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利用分析

2024-07-09

资源利用分析(精选9篇)

篇1:资源利用分析

常州水资源利用情况调查分析

一、现状:

1.水源(主要河流、湖泊:长江、京杭大运河、白荡湖、北塘河、关河、滆湖、天目湖。)

1)常州市北临长江,南望太湖。

2)京杭大运河纵穿,白荡河,北塘河,关河等错杂其中。

3)有天目湖、滆湖的大小湖泊。

4)东近东海。

5)长江中下游平原,地下水多。

6)地理位置优越。

2.利用

1)工业用水

2)农业用水

3)生活用水

3.水污染

1)太湖蓝藻爆发

2)大运河污染

3)白荡湖面积急剧减小

4)恐龙谷温泉过度开采地下水

二、对策及建议

1.政府:

1)严格控源截污,保障调水引流

2)加强监测预警,保障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有序处理。

3)加大调水沿线水源地监测密度和分析力度,加强对污水处理厂运行的监管。

4)建立协调合作机制,保障河流湖泊应急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

5)多方筹措资金,加大环保投入。

6)大力发展绿化,增加森林面积涵养水源。

7)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2.工厂:

1)规范工业生产

2)污水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3)加强工厂管理

4)建设创新型工厂

5)水资源重复利用

6)开发低污染新能源

3.个人:

1)从我做起,坚决不向河里乱扔垃圾

2)做志愿者活动,宣传爱水、节水

3)及时举报反映水污染源头

4)树立节水意识,节约用水,一水多用

高一(1)班

周舒仪

篇2:资源利用分析

图书馆外文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分析了图书馆外文资源的利用现状,找出了影响资源利用率的因素,提出了改进的方法.

作 者:郭玉玲 GUO Yu-ling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湖北武汉,430070;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刊 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英文刊名: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 ECONOMY年,卷(期):19(12)分类号:G251.5关键词:图书馆 外文资源 资源利用率

篇3:医院床位配置与利用资源分析

1资料与方法

本文利用本院2001年至2007年住院统计年报, 分析床位的配置和利用情况及其医院经济效应的关系。

2结果与分析

对医院实际配置床位数量、全年平均使用床位数量和全年平均闲置床位进行了分析结果, 见表1。

2.1医院床位配置与使用情况分析

2.2医院床位闲置对医院人力成本的影响

按照卫生部颁发的标准中小医院床位与人员配置标准为1∶1.4~1.5, 而本院床位与人员数之比为1∶1.4计算, 医院床位闲置导致人员闲置情况, 见表2。

2.3医院床位使用变更对房屋设施利用情况的影响

从表2中可见, 按照每张床位占用病房面积6.5平方米, 每平方米建筑造价1000元计算, 医院闲置69张床位, 将使医院44.9万元的建筑物不能产生效益, 同时增加了医院的部分医疗设施及供电、供水、供暖、供气成本。又从表3的数据统计分析, 床位利用情况超负荷, 病床使用率达117.5%, 超床位数为207张。根据国家卫生部要求, 病床使用率为93%, 按照国家二级医院人员编制规定 (1∶1.4) , 本院医务人员缺编严重, 使得医务人员处于长期超负荷工作, 对医务人员健康素质有所影响, 同时病床的利用情况长期超负荷会导致感染机会发生增加, 由此也会影响医疗质量提高, 因而领导要重视此问题。

3讨论

3.1医院闲置床位减少并呈增加趋势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2001年至2003年床位呈闲置状态, 但近2年来病床闲置呈不断减少, 尤其2004年至2007年医院床位利用情况呈逐渐增加趋势。由于这几年医保政策改革, 农保、医保人员在我院就诊逐渐增多, 另一方面疾病谱构成发生改变, 肿瘤病成为常见病、多发病, 外伤与中毒患者、心血管患者逐年增加是造成医院床位使用增加的原因。

3.2科室之间床位利用效益不够平衡

通过表中分析结果看, 有的科室床位闲置多, 而有的科室床位满负荷运转。据状况, 建议对有关科室床位配置数量进行优化。

3.3合理调整人员结构, 提高服务效率

事实表明, 深化医院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已势在必行, 特别是医院后勤改革, 实施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尤为重要。适当控制和减少后勤人员, 降低医院人力成本, 在医院人力增加上制定长远规划, 增加医务人员编制, 要从引进高素质人才出发, 做到少而精, 避免人力增长过快和资源内耗, 切实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

按照2003年平均每人年工资收入2.1万元计算, 给医院增加人力成本35.7万元

按照2007年平均每人年工资收入3.6万元计算, 给医院增加收入1822万元

摘要:卫生资源的配置与优化问题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不仅宏观上要优化调整, 微观上也必须重视。随着医疗竞争日趋激烈, 卫生资源不足与浪费并存的矛盾更加突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进行了医院床位配置与利用效益分析, 供卫生改革和领导决策参考。

篇4: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关键词】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随着我国经济和整体实力的提升,各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而人事档案作为记录个人主要经历、政治面貌及品德作风等主要载体,能够有效反映人才资源的信息。因此为了使人才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发,需要注重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作用

人事档案虽然起到记录个人基本信息的作用,但如果不注重对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则难以使人事档案信息发挥作用。因此,要使人事档案能够有效的发挥其作用,则需要注重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随着各个单位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人事档案中记录详细的个人信息显得更为重要,因此需要注重人事档案信息的开发和利用,以满足各种需求,同时还能够体现人事档案的价值。

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具有判断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否合格、合理的作用,即如果能够有效通过人事档案开展信息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工作,那么档案管理工作则合格合理,然而如果人事档案存在信息不可靠、装订不合理等情况,则无法顺利开展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和开发工作。通过对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够有效促进人事档案管理的进步。

另外,对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够有效开发人才资源。人事档案记录了个人的基本信息,通过对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够实现合理人才选拔的作用,从而能够促进人事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二、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工作的现状

虽然很多单位注重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管理和整合,注重加强对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然而目前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工作方面还不够完善。

1.档案编研水平落后

人事档案信息需要通过编研人员进行编辑,才能够保存,然而由于工作人员存在编研能力不高问题,从而导致编研进度缓慢,使相关的信息无法实时得到更新,给进行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和开发造成一定的影响。

2.工作人员不适应现代化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项工作中都开始运用现代化设备进行工作,因此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开始利用计算机设备进行信息化处理,将传统的纸质档案变换为电子、声像的形式进行,记录方式和查阅模式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虽然管理技术迎合时代发展,注重使用先进设备,然而却给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大部分档案工作人员都是文科生,面对较为复杂的专业设备,无法正确完善的进行工作,从而给人事档案信息开发和利用造成一定的影响。

3.管理机制陈旧

大部分单位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还不够明确,从而导致管理机制并没有进步。传统的管理方式主要是由刚毕业的大学生进行管理,存在专業素养不高的情况,从而导致人事档案的建立不够完善,阻碍了人事档案信息的开发和利用的发展。

4.协调性存在问题

人事档案存在封闭性较强的情况,从而导致人事档案与其他部门的协调性存在问题。同时人事档案编制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从而导致人事档案的实用性不高。

三、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措施

1.注重改变档案观念

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主要作用是保存,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因此需要结合资源开发利用的特性转变传统的观念,实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进步。单位不应该再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保存上,而是应该加强对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服务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为主。由于目前更加注重对人才的选拔,因此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要结合这一特点,通过创新和探索,找出合适的开发利用方式,如网络建设。

2.注重信息库和网络建设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应该加强对信息数据的建设,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同时还要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专业性的培训,促使工作人员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为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出贡献。

为了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更加先进的发展,还要加强网络技术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中的运用。同时为了保证信息的安全,必须加强网络安全保护。建立信息库和网络,可以更加快捷方便的寻找到所需要的人才,并可以提供更加详细的信息资料,如视频、图片等。

3.加强管理制度的建设

任何一项工作都必须有健全的管理制度,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具有繁琐性、准确性、细致性等特征,因此要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机制,才能够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建立管理制度时,要保证制度的全面性,如工作人员职责、查阅制度,保密制度以及责任落实制度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保存方面,对人事档案的开发和利用的发展还不够完善,因此需要加以改善。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注重改变传统工作观念,加强信息化网络的建设以及管理制度的改革等,能够有效促进人事档案信息的开发和利用。

参考文献:

[1]贺未英.高校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2011,01:201-204.

[2]卫淼.浅谈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15,09:255-256.

[3]鹿红.关于加强人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分析[A].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基于公共管理学视角的决策研讨会”论文集(下)[C].中国武汉决策信息研究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5:1.

篇5: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及对策

商学院09级2班

李应林

0907040118 摘要:本文主要利用描述性统计的方法,针对控制四川省沱江流域的农村地区水污染问题,主要介绍了该区域水资源利用现状、受污染情况;进而为保障该区域居民饮水安全,提出了一些治理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沱江流域; 农村;水资源; 水污染; 污染治理

一、沱江流域的水源特点和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1.该区域水资源相对短缺且分配不平衡

沱江位于四川盆地中部,长502千米,流域面积2.8万平方千米。沱江流域的水资源主要补给是大气降水,河流的平均径流量143.1亿立方米,天然地表水资源为161.8亿立方米。流域内的水资源较为贫乏,而且该流域内的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所以中下游地区是目前水资源短缺主要地区。

2.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不注重保护水资源

据有关资料分析,沱江流域以利用水资源38.18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30.21亿立方米,工业用水3.96亿立方米,生产用水4.01亿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为23.6%。可见该地区的水资源利用主要是农业生产用水。由于沱江流域属于季风气候,所以每年都有丰水期和枯水期,但是丰水期时该区域的农业用水量较少,而在枯水期反而用水量很大。这就导致了河流径流时间分配与农业生产用水高峰期是冲突的,所以每年的4~6月是流域内水资源最短缺的时期。由于该流域的工农业欠发达,所以在工农业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所以利用水资源都较为粗放,利用率不高,重复利用率低,且污染严重。

3.水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该区域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不完善,所以导致很多乡镇企业和养殖场滥用乱排,而且没有很好的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导致优水劣用浪费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该流域水污染现状

一个地区的水资源分为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和过境水资源。沱江流域上游地区由于是山区地形,水污染较轻,水质较好。中下游地区水污染较严重,特别是随着该流域内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业集约化程度加深,地表水资源的污染负荷增加。农村生活污染和乡镇工业(特别是造纸、制酒、制糖类企业)污染是造成地表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据调查沱江流域县属以上厂矿1000余个,其中大中型工矿100余个,每年排放工业废水达4亿立方米以上,其中内江断水源污染较严重[1]。加上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和垃圾回收处理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居民的生活污水没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入附近的水库或河流;植被被破坏,土壤松软,降雨时大量土壤被冲入河流、水库,使水源浑浊[2]。调查发现,水中主要污染物有汞、铅、锰、铵氮等,说明除了工业之外,农业生产也造成了水污染,特别是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2004年,沱江和污水日均排放量达0.53万立方米,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达0.41万立方米,工业废水日均排放量0.09万立方米,农业污水为0.03万立方米。生活污水和农药化肥不仅污染地表水资源,渗入地下,污染了地下水资源。而没到沱江的汛期时,很多垃圾会随河水流到下游,严重影响了当地的水质。

三、分析污染的主要原因 1.乡镇企业乱排乱放污水

由于乡镇企业的经济实力较薄弱,资金较少、技术含量低、耗能高,所以没有健全的污水处理系统和完善的污水排放系统;镇政府为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政府的税收而有意无意的放纵,在客观上让企业更加大胆的排放污水;当地居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没有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2.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

由于流域内的土地不是很肥沃,农民为了提高产量而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从而使得一些有害物质或者重金属渗入地下,污染了地下水。

3.生活中农民乱倒乱排生活污水和垃圾

当地农民的环保意识薄弱,而且当地没有固定了垃圾回收站,所以很多农民都将垃圾倒在水源附近,每当涨洪水的时候,垃圾就被冲到河中进而污染了水源;另一方面农民缺乏节水意识和水资源重复使用的观念,将生活污水,如洗衣服水,厕所里的水等随处到,污染地下水。4.植被的破坏

一方面当地农民随意砍伐树木,破坏树林;另一方面大量使用除草剂和进行不合理的耕作,植被和草皮被严重破坏。这样不仅造成了水土流失,而且随着泥水进入河内,水库中使得水源浑浊,污染了水源。

5.缺失必要健全的基础设施或系统

由于流域内经济较落后,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健全,如必要的排水系统,水利工程设施等,这在客观上为当地居民乱排污水提供了一个借口;在水利工程上,特别是防洪的水利设施,使得在河流汛期来的时候,垃圾都漂在水面上。6.缺失水资源的法制建设

健全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的缺失,造成了水资源的产权不明,因为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水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所以在沱江流域就出现了各政府只管理本区域河段的现象,这样在一些交叉河段就成了监督的盲点,各政府为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不顾中下游地区的水源问题;另外,没有严格的惩戒制度,造成了一些地方企业或养殖场污染水源的问题屡禁不止。

四、水污染治理的发展思路及措施 1.宏观方面

⑴加大保护水资源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意识

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人们以为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廉价的资源,所以忽略了对水资源的保护。因此要加大保护水资源的宣传力度,更新观念,利用广播、电台、报刊杂志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提高全民对保护沱江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倡导讲科学,按科学规律办事。使保护水资源的思想家喻户晓、深入民心。争取全社会的支持和群众的参与。⑵加强水资源的法制建设,强化水资源保护

加强水资源的法制建设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要建立健全保护水资源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已有的《水污染防治法》、《城市节约用水管理的规定》、《水法》、《环境保护法》、《水土保持法》和《关于防治水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等法律、法规虽已体系化,但却未达到协调化和完善化,而且规定过于原则,可操作性不够,缺乏相应的配套法规。在沱江流域内可以实行污染控制规划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法制建设的另一方面是执法。加强执法管理一是要做到执法要严、违法必究,对违法的责任人除警告、经济制裁外,还应追究其刑事责任;二是要对有影响的违法案件公开处理、严厉打击;三是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执法监督。

⑶加强流域监督管理,完善对工业企业污染的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以沱江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保护管理体制,实现中央、流域、分区三级管理。完善落实双重领导体制,充分发挥现有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作用,且赋予它们必要的管理与监督职权,在流域内行使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职能。加强流域监测管理,对规划的实施进行监督,对省界断面、水资源保护纠纷和其它水污染事故,以及城市入江排污口实施统一监测和管理。⑷科学编制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

水资源综合规划是对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方案,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的纲领。规划编制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4]:一是效益最大、污染最小。在保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科技手段,合理配置水资源,规划水利工程的建设项目。二是节约优先。治污为本。提出节水措施。减少水浪费现象;通过查找污染源。提出治污的措施。三是合理确定水资源配置次序。先人畜饮水,后生态环境,在生产建设。四是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流域内各支流之间、上下游之间、左右岸之间、用水户之间的用水关系。五是人水和谐,转变人定胜天的观念。六是以供定需。社会经济发展的布局和规划都有符合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以可供水量来确定区域内经济发展规划。2.微观方面 ⑴对于重点污染源

①制定排放调控规则,同时建立调控排污的监督和调度指挥机构。通过调查了解排污单位的生产情况, 污染源类别, 排污口河段的水环境, 协商制定排放时间, 数量的可调节范围, 在全流域平衡后, 作出科学调度,减少同类污物在下游河段的迭加的浓度。

②限制重点污染源发展。为实现调控排放,改善水质,水质评价实行“ 一票否决”[3] , 只要其中一项污物达到或超过某类水质标准, 整个水质就定为某类。有关部门根据流域内污染源类别、数量的组合, 向政府提出禁止兴建、或不准扩建、或关停的企业名录, 由各相关部门共同采取产业结构调整措施, 限制重点污染源发展, 减少同类污物排放总量,为实施调控排放创造条件, 才能达到通过调控排放改善水质的目的。

⑵对于农村生活用水的处理

利用沼气技术可以有效的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沼气发酵既是一个生产能源的过程,也是一个造肥的过程,还是杀灭病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通过有机物厌氧发酵产生甲烷,获得能源,另一方面人畜粪便等通过发酵,不仅保存了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并产生丰富的氨基酸、B族维生素、各种水解酶、生长素,同时杀灭了病菌。

⑶对农业生产污染的处理

针对流域内农民滥用农药化肥的问题,应该建设生态工程,比如饲养害虫的天敌等,来防虫害,这样不仅减少了污染,还能提高产量,进而发展绿色农业。⑷对生产生活垃圾的处理

通过固体废弃物控制,优化污染治理,进而推进水资源保护工作。生活垃圾的处理采用定点收集,集中无害处理,焚烧和填埋并行。实施家庭垃圾分类回收,根据垃圾是否再生利用、处理难易程度等特点,由家庭事先分类袋装,在居住区设置专用垃圾回收站;工业垃圾的处理方式以填埋方式为主;医疗废弃物必须单独回收、运输并用焚烧方式处理;建筑垃圾以填埋方式为主,及时处理施工产生的余泥,对于建筑固体废弃物需要堆置存放[4]。

五、结束语

针对沱江流域内水资源污染问题的探讨,对于解决和改善流域内 水资源污染现状、保障当地居民饮水安全和改善当地水环境都具 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施为光.沱江流域水资源保护与利用.资源开发与保护杂志, 1990年第6卷 第1期

[2]戴向前,刘冒明,李丽娟.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探讨与对策, 地理学报,2007 [3]周祖冰.沱江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考.中国防汛抗旱, 2006年第1期

篇6:资源利用分析

摘 要:当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加速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但是也使得人类社会生产中面临着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严重、能源损耗过渡、气候变化异常、生态破坏严峻等问题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这种社会现实面前,人类逐渐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在各种生产工作中都提出了节能、环保、绿色的发展口号。建筑施工作为引起环境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绿色施工节材和材料资源的利用尤为重要,是未来建筑领域发展的基础前提。本文通过我国建筑施工现状分析,着重探讨了绿色施工节材和资料资源利用技术的应用旨在为同行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施工;绿色建筑;环境问题;节约能源;利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于各种事物认识也逐渐深入,尤其是在环境保护方面,更是形成了系统、科学的管理流程。在城市发展和社会建设不断深入的今天,我们在工作中必须要优先考虑到生态环境问题,并将其置放在经济和社会同等重要的地位。建筑工程作为能源消耗的大户,也是引起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此在工作中我们有必要结合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策略进行研究,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归纳和总结,从而选择出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我国建筑施工现状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时间里,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其施工质量、施工技术水平、施工管理策略方面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着鲜明的差距。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带动下,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是完全可以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的,但是就施工细节而言其中问题还较为严重,这主要是我国的工程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低、专业素质不高、工作积极性差等影响造成的,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施工方面

基础工程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是最为重要的内容,也是后续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环节。为此,在工作中做好基础施工控制和管理工作十分关键。但是由于我国基层施工人员大多都是来自于农村打工的农民工,这些人员本身存在着技术水平低、安全意识淡薄、环保意识低的特点,这就造成了在施工中材料损耗严重,各种技术不标准造成了工程质量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2 管理方面

目前,随着我国建筑业的日益繁荣,建筑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工程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对施工管理进行完善和优化,以此提高和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但是,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包含了风险管理、投资管理、合同管理、进度管理等多个环节,为此在工作中必须要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归纳。但是,由于我国国情、社会现状的原因,我国大多数施工企业都存在着管理不完善、不科学,这就引起工作人员在施工中我行我素,造成资金浪费严重、材料损耗较多等问题,不仅无法达到工程预计效益标准,而且更是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绿色施工概述

基于上述的种种问题,在现代化工程施工建设中做好绿色节能建筑尤为关键,这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新世纪,人类文明进程不断加快,与此同时受到传统建筑施工技术的影响,使得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还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如施工技术不科学、施工材料浪费严重、施工管理不完善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的影响了施工进度和效益,也给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落实造成不必要的影响,为此,在目前的工作中实施绿色施工技术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2.1 绿色施工分析

施工活动是人类对自然环境以及后代子孙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为了在目前的工作中更好的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做到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在施工工作开展的同时还需要保护好周边环境,做到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所谓的绿色施工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减少施工带来的环境污染、结合当地气候进行施工、节约施工材料。

2.2 节材和材料资源利用目标

工程在设计上结构体系合理,主体采用了框架剪力墙结构,在独立的结构单元内,平面规整,竖向无凹凸变化;局部透明屋面采用了钢结构,减小荷载的同时降低了结构构件的截面尺寸。在施工方面,项目部重点从钢材、混凝土、木材、模板、围护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及生活办公用品材料七个主要方面进行控制。通过安排材料采购的合理化,建筑垃圾减量化,可循环材料的多次利用化,钢筋配料,钢构件下料以及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管线路径的优化等措施;同时结合设计的要求,积极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达到节约材料的目的。绿色节材和材料资源利用措施

3.1 钢材控制

项目部按照要求选用高强度钢筋,推广钢筋专业化加工和配送,并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对本工程建筑钢材堆放有序,避免将钢材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同时进行详细分类,量化控制、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的时间和批次,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量。

3.2 木材控制

3.2.1 精确控制方木、板材等木工用料的进场计划。材料用量计划提出后,先由木工工长进行核对,木工工长审核通过后报预算审核,从源头控制材料用量,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3.2.2 木材截余材料的合理再利用。施工中使用的竹胶板、梁、柱模板根据配料单统一发送,减小整张板的现场切割数量。无法使用的废弃板材则多用于专业、土建预留洞口的封盖。

3.3 模板控制

3.3.1 木工工长提前排板,优化模板用量,最大限度减小损耗量,并采购质量优良的板材,不易变形、损坏。

3.3.2 根据工程结构对称的设计特点,AB区对称、CD区对称的建筑形式,合理分区,划分流水段,对称结构最大限度地重复使用。经统计,钢模板实际接触面积为12323m2,多层板实际接触面积为43164m2。

3.3.3 对于非对称结构不能重复使用的模板,用于二次结构。结构封顶后仍可重复使用的模板则用于外线工程。

3.3.4 模板拆除后,立即进行模板表面的清理、刷水质脱模剂,使模板处于保养状态。

3.4 围护材料控制

3.4.1 本工程依据绿色建筑设计的要求,门窗、屋面、外墙等围护结构材料均选用耐久性良好的材料。

3.4.2 施工临时办公区用房和生活区用房,选用彩钢板可周转式活动房,用量为2697m2。

3.4.3 施工现场围挡则最大限度地利用正式铁艺围墙,减少了施工中临设材料的使用。临时围挡施工完毕后统一回收,维护再利用。

结束语

实施绿色施工,我们主张尽可能减少场地干扰,提高资源和材料利用效率,增加材料的回收利用等,但采用这些手段的前提是要确保工程质量。好的工程质量,可延长项目寿命,降低项目日常运行费用,利于使用者的健康和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本身就是可持续发展的体现。

参考文献

篇7:资源利用分析

编辑: 会计职称考试

目前我国会计资源的利用状况如何呢?如何充分挖掘我国的会计资源并能够合理地利用呢?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在有关政府部门、企业、信息机构和学校的配合下,做了大量的调查分析和统计。尽管本文考察的地区范围、内容、对象和抽取的样本及统计分析方法不尽完善,不能代表我国整体会计资源的利用状况,但笔者还是企图抛砖引玉,引发大家对这一问题的深刻思考。

一、调查与统计

(一)持有会计证人员现状问题

从某市财政局获悉,该市现持有会计证人员8545人,其中不在会计工作岗位的有1236人,占14.46%。

1、对在岗人员进行抽样调查(抽取样本1520人),并回答了下列问题,统计结果如下:

(1)你认为单位领导是否重视财务会计部门的工作?A、重视(980人,占64.47%);B、不重视(540人,占35.53%)。

(2)单位领导不重视会计工作的原因是(519人回答):A、财务部门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提供相关信息(19人,占37.96%);B、财务部门人员素质较差(6人,占12.14%);C、单位领导不懂利用会计信息(259人,占49.9%)。

2.对不在岗人员的820名进行抽样调查,并要求回答不在岗的原因时,结果如下:

A、社会不能提供会计工作岗位或者无渠道找到会计岗位(502名,占61.22%);B、由于学历层次低,或无技术职称(214名,26.10%);C、由于年龄或者是其他原因(104名,占12 68%)。

(二)对两个人才交流中心会计需求情况的调查

从两个人才交流中心的登记情况来看,截止到调查日,登记求职会计工作的共218人,需要会计人员的单位101个(需要会计人员112人),而交流成功的只有40人,成功率只有18.35%,调查36人不成功的原因,统计如下:(1)薪水太低(6人,占16.67%);(2)不符合用人单位要求(30人,占83 33%)。

(三)管理层对会计部门和会计信息的重视和利用程度

本项调查的对象是62个单位的管理层(董事长或经理或部门经理队员共62人,其中:国有企业25人,上市公司24人,私人企业13人。其文化程度大学本科(含硕士)10人,专科42人,中专以下(含中专)10人。

调查的内容有三项:

1、是否重视会计部门的工作和利用会计信息?并利用其进行决策、预测和投资分析等?统计结果如下:

2.不重视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利用的原因是(抽取样本15人):A、会计人员素质低,不能提供相关信息(6人,占40%);B、本人不懂会计,无法利用(5人,占33 33%);C、日常管理工作很少利用会计信息(4人,占26.67%)。

3、你对2000年7月1日开始执行的新的《会计法》学习过吗(抽取样本48人)?A、仔细学过(l人,37.50%);B、粗步了解(27人,56.25%);C、听说过(3人,占6.25%)。

(四)大学会计教师情况

对10所大学和中专院校260名会计专业教师调查,并请回答下列问题,统计结果如下:

1、会计教学工作是否充足?A、是(150人,占57.69%);B、否(110人,占42.31%)。

2.原所学专业是否是财务会计学? A、是(182人,占70%);B、否(78人,占30%)。

3.是否参加过会计师或者注册会计师考试(或辅导工作)? A、参加过(62人,占 23.85%); B、未参加过(19人,占76.15%)。

4、是否直接或者间接从事过会计工作? A、是(48人,占18.46%);B、否(212人,占5l.54%)。

5、能否操作财务软件或者是管理软件? A、能(42人,占16.15%);B、不能(218人,占83.85%)。

6、到目前为止,我国已颁布了哪些具体准则?请写出名称:A、全部回答对的(162人,占62.31%);B、回答错的(或不知道的)(9人,占37.69%)。

(五)对大、中专在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调查

对10所大学和中专院校会计专业在校学生1060名进行调查(主要是大学三年级以上,中专二年级以上),并回答下列问题,统计结果如下:

l、是否对会计专业感兴趣?A、感兴趣(702名,占66.23%);B、不感兴趣(358人,占33.77%)。

2、你认为在校所学的会计学内容广度和深度如何?A、较少(921名,占86.88%);B、较多(13名,占13.11)。

3、你认为你的会计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A、方法死板,缺少生动语言(920人,占86.79%);B、不能用现代化教学手段(101人,9.52%);C、其他(39人,占3.68%)。

4、新《会计法》何时颁布?共几章多少条款?A、全部回答对的(142人,占13.40%);B、未回答对的(或回答不正确的)(91人,占86.60%)O

(六)会计专业毕业生分配就业情况

某大学财经学院从1997年到2000年4年期间共毕业会计专业本科生360名。我们对其中210名做追踪调查,并提出部分问题请求回答。调整结果如下:就业并且专业对口者 180名,占 85.71%;未就业或专业不对口者30名,占14.29%。末就业或专业不对口的原因是:不喜欢从事会计工作的20名,占66.67%;找不到会计工作岗位的8名,占26.67%;其他原因的2名,占6.66%。

二、分析与判断

从以上调查统计分析的结果来看,我们初步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会计资源的利用程度还不是很高,会计资源的浪费还很严重。具体表现及其对策分析如下:

(一)会计知识的普及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部分单位管理层领导别说对会计的一些具体操作方法,就连我国2000年7月1日起实施的新《会计法》,也知之甚少,粗略了解的占 56.25%,有的只是听说过。这对于新《会计法》突出强调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的责任,构建新的会计责任体系,确立会计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无疑是一大障碍。一些在校的会计专业学生对新的会计知识了解不及时,有86.6%的学生不能准确回答新《会计法》何时颁布,有几章多少条款?更有部分大学、中专的会计教师,不能及时了解新的会计发展动态,有37.69%的人不能准确回答到目前为止,我国已颁布了哪些具体准则,可想而知更谈不上对具体准则内容的理解,当然,也不可能给学生讲解。从目前来讲,虽然,我国在2000年会计改革和发展迅速,会计宣传也轰轰烈烈,但笔者认为,“死角”较多,雷声大雨点小,雨过地皮湿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加大会计知识的普及和推广的力度和深度,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只有会计知识深入人心,会计资源的浪费才能从思想上铲除其根源。

(二)我国会计人员从总体上来讲供过于求,但高层次财会人才却相对短缺。从这次调查来看,持有会计资格证书但不在岗的人很多,约占14.46%;而到人才交流市场求职的会计人员也很多,但求职成功率很小显示出供过于求的局面。40%的单位负责人,又对本单位会计人员工作情况不甚满意,认为会计人员素质低,不能提供相关信息。很多企业依然找不到会计。因此,从总体上来讲,属于低层次的财会人员,例如,只能担当出纳、收银等初级会计工作,学历较低,如财会中专和财会职高毕业的财会人员已远远超出了实际需求,这部分人将面临着被淘汰的危机;反之,高层次的会计人员则供不应求,用人单位招聘财会人员的要求通常是中高级的财务管理人员,除了具备会计证以外,还要具有会计师资格,并要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可以预见那些学历较高,经验丰富,且资格层次较高的会计人员才是未来会计市场的宠儿。

(三)建立健全企业运行机制,提高管理层会计知识水平。此次调查发现,单位对会计部门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约有35.53%的会计人员反映单位领导不重视会计工作,且国有企业高于私人企业和上市公司,文化程度高的比文化程度低的更重视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利用。笔者认为,可以这样判断:其一,企业的运行机制问题。目前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产权模糊,政企一家,权责不清,管理混乱,距离国有企业改革目标相差甚远。所以应该说,当前国有企业管理层不重视会计管理工作,不能有效地利用会计信息(有时甚至给会计人员出难题,如要求造假帐等)是“果”;而产权不清,政企不分,权责不明是“因”。尤其是权责不明,国有企业管理层干好了得不到什么实际收益,干坏了也是国家承担责任,与他人关系不大,再加上目前我国缺乏强有力的稽核监督队伍,国有企业的财务报表虚假成份多,成为企业财会人员和经理的“数字”游戏。而且,国有企业的经理基本上都是政府任命的,有些经营者不是把精力放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上,他们想的只是如何去讨好主管自己的领导,一旦经营不善,换个岗,照样当经理。试想这样的经营机制怎能触动他们去重视和利用会计工作,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国有企业运行机制的改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仍需我们付出更为艰辛的劳动。其二,管理者的素质也影响到对会计资源的利用。管理者素质越高,越重视会计资源的利用;管理者素质越低,越不懂会计工作,也就越不会利用会计资源。管理者本身素质低,是导致企业充分利用会计资源的一大障碍。因此,以较快的速度改变企业管理层的知识结构,无疑是提高企业利用会计资源的一条捷径。

(四)现有会计人员的素质急待提高。本次调查的8545人中,其中中专以下学历(含中专)有4321人,占50.对孔;本次调查的62个高层管理者也有40%人认为单位会计人员素质低,不能提供相关会计信息,对人才交流中心的调查显示,求职不成功者83.33%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由此可见,提高现有会计人员的素质,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这一问题解决不好,对于我国会计资源是一种巨大浪费。

篇8: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及利用分析

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应该是一项以档案工作社会化为背景,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活动。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档案工作的“运作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日渐提高, 也逐渐加深了对外开放程度, 公民的信息权意识加强。在这一背景下, 档案工作领域开始拓展, 并向社会化转变, 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此外, 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及利用还要与社会发展同步, 保持与时俱进。信息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资源, 更是各项工作开展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 就必须提供适时、高效的信息。档案工作的开发要求档案工作能为社会提供更准、更多的信息, 并服务大众。

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必然性及重要性

目前, 知识经济时代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体现于以下两个方面:我们依据档案管理情况分析, 一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为经济建设更好服务的需要。作为经济建设的主要战场, 企业想要获取经济效益还要凭档案信息去规划、决策生产。因此, 要作出正确的决策, 就要在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同时还要结合档案信息及市场流通形势, 最终做出正确决策。二是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 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同时也是一个重要内容。从这两个方面可知, 就是在政治思想教育过程中, 利用好档案的素材便能收到极佳的效果。

三、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及利用的几种主要方式

(一) 在档案馆内提供档案资料给利用者。这一服务方式是最为传统的信息资源利用方式, 档案部门可将其作为一项不可忽视的日常工作应用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中。

(二) 编撰、出版专题材料,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档案编研工作。出版编研成果的出现可以省去档案使用者的很多时间, 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还能将库房中沉睡的档案变成有价值的信息, 更有利于档案的长期保管。

(三) 利用网络提供档案信息, 便于使用者应用。目前, 在网络普及的情况下,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就要建立起专有网站为使用者提供档案信息。

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信息意识比较淡漠。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信息化程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从我国信息资源管理现状来看, 时代的发展已经对档案信息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传统的档案信息服务水平已远远满足不了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归纳总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进行中, 仍坚持陈旧的信息观念, 意识比较淡薄, 缺少创新精神, 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人员落后的观念与现代化设备出现了不协调的局面。

(二) 编研成果存在信息衰减及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编研工作遇到的最普遍的问题就是信息的衰减, 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编研成果自身信息量明显比档案原件小, 同时, 编研工作者的素质和水平从侧面限制了编研成果。档案馆所能为利用者提供档案资料的方式服务效率低, 既不利于查找, 也不利于档案的保存。

(三) 服务手段相对落后。近年来, 在网络化、数字化技术程度日渐提高的同时, 档案部门也购置了大量的现代化设备, 如: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等, 还建立了档案查询数据库和文件数据库, 也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是, 当前仍有一大部分档案信息化管理起步较晚, 还处于基础发展, 着重内部管理。所以, 要实现服务手段自动化和网络化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五、对当前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采取的有效途径

(一) 建立科学、完善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制度, 完善档案信息资源服务体系。一是要突破传统的自我服务编研方式。围绕着当地的经济建设、技术进步以及各项社会事业的需要, 编研与形势发展相适应的信息资料, 以便更好地开展档案编研工作, 要把工作重心放在编研工作的“精、管、用”上。二是信息销售制度的建立是完善档案信息资源服务体系的又一个主要环节。应上门服务, 主动出击, 大力推广编研成果, 并加强与广大利用者之间的联系。

(二) 加强档案信息的报道及交流。档案工作具有后勤性和服务性特点, 与此同时还伴有滞后性、隐蔽性, 鉴于这些特点导致很多人对档案工作不了解, 甚至存在误解, 认为档案管理工作不过是管理“仓库”。从这一问题上可以看出我国档案工作者还没有将宣传工作做到位, 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没能将其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所以, 要发挥出档案的优势及作用, 提升利用价值。

(三) 档案利用所采取的方法及应用技术跟上时代发展需要, 加强建设检索工具体系。改进档案利用的实际方法, 相关部门对其及时更新, 要建设符合标准的检索工具体系, 从而用来展示出馆藏档案形式特征及内容特征等。

六、结束语

总之, 档案信息管理是一项需要长期完善的工作, 只有不断地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才能够促使档案行业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发展。从事档案管理开发及利用的相关人员, 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积累, 从多个环节来完善,

参考文献

[1]郑丽.浅析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J].企业文化, 2013 (05) .

[2]夏东.论如何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J].学理论, 2012 (08) .

篇9:如何利用“资料分析”的课程资源

【关键词】资料分析 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我们在挖掘各种形式素材的同时,不要忽视了作为教师安排教学重要依据的教材。人教版生物教材上的“资料分析”是一种很好的素材资源,它的使用,是值得我们好好考虑的问题。

一、多种形式地利用教材中的“资料分析”

我们不能把“资料分析”当作科普文章,带着学生朗读一遍,然后让学生思考回答其中的问题就了事。在教学过程中是可以有多种形式加以利用的。以生物必修1第3章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中的“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的“资料分析”为例,它是由“美西螈的胚胎细胞核移植”、“蝾螈的受精卵横缢后的发育”、“变形虫切半后的生命活动”、“伞藻的嫁接和核移植”四个实验组成。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的形式进行演绎。

1.采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演绎

课件可以生动、形象地描述各种教学问题,增加课堂教学气氛,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处理“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部分内容,幻灯片可以采用教材上的图片,也可以借助动画的形式展示变化过程,增加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去思考。

2.视频教学

视频教学,不但充实了学习内容,而且能形象和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和思考。处理“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部分内容,可以在网上下载本“资料分析”中四个实验的相关视频,进行剪辑与合辑。生命的变化过程在电视主持人富有磁性的讲解声中,会变得更加有魅力和吸引力。

3.教师自制教具的形式进行演绎

自制教具因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常常被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近些年气球表演非常流行,气球达人很受学生们追捧。如果教师能够利用气球表演的形式将本“资料分析”中四个实验进行演绎,会让学生更有直观的感觉,更重要的是能够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和增加教师的受欢迎程度。

4.学生根据教材上的资料,自主进行复述,并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这样做的效果至少要比老师“填鸭式”的讲解好很多。

二、“资料分析”不一定就用教材上的内容

凡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因素,都可以叫做课程资源。所以,教材上“资料分析”固然经典,但同样可以按照需要,以其它内容代替。比如“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的资料分析,其中的“美西螈的胚胎细胞核移植”实验与“伞藻的嫁接和核移植”的实验可以拿“克隆羊多利产生”的实验代替,通过故事讲解与动画演示展示过程,同样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新课程理念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才是主体。不应把“资料分析”上所呈现的知识点视为学生毫无保留地完全接受的对象,而应发挥学生对课程的批判能力和建构能力的作用。学生在与课程的接触中,时刻用自己独有的眼光去理解和体验课程,并创造出鲜活的经验,而这些鲜活的经验又是课程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具有主观能动性,学生能生成新的课程。教师最好能在课前适当引导,让学生有兴趣通过复习、查阅和思考,获得相关的知识。

资料只是为主干知识服务的,它不是学习的重点和终点。所以不能让“资料分析”喧宾夺主了。

【参考文献】

[1] 张行涛、郭东岐 主编.《新世纪教师素养》,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钟祖荣、刘维良 主编.《教育理论(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上一篇:一年级下假期作业下一篇:我爱我家九年级作文600字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