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英语课件

2024-08-21

西医英语课件(精选6篇)

篇1:西医英语课件

西医课件

1.遗传学课件

2.诊断学课件

3.预防医学课件

4.语言治疗学课件

5.解剖学课件

6.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

7.统计学课件

8.社会医学课件

9.耳鼻喉学课件

10.营养学课件

11.眼科学课件

12.病理学课件

13.生理学课件

14.生物学课件

15.病原生物学课件

16.法医学课件

17.生物化学课件

18.流行病学课件

19.物理学课件

20.检验学课件

21.有机化学课件

22.执业药师课件

23.心理学课件

24.急诊医学课件

25.影像学课件

26.寄生虫学课件

27.康复医学课件

28.安全防护与急救处理课件

29.妇产科课件

30.外科学课件

31.儿科学课件

32.传染病学课件

33.内科学课件

34.免疫学课件

35.化学制药工艺学课件

36.口腔学课件

37.分析化学课件

39.临床药学课件 护理学课件

40.成人护理课件

41.护理知识课件

42.外科护理学课件

43.危急重症护理课件

44.新生儿护理课件

45.护理学概论课件

46.护理伦理学课件

47.急救护理学课件

48.妇科护理学课件

49.儿科护理学课件

50.内科护理学课件

51.儿科护理学课件

52.中医妇产科护理学课件

53.中医护理学课件

54.专科护理技术课件

55.临床护理技术课件 中药学课件

56.中药学课件

57.中药药理学课件 中医课件

58.针灸学课件

59.黄帝内经课件

60.经络腧穴学课件

61.针灸治疗课件

62.中医诊断课件

63.方剂学课件

64.保健按摩课件

65.中医方法的传承与创新课件

66.伤寒论课件

67.养生保健按摩课件

68.中医妇科学课件

69.中医基础理论课件

70.中医内科学课件

71.中医外科学课件

72.中医基础课件西医课件

1.遗传学课件

2.诊断学课件

3.预防医学课件

4.语言治疗学课件

5.解剖学课件

6.组织学与胚胎学课件

7.统计学课件

8.社会医学课件

9.耳鼻喉学课件

10.营养学课件

11.眼科学课件

12.病理学课件

13.生理学课件

14.生物学课件

15.病原生物学课件

16.法医学课件

17.生物化学课件

18.流行病学课件

19.物理学课件

20.检验学课件

21.有机化学课件

22.执业药师课件

23.心理学课件

24.急诊医学课件

25.影像学课件

26.寄生虫学课件

27.康复医学课件

28.安全防护与急救处理课件

29.妇产科课件

30.外科学课件

31.儿科学课件

32.传染病学课件

33.内科学课件

34.免疫学课件

35.化学制药工艺学课件

36.口腔学课件

37.分析化学课件

39.临床药学课件 护理学课件

40.成人护理课件

41.护理知识课件

42.外科护理学课件

43.危急重症护理课件

44.新生儿护理课件

45.护理学概论课件

46.护理伦理学课件

47.急救护理学课件

48.妇科护理学课件

49.儿科护理学课件

50.内科护理学课件

51.儿科护理学课件

52.中医妇产科护理学课件

53.中医护理学课件

54.专科护理技术课件

55.临床护理技术课件 中药学课件

56.中药学课件

57.中药药理学课件 中医课件

58.针灸学课件

59.黄帝内经课件

60.经络腧穴学课件

61.针灸治疗课件

62.中医诊断课件

63.方剂学课件

64.保健按摩课件

65.中医方法的传承与创新课件

66.伤寒论课件

67.养生保健按摩课件

68.中医妇科学课件

69.中医基础理论课件

70.中医内科学课件

71.中医外科学课件

72.中医基础课件

34.医学免疫学PDF电子书

38.医学分子生物学PDF电子书

73.医学导论PDF电子书

74.药理学PDF电子书

11.眼科学PDF电子书

75.系统解剖学PDF电子书

76.卫生学PDF电子书

30.外科学PDF电子书

14.医学生物学PDF电子书

7.医学统计学PDF电子书

77.医学微生物学PDF电子书

19.医学物理学PDF电子书

25.医学影像学PDF电子书

77.医用高等数学PDF电子书

78.医用细胞生物学PDF电子书

23.医用心理学PDF电子书

1.医用遗传学PDF电子书

21.医用有机化学PDF电子书

6.组织学与胚胎学PDF电子书

3.预防医学PDF电子书

2.诊断学PDF电子书

79.中医学PDF电子书

62.中医诊断学PDF电子书

17.生物化学PDF电子书

13.生理学PDF电子书

80.神经病学PDF电子书

26.人体寄生虫学PDF电子书

81.全科医学概论PDF电子书

82.皮肤性病学PDF电子书

33.内科学PDF电子书

83.麻醉学PDF电子书

18.流行病学PDF电子书

84.医用高等数学PDF电子书

36.口腔科学PDF电子书

27.康复医学PDF电子书

85.精神病学PDF电子书

86.基础化学PDF电子书

87.核医学PDF电子书

29.妇产科学PDF电子书

16.法医学PDF电子书

9.耳鼻喉头颈外科学PDF电子书

31.儿科学PDF电子书

32.传染病学PDF电子书

12.病理学PDF电子书

88.病理生理学PDF电子书

24.急诊医学PDF电子书

89.局部解剖学PDF电子书

90.医学伦理学PDF电子书 12.病理学参考资料:(病理学习题集)

11.眼科学参考资料:(眼科学习题集)

137.药剂学参考资料:(药剂学题库)

74.药理学参考资料:(药理学复习考试指导、药理学考试试卷、药理学口诀、药理学期末考试试卷、药理学习题集、药理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药理学思维导图)

138.药物化学参考资料:(药物化学学习指导)

139.药用植物学参考资料:(药用植物学习题集)

25.影像学参考资料:(影像医学习题集)

2.诊断学参考资料:(诊断学书籍、诊断学复习考试指导、常见症状和体征习题集、临床诊断学—技能训练指导、临床诊断学复习考试指导、实验诊断学复习考试指导、影像诊断学考试题库、诊断学复习资料、诊断学临床实习指导与习题)

13.生理学参考资料:(生理学习题集)

17.生物化学参考资料:(生物化学习题集)

7.统计学参考资料:(卫生统计学习题、医学统计学辅导丛书)

30.外科学参考资料:(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临床指南、外科习题集、外科学考试试卷、外科学试卷、外科学实体精集、外科学习题集、外科学学习指导、外科学应试指南)

77.微生物学参考资料:(微生物学习题集)

140.卫生法规参考资料:(卫生法规习题集)

23.心理学参考资料:(医学心理学复习考试指导、医学心理学习题集)

20.医学检验参考资料:(临床检验基础、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指导、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

33.内科学参考资料:(笑话习题集、呼吸系统习题集、精神神经系统习题集、泌尿系统习题集、内科学笔记、内科学考试试卷、内科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女性生殖系统习题集、神经内/外科学实体精集、神经病学习题、神经病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心血管系统习题集、血液系统习题集、运动系统习题集、内分泌系统习题集、内科学习复习考试指导)

32.染病学参考资料:(传染病/性病习题集、传染病学试题精集)

31.儿科学参考资料:(儿科习题集、儿科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

29.妇产科学参考资料:(妇产科学复习考试指导、妇产科精品课程)

141.护理参考资料:(妇产科护理学同步练习及题解、护理学基础应试指南、基础护理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急诊护理学同步练习及题解、内科护理学自学辅导、内科护理学应试指南、内科护理学学习指导及习题集、外科护理学题解、儿科护理学同步练习册、急诊护理学同步练习及题解

篇2:西医英语课件

地 点: 医院多媒体教学室

对 象:临床全科医生

学 时:2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

教 具:电脑、投影仪

教学步骤:预习——授课——总结

教学目的与要求及重点、难点:

目的和要求

一、熟悉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二、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类型、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发症

三、掌握本病的`防治方法,重点为发作期的治疗。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

一、特征:

(一)病理特征:

一种气道的慢性炎症,主要有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在受到激发因子刺激时具有气道高反应性(BHR)。

(二)临床特征:

反复发作性的喘息、呼吸困难 (呼气性)、伴哮鸣音,可自发或治疗后缓解。

二、病因及机制:

尚未十分明确。主要病因有过敏、感染、药物、冷空气、运动等。

三、临床表现:

(一)典型症状:诱因;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或胸闷;可伴咳嗽、咳痰。

(二)体征:广泛哮鸣音、呼气时间延长、肺过度充气体征。严重者心率增快、奇脉、胸腹反常呼吸(示膈肌疲劳)、紫绀。

(三)不典型表现:久治不愈的咳嗽(干咳)、肺部未闻哮鸣音(原因?)。

四、有关检查:

1、肺功能检查:可了解病情程度和观察治疗效果。必要时作气道激发试验。

2、血气分析:呼吸衰竭判断。

3、胸片检查:排除其它疾病,有无并发气胸。

4、变应原检测:

5、其它:如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痰检等。

五、诊断:

尤其是不典型者,可用下列三种方法之一:

1、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2、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l增加15%以上或绝对值>200m1)

3、呼气峰值(PEF)日内波动率>20%.

病情评价:

1、非急性发作时:根据发作频率、药物治疗来分。

2、急性发作时:依发作时症状、体征和有关检查来分,尤其是重度和危重者。

危重者不能讲话、意识模糊或嗜睡、胸腹矛盾运动、哮鸣音减弱、HR>120次/分或变慢或不规则。

重度者端坐呼吸、焦虑烦躁、大汗、R>30次/分、HR>120次/分、血气分析示呼吸衰竭、酸中毒。

六、鉴别诊断:

1、心源性哮喘:病史、咳痰(粉红色泡沫痰)、肺部湿罗音加哮鸣音、心界大。忌用肾上腺素和。

2、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

3、支气管肺癌:肿瘤压迫或感染时。

4、变态反应性肺浸润:

七、治疗:

1、寻找病因,行相应措施。

2、解痉平喘治疗:β2受体激动剂(口服、局部吸入和静脉,副作用)、

茶碱类(口服和静脉,副作用)和抗胆碱药(溴化异丙托品,局部吸

入)。

3、抗炎治疗(并非抗感染):糖皮质激素(可口服、局部吸入和静脉,

副作用,提倡局部使用)、色苷酸钠(吸入)。

4、组胺H1受体拮抗剂、酮替酚、白三烯调节剂(如受体拮抗剂)

*重度及危重哮喘治疗:

1、吸氧;

2、持续雾化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或静脉滴注;

3、静脉给予氨茶碱;

4、静脉滴注激素(氢化可的松等),症状控制后减量口服

5、注意补液,纠正电解质大衡:

6、纠正酸中毒,尤其是解痉剂效果差时;

7、机械通气(无创和有创);

8、防治感染;

篇3:西医英语课件

关键词:比较教学,中医教学,西医教学

比较是人类认知事物的基本方法, 通过比较可以形成人类基本的逻辑思维, 同样也能提升其创新思维。人类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 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对比, 分析其相似性及差异性, 不仅可以在事物相互联系中启发思路, 而且还能帮助其举一反三, 逐渐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 因此在现代人类学习认知中, 比较研究是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比较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升其主动学习能力, 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及创新思维能力, 是现代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中西医比较研究法的教学意义

中西医学是医学体系中两种不同的医学研究思路, 在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中, 学生首先需完成系统性的西医基础理论学习, 才能进一步接触中医医学。由于中西医逻辑差异明显, 学生们在学习西医后受到先入为主知识体系的影响, 在后期学习中医过程中会遇到一定的思维转换困难, 加深了中医学理论学习的难度。然而中西医学相互之间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西医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科学理性地对待中医医学, 虽然两者存在着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差异, 然而采用中西医比较的方式, 可加深两者之间的交流, 使学生在比较学习中联系其相似点, 理解并领悟其差异性, 真正认识并掌握中西医两大医学体系中的精髓, 提升西医院校中医教学效率, 促进中西医学的发展。

二、比较教学法在西医院校中医教学中的应用

(一) 应用比较法使学生明确中医学的研究内容

中西医对正常机体的研究内容层次不同, 如中医学中讲藏象、精气血津液, 这与西医学从器官系统层次对人体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进行的研究有着很大的不同, 这就需要在教学中首先应从中西医学对比方面进行阐述。中医起源于两千多年以前, 古代医学家对人类机体的探索来源于经验及想象, 他们意识到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人体内部的一些微型物质, 并将其定义为精气血津液, 由于现代西医学对人类机体器官已有全面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中利用对比教学法, 从现代西医学知识体系层面上把握中医的藏象、精气血津液的层次和内容, 以此提高学生对中医学基础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二) 通过比较实现中医概念的明确化

中医学概念是在古代科技不发达的背景下, 依赖古代医者的经验所确立, 概念的内涵外延具有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中西医学虽然在医学理论体系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 但研究对象是一致的,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 可根据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熟悉的概念进行中医学概念的相关阐述。 例如中医概念中的亡阳、亡阴这些概念, 可与西医的休克这一病理过程进行比较理解。再如中医学概念中的瘿肿、瘰疠、消渴与西医学中的甲状腺疾病、颈淋巴结疾患以及糖尿病相一致。在中医学教学过程中, 不仅要利用两者的一致性进行对比教学, 同时也要利用其差异性明确中医学概念的不同。

(三) 通过中西医比较研究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

中西医学研究过程中必然会导致某些研究因素的关联性, 这些关联因素能够激发学生创新中西医学研究, 通过对比中医学, 对科研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可在中西医学的差异中寻找创新契机, 如现代医学对胃肠组织与大脑之间复杂互动的研究, 肠神经系统不仅具有肠胃活动的独立功能, 而且还与抑郁症、恐怖症等精神疾病有着密切的关联。美国神经生物学家将肠神经系统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 这一现象与中医学中的“思伤脾, 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相一致。因此在中西医学对比研究中, 应自觉应用对比思维进行创新, 以培养自主创新的能力。

三、应用比较教学方法需注意的问题

(一) 比较对象选择要贴近学生思维

中西医学的教学对象是具备一定基础医学知识的医学生, 运用比较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及思维特点进行教学, 运用学生较为熟悉的题材作对比, 使学生在原有的医学基础上, 以“取同“方式联系两者之间的根本, 认识中西医学之基础, 以”求异“方式明确两者之间概念的不同, 准确认识中西医学知识, 在对比过程中做到对知识体系的清晰梳理, 提高对比思维能力。

(二) 比较教学的目的要明确

中西医学比较教学法的应用以促进学生对中医药理论本质及内涵的认识及深刻理解, 使学生在学习中明确中西医学两种医学体系的差异性为目的, 在对比联系, 相互借鉴的过程中寻求医学体系的可探索性及创新性。明确比较教学的目的, 切忌大肆阐述现代医学的片面性, 忽略比较教学的主题。

(三) 确定比较对象要具有可比性

由于中医学概念的灵活性、歧义性以及不确定性, 使得其与西医学的对比界定有着很多的困难, 中西医比较教学中, 两者的概念和病理现象有着诸多的比较条件及限定范围, 因此现有的比较对象在教学过程中很难达到其比较的准确性以及预期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明确比较对象之间准确的依存性及相互性, 才易于知识的理解和梳理, 从而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军昌, 王长海, 王文, 王宗仁, 李锋, 马静.比较教学法在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中的运用[J].西北医学教育, 2007, 04:736-738.

[2]杨毅, 王醊恩.中西医比较研究法在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07:217-218.

篇4:医学英语教学之西医疾病命名文化

【关键词】医学英语 疾病命名 文化

一、以人名命名的常见病(Eponymous diseases)

1.以科学家或医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常见病名。人名名称(eponym)是西医疾病命名的传统做法之一:某位科学家或医学家率先发现了某种疾病,比较系统、全面地描述了某种特定的病症,由于当时对疾病的机理缺乏科学的了解,最为简便的做法就是用这位科学家或医学家的名字命名。在西方文化中,这样的命名曾被认为是一种荣誉。西医中有大量冠以医生姓名的疾病,限于篇幅仅以下面五种常见病名为例:

(1)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James Parkinson, 1755-1824)是他首先描述了这种慢性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遂冠以他的姓氏。

(2)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德国神经病理学家阿洛依斯·阿尔茨海默(Alois Alzheimer, 1864-1915)最先报告一例慢性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导致的痴呆,该病因此得名。

(3)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或Downs syndrome):英国医生约翰·朗顿·唐(John Langdon Down, 1828-18964)首次描述并发表了这种遗传性疾病的报告,因而命名为唐氏综合征。

(4)亨廷顿病(Huntingtons disease):美国医学家乔治·亨廷顿(George Huntington, 1850-1916)发现了这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因此得名。

(5)阿狄森氏病(Addisons disease):英国医生托马斯·阿狄森(Thomas Addison, 1793-1860)发现了这种由于肾上腺无法分泌足够的皮质醇所引发的疾病,于是命名为阿狄森氏病。

2.以患者的名字命名的常见病名。以患者名字命名的疾病数量远低于以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疾病数量,仅举两例:

(1)卢·格里格症(Lou Gehrigs disease):美国棒球运动员中的巨人卢·格里格(Lou Gehrig, 1903-1941)不幸患上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简称ALS)而被迫退役,因此该病又常常称作卢·格里格症。

(2)克里斯多氏症(Christmas disease):英国人史蒂芬·克里斯多(Stephen Christmas, 1947-1993)幼时被医生诊断患有血友病B(Hemophilia B),因他是首个确诊的患者,该病因此得名。

3.以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名字命名的常见病名。许多文学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家喻户晓,成为现实生活的参照对象。因而不少疾病也借用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来命名,下面举五种病症为例:

(1)匹克威克综合征(Pickwickian syndrome):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1812-1870)在其成名作《匹克威克外传》(The Pickwick Papers)中,很准确地描述过这种睡眠过度、肥胖、睡眠时可出现发作性呼吸暂停等症状的疾病。因此肥胖低通气综合征(Obesity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又名匹克威克综合征。

(2)爱丽丝漫游仙境综合征(Alice in Wonderland syndrome):爱丽丝漫游仙境综合征患者,常有阵发性的身体图像错觉,包括自身大小、体重和形状以及身体空间位置的扭曲。这种症状与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 1832-1898)的作品《爱丽丝漫游仙境》(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的主人公爱丽丝的经历相仿:在她掉进兔子洞后,经历了多次身体大小和形状的剧烈变化。

(3)奥赛罗综合征(Othello syndrome):英国文豪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的悲剧《奥赛罗》(Othello)同名主人公,出于强烈嫉妒心,没有根据地猜疑妻子对其不贞,最后杀死了无辜的妻子。后来就用奥赛罗的名字命名这种以妒忌妄想为特征的精神疾病,即病理性嫉妒综合症(Pathological jealousy)的同义表达。

(4)彼得·潘综合征(Peter Pan syndrome):苏格兰剧作家詹姆斯·巴里(James Barrie, 1860-1937)最出名的作品《彼得·潘》(Peter Pan)讲述了彼得·潘生活在梦幻世界里,永远不想长大。心理学家注意到现实生活中也有一群人拒绝长大,不愿担负起成人的责任。因此将这种症状命名为彼得·潘综合征。

(5)皇帝新装综合征(The Emperors New Clothes syndrome):《皇帝的新装》(The Emperors New Clothes)是丹麦作家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 1805-1875)最著名的童话故事之一。故事中的皇帝已经一丝不挂了,周围的人因为不想被认为“愚蠢”或“不合时宜”都不愿意戳穿,直到一个小孩说出实话。具有皇帝新装综合征心理特征的人,即使他们对某件事一无所知,也会声称自己知道。

二、以地名命名的常见病(Toponymous diseases)

许多疾病的命名源于在某个地区首先发现病例,或者在某地的居民中发病率较高,在命名时常常冠以地方名。比如以地区或国家命名的常见疾病有:寨卡病毒病(Zika virus disease)、埃博拉病毒疾病(Ebola virus disease)、西班牙流感(Spanish flu)、德国麻疹(German measles)、地中海贫血病(Mediterranean anemia)、中东呼吸综合征(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莱姆病(Lyme disease)、博恩霍尔姆病(Bornholm disease)、西尼罗河病毒(West Nile virus)。

以中国某些地区和省份命名的疾病如:克山病(Keshan disease)、广东(Canton tumor)、香港脚(Hong Kong foot)。

三、结语

西方医学对疾病的命名有其固定的模式和原则。但有些命名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开始产生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为此,世界卫生组织于2015年5月特别颁布了关于新型人类传染病命名的建议,呼吁科学家、国家当局和媒体以后不再使用人名、地名等方式命名疾病,旨在“避免对任何自然团体、社会群体、民族群体、区域群体、专业团体或少数族群产生冒犯”。虽然人们对这项命名指导原则的看法不尽相同,但这个建议无疑将对西医疾病命名文化产生影响。新规定并未涉及现有的以人名、地名命名的疾病名称,很多冠以人名、地名的疾病,仍频频见于新闻报道和医学文献。因此,在医学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这种命名文化有助于开拓医学生的人文视野、提升个人素养。

参考文献: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Best Practices for the Naming of New Human Infectious Disease,May,2015.

[2]Hoovler,Evan.9 really weird real-life diseases named after sci-fi characters,blastr.com,Dec.2012.

篇5:西医英语课件

中西医助理医师考试——西医诊断学考点总结

第四单元 实验室诊断

一、血常规

(一)红细胞与血红蛋白

1、减少――贫血

2、绝对性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二)白细胞

中性粒0.5-0.7;嗜酸粒0.005-0.05;嗜碱粒0-0.1;

淋巴0.2-0.4;单核0.03-0.08

1、中性粒

(1)增多: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急性大出血、溶血;中毒(酮症酸中毒),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应用某些药物如激素等。

异常增生性粒细胞增多――多见于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等。

(2)减少:病毒感染;伤寒、疟疾;再障贫,粒细胞缺乏症及恶性组织细胞病;X线及放射性核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红斑疮);脾亢(肝硬化、班替综合征)。

(3)核象:

核左移――感染、大出血、大面积烧伤、大手术、恶性肿瘤

核右移(常伴白细胞减少)――骨骼造血功能减退或缺乏造血物质(巨幼贫,恶性贫血)

2、嗜酸粒

(1)增多:变态反应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皮肤病)

寄生虫病;

血液病(慢粒白血病、嗜酸粒细胞白血病)

(2)减少:伤寒、副伤寒、应激状态

3、嗜碱粒

增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4、淋巴细胞

(1)增多:病毒感染性疾病(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杆菌感染(结核,百日咳)

某些血液病

医学教育网免费提供

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2)减少:应用激素、烷化剂,接触放射线,免疫缺陷性疾病

5、单核细胞

增多:生理性;

某些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活动性结核病,疟疾及急性感染的恢复期);

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白血病)

(三)网织红细胞

成人:0.005-0.015,绝对值24-84;新生儿:0.03-0.06

1、增多:表示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旺盛(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

2、减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减低(再障贫,白血病)

篇6:西医英语课件

第一单元 呼吸系统疾病 二.阻塞性肺气肿(COPD)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肺动脉高压的X线表现: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听诊: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右心室扩大: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和剑突下搏动。2.肺心病的常见病因: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循环阻力增高)继发红细胞增多的原因是慢性缺氧。并发心律失常多为:房早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有助于肺心病与左房室瓣瓣膜病鉴别的是:左房室瓣听诊区杂音 与二尖瓣瓣膜病鉴别:二尖瓣听诊区杂音。与冠心病心衰鉴别:心电图及X线检查有左室肥大。三.支气管哮喘 1.主要特征:反复发作性的呼气性呼困。典型发作:先兆症状后出现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困 2.危重哮喘患者,肺部哮鸣音减弱或消失提示:支气管高度狭窄或痰栓堵塞。支气管哮喘发作时肺部叩诊呈过清音。3.在支气管哮喘和心源性哮喘鉴别困难时应选(区别在心血管的病史和体征):氨茶碱 四.肺炎 1.肺炎球菌肺炎 常见于青壮年。2.临床表现:肺实变体征(X线呈叶、段状密度均匀影),咳铁锈色痰、胸痛(病变累及胸膜)3.肺炎球菌肺炎的诊断最有价值痰培养肺炎球菌阳性 4.治疗肺炎球菌肺炎最常用的抗生素:青霉素 5.并发症:心肌炎 6.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咳粉红色乳样痰,X线示肺多发病灶。7.急性左心衰、肺水肿:吗啡 五.肺结核 1.结核菌属于分枝杆菌,涂片染色具有抗酸性。病灶中的不断繁殖的(A群)传染性大。2.感染结核菌后而获得的免疫力主要是:细胞免疫。4.分型:原发型(I型):X线表现,原发灶相应淋巴管增粗及肺门淋巴结肿大。血行播散型(II型):急性粟粒型,两肺布满边缘整齐的粟粒状阴影。症状不典型,具有反复性和阶段性。浸润型(Ⅲ型):上叶尖、后段或下叶的背段。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个类型。X线:渗出性病灶表现为云雾状或片絮状,密度教淡,边缘模糊不清。感染来源主要是过去经血行播散潜伏在肺内的结核菌。慢性纤维空洞(Ⅳ型):临床特点,空洞长期不愈,经常排菌。(伴有肺气肿)胸膜炎(Ⅴ型)5.痰结核菌检查:阳性说明是开放性的,具有传染性。早期诊断方法:X线检查。结核菌素:阳性,受过结核菌感染;假阴性,细胞免疫缺陷病。第二单元 循环系统疾病 一.心力衰竭 表现:左心衰:急性肺水肿,呼吸困难。右心衰:颈静脉怒张,下垂型凹陷性水肿。二.常见心律失常 1.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多发于有严重心肌损害患者。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见于无明显心脏病的患者。心房颤动:风心病二尖瓣狭窄。仅次于过早搏动的常见心律失常。2.听诊: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第一心音减弱。第三度,大炮音。二度I型,有心音脱漏。心房扑动,心律一般规律(F波);心房颤动,心律绝对规律(f波)。心电图: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无明显症状),PR间期>0.20秒。二度I型,QRS波脱漏。房性早搏,PR间期≥0.12秒。室性早搏,QRS间期应>0.12秒。三.风湿性心脏病 2.风心病常并发心律失常房颤。二尖瓣狭窄伴房颤最容易并发栓塞。并发栓塞最多部位,脑。风心病最易并发心衰。风湿性心内膜炎,常并存心肌炎。常见瓣膜损害:二尖瓣。心电图:风湿性心肌炎: PR间期延长。风湿性心包炎:ST段上抬。联合瓣膜病变:左房室瓣狭窄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左房室瓣狭窄(梨形心-左房右室明显增大)心尖区舒张期杂音(胸骨左缘第3-4肋间SM)。左房室瓣关闭不全-闻及心尖区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瓣狭窄:胸骨左缘第3-4肋间听到舒张早期吹风样杂音。靴形心-左室增大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出现周围血管体征,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有舒张期吹风样杂音。(靴形心)二尖瓣狭窄的特征:心间区闻及隆隆样舒张中晚期杂音。心尖区触及舒张期震颤。并发心衰。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区闻及全收缩期杂音并向左腋下传导。鉴别于心尖区功能性收缩期杂音。3.治疗:风湿热,抗链球菌感染,(普鲁卡因)青霉素。单纯关节炎或皮肤表现,阿司匹林。四.高血压病 1.高血压并发急性左心衰:呋塞米。属α受体阻滞剂的药物,哌唑嗪。β受体阻滞剂,洛尔。高血压合并肾功不全时宜选/高血压并发心衰,卡托普利。高血压脑病控制抽搐,静注地西泮。合并心梗,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卡托普利。高血压危重

症快速降压,静滴硝普钠。老年人高血压的最主要特点以纯收缩压升高为多见,非洛地平。钙拮抗剂,硝苯地平。2.高血压病累及脑常见症状:眼底改变。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 1.心绞痛发作的典型部位是胸骨上、中段后,短暂压迫性疼痛。冠心病诊断:选择性冠脉造影。2.急性心肌梗死早期(24小时内)死亡主要由于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AMI时发生心室颤动,尽快采用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心尖区粗糙收缩期杂音,急性乳头肌功能不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滞Ⅱ度或Ⅲ度时宜用人工起搏器。3.变异型心绞痛:发作时ST段抬高。治疗: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4.心电图:心肌损伤,ST段弓背型抬高。心肌坏死,病理性Q波。急性心梗早期:T波高耸。下壁心梗(多见),Ⅱ.Ⅲ.aVF。V1-3,前间壁。广泛前(心包炎),V1-5,I,aVF。5.急性心肌梗死时,特异性高,同工酶CPK-MB,LDH1。升高最早的是肌酸磷酸激酶(CPK),第三单元 消化系统疾病 一. 胃炎 1.急性胃炎:诱发因素,非甾体抗炎药。发病后24-48h做胃镜检查。2.慢性胃炎:诊断,胃镜加活检(幽门螺旋杆菌)。胃镜紧急检查:由胃炎引起上消化道出血。3.慢性胃炎分慢性浅表性(胃酸,基本正常)和慢性萎缩性。萎缩性又分为A、B型(胃窦,分泌正常)。A型(胃体)胃炎:胃液分析显示胃酸缺乏者。二. 消化性溃疡 1.十二指肠溃疡 病因:胃酸分泌增高。好发部位,球部。穿孔部位,球部前壁。空腹痛,多在中上腹正中或偏右侧。2.消化性溃疡 病因:Hp感染。最有诊断意义的症状:规律性上腹部疼痛。慢性、周期性、节律性。常见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X线诊断溃疡:龛影。检查溃疡穿孔,X线透视。3.胃溃疡 餐后0.5-2小时痛。胃溃疡好发于胃小弯。病因,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镜确诊。4.治疗:雷尼替丁,抑制胃酸分泌。胃溃疡,保护胃黏膜药。十二指肠溃疡,H2受体阻滞剂。三. 胃癌 1.消化道最常见的肿瘤,胃癌。好发部位,胃窦。症状:失去原有节律性的上腹部疼痛。发病因素:胃癌,发霉食物。慢性胃炎,刺激性食物。胃酸缺乏。早期:淋巴转移,好发于左锁骨上淋巴结。晚期:血行转移,主要转移到肝。2.诊断:早期,胃镜检查。胃癌中晚期,体征为腹部肿块。3.治疗:早期,手术治疗。四.肝硬化 2.症状:内分泌失调(雌激素增多),肝掌、蜘蛛痣。肝硬化门脉高压,腹水,脾肿大。合并肝性脑病:扑翼样震颤。雌雄激素比例失调,男性乳房发育。3.常见并发症:上消化道大出血。病因: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晚期死亡原因:肝性脑病。4.检查:早期诊断,肝活检。肝性脑病:血氨。肝功能诊断最有意义,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单纯腹水,淡黄色漏出液。癌变时:血性腹水。六.急性胰腺炎 1.病因:胆道疾病。2.首发症状:上腹痛。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3.特征:坏死型,休克;水肿型,上腹部肌紧张及反跳痛不明显。4.诊断:血清淀粉酶。发病后6-8小时开始升高。500苏氏单位/L。发病5日,血清脂肪酶。5.治疗:水肿型,抑制胰酶分泌。剧痛,哌替啶。禁忌单独使用,吗啡。七.上消化道大出血 1.病因:胃、十二指肠溃疡。2.表现:黑便,出血量50-100ml。呕血,250-300ml。3.检查:紧急胃镜在出血后24小时内。呕血:胃镜。血管畸形,选择性腹部动脉造影。4.治疗:首选,补充血容量。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药物首选垂体后叶素,内镜(硬化栓塞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药物首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静注。第四单元 泌尿系统疾病 一.慢性肾小球肾炎 1.病因:感染后免疫性损害。(尿中最多,红细胞。肾盂肾炎,白细胞。)2.肾性高血压特点:舒张压明显升高。(中度以上)晚期发生肾衰。3.鉴别:慢肾盂肾炎:尿培养阳性。高血压肾病损害:高血压或肾炎病史。二.尿路感染 1.主要途径:上行感染(尿路梗阻)。膀胱炎最易发生,育龄妇女。病原体:大肠杆菌。器械检查:绿脓杆菌。2.表现:慢性肾盂肾炎早期的肾功能减退:尿浓缩功能减退。严重并发症:肾周围脓肿、肾乳头坏死。糖尿病最易合并尿感。3.诊断:尿培养菌落计数>105/L;菌落计数<104/L,为尿液污染。三.慢性肾衰竭

1.病因:慢性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血磷高,血钙低(抽搐)——葡萄糖酸钙。

2.表现:尿毒症早期:代谢性酸中毒。(使用碳酸氢钠)。尿毒症晚期

3.高血压原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活性增高。第五单元 血液和造血系统的疾病

一.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诊断:骨髓铁染色(-)。血清铁蛋白<12μg/L。血清铁降低,总铁结核力增高。

血象: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铁粒幼细胞性贫血:血清铁增高,总铁结合力降低。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正常细胞性正常色素性贫血 2.表现:全血细胞减少、骨髓三系增生低下。骨髓中绝对增多:脂肪细胞。血小板<10*109/L 三.白血病

2.表现:巨脾(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高热:合并感染。4.诊断依据:骨髓检查。骨髓表现,原始细胞占非红系红细胞的30%以上。5.治疗:慢粒,羟基脲。中枢系统白血病:甲氨蝶呤(MTX)鞘内注射。

急淋方案:VP、VLOP。急性非淋(急性粒细胞):DA方案、HOAP方案。

四.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

1.白减:周围血白细胞持续低于4.0*109/L。血象:粒细胞有中毒颗粒、空泡。

粒缺:周围血白细胞<2.0*109/L,粒<0.5*109/L。五.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急性型:骨髓幼稚型巨核细胞增多。破坏血小板的主要场所:脾脏。慢性型: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加。血小板30-80*109/L。(出血时间延长)

3.治疗:糖皮质激素。

第六单元 内分泌及代谢疾病 一.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

1.诊断:T3、T4测定(疗效判定指标)。最灵敏,TT3。T3抑制试验:鉴别甲亢与单纯甲肿。

甲亢诊断:甲状腺摄131I率增高,高峰前移。

2.临床表现:甲亢最严重——浸润性突眼(眶内软组织肿胀、增生和眼肌明显病变)。

甲亢所致甲状腺肿大:触及震颤和听到血管杂音。甲亢常见:房性早搏。

3.甲状腺素分泌过多:怕热,多汗,多食而消瘦。服用甲状腺片:避免甲状腺、突眼加重。

5.甲状腺危象:首选-丙硫氧嘧啶;抑制甲素释放-无机碘溶液;阻滞儿茶酚胺释放-普萘洛尔。二. 糖尿病

1.引起2型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心血管病变。1型糖尿病首位死亡原因:肾小球硬化症。

2.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特点:血浆渗透压显著增高。3.糖尿病患者注射普通胰岛素的时间:餐前30分钟。4.酮症酸中毒用胰岛治疗素采用:每小时静脉滴注正规胰岛素5U。

酸中毒重度失水,一般第一日补液约4000-5000ml。5.诊断糖尿病患者最有意义的是:糖耐量试验。空腹血糖≥7.0mmol/L

第七单元 急性中毒 一. 急性中毒总结

1.临床表现:一氧化碳中毒:皮肤潮红,皮黏呈樱桃红色。呼吸带有苦杏仁味:氰化物中毒。瞳孔散大—阿托品、氰化物中毒。瞳孔缩小—有机磷杀虫药、吗啡类中毒。

二. 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1.症状:呼气大蒜臭味,瞳孔针尖样大小(重度中毒)。第八单元 神经系统疾病 一.癫痫

2.表现:单纯部分性发作:不超过1分钟。失神发作:儿童或少年。

失神发作(小发作):5~30秒意识丧失。大发作表现(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意识丧失,四肢强直,继之阵挛、昏睡。

癫痫持续状态:连续大发作,意识丧失。持续30分钟以上或连续多次发作。

3.诊断依据:病史和脑电图。

为了排除继发性癫痫:首选检查,颅脑CT或MRI。二.急性脑血管病

1.病因 脑血栓:脑动脉硬化与高血压。TIA:脑动脉粥样硬化。脑栓塞:心脏病。(栓子来源,风心病伴房颤)。腔隙性梗死:高血压性小动脉硬化。脑出血:高血压伴脑内小动脉硬化。(诱因,情绪激动或过度用力)

2.症状:TIA持续时间不超过24小时。大脑中动脉区梗死:三偏征。

高血压性脑出血:基底节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膜刺激征。(外伤性,自发性)

桥脑出血:交叉性瘫痪、针尖样瞳孔和昏迷。小脑出血:眩晕、共济失调。

3.CT不易显示:脑干部梗死灶。

西医诊断学

第一单元 症状学

1、稽留热:见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

2、弛张热: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

3、间歇热: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4、回归热: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周期热

5、波状热:见于布鲁菌病

6、不规则热: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三单元 检体诊断 心脏:

周围血管征――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发热、贫血及甲亢等

1、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面容,心尖搏动向左移,心尖部触及舒张期震颤;

心浊音界早期稍向左,以后向右扩大,心腰膨出,呈梨形;

心尖部S1亢进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可伴开瓣音,P2亢进;

2、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常呈抬举性; 心尖部S1减弱,心尖部有3/6级或以上较粗糙的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范围广泛,常向左腋下及左肩胛下角传导。

3、主动脉瓣狭窄: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呈抬举性,主动脉瓣区收缩期震颤;

心尖部S1减弱,A2减弱或消失,可听到高调、粗糙的递增-递减型收缩期杂音,向颈部传导。

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颜面较苍白,颈动脉搏动明显,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且范围较广,呈抬举性,可见点头运动及毛细血管搏动征;

有水冲脉;心腰明显呈靴形;

心尖部S1减弱,A2减弱或消失,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叹气样递减型舒张期杂音,可向心尖部传导。第四单元 实验室诊断

一、血常规

(二)白细胞 中性粒0.5-0.7;嗜酸粒0.005-0.05;嗜碱粒0-0.1; 淋巴0.2-0.4;单核0.03-0.08

(三)网织红细胞

成人:0.005-0.015,绝对值24-84;新生儿:0.03-0.06

1、增多:表示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旺盛(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

2、减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减低(再障贫,白血病)意义:贫血疗效观察;骨髓造血功能状态。

二、骨髓检查

判断骨髓增生程度的主要标准:成熟红细胞/有核细胞

血涂片发现大量原始细胞,提示:急性白血病

骨髓增生程度低下的疾病:再障贫(外周血涂片幼稚细胞)

三、血小板

1、减少:再障,急性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亢

2、增多:反应性:脾摘除术后,急性大失血及溶血之后。

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四、肝脏病检查

(二)血清酶

1、转氨酶

ALT是反映肝的最敏感指标(1)肝病:

急性病毒性肝炎:ALT与AST均↑↑,以ALT升高明显 慢性病毒性肝炎:轻度上升或正常 肝硬化(终末期):正常或降低 肝内外胆法淤积:正常或轻度上升(2)心梗:6-8小时 AST增高

2、碱性磷酸酶(ALP)

增高:胆道阻塞 急慢性肝炎 肝胆系统以外疾病(纤维性骨炎,佝偻病,骨软化症,成骨细胞瘤)

3、Υ-谷氨酰转移酶(Υ-GT)

增高:肝癌;胆道阻塞;肝病(急性肝炎,急慢性酒精肝)

4、乳酸脱氢酶(LDH)增高:肝病(急性肝炎和中度慢性肝炎,转移性肝癌)急性心梗; 溶血性疾病,恶性肿瘤,白血病

五、肾功能

(一)肾小球功能

1、血清尿素氮(BUN)3.2-7.1mmol/l

意义: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但不是肾功能损害的特异性指标

2、血肌酐(Cr)88-177 意义: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3、内生肌酐清除率(Ccr)80-120 意义:判断肾小球损害的敏感指标。

(二)肾小管功能

1、浓缩稀释试验―主要是测定远端肾单位功能。

反映肾功能受损程度的指标――低比重尿

2、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 22-31

降低: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

增高: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

七、免疫学检查

(五)肿瘤标志物检测

1、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

(1)原发性肝癌――AFP是诊断肝癌最特异的标志物(2)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若见AFP增高,提示坏死的肝细胞再生。反之,提示肝细胞大量坏死。(3)妊娠:异常升高可能为胎儿神经管畸形

2、癌胚抗原(CEA)

(1)消化器官癌症的诊断

(2)鉴别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 转移性升高

八、尿液检查

(一)颜色和透明度

1、血尿―泌尿系炎症、结核、结石、肿瘤及出血性疾病

2、血红蛋白尿(酱油色)――蚕豆病、阵皮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及恶性疟疾

3、深黄色(胆红素尿)――肝细胞性黄疸及阻塞性黄疸

4、乳糜尿(乳白色)――丝虫病

5、脓尿和菌尿――泌尿系感染(肾盂肾炎、膀胱炎)

6、盐类结晶尿

(二)比重――取决于肾小管的浓缩稀释功能 增高――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蛋白尿,失水 减低――尿崩症,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衰,肾小管间质病

固定(等张尿)-肾实质严重损害

(三)蛋白尿

肾脏疾病,继发性肾损害(糖尿病肾病,狼疮肾);肾外疾病(发热、高血压、妊娠、中毒、心功能不全)

(四)管型

1、透明管型――肾实质病

2、细胞管型

红细胞管型――肾小球疾病

白细胞管型――肾实质有活动性感染(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

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肾小管有病变。

3、颗粒管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肾盂肾炎,肾小管损伤

4、脂肪管型――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中毒性肾病

5、蜡样管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慢性肾衰,肾淀粉样变

十、痰液

红色或红棕色――肺结核,支氯管扩张,肺癌

粉红色泡沫痰――急性肺水肿

铁锈色痰――肺炎链球菌肺炎,肺梗死

棕褐色痰――肺阿米巴脓肿

黄色脓性痰――呼吸系统有化脓性感染

黑色痰――矽肺 第五单元 心电图诊断

一、常规导联

aVR导联反映右心室的电位变化,余肢导反映左心室 V1、V2反映右心室的电位变化

V3、V4反映室间隔及其附近的左、右心室的电位变化 V5、V6反映左心室的电位变化

二、正常心电图

正常心电轴:0-+90之间

心电轴轻中度右偏:婴儿,垂位心,肺气肿,轻度右室肥大

心电轴显蓍右偏:右室肥大,左束支后分支传导阻滞 电轴轻中度左偏:妊娠,肥胖,腹水,横位心,轻度左室肥大

电轴显著左偏:左室肥大,左束支前分支传导阻滞

三、心房肥大

(一)右心房肥大

1、P波高尖,电压>0.25mV,在II、III、aVF导联最突出

2、V1导联上,P波前部高尖

(二)左心房肥大

1、P波增宽>0.11s,常呈前低后高的双峰型(I、II、aVL)

2、V1导联上P波终末部的负向波变深变宽

(三)双房肥大――异常高大明显增宽呈双峰型的P波

四、心室肥大

(一)左室肥大

1、左室电压增高:RV5>2.5或RV5+SV1>3.5(女)-4.0(男)

2、心电轴左偏

3、QRS波群时间延长:达0.1-0.11s

4、在以R波这主的导联中,ST段下移>0.05,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二)右室肥大

1、QRS波群电压改变:RV1>1.0,RV1+SV5>1.2,RaVR>0.5

2、QRS波群形态改变

3、心电轴右偏

4、QRS波群时间并不延长

5、V1或V3 R等右胸导联S-T段下移>0.05,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五、心梗

1、缺血型T波改变:两支对称的尖深倒置T波

2、损伤型ST段移位:S-T段抬高

3、坏死型Q波改变

六、心绞痛

1、典型:S-T段水平型或下垂型压低>0.1,T波倒置低平或双向

2、变异型:S-T段抬高,常伴T波高耸,对导联同表现为S-T段压低

七、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1、S-T段压低(除aVR导联):水平型、下垂型ST段

下移

2、T波改变:低平、双向或倒置

八、心律失常

(一)早搏

1、室早:提早出现的QRS-T波群,宽大畸形;T波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有完全性代偿间歇

2、房早:提早出现的房性P’波,形态与P波不同;P’-R新时期>0.12;房性P波后有正常形态的QRS;房性早挖墙脚后的代偿间歇不完全。

3、交界性早搏:提早出现的QRS,形态基本正常;其前或后可有逆行P’波;常有完全性代偿间歇。

(二)异位性心动过速

1、阵发性室上性心速:频率快,节律规则

2、室性心速:R-R相等,室律可略有不齐;QRS波畸形、增宽,时间延长,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P与QRS无固定关系

(三)房颤

1、P波消失,代之以一系列大小不等间距不均、形态各异f波;

2、R-R间距绝对不匀齐,即心室率完全不规则;

3、QRS形态一般与正常窦性相同。

(四)室扑:一过性。QRS-T波消失,代之以连续、快速而相对规则的大振幅的心室扑动。

(五)室颤:QRS-T波完全消失,代之以形状不

一、大小不等、极不规则的心室颤动波。

(六)房室传导阻滞

1、I度房室传导阻滞

窦性P波之后均伴随QRS波

P-R新时期延长 >0.21(老年人>0.22)

2、II度房室传导阻滞

II度I型:P波规律出现;P-R间期呈进行性延长

II度II型:P波规律出现;QRS波成比例脱漏,形态一般正常或增宽畸形。

3、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P波与QRS波无固定关系,P-P与R-R间距各有其固定的规律性

心房率>心室率,即P波频率高于QRS波频率 QRS波形态正常或宽大畸形。第六单元 影像诊断

二、肺与纵隔

3、肺炎

(1)大叶性肺炎:典型X线表现是在实变期。(2)支气管肺炎:(渗出)两肺下野的中内带肺纹理增粗,有散在多数密度不均匀的边界模糊的小斑片状致密阴影。小儿表现为两肺中下部内、外带,沿肺纹理分布的病变。

(3)间质性肺炎:以中下肺野肺纹理增粗模糊

4、肺结核

(1)原发型(I型):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及肺门淋巴结炎组成的哑铃状影――原发综合征 早期为渗出性病变。

(2)血行播散型(II型):

急性粟粒型:两肺广泛而均匀的粟粒样阴影,边界清楚。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病灶数目较多,大小不等,新旧不一。(3)浸润型:病变大多在肺尖或锁骨下区,很快干酪化。(4)胸膜炎

干性结胸:无异常表现或有膈肌运动受限

渗出性结胸:多为一侧

5、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X线:在相应部位反复发作、吸收缓慢的炎性实变。CT:中央型:支气管腔狭窄;肺门肿块;侵犯纵隔;纵隔淋巴结转移。(最早出现的征象――肺门阴影增浓)周围型:肿块边缘可有分叶,伴或无毛刺,密度均匀。(肿瘤发生在肺段以下细支气管)

三、心脏与大血管

(二)病变

1、左室增大:

左心室段延长、圆隆并向左扩展;

左前斜位,左心室仍与脊柱重叠,室间沟向前下移位,在心脏后下缘明显凸出;

左侧位,心后间隙变窄甚至消失,心后下缘的食管前间隙消失。

2、右室增大: 心脏呈二尖瓣型; 心腰变为平直或膨起;

右前斜位,左心室段前缘呈弧形前突,心前间隙变窄。

3、左心房增大:食管受压向后移位; 心右缘双弧影,心底部双心房影; 心左缘可见左心耳突出。

早期增大的观察位置:右前斜位像

左前斜位:心后缘上段向上增大,左主支气管抬高,气管分叉角度增大。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西医英语课件】相关文章:

西医课件07-23

全英语教学的西医印度留学生管理特点及对策浅析12-13

西医学05-18

西医07-15

西医基础09-03

西医论文范文05-08

西医论文提纲11-15

西医内科疗法05-18

西医放射治疗07-21

西医内科教学08-02

上一篇:赞美抗疫一线人员的优美诗歌下一篇:时政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