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中国红十字会诞辰108周年知识讲座

2024-07-04

纪念中国红十字会诞辰108周年知识讲座(精选11篇)

篇1:纪念中国红十字会诞辰108周年知识讲座

纪念中国红十字会诞辰108周年知识讲座

活动总结

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我镇红十字会为进一步发展红十字事业,扩展红十字会员及志愿者队伍,弘扬 “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为庆祝中国红十字会诞辰107周年,在2011年3月9日,组织各街道和各村的会员参加纪念中国红十字会诞辰108周年知识讲座,现总结如下:

一、活动主题

纪念“中国红十字会诞辰108周年”,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二、活动安排

为使活动达到预期效果,我会制定了活动方案,明确了工作人员的分工和职责,并组织培训师资人员提前进行了练习,从而使活动得以顺 利开展并取得了实效。

三、活动情况

早上八点半,全体会员及志愿者到镇政府五楼会议室,集中进行知识讲座,讲座内容包括国际红十字会组织的相关知识和中国红十字会的发展历史,普及红十字运动知识、《中国红十字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号召广大志愿者行动起来,率先垂范,在居民中起带头作用。号召广大会员和红十字志愿者,把红十字会服务和倡导奉献社会助人为乐的文明新风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开展“人道、博爱、奉献”活动和红十字会宣传工作,努力为民办实事,使红十字服务扎实、持久地深入基层,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讲座还普及了卫生救护与常见病防治知识,普及输血献血知识与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做好了“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的预防与宣传工作。

会后,广大会员及志愿者都加深了对红十字会的认识,大家纷纷表示要加强学习,并以多种形式开展对老弱病残、社会优抚对象等弱势群体的帮困救助服务,开展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使红十字会工作更多更好地走进乡镇,让更多的人来关爱乡镇需要帮助的人群。

篇2:纪念中国红十字会诞辰108周年知识讲座

19XX年,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到现在,中国电影已走过了1XX年。1XX年的沧桑,1XX年的辛酸,1XX年的风风雨雨铸就了1XX年中国电影光辉而曲折的岁月。我们不会忘记曾经让我们骄傲的反映民族文化的电影,更不会忘记曾激励过我们的战争题材的电影。从《定军山》,《渔光曲》,《女蓝五好》到《狼牙山五壮士》,《地雷战》,〈铁道游击队〉,到《激情燃烧的岁月》,《历史的天空》。中国电影伴随着我们走过了一代又一代。六安作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老区,举办纪念中国电影诞辰百年的大型晚会,可以让我们缅怀先烈的实际,再塑爱国主义精神。

二,晚会主题

主题:回首百年,回首经典

三,策划方案一

时间:XX年7月1日

地点:皖西大戏院

主持人:待定

舞台:灯光,音响,大屏幕,背景同海报宣传

演员:六安本地演员

内容:在本方案中,根据中国电影所反映时代内容不同把晚会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一个主题。

第一部分:在摸索中前进

1,领导,赞助商致辞,晚会开始

2,大屏幕播放电影《定军山》,〈渔光曲〉,〈女蓝五号〉等经典电影片段

3,节目:合唱,话剧,独唱,戏曲

第二部分:在战争中成长

1,屏幕播放电影〈历史的天空〉,〈铁道游击队〉,〈地雷战〉,〈三大战役〉等战争片段

2,节目:大合唱,话剧,独唱,民族歌曲

第三部分:在建设中成熟

1,大屏幕播放反映关于中国建设成就的经典电影片段和当代一些优秀电影片段

2,节目:相声,小品,流行歌曲,合唱

3,大合唱,全体演员登场,晚会结束

四,策划方案二

时间:XX年7月1日

地点:滨河公园广场

主持人:待定、舞台:露天舞台,灯光,音响,大屏幕,背景同海报宣传

演员:六安本地演员,临时演员

内容:在本方案中,着重把六安老区文化同中国电影相结合,表现老区人民的精神风貌,散会形式以露天与观众面对面接触,更能做到与群众的互动参与

1,晚会在反映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电影〈历史的天空〉下拉开帷幕

2,现场点燃100束礼花

3,领导和赞助商致辞,晚会开始

4,节目表演与观众参与

(1)观众参与

有奖竞猜:播放电影片段,竞猜电影片名,导演,主演

观众表演:对观众熟悉的电影中的精彩片段让观众自行表演,自行评分

(2)节目:合唱,话剧,歌曲

5,大屏幕播放经典电影,晚会结束

五,诉求点与赞助

诉求点

1,隆重纪念中国电影诞辰一百年

2,六安为全国重要爱国主义基地

赞助

1,舞台,背景标有赞助商

2,赞助商可在现场悬挂横幅,彩虹门

六,媒介宣传

1,平面宣传

〈皖西日报〉,〈皖西广播电视报〉,〈皋城商讯〉,海报,节目单,邀请函

2,立体宣传

巨幅,虹门,公交车广告

3,伴随性宣传

有奖征文:“我最喜爱的电影”

4,电视滚动字幕

七,效果预测

了解中国电影

了解六安文化

篇3:纪念中国红十字会诞辰108周年知识讲座

组织编辑《中国物资再生行业发展历程纪念册》, 是行业中的一件大事, 将是我们物资再生行业的一部史篇, 需要业内人士人人支持、人人参与, 尤其是物资再生企业更是责无旁贷, 希望各省市物资再生协会协同配合, 共同完成这项光荣使命。

为了答谢参与和支持编辑《中国物资再生行业发展历程纪念册》的企业单位和个人, 活动结束后将邀请相关专家、学者组成评委会对征文等资料进行评奖, 获奖作品将由中国物资再生协会颁发荣誉证书和物质奖励。

一、征文

1. 征文主题

以“回顾物资再生事业发展, 畅想再创辉煌梦”为主题, 自拟题目。重点围绕60年来, 我国物资再生事业跟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的历史足迹;展望未来, 我国物资再生事业开拓者所肩负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责任, 建言立论、献计献策。

2. 征文要求

征文须主题鲜明, 思路清晰, 文风朴实, 为具有一定的思想性、针对性、可鉴性、创新性的原创作品。征文可以是理论文章、经验总结、心得体会、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 一般不超过3 000字。论文可附相关的历史照片、纪念文章等素材 (要说明出处、时间、历史背景) 。

3. 参与对象

凡从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的企业和个人均可参加, 从不同经营项目 (产品) 的角度叙述编辑。

二、征集纪念素材

纪念素材包括与物资再生事业发展相关的历史照片、领导致词、纪念文章等素材, 对提供的纪念素材要说明出处、时间、历史背景。

三、投稿方式及投稿截止时间

论文文稿用电子文档word资料和电子照片素材直接发送至《中国物资再生行业发展历程纪念册》编辑部电子邮箱;也可利用U盘、光盘作载体和纸版照片等资料直接邮寄送达。征文首页左上角注明"物资再生行业诞辰60周年征文"字样;邮件标题请注明:物资再生行业诞辰60周年素材。以上落款均应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通信地址、邮政编码和联系电话等信息。投稿稿件截止时间为2014年8月31日。

四、征稿评选

对专业文章和历史照片、纪念文章等优秀作品在《中国物资再生行业发展历程纪念册》中采用, 活动结束后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学者组成评委会对征文素材资料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分别是1、2、3名与优秀奖若干名, 颁发获奖证书, 并给予奖励。

五、广告宣传

需在《中国物资再生行业发展历程纪念册》做广告宣传的单位, 请按照附表内容填报。

六、协会联系人

《中国物资再生行业发展历程纪念册》编辑部:

联系人:庄岩金文静

电话/传真:010-68392872

电子邮箱:jwj@crra.com.cn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25号三号楼3308室

篇4:纪念中国红十字会诞辰108周年知识讲座

尊敬的各位来宾,同志们:

钱学森同志于1986年至1991年期间担任中国科协主席,1991年5月起担任名誉主席,为科协事业的改革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受到中央的充分肯定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衷心爱戴。今天,中国科协召开钱学森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缅怀和追思钱学森同志的丰功伟绩,总结和梳理他的科学思想,继承和弘扬他的爱国精神和科学精神,对于进一步调动激发广大科协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更好地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不懈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刚才,曾与钱学森同志共事多年的老同志、老专家,以及科协机关的代表、上海交大的青年学生代表作的发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使我们更加崇敬和仰慕钱学森同志赤胆忠诚的爱国情怀、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和卓尔不群的科学品质。

钱学森同志在中国科协工作期间,给科协系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是身体力行倡导学术民主,重视学术组织建设和学术交流的作用。钱学森同志认为学会是科技工作者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交流经验的重要载体,可以把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之间,不同专业的人组织起来。1977年中国科协刚刚恢复工作,钱学森就强调学会在科技人员横向联系学术交流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他指出,“学术讨论总要搞个学术组织。一是成立研究所和在大学里设置专业,二是成立学术组织。我们要严肃认真地搞学会工作,不能随随便便,更不能有江湖习气。搞学术,态度就是要认真、严肃。当然,认真并不等于不活泼。我们要诚恳地交流,有活泼的气氛,有话就说。只有这样,我们这个学术组织就可以搞好。”20世纪80年代,在他的倡导推动下,成立了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等全国学会。钱学森同志始终坚持民主办会,践行学术民主的理念。1984年他在中国科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要积极支持学会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民主办会,保证科技工作者当家作主。这就是说,必须克服和防止政群不分、以政代群的现象,切实贯彻‘双百’方针,实行学术民主,增强学会的活力。”他多次讲过,“在新的科学领域里,没有什么权威,决不能搞一言堂。大家充分发表意见,互相交流,争吵一下也没有关系。暂时统一不了认识,不要紧,慢慢来。总之,我们既要严肃认真,又要生动活泼,充分发扬民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二是积极推动树立“大科普观”,丰富发展了科普工作的文化内涵。钱学森同志强调科学技术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把科普工作纳入文化建设的范畴。他多次提出,现代科技和文学艺术应该结合起来,使科普工作在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出“科学技术现代化一定要带动文学艺术现代化”的思想。温家宝总理2005年看望钱学森时,钱学森同志再次提出,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他坚持“科普学”是“文化学”中的实用学科,支持并亲自参与科学普及的实践工作和理论探索。钱学森同志提出科普工作的三个层次,把文化和社会科学知识列入到科普工作的内容中。他敏锐地指出,科普对象应分成三类:一是为农村及小集镇的“大农业”和城市“大工业”服务的大面积科普;二是为提高广大干部科学素质服务的科普;三是为科技专家们了解非本专业领域的新发展、为开阔思路服务的科普。这种划分,对现阶段推动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特别是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是注重人才培养,竭力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制。钱学森同志甘为人梯,竭力培养优秀科技人才。他几十年来坚持给来信求教的青年书写回信,帮助青年提炼思想、找准方向。他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人才培养经验,设计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下受教育者与年龄关系的新方案,探索青少年教育培养的新理论和新方案。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看望他时说:“您一直热心培养和提携年轻人,以自己的渊博学识和高尚品格,带出了一批优秀科学家,其中有的已成为我国科技事业的领军人才。”2009年,在病榻上的钱学森还对温家宝总理说:“培养杰出人才,不仅是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根本”。钱学森同志鼓励面向青年科技工作者设立奖项,推动建立国家创新人才奖励体系。1987年9月,中国科协三届六次常委会在审议面向全国科技工作者设立奖项时,他说:“我们这样年纪的老家伙,已经不需要这类奖励了,真正需要鼓励的是青年人。……,科协应该面向青年科技人员设立奖项,鼓励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担当重任”,得到了朱光亚、王大珩等赞同,并改设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青年科技奖”。1994年更名为“中国青年科技奖”,由中组部、人事部、中国科协共同组织实施。至今已评选了12届,获奖者多已成长为两院院士、首席科学家和科研骨干。

四是重视“专家群体”的整体优势,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钱学森同志强调集成专家群体的智慧,推动决策咨询和科技服务。他大力提倡用系统科学的观点考虑科协工作,力图把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零金碎玉”打造成一个“纯金美玉”。他在1986年的一次政协会议上讲到:“我之所思,除了希望科技人员站得高、看得远、做得实之外,主要是一件事,即把系统工程的科学引进到政协工作中来,以便充分发挥政协‘人才库’的优势。”1989年3月17日他在谈关于多学科、综合性学术交流和决策论证的重点课题问题时说:“决策咨询,一定要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有定性、定量的分析。不那么搞,就很难说你的建议到底是怎么来的。”钱学森同志要求提炼决策咨询建议必须要有前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他指出,作好决策咨询,一要选题准,必须围绕国家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来确定,可以是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发展规划与科技有关的问题,也可以是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方面的问题,还可以是行业发展和地区经济科技方面的问题;二要有时效性;三要利用好学术交流活动的成果。他明确提出“学术活动的成果,对科技经济发展有哪些建议,应有专门的反映。不是送一个大本子,而是要加工,把那些有份量的建议整理送中央,发挥助手的作用。” 钱学森同志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前瞻性地提出在西部地区发展沙草产业。他认为,要转变关于西部沙漠的思维定势,看到沙漠上也有搞农业的有利条件;所以不仅是“治理”,更重要的是“开发”,将治理蕴含于开发之中。他积极倡导建设知识密集型沙产业和草产业,为西部地区破解“三农”、“三牧”难题提供了重要途径。

五是开创科协工作理论研究,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科技社团体制机制。钱学森同志坚持中国科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要按照党中央的方针政策来办事。他认为,中国科协之所以是人民团体,首先是因为它是群众团体,但不是一般的群众团体,是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全国性群众团体,它代表的是全体自然科学技术工作者。明确这个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认识我们中国科协的性质,增强责任感,使科协组织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能够更好地代表中国科技工作者,更加自觉地积极地参与社会协商对话,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更好地表达和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具体利益。在他积极支持和推动下,全国政协七届十二次常委会议决定,恢复中国科协为全国政协的组成单位。钱学森同志大胆构想建立“大科协、小机构、多中心”式中国特色的科协组织体系,积极推动中国科协的改革发展。他曾描绘对中国科协的构想,一是“大科协”,包括理工农医等所有的科学技术与科学技术应用;二是“小机构”,指机关要精简,人员要精干,办事效率要高;三是“多中心”,就是要多办一些服务性实体,大科协、小机构,办事就得靠实体,把日常工作交给实体去承办。钱学森同志还把“中国科协学”纳入到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他认为科协工作的理论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一部分,是社会科学的范畴,是社会科学部门里的实用学科。他提出中国特色的科技群众团体理论,是中国科协史上的一大创举,大大提升了科协理论的研究水平。

我们在深切缅怀钱学森同志的同时,更要把学习纪念的成果转化为激发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性创造性的精神力量,内生为推动科协事业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大力弘扬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爱国精神,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自觉把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人民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把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统一起来,把人民满意作为最高的褒奖,努力争当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支持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严肃的科学态度和严密的科学方法,积极倡导民主讨论、平等待人的学术风气,敢于提出新观点、新思想、新方法和新理论,发扬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勇作科学精神的守望者,努力争当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大力弘扬淡泊名利、诚实守信的高尚品格,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恪守职业道德和学术操守,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玉可碎而不可损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毁其节”,永远保持内心的一片净土,努力争当科学道德和良好学风的传承者、维护者。

腹有诗书气自华,人到无求品自高。钱学森同志的科学思想博大精深,深刻影响着中国科协的改革发展;他的爱国主义精神、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深刻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言谈举止。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进一步继承和发扬钱学森同志精神,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振奋精神,锐意进取,为实现“两个百年”的宏伟目标、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篇5:纪念中国红十字会诞辰108周年知识讲座

论冯友兰的中国哲学观--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10周年

作为中国哲学史这门学科开创者之一的冯友兰,早在20世纪上半叶就形成了自己的中国哲学观,其中既包含对中国哲学的总体看法,又有具体的`儒学观、道家观、佛学观等.在中国哲学的合法性受到质疑的情况下,重新解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观有着重要的认识意义.

作 者:柴文华 CHAI Wen-hua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刊 名: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BIMONTHLY)年,卷(期):32(1)分类号:关键词:冯友兰 中国哲学观 儒学 道家 佛学

篇6:纪念中国红十字会诞辰108周年知识讲座

1912年2月2日, 对我国翻译界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在这天, 诞生了一位翻译天才, 他就是我国著名翻译家朱生豪。从小朱生豪就对莎剧怀有非常浓厚的兴趣, 读过《莎氏乐府本事》及莎剧选读。1933年, 大学毕业之后, 来到上海世界书局担任英文编辑。1935年与世界书局正式签订了翻译莎翁全集的合约。

在1935年至1944年这短短不到十年之间里, 朱生豪共翻译了莎剧三十一部半。中途因战争的炮火两次丢失译稿, 而且常年病魔缠身, 可谓呕心沥血, 历尽艰辛。在1944年6月, 身体状况一直不佳的他, 由于积劳成疾, 又没钱及时医治, 突然一病不起。在同年12月26日, 含恨英年离世, 年仅32岁。

在他1944年4月写的《<莎士比亚戏剧全集>译者自序》中, 曾这样说道“……夫以译莎工作之艰巨, 十年之功, 不可云久, 然毕生精力, 殆已尽注于兹矣”。这十年里, 他是寂寞的, 他有却从不寂寞。在他给爱妻宋清如曾写信说道, “生活的孤独并非寂寞, 灵魂的孤独无助才是寂寞。”他在孤独的生活中, 从不感到寂寞。译莎的巨大工程是他精神上的支柱, 他的灵感并不寂寞。卞之琳先生曾说他是在孤军奋战。其实, 他并不是一个人在奋斗, 他的妻子一直陪伴在他身边, 照顾、鼓励他。他“与三百多年前的莎翁心灵相通、神魂相交” (1) , 倾注了毕生的精力于译莎事业之中。

2 译界之先河译界之典范

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兴趣所在, 更不仅仅是为赚得稿费, 朱生豪翻译莎士比亚全集是志在为国争得一口气, 填补我国莎剧全译本这一空白。曾经, 日本人讥笑中国文化落后, 连莎翁全集的译本都没有。于是, 他将译莎视为一项神圣的使命, 时时刻刻激励自己。正是在这种爱国主义精神的支撑下, 才使得他翻译活动有了高产、高效、高质的特点。在1930年胡适之先生写给梁实秋的信件中, 曾提到组织人员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打算由闻一多牵头, 以及徐志摩、叶公超、陈通伯和梁实秋共五人计划用五到十年的时间来完成这一浩瀚的工程。虽然计划没能实现, 最终只是由梁实秋独自在近三十年时间里完成了莎剧全集的翻译。相比之下, 朱生豪在贫困与病体的双重痛苦下, 在十年内完成了莎翁的大部分作品, 可见他的翻译工作是高产高效的。译林出版社个工作人员曾做过调查, 朱译本为迄今为止最受读者欢迎的版本。虽然, 朱生豪的翻译过程中遭受到了非常人所能忍受的痛苦, 这也并没影响他的译文质量。

朱先生没能译完莎翁全集, 不得不说是莫大的遗憾, 只剩下5部没有译出。令人欣慰的是, 在此之后有更多的译者、学者继承先生的遗志。台湾虞尔昌教授叹其文笔朴实, 感其英年早逝, 惜其壮志未酬, 遂补译了十部历史剧, 在台湾出版了《莎士比亚戏剧全集》。

3 天才的诗人神奇的译笔

朱生豪对我国古典文学的修养甚高, 文字表达能力极强。他善于以典雅的、富于中国气派的适当语句传神地表达出莎剧原文的精神。他的语言极其优美, 较好地体现了莎剧的全貌与神韵, 灵动与风格化的语言更是受到了后人的称赞。他不仅是一位精通英文的翻译家, 而且还是一位天才诗人, 所以他所采用的散文形式译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其译作之中处处流露出诗情, 富有诗意, 语言生动优美似行云流水一般。

在译写《无事生非》 (即《无事烦恼》) 中克劳荻奥祭希罗的一段祭诗时, 竟大胆地采用了骚体, 这不仅是已译出的莎剧中所仅有的, 而且形式的独特又恰到好处。因为这段话是出自一位爵爷的祭诗, 他用古代诗歌中的骚体, 甚至文中运用了《诗经》中的典故来译莎, 便更显得容雍典雅而又生动感人了。朱译莎剧虽然采用的散文体, 但他的语言却象诗歌一样华丽, 不仅是剧中的诗, 就是对话中的散文也非常讲究韵律。朱译莎剧大量运用了诗的语言, 简直是诗化了的散文, 或者说是散文式的诗。

他之所以能够做到文句典雅、译笔流畅, 这与他深厚的国学功底是分不开的。朱生豪在他17岁的时候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之江大学, 主修中国文学, 兼修英国文学。在那里, 诗一般的美景陶冶了他的心灵, 熏陶了他的性情, 启迪了他的智慧。他博览群书, 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 倘佯于山水之间, 凭吊古迹, 发怀古之诗, 抒风云之感, 写下了不少爱国主义诗作, 被誉为“之江才子”。当后人提及朱生豪, 多数人只知道他翻译莎剧的丰功伟绩, 而忽略了他的诗才。他曾将自己历年的诗稿整理成册, 有《古梦集》、《小溪集》、《丁香集》三册。前一册包括了古体诗、近体诗、长短句、译诗等, 后两册为新诗。可惜这三本诗集都毁于“一二·八”战火之中。朱生豪超群的诗歌才能和天赋, 正是他日后从事译莎并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可谓天才的诗人造就了神奇的译笔。

4 治学之严谨译论之精辟

在《<莎士比亚戏剧全集>译者自序》中, 他比较清楚地说明了他的严谨的治学态度, “历年来辛苦搜集之各种莎集版本, 及诸家注释考证批评之书, 不下一二百册”, 花费大量时间收集莎剧各种剧本、资料以及诸家注释之书, 对莎翁的生平, 及其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 艺术特征都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余笃嗜莎剧, 尝首尾研诵全集至十余篇, 于原作精神自觉颇有会心……每译一段竟, 必先自拟为读者, 察阅译文中有无暧昧不明之处。又必自拟为舞台上之演员, 审辨语调之是否顺口, 音节之是否调和, 一字一句之未惬, 往往苦思累日……”他的翻译态度极其认真, 为领悟原文“宗旨”, 竟将其研读十多遍, 直到完全吃透原作精神才敢开始翻译。他的译文都是字字斟酌、句句推敲, 可以说是达到了人类文学艺术的最佳范本的境界。

“余译此书之总之, 第一在求于最大可能之范围内, 保持原作之神韵, 必不得已而求其次, 亦必以明白晓畅之字句, 忠实传达原文之意趣;而于逐字逐句对照式之硬译, 则未敢赞同。凡遏原文中与中国语法不合之处, 往往再四咀嚼, 不惜全部更易原文之结构, 务使作者之命意豁然呈露, 不为晦涩之字句所掩蔽……。”从这段自序中, 便可看出他对翻译标准与策略的定义。为了能够让中国观众和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莎剧, 他所推崇的是“神韵”和“意趣”的翻译标准, 主要采用意译方法和归化策略。他所追求的是用最恰当的汉语表达形式来尽可能地重现莎剧之原意。所以, 他的译文“好像是高山飞瀑, 一泻千里, 读之朗朗上口, 诘屈聱牙之弊”。

参考文献

[1]贺祥麟.莎士比亚研究文集[M].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2:294-312.

[2]贺爱军.朱生豪的译事活动与译学见解[J].宁波大学学报, 2008 (5) .

篇7:纪念郭力诞辰100周年

在纪念郭力同志诞辰100周年的重要日子里,我怀着深深的敬仰和缅怀之情,向这位深刻影响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被几代汽车人深情记忆和怀念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汽车工业是现代工业的代表,对于我国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历经以郭力同志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汽车人的艰苦奋斗和改革创新,我国汽车工业迅速摆脱了建国初期“一穷二白”的局面,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60多年的风雨。从一汽建厂开始,到1956年7月15日我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下线,1992年我国汽车产量超过100万辆,2009年产销双双超过1000万辆,首次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2015年产销双超2300万辆,连续7年蝉联全球第一……这里凝聚着建国后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的政治智慧,饱含着郭力同志等为代表的共和国汽车工业第一代创业者的心血结晶,也显示出中国汽车工业奋斗与创新精神的薪火相传。

从1950年到1964年郭力同志在“一汽”的15年,是拓荒的15年,也是创新的15年: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结束了中国不能造汽车的历史;第一辆东风牌轿车使中国人开始有了自己的轿车……,无数个第一开创了中国自己的汽车工业,由生产单一品种发展成卡车、军车、轿车等多品种生产,由此奠定了今天我们中国汽车产业基础。而这些成绩,与郭力同志的巨大奉献是密不可分的。

作为中国汽车工业创始人之一,郭力坚韧果敢、艰苦奋斗,在无人力、无阵地、无经验的三无情况下,从零开始,带领“一汽”在一片荒野和残垣断壁上,选址建厂,广纳人才,开创了“一汽”发展的重要基础。他是”一汽”的第一任厂长,从国家利益和车厂发展的大局出发,主动让贤,高风亮节令人钦佩。在“一汽”的15年里,他做的一系列重要决策让人不得不对他的睿智和胆识称叹。他拥有科学的严谨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正是这些优秀品质和卓越领导才能,让“一汽”没有在“大跃进”中遭受太大损失,迅速恢复生产,为后来年产6万辆打下坚实的基础。任一机部副部长兼中国汽车工业公司经理期间,在中央确定方针指导下,又开创了汽车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局面。

郭力同志是我国第一代汽车人的杰出代表,胸怀博大、事业为先,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缅怀郭力同志,就是要学习和继承他甘于奉献、高风亮节的高贵品质,学习他科学务实的作风、勤奋的工作态度,学习他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始终以郭力等老一辈汽车人为榜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不断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而奋斗。

在成为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的今天,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郭力同志等老一辈汽车人把中国建成汽车强国的梦想还未实现。我们要继承发扬老一辈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不懈努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力争掌握一批引领和带动全球汽车工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力争拥有几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力争在全球汽车市场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实现中国汽车工业强国梦。这将是对郭力等共和国第一代建设者最好的纪念。

最后,再次向郭力同志,向所有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开拓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篇8:纪念中国红十字会诞辰108周年知识讲座

2013年12月22日至24日, 由上海中华书画协会、上海天艺书画院、山东齐鲁画报社、中国与海外画报社和亚太文化艺术协会上海分 会五家联手, 在上海天益宾馆隆重举办《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东方红中国梦”全国书画邀请展”》, 同时出版发行入展作品集;旨在深切缅怀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 进一步弘扬其伟大思想、崇高精神和诗书艺术, 坚定信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 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积极的贡献。

22日上午, 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书画艺术家、专家学者和入展书画作者, 以及主办单位的书画家共20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会议由亚太文化艺术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华书画协会名誉理事长顾延培主持。上海市文联副书记王依群出 席会议;著名军旅书法家, 济南军区空军原后勤部长、空军少将, 山东省书协副主席, 上海市书协主席团委员, 中国硬笔书协副主席王讯谟出席会议并讲话。

此次活动共展出书画作品83件, 都是从征集的大量作品中遴选出来的精品新作。作品内容多为毛泽东诗词以及根据毛泽东诗词意境创作的绘画作品, 充分体现了书画作者以及主办方对毛泽东同志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

篇9:纪念周其鉴诞辰120周年

周其鉴是大革命时期广东农民运动领袖,1893年出生于广东省广宁县一个教师家庭。在广州读书期间,他和阮啸仙、刘尔格、张善铭等发动同学行动起来组织学生会,并担任会长,在“广东省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成立时当选为副会长。1921年他参加了共产党,成为中共最早的党员之一。1922年遵照党的指示,在广州、番禺、东莞等地发动油业工人举行罢工并取得胜利。

1924年春,周其鉴受党组织的派遣,回广宁开展农民运动,同年10月成立广宁县农民协会,建立中共广宁支部。1925年5月,他被选为省农会执委委员。1926年1月,省委决定成立中共西江地方执行委员会,周其鉴任书记,兼任省农会驻西江办主任,领导西江地区的农民运动。

1927年任中共西江地委书记的周其鉴,当选为中共“五大”代表,出席在武汉召开的五中会议。后率领工农革命军,参加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10月,他当选为中共广东省委候补委员,参与“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周其鉴转移到清远继续坚持革命斗争,住在清远农民余锦华家中,后被当地反动地主告密被捕,1928年1月壮烈牺牲,时年35岁。

篇10:纪念中国红十字会诞辰108周年知识讲座

燕园-中国现代皮革教育的发源地

中国制革学科的高等教育始于1920年。1919年燕京大学在北平成立, 次年该校理科就由温森德博士 (Dr.H.S.Vincent) 讲授制革课程。鉴于当时我国每年出口生皮价值不下2400万元, 而进口成革价值约15万元, 且制革工厂皮革生产多为老法, 不知科学改良, 而致利益外溢。学校的办学宗旨是提倡教育能为国兴利, 所以于1921年成立制革系, 学制四年, 并由温森德博士担任系主任 (节录自燕京大学制革系简章) 。

张铨先生1899年10月11日诞生于浙江省仙居县一农家, 家境贫寒。靠半工半读完成了小学、中学学业, 并考入杭州之江大学文科, 终因家贫于大二完成后辍学, 后去金华中学教书。受“五四”运动影响, 走工业救国之路, 于1921年考入燕京大学制革系, 1925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26-1927年协助温森德教授开出制革课程。此前1924年燕大化学系应用化学科威尔逊教授 (E.O.Wilson, 1880-1949) 也开出了制革化学课程。1927年国内政局动荡, 温森德和威尔逊两位美籍教授回国, 张铨先生担负起了制革系的教学重任。1928年威尔逊在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MIT) 科学硕士学位后, 回到燕京大学继续教授物理化学、工业化学和制革化学等课程, 直至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 日军关闭燕京大学为止。他还指导学生彭蜀麟、于世胄等进行铝盐鞣革的研究, 得到了国际制革界的赞誉。

1928年燕大校方以经费为由将制革系并入化学系, 张铨先生仍然坚持在化学系讲授制革课程, 同时还建议校方设立制革专修科, 学制两年。化学系还规定要主修制革的学生须经化学系主任同意。燕大制革系和继后的“皮科”学生除了学习制革的理论外, 还强调实习课, 每周9小时在实验室 (工场) 进行制革操作。张铨先生同时担任制革实验室主任, 他千方百计购置一些小型制革机器设备, 扩充试验场, 并带领学生动手操作。燕大化学系主修制革并终身服务于制革界的学生有:张文德 (1928年毕业) , 赵芝田, 纪凤鸾, 菅玉泉 (1929) , 周乃庚, 马志芳 (1930) , 李鹤田 (1931) , 彭蜀麟 (1932) , 祝爱德 (1934) , 徐士弘 (1935) 。制革专修科毕业生有:孙润生, 周懋华, 韩逊元, 徐贵昌, 吕兆青, 魏雅平, 郑逢恩, 郭可谏等, 其中孙润生, 吕兆青, 郑逢恩, 郭可谏等与上述本科毕业生成为我国制革业最早一批老专家。

张铨博士的现代制革教育创立之路

张铨先生是一位苦干实干的制革化学教育家, 也是一位不断追求真理的科学家。他是中国第一位在辛辛那提大学制革研究系获得博士学位, 并将毕生精力奉献给制革科技和教育的学者。在燕京大学工作期间, 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也修完了研究生课程, 但看到中国科学技术落后, 工业基础薄弱, 早就有出国系统学习制革科学、报效国家的愿望。1937年他的志愿实现了, 获得了温森德教授为他争取到的两个奖学金, 去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深造。

在美国留学的三年间, 他仅一年就取得了理科硕士学位, 两年后获得博士学位。他在美国发表的三篇论文都是有关植物鞣法的研究。硕士论文研究了植物鞣革中合成鞣剂对乳酸发酵的影响, 发现在植物鞣液中加入合成鞣剂LEUKANOL NS能促进植物鞣剂发酵产生乳酸, 乳酸含量与植物鞣剂中的非鞣质含量成正比, 产生乳酸有利于栲胶与皮胶原的结合。1939年他在美国制革化学家协会第36届大会上宣读了“亚硫酸氢钠对各种鞣料中的乳酸发酵的影响”。这些研究结果对植物鞣革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1940年5月他获得博士学位, 他的博士论文“鞣酸和中国五棓子鞣质与皮粉结合的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 在制革科学前沿, 深层次探索植物鞣革机理, 研究中国五棓子鞣质、鞣酸与胶原的结合, 提出植物鞣质与胶原结合系物理化学吸着作用的假设, 并做了科学论证, 为国际辛辛那提学派植物鞣革吸着学说的创立, 提供了开篇之作。当年张铨先生在美国皮革化学家协会第37届年会上宣读了他的博士论文, 与会专家反响强烈;回国后陆续在国内发表中国橡椀鞣质与皮胶原的结合等论文, 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引起国际广泛关注。这些研究为后来我国植物丹宁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940年张铨先生谢绝了辛辛那提大学提供的优越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 历经艰险回到祖国。在成都任成都华西协合大学化学系教授、并兼任乐山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教授及四川省立成都高级制革科职业学校校长。1942年燕京大学校友在成都成立燕京大学成都分校, 张铨先生又兼任化学系主任至1946年。同年他又被四川大学聘请兼任该校理科研究所化学部的教授, 先后带了5名硕士研究生, 同时又为化学系学生授课。他在华大化学系曾开出制革化学、制革工程、工业化学及计算、蛋白质化学、有机化学等课程。他丰富多彩的讲课内容深受学生们的好评。在20世纪40年代, 他继续植物鞣料研究, 如橡椀、桦树皮等。在张铨教授指导下, 学生们进行铬鞣、烟熏鞣、铁鞣以及芒硝法保存山羊皮的研究。在此期间, 他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教育家、科学家和高级工程师。

新中国建立前, 制革专业教学除燕京大学 (1920~1937, 1942~1945, 1949~1951) 外, 还有天津河北省立工业学院皮革科 (1930~1935) 、陕西省立榆林工业职业学校制革科 (1928~1954) 、乐山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 (1939.4~1944.6) 、四川省立成都高级制革科职业学校 (1940~1948) 、华西协合大学化学系制革组 (1937~1952) 等。

新中国皮革人才培养的摇篮—成都工学院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 在泸州建立四川化工学院, 设置“皮革、毛皮及鞣皮剂工学”专业, 张铨先生和他的学生徐士弘、何先祺合力建成新中国第一个制革学专业, 并成立了制革教研组, 张铨教授任主任。

1954年, 泸州四川化工学院与刚建立的成都工学院合并, 从泸州迁回成都, 名为成都工学院。“皮革、毛皮及鞣皮剂工学”专业改名“皮革工学”专业, 为成都工学院的重点专业之一。张铨先生担任皮革工学教研室主任。1956年张铨先生的学生乐以伦教授调到皮革教研室任教, 乐教授除编写《皮革生产化学讲义》并授课外, 还开展了猪皮组织学研究, 成为中国皮革组织学研究的先行者;皮革工学专业于1957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先后由张铨、徐士弘、张文德三位教授担任研究生导师。

1954年林业部与成都工学院皮革教研室共同成立植物鞣料研究室。由张铨教授负责, 利用学校科研设备和人才优势, 与张文德、乐以伦等教授一起进行西南地区植物鞣料的研究。先后发掘植物鞣料品种128种, 并对其中20余种鞣料的鞣革性能进行了研究。还与化学系化工原理教研室共同进行了橡椀鞣料的浸提、浓缩和干燥等生产过程的研究并制成橡椀。这些研究成果为栲胶厂选择原料、工业化制造橡椀栲胶提供了理论依据。

1958年6月, 张铨教授参加了在莫斯科举办的国际皮革会议, 并在会上宣读了“中国皮革涂饰剂生产、应用和研究的概况”论文。

张铨教授于1977年11月在成都因病不治逝世, 享年79岁。

成都工学院培养了大量皮革专业人才。上世纪50~60年代师资力量就已经比较强, 1961年皮革专业教师编写了我国第一部高校皮革专业统编教材《皮革工艺学》。以张铨先生为首的各位教授都上台讲课, 师生关系融洽, 学生们受益匪浅。当今国内三所知名大学皮革专业的知名教授大都是张铨先生的学生。如四川大学的张铭让教授 (1961年毕业) 、李志强教授 (1975年毕业) 、廖隆理教授 (1969年毕业) 、陈武勇教授 (1977年毕业) ;陕西科技大学的常新华教授 (1960年毕业) 、杨宗邃教授 (1960年毕业) 、魏世林教授 (1961年毕业) ;山东轻工业学院的曾祥芬教授 (1958年毕业) 等。中国皮革行业中国工程院院士段镇基先生也是成都工学院50年代 (1956) 的毕业生。

中国现代制革教育成就世界皮革大国

昔日的成都工学院后来更名为成都科技大学、再后来合并成为四川联合大学, 现在是四川大学, 不管名字如何更替, 张铨先生和他的同事们所创建的皮革学科一直在不断地向前发展, 现在四川大学的皮革化学与工程学科已经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拥有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每年为国家培养一大批皮革专业学士、硕士、博士人才。这些人中有的成为四川大学、陕西科技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大学、温州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以及一些制革专业技术学校的教学骨干;有的成为中国各地皮革研究机构的学术骨干;有的成为国际知名跨国公司的技术骨干;有的成为皮革生产管理和经营骨干;更多的在专业一线默默地奉献、耕耘, 铸就中国皮革大国的基石。

张铨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创建的四川大学皮革教学基地, 拥有雄厚的教学人文底蕴和实验设施。校内已形成跨学科联合攻关的科研联合体, 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皮革科教体系。从第一次组织大型国际皮革学术会议, 到频繁的国际学术交流, 培养了一大批杰出教育人才, 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

自1986年何先祺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争取到皮革专业第一个博士点至今, 博士教育有了飞速的发展, 现有十多位博士生导师。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石碧教授是我国培养的第一位研究制革的博士。由何先祺教授创建的学术刊物《皮革科学与工程》已发展成为双核心期刊, 为传播制革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交流作出了很大贡献;陕西科技大学皮革专业也已经拥有了博士点, 培养了一批知名皮革专家、学者, 科研成果众多。

目前, 中国高校的皮革专业设置也由原来单一的制革专业发展为制革工艺、皮革化工、皮革机械、皮革商贸、皮革制品设计等配套专业体系, 同时还有函授、成人自考、成人大专培训班, 培养制革行业多层次、多角度的专业人才。

几十年来, 中国皮革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艰辛创业过程, 经历了我国皮革制品从依赖进口到大宗出口, 使中国的皮革工业逐步迈向科学化、现代化。尤其是猪皮制革, 我国已经是世界上利用猪皮数量最多、技术最好的国家之一, 猪皮制革技术位于世界领先水平。这些离不开广大皮革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目前, 中国的皮鞋产量达23亿双/年, 约占世界皮鞋产量的50%;轻革产量占世界产量的20%以上。皮革行业2007年工业总产值、利税总额、出口额比1998年分别增长了347倍、772倍和183倍, 比1978年分别增长了14158倍、8376倍和17400倍。各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皮革产业园区, 我国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皮革产业链。国内的皮革研究机构科研成果众多, 不少成果已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国际、国内行业技术交流活动频繁,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皮革大国。这些都得益于中国的现代制革教育体系培养出的大批专业人才。

篇11: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

10月1日清晨,为了庆祝国庆节,同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一幅近6米高的巨幅孙中山像被竖立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与天安门城楼的毛泽东像遥相呼应。

每逢“五一”、“十一”时,北京天安门城楼上都会竖起孙中山画像。而孙中山先生与北京,亦有着深厚的不解之缘。孙中山先生一生三次到过北京,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灵柩在北京碧云寺金刚宝座塔的塔室内保存了4年,后于1929年5月26日运离北京,6月1日安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近日,《小康》记者来到北京多个地方,追寻孙中山的北京足迹。北京海淀区香山公园北侧的碧云寺,是孙中山先生病逝后灵柩暂厝地。碧云寺古木参天,幽静深远,设有孙中山纪念堂,名普明妙觉殿。

在碧云寺最高处,是一座金刚宝座塔,建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上书金字“孙中山先生衣冠冢”。近年来,连战、吴伯雄与朱立伦等中国国民党领导人到访大陆时,均到碧云寺拜谒孙中山先生的衣冠冢。

为施抱负,北上抵京

1894年7月,孙中山呈万言书给李鸿章,想争取到施展自己政治抱负的机会,李鸿章以军务繁忙为由,仅派幕僚接见了孙中山。孙中山在北京目睹了清廷不顾迫在眉睫的战争危机,仍在大肆筹备慈禧太后六十岁大寿庆典,北京街头由皇宫经西直门通往颐和园方向的沿途,到处都在修建“点景工程”,得出了“满清政府之龌龊,更百倍于广州”的结论。

第二次,孙中山到北京主要是会见当时的临时大总统袁世凯。1912年8月24日,孙中山乘坐火车由天津抵达北京前门东车站。袁世凯为孙中山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当晚8时,孙中山到临时大总统府出席了袁世凯举行的欢迎宴会。

席间,袁世凯致辞说“财政外交甚为棘手,尤望先生不时匡助”。孙中山回答:“各处商务凋敝,民不聊生,金融滞塞,为患甚巨。挽救之术,唯有兴办实业,注意拓殖,然皆恃交通为发达之媒介,故当赶筑全国铁路,尚望大总统力为赞助”。

孙中山在京期间共与袁世凯会谈13次,袁世凯终于得到了孙中山不竞选正式大总统的承诺。9月11日,袁世凯授予孙中山“筹划全国铁路全权”职务,孙中山则表示要在10年内修筑铁路20万里,以使中国富强。

逝世后,灵柩暂厝碧云寺

1924年10月,冯玉祥在北京发动政变,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奉系军阀张作霖和皖系军阀段祺瑞也表示欢迎。孙中山决定应邀北上。但不料风云突变,段祺瑞不待孙中山到京,已于11月24日成立民国临时政府,自任相当于大总统职权的“临时执政”,张作霖违背诺言进军关内抢占地盘,冯玉祥遭受排挤,隐居于京西天台山。孙中山因一路海上奔波,感受风寒,引发肝病,且不满段祺瑞的倒行逆施,迟至12月31日16时才由天津乘火车抵达北京。

孙中山到京当晚,即由协和医院院长会同多名外籍医生会诊,诊断为“最烈肝病”。不久又确诊为晚期肝癌。1925年2月18日,孙中山出院静养,因北京饭店不宜设置医疗器材,遂入住铁狮子胡同行馆,即今张自忠路23号,后于3月12日9时30分逝世。

由于孙中山生前希望安葬于创建中华民国之地南京的紫金山,因此当时决定将灵柩暂厝于北京碧云寺塔室,以待将来。“中山先生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这里也叫香山,名字有一定渊源;此外当时香山地处偏僻的地方,有利于移灵工作的开展;加上碧云寺也是风水宝地,所以选择为灵柩暂厝之地。因为南京的中山陵工程浩大所以就在这暂厝了四年,1929年移灵到南京。”香山公园讲解员杨姗姗向《小康》记者介绍。

来到碧云寺孙中山纪念堂,纪念堂内正中安放着孙中山先生汉白玉全身塑像,南面陈列的是孙中山先生的遗墨、遗著,北面的玻璃盖钢棺为苏联政府所赠但未曾使用。两面的墙壁上镌刻的是孙中山临终前致苏联政府的遗书,纪念堂两边是第一、第二展室,详细介绍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业绩,并放映有《孙中山与碧云寺纪录片》。

国民党领导人拜谒碧云寺

2015年5月4日,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抵达香山碧云寺拜谒孙中山衣冠冢。在到达藏有孙中山衣冠冢的金刚宝座塔之前,他在孙中山纪念堂向孙中山塑像深鞠三躬。

据了解,在朱立伦此次拜谒香山碧云寺中山先生衣冠冢之前,多名国民党高层领导人也都曾到香山拜谒过。

最早率团来大陆参访并拜谒的国民党高层领导人是时任国民党副主席的江丙坤。2005年3月31日,江丙坤率领参访团来到北京香山碧云寺中山先生衣冠冢拜谒。据了解,那次拜谒是国民党首次以国民党的名义委派代表团来此拜谒。

2006年4月,时任国民党荣誉主席的连战在他第三次访问大陆时,到香山碧云寺拜谒。2012年3月,时任国民党荣誉主席的吴伯雄访问大陆,也来到香山碧云寺。

“连战先生到碧云寺拜谒,当时他在塔下附近种下了一棵纪念树白皮松,象征着海峡两岸和平友好。”杨姗姗告诉《小康》记者。连战当时强调,虽然两岸至今依然阻隔,但相信以中山先生的教诲,“和平、奋斗、救中国”的训示,这种基本的理念在今天何尝不是两岸相处的基本道理,和平、奋斗来振兴中国!

就在《小康》记者观览着那棵白皮松时,一只小松鼠迅速窜过树旁。连战还谈到:“孙中山先生十七岁从美国回来中国的时候,也带了一棵酸豆树回到故乡,号召大家重视种树的必要性。在上李鸿章书中,他呼吁大家要研究树艺,好好地种树,全国来植树。两岸今天都以中山先生逝世的三月十二日作为植树节。”

nlc202309090002

北京城的中山纪念

1924年,孙中山应冯玉祥之邀扶病进京,共商国是。段祺瑞执政府将顾维钧在铁狮子胡同的住宅作为孙中山在北京的行馆。孰料,中山先生在行馆中住了不足一月便离开人世。

而今的孙中山行馆,仍然保留着对孙中山先生最初始的纪念。门口悬挂“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室”牌匾,外间西墙上镶有一长方形汉白玉刻石,上刻“中华民国十四年三月十二日上午九时二十五分孙中山先生在此寿终。”刻石上悬挂孙中山遗像。右方镜框内是在此写的《总理遗嘱》,左边镜框为致苏联书。条案上放着《建国方略》《中山全书》等,一切均照其生前样子陈列。

孙中山逝世一周后,宋庆龄、孙科在北京协和医院礼堂按基督教仪式举行了一次家庭葬礼。葬礼之后,孙中山灵柩被移往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社稷坛大殿。3月24日起,社稷坛开始举行公祭并接受各界人士的吊唁,接近75万人前往追悼。

当时中国最大的报纸上海《申报》评论说:“中国数十年来为主义而奋斗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中国政界中之人格,不屈不变,始终如一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1928年中央公园改名为中山公园。

近日,《小康》记者来到中山公园,公园位于紫禁城南面,天安门西侧,与故宫一墙之隔,是—座纪念性的古典坛庙园林。进入中山公园大门,迎面就是“保卫和平”的牌坊。牌坊的北面,孙中山先生纪念铜像矗立在那里。雕像庄严肃穆,镌刻着“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永垂不朽”。

行走园内,只觉环境幽静、柏树巍峨、鸟声婉转。来到中山堂,这里长期有《孙中山与北京》展览。大厅正中是孙中山石膏坐像,馆内珍藏着孙中山先生的遗物、文稿、印章等珍贵文物。

此外,中山公园正举办着画作家的精品画展。据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中山公园纪念活动非常多,有画展、花展等多种形式,前来瞻仰的游客也比往年大有增长,社会各界共同缅怀伟大的孙中山先生。

国共两党共同推崇的伟人

孙中山先生是国共两党共同的领袖和导师,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一生致力于中国革命40多年。毛泽东曾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份珍贵的遗产。”习近平主席也谈到:“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汲取养分。”

2016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指出,将举办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活动,学习、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的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11月8日,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举办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活动的决定》。

决定指出,2016年11月12日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为缅怀孙中山先生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所建立的历史功勋,学习、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的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巩固和发展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最大限度地把全民族的力量凝聚起来,致力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届时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

而不久前,《小康》记者从全国政协办公厅新闻局获得消息,全国政协正紧张筹备,多部门通力合作各司其职,按照中央指示积极开展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相关纪念活动。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特别设置《世纪中山》栏目记录全国各地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相关纪念活动。1984年成立的民革中央孙中山研究学会,专注于孙中山的著作、图片、文献及有关研究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组织学术研讨会,与港澳台及海外孙中山研究机构保持广泛联系。民革中央孙中山研究学会秘书长吴先宁在接受访谈中表示,隆重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鲜明的时代意义。

现在,全球共有75座中山公园,其中分布在海峡两岸的就超过40家。比中山公园还多的是遍及两岸的中山路。“由此可见,孙先生在人民心目中有着崇高地位。”吴先宁说,今人缅怀纪念孙中山具有两项突出的现实意涵:一是民族平等和国家统一的思想;二是关注民生幸福、实现国家富强的理念。

编辑/麦婉华

上一篇:耳朵里飞进一头象 童话故事下一篇:重视作文教学