泼,显得那样无助,仿佛期盼——我们的续曲。我却冷漠地略去,从未再多看你一眼。你如同孤寡老人,希望有人陪同,却一次次黯然神伤。你似乎伤透了心不再那样勇敢追随,而是变得懒惰。乘风而起,不再渴望自由,心中已是一片漠然。

再一次看到你,我意识到我的过错,我因追求名利而放弃了自由,放弃了你我之间可贵的情谊。年少无知的我,将你我的友情推向了深渊。春风送暖,风里多了你和我,我又找到了童年追随自由的欢乐,心又变得暖起来,亮起来。

篇8:自由与约束

面对洛杉矶的雍容粗犷、拉斯维加斯的富丽奇景、纽约的鳞次栉比,东西部的巨大差异、高度的城市化水平、建筑的琳琅形态……,一路走来,作为设计者还来不及思考就已经有太多的惊喜和疑惑。如果说内部精神是所有物质表象的原动力,那么我们沿着建筑的种种外显,通过追寻何为美国式的自由似乎能够找到一些答案的踪迹。

美国是为自由而生,美国精神深深明白人生来看似自由,其实已然不自由,正是因为约束的存在,自由才有其弥足珍贵之处。漫步在美国街头,原本期冀的是像书中所看到都是形态极致的建筑以彰显自由,实则不然。玻璃幕与楼板交接处的清晰透现、建筑入口与道路的互动秩序、楼与楼之间0.1 m的窄小而又笔直的缝隙……建筑处处显现着“约束”。其实社会是靠约束形成一种共识性的制度,自由不等于随便、随意,是在一定规则内不影响别人自由的一种自由。这种精神深深融汇进了美国的建筑。

篇9:程菲:自由的约束

但是这一次,运气差了一点。

踺子小翻屈体后空翻两周转体360度,还是39届那个结束动作,意想不到的是,程菲连退三步而且双脚跌出了界外。

观众哗然。

遗憾之余又有一丝庆幸,还好,不是2008,如果失误是不可避免的,就让它来得更早些吧。

下了场,程菲自己说,要是用“900”,这块金牌就拿了。

“900”,是他们的行话,全称是“直体后空翻900度”。去年,为了确保金牌,陆善真果断地授意弟子在自由操中弃“900”,以“360”作为结束。

此番策略的结果是程菲的A分较“900”上升了0.1,达到6.4,难度值增加,获取高分的可能自然加大。但这0.1只是表面,陆善真的用心不全在此。

要知道,人的瞬间力量是有限的,用在了前面,后面势必就不够用。当今,在“空翻主导”的规则下,一套自由体操大体由四到五套空翻组成,能力强的运动员一般都达到五套。而在2006年新规则颁布之前,只有三到四套,新规则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大大提高了。相对“900”,“360”的要求更高,在四串空翻后,能以“360”为结束动作的人少之又少,而程菲又完成得如此漂亮,自然大大赢得了裁判的青睐。

要是用“900”,这块金牌就拿了。这一次,程菲所以这么说,不是“马后炮”,上场前的那一刻,其实,她是真的犹豫了。

那是一种隐约的预感,来自多年训练的感觉和对于自己身体状态的敏锐判断。在给人的感觉里,程菲也许不乏一些“神经质”的气质,有的时候,她抡不开。

这一次,担子也是太重了。六人团队,她和何宁之外,剩下的全是新面孔,这个比例也许太大,她在扛起这个担子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扛起了巨大的压力。

一个15岁的少女横空出世,这就是笑容甜美的美国女孩约翰·肖恩,她在瞬间吸引了观众与媒体的视线。

金牌旁落,加上约翰·肖恩过于自信的笑容,让人不免替程菲打起鼓来。2008,在这块四四方方的蓝色地毯上,程菲的围剿者又多了一个,而且来者不善。

事后问陆善真,当时在看到约翰·肖恩时,有没有感到巨大的压力?

“程菲如果正常发挥,她仍然是最好的。”陆善真对弟子的实力毫不怀疑。

应该说,在当今体坛,无论技术,质量还是难度,程菲都保持了最高水准,她能有今天的霸主地位不仅仅在于一两次世界冠军的取得,更在于其高标准的动作质量和技术难度在世界范围内所获得的高度认可。

但陆善真也说,有的时候他真希望程菲能有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程菲,太谦逊了。

这番话换一个角度也许可以这样理解,2008,程菲真正的敌人是她自己。

赛后,有媒体这样表述:程菲输给约翰·肖恩。

这显然并不准确。程菲最终仅获得第五,甚至不及初次大赛的队友江玉源,即使没有约翰·肖恩,也无法问鼎金牌。她之前那些隐约的预感是准确的,只是,她想拼一下。

这种预感透过她脸上的表情传达给每一位观者,了解她的人也许捕捉到了这份不安:最后那一刻,她脸上的自信的确没有39届时那么饱满。

而同时,体力的消耗也已经达到了极限。

拿到39届自由体操冠军后,国内外媒体竞相报道程菲可能在自由体操中新发展一个“踺子小翻接直体后空翻转体1440度”的超难新动作。

其实,早在新规则颁布前,程菲已经练就了这一动作。这个动作的A分目前国际体联还没有规定,有可能是F组/0.6分或G组/0.7分,它显然提高了整套动作的难度值,而且一旦在国际大赛上成功,还会被命名为“程菲转体”。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并没有看到这个“超一流”的动作面世。

实际上,程菲完全能够高质量地完成这个动作。

程菲的自由操由五串空翻组成(以40届为例):踺子小翻接团身后空翻两周转体720度,踺子小翻接直体后空翻转体1080度,踺子直体后空翻转体720度,踺子直体后空翻转体540度接直体前空翻转体360度,踺子小翻接直体后空翻转体900度或踺子小翻接屈体后空翻两周转体360度,A分总值已经达到3-3.1分。

如果要在编排中加上“1440”,唯一的方案是将“1080”换掉,这样,A分会多出0.1-0.2。而根据训练情况,程菲只要完成了“1440”,那么后面的“720”就会受到很大影响,状态好时勉强可以完成,但质量会大幅下降;状态不好时失败的几率是相当大的,而且后面的两串空翻的质量也会跟着受到影响。这样,在B分的影响尚未计入的情况下可能丢掉的分数至少已经达到0.3。

显然,这是一笔划不来的买卖。

运动员的体能总量是不变的。在电视转播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体操运动员在完成一套自由操后气喘吁吁的情形。这是因为,在短短几分钟内,运动员始终处于高强度的运动状态下,其体力消耗不亚于万米长跑。空翻需要发力,本身能量消耗很大:这种情况下,一个跳步或转体的增加无形中都会增添运动员的负荷,更不用说空翻转体整整增加一圈了。所以,上不上“1440”,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全面平衡的事情。

2006新规则之后,难度如同搭了直升机,急速上升,但是在这条直线上,永远有一个下行的力量,那就是质量,只有当这两者达到了完美的平衡,难度的上行才显得更有价值。

这也是约翰·肖恩最终取胜的原因。虽然在动作质量上,她略逊程菲,但是她的动作难度本身较高,而且拥有很好的稳定性。此外,美国运动员“人来疯”的特点非常明显,约翰·肖恩在整场比赛中,自信满满,水平发挥得淋漓尽致。

另外,心理不够强硬也是“程菲转体”迟迟没有登场的原因。深谙程菲特点的陆善真和刘群琳两位教练不止一次说过,如果对一个动作缺少十分的把握,程菲会显得顾虑重重犹豫不决。

所以,对程菲来讲,维持现有难度、保持高质量的空翻转体,也许不失为保有优势的最佳选择。

2008北京奥运会的自由操赛场,届时必有一番激烈的争夺。当我们把目光投向那里时,修长苗条,力量惊人的程菲,自然是我们最核心的焦点。

篇10:自由与约束作文600字

自由有偿,约束无价。鱼儿摆脱了水的束缚,却失去了游泳的快乐;雄鹰摆脱了天空的束缚,却失去了翱翔的惬意。同样,人摆脱了束缚也意味着会失去保护,坠入黑暗的深渊。

曾在书上读过这样一段对话--车轮问方向盘:“为什么你总是约束我的自由?” 方向盘答:“你若是被给予过多的自由,那么定会走到邪路上。”的确,车轮如果得到了自由而纵情奔驰,那么结局必定是车毁人亡。人人都想得到自由,可是一旦没有了管制与约束,又有几人能坚守本心、遵守规矩与原则毫不动摇呢?由此可见,约束很重要,自由需克制。

约束是限制,却并不是囚禁,它只是为了防止我们过度自由,同时也是促进我们严谨、成功的苦口良药。战国时苏秦为克制自己睡觉的欲望,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使自己清醒;东汉时孙敬则用绳子把头发系在房梁上来给自己加以约束,从而刻苦学习。结局是前者成了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后者成为了名气享誉古今的大学者,这都是约束给人带来的成功。黑格尔曾说:“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我们应正确认识约束,远离自由主义。如果沉醉于自由的美梦,那么人便会如脱缰野马般一去不回,即使意识到束缚的可贵也难以悬崖勒马,得到短暂自由的同时,也相伴失去了成功的机会。

学生们总是在抱怨:为什么父母什么都管?为什么学校给我们这么多束缚?殊不知,人缺少了管制与约束就会自我放纵,父母和学校如果给予孩子太多的自由就只能致使其懈怠堕落。--挣脱身上的束缚,得到的不一定是自由。名著《西游记》中,唐僧就是因为走出了悟空为他画的保护圈而被掳走。又好比风筝,挣脱了线的束缚它只能下落,正是有了约束它才能飞得更高,人正是由于有了强有力的束缚才能走得更远。

篇11:约束与自由哲理美文欣赏

在生活中,也会遇到裁剪与自由的问题,剪裁就是约束,没有规矩何能咸方圆呢? 实际上,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社会都会受到一定的约束,也同样有在制度下的自由。约束与自由是一对矛盾,有时又是有机的整体,是对立而统一的。

人在社会中,有自由,同时也会有约束。人不是从来都是纯洁无瑕的,也需要裁剪,修枝的。绝对的自由是没有的。人生活在社会中是约束下的自由,在自由中的约束。

法律就是约束人的行为的尺度,道德也是约束人的尺度。试问,为何把三聚氰胺掺入牛奶中的奶农束之以法呢? 为何华南虎的制假者周正龙要受审呢? 为何把制造三聚氰胺鸡蛋的饲料供应商拘留呢? 为何苏州市原副市长姜人杰受笼络逾一亿多元人民币,其中受笼络一笔为八千万,成为大陆被曝光贪官单笔贪之最? 是约束,是法律的作用。如果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没有了法律,没有了尺度,没有了准則,这个社会是什么样子? 如果我们的世界没有了人性,没有了良知与良心,没有了道德的界限。我们的人类又将如何?

约束与自由是相对的,光有自由不行,光有约束也不行,只有在人类公共准则的前提了,在规范的约束下,自由才展现它的光辉。

河流清清的流淌,是因为有河岸的约束;月亮自在的运行,是因为有轨道的.约束;飞机自由的在天空中翱翔,是因为有航线的指引。那么,人类呢? 也同样需要一定的约束与限制。

法律也是在逐渐修正与完善的,时代变了,约束有的放宽了,有的更严格了。欧元成了相当大范围的货币,名牌汽车走到了世界各地,求学的渠道越来越宽,世界成了地球村,约束放宽了,人类更自由了,心胸更大了,眼界更宽了,改革开放30年的天空更蓝了。同时,有些约束更加严格了,如药品的经营更严了,食品的安全更严了,植物的检疫更严了。干部出国考查更严了,国家的审计更严了,国家的安全防范更严了。这个“严”,是为了国家的安全、人民的幸福、社会的安定,这“严”,是必须的。

对子女的教育也是这样,既要约束,又要自由。放任的结果是自食其果,无限的自由是后悔莫及。孟子为何三迁其居? 岳母为何为子刺字? 择其邻,训其志也。庄子的游刃有余,老子的道法自然,孔子的三思而行,就是追求自由的最大诠释。

篇12:自由与约束的记叙文

———我的自由谈

“吾贵为天子,而不得自由。”

可见自由的难得,而人们都向往自由,“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人们向往自由,希望不受约束,放任自由。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场美国大萧条震动了世界。这正是由于美国政府实行了“自由放任主义”的政策引起的,可见过度的自由会给我们带来深痛的灾难,可见自由不等于不受约束。

如今的人们更是崇尚自由主义,主张个人自由发展、自由表现的看法或人生观。表现在行动自由、经济自由、言论自由、思想自由,一切的自由,不受约束。而现在人们却以此夸夸其谈,做了许多不着边际的事情。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毛泽东在《反对自由主义》中说道:“自由主义取消思想斗争,主张无原则的和平,结果是腐朽庸俗的作风发生,使党和革命团体的某些组织和某些个人在政治上腐化起来”。可见不受约束的自由是可怕的。

中国古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见人们需要约束,自由只是相对的,需要用法制法规来规范人们,尤其是现在,许多新事物新现象的出来,其是与非,正与邪,往往使人感到困惑,感到难以评说,人们不能够只凭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想法来判断,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可见我们更需要受到约束,可以说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力。

你或许会问,有了这种种的限制怎么还会有自由,人们都在条条框框之下还会有什么自由可说的呢?其实是你错了,没有约束的自由并不是真正的自由,有了约束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正如鱼无水,哪里会有那自由的鱼。风筝无线,只不过随风而摆,最终只会挂落。自由和约束间,本来就是个一个不等号。约束的存在,适度的自由,才是正真的自由。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该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点,自由不等于不受约束,在自由中,你会很沉醉,近乎忘我。会在不觉中卸下了自己的信念、判断、理想、执着,而他们却是你最重要的,是你的所有!所有!我们更应为此注意,不让自己沉沦在自由的旗帜下,忘乎所以,我们在拥有自由的同时也要接受相应的约束。

君子慎独,不也是这一种表现吗?在自由的状态下也要严格要求自己,要受到约束,谨慎自己的言行。

篇13:自由与约束的记叙文

关键词: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约束机制,审计定价

一、自由现金流假说的产生及其相关界定

(一) 自由现金流假说产生的根源

论及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之前, 对自由现金流假说的产生追根索源存在必要性, 这无疑将有助于我们厘清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约束机制与审计定价之间的逻辑关系。Berle和Means (1932) 倡导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以避免所有者兼具经营者的弊端, 以此提高经营管理的效果和效率并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多年以来,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已经成为现代公司的特征。然而我们知道, 代理问题也是源于现代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 代理人和委托人的目标函数不一致, 同时又存在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因此, 基于代理人自利与道德风险假设, 代理人可能偏离受托人的目标函数但又难以观察和监督, 从而产生代理问题。而后Jensen和Meckling (1976) 系统地论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所导致并存在的固有问题, 并发展为一套完整的理论——代理成本理论。Jensen的自由现金流量假说则建立在代理成本理论之上, 他认为自由现金流量会产生代理成本的原因主要是:存在高自由现金流的公司, 经营者们倾向于建立帝国、过度投资、滥用资金及在职消费等, 另外存在一些客观原因, 如政治因素、缺乏管理经验等。经营者们基于以上原因, 他们并不愿意将自由现金流流出公司分配给股东而是将自由现金流用于过度投资和次优决策, 但实际上将自由现金流分配给股东才能够起到增加企业价值且公司运行更有效率的作用, 那么这就会导致股东与经营者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因此, 高自由现金流和低成长机会的公司会面临严重的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 这样一来并不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些即成为自由现金流假说推导演绎的逻辑起点。

(二) 自由现金流假说观点界定

(1) 自由现金流假说的基本观点。Jensen将自由现金流 (Free Cash Flow, FCF) 定义为“企业现金中满足以资本成本进行折现后NPV﹥0的所有项目所需要资金之后的那部分剩余现金流量”。若公司有效率并使股东价值最大化, 必须把FCF支付给股东, 但管理层为了个人私利或其他因素, 总是希望公司的FCF尽可能地多, 宁愿将其投资于低收益的项目也不肯把它们交还给股东。自由现金流量假说的基本观点可总结为两点:第一, 大量的自由现金流量是产生代理成本的根源, 减少自由现金流量可以减少其代理成本, 这是FCF假说的核心观点;第二, 负债可以减缓自由现金流量代理成本问题, 具有“控制效应”。它认为债务产生的破产成本将强制管理者支付现金, 形成债务创造控制机制。同时, 控制权市场则通过加强对管理层的监督, 增大自由使用现金的机会成本, 从而缓解自由现金流代理成本问题。 (2) 自由现金流假说观点的理解。针对由于现代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而产生的代理成本问题长期存在于企业之中的问题, Jensen和Meckling (1976) 已经对其有深刻的论述。根据自由现金流假说的基本观点可以看出, 自由现金流假说是就现金“冗余”而导致企业代理成本产生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的研究理论。因此我们认为自由现金流假说是代理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 同时也是建立在代理成本理论的基础之上的。之所以我们称自由现金流假说中所提到的现金为冗余现金, 是因为该部分现金留存于企业将会导致代理问题的产生。这种代理问题表现为投资的低效率次优化或是费用的非理性增长。那么对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的解决则是该假说研究的另一个重点, 即如何使管理者放弃低于资金成本的投资或放弃在企业内部浪费资本的政策, 从而缓解股东和管理者因现金冗余问题发生严重的冲突。因此, Jensen认为减少企业现金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同时他认为负债能够起到这种效用。对此, 我们的理解是通过创造负债使得管理层未来支付现金的承诺受到严格的法律约束, 这样一来借助其的破产成本以及市场监管效应来控制管理层的投资行为, 从而降低股东和管理者之间的代理成本, 即充分发挥负债的“控制效应”。

(三) 代理成本理论视角的外部审计需求理论分析

企业对外部审计的需求在学术界从各种不同视角进行了分析,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受托经济责任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信息理论和代理理论角度的深刻论述, 也不乏政策法律法规的规定而产生的审计需求等。从代理成本理论的视角对外部审计需进行分析则在本文的理论分析中起着重要作用, 其原因在于它提供了代理问题及其约束机制与审计定价结合起来研究的理论支撑。我们知道代理问题是企业有效契约观的基本问题之一, 而本文又主要讨论的代理问题是由自由现金流存在于企业所导致的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代理问题。Jensen和Mekling (1976) 、Watts和Zimmerman (1983) 及Trueman (1986) 等先后从代理成本理论视角分析了企业对外部审计的需求。他们认为通过外部审计能够有效地制约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 降低代理成本也同时提高企业价值。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下, 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标函数并不一致, 因此代理人很可能会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利用其信息优势做出对委托人利益造成损害的决策, 即产生代理成本。并且这种代理成本在现金这种特殊资源冗余的情况下显得更为高昂, 也包括投资效率低下或资源的浪费等。一方面在资本市场有效的条件下外部投资者对于代理成本严重的企业将降低对该企业价值的评估, 而代理成本所导致的企业价值的损失将由企业所有者承担。因此代理成本严重的公司存在对外部审计的潜在需求, 以期能够通过外部审计对管理者进行监督约束降低代理成本并提高企业价值;另一方面, 在资本市场有效的条件下代理人也将承担自身机会主义行为所带来的损失, 他们也意识到这一点, 因此其有较强的动机通过外部审计的鉴证使得委托人信任其行为, 以期降低最后将转嫁到自己身上的代理成本。因此管理者因担保机制的作用也产生一种自愿审计的需求。

二、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约束机制与审计定价逻辑关系推演

(一) 审计定价逻辑关系

审计定价是委托人聘请审计师提供审计服务的对价, 其自然会受到代理问题严重程度的影响。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越严重, 审计师就必然需要付出更多精力和时间对其进行审计, 也必然面临更大的审计风险, 因此审计定价也将越高;反之亦然。本文将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最严重的代理问题之一——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及其约束机制与审计定价联系起来做详实严密的推演。在推演过程中非常注重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 使得本文结论更加符合中国上市公司的需要, 以期本文研究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治理提供理论支撑。本文对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约束机制与审计定价逻辑关系的推演从两个方面进行, 即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的存在性和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约束机制有效性。

(二) 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存在性假设

一般认为, 当公司处于高自由现金流低成长性的状态时, 那么公司的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更为严重 (Jensen, 1986) 。但本文认为当公司存在高的自由现金流的情况下, 不论是高成长性或低成长性公司, 其都会产生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使得审计定价相对提高。推到理由有二:第一, 当公司属于高自由现金流低成长性公司时, 这很可能促使公司管理层进行过度投资并产生非最优费用, 也会导致管理层提高控制租、在职消费水平或是建立自身“帝国”等, 管理层很可能会通过操纵财务报表来掩饰这种代理成本, Christie和Zimmerman在1994年也有过类似论述。因此自由现金流代理成本提高了审计师面临的固有风险, 为了将审计风险控制在给定的水平审计师必须耗费更多的精力以减少重大错报风险。对于审计师而言, 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导致的最终结果是会提高审计定价以弥补其所面临的额外风险和增加的审计工作量及资源的耗费;第二, 当公司属于高自由现金流高成长性公司时, 由于频繁地进行投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资本市场的监管, 同时管理层进行正的NPV项目的投资决策时透明度的缺乏, 其增加了对公司成长性的衡量复杂程度, 这些都可能成为代理成本产生的温床。因此高自由现金流高成长性公司相对于低现金流公司, 审计师面临的审计风险更大耗费的资源更多, 这便成为支撑高审计定价的依据。总体来说, 无论是否具有高成长性, 由于高自由现金流而产生的代理问题的存在, 相对于低自由现金公司审计师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将耗费更多的资源和承担额外的审计风险, 因而公司将承受较高的审计费用。

(三) 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约束机制有效性假设

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约束机制指的是通过该约束机制在企业中的运行得以从自由现金流分配和运用等方面有效遏制过度投资减少非最优化费用, 同时减少管理层的可用于相机处理的现金流量, 降低经理人员的控制租等, 对企业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的治理产生积极作用, 并对企业价值的提升存在正面意义。在对已有研究的总结梳理的基础上并结合中国上市公司的特点, 本文将从发挥债务控制效应、现金股利分配及公司内部治理中的监督机制 (董事会治理、最终控股股东的性质) 和激励机制 (如管理层持股计划) 等方面着手推演论证其对于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约束的有效性。

(1) 公司债务控制效应。公司债务的控制效应是Jensen提出自由现金流假说的同时给出的治理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的措施之一。之所以负债能够起到治理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的作用, 是因为债务融资契约的特点是到期还本付息, 债权人权利得不到保证时有权通过破产机制对企业施压, 这属于对企业的一种硬约束。能够减少企业管理层可任意控制的自由现金流, 从而减少管理层进行过度投资的机会及非最优费用开支的机会, 也减小其控制租、在职消费水平或是建立自身“帝国”的可能性。因此, 债务的存在很显然能够起到抑制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的效用。另外, 债务的存在也使债权人和管理层的矛盾伴随着企业, 债权人有充分的动力对企业运行和管理进行监督, 这种债务市场和债务契约提供的外部监督机制也能够起到缓解自由现金代理问题。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得以缓解, 从而降低了企业代理成本。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实际情况, 随着国有银行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债券市场的发展, 债务的控制效应理应有所体现。因此, 本文认为公司债务对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应有所抑制, 并降低公司审计定价。

(2) 现金股利约束效应。对于现金股利对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约束效应的传导机制非常容易理解。现金股利减少自由现金流, 从而减少管理层投资负NPV项目的可能性 (Jensen, 1986;Vogt, 1994) 。现金股利作为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约束机制之一, 其直接能够减少企业自由现金流并有效控制管理层在投资和经营过程中机会主义行为泛滥, 自由现金流的减少同样对过度投资及非最优费用开销等起着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由于内部现金的减少, 企业寻求外部融资的可能性增大, 在融资过程中引进的市场监督力量也对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的约束产生一定的作用。另外, 我们知道相对个人投资者而言机构投资者在识别优质企业和帮助企业控制代理问题时具有优势。由于现金股利会导致所有权客户效应, 因而将吸引更多的机构投资者, 那么他们对管理层监督方面也将发挥重大作用, 一定程度也对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进行了约束。既然现金股利的派发从不同角度考虑均对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产生约束效应, 那么审计师在进行审计定价时也必定将该因素考虑其中, 从以上推导不难得出以下结论:现金股利的分配一定程度缓解了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降低公司的代理成本, 从而减少审计师所面临的风险和工作量进而降低审计定价。

(3) 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约束效应。代理理论将公司治理机制分为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 两种机制起到的作用分别是约束和激励受托人, 但目的都是为了缓解代理冲突从而降低企业代理成本。本文将从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的角度对相关监督机制、激励机制与审计定价的关系予以剖析, 进而找到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约束机制与审计定价的逻辑关系。具体而言, 本文所指的监督机制指的是董事会治理和最终控股股东的性质, 激励机制指的是管理层持股计划。以下将分别分析这三项具体措施对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产生约束效应的作用机理, 并联系审计定价推演出他们之间的关系。第一, 董事会治理的约束效应。在公司中, 董事会是保护股东利益的重要机构, 其担负着代表股东监督管理层的受托责任。一般而言, 董事会受托责任的有效履行的前提是董事会独立性得以保证。那么对董事会独立性的保证当然离不开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积极作用, 因此对董事会治理效应分析, 我们从独立董事制度着手。大量国内外的研究表明, 独立董事对于公司代理问题治理有着积极意义。如, Beasley et al (1999) 、Agrawal和Chadha (2004) ;靳云汇和李克成 (2002) 等。自2001年证监会制定并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起正式引入独立董事以来, 后续的法律法规对独立董事的人数、任职条件、法律责任等方面陆续作出了具体而有效的规定。独立董事的规模、数量和质量也逐步得到提高, 法律意识得到不断强化;独立董事对董事会明确说“不”的声音和次数逐渐增多。随着独立董事制度的不断完善, 董事会对管理层的监督约束能力也将越强, 对公司代理问题的缓解也将起着重要作用, 进而对公司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也将发挥其约束效应, 比如对管理层过度投资和费最优化费用开销的制约等。另外, 由于董事会代表股东利益, 在对企业资本结构政策和股利政策等的监督过程中, 也将偏向于有益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政策, 因此, 董事会效应的发挥能够更好地发挥债务控制效应;同时在存在冗余资金时, 董事会治理效应的发挥将会增大现金股利分配。而这些治理效应都将对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的约束产生积极作用, 从而减少审计师所面临的风险和工作量进而降低审计定价。第二, 最终控股股东性质约束效应。La Porta et al (1999) 提出了“终极控制股东的概念”, 并发现大多数国家的上市公司都存在控制性大股东, 大股东治理机制普遍发挥着作用。而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 根据终极控制者的性质可以将上市公司分为国有上市公司和非国有上市公司。那么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相比, 国有上市公司的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是否更为严重呢?以下将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国有上市公司中, 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主要根源于我国国有企“股权泛化”的客观现状。在2004年王韬和李梅的论断认为, 从我国国有所有权的根本归属来看, 国有资产的全民所有实际就等价于全名皆无, 因此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呈现高度泛化的特征。国有上市公司的委托代理链条大致为:全民-国家-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很明显, 国有上市公司中的第一委托人并不具有谈判、签约和监督能力。而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管理层都是全民的代理人。因此所有上市公司没有受到真正委托人有效监督, 那么委托人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冲突将显得更加严重, 从而增加企业的代理成本。而自由现金流作为企业管理层可控的闲置资金, 在实际所有者缺位的情形下, 管理层能够更轻易地将其留于企业内部, 因而不可避免地助涨了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的蔓延, 即将自由现金流用于大规模过度投资和非最优化费用的开支等, 从中谋取管理层自身利益。但对于非国有上市公司而言, 基本不再存在实际所有者缺位和股权泛化的问题, 因此股东尤其是大股东持有公司巨额股份的事实将促使其对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进行监督, 这对公司过度投资等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具有相当的约束作用。与国有上市公司相比, 由于非国有上市公司存在相对更为有效的监督, 管理层通过企业过度投资等获取私有利益等可能性相对较小。根据以上分析, 国有企业上市公司比非国有上市公司中的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更为严重, 审计师也将面临更高的审计风险耗费更多的资源, 因此审计定价过程, 在同等条件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定价相对较高。第三, 管理层持股的约束效应。管理层持股是股权激励的一种方式, 通过管理层持股使得管理层兼具了股东和管理者两种身份, 使得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利益更趋于一致化, 从而减少公司管理中的代理问题。实际上, 管理层持股存在两种效应, 即利益一致效应和管理防御效应。第一种是由于成本分担效应和利益的相关度提高, 股东与经理之间代理成本将降低, 即为文前所提到的利益一致效应 (Jensen和Meckling, 1976) ;但随着经理持股比例进一步增加使得经理地位非常牢固, 管理层开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即为管理防御效应。但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普遍较低, 并没有达到使其自身地位牢固的水平, 因而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应主要表现为利益一致效应。管理层持股对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的约束效应主要体现在提高现金股利水平, 从而缓解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已有研究文献对该论断也有足够的支撑:Berger et al (1997) 指出, 激励性报酬计划与管理层持股通过减少管理者与股东的利益冲突, 使得负债的使用更加有效;George W.Fenn和Nellie Liang (2001) 证实管理层持股可以提高股利收益率;廖理和方芳 (2004) 的研究表明管理层持股对于高代理成本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有着明显的提高作用。管理层持股通过更好地将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相联系不仅提高现金股利的支付水平以缓解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 而且股东和管理层利益一致化也将直接对过度投资和非最优化费用开支等产生抑制作用。因此, 管理层持股对自由现金流代理问题约束效应降低企业代理成本, 也降低了审计面临的固有风险并减少所需耗费的资源, 那么在审计定价方面也理应有所降低。

参考文献

[1]廖理、方芳:《2004管理层持股、股利政策与上市公司代理成本》, 《统计研究》2004年第12期。

[2]熊铭:《基于代理成本视角下审计收费研究——沪市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新疆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3]谢军:《股利政策、第一大股东和公司成长性:自由现金流理论还是掏空理论》, 《会计研究》2006年第4期。

[4]包苏昱:《自由现金流、上市公司过度投资及其负债治理》, 《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5]唐雪松等:《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及其制约机制的实证研究》, 《会计研究》2007年第7期。

[6]A Berle, G Means, The modern corporate and private property, New York:Commerce Clearing House, 1932

篇14:约束和自由的比例

一天中午和李欣频吃饭时,看到了她“宏伟”的记事本,好家伙! 那上面除了各种事务性安排、座右铭,还有各个航空公司和航班的更改信息、信用卡在世界各地的消费信息,甚至还有明年这个时候她的计划和必须做的事情。惊叹之余,我们都替她担心这个本子的安全,她坚定地说:“不会丢的,人在本在,本不在人也不在了!”

如果这个本子是属于职场中的商界精英或者政府高管,似乎很是正常。不过李欣频却是这两个世界以外的人。在她最新出版的书上写着她“以电影、旅行、观察、阅读、情报、演练、想象、梦、自信、生命与危机意识,架构出一部横跨书写、影像、广告、设计丰盛且庞大的个人创意系统”。套用哲学中的“显现”来讲,她的生活( 工作) 状态是我们无数人向往的那种极度自由和张扬; 而这个本子却像是她的“存在”——内置是如此精心、如此精细、如此精密,如此有规则!

事实上,这个世界充满了这样的反差,或者说事物就是因为反差才为美。如果我们仔细去考证万事万物,凡是外表自由的事物、群体和人,其内在的运行常常极其规则而且遵守规则的。比如对自由的理解。有人认为自由是个人自主的权利没有外界的干涉,人们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而不被阻止; 但相反意见认为,自由就是人们甘愿接受规范的限制,自我克制,这也是自由。有人认为政府是对于自由的威胁,但是也有人认为政府保护了自由。

这就如同我们这期特别策划所探讨的“考勤”。有人认为考勤剥夺了我们生活的自由,也有人认为考勤赋予了我们和他人一起工作的自由。而我们之所以选择“考勤”这个最让职场人敏感痛心欲哭无泪酸甜苦辣难以说清的话题,就是希望通过这样回归原点的探讨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精神自由。在接下来的杂志中,我们也许还会继续探讨“为什么会有上下级?”“为什么会有薪酬制度?”如果各位读者有自己感兴趣的角度,也欢迎随时和我们联系。同时,我们这期也精心改版了杂志的设计风格和栏目分类,这一切改变套用现在美国最红的第一个黑人总统竞选人Barack Obama 的竞选理念,就是“To build a new kind of career (politics)—acareer (politics) that builds upon those shared understandingthat pull us together as Staffers (American).”

上一篇: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小抄(精华)下一篇:软件开发公司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