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2024-07-02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共8篇)

篇1: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1.地形特征:地势东西差异大,主要位于第二、三级阶梯,东部平原、丘陵面积广大,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平原,河汊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江南丘陵是我国的丘陵,大多由东北-西南走向的低山和河谷盆地相间分布,“南岳”衡山、庐山、井冈山等众多名山分布其中,南岭地区岩浆岩分布广泛,是我国有色金属矿产的集中分布区;西部以高原、盆地为主,四川盆地(西北部有成都平原)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素有“紫色盆地”和“天府之国”之称;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典型的地区,山间“坝子”是当地主要的耕作区;横贯山脉和南岭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台湾玉山主峰为我国东南沿海峰。

主要地形区有:长江中下游平原(江汉、洞庭湖、鄱阳湖、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平原、江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脉、南岭、武夷山脉、秦巴山地、台湾山脉。

2.气候特征:以热带、_带季风气候为主,积温4500℃-8000℃,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一月份均温在0°C以上,冬温夏热,四季分明(南部沿海和滇南地区一月均温大于15°C,长夏无冬)。年降水大于800毫米(台湾东北部火烧寮年均降水6489毫米,为我国“雨极”),主要集中在夏半年,雨季由南向北变短。横断山区气候垂直变化大,云贵高原为源于太平洋和源于印度洋的两类季风交汇处,冬季昆明静止锋以东阴雨冷湿,以西晴朗温暖。长江中下游地区(宜昌以东,淮河以南,南岭以北)每年6-7月间受江淮静止锋影响,出现梅雨,7-8月在夏威夷高压脊控制下形成伏旱。冬季寒潮和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是主要的灾害性天气。

3.水文特征:水量丰富,汛期长,水位季节变化小(南部沿海河流有明显台风汛);江南丘陵、南部沿海、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河流落差大,水力丰;长江水系、珠江水系、京杭运河航运价值高;河流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4.主要湖泊:长江流域为我国淡水湖主要分布区,鄱阳湖(我国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日月潭。

5.主要河流:长江及其支流汉江、洞庭湖水系、鄱阳湖水系、四川盆地向心水系(岷江、雅垄江、乌江、嘉陵江);珠江及其支流西江、东江、北江;钱塘江;淮河;闽江;横断山区水系澜沧江、怒江;浊水溪。

6.植被:_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土壤:地带性土壤为红、黄壤和砖红壤性红壤,非地带性土壤有四川盆地的紫色土和农田区的水稻土。

7.主导因素:东部积温自北而南逐渐增加,西部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南方地区农业发展情况:

1.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①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资源丰富、配合好(台湾、海南、滇南西双版纳是全国水热条件的地区)。江淮地区梅雨适时适量,有利于水稻生长。②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汊纵横,既灌溉便利,也利于发展淡水养殖;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横断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人类影响小,利于发展林业生产。③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

不利条件:①江淮地区伏旱期,气温高,降水减少,蒸发旺盛,易对水稻生产产生影响、南部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影响很大。②长江以南地区为红壤分布区,土壤酸性强,土质粘重,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③云贵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土层薄,地表水缺乏,不利于农业发展。2.农业活动特点:重要的农耕区之一,以水田为主。长江以北一年两熟,长江以南一年三熟。农耕区畜牧业为主。淡水养殖发展很快。南部(海南、云南西双版纳等)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生产。海洋渔业发达,舟山渔场是我国的渔场,沈家门港是我国的渔港。

3.农业在全国的地位:①重要的商品粮、桑蚕、糖料作物、油料作物、棉花、黄麻、_带热带作物和淡水渔业产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是的“鱼米之乡”,四川盆地素有“天府之国”之美誉。②商品粮基地: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淮地区。棉花基地:江汉平原、长江三角洲。热带经济作物基地:海南岛、西双版纳。糖料作物基地: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四川。出口农产品基地: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淡水渔业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桑蚕基地: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用材林基地:横断山区、东南林区。

5.主要农产品:种植业-水稻(产区)、小麦、棉花、油菜籽(长江流域)、甘蔗。林业-用材林:杉、马尾松、竹。经济林:茶叶、油茶、油桐、橡胶、剑麻、柑橘、香蕉、荔枝、桂圆、菠萝、蚕桑。畜牧业-水牛、山羊、猪、鸭、鹅、鸡。水产业-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带鱼、大黄鱼、小黄鱼、墨鱼、贝类。谈水养殖:青、草、鲢、鳙、蟹、虾等。

篇2: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规律一: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中低纬度),形成了以副热带海区(3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规律二:在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了以6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规律三:在南极大陆的周围,陆地小,海面广阔。南纬4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寒流)。

规律四: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影响,冬季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作用,形成了实际的大洋洋流分布,

地理洋流知识点总结:重要的洋流

①太平洋:北太平洋暖流、日本暖流(黑潮)、千岛寒流(亲潮)、加利福尼亚寒流、秘鲁寒流、东澳大利亚暖流。

②大西洋:北大西洋暖流、墨西哥湾暖流、拉布拉多寒流、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巴西暖流。

③印度洋:西澳大利亚寒流、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篇3:如何上好高一地理的第一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学第一课会让学生看到这位教师好不好, 这门功课有没有趣味或吸引力, 如果没有上好第一课, 就会给整个教学带来困难。所以, 笔者课前认真听课, 并从网上搜集了一些别人第一课的精彩案例从中学习。

笔者的一位前辈在开学第一课中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让学生佩服她, 并且用了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强调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地理学习的规范要求, 可以看出她在课前做了精心的准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认为如果能在这四十五分钟的时间里多添加些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实例, 吸引学生的兴趣, 分出点时间展示学科的魅力, 让学生有一种期待, 效果肯定会更好。

一、课前准备工作的检查

笔者提前到达班级巡视教室, 检查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 所有的学生把课本都准备好了, 然后上课铃响后, 师生呼礼后就算正式上课了。

二、亮相

首先笔者做了一个开场白, 简要介绍自己的姓名和经历, 帮助学生了解笔者的过去, 促进师生友谊的建立。

三、介绍地理学科

主要从什么是地理、身边与新闻中的地理、为什么学习地理三个方面向学生讲讲对地理学科的认识。

1.什么是地理

说起地理, 相信大家都太熟悉不过了,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处处存在着地理, 那什么叫地理呢?

笔者首先请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来说说他们认为什么是地理, 这样就给他们营造了一种民主轻松的氛围, 学生都很积极地参与回答。有的学生很快想到了地球、人类环境、昼夜变化、天气变化、海洋环境等。对他的回答笔者给予了很大的肯定和鼓励, 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提问:除了这些还有没有其他的呢?大部分学生答不出来了, 笔者就接着利用“同学们你们认为的地理应该有什么特点”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 很快就有不少学生踊跃回答。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因势利导, 带领学生通过几个实例, 通过一些视频, 具体了解地理学科所具有的几个特征, 这样明确了地理学科的范畴才好开展下面的内容。

2.关于我们身边的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所以在关于我们身边的地理环境这个环节, 学生讨论了地球上为什么有生命存在, 日出日落现象, 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 以及与我们人类密切相关的大气环境、水圈、岩石圈、地理圈等之间的关系。

3.为什么学习地理

除了刚才讲的学习地理可以揭示了解地球上人类生存的条件外, 还有我们个人生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地理, 国家建设离不开地理, 工农业生产也离不开地理, 比如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人口的发展、城市的区位布局等都离不开地理学科的相关知识。另外, 当今世界面临的四大难题 (人口、环境、资源、发展) 都与地理知识有关。

当然, 同时应该让学生了解到学习地理也是高考的需要、生活的需要、终身学习的需要、时代的需要, 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如果不知道地理的相关知识就太落伍了, 所以要学习地理。

四、介绍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安排以及要求

那么怎样才能学好地理呢?就需要从课前、课上和课后三个方面努力去做好。课前应该将这节课要用的课本、笔记本、听写`本和导学案准备好以备上课时用, 教师会不定期检查;课上应该认真听讲记好笔记, 勤于思考, 做到课堂讨论收发有度, 适可而止;课下认真独立完成作业以及预习, 及时进行笔记与错题的整理。

每节课剩下十分钟, 笔者就让学生预习下节课知识, 完成下节课导学案的填写。可是学生在预习时往往不能将前一级的内容包括进去, 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因此笔者根据自己的心得来现身说法, 把自己的理解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 让学生知道学科之间是有联系的, 要注意学科之间的灵活运用。

上完第一课后笔者看到学生在第一次学习反思中写到地理是一门有趣的学科, 表露了他们对地理学科的期待。学生的兴趣有了, 就意味着第一节课暂时取得了成功, 但这又是远远不够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 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它还需要教师在接下来的日常教学中不断调整教学方法, 不断积累经验, 不断反思的自己经验与不足, 逐渐带领学生步入地理学习的快乐海洋中。

摘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开学第一课会让学生看到这位教师好不好、这门功课有没有趣味或吸引力, 如果没有上好第一课, 就会给整个教学带来困难。教师应在课前认真准备, 给学生介绍什么是地理、身边与新闻中的地理、为什么学习地理等, 吸引学生的兴趣, 展示学科魅力, 为后续教学打好基础。

篇4: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关键词:课堂教学;高一地理;迁移运用

教育心理学上把“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称为迁移”,而地理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则是指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应用地理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高一学生在地理知识迁移运用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

(一)初中阶段知识遗忘,高一新授知识理解不透,学科知识体系亟待重建

(二)知识迁移运用训练少,知识迁移运用的动机不强

(三)不能熟练掌握各知识点间的横纵联系,难以灵活地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

(四)思维定势遏制了学生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使之不能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因而在变式问题和新情境面前学生往往手足无措,或生搬硬套知识点,或东拼西凑、胡乱编造,地理知识的迁移运用效果不理想

二、提升学生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的举措

为了解决高一学生在地理知识迁移运用方面存在的上述问题,结合教研组诸位同仁的成功经验,我不断尝试优化课堂教学,最后发现在提升学生知识迁移运用能力方面,以下课堂教学举措的效果喜人。

(一)复习已学,夯实知识基础

地理在本区中考分值中所占比重不大(满分30分),受此影响,初中地理教学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通常是初中三年的地理课程压缩在初三一年学完。短时间内靠死记硬背识记的知识点在中考完后基本已经遗忘,这对于重理解的高中地理教学而言无疑是釜底抽薪。因此在讲解高一地理教材之前,应当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复习初中地理知识,尤其注重加深学生对经纬网、地球内部结构、天气和气候等已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为即将展开的新课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二)联系实际,激发和强化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动机

教育的作用在生活中彰显得愈明显则受教育者学习和运用知识的动机愈强烈。地理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各部分知识点都能在生活中找到例证。教师在教学中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发现并巧妙地将这些例证与具体章节、特定知识点联系起来,使学生切身感受到生活中时时有地理、处处有地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强化其进行知识迁移运用的动机。

(三)灵活选用教学方法,讲解基本概念和原理

准确地理解知识要领是学好地理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的首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采取相应方法淡化概念的抽象性,使之能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结合本区客观条件,可尝试从以下方面着手:

1.联系实际,进行言语直观教学

言语直观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用语言生动地讲解、形象地描述,给学生以感性的知识、生动的表象和想象。例如,在讲授第二章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这一部分时,为了方便学生区分理解背斜的概念、判别特征及其在生产建设中的影响,让学生联想现实生活中驼背者的形象,以期识记背斜岩层上拱的判别特征以及其地质稳定适合进行工程建设、是理想的储油构造等特性。

2.打破教材内容结构,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学习者自己发现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和最富有个人特色的知识,因此在构建新知识体系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打破既有的教材内容结构,综合运用列表比较法、绘图法、编写提纲等方法将存在横向和纵向联系的知识归结在一起构建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

3.甄选测验,促进和检验知识迁移

课堂教学中适时适量地提供经过甄选的测验可以促进和检验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呈现的随堂测验应当是学生已经学过、较为熟悉或有丰富相关生活经验的,对学生具有一定挑战性且尽可能综合其他学科或其他章节知识的。

例如,在讲解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这部分内容时,给出随堂练习:

如右图,本图为某日全球极地俯视光照图的一部分,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的极点为___(N/S)极,乙地的地理位置___。

②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___。

③该日全球的昼夜长短状况和太阳高度角呈现怎样的变化规律?

④此时北京时间是___北京的地方时是___。

4.重视地图教学

地图是地理语言的浓缩,是学生获得直观地理知识的源泉,也是进行地理教学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教材,甚至可以说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必须把地图和课堂相结合,让学生正确认识地图、使用地图和绘制地理简图,使其具备依托地图进行空间推理判定和地图转绘的能力,尤其应该注重向学生传授读图、判析地图、提取有效信息、科学绘图的方法、技巧和程序。

(四)注意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是个体在长期经验的支配下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后续出现的同类问题,思维定势的存在限制了学生知识迁移运用的广度和深度。因而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呈现变式练习。

以上就是我经过三年高一年级地理实际教学总结出来的能有效提升学生地理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的一些成功经验,希望能对地理教学存在同样困惑的师生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姚本先.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03.

[2]袁书琪.地理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凌平生.强化地理三基,提升地理能力[J].中学教学参考:下,2009(4).

[4]刘刚.运用主干知识,培养地理能力[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6).

篇5:高一地理复习知识点总结

1、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

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8.24焦/cm2.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2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

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重点解析: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

【同步练习题】

(•秦皇岛期末)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新能源,目前人们对其利用越来越广泛。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属于人类对太阳能的间接利用的是

A.太阳灶B.太阳能热水器

C.太阳能发电D.煤炭

【解析】A、B、C三项属于人类对太阳能的直接利用。

【答案】D

2.下列地区,最适合用太阳灶做饭的是()

A.低纬度、太阳高度角大的海南岛

B.降水少、晴天多的吐鲁番

C.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强的青藏高原

D.地广人稀的东北平原

【解析】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丰富的地区。原因就在于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晴天多,平均日照时间长;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多。

【答案】C

(2012•江苏南通检测)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3~4题。

3.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A.正相关B.负相关

C.成反比D.没有相关性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太阳黑子相对数越多,树木年轮宽度就越大,二者呈正相关。

【答案】A

4.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

A.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

B.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

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

【解析】此图说明了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变化对树木生长的影响,而地球气候是影响树木生长的主要因素。

【答案】A

2月15日和3月9日,地球轨道卫星两次检测到“X级”太阳耀斑。3月7日,太阳以2200公里/秒的速度向外喷发出数十亿吨的等离子云。3月10日,北极光越过加拿大边境,蔓延到美国的威斯康星州、明尼苏达州和密歇根州。据此完成5~6题。

5.太阳活动()

A.有规律可循的,但尚无法预报

B.与地球上的旱涝灾害有一定的关系

C.发生在太阳的内部

D.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影响可忽略

【解析】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发生的大规模运动,主要包括黑子和耀斑,其活动是有规律的,题干信息显示出太阳活动是可预报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与地球上的旱涝灾害有一定的关系。

篇6:高一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1、地球内部三大圈层,岩石圈的结构,地壳结构的特点。

2、岩石圈的组成及三大岩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及三大岩类之间的关系。

3、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表现;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理解地壳运动及流水、风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知识结构

一、地球内部

1、地壳

(1)分层

A硅铝层:以氧、硅、铝为主,钠、钾较多

B硅镁层:以氧、硅、铝为主,镁铁钙增多

(2)结构特征

地壳厚度不均和硅铝层不连续分布

2、地幔

3、地核

二、岩石圈

1、范围

2、组成

岩浆岩:花岗岩、玄武岩

沉积岩:石灰岩、页岩、砂岩

变质岩:大理岩、板岩、石英岩

三、地质作用

1、内力作用

(1)类型:变质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

(2)地质构造:褶皱:背斜和向斜;断层:

2、外力作用

篇7:高一地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2、大气的受热过程;全球性大气环流及气压带风带。

3、大气运动,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4、常见的天气系统,副热带高压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伏旱。

知识结构

一、大气的成分

1、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

2、水气

3、固体杂质

二、大气圈的结构

1、对流层

2、平流层

3、高层大气

三、大气运动的原因

1、根本原因:冷热不均

2、水平运动直接原因: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

3、水平运动原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四、大气水平运动受力

1、水平气压梯度力:决定原始风向、风速

2、地转偏向力: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3、摩擦力:改变风向,减小风速

五、大气环流

1、三圈环流的形成和分布:低纬、中纬、高纬

2、季风环流

(1)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2)分布:东亚:温带季风气候;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六、海陆分布影响环流

1、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

(1)一月,大陆上是高压,海洋上是低压

(2)七月,大陆上是低压,海洋上是高压

2、南半球气压带呈带状分布

七、常见天气系统

1、锋面

(1)冷锋

(2)暖锋

(3)准静止锋

篇8:自然地理知识点总结

一、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如,闪烁的恒星、轮廓模糊的星云、行星、卫星、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长尾巴的徽行等。

(2)天体系统:运动中的天体与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就形成了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的级别:

由上图可知,目前人类所知道的最高一级天体系统为总星系;最低一级天体系统为地月系。宇宙包括总星系和人类未探测区域。

(4)光年:计算天体间距离的单位。1光年即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约为94605亿千米。

2.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方向具有同向性、轨道面具有共面性、轨道形状具有近圆性。

(2)结构特征:可从质量、体积、距日远近来描述行星的结构特征。

(3)距日由近到远歌诀: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4)行星分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3.存在生命的行星

在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中,地球是唯一一颗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为什么地球上会出现生命?

(1)有适宜的温度——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因而有适宜的温度。

(2)有液态水。

(3)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其引力可以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在地球的周围,因而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称为太阳辐射。

(2)太阳能量的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①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②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提供矿物燃料:煤、石油。

④太阳辐射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2.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1)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黑子、耀斑。

①黑子:发生在光球层,黑子的温度比其他地方低。

②耀斑:发生在色球层,色球的某些区域突然出现的大而亮的斑块。

③黑子、耀斑周期:11年,同步起落,体现太阳活动的整体性。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引起电离层扰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干扰地球磁场;等等。

三、地球的运动

1.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1)地球运动的两种形式:自转和公转运动。

(2)地轴的方向: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3)自转的方向、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4)自转的周期:1日:恒星日——23时56分4秒,太阳日——24小时。

(5)自转角速度:除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相同,都约为15°/时。

(6)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7)公转的轨道(近日点和远日点、快慢):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使地球绕日公转中出现近日和远日现象。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时,公转速度较快;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时,公转速度较慢。

(8)公转周期:1年: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赤道平面: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

(2)黄道平面: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

(3)黄赤交角:23°26′。

(4)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3.昼夜交替与时差

(1)晨昏线(圈):昼半球和也半球的分界线。

(2)地方时:经度相差1度,地方时相差4分钟。正午时,太阳高度角为一天中的最大值,地方时为12点。

(3)区时: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

(4)国际日界线: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明天”的分界线。

(5)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120°E的地方时。

(6)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产生了昼夜交替、地方时。

3.地球的公转与季节

(1)正午太阳高度:地方时12点时,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

(2)太阳直射: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太阳光线延长线经过地心。(图中红线为太阳直射线)

(3)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4)某地正午太阳高度=900-∣某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

(5)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6)春分(秋分):

①侧视图:

②日期:春分在3月21日前后,秋分在9月23日前后。

③该日太阳直射赤道。

④晨昏线和太阳光线垂直。

⑤地轴和晨昏线重合。

⑥全球昼夜等长。

⑦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7)夏至:

①侧视图:

②日期:6月22日前后。

③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④晨昏线和太阳光线垂直。

⑤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昼;南半球夜长昼短,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夜。赤道昼夜等长。

⑥正午太阳高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8)冬至:

①日期:12月22日前后。

②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③晨昏线和太阳光线垂直。

④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夜;南半球夜短昼长,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昼。赤道昼夜等长。

⑤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9)夏半年与冬半年:夏半年昼长大于夜长;冬半年夜长大于昼长。

(10)四季划分:夏季: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获得太阳辐射最多;冬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获得太阳辐射最少;春秋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北温带许多国家一般把3、4、5三个月划分为春季,6、7、8三个月划分为夏季,9、10、11三个月划分为秋季,12、1、2三个月划分为冬季。

(11)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五带的划分。

四、地球的圈层结构

1.地球的内部圈层

(1)地震波: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层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

地震波的特性:纵波:传播速度快,可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2)地震波在地下传播速度会发生变化,而某些地区一定深度处,地震波有明显的突变,这种波速发生突变的面叫做不连续面。

①莫霍界面: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在这个不连续面上,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②古登堡界面:在地面下2900千米处,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3)地壳: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的部分,由岩石组成。

(4)地幔: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的部分。在上地幔的上部,有一个物质呈融熔状态的软流层,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5)岩石圈:软流层以上部分,包含地壳。

(6)地核:以古登堡界面与地幔分界,分为外核和内核两层。

2.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

(2)水圈: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

(3)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知识梳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太阳辐射能是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部分太阳辐射能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地面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将热量传递给大气。

2.从大气的受热过程看,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得较少,而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得却比较多。

3.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

二、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温度差异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大气中热量和水汽的输送,以及各种天气变化都是通过大气运动实现的。

2.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

3.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1.单位距离的气压差叫做气压梯度。只要它存在于水平面上,就会产生促使大气由高压流向低压的力,这个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

2.大气的水平运动叫做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其形成的直接原因。

3.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离的力,叫做地转偏向力。

4.理想状态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一致,垂直等压线。高空: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风向平行等压线。近地面: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四、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是指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其形成的原因是不同纬度地区得到的太阳辐射不同。

2.赤道地区得到的太阳辐射多,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气压降低。在这一地区就形成了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

3.上升气流在赤道地区上空聚集,气压升高,大气向南、北运动。在北半球,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风在北纬30°附近上空偏转成西风,这样气流不断堆积下沉,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南半球同样也形成了一个副热带高气压带。

4.在北半球,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出的气流向南、北运动,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南流动的气流偏转成东北风,向北流动的气流偏转成西南风。

5.北极及附近地区,由于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终年寒冷,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极地高气压带。北极大气向南流出,偏转形成东北风。它与较暖的盛行西风在北纬60°附近相遇,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形成副极地上升气流,致使北纬60°附近的近地面气压降低,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

五、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气压低,形成低气压中心;海洋相反,形成高气压中心。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低,气压高,形成高压中心;海洋相反,形成低压中心。

2.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使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3.东亚位于亚洲东部,面临太平洋,海陆的气温差异比其他地区显著,所以海陆的气温差异和季节变化比较明显。

六、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2.热带雨林气候是在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形成的;温带海洋气候形成与西风带有很大关系;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下形成了地中海气候。

七、锋与天气

1.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2.锋面:当冷暖两个性质不同的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相遇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一个倾斜的交界面。

3.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叫锋线,锋面自地面向高空向冷气团一侧倾斜。

4.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方向移动的锋。冷锋过境前,天气温暖晴朗;过境时,常有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过境后,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晴朗。

5.暖锋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暖锋过境前,天气低温晴朗;过境时,出现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八、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和天气

1.低气压:中心气压低于四周。高气压: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的大气水平涡旋。反气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的大气水平涡旋。低压槽: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高压脊: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2.在北半球,气旋区域内空气作逆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相反。反气旋区域内空气作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相反。气旋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一个由气流垂直运动连接而成的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环流系统。反气旋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一个由气流垂直运动连接而成的低空辐散、高空辐合的环流系统。

九、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1.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

2.近百年全球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

十、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1.气候变化的影响是长远而巨大的,对于有些地区来说,许多影响是负面的或不利的。

2.全球变暖的后果有:

(1)海平面上升。

(2)位于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农作物的产量将减少,而位于高纬度的国家,农作物的产量有可能增加。

(3)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十一、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对策

1.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增加。

2.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十二、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

十三、世界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和分布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知识小结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圈(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类型,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在地球淡水中,冰川是主体。

2.陆地水的相互关系:是指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大气降水、蒸发和蒸腾、水汽输送和下渗。

2.水循环的类型:(1)海陆间循环(大循环)最为重要——它使陆地上淡水资源得以更新。

(2)海上内循环(水量最大)。

(3)陆地内循环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1)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水体的更新。

(2)促进高低纬之间的热交换。

(3)通过径流促进物质的迁移。

(4)水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又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三、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1.海水运动的形式:波浪、潮汐和洋流。

2.洋流的定义: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

3.洋流的分类:(1)按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

(2)按性质分为暖流和寒流两种类型。

4.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2.对气候的影响:①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影响;②南北半球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与寒流的关系,如秘鲁寒流与南美大陆西岸狭长的热带沙漠。③俄罗斯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港位于北极圈以内,却终年不冻;而其太平洋沿岸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港位于43°N附近,却有长达近半年的结冰期,这主要是由于它们分别受到北大西洋暖流和千岛寒流的影响所致。

3.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有显著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可形成渔场,如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和东格凌兰寒流交汇)、纽芬兰渔场(墨西哥弯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秘鲁渔场是由于离岸风引起上升流补偿流形成的。

4.影响航海:顺流快,逆流慢;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

5.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但使污染范围扩大。

五、水资源的含义及分布

1.水资源的含义。广义:地球上水圈内的水量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水和陆地水)。狭义: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包括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2.水资源的分布。(1)世界水资源分布不均。影响因素:降水量的时间与空间分布不均。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2)水资源的分布规律。① 从水循环角度看: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反之,水资源贫乏。② 从世界范围看:按大洲说,亚洲最多,南美洲次之,大洋州最少;按国家说,巴西最多,俄罗斯次之,我国居世界第六。(分析径流量时,不仅要看总量多少,还要看人均径流量)③从我国看:数量上: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空间分布上: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时间分布上: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六、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1.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如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东部,西部很少)。

2.水资源的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动的效益(如酒厂、饮料厂的分布)。

3.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七、合理利用水资源

1.水资源利用现状。(1) 需水量增长速度超过可供求量增长速度

(2) 浪费与水污染严重

2.合理利用水资源措施。(1)开源: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筑水库,把大气降水以及洪水期多余的河水蓄积起来;开渠引水,把水资源相对丰富地区的水调入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加强对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调节;海水淡化、人工增雨;等等。

(2)节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节水意识;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从农业和工业这两个用水大户中挖掘水资源的潜力等。

2.外力作用。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

(1)风化作用:在水、温度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或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

(2)侵蚀作用:流水侵蚀:使谷底、河床加宽加深,使坡面趋于破碎。

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等。

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

海浪侵蚀:形成海蚀陡崖等。

(3)搬运作用: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

(4)堆积作用:在流水和风力搬运的过程中,由于流速或风速的降低,导致物质逐渐沉积,在沉积过程中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物质后沉积,所以沿着水流方向我们先看到颗粒比较大的沙子,越往后沙粒越小。流水堆积:形成冲击扇、三角洲、河漫滩平原。风力堆积:形成新月形沙丘。冰川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冰蚀湖等。海浪堆积:形成沙滩。

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1)岩浆岩:是岩浆活动的产物。是在地球内部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如花岗岩、玄武岩等

(2)沉积岩:是裸露地表的岩浆岩在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作用下,逐渐成为砾石、沙子和泥土。这些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沉积岩的特点:具有层理构造,含有化石。

(3)变质岩:各种已经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如大理岩、板岩等

2.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如下图所示。

4.褶皱山。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做褶皱。褶皱的基本形态是背斜和向斜。

5.断块山。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断层在山区是经常可以看到的,常常表现为悬崖、陡壁、峡谷等。在断层构造地带,由于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6.火山。火山由火山口和火山锥两部分组成。

五、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对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在山岳地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不仅成本高,难度也比较大。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和难度,在山岳地区,人们通常优先建造成本较低、难度较小的公路,其次才是铁路。

2.对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影响。由于山岳地区相对高度大,地表崎岖,因此线路选择时应避开陡坡和沼泽地,而是选择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3.对交通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往往需要迂回前进。如在陡坡上往往是“之”字形弯曲。

六、河流侵蚀地貌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掀起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河流侵蚀地貌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

1.河流侵蚀的三种类型。

七、河流堆积地貌

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沉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在河流堆积地貌中,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地貌类型。

1.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山前。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在山区流动时,由于山区内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可是,当水流流出谷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颗粒由扇顶到扇缘越来越小。

2.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的中下游。在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较弱,侧蚀作用较强。河流往往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逐步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3.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入海口。河流人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八、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组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2.生物循环: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及无机盐合成为贮藏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糖类),并且释放出氧,同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又成为动物的食物。植物和动物的有机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又以无机物的形式归还到周围环境中。这种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称为生物循环。

生物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不断地迁移运动,能量不断地流动、转化,从而把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3.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生物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创造者。

(1)现今地球大气组成,是生物生命活动参与的结果。大气中的氧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大气中的氮也有一部分来自生物的作用。

(2)生物生命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陆地水的化学成分。

(3)加快了岩石的风化,促成了土壤的形成。

(4)生物多次对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进行加工。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而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

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2.平衡功能

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大气本身不具备减缓co2 增加的功能,但是在自然地理环境中通过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却能消除部分新增的co2)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时刻在演化(气候变化、地貌变化)

2、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要素的演化。

四、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破坏森林与植树种草引发不同的环境效应)

在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中,人类活动比较容易导致生物发生变化。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空间尺度划分:

全球性的地域分异: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

区域性的地域分异: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

二、自然带

1.概念

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了与之统一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2.自然带的划分(北半球为例)利用气候图对照分析自然带的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

热带草原带(萨瓦纳带)(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中西部)

热带荒漠带(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中西部)

热带季雨林带(北纬10°—25°之间的亚洲大陆东部)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35°—50°之间的大陆东部和40°—60°之间的大陆西部)

亚寒带针叶林带(北纬50°—70°之间)

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苔原带、冰原带

三、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纬度方向上的地域分异,包括低纬和高纬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地带,以及中纬度在一定范围内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的地带。

2.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在中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由于受海洋水汽的影响,从沿海到内陆,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有规律变化。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上一篇:关于艾滋病日宣传总结下一篇:公司新年晚会主持词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