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方面

2024-07-26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方面(精选8篇)

篇1: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方面

总包商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包括哪些方面?

•合同评审、合同交底、合同的修订

•设置项目的组织机构

•文件和资料控制

•物资采购

•标识和可追溯性

•施工过程控制

•检验与试验,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

•不合格品控制

•质量记录

•内部质量审核

•工程分包策划

•业主指定分包商的管理

篇2: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的自由发展

马克思在批判以往自由观特别是批判改造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自由观的基础上, 建立了自己实践唯物主义的自由观。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马克思认为自由的天性是根植于劳动的, 人的真正的自由是从劳动中获得的, 在劳动过程中人的本质力量在对象身上得到了体现, 人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培养, 人的头脑、人的思维不断发展, 人本身不断由自发走向自觉, 由自在走向自为。马克思认为实践是由必然向自由转换的桥梁和中介, 马克思说, “在我个人的活动中, 我直接证实和实现了我真正的本质, 即我的人的本质, 我的社会本质”, 人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自由本质, 而且强调人的自由不是片面的绝对意志而是主体能动地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 是处于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中的人的自由自觉的社会实践活动。马克思认为, “只有在社会中, 自然界才对人说来是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 才对别人说来是他的存在和对他说来是别人的存在, 才是属于人的现实的生命要素。”说明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获得他之为人的本质, 个人的自由实质上是一个人对社会的自由。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是在历史变化发展中的, “人们每次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决定的和所容许的范围内, 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 人的自由既受到历史条件的客观制约, 又通过实践冲破这种制约而得到发展。马克思把这一过程概括为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性——自由个性三个阶段。

笔者认为马克思的人的发展的自由发展, 实质上是人在在劳动实践的基础之上, 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世界, 实现自然、社会、历史和人自身的统一, 使人成为社会的主人、自然界的主人、自己的主人, 成为自由人。

二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认为, “个人就是受分工的支配的, 分工使他变成片面的人, 使他畸形发展, 受到限制”,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是相对于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中的旧式分工在成人的片面发展而言的。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 “我们把劳动或劳动能力, 理解为人的身体, 即活动的人体中存在的, 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人是社会的人, 人在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 “社会关系实际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个人必须积极参与到社会活动中, 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丰富而全面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不仅是个人与其他人类建立的普遍关系, 而且这种关系是一种全面性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人发展的内在根据就是人的需要的不断丰富, 在需要的驱动下, 人通过实践活动不断达到满足, 在满足的同时人自身也得到发展, 而人的活动是满足人需要的唯一手段, “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 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人的活动是人生命的特征和存在的基本方式, 人的需要必然通过活动来表现, 人的全面发展体现在活动的全面性。马克思认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的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 人的全面发展也必然包含着人的能力的全面性。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应当包括实践、认识、审美等能力。

笔者认为马克思的人的发展的全面发展是在劳动、活动基础上人的社会关系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不是使人成为无所不能的完人而是使人达到智力与体力、精神与物质、身心与道德、才能与个性得到丰富而全面的发展。

三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之区别

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看到, 人的自由发展是人作为一个主体, 自觉、自愿、自主的发展自身, 使人的人格完善, 把人作为目的而发展, 促进社会进步而发展。每个人的发展不屈从于外在的目的, 不屈从于强加给他的任何活动和条件, 使人的发展能为个人所驾驭, 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的从事多方面的活动和发展多方面的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人类才会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唯一社会”。马克思为人类指出了自由发展的历史趋势, 通过人的劳动, 在改造外在自然的同时不断改造自身自然, 从而不断地超越自我, 不断获得更高境界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是要改变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分离对立状态, 人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和发展资本主义主义生产的物质基础, 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 消除和克服人发展中的矛盾性, 使人的劳动、活动和能力、人的社会关系全面发展。正如马克思说的“全面发展的个人——他们的社会关系作为他们自己的共同的关系, 也是服从于他们自己的共同的控制的——不是自然的产物, 而是历史的产物。要使这种个性成为可能, 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 这正是以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生产为前提的, 这种生产才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和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 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

笔者认为人的自由发展更多强调的是个人发展的主观能动性、个性或每个人的独创性, 而人的全面发展则侧重于使每个个体都能得到普遍的发展, 每个个体的丰富个性都能得到普遍发展, 更多强调的是人的发展的全面性。

四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之联系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过未来社会就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在马克思看来, 人的自由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的。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在马克思看来, 人的发展既应是自由的又应是全面的, 也就是应是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 这就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最理想模式。

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社会没有固定的分工和职业, 每个人不会只限制和束缚在专属的某个生产领域, 每个人为了适应社会各方面的要求及自身自由发展、全面发展的要求, 每个人都会尽可能地掌握各种知识, 接受多方面的技能训练, 不会出现某种人对某个领域或某种工作的垄断, 每个人都可称为多面手, 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另外由于消除了社会分工, 特别是消除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 人也就可以成为自由发展的人。当然, 马克思的这种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心理素质不同, 每个人不可能在一切社会活动中都达到同等的水平。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让每个人在每个活动领域都成为专家, 活动种类是广泛的, 深度是无限的, 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全部才能的发展, 并不是一致均衡的发展, 而是人的自由发展、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反过来, 个人的自由发展也要以全面发展为条件, 全面发展是自由发展的基础。在马克思看来自由发展是自由个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甚至来讲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比人的全面发展包含的内容更广。马克思认为自由个性要成为可能是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 要求能力发展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

笔者认为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是互为条件的、相互促进的。人通过全面发展来突出人的普遍性和一般性, 通过自由发展来突出人的差异性。人得到全面发展才能得到驾驭自然和社会的自由, 人具有了自由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人达到自由而全面发展, 就可以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全面的改造自己, 丰富自己的需要, 提高自己的能力, 按照自己的先进形象改造自然、改造社会, 创造出自由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37、96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7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507、508、259、514、330、516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190、649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223、273

篇3: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

【关键词】人的发展;社会进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正确处理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在不断实现小康社会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快速进步,不断在两者和谐良好的循环中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奋斗目标。

1.对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认识

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新社会人的生存与发展状态的本质规定,主要是指每一个现实的人摆脱和超越各种内在和外在的束缚,从而在关系、能力、素质与个性等诸多方面所获得的普遍提高与协调发展的过程和境界。马克思指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列宁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会做一切工作的人”。

在社会发展的问题上,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把衡量社会发展或进步的视角放在单纯的社会财富和经济增长上,认为财富增长了,国家就富强了,人民的生活就提高了,就是所谓“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社会繁荣”。另一种观点就是“满足基本需求”论,认为满足人们的衣食住行、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就是社会的全面进步。马克思主义认为,衡量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尺度,不仅包括人们的基本需求,还应包括满足与人的物质文化需求有关的社会文化政治等条件,如民族的独立、社会民主化程度、人政治自由和安全等内容。

2.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

唯物史观既是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也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人是具体的、现实的人,每一个时代的人都生活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中,脱离社会的全面发展去谈人的全面的发展,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谈。但是人与社会不是直接的同一关系,在人的活动中产生的社会组织一旦形成就获得相对稳定的独立性。因此两者的发展不能直接等同。

2.1人的全面发展同社会的发展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一方面,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作为人的社会关系的体系,作为包含一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思想文化结构的有机整体,构成了人类及其个体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社会的发展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包括社会的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法治和文化的进步最终都要集中到人这个社会的核心要素才能表现。也就是说,社会的发展只有用人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完善、体力与智力的发展程度作为最终的衡量尺度。同时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必须通过生活才能成为人,也必须通过社会才能获得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只有相互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社会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越能推进人的全面的发展。

2.2人的全面发展依赖社会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共产主义“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生活的核心是人,社会的发展实质就是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实践特别是生产劳动实践的发展。人的发展的全面性、自由性和成分性,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一定社会关系。人们创造了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又反过来制约、塑造人,正如马克思所说,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的和观念的关系的全面性。社会发展和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乃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人的发展,在承认人具有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性的前提下,必须也要承认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全面发展以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前提。离开社会发展这个平台,人的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2.3社会发展也依赖于人的全面发展

这个社会发展和进步于人的发展相互联系、互相作用的更重要的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发展和进步中的生产力中的发展、社会生产的变革以及上层建筑的发展完善,都离不开人的作用。正是由于人的实践活动的不断进行,推动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从而也促进了社会上层建筑的必要变革以及进一步的巩固和完善。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而人却是生产力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能动因素,作为生产力要素的工具,他是具有一定生产技能和科学认识的人制造的,他也要由具有一定生产技能和科学知识的人去掌握和使用。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不一样,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在变革和发展生产关系从而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中,离不开人的觉悟和知识,离不开变革和发展生产关系中所需要的人的实践能力,也离不开为实现变革的而必须的组织纪律性以及坚韧不拔的毅力。在社会上层建筑从而促进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人具有更为特殊的作用。人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对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保障社会文化思想的繁荣有着重要的作用。

3.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1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

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创造物质、精神、文化、政治条件。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现阶段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我们各项工作和一切事业,都应该看看是不是有利益人的全面发展,有利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利于的就实事求是地纠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建设小康社会的终极目标。

3.2发挥人的能动性,不断促进小康社会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只要人们的政党的需要得到满足,合法的权益得到保护,素质和能力能够得到不断的提高,他们就能成为自由自觉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建设者,就能充分发挥历史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推荐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依靠人民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在促进人的全面素质提升,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创造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全面的小康社会就得以更快实现。

3.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促进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水平基础提高,物质产品日益丰富,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民主、法治将更加健全,人们的经济文化权益得到尊重和保障;全面建設小康社会,教育、科学、文化、医疗体系更加完备,为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供了条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生产力增强,人民生活更加富裕,为人的全面发展将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李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J].发展论坛,2003,(10).

[2]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J].青海学刊,2003,(04).

[3]杜金亮.人的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J].山东社会科学,2000,(04).

篇4: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

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类本质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把自由自觉的、感性的实践活动看作是人类的类本质。人的实践活动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便是人的类本质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从实践活动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人的类本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这一视角,阐明了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类本质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全面发展。那么,如何实现人的类本质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类在物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越来越扩大社会交流活动,形成越来越丰富的社会关系;在日益丰富的社会关系中,人不断地获得多方面的社会规定性,不断走向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个性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进一步展开,也是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人的个性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个人的各方面能力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能力包括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包含了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另一方面,个人需要的全面发展和充分实现。一般来说,人的需要包括两类:物质生活需要(衣、食、住、行等方面)和精神生活需要(思想、文化、情感、道义、交往等方面)。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和充分实现是人的个性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内容。总之,人的个性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与人的需要和人的能力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统一的。个人需要的全面发展是个人能力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内在根据,而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又是个人需要全面发展的外在表现。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最高社会形态。马克思指出,未来的理想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二、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由于社会基本矛盾的作用,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它不可能永远停留在原有状态。社会发展总的方向是上升的前进的运动,表现为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形态的更替过程。在过去的历史长河中,由于社会矛盾和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成果并不能为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用。因此,社会发展是建立在社会对抗基础上的,对一些人是发展,他们占有和享受社会发展的物质成果和文化成果,而另一些人则处于物质和精神的贫困状态。在这个意义上,社会的经济发展并不意味着社会进步,相反在社会进步中还存在退步和类似循环的现象。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所说:“与‘进步’的奢望相反,经常可以发现退步和循环的情况。”[2]106就人的发展来说,其与社会发展也是不平衡的。总的说来,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人类的社会活动能力、人类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与社会发展水平成正比。在以物为中介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不存在人对人的直接人身依赖和束缚,人的才能得到新的释放;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迅速增长,同时带来了人自身能力的发展。即使如此,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发展仍然不可能是全面的,而是片面的、畸形的。阶级的对立和剥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旧的分工把人终身束缚在某一种职业上,这些都极大地扼制了人的潜在才能的发挥,人单纯追求物质享受而陷于精神贫困,人的劳动不是创造性力量的发挥而是痛苦和自我折磨,等等,这就是马克思通过异化劳动描述的人的异化。人的异化现象与人的全面发展是对立的。

马克思曾说过,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化预示着非工业化国家的未来。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化进程表明,它的市场化和交往扩大化,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运用,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但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弊端表明,后发的工业化国家并不必然要重复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及其弊端。资本主义工业化并不是发展的唯一的道路。社会主义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正在改变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分离的状态,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

人的全面发展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人可以无所不能。社会分工是不可能消除的,人的能力和兴趣的差别也是不可能泯灭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与社会发展理论是不可分的,前者是后者的最重要内容。马克思从来没有脱离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抽象地谈论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他指出:“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责等等,这也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2]330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3]我们不能脱离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把人的全面发展变为人性的要求。没有社会形态的变革,人的全面发展只是一个乌托邦,一个永远不能实现的千年王国。但毫无疑问,人的全面发展的确为共产主义社会提供了一个以人的发展水平为目标的价值尺度。这样,共产主义就是社会形态的变化与人自身发展的价值理想相统一的过程。人类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同时也是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而奋斗。

三、社会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推动作用

从推动社会进步来说,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最终决定作用的观点,才能把社会主义社会进步的基础放在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要求上。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没有高度丰富的物质产品,当人们还处于贫困状态、处在为自己的生存而挣扎的时候,一切陈旧腐朽的东西都会死灰复燃,根本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应该牢牢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原则。马克思说过:“人们每次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的。”[2]507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就没有发展的自由时间和自由空间,人的全面发展是永远不能实现的。同样重要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关系的丰富直接相联系,人的发展的全面性不是观念中的全面性,而是现实即交往的全面性。马克思说:“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2]295当今世界性交往的强化和我们的对外开放政策,显然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有利的。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只是社会结构的基础,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的有机统一体。只有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社会结构的理论,才能理解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三大文明协调发展对于社会主义社会进步的重要性,理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联性。精神文明建设与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是不可分的。没有人的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有人的全面发展。我们不能以马克思说的“共产主义者根本不进行任何道德说教”、“不向人们提出道德上的要求”为由贬低道德教育。如果这样,这完全是误读。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不能依靠单纯的道德说教来实现,共产主义是改变现实,是根本消灭对立的物质根源的实际运动。[2]275在社会主义社会,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从思想和精神生活方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当然,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个教育问题,更重要的是个实践问题。因为人的才能的多方面发挥和形成,不可能脱离人的实践活动而仅仅在课堂里就能实现,只能通过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马克思明确指出:“只有改变了环境,他们才会不再是‘旧人’,因此,他们一有机会就坚决地去改变这种环境。在革命活动中,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2]234所以,我们应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的实际活动结合起来,并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人的发展越全面,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社会主义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并不断创造着各种必要条件,使人的全面发展有了极大的可能。但社会主义社会还不可能完全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只有到了高度和谐的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人类才能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人才能成为真正的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摘要: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内在地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发展以及交往关系的发展中。因此,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一种理想境界,又是一种发展现实。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社会是人的本质对象化的产物,社会发展最终又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上。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实践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篇5: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关键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异化劳动 分工

共产主义社会里的人将是一个人人都可自由全面发展着的人,《共产党宣言》这样宣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然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却是需要一个实践的客观历史过程,实现的途径则是通过对分工、私有制的扬弃。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首先意味着人的需要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因为人正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才进行物质生产和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也正因为如此,就要让这些需要不会是手段,而是它本身的目的。只有这样,人的需要才具有真正的丰富性,也才能真正的占有人的全部感觉和特性。其次,人的能力包括现有的才能和潜在的力量要得到充分的施展。因为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那么每个人都应无可争辩地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而不是被迫限制于某一方面的被强制甚至于出卖自己的才能。再者,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人与人及其与外部世界的丰富的社会关系,都应该是被全面主动的占有的,而不是一种异已的力量反过来支配自身的关系。同时,每个人的个性也要得到自由的全面的发展,这包括他的自然潜力、爱好、兴趣、特长等等。

二、异化劳动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是在劳动中生成的,真正的劳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人们在劳动过程中表现和确证着自己的本质,然而劳动却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异化得如此严重,以致于“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外在劳动,人在其中使自己外化的劳动,是一种自我牺牲、自我折磨的劳动。”人不但使自己的生命活动同自己相异化,而且创造出来的产品对工人来说也是外在的不属于他的且同他相对立的东西,在这样的情况下,工人为他人生产了富有,自己却产出了赤贫。人通过劳动改造无机界、改造对象世界来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然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对象却被剥夺,从而类生活也被剥夺走,成为了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因为人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及通过生命活动创造出来的劳动产品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人的异化也就表现为必然。因为人的劳动和劳动产品不属于自己,那么必定属于他之外的他人,因而,人自身也成为了统人的异已力量,即人与人的异化。

由此可见,异化劳动下的人是不自由的,而它的根源在于分工。因为只有要分工(自然分工),人就不得不局限于某一活动领域。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分工则是越来越精细化的分工,人从事的也越来越片面化的工作,人像一部机器一样工作,最终把自己也沦为一部机器。有分工,就必有私有制,而私有制则必定带来剥削,因为私有者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去迫使那些无生产资料的人为其劳动与服务,而那些无生产资料的人也迫于生存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就完全成为不可能。

异化劳动如此阻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那么它就是需被扬弃的,需要消灭它产生的根源即分工和私有制。然而,异化劳动却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异化劳动越是严重,代表的越是生产力的越先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必定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准备充分的物质条件。只有在物质资料充分满足人们需要后,人才能有时间发展自身的潜能和天赋,从而使自己有可能成了一个自由而全面的人。

三、分工、私有制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关系

异化劳动限制了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感到不自由,而它的根源在于分工和私有制。

马克思认为分工起初是自发形成的,而真正的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它与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的增长及作为二者基础的人口的增多有关。

在这种真正的分工中,社会首先分裂为不同的生产部门,每一生产部门又分为不同的生产部分,由不同的人从事生产。当然,在这种分工中,人是不自由的“任何人都有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由此可见,分工必然导致了人的片面发展。而与分工相伴随的是分配,且还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分配(无论是在数量上或质量上),于是就产生了所有制即对他人劳动力的支配。有分工就必然有私有制,有分工也就还有单个人的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单个人的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使社会分裂为不同的阶级。为了解决这样的阶级矛盾,于是就有了产生国家的需要。而国家则是统治阶级剥削被统治阶级的工具,而这更阻碍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可见,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性、畸形化,人的自我异化,人的本质的否定。因而,是需要扬弃的。然而,要消灭分工,就要发展生产力。只有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实现社会形态的更替,推动社会的进步,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也就才会使人摆脱离物质贫困而不至于为生存作斗争,相反却是有更多的自由的可支配的时间去实现人的发展。到了共产主义社会,自觉分工会取代自发分工,个人可以在任何部门内自主的发展,完全按自己的意愿发挥自己的才能,劳动会成为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那时人也就有可能自由的全面发展自己。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列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武天林.《马克思主义人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篇6:试论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本能的有效社会化

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对于什么是人性, 至今未有明确的定论。而且一些关于人性的定义, 如人性本善等都是人的具体社会行为的评价, 根本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从字义上理解, 人性应指人的属性。并且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人性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没有社会化过程, 人与动物只有形体之别, 而无本质之别。只有通过社会化, 人才可能成为与动物相区别的人。比如世界各地一些关于狼孩的报道告诉我们, 当一个人丧失了社会化的环境, 那么他就不具备人性。因此, 我们在此把人性定义为:人性是人的本能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 通过社会的强化而形成的。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追求人性的真、善、美

完美的人性是真、善、美的统一。人性之真是人的本质显露的一种理想的自然状态;人性之善是社会化的人对自身行为进行有效调节的最高价值;人性之美是真与善有机结合的形象化。真、善、美分别从不同方面体现人性真谛, 展示出人性的迷人光彩。因此, 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也就是追求人性的真、善、美。而人性的真、善、美又是三个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的范畴。真, 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及自我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达到的预期目标, 是人们在道德领域内辨别好与坏的尺度, 它们分别与人的意识活动中的知、情、意三个方面相联系。美离不开真与善, 它是真与善相统一的感性形象。但是, 人性之真不等于人性之美, 它指人性客观实在性;人性之善也不等于人性之美, 它指人性道德范畴。人性之美也不等于人性之真与人性之善, 而是在人性真、善的基础上, 把二者有机结合, 通过人的机体、人的言行以及外界具体事物使之成为可感的形象。我们所追求的全面发展, 应该是人性真、善、美的水乳交融。

三、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协调

个人本位论认为, 人是社会的主体, 人就是目的, 社会的需求只不过是个人需求的集中反映, 社会应以适应、满足个体的需求为主, 那么, 人的本能的社会化, 就在于使人的本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 造就一个个独具个性的有充分创造力的真正的“人”。而社会本位论则认为, 个人的发展是建立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 社会就是目的。社会不发展, 难以保证个体需求的满足。所以, 应当按照社会需求促进个体社会化, 使自己成为社会需要的人。人的发展最终是为社会服务, 人的本能社会化, 应该有双重任务, 既使人获得全面发展, 也使人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如个人本位论的提出, 往往处于新旧社会之交, 或社会发生急剧变化之时, 因为旧社会最大的不合理, 就是束缚人性, 扼杀个体的需要。社会被少数人操纵着, 人成为社会的工具, 实质成为少数人的工具, 这是人所不能容忍的。文艺复兴运动, 就是要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都从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他们的口号是:“我是人, 凡是人的一切特性, 我都具有。”教育就是培养能力、知识、思考与体力都能得到发展的新人。在启蒙时代, 个人本位是对当时的封建专制教育的激烈抗议, 卢梭尖锐地指出:“人是生而自由的, 但无往不在枷锁中。”人类的心灵像格劳卡斯的塑像那样, 已被气候、海水和暴风雨把它的形象改变到这样程度, 以致它已经不像一个人而像一个野兽了。他认为教育就是把人从扭曲人的本质的不合理的社会中解放出来, 恢复其自然的天性。也就是说, 在他的“个人本位”的思想里渗透了变革社会的革命思想。

篇7: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20年和更长远一些时间的人口发展战略,应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继续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调整人口的结构,实行“控制”、“提高”、“调整”相结合,以人口数量变动与结构合理化、人口与发展综合效益最大化为宗旨。

目前人口发展态势

2006年7月11日是第16个“世界人口日”。目前人口新态势的显著特点,可以概括为“五大高峰”即将不同程度地提前来临。

其一,人口再生产类型发生根本性转变,人口总量高峰将提前到来。中国生育率长期持续地下降,不仅减少出生人口3亿左右,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人口的年龄结构,完成由年轻型向成年型、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变,增长势能或增长惯性大为减弱;其二,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趋缓,10多年后即可达到最高峰值。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便急剧上升,进入劳动力增长高峰期;其三,老年人口增长迅速,21世纪上半叶将迎来人口老龄化高峰。预测表明,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可由2000年的0.87亿,增加到2010年的1.16亿,2020年的1.74亿,2050年的3.23亿。居于世界较高水平和发展中国家最高水平;其四,流动人口居高不下,目前已临近最高峰值。随着人口城镇化的加速进行,本世纪头10年将是流动人口增长的高峰期;其五,出生人口性别比经过持续攀升后,当前已达到新的高峰。出生性别比正常值在103~107之间。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生性别比持续攀升,90年代攀升尤甚,目前120左右的出生性别比,在世界各国中属严重偏高国家,成为率先来临的第一个高峰。

中国资源能承载多少人口

中国资源的人口承载力到底有多少?我国人口数量控制在多少合适?

这个问题弹性很大,把承载量、“适度人口”数量说得那么肯定,不一定科学。经济、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我就不大相信,如果最大承载量为16亿人口,17亿就无法养活,问题在于怎样养活,以什么样的标准养活。资源状况,确实应该重视,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已经提出了具体的节约资源和降低环境污染的目标,要努力完成。

我们现在每平方公里是135人。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人口转变的关键时期。经济转型,一是经济体制改革向深层次发展;二是经济增长方式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变。如果按现汇比价算,我们现在的GDP占世界的4.2%,但我们是用8%的石油、10%的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31%的煤炭消耗换来的,我们单位GDP消耗大约是美国的2.7倍,日本的3.4倍,如此高消耗、低效率、高污染的局面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历史性地提到我们面前。社会转型,如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都和劳动年龄人口、人口素质、人口分布结构等密切相关,和人口发展战略密切相关。

生育观念正发生转变

我国是高度统一的体制,坚持多年的计生政策卓有成效,但以后人口增长率完全靠政府的政策约束未必有效。现在有的人不想生孩子了,甚至出现了“丁克家庭”。过去20年是政府限制大家生孩子,也许20年之后是政府动员大家生孩子。

中国情况比较特殊。中国政府确实起了非常大的主导作用,但政府不是万能的,并不能随意设定人口目标。如1980年《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公开信》中,要求2000年全国人口控制在12亿以内,后来修改为12亿左右,2000年普查为126583万,比12亿多出6583万。中国生育率的下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基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起到关键的主导作用,是相辅相成的。

二战后欧美国家曾有一段生育高潮,但随后人口出生率开始下降。许多年轻夫妇都抱怨,抚养孩子费用太高,不愿多生。也有大量育龄妇女因追求事业发展等原因推迟生育,或者干脆不生孩子了。人口生产有着自身的规律性,政府决策导向只能在规律范围内发挥作用,但在特定历史阶段有决定性作用。

中国地域很大,沿海开放和发展比较好的地区,比如上海、北京,可能比较早出现人口负增长。但在贫穷落后地区,高生育率的问题还不能根除.

这是普遍现象。从世界范围来看,生育率最高的是非洲,其次是拉丁美洲,再次是南亚某些地区,最低的是北欧、北美、日本、澳大利亚。中国现在也跨进低生育率国家的行列。社会经济越不发达的地区生育率越高,越是发达地区生育率越低。所以有句名言:贫困出人口。

而且,生育多少孩子,生男孩还是女孩,归根到底是由孩子的成本—效益决定的。人们为什么多生?简单说是孩子对父母有用,没用生那么多干什么?现在西方国家为什么不生?就是孩子成本提高了,效益没那么高。人口学中所讲孩子成本—效益理论,即把生育行为纳入市场视野,父母生育孩子要花费一定的成本,当然孩子也能给父母带来相应的效益。如果净成本为负值(效益大于成本),说明父母需要这个孩子;如果净成本为正值,则不需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养育孩子的成本特别是用在健康和教育上面的可变成本在上升,而孩子对父母的劳动经济效益、养老保险效益、精神享乐效益等却在下降,由此导致人们的选择偏好发生改变,由追求多生多育转变到追求少生优育、优教,遂使生育率下降。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除采取政治的、行政的、法律等措施外,还有经济上的措施:给独生子女一定数量的奖励费,征收一定数量的计划外生育费,部分农村实行计划内生育子女父母奖励辅助政策等,都影响着孩子的成本—效益。如给独生子女奖励,是在孩子还没有进入成年时期就有效益了;征收计划外生育费就是提高该孩子的成本,在正常的成本之外,多付一笔成本费用。我把这种奖励和征费叫作孩子社会附加成本效益,不管实际上起到的作用是大还是小,但它的初衷是通过这种利益上的调节,影响人们的生育行为和数量,诱导人们由追求孩子的数量向追求孩子的质量转变,由多生多育向少生优育转变。

确立新的战略理念

据报道,由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历时两年,经由数百位专家学者深入研究,现已形成题为《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发展思路》的研究报告。报告确立了“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理念.

总的来看,我国发展正经历一个转变过程,即:由主要“投资于物”向“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并重,再向以“投资于人”为重点转变。我国人口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目前正处于老少被抚养人口所占比例比较低,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例比较高的“黄金时代”或“人口红利”期,要把丰富的人口(力)资源变成高积聚的人力资本,最主要的办法,就是增加对人的投资,特别是用于健康、教育、科学方面的投资。“优先投资于人”反映了我们对客观发展规律的认识,抓住了发展的关键。

人口发展战略“三步走”

“全球人口在同一列车上,我们不知道终点在哪里,但是我们知道未来的方向,那就是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联合国人口司司长约瑟夫·项密曾经这样说。

我个人对人口发展战略的理解是,中国人口发展战略可分三步走:第一步,尽快把高生育率降下来,这一步已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达到,总(和)生育率降到2.1以下;第二步,实现人口的零增长。研究报告提出到2033年,我们的预测稍提前一点儿。实现人口的零增长,不仅是数量问题,还包括素质的提高、人口年龄、性别、城乡、地区结构的调整等;第三步,零增长以后,再确定理想适度人口目标,即“全方位适度人口”,实现人口数量是适当的,人口质量是比较高的,人口结构是比较合理的全方位的适度。这个理想适度人口不是静态的,它由届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资源、环境的状况来决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20年和更长远一些时间的人口发展战略,应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继续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调整人口的结构,实行“控制”、“提高”、“调整”相结合,以人口数量变动与结构合理化、人口与发展综合效益最大化为宗旨。

篇8:文化对人的影响与人的全面发展

1.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要结合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近几年涌现出来的优秀电影、电视、图书等文学艺术作品, 在新时期形成的抗震精神、奥运精神等, 理解和把握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等。要结合网络文化, 从正反两个方面把握其对人们的影响, 深刻理解国家加强网络文化管理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2.“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是高考的常考点。从题型上看, 客观题和主观题均有。从考查方式上看, 通常结合文化对社会的作用, 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文化与综合国力等考点进行综合考查, 有时也会结合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知识点进行考查。因此, 复习本专题时要有整体的观点, 在理论体系中把握本专题知识, 在理论与现实的联系中理解本专题知识, 弄清本专题知识的价值。

【考点指津】

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1)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人们在相互交往中, 总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和形式。各种社会交往的方式, 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 有的取决于价值观念, 也有的源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 见诸交往时使用的语言、符号、器物等, 也见诸交际过程中的行为举止。

(2)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知识素养和价值观念, 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

考点拓展:

文化只是影响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影响人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因素之一, 自然环境、经济状况、社会阶层等都会影响到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影响到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切不可夸大文化在这些方面的影响。

2.文化影响人的特点

(1) 文化对人的影响, 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 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 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人们接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并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2) 文化对人的影响, 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 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而持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 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 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 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考点拓展:

(1) 潜移默化与深远持久的区别:潜移默化强调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无形性和非强制性;深远持久强调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前者更强调影响的方式, 后者更强调影响的时效性。

(2)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但并不意味着永不改变。

3.文化塑造人生

(1)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 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

(2) 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作品, 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3) 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人越全面发展, 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 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 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 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历史过程, 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

②人的全面发展, 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物质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 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 文化活动、文化消费在生活消费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

考点拓展:

(1) 文化塑造人生的三个作用都是就优秀文化而言的, 颓废的、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可能把人生引向歧途。这要求我们一分为二地看待文化对人的影响。

(2) 区分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与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高考回眸】

(2011·北京文综卷·40) 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 共享绿色未来”。为唤起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 有关部门发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 (2011~2015年) 》, 提出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道德观, 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

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 说明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

解析:本题要求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 分析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知识范围明确, 需要考生将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回忆起来, 并结合材料有选择地应用。

答案: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加强环境宣传教育, 有助于人们清醒地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转变思维方式, 采取自觉行动。②文化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加强环境宣传教育, 有助于营造全社会重视环保的文化氛围。③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加强环境宣传教育, 有助于提高人的道德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创新设计】

1.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下列成语或诗词的寓意能够体现这一特点的有

①耳濡目染 ②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③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④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1年8月13日, 某女士给《西宁晚报》打热线电话称, 她的小孩喜欢上网聊天, 现在和家人、朋友讲话满口都是“偶” (我) 、“酱紫” (这样子) 等网络语言, 甚至作文中也出现“JJMM” (姐姐妹妹) 、“灌水”等词。 “亲, 这里是青海师范大学接待处!” 2011年8月30日, 青海师范大学的女生用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打出标语, 迎接新生。不仅如此, 更多的网络语言在我们生活中正被广泛使用。回答2~3题。

2.上述材料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

B.网络语言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C.网络语言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人们对网络语言的接受是消极被动的

3.网络语言成为人们的交际工具, 这一现象告诉我们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

D.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4.《安徽日报》记者2011年9月2日从安徽省文明办获悉, 根据中央文明办部署, 中秋节前后, 安徽省各级文明办积极开展中秋网上系列活动,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营造文明祥和、团圆和谐的节日氛围。之所以要通过开展中秋网上系列活动, 为人们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是因为

①文化决定着人们思维方式的形成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③文化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5.2011年 9月1日, 深圳市政府五届四次全体 (扩大) 会议召开。市长许勤在会上指出, 从大运会的申办、筹办到举办, 全市各区各部门团结协作、斗志昂扬、奋力拼搏、不负重托, 大力培育和弘扬了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勇于担当的实干精神、合力攻坚的协作精神、甘于牺牲的奉献精神……要大力继承和弘扬这些崇高精神。弘扬上述大运精神有利于

①感召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②感召人们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③感召人们提高健康素质 ④促进我们提高社会发展水平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6.在大力继承和弘扬大运精神的过程中, 并不是人人都受到大运精神相同的影响, 这是因为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C.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形式各异的

7.2011年8月30日, 以“垃圾围城、文化解围”为主题的第二届垃圾与文化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主持人芦俊在发言中指出:垃圾之事看似很小, 其实很大。最小的事情是最难的事情, 最脏的事情是最大的事情。同时, 垃圾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 它其实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问题的解决, 除了政府的重视、财政的投入、技术的支撑, 更关键在于文化的引领和民众的参与。因为垃圾处理的核心最后是减量, 而真正减量的源头在于每个人。每个人的改变关键在于心灵的启迪。那么心灵的启迪需要文化来化人, 需要艺术来养心。

(1) 社会问题的解决, 更关键在于文化的引领和民众的参与。因此, 有人认为:“文化对人有十分重大的影响, 可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结合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2) 结合上述材料, 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政府应如何解决垃圾处理问题。

8.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1年8月16日, 由兰州市教育局组织的“两基”迎国检校园文化建设督查活动顺利结束。督查发现, 有个别学校设在校内各处的激励语存在不符合孩子年龄特点, 不符合教育环境的问题。对此, 兰州市教育局成立了“校园文化”课题小组, 着力帮助各校提升校园文化水平, 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 让每一句话都能说到孩子的心坎上。

材料二 由中央文明办、财政部、教育部共同举办的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全国启动仪式于2011年9月5日在山东省淄博市举行。这一项目将投入24.5亿元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 在“十二五”期间支持全国各地建设8000所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每年建设1600所乡村学校少年宫, 5年内达到东、中、西部地区分别覆盖15%、20%、30%乡镇的建设目标。项目建成后, 将改善各地农村未成年人课外活动场所的薄弱状况, 促进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结合材料一, 谈谈学校为什么要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作为中学生你应该怎么做?

(2) 结合材料二, 谈一谈应如何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参考答案

1.C 提示: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特点的有①③④。②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2.B 提示:网络语言“悄无声息”地进入人们的生活, 而且被人们在生活中使用, 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故B符合题意。A、D观点错误, 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均可排除。

3.A 提示:人们使用网络语言进行交流, 表明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B、C、D显然与题意不符, 故选A。

4.B 提示:①③说法错误, 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同。

5.D 提示: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主要表现为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大运精神属于优秀文化, 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故选D项。

6.C 提示:同种文化对人们影响不同的原因在于人自身, 而非文化。

7. (1)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②文化有先进、优秀与落后、腐朽之分。不同的文化对人的影响不同。只有先进、优秀的文化才能培养人们的健全人格, 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因此, 认为文化对人有十分重大的影响是正确的, 但笼统地认为文化可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不科学的。

(2) ①政府应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政府通过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宣传有关垃圾危害的知识, 引导人们自觉地维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以便更好地通过文化的力量推动人们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②政府应积极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政府应加大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工作力度, 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 改善城市环境, 同时要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生态环境。③政府应始终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垃圾处理问题事关人民的切身利益, 政府必须关注民生, 加大对垃圾处理的重视程度, 鼓励社会各界为垃圾的处理贡献自己的力量。

8. (1) ①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理由如下:第一, 文化对人的影响, 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有助于为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第二,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 让每一句话都能说到孩子的心坎上”, 创造这样的文化氛围可以影响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第三, 文化塑造人生, 不同文化对人的作用和影响也不同。建设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 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塑造健全人格, 增强精神力量,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 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积极影响, 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②中学生: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的过程。因此中学生应当自觉学习、主动接受健康文化的熏陶, 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

(2) ①国家应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支持健康有益文化, 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的启动, 有利于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 促进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②文化产业部门应当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 努力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拒绝生产和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 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③青少年学生应当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追求健康有益的文化, 提高辨别先进文化与落后、腐朽文化的眼力, 自觉抵制不良文化的侵袭。

上一篇:仁和中学2013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2022年福建省少先队辅导员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