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人职业规划的三个角度

2024-07-02

经理人职业规划的三个角度(通用14篇)

篇1:经理人职业规划的三个角度

我们正处于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管理导师Peter Drucker说过:“很多人相信,技术上的创新能够引发变革。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成功的创新总是在变革已经发生之后才出现,并充分地发掘变革”。他的论述可以用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并非因为有了英特网才出现了信息时代,而恰恰是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变革引导了信息技术的创新,而这种创新又反过来深化了人们对信息的需求。

经理人的职业生涯管理领域同样如此。过去的间,人们对“职业生涯”的理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并非由任何一种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或技术所引起。变化来自于外界,来自于整个社会和经济环境。在这种背景下,人们需要做的是首先理解这种转变,其次,才是在理念和技术有所创新。

第一个转变

“经理人职业生涯”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对过去的经理人而言,职业生涯意味着升迁和线性发展;如今,职业生涯意味着选择和螺旋式的发展。

把时间推回到上世纪90年代初。在那时的中国大陆,绝大部分人对职业的观念还是保守的(至少在如今的人们看来是如此)。那时候,辞职被看作是一件天大的事情。“下海”这个词对所有人都意味着高风险。同样,经理人习惯于问自己的问题是:“我该怎样努力,才能升得更高?”

在21世纪的今天,经理人考虑的问题变成了:“下一步我该往哪里去?什么样的行业和工作才真正适合我?”跳巢不再是新闻;创业也不再是少数人的游戏。经理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途径不再是单一、线性的,而是在不断的选择中完成。觉得自己在现有环境中的发展到了头?没关系,去一个新的企业吧。那里有更好的待遇和更多的挑战等着你。

在过去,安于现状和埋头苦干的人往往受到大家的尊敬。如今,荣誉属于善于接受和利用变化的人。对变化的适应能力是职业经理人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倚重的品质,也正是目前众多不那么成功的领导者普遍缺乏的品质。当你选择某一个行业时,你做好充分的`准备了吗?你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吗?你对可能出现的困难想好应对策略了吗?要成为真正的成功者,你就不能被变化的潮流推着走,而是主动去寻求和迎接变化。

第二个转变

过去,学历和证书是职业生涯的“通行证”,如今,它们的地位正在或已经被个人品质和能力所取代。

说来也许有些不可思议,但知识和技能的地位在最近几年中的确在不断下降。如今,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找工作的难度比几年前大了许多。以往,一个海归MBA可以轻松拿到几十万人民币的年薪,如今他们却必须做好准备迎接十万以下的年薪。如今的企业在录用人才时的要求比以往苛刻的多,一个普通的行政职位可能会要求大学本科以上、英语六级证书、各种计算机证书、GPA4.2以上等等。但即便如此,符合要求的人还是远远超出预期。

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造成了这种转变。这几年来,中国接受过高等教育和技能培训的人数激增。相对于经济发展,教育和培训体系的发展由原先的滞后变为如今的达到平衡甚至超前,学历和证书的作用下降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需要申明的是,我并没有贬低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的意思。两者在很多情况下都是重要的、基础性的因素,但如今,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已经不再决定他在职业发展中达到的高度。真正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是比知识和技能更为内化,也更难于衡量的因素:个人品质和能力。

什么决定了你能否当好一个总经理?是否读过MBA?显然不是。你是否具备一些优秀管理者必备的品质和能力,决定了你能否胜任高级管理岗位。

这些品质是什么?人际理解:你能否站在下属和客户的角度想问题?成就动机:你是否具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决策果断:你是否能够在时间紧迫、信息不足的情况下当机立断、把握商机?

这些能力是什么?战略思维:你能否站在企业决策者的高度,界定企业发展的目标并得出实现目标的手段?人际影响力:你能不能说服和感染下属?分析能力:你能否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

同样的,决定你能否成为一个好的销售经理的关键,不是你是否听过某位大师讲课,而是你是否具备人际勇气、百折不挠这样的品质和关系维护、言语沟通这样的能力,

因此,对于经理人来说,在为自己做职业生涯规划时一定要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我的理想是什么?要成就这样的理想,除了学历和证书以外,还需要我有怎样的品质和能力?我具备这些品质和能力了吗?我如何发展自己来适应这样的要求?

对于企业的董事会或是老板来说,为某个领导职位挑选候选人的时候也不妨问问自己:这个职位的意义是什么?需要什么样的人来完成?除了知识和技能以外,这个职位上的人必须具备怎样的品质和能力?哪些品质和能力可以慢慢培养(例如沟通能力),哪些必须要候选人具备而无法培养的(例如诚信)?

我相信,在未来的里,人们对高级人才的定义将发生质的变化。这种变化我想用下面一段对话来说明(对话纯属虚构)。

老总:“我让你找的分公司总经理有人选了吗?”

人力资源经理:“有了!那个人绝对是高级人才。沃顿商学院毕业的MBA,有保险准精算师证书。”

老总:“不错……可是他这个人怎么样?责任心强不强?对自己是否有高标准?有没有创新的能力和勇气?能不能带领分公司的员工扭亏为盈?”

人力资源部经理(汗):“这个……面试下来感觉是不错的……不过……”第三个转变为个人或企业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的咨询机构的使命开始转变。过去,咨询公司告诉经理人,“你是这么看自己的”,如今,咨询公司告诉经理人,“环境是这么看你的”。

作为一名经常和测评技术打交道的咨询顾问,我接触了很多被用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心理问卷,MBTI,SSI,CPI,VII等只是这一长串名字中的一小部分。其应用的实际效果,恕我直言,实在难以令人满意。这些问卷无一例外的采用类型学的方法。在这里我也希望“劝诫”一下那些迷信类型学的心理学同仁们:如果说类型学对人类有所贡献的话,那也是在生活中。商业环境是一个充满压力的特殊环境,用常规的类型划分手段只会得出荒谬的结论。所有类型中都会有杰出人物,会有天才,也同样会有失败者。在这种情况下,类型学就变得毫无意义了。

事实上,我批评的范围包括一切自陈式量表。单一地根据测评对象的自我描述来判断他适合在哪些方面发展是很不合理的。所有人看自己都有主观成分,所有对自己的判断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得不够真实。但即便真实又如何?测评对象做完MBTI后,咨询顾问告诉他,根据荣格的理论,你属于某某型。这个过程看起来很合理,但实际上咨询顾问所告诉他的一切都是基于他自己的判断得出的,而咨询顾问永远不会比测评对象更了解他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测评工具最多只能提供一种看待自己的视角而已,而无法提供有用的结论。

基于自陈量表的结果报告对于测评对象本人的价值很低,因为测评对象很难从中更了解自己。世界上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咨询顾问将无事可做。咨询顾问应该代表整个环境来客观评估测评对象的能力和品质,告诉测评对象凭借现有的能力适合在什么方面发展,告诉测评对象现有的个人特征和个人目标、理想的差距,以及如何提高自己来缩短这种差距。

正如Drucker所言,这种使命上的转变需要技术上的革新来充分发掘。人们必须改变现在以自陈式量表为主体的做法,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引入能力测验、结构化访谈、甚至情境模拟(situational simulation)这样的技术。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用评鉴中心来做职业生涯规划将成为主流。当然,前提是评鉴中心变得不再那么昂贵。

结语

对于不同人来说,变化可能是机遇,也可能是威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比别人先知觉到环境的转变并行动起来的经理人更有可能获得成功。这一点,对于职业经理人,对于一般企业以及对于咨询公司都同样适用。

篇2:经理人职业规划的三个角度

发布时间:2011-8-26

15:07:53 更多 复制资讯地址

大多数职业人士经过一段工作后,开始对职业生涯迷茫,尤其是职业稳定后,开始思考自己的职业发展,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面对就业压力日益递增的今天,许多人都是“先就业,后择业”,在无法选择自己的职业兴趣下,或阴差阳错,或顺其自然,突然有一天,感觉到自己无所适从,没有方向,不知道下一步该走向何方?

其实,在我看来,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职业经理人得历经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专业能力

现在的很多毕业生,在大学里忽视专业知识,一味的追求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美名其曰“锻炼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其实这是本末倒置,学习的阶段没有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毕业后又一味的适应社会“在先做人,后做事”的观念误导下,导致专业能力成了制约其长足发展。因此在我看来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首先要解决的是专业问题,让自己首先成为一个专家。专业是职业经理人的基础。

第二个阶段:领导能力

具备了专业能力,再去发展自己“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等”,在具备专业能力的前提下,去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与领导能力,如果你不具备管理者或者领导的潜质,那你就做个“专家吧”,如果你一味的发展自己的“领导能力”而忽视自己的“专业能力”,那最终就成为空中楼阁,而是一个“忽悠着”。

在专业能力提升的同时,关键的是培养自己的“情商”,确切的说是“逆商”,抗压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心态,锻炼自己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的应对能力,不屈不饶,战胜自我不向困难和挫折低头的的进取精神,锤炼自己的职业精神和职业信仰。

第三个阶段:资源整合能力

职业经理人有专业、有管理能力尚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优秀的职业经理一定是资源整合的专家,通过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使资源价值最大化,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因此职业经理的第三个阶段是整合资源能力的培养。

篇3:有效提问的三个角度

一、紧扣教学目标, 围绕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提问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在谈到教学方法时曾指出:“有些课堂效率很低, 原因是教师不善于把注意力集中在最主要、最本质的教材上。”而对于小学数学教材而言, 其中的数学知识系统性较强, 新旧知识之间层层递进, 螺旋上升。因此, 对教师来说, 一方面问题的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 不偏离课堂教学的中心;另一方面更要选准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 建立“先行组织者”, 架起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

如在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教学中, 教师可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知识, 联系平行四边形性质, 并作以下提问: (1)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什么图形? (2) 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分别对应原三角形的什么? (3)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

这样, 通过对已学知识点的回顾, 启发学生寻找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的规律, 建立已学知识与未知知识的联系, 可以很好地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二、遵循思维特点, 基于学生的认知矛盾提问

小学生处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儿童期和少年期, 其思维的特点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 并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 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对问题的设计要尽量清晰, 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特点, 切忌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问题。

同时, 在问题提出后, 教师应作适当停顿, 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以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思考。或者在学生答完问题后再稍停数秒, 引出更确切与合理的补充;或者在学生陷入百思不得其解的境地时, 给予一定的线索或解答;或者引出其他学生的不同解题方法, 激发认知矛盾, 进行一场“头脑风暴”。这样, 提问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而且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问题解决后带来的成就感。

如在教学二年级“乘法初步知识”一课时, 教师在教授完乘法意义后, 可再出示几道相同加数连加算式让学生改写为乘法算式。由于已经掌握了乘法的意义, 即使是低年级学生, 仍能较顺畅地完成上述练习。而后, 教师又出示3+3+3+3+2, 让学生思考、讨论:“你能将它改写成一道含有乘法的算式吗?”

经过学生的讨论与教师及时点拨, 学生列出了3+3+3+3+2=3×5-1, 3+3+3+3+2=3×4+2, 3+3+3+3+2=2×7……

这样的训练不仅能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而跃跃欲试, 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精心设计问题, 注意问题的难度、梯度与角度

一个优质的数学问题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有着重大价值。因此, 教师在课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精心设计问题, 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一) 掌握好问题的难度

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 问题太难可能会导致课堂“僵局”, 学生“启而不发”;问题过易, 可能会使学生不假思索, “不启而发”。因此, 问题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到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 而且要以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发展水平为基点, 达到“跳一跳, 摘桃子”的效果。

(二) 设计好问题的梯度

小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具象到抽象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将那些难以理解的概念、规律、公式推导等内容逐步分解, 组织成一连串的“问题”, 构成一个指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内在逻辑的“问题链”, 这种“问题链”便于教师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探究问题。

如在“三角形周长的计算”这节课中, 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链”:

(1) 用这些小棒可以搭出哪些类型的三角形?如何计算它们的周长? (课件出示6cm、5cm、4cm长的三捆小棒)

(2) 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即等边三角形, 如果每条边我们用a来表示的话, 周长怎样表示? (3a)

(3) 有两边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怎样表示呢?需要知道几个条件?

(4) 刚才我们是怎样研究三角形周长的?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这样层层深入的提问, 不仅让学生逐步学会求三角形的周长, 而且使学生掌握了研究问题的方法、步骤与思路。

(三) 选择好问题的角度

问题的设计要尽可能涉猎知识的各个方面, 并注意体现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钻研教材, 理解教材的基本结构, 精心预设问题“点”。

1.问重点, 其目的是帮助小学生掌握重要知识。一般而言,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定义、公式、概念、数学思想方法、技能等都是教学的重点。在重点处提问, 重点就会突出;在重点处设疑, 可以引导小学生根据已有的前经验和潜在经验进行积极的讨论, 从而明确重点, 理解重点, 把握重点。

2.问难点, 其目的是帮助小学生化难为易。小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 把握住教材中小学生感到难的问题, 并在难点处设计多个问题, 可以使小学生在思考问题时, 目标明确, “层层剥笋”般逐步向问题的深度进军, 从而突破难点。

3.问混淆点, 其目的是提高小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准确性。在教学中, 教师通过对一些容易与其他内容相混淆的知识进行提问, 可以使小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增强分析辨别的能力, 提高思维水平。或设计对比性问题使学生在比较中分辨是非;或设计归谬性问题以提高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如“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在学习时学生很容易混淆, 这就需要教师在这些知识易混淆处精心设计提问, 把小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问题显现出来, 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数学知识。

4.问盲点, 其目的是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所谓“盲点”是指视觉和思维上的“死角”, 不容易引人注意却能影响学生的正常思维。在教学中, 教师要抓住盲点, 精心设计问题以帮助学生发现、理解盲点。如在学习了正数和负数概念后问学生“0是什么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概念, 打破思维上的盲点。

参考文献

[1][苏]赞科夫.教学与发展[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6.

[2][美]理查德·阿兰兹.学会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

篇4:数字出版的三个角度

近期,笔者赴美参加了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与纽约州立大学全球中心联合举办的“如何促使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培训课程。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与国内外业界同仁就数字出版商业模式、数字营销、案例研究、用户分析、阅读习惯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广泛的交流,对数字出版的三个角度——数据分析、数字营销和用户连接有一些特别的感受,下面笔者从这三个角度分享自己的感受与思考。

1.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交流过程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几乎每位嘉宾都从不同角度提及。多家公司设置首席数据官职位,根据企业业务需求领导开发数据抽取、转换和分析工具,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对企业未来的业务发展提供战略性意见和建议。开路全媒体公司的市场总监瑞秋(Rachel Chou)分管的市场营销团队中,三分之一是数据分析员,其主要职责就是分析公司产品在各个销售渠道的表现,以及用户的消费行为数据,为选题策划和市场营销提供决策参考。HIPTYPE公司开发的电子书数据统计分析应用,能够绘制“读者图谱”(包括性别、年龄、收入、教育程度、地理位置等);能够告诉出版商有多少读者看完了整本书,读者平均看了多少页,最喜欢从哪个章节开始看,在哪个章节半途而废;读者在看完免费章节后是否进行购买;等等。

数据正在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数据分析可以驱动企业管理的智能化、科学化,研发的动态化、定制化和服务的个性化、精准化。爱思唯尔为掌握庞大用户群的使用行为数据,早在2013年就收购了全球三大学术社交网站之一的Mendeley。谷歌(Google)、美国在线(AOL)和安克诚(Acxiom)也分别收购了三家数据管理和服务机构Adometry、Convertro和LiveRamp。对于出版企业而言,借助大数据技术将基于内容产生的用户行为、用户特征、用户偏好等,转化为用户群体、年龄、性别、收入、教育程度、阅读偏好、消费习惯等数据资产,可以准确把握用户兴趣,筛选热点选题,遴选热门作者,定位细分市场和目标受众,预估市场容量和营销成本,有针对性地进行智能化、个性化、精准化的内容投送和产品营销。

除了用户行为数据分析,企业内部运营数据分析也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行效率和决策水平。例如,策划制作环节的编辑加工周期、校对周期、印刷周期的分析,市场销售环节的新书首印量、重印书、生命周期、库存数量、库存码洋、库存结构、出入库情况分析;以及图书生命周期分析、投入产出分析、品类结构分析、作者出版效率分析、策划编辑出版效率分析等。当然,数据分析的关键是数据的有效性和真实性,这取决于数据的获取方式和分析方法。如果数据分析思路不明确,数据分析模型不科学,数据提取属性不到位,或者没有提炼到关键属性数据,那么精准分析就无从谈起。

2. 数字营销

数字营销也是本次培训的热点话题。美国纽约大学全球中心出版项目主任罗伯特·本奇(Robert E. Baensch)教授认为数字营销主要包括电子邮件营销、社交媒体营销和内容营销。电子邮件营销是通过电子邮件向用户精准投送产品信息的一种营销方式。社交媒体营销是利用社交平台进行营销、互动和服务的一种营销方式。国外主要指facebook、Tumblr、Twitter、Instagram等社交平台,国内主要指微信、微博、豆瓣等社交平台和罗辑思维、凯叔讲故事等第三方垂直社群平台。内容营销是多媒体内容以多渠道形式传递有价值的产品(品牌)信息,引发用户参与互动,并在此过程中建立和完善产品(品牌)的一种营销战略。演讲嘉宾Jeffrey Yamaguchi以作者Tory Burch的“In Color Cover Reveal”一书为例,剖析了电子邮件营销和社交媒体营销的各自优势,指出社交媒体营销的传播面更广,而电子邮件营销的用户转化率更高。哈珀· 柯林斯公司的吉姆·汉斯(Jim Hanas)进一步指出,电子邮件营销目标明确、可测量、可优化,能直接带动销售;社交媒体营销能产生口碑效应,刺激在线传播与销售;内容营销通过内容吸引用户,在垂直社群更加有效。吉姆· 汉斯分享了数字营销技术成熟度曲线(Gartner’s Hype Cycle for Digital Marketing),认为电子邮件营销处于稳定应用期,社交媒体营销经过快速发展之后,处于应用尚未成熟的下降期,而内容营销正处于快速上升期。

下面重点谈谈内容营销。根据美国现代营销之父菲利普·科特勒的观点,营销经历了从“以产品为中心的植入营销,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定制营销,再到以人为中心的内容营销”的发展路径。美国内容营销机构(CMI)发布的《2014北美企业内容营销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企业在内容营销方面的花费(50万~500万美元区间)从2013年的34%上升到2014年的41.4%。英国直销协会(Direct Marketing Association)的调查研究表明,早在2013年,英国就有88%的营销者采用内容营销方式。出版企业的产品本身就与内容高度契合,内容营销有更多的潜力和空间。这方面,开路全媒体公司的经验值得借鉴。该公司首席执行官Jane Friedman女士,为我们重点介绍了其自主开发的内容管理系统(CMS)。该系统不仅存储常规的图书信息,如书名、条码、作者姓名、作者简介、版权信息等,而且存储与该书相关的所有附属信息,包括作者的生日、节假日,与图书主题相关的节假日、周年纪念日、地点、场景、照片、原始文稿等。公司的专业视频内容制作团队,与营销、公关及编辑团队一起制定内容营销方案,找到内容管理系统存储的内容信息与现实世界契合点,策划吸引用户的引爆点,利用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等多种手段,针对目标受众进行内容营销。

移动互联时代,时间成为稀缺资源。某种意义上,关注度即货币,注意力即经济。每个人都希望在最短时间获取有效、有趣、有用的信息。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感知已经不仅仅是对功能、形象的感知,而是对品牌的故事、温度的感知。企业的产品(品牌)营销,从理性的心理认知资源占领,转向感性的情感唤起和价值认同。这就要求我们从人的关注点、兴趣点出发,提供符合逻辑的价值内容,使品牌信息自然融入媒介内容之中,将“360度的品牌鼓吹转变为365天的品牌交互”,这样才能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 用户连接

哈佛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创新者窘境》一书中谈到:一个曾经领衔的企业在面临突破性技术时,往往会因为对原有的生态系统的过度适应和依赖而面临失败。面临亚马逊的跨界竞争,美国出版商认为,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建立与用户的直接连接。The Book Report Network公司的Greg Fitzgerald 认为“建立与用户的连接,观察用户消费行为的细节变化是成功的关键”。梅瑞狄斯公司(Meredith Corporation)的演讲嘉宾Thomas R. Troland为我们介绍了 “Better Homes and Gardens”杂志的品牌多元化经营案例。该杂志通过建立与3900万读者的连接,基于数据分析捕捉用户需求,围绕BNG品牌进行产品延伸和业务拓展,开展纸质图书杂志、电子商务、移动App、全球社区式菜谱网站Allrecipes、房地产特许经营、商超特许商品开发等诸多业务。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说:“在变迁中,习惯是适应的阻碍,经验等于顽固和落伍。”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固有的习惯和经验。移动互联时代,产品的功能属性和连接属性一起为用户提供新的场景体验。用户日益放大的个性化需求和情感需求,驱使用户越来越愿意为特定场景的解决方案付费。在媒介接触点日益丰富的背景下,能否建立与有效用户的价值连接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出版企业需要重新思考产品与用户的连接场景,重新定义产品的价值创造模式,重新构建企业的组织构建方式、渠道拓展方式、客户经营方式和盈利逻辑。正如吴声在《场景革命》一书中所言,企业的组织构建方式正从稳固的组织边界进化为跨组织的合作,渠道拓展方式正从传统中介进化为圈层化的新接触点管理,客户经营方式正从传统的客户关系管理(CRM)进化为社群运营和亚文化建设,盈利模式正从传统的售卖逻辑进化为数据经营逻辑。

临别前,82岁的罗伯特·本奇教授对我们交流人员说:“当你们回到中国时,我希望大家不只是说课程很有趣、数据很有用,就将材料束之高阁、弃之敝履,然后仍然我行我素、袭故蹈常;而是希望大家根据自己所在的出版领域,汲取有用的信息,尝试、实验、探索、行动,寻求适合企业自身的数字出版路径。因为你已经无法回到过去了。”诚然,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信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重构整个人类社会,出版行业像所有其他传统行业一样,不可避免地被卷入浩浩荡荡的变革浪潮之中。面对时代发展的洪流,唯有迎难而上。

篇5:经理人职业规划的三个角度

从衔接与连贯的角度评《宿建德江》的三个译本

衔接与连贯是语篇的两个基本属性.翻译过程中的原文和译文,都是作为语篇而存在的`,因此都必须符合形式上的衔接和语义上的连贯这两个要求.译文是否反映原文中的衔接与连贯,是指导翻译的原则和评价译文质量的标准之一.以唐诗<宿建德江>的三个英译本为例,对比分析原文和译文中的衔接与连贯,三个英译本在细节上有不同的理解,因此,译者在译文时应准确把握原文中的衔接和连贯,从而使译文读者获得和原文相同的感受.

作 者:朱薇 李敏杰 Zhu Wei Li Minjie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4刊 名: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S TRADE(COMPREHENSIVE EDITION)年,卷(期):8(3)分类号:H315.9关键词:衔接 连贯 翻译 《宿建德江》

篇6:经理人职业规划的三个角度

“小”

首先,选题要足够小。程子有云:“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教以大者、远者。非先传以近小,而后不教以远大也。”教学是这样,写作也是这样。以小见大,循序渐进,可谓学术通义。

现在学生论文写作的通病,就是选题太大。这反映的其实是学识不足。初学法律的人,都爱谈公平、正义、人权、宪政等抽象而宏大的话题,因为就只听说过这些大词儿。无知者无畏,多大的问题都敢写,写起来才知道驾驭不了,悔不当初。学习一段时间后,脑子里有了更细的概念,就能谈论些具体问题。知道的越多,不懂的越多,选题也就更为谨慎。

那么多小算小?打个比喻,合适的题目就像一个核桃,一只手可以牢牢握住。过大过小,当然都不好。太小了,芝麻一样,抓不住;太大了,西瓜一样,抱不动。不过学生选题,主要是防止题目过大。选题的大小,一方面要看研究者现在的驾驭能力。驾驭不了就是选题大了。只要觉得问题暂时还驾驭不了,就要马上缩小,增加限定。事实上,当一个问题限缩得足够小以后,你怎么谈,怎么引申都会很轻松。如果一开始就是大题目,没有能力驾驭,怎么写都难受。另一方面,也要看学界现有的研究状况。早些年,易于写大题目,因为学界还没有太多研究,相应的研究资料也少。现在再写那样的大题目就不好把握了。

其实选题是不怕小的,总能够“小题大做”。所谓“小”,是指切入点要小,尽量地将问题缩小到你可以把握的范围。所谓“大”,是指视野要大,从小问题讲出大道理。比如我写“小肥羊”的文章,研究的是一个热点案例,探讨的是《商标法》的第9、11、31条的法律解释问题,但是通过这些技术化的问题,仍然得出了关于财产权问题的法学和经济学的一般结论。再比如送达制度,它在法律研究中的地位特别小,也特别偏,然而如果把握得好,可以对整个司法程序,程序正义以及法理学问题都有所贡献。这都是“以小见大”。你眼界有多宽,你的问题就有多大。同样是一颗芝麻,在你手里是芝麻,在他人手里就是西瓜。所谓“贤者识其大,不贤者识其小。”(钱穆:《学龠》)从再小的问题出发,都可以看到自己从事研究的这个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洞察到社会的发展方向,把握住国家、时代乃至整个人类的核心问题。

“清”

其次,对于所写的题目,自己要确实想清楚了,或者至少知道,自己确实能够研究清楚。这就是叶圣陶先生讲的,“某个题目值得写是一回事,那个题目我能不能写又是一回事。”(《谈谈写作》)

是的,想写和能写是两码事,研究和写作是两码事。要写作一个问题,总要对于这个问题有相对清楚的了解。说白了,就是不要写自己完全不懂、或者很难弄懂的东西。最好是写之前一直感兴趣或者深有体会的问题。如果你对这个问题长期抱有兴趣,一直有所追踪,有所积累和思考,来龙去脉都有了解,那么做起研究来就可以驾轻就熟,得心应手。反过来说,如果刚接触,一时兴起,就要小心,想想自己到底对这个问题了解多少。很多同学,在选择研究题目时,根本没有基本的了解,甚至完全不清楚,一上手才知道问题做不下去,到时候悔之晚矣,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我在参加学生论文的开题、答辩过程中经常感到,很多学生实际上在开题时甚至答辩时还根本不清楚自己研究的问题,满篇都是大词空话,不知所云。很多同学一上来就讲什么什么问题自己很感兴趣,很有意义,然而从来没有机会触及问题的实质,只是看了几本书,听别人说的热闹。真要自己上手,就会知道,研究深入不下去,因为自己能知道的还是那么几本书。这样的研究做出来,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根本没有增进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要“想清楚再写”,就要在选题阶段多投入一点时间。选题阶段花的时间越多,思考的越充分,后面就越少走弯路,越快做出成果。反过来,如果对一个题目还没有概念,就先不要下笔。每篇论文都会将研究者在这个主题的所有积累、思考和知识“榨光”。选题的过程中,首先要能够静下心来,多查资料,多看些书。选题之前,要先做做文献检索,尽量搜集和查阅已有的研究。学好文献检索,特别是电子资源检索,应该是选题之前的必备功课。一个学生,只有对自己研究和以往成果的关系有了初步把握之后,才应该去找指导老师,征求他们的选题意见。不要在自己什么都没有了解的时候,就指望老师给一个题目。实际上,由于老师也不会在所有问题上都有过深入研究,没有学生自己在选题前的资源检索和研究准备,也很难给出有针对性的意见。这就是很多学生论文在开题乃至答辩时才发现选错了题目的重要原因。

甚至,只看书也还不够。法律是一门实践学科,研究某类问题,不能只是靠读论文、读书本。那都是前人已经积累的成就,可以作为学习的对象,但是不能作为写作的全部。有的同学对“云计算”、“大数据”感兴趣,想研究新技术提出的法律问题,但是对相应的内容只是看了一本畅销书,其他完全没有概念,那就没法做。还有学生,写家具市场的法律管制。我们也许都买过家具,但是买过的也不知道这个市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除非你熟悉家具厂商,有人脉资源,或者自己干过这个行业,有所体会,否则只靠谈原理,梳理有关的法律条文,不可能做出有价值的研究。所以,如果你在这方面很不熟悉,就不要贸然去做。应当尽可能选自己相对较熟的、有资源可供研究的题目。

何况,如果能够借助的都是前人成果,没有自己的心得体会,也就不可能超越前人,做出自己的贡献。即便引入了一些新的视角,经济学的、社会学的、心理学的、生物学的,如果不了解研究对象,也只能是谈些皮毛。别做从书本到书本的学问。这是初学者极易有的毛病,因此要格外警惕。要写作一个题目,与其死读书,不如先下些功夫,对自己的研究对象做一些初步的调查研究。有了实践经验,再边思考边读书,对问题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题目也就可以定下来了。

总之,研究一个法律问题,要知道“哪块云彩有雨”。引经据典,却说不到点子上,是法学论文的又一个通病。正像叶圣陶先生所说,“不想就写,那是没有的事。没想清楚就写,却是常有的事”。

“新”

最后,选题要多少有一点新意。对于一个新手来说,千万别碰前人已经研究过好几十年的题目。记得以前读书,一位老先生讲,《汉书》是块“熟地”,不易有所发明,让我很受启发。不耕熟地,应该是一个初学者论文选题的基本原则。

“不耕熟地”,也就是要找寻“处女地”。学习要学习旧的,研究要研究新的。现代社会“日新月异”,还是有许多新的问题可供研究的,也还是有些问题现在研究不够,有的问题已经发生变化,在其中我们可以选择多多少少还能驾驭的问题来研究。比如非法集资罪,“吴英案”后这方面的研究多如牛毛,要想有研究的新意,可以从当下热议的“众筹”入手。再比如,针对某个诉由,借助“北大法宝”这类数据库,能够将多年来的案例都检索出来,如果给予细致的分析,能够发现很多有意思的问题。

“新”,既可以是新材料、新问题,也可以是新方法、新视角。其中,提出新问题最难,运用新方法和新视角次之,而新材料是我们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够也应该做到的。最好是有新问题。比如一个学生发现,将民事行为能力制度与学前教育的普及相联系的研究并不多见,以此为主题检索,中国知网也没有相关的论述。说来这位同学的问题意识也很简单,就是随着学龄前儿童的认知能力的提高和教育的普及,我国《民法通则》中关于未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的规定,已经不大符合实际。她希望通过研究表明调整划分民事行为能力等级的必要性。有了这个好问题,接下来的论证事实上就只是个技术问题,可以检索法规,综述文献,查找国外立法例,通过运用社会统计数据库调取学龄前儿童数量及学前教育的相关数据,引入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等等。

退而求其次,是提出新观点,也就是给老问题以新的回答。或者是引入新方法,给老问题乃至旧结论以新的论证。有“新材料”也很不错。比如以往对美国联邦上诉法院既定性原则的研究,都是基于二手文献。我的一个学生直接从一手文献出发,通过纽约州政府统计数据库以及美国联邦统计局数据库,做出了很好的研究。为了获取第二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和纽约州法院的受案审判情况统计数据,这位同学还检索了美国司法部以及纽约州各级法院的统计数据库。这些新材料无疑为她的论文增色不少。总之,现在论文写作常见的问题就是“过大、过生、过旧”,根源都在于没有做好前期的选题工作,涵盖的范围太大,不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缺乏新颖的材料和视角。依照“小清新”这三个选题原则,可以先是“题中选新”,从众多题目中最“新”的问题开始。继而“新中选清”,研究新颖领域中更为熟悉清楚的问题。最后是“清中选小”,选择足以驾驭的问题,做到以小见大、察微知著。

篇7:项目经理入职三个月总结

在入职的近三个月的时间,在姚部长的带领下,及同事们的帮助下,我很快的适应了环境的改变,积极融入到工作中,不断充实自己,积累工作经验,逐步完善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

6在基础施工阶段,由于XXX项目所处地层变化剧烈,场地内○中沙层(持力层)顶面起伏较大,给施工带来了诸多问题。各个栋号陆续出现桩施工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现象。在多方积极努力下,此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由此也从中吸取了非常丰富的经验。

由于施工场地原为耕地,施工现场要回填建筑垃圾以确保基础施工的进行。从而导致施工现场不平整,严重影响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在公司各级领导的督促下,施工现场有了很大的转变,逐步树立良好的施工形象。

在安全生产方面:严抓安全生产,消除各种安全隐患,确保不发生任何的安全生产事故,保障施工顺利进行。

在质量管理方面:组织协调设计、监理、承包人等做好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等工作,并协调监理单位向承包人书面提供原始基准点、基准线和基准标高等资料,进行现场交验。严禁不符合合同要求的工程材料进场使用,施工进程中随时对施工项目经行检测指导。

合同管理和投资管理方面:认真阅读施工合同,掌控合同条款,严格督促合同多方及时妥善完成合同规定的责任事项和法定承诺。控制设计变更,严格控制现场签证,对现场签证进行及时准确的评审,协调各相关部门提出初审意见,上报公司审批。作为一名现场管理人员,我将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把职责牢记于心,把施工工序安排清楚。掌控每个分项工程的下道工序,提前协调、计划,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章程制度,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服从上级的领导,听从指挥,注重沟通与协调,谦虚谨慎,团结同事。勤奋努力,爱岗敬业,注重积极踏实的工作作风,注重自我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更新,忠诚于这个团队,忠诚本职工作,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未来的工作中,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以上是2011年度工作总结。

XXX

篇8:三个角度,还原配角的思想价值

《桥》一课中,老师们都能抓住英雄老支书的特点,进行细腻深刻的品读。但是却常忽视对以老支书的儿子为代表的“普通人”的理解,甚而简单地将他们作为反衬老支书的“反面形象”来分析。

文中对老支书儿子的描写只有两处:

1.“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2.“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从“瞪”到“站”,再到“推”,寥寥几笔,反映出他内心的挣扎与变化。“瞪”,自然是不理解;“站”,是顺从,也是对自己身份的认同;而“推”,则表明了他的觉醒。

面对灾难,慌乱的他难免急于奔命。而后,终于顿悟。不理解,已烟消云散;逃生,也已被放下。作为普通人的他,完成了灵魂的净化与提升,有血有肉,可亲可敬!

如果我们抓住这个变化,带着对这个配角的理解与尊重去解读,是否,我们更能体味到老支书这个人物的“英雄”之处?

二、抓住配角的特征,在理性分析中提升

在《慈母情深》一课的教学中,老师们大多忽略了“配角”———母亲的同事。如果能抓住这个配角的特征来展开分析,会有什么效果呢?

1.抓住态度,设置疑问。在阻止母亲的时候,这个女人“喊”了两次。两个“喊”字,足见这个女人阻止母亲的态度之坚决。为了一元多钱,为了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她却如此坚决,甚至有些粗暴,为什么会这样呢?

2.抓住语言,理解体会。分析“这个女人”的寥寥数语,“闲书”一词是核心。在母亲为讨生活疲于奔命的状况下,要买这样的“闲书”的确是过分的要求了。如果有了这些理解,最后的“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的质问,就有了振聋发聩的效果。

3.抓住身份,想象升华。这个劝阻母亲、呵斥“我”的女人,和母亲做着同样的工作。她的生活境遇会是怎样的呢?她对待自己的孩子会是怎样的呢?她不赞成买“闲书”是缺乏“母爱”的表现吗?如此,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展开讨论,是否会在学生心中建立起“这个女人”的正面形象呢?而母亲的爱超越了生活的拮据与工作的艰辛,则更显得深沉!

三、抓住配角的命运,在学问思辨中拓展

《自然之道》中描写了幼龟被嘲鸫等肉食鸟啄食的悲惨场景,以及我们做了错事之后的痛心疾首。读毕,对幼龟的同情油然而生。在解读中,我们往往会忽视嘲鸫的境遇。这样的忽视极易造成这样的影响:因为对幼龟的喜爱与同情,反过来,在幼小的心灵中自然种下对嘲鸫等肉食鸟憎恶的种子。

但是自然之道,道在自然,尊重才是根本。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如果不能引导学生认识到这点,教学自然是有偏颇的。一位老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设计了如下部分:

师:可怜的幼龟被嘲鸫啄食,沙滩成了屠杀场。读到这里,你想对嘲鸫等这些肉食鸟说些什么呢?

生1:嘲鸫,请你不要啄食幼龟!

生2:嘲鸫,你太凶残了,你怎么能这样对待幼龟呢?

生3:嘲鸫,你这样凶残,人们为什么不将你们都杀光呢?

……

师:是啊,同学们看到幼龟被啄食,心中不忍。但是这样对待嘲鸫对吗?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狼和鹿》。(播放《狼和鹿》的故事)

师:看完这个故事,你现在还觉得应该射杀嘲鸫吗?我们该怎样对待肉食鸟啄食幼龟这件事呢?

……

篇9:深度解读《品质》的三个角度

然而大多数学生对本文主题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对格斯拉诚实敬业、热爱技艺的品质的赞美上。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创作的这篇小说究竟有没有更为深刻的主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又该如何进行深度解读?下面结合在课堂实践,谈谈我的一点认识。

一、关注“反常理”

文学作品,特别是以人物为中心的文本,都会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突出人物形象个性特点。然而,情节的发展如果一直按着正常的逻辑思维,只能呈现出程式化、意料之中的结局,这会让作品的吸引力大打折扣。因此,有吸引力的作品往往会出现一些“反常理”的情节内容,而且恰恰是这些“反常理”部分会形成作者情感的转折或者递进,从而表现深刻主题。所以,关注“反常理”内容是深入理解文章主题的切入口。

《品质》一文中,格斯拉是诚实敬业、热爱事业、技艺娴熟的鞋匠,按照正常逻辑思维,这样的优秀手艺人会获得同行和社会的认可,至少养家糊口不成问题,然而因为慢性饥饿而悲惨死去的最终结局出乎读者意料,成为本文中“反常理”的典型。由此,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如此诚实敬业、热爱事业的鞋匠结局会如此悲惨?学生很快可以从文章中找到最后年轻人对“我”说的一番话,“除了自己以外,他不让任何人碰他的靴子”、“而且还要亲自做”、“他从不让自己有吃饭的时间”说明格斯拉做事过分认真,“他从不登广告”、“店里从来不存一个便士”说明格斯拉经营理念陈旧,不能应对竞争,“要费好长时间去做它”、“他肯用最好的皮革”、“所有的钱都用在房租和皮革上了”说明产品制作时间长、成本过高。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格斯拉身上,也就是更多的主观原因让学生对格斯拉产生了刻板甚至死板的感觉。

同样,按照常理思考,格斯拉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主观上为了生存的他应该会有一些改变,此时,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个“反常理”的内容:为什么格斯拉如此死板不愿意改变?格斯拉手艺精湛,凭着自己的经验,如果随波逐流,不但不会饿死,而且还有可能发财,但他宁可饿死也不放弃一个鞋匠的追求。在他看来,皮靴的质量就是鞋匠的生命,粗制滥造是对职业的亵渎,乃至对人格的侮辱。因此,在个人追求和选择中,格斯拉的坚守和最终的命运的巨大差异就更显悲壮,这样的坚守才能体现“底层”的最耀眼的“光芒”。

可见,课文中的“反常理”内容是深入解读文本的“有力武器”,既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拓宽学生思维的宽度,又能延伸思维的深度,起到深刻理解主题的作用。

二、“我”究竟是谁

文学作品中的“我”有旁观者的“我”和隐含作者的“我”之分。作为旁观者,主要体现一种客观描述,情感体现相对比较浅显,爱憎褒贬一目了然。而作为作者的化身,“我”就要体现人物背后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而这种隐藏在身后的内容往往需要我们深入解读。

《品质》一文,学生对“我”的评价大致有以下一些:“我”的身份是与格斯拉有多年交往经历的顾客;“我”是故事的叙述者,作为线索人物记叙了格斯拉的悲惨人生,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性;“我”是格斯拉悲剧的见证者和旁观者;“我”同情格斯拉,为格斯拉的悲惨命运而感到难过。看来,学生对“我”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旁观者的层面。

在我看来,作品中设置的“我”身上承载了作者的思想。如何深入解读?首先从了解作者开始。

作者高尔斯华绥出生于伦敦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伦敦的著名律师,并经营好几家公司。高尔斯华绥曾在牛津大学读法律,但是后来放弃律师工作,到处游历,见识了很多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并和他们成为朋友。这些经历从作者长篇小说《岛国的法利赛人》主人公理查·谢尔顿的经历可见一斑。《品质》一文中的“我”其实也是作者的化身,从文中“到国外去了一趟”、“只需要两双”靴子却一下“定做了三双”、一口气定做四双靴子等情节表述可以判断,“我”的经济状况应该还不错,在和格斯拉的商业交易的过程中,并不因为他的贫穷、社会地位不高而有任何嫌弃,相反,“我”已经把格斯拉认定为“老朋友”,对他的命运充满着挂念,在他遭遇不幸时,“我”会感到“难过”“心理很不舒服”,充分体现了“我”对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

然而“我”的出现仅仅是表达对格斯拉的同情吗?“我”从“大约十四岁那年”到格斯拉死去一直在格斯拉那里定做靴子,只有一次(也只有这一次),因为急需才在一家大公司买了一双。“我”对格斯拉靴子的始终如一其实也能反映出“我”的人生态度,不受社会追求时髦风气的影响,更多考虑靴子的舒适和质量,这其实就是对当时社会的反叛,昭示着一种高贵的精神和坚持的理想。“我”对品质的执着追求和格斯拉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更显艰难社会状况下人性的熠熠光辉。也正是因为有了“我”和格斯拉等人的坚持,才可能有社会道德文明的不断前行。

由此可见,小说中“我”具有线索、情感等多种叙事功能,以“我”这一人物形象的内涵与作用为凭借,挖掘作者的思想态度,可以找寻深入理解文章主题的“捷径”。

三、文本中的时代气息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也都反映生活,是作家对所生活时代的精神的外化,所以说,时代背景在理解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在教学《品质》时,我提醒学生可以从文本中了解社会生活。很快,学生从第25、26段发现了当时处于大公司垄断过程中,抢走了个人生产加工的生意,让他们处境艰难乃至失业;从第26、64段发现了当时社会的商业竞争需要广告,而且一些大公司仅仅“利用广告而不靠工作把一切垄断去了”,可见,一些公司为追求剩余价值,用不切实际的广告招揽顾客,商品的真正质量却下降了。更有细心的学生找到“顾客可不愿等待呀。结果,他失去了所有的顾客”、“为了讲究时髦”,这反映出当时社会风气的浮躁。

这些都是课文中反映的当时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状况,接着我就引导学生再看如此社会背景下的格斯拉,学生发现了格斯拉的“另类”,在充斥着世俗、享乐、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下,格斯拉是格格不入的,一直到死都没有改变,这就是品质的坚守。

由此,写作背景的挖掘其实就是正确理解作品主题的深入过程,可以更深层次的体现人物背后更为闪光的精神。

通过以上三个角度的深入解读,学生对《品质》有了更深的理解,格斯拉的生命已经超越了“死亡”的悲惨,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作者是在用批判反思的精神,塑造了坚守品质的手艺人在残酷现实中被毁灭的悲剧,由此警示世人在社会文明的倒退中需要重视品质的坚守。只有理解到此,才能体现高尔斯华绥创作的深刻内涵。

篇10:经理人职业规划的三个角度

开学恐惧症其实有很多明显的症状,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精神状态,就能够知道是否患上了开学恐惧症。开学恐惧症主要的情况有两种,第一种是因为玩乐的时间少了,再加上作息时间、饮食习惯方面的因素导致的,第二种是因为学习压力大,欢迎跟不上家长的期望、学校老师的期望等等导致的。

想要克服开学恐惧症,寻求解决方法,可以从三个方面下手。

【从家长的角度】

第一,沟通很重要。

作为家长,应该多一些跟孩子沟通交流,进入孩子的心扉,平常空闲的时候可以多跟孩子聊一聊ta感兴趣的话题。可以在诸多话题中适当引导孩子喜欢上学习。

第二,行动起来。

假期过了这么久,到了开学,作息规律或许会不一样,这个时候家长应该主动提醒孩子,让ta能够慢慢适应,回复到上学期间的状态,作息不规律,是很难适应学习生活的。

第三,多一些关怀。

付出行动,家长应该给孩子多一些关怀,再加上学校。老师的关怀,才能让孩子减缓开学恐惧症,这需要家长们付出行动,跟校方沟通,跟老师沟通。

【从学生的角度】

第一,学生的任务是学习。

学生去上学,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学习不是为了不让,学到的知识都是自己的,所以说,学习的压力确实没想象中那么大。要正确的面对学习,做好自己的事情,学习的时候,尽力去学,尽力了,就不会有遗憾。

第二,想一下同学、朋友。

学校除了学习,还有我们的好同学、好朋友,假期过了这么久没见,心中是否会有些许的`期待感呢?就算有开学恐惧症也不要怕,多想想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乐的时光,就会对学校有所期盼。

第三,靠自己。

假期的时间都是很短的,自己要懂得去调整作息时间,单靠家长的提醒,自己不行动是不行的,在临近开学之际,可以慢慢调整,多看书,少一点出去玩。

【从社会的角度】

篇11:职业规划中的三个重要问题

--智通人才网

职业定位,就是要清楚的明确一个人在职业上发展的方向,是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构想和规划。因为在制定职业规划的时候,一定要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你能做什么?第二,你愿意做什么?第三,你应该做什么?

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和毕业工作几年的职场人士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就业与职业理想相差甚远,薪资待遇也与期望值有较大的差距。职业发展也没有按照制定的规划一步一步走,以至于怀疑当初制定的职业规划 是否正确。这种情况让很多人产生失落感。

不 管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是工作几年的职场人,一定要明确目前所处的工作状态能够获得升职,能够获得更多的工作内容,工作授权,以及工作职责的方法。自己能否 把眼前的事情做好。CC-WiseConsulting合伙人张皓凡说:“在如今市场化环境中,怀才不遇的现象很少见,如果你有办法能够让直接领导看到你 很用心把琐碎的事情做好,那么机会不可能属于别人的,只会属于你。” 张皓凡说:“职业生涯很难预测你将来会从事什么工作,将来所从事的工作是否跟大学专业有关。大多数人的职业与专业是不吻合的,除了一部分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直接从事技术工作;在我看的简历当中像学法律、历史、中文、营销的专业和未来所从事工作的重合率不超过20%.”

从22岁到26岁这四年中,重要的不是做了什么,而是在工作中养成了什么样的工作习惯。

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张 皓凡说:“举个例子,有一个小伙子在上大学期间,买彩票中了500万英镑,然后他选择退学环游世界,家里人都找不到他,后来在他27岁的时候被人发现死在 了孤岛上,身无分文。这个案例告诉大家金钱和成功是需要相应的心智,人在年轻的时候取得不在你能力承受范围之内,心智能力不能接受的成功,是一件很可怕的 事情。在大学刚毕业的四五年期间,重要的不是做了什么,重要是在工作当中养成了什么样的良好习惯。这种良好的工作习惯,是指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以及是否 学会了如何用最快的时间接受新的事物,发现新事物的内在规律,比别人用更短的时间掌握这些规划,并且处理好。具备以上这些要素,就会成长为被别人信任的 人。人都有惰性,当你具备了被人信任的基础,并且在日常工作中逐渐表现出你的踏实,聪明和细致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工作机会就会提供到你面前。原因很简单,用一句话就能交代清楚,并且能被你顺利搞定的工作,谁愿意用三句话甚至半个小时交代一个不明白的人呢?沟通也是一种成本,沟通的时间越少,内耗越少,这是 作为管理者最清楚的事情。当你比别人有更多的工作机会接触那些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工作的时候,就多了一次学习的机会。大多数职场新人在四年里看不出太大的差 距,但是在这四年里的经历为你以后职业生涯发展奠定的基础是至关重要的。”

职业定位,就是要清楚的明确一个人在职业上发展的方向,是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构想和规划。所谓“志不立,天下无刻成之事”。因为在制定职业规划的时候,一定要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你能做什么?第二,你愿意做什么?第三,你应该做什么? 职业规划定位

张 皓凡对这三个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解释:“首先,你能做什么?这是你的能力素质,基本性格的框架。如果说你乐于跟人打交道,可以选择去做销售。如果你非常注重 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业余时间想出去聚会或是旅游,那么销售工作就不适合你,因为销售工作是大量实质性的接触和资源的积累全部是在工作之外的时间。如果你喜 欢张扬,喜欢在公众面前表现自己,那么财务工作不适合你,因为在公司老板不喜欢财务到处说一些公司财务的事情。所以每一个都要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这是属于 从你本身的能力出发。

第二,你愿意做什么?职场新新人类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特别愿意跟随自己的内心走,按照自己的兴趣走。这是一个非常重 要的出发点,因为如果你对一件事情不感兴趣,就没办法做到极致,只有真正感兴趣才能把事情做到极致。一定要分清楚业余的兴趣爱好和工作职业当中的兴趣爱好 是有着本质的不同,工作当中所谓的兴趣,是要靠它安身立业的,而且你并不是因为它好玩才对它感兴趣,而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最开始因为它好玩,然后慢慢发现很 多乐趣,产生了很多成就。在一环一环的过程中产生了兴趣。所以这是属于你愿意做什么。第三,你应该做什么?首先应该从外部来看,什么样的工作,什么样的能力,在职场当中是被认可,是更有价值。举个例子,工作五年之后同样是高级工程师,一个是高级软件工程师,一个是高级机械工程师,在这两个行业中,我们看到整体的薪酬水平至少应该要高50%.这就是市场所认同的不同价值。要知道自己要做 的事情是什么,职场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而这种核心竞争力在未来市场当中是不是会得到货币的认可,职位的认可,发展前景的认可。“

篇12:职业规划:转行必知的三个原则

对于有工作经验的职场人士来说,如果发现自己从事的本专业工作并不适合自己而决定转行,要谨记三个原则:

第一,针对职业要求发现自己的差距,并积极做好转行准备,转行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在准备求职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通过职业人物访谈、工作观察等方式详细了解职业的职责、工作内容和人员要求,通过在职专业学习、阅读专业期刊等方式掌握目标职业的专业知识方法,通过参加专业人士俱乐部等方式拓展人脉,了解目标职业的招聘信息。

第二,首先尝试本企业内部的工作机会。转行本来就不易,如果在变换职业方向的同时变换工作单位,需要适应全新的工作环境,难度是很大的,

如果本单位存在这样的.职业方向,而且又有内部招聘的机会,不妨努力争取。这时候一定要处理好做好本职工作和内部应聘的关系,处理好目前上级和未来上级的关系。

篇13:经理人职业规划的三个角度

首先, 有必要对目前翻译学研究的四个角度进行一下阐述。

翻译语言学派认为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话语活动, 与理解、运用语言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由于上个世纪语言学理论的蓬勃发展, 大家深刻认识到语言的结构、功能, 同时给涉及语言转换的翻译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语言学家们开始把翻译中的一些问题提高到语言学的高度加以阐述。他们认为翻译过程是“语言的综合处理”, 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意义等值的另一种语言 (巴尔胡达罗夫, 《语言与翻译》) 。在西方现代语言学的影响下, 中国翻译研究形成了这样的语言学范式:翻译语言学研究是指关注语言和文本本身的研究, 注重研究的系统性、整体性, 试图探讨翻译的本质, 总结双语转换的规律, 是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观照与解释翻译的一种研究路径 (李林波, 中国语言学模式翻译研究的发展历程回顾) 。从此, 翻译研究挣脱了文学研究的边缘地带, 逐渐向一个独立的领域发展;再加上语言学派的理论基础有一个共同的核心, 即“等值性”。于是, 翻译活动变得越来越规范化、模式化, 可以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套路。但是这样就忽视了译者的主体性。译者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鲜明个体,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人对译文的理解不尽相同, 而且由于译者自身知识储备的差异, 会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翻译风格。因此, 假若遵循条条框框去做翻译, 一心想要达到两种语言之间的等值, 那么最后的译文难免会缺乏艺术感染力。这是翻译语言学的局限性。

翻译语言学研究的兴起并没有让学者们冲昏头脑, 停滞不前。相反, 他们之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翻译不仅仅是单纯文字之间的转换, 而是以文字为载体的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要摆脱语言学派脱离社会意识形态的研究方法。于是翻译学研究出现了“文化的转向”。翻译文化学派认为翻译是一种文化上的反思, 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行为。总体说来, 翻译文化学派颠覆了传统翻译语言学派, 他们认为译者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者, 应该在语言等值的基础上力求实现文化等值, 从而突破文化障碍, 满足人类交流的需要 (薛芳, 翻译文化研究的渊源及影响) 。苏珊·巴斯奈特的《翻译研究》开启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之门, 她指出“翻译绝不是一个纯语言行为, 它深深扎根于语言所处的文化之中, 翻译就是文化内部与文化之间的交流。”加拿大女性主义翻译学者西蒙认为:“文化转向”是翻译研究中最激动人心的进展, 因为它意味着翻译研究增添了一个重要的维度, 是我们了解到翻译与其他交流方式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 (Simon 1996:7) 。虽然文化学派跳出了传统翻译方法中以信息或语义为翻译目标的模式, 让我们能够以新的视角来看待翻译的性质、功能、译者地位, 拓展了“文化与翻译的互动空间” (张灿灿, 张立丽, 翻译中的文化转向研究) , 但是他们并没有客观评价以往取得的翻译研究成果, 只从文化角度看问题, 却不知语言是文化的主要承载物, 抛开了语言研究来谈文化, 这就失去了翻译的根基, 无法使文化转向获得突破和新生。

随着翻译研究的不断深入, 翻译领域的不断拓宽, 新的研究视角不断涌现, 于是翻译社会学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翻译社会学重视翻译与社会活动之间的互动关系, 主要研究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和制约, 翻译产品对社会改革、社会发展等产生的各种影响 (郭建辉, 翻译的社会学研究:问题及定位) 。当代有如下三种社会学理论对翻译社会学的研究起到了很大作用, 分别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的社会实践论, 德国社会学家卢曼的社会系统论和法国社会学家拉图尔的行为者网络论。布迪厄的理论核心就是场域、习性和资本, 他利用这些概念来分析研究翻译的产生、传播、接受以及具体翻译策略的应用。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有其独到之处, 就是强调翻译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也有自身的功能和结构, 可以跟其他社会系统进行沟通以实现自身发展。拉图尔的行为者网络论以“行动者”、“转义者”和“网络”三大概念为核心, 为揭示翻译作为文化知识与社会的复杂联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平台。以布迪厄、拉图尔和卢曼社会学为理论框架建立起来的翻译社会学研究“超越文本本身, 将翻译作为一种行为置于社会宏观语境下考察, 重新界定了翻译学的研究对象, 开辟了翻译研究的新路径” (武光军, 2008:75-82) 。

以上三个不同研究角度, 各自都建立在一定的理论根基之上。但是我们也可以发现不同角度之间是存在重叠之处的, 即有适用于不同翻译研究角度的共通概念。

这个共通式的概念就是“因果关系”。首先必须阐明一下安德鲁.切斯特曼归纳出来的关于翻译研究中经常采用的三种翻译模式, 分别是文本层面上的比较模式, 认知层面上的过程模式以及因果关系层面的因果模式。

比较模型是静止的模型, 它以最终译出来的产品为导向, 注重各种等值关系, 对象是源语文本和目标语文本。这一模式更多地运用于语言学的研究成果, 将源语文本和目标语文本在语言系统内进行对比, 以便找到更为密切的等值或是对应。

比较模型是最早的一个翻译理论模型, 随着翻译研究的发展, 以及与其他学科的结合, 翻译理论模型从静态到动态, 从以产品到以过程为导向, 到更注重时间纬度的过程模型。过程模型强调翻译的过程, 它结合传播学的信息理论, 视翻译为双层的信息传递过程, 信息传播为:Sender (S) —Message (M) —Receiver (R) , 那么翻译过程为S1—M1—R1/S2—M2—R2。而且, 结合心理语言学的知识, 翻译理论研究也更关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头脑活动, 目前有一种方法以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及特别的理论关怀而在当代翻译研究中独树一帜, 并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有些过程模式, 由于比较内敛, 所以也可以被称作“含蓄的因果模式”, 这是因为过程模式本身包含了翻译过程与翻译产品之间的因果关系。过程模型注重强调大脑思考认知这一方面, 在翻译之前或翻译过程中, 大脑要充分进行思维, 最后才生产出译文。

第三种翻译模型是因果模型, 它有很多层次与翻译相关的因果参数, 比如译者认知, 翻译活动的外在因素以及社会文化因素这三个层次, 都与翻译有着很强的因果联系。

因果模型可以把以上翻译研究的三个角度完美地连结起来。具体而言, 翻译的文本论把原文本视为引起翻译的原因;翻译的目的论把翻译目标看作引起翻译的原因;文化论则认为翻译是由文化习俗、文化惯例等文化条件所引起的。不同的原因都可以引起翻译的产生, 而不管是什么原因和亚里士多德的原因本原论大致都是吻合的 (Pym, 1998)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原因本原论, 事物的生灭变化都可归结于以下四个原因, 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翻译语言学符合质料论, 即翻译的过程中不得不考虑到语言学方面最基本的东西, 不能脱离了音节、词素、语法等最基本的翻译载体;翻译文化论则合乎形式因, 文化规范、文化传统习俗等都是决定翻译以何种形式呈现的因素;翻译社会学合乎目的论, 通俗来讲, 译者进行翻译活动的目的是在满足客户提出的翻译要求的基础上获得自己的谋生。 (Andrew, Chesterman, 1997)

以上简述的三个研究视角, 学者们已经投入很大精力进行了研究, 而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当然, 不排除研究过程中存在某些局限性, 毕竟翻译学是一个发展无止境的学科, 随着科研水平的提升, 学者们会不断发现新角度, 探讨新问题, 从而兴起新的热门研究领域, 这对翻译学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因为很多人都想更加深入地了解翻译学, 走进翻译这片高深又富有挑战性的领域。

参考文献

[1]Chester, Andrew.Memes of translation.The Spread of Ideas in Translation Theory[M].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1997.

[2]Pym, Anthony.Method in Translation History[M].Manchester:St Jerome Publishing, 1998.

[3]Simeoni, Daniel.The Pivotal Status of the Translator’s Hab itus[J].Target, 1998, 10 (1) :1-39.

[4]Simon S.Gender in Translation: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Transmission[M].London:Routledge, 1996.

[5]巴尔胡达罗夫.语言与翻译[M].蔡毅, 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5.

[6]郭建辉.翻译的社会学研究:问题及定位[J].湘潭大学学报, 2009 (5) .

[7]李林波.中国语言学模式翻译研究的发展历程回顾[J].外语教学, 2007 (9) .

[8]武光军.翻译社会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8 (1) .

[9]薛芳.翻译文化研究的渊源及影响[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0 (3) .

篇14:经理人要上的三个台阶

这是我见过的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一个人被放在了一个新岗位上,但他的能力却暂时无法胜任。新晋升经理要上的第一个台阶,就是学会从自己做到让别人做,而很多人因为上面的原因或者因为对别人做不放心,而选择了自己做。上不了这个台阶,对优秀员工的提拔就失去了意义,甚至还会起到负面的作用,像上面的例子那样。

如果一个新经理人意识不到这个问题,就很可能成为公司的瓶颈,自己的极强的个人能力就会成为公司的一个负担。这个问题出现时最准确的信号,就是这个新经理自己忙得不可开交,而很多下属却没有紧迫感,下属在花很多时间等待他的指令,而他忙得又没有时间给他们及时发出指令。

其实从自己干到指挥别人干,还是一个相对容易学习的事情。因为虽然自己没有做过,但谁都看过别人的指挥,况且站在高处指挥别人是一件很让人得意的事情。大部分人被提拔后会很快适应指挥的角色,甚至会很喜欢自己大旗一挥,下属就上的感觉。那些不擅长指挥的人,经过点播也能很快学会指挥别人,赶人上架比赶鸭子上架要容易很多。

如果说经理人要上的第一个台阶是指挥,那么第二个台阶就是指导,就是学会教会别人做事。很多陶醉于指挥的主管会给下属说:“我告诉你了目标在哪里,要做什么事。你怎么做我不管,到时你得给我结果,不然我扣你的奖金。”好一点的会说:“我现在教你这个事该怎么做。记住了,我就教你一次,学不会我不管。”大部分经理就停留在指挥的台阶上,而上不了指导这个台阶。其实,辅导下属做好他们的工作,是经理人的义务。只有教会下属做,自己才是合格的经理。

一些人经过几年的锤炼,终于上了第二个台阶,学会了当下属的老师,并且很欣赏自己的角色。他们会和颜悦色地告诉下属:“有什么事情尽管找我,我能帮你们搞定。”在公司里,你能经常看到他们给下属讲解,培训,辅导。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样做的后果可能是下属永远超不过自己。

经理人要上的第三个台阶是发动,要从告诉别人怎么做,到激励和启发别人用不同于自己的的方法做出来。在易中三亚会议上,我发现自己给公司管理层授课的效果远远差过易中总经理提问的效果。德鲁克的咨询方法也永远是提问,通过不断地提出尖锐的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咨询对象自己找到答案,而不是给出自认为高明的建议。只有循循善诱和能够激发热情的经理才是优秀的经理。管理的最高境界也许是不管不理,无为而治。管理就是该闭眼时闭上眼睛,该闭上嘴巴时闭嘴,该闭起耳朵时闭耳。当然,判断什么时候可以这样做和应该这样做,是管理的艺术。

刚刚当上经理的人,往往习惯于自己做事,而不是指挥别人做事。当了一段时间经理的人,往往习惯了指挥别人做事,而不是指导别人做事。合格的经理习惯了指导别人做事,而不是启发和鼓舞别人做事,只有优秀的经理才懂得发动别人做事。从指挥,到指导,再到发动,是每一个经理必须逐步登上的三个台阶。

作者系易中公司董事长。

上一篇:谈心谈话活动总结下一篇:2018年度公务员考试—结构化面试通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