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

2024-07-13

浅谈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精选6篇)

篇1:浅谈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

浅谈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

一、文化自觉本质上是对文化价值的觉悟觉醒,提升文化自觉需要我们有对文化意义、文化地位、文化作用的深度认同,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

从远古的结绳记事、图腾崇拜、神话传说到当代的广播电视、互联网络、移动传播,人类一直保持着对文明进步的向往和追求。完全可以说,人类社会发展史实际就是人类文化进步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每一步前进都以相应的文化觉醒为前提为基础。中国共产党在90年的艰辛探索和建设实践中,每一次跨越式前进也都源自于深刻的理论觉醒和高度的文化自觉。现在已进入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化时代,文化自觉的不断提升,对我们来说仍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正如《文化“三自”》指出的: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振兴和繁荣,而且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这种文化自觉的进一步提升主要包括这样两个方面:一是对文化意义、文化地位、文化作用的深度认同,二是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

第一,要始终保持对文化意义、文化作用、文化地位的深度认同。文化是人类基于自觉意识的灵感迸发、情感表达、观念创新,人类生存的世界处处都烙上了文化的印记,文化也成为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文化始终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深刻地影响着有形的存在,它滋养人类、涵养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其意义和作用是那样永恒。社会发展进步到现阶段,文化对人类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而深刻,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那种认为文化不过是说说唱唱、敲敲打打、写写画画,却看不见文化对人的感化陶冶、激励鼓舞、团结凝聚之重要意义,是肤浅的;那种认为文化不过是形而上、虚而玄、泛而空,却认不清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导航、引领、推动之重要作用,是片面的;那种认为文化不过是经济的附属、产业的点缀、甚至是财政的包袱,却看不到文化能够自主发展、形成产业、创造财富之重要地位,则是短视的。我们应当认识到:文化不仅具备震撼心灵、满足需求之精神力量,而且具备引领社会健康发展、激发民族创造活力之物质力量;一个国家的兴盛强大离不开文化,一个民族的传承延续离不开文化,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文化。还应当认识到: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当今世界,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企图用西方思想文化“一统天下”的背景下,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和十三亿人口的东方大国,如果不能坚守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不能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当代先进文化,不能形成以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为基础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能成为一句空话。这样的认识,对每个人都应当是一种“自意识”而不是“被认同”,并且是对文化本真意义和内在涵义的深刻认识、深度认同,这才是我们所讲的高度文化自觉。

第二,要牢固树立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文化自觉不只是内在意识上的自觉醒悟,还应当是实际行动上的责任担当。因为,文化是在长期的延绵不断 的建设中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无论是整个人类的文化,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一个点滴积累、长期积淀的过程。所以,我们对文化的责任担当理所当然要包括对文化建设的参与,对文化发展的推动,对文化进步的引领。如果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看作是一座巍然屹立的高楼大厦,那么它必然是一砖一瓦、一层一级建造起来的。文化大厦建造的主体,是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伟大人民。文化大厦建造的过程,是一代人一代人地永续传承、接力推进。因此,每一个人都应当成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文化的建设者、创造者、传承者。其中那些思想觉悟深、创新能力强、文化造诣高的人,就成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文化代表人物和文化大师、文化大家。诚然,文化发展的历程,又不是一个简单的直线向前的过程,而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过程,有曲折、有断层甚至有毁灭的可能。文化发展进程中的这种复杂性和多变性,决定了文化进步推动者责任担当的艰巨和使命履行的艰难。在中国历史上,中华文化走过了五千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有多少人奉献了青春激情,有多少人饱受了屈辱艰辛,有多少人甚至牺牲了宝贵生命。在当代中国,中华文化传承发展和繁荣兴盛的历史重任,已经庄严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人肩上。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思想文化的新解放新创造,为中国历史发展、社会进步注入了强大动力,不仅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生存境遇,也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文化面貌,重塑了中国人在世界上的文化形象。中国共产党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责任担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无疑要表现为更高层面的文化自觉。这种责任担当,应该是一种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的责任担当,是一种永续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担当,是一种让全体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责任担当,是一种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条件下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责任担当。

二、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信心,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我们有对历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的理性审视,对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现代文明成果的包容借鉴

如果说文化自觉是一种意识、责任,那么文化自信就是一种信念、信心。对文化的认识、态度是否正确、科学,不仅关系着文化的现实发展状态,而且决定着文化的未来发展走向。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开放包容、继承创新,既不搞全盘西化,也不搞文化复古,而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容而坚定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但在当前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深刻纠结、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强烈碰撞的背景下,各种形态的文化交流交融交锋远远超过以往,这就要求我们以更加理性、科学的态度认清文化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正确看待过去的文化和现在的文化,正确看待自己的文化和别人的文化,树立应有的文化自信。《文化“三自”》指出:文化自信,关键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着眼将来。保持这样的文化自信,要求我们理性审视历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积极借鉴和包容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各国文明成果。

第一,要有对历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的理性审视。我们所讲的文化自信,首先是正确地对待自己的文化,也就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有应有的礼敬和自豪,对自身文化生命力量和文化发展前景有坚定执着的信念。对传统文化的合理因素和内在价值有科学的判断,简单明了地讲就是三句话:一是看得起,二是不自大,三是善梳理。对待自己的文化,那种蔑视传统的看法,那种数典忘祖的做法,实在是要不得的。特别是一个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大国,在文化上尤其不能忘了自己的根、忘了自己的本。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现在讲中国传统文化,一些人只讲孔孟,或者大多讲到两汉唐宋明清文化,而对近现代历史文化、对红色革命文化,却视而不见或少有提及。其实,十九世纪尤其是二十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浴血奋战的革命斗争中、在艰苦创业的建设实践中、在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中,形成了优秀的文化传统,锻造了独特的文化精神,创作了不朽的文化精品,同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宝贵财富,同样不能忘记也不应忘记。那种消解红色经典、颠覆英雄人物、亵渎革命传统的现象,其实是一种反文化行为;那种看不上当代中国制度文化、看不见中国非凡发展成就、看不到中国文化空前繁荣,其实是一种没有文化自信的表现。当然,看得起自己的文化,又不能自高自大、更不能固步自封,必须进行理性的审视和科学的分析。正确对待自己的文化,重要的是在认真梳理的基础之上,摒弃糟粕、保留要义、革故鼎新,不断开掘出文化新义、创造出文化新品。

第二,要有对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各国文明成果的包容借鉴。对外来文化采取包容、借鉴、吸收的态度,是对自身文化充满自信的另层表达。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衰,固然是其内在本质和生命力决定的,但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它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有兼收并蓄的传统,这实质上就是其特有的自信气度。当然中华文化历史长河确有过封闭保守的年代,也有过闭关锁国的教训,但开放包容始终是主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对外来文化的学习了解、包容吸纳达到了一个新阶段,远胜于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傲慢甚至敌视态度。在这个世界日益成为地球村的新时代,中华文化包容外来文化的气度和胸怀不会收缩、只会更大。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开放包容,要有更广阔的视野;坚持文化开放,又不能丢掉自己的根本;文化的包容借鉴,还必须是吸纳基础之上的创新再造。曾经有一种倾向,吸收借鉴外来文化,似乎主要是对西方文化或者欧美文化。其实,人类文明多种多样,世界文化多姿多彩。除西方文化、欧美文化外,诸如曾是古代文明发祥地的中东文化、南亚文化,创造过玛雅文明的拉美文化,还有被古人类学家称为人类起源地的非洲文化,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对外来文化关注的视野越广阔,对中华文化补充的养分就越丰厚。全会《决定》强调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就是一种坚定的文化自信,也是一种长远的文化发展战略。在推进文化开放过程中,应当始终坚守中华民族文化立场,按照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要求,吸纳世界各国文明之优长,采撷异域民族文化之精华。在此基础之上,经过转化再造、创新创造,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具备中华文化特有的品格和气质,这才是在文化开放中发展中华文化的根本之道。

三、文化自强本质上是对文化强国的向往追求,实现文化自强需要我们有对文化道路、文化方向、文化灵魂的正确把握,对文化创造、文化传播、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人才队伍培养的协同推进

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目的是要实现文化自强。《文化“三自”》对“文化自强”的阐述深刻而又透彻:文化自强的“自”,就是立足自己的实际、依靠自己的力量、突出自己的特色,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文化自强的“强”,就是要使我们的文化具有强大吸引力影响力、强大活力创造力、强大实力竞争力,把我国建设成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长期以来都称我国是文明古国、文化大国,《文化“三自”》率先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体现的是一种具有历史感和时代性的远见卓识。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把我国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定位于“文化强国”,在中央正式文件中是第一次。这是党中央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深刻总结文化建设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着眼推动我国文化长远发展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其基础就是我们党拥有的高度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也是全体人民共同期盼的文化自强的合理表达。如何实现这样的文化自强,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重要的是需要我们对文化道路、文化方向、文化灵魂有正确的把握,对文化创造、文化传播、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人才队伍培养有全面协调的整体推进。

第一,要有对文化道路、文化方向、文化灵魂的正确把握。路径关系全局,方向决定成败。选择什么样的文化发展道路,就能培育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这一文化发展道路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逐步开辟的,也是对五千多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最好继承与弘扬。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一条不断孕育先进思想文化的正确道路,是一条实现文化科学发展的正确道路。沿着这样一条道路建设发展的文化,必然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即是反映先进生产力要求、代表历史前进方向、体现人民根本利益的文化,符合当今时代潮流、引领社会发展进步的文化,具有强大凝聚力、创造力、生命力的文化。坚持文化发展的正确道路和方向,关键是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灵魂和精髓。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魂聚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应有之义。实现文化自强、建设文化强国,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根本任务,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各方面。实践证明,文化之于民众的凝聚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渗透其中的核心价值体系的感召力;文化之于国家的软实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代表的核心价值体系的竞争力。只有坚持不懈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我们的文化建设,才能形成巩固团结奋斗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文化凝聚力,形成展示当代中国形象的文化软实力。

第二,要有对文化创造、文化传播、文化事业产业发展、文化人才队伍培养的协同推 4 进。文化建设,内容为王。促进文化繁荣兴盛,文化创造是第一要务。这里讲的文化创造,既包括文学艺术创作,还包括新闻写作、图书出版、理论创新与阐释等多个方面。我国当下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其数量和规模可谓历史空前,关键是如何提高质量和水平。应当看到,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开放的时代,新的社会实践为文化创造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新思想、新题材、新土壤。我们的文化工作者应当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秉持正确的文化理想和价值追求,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的基础上,潜心创作、细心推敲、精心打磨,以更多高质量的、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精品力作,来讴歌伟大时代、来激励广大人民。新形势下,文化的影响力既取决于其内容的独特魅力,也取决于其是否具有高效的传播能力。简单地说就是:传播力决定影响力。推进文化建设过程中,应注重搭建更广阔的传播平台,建立更通畅的传播渠道,采用更丰富的传播手段,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得更远更广,对受众的影响更深刻更有效。这当中,还有一个借助科技和市场提升文化传播力的问题。要大力倡导利用科技创新成果进一步增强文化传播的效果,大力推动利用市场机制和产品营销进一步提高文化传播的效率。文化创造也好、文化传播也好,都必须以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为基础。无论实现文化自强,还是建设文化强国,都离不开文化事业的强盛,离不开文化产业的强壮。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优先安排与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文化项目,深入实施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坚持以市场为主导,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实行大战略引领、大项目带动,以大企业为骨干,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之路,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石、人才是保障。各领域文化拔尖人才,是文化建设的领军人物,是文化强国的重要标志,在一定程度上是国家的文化代言人。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培养一大批善于开拓文化新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一大批掌握现代传媒技术的专门人才,培养一大批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一大批适应文化走出去需要的国际化人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推动文化创造、文化传播,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加快文化人才队伍培养,还有一个体制机制、动力源泉的问题。好的体制机制来自改革,文化发展动力源于改革。党的十六大以来,是改革给文化发展带来好的体制环境,是改革给文化建设增添了新的动力活力,这已经得到宣传文化界和社会各方面的普遍认同。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文化体制改革正处于攻坚克难、深入推进的新阶段。要按照“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巩固提高、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总思路,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着力破解改革中遇到的关键难题,着力破除文化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包括文化创造和文化传播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文化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使文化建设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总之,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强国目标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全党全社会都应当在全会《决定》精神指引下不断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上建设文化强国、实现文化自强。我们有理由相信也应该相信,中华文化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我们必须牢记也应该牢记,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任重道远,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坚持不懈地开拓前进、砥砺前行

文化自信不是文化自大,不是要排斥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机制。这是我们在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时需要着力把握

由于中国政治体制的原因,中国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大多源于中国官方的宣传和积累,民间文艺也大多是有官方的参与甚至包办。民间文艺的发展和兴起虽然由于政府的支持,宣传力度很大,却缺乏长足的进步和劲头,就像没奶的孩子,永远长不大。历史上的百家争鸣,唐时的唐诗都是影响深远。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文艺缺少管束、监督,政治混乱、战争不断,文艺在很大的程度上负责的是人民社会寻求更好发展和生存的手段和方法,所以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唐诗和唐时文化——唐代的贞观之治,经济文化比很多时候都开放,人们不仅追求物质的满足,也追求精神上情趣和境界。

篇2:浅谈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

2011年10月31日09:02

来源:《党建》

强卫:以文化的高度自信和自觉实现文化的自强--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党中央高瞻远瞩、总揽全局,主动适应时代的变化,对推动我国文化复兴做出的新的重大战略部署。《决定》完全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要求,完全顺应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精神家园的共同意愿,完全体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必将成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指导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纲领性文件。

青海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近年来特别是省十一次党代会以来,不断加大对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开发和推介力度,特色文化及文化产业发展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成效。但特色文化产业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把文化产业打造成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增强青海文化软实力还面临诸多困难。因此,推动青海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键是要深入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切实遵循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始终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是要进一步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推进文化自强,实现青海特色文化和文化产业的跨越发展。

树立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它体现了对自我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提升民族自信心的重要源泉。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青海形成了与自然环境相适应、与时代发展相呼应、与各方文化相交流的具有独特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的高原特色文化体系,展现出一幅多民族多元文化共生共存、相互融合、交相辉映的绚丽画卷。从地理地形看,青海中东部属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带,西部、南部属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渊源使青海从古代到现代的文化留存和积淀都极为丰富,昆仑山、三江源、青海湖、河湟谷地、柴达木盆地、草原、山脉、戈壁、大漠等各种文化承载物绚丽夺目。从历史发展看,中原的汉文化、中亚的伊斯兰文化、东北和蒙古高原的游牧文化与青藏高原的藏文化在这里长期碰撞、交融,各民族文化和睦相处,多元和谐,显示出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从自身特点看,青海文化既有浓郁的西北少数民族文化气息,又有厚重的中原文化特质,既具有历史传承的悠久性、区域分布的差异性,也具有创造主体的多元性、建构形态的独特性、发展融合的包容性和传承创新的时代性等鲜明特点。然而,青海的文化虽然丰富独特,但由于受历史、地理、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制约,文化的挖掘、保护、开发、弘扬的力度相对滞后,文化发展的步伐较为缓慢,甚至因为落后使各族群众产生了文化上的自卑感,制约着青海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青海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首先要进一步深化对文化省情的再认识,树立全省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

一方面,要深入解放思想,为增强各族群众的文化自信提供重要思想保障。近些年来,青海全省下下通过深入解放思想,明确提出了发展特色文化和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名省的奋斗目标,极大地激发了全省人民的文化自信,但一些干部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的倾向仍然存在。树立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是要不断破除只注重文化意识形态属性和宣传教育功能,不注重文化的商品属性和消费功能的观念,树立文化也是重要生产力,也能产生巨大经济效益新理念;就是要不断破除就经济论经济、就文化论文化片面观念,树立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一体发展的新理念;就是要不断破除小文化意识,把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统筹谋划,不断树立文化发展的大战略、大观念、大使命,有效克服文化发展上不敢作为、不敢抢先、不敢竞争的自卑感。

另一方面,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为增强各族群众的文化自信提供充足活力。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与世隔绝,都需要从其他文化中汲取养分。因此,树立文化自信,推动青海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既要立足省情实际,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深入挖掘和提炼青海历史文化的精华,尤其是要进一步挖掘高原多民族文化交融发展的宝贵资源,使之不断发扬光大,成为涵养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不断从文化发展的延续性方面提升全省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又要准确把握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发展大势,以开阔的视野、博大的胸怀、敏锐的眼光对待外来文化,大胆吸收借鉴其中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合理取舍、择善而从、创新提升、为我所用,不断从文化发展的创新性方面提升全省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

总之,虽然青海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文化发展基础相对薄弱,但只要像重视矿产资源开发一样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特别是不断提升全省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青海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在文化领域异军突起,形成特色,取得成绩。

增强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反映了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它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回顾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改革时期,都紧密结合时代条件,从实现党的中心任务出发,高举发展先进文化的旗帜,阐明党的文化纲领和奋斗目标,提出切实有效的文化政策,有力地推动了党的各项事业顺利发展。实践充分证明,正是有了这种高度的文化自觉,我们党才始终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保持着旺盛的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当前,青海已经进入经济加速发展、产业加快转型的关键阶段,正面临着着力推动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重繁重任务。面对新的形势,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既是青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现实需要,也是促进青海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紧迫任务。进一步增强青海各族人民的文化自觉,关键要把握好改革创新和推动实施两个重点。

在改革创新方面,要把握规律,深化改革,进一步增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动力。今年以来,青海就文化改革发展问题进行了专项调研,正在制定支持文化发展的政策意见和编制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下一步,要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的总体要求,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主题,深入查找文化发展改革面临的难点、重点问题,加快改革速度,提升发展质量。一是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积极探索国有文化资产监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等管理和运营新模式。二是着力推动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重点做好专业文艺表演团体、非时政类报刊社、广播电视资源整合等改革,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国有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和股份制改造,推动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三是抓住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有利时机,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总之,要通过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步伐,激发文化事业、文化企业发展的内在活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在服务群众中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在推动实施方面,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形成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合力。一是坚持把加快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地区考核评价体系,做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同部署、同督查、同落实,切实做好文化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二是按照“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宣传部门协调指导、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要求,加强组织协调,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各项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大文化管理模式,整合部门职责,统筹管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连续性,为文化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三是坚持以发挥各类人才作用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引导人才合理流动,不断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

推进文化自强

文化自强,是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的重要目标。只有真正实现文化自强,才能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供重要源泉,为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提供强大力量,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供基本需要。近些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青海全省上下立足省情实际,突出特色,牢牢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坚持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同推进,基本形成了青海的文化优势,文化的吸引力、影响力、创造力和竞争力日益增强,建设文化名省的步伐不断加快。

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实现青海文化的自强,就是要进一步打造提升青海的特色文化品牌。一是着力打造昆仑文化品牌。昆仑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原始崇拜,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共同追寻的精神家园。通过挖掘、整理、继承、丰富昆仑神话和文化资源,积极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昆仑文化成为青海最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文化品牌。二是着力打造宗教文化品牌。整理、保护好异彩纷呈的多民族多宗教文化资源,发挥好以塔尔寺、瞿坛寺、东关清真大寺等为载体的宗教文化旅游品牌的作用,推动宗教文化和文化产业向纵深发展,大力弘扬优秀的民族宗教文化,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着力打造河湟文化品牌。河湟文化绵延两千多年,留存了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卡约文化和喇家遗址等历史文化遗存,见证了青海开发建设和民族团结融合的灿烂历史。如今,河湟地区农耕文明和耕读文化的气息依旧浓厚。要进一步深入挖掘以屯垦戍边为重点的河湟谷地开发建设史和民族关系史,选择重大事件发生地、文化遗迹和历史人物等,建设文化设施,彰显河湟文化底蕴。四是着力打造格萨尔文化品牌。格萨尔是世界最长的活态史诗,在藏族、蒙古族、土族、裕固族、普米族等众多民族中广泛流传,影响深远,2009年被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草原文化的重要代表。要逐年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完整的格萨尔传承体系,使其成为藏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五是着力打造“两弹一星”文化品牌。青海是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发基地,是“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形成地。以原子城为依托,全面展示“两弹一星”在艰苦条件下研制、生产的过程,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大力宣传青海在祖国国防建设中的杰出贡献,是青海革命传统文化品牌打造的重点,也是重要优势。此外,还要倾力打造吐谷浑文化品牌、热贡文化品牌、青海花儿品牌等,不断形成青海特色文化品牌体系,推动青海特色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实现文化自强,还需要有完善的硬件设施做保障。针对青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尚不够健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总量不足的实际,按照中央《决定》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大投入,搞好布局、统一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采取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办法,不断加大文化载体、设施、硬件的建设力度,夯实发展基础,切实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一是加快建设传统的标志性大型文化设施,超前规划高科技的现代文化设施,建设改造省美术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一批省级文化重点工程。二是加快建设具有青海地方、民族特色的群众性文化设施,扶持各州市地县建设数字影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等。推进各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改造提升基层文化设施。三是加快建设西宁青海影视文化产业园、日月山唐蕃古道博物馆等一批展示青海特色文化的基础设施。四是不断突破薄弱环节,拓展青海民族语影视译制中心,占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阵地。五是弥补历史欠账,对城镇发展中拆迁的文化设施,在建设中予以重建;对过去拆迁中未能重建的,通过调查摸底后对相关文化设施恢复重建。同时,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兴文化业态,优化布局、优化结构、优化配置,不断增强文化发展的后劲、提高文化发展的效益,努力使青海特色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百花园中一朵夺目的奇葩。

篇3:浅谈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

文化自觉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 是一种强大精神力量, 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文化自觉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 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 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觉这个概念最初由费孝通先生于1997年提出。他说:“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 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 理解并接触到多种文化的基础上, 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 确立自己的位置。”而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及其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既要坚守自己的优秀文化, 又要通过交流和交融, 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既要正确对待自己的文化, 又要正确对待别人的文化。

一、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同属认识论的范畴, 都是对文化的属性、价值、影响、作用等方面的根本认识

文化自觉本质上是对文化价值的觉悟觉醒, 提升文化自觉需要我们有对文化意义、文化地位、文化作用的深度认同, 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信心, 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我们有对历史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当代中国文化的理性审视, 对世界历史文化、异域民族文化、现代文明成果的包容借鉴。一个民族的觉醒, 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五四”运动以来, 中国人就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生命力的信念。鲁迅曾经写过文章, 驳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说法, 认为当时虽有“自欺力”的笼罩, 但我们还是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我们从古以来,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有拼命硬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 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毛泽东曾说中国自有科学的共产主义以来, 人们的眼界提高了, 中国的革命也改变了面目。新中国成立前夕, 毛泽东又自豪地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 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 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 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 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 就其精神方面来说, 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比方美国的国务卿艾奇逊之流, 他们对于现代中国和现代世界的认识水平, 就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普通战士的水平之下。”毛泽东这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非同一般, 号召力强, 极大地激励了我国人民, 在我国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高潮。

改革开放以来, 邓小平同志清醒地认识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郑重提出:“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 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 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 也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 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上, 胡锦涛同志再次强调:“面对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的新形势, 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 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 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以上这些都是引领中华文化前进的领袖人物从认识论的角度深刻认识不同时期的文化发展以及社会思潮, 始终以强烈的文化使命感追求文化的先进性, 引领中华文化融入人类文明的主潮, 同时也充分说明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推动文化发展具有极端重要性。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供动力和支撑。

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有了

文化自觉才能有文化自信, 有了文化自信才能有文化自强, 文化自强又会产生新的文化自觉

提升文化自觉, 增强文化自信, 目的是要实现文化自强。文化自强本质上是对文化强国的向往追求, 实现文化自强需要我们有对文化道路、文化方向、文化灵魂的正确把握, 对文化创造、文化传播、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人才队伍培养的协同推进。英国人类学家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 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而对文化的认识, 形成了文化自觉, 进而形成文化自信。这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从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发展过程看, 陈独秀有了初始认识, 表现在对中国青年提出的抉择六义上:自主的非奴隶的, 进步的非保守的, 进取的非退隐的, 世界的非锁国的, 实利的非虚文的, 科学的非想象的。希望青年成为推动时代前进的主人。瞿秋白作了新解, 并在《赤都心史》中说:“人处于各种民族不同的文化相交流或相冲突之时, 在此人类进步的过程中, 或能为此过程尽力, 同时实现自我的个性, 即此增进人类的文化, 或盲目固执一民族的文化性, 不善融洽适应, 自疲其个性, 为陈死的旧时代而牺牲, 竟或暴露其无知。”在延安时期, 毛泽东主张对封建文化和帝国主义殖民文化进行坚决批判, 同时要大力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 并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文化纲领, 其根本性质, 必须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是坚定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至此, 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基本形成。改革开放后, 邓小平同志摒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念, 坚持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精神武器, 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行动纲领, 并在强调经济建设是新的历史时期党的中心工作的同时, 又特别指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导性地位, 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重视科学和教育, 成为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文化行动指南。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胡锦涛同志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达到了新的高度,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我们以更加强烈的文化自觉、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 更加积极主动地担当起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 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实现文化自强。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正逐步显现出其应有的国际地位。以传播中华文化的孔子学院为例, 从2004年底至今, 已在全球开办了387所孔子学院和509所中小学孔子课堂, 覆盖了全球108个国家和地区, 受到当地社会各界的欢迎。今年我国作家莫言摘取了诺贝尔文学奖, 这也说明了我国的文化影响力和软实力正在悄然壮大。

三、充分发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重要作用, 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十八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 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 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因此, 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 我们一定要正确处理好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关系, 提高文化自觉, 增强文化自信, 实现文化自强。

一是要深化对文化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文化是国家发展和繁荣的强大力量, 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在当前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必须站在时代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战略高度, 深刻认识文化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是要加强对文化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必须深刻认识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当前应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文化发展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 保持清醒头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 处理好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学习吸收外来文化与发扬光大民族文化、繁荣文化事业与发展文化产业等关系。

三是要强化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当前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每个人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应以强烈的责任意识, 自觉担当起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共同意志、提振民族精神的历史责任, 下大力气解决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价值扭曲等问题, 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四是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 应充分尊重和肯定,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利用, 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 大力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们前进的精神力量。

五是加强对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宣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根,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中华优秀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 也是中华优秀民族文化与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结合, 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必须大力弘扬当代中国先进文化。

六是要加强对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成果是人类社会所共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种开放性文化, 它承认并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学习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优秀文明成果。要坚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原则, 积极学习、辩证取舍、科学吸纳各国优秀文化成果, 在博采众长中不断赋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大生机和活力。

此外, 还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坚持以文化创新为动力, 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大力发展广西文化产业, 建设民族文化强区

建设民族文化强区, 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具体行动。努力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壮乡风格、和谐兼容的民族文化强区, 必须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 着力打造千亿元文化产业, 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当前, 广西文化产业发展规模仍处于全国中等偏下水平, 总体实力偏弱。根据自治区统计局的有关数据, 2010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只有180亿元, 占GDP的比重为1.88%, 而且自治区各市的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超10亿元的市分别为南宁市59.29亿元、桂林市34.2亿元、柳州市19.08亿元、玉林市18.13亿元。这四个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30.7亿元, 占全区的比重达到72.54%, 其他10个市只占全区的三分之一, 地区发展不平衡明显。文化服务业占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8年的67.83%, 下降到2010年的54.68%, 下降了13.15个百分点。与全国相比, 广西壮族自治区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为主体的核心层文化服务业比重较低, 文化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如2010年广西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业实现总产出为161亿元, 实现增加值37.71亿元, 相当于当年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的20.9%, 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0.4%。在全国新闻出版业中, 印刷复制业一直是全行业的主体产业, 2010年的总产出占全行业的65%, 增加值占全行业的60.5%。而在广西新闻出版业中, 印刷复制业的总产出比重偏低, 2010年仅80亿元, 占全行业的49%, 低于全国16个百分点。另外,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发展格局仍然比较单一, 投资结构不够合理。缺乏大型的文化产业交易平台以及文化产权交易所和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具有创新、创意、研发水平的文化企业不多, 创造内涵深刻、形式新颖、技术先进的精品力作和知名的文化品牌有限。体制改革仍然滞后, 整体创新能力不强, 用人机制不灵活;社会投资不积极;艺术创作队伍的市场意识还不够强;文化产业政策还有待完善和进一步落实;文化产业设施落后, 文化产业经营机制与发展速度不相吻合, 文化市场管理监督仍有死角;新旧体制间的矛盾仍然存在冲突, 等等。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 我们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充分认识广西发展文化产业的优势与不足, 加快改革发展步伐, 将人文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

(一)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要按照中央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 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进度, 完成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企事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 加快文化事业与文化企业剥离, 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中介服务机构, 提升文化产业市场化程度, 充分发挥文化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 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二) 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

要尽快瞄准国际国内两大市场, 制定和实施推进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从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大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性财政专项投入, 对列为重点文化产业的项目给予低息或贴息贷款, 通过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施带动广西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通过实施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和财政税收政策, 鼓励和吸引各种社会资金投入文化产业, 形成文化产业多元投资的新格局。

(三) 积极培育以国有为主导的文化产业生产经营主体, 引导和扶持民营文化企业有序生产

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 广西要进一步整合优良资源, 对国有文化产业加大扶持力度, 将它们打造成广西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 使它们成为打造千亿元文化产业的排头兵。大力扶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 放宽市场准入。对民营文化企业, 在资金扶持、项目审批、政府采购、职称评定、命名表彰等方面, 切实做到与国有文化单位一视同仁。

(四) 实施文化产业人才工程

广西已经具有一批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化产业人才, 但他们大多各自为战, 没有形成合力。要建立科学的文化产业人才成长和选拔机制, 为文化产业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环境。创新文化产业人才管理体制, 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充分激发人才创新能力。充分利用高校的平台培养文化产业人才, 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五) 注重创意、打造精品的发展策略

要增强文化创意对文化产业领域的渗透, 使最新的文化创意和设计理念延伸到文化产品和服务生产、制作、传播、营销的全过程, 最大限度地提升相关产业的文化含量和文化附加值。对内要增强竞争力, 对外要加大宣传力, 强化对企业以及产品的宣传包装, 努力提高知名度, 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六) 积极开发利用广西本土文化资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山水文化、海洋文化、生态文化魅力独特, 丰富多彩, 自然景观得天独厚。深入研究本地文化资源的精髓, 高质量地深度开发利用本地文化资源, 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选择。我们要重点发展民族文化、红色文化、海洋文化、生态文化, 巩固提升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印象·刘三姐》、漓江画派、广西出版等一批文化品牌, 使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精品享誉中外。

(七) 在市场开发上要立足广西, 面向全国, 走向世界

广西沿海、沿江、沿边, 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 是连接中国与东盟的桥头堡。广西在语言、文化、习俗等方面与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等国有不少相似相通之处, 文化产品容易引起这些区域民众的共鸣。同时,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 东盟国家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要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平台, 以东盟国家为重点, 打造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中国-东盟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的综合平台。

(八) 坚持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支撑

要自觉站在科技发展的最前沿, 积极推进文化与科技相融合, 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 大力培育新兴文化业态, 推出更多兼备科技含量与文化含量的新兴文化产品, 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 抢占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要以数字技术、软件技术、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为支撑, 提升创意设计业、新闻出版业、动漫游戏业、音乐及影视制作等的研发、生产、传播和营销能力, 做大做强广西的文化产业。

(九) 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带动作用

广西日报社、广西电视台、广西人民广播电台作为广西的主流媒体, 主要任务是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向国际国内宣传广西, 传递广西的发展变化信息, 对于提升广西新形象, 扩大广西影响力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它们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条件, 而且能起到带动作用。如果在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将激励这些主流媒体积极投身到发展广西文化产业中来, 从各自的实际出发, 有针对性地发展文化产业, 使广西的文化产业实现新的突破。

摘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无穷力量, 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力武器!文章试从哲学的视角, 考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 研究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地位和作用, 充分认识广西的文化优势和不足, 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加快发展广西文化产业, 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正确认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增强民族文化的必要。

篇4:文化自信自觉自强的轻骑尖兵

一、坚持文化自信:作为人类说唱功能的集中体现,曲艺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基因

曲艺是说唱艺术的统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积淀,伴随整个中国历史而发展,具有不可比拟的艺术价值和功能,这是曲艺拥有文化自信的根本所在。

从曲艺是对人类说话功能的艺术化角度看,早在原始社会亦歌亦舞亦说亦演的混一艺术活动中就蕴含着说唱因子。逮至周秦时期,便出现了以师旷、左丘明为代表的瞽矇、俳优等讲史讽谏的专业说唱艺人,《左传》《国语》等史学经典正是根据左丘明的讲史资料汇编而成。曲艺是劳动人民的艺术,广大劳动人民不仅是曲艺的欣赏主体,更是创造主体,许多艺人都来自民间,许多曲种就产生于田间地头。人民的滋养使得曲艺种类最繁盛的时候达千余种,遍布中华大地,至今仍有400多种留存。

在2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曲艺真切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风貌,影响推动了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四大古典名著中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均由民间话本整理而成,其叙述风格明显刻有评书评话的痕迹。《江格尔》《格萨尔》等一些少数民族的英雄史诗,也通过说唱极富生命力地保存至今。古代社会,曲艺渗透在城镇乡野的每一个角落,在讲史、侠义、公案、神怪、世情故事中,传递着中华民族最朴素的“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的价值理念,润物无声的教化形成了中华民族温和包容、仁爱重义的民族性格和信念追求。

曲艺因其通俗易懂、短小精悍、简单便携,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文艺轻骑兵”。曲艺界常讲的“千军万马,全靠咱俩”“装文装武我自己,好似一台大戏”,就是对总理赞誉的形象诠释。曲艺演出简单,舞台美术简单,人数少,伴奏乐器少,一板一醒木一鼓一副琴,通过一人多角、化入化出的表演就能够把千人百态展现得惟妙惟肖,是为曲艺“小”的特点;曲艺创演周期可以非常短,几日甚至连夜即可成型,排练也十分方便,是为曲艺“快”的特点;曲艺演出不受环境制约,随时随地都可以展开演出,是为曲艺“灵”的特点。小、快、灵,使得曲艺这个从人民群众中产生、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在价值观传播方面十分高效。

二、坚持文化自觉:在文艺吹响前进号角的历史关头,曲艺当仁不让地成为了灵活机动的轻骑尖兵

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离不开文艺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的重要作用。两年来,广大曲艺工作者充分发挥轻骑尖兵的功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中国精神为灵魂,以中国梦为时代主题,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凸显了贯彻文化自觉的坚定信念。

以人民为中心,是曲艺艺术和曲艺事业得以繁荣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必须坚持的导向和方向。导向方向正确,事半功倍;导向方向错误,则事倍功半,甚至走向反面。在创作上,曲艺必须发挥最具生活底色、最具草根气质、最受群众欢迎的优长,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汲取生产生活中的营养,创作出极富文学魅力、表现张力、价值感染力的优秀曲艺作品。如长子鼓书《起乳名儿》、大同数来宝《工钱》等作品,都是重生活、接地气、亲百姓,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曲艺作品。在工作上,曲艺能及时抵达人民群众文化需要的最深处。中国曲协充分发挥曲艺小快灵的优势,持续开展“送欢笑、到基层”品牌活动,团结引导带动全国曲艺工作者,涉农田、进课堂、下矿井、走军营,十余年间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为上亿观众送去了笑的愉悦和幸福的种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奉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这个曲艺传统升华出新的内涵。

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广大曲艺工作者担负着传播中国精神的庄严职责。曲艺通过说唱叙事,秉承写意取象、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史喻今、说事明义的艺术风格,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趣悦人,引导人们去主动欣赏美,提高人们对事件的判断力和洞察力;曲艺讲究入乡问俗、把点开活、抓哏现挂,与观众交流互动性强,抖响包袱儿展现的是与观众的同频共振,“评书无评,如目无睛”更形象地点出了曲艺表演的独到之处。可以说,曲艺具有天然高效的价值观传导功能,在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等方面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指导下,全国曲协系统上下联动、以点带面、稳步推进, 245场曲艺专演在祖国各地连番上演,生动传递了“国是家、勤为本、俭养德、诚立身、孝当先”的“我们的价值观”,深情讲述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感动了亿万观众。文化更要走出去,曲艺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方面独具价值,“中华曲艺海外行”工程的强力实施,使六大洲近20个国家10余万人,领略到了中华曲艺艺术的独特魅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润物无声,正是曲艺“说书唱戏劝人方”作用的时代再现。

爱国主义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中国梦是文艺创作的时代主题,是凝聚人心的最大公约数。抓住这两个主题进行创作,总能够激发人们的精神动力。曲艺有彰显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像《杨家将》《岳飞传》这样展现民族大义的爱国曲目数不胜数。遍观近两年创作出来的曲艺作品,很大比例都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如苏州评弹《徐悲鸿》、潞安大鼓《一个都不许死》、河南坠子《乔派往事》等,用极具故事性的微观叙述,以小见大,借事喻意,展现了宏大背景下的民族精神。聚焦中国梦主题,更有一大批抒发国家梦、民族梦、人民梦的优秀作品涌现,山东快书小品《都是考官惹的祸》、四川清音《莲花开》、苏州评弹《牵手》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些作品的出现,与曲艺每每在重要时刻、重大事件、紧要关头,总能第一时间反应、迅速行动的本能密切相关。抗战胜利70周年、长征胜利8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扶贫攻坚”等战略,全国曲艺工作者自觉地精心创作主题鲜明、立意深远的优秀作品,向人民报告、向和平致敬、向党汇报,展现了曲艺工作者的家国情怀,唱响了时代进步的主旋律,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追梦筑梦圆梦的奋斗热情。因此运用曲艺擅长的表达方式展现好的创作主题,一定能收获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nlc202309090522

团结引领、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在行业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是新时期中央赋予曲协组织的新职能新定位。大力加强行业建设是曲协组织履行职能和发挥作用的应有之义,是曲艺有效发挥价值功能的前提和基础。曲艺行业建设包括曲艺行业发展链条的各个环节,行业教育是重点,行业服务管理是抓手,行风建设是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最终是为了构建平等互助、敬业乐群、融洽和谐、奋发有为的良好曲艺生态。中国曲协率先出台《中国曲艺工作者行为守则》和配套实施办法,组建行风建设委员会,完善行风建设体制机制,密切关注业内动态,对行业中出现的封建班主、行业寡头,旗帜鲜明地加以抵制并做好引导工作,通过团结广大曲艺工作者,特别是发挥德艺双馨曲艺家的示范作用和做好对体制外曲艺工作者的思想引领,使曲艺界洋溢着健康向上的和风正气。打铁还得自身硬,只有提升广大曲艺工作者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才能真正用作品和人格魅力给人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

三、坚持文化自强:只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曲艺才能迸发出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大正能量

人民群众是曲艺发展的力量源泉。曲艺发源于人们的实践,曲艺创作表演离不开对生活的体悟,所创造的成果更要回馈人民群众。只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牢牢把握曲艺发展的新趋势、新气象、新风尚,把行业建设作为基础、把创新作为动力、把创作优秀作品作为中心环节,曲艺才能实现文化自强,才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发挥出最大正能量。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在曲艺界大力加强行业建设的今天,一定要有这样的大局观。曲协组织作为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曲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同时要成为行业治理的核心枢纽,还应具备学术性、专业性、行业性、公益性。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简政放权的背景下,丰富和拓展广大曲艺工作者最关心的职业发展、艺术创作、学习提升、法律援助、诉求表达所需要的行业管理方法手段,扩大组织和工作覆盖面。通过培养行业领军人物,团结引领广大曲艺工作者,围绕中心建功立业,自觉培育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发挥行业建设主导作用,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完成好相应的角色任务。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中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居首。而创新更是文艺的生命。曲艺界的老话“一遍拆洗一遍新”“要当好唱手,就得四海走”道出了创新的真谛。正所谓体育靠竞赛,艺术靠交流。实现曲艺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做到集成对接、引进吸收、结合融入十分必要。只有不断搭建展演展示、评奖办节、志愿服务、研修研讨各种交流平台,让南北少数民族曲种充分交流,老、中、青、少同台竞技,创作、表演、理论互相磨合,才能擦出创新的思想火花。

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曲艺艺术和曲艺事业要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出一大批无愧于伟大时代、伟大民族的优秀作品。曲艺创作应该呈现一种“紧贴大地飞翔”的姿态,放飞想象的翅膀,脚踩坚实的大地。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永远是曲艺人的态度和努力方向。广大曲艺工作者要常下基层、常在基层,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努力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

只有树立对过往历史的文化自信,才能够坚持不忘初心的文化自觉,才可能拥有担负使命应有的文化自强。在当前这个文艺发展的最好时代,曲艺这朵文艺百花园中的奇葩,有理由、有信心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书写独特的绚丽篇章。

篇5:浅谈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

日期:2012年03月16日 来源:《求是》

http://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文化是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是综合实力的有力支撑。青海文化资源丰富,地域特色鲜明,发展文化的基础良好。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青海要着力提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建设文化名省。

提高文化自觉,充分认识建设文化名省的重大意义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提高文化自觉,关键是要全面认识文化发展对于国家、民族及青海的重大意义。

文化的演变和发展反映了人类历史的演变和发展。只有掌握了文化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才能顺应时代潮流历史大势。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吹响了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军的号角,这是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

综合国力的竞争,深层次是文化的竞争。只有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面对我国文化领域广泛而深 刻的变革,我们党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对现实挑战的深刻洞察。

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导。只有引领中华文化复兴的时代潮流,才能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物质基础日益坚实的关键时刻,作出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大部署,这是对未来趋势的科学判断。

青海作为多民族多宗教的西部欠发达省份,提高文化自觉,推动文化名省建设,尤其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推动文化名省建设是推进青海发展的应有之义。文化产业已经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撑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目前,北京等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了10%,而青海仅为1.66%。文化产业是一种科技含量高、资源能耗低、环境污染小、知识密集的绿色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既能增加就业、拉动内需,又能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推动文化名省建设是提升青海形象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大美青海”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但“大美”主要体现在自然地理之美、生态环境之美上,对文化方面的内涵美挖掘运用不够。尤其是青海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还没有充分挖掘。要进一步提升“大美青海”文化品牌形象,深 入挖掘其人文精神、文化气派和文明底蕴,赋予其更深更广更多的内涵。

推动文化名省建设是造福青海各族人民的内在要求。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近年来,青海文化消费已经进入持续增长阶段,但在全国仍处于较低水平,全省图书馆、电影院等文化设施普遍匮乏,基础条件差。要准确把握青海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现实需求,加大文化惠民力度,努力满足人们求知、求乐、求美的强烈愿望。

推动文化名省建设是巩固青海民族团结的重要法宝。青海是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地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必须进一步加强各民族之间、各宗教之间文化的交融与交流,真正实现各民族、各宗教在文化上的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形成共同的文化追求,凝聚共同的价值取向,夯实青海民族团结、长治久安的文化之基。

增强文化自信,深刻分析建设文化名省的现实依据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体系和文化价值的肯定、坚持与弘扬。长期以来,青海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形成、发展和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逐步形成了以昆仑文化为主体的多元一体文化格局,这成为青海增强文化自信的现实依据。

青海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从地理空间看,地 理环境对文化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青海是山之宗、水之源,昆仑山、唐古拉山、祁连山等山脉构成了名副其实的“亚洲脊柱”,黄河、长江、澜沧江等形成了闻名于世的江河源头。山是骨架,水为血脉。青海的山脉水系呈扇状向北、东、南三个方向发散,延伸辐射中华大地,构成了中华民族生存繁衍和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的地理空间。从人类起源看,起源于青海高原的羌人、戎人是中国许多古老民族的先民,在不断发展、迁徙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早期文明。历史上的炎帝部落既是生活在青海高原古代先民羌人的祖先,又是华夏民族的结合体。从文化起源看,昆仑山被誉为中华民族的“龙祖之脉”,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坐标”。昆仑文化作为青海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凝结着中华文化中“和谐、和平、和睦”、“天人合一”的思想,对海内外中华儿女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

青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交融地之一。民族文化在青海交汇。自古至今,先后有戎、氐、羌、匈奴、吐蕃等20多个民族在青海生活,经过千百年的融合演变,形成了现在的汉、藏、回、土、蒙古、撒拉等6个世居民族,各民族的音乐、舞蹈、医学等文化艺术交融相汇,形成多民族文化共生共存的生动局面。宗教文化在青海共生。本土原始宗教苯教、萨满教、道教等与外来的佛教等宗教文化交流碰撞、相互融合 吸收。儒家学说、藏传佛教、汉传佛教、伊斯兰教、道教等多种宗教扎根青海,和谐并存,共同发展。传统文化在青海延续。自古以来,各种文化在青海争奇斗艳,逐步演绎形成了河湟文化、三江源文化、柴达木文化、吐谷浑文化、格萨尔文化、热贡文化等文化形态,并衍生出“花儿”、“安召”、“轮子秋”、藏族舞蹈、藏族民歌“拉伊”、回族撒拉族宴席曲等多姿多彩的文化形式和特有的艺术风格。众多文物古迹,从不同侧面反映出青海传统文化的绚丽多彩。现代文化在青海绽放。青海各族人民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为传统文化注入了现代元素。热贡艺术、湟源排灯、土族盘绣等,都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完美结合,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青海贤孝、平弦、藏戏等传统曲艺戏剧,经过现代艺术形式和科学手段的提升改造,重现活力。近现代以来,涌现了王洛宾、昌耀、朱乃正等一大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文化名人,诞生了《在那遥远的地方》、《金瓶似的小山》、《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等诸多富有青海文化元素的文艺作品,青海正迎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春天。

青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展现地之一。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是中华文化传统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核。在党的领导下,青海各族人民继承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时期,不断弘扬和发 展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西路军将士在祁连山区浴血奋战,表现了坚持革命、不畏艰险的英雄主义气概和为党为人民英勇献身的精神。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团结奋斗、科学务实”的柴达木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聚集到青海的金银滩,成功研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锻造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以来,青海各族儿女铸就了“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和“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展示了“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精神在青海高原的具体展现,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已成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现文化自强,正确把握建设文化名省的科学方法

实现文化自强,建设文化名省,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党的领导和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运用唯物论、辩证法和“两手抓”的方法,着力处理好“五大关系”。

正确处理“魂”与“体”的关系。当代中国文化的“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的“体”,包括国民教育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以及各种形式的文 化产品和服务等。“魂”和 “体”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要始终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文化名省建设的全过程和方方面面。

正确处理“教”与“乐”的关系。文化既有社会教化、引领风尚的“教”的功能,又有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乐”的作用。要把“教”与“乐”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始终坚持正确创作方向,不断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不断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积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努力为各族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正确处理“政”与“企”的关系。文化建设既有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也受经济发展规律的影响和制约,既包含公益性文化事业,也包含经营性文化产业。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重视文化建设、研究文化工作、发展文化事业。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进入文化市场、投资文化项目、发展文化产业。

正确处理“管”与“放”的关系。“管”,就是要把文化有效管起来,不能放任自流;“放”,就是要让文化迸发活力,不能死气沉沉。“管”和“放”,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要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业单位依法运营管理的文化管理体制;又要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 极作用,建立健全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实现“管”和“放”的有机统一。

正确处理“多”与“精”的关系。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是文化改革发展的基础力量,高层次领军人物和专业文化工作者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要创新思路、强化举措,在壮大基层文化人才队伍上下功夫,在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上下功夫,努力走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之路。

提高文化自觉是建设文化名省的先决条件,增强文化自信是建设文化名省的依据所在,实现文化自强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最终目的。青海将以自觉、自信、自强的姿态,抢抓机遇,开拓奋进,全力推动全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文化名省。

篇6:浅谈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点滴体会

金 良 铸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其中之一。

什么是文化自觉与自信。“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晚年一个重要的思想贡献。其核心有两点:一是正确认识自己的文化;二是正确对待别人的文化。《决议》中说,“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理解,所谓的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所谓的文化自信,主要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我们要有什么样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做到文化自觉,就是要自觉地认识到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自觉地认识到文化作为社会经济重要支撑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自觉地提高文化对历史进步,社会前行,人民幸福的时代担当和重要职责。做到文化自信,就是要对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分自信。对党领导的、人民创造的文化充分自信。同时要对我们坚持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多样性、对与时惧进的马克思主义,对文化建设的一元化指导作用要充分自信。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防止的一些倾向。《决定》强调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强调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强调文化要与时俱进。这就是说,我们对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要抱正确的态度。如果对外来文化一律兼容并包、全盘西化,或抵制拒绝引入,对传统文化逆向解构、颠覆、拆缷、那就叫文化的不自觉、不自信。在当今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我们要放眼世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既要充分认识和坚守自己的文化,又要善于学习借鉴他人的文化。“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对传统文化首要的是学习和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怎样去爱国、怎样去爱家乡、怎样去爱他人。其次是对传统文化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毛泽东同志说:“文学艺术对于古人和外国人的毫无批判的硬搬和模仿,乃是最没有出息的最害人的文学教条主义和艺术教条主义”。另外,要给文化创新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要坚持“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即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上一篇:美国留学四大下一篇:如何建立企业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