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孩子心得体会推荐

2024-07-09

父母教育孩子心得体会推荐(精选12篇)

篇1:父母教育孩子心得体会推荐

第三,把握三原则

如何教会孩子讲规矩,有三个原则。一是不能惯溺。比如约定好的事情,说一不二,坚决不妥协。第一次得不到,第二次没法要,以后就成了规矩。是他的,就会拿,不是他的,知道走。金庸在《侠客行》里,写狗杂种石破天遇见摩天居士谢烟客时,石破天被养母打怕了,就是不求,谢烟客就是没办法。

在约翰·华生的《行为心理学》里,这就是习得性经验,深深种在孩子的意识里。可以想象,好的原则会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样的进步?

女儿上小学,写作业要10点,初中,经常12点,到高中,八点十分下夜自习,90%以上的情况是,作业已经做完了。这就是一个习惯。

好玩的是,刚开始,是她的同桌写作业,她跟着。现在,是她写作业,带着她的同学。这效果何其好呵。

第二个原则是,有的事,必须让他自己做。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小,做事磨,先包办了,以后再培养。这是错的。在孩子的每个年龄段,都有他力所能及的特点。家长,要教会他去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要举一反三,而不是直接帮他解决,以至于让他失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个原则,是要让孩子担责。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是这么教她的,坏事不能做。特别是打破原则的坏事,吸毒、犯罪,我不会去救。这之外,任何事,先自己处理,处理不了,我可以帮她想办法。但要她自己承担结果。

这里也要提醒一下家长,你也是有原则的。也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比如怎么说话,怎么教育。所以,建议,家长们看两本书,一本是《正面管教》,一本是《非暴力沟通》。

龙生龙凤生凤,这句话,基本是不错的。要想孩子们成龙成凤,至少家长们的心,要跳脱出眼前现实的藩篱,用原则给他们更好的指引。

每天花五分钟静默,每个星期做一件好事,每个月看一本书,这是可以作为家长的原则的。

作者:敏大叔

公众号:敏大叔

篇2:父母教育孩子心得体会推荐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说同样的富豪家庭,黑人长大后,会比白人的孩子收入少。从这个角度讲,黑人的奋斗,要比白人艰难,难很多。放在中国的环境里,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家庭条件差的孩子,会比家庭好的孩子,成长要难。 不过,也有例外,文章里还说,黑人的孩子,在贫穷的环境里,有父亲的陪伴成长,那他的收入,会高于那些家庭条件好但没父亲陪伴的黑人孩子。

类似文章还看过两篇,一篇说有钱的家族正在固化,把人生的优势一直保持在10%的社会阶层里。研究对象是欧美的富贵之家,人家并没有三世而衰。一篇是香港的研究对象,是说愿意在教育里付出的家庭,成功和保持成功的机会,远多于相反的人群。

第一篇文章是《参考消息》上的内容,就是上周刊发的。后两篇也是《参考消息》的内容,但记不得出处了,去年刊发的。每次读,都有感受。一直在想,什么是能帮到孩子的。有的人有钱,也只是有钱。付出中,经济是很重要的一环。李政道的儿子,曾在北大做过一个数据运用的测试,结果没有公布。但大致的意思是,北大学生家庭里,有钱的的比例远远高于一般家庭。比例可能是90多%。

但是,还有一个很重要,那就是父母的陪同。

父母的陪同有两个时间段。从学习而言,初中以前,以母亲为主。在人格形成阶段,初二以后,到大学,都是父亲为主。有的父亲是忙于挣钱,挣大钱。钱挣到又怎样呢?金玉其表之后,内心的丰富能不能跟上?孩子有没有能力跟上你?

教育需要投入,一个是金钱,一个是陪伴。但投入也要有经验和眼光,比如金钱的投入,要到什么地方。各种补习班,兴趣课。有的家长尽其所能,给孩子报班,但报的却是一般的大班,不针对孩子的特点,这样的努力,不过是自己安慰,我舍得了,投资了,甚至也陪同了,在孩子上补习班的外面等候。但实际作用不大。而陪伴,可就不是待在一起就行,他学习,你看手机,他上课,你坐等。这都是无效陪伴。

钱要花,但要花对地方。陪伴要有,要让孩子感受到。这就像种田,撒了种子,还需各种关注,不是一把丢下去,在田里,来来往往走几遍,就会有好收成。要参与其间,要懂怎么施肥,要知道怎么浇水。

第二,教育有原则

女儿想养狗,但没时间遛,就改主意养猫。前不久,看到一只猫,比较称她的意,价值五千,朋友愿意赠予,女儿就来问意见,能不能把猫带回家。

让她养猫是有限制的,就是要达到一个什么条件。她妈妈的要求,是全班第15名。在年级最好的班里,她的班上有43个人,当时,她在班上是40名左右。就觉得15名比较好了。结果两次考试,第一次到了30名,第二次到了18名。

只差3名,把猫带回来,可以节约5000元呢。我毫不犹豫,不行。

刚才跟我说,她手机上没钱,立马打200元过去,说,以为100就够了。前天说,犹豫想MP3,现场说给买一个苹果。都出乎她意外。但是猫,坚决不行,或者现在不行。

原因,很简单,原则。我们互相达成的协议,你没有完成,我就没法承诺。

很多家长因为跟孩子亲,在兑现孩子的承诺非常随意,也包括过去的我。因此疏忽了孩子的感受。他就觉得,很多事情,是可以不讲信用的,然后会用到自己身上。也对承诺没有期待。

篇3:论父母教育孩子的观念和方法

一、父母的良好形象和一致导向

这里所指的思想上的认识主要应当是以下的两方面意识。一方面是指家长对于孩子的榜样意识要到位。孩子和家长相处的时间要多于在学校的时间,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源,所以家长的举止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尤其是孩子往往将自己的父母作为自己的偶像,为此作为一名家长就必须要起到表率的作用,比如说,我们要求孩子要好好学习,那么作为家长就应当在孩子面前多看一些书,少玩一些诸如麻将一类的游戏,比如说,我们要求孩子要讲求文明礼貌,那么,就需要用自己的谦谦君子之风、温文尔雅之气、彬彬有礼之体,使孩子时时都能够沐浴在文明所赢创的和煦阳光之中,因此,榜样也好、表率也罢,主要就是应当强调家长对孩子施加正确的形象影响,起到“身教重于言教”的实际教育效果。一方面是指家长应当加强和老师的配合意识。“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老祖宗的经验告诉我们,家长和老师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应当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双方应当形成一种合力,形成互补式的关系,尤其对于家长来说不能有过于依靠老师的心理,更不应当有怀疑老师在教育孩子问题上不尽心的态度,确保家庭和学校都能够成为孩子接受正确教育的良好场所。

二、与学校和老师要经常沟通相互配合

再孩子到幼儿园特别是到学校后,父母要与老师经常沟通相互配合,这是确保对孩子的教育形成家政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对于家长来说应当积极主动和老师经常取得联系,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采取电话沟通的方式还是书信沟通方式或是电信沟通的方式,都需要在每次沟通之前,把需要向老师了解的或者是需要向老师反映的问题理清头绪,做到表述清晰、主题明确,确保在与老师沟通时不会丢三落四或是不明要领,而因此达不到通过沟通所要取得的效果。此外,家长要重视及时准确反馈老师所询问的问题或是老师所反映的问题,确保老师在主观上顺畅和家长开展沟通协调。需要强调的是,家长在与老师进行情况沟通的时候,应当保持态度友好,做到“不以事喜、不为事悲”,即使遇有不随心不如意的情况,也需要保持良好的态度与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如果确实对老师在某一方面有意见或想法,也应当坦诚说出自己的看法,一定要避免发生不文明的纠葛,以避免影响到家长和老师之间今后的沟通。总体来说,这种沟通应当在相互信任、互相给力的基础上进行。

三、与孩子的沟通交流要善于倾听循循善诱

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绝不应当是单向的强迫式交流,而应当是双向的积极性的交流。要杜绝以下几种交流方式,一种是倾泻性的,也就是说只强调家长自己想说的,而不考虑是否能够收取应有效果,这样的交流只是由家长唱独角戏,“喋喋不休”成为唯一的表演方式,对于孩子是否听得进去,是否起作用,并不做为交流的目的;一种是随意性的,也就是想起来就说根本不做更多的思考,根本不做交流前的准备,特别是有的时候把孩子都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样的交流也就只会变成孩子的耳旁风了;一种是藐视性的,也就是根本不重视孩子的想法或意见,只求家长的一言堂,只强调我要你怎么做,由此在孩子的内心就买下了逆反的诱因。针对这些不可取的交流方式,我们应当提倡和实践这样的几种做法,一种是适时得当法,就是要把握好时机并考虑好所要采取的教育方式,因此不至于发生时过境迁后的效应削减,也不至于产生方法不当所引发的负面效应;一种是尊重倾听法;就是要予以孩子以尊重,使孩子在与家长交流时有人格上的尊严感,确保孩子能够形成愿意与家长交流的意愿,更进一步说就是要给孩子说话的权利和机会,并对孩子的正确意见给予足够的尊重;一种是表扬鼓励法,我们深信还孩子是夸出来的,所以,恰如其分的表扬和恰到好处的肯定,都将会给孩子形成自豪感从而树立起满满的自信心,同时也会拉近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刺激起孩子们强烈需要交流的意愿,确保交流获取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对孩子的教育要耐心细心精心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能时紧时松,不能随着自己的情绪来,需要做到“耐心”、“细心”、“精心”。

“耐心”并不容易做到,尤其是在觉得孩子有逆反心理后,父母极其容易对孩子“动粗”。也有的父母再孩子屡屡出现问题或学业成绩很难提高上去的时候,会产生教育孩子的焦虑心理,甚至于会认为孩子犟,怎么教育也“不进盐酱”,会产生急躁心理,更加不讲求耐心教育,这样的想法和作法要不得。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要努力找到事情的症结,对症下药的效果会出现。

“细心”,就是要善于及时发现孩子在成长中的不足或错误,并且对于别人指出的问题要虚心接受,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孩子能够得以茁壮成长起来。

篇4:谈谈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关键词:家庭教育;父母;孩子;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76-01

著名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多布森认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给孩子的最好礼物是:自尊、自信、自立和追求人生的精神和意识。而我们的许多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甚至为了追求好的学习成绩,不惜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致使孩子缺乏追求的意义和精神,不能经受挫折,战胜困难,更不用说成为有用之材了。对此,向各位家长提出“三培养”与“一养成”的教育方法,以和家长共勉。

“三培养”的第一项内容是父母要公正地对待孩子,以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很多家长在“父母眼里出优童”的情感支配下,主观地认为自己的孩子是聪明过人的,在教育的过程中急于求成,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都进步快,甚至希望自己的孩子事事都超群,至少不落后于别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学校里,若孩子落后一些,家长就表现出明显的失望。家长这样做的时候可曾想到:你的孩子会因你的过高要求,你的失望而自卑、感到自己愚蠢无用?会因为你对别人讲他的缺点、错误而丧失自尊心。有个十岁的男孩曾对我说过:“我见到爸妈就紧张,他们总是要我这样、那样的,还老说我这做得不好那做得不好。在游戏厅里我才放松,我真想天天呆在那。”我对他说:其实你很聪明,你努力试一试肯定会有起色的。他却不以为然地说:“我试过,他们就是不满意。我是个没有出息,没有用的人。”一个十岁的孩子说自己是“没有出息”、“没有用的人”,这说明他几乎丧失了自尊心。而这正是他学习上的最大障碍,他的父母很难相信就是他们的所作所为才使孩子变成这样的。

“三培养”的第二项内容是父母要帮助孩子自我补偿,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所谓补偿是指孩子在一种活动中遭到挫折时,从另一种活动中谋求成功,以弥补失去的自信和自尊。这是一种战胜挫折、减轻消极情绪的方法。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失败、挫折。面对孩子的失败,父母要善于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从长处入手进行调整。我曾经认识一个叫萧萧的女孩,她从小喜欢舞蹈,也擅长表演。从上小学一年级起,她在文化课学习上进步较慢,学习成绩不太好,也因此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最初,她的父母很着急,忙于帮她补习文化课,但效果不大。后来,父母和老师一起从她擅长的舞蹈入手,培养她的自信心,鼓励她是一个很有希望的好学生。经过努力,在小学五年级时,她的学习成绩跃居班上前几名,并成为学校最棒的舞蹈选手。她逐渐成为一名充满自信和理想的好孩子。其实在我们周围有不少这样的孩子,因父母疏于引导,不知道应该怎样去战胜困难长期被失意的情绪所困扰,最终对社会失去信心,认为自己是一个没有用的人。也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在学校的第二课堂仅仅是玩一玩,并不在意孩子学什么。

“三培养”的第三项内容是让孩子自己多拿主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孩子一出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们总是积极地接触外界环境,以自己的能力承受着外界的一切影响。可是,我们周围却有许多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孩子,因为孩子们从小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一旦让他们自己面对生活,就不知所措。这是“人之初”的一种退化,是家庭教育的失误。实际上孩子出生后,随着大脑的发育成熟,他们要求独立的愿望逐渐产生。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不要大人抱;不到两岁就要求自己吃饭;三四岁时不喜欢大人用积木搭的美丽的高楼,而对自己搭的歪歪斜斜的小房子感到满意。但这种独立性还处于不稳定,不成熟阶段,非常需要父母积极地、正确的引导。而实际上许多家长缺乏耐心,看到孩子自己做事不稳又不好,或怕孩子吃苦、受累、有危险就事必躬亲,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就依赖父母。这些缺乏独立性的孩子,常常表现出自私、霸道、不自信、事事不能做主、没有承担责任的勇气、缺少责任感等不良心理品质。这些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所以,孩子每大一岁,就应该让他自己多拿一些主意,比如计划怎样过星期日,去哪儿玩,自己穿什么衣服,怎样布置房间,怎样安排学习,等等。要让他们多承担一些对自己、对家庭、对父母的责任。这种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独立性的训练,可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肩负重任的人,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极有用的人。

“一养成”是指家长要为孩子建立明确的行为准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给孩子制定一些明确的行为准则,让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并坚持执行。这些明确的行为准则不仅能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还能约束他们不去做不恰当的事,做好该做的事,能使孩子不随心所欲,不任性,有自制力。儿童心理成长发展的最初阶段,心理的变化带有很大随意性和不稳定性,行为常常受外界的影响和控制。例如:有些孩子看到别人学琴,他也想学。等家长买好琴,找好老师带他练习一段时间后,他又疏于练习了;有些孩子正在做作业,有同伴叫他出去玩,他丢下作业就走。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很多,这就需要父母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孩子能够在做事时,心神稳定。不受行为准则约束的孩子,做事完全凭兴趣、感情。有乐趣,愉快就做,否则就不做;顺利就做,有困难就不做。外界一有诱因就跟着走,形成做事半途而废,有始无终,虎头蛇尾的习惯。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小等他长大了就好了,其实这些习惯一旦稳定下来就成了孩子的性格。这种不良性格,改变起来比较困难。父母应该懂得,正是因为孩子缺乏自制力,才需要父母对孩子行为有所约束和管教。即使孩子不喜欢这些行为准则,父母也得坚持。当然不是简单地、粗暴地训斥孩子。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要求他们,并耐心地引导示范,将行为准则渗透到孩子日常生活中,包括睡觉、吃饭、游戏、学习等活动中,逐渐养成他们做事始终如一,有头有尾、坚强、有毅力等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正是孩子取得活动成功的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

篇5:父母教育孩子心得体会

一、家庭教育要坚持“健康第一”。

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也就是说健康的人要有强壮的体魄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并能与其所处的社会及自然环境保持协调的关系。

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看是否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上特长班,吃饭就要应付一下,和孩子的健康相比,特长重要,还是健康重要?更有一些家长,在孩子发烧打针的时候,不是让孩子好好休息,而是让孩子做练习题,孩子的身体比学习成绩重要吗?还有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张嘴就说:“你看人家×××,你怎么这么笨呢?”,或者是:“你真给我丢人呀!”等等,这些话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都不利,孩子的健康重要,还是我们释放自己的情绪重要?

另外是良好的社会适应,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多做些题,多学些特长,把孩子的时间安排的满满的,孩子没时间和同学、朋友玩。我们应该冷静的想一下,孩子学习最终是为了生活,如果成了学习机器,孩子谈何生活?怎么让孩子学会相处,学会良好的社会适应。这些问题,我们在安排孩子生活和学习时,要统筹兼顾,要坚持健康第一。

二、家庭教育要人性化。

把孩子当成人,听起来难听,但做起来很多家长真的没把孩子当人对待。在和孩子交流时,大部分家长摆出家长作风,你要怎样怎样,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孩子是我们的宝贝,更是我们家庭重要的一份子,在处理家庭中的问题时,我们要考虑孩子的感受,要听取孩子的意见。

我曾经看到一位家长,在孩子学习轮滑时,由于轮滑鞋质量比较差,孩子本身力量又小,学习速度比较慢,这位妈妈家长一着急,过去就把孩子一脚踢倒。孩子是自己,还是家长长面子的工具,这位家长拿孩子当人看了吗?我们身边还有一个孩子,现在上三年级,家长每天让孩子练琴、学习,很少让孩子玩,现在看这孩子,不仅运动能力极差,个子很矮,而且心智年龄很小,基本不会和小朋友交流,我想这位家长没把孩子当人对待。在学校门口,我还看到过一幕,也是位妈妈走一步踢一脚孩子,孩子显然是有话要说,但家长不给孩子机会,愣是把孩子踢进了学校,我不知道这位家长是把自己的孩子当宝贝,还是把孩子当什么,起码不像是人。

篇6:父母教育孩子的心得

父母教育孩子的心得范文1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件非常细致的工作。教养员要灵活而机智的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对幼儿进行系统教育。

循循善诱,向幼儿提出明确而严格的要求。

在提出每一点要求的时候,事先都经过周密考虑,做到要求合理。根据幼儿能力,提出的要求逐步提高,循序渐进。开头的时候,我只要幼儿掌握简单的生活规则。比如,上作业课的时候,要安静地坐好,不防碍别人等。接着,提出关于社会行为的要求,比如,待人要有礼貌,看到阿姨要问好,接受人家的礼物,或者得到人家的帮助要道谢等。

从幼儿的能力来看,既是履行一些内容极其简单的要求,也要做出巨大的努力。如果教养员对他们提出的要求不合理,他们接受不了,那么这样的要求就会落空。当幼儿做不到教养员的有些要求时,往往会对自己的能力丧失信心,并且对教养员的话产生怀疑,不信任教养员了。

当我向幼儿提出要求的时候,注意做到内容具体、明确、语言通俗、简练;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比如,要求幼儿对人要有礼貌。我就这样告诉幼儿:早上入园的时候要向阿姨问声好;回家的时候要说声“再见”;跟别人讲话的时候要专心,眼睛不要东张西望;别人说话的时候不要插嘴。这样要求具体明确,幼儿才好照着去做。

不断鼓励,让幼儿在练习中慢慢养成。

幼儿的意志力不能持久,注意力很难长期集中。根据幼儿的这个特点,我采取不断鼓励的办法,矫正幼儿不良的行为。比如,大家在午睡的时候,往往有个别幼儿起来小便,脚步走的很重,就给他一个暗示,提醒他矫正;当幼儿小心走路的时候,就微笑着点头表示他做的对。当幼儿受到鼓励的时候,他们为了要从自己的行为中得到愉快,也就会自觉地制止那些不好的行为了。

防微杜渐,注意矫正幼儿任何一点细小行为的错误。

幼儿往往从细小的过错中,慢慢地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生这些事情:有些幼儿容易发脾气,躺在地上拼命用两只小脚踩地板,大哭大叫;有些幼儿喜欢玩某些玩具的时,就要人家无条件的给他……对这些行为都不能采取姑息的态度,听任它发展下去。

有一次,当我和幼儿下课一起走的时候,一个幼儿突然伸手到我的衣袋里。这是不礼貌的行为,我就马上很严肃地告诉这个小朋友:“不要随便把手神到别人的口袋里。”幼儿喜欢模仿成年人的行为,特别是喜欢模仿跟他们接近并为他们所喜欢的人的行为。我常常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幼儿。比如,坐的时候注意姿势端正,搬东椅子用完后要放回原来的地方,答应幼儿的诺言绝对实现。

因势利导,个别教育与经常教育相结合。

幼儿的性格特点各有不同,他们各有各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也往往不一样。有一个特别胆小的幼儿,他不习惯集体生活,不相信自己的力量,即使是最简单的事情,也往往不敢去做。对这个幼儿,需要让他养成合群的习惯。我就运用各种方法来鼓励他。先是让他做一些简单的事。上作业课的时候,让他来分发作业薄;吃点心的饿时候,让他来分碗筷。经过一次两次的锻炼。他的胆子慢慢大起来了。

父母教育孩子的心得范文2

从女儿出生到呀呀学语、到蹒跚学步再到现在成为了幼儿园的小朋友,这其中父母所付出的艰辛想必都是一样的,但是每当看到孩子那灿烂的笑脸,听到孩子那稚嫩的声音时,什么烦恼,什么辛苦统统都抛到九宵云外去了。不知不觉中女儿上幼儿园已经两个月了,但就是这短短的两个月却让我感觉到小家伙的变化非常之大,也顺利地度过和开始了人生的第一个学习阶段。

我家女儿生性较活泼,好动,刚到幼儿园时老师说有点坐不住,不听指挥,于是我就特意买了一些她感兴趣的积木和拼插玩具让她玩,刚开始只能玩一会儿就跑了,后来在我们不断地鼓励和表扬下,渐渐地坐的时间久了,玩得也更投入了。

女儿的自理欲望特别强,一岁多就能自己喂饭,穿裤袜,可是因为我们总是嫌她动作慢,吃饭脏就剥夺了她的这些权利,一切包办起来了,没想这是阻碍了她的正常发展,好在在老师的帮助下她又重拾好习惯。

值得欣慰的是,女儿从上幼儿园第一天起就没哭过,而且很享受这种集体生活,我觉得和孩子分别时要有意的告诉她妈妈要离开她一会儿,什么时候回来是有关的,不骗她,让她有安全感。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老师细致、悉心的照顾让她感受到了妈妈般的温暧!在此表示感谢!

总之,育儿的过程是辛苦的也是快乐的,祝愿我的女儿和所有的小朋友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父母教育孩子的心得范文3

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大家下午好。很高兴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我的女儿吴纪贇今年7岁,学习上她自觉主动,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中,她艰苦朴素,热爱劳动,充满爱心。从上幼儿园大班开始,她就比较懂事,时常能带给我们温暖、感动与惊喜。进了小学后,在老师的悉心教育和培养先,我们感觉她进步明显,对学校生活适应较快。借此机会,我要特别感谢班主任王老师以及所有其他老师,谢谢你们为孩子付出那么多辛勤汗水和无尽的爱。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家庭的希望,今天的幼苗就是明天的参天大树,因此每对父母都会在孩子成长历程中用爱心、责任心给予关心指导。但是尽管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共有的希望,但并不一定都能够如愿以偿。家庭教育实际上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育水平。刚刚听了陈教授的报告,感觉有很多收获。在座的老师也都是教育专家,你们关于教育的理论以及教育的实践都比我丰富得多,生动得多。我深知在孩子教育方面,我也就是小学生水平,但我很愿意在专家面前谈谈有关孩子教育的感受,希望得到你们的批评指正。

一、创造温馨环境

(一)达成教育共识。尽管我和她爸爸工作很忙,但是我们对教育都很重视。我们购买或借阅过有关教育的书籍,在一起交流对教育的认识。当出现教育上的分歧后,我们能坐下来坦诚交谈,直到达成共识,这样使得我们对孩子的言行都有较为一致的看法,对她的不足有近似的解决办法,不至于今天告诉她这样做,明天告诉她那样做,让她无所适从。

(二)营造学习氛围。知识改变命运,这是一条真理。活到我学到老,也是我的座右铭。在我家,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爸爸妈妈和孩子都在灯下看书学习。女儿很小的时候,看到我们在学习,她也就很习惯地捧一本书,小的时候她就缠着我读给她听,后来我就鼓励她自己阅读。慢慢地,她的读书习惯就养成了,认识的字越来越多。因为我经常让她读些散文诗歌,她有时还会写出一些小诗歌,充满童趣。我和她爸爸会细心地帮她收集起来,有时静下来与她一起重温她写出来的小文章,彼此都感觉是一种享受。现在每天午饭后,她都会静静地坐在那儿,读自己感兴趣的书。

二、培养良好习惯

有一条谚语说:行为培养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但培养孩子的习惯,不可能通过简单的一通批评或在训斥就能实现,必须要从孩子的行为入手,引导孩把决心、口号落实到行动上。

(一)鼓励少说多做。经常教育孩子应把空想、说空话的时间用在实事上,告诉她一次行动抵得上一打纲领,一次行动的价值要超过一百句口号,一千次决心。

(二)注重循序渐进。比如:培养孩子背英语单词的习惯,一开始只能要求背2~3个,以后习惯养成后,可以慢慢增加量。女儿4周岁就开始学钢琴,前2年都是我陪着学,但我工作越来越忙,经常不能陪她,于是她渐渐放松了学习。我想,必须培养她独立学琴,否则极有可能半途而废。我把独立看谱、练琴的想法与她以及钢琴老师进行了沟通。一开始,可想而知,回课的质量非常差,不是节奏不对,就是乐谱看错,但我没有慌张,她愿意自己练琴,已经是很大的进步。我和钢琴老师不断鼓励她,并且有意识地放慢教学速度,使她渐渐适应了自己联琴。半年之后,我们已经把教育速度提高到原有的水平。从此,她进步非常快,而且在烦恼的时候她会用弹琴去放松心情、舒缓情绪。我偶尔也会站在她旁边听她练琴,但已经是带着欣赏的心情去听琴,再不用愁没有陪练时间而内疚万分了。现在我开始动员她写日记,也不是每天都要求她写,而是告诉她把每天感兴趣的事情写下来,长短不限,她坚持得也不错。

三、勤于沟通,多加鼓励

(一)平等沟通。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也不会有孩子去拒绝父母宽广的胸怀和炽热的爱心。女儿上幼儿园大班、稍微懂事时,我就告诉她:“你和妈妈是平等的,我不会骂你,更不会打你,但你必须把你遇到的或是高兴、或是委屈事情统统告诉妈妈,这样就等于妈妈陪着你又长大一次,我会很开心的!”的确,我非常乐意与她谈天,我会把我对事情的看法尽量用她能听懂的方式告诉她,与她无所不及的交流使我们之间的感情更加亲密,她也就非常愿意听我的评价,很能听得进去我们的观点。

(二)真诚鼓励。我深信:多给孩子欣赏的目光,善于发现她与众不同的长处和优点,看着她一点点进步,鼓励她、耐心引导她,并用语言和实际行动支持她,孩子就会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尤其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不是简单呵斥或冷言冷语,而是耐心开导,积极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记得一天晚上,我和她爸爸还没有回家,她给爸爸打电话,言语中透露出情绪不高,似乎有心事。我们赶回家后,耐心询问发生了什么事,原来她今天数学考试没考好,只考了92.5分,她看着我眼泪都要掉下来了,说朱老师发下试卷后,自己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自己的成绩。我一方面暗自为女儿有强烈上进心感到欣慰,另一方面,我认真看过试卷,与她一起总结分数低的原因,不仅有粗心的因素,也有她本身没有理解题意的因素,她同意了我的看法,接着针对她理解错误的地方给她进行了讲解,最后,我告诉她:分数不能代表全部,最重要的是深刻理解题意和解题方法,考试是一次检验,问题总是提前暴露出来好,发现问题,改正问题,人才能不断进步,我带着轻松的语气让她慢慢恢复了快乐与活泼,事后,她认真对我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我认为,如果我当时皱紧眉头,严厉批评她,可能会让她更难过,而且会暂时怀疑自己。

父母教育孩子的心得范文4

作为一名在教育教学一线从教2019年的在职教师,我想把自己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体会和各位在座的家长共同分享,希望能为你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如何指导孩子做作业

1,帮孩子端正态度

家长必须帮助孩子提高对家庭作业的责任感,要让孩子明白,每天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作业是他必须要做到的,是他作为一个学生应尽的职责,就像爸爸妈妈每天上班时都要尽心尽职地完成本职工作一样,没有任何可以讨价还价的余地;家长还必须帮助孩子提高对家庭作业的重要性的认识,要让孩子明白做作业是掌握好知识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学习的延续和拓展,是巩固知识和提高学习成绩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2,努力提高孩子兴趣

兴趣是影响人的行动的重要因素,它能促使人喜爱从事某项活动,但有些孩子学习兴趣低落、学习自觉性较差,于是他们每天做作业都是硬着头皮在应付老师和家长,能拖就拖,能不做就尽量逃避。对于这类孩子出现的作业问题,父母应当从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入手,要想办法改变孩子对学习是“大人逼我学”的状态,要让孩子能够变成“我爱学”、“我要学”的主动学习。

3,一心一意做作业

有的孩子写作业时没有专心投入,“附加动作”太多,一会儿东张张西望望,一会儿摸摸这玩玩那,还有的孩子喜欢几个人凑在一起边聊天边写作业,或者喜欢边听音乐、边看电视、边吃零食边写作业,如此三心二意当然不能保证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家长应当要求孩子在做作业时集中注意力,不要做与作业无关的事情,孩子的书桌上也不要摆放令孩子分心的东西,在孩子做作业时不要去打扰孩子:“今天在学校表现好不好,有没有受老师表扬”,“肚子饿了吗,要不要吃点心”,“做几道了?还有几道?”

4,安排合理作业

父母应当教会和督促孩子合理地安排和处理每天的作业,比如,学校里的作业要抓紧,能在学校里完成的就不要都带回家里;放学后不要先去玩个够,等到精力耗的差不多时才去做作业;做作业前要事先准备好学习用具(胶带、水彩笔、白纸、书本等),不要等到用的时候再临时去找;在做作业时要看清题目、审清题意后再动笔,不要做了之后才发现题目搞错了或没有按题目的要求去做;做作业时遇到不会的题,可以先绕过去,先做其它会做的题,不要就停在那里无谓地消耗时间。

5,注意劳逸结合孩子做作业是要动脑筋的,如果孩子连续思考问题的时间较长而得不到休息,大脑就会疲劳,就会出现大脑运转速度缓慢的现象,这时孩子的学习效率就会下降,错误率也会增高,这时如果让孩子适当的休息,疲劳得以解除后其学习效率反而会提高。一般来说,小学生连续做作业的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1小时。

6,加强能力训练

既好又快地完成作业也是需要一些最基本的能力的,比如小手肌肉的灵活、手和眼的协调一致等,有的孩子作业“慢”就是因为他们的协调能力不足,在做作业时频繁地抬头和低头,从而降低了读写的效率和准确率。对于这类孩子,家长首先应当加强其视知觉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的训练,可以让孩子多做一些课余活动如篮球投篮、打乒乓球、剪纸、走迷宫、跳绳、滑冰等。

7,先复习后作业

作业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正确地理解、熟练地记忆所学的生词、语法、定义、定理和公式等,是要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孩子完成作业的好坏是建立在对课堂上老师所讲授的知识的掌握的基础之上的,如果课堂知识没掌握、所学的内容没有消化和理解,作业自然就做不好,因此为了顺利地完成作业,可以要求孩子在做作业前先看书和参考资料,复习完了之后再动笔写作业,而不要图省事,回到家抓起笔就写。

父母教育孩子的心得范文5

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我们每一位家长都要经历的事情。当我们的孩子瓜瓜坠地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责无旁贷的要承担起养育他并且要教育他的责任。我是一位两个孩子的母亲,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也许我更有心得,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就教育孩子的问题来共同探讨一下,一是把我教育孩子的那些好的心得与大家分享,二是想吸取一下大家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更好的经验。

首先我要强调的是,既然我们是孩子的父母,那我们就不应该让我们的父母去帮助我们来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因为我们的父辈与我们的孩子之间是有代沟的,他们的教育方法与教育理念在如今这个年代已经过时了,要想让我们的孩子在二十一世纪成为人才,那在教育上面就需要我们自己亲自出马才为上策。虽然我们和孩子之间也有代沟,但比起爷爷奶奶,他们还是更容易接受我们的观念,而如今很多的父母因为各种原因都忽略了亲自出马,来教育和培养我们的下一代。

我本人是一位“职业”妈妈,自从有了孩子,我放弃了工作,在家里专心照顾我的孩子。在抚养他长大的同时我没有忘记要好好的教育他,给他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在他刚刚学会走路但还不会说话的时候我就告诉他,妈妈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你不要把你的玩具随便摆放,那样会让本来干净的房间显得又脏又乱。孩子虽然不会说话,但我相信他一定能听的懂我在说什么,也一定能看到我在做什么。每当他把自己的玩具到处摆放的时候,我都会在他的身后随手把玩具捡回到他的玩具箱中。久而久之,他明白了,他的玩具不能放在地上或者是其他地方,在他不玩的时候,玩具一定要放回箱子里面。从此他每次玩玩具时都会从自己的箱子里拿一两件出来,不想玩了就放回箱子里面。这虽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但他却让我的孩子养成了爱干净的习惯。还有就是与大人讲话,我告诉他,和比自己年龄大的人说话一定要说“您”,你、我、他的称呼只能和自己的同龄人或者是比自己小的人才可以说。见到老人,你必须叫爷爷、奶奶;见到和爸爸妈妈年龄相当的人要喊叔叔阿姨,见到和哥哥年龄差不多的人一定要叫哥哥或姐姐,主动叫人这是一个好孩子应该做的。在我的教育下我的孩子不但赢得了街坊四邻的夸奖,在学校他一样赢得了老师们的赞扬。

在学习方面,我的孩子比较主动。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手洗干净,然后写作业。无论作业多少,他都会认真的写完才吃晚饭。一至四年级,他没有养成自己检查作业的习惯,到了五年级,他主动要求自己来检查作业,因为他知道了自己不会检查作业对他没有好处。我在孩子的学习上没有太多的操心,顺其自然比较明智。比如他考试没考好,成绩不是很理想,我没有责骂,但我也并不是无动于衷,我的孩子会感觉到我默默无声中的那份失落与期望,更能体谅到我是在给他留着面子,此时的他会暗下决心,下一次的考试他会给我一个惊喜,给自己一个交代。

其实我们的孩子都是二十一世纪的“神童”,他们或许在某些方面比其他孩子要出众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做家长的多多观察,多多发现。我本人不赞成一概而论,例如:听哪位专家说,孩子要多给赞扬,少给批评。我以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假如我们一味的尊崇专家的建议,对我们的孩子只说好,不说错,也许对某些孩子而言这样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更多的孩子则是好坏不分。当我们发现孩子错得离谱时,我们的责骂也许会让他们接受不了,所以才会有离家出走,跳楼自杀等恶性事件的发生。当然,我们也不能总挑孩子的不是,那样孩子一样不会有好的结果。最主要的是我们做家长的要用心去和孩子交流,去和孩子接近,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及时帮助孩子处理棘手的问题。我们不能总把自己摆在家长的位置而忽略了孩子的自尊,也不要总把孩子的尊严放在首位而忘记了我们做家长的责任,针对自己的孩子,我们要看准时机,以不变应万变,把众多专家的理念总结到一起。该尊重孩子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放弃自己的尊严,该提醒孩子的时候我们要一针见血,该鼓励孩子的时候我们不要吝啬更多的好词好句,该让孩子原谅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拿出百分之百的诚意来让孩子知道,这件事情是我们错了,希望孩子能原谅我们的过错。看到孩子不需要任何条件和理由的就原谅了我们,此时我们做家长的心里是否留有愧疚,愧疚我们为什么会一直抓住孩子的小辫子久久不肯放手。

篇7:父母教育孩子心得体会推荐

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容易怨天尤人;

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好勇斗狠;

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容易畏首畏尾;

怜悯中长大的孩子,容易自怨自艾;

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容易消极退缩;

嫉妒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勾心斗角;

羞辱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心怀内疚。

有什么样的家庭,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因为: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我们经常要求我们的孩子这样那样,但殊不知我们自己都不能做到。

我们要求孩子专心致志,孩子做作业时, 我们却一会儿看电视,一会儿玩游戏;

我们要求孩子努力学习,我们的工作却时好时坏,不尽如人意;

我们要求孩子团结同学,我们自己却时常大发脾气,家庭里动不动就大吵大闹,摔盆砸碗……

我们能理解做父母的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但在孩子面前你也应该有所收敛,做好正面的榜样!

最近西昌发生的孩子的不幸之事,就其根本还是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内心,一味地苦苦相逼,孩子找不到心理的宣泄口,自然就只有一条路走到底!

我们都不希望类似的事件发生,但家长们就得多留意自己的孩子:他要什么,他想怎样,他能达到什么高度。而不是家长一厢情愿,把自己的所有想法强加给孩子,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让孩子去努力!

家长们可对照以下示例,看看自己孩子有没有类似。

宠出来的孩子——危险;

捧出来的孩子 ——霸道;

惯出来的孩子——任性;

娇出来的孩子——脆弱;

打出来的孩子——逆反;

骂出来的孩子——糊涂;

逼出来的孩子——出格;

溺爱出的孩子——依赖;

哄出来的孩子——虚伪;

纵容出的孩子——傲慢。

冰心说:

人的一生应该像一朵花,不论男女,

花有色、香、味,

人有才、情、趣。

三者缺一不可。

家长们,你的才、情、趣呢?你孩子的才、情、趣呢?

愿我们都努力,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对孩子的教育能因材施教,要求适中,否则,一旦发生悲剧,悔之晚矣!

作者:关二哥

篇8:关于父母对孩子教育责任的研究

1. 父母是帮助孩子建立早期依恋关系的最佳人选

父母是孩子最初依恋的源头。从孩子出生那天起,父母就是孩子在世界上最早接触的和最亲的亲人。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对养育他的父母(尤其是母亲)必然会产生一种早期依恋关系,这种早期依恋关系着是否能够促进儿童愉快积极的情感发展、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社会责任感的发展、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和早期学习能力的发展等。如果父母教养得当,孩子对父母会产生安全型依恋,产生这种依恋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会相对较小;如果教养不得当,则会使孩子产生不安全型依恋(包括回避型和矛盾型依恋),产生这种依恋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相对而言要大得多。

2. 教育孩子是父母双方共同的责任,而不是单方或他人的责任

无论是从法律角度还是从道德角度看,父母对孩子都负有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而有的父母把孩子交给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其他人照看,平时只管寄钱回家,一年半载才回来看孩子一次,有的甚至几年十几年都不回家,这样的父母毫无疑问是在推卸其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其实,对孩子而言,父母的陪伴才是最珍贵的爱。还有的家庭,虽然双亲和孩子一起生活,但是往往“家庭教育分工中母亲唱主角,父亲‘缺位’近一半”。[1]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那些不和妻子共同参与教育孩子的男人,也是在推卸他作为孩子父亲应负的教育责任,父亲角色的缺失尤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3. 父母对孩子的关注越多、影响越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父母与孩子相处时间最久,他们往往把更多注意力花在孩子身上。让我们以独生子女及其父母和教师为例,一对父母教育1个孩子,假设他们一天分别对孩子投入100%的注意力,那么他们对孩子的注意力加起来就是200%,假设一个教师一天教育100个学生,他每天对每一个孩子平均分配的注意力就是1%。很明显,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关注率远远高于教师对这个孩子的关注率,因此,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也就相应要比教师大得多。一般来说,受到父母关注多的孩子,比受到父母关注少的孩子,在心理上更健康,行为表现更优秀,但是家长也要防止对孩子过度关注,以免适得其反。

二、造就有责任心的父母

1. 父母需了解教育学的理论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做物理学家、数学家,可是所有的人都要做父母,做丈夫或妻子。”[2]他认为,“我们的社会———无论是家长还是将要建立家庭的青年,都需要有一本家长教育学,需要有一本关于家庭、婚姻的道德修养以及如何教育孩子的书。家长教育学应当成为每个公民手边必备书……这门关于培养人的科学应当占到最重要的位置。”[3]年轻的父母需要跟随那些感情丰富、精力充沛、道德高尚的人,并且最好是已经建立幸福家庭且在教育孩子方面有着丰富而科学的经验的人,跟随他们去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恋人、如何使夫妻关系和谐、如何正确地教育孩子等知识。与没有受过此类教育的人相比,受过这种教育的人在这方面的表现一定要好得多。如同一个学习过游泳的人一定比从未学过游泳的人更熟悉水性一样。

2. 父母要无条件地爱孩子

“无论何时都不要使孩子觉得自己是不可救药的、是不够格的。”这话讲的就是不管孩子是否完美,父母都要无条件地接纳他,无条件地爱他。

许多父母甚至根本不知道要无条件地爱孩子。有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有条件的,只有当孩子在听话、不给父母添麻烦、学习成绩好、没有任何疾病、没有任何心理问题等条件下,他们才喜欢孩子;反之,则采取粗暴的方式对待。

只有当父母无条件地、不带任何功利性质地、无私地爱孩子,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无条件地支持、信任孩子;允许孩子犯错;允许孩子自由表达意见(包括表达愤怒和不满);允许孩子反对自己;倾听孩子;不比较,不苛责……只有这样无条件的爱才能真正带给孩子自信、快乐和力量。父母只有这样无条件地爱孩子,才能赢得孩子无条件的信任和尊敬。

3. 父母应尽量给孩子完整的爱

当今社会离异家庭的孩子往往内心缺少关爱,容易孤僻、偏激、仇视他人、敌视社会。在单亲家庭中,与孩子共同生活的父亲或母亲如果不能做到给孩子完整的爱,就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向畸形发展。

对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缺少了爸爸(妈妈)的爱,天空就比别人少了一半晴朗,只有当妈妈(爸爸)给予她更多,才能弥补这种缺失的爱。假如是妈妈带着孩子一起生活,在孩子能听懂一些简单的道理的时候,就有必要给孩子讲清楚他的“爸爸”。妈妈不用对孩子刻意隐瞒,把孩子当朋友,告诉他为什么要和他的爸爸分开。妈妈要用尽量平和的语言、孩子能听得懂的语言来告诉孩子。在对孩子讲他爸爸的时候一定不能指责或抱怨他爸爸,不要说“他根本就不想要你”这类话,而是说“他暂时没有条件或机会来照顾你、爱你”,这样孩子内心里还会阳光,还能接受或期待他的“爸爸”,而不是担心或讨厌自己在爸爸眼里是多余的。

只有孩子觉得虽然爸爸妈妈分开了,但是他们俩仍然爱着他,他才有了爱的安全感,对人、对社会的基本信任才能建立起来,心理才会更健康地成长。

4. 父母要终身学习

现代社会越发复杂,孩子呈现的问题越多样,对父母提出的教育要求就越高。教育孩子是一门非常重要并且十分复杂的学问,没有任何一种成功能够代替孩子教育的失败。父母不断的提升与学习十分重要。

父母除了对自身的工作、能力和品德不断地提升与学习外,他们学习孩童教育的途径亦非常广泛。例如,参加本地的家长学校、听各种教育报告和讲座;参加网上家长学校,学习网络分享的音频、视频和文章;或者与教师、同事、同学、朋友、网友等进行交流分享等等。通过学习,为人父母者,也提高了自己在孩子心中的榜样作用。

5. 培养孩子尽可能多的好习惯

一个好习惯将使孩子终生受益。孩子的好习惯越多,成长越顺利,成才越容易。从儿童发展心理学角度来看,孩子年纪越小,可塑性越强,养成好习惯就越容易,所以给孩子培养好习惯开始得越早越好,有些好习惯可以从婴儿时期就开始培养,比如良好的饮食习惯、卫生习惯等。

孩子好习惯主要有四种: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卫生习惯和阅读习惯。前三种关系到孩子的身体健康,后一种关系到孩子的心灵健康。笔者认为,阅读习惯是这四者当中最重要的习惯。

哈佛大学的一位校长说:“一个人生活的广度决定了他的优秀程度。”农村的孩子普遍比城市的孩子自信心更低、见识更少,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孩子生活的天地更小、所接触的信息资源少、人力资源少、他们父母的眼界更狭窄。怎样做到既不用花太多钱,又可以增长孩子的见识和阅历呢?办法就是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唯有自我阅读是没有门槛、不分阶层的。一个养成了终生阅读习惯的孩子,必定是一个见识广博、胸怀宽阔、内心强大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最有可能获得更广阔的人生舞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习惯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习惯。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教育不应该只盯着学校和孩子,还应该把很大一部分注意力放在家长身上。父母应该承担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是帮助孩子建立早期依恋关系的最佳人选。成为合格有责任心的父母需要了解教育学理论、无条件爱孩子、培养孩子尽可能多的良好习惯、尽量给孩子完整的爱,并且要终生学习。

关键词:原生家庭,家庭教育,责任心,终身学习

参考文献

篇9:教育孩子,父母语气有讲究

信任的语气

孩子特别希望得到成人特别是父母的信任。所以,对孩子说话时要表现出充分的信任。如孩子想学打羽毛球,如你用信赖的语气说:“我相信你只要努力学,认真学,一定能学会打羽毛球的。”这无形中就给了孩子一份自信,并让他明白,只有坚持才能获得成功。假如用的是挖苦的语气:“就你这样三分钟热情还想打球啊?”就会给孩子的自尊心带来伤害,令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不自信。

尊重的语气

从两三岁起,孩子的自我意识就开始萌芽,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自我意识会愈发强烈。孩子有了自己的一些主见,说明孩子知道了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当孩子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要求时,不要认为是他不听你的话,跟你对着干,而粗暴地反对他。如你要求孩子学英语,可他还想再跟小伙伴们玩一会儿,你不能发脾气:“越大越不听话了,不好好学习,看你长大了能干什么?”如这样做只会让孩子更加厌恶学习。你应该用尊重的语气说:“那你就再玩一会儿,不过,玩完了可一定要学英语。”孩子就会比较乐于接受。

商量的语气

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可以用商量的语气,让他明白,他跟你是平等的,你是尊重他的。比如,你想要孩子把地上乱丢的玩具收拾整理一下,可以这么说:“星星,玩具乱丢,多不好的习惯啊,你跟妈妈一起把玩具收拾一下好吗?”千万不要用命令的语气说:“你怎么搞的,玩具乱丢,快点去收拾好!”否则,孩子听你责备,心里就会产生反感,即使按你的要求去做,也是不开心的。

赞赏的语气

每个孩子都有优点,都有表现欲,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加以赞赏,会让他更加乐于表现。孩子画了一幅画,也许画得不是很好,可孩子作画的热情和认真劲儿是最可贵的。当孩子把画拿给你看时,不能轻描淡写地应付几句:“画得一般,好好练。”这样会让孩子对画画失去热情和信心。应该用赞赏的语气肯定他的作品,对他说:“想不到我的宝宝画得这么好,继续努力,一定会画得更好。”孩子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有了快乐的情绪体验,对画画就会更有兴趣。

鼓励的语气

篇10:父母教育孩子心得体会推荐

我自从接触《父母规》后,受益匪浅,以下是《父母规》督促我做到的:

一、教孩子之前,先审视自己。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你的言行举止,都是他模仿的目标。呵,这么说吧,自从学了《父母规》,我再也不敢随地乱扔纸屑了、不敢随口骂三字经了、也不敢从车里往外扔垃圾了,等等等等诸多的行为,都被我摆在了文明、有礼的准则之上。带着儿子坐三轮车、坐公车,下车时我甚至都会和司机说谢谢.带着儿子外出,制造出了垃圾,找不到垃圾桶,我一定是先放在自己的口袋里,等到了有垃圾桶的地方,再取出扔掉。我告诉儿子,不环保,就是可耻的!这一点,他奉行的相当不错。

二、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立性。

放手让孩子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让他自己做。提起一些稍有难度的事情,许多家长总是说:这个不行,他还不会!然后一手包办了。结果就是,孩子真的一直都不会!

我觉得,没有什么是孩子不会做不能做的,只有不愿意放手给孩子动手做的家长。儿子不到一周岁时,我就让他自己坐在小椅子上吃饭,其实就是玩饭,吃得满脸都是米粒,老人说,还这么小,他怎么会呢。可我还是坚持让他自己抓着吃。没过多久,他可以很自如的用汤匙把东西放进嘴巴里了。

儿子一周岁多一点,出小远门的时候,我就让他自己背小包,里面装着一小瓶自己喝的水或奶、小玩具、小零食啥的,加在一起,鼓鼓囊囊的也挺有点份量。朋友说,你太狠心了,这么小就让他背个这么重的包。我说,你看他背得动,那就自己背。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孩子都是非常精明的可爱家伙,他要是察觉到他撒撒娇耍耍赖就可以让家长代替他做许多让他更省力更轻松的事情后,他会乐此不疲,并从此养成惰性!反之,你态度非常坚决的要求他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这件事,他的行动,一定会让你惊讶的-----原来他什么都会!而且做得比你想像的还好!

三、最初,一定要给最正确的。

这句话,我一直铭记于心,并作为我的教育航灯,时刻警醒我正确的方向!儿子每个新出现的毛病,我都会及时的制止他,保证他在第一次出现某种错误的时候,就让他深刻的了解,那种行为是不对的。无论他哭,他闹,我都坚决不妥协。我的儿子,从来不曾出现在超市里为了索取一件玩具或某种商品,大哭大闹撒泼打滚耍无赖的行为。因为他明白那样的行为是行不通的。

是的,孩子就如一张白纸,大人就是作画的画家。这张纸最终是一幅美丽的作品,还是乱七八糟的一张污纸,全看大人给予了孩子些什么。我一直非常重视在三岁以前给孩子养成一些终身的、好的生活习惯。这些习惯的养成,是在我无数无数次的重复再重复之下养成的。现在,虽然偶尔他偷懒不想干,但在他的理念上建立的规则习惯已经牢不可捍了!比如不在晚上九点钟以后大声喧哗、不能用食指指着别人说话、不能随地吐痰、不随地乱扔纸屑垃圾等等。这里稍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

懂得感恩-----我下班回家,他如果在家的话,他一定会给我倒杯水,笑眯眯的递给我,并和我拥抱一下,偶尔他还会小声的说一句:爸爸辛苦了!这让我感动。

细节好习惯----他和我回到家,会把换好的鞋子整齐的摆在鞋架上,还会监督我把鞋子摆好,我有时故意叫他帮我摆,他会小大人似的说一句:爸爸,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节约、环保-----我和他一起洗手,水龙头,他一定是开得小小一条水线,说不要浪费水,偶尔我开大了点,他也会马上批评我说,爸爸,你太浪费水了,水是很珍贵的!在家里谁没有随手关灯,去吃饭时忘了把客厅电视关掉,等等这些,他都会主动去帮忙做好,关掉灯,关掉电视等。

热爱阅读-----从儿子愿意坐在我的怀里,和我一起阅读绘本开始,我们基本上没有中断过阅读这个好习惯。现在晚上睡觉前,他说得最多的就是,爸爸我想听故事。儿子非常喜欢倾听我叙述故事里的各种内容,这里说明下,讲故事,并不是照本宣科的把故事念一遍罢了,我尽量的选择绘本,让孩子用眼睛看,耳朵听,大脑思考与想像。用引导和启发的方式,尽量让他和我一起合作讲完这个故事,哪怕有时候他就只回答我一个词汇或一句短句,但时间长了,积累下来的词汇量也是相当丰富了。而且这样做对孩子的想像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都是很有帮助的。许多家长喜欢拿零食作为某件事情的奖赏,而我的奖赏,在许多时候都是增加晚上的故事个数,多讲一个故事,就让儿子很开心了,幼儿园老师经常说儿子的语言表达很像个小大人,我想,这和阅读脱不了干系的。(我和儿子约好了:七岁之前,我给他讲故事;七岁以后,儿子每天晚上给我讲故事)丰富情商-----晚上睡觉前,我一定会他手拉手的睡觉,在他额头上亲吻,并很温柔的告诉他:宝贝,爸爸爱你。现在,有时我忘了这么做,他也会爬起来亲我一下,并轻声和带点羞涩的和我说:爸爸,儿子爱你。这样的甜蜜,我想,是每个父亲都愿意品尝的吧。

永远别嫌孩子烦,别嫌那些肉麻话太肉麻、别嫌拥抱亲吻太国际化;别害羞,爱他,就勇敢的告诉他。想从孩子那儿得到些什么,就先看看你对他付出了些什么。坚持了,就会胜利。

四、孩子是在重复中长大的

给孩子建立规则也好,给他讲故事也罢,需要的,只是不停的重复。

对的,告诉他,你这样做是对的。错的,也告诉他,你这样是错的。日复一日的说,日复一日的做,别嫌麻烦,别没有耐心。因为有一天,你就会突然发现,你付出那么多絮叨,得到的也是那么的多!

五、让他做个孝顺的孩子。

或许孩子还不理解孝顺是什么含义,但你可以告诉他实际和确切的做法,让他了解,这是非常有爱的行为!是能得到大家的肯定与赞许的。我想,一个心中有爱的孩子,才能正直,才能善良!不仅要爱自己,也要爱别人。爷爷一直在老家照顾九十多岁的太爷爷,我很认真的告诉他,因为太爷爷年纪太大了,不能自己做饭干家务了,所以爷爷要在那里照顾他。爷爷是个孝顺的孩子,等以后爷爷老了,不能自己做饭干家务时,我们也要好好孝顺和照顾爷爷!结果有一天,我生病躺在床上不会动,儿子端了杯水,跑来和我说,爸爸,你吃点药吧,我来给你喂药,吃了药就会好了。不要怕,要勇敢哦。我当时真的流泪了!没有完美的家庭教育,也没有完美的父母,更不可能有完美的孩子。谁都可能有着小瑕疵小缺点(用我的话来说,那叫缺陷美。)只要不脱离大方向,坚持大原则,一切顺其自然就OK。

每个孩子的属性不同,不必苛责你的孩子必须达到某个你认为是好孩子的标准,别拿他和别人对比。只要他诚实、善良、乐观、积极向上,我觉得就足够了。不要给自己强迫性的灌输着孩子必须成龙成凤的观念,只要引导着他往他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正确行走就可以了。(孩子长大后能成为将军固然很好,但将军毕竟很少,那么我们就做个在将军路过时热烈鼓掌的可爱小兵吧,其实也不错。)

陪伴孩子快乐而充实的顺利渡过仅有一次的童年,陪伴他一起快乐的成长,才是我现在最应该做的。

本文作者为《父母规》学堂第九期讲师班学员

篇11:父母与孩子相处的书籍推荐

下面我们介绍几本通俗的关于亲子教育的心理学书籍。

《打造你的孩子》

这本书由玛利亚.蒙台梭利所著,作者是20世纪全球有名幼儿教育家。书中提出的教育方法的特点是着重儿童早期的教育,这时候的教育能为孩子的将来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教育方法主要包括智力训练,感觉训练和动作训练,着重儿童智力,感性和健康的培养,对现在的教育有很大的启示性。同时这本书在孩子的道德培养上着重孩子的自由和自律,孩子坚韧的性格和面对困难的自主性。

《解放孩子的潜能》

这本书由马丁・洛森所著。现在生活压力很大,教育孩子也非常不容易,许多父母不经意间把自己的焦虑转嫁到孩子身上,对于这些父母不妨看看这本书。书中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讲述:孩子的整体成长和所需教育。

书中主要讨论如何让儿童从错误中学会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和生活准则,如何面对青少年的叛逆问题,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作者的主要观点就是如何帮孩子建立一个充满爱和尊重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中茁壮成长,激发他们身上最大的潜力。

《爱和自由》

这本书是中国的心理学家孙瑞雪写的。她在长达十年的教育实践中,始终以儿童的角度和儿童相处,以儿童的想法来和儿童的交流,不提倡大人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看待儿童。

《造就小主人》

这本书是美国的帕特丽夏 H.斯普林科写的。作者认为为了帮助孩子将来成为自主自立的人,将来以主人翁的心态来面对社会而必须帮助他们掌握最基本的家务技能的原因。

大人们常常从孩子身上期待一些东西,却忘了我们应该教授他们些什么,书中指出了这个现象。我们不让孩子做这做那,却又期待孩子成龙成凤,这本身是一个错误。孩子的天性是尝试各种新的东西,学习新的技能,作为大人我们应该在保证他们安全的前提下教会他们一些生活的技能和面对生活的品质。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这本书的作者是海姆・G・吉诺特,心理学博士,临床心理学家和儿童心理学家。书中讨论了孩子和家长相处的矛盾,争吵和沟通问题,作者认为只有心理不正常的父母才会用嘲讽,谩骂,惩罚,羞辱和责备的态度去对待孩子,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对孩子的个性性格和自尊造成不好的影响。书中重点讲了语言的巨大杀伤力。

《孩子,我应该这样来爱你》

篇12:父母教育孩子心得体会推荐

——江苏省网上家长学校发展情况综述

“与父母携手同行,助孩子健康成长。”

这是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2008年11月视察江苏省网上家长学校时,为江苏省网上家长学校写下的题词。

陈至立主席欣然为江苏省网上家长学校的题词既是对我们网校的肯定和鼓励,也给我们网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江苏省网上家长学校由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江苏省妇联、江苏省教育厅、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四家单位联合主办,是全国第一家省级网上家长学校。江苏省网校成立于2006年5月,同年9月26日正式开通,至今已走过了三年的发展历程。三年来,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尤其在全国妇联有关领导的关心、鼓励和支持下,江苏省网校获得了全面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已由一个新生事物步入了成熟期。影响日益扩大,至今年5月份累计点击率已突破千万,目前日点击率达五至六万。作为一家公益性网站,江苏省网校自开办以来,未发生任何信息安全事件,没有发布一条低俗信息,没有接到一次读者投诉,也没有登载过任何广告,多次受到国家级、省级表彰,2008年获中央文明办颁发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创新案例推广应用奖”,被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通讯管理局授予“2008年行业特色网站”称号。省网校现在已真正成为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崭新窗口。

随着影响的不断扩大,江苏省网校的做法和经验也引起了国内外家庭教育同行的兴趣和关注。去年以来,国内多个省、市组织了由妇联、移动公司多部门组成的专门考察团前来考察。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研究儿童早期发展的官员和专家代表团访问江苏时,也专程来网校进行了考察。这些让我们自己也感受到了网上家长学校开办的重要性和重要意义。我们感到,网上家长学校虽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新事物,但她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需求,其覆盖面广、快捷方便、平台先进的特点是其他形式的家长学校所不具备的。下面我从五个方面向大家作个简要汇报: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级领导关心支持,是省网上家长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江苏省网上家长学校的成立得到了江苏省委、省政府及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关心。在2006年网校成立伊始,当时分管妇联工作的江苏省委副书记冯敏刚为省网校题写校名;省网校正式开通前夕,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得知江苏省建立网上家长学校时非常高兴,她欣然为省网校题词:“搭建成功教子平台、营造和谐美满家庭”。9月26日,冯敏刚副书记又和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四套班子的有关领导出席了网校的正式开通仪式。2007年4月,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长王国生专程到省网校视察工作,并题词“树立为国教子的使命感;” 2008年11月,刚上任的新一届的全国妇联主席陈至立到江苏视察工作期间,专程到网校视察,听取了网校各项工作汇报后非常高兴,她又为网校题词:“与父母携手同创,助孩子健康成长。”

在日常省网校开展的重大活动中,四家主办单位的领导都十分关心和支持。今年上半年以来,省妇联张京霞主席、省移动公司王建总经理就先后出席了省网校举办的百场家庭教育讲座和“红色之旅——百万儿童‘重走长征路’”网上夏令营开营仪式,省文明办、省教育厅领导也多次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指导。各级领导的重视、关心和支持,极大地鼓舞和调动了网校员工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积极性,同时也为办好网校提供了人力和财力的保证,奠定了省网校快速、健康、良性发展的基础。

二、顺应时代发展、满足家长需求,是省网上家长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目标和动力。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江苏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是一个经济、文化、教育强省。江苏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教育资源,江苏历来重视教育,我们家庭教育工作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家庭教育工作水平和服务广大家长能力,营造有利于未成年健康成长的环境和氛围,我们不断探索家庭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们就在全省开设了广播家长学校,90年代末期又开设了电视家长学校。我们在探索媒体家庭教育的同时,还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对象、不同时期的发展,在农村率先开展了流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站,在城市开办了新市民家长学校、社区家长学校、企业家长学校。这些家长学校的开办为我们办好网上家长学校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适应新时期的发展,2004年初,省妇联就积极探讨网络家庭教育,我们协调各方力量,于2006年上半年与江苏移动公司和省文明办、教育厅达成共识,成立了江苏省网上家长学校。我们的网校在性质上是公益性的;在体制上是一个独立的法人机构,在民政部门有注册登记;在领导机构的设置上由主办方和出资方担任网上家长学校的领导;在运作机制上依托主办单位之一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的网络平台和资金、技术、设备支撑;网校向四家主办单位负责。

三、整合优质资源,搭建先进平台,是省网上家长学校成功实现高效、快捷运作的路径选择。

我们江苏省网上家长学校的成功运作主要得益于我们选择了一条成功的路径——妇联和移动的联手。

家庭教育长期以来一直是妇联儿童工作的重点。各级妇联都有儿童工作部,有一批一流的专家队伍,有成熟的、完善的组织系统和组织网络,农村一直到村一级,城市到社区、居委会,工作可以深入到每一个家庭、学校、企业。党委、政府对妇联儿童工作历来非常重视、支持,省、市、县的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可以代替政府行使管理妇女儿童工作的职能,可以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可以利用职能部门的优势扩大宣传、拓展服务。各级妇联组织又都是家庭教育的牵头单位,承担着重大节庆活动的策划、组织工作,可以有效实现家庭教育和妇女儿童工作的结合和配合。而中国移动江苏公司既有雄厚的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实力,又有上佳的企业形象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妇联和移动的联手就实现了优质资源的整合。

江苏移动有4千万用户,这是发展家庭教育事业不可忽视的服务对象、受众群体。特别是400万校信通用户应是我们网校核心的服务对象。网校与移动手机服务平台互相配合,也可以为家庭教育的普及和家庭教育工作创新开辟新的市场和新的服务项目。移动经过多年的建设,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设备和成熟的技术,这些都可以成为网校的后台支撑。移动有着完善的网络体系,各级移动公司都拥有电视电话会议场所和设备,这为网校开展视频直播也提供了条件和平台。以上这些优质的资源和妇联拥有的资源实现整合,给网校在先进的平台上高效运作提供了保障。

四、加强内部管理,加强内外监督,是省网校安全、健康运作的保障。

为保证网校健康发展,保证网络安全,我们在网校成立伊始就提出了创建绿色网站的目标,在奉行文明办网、健康上网原则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如:《江苏省网上家长学校网站信息发布管理办法》、《江苏省网上家长学校网站信息安全管理办法》、《江苏省网上家长学校网站编辑岗位自律认责书》。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就操作流程的规范订立了规章制度,从稿件来源、编辑审稿、稿件上传的每个环节都订立责任制,明确责任人,签订责任书。稿源都是来自权威媒体发布的信息和特约专家、特约通讯员的撰写。编辑都由专业的编辑队伍,严格执行初审、复审、终审的工作流程。为了加强监督,我们组成了由校园通讯员、热心网民、专家团队组成的信息监督队伍,定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交流和讨论。同时采用互动方式邀请孩子和家长对信息内容进行评价,保证了网站信息的专业性、安全性、健康性。此外,我们网站全部数据都储存于中国移动江苏公司专业机房,按照通信行业的信息安全标准进行管理,保证了网站的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

五、勇于创新、打造品牌,是省网校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

网上家长学校的建立是一个新兴的事物,没有固定模式可循,在发展中也遇到了不少的问题和困难,但是我们在不断的摸索中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服务手段,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优化网站栏目。

三年来,我们先后进行了两次大的改版,总的栏目数量已由最初的三十多个扩展到今天的五十六个,点击率也由开始每天两千多人上升到今天的每天五、六万用户的点击率。为进一步扩大和提升省网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我们抓紧有利时机积极探索线上和线下,网络和现实活动的结合。例如,在今年三八妇女节开展了主题为“妈妈,我想对您说”征文活动,活动覆盖了全省13个地市上百所学校,共收到近万份征文。今年六一节,省网校配合省妇联“我和我的祖国”——优秀歌曲大传唱活动,在网站平台上举办了“歌声飘过60年”——优秀歌曲再回首亲子大传唱活动,并参与了全省“童手绘祖国”活动。

在抓好重大节日活动的同时,我们把打造品牌作为扩大网校影响,提升办学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重点工程。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省网校联合省家庭教育研究会、省移动公司在全省开展每月一讲的百场系列家庭讲座。讲座通过移动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同时向全省13地市直播,受众达数万人以上。并且在每个周末,利用“专家在线”直播,开设专家视频讲座,在线指导家长更新家教观念,传授科学的家教知识和方法。今年暑期,省网校争取到省文明办“七彩的夏日”暑期系列活动项目经费,与省妇联、省移动公司精心策划了“红色之旅——全省百万儿童‘重走长征路’”网上夏令营。让孩子在玩乐的同时了解长征史实,学习先辈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寓教于乐,打造亲子互动的交流平台。今年暑假还开展了十档暑期专家“送家教进社区”活动。

近三年来,省网校还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品牌活动,2006年暑期积极参与省妇联组织的“幸福快车——农村留守儿童亲子同乐夏令营”活动;2007年省网校与省妇联、省移动联合推出了关爱留守儿童的“移动爱心书屋”、“好书漂流乐读”活动,在全省范围内募集图书几十万册,并将这些书籍送到百所留守儿童学校。

在抓好日常网站运行的同时,省网校不断创新,不断拓展新的工作平台。为给广大家长提供更具时代性、便捷性的家庭教育知识,2007年年底,省网校与中国移动江苏公司联合创办了省内第一份手机家教彩信杂志。杂志根据孩子的年龄分为“宝宝版”(0岁至学龄前)、“少儿版”(小学阶段)、“少年版”(中学阶段)三个版本。受到了各年龄段孩子和父母的欢迎。

通过品牌工程,较好地为家长提供了优质服务,省网校的知名度也得到了提升,社会影响日益扩大,社会效益日益凸显,推动和促进了家庭教育和未成年人工作上台阶。也提升了主办单位的社会影响,体现了主办单位的社会责任,实现了多方共赢。网校自身也赢得了稳定、健康发展的空间,展现了巨大的生命力和美好的发展前景。

当然我们在前进中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坚信在主办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网校未来的路将会越走越宽广。我们有信心把江苏省网上家长学校办成真正的“家长的益友、孩子的良师、学校的助手”!

上一篇:外贸函电tightmoney下一篇:作文 我为奖金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