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语言文字 构建和谐校园

2024-06-23

规范语言文字 构建和谐校园(精选8篇)

篇1:规范语言文字 构建和谐校园

规范语言文字 构建和谐校园

——解放街小学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汇报材料

我校创建于1905年,已走过百年历程。现有教职工94人,专任教师92人。教学班36个,学生1815人。近年来,我校认真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政策,把推普工作纳入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纳入学校常规管理,纳入教师基本功训练,将其渗透到德、智、体、美和社会实践各项教育活动中,推进了我校素质教育的进程。在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工作中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开展工作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完善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

1.成立了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领导小组。自200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实施以来,我校积极贯彻执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政策,大力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进程。学校成立了一把手校长总负责的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来说由校长张建喜同志担任组长,副校长杨茂文、公吉宏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六名年级组长担任成员;各科教学齐头并进,通力协作,各司其职,形成语言文字工作管理网络。在具体操作上,把语言文字工作列为学校的一项重点工作,做到工作前有计划、工作中有落实,阶段后有总结。

二、加强制度建设,将语言文字工作落实到各项日常工作中 1.学校分管领导每年召开专门会议,认真学习上级有关语言文字工作文件精神,专项研究布臵工作任务,研究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制定细则,组织培训,实施测试,增强了全校教职工做好语言文字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为推动全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

础。学校制定了《解放街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制度》、《语言文字工作奖惩制度》、《教师语言文字规划化考核标准》等规章制度,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2.学校和相关学科都在计划和总结中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纳入相关工作部署中。

3.学校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纳入教学要求。从教师的讲课、板书、作业批改,到学生的作业、课堂发言、平常的交流,都要求讲普通话、用规范字。并作为教学检查的重要内容。

4.加强对教师的基本功训练测试,把板书和普通话作为两项重要内容。并定期进行语言文字竞赛。督促教师提高自身的语言文字基本功。

5、将语言文字工作与教职工的业务考核相结合,始终把它列为教师考核和业务评优的条件之一。

三、加大宣传学习力度,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学校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汉语拼音方案》等法律及规章制度;定期宣传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校内设有语言文字宣传板报、永久性宣传板等;学校利用红领巾广播站、电视台、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各种渠道和方式,多管齐下,大力宣传语言文字规范化,在全校师生中达成共识,掀起热潮。校园内有固定的宣传语言文字工作的标语、张贴画,校内公共场所都设有使用规范语言文字的指示牌。学校领导把这项工作作为提高学校现代化管理水平、树立学校良好形象、提高师生文化素质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增强了全校教职工语言文字法规意识,进一步明确了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提高了我校语言文字工作依法管理的整体水平。

四、提高师生语言素养,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卓有成效

1、利用每周升国旗仪式,是学校进行普通话示范教育的形式之

3456-

篇2:规范语言文字 构建和谐校园

——同乐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自评材料

团林小学创建于1983年,位于荆门南20公里,207国道东侧,学校占地面积12500㎡,现今学校共有16个教学班,学生916人,教职工54人。从1993年起,学校坚持抓教师基本功训练活动,被荆门市教委、东宝区教委定为工作示范点,三次为省、市、区教委提供基本功训练经验介绍现场。

近年来,借新课改之感召力,学校坚持以“科研兴校、争创一流”为办学宗旨,积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尝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蓬勃开展。学校先后被评为“荆门市科研30强学校”、“科研型名学校”、“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和“校本教研先进单位”,年年被评为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近年来,我校一直重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坚持以搞好校园语言文化建设为抓手,坚持以“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为目标,扎实开展了荆门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的创建工作。在创建中,我校狠抓落实,校园里师生使用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强烈,气氛浓厚,扎实有效的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现对照《荆门市中小学和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评估标准》,从组织管理、校园用语用字规范、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能力、宣传科研及特色等四个方面认真自查自评,我校自评得分为88分,其中组织管理:35分,校园用语规范:24分,师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能力:21分,宣传科研及特色:8分,达到了市级语言文字示范校的标准。现就我校语言文字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健全机构,完善制度,保障语言文字工作顺利开展

近年来,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利用学校现有资源,积极开展推广普通话和文字规范化工作,并使之融入到学校的日常管理中。

1.成立领导小组。学校成立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领导小组,由肖锋同志任组长,王学显、陆桂英、曾林、廖文生、丁其宏同志任副组长,各教研组长为执行组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曾林同志任办公室主任。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具体由教务处组织实施。学校已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到学校的常规工作中,做到与其他各项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评估、同考核。

2.健全工作机构。领导小组下设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小组,由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和各班语文老师担任推普辅导员,各班的推普员为宣传和监督员,形成了一条线管理、多点配合的管理网络,一级对一级负责,确保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能够有序开展,逐层深入,收到实效。

3.定期召开会议。工作小组定期召开会议,会上认真总结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仔细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把问题上报给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根据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工作思路,重新拿出对策,为推动全校语言文字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4.建立工作制度。制度中规定:所有专任教师必须持普通话登记证书上岗,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水平,从事语文学科教学的教师必须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水平。学校刊物、橱窗、墙报、校训、班训、标语牌匾以及校园网、校内通知、布告栏等必须使用规范汉字,教师板书、阅卷、批改作业用字规范,各内集会、大型活动的主持人发言用语规范,教师校园用语规范,与家长交流用语规范。

5.建立评价机制。学校把普及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要求纳入常规管理,纳入基本功训练,渗透到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去;把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作为对教师业务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列为教师考核、聘用、晋级和评优的条件之

一。在“教师为主、全员参与、教学为主、全面渗透”的原则指导下,制订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总体规划,开展科学、生动、有序、有效的“双推”工作。

二、立足教学,关注师生,营造语言文字的良好氛围

规范办学一直是我们坚守的原则。在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工作方面,我们也严格按上级语委对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要求,在积极做好各项常规工作的同时,采取了有力的措施,使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保障了“双推”工作的顺利进行。

1.积极宣传,营造氛围,形成共识

在校园里,我们设立醒目的“人人都说普通话,个个都写规范字”、“说好普通话,热爱我中华”等永久性标牌。教室门上印制“请讲普通话”、校内经常悬挂“说普通话,做文明人”等标语。在校园的板报开辟语言文字宣传专栏。提倡学生订阅《小学生拼音报》、《语言文字报》等报刊杂志。少先队大队部充分利用晨会、升旗仪式、红领巾广播站等宣传推广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意义。各年级召开以“说

普通话,写规范字”为主题的班队会,把推普工作与少先队工作结合起来,为师生多途径说普通话创造条件。学校印发《致学生家长的倡议书》,共同构建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环境。队员们走向街头,设立推普宣传站,发放宣传资料;走进社区,走进家庭,宣传说普通话的重要性。

2.常抓校本培训,提高教师水平

语言文字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为此学校有计划地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普通话训练和规范字训练。除了不定期对全校教师进行培训指导外,学校还统一购买普通话培训书籍、磁带发放到教师手中,供老师自学和练习使用。我校现有教职员工54名,普通话应测人数54人,除4人外,其余50人普通话已达国家标准,达标率为92.6%。

3.加强过程监管,落实工作制度

对于教师,学校要求他们要以身作则,说话、写字时时刻刻为学生做表率。学校加强了检查监督的力度,查堂时,除了要检查教师讲普通话的情况,还要检查教师使用规范字的情况,查教案时,要检查教师使用规范字情况。此外,学校还随时抽查教师的作业批改,问卷调查教师平时与学生谈话时使用普通话情况。对于学生,要求在课堂、课间和校外都用普通话进行交谈。少先队大队部和各班都建立了“普通话监督小组”,设立了“普通话监督员”,并把学生讲普通话的情况作为评选优秀学生和示范班级的重要依据,同时大力表彰“推普小标兵”。在使用规范字方面则要求学生作业书写工整,不写繁体字、异体字、错别字。

三、活动引领,主题渗透,建设语言文字规范化校园

除了将用语言文字规范化程度作为教学常规检查的重要类容以外,我校还注重在主题活动中熏陶人、培养人,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1.开展了“咬文嚼字”评比活动。学校发动全体学生对老师的语言和用字规范情况进行大侦察,每发现一处就给班级加一分,并评选查错别字优秀班集体和查错别字优秀选手。一时间里,学校掀起了侦察热,学校的每处标语、教师的作业批改、板书和语言都成为了孩子们乐于研究的对象。通过此项活动,学校的校园用字更加规范了,老师们说起话来、批改起作业来也认真细致多了。

2.举行了“我爱读书”朗诵比赛。2009年10月,我校举行了“我爱读书”朗诵比赛。大赛分为班级初赛和学校复赛。一时间,学校掀起了读书热、朗诵热,家

长也掀起了指导孩子读书热,规范用语由单纯的口号变得可操作、易接受、具体化、生动化。孩子们在活动中增强了兴趣,普通话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原来那参差不齐的局面在慢慢地消除,家长的素质也在指导孩子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

3.每学期,学校组织一次主题演讲活动,使普通话的训练更深入,更有意义。通过每一次演讲比赛,我校培养了一大批发音准、语感强的学生,并让这些学生成为了各个班的“普通话小标兵”,带动其他同学一起养成说一口标准普通话的习惯。另外,学校利用每周的红领巾广播站时间,加大宣传力度,让“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意识深入到每一个学生心中。

4.开展了“啄木鸟在行动”的社会实践活动。为规范社会用字,我校组织了“啄木鸟在行动”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中,学生走上了街头,走进了商店,检查门店招牌、宣传牌、广告等用语用字,并把检查到的错别字整理成集,报告给了主管部门,在主管部门的干预下,那些错字得以改正。这项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写规范字、说普通话的意识,净化了祖国的文字。

5.开展了“写规范字”比赛活动。我校每年都要举行“写规范字”比赛活动,比赛分教师组和学生组,教师组比赛项目有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学生组比赛项目有铅笔字、钢笔字。通过比赛活动,提高了广大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升了师生的整体素质。

6.开展了“小手拉大手”的“双推”活动。为宣传和发动广大市民讲普通话,写规范字,我校开展了“小手拉大手”的“双推”活动,学生把“双推”宣传单带回家,他们的父母在宣传单上郑重签名。通过活动,不少家长能够做到写规范字,与外地人交流的时候说普通话,与孩子说话的时候使用普通话。

四、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首先,我校有4名年龄偏大的教师普通话尚未达标,下一步要继续参加培训,力争实现学校教师全体达标。其次,语言文字工作有相应的规章制度、计划安排、条例要求,但仍然是以宣传、教育、建设为主,经常性检查监督不够。

今后我们将重点从以下方面采取整改措施:第一,逐步完善语言文字工作中的检查评估机制,定期检查调研,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工作落在实处;第二,加强用字规范化教育,采用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开设

专题讲座,充分利用宣传媒体(广播、宣传栏及语言文字工作网页)登载播出相关文稿及节目。

篇3:规范语言文字 构建和谐校园

良好的语言环境是规范和发展幼儿语言的必要条件。 因此, 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构建浓厚的语言环境, 开展丰富的语言活动, 使学生在和谐的生活中发展语言、规范语言。 那么, 教师应该如何构建和谐的语言环境呢?

一、通过日常生活, 发展规范幼儿语言

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离不开周围环境的熏陶, 不论是人还是物, 不论是大自然还是社会现象, 与幼儿的生活都是紧密相连的。 幼儿通过眼看、耳听、嘴尝、鼻闻、手摸等认识事物、获得感知, 继而发展语言。 幼儿在发展语言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认识能力, 继而扩大认识的范围, 加深认识的内容, 反过来又使得幼儿的语言不断规范和丰富。 因此, 幼儿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着手, 以发展和规范幼儿的语言。

(一) 创设活动空间, 发展规范幼儿语言。

幼儿教师可以在教室中划出一个区角, 作为学生开展自由语言活动的空间。 在区角放置一些玩具、书籍等, 引导幼儿课下在这里玩耍、阅读。 玩具和书籍是有限的, 想玩、想读的幼儿不少, 产生的供需矛盾怎么解决呢? 只有幼儿共同玩、一起读。 在这个过程中, 离不开幼儿的语言交流, 把有趣的图片用自己的语言和其他小朋友分享; 制定玩具的玩法和规则……不知不觉中, 幼儿的语言有很大的发展。

(二) 利用教学空间, 发展规范幼儿语言。

幼儿在园期间学的时间相对玩的时间来说要稍微长些。因此, 在教学空间内发展和规范幼儿的语言是重要的途径。 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制造多种条件, 运用直观的方法, 带领学生观察事物的发展、变化, 引导幼儿积极发言。 例如春天来了, 很多美丽的故事要发生, 是什么呢? 柳树发芽了, 小河里的冰融化了, 燕子飞回来了, 花儿开了……是不是这样呢? 看过了才知道。 教师可以把教室搬到大自然中, 引导幼儿观察, 寻找大自然的变化。 小河荡漾的微波中, 倒映出翠绿柳树的摇曳身姿, 小燕子在树梢、水面间来回跳跃、飞翔, 隔岸的桃花、杏花开得无比灿烂……这一切激荡着沉寂了一冬的幼儿的雀跃心灵, 他们有话要说、有言要发, 叽叽喳喳, 好不热闹。 教师引导幼儿由远及近、由上到下地描述所见到的景物, 使幼儿语言的逻辑性和层次性得到发展。

二、通过语言活动, 发展规范幼儿语言

(一) 培养倾听习惯, 发展规范幼儿语言。

幼儿语言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是具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幼儿语言的习得是一个先听然后慢慢张口说的过程。 因此, 发展和规范幼儿语言, 首先要求幼儿会倾听, 能够听懂、听准确, 在此基础上模仿着说, 这样幼儿语言的发展成效才会显著。 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给幼儿讲故事或者播放录音, 要求幼儿认真倾听, 之后请他们述说故事的内容。 从简短有趣的故事开始练习, 幼儿倾听的能力得以慢慢培养, 在听懂听准的基础上, 幼儿叙述的故事情节越来越完整, 内容越来越丰满, 进而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二) 提高交流能力, 发展规范幼儿语言。

语言是用来交流的, 因此在交流中发展语言是最有效的方法。 教师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引导幼儿同教师和其他小朋友交谈, 提高幼儿的语言交流能力, 进而发展规范幼儿的语言。 例如在组织幼儿集体学习时, 不要怕他们叽叽喳喳, 而是要顺势引导幼儿说的欲望, 把说注意力放到学习的内容上, 不懂的地方同教师或其他幼儿交流;自己觉得有趣的地方, 向教师和其他幼儿分享感受, 等等。 赋予每个幼儿说的权利和机会, 使幼儿在交流中提高语言能力。

三、通过游戏方法, 发展规范幼儿语言

玩是幼儿的天性, 幼儿最爱的玩的方式是游戏。 在游戏中, 幼儿可以轻松愉快、无拘无束地玩。 幼儿的思维随着游戏的进行而变化、发展, 对游戏方法有了新发现, 对游戏内容有了新认识, 他们都会迫不及待地和同伴交流, 这是发展和规范幼儿语言的良好机会和最佳途径。 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尝试采用多种游戏方法, 刺激幼儿的语言行为, 达到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效果。

(一) 开展有规则游戏, 发展和规范幼儿语言。

有规则游戏, 指的是普通的游戏, 它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师可以信手拈来。 教师可以把诗歌学习、故事欣赏、看图讲述等转化为有趣的游戏方式教学, 寓教于乐, 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还能够强化幼儿的语言行为, 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例如在识字教学中, 教师把学习的字写在卡片上, 教给幼儿它们的读音, 并告诉他们字的意思。 然后用汉字卡片拼成一句动画片中的经典台词, 带领幼儿读并要求幼儿给其中刚刚学到的字搬家, 教师再带领幼儿读, 结果常常是念不成句, 引得幼儿哈哈大笑。 在这个过程中, 幼儿不仅学习了字词, 还懂得了它们的运用, 为反正和规范学生的语言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二) 开展创造性游戏, 发展和规范幼儿语言。

创造性游戏指表演类的游戏, 幼儿通过角色表演等, 能够加深对故事的记忆和理解, 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使思维和语言获得发展。 例如在学习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后, 教师可以对幼儿进行角色分配———小蝌蚪、鸭妈妈、大鱼、大乌龟、大白鹅、青蛙妈妈, 然后腾出场地, 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角色开展情境表演:只见一群 “小蝌蚪”用稚嫩的声音喊着“妈妈, 妈妈……”出场了, 接着“鸭妈妈”和一群 “小鸭子”来到了场地中央, 随后“小蝌蚪”和“小鸭子”因为“鸭妈妈”是谁的妈妈的问题发生了争执……游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幼儿不仅从中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 而且提高了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赵丽君.孟母堂, 该叫停吗?——从家长观念的转变看幼儿园语言教育[J].中小学电教 (下半月) , 2008 (03) .

[2]何晓花.发展语言贵在渗透——为如何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支招[J].才智, 2010 (16) .

[3]邹颖.幼儿园里努力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浅析[J].青春岁月, 2011 (14) .

[4]徐慧艳.幼儿教育中的言语技巧[J].文学教育 (下) , 2011 (06) .

篇4:整体和谐与有声语言规范

关于广播电视有声语言规范,有狭义与广义两种理解:狭义规范指语言手段的规范;广义规范指有声语言表达整体的规范。在狭义理解中,规范有比较明确的标准,只针对有声语言表达的一部分,即语音正确,合乎语法,用词准确。规范的语言是良好传播效果的基础条件之一,但二者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在这个层面上,“规范了传播效果一定好”或者“越规范传播效果越好”这样的说法缺乏逻辑上的说服力;广义的理解里,规范的对象是有声语言表达整体。整体由各部分构成,不仅包括语音、语法、词汇,还包括构成有声语言表达的其他部分,它们彼此协调,形成统一的整体。广义的规范指合乎一定传播要求的表达标准。在这个层面上,规范和传播效果则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因果关系。

可以看出,狭义的规范只是表达的基础,广义的规范又不局限于话语手段本身,因此,普通话标准固然和良好的表达效果没有必然联系,而普通话不标准就自然生动、深刻也纯属无稽之谈。无论是狭义的理解还是广义的看法,规范的立足点和着眼点都只能是有声语言传播整体的需要。我们认为,立足于有声语言整体的和谐,既是规范的目的,也是规范的标尺。只有强调整体和谐,才能解决有声语言规范中遇到的问题。

整体和谐要求下的规范观:

1.规范是大众传播的起点和方向,是大众传播的基本前提和基本要求。

离开了规范的传播,很难成为大众的。即使是在追求“分众化”和“本土化”的今天,大众传媒仍然要坚持规范,这对于进行有效交流、传播先进文化、维护社会统一、保持民族特色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也是媒体实现利益最大化的重要保证。因此,从总体上来说,坚持规范是大方向,这一点不容动摇。整体和谐不是为了消解规范,也不可能消解规范。

2.从具体的实践来看,规范是相对的,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固定的模式。

规范在宏观上指向整体,立足于传播效果;中观上强调部分之间的协调,不对表达过程进行“格式化”,也不对具体传播样态进行强制化;微观上容纳丰富多样的表现方法和实现手段,不表现为每字、每句、每一语气的“不可越雷池一步”。

首先,规范作为一种要求或者说诉求,具有笼括性、模糊性和指导性。规范是一种基点,而不是或不呈现为某种特定样态的范本。

其次,规范与普遍存在的局部变异在不同层面上共存。规范自然包含在整体稳定的前提下其组成部分的丰富多样。张颂教授认为,“整体和谐并非全部和谐、一切和谐、各个局部全部和谐。因此,并不排除局部不和谐、个别不和谐;但在总体上,却能达成和谐,局部不影响全局,个别不影响一般”。局部不和谐与整体和谐之间有量的关系,过量的局部不和谐会改变整体的性质,导致整体的不和谐,“如果达不到整体的要求,如果‘不完美’的地方超量了,造成了整体不和谐,那自然会远离美感,真的变成‘丑’了。”

3.规范是分层次的,不存在平面化的单一样板。

张颂教授把语言规范分为三层:“对不对”、“准不准”、“美不美”。其中,“对不对”是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起码要求,也应该被看做是进入规范的“门槛”,“对”了才有交流的可能,才能实现“信息共享”;“准不准”应是有声语言传播的常态,是传播规范的中间层面,“准”了才有信息的“无损耗”传收,才会达到“认知共识”;“美不美”是有声语言传播的高境界,“美”了才会在“愉悦共鸣”中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传播目的。

4.整体和谐要求下的规范存在不同的“模式”。

由于受众对不同媒体风格、不同节目类型、不同播音方式有不同的适应程度、心理预期和特殊要求(建立在传播实现的基础上),从而使有声语言表达表现出纷繁多样的样态,在规范方面也是如此。

不同的节目类型、不同的内容定位,会有不同的形式要求,从而有不同的表现形态。试以新闻类节目为例加以说明。新闻类节目以信息的准确传收为主要目的,内容上讲究真实、新颖、信息量大,表现上追求清晰、准确、新鲜、生动。实际上,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要完全满足以上要求,往往很难。而同时满足内容和表现的要求,实现二者的完美结合更是一种理想状态。但达不到以上理想要求,并不意味着传播的完全失败。这里面存在着不同的情况,比如说,虽然说不上准确、生动,但比较明晰地传达了真实、新颖的信息,理应被当做基本完成了传播任务。而即便是清晰、准确甚至生动的表现,但如果所传达信息缺乏新意、信息含量小,即便不是播音员、主持人的直接过错,作为整体的有声语言传播仍然是失败的。

5.语言手段的规范在整体和谐中存在弹性变化。

在整体和谐中,语言手段的规范仍然是重要的。语言手段存在一个“临界值”,即“对不对”。在这一“临界值”上,规范的意义巨大,甚至可以决定大众传播的一切。低于这一临界值,大众传播就无法实现,传播效果趋于零;而一旦跨越了这个临界值,其作用和地位在整个系统中便会随着规范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削弱其“初值敏感”,其他因素的作用和意义则逐渐加强。当然,应该认识到的是,这一“临界值”的实际边界是模糊的,大致体现为大众传播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及其效果如何。那些在语言手段规范方面存在问题、但整体效果尚可的有声语言表达,可以理解,也可以在特定情境下接受,但不等于可以提倡。而达不到规范的“下限”,甚至故意不规范,必然影响到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传播的应有效果,自然在“弹性空间”之外了。

整体和谐要求我们在看待问题时要有整体思维,在进行广播电视有声语言表达时讲究整体感,追求和谐之美。整体和谐概念的引入,便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广播电视有声语言表达的样态多样化和风格多样化,便于我们形成更具广泛意义、更具实用价值的规范观念和规范标准。整体和谐要求下的规范显示了在其底线以上存在着的弹性空间,同时也为规范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要求和更为明确的方向。

注释:

①张颂:《朗读美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277页。

篇5:规范日常行为构建和谐校园

构建和谐校园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规范日常行为构建和谐校园》。

悠悠中华,博大精深,上下千年,厚德载物。试问这盘旋于东方的巨龙,是什么让你如此伟岸?那就是文明礼仪,一种从古到今,源远流长的美德。

周公的“制礼作了”,孔子的“礼崩乐天”,致远的礼仪,经过千年的洗礼,形成了这讲究的国度。“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是 律 己、敬人的一种规范,那是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

礼仪是一种不尽、永远鲜活的动力,是适应时代的发展、促进个人进步的重要途径。礼仪是一种衡量为人处世的标准,是体现人对社会认知水平和个人道德修养水平高低的标准。它是你获得良好关系的桥梁,是你在生活中能如鱼得水的动力,是你对他人表示友好、拉近距离的捷径。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不懂得文明和严于律己的人,他将从一开始就被打入失败者的行列。试问:谁回对一个野蛮的人给予赏识、帮助呢?

伯乐虽能慧眼识马,怎会挑匹没有驯养的野马为千里之马加以重用呢?

又试问谁回对一个蛮荒的民族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呢?

一个国家再强大,怎会没有文明礼仪为奠基石,创造千年文化史而雄踞世界呢?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而学校的生活则是这舞台上精彩的一幕。在学校,礼仪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你的真诚得体大方是学校的缩影,你的无理、粗鲁、忸怩是学校的投影,光只会从正面直接穿入,从不会转弯,人心亦是如此。

所以,回归本性吧!

所以,让那一目了然的差距缩小吧!一句“报告”,一句“老师好”,一句“谢谢”之类的文明用语都是你自身修养的表现。

随手捡起地上的果皮纸屑,乘车礼让等文明的行为也都是你高尚人格的体现。

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吧!让文明的礼仪之花在校园里和谐地绽放,让东方的巨龙飞得越来越高!

撰稿人:陈 燕

篇6:规范语言文字 构建文明校园

创建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工作自评报告

单县职业中专创建于1985年,是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现有23个教学班,1200名学生。在编教职工138人。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我校紧紧围绕“普及普通话,使用规范字”的工作目标,把做好语言文字工作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长抓不懈。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教师基本功训练、课堂教学、常规管理之中,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各项评估指标均已得到较好地落实,现根据评估标准进行自查自评,并将以评促改,以评促建。

一、组织管理

(一)健全机构,责任到人

学校一贯重视推广普及普通话、规范语言文字教学工作,始终把此项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成立了单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工作领导小组,由王腾香校长担任组长直接领导开展工作,分管部门主任担任副组长,全校教研组、语文教师担任组员,各班成立了语言文字推普小组,起示范与督促作用,形成了完善的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网络。建立了《单县职业中专教师语言文字规范化考核标准》并纳入目标责任管理之中。

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涵盖了各处室负责人、语文教师。教务处主要负责教师普通话培训、检测、规范用字等工作,还负责教师评聘、考核、各种宣传用语等工作,政教处、团委主要负责领导学生的推广普通话、使用规范字工作。

成立了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督查小组,由校长负责,组员包括各处室负责人、各教研组组长。主要负责教师教学用语、用字,课堂语言文字规范的督查工作,并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二)创设推普环境 为了加强宣传教育,使说普通话、用规范字的意识深入人心,我校大力营造氛围,在校园内设立了 “普通话是沟通的桥梁,规范字是文明的标志”“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等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永久性宣传标语;各办公室、教室设立了“请讲普通话,书写规范字”有关语言文字工作的标语牌、宣传牌;班级黑板报开辟了“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语言文字工作宣传专栏。政教处、团委充分利用晨会、升旗仪式、广播站等宣传推广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意义。学校在每年“推普周”活动中,都要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出宣传专栏、黑板报,大张旗鼓地宣传,让每一个学生都认识到说普通话、用规范字的重要性。学校将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纳入学校综合管理内容,以文明学校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为契机,不断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

(三)资料档案,管理规范

在日常工作中,有关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各种文件计划资料保存齐全,我们还严格规范学校其他档案管理,对内对外所有来往文件逐项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校内做到用字规范。各种活动资料搜集齐全,管理规范。

(四)健全制度,加强管理

自语言文字规范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来,学校建立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规范化常规管理,保障了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经常化的开展,做到了有制度、有经费、有计划、有总结。

学校逐步建立健全了普通话推广和规范用字制度,如《单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语言文字行为规范制度》、《单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制度》、《单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园用语用字管理制度》等多项制度,这些制度使全校师生在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方面有章可循。

(五)语文教学

根据课程安排,学校开设写字课、书法课,把钢笔字、毛笔字做为校本课程每周每班一节,每周一节传统文化课并与经典诵读结合,语文教学中贯穿口语交际说话内容,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充分发挥语文课主渠道作用,语文课上指导学生诵读、讨论、辩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作业严格要求,提高学生写字水平;重视作文教学,在作文教学中进一步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写作水平。

学校在课堂教学评估、听课评价标准、教师教育教学情况问卷调查等方面,对教学用语、教学板书的规范化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将其作为业务考核的内容之一,对存在问题尽快督促落实。

(六)教师普通话培训

1、为了推广普通话,强化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学校组织教师在每周一、周三下午第三节课时间,对全体任课教师进行普通话培训,并利用课间操的时间组织教师进行普通话演讲比赛。在每周的例会上,分别选二至三位教师谈谈老师在教学中的经验。

2、学校在教师考核、评先评优、职务晋级方面把规范用语和规范用字作为重要依据。

(七)普通话口语实践

学校作为本地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创建校,积极发挥自身辐射作用,致力于向全社会推广普通话工作。

1、教职工与家长联络时,要使用普通话。

2、教职工、学生坚持在社会上、家庭中说普通话。

3、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普通话实践活动,通过拉横幅、发宣传单等形式,推广普通话。

4、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如早读、阅读课、班会活动、校园广播站等。有些班级利用班会开展演讲、辩论、朗诵等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

学校积极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工作也得到了上级教育部门的充分肯定。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工作语言,生活语言,为推广普及普通话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师生普通话水平及使用

(一)教师普通话水平

学校在教师任用时,必须具有相应的学历、专业技术和工作能力才能上岗,普通话等级证书即是必备条件之一。语文老师要达到二甲以上,其他老师要达到二乙以上,目前专任教师普通话合格率100%,语文教师普通话合格率100%。

(二)校园用语规范

学校积极强化用语规范化工作,严格要求普通话作为“四种用语”,即教学用语、宣传用语、集体活动用语、工作和生活用语。具体措施如下:

1、普通话成为教学用语,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教学要求中。所有课程均使用普通话,并将其作为评价课堂的硬性指标。教务处制定的《教师教学用语用字规范要求》,对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和板书、课外辅导、批发作业、教研活动等方面均有具体而明确的要求;《教学计划、教案检查办法、标准及要求》中有语言文字专项内容;《课堂教学评价表》中“教师素质”一项要求:“授课语言使用普通话,自然流畅;板书工整、美观”,其分值为10分,真正做到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与学校常规教学工作相结合。

2、普通话成为宣传用语,校园的广播站,“国旗下演讲”均使用普通话。

3、普通话成为集体活动用语,学校所有的大小集体活动、会议、公务等均使用普通话。

4、普通话成为工作和生活用语,在校内,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均使用普通话。

三、校园用字规范

(一)加强检查,规范教师用字

规范教师用字工作主要由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督查小组负责,通过检查,指导教师用字。检查方式包括:

1、通过听课,特别是领导小组随堂听课,检查教师板书用字;

2、通过教学检查,检查教师教案用字;

3、通过不定期抽查学生作业检查教师批改作业、书写评语用字;

(二)分类指导,规范学生用字

教务处、政教处、团委、班主任等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国旗下讲话、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使用规范汉字的重要意义,并以“国庆”、“元旦”、“艺术节”等重要节日和纪念日为契机,通过丰富多彩的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书法比赛等方式,在学生中进行语言文字竞赛,有力地提高了学生分辨、书写规范汉字的水平,锻炼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任课教师则通过认真批改学生作业,提高学生规范用字意识。

(三)落实责任,规范校园用字

公文、公章、标语、制度、名称、标志牌、指示牌、宣传栏、板报等,学校采取了处室、部门负责制。校长室负责公文、公章的用字;教务处、政教处负责校园环境、教室布置用字;政教处、团委负责教室黑板报、学生讲话稿等用字。

四、深入持久开展语言文字工作,提高我校语言文字水平

(一)继续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窗、国旗下讲话、班级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规范用语、规范用字的重要意义。

(二)结合国庆、元旦、艺术节等重要节日和纪念日以及“文明礼貌月”、“感恩教育”等重大德育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诗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书法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语言文字水平的舞台,提供身边学习的榜样,提高学生学习普通话、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积极性。

(三)充分利用教职工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宣传语言文字工作,利用教学活动、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组织教师开展教学论文、教学设计评比,演讲比赛,经典诗文诵读比赛等,来丰富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规范用语能力。

(四)继续组织师生搞好每年的“推普周”活动,在提高师生语言文字水平的同时,起到良好的社会辐射作用。

(五)教务处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作文竞赛。近年来,我校学生多次在各类比赛中获奖,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文字应用能力。

五、不足与思考

在总结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成效的同时,我校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仍存在以下不足:

1、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与素质教育工作结合还不够紧密;

2、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与除语文之外的各个学科结合还不够紧密。针对上述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的思路是:

1、将语言文字工作与深化素质教育、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进一步紧密结合;

2、在各学科的教学中以丰富的内容、多元的跨学科资源、灵活的学习方式,寻找语言文字工作新的增长点,从而推进学校办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六、自评结果

根据以上对组织管理、用语规范、用字规范、宣传等方面的认真自查,我校自认为在推广、普及普通话和使用规范文字方面已基本达到菏泽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的评估标准。因此向县市教育局、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提出申报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在今后的创建工作中,我校将继续努力在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的推动下,不断完善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务实创新,突出特色,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

篇7:规范语言文字 构建和谐校园

【导语】近年来,灯塔镇中心小学以创建广东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工作为契机,积极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活动和教学创新,引导学生“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他们扎实有效的工作受到了省语言文字评估验收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正文】“午写”是灯塔中心小学在规范字教学上的一个创新举措。为了提升学生们的书写水平,学校规定每天下午上课前15分钟,为学生午写练字的时间,通过规范化的书写教学,让同学们掌握正确的汉字书写方式。日前,记者在该校六年级2班看到,同学们端坐在教室里,认真地观看多媒体书法教学软件里的教学视频,在教学视频的示范下,一笔一划地学习着规范汉字的书写方式。【同期声】灯塔中心小学教师 黄永红

“老师在播放的过程中,随时下去看学生有没有写到位,有没有按照规范字来写,如果笔画出了一点偏差,老师会及时提醒他。” 【正文】学生们每天练字的练习本,老师都会按时收齐,进行批改,对于写得好的,还会和其他班级的优秀作品一起在校内展览,让老师和同学们共赏,而这些举措也大大激发了同学们书写汉字的积极性。【同期声】灯塔中心小学学生 冯幸

“就是老师改卷的时候会对我的字很认真,改得很认真,我觉得自己的字比以前漂亮多了。”

【同期声】灯塔中心小学学生 黄君航 “每天练三四行,有五十多个字,写字更有笔锋,要顿的地方也写得更好了。”

【同期声】灯塔中心小学教师 黄永红“现在这个活动开展以来整体效果很好,我们去毕业考也好,参加东源县里面的考试也好,大家对灯塔的书写的评价很高,都说我们书写抓得很不错。”

【正文】同时,在创建广东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的过程中,灯塔中心小学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有趣,适应小学生学习特点的一系列活动,如讲故事比赛、朗诵比赛、作文比赛、书法比赛等,调动了师生规范用语、用字的积极性。【同期声】灯塔中心小学校长 刘明才

“我们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后,认识到这项工作对弘扬民族文化,树立民族精神,实现顺畅交流,构建文明社会有着重要意义,所以我们学习全力开展这项工作。”

【正文】为保障创建活动的有效开展,该校成立了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语言文字工作办公室,制定了系列语言文字工作制度,加强教师业务培训,做到创建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有考核。【正文】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该校在充分利用语文课堂训练学生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的基础上,不断加强语言规范化教学对各学科的渗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此外,该校还把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纳入到校本教研活动中,先后开展“小学生说数学”、“口头作文训练”、“客家谚语研究”等课题研究,进一步推进了语言文字工作。【正文】3月22日,以深圳市语委办主任马庆为组长的评审专家组一行,对灯塔中心小学创建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工作进行了评估验收,在逐一完成评审议程后,专家组对灯塔镇中心小学作为一所乡镇小学,能够积极参与创建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并认为在此次迎评工作中做到了:“专心、用心、细心”,各项工作富有特色,成果显著,专家组希望学校把“小学生说数学”“口头作文训练”等的课题开展下去,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同期声】灯塔中心小学校长 刘明才

篇8:规范语言文字 构建和谐校园

根据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明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要求, 科学规划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 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础。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精神文明的传承是以语言文字为主要载体的。高等院校是传承文明、创造文明的主体, 是思想交流、科技研发、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 语言文明建设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 更有助于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发展。规范、和谐、文明的校园语言文字环境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 提高广大师生的语言道德意识, 加强语言行为的道德规范, 优化语言文明的环境, 更好地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高校通过推广普通话, 提升师生的语言素质和综合人文素质是一项长期任务。把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真正变成一种自觉行为, 树立“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的社会形象, 在全社会推广普通话的活动中起积极宣传、实施、培训、研究的示范作用。高校是对外文化辐射的知识高地, 积极营造规范、和谐、文明的语言文字环境是高校师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二、营造规范、和谐、文明的语言文字环境的途径

1.提升认识及高度的责任感是开展语言文字工作的前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已由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00年10月31日通过, 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阐述“推动国家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健康发展”为立法宗旨、“本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字”、“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早在1955年, 在“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给出了普通话的定义, 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除了对国家机关的公务活动、出版印刷、广播影视和公共场合等范围的用语用字作出规定, 主要还对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教学及其教材, 教师普通话水平以及初等教育阶段教学汉语拼音等作出规定。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与学校教育密切相关, 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人才、普及文化教育、进行科研的主要基地, 应担负起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重要职责, 发挥学校教育对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基础性作用。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虽然已经取得很大成绩, 但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还很不平衡, 亟须再上一个新台阶, 这部法律也将为推进学校教育中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提供法律依据。“讲普通话, 用规范字”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

目前, 对学校语文教育而言, 对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 (当前只有对师范学校的毕业生有普通话的要求, 但对小学生、中学生、师范院校之外的大学生没有普通话水平的要求) 的普通话水平还没有统一的要求。普及共同语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西方工业国在200年前就普及了共同语, 日本在100多年前普及了共同语, 而我国要达到普及普通话的目标还有一段路程。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来推动普通话的推广, 是20世纪90年代推广普通话的新特点, 成果显著。1991年开始用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和1994年开始试行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办法》, 应当在试用、试行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完善, 并要对不同的地区, 不同的人群, 不同的职业提出不同的达标标准。1998年,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全面推进学校语言文字工作, 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师范院校要继续把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1999年12月, 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的通知》, 《通知》指出:“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在学校教学中的法律地位。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是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研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领会其中的语言文字精神, 认识到正确运用语言文字对高校建设的重要性, 清晰认识到高校师生对语言文字工程建设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

2.落实学校语言文字制度、实施语言文字宣传活动是保障

(1) 建立语言文字工作机构, 把理念落实到活动中

高校是人类文化的摇篮, 是传播人类文明的圣地, 高校的文化和文明在社会中有着一定的导向性和权威性。为更好地营造规范、和谐、文明的语言文字环境, 高校成立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是很有必要的。学校某一个系部或院校负责, 也可以从各个系部抽出合适的人选单独成立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出台一些语言文字环境建设规划的文件。另外, 在高校建立语言文字环境网络, 从各系部中选出一部分学生作为宣传规范、和谐、文明使用语言的语言形象大使, 参与语言文字环境网络的管理以及一些制度的制定。建立语言文字档案, 做好语言文字、图片、相关录像资料的整理使用。

(2) 多样化的渠道营造规范、和谐、文明的语言文字环境

重视利用多种语言文字环境建设平台, 如板报、校报、广播、条幅、标示牌等;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实施语言文字环境的活动。如把普通话上课, 规范字板书纳入课堂评价中, 师生互相监督在交作业、改作业、教案、教材、参考资料等的规范用字情况的督查。把语言文字环境的建设和管理延伸到课堂、寝室, 开展形式各异的语言文字比赛竞赛活动。校内举行师生语言基本功大赛、主持人大赛、主题辩论会、诵读经典比赛、书法比赛、粉笔字比赛等, 使高校师生高度重视并真正成为语言文字环境建设的榜样和助推器。鼓励师生积极提供语言文字环境建设的观点、建议, 撰写相关的语言文字管理的论文。

2004年, 教育部语信司委托语言文字报刊社成功举办了“全国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 提升了参赛师生的语言文字素养。让语言文字环境建设活动进入各个师生家庭, 及校园附近社区, 师生就是家庭的普通话应用宣传者、推广者, 校园和社区联谊举办普通话推广周活动大赛等是学校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自然渗透和谐语言促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中。

(3) 加强语言文字应用与研究

师生主动使用普通话和规范字, 成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带头兵。充分利用学报、广播、网络的桥梁作用, 认真宣传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 同心协力, 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应用环境, 突出高校的引领作用。2007年, 全国广播电视系统结合深入开展抵制低俗之风活动, 提出要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和规范, 提倡语言美, 净化语言文字环境。2007年春节文艺晚会开播之前, 中央电视台还邀请《咬文嚼字》杂志社派专家协助“春晚”剧组在语言文字方面把关, 成效显著。高校师生也可借鉴中央电视台的做法监督校内实施语言文字应用的健康发展。高校师生实施语言文字的过程注重观察、思考, 发现问题, 进行研究, 提出建议。如研究双语应用与双语教育, 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等。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有助于规范、和谐、文明的校园语言生活建设, 构建和谐校园。

三、积极参加国家语言文字示范校评选活动

参加国家语言文字示范校评选活动是实现“营造规范、和谐、文明的语言文字环境”的桥梁。并为实现“到2010年以前在全国范围内普通话初步普及, 社会用字基本规范”的目标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积极参加国家语委关于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示范校分为国家级示范校和省级示范校, 国家级示范校在省级示范校中产生。是否评定市级示范校, 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决定。国家级示范校应使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 教学环境用字规范程度高, 长期以来在“三纳入已渗透”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学校。其基本内容为 (7条) : (1) 学校领导班子在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规范标准方面认识明确, 学校有健全的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制度、机制, 在语言文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方面成绩突出。 (2) 干部和教师了解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范标准, 师生员工有较高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 (3) 高度重视教师语言基本功训练, 教师和行政人员普通话水平全面达标且整体水平明显高于一般学校;学生说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 熟练掌握和使用应知应会的规范汉字, 熟练运用汉语拼音。 (4) 各科教学均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 语文教学注重听说读写能力全面培养, 在口语教学、写字教学及考查和把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相结合方面有探索、有特色、有经验。师范专业及其他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的专业重视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 坚持把普通话水平达标列入学生毕业条件, 学生普通话在普遍达标的基础上有较高的一级达标率。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方面有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5) 校园有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 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会议和集中活动中均能自觉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公文、印章、自编教材、教辅读物、教学软件以及标牌、橱窗、墙报等环境用字规范, 校办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用语用字规范程度高。 (6) 普及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校园教育经常化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 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教育效果。积极参与全国普通话宣传周等社会宣传活动, 对社会普及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作出突出贡献。 (7) 以少数民族语言为主要教学的学校依法教学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在推广普通话、加强汉语教学、汉语师资培训等方面成绩显著, 以汉语为教学语言的教师全部达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普通话达标要求, 师生员工在校内应使用汉语的场合使用普通话。

国家语言文字示范校的参评要求提供学校制定相关政策以及在监督和管理上提供了参考依据, 同时参阅相关省份的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的评比细则, 加强学校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应用与管理工作。

四、结语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多文种的国家, 有56个民族, 共有73种语言, 26种现行文字。营造和谐、规范的语言文字环境“重在建设、重在过程、重在实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 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做好语言文字工作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必要条件, 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高校做好语言文字工作以点带面, 带动和辐射整个社会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有效进展。

参考文献

[1]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和标准的建设[J].语言文字应用, 2001, (2) .

[2]学校是贯彻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基本阵地[N].中国教育报, 2000-11-2.

[3]2007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的意见.2004-4-7.

[5]李宇明.不断完善语言文字规范体系, 构建和谐语言生活[N].中国教育报, 2007-11-22.

[6]王登峰.和谐语言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基础[N].中国教育报, 2007-11-19.

[7]赵沁平.构建和谐语言弘扬中华优秀文化[N].中国教育报, 2007-9-9.

上一篇:房地产策划师学习资料下一篇:夏天的祝福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